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篇1

2016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其中所提到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对提升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有指导意义,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也直接关系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命运。

一、根基――工匠精神是非遗之传统

中国历来崇尚工匠精神,匠是中国传统的字眼,《说文解字》中云:“匠,木工也”,而后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被称之为“匠”,工匠则是指有特殊技艺的人,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离的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职业,明朝皇帝朱元璋亲自起草的《工匠顶替》昭告中就对工匠的安排和使用进行了规范。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工匠“切磋琢磨”精神,德艺兼修、本真、匠心,一直都是传统工匠的思想核心。

工匠精神存在于“非遗”的每一个项目中。中国“非遗”申报与梳理事业如火如荼,目前,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总数超过一万项的非遗名录,其中 3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 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1104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国家级代表传承人 1986名。各级“非遗”代表项目涵盖了大多数的民间工艺,绚丽多彩的民间工艺,既是工匠们谋生的手段,又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中无论曲艺戏剧,还是工艺美术项目,其之维系传承,都归功于工匠精神的坚守。

“非遗”背景下,民间的画工、绣工、舞者等大工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民间手工艺人,秉承工匠精神的传统,自觉而严格地恪守传统文化的规范、程式,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以近乎完美的标准来对待自己的文化对象,成为技艺高超者,成为某一地区特有文化的代表传承人。如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大工匠王世猛,就是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另外一位闽南著名的大木匠师叶本营则成立公司,将传统的建筑技艺与电脑技术相结合。

“非遗”传承人的工匠坚守使“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如《百鸟朝凤》中的唢呐艺人焦三爷,用自己的一生捍卫自己的唢呐事业,面对外物的冲击和身体的病痛,坚持而不放弃,完美呈现了工匠精神。又如刺绣,一针一线,都是匠人手绣而成,把绣品当作艺术品而非商品来研究与提升。山东高密扑灰年画、高密剪纸、胶东纸扎、扑灰年画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项目,虽然艺术形式各异,但体现的民俗精神和艺术之美是一致的,工匠对艺术至臻的追求也是相同的。高密市河南村范祚信是国家遴选认定的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出生于 1944年的范祚信,老少四代剪纸,母亲刘氏是剪纸顾问,妻子刘财花,孙女亦是剪纸能手。范祚信自 7岁学习剪纸伊始,剪刀就未曾离手,如今双手布满老茧。在被遴选为“非遗”传承人之前,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剪纸工匠,夫妻赶集卖剪纸,补贴家用; 80年代,参加县文化馆,成为专业剪纸能手,如今变成了剪纸传承人,自创剪纸纹样,传承剪纸手艺,这么多年持之以恒的坚持,依靠的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对剪纸的爱好,剪纸已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纸扎是传统丧葬仪式的祭祀明器,在山东潍坊和高密非常流行。笔者曾经采访过山东潍坊诸城市桃林乡瓦屋村一户已传承了四代的纸扎艺人,他们既不是非遗传承人,也不是出名的大工匠,纸扎只是他们世代相传下来的农闲时的副业。虽然如此,与机械化构图和打印图、流水线的丧葬明器制作不同,他们还是坚持一切手工,用自家庄稼的桅杆和玉米秸秆做架,手工裁剪彩纸,裱糊制作而成。因为纯手工制作,并且追求精致的外观,夫妻二人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成品,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构图和色彩搭配,他们却可以持续地从客人的口中收集意见,并努力加以改进。对他们而言,纸扎不再仅仅是生产可供买卖的产品,更是承载了情感与文化的艺术作品,这是最质朴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可以说,目前“非遗”代表项目中的每一位民间艺人,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是此类项目能够保存至今,成为“非遗”代表项目的必要条件。

二、重塑工匠精神――“非遗”保护之核心

与“非遗”如火如荼申报的局面相比,如何开展“非遗”保护成为一个难题,从过去重申报轻保护,而后重保护轻传承,到如今走入博物馆化保护的死胡同,即便是致力于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也是问题重重。政府与学者多次提及“非遗”保护,关注的是非遗项目本身之艺术形式、内容,保护措施也多是经济上的补贴和政策支持,却忽略了“非遗”代表项目共有的留存之根基―工匠精神。未来,重塑工匠精神将成为“非遗”保护的核心所在。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近几年非遗保护的新举措,针对的是技艺类文化遗产。“非遗”有多种分类方式, 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五大类。[3]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则细分为十大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 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中罗列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技艺 241项,传统美术 122项,约占 1372项的三分之一,省级代表性项目的比例与此同。针对“非遗”类别不同,其保护亦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三种方式。抢救性保护以记录保存为主,整体性保护则是与文化生态环境为整体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生产性’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共有属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体现,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其传统工艺流程、核心技艺等才能实现保护、传承和弘扬”[4]。王文章主张要根据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性质和类型而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有一些属于传统手工技艺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说年画、剪纸,就要按照积极保护的原则,进行生产性的保护,要把它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加以延续,通过这种项目的传承、生产和开发,使它产生经济效益,维持这些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调动其积极性,而对一些民间信仰的项目及其他濒危的传统音乐和传统表演艺术,目前要把抢救放在第一位。 ”[5]

生产性保护既能传承技艺,又能够卖出产品。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社会科学院就在 2010年和 2011年对非物质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开展专项调研, 2010年1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下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并起草了《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6]。截止到2016年,文化部已命名了两批共一百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7]。生产性保护和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成效,如陕西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的凤翔彩绘泥塑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陕西西秦刺绣采用全国展销等模式展开销售[8]。

诚然,生产性保护应该成为“非遗”传统技艺的生存保障。经济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经济困境导致艺人温饱不足以自保,利益驱使下不得不转行,所以满足工匠的温饱需求,或者说初始阶段保障“非遗”商品获取市场认可,是其生存传承的基础保障。但目前来看,“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际生产中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开发。在追求“短平快”和“赚快钱”社会风尚下,打着“非遗”名号的“非遗”手工品热卖,随之而来的价格上涨,实际上多是大批量制作和流水线上的机械生产的产品,直接影响到了“非遗产品 ”的品质,过去辉煌而今天品质日益粗劣的中国陶瓷,虽然产量大,但是收益低,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非遗”之所以得到传承,一在工艺,二在精神。以所列的山东高密地区为例,国家级“非遗”项目聂家庄泥塑的材料成本不高,但生产周期较长,从选泥、形塑到上色要一年时间,扑灰年画、剪纸亦是如此,材料便宜而手艺非朝夕之功。国家传承人的原创作品是创作者艺术经验、智慧的体现,过度商业化和机械生产则降低了“非遗”产品的艺术质量和口碑。高密剪纸传承人范祚信耗时三年设计的原创剪纸作品《水浒 108将》纹样,每年仅可手工制作五套,而电脑印花和模切机的复制品则可大批量出现。这种大批量的机械产品冲击了民间工艺的手工价值,打击了手工艺人的生产积极性,甚而影响到了非遗的传承,山东高密地区扑灰年画目前只有三家传承世家,剪纸亦只有八人左右,聂家庄泥塑情况较好,约有四五十户。另有原因则是某些非遗传承人在市场和经济的诱惑下,没有坚守工匠精神,脱离生产制作一线,成为生意人;年轻一代选择机械加工的快速学习,未能领会非遗之真谛。

同一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境况较好的聂家庄泥塑,可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兴盛于清康熙年间的高密聂家庄泥塑,本是儿童玩具,原只有泥塑老三样:叫虎、鸡、摇猴。现在却成为高密地区旅游送礼之佳品,品种多样。此地泥塑价格虽然比一般工艺品价格高昂,但民众却对此尤其喜爱,归其原因,在于泥塑作品的精致独特,这离不开泥塑艺人们对自己产品的完美追求。聂希蔚是高密聂家庄泥塑的国家传承人,其自小学习泥塑, 80年代接受过专门雕塑的学习,成为具有高超泥塑技艺的专业艺人。聂希蔚的精益求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改变世人对泥塑的印象,泥塑不仅仅只是儿童的玩具,儿童玩具数量重要,而聂希蔚更重视泥塑的质量和品质,对他而言,每一件泥塑都是所谓的细活。二是注重创新,他注重泥塑题材、工艺和材料的创新。即便到了晚年,成为国家传承人的聂希蔚,也不贪图经济利益大肆制作泥塑,致力于开发创作新泥塑品种,对其进行色彩、工艺的提升,为泥塑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他而言,追求产品的创新与艺术高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愉悦和满足的过程,是一种精神层次的追求。

“非遗”的创新亦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除了精益求精之外,应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即竞争与创新。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进离不开行业内的竞争,而竞争促使了技艺的创新。如今,根据“非遗”传承人制度,某一人员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他人员很难再次被认定,如此一来,传承人仿佛被打上了手艺所有者的印记,易引发垄断。垄断亦不利于其传承与创新。只有随时有竞争、创新意识的手艺,才是未来更有希望的,“非遗”保护应百家争鸣,保持竞争。

可见,即便是“非遗”生产性保护政策之下,工匠精神的坚守亦尤为重要。故“非遗”保护和创新,需重塑工匠精神,这关系到“非遗”的传承和命运。

结语

“非遗”项目之所以能够流传千百年,根基在于工匠精神的坚守,非遗能够留存至今,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功不可没,而非遗的保护和命运走向,最终亦取决于工匠精神的重塑,工匠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和保护的必然条件,由此来看,未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外一条途径,除了将其博物馆、市场化、经济化之外,可通过弘扬工匠精神的方式,使其更好地保存并发扬光大,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和优良的品质。

注释:

[1]中国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王晨阳(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指出,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富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手工技艺机器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的产品。[3][7]宋俊华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11.

[4]赵辰昕主编.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访谈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79.

篇2

2关注材质研究

1985年,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湖南吉首酒厂即现在的湖南湘泉酒业设计了酒鬼酒和湘泉酒的包装,瓶体采用土陶工艺制成,质朴、典雅。酒鬼酒瓶形是扎口的麻袋造型。新包装推出后,使一个濒临倒闭的老厂一跃成为国内酒业的黑马。传统民间包装材质中的土陶,经过现代意味的设计,达到非常单纯和精练的程度,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当代设计体现为一种形式的设计,设计的变化就显现为形式的变化,而材质与工艺就是构成形式的物质载体。包装设计的形式感建立于对功能以及功能所必须的材料运用上;质感与表现效果所形成的感官与肌理美;以及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不同设计思想和风格,这些都形成了复杂的审美心理。例如,中国传统工匠系统喜爱用木材作为造物的基本元素,从房屋、桥梁到家具、生活用品,制作中都很重视木材的使用。我国木材品种丰富、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有地域性的土质、风水、气候所造就木质的密度、韧性、色泽各不相同等特点。并且,木材在造物实践活动的运用中,还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的独有情感特征。这种观念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内涵相弥合,使古代工匠对木的感情偏好情有独钟。长久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了对木质材料独特的审美评价;将木质在自然中形成的特殊质地等品性,如肌理、木纹、密度、韧性、色泽、气味等等,均作为审美价值的取向,建立起了对事物普遍性的审美认识。传统造物观念强调凸显材质美感的优秀文化,应当融入现代包装设计教育的体系中,课程中熟悉了解各种材质特征,发展传统材质新的应用范围。传统文化中这种关于形式构成的独特认识是构成本土包装设计独特视觉语言的特定基础。对材质应用形式进行提炼与再创造的探索与研究将在促成包装设计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东西方文化在包装设计领域的进一步交流。

篇3

[关键词]

教学体系;工匠精神;大学管理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Craftsman’sspirit),目前在学术界对于“工匠精神”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将其归为职业精神范畴内。那么我们就不难得出,职业精神是属于相关执业人员的工作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个人的心理素质、精神修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就“工匠精神”来说,具体的含义就是工人在技术操作中,对于产品的整体品质精益求精,不断地要求自己的工艺水平的提高,以保证产品优化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所以说,“工匠精神”代表的就是一种细致谨慎、追求卓越却又甘于平凡的心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精益求精,对于品质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致力于对技术的研究;②注意细节,对于微小的地方的处理也花费同样的心思和时间,使得产品的整体没有瑕疵,追求完美品质;③严谨高效,工作态度一丝不苟,处理事情考虑全面,确保每个方面的质量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④耐心专注,工作贵在持之以恒,戒骄戒躁,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最高的要求。

二、大学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的发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弘扬正确的三观精神

当前互联网+的信息无障碍传播下,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在进行传播,由于多种思想文化的冲击,而大学生又是非常容易受到文化熏染的群体之一,所以很容易被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文化思想所误导,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由此就会出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都非常的盛行,很多学生都缺乏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是在对学术的研究还是对生活的态度上都是抱有玩世不恭的态度。由于目前我国的在大学生的管理当中对于学生的思想世界的发展的关注并不完善,再加上当代的一部分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所以有效地在大学生管理当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树立团队合作的精神发展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九零后,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家庭教育的影响,唯我独尊的个人中心的意识非常强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集体意识,那么就学习和生活中就很难做到去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犹如井底之蛙。所以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部分的大学生在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意识都不强烈,唯我独尊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目前大学生在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够完全掌握,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和院校的不重视导致其精神世界的修养并不够完善,所以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并不够全面。而“工匠精神”中非常讲究与人协作配合的精神,可以让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大学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的问题分析

(一)深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

我们需要充分地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并不仅仅是由当代的一些教育体制和人才市场的原因所造成的。其中,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由于我国长时间处于一个封建体制下,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及当时的一种重农抑商的思想的影响,在当时看来工人技术的发展并不属于读书的范围之类,由于当时儒家学说影响,熟读四书五经等等才是属于“学习”的范围。对于职业技能的教育非常的模式,工匠的社会非常的低下,在后来的清朝对于工匠甚至采取的入籍的管理模式,对于工匠的人身自由进行很大的限制等等。在我国的特殊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对我国的大学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缺失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缺失

在现阶段的我国的大学生的管理当中,由于过分的重视学生的成绩以及就业情况,对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修养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很少有学校会在大学生管理当中启用“工匠精神”,即使存在也仅仅是局限在讲座或者是选修课上去进行,首先从制度上来说就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对于未来走向职业道路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说现阶段由于教育制度的缺失,我们才应该更要去积极的在大学生管理当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思想。

四、在大学教育管理中发展“工匠精神”可行性研究

(一)深入落实教学制度的改革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离不开制度的支持,所以在现阶段的大学生管理当中,我们不应当仅仅是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就业率作为衡量学院办学的水平,并且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培养的重要性。从制度上积极的宣扬“工匠精神”的积极作用,必须从制度上就让学校和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与成绩以及就业率来说对于学生的思想文明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我国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德艺双馨,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学制度的发展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积极的倡导“工匠精神”对于未来我国的教学行业甚至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在校园文化中有效的融入“工匠精神”

在大学校园当中,对于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校园文化,对学生来说,就是第二课堂、兴趣课,对学生影响很深。有效的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工匠精神”的宣扬。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形式,例如演讲、征文以及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工匠精神。利用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一方面来说,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扩展知识面,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利用老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当中有效的利用“工匠精神”去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通过活动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相比较传统的利用课堂的形式去进行传授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再加上由于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去了解的积极性,使得工匠精神可以在大学生管理当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前文中我们提到,“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那么就意味着必须要从实践中亲身体验才能深入了解,如果我们将工匠精神和具体的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够从一个更深的程度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先进性,并且激励自己将其作为职业追求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场景教学的方式,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一般来说,精神教育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很难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我们在进行大学生管理中,在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中,倡导一种“心传身授”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领会工匠精神。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大学学生管理当中发展“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目前我国的大学学生管理来说,有效地将“工匠精神”与学生的精神素质教学所结合起来,而不是单单的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简单的精神宣传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未来职业精神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看到“工匠精神”的在大学生管理当中的发展。

作者:巢居鹏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碧玉.浅谈美术教育的“工匠精神”[J].艺术品鉴,2016(10).

篇4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各人的理解不同,对其的解释也不同,但是最核心的依然是精雕细刻的精神,创新进取的精神,“智慧+苦干”的精神。

当然,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一种执著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在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一辆奔驰轿车、一把瑞士军刀,无论价值多少都会被匠人们精雕细琢,不会容忍出现质量瑕疵。

说来说去,工匠精神就是把事做好做正确了、做极致了、做完美了,尤其是把细节的东西做好了,把细节做好的过程。

或许我们一提到工匠精神,有人理解为简单的就是那些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工匠精神是从这些人身上走出来的一种精神。而且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如今,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有些人不管做什么,总要做个轰轰烈烈,或者说要干大事,小事干不好、也不愿意干,因此眼高手低,并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工匠精神也无从体现。

有人说,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少智慧,缺的是诚信、责任、技术、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和体制,这话有些过。其实,我们缺少的是把细节做好的一种精神,把细节做完美的精神。

篇5

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劳动人民创造了门类众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1]。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传统工艺振兴逐渐成为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并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7年3月,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一、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紧迫性

(一)身口相传的传承方式比较脆弱

香奈儿首席鞋匠称:“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2]。传统工艺的流传方式古老而传统,口传心授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师傅向徒弟传授,长辈向后辈言传身教。大多数的传统工艺都是靠民间艺人的记忆手把手世代相传,没有文字的描述,缺少固定的媒介,而且传统工艺传承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种传承方式相当脆弱,一来时间久远,有些技艺变形甚至面目全非,二来如果传承不及时,就可能出现“人去艺绝”的尴尬境地,导致有些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边缘。

(二)传统工艺传承“后继乏人”

一是愿意学习传统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手工技艺的掌握需要进行长期的手工练习,无法短期内速成,充满了艰辛。现代文明带来了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人心浮躁。当代的年轻人生活条件更加优越,择业也越来越带功利性,他们不甘寂寞,不甘清贫,更吃不了苦,学习传统技艺的主观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低,能潜心学习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了[3]。二是传统工艺从业人员自身的局限性。至今,仍然较少有开设与传统工艺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传统工艺依然延续传统的师徒传艺模式,大多数传统工艺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和系统的艺术基础理论辅导,必然导致其发展潜力受限。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创新、创意能力后劲不足,直接影响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行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特更无从谈起,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先进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机械化的流水线,使得工艺品可以“规模化”、“集成化”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品较为精细化,但更费工、费时,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上无法体现价值,明显处于劣势,手工艺人的生存面临危机。穷则思变,生存的危机决定了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可行性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1]。传统工艺振兴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既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举办相关传统工艺专业,将传统工艺融入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传统工艺传承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优势

1.人才培养优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部分高职开设了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并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不断克服传统师带徒和传统高职课堂教学的弊端,为传统工艺在高职校园的传承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2.教学及科研优势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他们科班出身,理论功底扎实,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掌握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都聘请生产一线匠人、工艺大师担任实训教师,成立大师工作室,教学中以实践为主,突出生产工艺,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优良的师资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中坚力量。而且高校容易集聚政行企校多方的力量,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4]。3.文化传播优势互联网时代,信息即时性强、互动性强、覆盖面广。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力军,高校也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利用高校较为完善的新媒体系统进行传统工艺知识报道,介绍传统工艺的内容和形式,挖掘其中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师生开展网上讨论、交流,可以有效覆盖全体师生并提高师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中,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

(二)高职院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契合点

1.有利于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传统工艺一般都经过上百年的历史传承,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传统工艺包含的文化元素、工艺理念、技法技艺及设计观念,凝聚了历代以来工匠的实践经验,物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可以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传统工艺的产生与地理背景和历史发展密切联系,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工艺风格。传统工艺具有地域特色,它承载了区域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区域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区域性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可以说,传统工艺是地方文化的精华。高校建在地方,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弘扬地方文化,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同时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培育大学文化特色,势必催出生极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在高职办学,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将地方传统工艺纳入学校办学体系,也是高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丝绸、陶瓷、漆器上的鲜艳色彩、美工图案,雕塑摆件、民族服饰中的高超技艺、精美设计,既实用又美观,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流露出古代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审美素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传统工艺的审美功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品味,形成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统工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是中国技术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口授心传,将匠艺传承,也将专注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传递[5]。高职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办学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职校园中传承传统工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有利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有利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传统工艺既具观赏性、艺术性,又具收藏性、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很多地方政府都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工艺文化,并作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大力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高职院校紧贴地方产业发展,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不仅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可以为当地产业培养一大批“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现代手工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等培训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三、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路径分析

(一)要以文化传承为定位,形成校园文化品牌

传统工艺极具人文底蕴,以独特的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校园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通过文化传承,可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也可以形成保护、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积极性、自觉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积极创设活动载体,找准结合点,力求工作成效。通过开展传统工艺宣传、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组建学生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开展活动,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工艺;举办传统工艺作品展,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等。

(二)要以“校行企”合作为基础,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更加重视传统工艺的发展,传统工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工艺美术产业龙头企业。传统工艺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职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得到行业、企业及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的优势资源、技术力量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力度,整合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力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院校通过聘请知名行业大师、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或直接进入教学一线充实教师队伍,立足课堂面对面向学生传授技艺;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同时,发挥院校科研的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传统工艺科学研究。

(三)要以技艺传承为导向,培养新生代工艺大师

传统工艺融入高职院校最终目的是实现技艺传承,通过高校培养人才,使得传统工艺后继有人,并将传统工艺进一步创新发展,发扬光大。可以结合专业教学,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组建专业团队开发教材,收集整理传统工艺优质资源资料,采用网络、新媒体等先进技术,通过文字介绍、实物图片、视频展示等形式,建成一流的传统工艺教学资源库。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匠心素养、技艺传承、创新创业等多层次开发特色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大力探索现代学徒制,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创意,着力培养新生代工艺美术大师。

(四)要以服务产业为宗旨,振兴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的传承要依托于整个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传统工艺的创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要服务产业发展。将传统工艺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以此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服务产业发展。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并承办大型的文化艺术展,搭建技艺交流平台。通过及时关注、各种传统工艺品博览会、传统工艺大展、大赛等信息,不定期开展岗位能手竞赛等,组织指导学生作品创作,推荐优秀作品参展、参评,提升学生工艺素养、技艺水平。同时要以创新创业为指导,建设校内创业产业园,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基金、创业场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学生以传统工艺产品作为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N].中国文化报,2017-03-27(1).

[2]李晓岑,朱霞.传统工艺与中国品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2):98-103.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C-0072-04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初,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实施意见》,推行“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的发展方式,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旅游业态。2013年2月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随即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将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作为推广研学旅行工作的试点。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强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苏州国际教育园从南北两面夹抱着石湖,石湖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它是绣工大师沈寿家园和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隐居地双料遗址。更有南朝史学家顾野王文化遗址、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枷塔、范家祠、潮音寺等优美景观。园内职业院校集中,苏州科技学院的“师陶园”;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图书馆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其巧妙融合“山”“水”概念并深涵造园思想,蜚声海内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半湖观鱼”;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模拟病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半湖碧玉”的渔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茶艺馆、“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等均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等吴地文化的旅游资源。园内职业院校众多,丰富的教育元素更是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

整合苏州国际教育园中具有人文价值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对园内的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历史名人等堑匚幕进行恰当分类,编写出符合园内学生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的旅游文化本土化园本教材,不仅能为师生提供探寻地域文化并在探寻过程中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的载体,得到吴文化的熏陶,实施素质教育,而且也为学生的研学旅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依托教育园南区在石湖景区内的优势,把石湖的辉煌融入园本教材系列,形成配套的旅游读本,可以为园内外师生乃至广大市民提供文化旅游读本,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价值,打响“游学国教,筑梦石湖”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定位和编写原则

为了编写园本教材,首先必须对教材有清晰的认识。“教材通常被认为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素材、材料或手段。”[1]本文所指的教材采用此观点,把素材的教材化作为教材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就旅游文化本土化的园本教材而言,对教材必须准确定位,即既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又可作为其它专业学生的选修材料,亦可是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课外读物,更是学生研学的重要资料。为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一)准确性与成熟性结合的原则。准确性是教材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不管编写什么教材,教材一旦失去了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正确性,内容的不正确也就失去了作为教材的资格。特别是文化旅游史料的准确性决定了尊重历史、尊重史实的基点。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选入教材的内容,原则上要求是研究相对成熟的,即人们的看法比较一致的内容才适宜编入教材,这样的教材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二)客观性与可读性结合的原则。本教材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和传播旅游和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提高他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教材与论文不同,不能掺杂主观的色彩,主观因素的支配会影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入手,强化亲和力,增强可读性。特别是注重选择学生易于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内容,因为“文化旅游的本质是学习和体验的过程”。[2]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原则。教材既要通过教育园园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体现吴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又要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研学真正达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又要把教育园内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等吴地文化元素成为广大市民旅游文化读本的有用载体。

(四)针对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原则。教材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在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中发挥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实践,使学生通过教材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创新潜能得到培养和挖掘,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五)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结合的原则。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体现趣味性,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吸引学生,达到趣味盎然的效果。而且要将知识性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之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爱教育园的真挚情怀,并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国际教育园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凸现教育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功能。

(六)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原则。教材应能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特点,从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能够充分把握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相得益彰。

必须指出:考虑到学生研学的需要,在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处理上,需要突出学生的“体验”,即安排必要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科教文化旅游景点观赏活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深地品味吴文化的魅力。在更好地了解园内院校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放松心情,放飞理想,并续上苏州文化匠师的绵长文脉。

三、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内容设计

苏州国际教育园是苏州乃至国内较有名的教育集聚区,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界分为南北两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入驻院校13所,在校师生近10万人。教育园内的质旅游资源不仅多,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如新石器时代的越城遗址、北宋的楞枷寺塔、明代的申时行墓等三处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春秋及南北朝的治平寺遗址、南北朝的顾野王墓、清代重建的范成大祠、行春桥、越城桥以及民国的渔庄等六处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有:

(一)传统文化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根据教育园文化旅游园本教材的本真特点,又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自然景观和地文景观类,如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枷塔、范家祠、潮音寺、渔庄、行春桥、越城桥等;二是历史名人类,如顾野王、范成大、沈寿、余觉、申时行等。此外,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及其提升文学素养、提高诗歌阅读水平的角度,前人名家们留下的关于石湖胜景的诗歌、散文也是学生学习吴地文化的极佳素材,如“范成大的《初归石湖》、李白的《苏台怀古》、白居易的《游楞枷塔》、王鳌的《越来溪怀古》”等。[3]

(二)现代人文景观类

国际教育园内独特的人文景观比比皆是,既有延续至今的文化,也有现代文明下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景观,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仿苏州园林设计的师陶园、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的制作和传习中心、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学院图书馆大楼等。

(三)传统与现代交融类

为了把教育园的外部环境打造成对学生开展旅游文化教育的平台,园内道路的命名都赋予了浓郁的吴地文化特色。“如南北方向的纵向道路以苏州历史名人的名、字、号命名,像雪君路、圣陶路、顾公路、致能大道、希文路、元髀贰⑽樵甭贰⒀泉路、文梁路和范蠡路等;东西向的横向道路以苏州历史名人诗句命名,如一川街、双清街、旅思街”[4]以及文耀街、年华街和丛霄街等。“延伸之,这些文化名贤都有相关的文化旅游景点作支撑。如,致能大道取自于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的字‘致能’,蕴含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又如,文梁路取自于苏州工艺美院创始人、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颜文梁之名;再如,生于苏州并曾任苏州知州的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名篇《苏幕遮・怀古》中有‘黯乡魂,追旅思’之句,此即“旅思街”的出处,而范仲淹纪念馆就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天平山下”[5]。当人们漫步于园内绿荫大道,不仅能感悟跨越千年历史、传承千年文明的沧桑和愉悦,而且让人深切感受到苏州区域内的国际教育园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

以上这些都是极具教育和旅游价值的材料,从材料化的文化旅游园本教材中可以让学生乃至市民了解石湖的历史、国际教育园的文化,进而感受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情趣等,无不闪烁着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四、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鲜明特点

苏州国际教育园文化旅游园本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抓住苏州国际教育园内职业院校集中的特点,在突出旅游性的同时凸显职业性,为职校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园内读本。

教育园内职业院校集聚主要表现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北两个区入驻了8所职业院校,包括南区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北区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技师学院,另有苏州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两所以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高校。而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特定岗位(群),培养技术应用或管理人才的,职业院校是传播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圣地。因此,园本教材的编写需要从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情感及职业习惯等有机融入到读本中,突出职业性的鲜明特点。笔者认为,这个职业性应该集中体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的传承。

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渐臻完美的精神理念。是工匠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是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信仰。“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其铸造出的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同样举世瞩目。可以这样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是职业院校学生应该树立的一种理想和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据苏州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苏州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研究调研,其中的“职业教育学生对学习内容需求”调查子项表明,学生普遍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导。可见,职业院校聚集的苏州国际教育园编写的园本教材中需要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

比如,位于教育园内的渔庄,为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别墅农圃堂故址,后由近代书法家余觉所建,其夫人便是“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的沈寿。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在女红传习所,沈寿培养了大批刺绣女工,使得苏绣艺术得以发扬光大。与此相得益彰的是园内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有“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有着历史悠久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这些都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极好素材。

苏州历来就是百工集聚的“工艺之都”,能工巧匠辈出。“从相传春秋时期善于铸剑的干将,到明永乐年间名闻朝野的‘香山帮’泰斗蒯祥,以及擅长石料工程筑造和石雕、‘官至工部侍郎’的陆祥。他们名中的‘将’‘祥’都与普通话或吴语中的‘匠’近音,可见其技与名已无法分割。”[6]正是历史上无数能工巧匠发挥了“工匠精神”,才创造出卓尔不群的“苏作”品牌及其市场影响力。苏州刺绣、苏州檀香扇、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作为“苏作”的亮丽名片,其历史上所形成的独有特色,既是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又是需要在高超技能基础上的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以及兼容并蓄。不仅是一种慢工细活,更是一种专注、敬业的职业精神的体现。是“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内涵之光在匠人身上的闪耀才得以弘扬,以这些内容为载体,配之于教材中的文化体验环节,对于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而让“工匠精神”光而大之都是大有裨益的。

⒖嘉南祝

[1]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2]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秦益范.苏州石湖胜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4]陶友华.地域文化视阈中的高职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究[J].职业技术,2013(11).

[5]殷堰工.苏州国际教育园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篇7

关键词:东阳方言 文化背景 文化习俗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一 东阳方言形成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东阳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的移民、地理位置的分布、行政建置与更替、地形地貌、风土民俗等特点给东阳方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春秋时期,东阳属“越南句无地”,为古越人居住地。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战国时期,楚国大败越国,越族的一部分居民又一次流徙至东阳地域,所以东阳的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古越文化气息。在南宋之前,东阳地广人稀,人口也多以古越遗族为主,直到南宋初年,随着一波又一波中原人士的大举迁入,东阳的人口猛增至48万。众多中原氏族迁徙东阳的同时,中原文化也在东阳扎下根来,并与古越文化一起形成了具有东阳自身特色的主流文化。吴语可以分成三个区(北区、南区、西区)、六个片(太湖片、台州片、婺州片、处衢片、东瓯片、宣州片),而东阳方言属婺州片。各片之间的语言基本不能互通,这在婺州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实就是在东阳市内,各个镇乡之间的方言也有明显的差异。

二 东阳方言的特点

东阳方言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较多的古语成分,也有较明显的区别于吴语的地域色彩。本文以东阳方言的吴宁音为主:吴宁音有28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47个韵母、8个声调,其分布与中古四声有整齐的对应关系;在语音、构词、语法上都有很多特点,值得探讨研究。

1 复杂多样

东阳地处丘陵地形,在解放前,人们之间的交流来往十分不便,所以东阳方言就有了南乡话和北乡话之分:南乡为南江流域,北乡为北江(即东阳江)流域。而两乡话中的各地亦有差异,例如,东阳方言中的“妈妈”一词就有“阿嫫”、“唔妈”、“阿娘”等多种不同发音。

2 先秦古音

东阳方言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演变、丰富、发展,东阳方言渐渐有了差别,但大同小异。东阳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先秦古音,也算得古代语言的活化石。例如,东阳话中的“乌阴”指的是天色傍晚,“乌”在古文字里寓意太阳,“乌阴”是太阳下山时,太阳光减弱或消失,大地开始阴暗。

3 内涵丰富

在东阳方言中有许多词语话表现力强,并且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例如,“灵清”这个词就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第一,是指具体事物的整齐清洁有条不紊;第二,是指视觉、听觉上的清楚。含义都与“清楚”相近;第三,是指明白事理;第四,用来形容女孩子长得好看,眉清目秀,与北方话的“水灵”相仿。“灵清”也有其他含义,相当于“完蛋”、“结束”。如:“价格日日跌,本钱都蚀了,结灵清了(这下完蛋了)!”

三 东阳方言与文化风俗的联系

一种语言肯定有其独特的声音和文字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承载的独特的思想,这具体地体现为人们对运用这种语言词义的定位。东阳话是汉语系列的一种方言,研究东阳方言,除了研究它独特的发音规则和个别汉字的选用,更应该研究方言中某些词语俗语所代表的独特含义,从而探究东阳人的生活习俗、道德思想和价值取向。

1 东阳方言与东阳“三乡”文化的关系

如果说“三山夹两盆”是东阳的地貌特征,那么“七山一水二分田”则是东阳的资源特征。东阳地处浙江中部,同时人多地少,为了求得生存,东阳人选择了历史与传统相结合的道路,即借助当地的天然资源,极力发展农业之外的手工业与建筑业。因此,东阳的泥、木、石、篾等工匠众多,东阳木雕鬼斧神工,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东阳竹编巧夺天工,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阳人靠着一门手艺,走南闯北地寻找生存的机会,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工匠文化。东阳“百工之乡”这一独特的人文现象,铸就了具有浓郁特色的东阳人文精神,成就了东阳“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华丽篇章。除了文字记载外,口头传承民俗谚语最能直观体现东阳本土文化的方式:(1)与东阳工匠有关的俗语。东阳方言中有好多体现东阳工匠文化精神的俗语,言简意赅、形象鲜明、音调和谐、朗朗上口,细加体会,很多都能体现出东阳工匠文化精神的精髓。例如:“东阳东阳,泥水木匠。”自古便有的一句话,概括简单精要,一听就知道东阳的特色。再如,形容工匠种类:“鞋匠师傅靠楦头,裁缝师傅靠熨斗,铁匠师傅靠镦头,木匠师傅靠墨斗。”表现了东阳人推崇真才实学,以及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精神。东阳的传统手工艺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手工技艺的范畴,东阳工匠追求品质、不屈不挠、勇攀高峰,他们已经成为了东阳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与东阳教育文化有关的俗语。东阳历来崇尚读书育人,努力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外出求学自古便被东阳人视为出人头地的主要方式,离开家乡越远,说明越有本事。东阳方言中的贬义词汇“田乌龟”、“洞里狗”等,用来讽刺一辈子窝在家里碌碌无为的人;而且东阳读书人出门后,不混出一个样子来,是羞于回乡的。例如,东阳方言中的“东面勿亮西面亮,除了南方有北方,除了前山有后山,除了芙蓉有牡丹”,反映了东阳人的上下求索、永不言败、善于变通。因此,东阳人中最终有一番成就、出人头地者,数不胜数。东阳教育价值文化的原始胚胎是刻苦有为的古越价值文化。因东阳古属越地,所以卧薪尝胆是古越文化的精华。直至宋室南迁,入世有为的儒教理学文化丰富了东阳传统人文的底蕴,促进了东阳文化中的苦读求仕的教育价值追求。自古崇尚教育的东阳人,将文化作为“能成器,难成大器”的基础,而东阳教育价值文化的现代继承,则从“有为不自在,自在难有为”的人才成长、反复证明的事实出发,更多表现出对东阳现有教育条件和发展水平的理解,是东阳历史教育价值文化对人本质锤炼的最好阐述。

2 东阳方言与东阳人价值取向的关系

从近代开始,东阳人口激增,资源变得贫乏,但思想深处仍坚守家乡根的信念,“穷不离祖宅”作为精神支柱仍然代代相传。但作为事业的价值观,东阳人又倡导“离乡则贵”。在外创业、在乡置业,则是新时代东阳人的普遍行为。下面列举一些东阳的方言词汇来看看东阳人的价值取向:1、“做人家”。在东阳方言里,“做人家”意为省吃俭用、吃苦耐劳;“做人家”亦可理解为“筑人家”,就像燕子筑巢那样,一点点把泥衔来,一天天把家筑起来。历史上,东阳境内的南江、北江是条多灾多难的河流。民谣言:“东阳二条烂肚肠,天晴飞机场,天雨太平洋。”由于以前东阳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所以面临生存危机的东阳人便有了“做人家”的意识,进而创造了“做人家”这句东阳话。也正是靠“做人家”,艰难的日子才过了下去;靠“做人家”,把子女抚养长大,把子女送去读书、培养成才;靠“做人家”才把家里的房子盖起来。历史上,东阳是靠“做人家”生存下来、发展起来。所以“做人家”是东阳普通人家最常提起的人生信条,是教子有方中的第一方。东阳方言谚语里的“一日省一口,三年买头牛;一日省把米,三年添床被;一日省一两,一年可装仓”,便是“做人家”与东阳目前富足的现状之间的联系;2、“食”字表述。随着现代人们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吃”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例如:吃饭;喝酒;品茶;抽烟等等。但在东阳话中,至今还是统统用一个“食”字表述,如:食饭、食酒、食茶、食香烟。这既说明了东阳这个地方的文化已经久远,因为东阳话包含了中华文字的古音古义,一个“食”字就一直就这么用下来;也显示了东阳人的自然和古朴,说明了历史上的东阳人饮食简单,只是填饱肚子,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历史上的东阳人是不图享受才创业的,如东阳人的行为选择是:“贵买用具,贱买食”,即就是干菜拌饭,家里也要置花床大橱的;3、“东阳man”。在外地,常称东阳人为“东阳man”。不懂的人,以为外地人是称“东阳蛮”,或是“东阳颟”,是对东阳人的轻视。其实外地人对东阳人的这个称谓,是他们复述东阳人之间常用问候语而来的。东阳人在外,一听到东阳的乡音,就会问他“东阳man?”意思是问:“你是东阳什么地方的人?”“东阳man?”是东阳人特用的话语,表明了东阳人的行为特征,体现着东阳人独特的价值观念。它既叙述了东阳人深深的家乡根的意识,又诉说着当今的东阳人已游走四方,天下为邻了。近代的东阳人从小就从父母那儿继承了这种双重的人生价值观念。贫穷也罢、富贵也罢,东阳人会始终把根扎在东阳。为了生活,东阳人不怕远走四方,难也好、繁也好,东阳人都特别具有韧劲,一切为了发展,一切都要讲究效益。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念的熏陶下,东阳人才创造出了东阳木雕和东阳建筑的品牌,留下了工艺美术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的三乡文化。大批的东阳人外出经商、做工、办实业,但他们的孩子还在东阳读书,他们仍然会在功成名就后回归故土。

以上这些独特的词汇反映了东阳境内的独有现象,从这些词汇可以看出东阳的人文精神、人生观、价值观。

四 时代变革中的东阳文化

1 渐渐逝去的东阳方言及传统文化

东阳方言的现状可谓岌岌可危: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道的东阳方言,而大部分年轻人使用东阳方言的概率则大为降低。此外,由于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潜心研究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手艺普遍流失的现象。后继无人已经成为了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面对的最大困境。在地方习俗方面,我们的生活不断进步,在接受新的事物和习惯的同时,却忘记了传统。面对濒危的东阳传统技艺和传统习俗,必须尽快对之进行抢救、保护。

2 保护东阳方言,拯救民间文化

单就一个区域的语言文字的中断就足以导致该区域文化的断裂,而东阳的一些传统正在减少并且消失。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已经在进行中。如何挖掘和传承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传统方言与文化,俨然成了一批当代东阳文化人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

五 结论

本文在东阳方言与该地域文化结合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几个方面,大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东阳方言以吴语为主,同时众多的移民使得中原语与本地语言相融合,是造成东阳方言有区别于传统吴语的重要因素;东阳方言作为吴语的一部分,也因为这个缘故有大量古语词的保留,古老的文化习俗也随之有很多的传承。由于东阳大批读书人与工匠的流出和中原人口的进入,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撞击、融合,使东阳文化成了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多元化文化。由于东阳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东阳独特的文化遗产、民俗民风、东阳方言和东阳人的行为。东阳地域文化的本质,其实体现的就是对人的价值判断和追求。东阳传统文化的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寻找充满生命力的革新之路则是每个东阳传统文化探索者的责任;尝试、选择并将其付诸行动,更是每个东阳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阳市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

[2] 曹志耘:《谈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

[3] 曹志耘:《浙江省的汉语方言》,《方言》,2006年第3期。

[4] 杜晓波:《〈红楼梦〉与东阳方言》,《东阳日报》,2009年9月9日。

[5] 蒋雯:《古汉语衍化而来的东阳话》,《东阳日报》,2009年9月2日。

篇8

如今一提到“工匠精神”,许多人言必称德国、日本制造的产品,或者瑞士的钟表等。其实,德国、日本等达到当今的制造与工艺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1887年,英国人通过了侮辱性的新《商标法》,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Madein Germany”,以此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日本也不例外。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在《日本造》一书里讲到一个细节:索尼创业早期,Madein Japan曾是差货的代名词,他们当时特地把这几个字印得特别小,直到美国海关说这些字小得都看不见了才被迫放大。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春秋时期,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直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中国古代的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精美的产品一直代表着当时世界一流品质。

虽然中国很早就有过工匠精神,但由于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理p文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使得传统文化里“工匠”的地位很低,工匠精神很长一段时间被主流文化忽视。

中国游客赴日扫货,疯狂购买电饭煲的行为刺激了一大批国人,包括华为总裁任正非、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格力电器原董事长董明珠等中国企业家。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技术与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正在对传统的生产制造和组织方式等产生革命性影响,仅仅精益求精是远远不够的,工匠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呼唤“新工匠精神”!

除了传统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把产品做到极致的基本内核之外,互联网+时代的新工匠精神的特征至少还应包括:创客精神、开放协作、迭代创新、又好又快。其中,创客精神是核心,开放协作是条件,迭代创新是方式,又好又快是目标。

乔布斯、马斯克都是当今最具“新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乔布斯推出的iMac、iPod、iPhone等划时代创新产品无不体现了其精益求精、把产品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和卓越创新精神。埃隆-马斯克是继乔布斯之后当今硅谷乃至世界最传奇的连续创业者和企业家之一,被誉为“硅谷钢铁侠”,先后创办或主导了zip2、Papal、特斯拉、SpaceX、Solarcity等数家横跨互联网、清洁能源、电动汽车、航天等多领域、能够影响人类的高科技公司。以特斯拉电动车为例,他对产品品质和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特斯拉目前已经成为引领风潮的世界最酷最先进的电动车品牌,在质量、安全、性能、用户体验方面均达到目前世界智能汽车行业最高标准。

要想真正塑造‘新工匠精神’,关键是因地制宜设计和落实鼓励精益求精、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新工匠制度’。

除了精益求精,他的连续创业经历也很好诠释了创客精神、开放协作、迭代创新、又好又快,充分体现了新工匠精神。例如,2014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将开放特斯拉的所有专利,帮助其他企业研发先进的电动汽车,掀起汽车行业颠覆性的“开放源代码运动”。

此外,马斯克创办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可回收火箭的研发与测试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迭代创新、又好又快的理念,例如仅2015年1月以来,猎鹰9号火箭就进行了多次地面和海上回收试验,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经过快速迭代和不断测试,终于先后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4月成功实现地面和海上回收火箭,这是国际航天史上标志性事件,将有望使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

“新工匠精神”的五大举措

以“新工匠精神”取代“打工思维”。通过发掘总结新工匠精神的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全公司营造重工尚器、鼓励发明创造与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工匠和创客们真正感受到自尊、存在感和价值感。

激励员工以“新工匠精神”取代“打工思维”。“工匠”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视粗制滥造为耻辱。“打工仔”则对领导和上级负责,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和赚到钱。当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赢利而做的时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唯有全体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企业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公司应把新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文化纳入企业成长基因,并通过加强培训、管理、制度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把工匠精神落地固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和管理者的心灵深处。例如,定期开展工匠周、“最美工匠”评选活动等,使新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位员工的DNA。

位于浙江的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年来一直默默遵循着“工匠精神”的精一之道,现已跃居为亚洲最大的手工具企业。有款名为“倍速螺丝刀”的新产品,是巨星的首创,在2015年卖出了一个亿的销量,其奥秘在于,无论手柄是正转还是反转,其输出都是一个方向,这样拧螺丝就不用反复调换用力的方向,效率无形中提高了4倍。这种细节的设计,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除了精细和考究之外,人性化的设计也无处不在:将多种规格的螺丝批头做在同一个螺丝刀上,可以直接实现更快速地使用;通过纳米改良技术,让工具把手不易打滑,也不会吸附灰尘。种种如此,让买到产品的人能真正感受到产品背后的工匠精神和情怀,而不只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普通工业品。

以新工匠制度使新工匠文化与习惯落地。倡导工匠文化固然重要,但让认真做事的工匠与创客能够得到足够激励和尊重的制度设计与落实更关键。

工匠精神不是自发实现的,光靠领导重视、道德宣讲和媒体宣传远远不够,还应有相应的规则制度作为保障。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也不是天然形成的。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工匠文化和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例如,同属日耳曼民族,且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产品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产品却乏善可陈,最终经济社会陷于崩溃而导致柏林墙倒塌。可见工匠精神并不是少数国家、民族、个人的专利,建立不起完善的工匠制度,就形不成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过去几十年我们其实―直也在倡导工匠精神,但收效甚微,关键就是因为政府和企业领导尽管在精神文化和道德层面强调做事情、做产品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但实际的考核激励与惩罚体系里面又并没有把工匠精神真正细化为可以测量的重要维度,而是更加强调数量与规模、速度、成本等更有显示度的经济指标(尽管也有质量指标,但质量并不能完全代表工匠精神,且质量指标的重要性也往往不如其他指标),因而往往导致大家更为急功近利、短期导向、效率导向而不同程度忽视了工匠精神与发展质量。

因此,要想真正塑造“新工匠精神”,关键是因地制宜设计和落实鼓励精益求精、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新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大家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新工匠精神”。

杭州巨星科技对研发设计团队有着一套完整的考核和奖惩制度,让员工可以从成功推向市场、后续销售好的创新产品中得到奖励,也会根据产品追踪中的客户评价,及时改进和完善产品。这让专注踏实、追求完美的理念贯彻到了每个员工的价值观中。在浮躁的时代中,这种紧贴产品的荣辱感,尤为难得,而背后的关键是落实到制度设计中。

德国政府特别注重引导制造企业向专业、精密、高技术的方向发展。行业协会等在制定各类企I排行榜时,并非像中国评定百强企业那样按营业额大小排名,而是依据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准、细分市场占有率等进行评判,排名靠前以及获奖者往往不是规模最大的,而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在这种氛围下,企业就不会追求简单做大规模,而是坚守“工匠精神”,竞相在技术上积累、创新。

夯实新工匠活动载体。创客空间、实验室乃至车库等是工匠、创客们聚会、动手鼓捣小发明创造活动的场所。工匠和创客们根据兴趣共同开发有趣和富有意义的项目。

意识到创客空间的意义和价值,一些领先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例如,通用电气(GE)和LocalMotors共同打造的FirstBuild就是一家基于社区和众包理念的“梦工厂”,旨在吸引发明家、设计师、工程师、学生以及所有的普通人,一起协作,让想法成为现实的产品。对于大部分的传统公司来说,一个产品,从有最初的想法,到研发、设计,再到最终完成生产,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以上。如今通用电气FirstBuild用众包+协作的模式,加之3D打印机作为生产工具,使整个商品生产过程只需花费数月。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通用电气搭建的这个“梦工厂’里,每个人都将成为“造物者”(Maker)。

为新工匠提供工具。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冯.希普尔教授提出了用户创新工具箱的理念。用户创新工具箱是一种帮助顾客完成创新活动的工具。它允许用户参与设计一种新颖的产品,并提供反复实验的平台和及时反馈用户设计理念的结果。互联网的神奇在于将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大众化,任何有创意的人都能通过软件代码把想法变成设计,又能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将设计变成产品,然后,还能通过互联网将产品卖到全球。

篇9

工匠精神的相关概述

1.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本质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其能够很好地反映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主要是强调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精益求精的理念,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从而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职业价值观念。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包括以下三点。(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同时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这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是成为新时代工匠的前提和基础。(2)规则意识和标准意识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其中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规则的遵守与对标准的坚持上,这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3)精益求精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依靠的是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创新和质量的提升。精益求精代表着劳动者立足本职工作,对极致、完美的不懈追求,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高体现。同时,在工作中反思,将反思结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创新,实现知行合一是精益求精的实现路径。

2.工匠精神的功能(1)激励功能工匠精神是我国的精神瑰宝,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能够使员工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精益求精,努力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2)规范功能工匠精神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员工提供行为准则,拥有工匠精神,企业员工就可以很好地约束与规范自身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在工作中严格地做到自律与他律,在工匠精神约束下自觉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3)指导功能工匠精神能够很好地指导企业领导者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同时工匠精神对员工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指导员工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完成工作。(4)育人功能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其还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奋斗的精神,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渗透工匠精神,其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新时代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工匠精神的缺失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上世纪中期我国由于物资较匮乏,人们很少会去关注精神方面的东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部分人因炒股、投资房地产等快速富裕起来,这就导致很多人更加追求这种见效快的致富之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工匠精神的存在。除此之外,工匠精神的缺失也有学校办学理念方面的原因,很多院校在办学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或者是文化知识,对工匠精神并不重视,导致经常会出现重技轻人的现象,大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只是对知识与技能单方面进行传授,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道德操守等方面的教育却少之又少,这就直接导致院校内的学生缺乏工匠精神,进而会导致社会上工匠精神的严重缺失。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与职业道德理念,而工匠精神中包含着一定的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理念,这与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的是相一致的。同时,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会对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与需具备的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作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更乐于投身工作,这对学生以后工作会起着积极的作用。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总希望可以把自己所学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但事实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创新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不利于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工匠精神中包含着不断探索、不断钻研的精神,这极大地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对策

1.工匠精神融入课堂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为了更好地保证其效果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市场营销专业课堂中将工匠精神进行阐述,对工匠精神的内在意义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增强自身的工匠精神。学生在校园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为了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方面的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工匠精神。其中在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专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匠的基本素质,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当着重强调专心学习与专心工作的理念,其中专心是工匠精神中最为核心的一种能力,这也是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逐步培养学生的专心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2.工匠精神被列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合理分析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工匠人才的目标。其中专心、专注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专心、专注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上专心,在生活与工作中也专心从事某一项工作,从而促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就业,为企业与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此外,为了在高职院校内部更好地推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工匠精神讲座、活动、比赛等,从而扩大工匠精神的影响力,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鼓励教师将工匠精神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且做到言传身教。因此,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则需要将工匠精神列为考核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最终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3.丰富教师的企业经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是授业解惑者,还是学生的益友。在市场营销中要想充分融入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企业经历,多到企业中去进行一定的学习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工匠精神。同时,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工匠精神的相关培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将工匠精神传授给学生。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进入社会与企业进行自我素养的提升,使教师在各种实践与亲身体验中不断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领悟。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获得良好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一系列以工匠精神为考核指标的教师专项考核系统,对那些在专项职能考核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表彰,从而激发教师学习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概念与重要性的阐述,并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与敬业精神,从而使学生逐步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做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校企合作市场营销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基地。一些院校虽然在校内修建了实训实验室,但这些也只是对市场营销的一种模拟,学生在实验室中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当前市场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学生在学校进行工匠精神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以学生可独立承担责任的实践方式,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专心、专业的工作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校企合作,切实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将学校与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工作实践平台,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篇10

作者简介:路宝利(1969-),男,河北香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思想史;杨菲(1985-),女,河北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王亚男(1989-),女,山东烟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职业教育原创困境与范式转换研究”(编号:15YJA880045),主持人:路宝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4-0005-10

“中国制造2025”须臾离不开本土“工匠精神”之积淀,即便在手工业史上,设若没有“匠道”支撑亦不会有“匠艺”之精湛、唯美与卓越。遗憾的是,自德国工业4.0提出之后,每谈及此事,我国学界或流连于德国中经宗教浸濡的“职业主义”[1],或津津乐道于“斯托阿迪瓦”[2]等欧洲“匠人”,本土史上铸剑名家“钟离”、制琴名家“雷氏”等鲜有人提及,魏晋马钧、宋代李诫等技术革新者与工程典籍始撰者更是无人知晓,自然其间内蕴的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等本土“工匠精神”渐被遗忘。换言之,在中国百余年“被现代化”进程中,本土“工匠精神”连同传统匠人、匠艺、匠制等一同“断裂”,终使其渐失原初的根基与自然的进程。问题是,“中国制造2025”或许可以部分“仿效”德国汽车、瑞士手表与日本电器之工艺,但断然不可“全盘照搬”他国的“匠人”体系,其间尤以“工匠精神”层面如是。而在另一维度,职业教育过度推崇“能力本位”则使“工匠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再一次失去重建与传承的机会。当下,如欲在西方话语主导的“智能制造”时代有所作为,尤需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匠道与匠器诸“张力”空间中寻求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应对之策。

一、“断裂”与“悬置”――断代工程“缘起”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遭致打击具有“双重”意味,一方面,即在欧洲框架主导的“被现代化”进程中,呈“整体性”被遮蔽、中断、遗忘甚至丧失;另一方面,本应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传承却始终没有将其有效地“课程化”,遂而一直处于“悬置”之态,这即是“工匠精神”断代工程提出之故。

(一)“断裂”――“被现代化”逻辑

当下言及制造业之质量水平,于中国,除卫星、高铁、核电等为数不多的高端领域外,多以德国、日本诸国为典范,原因在于,除日本电器、德国汽车等诸多品牌冠盖全球以外,更有青岛“德国‘亨利安家族’所造挂钟百年精确如初”、青岛地下管道工程中“德国油纸包之前瞻”等颇多赞誉。叩问此事,每每溯及技术、工艺背后锐意臻美的“工匠精神”,而德国匠人“标准化动作”、日本匠人“一生专注一事”之说等皆“铺天盖地”而来,更有主导匠人文化之势,如此等等。事实如是,“德国制造”、“日本制造”质量毋庸置疑,然由此疏略中国本土“工匠精神”的自觉挖掘与重铸,遂而转向西方话语“替代”不仅错误,甚至含蕴深重的危机。

在手工业史上,中国断然不缺“工匠精神”。事实上,一部《马可・波罗游记》业已将中国悠久的精美创制展示给欧洲殖民者,在另一维度,“李约瑟难题”亦是在赞誉手工时代无与伦比的“中国制造”之时发出的“问辩”。事实的确如是。明代以往,中国以杰出技术与卓越发明著称于世:勿言农业技术的辉煌创造,诸如原始瓷器、商代后姆戊大方鼎、汉代造纸、魏晋百炼钢、唐代赵州桥、宋代印刷术……等领先于世的手工业技术皆不胜枚举。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英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曾慨叹:“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数属于中国人。”[3]显然,坦普尔所言主旨中国手工时代杰出的技术文明。由此推断,设若没有“工匠精神”,缘何有如此多的技术“经典”持久地扬名于世。

问题是,本土“工匠精神”遭遇欧洲工业霸权之后,并未与现代工业制度自然发生“耦合”,遂而“中止”了自我“现代化”的步伐。工业革命之后,西班牙、英国等欧洲诸国率先启动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进程,且在生产力发展层面以短短300年“超越”了积淀万载的农业文明,诚如托夫勒所言:“工业制度是历史上的一场洪水――短短三百年,使此前的一万年黯然失色。”[4]在此殖民地框架中,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之列,西方“现代化”模式遂主导了本土进程,并有选择地“控制”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质地、结构与其间诸要素的“此消彼长”,殖民地国家“现代化”自然进程被中断,本土因子被遮蔽,本属不同民族的“异质现代化”只得隐性存留,遂而彰显出世界“同质化”取向。其间,沿袭农业文明的杰出手工业体系及其内在的“工匠精神”自然排挤于主流产业之外。

更为严峻的是,当17世纪启动的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由西方传教士有“讯息”传至中国本土时,基于中国封建王朝持久的盛世与世界影响力,尤其是明代中期处于“世界顶峰”的惯性使然,并未令世人对于来自西方的“现代化”自觉意识得以觉醒,结果是,面对“现代化”这一新生事物,中国一方面以本土即将“衰落”部分去抵制这场“由西向东”的强劲运动,遂而遮蔽了自身“生长”的因素,终失自觉“现代化”之重要契机;另一方面在“被现代化”巨力中忙于照搬,遂而失去对于欧洲范式“本土化”之能力,这直接埋下了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中国传统因子的“断裂”。

概而言之,西学东渐之后,西方话语主导的世界渐次波及科学、教育、文化等诸领域。就“工匠精神”而言,“横向借鉴过多,纵向传承过少”的现象日趋严峻。关键在于,如若在时下“智能制造”进程中仍未唤醒“工匠精神”的重建自觉,势必再一次失去“回归”的契机遂而陷入另一“恶性循环”之中。

(二)“悬置”――“能力本位”取向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除思想界之外,教育界尤需保持“敏锐”。因为,思想界本应“深邃”,教育界自当“超前”。职业教育如是。但遗憾的是,中国思想界虽具本土意识且已触及主流文化传承与重构,但对于“工匠精神”仅是在宏观视阈偶有提及而已。职业教育领域则长期秉承“工具本位”理念,遂而丧失了固有的敏感,更不消说其间德育、美育以及启蒙元素嵌入之“自觉”。结果是,“工匠精神”因个中原因基本被“悬置”起来。在哲学上“悬置”一词本出自胡塞“现象学”[5],此处则有“疏略”之意。

毋庸置疑,尤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职业教育成绩斐然,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多是“西方话语”。以职业教育课程变革为例,30余年来,先后有国际劳工组织MES课程、北美CBE课程与项目课程、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等登陆中国,但是,诸模式只是将DACUM、BAG等“程序化”的课程开发技术引入中国,但其间涵括的“工匠精神”并没有“显性”其中,即便涵括也并未进行本土化“转译”。在一定意义上,中国职业教育界,更多是忙于将DACUM、BAG等“经典”技术照搬、传播而已。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在凸显“能力本位”且在完成“学科导向”课程向“工作导向”课程转向过程中,只是注重了“Know How”(能力之知)优先于“Know That”(命题之知)认知转变[6],或言注重了“学会工作”,但疏略了其背后的“教育旨趣”与“教育追求”,甚至可以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只是完成了“如何做”的环节,或只是将“工作体系”与之融合,而“工匠精神”因子尚未实施“课程化”处理,至于“工匠精神”属于“中国话语”或是“西方话语”更是无从考虑。

接下来任务是,继“工作体系”之后,需将“工匠精神”重建与传承纳入职业教育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之中,当然,在另一层面,该项任务还应在产业体系中进行,只不过,“工匠精神”重建与传承对于后者或许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前者则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尤其当下在产业体系中未觉醒或无暇顾及之时,职业教育“自觉”尤显重要。

二、“剥离”与“审视”――断代工程“自觉”

百余年“被现代化”历程中本土元素的不断成长、积淀,终使“工匠精神”断代工程“自觉”意识渐被唤醒,其间,无论使“工匠精神”在产业界“断裂”处得以衔接,或在职业教育界“悬置”之处所获得重构与传承,皆需在与“参照系”的比较中,回归至本土原初的精神框架。

(一)“剥离”――本土框架“起点”

设若将“经世致用”视作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则其构成了中国“工匠精神”的总体文化背景。但是,中国文化并未将“经世致用”引向狭隘与偏颇,而是在“致用”与“非器”、“德性”与“大巧”、“革新”与“守矩”、“血亲”与“家国”之张力中,使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成为中国工匠之最高追求,且成为中国“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并且,该项“剥离”工作,是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的逻辑起点。

1.通艺通道――哲学层面。中国哲学具有辩证属征,表现于匠人领域,尤其彰显由“艺”至“道”的通达。在手工时代,传统匠人虽以技艺立足,但中国匠人并未拘囿于做一呆板的“操手”。事实上,在“经世致用”总体背景之下,另一“非器”文化嵌入其间,且二者交相辉应,并置合一,遂使史上杰出匠人整体上呈现出“通艺通道”之境界追求,且在两个维度上,凸显出“经世致用”与“非器”这对范畴之张力空间。

由“艺”通“道”,致使视技艺为谋生手段的狭隘观念首先被突破。诚如朱子所言:“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5]意思是,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而是要通于艺、游于艺。《论语》之中,“樊迟请学稼”、“君子谋道不谋食”等语录记载业已表明儒家这种追求。在一定意义上,由“艺”通“道”极具人性解放的意义,即匠人以“技艺”为载体或媒介,透视人生与天道,虽劳作却也“诗意地栖居”。以现代职业教育话语诠释,即儒家对于技能型人才局限性以及教育功利性提出批判,为本土职业教育旨趣追求奠定了思想基石。

在另一维度,通“道”之“艺”终使匠人突破了“工具”的拘囿,诚如在《论语・为政》中:“子曰:君子不器。”一说,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仅为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否则,势必陷入技艺对于自身的“奴役”。沿袭于此,魏晋时颜之推则进一步提出了“艺不役人”的哲学命题,且为规避该现象发生,遂而呼吁技艺“可以兼明,不可专业”之原则,否则,如果专精一艺而且超乎常人,闻名之后,即会为地位更高的人所役使。由此看出,颜氏“薄技重于家财”与“艺不役人”论断之辩证性,恰是‘君子不器’嵌入“经世致用”的最好诠释。

2.德艺兼求――德性层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德彼此相依又各居其所,诚如在《老子》之中,分道、德两部分,其间蕴意既是承接中华文明发源以来的积淀,又成为之后本土诸业文化的宗脉源头。自然,中国“工匠精神”在追求“通艺通道”之境界时,同时呈现“德艺兼求”之旨趣。可以说,在中国,丧“德”之“艺”业已不称之为“艺”,丧“德”之“匠人”势必被排除在主流之外。

“德艺兼求”在标准上倡导“德艺周厚”。该观念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史学家范文澜列举的神农、周弃、后土等12个受祭祀的祖先神皆品德高尚、技艺卓著,原始文化“崇德尚贤”为后世诸多领域文化伦理走向奠定了基础。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德艺周厚”遂成为诸领域人才标准,匠人如是。诚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所说的:“即人诚孝,杂艺自资”,即是对“德艺同厚”思想的典型论述。

“德艺兼求”在方法上倡导“德艺并察”。早在《尚书・立政》记载:周公教诲成王,识人应“忱恂于九德之行”,既审视人的内心之德,又考察体现其德的道艺作为。西周选士制度凸显出德行与道艺兼求的明显特征,如在《周礼・乡大夫》中记载“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6]另在《隋书・艺术列传序》中,评述医官之时,认为应是“救恤灾患,禁止邪”、“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至于那种“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或“矜以夸众,神以巫人”的所谓方技之人,在当时已为人所不齿,且被指斥为“技之下者”。

基于“道德本位”的传统文化,尽管倡导“德艺兼求”之策,但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实则是“以德为首”或“德在艺先”,该人才观至今如是。

3.维新守庸――气质层面。中华文化素来具有革新精神,诚如《大学》开篇即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命题,群经之首《周易》之“易”即“变化”之意。由此透视出中国人的原创精神缘自于长期积淀的文化,且本土文化中的革新精神又进一步塑造了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精神。更为可贵之处在于,中国文化之“变革”哲学,是“变”之守度、“变”之守理,此理即“中庸”。在匠人领域贯穿此理,遂使“维新守庸”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工匠精神”层面,维新主要表现为一种“创物”精神。在此方面,圣人先贤堪为典范,之后逐渐衍生出一种“匠人”文化。诚如在《周礼・考工记・序》中记载“智者创物,巧者述之,皆足以为利,而物无不备,用无不致,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者,惟圣人为大。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至于民间,西周以往,铜器有后姆戊大方鼎,陶器之刻纹白陶无人继做,原始瓷器出现,纺织品有锦、绢,建筑有“鹿台”之建,骨、角之器雕刻精良,至秦汉、魏晋创造、发明辈出,\如马钧以其“巧思绝世”,改革织绫机、发明了龙骨水车;杜预发明连机水碓,刘景发明了连转磨,祖冲之发明了千里船,如此等等,之后诸代不绝。在更深层面,维新还表现在对创物之理进行归纳与阐释,春秋《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元代《梓人遗制》、明代《天工开物》、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创物”规制中渗透着标准、工艺、原理以及匠器文化的本土框架。

中国维新思想具有辩证的意味,表现于“匠人精神”层面,则是“守制”与“破矩”的对立统一。在“守制”方面,如自隋朝起,即在官府艺徒制中将“立样”与“程准”视为工师培训中核心环节。至唐代,将作监下设甄官,其职责在于使“砖瓦之作,瓶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准”。即为艺徒学习和制作提供标准和典范,但设若没有对于规矩的突破,势必没有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卓越创制。事实上,诚如“匠”字本身,其中一“斧”被“规矩”之框拘囿,冲破框架方为“匠”。回顾中国制造史,皆是在“破”与“立”、“规矩”与“巧”的张力中,将其发展至卓越之境界。

4.强勉拙诚――态度层面。“强勉拙诚”系一组合词,即“强勉”、“拙巧”、“诚一”。其中,“强勉”亦作“勉”,有努力而为之意,常指治学态度。诚如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所记:“事在勉而已,勉学问,则见博而知益明。”如若“强勉”指向态度,则“拙巧”指向功夫,且“拙”之功夫与“巧”之结果彼此相依,即“拙”中有“巧”,大巧若拙,拙巧相生;“诚一”,取自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即“心志专一”。在一定意义上,“强勉拙诚”成为中国传统匠人精艺的态度“图像”。

“强勉”精神自古有之,在《史记》中,司马迁关乎三皇五帝“筚路蓝缕”、“手骈足胝”之精神早有描述,诚如禹帝“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等故事世人皆耳熟能详。但做为一种职业哲学,“强勉”源自墨子。在《墨子》一书中,墨家视“强力从事”为职业道德标准。力主“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门师生“多以裘褐为衣,以F(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即他们穿粗衣,着草鞋,日夜操劳,食不得饱,自觉地同“”为伍。尽管墨家起于手工业者,但墨子“强力从事”最终指向所有职业者,甚至强调王公大人、士君子、农人、妇人等皆需做好分内之事。

“拙巧”精神主要涵括两个层面,其一,以“琢”显“拙”;其二,以“拙”致“巧”。在《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说,原因是,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工序中,只有“琢磨”之“拙”,才有工艺之“精细”。而道家“反智巧”思想助推了“琢磨”之“拙”功,诚如在《庄子・天地篇》中“抱瓮汲水”之例所阐述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后宋代朱熹“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将“琢磨”直接与“精益求精”相关联。但设若视道家之“拙”完全排斥“巧”是一种误读,道家“大巧若拙”诠释出“反智巧”只是“反低级、小的智巧”而已,“大巧”方是最终之追求,而其恰是一种“拙巧”之精神。

事实上,无论是“强勉”或是“拙巧”皆有“诚一”之元素,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赞誉“诚一”之品性,如“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磨刀铿剪),薄技也,而那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此皆诚一之所致。”意思是,“诚一”是张氏、那氏等“谋小事得大富”之关键。同时,司马迁还记述了洛阳商人“相矜以久贾”的态度,即相互之间以长时间在外学习经商为骄傲自豪。甚至学习夏禹治水之功,“数过邑门而不入”,足见其一心一意的精神。可以说,在中国文化语词之中,“诚一”尤为重要,甚至浸透在“四业”之中形成一种道德规定和职业指南。

5.民生家国――信仰层面。中国匠人的信仰并非指向上帝,而是面向民生、家国与天下。换句话说,不是视职业或工艺为天职,而是承载着对于国家与民众的担当,是一种家国情怀,不是对于终极世界的聆听,而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延展。“民生家国”情怀有三重涵义,即匠人植根于民生、忠诚于家国、兼济于天下。

匠人植根于民生,即匠人起于民众造福民众。事实上,做为民间最初的匠人,先贤以发明创制增进人类福祉是为开端。诚如“伏羲”发明“网罟技术”以教民结网、编织;“虞舜”开创“制陶技术”以化东夷;“大禹”发明“规、矩”治水以利万民。至原始社会末期,“职业为氏,行业族居”制度出现,诚如《考工记》郑玄注中说:“以其事名官”和“以氏名官”,即从事什么手工业就名什么氏族。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武王克商时,晚商遗民即以职业进行家族命名,如索氏即绳工家族,长勺氏、尾勺氏应即酒器工家族,陶氏应即陶工等等。管子“四民分业”之后,做为一独立的职业群体,做为一民众群体“匠人”关注民生乃自然之事,其中不乏造福民生的杰出匠人,以及具有“泽世”精神的“技术职官”,前者如元代黄道婆“松江传艺”,后者有战国李冰父子都江堰工程、汉代赵过发明代田法等皆是如此。

匠人忠诚于家国,即匠人对于单纯“技艺逻辑”的超越,往往将其置于国家命运之高度。由于匠人、匠艺与国家军事、经济联系紧密,自古颇受青睐,诚如《考工记》记载,“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且周公“勿庸杀之,姑唯教之”,即对于违禁饮酒的匠人加以宽恕传为佳话,之后,推行“匠籍”制度强化了匠人与国家之间的隶属关系,且融合于儒家“修、齐、治、平”之理想,制度之外,渐衍生出一种家国情怀。诚如春秋战国时期,干将、莫邪体现了铸剑师对于吴国的忠诚,“钟离剑”则凸显钟离与素女对越国的忠诚,如此等等。

匠人兼济于天下,即哲人对于匠人民生家国的一种表达,墨子是其中典范。做为一名代表手工业者利益的思想家,墨家提出“兼士”培养目标,“兼士”需“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虽“天下”情怀似与儒家君子相同,但“墨家”主要着眼于“农与工肆之人”。

(二)“审视”――三重困境“背景”

尽管手工时代积淀出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等本土诸“工匠精神”,但欲完成断代工程之使命并非易事。其中,“被现代化”之惯性、“手工时代”之起点、“传承自觉”之弱三重困境构成了该工程主要“背景”,同时,亦是该工程中亟待破解之元素,至少在观念上予以正确认识是为前提。

1.“被现代化”之惯性。就现代化而言,在世界范围内有两种典型模式,即以欧洲为代表的“内生”模式,以及各殖民地国家之“外压”模式,而在殖民地国家中,又可划分为两种,如以美国为例,在“外压”模式之下,迅速完成了“本土化”过程。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诸多国家,最终拘囿于欧洲“被现代化”轨道。遂使“被现代化”成为传统“工匠精神”断裂的根源,且由于“西方话语”的长期霸权,曾经一味“照搬照抄”终使中国对于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西方模式“本土化”意识被遮蔽,本土原创能力遂而呈现极度衰减之态。

更为严峻的是,“被现代化”之惯性极具力量,在表面繁荣的“轨道”中则完全西方化了。其中,该惯性既可表现于行为层面,又可表现于观念层面。就行为层面而言,譬如课程维度对于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持续”照搬,“工匠精神”维度对于德国、日本趋之若鹜、崇拜有加等皆是如此,“被现代化”之惯性表现在观念层面更为可怕,惯性最终会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这与构建本土特色的“工匠精神”体系极为相悖。

关键在于,西方模式解决不了中国问题,事实上,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繁荣”表象背后的内在困境业已凸显,当下“中国制造2025”呼唤“工匠精神”即是一种深层遭致拘囿的表征。并且,“被现代化”之惯性将使本土“工匠精神”断裂进一步加深,遂而使“断裂――西化――困境”之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因此,终止惯性是困境破除之关键。

2.“手工时代”之起点。剥离“西方话语”遮蔽之后,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等呈现出中国“工匠精神”本土框架,但是,将之“平移”至当下社会,直接使当代工匠浸濡于此文化之中,显然不合时宜。尽管其间涵括诸多“永恒”的元素,但是该框架毕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经工业革命百余年,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社会基础早已“荡然无存”。

在社会学家眼中,当下业已进入丹尼尔・贝尔所定义的“后工业社会”或阿尔文・托夫勒所描述的“第三次浪潮”时期,智能制造、互联网+、柔性生产等替代了工业社会标准化、规模化、机器化等“现代化”一般范式,以作坊为代表的“手工时代”痕迹只得“隐性”存留于民间。在本质意义上,“今日”工匠与“昨日”不同,“工匠精神”亦从来没有停下变更的脚步,只是内在涵括的价值取向需进行本土意义上的甄别。

设若将“工匠精神”历史进程做一简单线性排列,即呈现“手工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之序列,而其间“工业社会”环节,恰是中国本土“工匠精神”断裂之处,也是断代工程所需“衔接”即重建之所。由于时代更迭,传统框架已无法照搬,但“本土框架”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其一,在“方法论”层面的回归,用以矫正“被现代化”之历程;其二,围绕“本土框架”基因效应,在西方、时代两个维度融合有益元素,自觉重构具有本土旨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匠精神”图示。

3.“传承自觉”之弱。第三困境即“传承自觉”之弱,比较而言,在三个困境之中,“被现代化”之惯性源自“西方话语”,因此列属于一种“空间”的困境;“手工时代”之起点源自“历史变迁”,因此列属于一种“时间”困境;“传承自觉”之弱源自“主体理性”,因此列属于一种“主体”困境。三者比较,“主体”困境尤为重要,因为无论破解“被现代化”之惯性或是“手工时代”之起点,皆需传承“主体”之觉醒。

事实上,在“传承”中定然涵括“发展”,而“发展”本身即是“传承”。遗憾的是,在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中因“西方话语”框架而“畸变”,且“畸变”之处即是“断裂”之所,换言之,即便“断裂”不能完全е隆氨就猎素”传承的终止,但其于民间缓慢存留终使其逐渐淡出“主流文化”的视野,遂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自然对此有所疏略。时下“感怀”中国“工匠精神”,正是对教育领域与产业领域“传承自觉”之弱的提醒。

在觉醒的人群之中,本应当属职业教育思想学人。遗憾的是,在该人群中,忙于照搬西方的有之,忙于阐述西方的有之,但其间“痛心疾首者”、“激情批判者”的声音甚少,呈现集体性的“去声”、“去思维”、“去理性”。设若是“西方话语”绑架了“中国学者”,不如说是有些本不属于学者之列。“独立之思维、本土之底色、学术之担当”是鉴别学者与否的三个核心标准。设若失去“本土”的敏锐,失去了“原创”的根本,失去了“使命”的神圣感,学术的“民族性”即丧失殆尽。

三、“重建”与“传承”――断代工程“主题”

针对三重困境,以本土“工匠精神”框架为逻辑起点,提出回归“匠道”以清边界、融合“三维”以求重建、嵌入“课程”以至传承三条路径,且成为断代工程的核心任务。

(一)回归“匠道”以清边界

回归“匠道”是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第一核心任务,该任务旨在清理“边界”,即在“工匠精神”范畴清理本土与外来之“边界”,这是产业与职业教育领域的“信仰”与“原则”问题,设若没有本土“匠道”之回归,势必没有中国“工匠精神”重建的根基。事实上,回归“匠道”至少含蕴三重命题,即打破遮蔽、扬弃特质、逻辑始端。

1.打破遮蔽。打破遮蔽,即将遮蔽于“西方话语”之下的中国“工匠精神”剥离开来,该任务至少涵括行为、观念、行为三个层面。且三者之间彼此相依,互为始终,换言之,没有行为层面的剥离,即没有观念上的养成,但没有观念上的觉醒,即不会有初始之行为,而没有制度奠基,则不会有观念之恒久,也不会有持续之行为。

在行为层面,即在历史文化与民间工匠范畴将其直接“剥离”出来,事实上,即是对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诸精神“有血有肉”的整理。该环节需关照两点,其一,此框架是一开放的框架,意思是,这“五个”关键词尚属一家之言,有待鉴别,有待继续挖掘;其二,在“剥离”过程中,需有一种“叙事”的理念,即将“完整、具象、全息”属征的本土“工匠精神”呈现出来,而不仅是一种概括式的、甚至终结式的主观“抽象”。

在观念层面,尽快从“西方话语”中解放出来,终使“本土话语”成为日常思维的主导。表现在理论层面,自觉挖掘、使用“工匠精神”的“中国话语”,使中国学人在“西方话语”的“绑架中”退出;表现在工程层面,自觉以传统“工匠精神”为内核,吸纳周遭养分,以重构本土现代“工匠精神”之维;表现在实践层面,无论是实业界或是职业教育界,则需自觉将“工匠精神”中国元素彻底贯彻。

在制度层面,即依托本土“工匠精神”实施匠人精神层面的制度设计,构建制度体系。反之,依托涵括本土元素的制度体系承载“工匠精神”的中国话语。尤其在现代匠人素养标准衡量上,自觉运用本土“工匠精神”框架。如此,中国“工匠精神”从被欧洲遮蔽的状态中“剥离”出来,在“技艺”、“德艺”、“道艺”三者张力中,重现中国本土“匠道”的特质。

打破遮蔽不是一个个体轻易完成的,是理论研究界、理论工程界、实践界协作之结果,同样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势必存在一个“遮蔽”与“去蔽”的繁难过程。其间,谁为主责,何为始端,需系统考量。

2.扬弃特质。打破遮蔽,“剥离”出的本土“工匠精神”框架非尽善尽美,其间糟粕、精华聚在。设若全盘继承虽“衔接”了传统,但其间糟粕势必消解“工匠精神”之本质力量。由此,需继承精华,去其糟粕。只是,在“扬弃特质”过程中需明晰参照标准之“双重”属性,即外在“时代性”参照与内在“工匠精神”逻辑参照。

继承精华,如“追求精艺且通于道、达于德”、“薄技于身而艺不役人”之境界,“维新”之精神,“守庸”之辩证,“强勉”之态度,“拙诚”之意志,以及“家国”之情怀;去其糟粕,诸如崇官、保守等元素谨当规避。当然,“扬”与“弃”并非是一对相互割裂的简单行为,因为二者所对应的对象之间多有相互关联之处,诚如“精艺”与“保守”、“薄技”与“役使”之间似乎形影相随。这是在操作中尤需关照之处。

重要的是,“扬弃特质”之“扬”缘起于传统,一方面,在“工匠精神”层面含蕴诸多永恒之元素,更为重要的是多立于本土之基石;“扬弃特质”之“弃”缘起于时代更迭之中,其间的诸多元素已不合时宜,“自我否定”遂具革命之意义,具成为真正发展之始端。

3.逻辑始端。打破遮蔽、扬弃特质之后,的确回归至“原初”的自我,但是当即实施重建工程还有所缺失,因为,以上回归的过程即是“纯化”的过程,其间,与本土相关的诸因素被完全“悬置”起来,但重建是需要背景的,因此,做为“逻辑始端”的位次自觉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至少在两个意识上达至平衡,即起点意识与参照意识。

起点意识是回归“匠道”的最终标志。起点是在逻辑意义上对于回归的理解,如若在内容维度,传统“匠道”是内核;在属性维度,传统“匠道”则是基因。做为逻辑起点,该任务涵括两个层面,即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就前者而言,传统“匠道”需成为理论界研究的起点、热点、焦点,即便是吸收西方之“匠道”,需以吾为本;就后者而言,实践界需践行本土“匠道”为起点,且自然构成本土匠人文化。

参照意识是“断代”工程的重要前提。回归“匠道”之后,以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诸精神为基本框架的中国“工匠精神”只是一个基因、内核而已,设若直接将其视为当下“工匠精神”之全部则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该框架仅仅是重建的逻辑起点。因为,周遭西方、时代、发展分别在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设置了“三重”参照。

篇11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实现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我国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的优质人才,尤其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门性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场所。因此职业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向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重视并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探寻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途径。

一、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从实践上讲,“工匠精神”主要解决的是劳动者专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技能的发展空间,包括技术的推广、改良等,这需要劳动者具有专业的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不断探索的意志。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但是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发现我国的职业教育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探索和发掘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工匠精神”包括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从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标准的规范以及职业情怀的培养来实施“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工匠精神”不仅仅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还要求劳动者具有专注、细致、精益求精,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提升和构建学生的职业情怀、职业意识和职业思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职业精神。

二、职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途径

由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等人文素质,将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等“工匠精神”的核心品质融合到职业教育的实践中。

1、职业教育中坚持职业标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与能力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平等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改变职业教育那种只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现代职业教育的标准,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现代企业要求职业工作者具备团队合作、善于创新、勇于竞争、敢于担当的能力品质,同时还要求职业工作者具有精益求精的品质与意识,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尊重企业的用人标准,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之一,在实践教学中严格按照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执行,不断提升学生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实践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的品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职业技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突出的特长进行培养,并将大国工匠的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与精通一门应用型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技能的特征,以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职业评价、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方面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教学,更要注重思想道德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与学习,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品质,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态度与思想行为,将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职业教育中要坚持规范操作,培育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一丝不苟要求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能够做到耐心、细致、专注、持之以恒,能够严格执行企业的操作规范与生产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教师要能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环节、细节,处处都能够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规范要求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专注的职业品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心观察,细心操作、耐心学习,对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操作,因为每一个细节的耐心操作和学习,在实践操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专注的态度,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的技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体现。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将企业的规范操作引入到课程教学,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耐心、细心、用心的品质,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与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不仅要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有效的对“工匠精神”进行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或者实践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信心、爱心、用心等职业精神,只有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通过这种行为习惯的训练,最终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敬畏工作的姿态来认识与对待自己职业,才能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与创造力。

3、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职业精神

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不仅仅要求职业工作者具备坚韧不拔、耐心、细致、持之以恒、乐此不疲、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职业情怀,还需要职业工作者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与一身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能够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还要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对职业院校的文化课程进行现代化职业的改造,将现代的职业、产业、行业、专业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融合到现代职业课程教育体系中,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和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职业情怀。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爱岗敬业的精神、感恩之心、团队合作精神、竞争精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进程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怀,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影响,提高学生对岗位职责的认知能力。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进行合作,严格的按照企业的生产与实践规范标准来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躬行践履、知行合一,规范自己的实践操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实现从知识、技能、态度到素养、精神、能力的高度融合,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怀,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三、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向社会输出更加有用的人才。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育中充分的发挥现代校企合作教育的优势,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规范与生产标准有机的融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情怀,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学生具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业务意识与工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作者:纪凡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2]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篇12

一、磁州窑传统工艺综述

磁州窑造型丰富多样在几千年陶瓷艺术中,其制作工艺精湛,影响遍及中国乃是世界。其独特的工艺技法不但为陶瓷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传统的工艺技法。它不但在物质方面起到改善人类的日常生活,而且从精神上激发着无限的动力。以其绚丽多姿的造型,精湛的纹饰,和简约的笔法,唤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无限欣悦,中国陶瓷在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深华。在磁州窑的造型或装饰上都有着实用,美观的独特之处。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产品多以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罐,瓶,盆,为主,运用独特的工艺技能,使用绘、划、剔、刻等不同手法,不仅起到美化作用,还突出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朴实的性格。采用大量的题字化装饰,表现出磁州窑传统工艺的精美。

二、磁州窑传统工艺技法

磁州窑的生产工艺有独特的方面同时也具有其他陶瓷生产的风格,大体上说,都要经过从原料的开采加工,到成型、装饰、装烧的工艺过程一系列系统烧制,从而生产出陶瓷产品。根据不断完善传统工艺,烧制出不同的风格的陶器。实际上,在陶瓷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对窑口的烧制和产品,除了遵循上述工艺流程外,由于使用原料的特别性,或产品需要特殊加工等,在每个流程中都有一些特殊的工艺方式,或者个性化的操作方式。通过这些因素的作用,从而使得不同风格的陶瓷产品烧制而出。正是这些独特的工艺造就了特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一)特殊的颜料

磁州窑在使用原料加工上,就地取材,巧妙结合,灵活运用。在长期的制作陶瓷生产实践过程中,利用就地取材的粗质原料,在表面上加工白色化妆土,再通过涂透明釉烧制而成,形成特色的生产技术。正是这些基本制造特点,为磁州窑独特的加工工艺铺设了基础,造就了辉煌的磁州窑艺术。

(二)独特的湿法

湿法工艺是磁州窑一独特的生产工艺特点,湿法工艺就是生产过程中,从生产青坯开始,施白化妆土,刻画,绘画等装饰到施釉的整个工艺过程,需要在坯体保持相当水份的情况下来进行,这是由于使用原料的多元化和原料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这样磁州窑的湿法工艺,即为装饰过程中提供了制约,又提供了便利。便利就是,含有一定水份的潮坯便于刻画和绘画、书法等装饰,只有坯体保持一定的水份潮湿的情况下,最容易操作,一但坯体过干,变硬,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磁州窑的工匠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熟练的技艺,来适应工作的需要,才能产出好的产品来。

(三)独特的装饰工艺

磁州窑装饰艺术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工匠们善于学习继承敢于大胆创新,发展了刻画花技艺,创造了白地黑花装饰,并发明了红绿彩低温釉上彩绘,开创了陶瓷低温彩绘的新纪元。磁州窑表现出物象特征,创造出具有唯美的工艺形象。由于这种民间瓷器是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而各式各样的装饰纹样表现的灵活生动自然潇洒,更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才能和不朽的制造技能。因此,在中国瓷器装饰艺术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高素质的磁州窑工匠

磁州窑艺术离不开磁州窑工匠。他们具有独创造性的工艺,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懈创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成功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创造出独特的工艺技能。如左图,表现出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工匠,具有高超的画工技艺。磁州窑工匠的内在素质和综合修养,集中体现在其装饰内容上和题材上,磁州窑产品装饰内容方面,题材丰富多彩。描绘自然山水风光、人物动物、花鸟鱼虫;或体现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宗教内容等,或揭示社会反应现实生活的诗词歌赋、民谣警句等,或体现人们喜闻乐见,象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的吉祥图案等,结合所用材料,大胆尝试去创新,利用具有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不断去完善作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通过磁州窑工匠的高超技法与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与世界人民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生活实用和精神实质的体现。

三、磁州窑传统制造工艺烧制表现

磁州窑的窑炉主体是座落在底面上的半圆形和马蹄形窑样,几个相连接,黄土覆盖顶部,蕴藏着神秘和壮观。通过装窑过程,烧制产品不同窑具也不尽相同,经过精细的程序适宜的温度。烧窑是陶瓷生产的关键工艺,也是磁州窑生产的关键工艺。在陶瓷行业流传的一句经典的话“原料是基础,烧窑是关键”经过炉火纯青的烧制使得土质的变化,才显示出陶的不朽和神奇,也是从泥土到陶瓷的深化。人们对陶瓷艺术的烧制充满着很多描述和感慨,也使得人们意识到陶瓷也就是火的艺术。通过点火,可以是满窑的陶器变得光彩生辉。传统烧窑和现代大不相同,传统烧窑制作先先用耐火砖封窑门,只留一小尺大小的方孔作填火口作为填煤和看火用。通过点火,烧至一定温度,保温,火焰气氛的控制。到停烧后渐渐冷却卸窑。制品烧成必须经装窑,烧火,冷却,卸窑四步程序。

四、结语

磁州窑传统工艺不仅把中国传统工艺和制陶工艺相结合,从而使得宋代磁州窑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浓郁的民间特色,磁州窑传统艺术不仅体现在民间艺术的清新自然,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朴实的自然与艺术写照,融入到瓷器装饰中,迎合大众的喜欢,展示了这种陶冶艺术美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磁州窑的继承发展,广泛传播,对陶瓷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实用价值。磁州窑发展到今天,不仅使得在技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且着有力的为传统陶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传统的制造独特工艺技法,显示出它卓越的艺术成就。同时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相统一,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作为追求艺术的我们,无论在绘画技艺上,还是民间装饰艺术风格上,这些自然生动的传统工艺,正是磁州窑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借鉴,去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中国陶瓷全集(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王弘力.《黑白画理》[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

[3]陈万里.《宋代北方民间瓷器》[M].朝花美术出版社,1995.

[4]李知宴.《磁州窑瓷器的绘画艺术》[J].考古与文物,1987(3).

篇13

匠人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要义

从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历史文化沉淀的精髓之一[2]。《考工记》里描述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六材既具,巧者和之”,这里的“巧者”就是指匠人、手工业者[3]。匠人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专业、专一、细致、完美,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学法则。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匠人精神不仅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是民族兴旺发展的根本力量。匠人精神的核心匠人精神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和追求极致的恒心。匠人精神是一种小而美的虚心和谦逊的态度,是通过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创立品牌的口碑效应。匠人精神是一种虚心和谦逊的态度[4]。回顾中国发展脉络,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产品输出最大国家的荣誉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从细微处彰显非凡,极致精美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征服着各国王室贵族,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匠人精神没有远去,也并不缺乏对细节的处理能力。所以,传统优良基因的传承对于当代人来说弥足珍贵,我们需要认识到匠心的重要性,并不断培养恒心、谦逊、细心的重要性,才能摆脱浮躁的现今模式。不断创新的创新性思维模式促进了我国古代技术与技艺不断进步[5]。当下匠人精神亟待发扬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千百年来我们引以为傲的“匠人精神”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机器化大生产。这种生产模式给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恒定品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日益丰盛的物质文化走向过剩的时候,从设计者到现实中的不同消费者所需的精益求精的消费理念变得日趋珍贵。中国历经千百年来铸就的“工匠精神”与“匠人之道”所创造的情怀、执着、坚守、责任正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中国传统手工艺匠人踏实勤奋、摒弃浮躁、从容独立、精工细作的工作态度和奉行的“匠人之道”被世人重新认识和接受。

当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非常重要。在现代高校教育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当下,随着社会需求增大和多样性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此种发展情境下如何更好地适应,于高校而言,有较大考验存在[6]。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中国高校教育以高等人才培养为基本职能和首要任务,同时要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近年来,为全力配合国家创新创业战略,高校成为改革先锋。高校教育改革探索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7]。高校教育发展在当前阶段承受着内、外部压力。为切实保障并促进大学生素质得到提高,现展开针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现状的研究,并就其问题予以分析,以此进行教育管理改革与完善创新模式,使之与社会需求完成对接,这于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其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当代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代高校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理念滞后,缺乏精细化、专业化的先进管理理念,最终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以及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一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人才教育过程缺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来消极影响。正视不足,高等教育应正确把握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加强高校教育的质量管理,提升教育内涵。

高校教育中传承“匠人精神”传统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怎样提升?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方法之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不断发展和凝聚,可以在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进行指导、鼓励,以使大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更高的追求,提升道德标准,丰富心灵。其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着力培养、健全人格的有力塑造、传统美德的广泛弘扬、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树立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高校应承担起相应职责,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指引其未来发展,使其明确目标和方向。

“匠人精神”与当代高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机制构建

“匠人精神”与当代高校教育有机融合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学生要从“匠人精神”中感知出传统匠人宝贵的品质[8]。在工业社会,手艺精神并没有消亡。对于高校教育而言,研习手艺能锻炼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从本质上系统地认识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获得情理合一的生活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成为有情怀、有内涵、有温度的人才。“匠人精神”与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融合框架高等院校教育如何结合匠人精神以更好地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有机结合“匠人精神”的内涵和精髓,对现代教育模式进行合理改革,如对课程体系合理调整,加大文化传承教育,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能从根本上促进匠人精神和高校教育的融合,解决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基础。传承“匠人精神”,完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由于系统性发展时间较短,很长时间内都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模式,而其与中国国情无法契合。而且很多院校的学科和专业没有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完整理论体系,学科的细分不够准确,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课程不完善,造成了产学研严重脱节,学生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匠人精神”是纯正的中国基因,源自我国早期的造物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基于实际需求和国情,以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匠人群体在造物过程中不同于西方,在制度、思想和实践技艺的传承等方面对现今高校教育都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工匠们长期以来累积的追求完美极致、不断创造创新、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发展,能对当代教育思维与模式进行有效指导。强化“匠人精神”倡导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能力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受社会文化、人才环境、学术与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匠人精神的培育需格外重视创新思维的养成。高校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中,需与专业特点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思维创新理论、实践技能培训等进行相应内容设置,并经过适量、适度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实现其发散与集中效应,为迎合当代社会需求奠定基础,着力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积累的诸多经验升华为匠人精神,融合当代教育,充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掌控“匠人精神”,弘扬教学细节优化。要求学生对专业理念、细节、方式方法展开相应思考,以细节的把握为切入点,以促使其精细化能力的养成。以专业基础课的讲解为着力点,对教学细节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后续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安排逐步渗透强化重视细节的理念。通过持续、循序渐进的精细化能力培养,逐渐使学生养成重视细节的行为习惯,并掌握处理细节的相应能力。学生可以对匠人追求精致的精髓展开不断的学习,并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点及面,逐步成长。重视实践——寻回“匠人精神”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工匠精神”的回归,可以重塑当代人才的职业责任感和引导良性的职业思维。首先要确定当代教育的指导方向,对“匠人精神”的精髓进行提炼,分别从匠心、匠魂、匠觉三方面归纳总结;其次,开展关于“匠人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从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入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完善价值体系和教育理论体系树立人才职业责任感和正确思维。匠人精神首先要继承,而后才能创新,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需对匠人精神予以吸纳,并对各优势要素展开有机融合,从而明确高校教育的来源与过程,分析、确定其未来趋势。有目的地研究“匠人精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使我们看清问题和不足,为高等教育发展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学实训与实践匠人精神对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训、实践标准、质量均得以充分明确。对于匠人精神而言,其强调的不仅仅是“做”,更是“巧做”“优做”“细做”。高校的专业实践需以此为考核标准。如在教育实践中,细节处理为最重要环节,对匠人精神予以借鉴,有助于促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匠人精神可以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全过程,高校应以匠人精神内涵为核心,对教学科研策略乃至培养方法进行全方面调整,对教育针对性、适应性及其实用性进行进一步强调,以促进合格、适用专门人才的有效培养。匠人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中沉淀出来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高校教育应肯定当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匠人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从匠人精神的角度审视当下教育的现状,全面探索传统思想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加速民族化进程,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匠人精神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块。总之,针对匠人精神,展开相应的解读、阐述、传承与开拓,可促使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瓶颈、阻碍得到有效克服。高校将“匠人精神”与高校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大力拓展,可以丰富积极应对困难的方法,最终促进人才培养道路健康发展,从而为培养通才和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优秀高等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2022-02-17].

[2]郝宗苏.匠人·师傅·教师[J].管理平台,2008(08):37.

[3]史小冬.观复求索——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设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18):113.

[4]钱伯城.韩愈文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93:90-92.

[5]赵雯.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明日风尚,2017(14):265.

[6]冯艺.高校教育改革的完善及解决思路探讨[J].出版与印刷,2012(02):42-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