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篇1

一、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当期,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仍旧存在着缺陷,需要不断改进。

(1)落后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国家在教育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相对于其他学校,职业学校显然逊色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不重视音乐欣赏课,在他们看来,音乐欣赏非考试科目,纯属浪费时间。在这些职业学校常见的现象就是:音乐教师经常是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代课,音乐欣赏课大部分情况是用来学习其他科目,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音乐欣赏课形同虚设。例如,某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由班主任代课,作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来讲,受落后教学理念的侵蚀,音乐欣赏课就是“副科”,经常将音乐欣赏课用来上数学课或者其他考试科目,不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2)单一的教学形式。职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形式相对单一。音乐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单方向讲解为主,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另外,音乐欣赏课重在“欣赏”上,而大部分教师一味地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忽视了音乐欣赏环节,学生很难理解作品,音乐欣赏课的效果达不到预期。例如,某地专业学校的音乐课教师以教科书为主进行教学,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按照顺序依次讲给学生听,缺少与学生互动,并且没有相对应的音乐欣赏案例帮助理解,音乐欣赏课对于学生来讲犹如“天外之书”。

(3)专业素质不足的教师队伍。很多职校的音乐教师并非专业出身,而是其他学科老师代班,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急需提高。音乐欣赏课专业性强,要求具有专业知识、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缺乏专业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同时学校也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

(4)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丰富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最常见的便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大部分专业学校没有引进多媒体技术,还在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高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对策

职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多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审美教育以及正确的三观教育非常重要。音乐欣赏课的学科特殊性,正好符合对学生审美教育的要求。因此,音乐欣赏课成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三观、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环节。

(1)改变教学理念。职业学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该有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转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形成现代化教学理念。首先,职业学校应该正视音乐欣赏课的地位,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不能单纯认为教会学生教材上理论或让学生学会几首歌就算达到教学目的,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歌曲的欣赏,感受到音乐的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还应规范音乐课程设置,提供合适的音乐教学环境,提高教师与学生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

(2)多样化教学形式。职业学校要从丰富教学形式入手,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的音乐潜力。教师还可以引入当下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使音乐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欣赏《蓝色的多瑙河》时,教师带去了本曲目中用到的管弦乐器,让学生在欣赏之后分辨出有哪些乐器,并讨论不同乐器之间的不同之处。接着,教师讲述这首曲目作者作曲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这首曲子的认识。

(3)专业化教师队伍。职业学校要加大引进专业素质教师的力度,同时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的培训。组织音乐交流活动,开阔音乐教师眼界,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例如,某职业学校,聘请音乐界权威人士来学校向音乐教师传授教学心得,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篇2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身体能够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表示个体通过听、动作、认知对音乐有所感觉与理解。所以,听音乐表现律动必须是老师引导学生感觉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音色、曲式,让学生发自内在对音乐直觉的动作反应。其动作不须经过修饰,完全是原本自然的身体动作,像是:行走、跑步、跑跳、旋转、扭动、摇摆等。

2、看一看,想一想。

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图片或影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要连续实施太长。最好是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地引发一些与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听音乐当中思考答案:这段音乐是快的?还是慢的?你觉得这是描写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这段音乐特别激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聆听之后再发表他们的感受与体验。

3、哼一哼,唱一唱。

哼唱主题演奏曲调: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或演奏主题,学生从回忆旧经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伟大的名曲。

4、读一读,拍一拍。

听音乐,一边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随音乐演奏,最简单的就是打强拍、打拍子或是某一个固定的节奏型,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就可以形成合奏,完全靠听奏而不需要视谱。老师根据乐曲节奏的特点设计节奏型,并用不同的符号画成图谱。每一种符号代表某一种节奏,而每一种节奏可用人声、身体乐器或节奏乐器来表现。

5、跳一跳,演一演。

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戏剧与音乐是一体的,歌剧更是戏剧与音乐结合。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是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整合的体现。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都是现成的教材。进行这项活动之前,先要对乐曲内容有所理解。在设计戏剧动作时,尽量从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中引发想像,以音乐来设计动作,不应以完全凭空想像的故事勉强和音乐凑在一起。

6、改一改,编一编。

选择合适、适当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创作、练习,编一编歌词,编一编律动,改一改旋律,变一变节拍等方式,学生能运用语言的直观更好的理解乐曲,能运用提炼出的音乐要素对比不同的音乐情绪与风格,更好地把握音乐的形象与特点。《走进舞曲》中对小步舞曲歌词的创编,学生兴致很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形象的表现了乐曲内容,这些是学生们创编的歌词:嗨,我们大家唱起来,来,大家一起唱一唱,优美的音乐伴随着我们唱的多愉快,来,我们大家跳一跳,听,小步舞曲多美妙,优美地舞蹈动听的音乐大家真开心。

二、运用欣赏教学策略的要求与注意点

1、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

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案头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总要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再撷取音乐当中有表现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对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回归整体,以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特征以及乐曲整体的面貌。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也。

2、把握音乐主线。

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像,以音乐来教音乐。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要强调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再外化的层面上;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丰富的想像空间,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3、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

欣赏教学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且应反复多次聆听。感受与鉴赏与音乐的其他各个教学领域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欣赏时可作一些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演唱或演奏主题有助于音准和操作乐器的技能;乐曲中的乐理,若学生学过,正好用来加强复习;若是与识谱(乐理)教学的进度一致,就是最好的现成教材;创作的理念也可运用在欣赏的过程当中,随时让学生发表自我的想法。每一个重要的主题,乐句或段落应多次反复欣赏,从感觉、反应、知觉等多反面来欣赏。

4、视听器材应多加运用且注意品质。

丰富的软、硬件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录音带、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网络是基本的设备,配合教学所用的乐器图片、幻灯片、或实物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5、注意榜样力量。

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教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本身就是最佳的表演者。老师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做让学生学习研究的好对象。

篇3

1.引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音乐素养、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表现出较大兴趣。如何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呢?这对中学音乐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要求。对此,本文将这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2.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从教学实践活动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2.1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音乐欣赏课课堂实地调研和观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欣赏曲子有“厌食症”。学生对音乐欣赏教学选用的曲子存在“挑食”,当作品风格、作者及内容与自己兴趣、爱好不相符时,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明显下降,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

其次,不能很好地融入音乐意境中。在欣赏一些古典音乐时,不管曲子本身有多么优美的意境,不管教师采取何种引导方法,学生总是很难进入音乐情境中,无法产生共鸣。

再次,鉴赏表达能力较弱。音乐播放结束后,学生的音乐感受不够丰富,交流不够积极,在要求其描述对音乐的感受时,只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赞美之词,不能将音乐背后的意境全面、准确地表达描述出来。

最后,音乐欣赏兴趣偏向于流行曲目。学生对流行歌曲表现出较大兴趣,而其他古典音乐则很少受到他们的关注。但即使是他们所欢迎的流行歌曲,其给出的鉴赏描述也十分简单浅显,缺乏鉴赏专业性和深度。

2.2初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与多种客观原因有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2.2.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重视不足。在实际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是否喜欢、想要什么不够关心,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排斥情绪。要保证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用与之兴趣相匹配的音乐曲子,有效增强欣赏课教学效果。

2.2.2新课改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新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扮演多个角色,例如引导者、管理者、意境创始者、组织者和启发者,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指导和帮助,以扫除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互动,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3初中音乐教材发生较大改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材与旧版本在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一些学生对教材内容尚未适应,甚至产生较大的排斥情绪,这主要是新教材内容与其生活实际脱节严重所致,难以引发学生共鸣。

2.2.4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音乐、体育等副科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将音乐课时改为文化课时,有些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是在教学方法、内容和质量方面缺乏监督和指导,导致音乐欣赏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2.5现代流行歌曲的泛滥,对中学生音乐审美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和冲击。当前,电视里、收音机、大街小巷播放的各种“流行歌曲”,不管内容是否健康,总是能够受到中学生的欢迎,而对一些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反而日行渐远。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遇到较大阻力和干扰。

3.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3.1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3.1.1组织学生参与主题演唱。主题旋律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特征,是作品审美的重要切入点。一般来说,音乐主题旋律比较动听、扣人心弦,学生容易把握,可以有效提高其欣赏兴趣。因此在学生听完整首曲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曲子的主体旋律,并要求其哼唱出来,最后要求全班学生集体演唱,这样可以达到强化主题音乐旋律的目的,让学生记忆深刻。

3.1.2让学生参与节奏律动。学生不仅要学会音乐作品演唱方法,而且要对作品节奏律动有深入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全身都动起来,用耳朵聆听、用嘴巴演唱、通过身体摇摆迎合曲子节奏,这样可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音乐意境。例如通过拍桌子、击打乐器、跺脚等感受音乐节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3.1.3为学生提供演奏创作机会。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参与机会,例如演唱音乐主题、节奏律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乐器演奏和创作。当下,不少中学生都掌握一些乐器弹奏技能,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特长以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让一名学生上台演奏《化蝶》曲子,也可以让学生改一些曲子旋律,体验音乐创作的快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加深他们对作品中心思想和意境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收获快乐,而且汲取音乐养分。

3.1.4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鼓励。成功能够让人精神振奋,激发积极进取之心。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给出正确回应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感受到成就感;当学生失去耐心或者兴趣时,教师要帮助其找到原因并指导其克服,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语言激励学生,例如多说一些诸如“你回答得很好!我很看好你!你进步很快”之类的话语。这对学生来说,将会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进取愿望。

3.1.5分组合作增强教学效果。分组合作学习是将学习兴趣相同、或者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当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将所有学生都发动起来,通过开展音乐欣赏小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观点的机会,在同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并提出最佳问题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3.1.6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是固定有限的,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学习内容和素材,例如优秀影视歌曲,这类歌曲大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很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影视歌曲,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引导他们分析音乐情境和节奏规律,不断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和素养。

3.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

3.2.1民族音乐欣赏。我国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是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素材库。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民族优秀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十分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这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对象。通过欣赏不同民族传统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和风情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同时为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各种民族歌曲、戏曲、曲艺等的机会,萃取其中精华,不断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眼界,提高其音乐欣赏素养。新课标下,教学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而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掌握知识点、是否会演唱歌曲的歌曲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综合评价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能否利用音乐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民族音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2.2外国音乐欣赏。外国音乐作品种类十分多样化,经典音乐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一些经典曲目对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能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发展。例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学生体会到曲子中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战斗品质,感受到作者顽强斗志、不惧风雨、向往光明的决心,不仅可以欣赏到其艺术的一面,而且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抗争精神。因此,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上引入一些世界名曲比较可行,它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国别和地域的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2.3因人施教。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音乐基础及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曲目,以保证其能够获得情感体验。初中生容易受到一些流行音乐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作品,会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欣赏课要尽量采用健康向上,艺术价值高的音乐作品,例如《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回家》等,这类作品与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相符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因而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

4.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贵在参与、重在过程的教学情境,以有效提高其教学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利用国内外音乐作品的精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不断促进其审美水平提升,最终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玉平.谈音乐教学中的创新.音乐天地,2004,(05).

[2]那宇,杨芳.音乐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3]陈小静.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评论,2003,(06).

篇4

我国教育部门对高职教育这块的政策和资金的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全国的各种形式的高职院校像雨后春笋般一般逐渐地涌现出来。现阶段各个学校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者是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学校发展的规模和财政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不成正比的现象。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院校还处在由中专向大专转变的过渡期,仍然采用中专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资源配置,可能并未开设相对基础的音乐课程,更不要说相应的高级音乐设备了,尤为严重的是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漏洞百出,无法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这些都导致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参差不齐,音乐教育发展极为不平衡。高职学生大多数不是在城市长大的,来自于广大的旗县和农村,甚至在小学和中学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接触过音乐课,音乐的基础知识更是一清二白。这些学生仅仅接触过流行音乐,对国内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完全是空白一片,更有甚者把音乐欣赏课与演唱课混为一谈。那么,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推广音乐欣赏课,就是为了把通俗和典雅的音乐带入象牙塔,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从前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放在第一位的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音乐欣赏课放在了选修课的位置上,这样学生们根本就不能系统和全面地学习音乐欣赏课及其相应的作品,音乐欣赏课程的作用大打折扣。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使学生们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便于他们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体会。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要在以音乐审美为音乐教育核心的理念下,将音乐欣赏课程放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要大力普及学生们的音乐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切实丰富学生们的内在审美情感,全面拓展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大力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们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欣赏课应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将学生与音乐密切联系的纽带。如何很快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是保质保量地达到音乐欣赏课教学目的的关键。课堂所选用的音乐作品在内容上比较严谨,对演唱者唱功和技巧要求很严格,对于刚刚接触赏析课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演唱内容和方式这两方面都是强人所难,自然不会激起他们的兴趣。另外,音乐欣赏课里的中小型器乐和交响音乐,拥有着强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们通过在充足的时间跨度和音频表现的区域内,用无与伦比的音色和力度来表现自然生活中相互交联的冲突和矛盾,进而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深奥的哲理。这些隔阂感,都使得刚刚步入校门、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的学生,难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流行音乐在文艺舞台上的展现,具有着个性鲜明的时尚风格、明快的强烈旋律、耳熟能详的歌词和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为广大人群所接受,尤其是深受年轻人的钟爱。但是我们目前的音乐欣赏课程的教材过于偏重于传统的经典音乐,鲜有流行音乐的身影,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如果把流行音乐和音乐赏析课交融成一体,就必然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这对音乐欣赏课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

三、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的音乐作品了解得不多,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是不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欣赏课难以摆脱选修课的地位,与其他所谓的重点专业课相比较,受学生们关注的程度相对要差了很多,所以要促进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工作者们要在教学方法上做足文章。首先,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准确把握其所传递的精神内涵,明确音乐欣赏课在整个国民素质教育的位置。其次,高职院校设立音乐欣赏课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培育专业人员,而是要全面促进学生们的素质修养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就不能填鸭式地灌输大道理,而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照他们所在专业的特点和大致的就业趋向,有针对地灵活安排和选用符合音乐教学计划的曲目。最后,应着重了解高职学生们的领悟能力,尽可能地挑选能够为学生们所欢迎的音乐,特别是要避开诸如内容枯燥和生涩难懂的音乐作品。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配合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依照曲目的具体内容和风格特色,在课堂上架构一个逼真的虚拟氛围,帮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激发想象力,感悟音乐深层次的内涵。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民音乐基础素质教育的地位与日俱增。切实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年轻学生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关教育部门制定了在普通高职院校大力开设音乐欣赏课的计划,全国各个高职院校也依照教育部的相关精神,相继增设了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努力是一项系统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赏析课要担当提高教育的艺术化和素质化,启发高职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在轻松良好的学氛围境中,创新学生们身心健康的最佳的社会实践方式,完善和全面促进高职学生们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莹,王刚.论当前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J].电影评介,2009,(07).

[2]黄剑敏,马达.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篇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某小学2个平行班的96名学生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开展了教学实验。运用文献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以《小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为例,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班的学生的教学具体如表1所示。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我们比较和分析对照班学生与实验班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后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情况,进行了t检验。分析发现:针对两班学生音乐欣赏平均成绩的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1,是小于0.01的。这说明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两个班学生的音乐欣赏平均成绩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2.分析

篇6

一、引言

通过近年来的素质教育改革,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更加开阔的研究视角,多角度的进行审视我们音乐教学方法,把有效性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二年级音乐教学中来,这一重要举措对初中音乐欣赏十分有意义。音乐欣赏有利于改善初中的心情、记忆力、审美观等,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师借助音乐器材,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感。通过多次欣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记忆,并培养了音乐的情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这是通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只要初中音乐教师能够认真对待,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要率先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加强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有助学生的音乐感的培养,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多专研,以新课程为标准,勇于创新,坚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程,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

随着基础音乐课程的大力发展,初中音乐欣赏课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音乐教师认真教学的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然而,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发现,初中二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首先是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课程的时候,学生主要关心的是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在对于鉴赏内容上往往体现出来情绪波动较大,这样让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很难控制;其次,是初中生对于目前音乐鉴赏课程中所体现的古典欣赏内容不感兴趣,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是初中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内容没有积极地进行探讨和交流,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把音乐知识体现出来;第四,是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往往参与度较高,学习的情趣也比较积极,并且能够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

2.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上述的问题与现状是我们主要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初中生往往是很喜欢音乐知识,但是不喜欢音乐课程。这是我们音乐教学中应该认真反思的内容,努力使学生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中来。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音乐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真正需要,教师总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课程,没有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第二,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下,并没有很好地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正的音乐知识;第三,新课改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要求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方法革新,教师没有进行教法的革新,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受到学校目前中考的影响,大多数初中对音乐教学都不太重视,学校和家长主要是抓好文化课程,大部分音乐课程都被主课教师占用,学生的音乐课程没有办法保障。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参与演唱,我们在让学生欣赏经典的主体旋律作品时候,这些作品旋律是非常动听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我们再让学生从头到尾听过之后,马上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找出来的乐曲进行哼唱,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记忆力。音乐欣赏课程并不只是让学生听,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参与到音乐当中来,让初中生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来。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演唱中来,还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到乐器演奏和创作中来,这样的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做到给学生及时鼓励,学生在音乐课程上表现好,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这样学生获得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要及时调整他们的态度,让学生树立起自信的信心。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进行教学分组,分组合作教学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划分开来,教师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所学到知识,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己的音乐思想。

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可以结合欣赏民族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把民族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多个民族作品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与安排一些儿歌、童话故事等进行音乐配乐。其次,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大型的交响乐和协奏曲等,让初中生早点接触国外的音乐,为学生音乐发展提供空间,对于世界上多重音乐文化的接触,可以让初中生学到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国度的音乐作品,对于学生音乐欣赏的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一定现代化教学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多媒体教育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个立体的,动画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欣赏音乐知识,因为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设置教学的背景和画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插入画面和音乐,增加了一些动画效果,学生可以对音乐知识加深印象,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学中来。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建立一个师生共融的教学课堂。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课堂上的兴趣,进而培养初中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教师要尽快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法寻求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有这传播音乐知识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充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把音乐课程在初中开展的尽善尽美,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和素质,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最终达到中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益民.高成效教师的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4):31-37.

[2]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1997,(2):24-28.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38.

[4]曲铁华,张爽.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探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8,(3):57.

篇7

目前,音乐欣赏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低,音乐欣赏仅仅是放放磁带、听听歌而已,教师教学方法陈腐,模式单调,学生呈现出没兴趣、不想学的状态。怎样改变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相关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

一、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

长期以来,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以老师的讲、学生听为主,师生互动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过分强调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意义,将音乐放在次要地位。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一种标准模式:介绍作者及生平、介绍作品的背景、介绍作品的结构、完整的欣赏全曲。教师过多的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主观映像灌输给学生,但不作有意义的引导和拓展,忽视学生主动参的过程。另外,教学过程中缺乏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按照传统的欣赏教学的程序上课,一节课下来感觉枯燥,课堂气氛呆板。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还是一无所知,没达到上欣赏课的目的。

(二)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聆听音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有的偷偷听流行音乐,根本谈不上静下心来感受、欣赏与理解音乐。出现了学生喜欢听音乐,但不愿认真上音乐欣赏课的现象。

二、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期,是儿童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自己见解,对喜欢的、有趣的音乐学习内容可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童年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情感带有短促和爆发性的特点。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随意性较强,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有一定的逆反心理,音乐兴趣还不稳定。加之有些学生存在功利思想,对音乐学习重视不够,在欣赏不熟悉的音乐作品时,会觉得迷茫,对音乐产生厌倦。

(二)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表现为是理性的塑造者,还没有真正由传统的知识垄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强调传授书本知识、重视技能训练,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唱,学生跟唱。在这种传统的口传心授式、讲解式、模仿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音乐课堂缺失了音乐所特有的聆听、体验、表现与创造的特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得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性,制约着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以听为主,创设情境,强调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的中心点是“听”,而围绕“听”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则是欣赏者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欣赏时泛听和精听、细听相结合,让学生分析音乐的特点,分享自身的感受。同时,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创设以情育人的课堂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积极地感受音乐的特点和情绪,体验和把握了音乐的基本内涵。

(二)恰当采用直观教学,结合经验欣赏音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仅仅用听觉是不够的,还必须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借用影视画面的感觉,发挥听觉与视觉的联觉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音乐。同时,在欣赏教学是还要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唱歌、演奏、律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当中。

(三)适当的讲解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中的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理解认识与分析方面,它不仅包括音乐内容在通过形象思维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从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一直以来,教师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都只是讲解某一部作品反映了什么,并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欣赏音乐。所以,老师的讲解要力求精炼、生动、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多采用简要提示后倾听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经过讨论、思考、探索后教师作出必要的讲解和提示。

(四)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应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音乐创造能力。例如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画、故事、诗歌等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也可以结合音乐进行律动创造表演,随音乐拍手、跺脚、捻指、做即兴音乐表演或误舞蹈动作。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运用到表演创作等时间活动中去。

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其潜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其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并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主丹.音乐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沈睿.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与对策 [J].在线学科教学,2008(5).

篇8

    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当然,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生就能领悟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也能更好的提高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其次,音乐欣赏是了解和学习本民族音乐精华的现实要求。从小了解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意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是小学阶段重要教育目标。而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发挥音乐欣赏课程的优势,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第三,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一首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明快、跳跃和震撼之感;一首节奏舒缓、曲调优美的抒情曲,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有人听后想象到大海,有人想象到小溪,有人想象到森林,有人想象到白云。可见,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

    音乐欣赏课教学想要取得成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关键。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案头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总要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再撷取音乐当中有表现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对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回归整体,以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特征以及乐曲整体的面貌。

    2、把握音乐主线

    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像,以音乐来教音乐。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要强调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再外化的层面上;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丰富的想像空间,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3、强化欣赏,适当引导

    一些老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用讲故事或过多语言解释音乐,其本意是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解音乐,但这种做法使教学背离了音乐的主线,背离了欣赏教学的规律。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应以听赏为主,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而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流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音乐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音乐绝不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

    4、以学科综合为教学手段

    在音乐欣赏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聆听很困难,我们需要借助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如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话剧、舞蹈、歌剧等艺术形式,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在知识的牵引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增强其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

    要注意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避免狭隘地强调专业性。比如,很多教师习惯在欣赏教学时,先为乐曲划分详细的曲式结构图,目的是使小学生在学唱之前能够对歌曲的详细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欣赏歌曲,进而学唱歌曲。这种教学方法从教师主观来说是为了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透彻,但在客观上却给小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困惑,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进行音乐欣赏的最佳方式是聆听,而不是从基本的音乐知识入手去了解它的专业结构。

    2、避免以灌输为手段的音乐教学

    在前文论述中,就教师的适时引导进行了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于音乐的欣赏,不是以自己聆听的感悟为主,而是以教师主观灌输的观点为主,在这种所谓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是教师主观理解的翻版,因此也就谈不上学生对音乐有何种的自我感悟。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引导方式与度的问题,值得在实践中去进行探索。

    3、注意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

    在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课外知识拓展的方式,对于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创作经历、背景等内容,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目的是要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可是,这种对于音乐背后故事的过多关注反而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本身失去了兴趣。因此,这实际是削弱了音乐本位,失去了音乐欣赏课本身所要达成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实践中,应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强化欣赏,适当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篇9

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当然,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生就能领悟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也能更好的提高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其次,音乐欣赏是了解和学习本民族音乐精华的现实要求。从小了解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意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是小学阶段重要教育目标。而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发挥音乐欣赏课程的优势,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第三,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一首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明快、跳跃和震撼之感;一首节奏舒缓、曲调优美的抒情曲,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有人听后想象到大海,有人想象到小溪,有人想象到森林,有人想象到白云。可见,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

音乐欣赏课教学想要取得成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关键。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案头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总要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再撷取音乐当中有表现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对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回归整体,以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特征以及乐曲整体的面貌。

2、把握音乐主线

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请记住我站域名/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像,以音乐来教音乐。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要强调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再外化的层面上;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丰富的想像空间,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3、强化欣赏,适当引导

一些老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用讲故事或过多语言解释音乐,其本意是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解音乐,但这种做法使教学背离了音乐的主线,背离了欣赏教学的规律。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应以听赏为主,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而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流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音乐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音乐绝不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

4、以学科综合为教学手段

在音乐欣赏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聆听很困难,我们需要借助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如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话剧、舞蹈、歌剧等艺术形式,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在知识的牵引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增强其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

要注意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避免狭隘地强调专业性。比如,很多教师习惯在欣赏教学时,先为乐曲划分详细的曲式结构图,目的是使小学生在学唱之前能够对歌曲的详细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欣赏歌曲,进而学唱歌曲。这种教学方法从教师主观来说是为了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透彻,但在客观上却给小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困惑,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进行音乐欣赏的最佳方式是聆听,而不是从基本的音乐知识入手去了解它的专业结构。

2、避免以灌输为手段的音乐教学

在前文论述中,就教师的适时引导进行了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于音乐的欣赏,不是以自己聆听的感悟为主,而是以教师主观灌输的观点为主,在这种所谓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是教师主观理解的翻版,因此也就谈不上学生对音乐有何种的自我感悟。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引导方式与度的问题,值得在实践中去进行探索。

3、注意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

在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课外知识拓展的方式,对于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创作经历、背景等内容,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目的是要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可是,这种对于音乐背后故事的过多关注反而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本身失去了兴趣。因此,这实际是削弱了音乐本位,失去了音乐欣赏课本身所要达成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实践中,应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强化欣赏,适当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篇10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的尺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连贯的知识。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例如,在欣赏《梁祝》一课英台抗婚一段时,先是由大管及大提琴奏出旋律下行的封建势力主题,这里为了增加学生对乐曲的切身感受,可以在故事片《梁祝》中选择英台抗婚中的部分情节,当欣赏到这段时,播放故事片断,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自然地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英台反抗的主题中,小提琴强烈的切分节奏,旋律上行,表现的是英台抗婚不嫁,同样也播放故事情节,英台在电闪雷鸣前与父亲祝员外抗争,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曲的发展,真正了解到乐曲表达的含义,在潜移默化中乐曲会很容易地被学生接受。

二、运用直观法,增强学生感性认知

直观法的教学特点是直观明了。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音乐素材,从而营造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欣赏《金蛇狂舞》时辅以民间端午赛龙舟的图画;欣赏《牧歌》时辅以蒙古大潮原的幻灯片;欣赏《动物狂欢节》辅以被描写的动物的录像资料等等。直观法如果同讲授法结合,效果就更佳。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在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后,再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油画的意境之中,对教学的深入十分有利。

三、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音乐作品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取决于各种音乐表现手法巧妙、和谐、有序地运用。比较法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音乐作品加以对比从而了解各种音乐表现手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按体裁品种、风格色彩、地域年代、演唱方法、乐器种类等进行比较。

如按风格色彩比较,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伯特的《末完成交响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作品风格大不一样。前者是一部悲壮宏伟的戏剧,而后者则是哀感动人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如按器乐种类比较,同样是描摹大自然百鸟的呜叫,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和笛子独奏《荫中鸟》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但都把百鸟的鸣叫声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两首乐曲对比放映,速度和直观性都加强了,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四、运用体验法,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先生说过:“我们在听了一支美妙的乐曲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温柔,生活多么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体验法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并巧妙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方法;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而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就更加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如当听到柔和流畅的琴声,观赏清澈的小溪;听到婉转悠扬的短笛,配乐清晨的山谷等,让学生很快就能入境。体验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动身、动曲,还可以动口(唱)、动手(奏)。在《中国进行曲》欣赏中,先让学生反复听辨乐曲中的结构,运用多媒体教学,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形式,熟悉乐曲的主题,理解乐曲集中表现的是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和一住无前摧枯拉朽的强大战斗力,接着让学生学唱乐曲的旋律。最后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伴奏,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学生们受到了感染唱得十分投入,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也进行了德育的熏陶。

五、运用创作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创作法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要求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理解了的音乐表达出来,发展其智力,发挥其想象力和联想力。

例如:在讲授音乐要素时,选用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狮王”、“袋鼠”等乐段来让学生分析推测乐段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利用某些音乐要素来设计其他动物形象,如“一群小鸡”;“温柔的大象”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设计来演奏。这样,学生对他们自己创作的形象效果非常感兴趣,同时对这些音乐要素的理解和记忆也更为深刻。另外也可由教师写出几句歌词让学生谱写曲子,或由教师写段小曲子,让学生填上歌词。当然,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要适当。类似这种创作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运用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的能力,满足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欲望。

总之,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思考与实践的空间,让看似单纯的欣赏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由此让学生更加的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张小琴.谈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J].读写算,2012,(27).

[2]乔凤梅.怎样上好中小学音乐欣赏课[J].新课程研究,2008,(04).

[3]罗筠.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10,(17).

篇11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器乐欣赏方面的教学,以便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器乐欣赏教学是需要充分调动各类感官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我结合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了器乐欣赏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1. 初中音乐欣赏课器乐欣赏分析

1.1培养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器乐作品具有不确定和模糊性的特征,进行欣赏时,学生容易出现迷惘状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器乐欣赏空间较为广泛,不受特定条件的约束,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个性化欣赏能力;拓展鉴赏空间。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器乐作品所具有的特征,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使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音乐课上让学生鉴赏《梅花三弄》这一古琴作品时,告知虽然古琴、梅花两者并不存在情态上的必然联系,可是两者在气节和风骨等方面是相通的,且具备相似的精神内核,即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清幽之境、内心坚守与宁静。通过初步引导,多数学生都予以认同,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联想到冷漠意象和哀愁事物意象等;部分学生可能联想到与梅花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而对梅花所代表的寓意进行深化认识。在各种乐器中,古琴琴音空旷、深邃、古典和悠远,学生在欣赏时充分愉悦心灵,并提高想象能力,进而体验到器乐作品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1.2深化情感体验

器乐作品具有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和旋律悠扬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美妙的音乐,还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从感官层次顺利进入情感体验层次,音乐教师在器乐欣赏中要对其进行有效导引。例如,在《百鸟朝凤》器乐作品中,抽象的音乐将清晨的山间景色形象勾勒和描绘出来,展示出了熹微、霞光和旭日下山林的无穷魅力。告知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用心捕捉唢呐所演绎出的各种虫鸣鸟叫,同时在器乐作品所营造的祥和意境当中感受八音交响和和鸣,体验自然和谐与草木虫鱼欣欣向荣之感。

1.3拓展延伸创造力

在教学器乐欣赏课程时,培养创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对此初中教师应时刻谨记培养和拓展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创造力拓展应当时刻贯穿,保证创造力与鉴赏、感受和乐理表现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将创造力培养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将创造力培养贯穿在欣赏教学当中,把握好适度原则是关键的实施要点。适度原则当中的“度”主要是指将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作为依据,进行音乐教学,确保其准确理解与把握作品当中蕴含的感情基调。例如,当欣赏完作品《十面埋伏》,为了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其扮演作品中的主人公虞姬、项羽,再现作品中生离死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在扮演过程中,叮嘱学生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与情绪,避免破坏教学当中的凄凉、悲情氛围。此外,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还应注重将作品背景文化与音乐旋律联系起来,例如可以在朗诵《秋》和《二月兰》等作品时配乐。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时,音乐教师应注意控制好音乐活动内容,保证活动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避免不根据情况选择内容,造成课堂时间浪费。

2.欣赏厚度和欣赏深度的追求

当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感知体验之后,必然会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对此,音乐教师应当精心收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选择有一定难度、深度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利用课堂时间或课余时间诱导初中生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深究,以便将器乐欣赏提升至愉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境界。例如,在欣赏作品《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体味月映二泉之意境元素与音画,并围绕“月”与“泉”两种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意境,深入思考这一器乐作品所寄托与表达的感情。初中学生有可能会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住,此时可以适当鼓励学生,以便让其在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与思考下,得到深层感悟。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够完满与深刻,则可以帮助其理清问题条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于作品情感的理解。在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有效强化器乐欣赏的效果。

3.结语

初中音乐课程当中的器乐欣赏是一种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为了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应在教学时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深化其对于器乐欣赏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当中培养情志,并通过音乐提升自身精神层面,进而保证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80-01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认知,陶冶学生的情操。早在上个世纪美国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默塞尔在编著的《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音乐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音乐教学也是围绕欣赏而展开,让学生在声音中欣赏到美。让学生在欣赏中保持一颗由衷的、欣喜的心去学习,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但是,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欣赏的教学还没有引起音乐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在欣赏课上不会欣赏的情况很多见,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此,应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音乐,这是值得广大音乐教师反思的问题。小学生音乐欣赏的接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一听就能感受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需要他们运用更多的心理要素与欣赏的技巧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而且这个过程应该是由浅到深的、经过长期有效训练一步一步获得的。下面,从对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接受心理的分析,运用动与静的结合,逐步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认知渠道,使学生真正进入到音乐欣赏中。

一、学会感知音乐

(1)听音乐。听音乐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导,而不是放一段音乐,放手让学生随便听,而是要有一定欣赏目的。音乐是通过声音传递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使其充分感知到音乐所包含的内涵,进而欣赏音乐,享受音乐。

(2)看音乐。音乐还可以通过图像显示出来,比如,观察音乐表演,通过视与听的结合来感知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经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来感知音乐,效果更好。

二、感情体验与联想是音乐欣赏的核心

(1)联想。听音乐有一种美的感受,就是因为能一边听一边联想,在听中根据音乐的旋律而展开联想与想象。音乐中通常包含着作者的很多感情体验,这种感情是通过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而显现出来的,学生只要认真感知这些因素,再仔细体味音乐中的情感,进而为自己的想象与心理活动打下伏笔,就能真正感知到音乐中的情感。

(2)唱音乐。在音乐欣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唱主题,这样,优美的旋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把握主题形象,有利于辨认主题的各种变化。

(3)念音乐。音乐不光是用来唱的,也可以把歌词拿来读,使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歌词的含义,更能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心理,更能了解音乐情感。

(4)舞音乐。音乐与舞蹈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元素,有音乐就会有舞蹈,而舞蹈又离不开音乐。学生在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节奏做一些与之有关联的动作。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形体表现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情绪,边唱边舞。这样,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就会更为准确。

(5)奏音乐。学生有很多接触过乐器,他们可以在听音乐时运用乐器把音乐简单地演奏出来,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使用乐器的方法,又能在演奏中认真地倾听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学会在听音乐时能准确判断出所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并能选择与之相似的乐器,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理解音乐是欣赏目的

(1)说一说。就是让学生听完音乐之后,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针对“你对这首音乐有一种什么认识?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理解它了吗?”等问题,可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而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表述中,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情况有一定的把握。

(2)评一评。音乐欣赏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一种评价音乐的过程。教师们经常会发现在欣赏音乐时,有的学生会发出“真好听”的赞叹,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评价。有时,也会在观看音乐表演时发表一些对演员表演水平的评价,说表演得如何如何等。这些都是评价的表现形式。学生的这种评价是最真实的,虽然有时难免会有失偏颇,但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认真欣赏得来的,这是最宝贵的。

四、结束语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音乐欣赏教学工作。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而形成的,对音乐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在训练中逐步提高的。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欣赏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欣赏中来,形成良好的欣赏习惯,成为一个能主动欣赏音乐、会欣赏音乐的人。

参考文献:

[1]马金花.试论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训练[J].成才之路,2015(06).

篇13

透过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第三性”人物看日本社会——以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为中心李晶;

试论《周颂》与先秦诗乐舞一体张文波;

齐人乞食故事的演变郝韶瑛;

环境与人格的双重挤压——也谈阿Q们的悲剧性张红燕;

忽悠没商量——中文广告模糊性的语用分析朱洁;

关于WilliamO’GRADY的不涉及普遍语法的先天论郝薇薇;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学研究回海滨;

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吕继红;

英汉语篇翻译中替代手段的转换王海燕;

注释方式在阅读中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李媛媛;

从“Goodmorning,teacher”看中国学生对英语教师的称呼王琪;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概念隐喻能力培养张亚平;

从汉英-动静的角度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介词使用及对教学的启示张哲;

互助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单楠;

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推动中职教学改革吴燕;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分析研究朱蓓蓓;

英语阅读教学中策略培训探讨李良红;

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和谐学习模式左丹弘;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程序化模式的构建与分析亢莉;

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金卓;

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的空间解读孙滢;王莎烈;

杜十娘:求而不得的必死情灵郑茜;

浅谈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吐尔地·卡尤木;

从接受理论看清末民初翻译林燕媚;

框架理论及其在语篇连贯中的应用研究杨秀娟;

“A也好,B也罢……”格式的语义类型分析李莉莉;

翻译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尹朝;

翻译等值视角下英汉形容词翻译的不等值现象初探王磊;朱爱华;

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的几点建议庄严;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刘英杰;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及课程改革探索王幼明;

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英语写作沈娟;桂林;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李红芳;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观念的转变与学习策略的培养钟素花;

在语境语义中谈翻译选词黄艺俊;

结合英语翻译课教学谈学生的信息素养解晓丽;赵倩倩;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徐巨成;

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胥德才;

中小学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周玲;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基于《客户开发与维护》的问卷调查分析解丽丹;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朱兰芳;

音乐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探析武艳;

试解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易出现的几个难点黄希惠;

舞蹈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张博;

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几点建议周慧;

水彩与色彩吕华斌;

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浅析薛仲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