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人口总量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高校扩招的速度和幅度超出了超出了高校自身乃至国家教育体制的承受限度,也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2004年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280万增加到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人,比去年又有新的增加,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人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1]。党的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包统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本文将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体四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
1.社会就业人数总量庞大是大学生就业的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左右,劳动力资源将达到峰值。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而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服务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即使经过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两项加起来大概在1200万左右,供求缺口还是很大。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规模也不小,大约在1亿人左右[3]。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近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在深化改革,特别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不少出口型企业被迫裁员甚至关闭,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挤压也就是势在必然[4]。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 政府层面的原因
2.1.1 产业结构落后
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我们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的总量规模跃上了新台阶,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我们的大学教育,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有知识、有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与之对应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现在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的大量供给和社会产业的较少需求,就造成了结构性的不匹配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当然不需要雇佣高成本的大学生来工作。
许多学者都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就业难现象作过分析,认为我国的第三产业不发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4]。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到全部GDP的比重仅为40%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60%多,甚至超过70%,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合理的话,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2.1.2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显著,因为这些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产生效果。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后,仍有一些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例如:户口和人事关系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还关系着以后住房、子女入学等许多问题。不能落实户口和人事关系成为阻碍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层面的原因
2.2.1 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当今社会,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导致很多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许多大学生宁肯漂在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这种就高不就低的思想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2.2 用人单位过多的附加条件
当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用人单位的选择权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用人单位随意抬高门槛,在大学生的就业中出现了性别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地域歧视、形象歧视、教育背景歧视、健康歧视、工作歧视等。这是源于社会偏见蔓延、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用人单位的过多权力和相关法律的缺失与缺位[5]。这也影响了一些类型的大学生的就业。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层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比较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好,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有较大的人才需求,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经济回报相对比较低,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而中西部内陆地区不发达地区就出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即使无法在发达地区就业,也不愿去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
2.4 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2.4.1 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专业设置比较陈旧,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四年的一个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是职业、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6]。
2.4.2 计划下的教育和培训体制难以及时满足市场对劳动者技能的需求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甚至有些专业的学生发现在校所学的很多知识过时了,毕业后要在社会上重新学习。2009年中关村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因[7]。
2.4.3 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高校缺乏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人才,由于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就业信息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在择业时往往思想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5 高校毕业生个人的原因
2.5.1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上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付出成本,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产业化改革之后,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大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初次就业者,但是其在大学中所获得人力资本积累,却往往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毕业生面对的用人单位占主导作用的就业体制,还是无法转变就业观念,还是将就业目标定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单位。不愿意到环境艰苦的地区或者工资福利较低的单位去工作。这种期望值过高的心态无疑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5.2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是书本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水平不高,而社会需求的是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而多数大学生只重视学校的专业课程,而忽视具体的实践运用,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综合性、高层次的用人要求。
2.5.3 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努力学习,上了大学后把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了,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很多大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面试的临场发挥上,忽视了在入学就应该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应该从入学时对自己了解基础上,逐渐过渡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的进行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个人修养的提高。
3.结语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政府、社会、高校、个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尽早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人社部: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00万就业压力增大[N/OL].http:///yzyd/fortune/20130125/c_114500408.htm,2013-1-25/2013-3-13.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N/OL].http:///jrzg/2012-11/25/content_2274972.htm,2012-11-25/2013-3-13.
[3]白天亮.劳动力资源将达峰值 年新增2500万人[N/OL].http://.cn/g/20110318/07159553466.shtm,2011-3-18/2013-3-13.
[4]沈开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总量与结构原因分析[N/OL].http:///20110528/n308784499.shtm,2011-5-28/2013-3-13.
[5]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的成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概述
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680万人,而且几乎都是备受争议的90后。而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开始减弱;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减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心理上的焦虑、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更为严重的是,部分高校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重视表面就业率的提高,轻视学生职业发展。所有的这些无疑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
2.1 社会方面的问题
2.1.1 就业岗位问题较大
就业岗位问题首先表现在社会岗位总量不足,就业岗位因为区域、产业、行业以及专业需求的不平衡,导致带来的结构性失调的就业难问题。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需求量大,而高科技企业人才需求量不够。这些都不同层次地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1.2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过于苛刻
很多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以很多条件作为门槛。如211高校毕业、英语六级425分以上;是否党员等。这些条件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可以筛选出较优秀的人才,但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只因为没有满足上述其中某一项条件而被淘汰出局,使得他们的潜力遭到遏制甚至完全被埋没。
2.1.3 就业过程显失公平
时下整个社会都刮着“拼爹”的不正之风,一些有关系有条件的毕业生通过特殊渠道涌向了比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岗位,同时一些相关部门的中间人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他本来有资格、有实力的大学生的工作与发展机会。这种做法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整个就业市场一片混乱,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2.2 高校方面的问题
2.2.1 专业设置明显过时
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标准不断在提高,但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却严重滞后,学生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专业设置和调整并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只是单纯地参考学校的教师资源和目前的硬件条件,造成了毕业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学习适应能力差,专业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存差异,最终无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2.2 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发展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更别谈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高校甚至都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老师,仅仅是由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目标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就业上。
2.3 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
2.3.1 就业观念存偏差
目前,备受争议的“90后”大学毕业生开始大规模“上市”了,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他们总是不能将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特点、个人优势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定位。
2.3.2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综合能力待完善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的掌握不够,应用水平有限,但社会的需求却是倾向于那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2.3.3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目前有7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且大多数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知之甚少。而一份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比较缺乏,很少有学生会针对自身情况而专门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毕业时,往往会受到所学专业、志向、家人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在茫茫的求职大海中迷失方向。
3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3.1 社会方面的对策
3.1.1 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初涉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在能力和方法上肯定会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所以不建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太过苛求,而应对他们多培养和指导,并做好人才储备。社会用人单位还应与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合作办学、校企互动、订单式培养等。这样既能让企业招聘到更多的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又能为企业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3.1.2 改善社会就业风气
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想自己的子女能够端上“铁饭碗”、“金饭碗”。这种思想对大学生择业与就业产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现在大学生找到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能让其本人和家长都感到满意的工作。“望子成龙”这种想法固然无可厚非,但应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同时对于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加大公开和透明度,以便公众能有效进行监督,防止就业的不公平,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
3.2 学校层面的对策
3.2.1 高校应该进行教学体系改革,调整教学方式及教学科目
若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就要将学科建设、专业、课程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当今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课程或品牌专业。这样才能达到专业课程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相适应,同时,要注重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2.2 高校应注重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
即在整个大学期间向所有年级和所有学生进行辅导,让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开始学习职业规划课程,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并不断做出适当调整。所以高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引进一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并提供相应指导。
3.2.3 高校应积极创造锻炼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创造锻炼平台,指导大学生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注重自我学习,加强知识的积淀,培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学生课外科研,培养创新素质并树立团队观念,增强合作精神。
3.3 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
3.3.1 转变陈旧的就业观
大学生若想在职业生涯中一帆风顺,那他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今后的工作,必须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放下自己高贵的身姿,低姿态进入工作岗位,先就业再择业。
3.3.2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大学生若想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就业洪流中,把握住机会,争取主动权,那么大一入学时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计算机水平,努力培养自身的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赛,不断地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些必备技能,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和道德修养。只有不断地让自己升值,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处于不败之地。
3.3.3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大学生必须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多学习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职业测评来了解自我并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在工作期间,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对自己的当前的处境进行分析指导,并不断修正。只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完美,更有意义,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聋人大学生就业是聋人大学生生存的保证和发展的前提。有关数据表明,当前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是健听大学生的一半左右,平均工资也只有健听大学生的一半左右;在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中,约有42%为残疾人,在相对贫困人口中,残疾人约占1/3。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式仍然较为严峻,2008年度残疾人登记失业率达12.6%,大大高于全国登记失业率4%水平。
我们调研后分析发现,影响我国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滞后
为了促进残疾人顺利就业,我国政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等为基础,《残疾人就业条例》为主体,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相关条例和规章为补充的四层级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市场性就业政策、保证性就业政策和辅就业政策三种。
市场性就业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等权力,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安置的政策也主要涉及《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等,主要是针对企业对残疾人集中安置、按比例安排就业、自主就业等残疾人就业渠道的相关强制性或扶持性的政策。
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机会的政策主要涉及到《残疾人就业条例》总则第4条“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应聘等多种形式就业。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38条“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29条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保障残疾人公平工作场所的政策主要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38条“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特点,提供适当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劳动场所、劳动设备和生活设施进行改造。”《残疾人就业条例》第13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26条等。
辅就业政策包括《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等。残疾人康复政策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章、《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等。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政府在立法层面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这些法律政策各有侧重,为我国残疾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但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已经滞后,不能满足残疾人就业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一些残疾人就业政策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另一方面,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新举措未能被残疾人就业立法所吸纳。
2高校专业设置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是以政府调控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计划性强,与市场结合不紧密。例如,T学校开设的初等教育专业(随班就读方向),就是响应国家号召,由政府调控开设的,但毕业生在就业时,发现普通小学在招聘教师时并没有把专业的随班就读老师考虑进去,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市场实际需求不高,就业难。
T学校的聋人大学生所学专业仅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方向)和园艺技术3个专业;而健听大学生在该校却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儿童康复、社区康复、英语教育、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美术教育等多个专业。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为聋人大学生专业设置的单一,严重不能满足聋人大学生的需求,客观上使聋人大学生就业面狭窄。
3社会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较差
由于聋人大学生自身的残疾,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社会融合性不高,社会及用人单位确实对聋人大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社会对聋人大学生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较差。
我们发现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的就业岗位为服装厂设计师、服装厂查衫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自主创业等。而术设计专业(电脑艺术设计方向)的就业岗位为动漫设计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摄影师、出版社较刊员、自主创业等。
一些如政府机关公务员等岗位由于行业从业标准较高,只能使聋人大学生望而却步。我们认为,政府应该考虑专门拿出一定的岗位向优秀的聋人大学生开放,邀请他们加入国家公务员的队伍,使他们能更好地为残疾人群体建言建策,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的公共管理,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40-02
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积极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安徽省教育厅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截至2009年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53%,实现就业人数19万,就业率超过2008年同期,位列中部六省第一,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在肯定这些举措成效的同时,作为大学里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仍然要反思,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中是否存在高校教育缺失的因素,特别是随着2010届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回暖复苏时,高校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三大原因
随着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加之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变更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于是在每届毕业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就业困难户群体,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原因,或者对未来期望高于其他人,或者达不到招聘机构设立的硬性要求,或者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有缺失。
对于未来期望高于其他人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原本依据自身的条件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却因为本人或家庭的原因而不去就业。这一部分学生中既包括打算提升学历或到国外留学者,也包括眼高手低、反复跳槽者。招聘机构的硬性要求,包括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身高、容貌、健康甚至工作经验等情况,举个例子来说,从往年的单位招聘信息我们可以看出,75.5%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90%以上的招聘信息对身高有明确要求,80%以上表明了容貌姣好、气质较佳,这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有缺失的毕业生,是指有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业岗位,但因为其心理素质、性格、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缺失,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特别是一些因自卑而唯唯诺诺、怯怯畏畏的大学生,往往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高校教育的五点缺失
我们可以说,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系列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高校身负培养人才之重任,在这一问题上也难辞其咎。高校与招聘企业的关系,类似于供应商与购买者的关系,而大学生正是其中的商品,高校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做到适销对路,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滞销或积压。具体来说,高校在以下五个方面是存在着教育缺失的。
第一,招生宣传不到位。每年新生报到后都有将近2%的同学要求换专业,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时,没有很好的介绍专业设置、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等问题。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的专业设置固守陈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错位,有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过于求,有时又不对一些冷门、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及时进行招生计划调整,从而造成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尴尬情况。第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相悖。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后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技能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培养重心始终置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疏于结合实践,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培养出一个个书呆子进入社会,显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第四,缺乏必要的心理培训。据相关数据显示,患亚健康心理疾病者,大学生最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深重的就业压力,他们不能够很好或很及时的接受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教育,缺乏良好的心态,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毕业生应聘时的正常思维和决策判断。第五,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知之甚少,书生气十足,不善与人交流,因而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赏识自己。
三、高校应积极采取的五项应对措施
综合考虑上述原因。高校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弥补高校教育缺失环节,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一,高校招生宣传时要通过针对性的招生简章,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充分的宣传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并保证招生期间咨询电话的畅通无阻。第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前瞻性,要有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要及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注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第三,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注重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例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系合作强化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第四,学校要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通过召开讲座、个别谈心等方式,指导大学生合理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学生对就业形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准备。第五,学校在加强专业课程培养的同时,可组织大学生选修创业指导、演讲与口才、社会关系等课程,举办模拟招聘、应聘技巧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综合素质。
随着毕业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中的“就业困难户群体”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加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制约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瓶颈,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高校教育缺失问题,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
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我国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工,则更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大学生群体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困难,但在参与就业时困难却很突出,这种现象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学生本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状况,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寻求针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扶助对策是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客观存在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①根据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占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生的26%,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顺利走入社会,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
1.困难群体的种类
(1)综合困难群体。一部分学生由于交往能力较差,思维能力有限,无法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不能获取对方的用人信息,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还有一些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责任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格,缺乏吃苦精神,给自身就业增加了难度。
(2)由于身体条件形成的困难群体。一些学生虽然专业水平不差,但对于有些比较看重外表形象的单位,则显不出自身的优势,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岗位则根本不收女生,造成了许多理工科女生就业难的现象。
(3)定位不准形成的困难群体。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评价不实事求是,没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导致错失很多工作机会;还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自卑、依赖、盲从的交织心理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最终导致就业失败。
上述三种就业困难群体是就业指导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难类型,归纳起来就是就业困难、有业不就和有业难就。每一名学生,只要他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常参加大学学习,每天认真学习,探求知识,那么就应该受到尊重和宽容,受到必要的指导。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才是对待困难群体的态度。
2.困难群体的特点
(1)不能及时就业。这是这个群体的标志,也是这个群体的特征。受就业困难的影响,该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较脆弱,经不起挫折或打击。他们的注意力就是其自身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顺利解决,则标志着其摆脱了就业困难。
(2)社会活动参与减少。就业困难的学生对学校及社交生活参与相对较少,除非与就业有关,其精力和心理对上述活动有一定的排斥,造成社会需要、学校生活对其的政治影响和文化交流减少。
(3)心理上比较敏感。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上的困难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弱势,使他们的心理压力高于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群体,相对失落,茫然、不满、焦虑甚至仇恨的心理伴随着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缺乏应有的热情。
(4)难以得到实惠。在我国经济高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各行业的从业者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如不参与到各类工作中,则难以体验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影响其对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信心。
3.困难群体的思想状况
困难群体在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根据《北京联合大学思想和行为特点调查》,83%的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信心,对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示满意,能克服困难去追求理想,显示了学生们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定,同时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他们赞成国家的就业政策,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83.36%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总体评价比较满意。依赖和埋怨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在竞争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不了解,对学校给提供的就业信息不满意,对找到工作岗位的信心不足,对人对事冷漠。
二、积极应对,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方面不断探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多,时间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介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及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达到就业的目的。对就业困难群体而言,可将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并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以辅助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在一年级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二年级培养职业素质,塑造和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三年级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责任感、自信心和受挫能力;四年级面对就业问题分类指导,重点是就业技巧和心理调适,以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岗位的要求。
2.从制度方面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就业
一个好的产品可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活动中,好的毕业生同样可以产生好的社会效益。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特点出发,根据岗位要求的高低,可以采取相应的援助策略。对没有岗位可去的就业困难学生,优先提供要求低的岗位,解决岗位有无的问题;对有岗位可去,但犹豫不定的学生提供中等要求的岗位;对岗位要求较高的学生,则推荐一些素质较高的困难学生参与竞争,采取了递进的援助措施,实现了在就业困难群体中的分类指导。
3.发挥家长作用开展就业指导
在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价值观、择业观极大地影响着子女的择业观。家长也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来考虑,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学生渡过求职择业的难关。多年的就业工作经验告诫我们,就业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家长通过了解有关政策、法规、形势等,配合学校的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同步进行,互相补充,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4.积极开展心理指导
有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早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就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融入同学群体,积极参与学院的各种校园活动,及时发现心理不适应的学生。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接触不同性格的同学,摸索与大多数同学的相处之道,为以后适应职场竞争做好准备;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则推荐层次较高的工作,并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客观地评价自己,以便适时就业;对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的学生,鼓励学生勇敢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学会整合资源,将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友等资源合理利用,建立自己的信息网,拓宽择业面。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原因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只看重国家企事业单位,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二是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最终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高校原因
一是高校就业指导滞后,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一,有的只在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高校在就业规划指导方面成就较为薄弱,当代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观。
二是大学学习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当前的大学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这与现代企业普遍要求的经验丰富相脱节。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三)社会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国家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各个单位的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不科学、不合理,盲目的追求高学历,这种盲目的用人标准,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刚进公司的大学生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重视实践经验,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这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四)政府原因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人才市场的管理是由人社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第四,积极创业。当前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非常支持,大学生应当把握时机,充分\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找搭档,积极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握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判断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是趋于饱和状态还是处于空白状态,找准自己的方向。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所选行业的发展动态,做好跟踪。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才能够正确地判断创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正确地确定创业的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才能够驾驭市场。
(二)高校的对策
第一,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高等院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专业,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改革教学体制,在教学安排中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和教学竞争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要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将工作层层落实。大学中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培养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第四,完善和开拓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应该在维护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更广阔的择业舞台。加强高校与“关系单位”的联系,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牌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用人单位的对策
第一,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第二,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四)政府的对策
第一,依据方针政策促进就业。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一系列方政策,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就业的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第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规范高校招生规模。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人事、劳动、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受制约的因素很多。第三,培育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强化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地位,鼓励各省市建立常设市场,推进建设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并不断完善人才市场机制。第四,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学生更多的就业锻炼,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标准,政府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和关注,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侯鹏.就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7年4期,90+92.
[2]唐瑞.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培训,2017年02期,227.
[3]杜璐.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分析及对策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02期,187-188.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着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Unemployment
ZHENG Wanqiu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The problem about un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ince the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began to expand enrollment in 1999. The cause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society, family and the graduates' own factors. To solve the problem,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tensifying the job guidance to undergraduates are two main aspects. To be specific, making adjustment in employment policy, standardizing the talent market order, rationalizing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epening it's reform, transitting the attitude of undergraduates toward employment and enhancing their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ntensifying the job guidance and so on.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the demand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en very firm and increasing. We believe that the problem about unemployment of graduates may be preferably settled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 by the government, society, colleges and graduates.
Key words graduates; unemployment; policy adjustment; job guidance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笔者设计了《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毕业后的去向选择、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期望与就业观念、自我认识和评价、择业计划与途径、就业指导与服务、择业进展情况和其它建议等方面,对上海、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5个城市的部分本科院校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11份,有效率80.44%。①笔者还就有关问题走访了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友、毕业生和就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老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了较为深刻和清晰的认识。笔者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原因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分析。
1 社会原因
1.1 大学生就业存在政策障碍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就业的压力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就业,尤其是专业设置的特点以及相关行业招聘过程中的制度,给当前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实行中央和地方独自组织考试的体制,每个省甚至市、县都有自己的考试科目、考试范围、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和时间各异,往往造成冲突。学生为获得更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录用机会,往往在各省、市、县疲于奔命,人为地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和就业困难。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完善,户籍、社保等配套措施还跟不上。不少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仍存在“铁饭碗”,随着发展的需要,该进的进不来,该走的走不了,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受阻。户籍、社保等配套措施不完善,给通往私营、个体、基层、农村和西部以及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的道路制造了障碍。如上海、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一般不能解决外地毕业生的户口、社保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进入上海、北京难。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想去去不成。其次,来了留不住。第三,基层就业信息缺乏。第四,专业不对口。②
1.2 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根本来说是供需矛盾。在供方增长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同时还是发展中国家,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状况决定了高校培养的人才相对过剩。
1.3 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还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还存在某些市场不规范行为,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和作用发挥,从而影响某些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很多岗位本科生就可以胜任,但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攀比,把招聘研究生作为提高自己单位声誉的招牌。(2)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使原本就业就困难的毕业生求职道路更坎坷。如学校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等。(3)拉关系、走后门、、钱权交易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
2 学校原因
2.1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突破500万人,2008年突破600万人。③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鱼龙混杂,有的具备优良的办学条件如985、211高校,有的则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如某些民办学院;高校师资参差不齐;大学教材建设滞后;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等。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专业毕业生急剧增加,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市场需求
多数高校的办学模式不能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是同一副面孔。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没有很好结合起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课程内容不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及时更新,显然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就差,当然就业竞争力就很弱。
2.3 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全过程、针对性地就业指导
当前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指导主体和指导对象的认识不到位。把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到毕业时才开就业指导课;把指导主体仅仅局限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指导教师,而没有广泛动员,尤其是各级领导要主动参与,广大教师主要是学生管理系统教师队伍和专业指导课程教师要投身毕业生择业就业一线进行现场指导,把空洞的理论和政策融入实践。二是指导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投入远远达不到学生学费的千分之五。机构不健全,多数院系的就业指导没有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工作仍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兼任,甚至有的高校校级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还与招生或学生工作合并办公,不少高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活动场地等。专职指导人员不足,上万人的大学,仅两三个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有的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三是指导内容不到位。不少高校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混同在一起,以为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签合同时盖盖章,向学生就业信息,和组织供需见面会等,真正的就业指导内容却仅限于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偶尔开设几次就业讲座或就业咨询等。实事上就业指导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它既包括对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更包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择业技巧等的教育和引导,还包括有个体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相关教育培养等。
3 大学生自身原因
3.1 择业观存在一定偏差
(1)不少学生想在国家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在十年以前,大学生加入国家党政机关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进入大型企业事业也不是太难。但现在,进入公务员序列,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而且竞争很激烈。毕业生每年都在递增,公务员招考比例为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比一,现实要求学生必须转变择业观念,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转变就业观念,在他们中流行“三考”: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残酷的现实最终只能让少数人如愿。
(2)大学生普遍希望在大中城市就业。根据笔者对五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的调查,大学生对地域的期望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非常高,绝大多数都希望能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作。
(3)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值高于社会正常水平。据一项对大学生薪酬预期的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66.03%)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根据笔者作的调查,大学生对月收入期望如下:
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收入水平,到一般的企业刚工作月薪超过2000元这个期望值不太合理,是很难实现的。
3.2 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不良择业心理主要有:盲目攀比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焦虑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等。部分学生还有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心理。
3.3 自身素质存在某些缺陷
(1)缺少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获得了相应的学士学位和本科文凭,大学毕业生本以为从此就可以驰骋职场了。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却将“工作经验”作为选聘人才的必备条件,这使得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在求职过程中,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反应迟钝的人、单独打斗的人、目光短浅的人以及不善学习的人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2)知识陈旧、技能单一。有不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成就,没有紧跟时代,没有及时融入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专业书籍、图书资料缺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不多,知识陈旧。学生没有有意识的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没有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灵活多变的要求。
(3)综合素质不高。大学生除了具有较多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感情、态度、责任和义务上,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重视个人前途,缺失社会理想;注重自我价值,漠视社会价值;当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等。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不太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缺乏奉献精神;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和耐得住寂寞的意志,碰到困难或挫折就悲观失望,有的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贪图享乐,挥霍浪费,穿名牌,讲排场,消费水平超出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在就业选择上,自主就业观念淡薄,嫌苦、嫌累、嫌报酬低,贪图享乐、坐享其成。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总体上堪忧。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许多大学生虽乐于与人交往,但不太善于与人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现代化大生产和快节奏社会生活需要人们有高度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原因。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可以从加强高等教育的政策调控和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表现在调整就业政策,规范人才市场、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几个方面。
4 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为重点,突出个性化指导和服务”的新模式。各高校要健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全程化”指导,要按照大学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突出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宣传毕业生中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区和高校先进经验,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
4.1 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要加强切实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建设,使高校就业指导队伍逐步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学校要形成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第二层次,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第三层次,专业化、专职化的指导人员队伍。
4.2 完善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
完善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要坚持“三个结合”,掌握必要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就业指导效果事半功倍。针对就业指导工件中存在的问题,应特别注意坚持“三个结合”,即思想指导与技能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全程指导与重点指导相结合。
4.3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方而,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建立模拟公司;建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政部、科技服务公司等小型实体。开办创业管理培训机构,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开设创业管理课程,并设立创业基金,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我国最近所出版的有关《创业学》教材以及在MBA教育中以美国教育的模式为主,形成了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相互补充的教学系统。
4.4 拓展就业技能培训途径
求职技能培训是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设就业指导课。二是开展就业指导专题报告。三是加强日常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如模拟面试、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技巧。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五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即面对面的指导,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5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就业信息畅通
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是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的无形市场,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首先,要强化网络信息意识。其次,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从技术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再次,要进一步充实网络信息内容。各级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广开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高校要开放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收集就业信息。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开通,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但在社会信息量大且零散、就业竞争白热化、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收集就业信息非常必要。
4.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择业观
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观和法纪观教育,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
4.7 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学生社团的就业辅助作用
学校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从大一开始抓起,一直到毕业,面上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点上做到“可操作、针对性、个性化”。此外,还应发挥“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它们配合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班辅导员做好相关工作。
5 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即由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峻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
5.1 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
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力包容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面貌等生理方面的因素。④
5.2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的时代。竞争冲击着人们的事业和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在求职择业上亦是如此。首先要敢于竞争,同时还要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5.3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果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5.4 重视实践能力和与专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只有实践能力和与专业相关能力都强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才有竞争力。能力的获得是以知识作为前提的,又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而大学生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主要指体力、智力及其运用的实践能力。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大学生应主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
5.5 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现在的就业竞争就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竞争,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毕业生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以及其他相关技能,增加人文知识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和道德修养。作为当代大学生,一个人要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品作根本,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做正直、清白、堂堂正正的人。要从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实际出发,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努力成人。
5.6 融入社会,端正就业心态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随着社会各种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卑、自负、盲从、焦虑、挫折等各种心理问题凸现。问题一旦出现,除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予以处理外,更重要的是毕业生要重新审视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社会实际取一个合理的期望值,遇到挫折后要学会心理调试,而不是怨天尤人、忧心忡忡,要有一种屡败屡战的精神。学生要更新就业理念,倡导多元化的就业格局。
所以,大学毕业生只有积极融入社会,端正就业心态,才能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同社会现实、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于本人2008年5月对上海、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市部分本科院校进行的调查.
② 想去去不成,去了留不下――大学生就业障碍多
③ 根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和教育部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④ 严大伟.大学生要适应就业形势变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36.
参考文献
[1] 王中,辜庆.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44.
[2] 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眭国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读本[M].江苏:南京工业大学,2006.
[4] 吴绍琪.大学生能力理论调研与实践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5.
[5] 张海水.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5(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63-02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背景
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独立学院作为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目前全国共有322所独立学院,180多万人,在校人数占到了高校人数的三分之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独立学院健康稳定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有利于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独立学院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学生整体素质的原因。根据教育招生政策,独立学院招生批次为本科第二批,招生分数线一般要低于二本五十分左右,和一本的招生分数比起来差距更大。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独立学院学生从小就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要求实际动手操作的事情,往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这就不可避免使他们动手能力较差。
第二、就业观念的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大多生活条件较好,对于工作单位所能带来的地位、权利、收入等的要求也就较高。没有好的工作和岗位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去工作,从而导致了这些毕业生待业率较高。
第三、就业心理的原因。一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从进大学时就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就业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就业中常感觉自己文化知识和能力不足,缺乏竞争的勇气。二是依赖心理严重。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依赖学校和家长,导致就业面过窄,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三是从众心理严重。不少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在众多矛盾中不知所措,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
(二)用人单位的原因
第一,是部分单位自身定位误区。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当今就业市场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现象,他们可以挑选层次更高的毕业生。
第二,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公司、企业大搞形象工程,在对外宣传时也会用这些高学历人才来装点门面,以满足虚荣心等。
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这种情况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第四,选才公平性缺失。部分单位在招人时却有失公平,设置了很多招聘条件,有的甚至是量身打造的招聘条件。
(三)独立学院教育体制的原因
第一,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教育理念都受到母体高校传统思想的约束,难以取得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不能灵活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
第二,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很多独立学院的任课老师的授课内容、方法和要求都和对母体学校学生教学一样,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这种认识使得学生的培养没有自身特点,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没有优势。
第三,专业设置的问题。独立学院因为没有相应的条件也没有权利设置专业,使其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社会上同类学校过于重复。由于专业的重复,造成同一阶段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增多,造成人才结构失衡,使得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四)政策法规与就业制度的原因
第一,法律的原因。一是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规范上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二是促进就业的法律不完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对毕业生的档案管理、户籍管理、人事等就业市场管理上缺少法律依据。
第二,政策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由教育部负责,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助。容易在政策理解、就业信息的、就业市场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等问题上出现脱节。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户籍准入和管理严格,加大了毕业生到省外工作的难度。三是就业政策的制定缺乏全面、长远的规划,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操作,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第三,执行的原因。当前大学就业政策的执行不到位,而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国家为了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但政府对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有限,很多学生知道有这些政策,可是具体怎么操作就不太清楚。政策的落实不到位阻碍了毕业生参与国家鼓励政策项目的积极性,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三、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来自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难题。在此我提出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第一,学生自身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要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树立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树立自己求职的信心,提高自己搜集和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掌握好面试技巧,抓紧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第二,用人单位要保证公平选才机制,杜绝关系户,杜绝以学历论能力的观念。只有保证了公平选才,才能招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确保企业良好的发展。要坚持德才并重的选才标准,注重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树立科学选才的观念。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人才资源的使用,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用。
第三,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明确独立学院是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要与学生就业实际相结合。就业指导要根据不同专业,配备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进行指导。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和校友,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向单位介绍学生的情况,积极推荐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努力开发就业资源,建立自己的就业市场。
第四,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控,以此来扩大就业区域和就业总量。完善法律的具体内容,增加可操作性,为学生实现公平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要完善政策引导,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简化相关手续,促进政策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要逐步取消户籍限制,打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主义,是人才得到合理的流通,强化人才竞争,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管理规定,规范就业市场行为,强化就业市场监管,加强就业市场服务,积极培育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持续发展。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诚信就业的监督。加强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增大就业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达到630万。因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人员。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和劳改教释放人员等。但是,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太大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原因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造成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客观原因,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以分四大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和女毕业生群体。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多家境贫寒,从小受到的教育、培训较少。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物质条件困乏,他们处处感觉低人一等,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造成综合素质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等技能不如其他同学,降低了自身竞争力。再加上此类学生社会关系少,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推荐机会少等原因使得他们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
2.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
自身存在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在择业就业面试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冷遇和歧视,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导致许多人在个性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和自尊心受挫等心理问题。
3.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女生就业群体。
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狭隘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1.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校困难群体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抗压能力差,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不能立即就业者。
2.就业或创业信心不足。
部分毕业生因为外貌特征无明显优势、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就业不景气、技能特长不突出、综合素质较低,或是多次受挫、遭人歧视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不足。特别是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或形象不好,不具有正常人寻找工作的优势,自卑心理很强。
3.就业态度被动,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只寄希望于学院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或者职业指导老师的就业岗位推荐;还有认为要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通行证”,就业态度被动。另一方面,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最适合干什么,对前途感到迷茫,同时也不知道用人单位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
1.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需求增长不平衡。
随着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加,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2009年和201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10万和630万,短短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5.5倍。而同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并没有那么快,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在这种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显得更加艰难。
2.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高校的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强,特色不鲜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未能实现全程化指导。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安排,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这样的安排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
4.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预期非理性化。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不考虑自身条件,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就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表现必然导致求职过程的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
四、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1.积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是滴水穿石、耳濡目染的工程,因此,需要尽早抓起。高校可以针对问题前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即在实现就业前期做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确定问题、早期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防问题恶化。积极建立多梯度、多阶段、多目标的系统的职业指导预防体系,保证各种问题的妥善解决。
2.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
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并通过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采用有针对性地推荐和带领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方式帮扶其就业。
3.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
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工作,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拓展训练、团体指导、实习演练、自我调查、社会实践等教学训练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
4.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实现人与职业最佳匹配的一个前提是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测评和人格类型的界定就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开设职业测评与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职业心理测评就成为实现人职匹配的关键一环。此外,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上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焦虑,提供个别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成为形成学生正确择业观念,纠正学生不良择业心态的重要途径,尤其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5.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
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高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就业市场,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就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扩大宣传力度,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速度,指导毕业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等。通过信息指导,让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
五、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坚持以人为本、人职匹配,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早地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的特性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就尽可能地做好职业知识、能力、技能等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好、找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形成一个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家庭辅助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以政策落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化教育体系,通过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2]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175.
[3]彭军.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困难 原因 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失去了“天之娇子”的身份,从以前“宝”变成了现在的“草”,从而促使大学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当前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能够使全球经济滑坡,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同时,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
2.就业人数激增,就业市场日趋饱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军的变化,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二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蜂拥进城打工;三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下岗工人数量急剧增加。四是我国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的归来获得了国内大学生所未有的优先权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3.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信息渠道的不畅通。首先,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我国毕业生就业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体系尚未形成,用人单位在招聘学生时的途径和渠道也不规范,再加上部分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社会经验不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掌握极其片面。其次,目前就业形势还处在买方市场阶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都是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和实干精神的人,这对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力不从心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现象。
4.就业能力欠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的核心是能力的竞争。而不少毕业生往往有着“优良”的考试成绩,但在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存在较大的欠缺,择业时很难令用人单位满意,从而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就业能力差是造成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1.切实把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落到实处。2008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这些具体措施,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行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把中央的各项措施一一细化并落到实处,避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甚至是装门面走过场。否则,受伤害的不仅是大学生们,还有社会的良知和政府的公信力。
2.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一是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相互衔接,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二是扩大高校学生入伍人数规模,让更多优秀高校学生加入部队,这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又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三是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长大学生就业周期。四是继续加强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措施的实施力度,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通过举办就业形势讲座、求职经验交流、与用人单位合作举办宣讲会等形式,端正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应该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4.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是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大学生应成为既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二是加强学生特色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培养自己的专长或者特长,以便自己在走向社会时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培训,使大学毕业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要加强择业的心理指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心理的承受力,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可以适当提供经济上的援助,维护学生的安全和保持高校的稳定。四是加强就业技巧培训。就业技巧的培训是帮助学生了解求职途径、招聘程序、简历制作和面试礼仪等一些常识,能使其在求职应试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而不至于临阵胆怯。除了从理论上指导以外还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等实际体验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
参考文献: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冲击到中国经济,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持续多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人才。面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政府也要及时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就业率明显下降。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 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很难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合适岗位,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削弱了其吸纳大学生的能力,这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
2. 专业设置不对路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冷门”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比如我国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制造业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由于制造业引进、承制居多,创新、发展不够,中高段产业比较空缺,从而使得大学生难以在其中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另外,我国第三产业处于不够发达阶段,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严重不足。
3. 传统观念的束缚
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及家长,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还停留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的就业观念上。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农村及城镇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则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偏高,人为地加大了就业难度。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这不但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
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脱离市场需求。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是因人设专业,有什么老师设什么专业,专业和课程设置盲目,专业相似现象严重,与实际需求相背离,而社会紧缺、急需的一些生物、机械等专业却设置很少,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结果出现一边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一边是招不到合适人才的企业。
2.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忽视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只管招进来,不管学生出去时能学会些什么,忽视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3. 用人单位制度不合理
用人单位追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愿接收未经实践锻炼的大学毕业生。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单位,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成本。在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条件下,一些单位担心培养的人才跳槽,怕相关投资打了水漂。同时,好多单位盲目地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追求高学历,用人条件越来越苛刻,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等都列入基本的条件之中,并且对大学毕业生设置实践经验、性别等障碍。另外,一些私营企业用人不但不签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也没有,加之薪金较低,并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难以接受。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 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中高端产业,努力提高新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金融危机爆发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原有的产业结构使大学生有限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的挤压。我国现在要做的是,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产业链要向研发和销售等知识密集的各个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结构才能既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又需要很多的高端专业人才,才可能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2. 解决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本身。很多高校办学没了特色,但是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的“冷热不调”现象引发了社会的思考与议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实际,以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学校的配套发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除了课堂上开设比较多专业课程外,还要着重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继承、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使其成为品牌。改变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办学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品质趋低的现象。
3. 适应市场变化,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要全社会一起转变。要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在市场中、在社会中不断奋斗、自我发展的观念。国家在发展中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社会在发展中完善就业机制,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就业方向,齐心协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大学生要降低心理预期,放下到大中城市工作、拥有较高薪酬和社会地位、工作稳定、环境宽松等就业条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在就业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根据时势变化,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4. 政府加大优惠政策,营造就业环境
政府要充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要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优惠政策,同时继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进行政策引导,以营造其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大学毕业生抓住西部大开发、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到老工业基地就业。只要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26-02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急速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38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是413万,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而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00万,毕业生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而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数量与社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差距也在逐渐加大。今后几年,大学生就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因此,教育部部长周济2008年12月3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教育部从有关省市和高校初步了解到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大学生就业困难不容质疑。但为什么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何在?出路又何在?
笔者作为一个指导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错位
“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选人用人,缺标少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二)从大学生个人微观层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2、自身准备不足,生涯概念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三、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3、求职面试时忽略细节
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初步指导对策
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学毕业生是全社会的财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就业。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加强政府职能和政策导向外,还要把握好就业市场,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高校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要加快传统学科的改造,加大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的学科结构。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避免以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狭窄的缺陷。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改造传统专业,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那种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仿真训练、参观、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是综合性的工作,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必须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协调作用。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就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够,往往使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沟通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各地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完善就业市场还包括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推销,这是大学毕业生的一条重要的求职渠道。
(三)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比如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职业冲刺期,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政府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能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努力。
此论文参加了四川省高职研究中心社科专项研究课题《高职创业学院(园)发展策略研究(编号:gzy1013)》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郝其宏,潘永亮.大学生就业指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