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培训

儿科护理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科护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科护理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65-0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服务内涵不断的拓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琐碎、繁忙的儿科护理工作,如何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每一位儿科护士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而护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科的护理质量。为此,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就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基础知识、专科相关知识及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儿科护士进行培训,实现知识共享,互学互促[2],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儿科护士31名,均为女性,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6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16名,本科3名。工作年限:1~2年5名,3~5年7名,6~10年13名,>10年6名。职称:初级25名,中级6名。

1.2方法

1.2.1实施 护士长每天提前15min到病房,查看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护理措施落实等情况,把存在的护理问题或疑点、难点,根据夜班交班情况,交班后集中在班护士,利用5~10分钟(紧凑,不影响工作为宜)时间进行晨会提问1名低年资护士,如回答不够完善,再请高年资的补充,最后由护士长作点评解答。激思促学,轻松而热烈的训练氛围,激发大家学习积极性。

1.2.2内容 晨会提问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科相关知识、专科护理常规、健康教育、院感知识、应急预案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知识薄弱点,提问结合临床,突出专科性。使问题既有利于知识积累,又适于临床运用[3];并根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提问和指导[4]。

1.3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

2 结果

3讨论

分析表1对31名本院儿科护士晨会提问实施前后综合素质评价,明显体现了护士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培养护士勤学好问、自学和互学的良好风气;由于提问内容与日常护理工作的知识相结合,相当于模拟练习[5],促进儿科护士积极主动的巩固和更新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工作中的指航灯[6];危重患儿病情瞬息万变,经常提问,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不会因护士应对能力差而错失患儿最佳护理措施及时机。分析表2晨会提问实施后较实施前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利用晨会提问,讨论问题,提高护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业务技能,增强了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基础护理落实及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比较到位,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调查也从90%提升到98.33%。晨会提问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p值

参考文献:

[1] 孙晓平; 王艳艳; 逄海峰,等.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心理素质[J]. 吉林医学.2010,31(32):5874~5875

[2] 樊晶晶.发挥晨间提问在护理培训中的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8):831

[3] 刘艳萍.晨会提问在儿科护理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 护士管理杂志.2005,5(7):50

[4] 耿艳莉.晨会提问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3):64

[5] 唐志云. 利用晨会提问提升护士专业水平[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0):239

篇2

【关键词】护理教育;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3.3

新生儿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新生儿科护士除具备基础护理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特殊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经过传统的一学年各专科的护理轮转实习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护士几乎不能直接胜任新生儿护理的工作。为此,我校从2006年开始为护理学生在学历教育末期提供为期3个月新生儿专科护理顶岗培训,效果满意,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月~2011年5月,选择我校在山东省3所3甲级综合医院参加新生儿科专门化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69人,均为女生,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的综合医院轮岗实习,其中包括新生儿科实习1个月,采用传统跟班制培训模式,带教老师根据工作中遇到的临床情况随机带教,实习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1.2.2 观察组在完成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入新生儿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科护理培训。依据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并结合新生儿护理专科特色,由学校专业教师与医院行业专家充分讨论后确立顶岗培训内容及实施路径,带教老师严格按照路径表进行临床带教和效果评价。

1.3 评价指标

2组同学在任何轮转科室实习结束前均进行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实习结束前进行临床综合理论考核;评价指标为新生儿科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其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P

2.结果

两组培训效果观察组新生儿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近几十年来伴随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呈现专科细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使行业对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世纪初,美国首先开始了专科护士培训[1],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专科护士的培训已颇具规模,我国于21世纪初开始尝试专科护士的培养,殷彩欣[2]、霍孝蓉[3]分别在儿科及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中取得良好效果和经验。但专科护理培训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培训仅针对已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进行。新护士往往未经过任何专科培训就走向专科护理岗位,这导致新护士工作茫然,上手慢,出错率相对高,影响了专科护理质量。本课题在学历教育末期增设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课程,结果显示课程有效提高了实习学生对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结果显示压缩轮转实习并未影响到学生通科护理能力的学习。

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课程的增设目的是培养具备通科护理能力和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专门化能力兼备的人才。这既满足了行业需求,也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和机会。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detailed nursing in the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herbal fumigation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Gartland type Ⅱ,Ⅲ.Method: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Gartland type Ⅱ,Ⅲ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each group 40 cases.All patients accepted the treatment of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herbal fumigation.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of orthopedics,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detail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ain degree,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manipulation reduction,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situation of parents'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standard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OPS score and 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manipulation reduction i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Gartland type Ⅱ,Ⅲ; Children; Detailed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Laolong Township Health Center of Longchuan County,Longchuan 517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23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骨折上较为多见,主要由运动损伤、生活损伤、交通事故等造成,是指间接暴力导致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骨折损伤[1]。Gartland Ⅰ型肱骨髁上骨折采取夹板固定、石膏固定2~4周内即可取得较好恢复效果,而对于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大多需行手术治疗[2]。本院对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整复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由于患儿对治疗的配合能力较差,若护理不得当,亦有可能对患儿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等不良预后。因此,为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程度,避免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和手术护理质量等,本院对肱骨髁上GartlandⅡ、Ⅲ型骨折患儿采取细节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肱骨髁上GartlandⅡ、Ⅲ型骨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骨折诊断标准[3]。将上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12岁,平均(5.64±1.47)岁;病程3 h~6 d,平均(8.17±1.32)h;骨折原因为跌倒16例,交通事故15例,暴力损伤9例;尺偏型骨折14例,伸直型骨折12例,桡偏型骨折7例,屈曲型骨折7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3岁,平均(5.76±1.82)岁;病程3 h~5 d,平均(8.28±1.41)h;骨折原因为跌倒17例,交通事故15例,暴力损伤8例;尺偏型骨折15例,伸直型骨折12例,桡偏型骨折8例,屈曲型骨折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手法整复,克氏针固定,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性操作、对家长进行常规宣教及给予一般心理护理等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具体护理程序及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接诊患儿时,护理人员应充分应用安抚性肢体动作和语言,尽量让患儿放松,使其与护理人员建立情感。通过抚摸患儿脸颊或头顶,帮助其整理手术帽,同时尽量采用激励性话语,如“乖巧”、“勇敢”等称赞患儿,语气柔和。对于躁动较厉害,不能很好合作治疗的患儿,允许患儿家长陪同,由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为患儿注射物并待其意识模糊后,接入手术间,同时在患儿颈放置卷枕,使患儿头部保持后仰,以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2)确认手术部位:进入手术室后,大多患儿均具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对陌生环境较难适应,往往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因此术前手术部位的安全确认十分重要。术前由主刀医师采用记号笔在患儿患肢远端画圈标记,护理人员接诊患儿至手术室前,与病房护理人员及患儿家长共同核对,确认标记完好未缺损,接诊至手术室门口前再次核对确认标记,麻醉医师麻醉前,与巡回护理人员核对确认标记,手术开始前,主刀医师与巡回护理人员再次核对确认标记。(3)保持体温:手术开始前,由护理人员将手术间环境温度调至25 ℃,手术开始后给予患儿加盖保温毯保暖,并将手术间环境温度调节至22~23 ℃,手术结束后应用棉被或被单给患儿保暖,并送至恢复室,手术全过程均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并进行保温干预,以避免因患儿体温过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采用轻柔动作搬运患儿,并注意患儿,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患儿苏醒期间,因手术疼痛等因素可出现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等,应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并对患儿进行安抚和鼓励,适当应用约束带。术后积极预防肘内翻、伏克曼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应详细就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交接。(5)加强患侧肢体护理:固定患侧肢体后,护理人员定期巡视病房,监测患儿情况,确保患儿正确。详细向患儿家长讲解正确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密切注意患儿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护理人员或医师,使患儿家长协同参与至护理工作中。每日换药或中药熏洗时,认真观察患儿患侧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及感觉和运动恢复情况,若患儿患处出现肿胀,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肿胀的严重程度,并采取夹板松懈移动等相应措施。

1.3 观察指标 采用客观疼痛评分法(Objective pain scale,OPS),根据患儿血压、哭闹程度、运动、躁动情况及语言或肢体动作等5个项目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每项目0~2分,总分为0~10分[4]。由责任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手法整复复位的配合程度进行评估,分为不配合、勉强配合、主动配合3种,总配合率=勉强配合率+主动配合率。于患儿出院前1 d,向患儿家长发放本院护理部自制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和护理达标情况。于术后4个月内采用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伏克曼缺血性挛缩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内翻判定标准:正常肘关节完全伸直时有一轻度外翻,所成角度被称为携带角,正常情况下男性约10°,女性约15°,而当携带角减少甚至成负角时称为肘内翻畸形[5]。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OPS评分为(3.04±0.62)分,对照组为(4.36±0.97)分,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2,P

2.2 两组手法整复复位配合程度比较 干预组总配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63,P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43,P

篇4

儿科是个专业性极强的科室,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护士打针一针见血, 新护士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 由于新护士对儿科临床护理特点及技术操作不熟练, 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 所以儿科护士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技能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科新护士进行带教及培训。

1 排除儿科新护士的心理压力

1. 1 面对儿科患者这个特殊的护理人群, 在当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都是以小孩为中心, 当小孩患病后, 前来看护的家属总是一群, 问题多, 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增高, 致使新护士的心理压力加大, 沟通能力欠佳, 加剧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产生自卑心理, 做事被动, 缩手缩脚。

1. 2 为了尽快让新护士适应儿科, 首先要理解新护士的心理变化, 培养新护士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 先由带教老师示范操作, 并讲解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然后让新护士动手操作, 带教老师随时提出问题, 起到带教老师“做中教”, 新护士“做中学”的互动模式。从而培养新护士的独立思考能力, 从而尽快熟练儿科工作。

1. 3 培养新护士的交流能力, 帮助新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沟通是护患关系的桥梁, 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 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必备条件。带教老师应教育新护士在各项操作前多鼓励患儿, 使护患双方互相了解, 如遇到穿刺失败, 应暂停片刻, 安抚家属和患儿, 表达自己的歉意。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很好的配合, 减少争吵、纠纷的发生。护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 制定技能培训方法与内容

2. 1 凡被本院录用的新护士, 统一由护理部集中岗前培训一周。使每位新护士都能熟悉医院的环境, 规章制度, 服务理念和操作标准。认识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热爱自己的职业。

2. 2 提高新护士的业务技能, 护士长根据临床工作实际, 制定可行的带教计划, 并加强新护士及带教老师的考核, 应用考核的手段促进学习与带教。

2. 3 提高新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带教老师带动新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及《护理差错判定标准》等。

2. 4 制定明确的培训内容和计划

第一阶段:一个月, ①熟悉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 让新护士明确各项制度, 用制度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新护士应熟记的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给药制度、护理缺陷报告制度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②熟识儿科病房的环境、各班职责和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是长期而且艰辛的工作, 带教老师要告诉新护士每一个班型的工作流程, 使工作程序化, 避免工作慌乱, 遗漏工作出现差错事故。③掌握院感相关知识, 儿科患儿抵抗力差, 带教老师要培养新护士操作前后六部洗手的良好习惯, 接触每位患儿前后都要六部洗手, 静脉输液止血带一人一根, 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完毕垃圾及时分类处理, 其他用物做预处理, 加强新护士的无菌观念及卫生观念。④熟悉儿科基础护理特点及基本操作技能。小儿新陈代谢旺盛, 皮肤护理是儿科最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 带教老师应指导新护士督促并配合患儿家属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 如高热患儿降温时及时更换患儿汗湿的衣物, 腹泻患儿勤更换尿片, 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 皮疹患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患儿抓挠。

第二阶段:一个月, ①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发热、腹泻等都是儿科常见病, 带教老师应详细讲解儿科各种常见病的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培养新护士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带教老师还要带领新护士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②掌握儿科药物的剂量换算。药物剂量精确计算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 带教老师要指导新护士根据药物剂量和规格制定统一的药物配制方法。每次配药前, 根据医嘱药量, 带教老师提出问题, 让新护士准确计算药量, 尽快让新护士熟练掌握药物计算方法。③掌握电脑操作技能, 各种监护仪器及输液泵的使用, 抢救车内的药品及用物的放置。带教老师除培训新护士监护仪及输液泵的使用外, 还要指导各种仪器报警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第三阶段:一个月, ①熟练掌握急救物品、仪器的使用,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儿科又称“哑科”。很多患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陌生的环境及各种治疗操作又使患儿产生恐惧, 带教老师应引导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级别护理的原则。如危重患儿每15 min巡视一次, 并详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各管道通畅与否、监护仪使用状态等, 及时做好记录。如出现抢救, 应在6 h内做好抢救补记。②掌握儿科细小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及留置针的使用。小儿头皮输液难度大, 在实践初期, 带教老师应详细介绍小儿头皮静脉的分布, 走向, 帮助找血管, 告知穿刺技巧, 然后在其指导下操作, 穿刺成功妥善固定, 一旦出现穿刺不顺利, 带教老师应立即接手, 给予补救。给予家属及患儿情绪及心理上得安抚。③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吸痰、洗胃、血气分析技术, 各种有创管道的护理方法。带教老师每周带领新护士在护理示教室进行操作培训, 护长每周抽考一次。

2. 5 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制带教。选择高年资有丰富临床经验护士担任带教老师, 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扎实的理论基础, 正规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度责任心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工作。护长安排老师与新护士同一时段工作, 以便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培养新护士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

2. 6 按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新护士培训考核计划, 结合专科培训的内容及目标, 根据新护士的培训内容, 医院每月进行护理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核一次, 进入临床三个月内, 护长安排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 三个月后经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综合考核评价, 合格者书写倒班申请全科通过后可让其单独倒班。

综上所述, 儿科护理工作难度大, 临床带教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要做好儿科新老护士交替, 必须把好新护士入院关, 抓好新护士带教工作。通过对儿科新护士的带教工作, 作者体会到儿科新护士带教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带教, 她们要掌握一定的专科知识, 除了自身努力外新护士也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多参加医院及科室培训、医院内及医院外的知识讲座和志愿者活动, 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 应用自己的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 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祁小磊,杨丽,高艳红.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护理管理杂志, 2009,9(5):37.

[2] 叶天慧,陈锦秀,易永红.儿科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7):68.

[3] 显兰,李平.系统培训评估儿科新进护士的必要性及方法.重庆医学, 2002,5(31):442.

篇5

    1.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端正态度和实践学习。首先进行理论培训,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临床和预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深入了解健康宣教的工作内容。其次提升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强化思想素质教育工作,摆脱传统护理观念的束缚,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准则,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亲切感。最后进行实践学习,在护理工作的进行中将健康知识传授给患儿及其家长,要求护理人员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沟通技巧,并针对每个患儿及家长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

    1.3评价指标分别对2名患儿家长进行培训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包括疾病知识知晓率、药品知识知晓率和预防知识知晓率3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前、后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3讨论

    3.1由于护理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健康宣教已成为现代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大多数患儿家长缺少儿科医学常识,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儿科疾病、药品及预防知识。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规范化的培训是当前护理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篇6

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过程中,怎么样规范对儿科护理服务的行为,强化护理质量的意识,医护人员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在治疗及护理中安全为首,尽医护人员最大的努力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确保患者的安全[1]是护理人员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对于儿科急诊的患儿来讲,患儿的病情急、危,家属心切,就诊的时间较为集中,静脉输液作为急诊治疗中经常用到的治疗方式。在给小儿静脉输液时,穿刺时有很大难度的,用药的量较小等特点,短时间里大批量的输液,在护理上容易出现一些缺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儿科急诊科一共有医生10名,护士30名,儿科急诊科负责护理工作。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1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男、女各有90例,0~5岁的有80例,5~10岁的有60例,>10岁的有40例。

1.2方法

1.2.1设置科学的操作流程 在儿科急诊处的一楼设置咨询台及挂号处,主要负责的工作有:核对患儿的病历本和输液处方以及药物单等等。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安排输液的顺序和床位,并且对患儿进行编号,配药以后,由导诊护士来按编号的顺序一次呼叫患儿,将患儿带领到留观输液室逐个予以输液,注射后由护士护送患儿到各自的病床,医院的医患人员要做到各司其职,这样既可以节约患儿的时间,还可以有秩序的为患儿进行护理,形成具有程序化的服务流程。

1.2.2实行弹性排班制 儿科急诊留观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治疗的时间也较为集中,而每一位患儿的家属都希望能尽早的进行治疗,这样很容易导致单位时间内,医护人员忙乱,甚至还会正常护理人与患儿之间发生争执,依照儿科留观输液的统计分析[2],在上午8∶00~12∶00和晚上18∶00~21∶00是患儿留观输液的高峰期,根据这个统计,医院可以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在这两个时期内增加护理人员3~5名。这样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1.2.3优化配药环境,加强安全管理 配药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留观输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留观输液患儿较多,使用药剂的品种也很多,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配药室凌乱,配药台面产生拥挤情况,为了不免这种情况发生,医院可以改进药剂的摆放设施,设计各层药柜摆放药剂[3],这样设置既可以避免药品混放,又可以提高配药的速度,从而可以避免药剂配错。

除以上措施医院还应该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与素质培训;设置2名护士人员对留观患儿进行巡视, 若巡视到有病情况变化的患儿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处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每季考核的成绩与年度的考核成绩挂钩。

2结果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明显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4]。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使医院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设置科学的操作流程节约了患儿的时间,有秩序的为患儿进行护理。同时,进一步缓解了护士工作的压力,还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3讨论

儿科的急诊留院的输液是极其繁琐细致的一项护理工作。它要求护理人员树立起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优质的服务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才能够让患儿及其家属满意,从而减少护理工作上的缺陷,保证儿科急诊留院输液的安全。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是安全护理的重要保证,因此护理人员就必须熟练的掌握护理的技能,提升安全护理的水平,护理人员应该热情主动接待患儿,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针对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详细的解答,以满足各种疾病和各种患儿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护理工作中,仍然有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都必须引起极其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医院的操作规范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护理能力加以提升,医院还要对护理的资源进行科学统筹[5],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水平,彻底地消除护理和患儿之间的矛盾关系。

参考文献:

[1]潘小燕,采静波.实施整体护理中改进护士排班的做法[J].护理管理杂志,2013,4(1):57.

[2]陶艳,刘颖青,周荣慧,等.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安全护理管理[J].哈尔滨医药,2012,2:29.

篇7

我科针对新进护士有计划、分阶段、可操作性地培训,努力提高她们的临床护理能力,每人发放培训手册1本,培训持续12个月。

培训课程分期

工作适从期(3个月):主要培训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包括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及专科培训3部分。①由护理部进行岗前基本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概况、规章制度、院训院规、依法执业、护理安全、服务规范等。②专业培训:专业培训分3步:由儿科先培训儿科护患沟通;由高年资护士培训儿科护理理论知识、常见病的理论知识、急诊急救知误及临床常见病,提高应对各种临床突发状况的能力;患护之间的沟通技巧、儿科心理护理、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护理礼仪、护理美学、应急预案儿科护理知识。护士长讲解儿科各系统的基本知识,传授多种儿童常见病护理要点及护理过程中的观察要点。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每天理论学习2课时,操作培训及护理案例分析1课时。③专科培训:进入临床后开始专业培训,按照每周的计划进度表,熟悉各病房护理单元的环境、物资管理,以及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专科护理规范及操作流程。技能熟悉成熟期(9个月):①细化临床专科知识,将儿科常见病例护理知识进行操作实训及考核。②做好读书笔记、护理案例分析、护理新理念的掌握。1年后撰写个人总结,传讲搜索文献、制作PPT课件的能力,以演讲、朗诵等形式增强表达能力,为分层培养打好基础。③完成定级考核后主要由临床继续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管理:严格执行学习纪律,实行签到和考核机制,保证学习质量;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执行带教老师准入制,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护师或优秀护师进行带教,并对带教老师统一标准化培训,保证师资力量的专业性、规范性;按照标准考核,要求带教老师至少考核6次,按照学习阶段的不同,由科室统一组织3次理论考试和4次操作考试,便于新护士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操作规范;进行夜班准入考核,达标后带教3~4轮夜班,可独立值班,新护士的考核水平与带教老师绩效工资、新护士的定级挂钩[1]。

结果

通过规范化培训,新进护士能够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独立应对临床护理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与以往常规培训的护士相比,其护患沟通能力增强,并且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自如地应对患儿家长。另外,通过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授课大比武等活动,能够为新护士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和机会,提升其工作成就感与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2]。

讨论

新护士刚进入临床岗位,常规的培训方式是针对特定工作需求的培训,学员会采取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学习,关注自己认为与实际工作关系密切的知识,而忽视与自己实际工作联系小的课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进一步规范化新护士培训,应从院级常规培训逐渐过渡到科室的专业培训,树立“人性关怀”的专业价值观,将日常操作规范与服务礼仪和沟通技巧相结合。选拔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采用专人带教的方式,使新进护士能够获得高素质导师的全面指导,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规范化培训以及有意识的引导,帮助新护士确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她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忠诚度[3]。

参考文献

[1]高学农,杨蓉,刘红菊,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25(15):8-9.

篇8

①患者资料:2013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儿科应用传统交班模式晨交班患儿300例,2013年12月~2014年5月应用SBAR交班模式晨交班患儿300例。②护士资料:本院儿科现有护士13人,均为女性,年龄24~50岁;学历:本科6人,大专5人,中专2人;工作年限:<5年3人,5~10年5人,>10年5人;职称: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护士3人。

1.2方法

1.2.1制定体现儿科专科特点的SBAR交班模板进行晨交班,借鉴邵逸夫医院病情汇报模型.

1.2.2培训方法及内容.本院儿科成立了SBAR培训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培训小组成员负责对儿科护士的SBAR培训项目进行策划和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在医护沟通中使用SBAR工具的原因,SBAR工具的优势,SBAR工具的含义,SBAR交班模板的内容、意义及使用方法。培训方式以讲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为主。培训时实行组长责任制,每名责任组长负责评价组内成员对培训的掌握情况,根据检查反馈、强化培训,让每名护士都理解SBAR的内涵,认识到SBAR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及效果,从而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了督促和检查SBAR交班模式在儿科护士中的应用,护士长将在SBAR模式晨交班实施后对儿科各位护士进行抽查评定,内容包括SBAR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应用情况,并纳入个人能级评定项目。

1.3评价方法

比较SBAR交班模式应用前(2013年6~11月)后(2013年12~5月)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BAR交班模式应用前后交班问题发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比较.

3讨论

3.1应用SBAR交班模式进行晨交班可降低交班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提升满意度。交班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体现个性化服务,保证了每位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SBAR交班模板包含了所有关于患者交接的内容,体现了对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的重点关注,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及治疗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直接规避医疗风险,使整个交班过程更趋于规范化、结构化和标准化,保证护理交班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

3.2应用SBAR交班模式进行晨交班有助于促进医护团队和谐,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SBAR交班模式晨交班后,儿科护士们展现了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交班过程更全面、规范,患儿信息完整、重点突出,使护理要点在下一班得到重视和落实,使医生能够快速地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医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也变得越来越高,家长对儿科护理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变得愈来愈高,而护理服务水平与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而儿科护理具有十分特殊的特点,也就是相当一部分患儿往往难以准确而完整地表述自身的症状与护理的需求,这就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为复杂、更为容易发生纠纷,从而使儿科成为了一个高风险科室。所谓护理安全,是指在开展护理的全过程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法规所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肌体结构或者功能上的损害、缺陷乃至于或死亡。儿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已成为护理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于防范儿科的护理纠纷,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一小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较为落后,服务意识好不够强,不仅漫不经心,而且缺乏耐心与语言强硬等。患儿家属的较高期望值就和较低的护理服务意识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反差。随着病人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法制观念和护理工作一旦存在疏忽,家属就会立即投诉。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学法、懂法、知法和守法。目前,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隐患有: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儿科患者疾病的用药特点及常规护理要求等掌握得还不够全面;儿科护理文书的书写不够规范;儿科护理记录的内容不够全面与及时等;护理技术的操作水平还不够高;儿科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偏低,而反复操作又会极大地增加患儿的痛苦。

1.2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鉴于各所医院儿科护士普遍严重缺编,护士群体的工作负荷太重,思想压力过大,而每年新护士的进入,也为儿科护理管理造成了很多新问题。护士长对于护理质量缺乏严密监控,对护士实施规章制度考核的力度也不够大。

1.3患者及社会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儿科患者中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变得愈来愈高,比如,静脉穿刺均要求护士能够一针见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因贫富差距悬殊而造成了一部分家长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通常会表现利用就医发泄其心中的怨气,甚至会出现偏激的行为。而社会舆论却常常把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的责任全部推向医院,对医院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家长往往对儿科医疗护理的要求很高,而儿科医疗护理是十分严谨的过程,受当前医疗技术水平之限制,并非所有儿科疾病都能顺利治愈,有鉴于此,家长往往会把矛盾转到护理人员身上。

2 确保儿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对策

2.1树立护理安全新理念

要积极提高儿科护士的服务质量意识,充分培养其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尤其是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非常注重患儿的安全及工作周边环境的安全。要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树立起安全意识,努力实现护理工作的制度化与常规化。要针对儿科患者的特点做好服务与质量管理,并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要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安全法规、知识,召开护理缺陷案例的分析研讨会议,从深刻的教训之中吸取经验,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将护理缺陷尽量扼杀于萌芽状态。

2.2建设护理安全管理网络

要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建立起安全管理小组,各护理小组均由护士长亲自负责,主要抓的是护理安全,护士长应当对护理安全管理负完全责任,并全面地开展工作,制定落实相应的防范举措,以确保病人的安全。要在儿科进行各类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并依据排查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监督落实,同时还应对护士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2.3实施全员培训

要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普遍提高护理人员队伍的各项综合素质。要采取理论学习、继续教育与外出进修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优化护理人员群体的知识结构,拓展护理服务的内容。与此同时,应当在思想上彻底转变服务理念,坚持更优质的服务,明确工作的目标,从而努力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要有计划地组织儿科护士开展规定基础护理类操作竞赛与综合技能类考核,重点是强化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其继续教育。要依据儿科护理之特点,开展小儿急救及头皮静脉穿刺等方面的专项技能培训,组织高年资护士为青年护士传授自身所掌握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在强化培训之后,不仅丰富了儿科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她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2.4健全规范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在护理安全质量方面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结合本院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切实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当中的各主要环节。要建立起较为畅通的护理差错事故报告机制,全面收集各类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开展护理安全讨论,对目前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安全问题开展讨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方法。

2.5提高沟通技巧

儿科护士应当加强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要能够很好地倾听患儿及其家长的倾诉,并能够切实尊重其知情权、同意权与选择权等权利,自然而真诚地表达出对于患儿的关心与体贴。要注重开展情感交流,落实人性化护理,积极进行换位思考,并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确保护理安全。

2.6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安全和法律法规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而出现的护理缺陷或者纠纷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儿科护士应当认真学习各项法律知识,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护士管理办法等内容。同时,还可聘任法律顾问为护士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其法律观念。

2.7科学安排人力资源

临床治疗护理与生活服务均通过儿科护士完成,但很多医院存在儿科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却很重的问题。护士往往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时常常出现心烦、乏力及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到工作。所以,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儿科护理人力资源,以顺利推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3 讨论

总之,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应当切实注重安全管理,持续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护士的慎独精神,提升儿科护理工作的内在质量。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安全已成为是病人选择就医的最直接与最重要的一个标准。通过消除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肯定能提高护理的安全程度,进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当然。为保障医院事业之发展,还应当为患者和护理人员营造出一个更为安全、更能表现出人文关怀的良好社会环境。

篇10

护理之核心为沟通,沟通即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信息的过程。这项工作在儿科这个高风险的科室显得尤为重要,因其所面对的患者无法自身陈述病情,并且患者更是家长的“小太阳”,使本来就不轻松的护理工作更加特殊化、负责化[1]。所以,加强年轻护士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让护士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加强责任心,使患儿家长体会到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内涵。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发生的护患冲突事件9例,因沟通交流不良引起的5例,占55%;责任心不强的1例,占11%;因护理技术不到位引发冲突的1例,占11%;对医疗工作不满发泄在护士身上,护士又不能灵活处理引发的冲突2例,占22%。

1.2护理人员资料分析

2014年发生9例护患冲突当事人的信息,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3名,工作年限最长37年,最短的2年。原因与职称级别和工作年限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与当事护士的性格特点如孤僻、内向,不会换位思考和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有很大关系。

2方法

2.12015年1月开始对护士进行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教会护士学会评估,警觉过激情绪家长等高危投诉人群的识别能力,及时干预。2.2每月均要对本科所有出院患者发放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有10项内容,每项按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月底汇总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效果。2.3制定有效沟通SOP。制定符合儿科护理工作特色的沟通交流手册,将儿科常规操作流程,包括出入院的接待语言,如何分诊和识别危、急、重症患儿,儿科常规护理操作中的语言交流技巧,凡事需要与患者进行必要交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有激惹倾向的家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成册,书的大小以能放在工作服口袋内为宜,方便携带和阅读。2.4进行情景模拟培训,并考核。由护士长和组长分别扮演护士和患儿家长角色,设置有具体故事情节的案例,收集平时易发生纠纷冲突的事件,进行情景再现经典回放,使护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演练结束,让护士自由点评存在的问题,利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护士的想象力,查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在工作中遇到类似情节的事件进行跟踪督查,了解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晨会后花10min学习然后现场提问培训的内容,了解从理论上掌握的情况;以跟班作业的形式,查看实际沟通交流情况,当场点评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点。2.5巧用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分析科室发生护患冲突的原因,多数与护士的性格特点如孤僻、内向,不会换位思考和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有关,其核心问题是改变护士对儿科特殊患儿人群的认知,改变护理服务的理念,克服消极、被动情绪。让护士知道患儿及其家长尚未发展到能够完全对抽象事物进行认知,所以沟通中运用做动作使家长满意,与患儿家长有效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用姿势、指物、做面部各种表情也会有很大帮助,切忌用冷漠、生硬的态度。2.6认真对待每次发生的护患冲突。对于每次发生的护患冲突,均组织全体护士讨论,一一分析发生原因,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按PDCA的工作模式进行追踪检查,查看整改效果。对于有情绪过激行为的家长示为纠纷、投诉的高危人群,列为重点交接班内容,提高警觉性和识别能力,及时消除不良隐患,杜绝护患冲突发生。2.7新老护士传、帮、带。在护理人员排班上进行新老搭配,沟通能力强弱的搭配,组织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沟通交流的理论培训。

3结果

3.1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典型案例回放,心理认知能力培训,提高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认真执行首问和首次接诊负责制;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尤其是沟通交流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更应发挥积极主动的帮扶作用,引导低年资护士如何化解矛盾,发现纠纷相互补台,及时平息纠纷隐患。3.2每月均要对儿科所有出院患者发放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2014年1月—12月住院患者的总例数839例,对护士满意的例数755例,住院患者的对护士满意度平均为89.98%;2015年1月—8月住院患者的总例数681例,对护士满意的例数665例,住院患者的对护士满意度平均为97.65%。3.3各项投诉指标的统计对比,投诉率明显下降,2014年1月—12月我院儿科发生的护患冲突事件9例,因沟通交流不良引起的占5例,占55%;责任心不强的1例,占11%;因护理技术不到位引发冲突的1例,占11%;对医疗工作不满发泄在护士身上,护士又不能灵活处理引发的冲突2例占22%。2015年同期共发生护患冲突事件3例,沟通交流不良1例,占33%,责任心不强1例,占33%,家长无聊起闹1例,占33%。

4讨论

4.1本文制定的有效沟通SOP有以下三种用处:4.1.1将护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和沟通交流技巧。制定成通俗易懂规范交流手册;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使其快速掌握沟通交流技巧。4.1.2根据沟通交流规范标准,讨论发生不良护患冲突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规范和约束护士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服务形象,取得患者的信赖与满意。4.1.3SOP是贯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精神核心(说,写,做一致)的具体体现,实现儿科护理管理规范化,操作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资料。4.2护患沟通是护患之间构筑的一座桥梁,对改善护患关系有推进作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护士与患儿及其家长的亲和力,避免了一些在临床中常见的因互相不理解而产生的误会、争执,防止医疗纠纷发生[2]。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儿科医生紧缺,患儿就诊等待时间较长,护士与患儿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为更好地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护士与患儿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满足其对医疗信息的需要和减少医疗纠纷,正确认识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交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儿科特殊就诊群体,制作符合儿科特色的沟通交流规范,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技巧,更能有效地降低儿科纠纷、投诉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文英 单位: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篇11

结果:实验组采用风险护理后,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P

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各种风险,采用风险护理可以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完善风险护理措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风险护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74-02

儿科护士是容易发生各种风险的科室,护士的平均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加之儿科内患儿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操作较为困难,更容易导致各种风险的出现。我院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了风险护理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儿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儿住院时间在1周以上,无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

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在2~14岁之间,平均为7.98±1.55岁;实验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在2~15岁之间,平均为7.54±1.4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且符合方差齐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士完成诊疗性护理工作,并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实验组患儿给予风险护理措施,方法为:①分析风险因素:科室内成立风险因素分析小组,由专业性强的护士组成。小组成员通过研究讨论的方式,结合科室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主要风险因素为:护士的护理查对不严格,护士服务态度不好,对患儿的病情和实际情况认识不足,护理记录不全面。②加强培训:针对我院儿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风险护理措施。要健全对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网络,成立管理小组;组织护士学习风险防范意识,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护理操作培训,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及时修订临床护理内容。对低年资护士、责任心不强的护士、进修护士要加强培训[2],尤其重视安全教育。让一名年资老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对新护士的带教,帮助护士尽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组织竞赛时鼓励此护士参与,使这名护士通过竞赛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鼓励和表扬。③对高危环节进行管理:儿科中,医护耦合环节、查对、交接班是高危环节[3],围手术期患儿、危重患儿也容易发生各种病情变化引起风险发生。护士要对以上环节进一步完善,规范环节管理方法。例如我院细化了儿科护理的交接班,由交班护士、接班护士、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制定交接班表,完成后画对号。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的风险和患者家属满意度。护理风险由护士进行统计录入,双人核对,避免误差的发生。家属满意度使用选项法,在“满意”“不满意”两项中选择。

3讨论

风险护理是在评估风险后,改革临床护理措施,以更好地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儿科护理是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一个科室,需要护理工作者高度重视。

从风险评估方面看,我院儿科护士主要的风险因素为护士的专业措施不够、服务态度不佳、护理记录不全面等。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措施给予预防。因此,在风险防范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重视培训和高危环节两个方面。通过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而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4],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能力。重视高危环节则可以加强对护理薄弱环节的重视,让护士了解到哪些时间、哪些患儿容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水平,预防风险的出现[5]。

从本次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患儿的风险发生少,患儿的家属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各种风险,采用风险护理可以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完善风险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朔晖,陈妙研.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6(8):557-558

[2]李平,郑显兰.儿科门诊输液留察风险管理与流程优化[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997-999

篇12

2021儿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20xx年是困难与机遇共存的一年,新的院领导班子重新考虑科学的分配方案,结合儿科目前实际情况,对今年全科工作做以下安排:

一、杜绝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科室形象。

1、加强医护质量管理,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继续熟悉掌握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各级医护人员岗位职责,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全科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树立儿科服务新形象。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基本技能及操作的练习,特别是心肺复苏操作的复习及巩固,提高危重病儿的抢救能力;

2、学习儿科新知识新进展。充分利用医院华西远程教育平台,争取各种培训及讲座学习的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让科室诊疗技术尽快更新;

3、结合本科实际,着手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规范的制定,推广临床路径工作;

4、组织全科室医生认真学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逐渐拒绝滥用抗菌药;

5、加强新生儿相关知识学习及技能培训,争取新生儿病房能投入使用。

三、开拓市场,加强宣传,扩大儿科影响力。

1、加强雾化治疗宣传,扩建门诊留诊病房,方便患儿及家长就诊方式选择;

2、利用医院宣传平台,多种方式下乡及社区宣教,提高科室及医院知名度。

四、学生带教工作。

1、加强实习生管理,严格考勤;

2、强调带教老师责任,相关知识认真讲解,操作要放手不放眼;

3、带教老师加强学习,以适应重医教学基地角色。

总之,全科每位医护人员都应端正态度,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加强学习,努力完成医院及医务科下达的各项任务。

2021儿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三五规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科室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及药品回扣,发现以上情况及时上报,并根据医院规定从严处理。进一步推进业务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儿科改革,严格按照二甲标准建设,规范管理科室,做到科室持续改进。

第二、儿科今年仍存在合法执业医师严重不足的情况,儿科医师队伍的建设仍是20xx年的重中之重,科室拟通过多渠道引进儿科人才,如:科室进一步加强培养科内儿科医师队伍,对需考证医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与支持;向医院争取儿科专业医生,在本县或县外医院引进有证儿科专业医生等;并向医院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条件成熟时向社会呼吁儿科医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第三、加强业务学习,对疑难病例及多发病例,典型病例及时科内学习讨论,坚持科内讲课制度,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申请外派进修人员,引进新技术新疗法。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大家自觉自愿的在工作之余学习熟悉业务知识,开阔视野,涉猎儿科领域新近展。在新的一年里,积极拓展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儿童CPAP辅助通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病房的建设,探索开展新生儿相关业务,努力与产科沟通合作,在拓展儿科业务的同时为医院产科保驾护航,也为我县新生儿提供就医方便。

进一步开展新生儿黄疸的光疗,申请增加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提高疗效,进一步提高静脉穿刺水平,继续推广静脉留置针,减少患儿痛苦;条件许可,尝试外周静脉置管技术的开展,继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疗法。

2021儿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四)夯实基础护理,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患儿,防止或减少输液外渗,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改变排班方法,实施责任制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儿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患儿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六)定期满意度调查

1、患儿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听取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service training need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diatric nurses in a Third-level grade-A specialized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pediatric nurses training program.Method:By the method of convenience sampling,a total of 434 pediatric nurses in the whole hospital undergone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wer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bout inservice training needs.Result:The total score of inservice training needs of pediatric nurses was (3.95±0.57)score.The top three among various dimensions ranked in the survey were acut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 skills,pediatric nursing knowledge and drug applic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ediatric nurses training needs wer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Third-level discipline.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rking years,marriage status,professional titles and competency level(P>0.05).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for nursing managers to adopt targete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haracters and training contents in making training plans.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es; Inservice training; Training needs; Influencing factor

First-author’s address: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18

护士在职培训是对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的不断补充、更新、拓宽的一种继续教育,可以提升护士临床、教育、管理、科研等各方面能力[1-3]。国家也出台相应政策要求护士必须接受在职培训[4]。由于儿童身心特殊性及儿科护理的专业性,临床护理中对儿科护士的能力要求普遍较高[5]。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的素质,而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面临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6]。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制定儿科护士培训方案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