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主体

经济学的主体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的主体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的主体

篇1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17-06

经济学方法论是每一个理论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研究乃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工具箱”。回顾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经济学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研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和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前者属于经济学个人主义范畴,后者采用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一、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立场

现代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经济学内部之间的争论或者来自经济学领域之外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撇开经济学家之间对某些具体分歧不谈,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经济学流派或者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可以近似地归结为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

1.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所有经济社会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一切可能被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如何使用经济资源?为谁生产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和阶级之间分配消费品。同时,他还指出:“基本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根本事实: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活水平是有限的,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由于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和欲望,社会必须在它们中间进行选择。”追随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家,大都同意萨缪尔森的定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既定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经济学定义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揭示了一定范围内经济现象的经济规律,也能有效地解释部分经济现实。经过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新古典经济学已发展成比较精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教科书上的微观经济学),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工程科学色彩,与经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逐渐拉大。

2.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明确指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②,并多次强调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只研究进入交换的财,即只研究经济财。经济财分为三类:(1)物;(2)劳役;(3)关系。现代经济学家艾克纳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特殊方面。即由稀少的影响强加的形式方面。因此,由此可以推论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都落在经济学的概念范围之内。”当代经济学家托达罗在谈到经济学研究对象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系统。该系统把人类和社会的活动组织起来,以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非物质需要。

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极为深刻和全面的,但在论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与这些经济学家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即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且马克思更加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阶级性。

把经济学定义为具有工程科学倾向的学科,或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构成了不同经济学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两大基本视角,前者借鉴牛顿力学中“原子主义”自然哲学观,后者从经济社会层面的人的社会性角度人手。从表面而言,经济学确实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思想的差异,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研究,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似地可以分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不失为一种简略可行的划分。

二、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研究经济学面临的二重性

1.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经济学个人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它要求把一切经济现象还原到个体的层面,从个人的行动和目的、意图、动机等方面对经济现象加以说明和理解。个人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准则。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货币发明、经济机制等都是在个人追求自由利益的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奠定了古典经济学个人利己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从本质上讲也可以概括为个人主义,其理论中的“个人”就是其关于“经济人”的假定,它不仅构成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提供了基石。经过贝克尔、卢卡斯等人的努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人”假定的解释能力,但其方法论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仍是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相对立,整体主义认为应该通过经济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经济学。它们认为,对经济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制度、习俗、社会运动,等等。德国历史学派指出“经济人”抽象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也认为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规模去理解人的经济行为。

我们认为,经济学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有其合理因素和局限性。个人主义特别是其绝对的还原论的失误正日益被人们所指正;整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许多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指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并正确地强调只有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对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但是,整体主义并没有提供一套完善和规范的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因为从分析单位的角度来看,整体与个体绝对不能相互割裂,二者的范围、程度和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相互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经济现象都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萨缪尔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和20世纪70年代由卢卡斯等人掀起的“理性预期革命”,都是试图把新古典经济学个量分析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2.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相似性,因而,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性质方面也具有共通性、一致性。正像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全面概括的那样:(1)应该并且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和规范分析之间划出界限;(2)在一定意义上,把财富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分开来研究是可能的;等等。因此,他相信,作为一门实证的、抽象的和演绎的科学而不是一门伦理的、现实的和归纳的科学,经济学的预测一定是正确的(由于假设的正确性),当预测不正确时,对事实的探究总会揭示出一些起干扰作用的特别因素。这些因素应承担理论与事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总之,从经济学的客观性出发,实证经济学认为,它能导致经济理论的结论及其推论仿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似乎是绝对的价值中立的,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实用性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研究中突出实证科学的同时,无论如何不应忽视规范经济学的存在。实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包括研究者立场、哲学理念、检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从这些方面看,彻底的实证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指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对这种高速增长提出质疑,并进而得出新发展观,这就加入了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把经济学的问题想象成完全可以预见和不带有任何偏见,显然是不可能的。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在特殊的意义上才是事实陈述,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只能是意义陈述。哈耶克认为,

“经济研究从来不是对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怀有的纯智力上的好奇心的产品,而是对迫切需要重建一个产生严重不满的社会所进行思考的结果。”

经济学具有实证和规范的双重属性。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活动,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经济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与自然规律有很大不同,带有很大的或然性特征。经济学要面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规范性。

3.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从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和经验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纯粹的”、“科学的”经济学应该是价值无涉的科学的观点。他们一方面拒斥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一方面尝试把实证主义的方法纳入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知识的可证实性。在他们看来,只要把经验证实原则引入经济学,就可以证明经济学的命题是不包含价值意义的纯科学命题。经济学的判断是科学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是纯科学描述。这种说法,虽有为资本主义辩护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为改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学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中立性。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批驳说经济学并非“纯科学”。它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价值中立性”。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就曾经指出:要对世界历史的各种事实和现在的世界状况作出清楚的分析,看来无论如何需要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并指出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方向。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是佩鲁等经济学家鼓吹的“科学的”经济学的根本之点。研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人,就要研究现实经济过程中的“人”,就要研究经济现实;而价值与现实是不可分的,价值是事实的价值,事实是包含有研究者价值观念的事实。这说明经济学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价值分析,那种以经验证实原则、价值中立原则来排斥价值原则是不可取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或非中立性的观点,都割裂了经济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都对经济学的性质作了片面的理解。“经济学价值中立论”从市场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学中不包含价值性,实质上忽视了经济制度分析的存在,而且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经济学价值非中立论”强调了经济学中价值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这种因素的作用。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成分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也是带有一定的偏见。可见,只有正确地把握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辩证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所具有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相统一的性质。

三、经济学方法论纷争背后的理论反思与回应

从总体上看,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争论是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来展开的。

1.经济事实与自然事实

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它们对于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个人主义者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他们尽管对经济现象的结论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经济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萨缪尔森曾经指出:“各种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学科领域――生产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循环、收益分析――都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相似性。”从总体上看。尽管像马歇尔这样的经济学科学主义者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试验和概括的。

经济学整体主义者则突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经济现象首先是一个社会现象,像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而且具有许多它们所不具有的更加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例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等等。因此,经济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还是人的自觉的活动过程。主观性是经济事实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动机、愿望、信念、希望等作为人的内在要素支配着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对象化、现实化、社会化,成为经济事实的内容。经济事实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面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并对其加以说明。对经济现象中主观因素的把握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精神的沟通而达到,这就是说,要达到对于人的主观方面的把握,就决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的观察和实证分析,而必须有自己的特殊方法。马克斯・韦伯说:“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和精神的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的。”总之,经济现象从外在形态看带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和超越于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突破和发展新古典经济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因果解释与非因果解释

因果解释就是用事件一原因的关系来说明经济社会现象,困果律是自然规律中的最基本规律之一。相应地,在自然科学中,对于特殊事实的任何解释都必须找出那些事实的原因。经济学也是找出经济现象中的规律,但经济现象中的规律具有同自然科学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经济现象区别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社会现象中有人的动机、愿望等主观因素的参与,经济事件是作为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产生和存在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动机与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学中的因果解释的关键问题。也正是在这里,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到底是人们的动机、愿望优先还是外在的结果优先。马歇尔说:“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使用货币价格来衡量。”马歇尔先是承认在经济学研究中首先要研究人的动机和欲望等主观因素,认为生产财货的根本目的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他并没有坚持到底,正如他(同上)所说:“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人心中任何情感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他又指出:“他从结果来估计激发活动的动力”。因而,他认为是活动的结果决定了主观因素本身,即人们的愿望和动机服从于事物的因果关系。显然,马歇尔的前后论证存在着逻辑不一致性。

而对于整体主义者来说,对于动机的了解和理解是把握经济学中因果性的必要前提。马克斯・韦伯认为:“对具体行动途径做正确的因果解释,只有在这种明显的行动和这些动机被正确地理解,且同时它们的关系成为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韦伯又指出“它们有一个具体形式所认为的意向:唯有它才使有关过程成为一个统一体,唯有它才使这些过程成为可以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大功绩是把经济学的基点建立在效用、人的主观愿望基础之上。它的缺陷也在于没有继续从主观愿望出发。深刻论证人的意识存在系统与外在物质系统的具体联系,从而科学地揭示出经济社会现象演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3.单一方法论与多元主义方法论

目前,个人主义方法论受到了不少挑战。有学者认为。主流经济学的单一方法论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排挤了伦理学的内容而越来越狭隘化;在前提假设上。抽象为原子经济人而撇开了对真实人性的探讨:在意识形态上,崇尚单一的个人主义而窒息了思想自由;在工具运用上,大量机械地走数理化道路而离现实越来越远;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统一的专业训练而忽视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多样性。正因为如此,经济学的思想越来越枯萎,研究的真正领域越来越封闭,经济学的进展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学者,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单一方法论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正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加速西方主流化之时,2000年7月,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学生兴起了一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这场运动的矛头直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们指出经济学要面向经验的和具体的经济现实,采用科学的而不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坚持经济学方法的多元论。

经济学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不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相容的、互补的,它们各自有助于说明经济现象的不同方面,因而可以同时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帮助人们达到对经济行为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具体而言,实现经济学的新综合,必须摒弃传统理性主义封闭的局部性思维,广泛借鉴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以研究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结合社会、文化、制度、心理等因素理解人的社会性,从而为经济学的重建奠定基础。坚持经济学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的宽容精神和开放态度。我们并不否认新古典经济学在构建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也不否认它对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又有其明显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如制度、技术假定不变,以单一的价格联系取代其他联系,等等。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每一重大突破与创新。无一不是与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的修正有关。可以公正地说,主流经济学总体上仍若无其事地照常运行,仿佛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它的行事程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单一理论的实践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异端经济学家仍然在任命、晋升和科研方面被排除在外。事实上,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单一理论主义的变本加厉。毫不夸张地说,主流经济学对危机的总体反应是把头埋进沙子中。在这种意义上,方法论多元主义实际上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方法论空间。

4.经济学家对人性看法的分歧

个人主义相信“人是自私的”人性观。个人主义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从每一个个体出发的,每一个个体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而与经济分析直接相关的是人性的“自私”、“贪欲”,以及社会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的稀缺。休谟指出在人的自然性情中,“自私”是最重大的一种,指的是人们总要追求三种福利:一是我们内心的满意;二是我们身体外表的优点;三是对我们凭勤劳和幸运而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他指出这当然不是说人没有利他的感情(例如人的亲情和爱情),而是说利己总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经济学家或者说主流经济学家,也许他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和经济学结论相距甚远,但从方法论层面看。他们几乎都是从“人是自私的”经济哲学观出发,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整体主义经济学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层面。重视制度、习俗和文化传统分析的经济学家,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点,批判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以马克思为例,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研究经济问题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一般认为个体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其实不然,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个体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像“普照的光”,决定了经济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如果仅从个体出发,要么抓住了经济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忽略了决定个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要么从简单现象出发,明明是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却避而不谈,或泛化为一般人的行为,马克思批判他们是为资本家辩护,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与制度主义经济学当然差别很大,但在批判个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是比较相近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马克思经济学划入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范畴。

如果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已经产生的理论成果来看,坚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都有进一步发展乃至突破的必要。不同学科的理论家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分歧很大,有的往往选取或放大人性中的某一点,而忽略人性中的其余部分。但关于人性的看法至少有两点达成共识:人性既包括又超越动物性(感性);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以这两点认识为基础,坚持个人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是自私的,这种自私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性几乎可以划等号,未能在经济学中展现超越自私的内容,以至于个体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但是利他、互助、非自私的经济行为却排除在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要么说是特例,要么说可以用人性是自私的予以解释。我们认为这些解释难以服众:超越动物性的人性恰恰是普遍的,而且自私与利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性,不能用一个解释另一个。至于整体主义方法论,似乎重视了人性的社会性层面,但这种社会性(制度、文化、习俗)被认为是既定的、外生的、刚性的,缺乏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以至于这种社会性的人性是一成不变的,人在它们面前似乎无能为力,或者被动接受,或者激烈炸碎。现在来看,我们更强调制度的亲和力、人们选择的主动性、人性的生成性和可改造性。

5.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

篇2

―、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其丰富的内涵。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人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制约条件就是一系列规则、规范等。

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如同其他所有的制度一样,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所有参与人,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无形的、是具有排他性的特殊公共品。这种“公共品”与其他“公共品”有一定的区别,它是面向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采取的一项措施。而一般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公共品。

其次,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规则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式规则可以描绘为:界定政府、银行、学校、学生等利益主体在分工中的责任的规则,其中包括了贷款资金的筹措、政府如何分担银行的风险及银行贷款的决策、贷款的发放、贷款的管理、贷款的检查、贷款的回收、对有问题贷款的处理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正式规则。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所构成的一种等级约束,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现有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式约束是经过多次的调整逐步确立的。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两者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它是一个自然演变过程,包括相应的思想文化启蒙、思想解放运动及相应的法律文化和传统的积累和沉淀。我国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在正式约束方面确实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根源于文化、历史传统的非正式约束的转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正式约束由于非正式约束形成的滞后使效果大打折扣。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而言,借贷人的意识形态、习惯,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等非正式约束对正式约束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次,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机制看,目前我国已改变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做法,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要按协议约定及时足额支付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配合银行做好催收还款工作,努力降低金融风险。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体现了市场机制和政策性的结合。按照“风险分担”原则、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鼓励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但是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在实施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助学贷款方面我们国家有一些规定,还没有上升到严格的法律层面上,在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责、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明确。这使得在制度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可见,判断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否有效可行,除了看这种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看这个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

二、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变迁及其评述

制度变迁就是用一种制度安排去代替另一种制度安排。就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制度变迁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有极强的制约作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于是应运而生,并经历了萌芽、试点、推行、徘徊到拓展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萌芽阶段。1986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关于改革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报告》,同意在全国85所院校中试点实行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由此拉开助学金改为贷学金的帷幕。第二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试点阶段。199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在1999年5月制定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由中国工商银行独家在北京等8个城市试点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并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由教育部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给予财政贴息的贷款”。第三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行阶段。200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把国家助学贷款由8个试点城市拓展到全国,经办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扩大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把助学贷款范围扩大至研究生,并要求开展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第四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徘徊阶段。2001年6月,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会议召开,为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工作会议产生两项举措:取消“一校一行”的规定和免征金融机构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利息收入营业税。第五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拓展阶段。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进行了重大调整。

从上述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路径看,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定位,先是短期性的,随着其基础性制度条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退出;然后是辅的,政府由充当运动员的角色改变成裁判员的角色,这是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所决定的。从发展方向来看,助学贷款制度的最终目标应为市场化,在这点已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但是要选择什么具体模式,我国尚没有明确的目标。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化的整体框架,这也是制度依赖无法避免的问题。其次,在原有制度变迁中,连接所有行为主体的关键一点是政府信用的巨大作用,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介入,而是提供制度基础服务。就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制度变迁的成本是巨大的,它既来自于对抗制度稳定性的制度变迁的阻力,又来自于制度变迁过程。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四个要素均广泛地存在着。因而助学贷款的理论效率受到高协调成本的严重制约,导致既定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的制度环境下难以得到广泛的推行。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虽然助学贷款存在诸多的风险,但它仍然是一项新兴的消费信贷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在我国已得到了较快地发展,而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信贷方式,不仅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展起来,而且也涉及到一个庞大的消费信贷群体,因此,尝试开办这一业务应该成为争夺消费信贷市场的一个竞争焦点。可以说助学贷款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拓展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领域,也可以为今后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积累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可以缓解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放款,既无担保,也无抵押,还贷主要依靠学生未来的还贷能力及其还款意愿。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消费信贷不同,因学生没有经济交易行为,银行不能通过经济手段来制约借款学生;助学贷款面广和催收等管理成本高;大学生群体毕业后流动性非常大,不利于银行对学生进行贷后跟踪与管理,银行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

首先,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状况来看,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免费教育向成本补偿制度的过渡。但是,迅速提高的收费水平却严重影响低收入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积极性,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1999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在北京等8城市的部分高校试点。到2004年6月,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2亿元,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83万人。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央行、银监会2004年6月8日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范围原则上是按在校生总数的20%比例确定。因此,按照2003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 174万人计,我国当年应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为234.8万人。但我国很多高校贫困生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在校生总数的20%,有的高达25%-30%以上,因此,显然这一比例还很难满足贫困生的贷款要求。所以,就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发展状况看来,很明显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则反映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所以必须解决供给矛盾,加大教育补偿投入。

其次,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来讲:助学贷款既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也不同于普通消费贷款。一般商业贷款必须考虑借款人的品德、经营能力、资本实力、财务状况和抵押品,学生显然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而拥有贷款资格;普通消费贷款是建立在对借款人个人的收入、支出、资产所有权、负债等个人财务状况分析和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显然也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使得助学贷款一开始就与风险相伴随。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每百元助学贷款的成本大约为15元,比同期普通消费贷款利率约高出10个百分点。但是,在还款方面,能够按照借款合同守信归还贷款的学生不足40%,另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不主动与借款银行联系,不提供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这与我国普通消费贷款不到3%的违约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教育部门或者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学生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档案,最大限度地化解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与道德风险,构建一个系统有效的中国教育金融框架与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和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日益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问题。

再次,我国教育助学贷款的资金来源单一。我国的教育助学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和国家的财政资金,为解决教育资金紧缺的现状,我们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发行教育债券或者教育基金等措施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沈红.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风险与机遇[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篇3

由科斯及其追随者创立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科斯是经济学界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著述不多,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写成的“社会成本问题”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篇论文。尽管科斯本人著作较少,但影响甚大。他的论文不仅具有经济学理论的真知灼见和创造性的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充满了想象力,激发了经济学界威廉姆森、波斯纳等人的灵感。这些人对科斯的理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运用和发挥其提出的理论方法,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所建树。经过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的努力,科斯所开创的理论方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丰富和完整的经济学、法学理论体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快速、显著的发展。原因何在?皆于个体主义方法论为逻辑起点。与此相应而大肆渲染的私有化主张,是否符合我国实际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对新制度个体主义方法论进行评析,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假设、偏好均衡分析和排除长期信息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方法的基础上,新制度经济学的共同前提是:个体是给定的,偏好是固定的,并且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

新制度经济学所有要素的基础是有关经济人的假设,这些假设受到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古典自由主义的关键主张是:个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个体及假定行为的特点,被当作是社会体系或经济体系理论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严格地讲,这并不是一个理论家是否承认个体的需要和偏好被环境改变的问题。事实上,包括从斯密到哈耶克等经济学家,都承认个体会被环境改变。关键在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可能也承认这一点,但为了经济研究的目的,他们继续假设个体和个体偏好是给定的。因此,区分标准并不是个体本身的可变性,而是否愿意把该问题看作经济研究的重要或合法要素。新古典经济学家经常反复声明直接来自古典自由主义的将个体视为“理所当然”的传统:品味和偏好并不是经济学家来解释的问题。同样,在罗宾斯以后,也是把个体和个体偏好看作是固定的。总体上讲,新制度经济学采用了同样的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的假设是根据组成社会或经济整体的个体来解释整个社会和经济体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认为只有根据相关个体才能从原则上解释所有的社会经济现象。即具有特定偏好和稳定偏好的主体会采取理性的最优行为,这就是著名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方法论把个体及其行为特点当作社会或经济体系理论的基本组成要素。个体被抽象地描述为给定的,并且具有稳定的偏好和目的。很明显,这一假设不仅仅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二、个体主义方法论宣称的“普遍性”站不住脚

从宏观看,个体主义方法论暗示了经济学研究中僵化的、教条化的分类。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可以引伸出的问题是:在解释社会或经济现象时停留在个体上是否合适。如果个体受到环境影响,那么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解释作用于个体的目标或利益呢?为什么一旦涉及个体,经济科学研究就停止了呢?如果存在对个体及其目标的决定性影响,那么就值得对其进行解释。反过来,根据其他目的的个体来解释尤其必要。个体的目的至少可以部分地从制度和文化背景来解释,也可以部分地根据其他个体来解释。这样,就会将解释陷入无限回归之中,永远不是个尽头。

把个体看作给定的并检验其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带来的后果,在有限的分析类型中也许具有合理性。这种特殊的分析方法与其他方法相互并列,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它并不能证明个体主义方法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停止在解释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并说“所有的都可以简化为个体”,就好像说它是“社会的和制度的”一样,太^于简单和武断了。关键在于,在这个无限回归中,无论个体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不能成为合理的解释。因此,所有的解释都必须依据个体的观点并没有十足的根据。

三、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困境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完全市场”假设的缺陷

为了解释具体制度的产生,新制度经济学假设市场作为不受制度限制的“天然状态”预先就存在。譬如,威廉姆森写道:“最初就存在市场”,而没有关注市场制度的起源问题。同样,奥尔森在干预经济增长的论述中,首先假定存在一种市场和不受限制的“天然状态”,并将其与快速的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但这种增长随后却受到利益集团和制度僵化的阻碍。这就错误地表明,市场本身可以完全不受制度的限制,并摆脱经济主体联盟的约束。相反,其他一些“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如博兰尼)则认为,市场不是天然的事实或范围,而是一种社会制度,它受规则的支配。这些规则限制了一些行为,并使其行为合理化。

(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困境

从表面看,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著作视乎脱离了新古典理论,但如果仔细审查,威廉姆森对新古典理论的突破仅仅是部分的、不完整的,并且保留了许多新古典的核心内容。同时,威廉姆森与科斯的观点一脉相承。他们认为,企业的存在以及它们从内部对市场机制的取代都要归因于市场交易的交易成本。威廉姆森认为,科斯的观点与西蒙的观点相互联系:“交易成本的节约本质上可归纳成对有限理性的节约”。从本质上看,问题在于威廉姆森仅仅部分地接受了西蒙的部分观点,并且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西蒙认为,完全的总体的理性是有限的。经济主体不再考虑最大化,而是努力获得可以接受的最小量;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这种“知足”行为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因为信息不充分,还因为即使相关信息可得,要执行这种计算也非常困难。某种意义上说,最大化行为被西蒙部分地否定了。

威廉姆森使用“有限理性”的次数更多,威廉姆森基本上采用了西蒙新古典最小化成本的解释。在威廉姆森看来,“节约交易成本”是总体成本最小化行为的一部分。虽然威廉姆森认识到了信息问题,但最小化成本的计算法仍然在其理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该事实意味着他还没有完全摆脱新古典理论的最大化假设。与新古典理论的最大化行为假设一样,威廉姆森假设个体偏好没有被个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制度改变,他也保留了新古典理论的最大化行为假设。总之,各种新制度主义尽管在分析方法上和政策理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似乎都有同样的假设,即个体偏好和目的都是外生变量;但在很多情况下,支配和改变个体行为的过程被忽视了。

四、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本土化问题分析

在以上分析中,新制度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具有特定偏好和稳定偏好的主体会采取理性的最优行为的假设,仅仅部分地客观描述了个体的部分特定状况。事实上,除了特定偏好和稳定偏好的主体会采取理性的最优行为之外,还有诸如个体的不理也是存在的。如果我们扩展到整个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经济人假设,我们不得不说,一切假设都只是理论的、理想化的,其假设与现实会相差甚远。由于现实的不断变动性,主观假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假设,首先就具有不完全可靠性。“完全理性”、“完全市场竞争”、“理性的最优行为”在现实中、事实上几乎不存在。另外,如果从我国公有制经济基础、市场发展水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新制度个体主义方法论假设也仅仅能部分地在某些方面吸收借鉴,万不可盲目崇拜,照抄照搬。当然,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没有克服西方经济学假设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呢?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试验”的实用主x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N].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杨立雄.“个体主义”抑或“整体主义”[J].经济学家,2000

[3]付慧.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J].技术与市场,2010

篇4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022-06

An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main suppliers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E Wen-sheng1,2,CAI Yong-mao2,ZHANG Bao-hua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 The ways of supply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as a quasi public product mainly include such 3 modes as government supply, market supply and voluntary supply (by third party departments).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3 modes of supply by using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i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the marginal transaction cost produced by the current supply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solely by the government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transaction cost produced by non government supp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handing over of supply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by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 a non government department can save transaction cost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enhance supply efficiency.

Key words: sport economics;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main supplier;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残疾人体育作为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残疾人体育供给是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残疾人体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供给主要有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3种方式。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以上3种供给方式进行测算,分析哪种供给模式或供给模式组合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产品或服务,是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重视效率的体现,同时也是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残疾人体育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本研究所涉及的残疾人体育概念是指包括智障人士在内并涵盖了任何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障碍的各级各类残疾人参与的各种运动和身体活动,不但包括残疾人体育竞技比赛和群众体育,而且也包括残疾人体育教育以及康复等其它相关内容。

1 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多元供给机制

篇5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房地产开发市场主体———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信用缺失,影响了工程竣工验收、按期交付使用、顺利办理产权,损害了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给房地产开发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给政府监管提出很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要求政府致力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至关重要。

1 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实施行政许可,并负有后续监管的责任。由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是建立在申请人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真实性负责的基础之上,因此,不再对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工程规划许可证》时,不再对建设单位报送的施工图建筑面积进行核算,使得机会主义者有空可钻,提供虚假数据。而且,行政机关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使得建设、施工单位有机会随意变更规划指标。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各市场主体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

(1)违法建设。体现在不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手续,前期手续不齐全,产生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2)前期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施工图实际的建筑面积大于申报《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面积;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图纸不是经过审查的图纸,造成两套不同图纸而超建的现象;绿地率达不到规划要求。

(3)实施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施工单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违反设计条件,如擅自变更轴线位置、加层建设,使得实际建筑面积超过《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面积。

(4)竣工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单位携款逃跑、下落不明,建设项目无法按正常程序办理验收手续,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产权证,有些还给物业管理带来“后遗症”。

2 信用缺失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的产生与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有限理性有关。

(1)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信用缺失的本质是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按照威廉姆逊的定义,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目前,政府管理不到位给机会主义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房地产开发周期长、环节多,参与的市场主体多,管理部门多,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现象,使得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管理真空地带。行政管理的缺位,使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有时不会被发现,即使被查实,也只须交纳罚款,而罚金数目远远低于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起不到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市场主体选择不诚信,却得不到惩罚,仍能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说明我们目前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不诚信的行为。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尽管房地产开发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能完全根除,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依靠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增加市场主体信守诺言和履行承诺的可能性。

(2)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是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失信的根源。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主体机会主义倾向得以显现,这种倾向分为事前、事后两种,事前称为逆向选择,事后称为道德风险。

在前期报批阶段,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主体的逆向选择。例如在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建设单位知道审批部门不核算建筑面积,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虚报建筑面积;而建设单位在过去有虚报建筑面积的行为,但行政管理部门对此并不知情。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房地产开发周期长,同一单位可能会有多个项目交叉运作,存在前一个项目未竣工验收,后一个项目又进行前期报批;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多,有些是专门为项目开发而成立的项目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很难判断A公司的失信行为是否应记到B公司头上;三是有些建设审批权下放,市、区两级审批机构难以知悉某市场主体过去是否存在失信行为。

在建设阶段,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即管理部门难以监督市场主体的行动而导致的风险。管理部门管理的目标侧重于全局性,重在培育诚信市场,对具体项目的管理大多采取抽查的方式或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市场主体可能利用这个管理漏洞,随意变更规划指标,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按期交房、产权办理等方面留下后遗症,严重损害了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

尽管市场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可能产生失信行为,但市场主体选择守信还是失信,是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其失信的短期利益所得大于长期利益损失,他会选择失信。目前对市场主体失信行为的处罚机制促使市场主体选择失信。例如超面积建设,以厦门为例,超建1m2,规划管理部门依据规划法律规章对违法建设单位进行处罚,处罚标准按违法建设部分土建工程造价的60%即180元/ m2;土地部门要求建设单位补交超建部分的土地费用,房地产售价在5 000元/ m2左右,收入与费用相抵,仍有 3 000元/ m2以上的盈余,超建的效用太大了。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使失信受损、守信受益,让人们真切地认识到诚信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是一个永远受用的无形资产。

3 解决思路

为解决上述失信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可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形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以法律为保障、道德为支撑的有效管理体系。

(1)建立系统、完善的行业信用法律体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开发管理的法律规章,但这些法律规章并非专门针对信用,对企业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与“规范授信、平等授信机会”相应的法律准则和约束体系。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各系统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制订行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并建立有效整合信用信息的综合管理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

(2)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审批管理。对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设计单位超面积设计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审批、审查部门间的协作,共享建设审批成果来加以解决。即在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技术审查时,审图机构除对施工图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外,还应对建筑面积进行核算,确认是否超过规划局批准的建设工程方案所核定的面积指标。建设单位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必须同时提供施工图审查机构核算的建设面积,作为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控制的依据。规划部门确认施工图审查意见书的面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面积一致时予以发放批文。对出现两套不同图纸而超建的现象,可以通过完善施工图审查的操作办法来加以解决。

(3)加强规划放样验线的批后监管。为减少擅自变更轴线位置而导致建筑面积增加的行为,很多地方增设±0.00验线环节,要求建设单位将±0.00验线资料报送规划管理部门盖章确认后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再加上测量所花的时间,整个时限较长,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而且由于±0.00验线不属行政审批事项,增设±0.00验线环节,有以加强行政管理之名、滥行行政审批的嫌疑。

(4)加强违规查处力度。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机制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护守信企业、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开发中各市场主体信用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的行为,包括设计单位不按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立项、规划等批准文件及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建设单位对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超建、扩建等违反规划指标要求的或不办理建设项目前期手续,施工单位不履行监管职能或监管不到位,目前法律规章均有明确的罚款、降低资质直到清除市场等处罚规定,关键在于行政执法机关能否掌握到失信行为,并严肃查处。

篇6

一、引言

公共产品供给是指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选择以何种方式筹资并加以使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属于分配范畴。从世界各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出发进行抽象,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不外乎三种: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及自愿供给。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指营利组织根据市场需求,以营利为目的,运用收费方式补偿支出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是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基础上,政府以公平为目的、以税收和公共收费为主要筹资手段,利用公共资源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指公民个人、单位,以自愿为基础,以社会捐赠或公益彩票等形式无偿或部门无偿地筹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并接受公众监督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这些方式是以不同的主体,遵循不同的原则,以不同方式和渠道筹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决定使用去向并予以监督的机制。

几乎在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公共品供给的三种方式都在发挥作用,但三者的作用范围有所差别,而且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三种方式的作用领域也有不同。公共产品三种供给方式是在空间上并存、相互结合发生作用的,作用的具体模式是多样化的。大中小规模政府和非政府的单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在地方公共经济中能实现秩序和比较高水平的绩效(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2000)。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和作用边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品自身性质、技术条件、政府职能理念、公平效率标准、政府政策倾向、需求状况和私人资本规模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供给方式,而且会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不断转变[8]。现代经济学在20世纪最后3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引进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在过去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等主流经济学里,都只有生产成本的概念,没有交易费用的概念。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产生以前,主流经济学认为厂商通过生产成本的调整来决定所要达到的产量。实际上到了20世纪最后30年,因为引入了交易费用这个概念后,人们发现,在总成本里面有一部分耗费跟物理的、化学的产品制造的变化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为了交易而发生的,即制度经济学中所论述的交易费用。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将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确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侧重于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确定,并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度,最后部分提供简要的结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指耐用人力资产或实物资产在何种程度上被锁定而投入到一个特定贸易关系,因而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他们在可选择的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阿罗使用的交易费用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它包括信息费用、排他性费用和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是普遍存在的,康芒斯将“交易”的概念和正统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相对应,将“交易”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之间的交换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类型覆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

按照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同样可以归入到交易活动中:首先,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纳税人支付公共产品的价格(税金),政府利用税收收入供给公共产品。其次,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是政府间的交易活动,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上的人,为本地区供给公共产品,满足地方公共需要。再次,同级政府之间在供给外溢性的地方公共产品上也存在着交换关系。因此,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也是一种交易,交易费用是客观存在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中的。市场供给公共产品是私人按照市场规则采用收费或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活动,产生交易费用。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过程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即捐助者捐助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后获得心理满足或者税收优惠等的一种交易,按照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定义,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过程(分散决策)中、筹资过程中、建立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都会产生交易费用。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分析,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1)搜寻信息的费用。即供给者为了获取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了解公共产品特性、所需成本等信息所花费的成本。(2)谈判、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权利和责任的费用。例如在民主机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以手投票”机制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品种和数量的,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和选民的消费偏好、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要通过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的原则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案,必然带来较高的契约达成费用。分级财政体制下在决定由哪一级政府供给哪种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成本(税收)如何在政府间进行分担上的政府间多重博弈,也必然带来较高的契约达成费用。(3)履行契约,收回成本的费用。(4)排他费用,即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消费所发生的费用。(5)监督供给者按所签订的契约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费用。(6)避免消费者退出契约所发生的费用。

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决定了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非竞争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该产品成本的增加。由于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决定了没有消费者愿意公布自己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因此搜寻信息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决定了消费者都期望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带来的利益,也就是“免费搭车”,由此带来的交易费用是相当大的。由于公共产品两大特性的存在和交易费用存在的普遍性,决定了无论采用何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都会产生交易费用。

三、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边界确定:理论分析

(一)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确定标准:一个理论模型

公共产品的市场交易存在着较大的交易费用,在某些情况下,政府代替市场供给公共产品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政府取代市场,资源配置由价格分配方式转为税收分配方式(政府通过强制性的税收征收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消除了“价格发现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利用征集来的公共资源,按公共需要,供给公共产品。但当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超过一定规模时,政府活动的边际成本递增,因为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等原因,也会产生交易费用,此时如果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因为采用分散决策、个人选择的方式无偿或部分无偿地供给公共产品,能够节约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费用,使某种或某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较少的交易费用,那么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将取代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从历史和理论来看,同样存在由于某一主体供给公共产品中所存在的交易成本超过其他两个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那么可能出现市场—政府或自愿,自愿—政府等可能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变化路径。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作用的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在理论上,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最优的供给方式的选择,即公共产品供给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在忽略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仅考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成本时,无论采用何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都可以降到最低(RonaldD.RippleandYunHsing(Y.H.)Cheung,1999)。因此,假定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成本既定,公共产品供给最优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基于这一角度,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公共产品公共方式选择采用的标准。

假设:

(1)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tc可以衡量且是产量q的函数tc=tc(q)。

(2)不同的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pc=pc(q)=pq。

(3)供给者的收益函数tr=tr(q)。那么:maxπ=tr(q)-pc(q)-tc(q)

帕累托最优供给的条件为:mr(q)=mpc(q)-mtc(q)

因此,在交易费用为0时,帕累托最优的供给条件为:mr(q)=mpc(q)

假设: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供给同一种公共产品,且价格相等;Pq为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Gq为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TT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U为社会消费公共产品的无差异曲线。按照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公共产品生产的最优点在TT曲线与U曲线的相切点N,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消费者选择的数量对应的边际替代率对应于生产者的产品转换率,即RTSGq,Pq=RCSGq,Pq。

1.在不考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RTSGq,Pq=mpcGqmpcPq,

RCSGq,Pq=pGqpPq

因此,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必然mpcGqmpcPq=pGqpPq,因为不同的供给主体供给同种公共产品,价格相等,因此,mpcGq=mpcPq,mpcGqmpcPq=1,因为pGq=pPq,过N点切线的斜率为1。

2.在考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

在供给的公共产品为同质的产品时,RCSGq,Pq=1,

那么,mpcGqmpcPq=1,由于mpcGq=mpcPq,

因此mtcGqmtcPq=1,即在N点非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方可实现效率最优。

3.无法实现效率的情况下,公共产品供给在两部门之间的调整。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TT的下半段(N点以下,不包括N点),如N1,此时曲线的斜率大于1,即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1,可得mtcGq>mtcPq,应该减少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TT的上半段(N点以上,不包括N点),如N2,此时曲线的斜率小于1,即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A内,类似于N2点的情况,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多,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少;应该减少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

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C内,类似于N1点的情况,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多,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少;应该减少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

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B内,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均过少;应该增加非政府部门和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

Gq=mtcPq的N点。

(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确定: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

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中发生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假设生产成本随着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不断变化,与公共产品供给数量成正比例的关系,公共产品供给数量越大,发生的生产成本越多,反之,生产成本越小。但是交易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三个因素的影响,与组织的规模大小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交易费用会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呈现出类似于指数函数式的增长趋势,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组织偏离最佳供给规模的程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组织单位交易费用递增,呈现出“先降后升”,呈“U”字形变化(如图2)。因此,在生产成本与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呈正比例关系的情况下,交易成本的变化对界定组织的边界能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生产成本与不同组织的交易费用相加得到的总成本与社会可以接受的交易费用相比较作为区分公共产品不同供给主体边界的依据。图2是包含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三种等级制度在内的威廉姆森范式的拓展模型。图2中,OCG、OCM、O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TCG、TCM、T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CG、CM、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总成本,分别为CG=OCGTCG、CM=OCMTCM、CF=OCFTCF。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交易费用允许值(社会承受交易费用的一般标准)为TC0时,E1、E2分别给出了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边界:当公共产品的数量界于E1和E2之间时,宜采用市场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当公共产品的数量小于E1时,宜采用自愿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当公共产品的数量大于E2时,宜采用政府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

从图2中还可以发现,当社会进步、技术革新等因素的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普遍降低时(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交通运输的便捷等使社会交易费用从TC0降至TC1),原有的组织形式将会出现一些“空洞”(如图2中FM1、M2G1)而无法覆盖这些领域,即在这些领域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都不再是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最佳选择,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创新创造了需求空间。

上述威廉姆森范式拓展模型虽然只是从公共产品数量这个单一维度分析了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行为的界限,但对我们正确界定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可以产生多方面的启示:

1.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供给的失灵,如图2中FM1、M2G2。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使得购买公共产品的人无法阻止别人享用公共产品。既然“免费搭车”现象存在,那么,愿意花钱购买公共产品的人肯定不多,这样就会造成公共产品的匮乏。可见,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由于公众对公共产品需求差异的存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时往往倾向于满足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受众的选择偏好。而一部分人对公共产品的超量需求和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公共产品的政府失灵。由于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在第三部门和个人在筹集资金方面面临的问题,慈善组织的业余性等固有缺陷的存在,使得自愿供给公共产品出现失灵,不能提供较大规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政府、市场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失灵问题。市场失灵虽然是政府干预的前提,但并非只要有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干预,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也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同样当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存在失灵时,市场与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都可以起到弥补政府失灵的作用。

3.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有效性的因素众多,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必然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存在始终如一的合理区间。

4.市场组织形式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作为与市场相对应的组织,政府和第三部门都不可能是惟一的,虽然政府、市场和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但其作用是有限度的,而一旦现有的市场组织不能达到效率最优,组织创新便会出现,如产生一些新型的“中间组织”、一体化组织等等。显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的创新将是持续的,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在条件成熟的将来,公共产品供给将会出现新的供给主体——“第四部门”。

四、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测度

交易费用是一个内涵广泛的复杂范畴,完全意义上的交易费用的测算的确非常困难,在目前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下是无法完成。但如果我们借鉴诺思等人的做法,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转换部门(transformingsectors)和交易部门(transactionsectors),借助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外在性的交易费用(针对转换部门而言),即交易部门(专门为经济主体提供交易服务的部门)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完全可以测算出来的。其数量应该等于全部交易部门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即交易部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价值表现形式就是交易部门的增加值[10]。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试图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中产生的外在性的交易费用进行测算。

(一)绝对交易费用的测算

在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将国民经济分为16个行业: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中的邮电通讯业部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部分、金融及保险业全部、房地产业全部、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咨询服务业部分属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商业的交易部门(私人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则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部门(公共部门)。因为统计年鉴中没有第三部门(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主体)的数据,也没有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据,从已有的数据中也很难分离出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和市场供给相关的数据,因此,我们假设测算出的公共部门发生的交易费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市场供给与自愿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为测算出的私人部门发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只提供了1991年之后的各部门增加值资料,所以,本文的样本区间只能从1991年开始。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或其他公开出版物没有公布全部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所以,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部分、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咨询服务业部分的增加值的数据只能采用推算的方法。1991—2003年间,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员占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约为93%,信息咨询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约为5%,我们暂且用从业人员比重代替其增加值占所在大行业中的比重,于是有计算公式:公共部门的绝对交易费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加值;非政府部门的绝对交易费用=邮电通讯业增加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信息咨询服务业增加值=(邮电通讯业增加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加值)×9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社会服务业增加值)×5%。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私人部门每年生产的产品数量,以财政支出作为公共部门每年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那么,私人部门单位产品(私人产品)交易费用=私人部门交易费用/国内生产总值,公共部门单位产品(公共产品)交易费用=公共部门交易费用/财政支出。

1991—2003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相对交易费用与绝对交易费用如表1,1991—2003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交易费用的绝对额是不断上升的,私人部门的交易费用由1991年的3767.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20580.22亿元,上升了5.46倍;公共部门的交易费用由1991年的662.1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3138.46亿元,上升了4.74倍。私人部门单位产品交易费用相对稳定,在0.17亿元—0.183亿元之间,公共部门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变化较大,1994—2003年间呈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最高的0.220815亿元下降为0.127321亿元,从图3可以看出,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在1998—1999年度相交,之前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高于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之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低于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

(二)边际交易费用的测算:实证检验

1.基本模型与变量的含义

Qg=c0c1TCg(1)

Qp=c2c3TCp(2)

其中,Qg为政府部门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TCg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Qp为非政府部门供给的产品的数量,TCp为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c0、c1、c2、c3为常数项。对公式1两边分别对TCg求导,对公式2两边分别对TCp求导,可以得出:

dQgdTCg=c1(3)

dQpdTCp=c3(4)

因此,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g=c1,非政府部门供给产品的边际交易费用为MCp=c3。2.数据与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91—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部分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有关数据统计、计算得出。

估计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所用软件为EVIEWS3.1。

3.计量结果

(1)公式1的回归结果为:

Qg=-4836.224(-4.366)8.87915.56TCg

R2=0.957R2=0.953F=242.236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R2为0.957,调整后的R2为0.953,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2)公式2的回归结果为:

Qp=1108.364(0.717)5.5847.32TCpR2=0.957R2=0.9947F=2239.24

常数项c0的t检验值为0.717

Qp=5.66TCp(125.40)

R2=0.995R2=0.995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R2为0.995,调整后的R2为0.995,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3)小结

从公式1和公式2的计量结果看c1=8.879,c3=5.58,因此MCg=c1=8.879,MCp=c3=5.58。可以看出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要高于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在我国,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五、结论

1.按照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都可以归入到交易活动中来。无论采用何种供给方式,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都会发生交易费用,因此,公共产品的供给活动可以纳入到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来。

2.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作用的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10]。在不同公共主体生产同质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样的条件下,最优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的选择,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3.通过对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分析认为,政府、市场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各自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失灵问题,各个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时存在各自的合理边界。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合理边界。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空洞”且不能弥补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有别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新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四部门”。

5.通过对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的测量发现:从绝对量指标上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交易费用的绝对额是不断上升的;从平均交易费用指标来看,私人部门单位产品交易费用相对稳定,公共部门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变化较大,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在1998—1999年度相交;从边际交易费用指标来看,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要高于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因此,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参考文献:

[1]DeAlessi,L.PropertyRights,TransactionCosts,andX-Efficiency:AnEssayinEconomicTheor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3,(73):64-81.

[2]Leibenstein,H.AllocativeEfficiencyVs.“X-Efficien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56,1966,392-415.

[3]樊丽明.中国公共产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美]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篇7

一个新接手的班级,班主任教师还不知道哪些同学能够胜任班干部工作,也还不知道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建立班干部队伍,而应该有一个调查和了解的过程。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做一次深入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当然,对那些曾经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应该给予重视,但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班主任在对班级学生进行了解后可以建立临时班委。这应该让所有学生知道临时班委的情况,临时班委的任职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一个月后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新的班委,这样组建的班委会更具有领导和团结能力。

当然,班委组建后还要对其进行培养,学生毕竟年纪太小,对很多问题的处理还缺乏科学的方法,这时班主任就应该给他们以适时的指导,让他们不断成长,成为你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2)利用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是班主任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时机。作为班主任教师,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比如篮球赛,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赛事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大赛开始之前,班主任就应该在班级吹风,而且要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例如,让一些学生负责组织拉拉队,一些学生负责物品供应如水、毛巾、药品等,一些学生负责安全工作,一些学生负责联络。这样,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来。比赛结束后,如果赢得比赛,要组织班级学生庆贺。如果失败应该组织学生对参赛队员进行思想工作,去安慰他们。当然,这些活动还有一个人也应该一直在,这就是班主任你自己。我经常会看到一些赛事时很多班主任不在,让学生自己组织,这样学生就很难有序地组织起来,可能还会因为意见的不同而闹矛盾。这样不仅没有增强班级凝聚力,相反可能会影响班级的团结。

还有一些活动是全班同学都要参加的,比如广播操比赛,这时作为班主任教师就更应该把全班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在一些活动中一些学生的表现不会很好,甚至很差劲,但班主任一定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让学生去抛弃他们自己的同学。我们应该永远注意,成绩是次要的,班级的凝聚力才是最重要的。

(3)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同学。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他最需要关心。在我读书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位班主任教师,他对我们班作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凡任何一个学生生病,所有学生都要到医院去看他,而且还要陪他讲讲话。这一做法的结果是使得我们班的同学一直到现在都还比较团结。后来我自己当了教师,也一直记起先生当年的做法。因此,也对班级的学生作了这样一个规定,凡学生生病,大家尽量去看,多给学生以关心。

篇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108―0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对重要的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不少教师意识到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往往由于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偏离目标、空洞虚假、花哨繁复,使得教学情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想使教学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要围绕目标,紧扣主题

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它的作用是把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成教育形态的知识,搭起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形象的儿童思维之间的桥梁,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单纯地为了营造氛围、追求有趣而创设情境就会冲淡主题,偏离目标。因此,创设情境要围绕目标,紧扣主题。

例如,教学“可能性”时,笔者先用了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硬币的正反两面各有什么,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用了4分钟的时间让同桌间进行抛硬币游戏和左右手藏硬币的游戏,并汇报游戏的结果。笔者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汇来描述事件的发生情况。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在设计观察硬币的活动时忽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开展抛硬币和藏硬币的活动之前,笔者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不知道该关注什么、研究什么,致使活动成了没有目标的瞎玩。

二、创设情境要联系实际,找准连接点

创设的问题情境无论来自数学外部或内部,都应该联系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找准两者的连接点,使学生进入情境后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情境创设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找不准情境与学习内容的连接点,就会使学生在情境中留恋忘返,迟迟不能切入中心,步入正轨。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失去情境应有的作用。因此,创设情境要联系实际,找准连接点。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要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问:“同学们,看看你同桌的长相和你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说:“对,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看看你的同桌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连比带划地嚷嚷了半天后,被教师点起来一一作答。6分钟过去了,学生依然兴致勃勃,意犹未尽。这时,教师示意安静,用投影出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的图象,说:“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几何形体有什么特征呢?”教室里顿时哑然无声……

在此例中,同桌的长相特点与所要认识的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找同桌长相特点的环节对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并没有什么帮助,这种牵强附会的教学情境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创设情境要直接简洁,适量得体

创设情境并非多多益善,应该注意适度、适量、得体。一节课中不宜出现过多的没有关联的情境,情境能够整合的就应该整合,尽量在一个情境中解决多个问题;不能整合的,可以通过一个主题把多个小活动串联成大活动。这样联结起来后,思路比较清晰,目标比较明确。同时,情境中不宜出现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否则会冲淡主题和目标,而且无效的活动会挤占过多的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小猴研制出了一种奇异的果树,果树丰收,召开“S收联欢会”的情境,真正的教学内容“倍数关系”只到最后才得以“出场”。而此前繁复的情节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学问题的引入显得繁琐而艰涩。

四、创设情境要富有内涵,启发思维

篇9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创设教学情境的六种常用形式进行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形式

1.导趣引思,创设引入新课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2.设问导疑,创设探究新知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案例2:为了使学生巩固掌握相切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复习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A、B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cm、3cm,半径为5cm的C与A、B都相切,请问这样的C一共可以画出几个?

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圆的位置关系,在认识上已经具备了相切两圆——内切与外切的两种位置关系(图形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探求C的个数(图形想象),显然已经具备了条件。

问题一提出,我发现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积极地参与,很努力地画着,当他们画出了两个、三个C时,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而那些尖子生同样有着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画出的第五个、第六个C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

3.联系实际,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3: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桂林两大购物中心微笑堂和百货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微笑堂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货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

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4.以人为本,创设评价教育情境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案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对于此题,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0,从而得k≤0.5。对于这样的解答,教师本来准备这样评价:你把k≠0这个条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但这样的评价显然缺少鼓励与启发,于是改为如下的评价:你已经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当k≤0.5时,能否k=0,为什么?这一评价内容的改变,既增添了鼓励的成份,又指出了回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显然较原来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5.画龙点睛,创设课堂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案例5: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须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①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②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

③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④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⑤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它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8).

[2]张丽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林志成.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2005,5.

[4]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篇10

数学是研究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由于数学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的特性,很多人认为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知识性,其实数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幼儿更有条理地认识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往的幼儿园集体数学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非常重视数学知识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强调整齐划一,脉络清楚、目的明确、内容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到难的体系。老师对于该教什么?怎么教?心里是非常明确的。

"二期课改"后,集体数学教育作为了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部分,更加注重整合性,数学教育内容规定不是很具体,使数学不在作为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它关注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从中挖掘数学内容,带给孩子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思维能力,学会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学科性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帮助幼儿系统地、高效地建构数学知识,但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科性则容易走向极端。传统的学科性数学教育就存在着重知识、轻发展的倾向。而整合性的数学教育活动关注了幼儿的主动性,但打破了数学教育原本的系统性,幼儿获得的数学经验也相对零散,相对灵活的教学形式也让教师操作时感到了困惑。

无论是学科性的数教育,或是整合性的数教育,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积累数经验、习得数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那么在当前的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集体数学教育呢?

显然,完全抛弃学科性数学教育活动,将幼儿的数学学习寄托于生活中的零散经验的做法并不明智。就数学教育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及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系统的、学科化的教学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应当在认识学科性教育和整合性教育活动的利弊后,既不将两者相互取代,也不能合二为一,而是应该互补共存。即在保持数学教育学科系统性的同时,引导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并产生良好的互动,最终让幼儿获得一个实用的、开放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主题背景下集体数学活动的案例研究与思考

在主题背景下集体数学教育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惑,为此我们对主题背景下集体数学活动进行了案例研究,现结合案例,谈谈我们对集体数活动融于主题背景中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活动情况摘录:

在大班"我们的城市"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开展了一次"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她要求孩子们带好10元钱,带着孩子一起去逛超市,在超市里,孩子们购买了自己想要的食物或饮料等物品。回到幼儿园以后,孩子们边吃边讨论自己买的东西,整个活动开展得很顺利也很热闹。

活动中问题:

这是一次主题背景下"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自然地整合了数学教育的内容,也是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一次实际运用。但上述这样的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整合,对于数方面目标没有详细的考虑,更没有考虑到同样活动对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应提出的相应要求,使得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热闹,孩子真正得到了些什么很难有所界定。

我们的做法:

1、将主题目标与数学目标相融合

有了明确的主题目标与数学目标,才能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显然,研究"超市",可以融合的数学因素有很多,我们对其所蕴涵的数学因素进行分析:物品的分类、钱币的认识与运算、加减法的运用、统计等内容。而且,"逛超市"的活动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进行,只是侧重点会不同,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主题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就是此次活动的数学目标。

2、活动前关注幼儿相关的前期经验积累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经验准备。幼儿只有生活经验丰富,体验正确才能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点。因此现实生活要引导幼儿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幼儿平时对超市的情况有所了解,首先,教师要帮助幼儿回忆超市的情况。其次,在家园亲子活动中,积累购物经验,进一步了解超市物品的类别:饮料类、食品类、生活用品类、奶制品类等等。再者,在角色游戏中,认识超市标价,尝试为物品标价。另外,认识钱币的集体活动使幼儿了解部分钱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活动中关注幼儿运用数知识的情况

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活动中的观察者,更应该是指导者。在购买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表现,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孩子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你还想买什么?剩下的钱够不够?同时,关注性格内向的孩子,及时提供指导。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提醒和帮助等。

4、及时提升幼儿共同经验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精确地认识世界,也可以帮助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提升幼儿数学经验,帮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尝试统计--什么产品买得最多?谁和谁花的钱一样多?同时,也要提升幼儿生活经验,比如:购买的商品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案例二】:

活动情况摘录:

在小班"小兔乖乖"主题下,老师开展了《小兔过生日》的数学活动。活动前,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小动物买东西的游戏,培养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整个活动在游戏的情境中展开,从老师收到一封信,一起阅读图文并茂的信到幼儿去"好又多"超市购物再到有礼貌地去小兔家送礼最后到玩数学游戏--小兔找朋友,幼儿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活动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购物的游戏。

活动中的闪光点:

本活动在根据主题目标,选择一个数活动的内容后,运用游戏的方法预设了一节数学活动,还在环境的创设、学习性区域活动、延伸活动等多个方面都考虑与计算活动内容密切联系,使活动真正取之于主题中,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并可在主题背景下延伸。

1、结合主题活动,融数学教育于墙面创设中

教师要挖掘主题活动中的数学因素,创设墙面环境,让孩子们通过与墙面布置的互动,从视觉上得到感染,在头脑中印下表象,形成数概念,积累数经验。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活动墙面:"小动物爱吃什么",每个小动物上都标有点数和爱吃的食物标记,帮助幼儿认识点数和数字。

2、结合主题活动,融数学教育于学习性区域活动中

区域活动的开展,有多种作用:其一,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二,进行数知识的铺垫,幼儿运用一定的数知识,运用加减法进行运算和编题,是对数知识的巩固。其三,帮助教师从中了解孩子的数发展水平,更好地预设活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尝试根据点数或食物标记为小动物送相应的食物。幼儿此过程中,熟悉了点数和数字,也学会了一一对应。

3、运用游戏的方式,适时开展集体数活动,提升经验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已渐渐熟练运用按一定的数取物,对数量的要求也进一步上升。此时及时把握教育时机,开展集体数活动,适当的给予引导,让幼儿不断运用数学经验去学习和解决问题。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在满足自己游戏需要的活动过程中,提升各种数学经验。

4、持续关注活动,使之在主题背景下延伸

本次活动采用适合小班年龄的游戏形式,充分调动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动中新的数量要求,新的购买要求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尝试为小动物送更多食物和多种食物,使数活动在主题背景下继续延伸。

小结:

直到此时,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数学活动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真实的融合在主题中,想要开展融入主题背景中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一定要立足于主题的内容与要求、立足于生活去挖掘数学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数学与主题整合的价值,促进孩子的发展。

1、挖掘主题潜在的资源

深入分析和挖掘隐含在主题活动的数学素材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相关的数学内容和要求。

2、注重活动的整合性

设计数学活动教案,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整合,使数学与主题的整合落到细处、实处。包括将主题目标与数学目标相融合、数学内容与其他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整合等。

3、活动前期和活动延伸

在活动前,运用各种区域活动、亲子活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前期经验。在活动后,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继续延伸数学内容,及时提升幼儿共同经验,促进了幼儿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篇1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12

满十的判断,在加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快速的满十判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加减准确率。比如,我在刚教多位数进位加法时,就要有针对性的对进位加法运算规律“本当满十,进一减补”进行训练,其主要练习内容为“满十”与“不满十”的判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教师做好0-9的数字卡片,老师左手拿一张数字卡片6,右手拿一张数字卡片4,两张卡片同时出示给学生,让他们判断两数相加是否满十。然后不换左手的卡片6,右手不停地换卡片,(也可以是右手不变,左手变);让他们分别与6相加,逐一判断是否满十。刚开始带口诀练习,“左手6加右手4,相加满十,进一减补”,当发现学生比较熟练后,口诀可以简练为“左6右4,进一减补”,此时的口诀虽不完整,但学生已经能判断出是否满十,待熟练程度提高后,可以放弃口诀。在这项训练过程中,出示给学生看卡片的时间要随之缩短,由开始的5秒,4秒缩短到3秒,2秒,甚至是闪电般的速度。这样既增加认数速度又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灵敏度。此项训练每次可以进行2-3分钟的练习。

二、数译珠速度的训练

此项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还是借助卡片来完成。比如,出示一个三位数卡片后,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拨珠入盘,拨几个数后可试着让他们不看算盘摸拨,以不出错为准。下一步就让学生看数想珠,这一环节要多练。熟练的看数想珠已经成为一种反射,要比看数空拨珠速度快得多。比如,双手拨一个三位数698,左手拨6,右手拨9又拨8,大约需要两秒钟,而看数想珠则是一个瞬间。如果要拨得数位多,是五位数或六位数,二者差异则更为明显。所有对数译珠这一环节的基础训练千万不能忽视更不能放松,每节课都要有这项训练,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的大脑容易产生疲劳,使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数译珠容易出错,训练的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

三、拨珠速度的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拨珠速度与拨珠技巧,我们可以多练定数连加和定数连减。例如每次可以让学生连加1到50的连加,在从1减到50,也可以给定一个底数再让他们连加、连减;另外还可以连加、连减2、5、7、9等不同数,还可以给定一个多位数的连加,比如让学生连加357加30次,看看最后的正确结果。

提高拨珠速度的另一个训练方法多练听珠算,在此项训练中报数不宜报出数位名称。这样的练习学生可能会出错很多,不过不要担心,只要学生能跟上报数速度进行拨珠计算即可,在多练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提高准确率。

四、书写速度的训练

珠算老师都知道,珠心算在运算技巧之外,打的就是时间战,学生成绩的高低,除准确率之外就是时间。而学生书写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珠心算成绩。即使算的再快算得再对,写字速度跟不上,那就阻碍着下一题的计算。有的孩子性格平和,做事不紧不慢,按理说这不是什么缺点,可放在珠心算上就不怎么好。这样的孩子加减准确率高,乘法单积一口清准确率高,就是书写速度太慢。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让他多练数码书写。数码书写的速度也是要由易到难,由单笔划数码书写——两位数码书写——三位数码书写——多笔划数码书写。例如先写“1”,让学生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看他们笔速灵活时在增加难度,可以紧跟着写“7”、写“2”。练习数码书写也不能操之过急,过急或要求过高学生会有厌烦情绪,老师也要常常鼓励,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比如说“今天写得比昨天快多了”,或者“你们写得越来越棒了”。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也会有一个好的心情。

如何将以上几项在一节训练课中有序进行呢?我把训练的程序列出仅供参考:

1.凑数补数儿歌引入训练课(2分钟)

2.卡片训练“满十”判断(3分钟)

3.拨珠提速训练(5分钟)

(1)单位数定数连加练习

(2)双位数定数连加练习

(3)听珠算(力求快速拨珠)

4.数译珠训练(让学生闪电式看卡片)(5分钟)

(1)看数拨珠

(2)看数模拟拨珠

(3)看数想珠(看数译珠)

(4)听数想珠(听数译珠)

熟练后可直接进行看数译珠或听数译珠。看数译珠或听数译珠的数位要比看数拨珠和看数模拟拨珠的位数少一、两位,这样数译珠准确率会更高一些。

5.数码的书写(3分钟)

(1)单笔划数字书写:如1

(2)单笔划数字两位数码的书写:如17或71

(3)单笔划数字三位数码的书写:如171、117、711等

(4)多笔划数字的书写:27、257、721、1257等

6.巧练数码提速书写(3至5分钟)

7.前一节新课知识点的训练(作为每次训练课的重点)(15-17分钟)

(1)多位数加法听珠算

(2)多位数加法听心算

篇13

无症状心肌缺血易误诊

张先生的母亲日前突然晕倒,在医院被诊断为心脏病,平时母亲并没有心绞痛的症状,只是经常说胃痛,这是不是前期症状呢?如果患者经常胃痛,并且这种疼痛与一般胃病不同,是一种憋闷、胀满感觉,有明显诱发原因,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有时还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感。那么应当高度怀疑心脏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无临床症状,但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它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能逐渐演变为缺血性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患者亦可能猝死。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会患了心肌缺血可以不发生心绞痛,而且浑然不知呢?

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对疼痛的感觉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对疼痛很敏感,一旦有心肌缺血就会有心绞痛出现;另一部分人对疼痛不敏感,疼痛“阈值”较高,即使有较严重的心肌缺血,也不会感觉到心绞痛。事实上,很多人在发病前都曾感觉到,在发作前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内,身体就出现异样的感觉。但因为并没有直接表现在心脏部位而引起重视。

当出现以下几点症状时应加以警惕:

1 出现有类似胃部不适的胸腹部不适,与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种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感觉,有明显诱发原因,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

2 非心前区的疼痛。疼痛可出现在腹背部、颈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这类疼痛虽部位各异,但诱因多是劳累、激动等,且呈阵发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缓解;

3 疲劳感。疲乏也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形式。患者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动后甚至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

无症状高血压不易被察觉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烦躁、耳鸣、疲倦、失眠等症状。不过也有一些患者血压虽高,却没有上述所说的症状。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约占一半,这种无症状的高血压潜在危险更大,尤其需要引起警惕。高血压患者多身体强壮,很少去医院看病,因此错失了健康查体的机会,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或是患者高血压病史发展缓慢,病程长,虽患高血压,但自己已慢慢适应,所以无自觉症状。出现以下3种情况应警惕:

1 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中老年人:

2 近期偶尔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轻微而无其他病史者;

3 有疲劳感,如突然出现四肢乏力、疲倦、睡眠变差等,但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

无症状慢性心衰如何鉴别

无症状慢性心衰是指老年心脏病人心脏功能损伤之前,已出现不典型的症状体征,对此医学上称之为无症状慢性心衰,也可看作心衰前兆。

无症状心衰早期信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