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儿科优质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2方法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①护理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由于每个家庭的重心就是孩子,孩子的各种反应尤其是疼痛反应都极易导致大人的过度紧张,乃至出现惊恐、焦虑等不安情绪。护理人员应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并与患儿家属共同解决问题。②安全护理的预防意识: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预见意识,做好每项预防工作。核实每项医嘱,将其准确性做到万无一失;将指示牌置于分发的每样药物前,以保证每样药物的准确性;集中强调容易出错的环节,做好分类管理。③心理护理:由于现在的家庭模式多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极为重视对于患儿的护理效果。由于患儿年龄的不同,应给予不同的交流方式,多与患儿交流、沟通,每位护理人员应以缓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位患儿,做到良好的医患沟通。④环境管理: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较为喜欢充满童趣与活泼的气氛。因此,应以患儿的心理与行为喜好为前提,将病区环境营造成独特、活泼、充满童趣的氛围。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方法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统计调查表结果;观察并记录护理人员在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次数,即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和环境管理问题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发现,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7.4%,10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治疗结束后,明显降低试验组护理人员出现的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和环境管理问题等,其问题发生率为8.27%(11/13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82-01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帮助,优质护理服务体现的就是人文关怀服务,主要体现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要求,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院整体形象有重要的作用。在此,我院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全面有效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患者满意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明显提高,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进了护理质量。
1 实施背景
目前,医疗市场逐渐由原有的医院主导形势转变为病人主导形势,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期望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1],所以,规范护理质量行为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成为医院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医患关系式制约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儿科病房主要造成患者不满意的方面有:①“医患、护患交流不够”、“同情心不够多、态度不够好”。②护患双方认识不一致,缺乏信任。③医院的医疗设备,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发展与病人就医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医院所提供的医疗设施与服务水平与其他行业如航空、商业的如无水平相比,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有一定的差距。儿科护理工作第一要求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工作,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总要标准,也是护理质量改进的有效途径。
2 实施方法
2.1 培养人文关怀的理念 科室内组织护士进行系统学习,主要学习掌握关怀照护护理的有关知识理论,了解人文关怀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学会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及有效的规范用语,懂得尊重患儿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及个人隐私等[2]。
2.2 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 根据小儿的特点以及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对于病区设置独特的环境。例如病房墙壁颜色用温暖的粉红色、装饰可爱的卡通图画;病区的走廊内摆放儿童玩具;病室内放置电视并播放小儿喜爱的动画片;窗帘和被褥以温馨的花色面料;护士服装改为粉色系等。使患儿及家属到达病区,会感到温馨和宁静,四处洋溢着天真浪漫的童年气息。从而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体现出家庭的温暖;病房内设置方便快捷的传呼设置,随时可以寻求护士的帮助。使患儿及家属感到有一种安全、温馨、舒适整洁的修养治疗环境。病房内整洁有序,被褥柔软洁净,灯光明亮适宜。病区设立了“文化墙”,爱心、祝福以及温馨提示等话语更能拉近与患儿家属的距离。
2.3 强化职业素质,规范护理服务 平日里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会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深刻的印象。提倡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的仪表、仪容、语言等有明确规定,掌握语言艺术、沟通技巧。要求护理人员在实行微笑服务并主动关心患儿多进行、抚触、夸奖等方式。善于用玩具、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调节患儿及家属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惧感。
2.4 创新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流程 实施责任制、床边工作制以及床边记录制来完成患儿的基础护理工作,每位护士固定管一定数量的床位,正确执行医嘱准确有效地进行实施。根据儿童特点开展服务流程:①温馨的礼仪:针对每位入院的患儿面带微笑、悦耳的问候,亲切的称呼主动抚摸、牵手或者抱抱等。②温馨的知识服务:详细的入院介绍,全面系统的评估,适当的健康教育,完善的护理记录。③人本服务:关心患儿到位、护理措施到位、了解病情到位、基础护理到位。④出院指导及电话回访:患儿康复出院一周内进行电话回访一次,有效的健康指导,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友谊关系。
2.5 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3],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主要注重其中的细节,讲究方式方法。一是要有一定宣传的氛围:每个病室设有报刊架,摆放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病房内走廊墙壁上挂有健康知识版面,最好以儿童所喜好的卡通、漫画图片,主要生动活泼为主。二是要制定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在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疾病的防治、合理饮食、正确用药、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方式进行沟通,可以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成卡片,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宣教,可以用讲小故事的方式等。三是集体沟通:对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指导正确预防疾病的措施。
2.6 提供心理舒适护理服务 成立心理座谈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适时地针对家属进行心理座谈,开展座谈会时首先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以缩短彼此的距离,拉近彼此的关系,达到充分交流与沟通的目地,多听取家属的意见及建议,对护理服务中的弊端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
2.7 完善后勤保障系统 为了确保优质护理落实到具体环节,加强后勤工作的社会化管理如:陪检、送标本、领物等非护理工作都由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来完成,这样可以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和患儿进行心里辅导和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在儿科配备必要的基础护理设施如:小方凳、沐浴盆、婴儿推车、电吹风、微波炉、雨伞等生活设施可以方便住院患儿各个环节使用。
3 讨 论
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并且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患者满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基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在贯彻落实管理年活动,为了使管理增加效率,增加质量的重要措施,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的管理,不仅可使全体护理人员关注影响护理质量的每一个细节,而且确保护理安全。开展忧质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有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工作自主性程度越大,患者的满意度越高[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在儿科科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增强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工作的自信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不仅仅注重护理技术操作而且更应该注重的是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在为患儿展现爱心的同时,一方面要赢得患者的满意,另一方面要展示自身的价值,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遵清.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初深[J].现代护理报,2012,9:6.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抽选100例儿科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性42例,年龄3周岁~8周岁,平均年龄(5.5±0.5)周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炎患者;②无肝肾器官合并症者;③无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心脏病、胃肠道疾病、肝脏肾脏疾病者;②临床依从性差者。将人数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症类型、影像学诊断结果,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对其按照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从医药护理、观察,普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实施临床护理。
研究组依据优质护理要求进行护理,主要有对患者病情综合分析,提出适合的治疗措施,实施医药护理、观察,风险评估,普及自主救治安全常识等,通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3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根据某院自行研究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所有患儿家属进行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患者心理情况、护理人员心理情况,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是指调查研究评分>85分;满意是指调查研究得分在60~85分;不满意是指调查研究的风在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通过研究调查得出,常规组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研究组病患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为96%,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表[n(%)]
3 讨论
肺炎是由多种病源菌引起的肺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渗出性病变.临床上常见,可发生于任何的人群。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职能做到稳定其基本情况稳定,对治疗康复的效果影响较小,而优质护理更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3.1常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儿童病患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儿童病患的日常生活、观察分析病患需要,满足其要求,并且为其提供舒适干净的治疗环境,以确保治疗的稳定。
3.2优质护理措施
1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每个季度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患儿出院时通过访谈方式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每季度统计护理出错率,以年度计算总的出错率。实验阶段患者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出错率均优于对照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护理模式的转变使得护理已由原来单一生理护理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儿科护理风险较大,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患儿的配合,则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儿科中容易出现各种护理纠纷,其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医院环境较差:儿科病房设置不合理,房间内空气混浊、人员混杂,加之患儿自身免疫力低,容易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使患儿家长对护理结果不满,加之患儿对新环境不适应,因此容易出现抵触情绪而不配合治疗[3]。
小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都易发作,冬春两季发生率比较高。小儿肺炎如果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容易反复发作,以及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儿童的发育[1]。"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在全面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全方位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优质护理包括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患者身体上的舒适,协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等,强调在医疗行为和思想观念上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处处替患者着想[2]。本文研究的是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中的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月~2014年0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1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36例,女性80例,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6.8岁;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合治疗组,两组各10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对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①提供舒适的环境。患儿所处环境的室温要保持在22~26℃的人体最适温度的范围中,环境湿度为55%~60%,窗帘、病床床上用品、墙面颜色等采用暖色调,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②帮助指导患儿采用舒适的,动作要尽量轻柔,在此过程中可以主动和患儿沟通交流,或者给患儿提供图书或者采用听音乐的方式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③积极主动地和患儿家属沟通,注意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患儿家长的一些细微的情绪变化,对于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地倾听并回答,安慰并解除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使得家长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④饮食护理。根据医嘱告知患者的饮食内容;主动帮助患者打饭,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要做好饮食的指导、卫生、调配、温度等;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⑤排泄护理。对于失禁患者要及时更换衣物,保持患者的干净。⑥卧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舒服的卧位,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的肢体功能的锻炼;对于小的患儿要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患儿跌倒或者坠床;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及时的翻身、协助排痰的动作。⑦舒适护理。注意保持病区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空气新鲜、病区安静;光线适宜,夜间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良好。
1.3判断指标 采用本院自己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于所有患儿进行随访,一共216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患儿舒适度、护理人员工作、患儿家长心理等内容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其中总分 80分为非常满意;60 总分
2 结果
见表1。
根据表1可知,采用优质护理的治疗组患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仅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的满意度,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优质护理包括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患者身体上的舒适,协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等,强调在医疗行为和思想观念上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处处替患者着想,围绕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经济、满意的医疗服务[3]。小儿肺炎重症时会出现心力衰竭、脓气胸、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中毒性麻痹以及中毒性肠麻痹等并发症,还可以并发肺不张、肺大泡、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症,即为一种常见病,也为一种危重症,因此家长等都会比较焦虑。优质护理服务则强调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把患者放在首位,围绕患者的需求制定个计划,提高服务质量。
本次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2.59%,治疗组换患儿的满意度为62.11%,对照组患儿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在儿科肺炎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让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感受到资质、体贴、周到的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