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036-01
①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一般为达到要求的生产标准都会采用强制性原则,但是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就采用企业自愿准则。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一定的安全生产要求和规范制定出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以及生产中的安全操作规则,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排除,并实时管理和控制危险源,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具有危险系数的生产行为及活动,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符合安全生产规则,让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都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并根据生产的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及设备,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建设。
国家安监总局先后了有关企业生产的安全标准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已经经过人们的反复论证进行PDCA循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计划、行动、监察、改进”的活动,促进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巩固。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系统的实现了能够有效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等,有效挽回了企业的部经济损失。当然企业是否选择这样的标准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
②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采用的是管理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又选择的是管理方法。安全生产标准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不同的工作项目的规范,在这个标准中又包含着两个级别的要素,也就是A级和B级,在这一标准中直接对企业中的各个工作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等都做出了系统的要求和规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项标准规范的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短期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全面、长期的工作,将工作中的随意以及不规范的行为进行规范,利用制度去规范安全安全,真正将安全生产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是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从这样一种方法中描述出来的是一种规范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的思想,是以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为主,也就是建立出的一套安全机制来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能够将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出现机率降低到最小,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管理组成了企业三大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能够和组织活动以及企业管理的都是能够并存,显然这样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科学有效的。
③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存在对起点的严格要求,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于起点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要求,安全标准化是对工矿以及享福危险的单位进行分级别的考核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没有对于任何行业或者单位的要求,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行业,能够有效促进职业健康的安全度,但是对于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的评价准则却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
2 如何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都注重预防,以预防为主,并且持续改进和实行动态管理,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创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尽早的发现潜在的危险,以及所要发生的危险,并且对危险做出正确的估量,指定应对策略,这样就使的对危险的处理系统化、规范化,彻底的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遇到危险可防御、可控制。通过这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能提升一个档次。在这样的安全系统下,企业的各种设施与装备的安全也就得以保障了。对于职工作业时的违章所导致的危险,要做到及时的控制并尽快处理。这样就使的企业不会有更大的损失。所以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一家企业要想从传统的管理转型为现代的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是一定要的。通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通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的科学方法和动态管理使得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避开或者说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危险,使企业更好,很快的发展为现在企业。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量达标。
②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目前来说,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生产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能够对基本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并能够将生产经营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进行维护,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维持有一定的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价,从最简单的管理要素到设备设施要求以及对现场条件的管理,都要求管理、操作、现场的标准化为基本准则,为不同的岗位、工种进行安全生产的规则制度的建设,能够形成一个有秩序的安全管理系统。
③建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安全生产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一个说明指导书,这样就可以分辨危险源、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同时它的产生使体系的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也对体系的有效运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整合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不能简单的重合,而是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整合,首先就是整合要素,两模式的要素基本上都与企业的总体的管理系统有关,并且整合两种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要素展开工作,也就是说,两种模式的整合要以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要素为基本基础,目的就是要总体上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要求。其次需要整合的就是文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规模大小以及文件化的熟练程度来选择进行整合时所需要的方法。但是在整合文件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所有的要素包含进来,对于文件的数量也许有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要能够满足安全体系认证和验收的基本需求。在对两种文件进行整合时要满足以下三个原则:①时效性。在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协调起来进行整合,不能降低标准,不能缩减程序,不能删减内容。②通融性。两种模式之间要有基本的通融性,能够相互利用,相互补充。③可操作性,整合的结果必须要能够致力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量达标。
4 结 语
企业中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量达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能够对如何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做出分析,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经验,促进我国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GB/T 28001-2011idt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中图分类号;X937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承接了来自欧美多个国家及跨国公司的化工制造业。随之带来了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工艺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下简称PSM)就是其中之一。
1 欧美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
欧美PSM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建立在无数次血的教训的基础之上。
1977年,意大利罗氏集团有毒气体泄漏,造成Seveso附近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动物死亡,人员中毒。该事故催生了欧洲第一部工艺安全法规《Seveso指令I》于1982年颁布[1]。
1984年,在印度Bopal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起工艺安全事故(事故工厂属于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该起事故造成数万人的伤亡。1992年,美国职业健康安全局(OSHA)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工艺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上世纪末,PSM体系在欧美国家及一些跨国化工公司中逐步发展成熟,成为这些国家和公司化工工艺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2]。
2 中国化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化工工艺安全管理在过去的较长岁月里一直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改革开放前,国家部委颁发了一些指导性的规定,如化工部的“十四个不准”、《21条禁令》等。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类所有制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重大化工工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适应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第一部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的标准(AQ3013-2008:《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对生产、使用、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
3 OSHA工艺安全管理和我国安全标准化体系简介
欧美的工艺安全管理体系有12个要素和14个要素等几种模式。本文以OSHA的14个要素为准。我国的安全标准化体系(AQ3013-2008)的正文5.0条款“管理要素”部分共包括10个一级要素,53个二级要素。
4 浅谈国内欧美化工企业中工艺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整合
国家安全标准化出台后,由于该规范属于强制性法规,作为在华的欧美化工以企业,既要遵循PSM体系的要求,又必须遵守我国的法规,因此存在着重复或“两张皮”的问题,这为在华的欧美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如何能够将AQ3013-2008与PSM体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精简管理制度, 避免重复劳动,减少资源浪费,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4.1安全标准化与工艺安全管理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虽然安全标准化与PSM体系对于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不同(安全标准化是强制性法规;而PSM是非强制要求),但是安全标准化的10个一级要素(53个二级要素)包含了PSM十四个要素的全部要求。具体包融关系见下表:
4.2 安全标准化与PSM体系都体现了PDCA的理念
4.2.1安全标准化建设是采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3]。具体如下:
Plan:公司及企业管理者承诺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
Do:公司设定组织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员工予以培训,进行风险识别与管理;维护生产设施并确保工艺安全,达成减少直至杜绝安全、健康、环境事故的目标。
Check:企业应将产品安全性能及工艺和材料危害告知相关方。制定应急与响应方案并进行经常性演练,检验企业对员工及社会承诺的有效性;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对隐患进行有效管理。
Action:企业进行年度安全标准化自评;针对审核发现,制定持续改善计划,促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4.2.2 PDCA循环上升理念同样体现在工艺安全管理(PSM)体系中:
Plan:遵守相关法规,对工艺技术流程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确定操作程序,明确技术机密。
Do:给予相关人员技术信息、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生产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确保整个生命周期的机械完整性;
Check: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工艺安全事故、职业健康事故与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Action:调查与分析各类隐患和事故,持续推进并完善工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4.3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与PSM整合建议
(1)通过以上分析与说明可以看出,工艺安全管理体系是可以囊括到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当中的;
(2)可以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承包商管理、审核的要求等各方面将PSM整合到安全标准化里面来;
(3)PSM的相关要求与详细的内审检查文件可以借鉴到安全标准化自评中;
(4)通过整合,可以消除“两张皮”的问题,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财力资源,达成优良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5 结束语
安全标准化(AQ3013-2008)是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规。对于国内欧美化工企业,在遵守PSM要求的同时,应当考虑将两个体系进行整合,简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达成业务的优良运行。
参考文献
[1]白永忠,于安峰,党文义,武志峰.工艺安全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01).
本篇文章是公司带经费的B类课题《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应用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1、《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OHSAS18001的比较
1.1《安全标准化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相比较具有如下相同或相似之处
1.1.1原理相同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用的基本原理都是系统化的“戴明模型”,PDCA循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健康绩效,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1.1.2实施方式相似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均强调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基础建设与基层管理及基本功训练建立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操作标准,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1.2《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具有不同之处
1.2.1服务点不同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贯彻实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服务于各国或各种公司,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健康活动。
1.2.2要素差异较大
安全标准化增加了“5.1.5安全生产投入” 、“5.5.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5.7.1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等重要二级要素。
1.2.3考核要求不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倡企业自愿的原则接受认证审核。而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政府的要求,是强制性的;根据(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安委〔2011〕4号)要求,企业都要接受安全标准化考核并最终实现企业达标。(国发[2010]23号)要求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2、体系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过程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由于体系应用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两个体系共同运行难免产生相互重复冲突等现象;
2.2整合过程历程时间长,长周期的体系整合与循环容易产生目标不一致及管理混乱等问题;
2.3两体系整合导入与考核等环节运行困难;
2.4体系文件要求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等。
3、整合体系运行模式
化工企业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同时推行安全标准化时以OHSMS18001为核心构架,将安全标准化要素融入其中。整合体系模式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采用的戴明模式,并加强风险辨识和评价阶段工作将体系分为策划、风险辨识评价、实施运行、运行效果检查考核与评审,持续改进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体系PDCA循环模式图
4、体系整合的具体切入点和方法
4.1整合体系的策划
针对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有关策划的要求对整合体系进行策划,包括策划方针、方案、管理的细节实施的职责和流程、检查的时机和方法,总结和改进的方式等。这样,就使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融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架构。
比如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首先按照体系的要求先进行策划、组织有关部门确立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同时确定管理要求,包括标准化中提到的具体要求,也包括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配套的管理要求,并将策划结果形成了《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使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渠道,并融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畴。
4.2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容易发生的问题是体系各要素在本组织的具体要求描述不具体。在编写文件的过程中,采取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统一策划、统一编写的方法,将安全标准化要求导入体系文件。
4.3实现两者日常检查和集中审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明确的日常监视测量和内部审核的要求,安全标准化在检查与自评要素中作出具体的要求。整合体系的检查方案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日常监视和检查中将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一并纳入。同时,将体系内审与安全标准化的年度自评一体化。
5、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体系的建立
5.1策划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种管理模式在策划阶段包含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整合体系要综合两个标准的策划内容进行策划。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将策划阶段分布在多个1级要素中,其中“5.1.5安全投入及工伤保险”,“5.4.1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和“5.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标准化规范所特别强调的要素,并详细列出了化工企业需建立完善的32项制度清单。因此两者整合时应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体系文件,编制时将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的具体要求编入其中。两者相互有机整合后的体系能够同时满足AQ3013-2008和OHSAS18001标准的所有要求,解决了两体系运行时出现的要素重复运行问题从而节约管理成本。
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方案“, “4.4.1资源、作用、责任、职责和权限”作为体系策划阶段的整合要素,见表1。
一、建立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施工企业应该针对各部门以及人员,制定出相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样的话,目标考核管理才能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企业的各部门以及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话,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就必须要制定出来,工作的目标需要有所明确,并且还要配合其他机构和部门,只有这样,各部门之间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样的局面才是最和谐的,在安全管理中也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
2、可以有效地调动有关部门及人员的积极性。在施工单位中的每个部门,安全职责的规定都是存在其中的,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很好地履行这种责任,制度和管理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好地提升,这样的话,在安全中,各级人员都能够参与,并且对其引起重视。
3、考核与经济挂钩。考核各部门以及人员责任的履行状况,还要检验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要结合工资和奖金,只有这样,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被激发出来,将企业的安全工作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若是大家都能够对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就会逐渐减少。
4、抓好安全责任的落实,使企业所有人员都有自我安全荣誉感和参与感。若是能够很好地实现安全目标,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会随之增长起来,全体人员的安全工作热情也被激发出来,这样的话,违章、隐患、事故的出现就会减少很多。
二、建立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应建立以专门安全管理机构为核心的全员参与的模式,建设部于2008年5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通知》(建质[2008]91号),明确了安全机构的专门化、权威化。同时要求施工项目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加强了施工项目的安全组织保障。
建筑施工点多面广, 安全生产管理时效性强,施工生产存在临时性。要抓好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机构必须要切实履行职责,把企业安全的管理制度落实到项目及工人, 真正地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落到实处。通过努力,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在保障能力建设的同时,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特别是法人代表的安全意识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当重要。领导重视也是施工企业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本条件。因为,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机构、人员、资金、技术、层级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领导的协调及决策。因此,领导的重视程度, 对施工企业是否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安全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保障。
三、建立双层管理双层约束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制约机制
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并不是很强,这样看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效能也就不会很强,通过分析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建筑工地的从业人员对于安全意识并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更严重的是根本没有这项工作的能力,反而还要继续做这份工作,在上岗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岗前培训。因此,在现场中施工的人员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就成为出现最严重的现象。通过调查施工生产安全施工,我们发现出现事故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违规现象造成的,这就说明,当前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的最主要也是最多的原因就是人员没有对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将安全意识灌输到自己脑中,使安全生产文化意识、劳动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双层约束管理方式在建设安全管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即:主抓项目对班组及工人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机构的组织管理。做到双管双落实。把安全工作沉到项目、沉到班组、沉到工人。这样的话,全体人员才能都被调动起来,上面的违章现象也才不会再发生,杜绝麻痹侥幸思想,使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现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真正地完善了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制度,体现了安全施工的核心理念。
四、建立激励安全措施管理体系,强化经济制约手段
目前施工企业的安全激励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经济手段。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手段不失为有效的安全激励手段。但仔细分析还可看出,安全激励方式还存在重罚轻奖,以罚代管的问题。奖励和处罚的目的一致, 都是通过对后果的强化来改变人的行为。前者通过对人的鼓励强化安全行为,后者通过对人的负刺激来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出现。但若二者使用不均衡,则效果不会等价。目前尽管很多施工企业也进行安全奖励, 但奖励的力度和频度都无法和处罚相比,这样不能激励工人的积极性。所以经常的奖励和对违规的处罚对保持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已形成的安全行为也有可能逐步退化。
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激励手段方面,提出奖惩均衡的激励模式,即使奖励的效果和惩罚的效果等效,也可简称为“等效”安全激励模式。
参考资料:
[1] 韩联峰,李海鹏.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 2010(27).
一、安全管理要求概述
2010年4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起实施,之后,相关部门下发了各行各业指导意见、实施指南等,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与考评要求,2014年施行的新《安全生产法》中,第四条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如何有效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其与本单位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相融合,成为了各个单位关注的焦点。
环境和职业健康(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以下简称EHS)管理体系,自GB/T24000与GB/T28000实施以来,成为了很多企业安全管理的模板,代表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层次。我单位于2010年通过了EHS管理体系认证,在以往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院EHS管理体系,以目标指标、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等要素作为系统设计依据,各要素间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承前启后,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近年,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日趋严格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企业需求在以往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增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将标准化工作引入和延伸到安全工作中来,要求企业生产的各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符合法律和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使单位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满足职工安全健康与文明生产的要求。这在本质上与EHS体系要求是一致的。但在新形势下,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EHS体系相比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继承性、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新特征。因此,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才能很好的将标准化运行与以往安全管理体系融合,真正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杜绝形式化、烧牌さ认窒蟮姆⑸。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与EHS体系的异同
作为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式与手段,安全生产标准化与EHS体系二者既相通又各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均是通过对企业生产各环节要素进行管理,持续改进安全形势,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与EHS体系都是针对不同的企业,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或视能力确定方针和工作目标,在生产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控制,通过隐患排查等方式,不断消除隐患,做好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工作,自觉的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安全能力和水平,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
2、二者建立的原则与要求存在差异。EHS体系建立的原则是在企业自觉自愿基础上,体系的建立充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或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规范运行,EHS体系作为一套推荐性的标准是非强制执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是强制性的要求。它是政府或企业的上级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迅速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而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的一种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和规范。用行政强制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个必须执行的管理标准或规范,是一种被动执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起点规定的比较明确,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审核过程中主观意识和行为的做法较浓厚。
3、二者运行的侧重点与适用性不同。
EHS体系重点通过对企业的系统化的要求,完善管理制度,促使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可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运行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标准规范不断加强现场安全,但其适用期短,政府、企业的上级需要视发展和变化及时完善修订规范或标准。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与EHS体系融合要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国际的认可性,是显示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层次水平公认的证据,它的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认可性。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改变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具有突击性的作用,直观、通俗、易接受和使用,是强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
因此,EHS体系与标准化是具有很大互补性的,有很好的可融合性,是一个框架与内容的结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点来做好体系和标准化的融合:
所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指的是矿井中采煤、机电、通风以及运输等环节以及各岗位的安全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煤矿安全工作通过了大量的努力,颁布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为煤矿企业进行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煤矿安全监察局也加强了执法力度,在煤炭工业协会的配合下推动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程。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特点
首先,它具有强制性。它的内容主要是法律法规,涵盖了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监督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它采用标准化的形式明确规范了煤矿的所有工序,并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其次,它具有科学性,它是几十年煤矿工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它的制定背后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从而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内容。其次,它具有可操作性,质量标准化一般被应用于工程验收阶段,主要是因为其有较高的量化程度,能够满足实际操作需求。然而质量标准化对于安全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定性观察,从而导致了其在操作上存在随意性和模糊性,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将安全和质量联系起来,可操作性得到极大保证。然后是可发展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实践理论的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最后是全面性,它不仅涵盖了矿井的所有生产环节,还包括了所有岗位。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内容
首先,要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统一指挥。其次,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因为煤矿矿井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另外,工作场所随时都在移动,因此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矿井的生产条件都存在差异,所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人员考核标准进行制定时,要结合具体矿场的实际特点,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要随着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而不断完善,以满足其可发展性的特点。再次,要提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目标。要应用目标管理法来有效规划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工作,将责任落实在人头上,将具体指标细化到基层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标准化目标的年度规划及措施,办公室要落实好标准化的规划和监管。然后,对标准化现场加强管理,煤矿要加强现场管理,不能存在临时应付检查的心态,要打造安全长效机制。最后,要定期考核和评级。对于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一定要做好考核评级,标准化管理必须要结合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采用综合评定管理方式。按照矿井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按照地方标准进行评级。奖惩办法要落实到实处,要明确详细,发挥激励效果。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树立良好形象
一个单位的环境卫生体现出它的精神面貌。公司是煤炭、矿石装卸作业专业化公司,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办公场所就在煤垛、矿垛之间。为了让职工有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我们以环境治理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五个文明”管理办法》、《卫生区域划分》等多项规定,各基层队根据自己的实际,将所属办公区、作业区域、各设备单机等进行了分工,分片承包到班组,责任到个人,并对各责任人的职责及各责任区域的卫生标准作了统一规定,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通过一系列措施,目前公司各货垛统一用篷布苫盖成“珍珠垛”,各单机容貌焕然一新,整体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贯彻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安全意识, 强化质量观念, 树立坚定的安全质量观
充分认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是安全高效生产的合力点, 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着力点, 是企业员工发展的立足点。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有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一是安全质量标准化“ 形象工程”意识。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 就改变了企业管理的落后情况, 提高了企业声誉; 二是安全质量标准化“ 生命工程”意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事关港口职工生命安全, 是港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强根固本的根本途径, 真正提到“ 生命工程”的高度来抓; 三是安全质量标准化“ 创新工程”意识。创新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在继承发扬以往好传统、好做法的基础上, 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新途径, 在思路、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四是强化质量观念, 树立坚定的安全质量观。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本身也要讲究“ 质量”, 质量是融汇于安全管理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 并认真抓好落实。
三、提升标准, 精细管理, 实施由低标准向高标准的转变
标准的高低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上档次、上台阶, 就必须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在制订时, 要认真结合其他集团煤矿、铁路、电力系统以及国内港口安全管理经验, 确定在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单位的基础上,要全面系统地修订和编制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标准包括了安全管理、文明生产、消防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作业质量、清煤、清矿作业、技术进步等考核类项等, 形成了以管理标准化为基础, 以现场标准化为条件, 以操作标准化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各专业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标准的内涵和可操作性, 增加了其它非常规生产作业环节和特殊条件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细化了管理,量化了指标, 实施了由低标准向高标准的转变,各基层单位对照新标准制订达标规划。
四、加强设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提高设备完好率
1、制定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化制度和工艺流程根据港口设备的自身特点, 制定出多项维修工作的标准工艺流程和设备维修的标准工单:
1.1工作前的准备, 包括人员安排、工属具准备、方案制定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大到起重机、吊装锁具的规格型号, 小到螺丝的具体数量都已详细写到标准维修工艺里。
1.2具体工作步骤标准化, 做到排序清楚。工作中的细节标准化。要求细致到每一个高强度螺栓扭力到多少公斤, 每一个滚筒轴承安装后用塞尺测量要求间隙达到多少道, 都要详细列出。
1.3每次干完相同的维修工作后, 补充完善不足之处, 形成标准工艺闭环系统。标准工艺的制定,避免了维修工作只有专人能干的弊端, 任何有一定维修经验的人只要按照工艺都能够将设备修好。准备工作充分, 可少走弯路, 少犯错误。
2、设备检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加强技术员、单机司机、巡视人员的设备日常检查力度, 不放过一个隐患和疑点, 全面掌握设备状态。同时, 使设备检查路线标准化, 设备检查内容标准化, 设备检查方式标准化。并对员工进行多次专项培训。只有在平时工作中, 做全、做细才能够防微杜渐, 保证安全工作的长治久安。
3、设备故障处理标准预案的准备
有些设备故障在生产中发生, 为了保障生产,公司制定了多项故障处理标准预案。从而使设备故障处理有章可循, 有案可查, 提高了设备故障处理效率。
4、设备技术改造, 技术创新程序标准化
向科学要效益, 向科学要安全,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通过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流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在技术改造中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公司今年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要求在技术创新中执行标准化程序:从技术改造方案的制定, 方案的实施, 以及改造后图纸的归档都要按统一标准进行。
5、物资保障标准化
在物资申报、领用时实行标准的EAM 工单,备件的规格型号完全按照国标和行业标准申报。同时实施与设备部门相同标准验货制度, 避免备件到后规格型号不对, 维修时浪费时间和人力。
五、提升观念, 深化机制, 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新突破。
公司农民工占到职工总数的一半,农民工 文化程度不高, 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有待提高。因此, 对农民工的安全监管是港口安全管理的一个难点, 也是一个潜在隐患。为建立持续改进、科学闭合、高效创新的质量管理机制, 全面构建新型立体的港口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创建本质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 实现和谐发展,公司将农民工办事处等劳务输入单位纳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一是对劳务输入单位从技术、资质、管理人员配备、从业人员培训、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因素, 在入企前进行严格把关、严肃审查。二是对被选用的单位严格管理, 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明确双方职责, 严禁以包代管。三是实行“ 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 四统一”制度, 使其做到持证上岗、登记上岗和规范上岗。四是实行三重检查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 强化外委单位自身安全主体责任; 第二, 强化主管部门即用工单位的日常检查考核; 第三, 强化安全监督部门对外委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严格考核, 奖惩兑现。做到层层把关, 三重负责, 使外委劳务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公司的步调保持一致, 确保外委单位几年来未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六、建立建全危险性预先分析制度
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公司在工作中建立了预先危险性分析制度,即在维修工作的准备工作中,结合天气、人员、工艺等几方面因素,周密考虑,详细列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症下药”制定预控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在整个维修过程中,指定现场安全负责人,将方案逐项落实,分级监护,并对维修人员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专职安全员现场全面监控,保证了维修工作的安全。
结束语
做好港口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是保证港口安全生产长期稳定的战略举措。任何一种管理体系的实施, 都要对企业的特点进行严密的分析, 分步骤分层次, 实行责任层层落实, 在实施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方法, 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下去。
一、体系运行质量分析
(一)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结果
1.整体情况
2020年度监控中心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了任务指标分解,并编制了《监控中心20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措施责任分解表》,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实施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
2020年度监控中心未发生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和轻伤事故;杜绝了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全部落实;无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按期闭合率100%;安全培训合格率100%,岗位操作人员持证率100%;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为100%;杜绝了严重“三违”行为和一般“三违”行为;标准化管理体系内部自查和接受上级公司检查考核,全年均达到一级标准化要求。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结果
1.整体情况
监控中心现有职工39人,班组5个,工种共有2个(电工、监测工)。2020年8月3日成立了以监控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责任制的修订工作,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方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重新对监控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出台了新版《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了与管理体系要求吻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全覆盖。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
(三)标准化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考核情况
1.整体情况
监控中心2020年度全年开展了标准化内部自检自查和接受上级公司检查考核。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已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原则,全部整改完毕,并由监控中心安全标准化小组组长带队,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落实。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2020年度标准化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线缆、牌板,相关问题占60%,说明线缆和牌板的管理存在不足。
3.原因分析
对标准化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深入思考,抓住了隐患和问题产生的根本源头,但是在现场动态管理跟踪落实上没有形成闭合。
(四)监控中心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整体情况
2020年度监控中心未发生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未发生瓦斯超限事故和轻伤事故;未发生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2.存在的问题
无
(五)监控中心安全监测运行及智能信息化情况
1.整体情况
2020年度,监控中心安全监测运行整体情况同比上年设备故障率下降3%,信号监测误报警率下降5%;智能信息化(包括人员定位、应急广播、5G网络、调度综合云平台、综合应急联动)整体情同比上年,其中人员定位故障率与上年持平,未发生故障。应急广播故障率下降1%,5G网络为2020年新增应用项目,调试阶段暂无对比,调度综合云平台故障率为0,综合应急联动故障率下降3%。
2.存在的问题
(1)设备故障主要以各类传感器和线缆故障两大类为主,其中传感器故障主要为淋水、生产损坏、硫化氢气体入侵等造成;信号监测误报警则主要为各类传感器本身催化载体元件发生故障、人为检修过程中误操作,和人为标校传感器过程中未打开标校开关,至中心站做出误统计造成。
(2)线缆故障主要为队组生产过程中保护不当所造成。
3.原因分析
(1)个别生产队组在生产、安装、搬迁过程中和移动传感器时,未重视对传感器的保护,传感器本身为灵敏度极高、受自然环境及外界工作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极大,虽自身内部各种防护已达国家及行业标准,但在井下特殊环境中,保护不当(比如重振动,重撞击,久浸水,久受潮等)即容易造成设备故障,且不可再调试修复。
(2)个别生产队组在生产、安装、搬迁和移动传感器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线缆,线缆本身为外挂物,极其容易因过力拉扯、失误操做、外物创伤而造成断线或破损,虽本身在其外部进行了改造保护(线缆加装保护套),但在井下特殊环境中,保护不当(比如强拉扯、强撞击、久浸水,久扭曲等)即容易造成线缆断线或线缆内部开裂受损,而发生信号中断故障,且受损线缆不可再修复使用。
(六)监控中心职工诉求
1.整体情况
监控中心2020年度未收到职工诉求。
2.存在的问题
无
二、改进措施
(一)理念目标及践行
无。
(二)组织机构
无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1)对监控中心特需材料提取和使用制度重新进行评价和修订,明确特需材料使用的周期,严格按照使用周期对特需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和上报。
(2)进一步修订完善《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将监控中心特需材料使用情况纳入《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中。
(3)及时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和更新《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划清主要管理人员和班组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修订完善《监控中心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制定《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并纳入《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大纲中,明确每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标准、指标、奖惩等内容。
(5)完善班前会制度,把提高班前会质量作为重点来抓,对每班的工作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跟班队长、班组长每班提前为开好班前会做好充分准备。
(四)从业人员素质
(1)在2021年度培训计划中增加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培训内容,加强对机电、通风、安全监控专业的培训。
(2)由书记牵头,班组长负责,全面摸清职工诉求,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职工不能及时满足需求的问题。
(3)开展职工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设备设施实操等的培训工作,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
(4)每日班前会召开,针对安全风险辨识、每日一题、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等内容向岗位作业人员提问,并兑现奖惩,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利用班前会、事故警示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活动等,组织学习各类事故案例,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
(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无
(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班组管理者,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2)在内部自检自查和外部上级公司检查考核中,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认真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根源,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避免出现事故隐患“总检查、总治理、总反复”的恶性循环,不单一的以表统计表面问题,而要以表为据,做出问题的分类与归纳,更深入的去分析问题的类似性和重复性,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七)质量控制
(1)对安全监控专业的各项指标进行重新梳理,指定责任人做好记录、建立台账,并定期开展自查工作。
(2)开展全矿线缆吊挂及设备管理说明牌板的专项检查,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各区域监测监控专用线缆及设备管理说明牌板维护负责人。
(3)对“三违”情况严查严打,对“三违”分类说明情况深入贯彻。杜绝一切“三违”行为。
(4)进一步加大班组管理力度,让班组长发挥管理水平,提升班组长人员管理素质。
三、调整方案
为落实上述改进措施,制定了XX煤矿质量控制要素(安全监控专业)2021年度调整方案,详见表1,并将体系调整方案纳入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
XX煤矿质量控制要素(安全监控专业)调整方案
序号
要素
调整方案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分管领导
完成时间
1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修订完善《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将监控中心特需材料使用情况纳入《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中;将《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纳入《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大纲中;完善班前会及班组制度。
监控中心
张 慧
张 兴
2021年3月1日前
2
设备技术性能提升
加强线缆吊挂及设备管理说明牌板的专项检查,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各区域监测监控专用线缆及设备管理说明牌板维护负责人;井地面安装更换光端机、进回风井底及新开巷安装监控系统分站。
2021年3月15日前
3
从业人员素质
按质量标准化新规要求,重新制定部门内岗位培训学习及考核方案,进一步推进整个监控中心管理工作;加强全员对“三违”行为的深入认知与学习;加强班组的进一步建设。
2021年3月30日前
4
安全监控及智能化大系统改造提升
完成井下万兆环网升级;完善以GIS为基础的、融合井下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通信联络等系统为一体的统一的、智能管控分析平台;全面推进5G建设;强化网络技术手段,保证网络数据安全。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 HSE管理体系 整合建设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管理活动,在新时期被大量的应用到各大企业中。HSE管理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围绕着领导承诺、风险管理和预防为主进行的。目前,HSE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众多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应用措施。安全标准化是为了油田安全生产所设计和制定的管理体系。把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结合起来应用到油田生产中,可以提高油田生产的管理水平,让油田生产更好的发展。
一、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概述
HSE管理体系中的H代表健康(Health),S代表安全(Safety),E代表环境(Environ―mental)。采用的是工作人员一同参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模式,在油田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两个管理系统从管理结构上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安全管理的核心上,两个管理体系都强调了安全管理的预防工作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运行模式上,两个管理体系都是遵循从计划到检查最后到实施的过程。从安全管理运行的过程上来说,两个管理体系都使油田生产的安全绩效得到了改进,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在管理系统的执行方式上,两个管理体系都使用了管理者监督和管理支持的方法。在具体的管理模式上两个系统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性的存在,才会使两个系统整合之后发挥出更大的管理作用,满足油田生产各方面的需求。
二、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整合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管理系统的管理效果。在过去的生产工作中,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都是分开实施的,所以二者之间在资源的调度、管理要素的协调和管理体系的接口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两个体系是分开实施的,所以工作的动态变化就显得比较复杂。但是在整合之后,就可以对生产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降低了油田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油田生产的安全运行。
(二)可以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在管理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两个管理系统在实施的时候会出现重复管理的现象。例如,员工的培训计划、符合性评价的进行和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等,如果分开管理,就会出现重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所以,对两个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管理的现象,节约管理资源,降低安全管理的工作量。
(三)降低是有生产的经济负担
油田生产需要有大量的资源投入,特别是经济资源。由于每个企业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管理体系分开实施,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对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进行整合,可以降低安全管理的费用,减少企业的生产负担,解决油田生产中安全管理工作上资源配置的问题。
三、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整合的可行性
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是进行二者之间整合建设的基础,将两个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既可以满足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又符合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要求,所以二者之间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整合符合管理的系统性原则。对整合管理体系进行实施和建设,对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要素、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协调,形成一个全新的系统,让整体管理局部,发挥系统的最大作用,达到最好的整合效果。
(二)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之间的整合符合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成本的经济性的要求。对两个系统进行整合,可以让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高度。制定管理油田生产的方针和目标,对油田生产的责任和权限进行规定,进行资源的匹配,对组织、培训、文件控制、内审和管理评审进行统一,减少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提高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性。用整合的体系对油田生产进行控制,对生产活动和过程进行规范,提高油田生产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生产的成本。
总结: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在具体的管理内容上是有差异的,但是在管理结构和管理基础等方面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对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进行整合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将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整合,可以帮助油田生产的管理模式更加完善,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有必要加强HS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整合工作,从而推动油田生产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有效的文件做引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都对文件做了规定和要求,但不等于企业要建立三套文件分别满足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三套文件不但不会增强文件的符合性,反而容易造成各套文件自说自话,文件之间的描述相互矛盾的问题。其实除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的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质量手册可以单独成文外,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等文件最好使用统一版本的文件,即使不能做到使用统一版本的文件,在不同文件中对相同事情的管理要求要做到统一。使用统一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和管理流程有利于文件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有利于企业持续改进标准和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际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一套专门文件,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源在于烟草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不同,这也是造成文件不统一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在于组织内部缺乏大局意识、缺乏合作机制、缺乏沟通能力,这也是企业在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职责统一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需要清晰的职责做支撑。《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相关职能、层次的职责都做了明确要求,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文件规定了一套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体系又规定了一套职责和权限,两个文件规定的职责和权限相互冲突,互不说话,造成一个企业有两个职责要求,让各职能部门和各层次人员弄不清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干。
企业应建立统一的职责文本,统一确定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所需的能力要求,统一制定各职能部门、各层次人员的管理职责、安全职责,避免相同的职能部门、相同层次的人员在标准化文件、各体系文件中出现不同的职责,并确保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清楚自己在企业每一个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这也是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的基础。
三、记录统一
关键词: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159-02
————————————
作者简介:刘莉(1983-),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安全技术及工程。
0 引言
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入全面启动阶段。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又提到了更高的要求。从2010年后,全国各地区陆续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达标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仅河北省范围内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就近万家、规模以下企业近50000家,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总数量的80%。因此中小企业开展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决定2015年前实现全行业达标的关键。
1 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单位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承接了河北省内百余家企业的标准化二、三级评审工作,涉及了危化、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多个行业。总体来说,高危行业比一般行业做得好、大企业比小企业做得好。规模以上的企业从三项制度建立、设备设施运行、现场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等方面整体做的比较好;相比之下,部分中小企业做的就差强人意,尤其是一般行业的中小企业有些甚至需要重新申报和评审。对中小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其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也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中小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1 重视程度不高 中小企业一般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设备设施少、企业的固有危险程度相对较小,因此这类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企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整个体系的建立和保持都需要企业自己来做,评审机构只是帮扶和发现隐患,监管部门只是监督和检查问题。作为这项工作的主体,企业只有亲自全程参与了标准化的创建和达标过程,才能学会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如何搞好安全管理工作。
1.2 资源投入不足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1]。首先,从人员和技术上来说,少数企业对人员的投入和配备不足,应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成为虚设、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成为形式、自评小组的人员没有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专业评定标准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使得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不高,想开展这项工作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从设施和资金上来说,很多企业的决策者以利益为先,该有的安全设施不配置、该淘汰的陈旧设备不落实、该提取的安全费用不到位,使得企业的不安全因素长期存在,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 整改力度不强 在评审过程中,评审组人员会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清单,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达标实行百分制,各达标等级要求的分数不同,如工贸行业一级达标企业不低于90分、二级达标企业不低于75分、三级达标企业不低于60分。因此很多中小企业满足于最低的达标等级,更有甚者秉持“60分万岁、61分浪费”的态度,再加上人力、资金等资源落实不到位,很多隐患没有及时得到整改。
2 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前期评审的企业中,有的企业连管理制度还未建立完全;有的只是建立了三项制度(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认为这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1],包括软件和硬件方面:软件方面涉及到安全目标方针,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设备安全附件,设备技术,检验检测,运行维护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高效运行。所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面很广,包括三项制度、应急预案、程序文件和各类记录表格等。
企业应借助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项工作之际,把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起来,自身能力不足的可以借助技术服务机构的力量。针对评审标准的具体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13个核心要素把需要的管理制度和日常记录表格等基础文件资料逐一整理出来,作为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本文仅以企业员工培训为例来说明:首先企业应建立人员培训的管理制度,并为从业人员建立培训档案;每年初应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意向调查;在每次培训结束后应做好记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那么企业需准备的基础资料包括:培训教育的管理制度、人员三级教育档案的样本、培训计划表格样本、培训意向调查表样本、培训记录表格样本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表等。
2.2 安全管理体系重在运行 没有安全管理体系不行,有了安全管理体系而不运行等同虚设,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只是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工具。
在前期评审的企业中,有一部分在自评过程中聘请了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支持。在服务机构的帮助下,基本上把标准化达标所需要的基础文件资料都建立起来了;但是在现场评审时,有一部分表格都是空的,企业没有将安全管理体系真正运行起来。
据统计,70%左右的事故是“三违”造成的,而频发的违章操作现象也让企业负责人很是苦恼,说到底就是制度及规章“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结果。前期评审的企业中有几家“三违”现象就很少发生,他们的做法值得中小企业借鉴: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专题的培训,由专职安全员对日常工作中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绩效工资和奖惩机制挂起钩来,当月考核兑现;而罚款的费用用于奖励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从领导到职工都处在奖惩激励机制的警戒警示和利益驱动的双重牵引中[2],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3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1]。
据不完全统计,标准化达标企业在申请延期换证的评审时,如果调阅达标后三年内的资料,至少有30%的企业提供不出来。有不少企业在取得标准化达标证书后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就懈怠了。其实不然,有生产就会有隐患,有隐患就需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就在于让企业通过自评和达标的过程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自主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要求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评。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应该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逐渐让企业每一位人员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进而让“习惯成自然”,培养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
3 结束语
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真正为企业在安全方面排忧解难的好事。自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来,达标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部分达标企业从标准化这项工作中受益匪浅。正是由于这项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家要求2015年底前实现全行业达标。
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发展。企业作为生产的主体,必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时刻树立安全意识。借助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项工作,把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并持续运行起来,认真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实,真正把安全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首先需要开展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三大体系)认证,不仅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管理、预防污染、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从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出发点来看,二者有着一致性。所以,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全面认识其与三大体系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分析
(一)二者的共同点
第一,科学性相同。广大企业对三大体系的标准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广泛应用,正视二者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大体系、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在有效汲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技术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学等于一体的理论与方法。二者在管理原理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以构建有效、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二,方法和运行模式相同。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一个从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到合格评定、分析改进,再到标准修订的动态过程,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实现企业标准化。为实现企业标准化这一目标,在企业标准体系中应用了先进的PDCA管理模式,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的循环管理模式。三大体系的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也同样运用了PDCA管理模式,以不断改进管理体系。
第三,最终目的相同。构建、实施三大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环境、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能力。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是维持管理系统中产供销、人财物的最佳秩序,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从表面上看,二者有着不同的建立目的,但是究其本质,不难发现三大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方面获得良好的秩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二)二者的不同点
第一,含义不同。企业标准体系包含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而三大体系包含的是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第二,标准依据不同。企业标准体系主要依据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而构建三大体系的标准依据则分别采用了管理型的国际标准,或参考了管理型的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技术文件。第三,适用对象不同。企业标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对象有社会员工、社区居民、顾客、股东、国际社会、相关团体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对象包括组织内的员工、合同方人员及其他人员。所以,三大体系的适用对象既包括了企业内部又包括了企业外部。
三、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探析
(一)标准体系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了:企业标准体系应当是其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等)的重要基础。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满足相关管理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促成企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我完善的、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二)三大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
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体系的技术标准主要与质量相关,其包含了安全、能源、环境、职业健康等技术标准。同时,在GB/T1549-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也规定了:与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关于技术性的相关要求;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技术性要求。由此可见,质量体系的构建必须的建立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的,在技术标准体系中,涵盖了三大体系所有的技术要素,三大体系可以视为对技术标准体系的补充,而技术标准反过来又是三大体系的技术文件。
(三)三大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的关系
管理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管理标准,其是实施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证。在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中,其层次结构由第1层管理基础标准、第2层管理标准(包括设计、经营、开发,生产、采购、质量管理、基础设施、测量、包装、搬运、贮存、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等)所构成。在这些管理标准中,即宝库了质量体系的要素的全部,也包括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
(四)三大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的关系
工作标准体系,是按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机整体。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施管理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工作标准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三大体系的运行基础,其可作为三大体系的支撑性标准文件。通过完善工作标准体系,对员工行为加以规范,对岗位操作程序加以优化,以提升工作质量,保障三大体系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整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2:112-114.
[2]王丽君.试论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03:14-18.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建筑业是高风险行业之一,为了深入推行全员安全管理,保护职工在建筑施工或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减少职工伤亡,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严密、协调、有效而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体系又叫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例如,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筑施工企业的实践经验说明: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加强和实现全员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建筑企业,除工程队外,还有机械队、加工厂、汽车运输队、后勤供应等部门,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把施工作业队、服务性的专业分队包括在内,形成一个安全系统网络:工程局、工程处、施工队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搞好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实行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法;有一套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有一套科学的调查处理事故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有赏罚严明的奖惩条例和相关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把全体职工组织起来,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职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有效地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地进行;可以把企业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联系起来,使企业安全施工有坚实基础;可以把企业内的安全信息相互沟通起来,使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综合处理,迅速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得到处理。所以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实行全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志。
2.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构建的思路,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理应包括如下内容:
2.1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
安全方针是施工企业每个职工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和依从的行动指南。安全目标是企业根据安全方针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安全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安全计划是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措施。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计划,才能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安全管理体系协调而正常运转。
2.2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去抓很难奏效。为此,必须明确规定企业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检查有依据,评比有标准,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具有安全否决权的评比管理制度。
2.3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
为使安全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就应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的综合部门,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保证。安全管理机构在开展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由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性质、生产技术特点、生产组织形式所决定。工程局、工程处设安全生产委员会,施工队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它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决策机构,是协助企业领导进行安全决策和协调的参谋,同时又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劳动作业条件的改善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具体来讲,做到以下几点:1)统一组织协调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帮助和推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活动的计划性,把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的活动纳入计划轨道;2)对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和承担的安全任务,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3)统一组织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并使之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4)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积极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
2.4 建立高效而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劳动安全卫生信息是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依据。要使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规范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企业内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应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卫生信息,并设专人负责处理。
2.5 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管理体系应建立在保证建筑安全施工和保护员工劳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在建筑施工生产的各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班组事故为零活动等。
2.6 实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业务标准化
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分析,使安全管理业务工作过程合理化,并固定下来,用图表、文字表示出来。安全管理业务标准化就是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订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实现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和标准化,就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避免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诿等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病。所以,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7 组织外部协作单位的安全保证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要求制造厂家或租赁单位所提供的机械设备、防护用品必须安全可靠。这就关系到外部协作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证。这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3.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