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压疮护理的研究

压疮护理的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压疮护理的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压疮护理的研究

篇1

压疮(pressuresores)是组织的局部部位收到长期的压迫,血液无法畅通,受阻之后无血液和氧供给,导致软组织的营养不足而坏死或溃烂。本次研究从分析压疮形成的基本影响因素开始,逐步展开分析压疮有关治疗和护理研究

1 压疮的概况

患者因为住院而出现压疮的概率在3%~12%,其中老年人患者出现该病症的概率在10%~25%,赵光红等[1]通过调查研究,分析2913例病患,得出压疮发生概率1.54%,患病概率为1.78%。当前,就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压疮的发生概率呈现波动不大的情况,与15年前相比较无好转的现状。

2 压疮形成的促成因素

2.1活动度和移动度 活动受限指患者自主改变的能力受损,活动或移动受限使患者局部受压时间延长,压疮发生机会增加。研究表明卧床时间与压疮发生时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系,即卧床时间越长越容易得压疮。临床上脊髓损伤、年老体弱、外科手术后制动患者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2.2营养 报道显示,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容易出现压疮的患者占75%,而在白蛋白水平正常者出现压疮的患者占16.6%。因此,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增加。

2.3温度 当温度每升高1℃的时候,患者的组织代谢需氧量则会相应的增加10%,当患者的组织处于持续受压缺血缺氧的时候,则会导致患者会出现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的情况,另外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代谢需求增加,因此,也相应的增加了压疮的易感性。

2.4心理因素 机体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的,长期不良应激状态,可造成机体对各种感染性疾病呈易患状态,导致皮肤再生能力下降,易诱发压疮发生。

2.5感觉 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疼痛刺激,从而不会自动变换,容易引起身体某些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易发生压疮。

2.6潮湿 局部皮肤外环境的改变是引起压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可由大小便失禁、出汗、引流液污染及烧伤创面渗出等因素引起局部潮湿导致皮肤浸渍、松软,皮肤弹性和抵抗力减退。在潮湿环境下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

3 压疮的治疗

3.1保持创面清洁 目前,治疗压疮的药物很多,其中大部分的药物是采取局部治疗,Ⅰ、Ⅱ期压疮,对患者采取局部治疗,能使得患者的疗程有效的缩短,然而对于Ⅲ、Ⅳ期压疮,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主要的原则是保持创面清洁,有坏死组织时去除坏死组织,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肉芽生长,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创面情况对其实施机械清创术、化学清创术、自洗清创术等方法进行清创。

3.2避免按摩受压部位 其中按摩一直以来都被护理人员广泛的使用,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一项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压引起的充血使局部尚能保持1/2~3/4有血液供应,让患者连续仰卧1h的时候则患者的受压部位变红的情况,然后对患者采取更换的措施后,在30~40min内红色可以褪色,因此,不会导致软组织出现受损的情况。

3.3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压疮的主要原理是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去腐生肌,对患者可以采取红花水敷,云南自药喷敷,葛根粉治疗等治疗措施。

3.4西药治疗 目前,局部治疗压疮的药物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对压疮进行治疗的主要的原则是抗菌消炎,另外,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首先要做分泌物的培养,另外还要对患者做药物敏感实验。莫匹罗星软膏,生物流体敷料均有效果。另外,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毛细血管增生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

3.5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含,微波疗法、鸡蛋内膜覆盖、白糖覆盖和光疗。

3.6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大面积深达骨质,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治疗效果不佳的压疮患者,则可以对其采取外科处理来加速患者的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

3.7压疮贴 近年来,压疮贴的创新有很多种,首先压疮面最小4cm×5cm,最大15cm×20cm。深度在4~5cm伴有窦道。尤其在骶尾部,其部位易摩擦不易暴露,压疮贴可随改变,优于喷雾剂。隔日或3d更换1次。对于痂皮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为治愈;溃疡面积缩小或潜行的深洞、坑道变浅为显效;伤口细菌培养有皮肤正常菌生长为有效。伤口清洁、整齐、肉芽组织新鲜可使用2w后观察压疮情况有明显改善[1,2]。

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4.1减压 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间歇性的解除压力。每1~2h要进行翻身1次,在翻身的时候,要避免对患者进行拖、拉、扯、拽、推,另外还要使用踝及其足跟保护垫。另外,预防压疮的首要的措施是翻身时要选择合适的。要将患者的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评估,严格床头交接班。

4.2营养支持 导致压疮的一个重要的内因是营养不良,另外营养不良还对压疮的愈合造成一定的影响;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的一种必须的物质。另外,维生素则对伤口的愈合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给患者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可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长期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3]。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

4.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跟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要耐心的安慰患者,并及时的跟患者进行沟通,促进身体早日康复[4]。

4.4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压疮的发生、发展、预防及其治疗的相关内容。另外,要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护理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5]。

综上所述,压疮的预防非常关键,因此要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另外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制度相应的预防措施,抑制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而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则要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要分析患者压疮产生的原因,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光红,刘义兰,董英莉,等.实施压疮患病率调查持续改进压疮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13):59-62.

[2]郝清凡,张瑞瑞.压疮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7(7):1153-1154.

篇2

1皮肤保护贴膜的应用

1.1康惠尔(comfeel)伤口护理系列 康惠尔系列中的透明贴、透明骶尾贴、增强型减压贴其成分为水胶体,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其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减少受压部位剪切力,同时能吸收皮肤分泌物,保持皮肤正常pH值及适宜温度[5],能预防和护理I期PU,将PU保护贴应用皮肤发红及受压部位,平均留置时间为4d,特别是对预防1、2期的压疮疗效明显。

1.2安普贴薄膜 安普贴薄膜是由水胶物质和一层背衬组成,为半透明自黏性敷料。背衬可以直接阻断外界水和细菌接触创面,提供一个封闭、安全的愈合环境,降低感染发生率;内层的水胶物质可以维持一种湿性环境,从温度、湿度、pH值等方面为压疮提供最佳的愈合条件[6],该贴外观透明,便于随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轻薄而柔软,能随皮肤皱褶的活动而伸缩自如,不易拉断或脱落,不需要每天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既节约了时间,又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在脊柱外科压疮患者中效果良好[7]。

1.3美宝创面速愈贴 美宝创面速愈贴是新一代医用功能性生物敷料,具有独特的"网中网结构",可促进各类皮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愈合,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切口创面、糖尿病皮肤溃疡、放射性溃疡、烧伤残余创面等。湿润再生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的环境、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的治疗原则,并提出理想敷料应具备的特征: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控制和吸收创面渗液、阻止细菌侵入和抑菌、适合气体和水蒸气透过、保护新生组织、加速创面愈合、止血及镇痛、良好的机械性能等,已成为湿润再生技术的典型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宝创面速愈贴为网状结构的水刺无纺布,浸以具有框架剂型的麻油、蜂蜡混合物,配备自粘式敷料垫构成,具有以下特点[8-10]:①可使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 缓慢而持续地渗透至创面,加之美宝创面速愈贴紧贴创面,持续形成了一层蛋白透明薄膜,使创面局部保持生理湿润状态;②通过立体式生理湿润环境和呼吸代谢作用,不断对创面坏死层组织液化,实现往复自动引流,使创面达到无损伤的自我清创;③富含植物凿醇、油酸、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电解质等,这些有效成分不但可为创面基底的胞再生提供营养物质,还可持续激活创面基底的组织细胞再生,使之不断分化为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1.4美皮康 美皮康是一种新型的软聚硅酮泡沫敷疗,具有自黏性。软聚硅酮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的应用已有40年历史,它能阻挡创面、疤痕表面水蒸气蒸发,起到一种类似皮肤角质层的作用,从而为创面提供一个理想的湿润愈合环境[11],是促进术后压疮愈合的首选敷料。

2皮肤保护喷剂、按摩油的应用

2.1按摩油(赛肤润) 由过氧化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固醇和维生素组成,按摩1min迅速经皮肤粘膜吸收,形成脂质保护膜,有效限制水分流失,同时可防止尿液、汗液等浸渍物损伤皮肤,增强皮肤抵抗力,缓解局部受压后红肿现象,加速软组织瘀血、瘀斑的吸收,每天使用可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护受压部位皮肤[12]。

2.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体内含量很少的活性肽,可促进参与伤口愈合的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贝复济,即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是一种外源性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用于创伤修复的基因工程治疗,对于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均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14,15],应用贝复济治疗Ⅲ期压疮,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未发现任何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16]。

2.3护创液 医用创口护理膜的产品名为护创液,用于各种创面的处理、起到预防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并且具有减少组织液外渗、防止组织发生粘连和止血的作用。治疗组选择喷洒式医用伤口护理膜进行治疗。首先用双氧水对创口进行冲洗,再用医用生理盐水仔细冲洗创口并尽量去除已经坏死的组织,然后用碘尔康消毒液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最后直接用医用伤口护理膜喷雾剂喷洒创口。最佳喷洒距离为距离皮肤15cm左右,如伤口不需要包扎,要求喷洒全面而均匀并能够覆盖伤口,如伤口需要包扎或者覆盖,应该将沙布的包扎面完全喷透喷湿。要求患者每天喷撒2~3次。隔天换药,直至伤口基本愈合[17]。

护创液的使用同时也是压疮修复的新疗法,医用创口护理膜能保持创口处于湿润的状态,为创口处制造了生理湿润环境,从而使创面修复加速,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费用,病人痛苦减轻,同时也减轻护理工作量[18]。

3中医中药剂的应用

3.1跌打万花油外敷 外固定压疮生理盐水棉花球擦洗后,用万花油吸润2~3层消毒纱布,以湿润为度,盖住疮面,再用夹板固定, 2d换1次药。夹板固定应规定扎带松紧度可上下移动为1cm左右[19]。采用跌打万花油中成药,选药制作方便,费用低,对治疗张力性水疱和外固定压疮,有确切疗效,值得中医骨伤临床推广。

3.2三黄酊主要由苦参、黄柏、三七和冰片组成。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尿、祛风杀虫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苦参对多种病毒、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毒性较低,有效、安全[20],不受时间和器材的控制,无不良反应,费用低,容易被病人所接受。

总之,临床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压疮发生的部位,程度全面考虑,选择最适用于压疮患者的治疗方法,尽快缓解症状,从而达到良好的压疮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2.

[2]Stephens F,Bick D.National pilot to implement pressure ulcer guidelines:results of the baseline audit[J].Br J Community Nurse,2002,(9):4.

[3]李晓燕,王吉荣.健康教育对老年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8-20.

[4]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staging report[EB/OL]. http: / /.

[5]李婉玲,何华英,王玫.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2):591-592.

[6]张丽,陈小花,钟碧芬,等.安普贴薄膜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4,3(4):56.

[7]王艳,许春凤.安普贴薄膜在脊柱外科压疮预防和护理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3):351-352.

[8]陈永钟,廖毅,唐修俊,等.生理湿润环境对急慢性损伤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8,20( 4) : 322 -327.

[9]谢平华.美宝创面速愈贴结合 MEBO 在小儿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141.

[10]刘容,季明军,吴乐美宝创面速愈贴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9,21(2):140 -142.

[11]郭淑芸,段洁,苏丽.湿性愈合原理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4): 604

[12]黄金涛,刘艳红.赛肤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302.

[13]Hanasono MM, Lum J, Carroll LA, et al. The effect of silicone gel o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levels in fibroblast cell culture[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4,6(2):88-93.

[14]Fujisawa K, Miyamoto Y, Nagayama M.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verse impaired ulcer healing of the rabbitoral mucosa[J].J Oral Pathol Med, 2003,32(6):358-366.

[15]Tanaka H, Mizokami H, Shiigi E, et al. Effects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the repair of large osteochondral defects of articular cartilagein rabbits: dose response effects and long term outcomes [J].Tissue Eng,2004,10(3-4):633-641.

[16]黄碧玉,贺金梅,黄丽云.贝复济治疗Ⅲ期压疮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10,7(9):75-76.

[17]黄爱珍,付丽萍.0.02%先泌泰浸浴治疗三期以上压疮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8,43(6):639.

篇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我国卫生部在等级医院评审和质量检查中把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长期以来,它始终是护理领域专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外医学专家认为:压疮是能够避免的,护理不当会导致压疮,但是压疮发生的原因不能全部归结于护理不当。压疮长久不能治愈,则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威胁到患者生命。但是通过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如何加强对压疮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是防治压疮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在临床压疮护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压疮的现状

1.1压疮定义的更新

随着医学的进步,在2007年,压疮的定义被重新更新为“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因为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而引起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定义的更新让护理人员更加明确是三力(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的联合作用,形成压疮。

1.2压疮的发生率

日本住院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为5.9%,美国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0%-6.0%。全部患者中27%-86.3%的患者为脊髓损伤,而且大多数是老年人。根据研究表明:在日本86%的截瘫患者中有17.9%会发生难治性压疮。国内外医学相关报道,一般医院的压疮发生率为3.1%-14.1%,住院老人压疮的发生率为11.0%-26.0%,危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24%左右。

2压疮形成原因

2.1压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力原因

国内外很多医学专家研究证明:压力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压力持续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发生压疮。当9.33kPa的压力持续超过2小时,患者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损害,导致压疮的发生。其次,和相关的剪切力,经常发生在处于半卧状态患者的骶尾部,如果患者仰卧抬高床头时身体出现下滑倾向或者坐在轮椅患者的身体前移,都能够在骶尾以及坐骨结节部产生较大的剪切力。

2.2温度和潮湿度

患者在潮湿的外界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压疮。主要是因为:患者大小便失禁,产生更多的细菌和霉素,浸润到患者局部皮肤,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加之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屏障功能大大降低。其次,患者体温过低,机体形成末梢循环障碍,形成肌肤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压疮。

2.3压疮形成的内外因

老年人及手术患者容易发生压疮。此外,低蛋白血症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皮肤过敏、不良生活习惯、水肿、护理不到位、患者家属缺乏相关压疮护理常识都导致压疮发生的外因。贫血、休克、心衰及肾损害通过改变血流从而降低皮肤对压疮形成的抵抗力。

3压疮的预防

3.1定时翻身,抬高臀部

使患者家属清楚压疮发生的原理、后果以及相关预防措施,让患者皮肤保持在干燥或者清洁状态,尽量减少皮肤的摩擦,加强患者的营养。最简单的预防措施是减轻患者身体局部受压,增加患者翻身的频率。每1-2个小时翻身一次。高业霞等人通过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33-35度)环境下治疗,翻身间隔时间长,也不容易发生压疮。何华英等把患者的侧卧位置保持30度,很好地分散了压力,能够有效预防压疮。本文作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对于不适宜翻身的患者:脊髓伤截瘫、病情危重等,应采用氧化脂肪酸酯涂抹或者减压敷贴,抬高臀部,让患者臀部的皮肤存在过间隙性,从而解除患者局部压力,也能够有效预防压疮。

篇4

躯体活动障碍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出现问题称为压疮, 压疮发病率高, 病程进展快速, 很难治愈或者治愈后又很容易复发, 一直是护理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 受到各大医疗机构的极大重视, 压疮的发生率已经作为评价医院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压疮并不是疾病, 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 护理措施不相当而造成的皮肤破坏。压疮出现后, 患者会有极大的痛苦, 使患者病情加重康复时间变长, 特别是继发感染后可引起败血症等疾病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 应当加强患者压疮的护理, 适当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虽然近年来医疗护理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但从全世界范围看, 压疮的发病率并无下降趋势。

1 压疮的概念

压疮开始称为“褥疮”, 来源于拉丁文“decub”, 意为“躺下”, 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 压疮可发生于长期躺卧或长期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 并非仅由躺卧引起[1]。现在压疮的定义为“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缺乏, 至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2 本院压疮患者的现状

目前营口市中医院压疮患者统计数字显示, 在2010年全院压疮总计50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30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20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49例, 死亡1例;2011年全院压疮45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35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10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44例, 死亡1例;2012年全院压疮40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25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15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39例, 死亡1例, 本院短短3年时间的统计资料显示, 压疮患者总数在减少, 但是不断有新增压疮患者, 发病率未下降, 由于大多压疮发现及时, 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治愈率有所提高, 但是压疮患者的死亡率未见下降, 死亡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后恶液质患者, 由于出现严重的负氮平衡, 软组织过度消耗失去了保护作用, 损伤后自身修复困难, 形成难以预防和治疗的压疮。

3 影响压疮患者发生的相关因素

影响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各因素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归纳国内外相关调查与报道, 影响压疮形成的因素可分为患者的相关因素、护理方面的相关因素以及人体力学相关因素。

3. 1 患者的相关因素

3. 1. 1 营养不足 是压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患者全身出现全身营养不良时, 营养摄入量不够, 蛋白质合成减少, 出现负氮平衡, 使皮下脂肪变少, 肌肉萎缩。皮肤一经受压, 骨骼隆突处皮肤就会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骼隆突自身对皮肤的 挤压力, 由于受压处皮肤缺少肌肉和脂肪的保护就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皮肤出现压疮。过度肥胖卧床患者对自身皮肤的压力比较大, 所以很容易发生压疮。脱水的机体由于皮肤弹性下降, 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容易损伤变形。水肿患者的皮肤弹性与顺应性下降也容易受到损伤, 由于组织水肿使毛细血管和细胞间的距离加大, 氧与代谢产物在组织细胞间的溶解与运送速度下降, 使皮肤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压疮发生。贫血使血液输送氧气能力降低, 一旦循环受阻更易造成组织缺氧, 由此引发压疮。

3. 1. 2 年龄 老年人因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出现衰退现象, 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 皮下脂肪萎缩、变薄, 皮肤抵抗力下降, 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 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加, 导致皮肤易损性加重。

3. 1. 3 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时, 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加快, 加快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 加上局部皮肤受压, 会使组织严重缺氧。所以, 高热伴严重感染的患者多存在组织受压的问题, 压疮发生几率会升高。

3. 1. 4 机体活动和(或)感觉障碍 活动障碍多由神经损伤、手术麻醉或制动造成, 自主活动能力减退或丧失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感觉受损可造成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反应障碍, 保护性反射迟钝, 长时间受压后局部组织坏死而导致压疮发生。

3. 2 护理相关因素

3. 2. 1 局部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会有汗液、尿液和各种引流液渗出液等物质的刺激, 使皮肤软化导致抵抗力降低, 减弱了皮肤的屏障作用, 加上尿液与粪便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刺激, 导致皮肤酸碱度也会发生变化, 皮肤角质层的保护能力降低, 皮肤破溃发生感染。此外, 皮肤潮湿会增加摩擦力, 进而加重皮肤损伤。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3. 2. 2 矫形器械使用不得当 使用石膏夹板固定及牵引治疗的患者, 由于患者身体及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 尤其是夹板的内衬垫放置不得当, 石膏内含有渣屑, 不平整, 牵引过紧或肢体有水肿时, 使肢体血运不良, 也会导致压疮。

3. 3 力学因素

3. 3. 1 垂直压力 对局部组织的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重要原因。当持续性垂直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正常为16~32 mm Hg(1 mm Hg=0.133 kPa)]时, 因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被阻断, 使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良, 使代谢废物排泄不良, 组织发生缺血、溃烂或坏死。压疮的产生与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常见于卧位、坐位者。

3. 3. 2 摩擦力 是由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时, 易损害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而使皮肤屏障作用受损, 致使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皮肤, 形成压疮。

3. 3. 3 剪切力 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 由压力和摩擦力相加而成, 与有密切关系[1]。剪切力使筋膜下和肌肉内穿出供应皮肤的毛细血管受到牵拉、扭曲、撕裂, 中断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等全层组织的血液供应, 导致深层组织坏死, 形成剪切力性溃疡, 压疮发生。

4 小结

注意压疮形成的有关因素, 压疮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压疮患者的基础护理, 做到“六勤”, 及时做好压疮高发人群的评估工作, 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篇5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组织溃烂坏死。截瘫患者均需卧床休养,由于疾病性质和治疗的特殊性,不能靠自行定时翻身来预防压疮,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也因患者不宜翻身而受限制。

1、临床资料

截瘫病人因为肢体移动能力重度受限、营养不良等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压疮发生的机率。骶尾部压疮列为康复医学科压疮首位。骶尾部成为患者身体的主要支撑带点,压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骶尾部的生理结构是导致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骶尾部无

肌肉附着,缺乏脂肪保护,紧贴床铺,长期受压或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容易发生压疮;2、患者自身条件导致的客观原因:高龄、瘦弱、肥胖、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术后害怕疼痛不敢翻身的患者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3、高温、潮湿是造成压疮的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 1 摄氏度,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 10%,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过度潮湿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下降;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过度潮湿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下降;造成局部皮肤水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压疮。高危患者应进行持续评估并作记录,建立皮肤交接登记。对刚入院的截瘫患者应及时评估皮肤情况,对院前已形成的压疮进行积极治疗。尤其对移动度和活动度绝对受限的压疮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如术后早期、移动度完全受限、活动度为限制卧床等危险因素高的患者,进行了持续危险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2、护理对策

2.1、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意识、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技能,患者及陪护增强主观能动性。按照医院护理管理学中压疮发生率为 0 的标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预防压疮的重要性,相关知识与专科护理技能;对夜间压疮的高发期强调责任意识,采取有力的奖惩措施。针对患者与陪护对压疮防护知识的缺乏和思想的麻痹,讲明利害关系,做到主动配合护理。

2.2、建立翻身卡,每 2 小时翻身一次,但截瘫患者相对固定,在不能翻身的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减压装置,如气垫床、海棉垫,或自制软垫等设备,减轻骶尾部局部压力。气垫床充气要适中,对于卧气垫床的患者,提倡加垫棉垫,及时更换,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将足跟抬离床面可预防足跟压疮,但需进行间歇性还原,以防止骶尾部产生剪切力损伤。

2.3、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压疮发生。由于患者卧床期间活动减少,消化能力减弱,消化不良时可给予助消化药物。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以促进食欲。

2.4、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护士定时评估皮肤状况并督促患者自我护理。大小便后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清洗会阴2 次。正确使用便盆,搬动患者时避免推、拖、拉。可在压疮好发部位使用润肤剂或透明敷贴。

2.5、加强基础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协助患者用温水清洁皮肤1~2 次/日,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做到"五勤",即勤擦洗、勤更换、勤翻身、勤按摩、勤检查。根据压疮分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淤玉度压疮:局部红斑,皮肤完整:对已发生度Ⅱ压疮建议不要按摩,应持续减压使用气垫床,可局部冰敷或局部涂擦 5%碘伏。5%碘伏可使局部皮肤老化,能有效杀菌,临床使用能起到遏制压疮发展的作用;于域度压疮:皮肤紫红,水泡形成。小水泡;用厚滑石粉包扎减少摩擦,让自行吸收,局部悬空待干。大水泡;消毒皮肤-抽水泡内渗液-涂 0.1%氯己定或 0.02%呋喃西林-无菌纱布覆盖;Ⅲ度压疮:水泡破裂,局部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或脓液,疼痛加重。给予局部减压、清创,治疗感染,防止创面污染,促进压疮愈合。

2.6、由于骶尾部的剪切力和摩擦力,可随床头抬高角度增大而增加,严密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摇定时检查皮肤受压情况,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当局部皮肤发红应及时给予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