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景观设计概念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我们期望将香河流域两侧,这片未开发的区域转化为一个友好的滨河公园,为这座城市预留一片公众使用的绿地,为忙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一个悠闲的场所,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场所吸引城市居民和游客前往。
1 项目概况
依照《香河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的发展原则,为了进一步提升香河县的城市形象和发展竞争力,打造生态靓丽新香河,发挥香河现有资源优势,香河将按照“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架构,把全县规划布局为一个中心城区,潮白河、北运河两条城市发展带和29个新型农村社区。
项目所在地处于规划城市发展带之一,地处香河县东北部,沿潮白河呈带状分布,全长约27千米,总规划面积约2.8万亩。项目以潮白河的自然水系为依托,旨在打造一个为京津城市经济区服务的,集休闲、娱乐、运动、保健、科教、环保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城市滨水绿地。
潮白河滨河景观概念设计范围包括潮白河新左堤线向北偏移150米沿线范围,新左堤线与新左主槽边线之间的范围,新右堤线向南偏移150米沿线范围,新右堤线与新右槽线之间的范围。总面积1887.7万平方米。
2 理论依据
2.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斑块 (patches),本底 (matrix),走廊 (corridors) 等生态结构元素的空间布局关系,形态结构的分析研究,阐释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功能变化的联系。
2.1.1 边缘结构多样性
生态区边缘的植物结构与生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相关。生态区边缘在立面和平面上植物结构相对完整且多样性强的往往能支撑更多的生物种类。
2.1.2 笔直和自然弯曲边缘
笔直的边缘通常导致动植物沿生态去边缘活动迁徙,而自然弯曲边缘更贴近自然原生状态,有利于动植物在生态区和非生态区自由活动迁徙。
2.1.3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的生物基因, 种类和生态系统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健康的重要标准。生物多样性支撑着自然生态的循环运作和正常功能,在空气质量、气候、淡水净化、疾病控制、有害动植物控制、动植物植物繁衍、水土流失维护等方面,为人类生存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生态栖息地大面积遭到破坏和减少,异域物种侵袭的严重威胁。
2.1.4 内核栖息地和物种
一个生态斑块可分为边缘和内核两大部分,边缘起到缓冲作用,通常容纳较少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而内核部分才正真为动植物创造有价值的栖息空间。将一个大的生态斑块分割开,会减少生态内核的面积,造成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下降。
2.1.5 生态汀步的丧失
在两块较大生态斑块之间分布的小块生态斑块通常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为动植物的迁徙流动提供条件,被称为“生态汀步”(stepping stone)。如果其中一块“生态汀步“遭到破坏,两块大生态斑块的连接将被中断, 造成生态孤立 (Isolation)。
2.1.6 当地物种灭绝概率
较大的生态斑块通常比较小的生态斑块支撑更多的动植物数量,如果生态斑块被人为破坏或减少面积,其中的动植物将很有可能逐渐在该生态斑块内灭绝, 而较的将有机会慢慢恢复。较小的生态斑块通常无法独立支撑大量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但一定规模的小生态斑块组团能代替大生态斑块,并且在一定程度提供了大生态斑块所不具备的生态功能。
2.2 河道形态学
河道形态学(river morphology)又称河川地质学是研究河床走向和河道形状随时间产生变迁而带来的影响。 河道的形态是多种自然因素和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河道结构成份,水流侵蚀能力, 河道植物的密度和生长率,随河沉淀物的构成及移动速度,河道沉淀物聚集范围,以及区域河流携带物的聚集和分解率等。河床的笔直和弯曲度直接影响河流速度, 河道的形态主要包括河床的深潜度, 平滑度及驳岸的坡度。因此河道的形态学对河道的物理形态和河道生态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河床坡度>10%,河床非常深,呈壕沟状,宽度与深度比较低。不利于驳岸植物生长,也不利于陆地与水域生物互动,因此生态价值低。河床坡度4-10%,河床较深,呈壕沟状,局部地区有叠溪和河湾出现。该类河道较之Aa型,生态价值有一定提升。河床坡度2-4%,呈浅壕沟状,驳岸坡度较小,局部河床出现浅滩。该类河道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一定的生存环境,具有中度生态价值。河床坡度
3 水系背景及现状条件分析
潮白河水系背景主要是潮白河以东诸河、冀东滦河以西诸河,这些河流都是独立入海的河流。海河水系北区有3条河流和1条人工开挖的排洪新河道一永定新河。河北省境内主要有3条河道:蓟运河,在北塘入海;潮白新河,在宁车沽加入永定新河,然后在北塘入海;北运河,在天津红桥汇入海河干流。潮白河是京东第一大河,中国海河水系5大河之一。贯穿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省市。 流经顺义32公里,水域面积14.8平方公里,河面宽度平均500米,最宽水面达800米,河道平均水深2.5米。已建成5闸8桥。潮白河两岸有北京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面积50000亩。在北京地区独一无二。本次项目设计河段为潮白河在香河县的流域范围,由自然式水系向人工化水系变化过渡,景观特色兼具两种不同的风格。潮白河河道两岸有堤,两岸堤长46.74公里,堤顶宽8米,堤高4.5米,堤顶高程13.5~16.8米,河底宽70米,设计河道纵坡1/4000,20年一遇洪峰流量2850立方米/秒,设计水位14.9米。50年校核保证水位15.4米,洪峰流量为3200立方米/秒。出于防洪防汛、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改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考虑,将在潮白河两岸香河县境内部分区域新建河堤,且对主河道进行疏浚加深。
4 朝白河流域现有自然资源主要有
4.1 水系林
水系林是指自然或人工种植而生长在地表水体周围的植物群落,水系林可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进化地表径流从而保护水体质量。潮白河沿线的水系保护林已人工种植杨树为主,且结构单一,未能到达天然水系林的植物结构层次,因此在设计中可对该部分区域进行补充和提升。
4.2 河滩
河滩是由河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在浅水处形成笔直的沉积地形,河滩通常是细长的,河滩可依沙的粗细分为砾滩(石滩)、沙滩、土滩等。潮白河流域的河滩基本为土滩,由于河道类型为排洪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因此河滩地区无浓密植物群呈现。
4.3 林带
潮白河沿岸局部分布有林带,林带主要是由村落周围的树林屏障、防洪堤坝两侧的人工防护林以及苗圃果园构成。其中的植物种类包括杨、柳、榆、刺槐、国槐、泡桐、臭椿、桑、枣、苹果、梨、桃、柿子等。林带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并且对区域性的生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低碳都市农业景观的发展是伴随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而逐渐兴起的景观类型,它以城市发展、城市人民需求等为依托,在城市适宜农业发展的边缘空间景观设计规划中引入农业元素,同时在进行低碳景观建设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对多元景观形态的需求,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长远发展,使其观赏率与利用率得到最大化提升。
(二)低碳都市农业景观的特点分析
我国多元化景观生态系统的形成得益于农业生产模式的多样化,如南方都市边缘的基塘系统、北方塑料大棚的瓜果蔬菜种植模式、沼气池模式等都与景观空间布局紧密相关。因此,结合景观低碳生态理念可知,我国都市农业景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具备优良的景观环境服务功能,比如,仿造自然顶级群落特色,可在生态治理区域进行陡坡造林建设,该方法能够有效遏制重力因素下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其次,具有斑块生态位互补特点。景观区域内既是不同植株的主要聚集地,也是主要的生态流区域,因此,合理调控生态农业类型,实现不同植株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优良互补性能,能够将景观生态体系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然后,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农业景观区域内斑块类型多且不同之处较多,比如城区煤矿塌陷区域形成的城区远郊平原低洼地带营造的水利廊道灌溉模式、传统农田间歇性混种模式等,借助生物间的相克理论实现都市农业景观的整体系统优化性。再者,景观资源乡土性特点突出。不论民间技艺还是乡土文物,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借助农业景观,不仅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还可加快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最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二、低碳都市农业景观设计与规划分析
(一)低碳都市农业景观设计基本途径
农业景观设计主要涉及农业景观结构布局与景观使用功能两方面。农业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有所不同,前者是将景观作为“资源”类型的一种进行使用,并寻求整体上的生态和谐型,它不仅强调人们对景观的实际需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农业景观设计与规划是逐层进行的,由目标、功能、结构、具体单元的划分,每一层内容都是构成整体景观设计的基本途径。
(二)低碳都市农业景观设计理论
1.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致使城镇化建设急速推进、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空间的需求形成强烈的矛盾对比!而当代都市农业的盛行便是"田园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借助城市规划建设理论指导都市农业景观设计,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对满足都市人民的使用需求、人文需求,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都市农业理论分析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边缘区域,利用环境资源、田园景观及自然生态景观,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都市群体提供了解农村、体验田园生活的场所,也就是将生态体体系域农业生产、生活等融于一体,形成服务性生产、休闲、观光场所。都市农业景观活动场所作为城市主要的休憩园地,不仅能推动城市向着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还可有效防治城市污染问题,在城市近郊区域修建绿色边缘地带的过程中,也必须确保都市景观园区内的生态完整性。
0前言
近几年, 中国园林设计行业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其中一层的含义就是随之而来的核心内容的转变, 从以植物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到以包括植物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环境规划设计。
1对硬质景观概念分析
景观规划设计处理的对象大致可分为硬质景观(Hard Landscape) 和软质景观(Soft Landscape)。英国人M. 盖奇(Michael Gage)和M.凡德保(Maritz Vandenberg)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提出了这个概念,用以区分景观设计中人工材料的处理和植物景观的设计。
一般来说,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 泛指用质地较硬的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硬质景观在园林绿地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的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在硬质景观的要点分析
硬质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园林绿地环境的各个角落, 其构成元素可分为点、线、面3种类型。点的元素则更多地体现在景观小品上, 包含花架、亭、廊、喷泉、雕塑、假山与置石等设施。线的元素则主要有园林道路的造型、起伏及铺地的变化, 围栏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面的元素主要是广场造型的变化。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硬质景观设计的要点。
2.1点的元素
2.1.1花架。花架在园林中是最接近自然的, 而且也是中国园林特有的一种园林建筑, 是室内向室外空间过渡的一种形式。作长线布置时, 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联系作用, 形成导游路线, 用来划分和组织空间, 增加风景的深度; 作点状布置时, 本身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形成新的观赏点。另外, 花架布置灵活, 造型富于变化, 结构简洁, 可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 而且由于绿色植物及花果自由地攀援和悬挂, 成为一种具有生机的园林小品。
2.1.2亭。亭是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 是供行人停留休息之所。在园林中它是最为常见的建筑,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或是现代园林中, 各式各样的亭子都随处可见。园林中亭的功能有休息、赏景、点景、专用4种, 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眺望景色的需要。
2.1.3廊。园林中的廊是亭的延伸, 是联系风景点建筑的纽带, 随山就势, 曲折迁回, 逶迤蜿蜒。廊在园林中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 又可划分景区空间, 丰富空间层次, 增加景深, 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4喷泉。在园林中的动态水景形式中, 喷泉是最常见的一种。喷泉以它华丽的水声, 活跃的氛围和动态的、优美的、花样繁多的水形, 装饰着城市和公共园林。从造景作用方面来讲, 喷泉首先可以为园林环境提供动态水景, 丰富城市景观; 其次, 喷泉对旁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还有改良作用。因此, 喷泉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才能够不断地发展, 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喜爱。
2.2线的元素
2.2.1园林道路。园林中的道路, 即为园路。它是构成园林基本组成要素之一, 包括道路、广场、游憩场地等一切硬质铺装。园路除了具有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以外, 还有造景作用, 提供活动场和休息场所, 组织排水等作用。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地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结构、铺装材质、形式等从实用功能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2.2园林围栏。围栏是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 它是园林组景中大量出现的一种重要小品构件和装饰小品, 在园林中的作用主要有: 具有维护功能, 是划分园林空间的要素之一; 具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 用于园林景观的需要; 具有组织疏导人流、划分活动范围的作用; 具有改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效果, 从视觉上扩大绿化空间、美化市容的作用。
2.3面的元素
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场包括的类型比较多, 其分类主要是从使用功能、尺度关系、空间形态和材料构成几个方面的不同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在园林绿地中设置绿化休闲广场可以为各种年龄段的市民提供安静休息、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儿童游戏的场所。
3硬质景观设计原则的分析探讨
硬质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 与园林绿地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等。也包括园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硬质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3.1 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硬质景观的设计必须呼应园林绿地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也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绿地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硬质景观配置效果, 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硬质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大众游人服务, 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居住区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的意趣。
3.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硬质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硬质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 “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如到苏州, “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硬质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园林要地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
4结语
结合作者多年经验总结,创新是设计师作品的灵魂与结晶。园林专业设计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 学习新的理念, 激放新的灵感,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生态、数字、建筑、人文等系统理念提高作品的科技含量, 才能满足时代变化、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住区是城市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针对城市中出现的人口密集、
房屋拥挤、交通事故不断等城市问题的出现。
20世纪60~70 年代,我国深受及“”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居住区建设基本陷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推出了一系列住宅试点小区,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居住区在中国发展的历程来看,对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关注是其主要内容,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建居住区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1、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 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 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 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具体而言, 应遵循以下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1.2满足多元化要求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 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
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 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 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1.3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
低容积率,高绿化率;设置大面积绿地(生态性),分散组团绿地(可达性);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绿地率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百分比,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此两项分别属于住宅用地或公建用地)。而绿化率指空地(也可包括平屋面)绿化百分比;增加文化设施、交流场所,尊重历史文脉,建设艺术学校、画廊、图书馆、电影院等,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位。
2、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分析
2.1多级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历史由来已久,作为一个人性化了的自然空间,它不但是容纳了人们各种生活活动的场所,还是室内外空间与自然环境的链环,而且其空间组织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因此在此次设计中就将其作为主要的规划理念。
2.2一种理性的空间层次设计
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由于同一个住区内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的可能性随着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是什么使聚集在一处的房屋聚落成为内部紧密联系的住区,有一种原因很明显,就是住区中的居民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规划方案尝试通过景观道路对住区的开发用地进行了再次划分,形成了众多更加符合人的需要、更加舒适也更加方便的小地块、小区域宜人尺度空间;让人们回到习惯那种“私密―半私密―半开放―开放”逐渐过渡的居住空间形态。
2.3层级结构的弱化
规划设计中将原有住栋―组团―小区―居住区的结构模式弱化,采用类似于网络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每一个地块内不设组团,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4“均好性”基础上的“独好性”
“均好性”理念强调环境资源的均享,强调“归属领域”的均好和共享,强调居住日照和朝向的均好。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获得同等的价值回报。在均好性的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位置的住户,强化它的独特性,来满足不同住户的要求。
2.5“按价值区域定位户型”的理念
依据整个小区的基本构架,朝东的、沿主景观带附近的、楼视距大的一定是布置大户型,而朝西的、沿街的、楼视距小的一定是布置小户型,做到各取所需,同时推敲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通过资源的再调整,化不利为有利,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低价位区,达到价位的均等。
3、居住区景观设计
3.1绿化
植草种树,不仅仅局限用于改善空气、简单满足视觉感观的要求,而是应更贴近于人的需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在绿化种植设计方面要注意植物配置的丰实度和层次感,植物丰实度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来的,是指小区环境中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的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例如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藤本型,并能充分体现植物季节的变化。植物自然生态种植,常采用“不对称三角形法”空间上还有树木高低大小的搭配。
3.2水体景观在居住区中的应用
中国人讲风水,习惯用风水学评价建筑和场地布局。风水学中水是五大要素之一。“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载”。可见水在风水学中的重要性。水体往往与石、小桥、亭台楼阁结合在一起,既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观赏水景的场所,也赋予水体以特殊的涵义,在空间中形成了主题。
3.3山石景观元素在居住小区环境景观中的运用
1 定义
以水循环为导向的景观,指的是利用水的循环过程,引导人们去观察整个循环流程的一个功能型景观。设计中把水循环的每个重要技术工艺作为引导路线的关键点,通过了解水循环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这里,景观设计不单单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更多的是辅设计,通过功能来决定形式。
2 结合水循环再利用的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切入点
2.1 水循环再利用与设计结合的思考
水循环再利用是将某些特殊的水,例如雨水、受过污染的水等,经过专门的环保技术处理,然后再重新循环使用的过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现今有很多国家在不断尝试把高科技的环保技术融入到与环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不断在思考:如何能把环保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也就是在重视环保技术的同时兼顾美学价值和公众效应。
在当今的水循环再利用中,多采用雨水收集和人工湿地的做法。通过自然渗透、生物净化设施等来完成水的循环处理,使轻度污染的水源还原为洁净的水,并且能重新利用回人们的生活当中,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技术不再单纯的工业技术,更多的其他学科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例如人工湿地常常给设计成一个美学价值很高的生态系统或者是雨水收集系统成为广场或者其他大型的一个场地的景观规划等。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的做法,例如日本为了整治水患问题,使得城市发展继续下去,采用把这个方案与土地利用规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规划。日本的洪水灾害是比较严重的,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日本政府采用了三管齐下的方法来疏导洪水来时造成的水患问题。第一,将原本自然界的雨水急留,如带水的自然区域,逐步调理恢复;第二,在在城市中的地面材料中,使用容易蓄水的材料或结构等使得地面具有一定的透水;第三,把原本的扩展河道的做法改成分洪蓄水的人工湖泊、湿地等。虽然日本政府这样的做法所花费巨大,但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抑制了日本的洪水危害,并且综上所述的地区又成为有机的城市公园体系。
结合水循环再利用的景观,指的是使用水循环再利用,将某些特殊的水,例如雨水、受过污染的水等,经过专门的环保技术处理,然后再重新循环使用的过程,引导人们去观察整个循环流程的一个功能型景观。如何能把环保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也就是在重视环保技术的同时兼顾美学价值和公众效应。当今艺术设计界所追求的一个创新方向以及所肩负的责任也是日趋重大。
3.设计案例分析
3.2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内一处。基地选址为校园内的一个空旷处,周边有实训大楼、操场、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景观湖。项目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桂丹西路。占地面积约450亩。周边与狮山、南庄、西樵、西南白泥等镇相邻。丹灶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广东首个湿地公园南海大湿地公园和南海四大旅游景点之一的仙湖旅游度假区。佛山南海的气候基本特点:春湿多阴冷,夏长酷热,秋冬暖而晴旱。4―9月为汛期,雨量较为集中,径流多数以洪水的形式出现,大部分水量流入江河,成为不可利用的水资源。周边由于有工业区,加工业,故出现水质污染严重的现象。
3.3环保学院校园水景观设计的营造分析
针对环保学院的校园背景的特殊和所处区域的气候特点,打造整个校园的系统水景观,是一件利民利校的好事。对于一个有着强烈行业气息的高职院校,我认为在高校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要注重对校内的专业氛围的塑造、加强专业意识,并且突出带有专业特点的水景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环保学院内的水景观分为四类:以教育、学习、休闲、观赏为核心的水景观。把特殊性的水(生活污水及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放入到整个的校园水景观设计中,通过专业技术的支持,把重新处理出来的水作为一个校园水景观的用水来源,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水景观。
3.4创新性的水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以往的污水处理厂,是肮脏的,污浊的,去参观的人们主要是为了看专业的技术,但几乎每个人都不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去看的,而是让污水的实际状况给震惊、让散发出来的臭气熏的掩面而去。
对于这个原本在水污染循环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使人无法赏心悦目。在笔者设计的这个水景观中,应该是新颖的,具有设计理念的,能够把环保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参观者。对于景观的设计环节,不是单纯的景观,必须把环保工艺结合到里面。用植物的芬芳、欣欣向荣的颜色来冲淡污水的视觉、嗅觉的污染,突破以往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困难,使工艺与景观不再分离。
在这个全新的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决定形式。以参观为主要目的的功能里,必须要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在整个设计开展前,首先要了解整个污水处理循环的过程,才能对所有的参观流程有个很清晰的概念。在参观路线中,对每个工艺的节点进行停留,结合设计的手法,从空间、角度、形式等多种方面,与其紧密结合,使参观者有足够的时间停留,达到参观学习的目的。并用设计的手法尽可能的把污水的气味掩盖到最小。整个参观的过程是轻松的、愉悦的。在整个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合理安排参观线路,突出工艺+趣味的设计理念,前期的水景观设计中,主要突现的是以“看”为主要目的,因为工艺的特殊性,在中期的工艺阶段、利用空间的分隔,逐步形成人群的效果,把平乏的空间变得有趣,活动性提高。中后期的工艺阶段,由于水质的逐步变清澈,可以把部分水作为动感的水景观设计,形成一个人与水的互动景观,把水景观设计从单纯的欣赏提升到互动,使得整个的设计更加有意义。
3.5工艺流程
整个的水循环设计思路分析:
把生活污水与雨水从收集好的管道,进入到最开始的预处理,二级处理再进入到人工湿地阶段,最后进行后处理并且排放出去,变成可以循环使用的景观浇灌水、景观喷泉、生活中段用水等。
(1)预处理(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也称为预处理,包含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物理法。主要除掉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SS)15,
(2)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中,用了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二沉池。水解池主要是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水解是将外界有机物还没有进入到微生物之前,利用生物化学反应,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酶化反应。而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则是一个完整的工艺,名字叫做“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也叫A2/O工艺16。(见图)污水在二级处理中,主要去除碳源BOD可达95%、过程中由于污泥回流的缘故,会产生硝化作用。通过一级与二级处理,污水中的
SS、BOD等物质已少了很多,但并没有完全消除赶紧,还远远达不到排放的标准。须经过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进一步去除SS、BOD等以及氮、磷。
(3)人工湿地
通过建造、监督、控制类似仿沼泽的地面,并把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结合运用到污水处理中的手法,叫做人工湿地。湿地系统是一个底面微带坡度、具有一定长宽比例的洼地,河床里有土壤和人工填充物混合组成的填料层。污水在填料层的床体缝隙间或者表面流动,床体里种植的是耐水性强、成活率高、能吸收一定的氮、磷、微生物等物质、生长周期长、美观并具有经济价值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进行水循环的处理的一个工艺流程阶段。
人工湿地的工艺分析:
3.6水循环处理结合景观设计的创新性手法
①基地总体分析:图中红色标识为基地区域,占地总面积为12000平方,整个基地的地形较为平缓,比较适合做污水处理的整体工艺。
②基地周边污水汇集方向分析
整个校区内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及雨水。从基地的污水收集来看,主要从实训楼、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操场这几个位置而来。雨水收集主要在操场和实训楼。
③总体设计概念分析
整个的设计中,把工艺的流程摆在了一个最主要的位置,从而作为一个引导性的设计牵引了整个基地的参观路线。从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水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次沉池―人工湿地―后处理,整个的工艺完成,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景观的参观路线。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从地下走管,部分的工艺露在外面,给人们参观学习工艺做法。
主要工艺及设计说明:
前期:对污水的一个收集过程,包含了生活污水与雨水。生物污水主要接管道,从行政楼、教学楼、宿舍、实训楼等的地下走管;而雨水收集主要采用实训楼屋顶雨水收集的方式,把管道外露,把收集好的水从楼顶的水渠汇总到地面再到地下管道,和生活污水一起来到项目基地的格栅管道入口处,进行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
⑴ 工序一:格栅17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以免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工艺造成损害。
设计部分:
改良后的格栅,在原来的格栅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透明玻璃罩,并在水流的渠道上添加了一层绿化,主要是为了遮掩污水的气味,但是工艺部分保持并显露出来。
⑵工序二:沉砂池18
沉砂池的功能是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主要包括砾石和少量较重的有机物质。沉砂池可以分为平流沉砂池、竖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其中平流沉砂池构造简单,处理效果较好,工作稳定。
设计部分:作为参观为导向的水循环处理,工艺部分采用已有的,在形式上进行一些新的改良。如在本设计方案中,把平流沉砂池原来的埋入地面的部分暴露在外面,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该工艺的工作原理。为了突出工艺造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我刻意把该工艺的形体根据具体的比例放大,把倾斜角度的位置设计成一个3米的下沉空间小广场,而沉砂池的上表面部分,则用一个桥的形式表现。参观的人们,可以根据所需,进入到空间的下沉和上升部分,在参观的同时,形成趣味性比较多的活动空间。与以往的普通污水处理的平流沉砂池来做比较,除了工艺部分可以使人们全方位的鉴赏以外,还可以给学生们、参观者们增加多了一个休憩的空间。
工序三:沉淀池19
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悬浮于污水中的可沉淀的固体物质。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作用是对污水中的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和分离。在该设计中,我选择了竖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
竖流式沉淀池20
竖流式沉淀池的形状也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沉淀区是呈柱形的,污泥的斗则是倒锥体。污水从中心进水管流入后由下往上经过反射板流至水堰,污泥沉入污泥斗中,并在静水的压力作用下排出池外。(下图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图示意)
设计概念分析:
竖流式沉淀池的池子的高度一般在4m―8m之内,故在设计时,笔者考虑到落差的高度比较大,如果将沉淀池放在地底面,挖的深度太大,投入的资金会比较多。故我将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成立在地面上的,把两个竖流式沉淀池做成并排的1层楼的抬高式空间。
设计特点:
空间上与之前的沉砂池的下沉空间有个明显的对比。通过交通的引导,将参观的人群引向两个竖流式沉淀池,并由于整个空间的抬高,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聚精会神的参观工艺。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日常的人流和参观的人流进行交通的导向区分。由于空间给抬高,加高的区域给予下面的空间起到走廊的作用。对于夏季日照度较高的亚热带地区,起到一个很好的遮阳避雨的场所。
工序五: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工艺。
设计分析:在该工艺中,对水温、空气有严格的要求,温度
项目的所处地理位置,是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温度偏高,不利于该工艺,从降温方面进行考虑,适当的进行降温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故设计时从该方向出发,把原本的水池上加入一个玻璃盒子,隔绝外界空气的流入,并接上流水系统,使得水从玻璃盒子上流淌下来,直接起到一个降温的效果。而且从景观的角度,水景观穿插到了工艺之中,两者得到了一个统一。在从厌氧池、缺氧池出来,水在这个时候是需要加氧进入到好氧池的,可以用曝气设备增加氧的含量,我在这个环节,采用了一个喷泉的景观形式,使得水与外界氧气充分接触,得到加氧的效果。并且参观的人们可以与水景有个充分的近距离接触,体现比较人性化的设计手法。
(7) 工序七:人工湿地
设计分析:工艺上用了阶梯进水式,设计上选用了并联式。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中,划分为九个人工水塘,栽种上耐水植物,对进入的水进行除磷、除氮、微生物的处理,并在阶梯的水流后,设计了一个氧化塘,整个塘面将人工湿地环抱住,水流最后进入到此,形成一个生态的微循环系统。在这个人工湿地里,污水的处理继续着,通过湿地里河床的特殊填塞物、耐水植物等的再次处理,把更多的废物留在了水塘中,让植物吸收,经过生态的手法完成水净化的最后阶段。
在人工湿地的景观设计中,我把人的行动作为贯穿整个人工湿地的一个方向。从观赏的角度去对人工湿地进行一个规划。整个参观的路线与湿地景观相互穿插。
4景观规划完成后的效果对比与分析
原始的区域划分图:设计前是一片绿地,地势起伏不明显,没有功能分区。
规划后的区域功能划分:功能区域明显,对空间的使用率较高,解决校区内一些重要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新城市主义涵义
新城市主义是指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美国,核心人物是 Peter Calthorpe( 彼得·卡尔索尔普) ,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1】新城市主义者认为: 它主要针对城市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诸如原有城市空心化,原来完整的城市结构、城市文脉、人际关系、邻里和住区结构被打破,土地利用过于分散,人们的居住离开了熟悉的环境,都市概念和都市感淡化以及过分依赖汽车,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破坏环境等城市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社区地块分为A、B、C,地块A呈三角形,地块B呈正方形,地块C作为开发预留用地。
总平面图
二、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设计理念
自始至终,本项目都被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如何使本建筑群所形成的规划布局与已有的城市建筑外部环境衔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保持积极的城市空间肌理,如何提升区域品质,是我们从城市层面上处理此规划布局的出发点。
一个能够与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话的人文住区,一个在自然景观包围之中成为风景的景观住区是贯穿整个规划设计过程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基地的深入分析,以景观资源最大化作为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我们预期达到的规划目标是:在城市滨水核心地带创建标志性的建筑群体和城市滨水居住空间,形成沿水而居的特色生活形态,创造出“闹中取静,引景到户,带水到家”的生态型居住社区。
(2)“五纵两横的景观轴线+环形路网+尽端路”的规划结构
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开敞滨水景观,以其作为设计的要素,遵循基地原有肌理,以相互垂直的主要景观轴线统领整个住区,形成“五纵两横的景观轴线+ 环形路网+ 尽端路”的规划结构。南北向面对滨湖的5条纵轴线,引入滨湖景观,营造共享空间;东西向2条横轴线将3块用地贯联起来,使城市空间环境像流水一般自然地渗透、流向建筑群。以地块A的入口花园为起点,建立开放的空间景观轴线。南北向的5条视觉通廊将城市与滨湖拉结,东西向的景观轴线串联起整组建筑群及广场
规划结构概念分析
将各类组团式院落置于景观资源最好的西、南侧,所有的高层建筑被置于基地的东、北侧,形成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规划布局形态,使住区与自然水体之间在规划空间上形成良好的过渡,确保了低层组团式院落具有足够的开放空间,同时也为所有的居住者提供良好的湖面及开敞的景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高低搭配的规划布局,使塔楼上享受无边湖景,塔楼下形成院落空间。毫无保留的开放态势,将自然分隔成的庭园尽情展示出来,同时也引入了南向的滨湖景观,这种规划布局对于降低来自北侧城市干道的噪音干扰,营造恬逸安静的小区环境以及对湖景的利用率是最高的。对于后排的住宅,除了前排的错让之外,单元之间也自成角度,争取最佳的观景视角。
规划设计强调控制滨水区建筑形态,其中控制好主体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又是关键。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并结合滨水区的开发特点,在地块A布置两栋通透轻盈的超高层住宅,地块B、C 北侧布置若干30层的高层住宅,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天际线控制点,空间形态的通透性既有建筑外观的通透性,也有空间组合的视觉畅通性。建筑外观采用直线和简单的几何构图,注重建筑天际轮廓线的抑扬顿挫,其社区规划布局,为湖边景观增添了一片宽屏的风景线,形成天际线。
(3)“鱼骨式”绿化景观设计
从湖岸角度看的空间形态,应加强滨水空间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到城市中心区景观的过渡。景观规划上强调住区的人文环境,体现将滨水社区引入现代生活、将闲适氛围融入日常起居的规划特征。我们认为增加滨水空间环境的层次感,增加人们在此环境中的多样不同体验,形成多样化、有纵深感的外部空间,是本项目景观系统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独特、优越的外部生态环境,有效组织小区内部绿化环境系统。采取五纵两横的鱼骨式绿化布局,以相互垂直的主要景观轴线统领整个住区,使“绿色网络”由湖边向小区内部延伸,拓展形成内外大环境的“绿色通道”。住区引入滨湖水景,结合中心广场、水系、景观小品形成完整的线性“绿脊”,使各个居住组团相对独立而又互成体系。同时沿主要环路也有10m 宽的绿化带,绿化系统与南面沿湖20m 的绿化带形成呼应,以达到“借景”、“透绿”的效果。滨湖景观系统—沿湖带状公园绿化系统—社区沿湖绿化系统—小区绿化景观主轴—社区中心绿化系统—街坊组团绿化系统—宅前绿化系统,通过开放式绿化景观通廊及林荫步道的穿插形成贯穿整个社区空间范围的绿化系统,完全意义上实现户户拥有绿化景观,从而形成“大生态系统”的概念。
(4)交通停车设计
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形状,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布置方式。以环状路结合尽端路组织车行交通,结合主要人流线,住宅分区封闭管理等合理组织人车交通,实现局部人车分流。道路分级设计,按照功能分为景观道路、小区路、小区组团路、小区入户路4级。充分利用现状标高比道路低1~2m的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敞空间,设置半地下车库,考虑区位及交通条件,整合停车资源,并使停车场的设计与建筑合理配套,提高停车效率,实现小区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协调发展。
地上停车集中于B地块,主要采用周边停车和组团消极空间停车两种方式。A地块和 C 地块的边界分别处于城市干道的交叉口,若设置地面停车,势必会影响周边城市干道的交通流量,增加整个城市的交通压力。基于以上考虑,结合现状地形高差,在A地块和C地块以建立地下停车场为主,为了尽量减少小区机动车出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在南面交通量较小道路上。B地块地下停车系统是由3个相互连通的地下停车场及其联系通道等配套设施共同组成的整体,具有停车、管理、服务、辅助等综合功能构建的地下停车系统,既达到了停车资源共享,使各停车库效益均衡,又减少了出入口数量,提高了停车质量。
道路交通系统概念分析
三、单体分析
鉴于规划要求距道路100 m 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21m 范围内,将各类组团式院落置于基地西侧、南侧自成一体,高层住宅被置于基地东侧、北侧,单元之间自成角度,布局灵活,均拥有最佳的观湖视角。组团式院落采用花园洋房、叠加式、联排式混合搭配的产品配置,满足了建设方对整体品质的期望和个性化的追求。如何塑造人性化的宜居生活空间,如何在满足私密性、归属感、领域感的同时,提供增进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配置,成为设计的重点。
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把整个低层区划分为联排式别墅区,叠拼式别墅区及花园洋房区等6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组团。组团内各户院院相连,共同围合成半开放的组团公共庭院,组团内各户的入口、前院、门厅围绕四周,公共庭院作为组团与外部空间联系的主要界面,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它是组团的“门厅”,也是组团的“客厅” —为邻里间的交流、聚会提供了场所。“情景花园洋房”最大特点在于每户均设计了南向大露台或花园,因露台层层后退,使每个露台从早到晚都有充足的阳光。情景花园洋房将回家的方式演绎得丰富、有趣。1层住户由自家小院入户,2层住户由建筑上的花园入户,3、4 层住户经过室外楼梯再经过室内楼梯回家。回家方式的不同体验可使人对建筑有一个全新认识。
单体的立面设计追求纯粹,只对建筑形体进行逻辑归纳整理,特别注重立面材料质感和色彩的选择,通过建筑材料本身的表现力来赋予建筑一个健康的面孔,一个富有灵气的表情。采用田园式坡屋顶等传统符号的建筑设计手法,材料以白色外墙涂料为主。建筑立面设计
简洁轻巧,强调细节和节点设计。运用现代材料,使整个立面形象清新典雅,活泼精致。情景花园洋房在形体上强化其层层退后的形体关系,在材料上通过选用窑变面砖、仿亲水泥的深灰色涂料、蓝色钢瓦等材料来体现其纯美的色彩组合。窑变面砖在立面上的适当运用,使建筑形体上的逻辑更加清晰。另外利用穿孔铝板将空调百叶作为住宅特有的立面元素的运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
高层住宅的建筑高度从54层过渡到30层,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天际线轮廓。每幢单体顶部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隔栅梁结构,线条简练,曲直结合,刚柔并济。从整体入手刻画细部,注重空间造型手法的变化,突出个性,强调可识别性和归属感。在住宅户型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功能需求和经济需求。注重与利用环境及景观,户户南北朝向,且客厅、主卧和至少一间卧室拥有无敌湖景与南向朝向,使所有住房单元均拥有极佳的通风条件,保证阳光、空气的通畅。房型布局由功能出发,遵循“主从明确、动静分区、功能合理、空间紧凑” 的设计原则,强调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实用性。注重与利用环境及景观,配合基地得天独厚的壮美景观,户户都拥有滨湖美景,并且确保与周围建筑群体之间无视线遮挡与干扰。观景大露台和落地窗的设计,让更多的生活空间与内容融入滨湖的气息。
四、结束语
引言
植物造景是绿地景观的主要元素,是形成城市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方式之一,建立适应区域环境条件的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形成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体系的基础。资源型城市对矿产资源盲目的过度开采,从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大气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等环境问题。有些植物在矿区的小气候条件下不能很好地生长,植物的种类日益减少,致使原有植物群落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这些城市普遍的面临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未来的转型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何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2011年报告指出,我国北方每年的春季遭遇的沙尘暴实际上已经可以被称为煤尘暴了,原因是我国北方主要产煤区恰好位于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路径上,大风将沿途区域的煤矿污染物,特别是露天堆放的粉煤灰,带到数千里以外的城市,含铅、砷等的重金属元素的煤污染物改变了原沙尘暴的组成,严重危害沿途居民的健康。在依靠煤炭开采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中,煤层的污染问题较其他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也更为迫切。
一、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指的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而起来的城市”。根据当今的数据调查显示,如今我国现在拥有一百多个资源型的城市,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矿竭城衰”已经成为城市真实的现象。国外著名学者理查德•奥第在1993年研究矿产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首次提出,指的是“自然资源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一个城市发展的规划与战略”。“目前的相关研究侧重于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来分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涉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转型和城市规划研究等二个方面,但是从生态景观学的角度研究的学者的太少,且针对还在开采的过程中矿区景观生态的重建。当今阶段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土地复垦和动植物资源、水体的保护等方面;而对于已经枯竭的场地,通过采取改造为生态公园、体育的运动场地以及研究和教育基地等的做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危机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将会面临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危机。比如以煤炭城市为案列,煤炭资源开始濒临枯竭,开采的成本在不断增加,就业的压力过大,经济发展滞后。并且在开采过后,矿区的水资源开始受到污染,农田也开始遭到破坏,并且受季风的影响,在城市的周边社区以及城市都会受到每尘的污染。煤矿的粉尘,指的是在开采、挖掘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小颗粒,其在空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以沉淀下来,但是也可以持续悬浮在空中一段时间,具有可吸入性,对人体的呼吸道以及肺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危害了身体的健康。我国地幅辽阔,是一个资源大国,最为多的是矿产资源。在采矿期间就会引起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环境问题。比如在开采期间就会产生粉尘、塌陷、水土流失等问题,将会严重破坏资源型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环境,很难以与城市绿地结构形成有机整体。比如在矿区开采后剩下的固体废弃物、废液就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市民的身体健康。其次,过度地开采矿区资源将会多多少少改变原有的地形,同时会引起地面表层的变形以及坍塌。最后,森林资源锐减。再资源区资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森林及草地资源也会造成大量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造成了森林资源日益的锐减,资源型城市本来可以利用的生态“绿肺”久而久之将慢慢消失,所以资源型城市绿地景观结构设计系统很难以形成。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一)“绿色吸附墙”设计策略
任何系统都具有自我的调节能力,当其受到外部干扰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作出积极的反应。而当这种调节超出了系统本身的承载范围,则需要引入适当的外界人工干扰。以露天的煤矿区为案例,针对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有必要根据露天矿坑的条件去建立合适的生态系统修复模式。目前,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有工程修复、生物修复等。植物修复是指用植物发达的根系来吸收、转化、移除土壤的沉淀物以及有害的物质,同时将有害的污染物质吸收并转化为有利的气体。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绿色吸附墙”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城市风的原理和碳的吸附特质,研究设计出一种同时具有粉尘吸附煤矿尘粉、污染物颗粒的目的,同时根据多年城市风的方向,在平面布局是对城市建筑物吸附墙的角度进行设计,合理地引导风向,营造出最适合的风环境,从而达到最为高效的吸附粉尘的目的。该设计这样是为了资源型城市矿区的扬尘现象,为了改善扬尘现象影响周围居住的空气质量。因此,建议绿色吸附墙设置在矿区的附近。在建筑物的设计最初阶段,在构筑墙体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预留出未来植物的生长空间,逐渐形成适宜相关植物生长的微环境。在中期的时候,当建筑的墙体吸附达到一定的密度之后,土壤结构较为稳定,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辅助完成固土和改良土壤的条件,同时,注意利用场地原有废料的铺装,尽量地减少硬质的铺装,为了保证雨水及时渗透,保证地表水的径流和地下水循环的畅通,设置部分雨水回收的装置,满足绿化灌溉的需求。最后,再经过一段的时间的生长,整个建筑的小环境气候达到人们最舒适的环境。“绿色吸附墙”在美化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美化城市、节能减排和充分利用城市垂直墙面的资源。在环保经济与效益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绿色吸附墙”能够帮助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烟雾、重金属颗粒物以及其他的有害成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碳,来释放氧气。二是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噪音。三是绿色吸附墙为建筑区域为野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空间,有利于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四是有利于延长墙面的使用寿命,墙面的垂直绿化能够保护墙面不受气候的损害、紫外线的辐射以及机械的破坏,可能大大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五是有利于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这个过程给予了建筑物良好的局域环境空间。整个过程我们必须将景观的生态修复放到首位,消除粉尘、重金属污染物颗粒是资源型城市景观转型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动态的景观进程中,为了消除空气污染而设计的“绿色吸附墙”,以及建设“绿色吸附墙”所需要的配套设施以及整个过程中,构成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景观结构体系。
(二)构建资源型城市复合功能的绿地景观结构生态体系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当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为了改善资源过度的开采,同时被严重破坏的开采区范围内,规划并种植植物群落结构,应该尽快使该区域的绿地景观融人到城市内部其他绿地景观结构当中。在资源型城市的塌陷区治理过程中,资源开采会引起当地地形破坏,对于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构建将会是一个难题。在资源型城市的塌陷区,使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地貌,如何再一次进行景观设计与规划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重要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状况,通过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学、植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为了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我们可根据对于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的开采对于土壤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去规划种植树种,促进资源区域内已有的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体系,这样不仅仅能够弥补植物造景中植物种类减少的不利局面,给当地绿化景观带来新鲜的气息,而且改善了土壤状况、净化城市水源和空气,并最终加快了资源开采污染区与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体系形成的步伐。很好地改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状况,恢复森林植被,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构建城市的绿色生态圈。针对资源开采造成的森林资源的破坏,因此,在城市转型期间采取必要的策略,恢复前期资源开采荒废区周围的森林资源的植被,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生态结构体系。例如,实施封山育林,加强保护力度,提高地表涵养水源。最大程度地去配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现人、城市与环境共生的发展状态。
结语
当下我国国内城市都将面临着转型的发展困境,但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表现得更为突出。本论文在景观学的角度下提出了转型的设计策略,将会是一次有意义的探讨。任何一个转型策略总是要有一个合适的落脚点,面对资源型城市居民当前直接面对的空气污染、生存条件恶化等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的景观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为突出。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结构体系,不仅仅可以改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琴,王婷婷.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5,36(07):70-78.[2]李贵芳,王育红.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5,37(06):1266-1278.
[2]陈哲蔚,陈玎玎,王茢,陈广英.城市小型休闲绿地景观资源利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7):3-5.
[3]孙浩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瓶颈与路径创新[J].经济管理,2014,36(10):34-43.
[4]谢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03):33-35.
[5]苏继红,董杰,刘文玉,陈生.煤炭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煤炭工程,2011,(07):24-25.
[6]张彦.煤炭资源型城市塌陷区景观更新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9(03):51-53.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声景观”概念界定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加拿大音乐家、环境思想家、文化学者莫瑞·谢弗(R. Murray Schafer)首次提出了“声景观”(soundscape)的概念,提倡人们用耳朵捕捉周围的景观,其初衷是提倡人们“尝试着像倾听一部永无休止的音乐作品一样感受我们周围的声环境”。声景观设计的概念是运用声音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对局部或整体空间的声音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加强与整体景观的协调,渲染景观[JP2]中活跃的氛围。声景观设计中,对声音元素的认知与把握,是与环境相协调的,是单个的声音元素组合而成的整体的听觉环境。一方面,声音会因为传播介质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几重声音的叠加,犹如绘画、摄影艺术中前景、中景、远景的关系,都是听觉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人所处的景观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人们对于景观存在着不同的主观感受,根据人的情感、经历等个体差异,听觉环境会有不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也就是所谓的“历史音”、“社会音”、“文化音”。因此,对声景观的把握,不应该是简单地对声音的物理特性的定量分析,而应该是根据听者、声音、环境三方面的多重特征进行综合考虑。[JP]
为了更好的理解“声景观”的概念,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体验,认为将声景观分为“声景观小品”和“声景观环境”两个方面展开阐述和研究,有助于更加贴切和完整的解释“声景观”的概念。以传统视觉景观研究中对景观小品和景观环境的定义,类比得出“声景观小品”和“声景观环境”的定义。首先,声景观小品。声景观的研究重点不是某个单体声音的三要素,而是这个声音对它周边空间的影响。声景观小品是声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声音纯粹,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如人工声景观小品——个人乐器表演、喷泉小品等;自然声景观小品——鸟鸣、流水等,既有视听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
其次,声景观环境。声景观环境是指某一个区域的所有声音组成的声音空间,这一区域可以是某个室内空间、某个建筑、广场、公园甚至城市,因此声景观环境也没有严格的范围大小的限定。声景观环境强调的是声音的综合体,与每一种具体的声音相关,却又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声音要素,而是各种声音要素空间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单体的声音、任何一个声景观小品都是声景观环境审美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加或减少任何一个非主要的声景观要素,原有的声景观环境仍然可以独立存在。
二、城市公园声景观现状 对于城市公园的定义,尚无统一的界定,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将它定义为市民或游客提供具有休闲、娱乐、休息功能的城市公共公园。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内容的一个重点。长期以来,整个景观设计多以视觉为中心展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加拿大音乐家、环境思想家、文化学者莫瑞·谢弗提出了“声景观”的概念,人们才开始注重听觉审美的意识,各种声音的记录和保护工作才得以展开。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的声景观研究迫在眉睫。国外的城市公园声景观现状处于理论研究充裕,实践得到初步成就的阶段。例如奥匈帝国的现代艺术展览馆陈列的城市声音雕塑,就是结合科技与自然之声打造的一个惟妙惟肖的声景观小品。在彰显城市现代化气息的同时,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听通感体验。2011年1月对外开放的美国南佛罗里达迈阿密海滩音景公园就是典型打造声景观的城市公园。迈阿密海滩音景公园位于迈阿密华盛顿大道和第17大街交汇处,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借用规划区域内交响乐厅大楼,将其外墙设计成投影墙,另外设置投影塔和半封闭装置来容纳公园内大量的音效媒体设施,为人们提供了极尽视听享受的城市休闲场所,人们可以坐在草坪上,悠闲地欣赏着影视音乐作品。迈阿密海滩音景公园打造了高品质的声景观,打破了传统城市公园多注重功能分区和视觉布置的局限,大胆地将声景观作为公园的设计焦点,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反响。
放眼国内城市公园的声景观现状,理论研究已逐步开展起来:康健、杨威等人在2002年发表了关于公共空间声景观意义的论述,葛坚等学者在2003-2004年间先后发表了数篇关于公园景观中声景观的处理方法的论述,二者都是从理论研究、概念分析的层面对公共空间、公园景观中的声景观予以关注。在设计实践方面,国内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已陆续出现声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但是发展仍未成熟。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算是国内当代城市公园声景观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在整体规划时,设计师从声学的角度出发,对声景观环境的营造予以了重视,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局部声景观小品进行了认真雕琢,在隐蔽的地方安置电子音效设备将自然的水声、风声、虫鸣鸟叫等声音收集并夸张扩大,使人们处于真假声音互渗的趣味声环境之中,感受全新的声景观乐趣。但就国内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设计实践整体现状而言,真正将理论研究落到实处的案例仍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城市公园还只是局部甚至孤立地对声音进行润饰或者遮掩,结合具体城市空间形态及使用者需求进行的声景观设计实践有待长足发展。声景观将是城市公园意境营造、品质提升和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强公园体验价值的一个新兴切入口。
三、城市公园声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公园的声景观主要构成要素分为四大类:人工声、自然声、生活声、历史文化声,四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包含。人工声主要指公园内人们通过娱乐器械、运动等发出的声音;自然声则是指公园内如动植物、风水雨发出的声音;生活声则主要指人们说话、哭啼、嬉笑的声音;历史文化声指与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相关的声音,如戏曲声、叫卖声等。
四、城市公园声景观实例:江阴中山公园声景观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要素比较丰富,自然声、人工声、生活声都比较多。考虑到尽可能多的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要素,笔者确定了以位于市中心的江阴中山公园为代表,对整个城市公园声景观的发展予以分析和建议(图1)。
(一)基地概况地理概况:江阴市中山公园位于市区人民路商业步行街的中西段北侧,西临虹桥北路,东临“澄江福地”商业街区,北临寿山路,总占地面积108亩(7.2公顷)。
人文历史:江阴中山公园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初年,名“万春园”,之后改朝换代,公园也频频改名,直到民国十九年才更名为“中山公园”。沧海桑田,经过历史的洗礼,中山公园内也留下了许多印迹,中山纪念塔、忠邦亭、桐梓堂各种文化碑刻以及部分清代遗留的古民居群等古迹。2003年,新扩建的中山公园将公园旧址与江苏学政衙署遗址结合,重新设计布局,打造了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城市休闲公园。主要景点及分区:新扩建的中山公园以古典园林风格为主,分为三个功能区“学政历史文化区”“生态休憩区”“娱乐活动区”,主要打造的景点有“学政区雕塑广场”“中山纪念塔”“荷花厅”“雪浪湖”“二侯祠书场”等。(二)现有声景观资源梳理自然声资源:中山公园内的植物品种繁多、绿化覆盖率高,优厚的自然条件为自然声景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园内的自然声主要有鸟叫声、虫鸣声、流水声、风雨声等等。园内有多处静态水景和两处动态水景,玉带河、万寿山,与风雨结合都奏出了美妙的自然之音。另外园内在扩建时保留了百年紫薇树和梧桐树等珍贵植物,园内的草坪和其他植物也种植、维护得相当到位,为动物的栖居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人工声、生活声资源:作为市中心的城市休闲公园,良好的环境、便利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公园聚拢了人气。男女老少,络绎不绝。因此公园内的人工声和生活声资源也就异常丰富。位于公园内东部的娱乐活动区可谓是人工声资源的集聚区域了。该区域内的游乐设施多且集中,有大摇摆锤、碰碰车、豪华木马、自控飞机、摇船、蹦蹦床、5D科技体验馆等,既有吸引儿童的项目,也有让青年流连的场所。(图2)多样性的娱乐设施和较高的人气使该区域充满了娱乐器械的机器声、电动音乐声等,当然也不乏人们的欢笑和交流声音。娱乐活动区内的“二侯祠书场”也是一个人工声资源的聚集地。仿明式的建筑依湖而建,湖边长廊满满的都是下棋爱好者的身影,一壶茶一盘棋,往往就能度过半天的时间。棋艺爱好者们聊天、谈笑、论棋的声音此起彼伏,很是热闹。娱乐活动区内的“乡试放榜墙”及前雕塑群也是人流攒动的地方,有的小孩好奇地模仿着雕塑的动作,有的争着和雕塑合影,人来人往,丰富的嘻哈声和讨论声在此集聚(图3)。
历史文化声资源:一方面中山公园内保留了不少经典的历史遗迹,另一方面公园的一部分游客是中老年人,他们是历史文化声的普及和传播者,因此公园内的历史文化声资源相当丰富。在娱乐活动区内的
“二侯祠书场”定期会上演评弹表演,每每开演,能容纳200多人的书场都座无虚席。顿挫迟疾、温婉如水的弹唱声总让听众陶醉不已。而政历史文化区内的中山纪念塔广场则是戏曲迷的乐园。塔四周甚至设立了“公园戏曲票友点”都被戏曲爱好者此起彼伏的唱戏声围绕了,可谓余音绕梁,刚走近就情不自禁地深深沉醉在那莺声燕语之中了。另一处浓郁的历史文化声在“忠邦亭”附近集聚,也是人们自发组织进行的二胡演奏,萧瑟缠绵、飞扬跳脱的声音久久萦绕,似乎勾起了人们对“忠邦亭”由来的深沉回忆。
(三)现有声景观应用情况
就中山公园的总体景观设计而言,形式多样,分工明确,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得也恰当好处。但是就公园内的声景观而言,应该说是声景观资源丰富,但管理规划欠缺。首先,从声学的角度将公园分为动静两大区域展开现有声景观应用情况的讨论(图4)。以横穿公园中间的水系为界,水之北以静态区为主,包括“忠邦亭”“紫藤廊”“万寿山”“玉带河”等主要景点,中山纪念塔四周围的戏曲表演场所除外;水之南以动态为主,包括“儿童游乐场”“旱喷广场”“发榜墙”“学政雕塑广场”“二侯祠书场”等主要景点,“头门遗址”“仪门”“龙门遗址”“考棚遗址”“重修碑”“史刻地碑”这些历史文化遗迹除外。动态区域人流量较大、机械设施也比较集中,主要以人工声、生活声和历史文化声为主,静态区域则有水系景观贯穿其中,并且有相对大体量的山林,因此以自然声为主。总的来说,公园内的声景观分区较为明显,动静各有特色。其次,局部空间的声景观环境营造管理得不到位,甚至有声音混淆的情况出现。一是位于娱乐活动区的儿童游乐场,在颇具人气的同时也给人们带去不少困扰。在规划之初,特地将该游乐场建于原有的山丘之上,目的就是用高度差来进行听觉和视觉上的阻隔。但是,近年来,由于商家利益的驱使,不少游乐设施已扩建到山丘下,分布零乱。即使仍在山丘上的游戏设施也布置密度过高,导致整个游乐场及周边的分贝过高且声音混淆。节假日里几乎所有游戏设施都开放,欢呼声、尖叫声、电动音乐声、娱乐设施机械声音互相掺和,秩序混乱,声音嘈杂。二是位于纪念塔周围的戏曲表演区域,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同时,也让人苦不堪言。穿过紫藤廊,字正腔圆的戏曲声就通
过扩音器传入耳中,一下子把游客带入氛围浓郁的戏曲世界。仔细转悠,才发现纪念塔周围的广场,在绿荫掩映下,有四到五个群众自发组织的戏曲表演点。有的装备专业的扩音设施、表演器材,有的仅有一个麦克风和简单的表演道具,有的聚集在一起看屏幕中的戏曲表演,可谓各自为阵,让人应接不暇。但是由于都是露天的表演场地,相互之间间隔有限,各个点的声音分贝不一、争奇斗艳,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的隔音处理,导致长时间置身其中会觉得视听混淆,甚至会给耳朵造成很大的负担。三是与此毗邻的“列秞亭”。在此热情的市民自发提供了电脑、音响等设备,为市民提供自由唱歌的机会,也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但是分贝之高,以致于在公园南门入口处都能清楚听闻,实在也让人堪忧。
第三,声景观小品营造和维护有待斟酌。仔细游览整个公园,会发现令人驻足的声景观小品可谓凤毛麟角。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科举考试博物馆内的一处自然声景观小品(图5)。宁静的庭院里,假山滴水的设计、竹林掩映的配合,让人尽享跌水之清脆悦耳、清风拂过竹林的瑟瑟之声。假山前的小桥流水的潺潺之声与假山中跌落的叮当水声,动静有致。时而还有鸟鸣鱼跃助兴,还原了中国古典园林幽深之美。同样是叠水景观,万寿山脚下的一处水景观早已因维护欠妥不再流动、“奏乐”了(图6)。动态水景之美在于水体的流量、流速、落差和空间尺度都能对水体演奏出的音乐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可以活跃周围环境的声景观。纵观园区,静水景观较为丰富,动水景观寥寥无几,加上维护的欠缺,水景观的声音魅力大大削弱。另有一些历史遗迹景点则缺少声景观的点缀。如“大堂遗址”虽然以钢结构玻璃影壁的形式打造,造型新颖美观,夜晚的灯光映射更是呈现出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一面陈列了大堂遗址简介及清初学政衙署平面格局,另一面印刻了124位学科史料,周围也有考生雕塑做补充,以供人回味。但是缺少了声景观的渲染,缺少了纪念、历史性的氛围。
总的说来,中山公园声景观在整体布局上动静分明,声景观资源丰富,但是局部的声景观营造还有所欠缺,维护、管理还没有成体系,声景观环境质量还有待提升。(四)声景观品质提升建议 对中山公园的声景观发展建议是由整体到局部的思路。就公园的整体声景观环境而言,要注重公园整体声景观布置节奏,明确各区的声景观功能,有侧重点的展开,不能平铺直叙,要有轻重缓急。局部而言,分为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公园声景观的建议,另一方面是针对公园内现存的一些声音互扰的情况提出的建议。就优化公局部景点的园声景观方面,笔者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创新性的韵律分区。借用对诗歌格律颇有研究的徐晋如对韵律的划分方法,结合音乐中对韵律的描述,笔者将在公园现有动静分区的基础上,对其声景观进行韵律分区,即“严格稳定的韵律区”和“自由宽泛的韵律区”。在音乐中,那些声调和节奏相同,并反复出现的几小节乐章被称为严格韵律,而在音乐中存在变化的同时却可以找到有一定相似规律部分的乐章则被称为自由韵律。音乐中的韵律节奏与景观设计的相通性在视觉景观设计中早已被发掘并运用。如在道路两侧或者环形地带重复种植色彩相同、品种一样的植物则是严格韵律的体现,而局部区域间在高低、前后不同位置种植同一品种却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植物,在大体感觉异样的同时透露着呼应与相似,则是自由韵律的体现。但是音乐、诗歌中的这种韵律节奏与声景观设计相结合,应该算是笔者的一次大胆尝试了。目的是有效优化声景观资源,同视觉景观一样,做到有张有弛。结合前文对中山公园声景观应用现状的一些分析,笔者建议对现有零散重复的声景观资源进行整合,主要对公园西侧历史文化声和生活声集聚的区域划分“严格稳定的韵律区”和“自由宽泛的韵律区”(图7)。选择这个区域进行声景观优化分区是鉴于这个区域较为散乱的现状以及景点分布情况。笔者建议将公园南门主入口开始的主要景点,包括“天开文运牌坊”“门头遗址”“仪门”“龙门遗址”“大堂遗址”“钟亭遗址”“鼓亭遗址”“考棚遗址”“重修碑”“时刻地碑”的区域设计为稳定严格韵律区,根据该区域现有的遗迹景点的对称布置格局,可以采用两侧定点均匀设置扬声器的方法,播放悠扬的戏曲或者轻音乐,同时有秩序地撤离零散的小众歌唱群体,为公园留设一片声音“净土”。自“学政雕塑群”开始向北,到万寿山以南的区域,包括“学政雕塑”“忠邦亭”“桐梓堂”“荷花厅”“中山纪念塔广场”这几个主要景点,设为宽泛自由韵律区。根据该区域现有的多处集聚的戏曲、乐器演奏现状,建议将某些局部过于嘈杂的音响撤除,有规范地进行管理,使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民俗文化气息能够在完好保留的同时,营造优美的声景观环境。
二是优化公园内水景观。鉴于园区内静水居多、动水无几的现状,建议增加动水景观。动水景观包括瀑布、叠水、溪流、喷泉等。可以在公园内现有的山石落差的地方增加水景,营造流水的声音;针对公园内大部分静水面用作游船娱乐的现象,笔者建议保留万寿山北的玉带河河段的游船,儿童游乐场内的水上项目,将“二侯祠书场”西面的水上游船项目和雪浪湖上的“碰碰船”项目去除。在“二侯祠书场”西面的水塘中央设计喷泉景观,代替之前的游船项目,让紧邻水塘东面长廊的人们在愉悦的水声中尽情思考和享受棋艺的乐趣。而雪浪湖所处的位置是在公园的西边缘,也是公园的入口之一,环境相对安静,而且设计之初就有烟雾设计,打造的是一种烟雾缭绕的情境,因此要将该湖面的“碰碰船”项目移除,适当增加一些点声源,如在湖面零星散布一些小型的喷泉。聆听着哗哗的水声,看着烟雾在巨石间盘旋,这样的“仙境”让人难分真假。另外,由于这两处水上游船项目在节假日颇受孩子们的欢迎,所以有必要向人们解释这样改变的初衷,让人们培养欣赏和维护声景观的意识。同时完善玉带河及儿童游乐场的水上项目的设施,在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优化局部景点的声景观。三是丰富公园的动物声资源。由于公园大部分区域人流量较大,破坏了动物的栖息环境,导致公园内动物声景观相对不足。公园北边的万寿山虽然鸟类相对聚集,但是与人不亲,也只能在寂静的清晨和深夜才能聆听到寥寥几声的鸟鸣虫叫。另外,通过观察,笔者发现上午在公园内提着鸟笼遛鸟逗鸟的老年人较为频繁,鉴于此现状,笔者建议在紫藤环廊下开辟集中逗鸟区,再现人鸟共语的情景。在优雅的紫藤掩映下,感受鸟鸣的欢悦与活力。而在万寿山上可以人为搭建鸟类或昆虫的巢穴,吸引动物在此聚集。在公园内桥廊、溪水边可以隐蔽放置电子鸟鸣虫叫声,营造流水鸟鸣的动听声音。四是打造具有人文内涵的声景观。中山公园内有多处历史遗迹,这是无可代替的瑰宝。但如何改变碑刻等遗迹冷清、甚至鲜有人驻足细看的情况,营造良好的、具有人文内涵的声景观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就“大堂遗址”为例。对称式的布局、玻璃影壁的造型、夜晚璀璨的灯光,极尽视觉盛宴,但声环境的空洞必然是美中不足之处。依据对称均匀的声景观设计原则,基于对称的布局,可以考虑在两边播放分贝、音调都相似的背景音乐,营造庄严的气氛或者可以定时播放诗词朗诵或讲解。针对公园内现存的一些声音互扰的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纪念塔周围戏曲表演区的声景观改善。纪念塔四周有三到四处戏曲演奏,声音分贝不一,总体感觉较为杂乱。笔者建议保留部分表演,但在音响分贝上要有所控制。各组表演可以分时段、分天开展,尽量错开,避免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保留历史文化声的前提下,让各表演声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减少表演的群体,开辟一块场地供和平鸽的放养,这样自然之声能很好地和历史文化声融合,增加动物声景观的同时减缓该区域表演声过分拥挤的局面。二是对儿童游乐场的声景观环境进行控制。商业利益的驱使,过多的娱乐器械进驻致使儿童游乐场的人工声、娱乐器械、电动音乐的声音过盛,产生杂乱的声环境。首先要将山丘下的几个零散的电动娱乐设施撤除,保留一些器械声音简单的健身、秋千设施。其次对于山丘上的娱乐设施也要控制数量、合理布局,动静交叉布置。三是对公园内扬声器的管理。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公园内的扬声器数量并不多,而是游人们自带的录音机、麦克风、音响等设备较多,这就引发一个难以综合管控的问题,灵活性过大。笔者建议公园管理处与常出入公园唱戏、跳舞或演奏的游客协商,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公园扬声器播放一些曲目,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便于公园综合管理。另外,对于扬声器的造型和摆放位置的隐蔽也可以有所考虑,可以将部分扬声器“乔装”于环境中,让体验人们闻其声而不知起源的乐趣。当然扬声器的品质参数和指向性也要纳入考虑范围。建议公园成立一个独立的声音器材管理组,负责定制公园的声音管理体制和声音设备的维护。
五、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对景观品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闲的主要载体,提升其品质势在必行,而研究声景观是多元化发展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开辟更多的新空间造景观项目,对已有景观的声景观进行深入设计和改良是提高人们对景观环境高要求的有效突破口。对于已有的景观项目对声景观的考虑不充分的情况,究其原因如下:首先在功能分区上就没有明确的声景观分区;其次即使有部分声景观考虑的项目,在后期实施运行上维护的意识,没有责任到人,没有设立专门的声景观维护资金和管理团队;有的声景观元素过于单一,导致园区内气氛冷清,有的则过于混乱,给人视听混淆的困扰。当今城市公园声景观的发展建议如下:
第一,丰富声景观层次,融入更多形式的声景观元素。将传统曲艺形式纳入考虑之中,深入挖掘声景观的文化艺术内涵。
第二,在项目之初进行声景观功能分区,局部打造重要声景观小品,设立独立的声景观营运资金和专业管理维护团队。
理性主义在设计形式上有3大特点:(1)理性主义设计要求不仅在设计思想上体现创新,也要求在设计形式上创新。非装饰的几何造型是理性主义设计使用最多的形式语言,早期的包豪斯按照建筑的实用功能,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充分发挥现代材料和结构,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力图从抽象几何造型为美学形式来改造设计。奥地利建筑师卢斯在《装饰与罪恶》一文中从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立场出发,提出:“装饰即罪恶”论,明确反对具有装饰性的造型特点[2]。因此,非装饰的几何造型成为理性主义设计首要的形式特点。(2)在色彩上注重中性色或原色的运用,以突出简单明了的风格。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风格派在中性色或原色运用上最具代表。风格派主张艺术要以绝对抽象为原则,其主要代表人物蒙德里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20世纪50年代的布劳恩设计,为了理性地表达产品的秩序感,布劳恩的设计大多采用中性色形式,以至于由于显得过于单调与呆板,被批评家称为“寂静主义”[3]。(3)强调简洁。简洁一向是理性主义设计所奉行的形式特点,拉姆斯认为只有删除一切不重要的东西才能凸显重要的东西。从卢斯的“装饰即罪恶”论到米斯•凡德洛的“少就是多”、拉姆斯的“少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以及20世纪80年代所产生的“极少主义”,都在强调简洁的形式特点。
2对酒店景观设计的认识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酒店行业目前已呈蓬勃发展之势,酒店环境设计也比较多元化。目前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建设国际性酒店,这一类型的酒店在构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苑新城名苑酒店位于宁波南部商务区,是宁波南部的鄞州新城区核心区块,约1km2的土地、150亿元的总投入、共4期300多万m2的建筑体量,是目前宁波最大的中央商务集聚区,也是未来宁波南部核心区域,是宁波未来发展的标志形象。已建成的38幢楼宇错落有致地划出新型城市的天际线,在这里汇聚了现代都市的时尚和风情,在景观风貌上从商业街区水街到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从配套公园到道路规划,从最普通的垃圾桶到细小的标识标牌,无不体现出完美和人性化,具备了国际性特点。因此,对南苑新城名苑酒店环境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周边要相协调,而理性主义设计的思想正符合酒店现代的风貌。
3酒店概况
南苑新城名苑酒店坐落于宁波南部商务区西南块,南边为泰康路,北边为自然的河流和城市公园,东边为南部商务区水街延伸段,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该项目占地7466m2,由宁波南苑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将是南部商务区又一高档商务酒店,是南部商务区3栋标志性超高层中的南端点。整体建筑简洁大方、风格现代,景观设计上需要现代、休闲的休憩环境与之呼应。
4设计原则及思路分析
4.1设计原则
(1)应用理性主义的手法,在设计上创新,打破区域界线,体现酒店的国际性特征;(2)体现现代景观的简洁、新颖,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符合时代的特征;(3)景观结合绿色生态,减少视觉疲劳,提倡办公休闲性,营造商务特征;(4)在公共活动区域,体现包容性与以人为本、营造景观的功能性。
4.2设计思路及概念分析
在满足商业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力争创造出新颖、现代、简洁的休憩环境,依托北侧的城市公园绿地,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公共绿色空间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工作、休闲放松。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大尺度的不规则线条将商业的理性融入到自然中,人们将感受更有趣、更艺术化的景观,一切能发挥人们想象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见封三彩图1)。
5重要节点设计
5.1建筑物出入口
考虑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在建筑南北侧的桥上设计迎宾大道,桥上两侧种植高大的银海枣树,主要入口布置特色现代水景,结合铺装、绿化,给人以场地感,提高商务酒店的品味和档次。两侧结合广场周围布置花坛、特色造型树池,同时考虑商务办公入口、结合机动车停车场,主要采用大而简洁的铺装形式。广场还结合移动花坛、灯箱、广告牌等使得交通和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商务氛围(见封三彩图2)。
5.2沿河景观带
向人们展示狭小的内置空间经过创新后的不凡魅力。走在其中,光照的精致效果使得不同的设计元素和不同的设计层次之间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相称性。小径设计成Z字形,富有变化,蜿蜒于整个绿色景观中。在路两侧错落分布特色休闲长凳,在长凳内嵌入灯光,形成一种柔和连绵的光效,与小径上的木头和钢铁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见封三彩图3)。独特的光照设计让人们体会到木板和白色鹅卵石路面的设计意义,让整个道路富有韵律和变化。同时在不规则的道路上布置高低错落的特色花池,内种翠竹,一簇簇竹叶为人们呈现出雅致的空间。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在建筑东部,不同的景观元素,如水边的平台、木栈道、特色坐凳、花池等,都打破了其单调性。局部空间下沉利于景观的营造,既丰富景观三维空间和亲水性,又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在张拉膜和太阳伞下面享受自然的清新(见封三彩图4)。植物配置以落叶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常绿竹林为背景树种,选择花色鲜艳的植物作为主要景观树种,同时通过不同组团间搭配不同植物,塑造不同的季节景观。选择以紫薇、海棠、西府海棠、丁香、月季、杜鹃、山茶、琼花、木槿等乡土树种为主。
5.3北侧公园绿地景观
1.2基地现状及建设条件分析
目前阶段进行规划设计的地段属于二期设计的一部份,整个二期用地为24万m2,其中A、B区已做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为二期C区约11万m2的地块,二期C区部分,南与A、B区的小区主要交通干道相望,西为隆兴南路,北为市政道路,东为坡地及自建住宅,应该说地理位置在整个小区中不算好,有三个面与外部环境接触,但地块内部有一较大的自然湖泊,南面沿小区主干道边也有一些条形小湖泊,区中树木相对比较集中,易于保护,但由于自然保护占地很大,在地产发展上容积率难以提高,影响商业化的地产产值,好在发展商一切以保护生态,创造品牌为理念,愿意牺牲局部的商业利益,为规划设计创造了较好的基础。
基地现状为东高西低,除东北约占地块1/3的面积为山坡地外,其余地方高差变化不大,相对来讲对建筑单体设计难度不大,而山坡地由于地形较为陡,高差达到15m,加上单体设计上要求沿用原有庄园户型,因此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地块东面与自建住宅之间由于山体遭到一定的破坏,须做挡土墙进行加固,规划设计上也须对此做出一定的处理并避免住宅过于靠近陡坡。
2总体规划设计概念
2.1甲方在设计上的要求
2.1.1甲方在规划设计上明确提出保护原有生态,与二期已建AB区及一期进行良好的衔接;
2.1.2尽量满足住宅的舒适性、景观性,即大部分住宅必须南北朝向,并有好的景观取向,私密性也是设计的重点;
2.1.3布局上力求灵活、生动,符合山地特色;
2.1.4尽量满足甲方在经济技术指标上的设计要求。
2.2规划概念分析
2.2.1在做规划设计前,进行了现场踏勘,并与测量来的地形图做了比对,同时要求甲方安排测绘队对现有的树木进行了测绘并编号以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
2.2.2规划上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或者矛盾
如何充分利用现状地块中的自然湖泊;如何尽可能利用地块,满足甲方在建筑容积率上的要求,达到开发商的商业利益要求;如何解决地块周边与外部环境直接相连的干扰问题;如何做好山坡地建筑、道路的设计;保护并利用现有树木,不但可以保护生态,保持水土,也可以为甲方省下一笔园林绿化费用,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双丰收。
2.3形成整体的规划设计草案
2.3.1通过以上对设计矛盾及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可以很快地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设计草案,即小区的主干道必须围绕着中间的自然湖泊,在湖岸边布置住宅。使之成为最好的湖景住宅;顺着南面与AB区相隔的道路和湖泊布置可以形成一个带状湖景住宅;围绕着小区周边布置低层联排住宅,使之成为提升容积率,扩大产值的源头,为保证住宅的高质量,小区周边低层住宅将会后退红线10m左右布置大片的绿化林带。
2.3.2第一次概念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应该说,本次规划方案设计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甲方要求很急,第一次概念方案出来后得到甲方高度的认可,当然在紧张的时间要求和对甲方意图领悟还不够透的情况下,也必然存在很多问题。甲方在认可设计总体构思的前提下,对设计要求也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甚至调整,更强调了“以人为本、创造精品”的设计理念。方案的优势在前面已做论述,不足之处在哪里,通过与甲方共同探讨,一是在绕湖组团上有部分独立住宅景观较差,部分湖面临小区路,有些浪费景观资源,而靠市政路(隆兴南路)的联排住宅虽然有好的湖景,但由于靠近路边,难以提升品质;二是道路的连续性不够,尽端路太多,道路的利用率并未充分发挥;三是景观资源的创造与共享方面还不够,除独立住宅外的联排住宅未能有好的景观,联排住宅组团中心花园的利用率不高,对提升组团的品质帮助不大。虽然在做方案汇报时,作为设计师,对上述问题做了自己的设计总结,如对湖景资源利用不够,是因为受原有自然湖泊位置的限制(附图A点),尽端道路大多是不希望在坡地住宅部分道路的坡道太大等(附图E点),这同时也说明在对甲方意图的领悟上,及对生态保护与发展上还未充分放开思路。
2.3.3第二次概念方案的形成及上机精确定位与调整
由于总体思路较为清晰、准确、局部的调整相对较为简单,很快就形成了第二次概念方案,并与甲方达成共识,其余的细节将会在上机(CAD)后较为精确地定位与调整。应该说第二次的概念设计充分领悟了甲方意图,也开拓了设计上的一些瓶颈,在扩大与延伸自然景观(湖泊、水系)的同时,优化了组团小区景观,调整道路形状,使之更为便利。通过对基地的反复观察,发现虽然现状湖较为靠西,但东面到山坡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考虑将湖面略为东移(附图A点),使湖两岸都可以布置独立住宅,充分利用湖景,仅保留与会所交接处的开口(附图H点),使会所及小区中心湖互为借景,同时也可以使用中心湖的围合不致于过紧、过硬;拉开坡地联排住宅,使住宅利用道路更加充分,减少道路所占面积;将原组团景观分化,并与中心湖泊形成互动的轴线关系及叠水效果,使景观轴线更为明确的同时,良好的通风效果也会自然形成。
2.4交通流线的组织
在设计低密度生态住宅的理念上与城市住宅区的理念是不尽相同的,在城市住宅区的设计上,经常强调的原则是“人车分流”,但在低密度生态住宅区,相对人口密度较小,车流量也不大,因此道路交通考虑的主要是便捷,人行系统上主要结合各类景观节点上组织观景道(栈道),观景亭及休闲亭。
2.5景观系统规划
主要的景观系统规划其实在总体规划设计时就已有遵循和设计,但是仅限于总体概念,从总体上景观系统的规划可以概括为“一湖”、“两带”、“三中心”,所谓“一湖”当然指的就是原中心自然湖泊,加以扩大延伸形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叠景效果;“两带”指的是利用原有的南面与二期AB区交界即小区主干道路边的自然水系形成的带状水景;小区周边与外部交接处,建筑后
退10m(最少)而形成的隔离林带,它可以同时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视线遮接,二是减少外部市政道路的噪音干挠;三是提升靠外部住宅的品质,扩大底层花园面积,使之有良好销售价格,弥补发展商在为保留生态,发展生态上作出的牺牲;“三中心”是指以中心湖为核心,两个联排住宅组团水景为次中心形成的景观重心,三个重心互为依托,互为借景,相互之间由于地形高差形成层层叠叠落差水幕,别有情趣。 由于细部的景观设计尚未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设计,总图设计效果上还略显仓白,建筑设计及效果图上均未对此作出深度反应,等园林设计出来后,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呈现给同行借鉴。
3各种规划设计理念的应用与探讨
3.1建筑的南北朝向与总体设计的融合
朝向的重要性与强调是每个设计师都会自然贯彻的,但在总体设计上如何做到布局的灵活性与朝向的重要性结合才是设计上的难点。很多构图非常美的总体规划设计,却有几乎超过一半建筑变成了东西向;也有每一户、每一栋都落在南北朝向上,但死气沉沉的布局,工整的道路使居住环境显得异常沉闷,也难以充分利有景观的360O特性。在华发生态园二期的规划设计上,90以上的户型朝南,少量因总体构图需要的东西向建筑则充分利用景观,同时拉开东西向建筑间的距离,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及阳光。
3.2私密性设计
私密性设计是居住建筑设计中一直提到并在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后越来越强调的品质设计,作为低密度高品质居住空间来讲更显重要。与高层住宅不同的是,低层住宅私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块的领地感和实际的私有性;二是视线的干挠。应该说,华发生态园一期和二期AB区的私密性设计并不完善,由于非常注重生态,户与户之间是不设围墙的,但仅靠植物是很难做到地块的私有性。本例设计中,与前期的主要区别在于更加多的利用水体,减少户与户之间接触的地界长度,在很多地方都形成一个个半岛状地域,这样便于有效实现领地感,同时这也是景观设计的需要,大多数的独立住宅都是南向临湖或二面临湖,甚至三面临湖。
3.3坡地住宅道路设计
3.3.1在总体结构及大的道路确定后,剩下的任务依然艰巨而遥远,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生态住宅区所赋于的自然和谐的环境决定了道路的形状不可能是直来直去的,甚至建筑在总图上的摆布也不是顺路而行,适当进行道路行进的优化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它可以使自然融入到设计当中去,“宛如天成”;二是在生态保护上需要保持水土,结合地形,保护原有的树木植被。因此在道路设计上可以说是精心而作,道路与住宅的结合上也是一丝不苟。
3.3.2树岛的应用与道路坡度的调整
何为树岛,也就是道路中心绿化带,按道理说小区的次干道并不需要道路中心绿化带,设立树岛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的树木,同时也可以美化道路,使道路一路走来,景色不断。本例的设计当中树岛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美化道路,保护原生态树木;二、调整道路坡度改善道路与住宅的高差关系;三、视线遮挡,形成好的私密性和住宅环境,其中第一条、第三条不难理解,例如正对配电房的道路中绿化树岛(附图5的B点)可以使路对面的住宅看不到配电房以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第二条调整道路坡度则在本例中作了很好诠释,如:附图5的D点道路由于住宅的南北向及道路本身的形状要求必须垂直穿越等高线,坡度非常大(13),通过设立树岛使道路的起坡点延伸至横向道路上,加大坡道长度,使坡道坡度降到较好的8;又如附图5F点道路,道路一侧由于地形关系,建筑单体标高为18.50m,而另一边则为17.00m,通过树岛的设计,道路从中分成两段,一段略为向上与上部住宅相连,另一段略为向下与另一侧住宅相连,由于建筑设计上须综合利用原有户型,道路的坡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可以使住宅的标高基本都高于道路标高,减少水患及视觉上的不适感。值得一提的是,设立树岛的道路两边并不等宽,其中一边保证有4m的宽度以满足消防要求,另一边则根据需要设计。
4建筑单体设计的风格与统一协调的应用与探讨
4.1由于建筑的单体设计并不是本次讨论的重点,所以这里也仅仅针对单体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的关系及配合上作一点浅析,在单体设计上,设计师的个人理念是与甲方的要求与想法是有点不同的。
4.2统一性,甲方认为整个生态园都保持原有的[!]风格,四坡屋顶,分格细腻的外窗,涂料的墙面加石材的基座,应当说是具有美州殖民地风格的欧式建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的生态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对城市园林的建设引起了重视,但是由于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园林建设铺张豪华和标新立异的风气十分盛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空缺。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双向优化,作为绿色园林的发展走势而言,建立节约型园林是21世纪园林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应坚持依据自然规律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和内涵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与节约型社会精神相辅相成。节约型园林是依照资源合理循环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来实现自然资源和各种能源的最大限度节约;还要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合理的精神物质需求。节约型园林在改善小气候环境质量、缓解人地矛盾和节约各种能源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倡导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各种资源的节省,更多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迫切性。在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小康社会的今天,建设节约型园林更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 当前节约型园林建设面临的问题
1、 园林建设违背生态原则的问题。
一说到园林工程建设,许多人就有挖湖造山、移植树木的印象。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十分错误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必须以生态原则为前提,这同时也是园林工程能否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忽略了因地制宜的生态原则,盲目移植不合适生长的树木,或盲目的挖湖造山,最终只能损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挖湖造山、移植树木等都违背了生态植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即使得到的产物具有美的感觉,但能绝对你不具有美的价值。然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就犯了或者正在犯这种违背生态原则的问题。
2、园林设计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目前许多园林的设计是再抛弃基本自然规律,只依靠人为设计方案实现的。只注重个人偏好或者视觉效果,不计造价和成本,却忽略了园林工程的实际意义。
3、园林施工浪费严重的问题。
有些园林工程一味追求规模和档次,却忽略了园林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其实际功效。诸如大型雕塑和水景等形象工程,只能带来严重的浪费,并不能绿化和美化城市。
4、 园林后期养护不足的问题。
许多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是费时费力。对于后期维护却没有配备充足的人财物力。然而园林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后期对各种亭台楼阁和花草树木的养护和维护。那些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象工程只能称为是堆砌出来的城市垃圾。
三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思路和对策
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着手。倡导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树立节约的决策意识,从根本上转变追求奢华的建设指导理念;建立健全有关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制度上杜绝园林建设和运营的铺张浪费;给予节约型园林建设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努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理念,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科研工作;从园林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后期养护等具体环节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运营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
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与节约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进行,这一原则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工程。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降低绿化水平和档次,而是依照生态优先原则,最大化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创造最大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的生态原则,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原则是节约的根本。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原有的树木等植被,实现安全清洁的绿化建设和日常养护管理。同时要建立新的绿化区域,增加城市绿化量。
科学化设计园林绿化,构件节约型的园林绿化体系。树立“以植物为主题,以水土为要素”的设计理念,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和自然条件,多采用适应性强、使用成本低和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植被,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合理规划不同品种植被的使用比例,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不同的设计理念映射不同的使用功能。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此外,还应控制人工修建植物造型的应用,不提倡在园林绿地中过多的使用需要时常进行人工修建的植物造型和绿篱等。应多使用自然化的植物配置和耐粗放管理的当地植被,以减少机械的能源消耗和人力财力的浪费。
优化园林内的植物物种配置,多使用耐干旱植物。在进行园林植物物种配置是,应坚持以树木为主,辅以乔木、灌木和草地的复层结构。能制造绿荫的树木应多栽种于大路边及广场上,简易的乔木和灌木应适当增加于居民小区之中。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意味着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使用耐旱植物是重要途径之一,既能满足景观的要求,又能节约大量水资源。
强化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科学管理维护。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灌溉技术和城市污水回收利用技术等,开源节流。铺设节水型灌溉设施,减少园林对水资源的消耗。加强对园林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合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工艺和材料,在降低园林建设成本造价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突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回收利用植物枯枝落叶树皮等生态垃圾,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自然资源消耗迅速。如果不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节约型园林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应该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园林工程,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优先的土地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促进园林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青. 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 .
[2] 苏友赛.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研究[J]. 民营科技, 2011,(04) .
[3] 王志勇,李小燕,杨玉想,高雪艳.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措施[J]. 河北林业科技, 2011,(02) .
[4] 李康淳. 节约型园林绿化扩展性研究[J]. 绿色科技, 2011,(03) .
[5] 刘建国. 浅议节约型园林视角下的树种设计原则[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
[6] 张果,曹宁,冯静,汪亚辉. 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杨凌永丰嘉苑小区景观设计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2).
[7] 方振华,余树良.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J]. 绿色科技, 2011,(02) .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7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在居住生活方面更加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在实际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进行系统的规划,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功能性要求。
1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相关概念分析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就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建设,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等方面的完善,有效地防治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生态园林建设技术的合理运用,促进实现人、城市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生态园林城市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区域生态系统与城市建设发展在发展形态与发展体系上相协调,城市功能、布局结构等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生态平衡功能;第二,城市建设过程中,绿地建设布局分布合理,城市内部的导风、水系、大气等环境良好,生物物种相对较为丰富,对于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相对较好;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善,城市内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应用普及,在各类建设过程中普遍采用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以及各种低能环保耗材技术。
2当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一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影响了生态园林城市功能的发挥,具体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生态规划不合理。当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但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城市生态规划不科学,有的没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缺少目标方向和长远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具体推进实施;第二,城市生态布局不够科学。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绿地面积小、城市绿地率不高的问题,公共性绿地面积相对不足、分布不均匀,城市道路绿化效果水平不高,城市绿化难以满足形成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实际需要,现有的城市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等等。这也是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管理投入力度不足。很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还没有积极地转变理念,也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这类问题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要求必须进一步转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尤其是应该妥善处理好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
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推进实施对策
31科学规划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首要关键工作应该是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M行科学的规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要求。首先,应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对生态园林建设的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具体规划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置,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是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绿线,强化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开展城市废弃地、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积极地推进城乡一体的绿地生态系统构建,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其次,应该注重对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体系进行合理布局,按照城市建设实际需要以及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等,进一步改进完善城市内部的林荫系统、绿道系统、滨水景观、公共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水平,尽可能地打造成类型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32明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首要工作在于应该积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明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点,明确城市建设规划的努力方向,特别是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处理、绿色出行、黑臭水体治理、水体水质达标率、自然降水回渗率、热岛指数、林荫停车场建设等有关要求,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总的来说,就是要提升城市生态功能,通过开展生态修复,依托城市山体修复、水体综合整治和修复、湿地修复、采矿及塌陷修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全面的复原。进一步拓展城市内部的绿色公共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建设水、路、绿三网并行的绿化新模式,打造宜居品质的城市。不断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网络,统筹城乡协同发展,促进城市内部的水系、园林绿地同邻近区域山林、河湖、湿地等有机融合,构建整体生态网络体系。
33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具体实施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科学布局城市建筑组团和绿地,强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控制,在城市建设中形成良好的气流循环。积极推广各类绿色清洁能源,加强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的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开展建筑施工、交通、工业和社会噪声整治,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控制噪声污染。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确保城市建成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实施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等,进一步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注重强化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确保自然地貌、山体、植被、水系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34进一步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管理体系
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是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关键措施。首先,应该注重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关制度规定,关键是严格实施城市绿线、蓝线等相关管理制度,划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绿线、蓝线,强化对占绿毁绿等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其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尤其是应该增加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把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及养护等有关费用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的生态园林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应该加强保障。最后,应该注重进一步提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科研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引进,建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数字化信息库、信息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态监管,促进提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4结论
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关键应该以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作为重点,以加强植物景观设计作为重要手段,以改善城市居住区环境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优化改进城市园林规划水平,进而促进城市建设水平的持续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磐岩生态园林城市:用顶层设计来保障城市各要素的协调发展[J].城乡建设,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