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临床护理

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基础临床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基础临床护理

篇1

基础护理是各科护理的基础,每个临床护士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医学护理知识,技术操作和工作,才能做好专科护理。

1.1以观察生命体征为例

当机体患病时,生命体征就要发生异常变化,观察生命活动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份病例首页的体温单是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单记录着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每天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波动及大小便、出入量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病情诊断的第一资料。

1.2以消毒隔离为例

如注射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伤口换药应一人一碗,患者出院时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达到防止交差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以技术操作为例

每个临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如一个急性中毒的患者要进行洗胃,例如对胃管插入不熟悉,在插管时占用时间太长,导致毒物进入肠道吸收,耽误抢救时机,尽管洗胃机再好、再先进也无济于事。又如一个危重患者入院,如果护士不能迅速开通静脉通道,一切抢救治疗就无法进行,再好的医师也不能妙手回春。

2基础护理是搞好病房管理的关键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患者也同样如此,而且还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病房是住院患者治疗和修养的地方,需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使患者感觉又如同住家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病房的护理工作,避免和减少院内交差感染等,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优质服务的目的。

3做好基础护理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

经常接近患者,利于晨、晚间护理,介绍入院须知,询问病情,礼貌称呼,多与患者交谈,安慰患者,有效的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到护士热情、和蔼、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护患纠纷。

篇2

【文章编号】:1004-597X(2007)10-0045-03

【摘要】目的: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探讨适合老年肝病患者的基础护理方案。方法:对40例住院老年肝病患者实行对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按循证护理原则护理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是临床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现代护理转变的可靠依据,即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对临床护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肝病;基础护理

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 which nurses in the old age clinical foundation

Yen Jianrong Hu Mindong Ji Weizheng Zhang Liping Zhang Jiaohong Meng Lingxiang

【Abstract】Objective:In follows under the instruction which the card nurses to discuss suits the old age patient's foundation to nurse the plan. Method:Is hospitalized the old age patient to 40 examples to implement the comparison to nurs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vention nurses the intervention,carries on appraises and carries on statistics processing. Finally:According to 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the patient effect which the principle nurses obviously to be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nclusion: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is the science instruction nurses the practice the theory,is clinical take experiences as the foundation tradition nurses to the modern age nurse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reliable basis,namely ha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age which may follow nurses the development,to clinical nurses has the very good instruc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Evidence - Based Nursing;the elder liver disease ;basic nursing

循证护理( Evidence - Based Nursing,EBN) 直译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护理。长期以来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护士往往将老年肝病基础护理与老年人护理相提并论,使得老年肝病基础护理在某些方面进入了误区。我中心自2005年03月至2006年09月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原则针对老年肝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护理方案,通过检索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 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学的资料和证据,再将可信的科学证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价值和意愿结合起来[1],制定有针对性的、合适的基础护理计划,为老年肝病患者提供适合个体需要的完整的基础护理方案。

1 对象

1.1 对象:40 例老年肝病患者系本院重肝中心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按1990 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修订,其中肝炎16 例(急性黄疸型肝炎9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 例、慢性活动型肝炎2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 例) ;肝硬化24例(胆汁性肝硬化3 例,肝炎后肝硬化9 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肝癌6 例(原发性肝癌3 例,继发性肝癌3例) 。男31 例,女9例,年龄60 - 84 岁。神智清楚,配合治疗护理,患者家属同意。

1.2 随机分成对照和循征干预两组,每组20例,在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具体决策时,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按照EBN制定出护理措施方案的来护理

2 循证护理方法

通过与病人交流,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用药疗效及用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作为研究依据,根据个体差异展开循证护理。

2.1 制定护理方案:循证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护士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即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同时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帮助个体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2 寻找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不易控制、易致命的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护士通过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对肝病的认知情况、肝功能的监测情况、饮食、药物治疗情况,根据老年人的认知及记忆力差的特点,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肝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指导、口服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及口腔护理、洗头、翻身。

2.3 根据问题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寻找实证并付诸实践。

2.3.1 由于老年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发乏力、食欲差、腹胀,加上老年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差,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较长,并且老年人本身行动迟缓,因此口腔护理特别需要。老年人由于代谢慢,口腔易聚集食物残渣,又有假牙,对照组常规每日一至两次口腔护理,常在白天完成,以生理盐水为主。而干预组则根据病人特点,制订出用碳酸氢钠为主做口腔护理液,将常规模式改在早晨和睡前做口腔护理,同时要求每餐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结果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极大认同。

2.3.2 在老年人的皮肤和头发护理的要求中,对护理人员而言困难较大,老年人不喜欢翻身、扣背、洗头。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 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学的预防和促进褥疮愈合[2]的系统评价,Meta - 分析及RCT 相关证据,制定了针对病人最适合的护理方案:一般常规要求两小时翻身一次,但没有考虑病人的舒适度,每周洗头两到三次。我们根据资料认为神智清醒的老年患者,四小时翻身一次没有问题,而且在下午治疗少的时候给予移离床位,坐在沙发或轮椅20至30分钟,同时扣背。首先在心理上给予他们信心,认为他们不是卧床不起的人,常可以让老年人主动的配合,效果很好。洗头则应该每天在下午两点到四点洗,将洗头的时间缩短,可以将舒适度提高,老人反而易于接受。

2.3.3 开展肝炎病知识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宣教针对老年人近期记忆力差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激发病人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者与学习者面对面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且可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与需要进行有效宣教。如专题讲座可系统讲解肝病的知识;科普手册、电视、录像、图片、专栏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用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进行个体或集体的健康教育。

2.3.4 饮食管理:有赖于病人的自身管理,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同年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体重减轻4.5 kg,既可降低肥胖者的血压,又能增加降压药的疗效[3]。指导病人限制过量饮食,尤其强调不进高脂肪、高钠、高热量及油炸食品,鼓励多食富含锌、钙的食物,鱼类蛋白有促进肾小管排钠和降压的作用,并且属于短链脂肪酸,易于消化又适当补充了所需要的蛋白质,可减少钠的摄入。同时劝导病人戒烟限酒。

2.3.5 合理用药指导:给病人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及用药的方法,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用药的目的、方法难以熟练掌握,加之老年人肝、脾、肾功能的减退,其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年轻人高3倍~7倍。反复向病人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用药的方法,直到掌握并看着病人服完药。同时可选用不同颜色的药杯、闹钟提示等方式提醒病人按时准确服药。讲解药物的副反应:利尿剂应用不当,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口服退黄将转氨酶的药物易引起胃部不适,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清除率下降,应从小剂量开始;合理选用口服药,兼顾并存的相关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及护理.

2.3.6 心理循证护理:让病人了解不良心理状态与肝的关系,学会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消除负性情绪。对遇事易激动、性情暴躁的病人,指导其性格塑造,加强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疗法,使其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肝病的目的。

2.3.7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用SPSS 8.0软件处理,记数资料采用 t2检验

3 结果

经1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循证组病人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4 体会

4. 1 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护士在工作中更加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更加关心和体贴患者,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焦恐惧,有效预防了褥疮、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4.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循证护理要求护士必须有熟练的临床业务技能、扎实的基础理论水平,护理科研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同时还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程度的外语水平,以利于外文资料的阅读。通过循证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护士对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学习,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4.3 运用并实践了新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强调并突出了护理服务应建立在目前所能得到的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并且循证护理最大的特点就是评价护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它要求护士必须通过对患者客观资料的收集和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到最佳的护理措施,先进的护理理念打破以往的生搬硬套教科书的护理方法及传统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客观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人治宜,对“证”护理,建立一个更好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红.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展望[J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 (11) :495.20 (11) :495.

篇3

结果:在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妇科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27-02

最近几年,医疗科技的进步使医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健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安全事件呈增多的趋势[1]。不过只要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以及不断进行沟通,相信护理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为了能够探究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此我院做出以下研究,选取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新型的基础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之后,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岁,病程在1~5个月,平均病程为2.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丰富基础护理模式内容。对于腹腔镜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对其阴道进行护理,在手术后,由于患者全身麻醉插管,肩部有疼痛的感觉,因此,①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洗漱,以及置尿管护理。②协助患者翻身,告诉其有效止咳的方法,与其进行交流沟通。

1.2.2制定护理工作的层级管理制度。由护士长,主管护师等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各项护理管理制度,质控标准,以及质量标准进行制定,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并由医务管理人员对护士,和护士长进行定期进行行考核和检查,在检查时,一旦发现问题,则必须对问题进行立刻纠正。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督查[2],做到奖惩分明,在工作质量上形成竞争机制,从而来促进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加强学习的力度。

1.2.3建立妇科护理缺陷讨论机制。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防范意识。护士长需履行督促和管理的职能,对差错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和进修实习生的管理,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术,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对护理工作,确保护理的安全。

1.2.4召开妇科专题会议。因为科内新上任的护士,工作人员的变动,还有妇科护理工作内容的增加,所以医院应当定期展开妇科专题会议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错误的环节,进行分析讨论。并使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意义,基础护理就如同桥梁意义起着连接护士和患者的作用,因此护士在护理妇科患者时,必须要有耐心,细致进行护理。

1.2.5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制度。平时做好分级督促制度,做好各种护理的记录,并制定各项出奖惩的具体措施[3]。如有违反操作规则的人员,则应当对其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这样使得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

1.2.6对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护士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养,培养起工作责任心,规范病历书写,以新的护理观念,动向,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3统计分析。在统计方法上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P≤0.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变革,人们不仅在追求着物质上的生活,也在追求着一种精神层次的满足,因此人们对医疗的服务的质量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在医院内要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而所谓的人性化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转变,即要以人为中心,以患者为本[4]。主要是指医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替病人着想,关心病人。

采用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对护士工作的影响,①避免护士在工作中的遗漏。②降低了护士在工作中的医护矛盾,同时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③增强了护士的护理水平。④提高护理合格率。

综上所述,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念湄,李武平,孙艳平,等.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91-693

篇4

本科护生往往重视理论学习,实践能力不强,加上临床见习时,学生多,患者少,患者不配合,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见习成了理论课内容的重复,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践技能得不到培养,影响了教学质量。致使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及工作后不能较快的适应临床工作,国内外各大护理院校相继将高仿真模拟系统[1]用于教学,我们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见习课学时数,采用仿真模拟人、志愿者、患者三结合的方式见习,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护理本科生8个班共240人设为实验组,其中男12人,女228人,平均年龄(20.23±2.40)岁,将2009级护理本科生8个班240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5人,女225人,平均年龄(20.10±2.32)岁,两组入学时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1.2方法

1.2.1模拟病房及技能训练室的建设 我院为教学医院,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建立了临床技能中心,中心设有护理技能训练室及模拟病房,模拟病房设施布局完全模拟真实病房,护生在模拟病房中见习如同在真实病房中,体验更真实。护理技能训练室备有高仿真Laerdal325-05050SimPad模拟人4具,JC-H3001护理技能操作仿真标准化患者4具,及静脉穿刺仿真手臂等各种单项护理模型二百余件,操作用物亦与病房使用的物品保持一致。完全满足《护理学基础》课程各层次教学的要求。

1.2.2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通过网络、医院官方微信平台招募热爱医学教育事业,愿意付出,工作认真,具有初级表演才能的人员为志愿者,招募对象面向医学生、患者家属、出院患者、康复期患者、退休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参与上课可按学时数给予一定的报酬。最终确定20名志愿者,由承担该课程的教师负责志愿者的培训,设置情景病例,要求志愿者能表现出紧张、焦虑、痛苦的表情,能描述接受各种护理时的感受。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也培养了护生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素质。

1.2.3实施过程 增加见习课学时数,将见习课课时数由原来占总课时数的2/5提高至3/5,首先让护生在技能训练室进行模拟练习,要求熟练掌握每项操作的评估要点、操作时注意事项、沟通宣教的方法和内容等,要求掌握操作流程。然后进入模拟病房,面对志愿者,进一步巩固熟练操作流程、沟通技巧,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最后将学生带到病房,让学生接触同意临床教学的患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护理操作项目开始做起。熟练后在教师及临床责任护士指导下可完成较复杂护理操作。

2 结果

2.1学生对见习的反应 见习结束发放调查问卷240份,了解学生对仿真模拟人、志愿者、患者三相结合见习方式的感受,100%的学生对该见习方式表示欢迎和接受,认为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增加了见习的兴趣,消除初涉病房,面对患者操作的紧张心理,值得推广。

2.1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两样本间计量资料的t检验 。设定α=0.05。比较两组结业考核成绩,对于护士注册考试通过率采用两样本间计数资料的 检验。设定α=0.05。通过结业考试及护士执业注册考核通过率比较两组差异,见表1,远期效果评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获得。

3讨论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间见习是护生从理论学习向临床护理实践过渡的重要桥梁[2],目的是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护理实践的联系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长期以来由于护生招生人数扩大,教学设施建设滞后;加之当前医疗环境下,患者主观保护意识增强,使护生较难有实践机会,影响毕业生的质量,严重制约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临床工作。仿真模拟人、志愿者、患者三相结合的见习方式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俄国现代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没有对知识内在的迫切需要,就不可能学得富有成效。仿真模拟人、志愿者、患者三相结合的见习方式提高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仿真模拟练习阶段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的初步练习阶段,由于仿真模拟人的高度仿真效果,使护生产生乐于实践的兴趣,此阶段也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巩固了理论知识。志愿者阶段,锻炼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志愿者经过培训后能模拟紧张、恐惧、疼痛等表情,还能设置问题,护生面对不同于仿真模拟人的志愿者,更容易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当面对真实患者的时候解决复杂问题就不会手足无措。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观察组,调查带教老师评价,实验组实践能力高于观察组。

仿真模拟人、志愿者、患者三相结合的见习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护生实践机会少的困扰,同时也解决了护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缺陷[4]。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操作的熟练掌握,结果是只见操作不见患者,该方式不仅使护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方法,同时培养了其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当志愿者表现出紧张、恐惧的表情时,护生会给予安慰,当表现为愤怒、不合作等状态时,可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患者,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构建和谐型护患关系[5],该见习方式使护生较早接触临床,也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模拟病房的建设是解决当今医学实践教学不足的有效手段,在模拟病房,护生消除紧张恐惧感,避免了护生直接面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保障了医疗安全,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仿真模拟人、志愿者、患者三结合的见习方式可使护生提高对见习课的兴趣,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生的整体素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艳华 陈沁.护理本科生高仿真模拟教学行为表现测试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 1079-1080

[2]舒婷,万丽红.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课间临床见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

篇5

随着近年来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模式也在随之不断的进行改善,以促使理论教学更加适合临床实践的需要。部分调查资料显示,护理专科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后,反应临床实践操作同在课堂上学习的护理理论知识存在不一致现象;部分临床见习负责教师反应,学校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过于繁琐机械,部分内容已经被淘汰或不适用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教学同临床应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本次研究通过对本地医院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应用情况进行研究调查,旨在对基础护理教学同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提出问题

1.1 教学现状

随着护理教学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知识和内容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是仍与临床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距。基础护理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该专业特点在于有较多的实际操作内容。在《护理学基础》及《新编护理学基础》中,均保留有近80项护理操作内容,因此基础护理教学的重点仍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1.2 临床现状

对本地18所级别不同的医院进行80项临床基础操作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2.1临床基础护理操作的应用情况,见表1.

表1 80项基础护理操作的临床应用结果

类别 例数 临床应用 非临床应用

基本操作项目 26 22(27.75%) 4(4.75%)

临床护理项目 11 9(11.5%) 2(2.25%)

治疗护理项目 36 31(40.25%) 5(4.75%)

抢救护理项目 7 7(8.5%) 0(0)

总计 80 69(87.5%) 11(12.5%)

1.2.2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人员的情况 见表2.

表 2 69项基础护理操作的技术人员情况

类别 护士 医生 其他人员

基本护理操作 14(20.92%) 0 8(6.83%)

临床护理操作 2(2.65%) 0 7(8.85%)

治疗护理操作 23(31.25) 2(2.44%) 6(7.56%)

抢救护理操作 4(5.35%) 3(3.15%) 0

1.3现存问题

1.3.1部分过时操作技术仍在被讲授

当前临床应用的很多设备都已革新,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简化了众多护理操作。但是目前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扔在按照过往内容进行操作讲授,使得众多已经被淘汰的操作项目还在课堂中出现。

1.3.2护理教学程序繁琐,过于机械

随着一次性护理用品的出现,使得护理操作中的许多中间环节大大简化,但是护理教学仍旧按照原有的操作程序进行讲授,使得课堂同实践脱节。

1.3.3部分课堂内容并不进行临床操作

目前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大部分清洁护理操作均是由家属完成,使得护士所需进行的护理操作项目大大减少,因此造成许多教学中讲授的患者卫生清洁护理工作基本不会再临床出现。

1.3.4部分内容不属于基础护理范畴

部分抢救性和治疗性的护理操作主要是由医生完成,而护士在其中主要起着协助的作用,但是这些内容扔被在课堂上作为护理专业的教授内容。

2 问题分析

2.1被淘汰的护理操作项目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医疗设备不断得到革新[3]。目前大部分医院均配备有齐全的护理设备,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对某些操作项目,如电动吸痰、氧气吸入等已实现管道化和中心控制,但是在教学中仍是以人工操作为讲授重点。因此,教学内容应紧跟临床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

2.2护理操作机械繁琐

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教学在结合临床需要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规范进行护理操作的讲授。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是应用护理操作流程图来辅助教学,指导学生护理操作的正确次序。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受到医院的实际条件的制约,应该在操作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变通,以期最好的完成护理操作。同时,护理教学只能对临床操作中的一般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对于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无发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求学生不断进行自身解决问题的护理思维的培养和强化。在护理教学中,繁琐的教学程序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则需要更具实际要求进行调整,不能僵化。

3建议和对策

3.1 不断更新教育者的观念和知识

在实施护理操作教育时,要求教育者很除了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外,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护理教育应该同医疗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教育者应不断进行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以便于将临床应用中的新技能、新器械及时向学生介绍,以培养更加适合临床护理的新型护士。

3.2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发现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走进病房,同病人进行实际接触,使课堂教学同临床实践牢固结合。

3.3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完善教学基地的建设,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按照医院的具体要求来建设教学基地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以保证学生在教学基地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尽早融入实际医院工作的节奏。

综上所述,改进护理专科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对于实现基础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