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实践的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实践的成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会实践的成效

篇1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生态环境能力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基础承载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界是具有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的,是一切生命之源、宇宙万物的生命本体及人伦道德的价值根源,从而告诫人们不要以自己的偏见、爱好去破坏自然的和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可以说,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既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又受制于客观自然环境。因此,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必须在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恩格斯也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利用自然规律。”[2]生产力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生态环境就是自然生产力。马克思说:“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的进步。”[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少自然物质的潜能被人类所开发,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的使用等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自然生产力的使用对于资本短缺的国家发展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劳动过程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例如厂房、运河、道路等等”[4]211,还有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586。“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4]587-588人类历史上发展好的国家都是能很好利用自然力的,兴修水利是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产业繁荣的秘密。自然力具有可垄断性,具有不能由投资人为创造出来的自然性,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人类长期生存、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一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生态环境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要依靠环境来供给物质和能量;人的健康长寿,也需要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以森林为例,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宝贵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而且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比如阻挡粉尘污染、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我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供养,以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无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小康全面不全面,绿色生态很关键。现实证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某种物种数量的突变必然带来物质与能量输出的不平衡,能量守恒定律被打破,其结果必然会以惨烈的方式来呈现,比如生态灾难爆发性地出现。因此,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工业文明带来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但是当人们还陶醉在工业化的巨大胜利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加剧,甚至导致大面积、全球性公害的出现。长期受到以物质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掠夺自然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给世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相应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各种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在发达工业国家爆发,致使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患病,甚至死于非命。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编写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环境因素是导致人类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也提出了一个估计:“现今全球大约40%的死亡病例应归咎于生态环境因素。”[6]在工业文明下,全球性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正如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所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创造出这种手段,不仅能够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7]当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后,自然界对人类展开疯狂报复,干旱、洪水、瘟疫……人们逐渐认识到,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和自然界才会协调一致地得到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惨痛后果,逼迫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片面单纯地追求GDP,导致的是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愈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严重。人们为了发展工业生产,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同时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从而改变了地球的生物化学进程,使得人类赖以创造经济繁荣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事实上,地球上大部分资源的生成周期远远赶不上人类的使用速度,而人类制造垃圾的规模却远远超过大自然的吸收和分解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势必造成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无限应用这种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摆脱“经济增长―环境危机”的怪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不仅缔造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世界地位,也创造出了“中国奇迹”式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若不采取断然措施,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会继续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当蔚蓝的星空、清澈的河流、青葱的森林不再存在,我们将如何生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中不断下降的环境质量逐渐演变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些地方,长期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的损害已从隐性转变为显性,典型表现就是不断增高的癌症发病率。很多地方遭遇的雾霾频发、资源紧缺、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大城市病”“区域病”,都为过去的粗放式发展亮起了红灯。污染的反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蚕食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从资源供给能力来看,有限的资源供给能力与强劲的市场需求间的不平衡,导致基础资源价格飞涨,不仅加大了我们发展的成本,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因为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发展,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短板,已成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是基础性工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价值导向、以节约低碳循环为内在要求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既是人民长久的美好期盼,也是现实环境倒逼下的迫切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关键期,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复杂形势下,坚持绿色发展执政视野,贯彻“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战略,不仅是党执政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执政使命的责任担当。

三、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抉择

篇2

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多次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但由于各级对加快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而进程缓慢。加快城镇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加快城镇建设有利于我县综合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我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0%是由城镇创造的。各项税收也主要来源于城镇。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已达到较高程度,农村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减缓。而经济的继续发展将主要依靠城镇经济的发展来支撑。

(二)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促进工业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化既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同时又是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城市化可以为工业提供便利的交通、快捷的信息、良好的市场、发达的教育及先进的城市设施。同时可以大大增加有效需求。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改造城镇服务设施,居民生活水平也会随之而提高。无论从交通、住宿、吃、穿等各方面都会更加便利,同时也会使大大增加社会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四)加快城镇建设能够有力地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建设,吸引大批农民进入城镇工作和居住,必然会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

(五)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条件。据有关专家估算,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的合理比值范围是0.9―1.5之间。目前,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城市化滞后问题。2005年金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2%,而城市化率尚不足20%。因此需要城市化率迅速增长,达到与第三产业的比值范围,才能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六)加快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加快城镇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够迅速吸纳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就业,从而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七)加快城镇建设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收已全部取消。以后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城镇经济的增长。只有不断加快城镇建设,发展城镇经济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025万元,其中县直10177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8.1%,可见发展城镇经济对财政收入是何等重要。

二、我县城市化水平现状

从总体上讲,我县的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登记人口为10.64万人,占普查总人口的17.66%。也就是说2000年我县城市化率仅17.66%(通常人们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作表示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县城市化水平离全国36.1%和全省38.0%的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差距。根据9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1990年我县城市化率约为12.11%,10年间,我县的城市化率仅提高5.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仅提高0.56个百分点。2005年底我县的城镇人口约12万人,比2000年增长12.8%,城市化率还不足20%。5年间仅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2005年我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了75.4%。可见我县城市化进程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太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5年底我县非农业人口7.85万人,仅比2000年增长10.7%。

我县县城城区现状是:2005年底县城城区人口9.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5.6%。建成区面积9.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5%。无论城区面积,还是城区人口其规模都比较小。城市建设水平也比较低,城市供水、城市供暖、城市道路、城市绿化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我县的镇区建设则差距更大。首先几乎所有镇区都没有排污设施,其次大部分镇区没有自来水设施,另外还有许多镇区道路建设较差。

当然我县在发展城镇建设方面也有许多有利因素,首先旧城改造工程正加速进行,其次交通已比较发达,县城到乡镇村之间已通公交车;第三我县已建成电话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已达74%,城区电话普及率达127.8%;第四部分乡镇的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与临近的兄弟县相比我县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快。

三、加快城镇建设的想法与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城镇发展的不利因素。从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陈旧的户籍制度是制约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1、县城规划区内的农业居民可转为城市户口,原金乡镇辖区内的行政村可改为居委会,居民转为城市户口。

2、外地居民在金乡长期经商或居住的可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3、外地居民或本县农民在城镇购买住房的可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4、建制乡可考虑改为建制镇。目前我县还有4个乡未改镇,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乡改镇工作。

5、镇驻地行政村可改为居委会,居民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6、镇驻地四周行政村其农民收入以非农产业为主的也可考虑转为居委会,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7、人均耕地半亩以下的行政村可考虑转为居委会办理城镇非农业户口。

8、农民凡是愿意到镇驻地居住或经商的可办理城镇非农业户口。

(二)发展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建设应着眼于发展经济。

1、科学规划城市化发展蓝图,要把城市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体系中,处理好土地、环保、交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力争到2020年末,使我县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篇3

(一)天正小学的做法

南京天正小学是一所新建小学,学校的老师为每一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倾心教育。课余之时,孩子们到校内的各个文化社团参加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兴趣的氛围、艺术的熏陶、校园文化的滋养,诞生了校本课程《学做纸浆画》和《纸浆画创意教程》。天正小学的纸浆画,顺应了孩子们的天真童趣,在无拘无束的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他们用灵巧的小手,信笔涂鸦。天正小学的纸浆画,展现了孩子们爱美的纯净童心,大胆率真的画面,或粗犷简洁,或细致绚丽,流淌着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与表达,散发着中国民间艺术的意韵,传递着传统与现代的气息。美术老师在探索的过程中,创造条件,形成经验,设计出轻盈美丽、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的纸浆画。尤其是创造性地设计出干纸浆画的制作技术,从而使低年级的推广工作更为方便。纸浆画不仅仅是一种新材料绘画的创作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快乐学习,丰润心灵,健全人格。天正小学将“创意纸浆画”作为校本美术课程开发的主题是经过深刻的思考、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论证的。

学生的发展需要是课程的主要内容。2010年,天正小学的胡金涛老师独自开始了纸浆画的开发与研究,在探索过程中,胡老师与部分孩子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终于让纸浆干湿比例合适,并使之可以永久附着在木板上不脱落。给专业学生讲设计的要求和基础知识、技法等,学期开始时就布置这种作业,学生从生活中注意观察、收集,最后进行创作,从学生方面来看,当发现自己的建议或作品被老师采用,自己的作品被老师收集成册,他们对美术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美术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一定要科学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

(二)天正小学的经验

1. 内容的实用和创新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各个学校在选择校本课程内容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体现本校的特点,又体现学校所在行业的特点;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与具体性,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学校之所以要研究开发校本课,就是因为现行材对本校实际情况来说不够实用,只有开发的校本课程切合实际,同时注意创新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才会让学生感兴趣,也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创新中又是要重在它的实效,和实用上而教师要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在学校和依据班级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在现行的教材上的创新。也只有即实用又有创新的东西才能得到学校及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才会有发展的潜力。天正小学的校本课程纸浆画的开发与研究为每个孩子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舞台。

2. 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学校美术课程要有持久性,这样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会注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命力。而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有广泛性和参与性。显然,天正小学做到了。天正小学的纸浆画创作不仅吸引了孩子们,学校的老师、孩子的家长、后勤员工的创作热情和潜能也被激发了,他们也纷纷加入纸浆画的创作中来,天正小学俨然变成了一个飞扬着快乐与激情的乐园。现在,纸浆画的课程已经成熟。学校每学期都有一个月的“纸浆画月”,利用美术课的时间教授纸浆画,此外,对纸浆画兴趣浓厚的学生还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的纸浆画社团。学生和老师们的纸浆画作品更成为了学校对外交流的官方礼品。

二、工作改进计划

(一)现实与理论的依据

对比天正小学的成功经验,笔者对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做出如下的分析。

1. 学校实际情况

学校2009年起有4项天河区级课题曾对儿童诗歌创作的教学进行研究,分别是《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儿童诗歌教学中评写结合策略的研究--以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小学古诗词赏析中儿童诗创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和《给合“童诗绘本”开展儿童诗“赏写绘”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多篇儿童诗歌创作和学生美术创作策略的在《师道》《广州教研》和《天河教育科研》等期刊上。在儿童诗歌创作研究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一定的基础。

2. 文献研究与理论支撑

笔者从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都喜欢绘本,而且接触绘本的程度较深,也接受过绘本教学的相关培训和对绘本教学的开展。但是,现阶段幼儿、小学阶段的绘本教学却过于强调绘本的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注重文字信息和教育意义的传递,注重绘本的欣赏和对绘本的表演,却忽略了“绘本”作为一种阅读性文本媒材所蕴含的绘画、设计、装帧等创造性美术内容的开发。

在小学阶段的绘本教学,大部分绘本教学则学成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绘本阅读成了朗读、识字的第二课堂。让绘本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失去了绘本阅读的意义――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一些有关绘本的学生比赛中,也更多的是以学生讲故事或者以舞台剧的效果来体现绘本的文学价值。

篇4

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8-23(6)

党的十提出了到2020年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来观察城市发展足迹,找出短板,并寻求突破路径,成为我国城市在2020年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

本文采用青岛市软科学计划重点课题《青岛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研究》①的成果,在“青岛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下,根据“数据易获得”原则,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状态、资源环境等四领域一级指标和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户籍总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千人拥有医生数、登记失业率、城乡收入差距、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市区全年供水总量、市区园林绿地面积等19项二级指标在内的“国内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包括青岛在内的我国十六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做出评估,以便发现短板,寻求突破路径。

1 16城市发展轨迹及比较

1.1 16城市整体发展状况比较

为了解国内主要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这里选取了包括青岛在内的16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无锡、济南、大连、沈阳、宁波、厦门、苏州、杭州、西安、南京、成都、青岛②,通过对比16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人口状态、社会发展、环境资源及四领域综合的发展状况来说明国内主要城市的发展水平。

研究方法采用指标采集、计算、画图和比较的过程。

1.1.1 16个城市的相关领域比较

A.16城市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示意图

由图1可看出,从2007年到2011年5年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城市有天津、重庆、西安、成都,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处于中间水平。

B. 16城市人口领域变化示意图

由图2可见,各城市的人口领域都处于改善趋势。5年间,西安和无锡的人口领域改善幅度最大,其次是重庆、厦门、北京、上海。杭州变化幅度较小,青岛则处于中间水平。

C.16城市社会发展变化示意图

图3显示,社会发展状况变化较大的城市有无锡、重庆,青岛在近两年内社会发展状态变化幅度也较明显。北京、上海、天津及其他几个城市的社会发展都比较平稳。

D.16城市环境资源发展变化示意图

图4显示,青岛的环境资源变化状况在各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表现突出。这除了与地方政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的发展理念外,也归功于2008年奥帆赛的举办和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筹备拉动。而上海、杭州和厦门的环境资源变化也处于良好状态。

1.1.2 16城市内部各领域协调发展状况

通过对16城市四领域指标做雷达图,可以清楚地展示出每个城市内部各领域发展的协调状况,从而清楚展现其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依然存在的弱项,如图5,16城市四领域协调度雷达图。

16城市的雷达图表现出:北京、大连、厦门、宁波、杭州各领域发展协调性较好,西安、成都、重庆、南京等城市重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海和青岛则比较重视环境资源的发展。

从直辖市看,协调性最好的当属北京。各大领域指标全面趋好,协调同进;重庆社会领域发展表现突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600多万人,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达3.18%,千人拥有医生数提升,登记失业率下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535万户,同期青岛仅为186万户。

上海注重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近两年不断提高,2011年达到2.86 %,而同期青岛仅为1.64%。

从省会城市看,济南、沈阳、南京、杭州各大领域的多项指标,稳步提升,一些领域指标提升明显。如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千人拥有医生数、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等都好于青岛,特别是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011),沈阳、南京、杭州都过千万册,而青岛仅有400多万册。杭州的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高于青岛,但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低于青岛。

从沿海开放与计划单列城市看,人口不及青岛的无锡、苏州等地的生产总值超过青岛;宁波、厦门人均GDP都过7万元(2011),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明显高于青岛,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低于青岛,而且两个城市的“千人拥有医生数”均高于青岛;比青岛人口少近180万的大连,人均GDP在2011年达到91287元,明显高于青岛75563元,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千人拥有医生数、城乡收入差距、登记失业率等数项指标都好于青岛,显示了较强的起势。

2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突出短板

2.1 共性问题及突出短板

依据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对我国16个城市2007-2011年发展轨迹的评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16城市的发展总体呈健康趋势:经济总量增加、社会建设提速、人口领域指标改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效果明显。一些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瓶颈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出台综合措施,治理落后指标,使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发展领域的不协调的共性突出问题及人口社会领域的弱势指标是明显的短板,成为今后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重视解决和克服的拦路虎。

以青岛市为例。根据青岛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测量,青岛在2008-2012发展阶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提高,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方面的诸多指标,比2004-2008阶段进步突出,如经济领域的多项指标和科技创新,后者曾是2004-2008青岛市发展的弱势指标,并作为城市发展的掣肘短板,制约并影响着相关指标的改善,成为青岛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拦路虎”。十分可喜的是,在后一个发展阶段,青岛市攻坚克难,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大财力投入与工作力度,使科技创新指数、授权专利数两项指标突飞猛进,从而改变了落后面貌,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并带动其他领域指标全面提升,在2012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中,青岛荣登10强。

但青岛的弱势领域与指标依然存在。表现在人口与社会领域发展迟缓。如将青岛市2004年到2012年四领域指标的变化体现在雷达图上(图6)则显示,在这9年间,与积极发展和改善的经济与环境领域相比,一直处在最内环的社会和人口领域却始终没有明显的进步,而这两个领域恰恰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领域。

通过与其他城市相应指标在五年内(2007-2011年)指标值的比较,可以看到青岛在人口与社会领域有多项弱势指标,它们是:城市户籍总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等。而这些指标反映了城乡差距的存在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任重道远。

2.2 导致16城市共性问题及突出短板的主要原因

2.2.1 政府对人口社会领域的建设重视不够

相对于各级领导对GDP和相关经济领域的指标的重视,而对涉及人口、社会领域的一些指标,城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干部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将其视为“软指标”,即使工作考核也以“过关”为满足,缺乏克服困难,创先争优的勇气与力度。导致了发展不协调及人口社会领域的弱势指标较多的共性问题发生。

2.2.2 人口社会领域的建设欠债过大

由于在人口与社会领域长期投入不足,即使包括青岛在内的许多城市从2008年起社会事业经费总支出连年增大,但由于前期投入过低,人口社会事业发展的欠债较大,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镇与农村低保资金计划支出等,导致后期的很大一部分投入用以弥补前期的不足。因此,即便一些城市从客观上对这些领域的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在加大,但与收效不相称。该两个领域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多个指标数值改善不大,说明相当一些城市前些年在人口与社会领域的建设欠债较多,形成了经济与人口、社会领域发展不在同一水平线的事实,需要我们继续增还欠债,弥补差异,构建和谐。

2.2.3 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中心人口过密

数据显示,包括青岛在内的许多大城市近年出现了较严重的“城市病”,人口分布不均、交通拥堵。由于人口分布不尽合理,市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资源承载能力超负荷,交通、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难以很好解决。而与此同时,人口稀疏地区的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难以有效配置。

2.2.4 其他人口因素

包括青岛在内的一些城市由于农村人口多、流动人口规模大、素质低、老龄化程度高、结构不合理等,也导致人均指标的下降,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乡收入差距、千人拥有医生数、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等。此外,由于人户分离、空挂户等迁移人口数量的增加,也给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管理上的难度。这些均为城市人口社会领域相关指标的改善增加了难度。

2.2.5 统筹观念薄弱导致城乡未均衡发展

在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工作中,一头重、一头轻。忽视农村人口多、城乡差异大的问题,未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角度,规划城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重视城市、轻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转移农村人口难以市民化。

2.2.6 环境资源制约发展

16城市多是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人口平均密度高但人均占有的土地、水资源等一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近年的开发,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多接近饱和水平。由于依靠投资和大量消耗土地、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模式没有形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也给城市发展带来制约。

3 突破短板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以增加发展的协调性为主导的新的城市竞争战略

协调发展,是实现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前提,是抵达目标的最优(短)桥梁。很难设想单头突进的分领域指标,能构成和谐发展的“全面小康”。

3.1.1 加强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与监测,优化投资

针对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各项指标在做好分解发展计划的同时,做好督查落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宏观把控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有利于总体协调发展的重点指标要保增长,如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建设以及民生改善等;对少投资甚至不投资就有利于总体协调发展的分项指标,如政治、人口与社会领域的相关指标,要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数值,保证到2020年GDP与人均收入翻番的同时,体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建设齐头并进,各项指标全面呈优。

3.1.2 实施“协调同进”的城市竞争战略,创新城市建设观念包括:

以“紧凑型城市”求得城市发展――既靠集约、又靠节约投资,建设高效率城市;

以“全球城市”提升城市档次――引进外资注重全球元素,既彰显现代化城市的“国际性”,更重要的是借鉴其管理经验,使城市发展更具有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切忌生搬硬套,形式借鉴,导致内伤),各级领导要增加建设、管理国际化大城市的知识,保证城市在彰显特色的同时,体现出城市的高效与组织化;

以“法制城市”构筑公平开放的规则社会――强化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以活跃的公共生活、积极的市民参与、普遍的公共精神,构建文明城市,弥补硬件建设的不足;

以“城乡统筹”缩小差距――以“新型城镇化”普惠新市民,致富新农村,让城市市区消灭半城市化的农民工,乡村增加更多的非农从业者和居民;

以“城市更新”夯实城市发展根基――以更积极的创新战略,渗透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带动城市各项建设发展,并驱动走向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

以“美丽城市”吸引全球目光――以“生态文明绿色”统领城市建设,并以此呈现给世人及后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城市形象。

3.2 针对发展短板实施分领域治理提高发展的全面(均衡)性

分领域治理,就是在坚持改革的前提下,拟定可行计划,将发展进度分解到弱势领域和每项弱势指标,与有关方面和单位签订军令状,督查实施落实。对突出短板,要采取综合治理、联合帮扶,限期改变面貌。

3.2.1 人口领域

以推进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及进城农民工市民化为途径,扩展城市户籍总人口规模,让更多城市农村辖区农民就地市民化、入城多年的农民工(常住人口)市民化。

此外,应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步推行单独二孩政策,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科学引导人口分布,改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2.2 社会领域

围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与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等重要指标,尽可能完善社保组织系统。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增加投资,改变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仍偏低的状况,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关教育公平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改善就读条件。结合各自实际,加强文化建设,占领新兴媒体空间。

结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改革、引进和补充医护人员,壮大从医队伍。

针对一些城市“登记失业率”不稳定状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项目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服务稳定就业,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采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城市困难人员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等方法,改善不稳定状态,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3.3 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推进城镇化解决差距问题并促进多个指标的改善

城乡、地区、阶层差距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16城市普遍存在的通病。由于城乡差距的拉大,影响城市一些重要指标发展滞后。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因此,弥补城乡差距,应成为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关重点。克服这个短板,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坚持改革、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镇化来治理城乡差距问题并促进多个指标的改善,并非不可攻克。

强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在着力推动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定居或就地实现城镇化的同时,不断促进城市人才向农村反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3.1 以建设大城市都市圈为基本思路合理布局人口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及产业布局,带动人口等要素的合理分布,在构建大城市新的改革发展框架的同时,尽快形成不同等级城镇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引导人口向不同等级城镇集聚,既为中心城区人口的过度膨胀消肿,也为均衡人口分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供重要空间和载体。

应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依据“职住平衡、生态平衡、满足居民生活基本需求功能相对完善”的原则,在城市的不同片区,注意经济活动区、住宅区、购物休闲娱乐区、医院、学校、生态保护区等的合理布局和有机结合,从而使整个城市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既均衡人口分布,又降低居民的通勤、工作、生活成本和城市运营成本3④,解决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中心人口过密的问题,提高城市承载力。

3.3.2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就地城镇化

积极稳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值得一提的是,要避免形式主义,一刀切,不能以赶进度、追指标的方式对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规划引领,政策推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两区(新型农村社区与特色产业经济园区)共建、产业支撑,农民主体,有序推进。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在从事产业、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方面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也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与最低收入户差距”等指标的数值。

(感谢青岛威伯科有限公司工程师王莉丽为本文进行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

注释:

篇5

党的十将“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规划了小康社会的新格局。具体文化建设而言,笔者认为未来的小康社会在文化方面应具备一些特征,即小康社会应是一个学习型、知识型、文明型、信仰型社会;并且公共图书馆在这四个特征的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1文化引导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

在当今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知识的创新不断加快,因此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信息和知识的聚集地,是人们汲取文化知识的殿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公共图书馆有着独特的优势。鉴于此,图书馆应该利用其丰富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引导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广大读者的读书意识,让读者养成学习的习惯,并且扩大影响范围,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自觉读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1.2文化输出建设知识型小康社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小康社会也必将是一个知识高度发展并不断创新的知识型社会。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其知识宝库的特征,充分发挥其文化服务的职能,实行文化输出,最大限度的将知识传输给社会。一方面,将社会上的最新知识及时有效的汇聚到图书馆,使其成为全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最大限度地汇聚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将聚集的文化知识及时有效的传输给社会,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沐浴到知识的阳光。

1.3文化服务建设文明型小康社会

要建设文明型的小康社会,就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社会成员具备较高的文明素养。公共图书馆应该开展各种文化服务活动,在文化服务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使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道德涵养,形成高尚的文明习惯。以此为基础,将文明风尚扩展至家庭、企业单位然后推广到整个社会。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如前文所言,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文化引导、文化输出、文化服务、文化熏陶的作用。可以说,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1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形成特色

周口市人口多,文化基础薄弱。如何通过图书馆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是图书馆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针对这种现状,局领导就为图书馆确立了“立足实际,创新手段,形成特色”的发展思路。在工作过程中,市图书馆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以文化惠民为主题,创新工作为途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方针。

2.2注重馆员综合素质建设,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馆员是图书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媒介。一个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不仅能对图书馆文化引导职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帮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为此,我馆专门组织馆员进行技能培训,让馆员在工作技能上过硬。平时,图书馆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月底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对成绩比较好的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对馆员工作技能的强化,使每一位馆员掌握了娴熟的工作技能。

2.3不断充实馆藏,增加馆藏量

周口市图书馆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新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藏书量少,是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扩大馆藏量,满足人民群众读书需求,是市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我馆制定的自身发展的首要策略。

我馆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其一,筹集资金,对外购书。虽然资金不是很充裕,图书馆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新书的购买上。从开馆至今,图书馆已先后五次购买新书,购买金额50多万元,新进图书2万多册。其二,发动社会力量,踊跃捐书。宋河老子国学研究会,为图书馆捐书2万多册,价值200多万元。去年7月在全市范围内发起的向图书馆捐赠书刊活动,共有100多家单位参与,捐赠书刊35万册,其中书籍3万多册,极大的丰富了馆藏量。

篇6

为了更好地反映城市低保减贫效果,本文利用2001年与2005年社科院所做的有关上海、武汉、沈阳、福州和西安五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通过对下岗补贴、失业保险和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反映城市低保对城市贫困的缓解作用。三种不同的城市救助措施对贫困缓解的绩效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反映:第一,运用转移支付的数量和分布解释不同社会救助措施缓解城市贫困的程度;第二,贫困群体在获得政府转移支付补贴后,通过贫困发生率的变化观察减贫效果。

一、政府转移支付的分布

缓解城市贫困,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增加其收入水平。因此,在比较不同减贫措施的效果时,关键是看政府转移支付是否真正惠及于城市最贫困的群体。也就是说,最好的减贫政策应该是按照贫困程度实行差别转移支付。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2001年与2005年,五城市收入转移累积分布情况。两图中的横轴按收入转移支付前家庭人均收入从低至高的顺序排列,反映城市总人口比例。纵轴则反映贫困人口得到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占总转移支付的比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三种不同救助措施在2001年的转移收入分布曲线的形状相似,位置也比较接近,说明它们的收入分布基本相同。以10%的贫困人口获得转移支付的比例来看,分别是城市低保补贴40%,失业保险金23%及下岗补贴21%。可见,“十五”初期城市不同救助措施的减贫效果差别不大,各种救助措施之间呈现明显的替代性。

图1 2001年收入转移的累积分布曲线:CULS1

从图2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2005年的转移收入分布曲线与2001年的转移收入分布曲线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岗补贴与失业保险所对应的曲线形状依然粘合在一起,差别不大,但城市低保所对应的曲线变得更为陡峭,与前两条曲线间的距离明显拉大了。同样以10%的贫困人口获得转移支付的比例来看,分别是城市低保补贴55%,失业保险金12%及下岗补贴20%。若以20%的贫困人口获得转移支付的比例来看,城市低保救助对象获得了80%的救助金。这表明截止到2005年,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完善阶段,对缓解城市贫困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减贫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下岗补贴和失业保险的减贫作用则逐渐地在弱化。

图2 2005年收入转移的累积分布曲线:CUSL2

二、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变化

为了分析不同城市救助政策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本文选用六条贫困线来说明不同救助措施下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如表1所示。2001年引起城市贫困发生率下降的主要救助措施是职工下岗补贴,而2005年低保救助成为降低贫困发生率的主导因素。通过比较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所对应的情况可知,2001年下岗补贴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1%和1.5%,城市低保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0.86%和0.56%。而2005年城市低保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2.08%和2.38%,下岗补贴对以低保线和支出上限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0.5%和0.59%。

如果提高贫困线的标准,可以发现三种城市救助措施对贫困发生率影响变小。若以人均1美元/天做为贫困标准,三种城市救助措施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从4.53%降到3.03%,即贫困缓解了约1/3。但如果以主观贫困线作为贫困标准,三种城市救助措施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从23.35%降到21.84%,即贫困缓解了约1/15。

表1 不同贫困线下各种救助措施对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影响

注:本表中的贫困发生率按照城市人口进行加权计算,其中固定贫困线所对应收入及收入转移变量以2003年的物价进行调整。地区间的物价差异通过Brandt and Holz(2004)方法经济调整。

以上分析表明,三种城市救助措施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受制于贫困线标准。选取的贫困线标准越低,减贫效果越好,选取的贫困线标准越高,减贫效果越不理想。此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在相同的贫困线标准下,城市低保制度减贫的效果最为理想。

参 考 文 献

[1]都阳.Albert Park.《中国的城市贫困:社会救助及其效应》.经济研究.

2007(12)

[2]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9(5)

篇7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一些学校办学条件上去了,但办学水平仍然没有多大起色。其原因在于仍然有一部分同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简单机械地认为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工作呈绝对的正相关,看不到强化内部管理对于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作用,看不到特色建设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杠杆”作用,结果学校管理和推进特色建设的力度不够到位,学校光有漂亮的外表而办学实绩平平;二是个别已创建特色的学校心气浮躁,满足于浅尝辄止,结果特色建设项目不少,但内涵偏于肤浅,特色层次和品位不够高;三是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保证特色建设长效运行的内部机制,影响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经验和教训一再提醒我们,必须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加重视强化学校管理和办学特色建设,依靠学校管理和办学特色建设夯实办学内功、提升办学品位。因此,有必要继续重申学校特色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工作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使“每个学生”在“五育”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各地小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无一例外”地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无一例外”地使他们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显然,只有创建特色学校,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素质特长,才能真正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

(二)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促进学校适应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环境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学校教育的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办学目标日趋多元化、办学机制日趋自主化。可以说,学校获得了较大的自。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向所有学校提出了挑战,办学竞争初露端倪,挑战和机遇并存。如果我们不奋起改革,另辟蹊径,办出特色,将很难在今后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校长应该通过独特办学目标的实现来体现办学的个性化,让学校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健康顺利进行的需要。在全市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小学阶段的新课程推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课程实施与特色学校建设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我认为,首先,新课程与特色学校建设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张扬等是新课程的追求,也是我们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目的,可见从学生素质的培养来看,特色学校建设与新课程的实施是一致的。其次,引导学校加强校本发展,成为自主发展的摇篮,也是实施新课程和创建特色学校的共同目标。可以这样说,新课程的实施为特色学校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特色学校建设也将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所以,要充分认识新课程这一背景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也要通过特色学校建设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四)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必须以硬化学校管理、夯实办学内功为前提和保证。办学特色建设和学校管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学校办学特色的培植必须以过硬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丰厚的办学底蕴为前提,以优良的师资和规范的制度为保证,以科学的课程为依托;另一方面,在办学特色的营建过程中,也可以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教育管理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因此,只有通过优化管理、夯实内功,学校工作整体水平才会真正有所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才会逐步显现。各地学校要始终注意无论创建何种学校特色,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必须在执行教育法规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和风格。当前,我们尤其要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特色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总之,我们应当在重视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加重视做好学校管理和办学特色建设的工作。

二、在推动学校特色建设进展的策略制定上,要在重视开展活动的同时,更加重视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

近几年来,各地学校在推动学校特色建设进展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主要有:一是建立了较为浓郁的文化氛围。各地学校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意根据自身特色建设项目要求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本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氛围,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生和教风。二是初步建立起特色建设的运行机制。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作保障。各地学校注意加强了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管理,形成并逐步完善了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群众性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使特色凸现出来,特别是尽可能地把兴趣活动、研究性学习等与特色建设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营造了声势,扩大了影响,产生了良好的轰动效应。一些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了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对在创特色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了师生创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了可靠的师资队伍保障。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各地学校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特色教师。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为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特色学校提供了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提前主动深入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瞄准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突出重点,夯实措施,不断把学校的特色建设推向新的高度。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各地学校要着力建立比较系统的校本课程。因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载体,是学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都需要落实到学校课程教学上来。在课程体系中,校本特色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而自主确定的课程,相对于其它两类课程特别是国家课程而言,它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校本课程可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其次,校本课程具有灵活的学习方式、宽泛的社会和实践内容,比较关注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和谐、均衡的发展。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从而开发和利用大量的课程资源,并形成课程开发的团队。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实现办学特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反映。

然而,富有特色的校本特色课程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编几本学生读物上,而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项目、富有特长的教师、地域经济文化资源,对各级各类课程进行整合,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课程,并用这种新的教育资源组合去影响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换言之,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办学特色建设的前提,也是办学特色建设的必然产物,只有有了校本特色课程的支撑,学校办学特色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各地学校必须树立“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课程观,把校本课程建设与特色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来挖掘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特色校本课程,使特色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比翼齐飞。

三、在推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重点把握上,要在重视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工作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把设计和开发的校本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对设计和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改造和创新的过程,因而也是整个校本特色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许多同志过于乐观地认为,只要把校本特色课程设计好了,实施起来就不成问题了。事实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根据当前在校本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姑且把校本特色课程实施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敷衍型实施。这种做法实质是把课程实施当作一种摆花架子、走过场的过程,实施者缺乏对课程设计的了解,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执行型实施。这种实施的主要方式是“忠实地、精确的”执行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以便能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这是传统教学所推崇的课程实施方式。但严格意义上的“忠实或精确”由于缺乏对课程实施对象、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可能会使教学僵化,从而产生负作用,往往也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目标。三是发展型实施。实施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采取“局部适应”、“相互适应”或“全面修正”等三种做法。其中“局部适应”是指实施者基本上按照课程计划实施,只作局部变动,以适应课程设计者的意图;“相互适应”是指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双方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一些看法,以便相互都能适应各自的情况;“全面修正”是指实施者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修正课程计划,不去适应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在以上三种情况中,我们认为采用发展型实施办法比较科学。因为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先规定精确的实施程序,而应该让不同的实施者自己来决定;也只有对实际情况最了解的人,才有可能作出最恰当的选择。我们相信发展型实施将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首倡的实施方式,课程实施者参与课程设计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注意突出主体性。校本课程是建立在学校和学生的差异基础上的,它以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如果忽视了校本课程的这种差异性和个别性,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灵魂。因此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与个性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能按照自己最突出的兴趣和天赋,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要注意突出基础性。小学的基础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打好科学文化的基础、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打好身心发展的基础。校本课程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如果把校本课程当成学科课程的拔高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的实施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为每一个学生打好今后发展的基础,这就更加要求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特征。

三要注意突出发展性。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课程与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而不应过多在乎学生某些细枝末节知识掌握的多寡。我们教育上的误区之一就是把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当做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程度,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校本课程就是要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要注意突出全面性。人的发展应当是主动的、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教育的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突出是不可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了学生基本方面达到基本质量要求,校本课程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以“扬长”而不是“补短”为目标。因此,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校的实际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教师的特点出发,最终体现校本课程的设置价值。

篇8

数字城市中,包含大量的功能模块,而基础测绘有利于实现各项功能模块的融合应用,提供数字城市建设时所需要的信息,规范数字城市的规划。基础测绘是一项信息化技术,满足数字城市的实际需求,更重要的是基础测绘提高了数字城市规划的准确度,发挥基础测绘的优势。

1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结合现代化数字城市建设,分析基础测绘的实践应用,例举比较常见的几点应用。

1.1 基础测绘下数字城市建设

数字城市建设中,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如:GIS、GPS。而基础测绘的应用,将数字城市建设所需的技术引入到测绘现场,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应用。目前,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时,引入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用于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高效的测绘方法,体现基础测绘的多样化优势。基础测绘中的信息技术,构成了基础测绘系统,在多个方面上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规范性,落实系统性的基础测绘技术,一方面提高了数字城市的建设速度,另一方面维护测绘的准确性。

1.2 基础测绘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

城乡规划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时采取基础测绘,可以按照城乡的现状,提供可行的规划方式。数字城市在城乡问题建设上,必须以最基础的地理规划为主,而基础测绘能够在空间上准确的定位城乡规划,同时利用地形图的方式表现城乡规划的结果[1]。近几年,我国城乡建设的速度比较快,加快了城乡建设的速度,按照数字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基础测绘找准城乡规划中的信息元素,测绘部门规划信息元素,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的测绘信息,完善城乡规划的内容,进而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

1.3 基础测绘服务于防灾应急系统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理空间,需要具备防灾应急的能力,用于降低灾害的发生机率。数字城市在构建防灾应急系统时,通过基础测绘收集地理数据,着重分析城市地质的空间信息,找出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地震、水灾等,利用集成化的方式规划到同一个系统内,根据数字城市的防护需求,设计防灾应急系统。防灾应急系统内的地理信息较多,应该落实基础测绘的应用,集中预防地质灾害,在基础测绘的应用下,实现公共状态的预防。

1.4 基础测绘提供城市建设的保障

数字城市建设状态越来越明显,各种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为推进数字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2]。例如:基础测绘辅助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监控系统,按照数字城市的要求,构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专门收集地质空间信息,如:灾害情况、地理信息等,第一时间内整合所需的信息,服务于救灾过程。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监控中占有很大的应用比重,结合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完善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2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改进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处于逐渐成熟的发展状态,结合数字城市的建设实况,还需在基础测绘中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2.1 推进数据的共享

数据共享可以提高基础测绘的服务水平,加快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时效性。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不同,数字城市建设的效果也不同,为了实现数字城市的协同发展,基础测绘部分应该具有数据共享的特点,共享地理数据、空间信息,缩小数字城市的建设范围,各类基础测绘的数据存储后,可以随时进行调用,消除了测绘数据浪费的情况。基础测绘中的数据共享,统一数据的使用标准,规范了数据的不合理性。

2.2 平衡基础测绘的发展

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我国存在部分城市在完善数字化转型时,忽视了基础测绘的应用,未能有效的编制基础测绘,导致数字城市建设规模不平衡,缺乏基础测绘的支持[3]。基础测绘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必需因素,融入基础测绘信息后,才能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平衡发展。

2.3 促进基础测绘的创新

基础测绘缺乏创新的能力,仅停留在软件应用上,脱离数字城市建设的要求。按照数字城市的建设发展,基础测绘表现出停滞的缺陷,应该实行测绘创新,构建基础测绘数据库,归类存储城市测绘的数据,促使数字城市建设时,不需要重新进行基础测绘,直接使用数据库内的信息即可。

2.4 拓宽基础测绘的范围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时间较长,应用范围受限,所以拓宽测绘范围,是基础测绘的改进要点,准确的实践基础测绘的信息。拓宽基础测绘范围时,应该丰富测绘产品的使用,普及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快速实现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体现基础测绘的优势和价值,完善基础测绘信息的应用,保障数字城市的顺利建设。

3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朝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是实现GPS、GIS、RS的一体化应用。3S技术的一体化应用,提高了基础测绘的效率,各项技术之间相互辅助,根据数字城市的根本信息,构建测绘信息网络,有目的的控制测绘信息的应用,全面记录数字城市的建设数据[4]。除此以外,基础测绘发展中,还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减轻基础测绘的使用压力,确保基础测绘的稳定发展。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还要具有规范性,避免引起测绘误差,进而优化数字城市测绘环境,保障测绘结果的准确度,监督数字城市建设的标准化进行,强调测绘发展的基础性。

4 结束语

基础测绘的系统性强,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数字城市的精确化建设。目前,数字城市建设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基础测绘提出很多要求,积极发挥基础测绘的优势,完善数字城市的建设,以免影响数字城市建设的效益,进而体现出基础测绘的优势与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倬.从数字城市谈城市测绘的发展[J].北京测绘,2003,4:1-5.

[2]李维森.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J].测绘通报,2011,9:1-5.

篇9

关键词 高校 外汇 财务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教授认为,“判断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关键标准有四条:一是能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二是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这是大学最直接的价值体现;三是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四是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这是大学软实力的要求。”而国际交流与合作无疑是达到以上四个标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力抓手。而随着我国各个高校,特别是“985高校”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高校日常财务管理事务中的外汇业务也随之增加。随着外汇业务量的增加,高校原有的外汇业务办理、核算和管理等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笔者试图从日常财务工作入手,对高校的外汇管理提出自已意见和建议。

一、国际发票的审核和报销

根据实际工作,目前高校产生国际发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进口高精设备及相关试剂、耗材采购(该项工作主要由学校相关进口科室把关,并由国内公司进行外贸采购,故产生国际发票的情况不多见);2、国外会议注册费;3、国外杂志费用;4、国外刊登人才招聘启事费用;5、国外正版图书购买;6、国外差旅费(特别是国际机票)。前面几项费用报销的发票审核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需要经办人提供原始国际发票或电子打印版以及信用卡对账单,同时通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即可到财务部门进行报销。如国外刊登人才招聘启事应通过学校人事部门审核、批准,国外会议注册费应通过学校科研部门审核、批准。

相比之下,国际机票的审核则比较繁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审核不通过,报销审核时间过长,甚至退回不予报销等问题。由于海外专家和引进人才们提供的国际机票凭证五花八门,有航空公司提供的原始机票,有旅行证开具的代办发票,还有网上订票的电子凭证等。而机票的网上报价和实际的机票金额有时也是不同的,经办人在进行办理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应要求报销人提供原始机票或电子机票(必要时需要提供信用卡对账单作为辅助材料)、登机牌原件、护照首页和入境章复印件。这样做,既能确认报销人是实报实销,没有虚报机票金额,也能证明报销人确实进行了国际旅行,产生了国际机票的费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报销人初次来访,不熟悉学校财务流程或者由于疏忽,遗失了以上国际发票或辅助报销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应予以理解,请报销人尽可能提供证明本次旅行的证明材料,并由访问或所在学院的领导出具情况说明,帮助报销人进行报销,避免影响学校的日常国际交流工作。

二、外汇报销和劳务费发放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和访问学者前往我国高校进行讲学和访问。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国际差旅费报销和劳务费发放的问题。对于外国专家和学者来说,他们在本国购买机票时使用的是美元、欧元或其他本国货币,而到中国高校进行报销时,通常财务部门都只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产生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货币损失。而且,劳务费和国际差旅费都以人民币结算,也给外国专家和访问学者带来很多不便。因为外宾无法在中国的银行内进行大额的外币兑换,而携带大量人民币进行国际旅行也非常不方便。当然,对于高校财务部门来说也确实存在实际困难,即国家财政部给予每个单位的外汇额度是相对有限的,学校只能优先满足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外汇需求。这就需要国家针对现在国际交流比较频繁的单位,特别是高校,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

对于外国专家和访问学者的劳务费发放,现在的做法为按照国家相关税务规定进行扣税,而我国劳务费的税率是非常高的,很多外国专家和学者对此也颇有非议,他们认为自己在本国需要缴税,而在中国还需要二次缴税是十分不合理的。其实,有些国家的外宾在我国是可以享受到免税待遇的。学校财务部门应该配合院系的经办人、外事秘书做好办理免税证明的工作,在给外宾发邀请函时就应向来访者索要相关材料,提前帮助办理免税证明。这样则更有利于财务部门和学校做好外汇管理,保障学校的日常运行。

三、外汇额度管理

篇10

1.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具有自身独特价值和功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既自成体系、独立存在,有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般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它以让学生获得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定信仰、加强修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则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以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为主要任务。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生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作为两类不同的课程,它们平行存在,自成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的功能上,它们又相互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反过来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品德修养的完善。

2.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强调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并重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以学科理论为基础和理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所注重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实践性学习为主导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并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内化,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在实践中注重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强调对实践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课程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重视师生互动,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师生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共同确定实践学习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3.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一种功能型综合课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不像结构型的综合课程那样强调在课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而是完全打破课程结构,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在价值目标追求上,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统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上,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书本教材与社会“活”教材之间相互沟通、联结、渗透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内容综合、结构综合在学生的心理层面和认知层面产生质的影响,最终实现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价值分析

1.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要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就必须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同志所提出的“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所以我们说研究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除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外,关键是知能结合。知识和能力不能割裂开来,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正是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为核心目标,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在社会中与各种人打交道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课程在实施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品性修养。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教会学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把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既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构建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新模式的关键

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越来越重视消防安全,对自己的利益的保护程度也越来越高。能否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是现在消防执法部门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一些潜在因素给消防执法部门执法过程中带来了困扰。例如,法律法规变更的速度远比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现行消防执法监督体制陈旧;公安现役体制消防机构决定了人员调动频繁,因此难以保证执法队伍的稳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在当前消防工作形式下更需要消防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不仅要加强执法力度,更重要的是提高执法水平,不断适应消防工作发展变化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消防法制建设带来的成果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消防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原先的《消防条例》演变为现在的《消防法》、各省出台相应的《消防条例》、社区消防网格化管理、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等等。自这些政策实施以来,重大亡人事故相比过去有所降低,这些制度的出台,无疑是消防法制建设带来的成果。

二、西宁市消防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消防执法监督警力薄弱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649平方公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1325家,西宁市消防大队共辖10个中队,现役执法监督人员共有75人,按人均算每名执法人员要分管近50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按单位属地管理原则,支队级原有的重点单位“下放”到大队以后,大队消防监管的难度增大。而且除日常监督外,大队消防监督人员还要承担繁重的专项整治、火灾调查、消防宣传和各类大型活动消防安全保卫以及其他一些临时性、突发性工作,这样一来,消防执法监督人员都会感到力不从心。

(二)消防执法队伍不稳定

消防执法监督人员调动较为频繁。有些执法人员刚刚熟悉掌握本辖区内的一些基本情况,却又因为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长而被调到其他地方,导致新单位工作的脱节。

(三)消防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不少老同志存在啃老本的思想,缺乏学习动力,只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在处理各种矛盾时或避重就轻,或盲目蛮干,不适应消防工作的需要。有些在其他岗位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都调到了防火监督岗位上,造成了防火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也给防火监督队伍的成长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四)小场所消防安全比较薄弱

西宁市小场所发展尤为发达,现有2万多家个体小场所,而相对于一些大型单位和企业来说,这些小场所私营单位就存在几个弊端:一是场所设置不合理,一部分小场所均把自家的房子来当作营业场所,也就是通常说的“家庭作坊”;二是场所消防设施短缺,很多小场所是未经消防审批,势必导致场所内消防设施不齐全;三是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大多数员工都为外地较穷地方来,自身素质并不高,所以也没有意识去学习一些消防安全常识。上述三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西宁市很多火灾均发生在这种家庭作坊内,可见这种个私企业消防安全的薄弱程度。

(五)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基础薄弱

西宁市共有近500个行政村、80多个社区,一直以来,农村火灾扑救就是一个难点问题,由于农村消防设施的匮乏,对火灾扑救势必造成很大的困难;一些乡镇工业园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速度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居民以老、弱、妇、幼为主,一旦发生火灾,逃生自救能力较差。

三、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

(一)体制的变化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国消防机构为现役制,按照国家的政策,现役部队大多采取裁员制度,虽然,这几年来消防部队有所扩编,但对于消防执法监督人员未达到一定量的变化,这一点就遏制了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的发展。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逐年增加,由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的递增,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的数量不变,造成工作的严重脱节。

(二)政府奖惩措施不当,导致责任制未落实

《消防法》虽然明确了各政府部门职能要求,各政府部门也提高了对消防的认识,但对其要求没落实到实处,造成制度挂在墙上执行力在嘴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现象。对一些违反消防行为,没有及时的处罚和更正,导致消防安全工作不能长时间开展。

(三)部分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设施维护

一些单位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搞经济。忽视了消防安全,现有的消防安全设施损坏了却置之不理,消防设施巡查、维护、保养均不到位。

(四)部分执法监督人员缺乏责任心

主要表现在:一是围绕规避责任开展工作。有些监督人员看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火灾发生的几率以及所造成的损失都在大幅度增加,重特大和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也时有发生,使得一些消防监督人员因害怕责任倒查而过分的谨慎,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工作任务能推则推;二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一些执法监督人员,不主动掌握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自己的业务,在一些违反事件上不能给予合理的处罚。 四、消防法制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联勤联动,完善监督检查机构

近年来,各地消防部队开展网格化消防管理机制,但取得的效果不佳,为此,加大联勤联动,完善监督检查机构是有必要的。一是要加大派出所的执法监督。公安派出所要将消防监督责任分解到每名责任民警,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所领导负责、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指导、管片民警抓落实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消防工作考核要与民警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挂钩,在制度上提高民警自觉行使消防监督检查职能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大社区、农村的执法监督。指定一些社区、农村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各社区可按照重点单位的数量确定社区内执法人员,执法人员经过专业消防培训,并签订法律责任状,保证执法监督正常开展。

(二)充分发挥消防机构和公安法制部门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法制干部队伍

目前,我国公安消防机构主要是现役体制。由于现役体制人员调动频繁,绝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岗时间较短,而一旦稍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就面临调动和转业。而目前的消防执法是一项技术性高、原则性强的工作,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法律知识。这种体制决定了消防机构很难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执法队伍,同时这种体制也不利于在职干部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

针对这种执法机制暴露出的矛盾,笔者认为只有尽快推进消防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防火工作的开展,让防火工作更加有效,从源头上减少火灾的发生。

(三)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消防宣传作为消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传播消防知识,普及消防法规,提高全民消防意识,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农村留守人员大多为老、残、妇、幼,要做好消防工作,宣传必须要先行、要创新。一是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在形式上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内容要生动、灵活多样,开展一些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活动,防止内容单一、僵化,防止刻意编造、搞表面形式。二是要在宣传渠道上作“文章”。如以乡镇街道消防培训基地等宣传阵地为依托,拓宽宣传渠道和领域。三是要突出宣传教育的社会效应。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关培训机构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

(四)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

一是要严格执行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各政府部门结合法律法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二是要强化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让规章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一旦触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五)健全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机构

大队要改变过去全员培训、没有重点的弊端,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分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转变以往大比武就是战训比武的观念,把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基础法律法规知识、运用防火监督装备等纳入比武内容,深入开展消防监督业务大比武活动。

篇12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概况

固原市长城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结合当今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的成就,以水土保持技术为载体,以科研试验、科普教育为中心,集“水保示范、科研、成果展示、宣传教育、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的建设将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辐射、引导和带动周边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提升当地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和促进水土保持管理机制的健全。

长城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布局以“水土保持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体系”为主题;结合项目选址区立地条件和水土保持示范体系布局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进行系统、全面的布局;在功能分区方面,达到示范和治理的协调统一,充分发挥治理和示范的效果。把基地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服务功能强、治理模式多、生态环境优、综合效益好的一流水土保持生态示范科教园,发挥水土生态保护的科教示范作用,同时拓展固原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方向。

二、主要特色

建立了水保植物园,在栽植固原已有近百种树种的基础上,引进六盘山特色植物如红柳、红瑞木、华山松、山杨等20多种和北方适宜水土保持树种如金银木、红叶碧桃、花石榴、金叶复叶槭、美国红枫、红花多支怪柳等10余种进行适宜性试验研究。

将全国最先进的痕量灌、微润灌、滴管、微喷、小管出流等节水灌溉措施引进布设科技园中进行展示和推广。征地206亩,巧妙的将水保措施和水沙、气象观测设施及活动场所的宣传等设施进行集中展示,已初步为宁夏打造一个集“水利水保成果展示、示范、科研、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园,也成为我市水利水保宣传展示的永久基地。

三、存在问题

1.科技园内容缺项较多

核心区缺少具有集中宣传和展示功能的场所或设施,还缺少门厅、停车场及人工降雨演示、土壤展示、各种地貌展示等科技园建设内容。

2.投入不足

要建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标准较高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主要靠中央投资,市级建设资金配套和群众投入难以落实,民间及社会资金目前还吸纳不到,制约建设进度及标准的提高,致使和其他公园相比,标准较低,尤其缺少趣味性和文化性。建设过程中经费不足。

3.缺少技术依托单位

建设过程中还没有联系到与我们合作的水土保持科研院所。

4.进度较慢

一是由于水土保持科技园涉及内容多,技术要求高,我局技术人员和设计院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技术力量薄弱,经验不足,实施方案、技施设计较粗,施工中工程变更多;二是施工队伍缺少施工经验等原因,影响施工进度。

5.管理问题已凸显

由于游人增多,对设施的损毁较严重,垃圾得经常打扫,园区灌溉、除草现得有专人才能进行。

四、效益分析及预测

1.生态效益

蓄水保土效益。森林植被能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据有关资料表明:林冠可截留10~23%的降雨,使50~80%的降雨得以渗入地下,降低地表径流;1hm2林木每年可增加蓄水375m3。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减少泥沙流失,保土60t左右,减少土壤流失量中含氮、磷、钾的数量,具有保肥效益。因此,园区建设完成后,水土流失将全面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各项措施的蓄水保土定额计算,效益计算期内将减少侵蚀量1.8万t,增加径流调控能力11万m3。同时,通过全面园区措施的布置,可减少面源污染,改善流域水质。平均削减总磷20.8%,总氮34.5%,CODMn19.5%,流域出口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以上。

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树木具有吸热、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建成后的长城梁水保科技园内森林资源将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很高,将为人们提供一个疗养保健的良好环境。预计平均每年入园人数为10万人次,长城梁水保科技园森林面积为293hm2。计算结果:近期每年每公顷森林的卫生保健效益为0.50万元,全公园为146.5万元。

2.社会效益

篇13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导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要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完成三大转型任务:一是生活方式转型,即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二是生产方式转型,即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三是社会结构转型,即中等收入者阶层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不言而喻,城镇化是三大转型的核心、纽带和归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监测目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不低于31400元;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低于50%;城镇人口比重不低于60%。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不超过2.8。农村城镇化与这些目标经济变量有密切的联系,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但是,农村城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怎样的关系?农村城镇化与这些经济变量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当城镇化水平提高时,这些经济变量变动程度如何?我们通过建立从1991至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二、理论假说

在中国,拉动GDP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消费和投资。消费和收入正相关,收入越高,消费越多。推动农村城镇化,促进城市发展和改造,会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收入。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因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消费。另外,推动农村城镇化会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吸引和增加投资。此外,与农村相比,城市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加严格,因此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要低于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会有所降低。故此,我们提出了假说1。

假说1:农村城镇化与人均GDP正相关即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均GDP的增长。

要提高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分析,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口集中、收入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和消费多样化,以及分工和协作极为发达、形成规模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为其提供一个服务专业化但人口集中后规模又足够的市场容量,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并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市场,以及一个方便人们消费的经济距离。有资料显示,要发展较为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城市的最低规模为25万人,低于这个规模,只能发展传统商业服务业占较大比重的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偏低。到2011年末,全国全部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只有288个,其中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4个,200至400万人口的城市有31个,100至200万人口的城市有82个,50至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08个,20至50万的人口的城市有49个,20万以下的人口的城市有4个。当然,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没有城镇化的大发展,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而没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的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化进程。故此,我们提出了假说2。

假说2: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呈同方向变化。

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土地,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据初步匡算,目前我国1/3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极不充分状态,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约为1.5亿人左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中分析,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在2001年农民人均2366.4元的纯收入中,非农业收入为1066.4元,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5%。这些非农业收入,主要来自劳动力外出打工、在本地非农企业劳动,以及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等三个因素。这实实在在地表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故此,我们提出假说3。

假说3:农村城镇化与农民收入正相关。

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究其原因,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却走偏了道路,致使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或者进城后却不能融入城里人的生活,形成“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更隐蔽也更普遍的情况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还在继续为城镇化进程作牺牲。首先,无论是通过已有城市的扩张还是新建城市来推进城镇化进程,都不可避免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从而致使一部分农民失去耕地,应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很不正常的是,部分农民却因城镇化的推进而失地失业,生活无着。这不能不说有违城镇化的初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次,从农业收入来看,虽然最近几年物价尤其是蔬菜价格猛涨,但是收购价没涨多少,涨价主要因为是游资炒作获利以及物流成本太高。因此,农民收入没有收益太多。例如,2010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4937.48元,2011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为5939.79元,而2010年的CPI是3.3%,2011年的CPI是5.4%,经折算,2010年的4937.48元相当于2011年的5375.84元,因此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实际增加很少。此外,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很少。2000年,农民财产性收入为45.07元,转移性收入为147.59元;2010年,农民财产性收入为202.25元,转移性收入为548.74元;2010年,农民财产性收入为228.57元,转移性收入为701.35元。与之相比,2000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为1440.78元,2010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为5091.90元,2011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为5708.58元。此外,由于城镇化模式的不合理,城镇居民从中受益,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较快。故此,我们分别得到了以下假说。

五、总结

我们运用1991至2011年的混合数据分别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农村居民收入、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城镇居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变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由上述实证分析可得,农村城镇化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加人均GDP增加966.6217元,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约增加0.9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200.5442元,城镇居民收入增加624.2774元,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增加0.035075。我们认为,农村城镇化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中国应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中国应重视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让农民为城镇化进程作出牺牲,要让农民从物价上涨中受益,同时还要大力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以此实现社会公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张雷声. 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2】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

【3】李君如.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李世泰,孙峰华 .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探讨【J】.经济地理.第26卷第5期

【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上)【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29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