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篇1

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区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它贯穿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和金融、旅游业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好区位分析知识,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成绩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若没有学好这部分知识,则会分析不到位,知识张冠李戴,甚至出现越学越糊涂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区位,区位因素有哪些呢?区位是人文地理的一个概念,它既包含该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含义,同时也包含该地理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区位分析与选择是人文地理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

对于某个地理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而且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影响的区位因素也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主要由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土壤、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组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就更多了,但主要的有市场、交通、政策、原料、劳动力、技术、环境等。区位因素众多,这也是不容易学好的原因之一。如果分别归类,注意区别主要区位因素和一般区位因素,掌握区位分析的基本思路,就容易掌握了。

一、各不同地理事物的主要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最重要因素)、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最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劳动力等。

2.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社会、环境等。

3.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4.交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工业、资源、政治、科技等。

5.商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市场、交通、经济、技术、信息等。

6.旅游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生物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等。

从上述罗列中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但相对来说,自然区位因素并不多,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流等,除了对农业、城市的影响较大外,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较小。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则种类繁多,且不同地理事物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而成为学习中的难点。如何分析一个地理事物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其中哪些是主要区位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区位分析与选择的基本思路

实际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在考虑区位因素时都是从经济利益作为主要出发点,因此,如何降低成本的区位因素往往就成为其主要的区位因素。如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就是主要的区位因素,在这几个因素中必有一个是最重要的,称为主导因素;在分析区位因素时不仅要考虑有利的区位因素,也要考虑不利的区位因素,并对其进行辨证分析;另外,在分析区位因素时,还要考虑其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1.主导因素分析法。在影响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常有一种或几种因素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区位分析与评价时要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做重点分析。例如: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根据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2.辨证评价法。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做出有利和不利的评价。例如:对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既要看到“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的优势,还要根据所处交通位置、经济位置找出“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市场距离远、地区接待能力有限”的限制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3.动态分析法。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区位选择问题,并抓住倾向性因素做预测性分析。例如:由于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19世纪初所需原料中煤的运量最大,其区位选择宜靠近燃料产地(如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需煤量大大减少,其区位选择“移煤就铁”转向靠近铁矿产地(如我国的鞍钢、包钢);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钢铁工业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区位选择逐步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如我国的宝钢)。

三、例举、解析和拓展

例1: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运距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2)在距离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限应该是()。

A.E、FB.F、GC.E、HD.F、H

(3)与其他两种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解析】

(1)由本题提供的材料可得下表:从表中可看出,不考虑运费,丙收益最高,因此支付地租能力最高,距城镇应最近,其次是乙、甲。(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农作物收益与城市距离不断变化,在OE范围内,丙农作物收益最高,故应种植丙农作物;在EH范围内乙农作物收益最高,故应种植乙农作物;H以外只有种植甲农作物。(3)单位面积Z收益随城镇距离变化最小,说明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答案】(1)D,(2)C,(3)A

【拓展】由此题得出: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在自然区位因素中,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在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并且是社会经济因素中最富变化的因素;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首先要根据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再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并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然后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便利程度、运输费用和时间等方面分析。

例2: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C.QD.R

【解析】

(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选址在O点,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的费用最省,由于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地的距离相等,因此,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一个单位重量的M1、M2。

(2)从节约运费角度考虑,由题目可知,原料M1需求量最大,运费高,所以工厂区位应靠近原料地M1。

【答案】(1)D,(2)B

篇2

【例1】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问题:(1)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例2】图3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4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例3】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图5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简图,图6为江苏省简图。

问题: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011年江苏高考试卷综合题共有三个必做题,每题都涉及区位因素或者条件分析。这类试题虽然问答形式多样,但有其一般性的解题方法。

一、明确区位分析的对象

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1)某个区域的区位。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地方。(2)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二、明确区位分析的要素

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进行分析。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位置要素: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区位要素:包括地形(类型、海拔、起伏、地质状况、土地和土壤等)、气候(气温、降水、光热、气象灾害等)、水文(河、湖等水文与水系特点、水源、水能、洪涝等)。社会、经济区位要素:包括经济基础(腹地状况、产业结构与产业发达程度)、资源(丰富程度和配套状况)、市场(距离远近、发育程度)、交通(发达程度与发展变化)、劳力技术(数量与素质)、政治(政策、行政中心)、军事(战略地位)、宗教、历史等。

篇3

关键词: 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物流需求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regional economy;logistics demand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91-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据显示,200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 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正因为物流业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我国各地区都在大力促进现代化物流园区的建设。但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物流园区重复建设严重,又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造成运营成本过高,因此,各地区如何依托资源、区位优势从事物流园区的合理建设,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合理推动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物流的发展条件分析

1.1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促进分析

现代物流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国家的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这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比较厚实的物资条件,同时对物流的需求也就越高[1]。

1.2 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分析

1.2.1 淮海经济圈地理位置条件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四省十四个地、市组成,十五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四省的二十个地级市。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亳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中心城市为徐州。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公里,2000年总人口1.19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

1.2.2 淮海经济圈经济基础条件分析2002年,淮海经济区实现GDP72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6060元。绝对额、增幅和人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鲁南、苏北、豫东、皖北。实现GDP最大的市是徐州市794.9亿元;淮北和莱芜实现GDP最小,分别为117.9、141.9,这与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有关。当年增速最快的济宁达到14.0%,最缓的市只有4.1%,快慢相差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本地区发展不够均衡。人均GDP最高的莱芜达到11467元,其他市都没有超过万元,最低的市仅有2342元。

1.2.3 淮海经济圈交通区位条件分析淮海经济区处于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该区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并面向大海背靠华中经济区,由于主要依靠四省二十个地市行政推动合作,缺乏市场的依存度,活力不够,整体经济比其他沿海区域经济落后,成为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肋。淮海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令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两大区域中间出现落差。淮海经济区交通便利,区内京沪、京九、陇海、新石二纵二横铁路干线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沪、连霍、日东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连云港、日照港天然深水良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经济区,便捷的交通使本区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优势条件。

2淮海经济圈物流需求预测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淮海经济圈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物流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总结国内外关于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以及考虑具体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

本文的思路是:第一步对淮海经济圈未来的GDP进行预测;第二步根据GDP与货运量的线性关系对货运量进行预测。通过货运量来初步反映淮海经济圈的物流量情况。

2.1 淮海经济圈 2008~2010 年GDP预测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看其发展变化也符合一定规律[2]。因此,对物流需求的预测,首先就必须分析和预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以衡量。

根据淮海经济圈2003~2007年每年GDP的总量,如表1所示。

根据直线方程:YC=a+bt 对2008年至2010年GDP(亿)总量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直线趋势方程计算表,见表2。

结果算得:a=13178.696 b=2191.316,将a,b代入方程得:

YC=13178.696 +2191.316t

从而算出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2.2 淮海经济圈2008~2010年货运量预测本文主要采用货运量对淮海经济圈未来几年物流需求进行预测。货运量虽然不能全面反映物流综合需求量,但是在特定区域内,一定时期的货运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综合需求量。因为在整体物流中,运输是贯穿始终的活动,货运量决定了其他物流活动的作业量,其变化也反映了物流综合需求量的变化。

2.2.1 预测方法的确定由于货运量与GDP之间存在着统计关系,并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选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淮海经济圈货运量预测。

2.2.2预测结果利用回归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将武汉市[3]2008年至2010年预测GDP总量代入回归方程,得到淮海经济圈2008至2010年货运预测量,如表4所示。

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系数的模型:yi=a+bXi+ei

得出GDP与货运量回归方程计算表,如表5所示。

根据表格:求出a、b的值,可得到货运量关于GDP的回归方程为:

y=24448.443+6.867x

相关系数检验。

求得相关系数=0.99,

说明武汉市综合货运量与GDP高度线性相关,对货运量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3结论

货运量是一个总体规模性指标,是从总量上反映物流需求。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粗略,在分析物流需求及变动趋势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但对物流需求的宏观把握,制定宏观的物流发展战略还是颇具价值。

根据预测可以看出,淮海经济圈2008~2010年货运量将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货运量总量将从2007年的149377.7万吨增长到2010 年的190185.383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6.22%。

参考文献:

[1]童孟达.论区域现代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物流.2002,(9):11-12.

篇4

一、 区位含义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也称相对区位)。

二、列表对比分析五大区位因素

三、高考常见区位问题考查设问类型及解答基本要求

1.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一是看主导区位因素能否满足,如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二是从经济上看生产成本是否降低;三是要看环境是否遭到污染和破坏。这类问题在工业区位的考查中最常出现,要求考生对常见工业的污染类型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环境做出判断。

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地理事物区位要素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该类题目分析要构建区位因素结构,理清分析对象常见区位因素,找到主导因素。

3.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共同或不同的区位因素

对比分析题目要求是首先把需要对比的对象进行对比,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与不同点都是重要的得分点,两者缺一不可。突出某个对象优势的同时,还要分析另一对象的劣势,不能厚此薄彼。

4.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根据分析对象全面列出常见区位因素,如上面例题考核的是城市区位,就需要建立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思维模式,并根据题目要求,突出优(劣)面来答题。

5.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各区位因素也是发展变化的。解答该类问题,要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挖掘有效信息,灵活作答。解题中,要常写出能表现变化的词眼,如“提高”、“缩小”、“改善”、“扩大”、“加重”等等。

四、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分清区位类型

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等。

第二步:掌握区位分析要素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位置要素(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自然要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③社会经济要素(市场、交通、信息、经济基础、资源、能源、劳动力、政策、技术、政治、历史、宗教等)。深入分析各个要素与所要分析对象的联系,依据题意,抓主要因素重点分析。

第三步: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

不同的区位问题分析时有不同的要求,①全面分析(既考虑有利方面也考虑不利方面)。②主导因素分析(要从各区位要素中找出决定性的因素)。③优势分析(找出同类中最具优势的因素)。④对比分析(要找出两地或多地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⑤变化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篇5

作者简介:赵生兰,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二中学。

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区位问题是最大的重点和难点,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知识。所以深入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关键。第一层含义揭示了区位概念的内涵:区位就是该地理事物的位置,即在什么地区、在什么位置;第二层含义提示了区位概念的外延:该事物在空间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一点最重要,该事物与哪些事物有空间联系。其实区位就是中心事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在地理教学中,要认识地理事物的区位,就要掌握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一切区位问题都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方面来分析,不管是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还是农牧业与工业,抑或是城市与交通。当然,区位的分析要因事而异,要抓重点,不能八股文,只有先掌握了全面然后才能抓重点。在高中地理中,需要掌握的区位知识主要有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等。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每一项人类活动只有选择合理的区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任何一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都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的人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这些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因素。

因此要学好区位知识就要掌握以下几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这些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而气候又是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差异。同时地形土壤水源等也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也都受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工业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弱。

二、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技术等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各项人类活动都有很大影响,但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和商业等活动的影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别去认识。

三、影响不同活动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市场,而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有资源、市场、交通等,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主导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商业中心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交通。但在不同地区各种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如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主导因素则为地形,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和地形,大城市周围蔬菜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再如工业生产,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而诸如有色冶金工业等高能耗的重工业的主导因素则是动力(能源),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啤酒、食品、印刷等产品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增加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水产品加工等原料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减轻很多的失重型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地。

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每个因素对各种活动的影响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人们通过农业技术改革,将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加以改造使之适宜于农业生产,这使得某些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弱,北方冬季温室农业就是改造了热量不足这一不利因素。再如,过去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线的主要因素,而现在许多自然上的不利影响和限制可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克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导因素了。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而交通、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一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因旅游而兴起的旅游城。

五、区位问题分析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①自然区位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②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

③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与工业协作、国家政策(政治)宗教、军事(国防)等

2.主导性原则——重点突出

3.区域性原则

(1)语言表达要反映所在区域

(2)要注意区域的特殊区位

六、区位问题复习策略

1.抓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区位、地域类型及可持续发展,而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从复习设计的角度而言,重在一个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能力的升华。给学生建立区位分析模式,形成解题套路。

2.归纳人文地理核心主题

根据高考大纲和教材内容,分析过去的高考试题,可以确定人文地理内容的中心主题主要有:通过人文特征进行空间定位问题、从图表中提取人文地理信息、分析区域人文特征、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综合国力问题、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环境问题等等。

结合人文地理中心主题,应重点分析和关注新知识点,分析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观点和结论。在结合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导因素,推导结论。

3.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尤其是综合题)

教师要重视: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训。老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试题怎么考,怎么答(感悟高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精选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在评讲中侧重重点、难点的分析及扩展,做到“举一反三”。

第三,要注重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述和归纳的训练。

总之,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要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就应该因不同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制宜,从实际出发,将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统一起来考虑,以选择切实可行的最佳区位。

参考文献

[1]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篇6

1.明确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农业技术、政策)。

2.结合试题要求提取区域(或材料)相关区位信息。

3.运用正确的观念分析农业活动的合理性或偏差性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优势。

4.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而抓准主导因素,全面回答问题。

在解题时还应该注意:

1.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条件多变,其中市场是最终决定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对于具体的某种农业生产来说,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即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在解题时要结合具体区域,在抓住关键信息、关注动态因素的基础上,分清农业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把握农业的“主导因素与次要因素、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才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3.在综合题中,由于设问的角度不同,考查农业区位的内容不同,因而在同一大题的不同小题,会涉及“要素分析型、对比分析型、利弊评价型、描述论证型”等不同的答题类型,在解答同一大题的不同小题时,应分清类型,灵活应用。

二、分类解答

题型一 要素分析型

此类试题要求从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也有些试题只要求从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中的某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或者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某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试题只要求回答出有利条件(优势区位因素)、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或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此类试题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而如果出现在综合题,常见设问词有“解释”“分析”“说明”“归纳”“简述”“指出”等。

例1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佳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1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参考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解题思路】结合区域图,可知广西横县的经纬度位置,因而容易理解横县种植茉莉花的气候条件,解答时,根据文字信息“茉莉喜高温,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推知地势较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进一步结合横县区域图,从有利于茉莉花种植的自然区位(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容易得出结论。

【试题评述】本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一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区域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农业区位原理,分析影响茉莉花的有利区位因素,试题以能力立意,有较好的区分度。

题型二 对比分析型

此类试题,常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出现。试题要求从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区位因素。如:试题只要求回答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或指出两者相同或者不同的自然或社会经济区位,常见设问词有“分析”“指出”“说出”“归纳”等。

例2 (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2为某区域略图,图3为图2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2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2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图2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解题思路】读区域图,可判断出甲和丁的区域位置,甲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萨附近,丁在南亚恒河平原中部,从而可判断出甲是高原地区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为青稞(小麦),丁为典型的季风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为水稻。结合农业区位原理,根据试题要求,从自然条件角度即从气候(光、热、水)、地形、水、土壤等角度去比较分析,不难得出甲、丁两地的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试题评述】此题以能力立意,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通过甲、丁两地的粮食生产作为地理要素来考查相邻相近区域某一农业区位要素的分布异同,在能力目标上考查学生的基本区域定位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调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三 利弊评价型

此类试题,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优势因素)”和“ 不利(劣势、制约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见设问词有“评价”“指出”“说出”“归纳”“简析”“简述”等。在解题时应结合具体区域,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此类试题在2016年高考试题中没有出现,但在过去有些省份的各类考试中有出现过,因而也值得重视。

例3 (2014年东营市高三二模文综地理检测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有“鲜花王国”的美称,鲜花生产多在大中型温室中,人们利用电力为温室提供热量和照明。荷兰每年利用冷冻技术销往世界各地的鲜花和盆栽植物分别占到世界市场的60%和90%。

鲜花种植在荷兰已实现了高度专业化研究、培育、种植、管理销售等一条龙生产销售方式;政策规定,凡是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公司,花卉产品的增值税由17.5%降到6%;降低花卉业公司的能源使用费用,此外政府每年还从预算中拨款补助公司建造节能设备,对质量控制、新品种培育也都给予适当补助。

材料二 荷兰图(图4)。

评价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利:低地平原,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弊:纬度较高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光照不足,热量不足;土地资源总量不足;土壤易盐碱(渍)化。

【解题思路】读区域图和文字资料,根据试题的要求只要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即可,因而在解答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文字材料“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可分析地形条件,并结合区域图可分析其气候条件(气温、降水、热量、光照)、土地资源和土壤条件,并从利弊方面辩证思考可得出正确答案。

【试题评述】此题以能力立意,试题以图文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问题。试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此题难度和区分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辩证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农业原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四 阐述论证型

前些年各省份自主命题,有些省份对开放性试题进行过尝试。从2016年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的试卷来看,没有出现这类试题,但这类试题值得大家的关注。

此类试题,具有开放性,主要出现在综合题中。试题要求考生先选择对某种农业活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结合具体区域,并根据农业区位原理,全面阐述和论证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例4 (四川省绵阳2016届三诊)马铃薯原产于的的喀喀湖附近,后传播至欧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5 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图6为欧洲部分地区地形与河流图。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60 193.5 万吨,其中马铃薯产量为 8 892.5 万吨。 马铃薯单产为稻谷、小麦、玉米的 2~3 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2013 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约 1 亿吨。有人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将成为我国必然的选择。

你是否赞同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赞同: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增加;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或生长条件要求不如水稻和小麦高);马铃薯单产高,扩大种植能够减少粮食进口,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不赞同:马铃薯多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较高)的地方,耕种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多,(而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突出);国内粮食缺额比例较小,可以向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美国)进口;以马铃薯为主粮与南北方居民的饮食习惯不符合,(或我国农民没有具有大面积精耕细作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与技术)。

【解题思路】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支持”或“反对”,再结合区域图和文字材料,并结合试题的要求,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且各地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差异大,因而在解答时,还应该进一步考虑扩大种植马铃薯的制约条件、粮食安全和饮食习惯等因素,从而可比较全面地阐述和论证是否赞同这一举措的理由。

【试题评述】此题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对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题要求先选择对“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这一举措采取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我国种植马铃薯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和区分度大。

四、能力测试

读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图7),回答1~2题。

1.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小麦、大米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种植业的发展优势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B.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降水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土壤肥沃、降水多、交通便利

2.甲地区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强 B.热量足

C.水源多 D.土壤肥

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需要,结合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农作物的生产区位因素与下图中顺序相符合的是( )

A.①花生 ②水稻 ③蔬菜 ④冬小麦

B.①棉花 ②桑树 ③亚麻 ④冬小麦

C.①油菜 ②花卉 ③水果 ④棉花

D.①甘蔗 ②棉花 ③花卉 ④甜菜

4.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政策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能卖到40欧元。结合以上材料,回答5~6题。

5.青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因素和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是( )

A.热量丰富;降水少

B.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崎岖

C.光照充足;土壤贫瘠

D.雨热同期,水源不足

6.田鱼能出现在西班牙人的餐桌上得益于( )

A.光照强

B.热量足

C.水源多

D.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9)和表1,回答7~8题。

7.以下关于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丰富;降水多

B.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平坦

C.光照充足;水源充足

D.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8.美国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玉米种植区( )

A.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B.热量条件优,降水略多,农业科技水平高

C.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9.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10)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简述武都盛产花椒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和四川盆地种植花椒不利气候条件的主要原因。

(2)指出目前花椒生产成本攀升最可能的社经济因素,并简析其原因。

篇7

一、引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至1988年建省以来,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化问题也愈加的严重。本文将以海南岛为例,通过建立多种指标来分析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二、海南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1、指标的选取

本文将以市县为单位,包括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对海南省18个地区进行比较分析。为能最大限度的反映海南省18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及层次性原则,并参考一些学者对经济指标的取舍,选取了12个经济指标,并分为两个层次(如表1所示)。

2、经济区域的发展特征分析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12个指标进行测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将多指标简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并又能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其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数据矩阵;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正交相关旋转,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值;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计算主成分载荷并建立载荷矩阵;最后计算出主成分得分,并进一步求出综合得分。其处理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12个指标中提取的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6.351%,已经能够反映原始数据86.351%的信息了,因此只选取这三个因子作为评价海南省18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

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第三产业占GDP两指标上的负荷较高,说明第一主因子主要反映社会经济的总体情况;第二主因子在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标上负荷较高,说明第二主因子反映的是居民生活水平情况;第三主因子在GDP增长率指标上负荷较高,表明第三主因子主要反映社会经济增长情况。

3、综合指标的建立与分析

综合指标的评价值,可以根据数学模型求出:Fi=∑WjYij(i=1,2,3,...m;j=1,2,3,...n)。

式中:Fi为第i个区域单元的综合得分值,Wj表示第j个因子的权重;Yij表示第i个区域单元的第j个因子的的评价值。经过计算和整理,各个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实力得分如表4所示。

将综合指标的评价值分为四个区间:(2.000,4.000)、(0.000,2.000)、(-2.000,0.000)和小于-2.000的,并将综合指标评价值位于相同区间内的县市经过GIS软件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可以看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分块形式,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块区域。北面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地区――海口市,综合指标值为2.5336,接下来的为南面区域,包括三亚市和五指山市。再次为东面地区,但综合指标值都小于0,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主要包括报亭县、万宁县、琼中县、陵水县、昌江县、定安市、琼海市、文昌市等八个县市,发展水平最低的为西面地区,其综合指标值均小于-2,包括儋州市、屯昌县、白沙县、澄迈县、乐东县、东方市和临高县。

三、海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1、区位因素的影响

区位因素对海南省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例如海口市,其作为海南与内陆交通往来的主要枢纽,在经济发展上较其他地区享受着巨大的优势。而三亚市以其靠近南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五指山市也以其地方特色发展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而另外一些地区,除了没有区域优势外,还常常受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万宁和陵水就常常遭受热带风暴的侵袭和破坏。

2、政策倾斜度不同的影响

政策的倾斜度不同也是影响海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整个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骨,除了占据一定的地理优势外,还主要得益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帮助。而海南岛要建立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必定会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主打旅游业的相关地区就能借此机遇发展自己。

3、经济结构的差异

海南省除海口市、三亚市外,产业结构都偏低。除海口市和三亚市呈现“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外,其他大多数地区都呈现出“一、二、三”型的产业结构,而且很多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例如2007年在这18个县市里第一产业比重超过50%的地区就有10个县市,这些地区分别为:琼海、定安、屯昌、临高、儋州、乐东、琼中、报亭、陵水和白沙,其中以临高的比重最大,高达74%。

4、科技实力和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都有了很高的要求。海口市的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科技人员的数量也在全省首屈一指,劳动力素质较其他地区高,这对整个海口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海南省的其他地区基本上没有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劳动力素质也不高,这在深层次上就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四、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海南省省内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存在着一个“分块”,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差异是由于区位、政策、经济结构、科技实力和劳动力素质等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缩小区际差异,适度的政策引导非常必要。

在当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将旅游产业链延伸到农业(比如热带农业观光园区建设等),统筹协调各经济区的发展,加强旅游产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尽量缩小这种差距,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注:本文属海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编号:Hj2009-59)和海南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d09xm1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区位理论及其弊病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

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篇9

一、经济区位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

所谓经济区位,是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具体地说,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就是经济区位的典型例子。经济区位的兴起与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银行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并要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之适应。经济区位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后发优势和发展前景,为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化升级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做到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相协调,在发挥银行投资融资作用的同时,及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2.配合地方区位经济发展政策,利用金融服务把处于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通过产业链融资,重点支持产业链条中的重点企业和中心环节。加大对自主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重点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把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资产质量相结合,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多途径吸收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宽信贷资本,积极参与地区大中型基础建设项目,发展中小企业的优质客户,实现经济区位化与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银行区域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银行具有现代企业的性质,它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以经营工商业融资、转账结算和居民存贷款为主要业务。

银行的区域竞争力是指,在具有相同的金融生态要素区域内,通过多方向的市场开拓、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更加优化的金融产品组合以及全方位的客户服务,获得比区域内其他同类竞争对手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银行经营能力及商业利润的提升和经营目标结果的实现。

根据银行的“三性”,即流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来看,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最终体现为银行是否取得预期的经营结果,包括利润的实现与否、市场份额的变动大小、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等等。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具有高度相关性,这就导致银行机构的设立基本与行政区域划分相同,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方面普遍存在雷同现象,经营业务重叠。

2.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

创新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金融创新有许多政策性的约束,金融垄断格局始终没有打破,这就限制了金融业的良性竞争,使得银行的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经营的金融产品匮乏。多数商业银行依旧以存贷款、转账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金融衍生品等中间业务较少,且存在技术含量低、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盈利渠道单一,难以提升银行自身的竞争力。

3.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保障。商业银行应该把评估、识别、控制风险作为银行的关键职能。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中,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断推出品种各异的金融衍生品,这些金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高风险。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正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力,使得某些投资银行进行高风险的金融杠杆操作,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发了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

4.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金融环境

篇10

1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分析

 

1.1交通运输和经济间的弹性关系

 

在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内公路交通运输往往具有双重功能,也就是从属、引导功能。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深入研究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本文以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弹性进行分析。一般,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存有相关关系的2个部门,以变量X、Y分别表示,可通过数字关系将以上两者间的弹性关系表述出来,公式如下:

 

其中,弹性系数由e表示。当经济增长下的运输量由x表示;经济增长水平由y表示;则经济增长的运输弹性由e表示。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间的弹性关系,也就是运输量增长量和GDP增长量间的对比关系。

 

经济增长时可通过货物运输防止将其过程中生产、分配活动进行充分反映,旅客运输和人活动量具有直接关联性,基于此,经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都能对不同运输经济弹性进行充分反映。按照1998年熊永钧研究分析,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早期,在经济增长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据主要位置,此时经济增长货物运输具有较高弹性,在不断增长经济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且具有较高人均收入水平,进而降低了货物运输弹性系数,则大大提升了旅客运输的经济弹性系数。

 

1.2公路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运输弹性,对我国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本文以美国总货物运输弹性系数表1与我国某市公路货物、旅客交通周转量及GDP的弹性系统估值表2进行分析。由表1可得出,美国经济货物运输弹性按照需从高46的发展原则,则由此可见公路货物运输弹性基本一致。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运输弹性系数,如1925—1950年,0.753为美国总货物运输弹性系数,1.5241为公路运输弹性系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某市总运输弹性系数如表2所示。

 

(1)由表内得出,整体上该市弹性系数主要展现为下降趋势。其公路货物运输弹性系数和旅客运输弹性系数也按照由高—低的发展原则。由此可见,本市公路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为下降趋势,这也是改变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

 

(2)上个世纪后期,于经济发展而言,本市公路交通还处于滞后阶段,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该市公路运输弹性系数呈现大幅度降低的现象,这表明其具有极为缓慢的公路交通运输增长速度,其主要受运输能力因素的影响,对经济需求满足程度较低。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市公路运输能力变化较大,运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状态。由表2得出,其经济增长的公路运输弹性系数上浮较大,除此之外,总运输经济弹性系数也会呈现提升状态。

 

(4)通过分析比较整个交通体系内容,发展较快的为公路运输,在不同时期内,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的经济弹性系数都必须在总运输弹性系数以上。在经济发展时,具有较大的公路交通运输贡献。

 

2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2.1公路交通运输推动经济规模化

 

每一次市场经济重大发展都会出现交通方式变化,同样交通方式的每一次重大变化也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为地区经济体系变革提供有利条件。

 

产品交付价格与厂地价格+运输成本相同。如某企业产品通过降低运输成本而达到最低交付价格,则会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建设完善公路网,可有效改善区域运输条件,进而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形成企业经济规模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公路网能够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同时进行门到门远距离运输服务,则具备较高灵活性,进而对商品市场不断扩大。扩大市场的结果就是扩大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下,可达到降低产品单位运输成本的作用,此时生产内涵将产生改变,进而增加经济效益。作为沿线大量厂商连接的纽带,公路运输可不断整合沿线企业,确保区域规模化、企业产业化的形成。

 

2.2公路交通和生产力布局

 

在古典区位论内最早出现交通运输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其主要将不同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如何起到吸引作用作为研究内容。在产品成本中主要的区位影响因素为运输费、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其中产品运输费起到重要性作用。按照相关原则,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交通运输状况直接决定着区域或区位概念,进而导致区域内生产呈现极大差异性,且对企业和消费市场进行改变,或原料市场的相对距离,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产业布局选址必须对运输距离、消费者市场等因素进行分析。

 

2.3公路交通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交通运输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利用土地经济区位功能提升,可得出,建设完善公路网不仅对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率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还对区位土地优势发挥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区域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第二,区域基础设施提升,从而对区域内投资资金起到推动作用。也可利用产品创新,对开发区域自然资源效益起到促进作用。在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时,应不断提升区域运力,进而对区域资源价值间接提升。

 

3结语

 

篇11

【摘 要】随着城市土地供需矛盾逐渐加剧,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约束机制,亟待加强和深化,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改变传统的规划观念和工作方法,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加强关于城市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目标;生态规划;绿色空间

作者简介:马红文(1981—),男,汉族,宁夏银川人,200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师,从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为了合理地协调与均衡土地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应运而生。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项建设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的一项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中归根到底的问题是土地利用的问题。

1 繁华程度

所谓繁华,即节结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焦作用,并在这些地段上创造高额的收益和丰厚的利润。由于结点所在的土地上物质、能量、信息高度集中,使这些土地上人流、物质流、信息流等得到高度流动和转化。因此,在这些土地上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这些土地上表现出比其它土地上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益,进行同类活动可以得到最大的级差收益和效益。作为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这里的土地比别的土地能起到更好的场所作用,表现出较高的土地等级。

一般说来,结节作用越强,吸引范围越大,繁华程度越高。结点所在土地位置等级最高,随着与结节点的距离增大,物质和能量密度减小,聚散能力减弱,利用效率和强度下降,等面积土地上的使用收益降低,形成了不同的土地等级。土地经济区位也就集中反映在与其城镇中各结节点的经济区位关系上。

2 土地区位的通达性

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空间概念,距离的远近已不再是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唯一因素。节约生产流通过程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变得日益重要。而土地区位的通达性,则是把通行的距离和时间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既要求通行距离短,以节省运费,同时又要有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把出行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土地区位通达性的优劣状况,一方面影响土地上人流、物流的移动成本,另一方面还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交往接触的频率、机会和便利程度。因此,经济区位产生的影响能否转化为实质性效益就受到通达性的制约。此外,通达性的好坏还影响到集聚效益、市场演变和节结点产生扩大等现象。所以,通达性对土地级别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通达性好的土地,由于提供了市场保证,集聚条件好,人们的出行方便,产品的运输便于实现,土地级别就比较高,随着通达性的降低,土地级别也相应降低。

由于在城镇内已形成了四通八达、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道路组成的路网,在衡量某地通达性优劣时,没有必要去研究它能通到哪里,通往多少地点等。而是着重分析地块上的道路通行能力、便捷状况。通过衡量地块在整个城市交通网中所处的地位来反映通达状况,即用道路通达度来表现地块的通达性。

反映土地通达性的因子有:距离服务中心或其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远近、道路宽度、道路密度、公交线路站点的设置及车流密度。

3 城市设施

由于自然状态的土地或农地,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等城市基本功能的需要,只有按规划建设的要求,不断投入技术、资金和劳动,修建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城市基础设施,才能成为有效的建筑场地。在居民用地建设中,只建住宅,缺乏必要的学校、商店、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和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以上两类设施,都具有为城市服务的共性,统称城市设施。实践表明,城市设施的完备程度与投入到土地上的物化劳动量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成为影响土地定级的基本因素之一。

城市基础设施是对土地经济区位和物化劳动投入量的量度。其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的区位条件。一般来说、单位土地面积上对基础设施投入的物化劳动越多,土地条件越好,设备越齐全,土地的使用价值越大,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土地级别自然也高,反之则低。

衡量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设施类型是否齐全,其次是设施水平的高低,第三是设施使用保证率的大小。

社会服务设施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密切的关系,其规模和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的投入和质量,其完备程度对土地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完备度高的土地级别高,完备度低土地级别也相应降低。

4 环境状况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不仅困扰城市的发展,危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土地的使用。西方国家中,凡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低劣的地区,地价普遍降低,车站、机场附近,由于噪声干扰,通常使房地产贬值20%。

在城镇土地定级中,不应把环境问题只局限于污染状况。实际上土地开发建设的自然条件,城市景观,绿化水平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阔的空间、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成片水面和绿色植物,将赋予土地更高的使用价值,是理想的生活与工作场所。相反,在低洼易涝的地段、狭窄的空间、密集的建筑群中,即使没有污染,也会使人感到压抑、沉闷,有害于身心健康。一般来说,土地环境质量越好,土地的等级越高。

5 人口条件

在城镇土地定级中,人口条件对土地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小于上述三个因素,且多为间接性影响,在应用时,需要具体分析。在人口条件诸多因素中,人口密度对土地定级的影响最大。

人口密度反映的是人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宏观和土地利用历史上看,人口密度越大,土地上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越大,土地级别越高,地价也高,这是一个规律。但从城市内部的微观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来看,问题就要复杂一些。首先是人口用什么指标衡量的问题。对于常住人口、工作人口,或是暂住人口、客流人口,还是总人口,取不同的人口指标,与其土地的关系就表现为不同的状况。其次是在土地定级中用人口密度来反映土地的什么特征。一般人感觉上人口与繁华是紧密联系的,总想以人口密度反映繁华。但在土地定级中,繁华程度已有反映,再以人口密度来反映就容易人为加大繁华对土地的影响。同时,在反映繁华时,人口与土地等级往往是多值对应的,如同样人口密度,即可以对应繁华中心的高土地等级,也可以对应交通枢纽和老城区的低土地等级。这样就给人口密度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土地定级中,不用人口密度作为反映土地繁华的因素,而是用人口来体现人均拥有的服务设施、便利程度和生态效应等指标。人口稀疏的郊区,人少但基础设施也少,服务便利程度也低,在人口最密集的繁华中心、住宅区、交通枢纽,因人口过多,人均占有设施太少,以及生态效益太差,即对土地产生负影响。

6 结束语

总之,研究城市规划与地价的关系,其意义不仅仅限于为编制出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在城市中形成最佳地价空间分布及地价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价经济杠杆,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相互脱节的土地市场研究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探索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从而利用城市规划手段合理有效的解决土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反馈系统。公路交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经济发展状况。公路交通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件”支持;公路交通投资增加,产生投资乘数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域经济增长等良性效果。同时加强了区域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益,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企业文化水平的深度开发,同时经济水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公路交通相关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改善公路交通的服务质量。从而形成公路交通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一、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公路交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划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公路投资建设直接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刺激和推动,公路交通建设完成后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成本降低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联通便利性带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通过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区域经济区位改善,城镇化的推动、产业带经济圈的形成所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一)直接经济效应

1.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本身拉动经济增长。公路建设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传递效益。建设公路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相关产业的投资需求增加、部门就业和收入增加;同时由于投资所带来的乘数效益,引起消费品生产部门和服务业经营扩大,引起投资的进一步增加,使得所在地区就业人员增加、工资水平提高,人民收入以及经济成倍的增加。

2.公路建设后运输条件改善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公路建设项目完成、道路条件改善所带来的最为重要的效益包括:缩短行驶里程增强运输效率所产生的运输效益;提高运输速度,缩短运输时间所带来的时间效益,节约产业运输成本所带来的节约效益;提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增聚车流带所引起的增流效益;提高运输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以运输中的各种损失所带来的效益。

3.公路交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文化。公路建设涉及大规模公共投资,政府可以运用公共投资成功地进行区域间的再分配,从而通过增大内需、激活区域经济,形成内需主导型的产业经济结构,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公路建成可以加强城乡地间交流,从而改变传统的劳动力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三大产业结构由“正金字塔形”向“倒金字塔形”转变,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二)间接经济效应

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间接经济效应指的是:由于公路交通建设与发展促进或带动一些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区域可达性,增强区位优势,完善的公路交通系统可极大提高沿线区域的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从而改善地区区位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和规模;促进沿线产业经济带形成,公路干线建设完成后,随着以干线为中心的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沿线地区的时空可达性不断提高,投资环境得到了改善,在一些拥有资金、技术或资源优势的“点”,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中心,随着这些经济中心不断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产生扩散和辐射作用,逐渐以公路为轴线形成了“经济走廊”或“通道经济”,直至形成了经济、旅游产业带。

二、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篇1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18-03

按照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机场不再仅仅是客流和货运的基础设施,而成为经济要素的富聚区。所谓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客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临空型制造业产业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形态就称之为临空经济。

一、昆明发展临空经济的要素条件分析

(一) 昆明新机场建设的经济效应显著

发展临空经济,机场是关键。机场作为临空经济的核心,客流量和货流量能够为临空经济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按照国家批准的有关规划,昆明新机场的总体定位是大型枢纽机场和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机场,是实施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 000万人次,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6 000万人次,同时货运量也将大规模地增加。据国际经验,每年100万人次航空旅客运输量相当于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和2 500个就业岗位;每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就直接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每小时新增一个航班,就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由此可见,昆明新机场所形成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机场附近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临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地面交通条件。区位成本优势在企业经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运输成本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往往成为企业对外竞争的关键。昆明新机场将进行道路工程改造,将通过城市公交轻轨和高速公路直接与新机场连接,实现昆明200公里范围内直达新机场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新机场周围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缩短机场客流和物流的运送时间,成为新机场的重要竞争力和吸引力,还有利于改善昆明市的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为临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 云南省的区位优势明显

云南省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改革、开发的“桥头堡”,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前沿阵地。云南强有力的经济增长需要强大的航空业来保驾护航。而昆明临空经济的建设能够成为云南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可积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云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又会为昆明临空积极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四)云南机场产业体系健全,社会支持力度大

云南机场产业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经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以昆明区域性枢纽机场为主,拥有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等11个干(支)线机场的机场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云南省支线机场最多、机场等级高、布局合理、设计规范,在全国名列前茅。

由于云南省地处高原山区,平地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建设铁路或公路难度大、里程长,投资巨大,但机场建设费用相对较低,如临沧机场2001年竣工时其投资为38 868万元。即便临沧机场是目前云南省支线机场中投资最大的,但其建设投资也仅是建设十几公里铁路和公路的投资,因此优先发展机场产业的战略符合云南的实际,并且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

(五)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昆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

云南目前在全国仍是欠发达地区,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为资金、人才要素稀缺,缺少能对周围地区产生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经济中心和主导产业,因而,如果把短缺的资源均衡地分散于各地区和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经济中心和主导产业的形成。而把有限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形成积聚经济,依赖增长极取得区域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效益,就具有能在短期内促进特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作用。而昆明临空经济区在建成后将是云南省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新的汇集地,这必然为加快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工作空间

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工作空间越来越成为一些高端技术企业、商务会展中心选址所要考虑的因素。而昆明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条件宜人,昆明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有助于吸引大量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加快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昆明发展临空经济的产业选择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毗邻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的产品一般具有体积小、运量少、附加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费的能力较高等优势。因而,昆明临空经济区可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其中一些具有潜力的产业,吸引和聚集一批以航空运输为主要手段、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加工制造业。

(一)生物医药产业

云南医药产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立体气候而形成突出的资源优势:在全国两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了一半中草药资源而位居全国首位,拥有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如天麻、三七、灯盏花等;云南25个少数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如傣药、彝药、藏药等成为了云南民族医药的一朵朵奇葩。目前已形成文山三七、昭通天麻、丽江薯蓣、西双版纳南药和楚雄彝药等种植基地。这些都为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医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世界医药开发产业外包量需求越来越大,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临空经济区可根据自身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形式,积极寻求与外合作的机会,争取形成规模优势。

(二)新材料产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新材料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肩负着支撑传统产业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使命。新材料基地作为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起到了聚集新材料技术、产业、人才和资本的作用,推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临空经济区要积极吸引投资,争取将临空经济区建成新材料人才的聚集地、新材料的生产加工基地和新材料的创新基地。

(三)光电子产业

光电子产业是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迅速发展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云南生产的光电子功能材料、光电探测仪等产品,已占中国光电子市场份额的80%~90%,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今后云南省将围绕发展红外热成像及探测系统、微光夜视产品、太阳能电池、信息光学元件、光电子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6个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昆明临空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样的机遇,采取优惠的政策,积极吸引各方资源,力争建成中国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四)重点把握具有区位优势的特色产业

1.物流是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龙头。昆明临空经济区将处于云南省省内的交通枢纽点,是省内连接国内的心脏,同时也是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桥头堡”。随着新机场的建成,强势货流量的增加将必然带动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力发展物流业是今后昆明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从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物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空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并且应选择国际一流的物流商入驻。

2.大力发展航空食品加工和供应中心。航空食品本身就是投资回报率极高的行业,同时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空港地区航空食品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为昆明机场服务,还应逐步扩大到全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争取成为各航空公司和机场配餐食品供应的中心。

3.建设国际区域商务、会展中心。昆明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享有“春城”美誉。昆明临空经济区应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会展、商务中心,争取全国性和世界性大型会议的举办权,努力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会展经济所造成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又汇合成昆明临空经济发展的热流,有利于推动云南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把握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打造旅游的新热点。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旅客数量逐年递增。昆明临空经济区应抓住旅游发展的浪潮,抓住特色资源,在其空间内建立休闲度假场所,发展以游乐、休闲、运动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5.突出云南特色的花卉产业。云南是全国的植物王国,花卉资源丰富,产业组织结构和花卉产品的类别、品种布局结构日趋合理。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廉价的土地和劳力、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便捷的航空条件、世界花卉产销异地化的趋势和亚太地区花卉消费热点增长的大好机遇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在这其中便捷的航空条件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昆明临空经济区周围可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形成国内外著名的花卉生产和交易重地。

三、昆明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产业布局

昆明临空经济区应以机场为中心,根据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布局。

1.总体布局:采取增长极与点轴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展开,即以临空经济圈为增长极核心,以小哨机场周边为增长极点,以昆曲高速、昆明新机场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为联动轴,以中心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镇为结点,形成城乡互动、持续增长、协调推进的放射状开发态势。

2.具体布局:形成圈层结构的产业布局,由里向外依次是:新机场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和辐射区。

新机场空港运营区:空港区内包含了机场基础功能设施和机场相关功能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善程度与机场的运营时间和规模有关,随着机场运营时间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完善。这一区域的产业是与航空运输息息相关的产业既航空的“附属产业”。空港区往往将机场的运营功能和飞机后勤服务、旅客服务、物流服务、办公机构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为人、财、物、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多功能综合型的服务设施,是直接服务于机场各方面的功能区。

紧邻空港区:在昆明新机场周围1公里~5公里的范围内,这一区域往往会吸引许多与空港的运营无直接联系的产业和城市功能设施布局,可称之为“吸引产业”。这些产业和功能设施选择近邻空港的区位往往是由于空港近邻区航空服务的便利性,快速公路交通系统的通达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以及空港作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节点所带来的巨大商机。这一区域主要布局一些工业园、空港物流区、出口加工区等。

空港相邻区:这一区域通常在离机场5公里~10公里的范围内,包括大板桥、双龙、小河、白邑和杨林镇等地区。这一区域产业同样受益于空港近邻区多方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一些高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子等)、商务会展业、金融保险业务、公司总部、花卉产业等等。

辐射区:在距离机场10公里~15公里的范围内,临空经济区对这一区域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临空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扩散效应同样可以惠及这一区域,适合发展适应临空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如:花卉产业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等。

四、结语

国内外一系列围绕机场发展起来的临空经济的经验证明,临空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昆明在发展临空经济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产业,构筑合理的产业布局。相信围绕昆明新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一定能够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参考文献:

[1]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昆明新机场环境影响报告书[Z].2005: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