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急诊科治疗流程

急诊科治疗流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急诊科治疗流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急诊科治疗流程

篇1

结论:在急诊科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有助于缩短确诊时间、专科治疗时间,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5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12-01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残率、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发病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我院自2012年1月起对急性脑卒中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1月起对急性脑卒中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后1年内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1.78±8.63)岁;体重56~85kg,平均体重(64.75±10.23)kg;发病至就诊时间2~8h,平均就诊时间(4.38±1.42)h。

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前1年内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51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55±8.53)岁;体重55~86kg,平均体重(64.47±10.12)kg;发病至就诊时间1~8h,平均就诊时间(4.40±1.38)h。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发病至就诊时间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前急诊科采用常规程序护理,接诊后挂号、分诊,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呼吸道、颅内高压症状、言语、肢体活动等,遵医嘱进行开放气道、吸痰、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药等急救操作。检查完成后联系收住科室,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实施院内转运 [2]。

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后应用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接诊前接收到120提供患者的信息时立即准备平车、心电监护设备、急救药品、器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启动绿色通道,按规范的急救程序,在15min内迅速完成病情评估,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措施 [3]。在医生诊疗的同时,护士迅速完成血液标本的取样和送检,20min内完成CT、MIR、心电图等各项辅助检查 [4]。同时电话联系专科医师现场会诊,根据检查结果迅速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供患者家属选择。有手术指征者30min内完成术前准备,同时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5]。

1.3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与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前对比,我们发现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后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表1 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前后急救效果比较

注:与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前比较,*代表P

3 讨论

篇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04-01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诊救治能力和处置效率,不仅反映急诊科急救能力,也反映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部分急诊病人在急诊科的接诊处置中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也容易造成医疗隐患和引起医疗纠纷[1]。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诊病人中造成部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

1 滞留原因

1.1 科室床位紧张

由于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发展滞后,参加社保后就诊方式灵活,大量患者宁愿舍近求远到技术设备先进的大城市大医院就医,因而造成少数大医院就医难和住院难。许多急诊患者因病房无床,需要科室调整,甚至需要院机关出面进行全院内调整,才能收住入院。

1.2 等检查结果及会诊

急诊患者就诊时多数病情复杂危重,需要做较多的相关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而一些检查项目如血生化、CT等需要等20分钟以上才能出结果,遇到复杂的疾病还要请多个专科医生前来会诊[2]。这些都难免使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间延长。

1.3 患者特殊情况

急诊科面对社会,常会遇到各种情况的特殊患者,因多种原因造成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延长。如醉酒患者就诊时常情绪激动,言行失控,不配合检诊,稍有不满便打骂医护人员,毁损医疗设备;一些自杀服毒患者常不配合检查治疗,延误抢救;一些斗殴、车祸等纠纷患者到急诊科后常因双方对处理不服或支付医疗费方式不满等原因继续打闹,干扰救治,甚至威胁到医护人员的安全。

1.4 留观观察

一些就诊时看似病情“轻微”的创伤患者,又不能放走,常需要在急诊科留观观察。部分这类患者在留观中病情加重,多数需要转入专科治疗。在急诊科滞留时间较长的多为四肢神经损伤的患者,通常需要滞留24~72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确诊转科。主要由于四肢创伤特别是下肢创伤经清创缝合后敷料包扎固定,加上患肢肿痛不适等,早期不易发现和鉴别有无神经损伤的存在。

2 影响因素

2.1 收治流程方面

现今大多数医院急诊收治流程,通常采用先由急诊科检诊分诊,对诊断明确的单一创伤或单一系统疾病患者收到相应专科治疗。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先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待稳定后再收入相关科室[3]。对严重创伤患者,特别是车祸伤患者按“绿色通道”先检查治疗,后收费办理手续的一路畅通方式收治。而对多发伤或多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各专科对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处置能力等方面存在认识差异,常出现相互推诿、拒收、拒治等问题,使急诊科医师十分为难,有时不得不请院机关出面裁决决定收治科室。

2.2 患者需求方面

急诊就医的患者大多病情急重,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了解不够,对医护人员常规的检诊和治疗程序也不熟悉,到医院后都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快速检查和有效治疗,对医疗的心理期望值往往较高。而受医学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加上医护人员工作忙碌,常忽略了及时与病人及其亲属的沟通。当等候时间过长或处置不满意时,不但得不到病人的理解,还常常容易引发医疗纠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急诊处置效率。

2.3 医疗处置方面

急诊科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医护人员编制相对不足,而急诊病人就诊具有随机性、复杂性、无规律性等特点,当大量伤病员突然涌来时(如严重车祸、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医护人员更显得严重不足[4]。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急诊处置原则,使许多病情较轻的患者往往要等候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处置。

2.4 急救水平方面

目前担任急诊工作的医生多为固定加轮转模式,轮转医生受专科知识单一限制,对跨专业疾病常无能为力,容易误诊漏诊。而固定的医生由于受现今大多数医院管理权限的限制,急诊科只是一个中转站,主要做分诊工作,急诊救治能力难以提高。这些都难免使一些疑难危重患者在急诊科滞留延长。

3 改进对策

3.1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救治水平

急诊科在大多数医院均投入不足,医疗设备落后简陋,固定的专科医生少,主要依靠轮转医生负责日常急诊工作。有时,还将一些在住院科室业务素质差、人品表现不佳的医护人员安排到急诊科工作,使急诊科的医护急救能力常落后于全院整体医疗水平。因此,医院有必要在资金、设备和人员上加大对急诊科的投入力度,改善急诊工作条件。重视和加强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使急诊救护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加快诊治速度,减少误诊和缩短处置时间。

3.2 完善急诊流程缩短等候时间

在急诊患者就诊过程中,要经过护士分诊、医生检查、护士抽血、化验、缴费、做超声、拍X线片、查CT、MRI、会诊等多个流程环节,才能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5]。其中,患者在等候缴费、化验及放射影像学结果时费时最长。医院在管理上,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设置专门的由专人负责的急诊检查、化验和缴费专用窗口,保障急诊患者的快速检诊流程,有效缩短在一些环节中的等候时间,以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3.3 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质量

接诊的急诊医护人员,面对大量的急诊患者,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处置、开检查单、书写医疗文书等事务方面。无暇倾听病人的需求,也未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地交代和解释病情、检查、治疗方案等。使得一些病人和家属不理解,甚至产生不满,不仅不配合检查、治疗,还容易导致纠纷和闹事,严重干扰和拖延患者的诊治。因此,有必要定期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文明语言和沟通技巧培训,有意识地培养职业沟通技能,才能更好的改善医护服务质量,提高诊治效率。

3.4 转变思维观念促进学科建设

由于急救医疗法规建设滞后,新的医疗改革方案中对急诊权限、就诊范围、急诊财政、急诊人力资源等问题尚无明确答案。多数医院仍然按保障院内收治,急诊以分诊为主的传统思维习惯处置急诊病人。因而急诊科医生的专业技能难以提高,急诊学科难以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也难以造就出高水平的急救专家人才和出高水平的医疗成果。因此,需要院机关的决策者转变思维,除了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急诊发展模式,放宽急诊收治权限,如建立急诊ICU病房,创建急救创伤中心等。使急诊医生有得到专业锻炼的场所和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急诊学科建设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莹, 蒋婕, 陶然君, 等. 急诊科患者滞留现象的研究及对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012): 1435-1438.

[2] 杜淑华, 赵秀芹. 部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与改进策略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24): 56-57.

篇3

目前包头市二级以上医院十余家,大多数医院急诊科负责院前急救,为独立科室。各家医院急诊科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基本上无真正意义上的急诊ICU及急诊病房。由于急诊科医生的轮转制度,虽可熟练完成一般初步急诊急救工作,但缺乏对重症患者连续治疗和观察的专科经验,仍停留在简单初步的快速诊治水平上,尚缺乏深层的和延续的治疗。其他绝大多数医院急诊科采用模式是“支援型”及“转运型”,即:医师不固定,轮转急诊,病人在急诊科初步诊断,相关科室会诊,转入各专科进一步治疗。这样造成急诊医生什么病都看,什么都不精,学术水平无法提高。急诊工作无节假日,常常超负荷劳动,收入水平又明显低于专科医生,这些原因造成急诊医生心理不平衡,长期如此,将影响急诊急救的发展。

发展方向

国际上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应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如MICU、SICU、NICU、PICU等[1]。建立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以保障公民生命安全,改变现有的急诊服务模式和制度已成为必然[2]。

笔者认为根据包头市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水平,医院急诊科应强化急诊急救体系一体化,即急诊(包括院外急救)-ICU(危重病监护强化治疗)-急诊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这一体系至少应首先在包头市三级医院尽快建立起来,因为有了ICU,可以大大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有了急诊病房,急诊科医生可以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培养急诊医生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整体认识,对急诊病人早期诊断和规范抢救大有益处。

建设措施

更新急诊急救理念:急诊急救医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正在逐年上升,这与广大急诊急救工作者不断更新急诊急救理念有极大关系,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证明更新急诊急救理念的重要性,飞速发展的急诊急救医学要求每一位从事急诊急救工作者都应该系统地接受和贯彻现代急诊急救的理论思维,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急诊急救专业技能,不断追踪、时时更新急诊急救知识及理论。

稳定及培养急诊急救队伍:医院急诊实现专业化救治、综合医院急诊应从依赖型、支援型向自主型转变,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急诊医疗专业队伍[3]。急诊急救医学在医疗专业中还属相对年轻的专业急诊急救医生的收入还不尽如人意,为稳定急诊急救队伍医院应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对急诊急救专业人才进行再培养和教育,支持他们参加学术活动及学习班,努力打造一支应急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急诊急救专业队伍。

规范急诊急救流程:要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变的更为顺畅,更为快捷,必须强化急诊急救一体化系统建设流程,减少院外急救,急诊科、中心ICU、各专科医生间反复、多次重新熟悉病情,交接观察的频繁程序,建立起更具连续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急诊急救流程,真正起到急危重患者绿色通道的作用。

强化急诊急救病历的管理与作用:目前,我国医院的病历管理上,急诊急救病历的管理相对混乱。这样不利于急诊急救专业发展,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还可能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应发挥作用,组织专家编制统一的急诊急救病历,强化病历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脑梗脑梗死;效果

脑梗死是一种脑部血管血流障碍导致局灶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相应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出现脑梗死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长短决定着患者预后恢复的好坏。因此,减少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预防再灌注的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自2014年6月1日起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NIHSS评分管理,并记录了到诊到溶栓的时间。从2015年1月1日起本院开始增加了标尺管理,严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执行急诊护理流程管理。与去年相比,大大缩短了患者进入急诊室到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自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1日经本院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纳为观察组。对照组为自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由本院急诊科接诊并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为起病5h内到诊急诊科,症状持续1小时以上,经NIHSS评分为5~12分,且行颅脑CT未见梗死灶,排除了溶栓禁忌证。其中观察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62.5±13)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4.3±12)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抢救,具体措施包括:患者排号就诊,就诊后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血压、血糖、体温的测量,然后安排医师接诊,医师询问病史及相关神经系统检查后下达医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要求行颅脑CT及抽血检查,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监护等。结果回来后,有指征者再通知神经内科专科医生会诊,并收住院溶栓治疗,无指征者在急诊科行输液观察。

1.2.2观察组

护理人员得到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严格按照流程,对患者就诊后的1h内完成所有溶栓前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早期识别,患者挂号排队时,即主动询问患者或家属,使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在2min内进入抢救室,进入管理的流程。(2)进入流程的患者均由1~2个经过培训的抢救室护士专门负责,与患者积极沟通,利用10min时间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同时再次识别,呼叫医生接诊。(3)在接下来的35min,患者已经在走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流程了。护士对患者进行吸氧,完善心电图、指尖血糖检查,同时进行脑科监测,开通静脉通道,并抽取相关血液,待医生下达医嘱后即送检查,并组织人员护送患者进行胸片和颅脑CT检查。(4)等待结果回复,如有溶栓指征而没有禁忌证,则在医生下达医嘱后送患者入住神经内科进行溶栓治疗,如没有溶栓指征,则在急诊科输液观察。(5)利用空档时间加强健康知识宣教,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致于患者有良好的准备配合治疗。整个流程每一个步骤都有1个护士跟踪负责,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确保在就诊后1h内完成并护送患者入院。参考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NINDS)制定的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的关键时间目标[2-3]。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门-药时间(接诊到溶栓药物进入血管的时间),患者满意度,溶栓效果(定位症状恢复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急诊室停留时间,门-药时间,患者满意度,溶栓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当停止供氧供血5min~1h,大脑的缺血灶中心部位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这部分组织即使回复血供,功能亦不会恢复。然而缺血中心周围的脑组织我们称为半暗带,半暗带的生物电活动虽然停止,但在3~6h内恢复血供,半暗带的生物电活动是可以恢复的。溶栓再通的目的就是拯救半暗带的脑组织。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仅为6h,故争取溶栓时间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4-6]。刻意的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分工,使脑梗死患者进入急诊室的每1秒每1分钟都能得到高效的利用。包括床位的安置,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通道的建立,病史和标本的采集,接诊医生的协调,各个功能科室之间的转运,使患者自进入急诊室的每1秒都能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保证患者在就诊后1h内能急性溶栓治疗。本院自2015年1月1日在急诊科施行脑梗塞患者急诊护理流程管理,而之间半年仅是时间的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时间较前有明显缩短,功能恢复显著,患方满意度明显升高。可见急诊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显著,意义十分重大。所以,积极进行急诊护理流程管理,能使抢救开始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最小化,使整个抢救过程最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7-8]。

参考文献

[1]杜建蓉,荣秀华.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延迟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西部医学,2006,18(2):164.

[2]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0-171.

[3]张波,桂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5-137.

[4]朱秀芬.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

[5]李灵芝.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26.

[6]杨武,李晓萍,邓朝霞,等.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筛选价值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9):3657-3659.

篇5

2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建设策略

2.1健全急诊体系的建设

按照急诊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规范加强急诊医学的建设,建立独立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包括急诊各附设科室的建设,急诊各科室及附属部门均设置于急诊区域内。改善急诊影像学、超声、检验服务流程。落实好各项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医护人员遵守急诊规章制度,并定期考核。健全急诊体系建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24h提供急诊服务。制定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制定120院前院内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和制度,实行合理转诊。加强绿色通道功能建设,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对危重患者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及时更新急救设备,保障抢救设备100%完好。

2.2开展院前急救

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观点,对需要救治的患者,院前急救医师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的救护地点,争取救治时间;对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迅速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创伤患者采取保护性治疗,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导致不可逆性的伤亡。院前急救的能力体现了医院的急救水平,彰显了医务人员崇高的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对急诊医学科的建设更为有利的是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3开设急诊病区完善急诊科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留观、重症监护一体化建设是急诊医学科的发展模式。基层医院可以根据急诊人次、疾病种类、急诊人才梯队等实际情况开设急诊科病区,病区运行模式按普内科、普外科分组设置。急诊病区的开设有利于急诊医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急诊医师的临床经验积累,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科教研发展。重症监护是急诊医学科的实力体现,基层医院因医疗安全、技术、质量、人才匮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较为困难,二级甲等以下的基层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周边医院等级、患者的疾病谱、服务人群数量、医院的实力等综合性因素考虑是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

3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发展策略

3.1急诊人才的培养

合理的人才梯队是急诊科和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基层医院应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着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学习深造等方面向急诊科倾斜。急诊专业的发展需要固定一批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基层医院应坚持将急诊科医生向全科医生的方向培养和发展,使得每一位急诊科医生都能够熟练地处理内外科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继续教育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培养急诊医学人才及提高急诊科整体救治水平。对基层医院医生的急救专业培训可以采取“走出来,请进去”的办法,一是把医生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短期培训,二是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授课、培训。

3.2急诊医学科的技术提升

急诊医学是综合性的跨多专业的学科,服务对象是内外妇儿等各学科的任何年龄的急重症患者,急诊科医师应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急诊工作对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每位急诊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及熟悉各种技术操作,包括各种穿刺、气管插管、电复律及除颤、呼吸机的使用、洗胃、放置三腔二囊管等。因此,急诊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医院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急救技能培训,医院职能科室应定期对急诊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急诊服务的发展策略

4.1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

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系统,目前各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发展很不平衡,不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需要。为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有必要。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院内为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药房、输血科、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创伤、多发伤;中毒、电击伤、溺水以及其他疾病导致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均在来院后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医护人员判定患者病情后及时开放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先行抢救,在白金10min内积极救治患者。需要行特殊检查或手术者,急诊医师电话联系相关科室,先行检查或特殊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时再补交相关医疗费用。

4.2急诊的医患沟通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与其医疗水平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良好的医患沟通引发患者较好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医生给予患者详细和完全的指导,患者遵医嘱的几率增加从而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众所周知,急诊医学科是高风险、低回报的科室,看似平稳的患者突发的意外情况可让医务人员措手不及,急诊医务人员工作时如履薄冰,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急诊科的医患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适时、恰当、如实地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既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又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名誉安全。国内的前期研究也表明,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对其诊后行为有显著影响,良好的医患沟通使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强。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流程介绍

针对原有急诊诊疗流程中患者反复排队划价、缴费、取药等不科学因素,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提出“先诊疗后结算”的新型急诊就诊流程,与旧流程相比,新流程将就诊流程简化和合并,取消中间环节,节约诊疗时间(图1)。本科于2011年5月始,已较为成熟的开展该新流程系统。

1.2资料来源

将2011年5~12月所有进入“先诊疗后结算”新系统的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5~6月进入原“先付费后诊疗”系统的190人次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5~6月进入“先诊疗后付费”新系统的198人次患者作为观察组1;随机选取11~12月进入“先诊疗后付费”新系统的192人次患者作为观察组2。通过HIS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验和处方信息。

1.3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医保类型、首次用药时间、首张化验单报告时间(表1~2)。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三组间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多样本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以P

图1“先诊疗后结算”流程图表1三组间年龄、性别及疾病组成、医保人数比例比较

2结果

三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医保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的新急诊就诊流程后,三组间特殊检查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观察组1及观察组2患者首次用药时间及首张血验单报告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表2三组间观察指标的比较(min,x±s )

3讨论

3.1急诊医学的实效性要求简化就诊流程,提高抢救效率

急救医学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治疗上的分秒之差可能会造成患者预后的天壤之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50%创伤性死亡发生在伤后60 min内,既往称为“黄金1小时”。而在这1 h内,大部分死亡又发生在前10 min,Shomaker将其称为 “白金10分钟”[1-2]。因此,要求急诊医务人员要尽量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尽快给予患者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包括院外及院内两方面。院外等待时间主要受交通情况影响[3],医院方面难以干预;而院内等待时间可通过改善急诊就诊流程部分解决。目前我国急诊的就诊流程类似于普通门诊流程,每位患者来院就诊至少需要经历一次 “挂号—就诊—缴费—辅助检查—开处方—缴费—取药”这样的循环;而此循环中的每个环节均需排队,这种就诊流程存在着严重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急诊患者缴费、排队等无效移动和等待时间长,至少占患者就医时间的1/3~1/2,而实际有效的看病时间很短[4]。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冗长的流程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延误,降低抢救成功率。我科针对原来流程的不足,摸索建立了这套新的“先诊疗后结算”系统,将缴费、取药等过去需要患者排队完成的流程简化为电脑自动完成,从而提高诊疗效率。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新流程观察组1的化验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了17.47%。观察组1用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了19.41%。观察组2的用药时间较观察组1进一步缩短33.4%,较对照组缩短46.4%,这可能与本科医护人员熟悉新系统后能熟练操作有关,但检验科相关操作不受急诊科控制,故在检验时间的改善上观察组1和观察组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同时显示,研究组特检单报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目前笔者开通了检验医嘱与处方医嘱的电脑自动计费,而特检项目尚未开通电脑自动计费,所有特检单还需要到收费处手工计费。这从侧面印证了新流程的优越性[5-7]。

3.2简化就诊流程可减少部分医疗纠纷

实施急诊诊疗新流程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减少部分医疗纠纷。巨大的门诊急诊量极易造成患者看病拥堵,反复多次排队,就诊等待时间延长,满意度下降,引发医患纠纷[8]。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就医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满足医疗的结果,而更希望在医疗过程中享受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患者的就医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趋势[9]。新流程可以帮助患者免去若干次的排队,真正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就诊。此外,旧系统类似于普通门诊系统,查看既往医嘱需输入就诊号后逐个点开查看,而新系统接近于住院系统,点击患者名字后即可显示所有开过的医嘱,一目了然。新系统方便了当班医生对留观患者的管理,既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又减少医疗差错产生的可能,避免潜在的纠纷。

3.3新流程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任何新生事物出现并逐渐完善均需要一个过程,新流程系统也不例外。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运行新流程系统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点:1.新流程系统的通畅运行涉及多个科室[10]。目前新流程已在急诊科、检验科及财务科间相互联通,但尚未与急诊科关系密切的放射科联通,因此造成新流程系统患者的特殊检查结果无明显提前。对于一些特殊治疗如输血、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因我科仍未与输血科、血透室进行联通,故对于需要上述治疗的患者,仍需手工计费,使其抢救效率未提升。2.新流程系统患者有1000元的信用额度,患者在无需缴纳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就可享受1000元的诊疗费。这可能容易造成患者拖欠医疗费用,增加了医院的经营风险。

“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目前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优越性已明显体现。该系统可提高诊疗效率,使患者及时明确去向(回家、留观、住院),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急诊科的拥堵,但无法在根本问题上解决。此外新流程的医疗费用是否高于旧流程;新流程是否确实增加拖欠医疗费用的例次,这些将是我们进一步观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学苏,胡大一.急诊医疗的组织管理浅谈[J].中国医药导刊,2005,7(2):103-104.

[2] 何忠杰. 急救白金10分钟的概念和意义[J].现代医院,2005,5(6):130.

[3] 骆啸.论急诊通道的外环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2):802.

[4] 张殿勇,储静,夏宏斌,等.依托信息技术再造医院业务流程[J].中国医院,2005,(6):59-60.

[5] 杨眉,陈雪艳.依托信息技术优化门诊流程.[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2):15-17.

[6] 李晓华,李辉,杨国斌,等.一站式服务在门诊流程改造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2):152-154.

[7] 苏义,刘俊麟,王媛,等.以人为本的现代化门诊模式构想[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74-78.

[8] 王艳霞,张聪辉,崔占杰.急诊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8B):13.

篇7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及患者家属因为担心患者病情,情绪多较为激动,导致该科室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较大。如在工作中实施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护理不良事件[1]。为了研究对急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小12岁,年龄最大52岁,平均(31.13±3.1)岁;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8岁,年龄最大63岁,平均(35.0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结果有意义。

1.2入选标准

(1)于我院急诊科进行全程治疗的患者;

(2)无严重威胁生命的组织或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3)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

(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

(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2]。

1.3护理方法

在实施相同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3.1优化就诊流程

急诊科的传统就诊流程为先挂号再治疗,患者等待时间较长,易延误治疗,故急诊科可实施先治疗再挂号的就诊模式,保证患者在入院后能及时得到有效就救治;患者因为对医院各病室的结构陌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到达诊疗地点,浪费时间,故护理人员应对就诊患者做好引导工作,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增强患者的信任度,急诊工作繁重,压力大,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时,应时刻保持镇静从容,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证各项护理措施有序进行,让患者及其家属看到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3]。

1.3.2提升服务质量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多换位思考,顾及患者主观感受,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的生活要求,重视基础护理,保证质量[4]。

1.3.3弹性排班管理

急诊科相对于门诊,主要收治夜间前来就诊的患者,为保证护理质量,夜间值班护理人员人数应适当增加,保证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能及时进行有效抢救;值班护理人员应新老搭配,以保证护理质量[5]。

1.3.4提升护士专业素养

为保证在短时间内正确判断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吸纳临床新知识,科室内也可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提升其重视程度及学习积极性[6]。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药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每项满分100分;

(2)焦虑抑郁评分:通过SAS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判断,分数低于35分表示心理健康,分数高于65分表示重度焦虑;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判断,总粗分上限是41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3)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代表满意,80-90分代表部分满意,80分以下代表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上的比较

比较经过不同的护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上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差别,经过不同的护理,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96.67%,对照组仅76.67%,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科是一家医院整体医疗护理水平的缩影,体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该科室的工作相对较忙,突发状况多,对医疗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人际交流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对于收治入急诊科的患者,在积极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意义重大[7]。优质护理服务不同于传统遵医嘱行各项护理操作的模式,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各项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高,保证各项治疗措施顺利进行,保证治疗效果;弹性排班可以有效保证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使其在工作时间能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保证质量;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室相关疾病的知识讲座,使其有效掌握各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减少护理不良时间的发生几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较对照组较好,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改善急诊科患者的不良状态的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

[2]李娟.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8-29.[3]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5):557-558,559.

[4]张晓霞.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差异[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04,100.

[5]程云芳,石燕.流程化护理对急诊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197-1198,1199.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97-02

急诊科的特点是患者多、病种复杂、起病突然、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急诊工作忙而不乱、快而准。尤其是急诊分诊工作,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其工作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1]。分诊护士作为患者及其家属来院就诊首先接触的医务人员,其除具备有相关的急救护理专业知识及素质外,还需了解部分专科性疾病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常识,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评估病情的能力[2-3],只有这样按照患者病情,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安排到相应科室治疗,才能使其获得及时、适当的诊疗与照顾。为切实提高整个急诊工作的医疗、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就如何加强急诊科分诊及预见性护理工作,制定相关方针及实施细则。

1 岗位要求

考虑到急诊科的特点及“因岗聘人,人岗相宜”的原则,对急诊科的分诊护士从业务能力、业务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经验等方面,提出以下岗位要求:(1)从事急诊服务的相关医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须有内外科轮转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并经过急诊护理专业的各项培训,且急诊监护、急诊手术室相应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能够胜任急诊科室工作;(2)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政策,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相关流程及政策,并具有与院内各部门(如:警卫、各专业科室、住院部各病房等)进行熟练沟通的能力,能有经验地收集及整理资料,为进一步的救治及护理提供必要的信息;(3)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切实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并对院前急救、抢救等日常工作具备应有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急救意识,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救治及护理;(4)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事冷静、果断,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快速评估、将患者正确分类,且应具有应付特大社会性意外事件的能力及心理素质;(5)社会经验丰富,了解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

2 分诊职能要求

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急诊科分诊不再是单纯的发号和登记,其服务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新的拓展。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门诊空间里,合理、快捷、有效的分流急诊患者,以缩短患者侯诊时间,及时予以合理的专业治疗,已成为分诊的重要职能与任务。因此,在急诊科室日常工作就要求分诊护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病情初步评,为医师提供诊治线索。分诊工作主要包括:简要了解患者病情,并重点观察其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对病情较轻患者予以分诊,安排专科治疗;对危重、急症患者进行抢救及护理;如遇大批伤患者,应立即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长,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4]。针对以上分诊工作的内容及性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急诊科分诊职能。

2.1 流程制订

急救的原则是“时间第一、生命第一”,而面对病种复杂、起病突然、病情变化快的分诊工作,分诊护士就必须在平时实践的基础上,制订应付各种急、危重患者的分诊及预防性护理流程[5]。分针护士首先应排除引起症状最可能的原因,再考虑次要的病因。如对老年患者应首先排除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对腹痛患者,应先排除心脏的原因,再考虑胃及胆囊病变;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疑似传染患者如艾滋病、肝炎、结核等疾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和控制传播途径并上报。

2.2 标准制定

本着“时间第一”的原则,急诊分诊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时间也是判断急诊科各项工作效率的重要参数。分诊护士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病情咨询,病情判定、分类等工作;除对时间严格控制外,还要求分诊的准确率必须达到工作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应予调整岗位,更换、调整其工作岗位。

3 预防性护理职能要求

护理工作在急诊科诊疗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尤其是在分诊结果不明时,预防性护理对减少伤残、减轻患者痛苦至关重要。急诊患者就诊时,因其多是急重症,患者及其家属负面情绪较强,而且进入医院陌生的环境,极易导致护患关系的不和谐。尤其是急诊分诊及护理的整个服务过程均暴露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混乱的场景有进一步加大了服务的难度。因此急诊分诊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分诊及预防性护理服务的同时,必须从护理质量、工作态度、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均要力争优质,为患者的下一步救治提供坚实、有效的措施。

3.1 细化职能,预防护理

根据各项护理工作的性质不同,细化岗位[6],如安排男性护工负责接诊、搬运以及转运车的消毒、清洁和管理工作;护士负责危重症抢救监护区域、诊区护理的辅工作及患者的照顾工作;外送护士负责急诊区域化验、检查等的传送工作。护士在医生就诊之前,针对患者病情,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药物处置措施,如给予酮得酸、扑热息痛镇痛,哮喘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加舒喘灵雾化吸入;对食物中毒或农药中毒患者予以灌肠、洗胃,注射解毒药物等。

3.2 主动迎候,热情周到

主动迎接120急救中心救护车以及其他送诊方式。急诊科不仅仅是医院服务的窗口,还因为急诊患者因病情不明等原因,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急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面对焦虑、急躁的患者,分诊护士的热情接待、关切、安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促使患者能正确、全面地叙述病情。

急诊科分诊及护理工作高效、科学的开展,除了制定优化的分诊、导诊流程,并认真贯彻、执行制定相关方针及实施细则,还应注重分诊护士的人材培养[7-8]。只有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素质,才可以有创新、高质量的、满足更多急诊患者需求的急诊科。因此,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总结经验教训,以积累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对于急诊科分诊及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急诊医疗护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外许多国家已把急诊分诊护士作为急诊护理的一个亚专业来培养、发展,这也是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

参考文献

[1]杨宝燕,王晓燕,徐洁,等.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护理杂志,2004,21(3):47-48.

[2]秦仕英.医疗体改中分诊护士的职能定位和压力应对[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5.

[3]杨红,汪楠.医疗新形势下分诊护士的职能与职能拓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90-91.

[4]何瑾秀.浅谈急诊科分诊护士的技能[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6):74-75.

[5]周峰.改进医院门诊工作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354-1356.

[6]申艳芳.急诊科分诊护士角色与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54-255.

篇9

1国内急诊急救现状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危。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部分医院有急诊ICU。

我国的急救中心模式繁多,尚无独立的创伤急救系统,创伤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3]。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 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3 种[4]:

独立型急救中心(也称北京模式):代表是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中心设有医院、病床,患者可以就近转送,也可以接回急救中心治疗,同时配备重症监护床和抢救室,因此可以独立完成创伤急救的所有任务及功能。

院前型急救中心(也称上海模式):代表是上海急救中心、武汉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是院前急救、出诊为主,设有急救分中心,患者就近转送,急救中心没有医院, 采用"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出车、分层救护"的院前急救模式。

指挥型急救中心(也称广州模式):代表是广州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以接急救电话、指挥为主,院前急救、出诊任务依靠调度管辖区域内的就进医院完成。急救中心没有医院,工作人员较少。主要通过组成一个以"统一指挥、依托医院、分片负责、专科出诊"为特色的院前急救医疗网络。

目前各地区医院的急诊急救模式比较混乱,各地由于各自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与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法。

2我国急诊急救管理存在问题[5]

2.1 在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还缺乏清晰的统一认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国内各家医院发展很不均衡, 急诊医学的任务和专业服务范畴也不尽相同, 学科定位十分模糊,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室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尽管近年来急诊科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家对急诊科也多了一些了解,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急诊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的不确定势必导致学科建设目标上的不确定, 会直接影响急诊医学的发展。所以必须首先在学科定位上找准急诊医学的位置,明确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

2.2在医师队伍建设上还缺乏合理的专业结构和高素质专业人才:急诊科医师人才输入缺少专业渠道, 绝大多数来自其他专业发展受限或研究生毕业留不到本专业而调人的医师, 很难达到专业结构的合理, 也难保证具备良好的素质。这就形成了急诊科医师大都是从事其他专业医师的现状。由于当初从事急诊专业的被迫性和急诊专业自身的局限性, 很多医师不安心急诊专业, 有的甚至当作跳板, 再考原来专业的研究生而离开急诊。医师队伍不稳定和结构不合理, 甚至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急诊的救治能力和医疗水平。在专业队伍中还存在协作能力差、团队精神不强等问题。

2.3 在救治流程上缺乏有效组织和全面协作以及科学规范:急诊部"急"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先挂号后抢救,先交费后检查,在很多医院看作是天经地义;多次交费,推着患者到处检查也是熟视无睹。医师各扫门前雪,不愿多承担一点风险和责任也视为理所应当;工作忙乱无序也被认为情有可原, 这些都反映出在急诊流程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救治工作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机协调、合理分工, 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急救设备管理不到位, 不能处于随时使用状态。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直接影响救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2.4在学术科研上缺乏高水平论文和高档次科研成果:由于急诊医师的素质和急诊科的特殊性质, 加之缺少个人自身努力和科研的团体氛围,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一直是急诊科的薄弱环节, 在高级职称医师中无论文、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人员比例还很高。缺乏高层次急诊医学拔尖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2.5 在科室管理上缺乏科学手段和运行机制:急诊科在医院的隶属关系上也比较混乱, 有的归医务部(科)管理, 有的归门诊部管理, 有的作为临床科室由医院直接管理。这也反映出对急诊科定位的不同认识。隶属关系不同, 管理的力度和效能也不同。急诊科的管理与其发展相比, 相对滞后。在人员管理上涉及科室多、专业多, 还做不到全面统管; 在流程管理还做不到方便、快捷;在业务管理上还做不到科学设置;在质量管理上还没有制定出令人信服的全国统一的急诊急救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办法。

3结合本院情况,对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3.1 明确急诊科的诊疗任务,确定急诊模式: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危重病抢救的重要场所,其任务主要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变及急性创伤、意外事故及发生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和抢救等问题。因此,其工作要求立足对危重病人争分夺秒的抢救,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我院急诊科根据医院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在2009 年以前急诊科只是"转运站",外科医生只会清创缝合,内科医生只会处理一些内科常见疾病的做法。自20099 年开始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急诊科有急诊内外科病房、急诊手术室、急诊ICU 等,为急诊病人诊断治疗、手术、监护创造了条件。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小型手术和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诊、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3.2 增强技术力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发挥综合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就应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抢救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急诊医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抢救技术,并积极应用先进仪器和先进技术,如心脏心肌梗死的急性溶栓、心脏泵、心脏起搏器;急性脑卒中的选择性溶栓治疗;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改善缺氧状态;急性肾衰和中毒的透析治疗;急诊手术开展就地救命手术等,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3.3 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突出急诊医学特色:急诊科不仅参与大量的临床工作,而且还应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国内外急诊医学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对危重病症患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水平;如何建立有效的急诊医疗体系及培养急救医学人才[6,7]。

3.4 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要发展,首先要提高急诊科的管理水平,需要有完善的基本管理规则和各种规章制度,如急诊科各类人员的职责、首诊负责制度、疑难危重病人三级查房制度和规范化抢救预案等。再次还应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引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如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

对急诊急救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的行政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我们从上可以看到, 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抛弃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并逐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总之,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不断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籍文强,侯云生.急诊医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J].临床误诊误治,2004,7(17):464-465

[2]矫向前,沈洪.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07):57-58

[3]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治疗新模式[G].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36

[4]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与治疗新模式[G].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2007(13):2635

篇10

——急救空间严重不足,且原有急救区域通道较多、空间利用率偏低;

——急救患者与急诊普诊(含夜门诊)患者没有进行分流,原有流程布局比较混乱;

——急诊资源共享性偏低,特别是原有急诊药房和挂号收费等区域相距较远,患者及家属来回动线较长;

——急诊医疗辅助检查区域空间紧张,辅助服务区与医疗业务区协作性差,患者就诊往返次数多,影响急诊服务效率;

——污物通道与医疗动线局部有交叉,达不到院感要求;

——患者家属等候空间十分有限,整个急救区域为开放式,对患者家属不能有效管控,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急救工作等。

二、急诊科功能区域及流程的全面改造

基于医院存在的上述问题,经研究决定,将医院急诊科原有医疗功能区及其使用流程进行全面改造,将附近的肠道和肝炎门诊移至院内特殊门诊区,为急诊科提供一定的医疗空间,并在原急诊科主入口进行局部扩展。经调整后,急诊科的建筑面积约3500m2,重新规划急诊功能分区和使用流程布置,并进行室内装修及安装改造工作,以解决急诊科医疗空间严重不足和流程不够合理的难题。

首先,对急诊患者的就医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根据急诊患者的性质(是否需急救或抢救)进行分流,并结合急诊科原有空间及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急诊医疗功能分区规划。经使用科室和医院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讨论,将急诊医疗功能主要分为入口前区、急救区、急诊监护区、急诊普诊区、输液观察区、医护区等6个功能区。其次,分析急诊患者的动线及每个功能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每个功能分区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并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使用科室共同研究、反复讨论后确定了急诊科功能分区及使用流程的平面布置。各分区具体使用功能如下:

(一)急诊入口前区

将原有急诊主入口向外扩展,作为急诊主入口前区,设有急诊门厅及分诊护士站、清洗间(为冲洗伤员使用、配卫生热水)、患者家属休息室(设对讲探视系统)。在急诊普诊区与急救区之间设急诊挂号及收费室、急诊药房等(两面均有服务窗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急救区(抢救区)

经过急救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急救区,为充分利用急救空间,将原来相对独立的多个小急救室及通道整合为一个大的急救空间,经过合理布置急救床位,共设47张抢救床位(比原来增加了26张,其中2张床位相对独立,为特需病员服务)。整个急救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抢救区(设9张床位)和第二抢救区(设36张床位),且每张床均配置了抢救设施设备(采用吊桥模式),用隔帘进行相对分隔,在合理位置设开放式医护工作站及治疗室;为方便患者饮水及擦洗伤口等,在急救区靠后的角落设有开水间(含卫生热水)。

同时,因急诊空间有限,在抢救区内设置抢救手术室1间(其空气净化为万级)及医护刷手间,其余急诊手术在二层门诊手术区完成;在急救区入口左侧设置清创室2间(其中1间为感染的患者服务,相对独立);在急救区入口右侧靠公共卫生间处设置洗胃室(配卫生热水冲洗患者),为节约使用空间,在卫生间内设置拖布池及便池。

整个急救区通过门禁系统进行有效管控,患者家属不能进入急救区(除特殊情况经医护人员同意外),这样可避免急救时的干扰;在靠柱子处设洗手盆(配热水供医护人员洗手),达到了院感的相关要求。

(三)急诊监护区

在抢救区之后设急诊监护区(EICU),充分利用空间,将原有综合办公室进行空间整合,共设16张监护床(其中1张为单间,可相对隔离),比原来增加了10张,每张监护床均设置了吊桥及监护设备,并设治疗室及半开放式医护工作站,提高了急诊监护区空间的使用率。

(四)急诊普诊区

在急诊主入口右侧设置急诊普诊区(含夜门诊),设管控护士站及男(女)注射室、男(女)卫生间及无障碍卫生间以及供患者及家属使用的开水间等公共设施,共设8间诊室,每个诊室设洗手盆、呼叫系统及医用气体终端等设施。

(五)输液观察区

在靠近急诊普诊区处设输液观察室,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轻重,分为坐式和卧式输液室两部分。充分利用原有空间进行座椅和床位的布置,坐式部分设20张座椅,卧式部分设32张观察床(在原有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5张),两部分共享护士站、治疗室与配药室等资源。卧式输液室每张观察床配置医用气体终端带接口(含2个氧气、1个负压、1个压缩空气、电源和网络接口、局部照明灯、呼叫器等),中间两排床头之间利用柱子间位置设有半高柜式隔断(便于病员物品存放),在输液观察区还设有医护洗手盆。

(六)医护区

在急诊区后集中设置医护区,包括医护办公室、值班室、医护卫生间等,该医护区与急救区和输液观察区相邻,便于在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及时赶到患者身边实施抢救处理。

篇11

急诊科是急重症患者救治的场所,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诱发护患纠纷。为改进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风险,需要进一步转变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强调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改进急诊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措施。此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价值,为了能够得到最科学的研究结果,本院特别选择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男128例,女122例,年龄5~74岁,平均年龄(38.6±12.6)岁;研究组男134例,女116例,年龄6~75岁,平均年龄(39.2±1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1]。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以优化的优质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主要为:①对就诊流程进行优化,以先治疗再挂号的就诊方式替换先挂号再治疗的传统就诊流程,这一改变将极大的缩短患者入院就诊的时间,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地救治;医院的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诉求,并对患者家属加以安抚;对护理人员的常规工作要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因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②护理观念改变:医院的护理工作要做到一切以患者为工作重心,时刻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专业且有效的服务;要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使得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③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数在夜间,这就要求医院对急诊科的夜间值班护士进行必要的责任意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帮助;在安排夜间值班护士时,排班人员要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虑,并进行合理搭配,改善急诊科的护理服务质量[2]。④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强化培训:因为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估,所以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要对其专业技能配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1.3观察项目

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结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的科室,具有疾病种类较多、繁重的抢救和日常管理工作任务、护理纠纷的高发生率等特点,要求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作为新型临床护理方式,优质护理模式是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护理上加以创新和优化,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经过临床研究证明,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使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3]。此次研究通过对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并和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水平分别为98、97分,高于对照组的9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得护理纠纷发生率大大降低,应该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唐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48.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2016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期间的急诊患者60例,研究组为2017年1月~12月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期间的急诊患者60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抢救期间死亡、自行转诊者。研究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8岁,平均(48.21±3.21)岁;心血管疾病23例,消化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其他1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7岁,平均(48.17±3.20)岁;心血管疾病25例,消化系统疾病14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其他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包括入室就诊后,立即按照急诊护理流程进行病情评估、抢救治疗等。研究组则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内容如下。

1.2.1成立急救小组

按照急诊科实际情况,成立急救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定期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急诊护理程序化管理培训,使其掌握优化后护理流程及各工作操作要点,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采用等级责任制,实施8:00~15:00、15:00~22:00、22:00~8:00三班倒,护士24h在岗。

1.2.2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1)优化接诊流程: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准备抢救相关药物、物品、器械等,3min内出诊;途中以电话方式联系患者或现场人员,给予有效指导;缩小急救半径,控制接诊时间。(2)开放绿色通道:落实“一站式”管理理念,缩短医患等待时间;创建先诊疗再挂号、先抢救再收费等人性化急诊制度,以提升抢救效率;坚持“三前三后”原则,先看病后挂号,先治疗后付费,先住院后办手续,确保急救工作有序进行。(3)优化病情评估流程:联合应用入院初评、早期检查及再评估。初评时间约30s,包括意识、呼吸、疼痛等;入室后及时检测心电图,实施早期检查及初期抢救;协助医生进一步评估病情,掌握动态病情信息;及时送检血液样本,检验单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缩短检验时间。(4)优化急护流程:实施定人、定时、定位、定责原则。定时为入室2min给氧,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5min内完成监测心电图、创建静脉通道等工作;定人为责任护士协助医生救治特定患者,护士长负责救护协调工作;定位为护士长位于患者右侧,及时告知医生心电图监测结果等;定责为责任护士及时完成除颤、心电图监测等工作,于患者右侧压胸,同时给予恰当心理干预。(5)优化护理文书:简化急诊护理文书书写,以表格形式为主,实时记录;必要时在电脑上操作,缩短书写病历时间。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1)观察两组抢救成功情况及抢救效率,其中抢救效率包括接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静脉操作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治疗操作时间;(2)出院时,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满意度(患者不便填写时可由家属替代),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病情评估、健康教育、环境设施,各项均为0~2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χ2检验;n<40或T<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抢救成功率对比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60/60),对照组则为90.00%(54/6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36)。

2.2两组抢救效率对比

篇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4例心跳骤停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2)、试验组(n=42)。对照组中男、女各22例、20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为(50.2±4.3)岁;试验组中男、女各23例、19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50.5±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抢救流程救治,即严格按照科室规程执行常规抢救流程。试验组患者予以心跳骤停抢救流程救治,内容如下(1)设计思路:为了让医护人员短时间内了解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恰当救治措施,应直观显示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以此做好救治准备工作。遵循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原则设计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并用图表方式展示,保证设计内容层次清楚、全面、精炼,从而更好的救治患者[2]。(2)设计步骤: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抢救药物治疗,规范使用抢救仪器设备,合理评估救治效果,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以此提高救治成功率。(3)抢救操作:高级职称医师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备好气管插管,监测心电图变化,并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予以点击除颤、心脏按压等;安排中级职称医师与高年资护士备好抢救物资,实施气管插管,设置静脉通道,静注强心剂等药物;安排住院医师与低年资护士备好吸痰机、呼吸机等仪器设备,给予患者心电监护、留置导尿管等,同时对救治过程予以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心跳骤停时间、有效救治时间及救治成功率予以统计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表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跳骤停时间与有效救治时间

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心跳骤停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

试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0.5%(38/42)、69.0%(29/42),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5.9736,P=0.0145<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