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
富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贯穿全境,成为富阳最著名的地貌特征,富春山水也因此成为富阳最核心的文化依存。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看,富阳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县级市。2007年,新一届富阳市委领导班子上台,确定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的任务。在市委宣传部主持下展开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富阳人文精神调研。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比较,最后“运动休闲之城”这一“名片”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富阳这个城市的新主题。
在经济发展目的要求下,挖掘和调研地方文化特征,确立城市新主题,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化本身的建设,而是为城市品牌的确立提供一定的文化的“合法性”,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运动休闲”这一“名片”显然与富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吻合:其一,富阳作为杭州的卫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需要考虑这一地域特色。所以当杭州提出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口号时,富阳“休闲”的发展方向就基本已经被确定。其二,富阳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即从工业发展转型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也符合这样的要求。其三,富阳的运动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羽毛球拍的生产等等;富阳的山水也比较适合运动产业的发展。换言之,“运动休闲”新主题的确定,貌似文化建设,实际上决定于富阳经济建设的目标。
为保证“运动休闲”产业的文化底蕴,“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还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重新诠释。
富阳一位文化部门的官员总结说,“我们富阳文化的灵魂是山水”。他介绍说,富春江长68公里,在富阳境内就有52公里。富春江秀气,两岸青山,山势缓和,尤其到了富阳 ,江面开阔,水流和缓。 “山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位官员列举“当年孙权父子踏浪而行”流传至今的东吴文化;山水文化里面的山文化,包括了樵夫的文化;山水里面的水文化,包含了渔夫的文化;从樵夫文化里发展出来造纸文化。山水文化中还有归隐文化,比如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富阳的山水文化,其实是一种多元的文化。
“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这一多元的山水文化成为“运动休闲”的山水。山是可以登山的山,水是可以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水。上述文化部门的官员一再强调,“运动休闲”并没有摒弃原有的文化。他说,“比如书法,原来是我们的技艺,现在是我们的休闲方式。以前樵夫打柴是为了谋生,现在行走山林是为了休闲。这是有传承的。”
与“运动休闲”这一主题的确立一样,用“运动休闲”来诠释地方文化看似文化行为,其实也为经济和商业的目标服务。 “运动休闲”是这个城市极力推出的品牌,富阳最具特色山水文化自然要标上这个品牌。这样,富阳山水虽然是文化,更是一种商品。富阳市委领导直接把富阳山水看作是可以增值的财产,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卖产品,而且要卖山水”,(《富阳文刊》2009年11期13页)这一商品经过“运动休闲”的包装,盖上“运动休闲”的商标,成为品牌,与一个球拍,一个花瓶一样,可以推向市场。
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很显然仍然是以经济发展为总目标的;但是,在这项宏阔的经济建设展开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进行着。第一,在“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计划中,政府明确表明要以富阳的山水文化为底蕴。也就是说,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建设,是要落实在富阳既有的地方文化特征之上的。这样,就需要一个以发掘、定义和诠释地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来配合经济建设的发展,为“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搭建平台。第二,“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以后,需要培养和发展“运动休闲”的文化环境来继续配合和促进经济建设。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言,要吸引游客到富阳来运动、来休闲,富阳就需要有运动和休闲的设施,营造运动和休闲的气氛。而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运动休闲气氛的营造就涉及到文化建设。这样的文化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标,从属于经济建设。
但是,对于这一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能需要仔细地观察其真实的实践过程。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个长时段、多层面的经济建设,其中的文化建设也不免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文化的建设呈现多样的状态。在文化建设受到经济建设左右的同时,在一些时段、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建设也可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同样是处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当我们看到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化建设一定的有效性。
“运动休闲”文化的打造
在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中,新的“运动休闲”文化也得到了不断地打造。
比如在城区和农村一系列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就城区而言,沿富春江的滨江大道进行了整修,绵延数公里的滨江大道有绿地,有凉亭,成为百姓晨昏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秦望广场,依滨江大道修建,从一个原来的鱼塘成为百姓运动休闲的场所。在乡村,靠山的村庄有登山道的修建,而一般的村镇,都修建了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很多富阳的居民反映“设施好多了,而且是开放的、免费的。挺好。”很多人说,“现在锻炼的人肯定比以前多,我们以前想锻炼,就是没有地方。”
运动设施的建设还不局限于政府直接的投入,据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富阳市对外招商的要求中,其中一条就是投资项目必须带入“运动休闲”的元素。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在修建住宅的同时,需要在小区中修建运动设施、运动会所等等。
运动设施修建的同时,政府和媒体还对运动休闲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2008年初,《富阳日报》假日刊开始发行。一年之后,改名为《运动休闲》,由《富阳日报》和运动休闲办公室合作出版。《运动休闲》为周刊,每个星期五出版。不仅专门对“运动休闲”和运动休闲委员会的有关咨询进行报道,还专门对新开发的运动、旅游线路进行介绍,对各种休闲方式进行交流,内容十分丰富。
各种运动休闲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政府的目标是“每个月都要有大的赛事,每天都要有活动”。在这样的要求下,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都要基于自身特色,献计献策,努力为运动休闲出力。林业部门建设登山路线,在山区林间修健身道;农业部门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水利部门着手于发展水利风景区;妇联也在三八节的时候举办了家庭亲子运动会。文联的一位干部称自己的部门是边缘单位,但是,对于一些“运动休闲”项目,“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文化研究”。富阳有60多个运动协会,属民间组织。这些协会与政府和运动休闲委员会联系频繁,政府会把一些“运动休闲”的活动交给协会去具体操办。协会有涉及“运动休闲”的想法,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进行。
政府还动用了一系列的杠杆加强“运动休闲”的气氛。对富阳本地的企业,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鼓励企业加入“运动休闲”的元素,大到把“运动休闲”做入企业的发展计划,小到成立一支自行车队。在广大的乡镇,市政府改变了对乡镇的考核体系,鼓励乡镇“运动休闲”活动的发展。对乡镇的考核,以前以工业为主,“运动休闲”以后,开始行用多重的标准,包括综合型、工业发展型以及生态型。为一些不适宜发展工业,却适合发展“运动休闲”的乡镇提供了考核上的保障。“这样乡镇搞运动休闲就有了积极性”。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介绍农民百村篮球赛,说:现在富阳下属村村都有篮球队,百村篮球赛很有名。每个村往往从年初就开始准备,市里也开始筹集资金,成立组织。以前村里有人结婚,就是放电影,现在改成看篮球赛。开幕式也很壮观。各乡镇出现了篮球队的同时,村村出现了排舞。篮球队定期举行比赛,排舞成为篮球赛的预演。
三年多来,随着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这一经济建设的进行,“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也在展开。富阳的文化面貌,物质与非物质的层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文化建设中的经济烙印
很多富阳人对于这一“运动休闲”文化以及其建设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顾虑和担心。
首先,从普通富阳居民的感受来看,“运动休闲”对于很多富阳人而言仍然是“浮在表面的”。很多人觉得“运动休闲”是政策,是别人的活动,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种“浮在表面”具有多层的内容和原因。
Y是在富阳市区开车的司机。他说:运动休闲是听说过的,也知道举办了很多活动。但是,这些事情和我关系不大,我也就是接送一下客人。
Q是公务员,住在东吴公园附近,每日车进车出。“上了一天的班,回家吃了饭,就想坐下来看个电视。”她说,虽然运动设施是比以前好,但是“我用不上”。
H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干部。他说,一年一度的富春江运动节场面浩大,他从电视上看到了江面上“很热闹”。但是,到现场去是要入场券的。入场券是运动休闲委员会发的,他是拿不到票的。这样的运动节是为了宣传的目的,所以来的都是“外面的人”和“有头有脸”的人。
其次,从“运动休闲”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利用行政力量硬性摊派的特征也很明显。B在农村工作多年,她谈到百村篮球队的情况时说,每个村子组建一个篮球队,让有些村子很为难。有的村子大,青年人多,有实力组建篮球队;可是很多村子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怎么办?
与这样的文化建设模式和过程有关,一些正在积极从事“运动休闲”活动,一些正在享受“运动休闲”文化的人们则有另外的担心。2007年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执政之后,出台了“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措施。政府的大投入和各种政策保证了文化设施的大量修建,短期之内,有关“运动休闲”的活动此起彼伏。那么,这一切是不是会随着这一届领导班子的离任而烟消云散?下一届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来了以后,会不会有新的举措?利用行政资源,会不会设立不同的建设目标?富阳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说,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延续性的,我们设立了3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大的保证。我们也有小的规划,比如五年的行动计划等,这是一个小的保证。我们很多项目已经上马,工程要进展,这就逼着我们向前走。这位领导还提到,老百姓的热情是最重要的。群众有需求,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就必须用心。但是,计划可以改变,百姓的需求可以重新建立。如果行政领导和行政资源是文化建设的唯一主导,行政的改变自然会导致文化秩序的改变。所以,很多正在从事“运动休闲”的人们在心理上似乎都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以上问题,充分显示出文化建设缺乏独立性,而是受经济建设目标支配的结果。富阳关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本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就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建设以“运动休闲”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就是在树立一个招牌,所以自然地表现出更多宣传的特征,而且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对外的。其次,在当今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政府担任了多重功能,行政管理之外,最核心的任务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附属于经济建设的文化建设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行政规划的痕迹。
寻找富阳文化建设的独立性
那么,在以上的特征之外,富阳的文化建设,即使是在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是否可能存在独立的个性?
独立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独立的目标。就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而言,“运动休闲”的观念、“运动休闲”代表的价值观、“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推广应该具有独立性,独立于以“运动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目标。当然,在一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文化建设,需要其他社会领域的协作和支持。以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来说,运动休闲文化的发展可能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上,比如需要相应的休假制度的保证。但是,这与文化建设成为经济和行政的附庸显然是不同的。
在计划中,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身还是得到了相对的认可。人们似乎逐渐地意识到“运动休闲”的文化主题本身具有相当积极的特征。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候,如何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加入运动的元素,如何学习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实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已经出现在官方的说法之中。 而“把群众看作‘运动休闲之城’的最大受益者和拥护者,让市民参与运动休闲,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也成为各种有关“运动休闲”的口号之一。“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似乎获得了某种独立的存在价值。
当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成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的时候,“运动休闲”是什么的问题才开始凸显。而在这之前,它的内容随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定,并不具有个性。富阳市户外运动协会是个民间团体,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的过程中,与政府多有合作。从资金上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其出版的协会杂志《山南水北》上,承担了宣传运动休闲的理念、传播运动休闲知识以及叙写运动休闲经验的功能――比如“行走是一种感悟”,“团队是一种精神”,“历练是一种财富”,“休闲是一种心境”,以及“环保是一种关爱”等等。这种基于实践的描述给予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独立的内涵,使得“运动休闲”文化构建独立的价值和行为体系初见端倪。
上述例子也充分显示出,实践,最主要的是本团体成员的参与与实践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实际上,文化的活力并不来自于旅游者,而是来自于本团体成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其中实践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祖辈积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实践者以积极的姿态改变既有的文化格局,均是如此。首先,只有参与与实践,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与团体成员建立相关性,才能成为团体的目标,而不是外来的和强加的目标。其次,实践,并且是长时间的实践,才是落实独立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实践是一个日常的甚至细节的过程,但是正是这样耐心的日常的过程才能改变和培养观念,才能改变和培养行为规范。
F是一位有魄力的干部,她说,富春江,老百姓以前只知道它能运泥沙,我们搞水上比赛,搞水上运动,百姓才认识到富春江还能够休闲。这是观念的改变。她还说,很多人现在觉得打工挣钱很重要,或者就是喜欢看电视,现在大家如果看到运动的好处,比如看到很多夫妻去自驾游,去登山,觉得很开心,大家的习惯就会改变。而一旦观念改变,习惯形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文化建设的成果就不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更改。
[2] 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3] 孟兆怀.把四川文理学院尽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6):1-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28-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地位、作用、方向都作了新阐述,提上了新高度。
然而,毋容讳言,苏北农村文化建设虽然不断有新发展,取得新成就,但是,与党的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担当的历史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提高的新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村级文化建设,可以说,面临着亟待破解的困境和难题,有待于认真研究与解决。
1村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境
文化重在建设,没有建设,文化工作就是一句空话,有建设才有依托,才有保障,才有发展,而村级文化最薄弱的方面就是以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不”。
1.1 阵地不进村
文化阵地建设是村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一度时期以来,文化建设出现“上头热、下头冷”,“上头重、下头轻”的现象。国家、省、市、县级文化阵地建设日新月异,既气派又现代,但村一级文化阵地建设却几乎没有多大改观。大多数村,场、馆、站、院、室几乎一无所有。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大队还都有“扫盲班”、“青年文化室”、“民兵活动室”,现在全都不复存在。农民反映:“学生有学堂,耶稣有教堂,农民有家当饭堂,文化生活真凄凉”。看电影是“两棵树上系块布”,唱小戏是“操场扫扫当舞台”,遇上阴雨雪天,只能在家看电视。
1.2 队伍不通村
村级文化建设、阵地建设是依托,队伍建设是根本。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农村文化工作,村级都是重点。因为,村是最基层的组织,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海洋,它直接面对的就是群众。文化的本源是群众,文化工作要满足和服务的对象也是群众。村级文化工作是最需要有人重视、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而恰恰是事与愿违,专业文化队伍在乡一级就掉了线、断了头,村级成了无人问津的“盲区”。县一级无论是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专业队伍都还比较健全,乡镇一级广电文化服务中心也有一两个专业干部,可是到了村,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了无一人。人人都说文化工作重要,但是实践中,村一级大多数精力人力都投入到了计划生育和经济工作上,按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工作在村一级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不要的“真空”地带。
1.3 保障不到村
投入是建设最有力的保障。文化工作是要花钱的,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撑,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对于村级文化工作来说,保障乏力甚至无保障。即以泗阳为例,全县共有252个行政村,大部分村级经济薄弱,“僧多粥少”,顾及到文化工作的微乎其微。各级财政对村级文化建设也几乎没有专项预算,因此,搞好村级文化建设困难重重。
1.4 内容形式不贴村
内容健康、形式高雅、活动经常,是村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农村群众文化应当是广大群众火热的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升华与反映。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来自群众又讴歌群众、服务群众。但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制约了村级文化工作的发展,其他一些形形的文化便趁虚而入,充斥农村文化阵地。而广大群众“饥不择食”,求乐心切,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或参与其传播之中。如全县专为丧事吹喇叭的“军乐团”就有20多个,从业人员300余人,这些团队整天忙碌,有时供不应求还一个团队临时分成多个团队,吹一家喇叭就搞一场演出,内容鱼龙混杂、低级庸俗、封建迷信甚至还有违反现行政策的。即便如此,围观的也蚁拥蜂攒,每场都有几百上千人。泗阳县有百万人口,年死亡约6000人,仅这6000场丧事演出,以每场200观众计,就有120万人次观看。还有一些算命打卦、巫婆神汉、跳财神、看风水、打门头词等等,这些文化形式和内容,影响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村级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意。怎样解决村级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群众需求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解决村级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群众需求问题的策略
2.1认识要到位
要正确认识村级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没有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文化工作不仅不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耗油灯”,而是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正确认识精品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普及的关系,把精品文化建设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与群众文化普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提高抓好文化均衡发展的自觉性。
2.2 体制要改革
改变文化工作“专业抓,抓专业”的管理体制。目前,文化工作管理是专门、专业、专一的体制,即省文化部门抓市文化部门、市文化部门抓县文化部门、县文化部门抓乡镇文化部门,而到了乡镇文化部门就无人可抓,形成“短路|”、“断线”。要改变这种状况,县、乡两级文化部门在抓好专业文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应着重注意发现、培养业余群众文化工作的“热心人”、“小能人”,通过发现、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利用他们的积极性,普及、示范、组织、管理农村的群众文化,让这些“文化群众”去管理“群众文化”,解决专业文化管理队伍人员不足、精力不够的问题。如泗阳城乡一直活跃着一支业余群众文化热心人,除了吹喇叭的军乐团外,还有业余创作、戏曲演出、踩高跷、玩旱船、跑驴、剪纸、桃雕、书法、美术、杂技等各类人才约三千人。其中有向庄圩乡退休干部周成学那样,30年如一日,自费订几十种报刊办家庭阅览室;有张家圩乡黄恒丰连续15年自费办小村春晚,央视《东方之子》作了专题报道,2011年,所在村被联合国相关组织授予世界群众文化示范村,文化部门应加强对这些群众骨干的组织培养,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3 机制要灵活
党的十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向和价值诉求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也即民生问题。文化与民生的结合点――文化民生应运而生,文化民生建设是以文化建设带动民生建设,以民生建设体现社会建设中的文化关怀,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带来人们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提升,从而构建基于文化民生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
一、何为文化民生
文化民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及其范围,包括获得安身立命之道、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教育、享受体育和医疗服务、文化消费等,都属于文化民生的基本方面。
当今社会,文化权益正成为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元素越来越深入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即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尊重人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倘若只有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而没有先进文化的正确引领,没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即使拥有丰盈的物质储备,国家的发展终将因软实力受限而难以真正强大,国民的生活也难有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活力。
文化民生可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文化民生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平性,即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科学文化进步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与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创造成果受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二是基本性,文化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多样性,文化民生要求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特色多样化,服务对象多样化;四是参与性,文化民生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开展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与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文化民生建设的意义
目前存在于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贫困虽是物质长期贫困的结果,但也是文化贫困直接影响的结果,作用于个人、家庭,乃至地区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但由于对文化贫困的扶持效果往往不如对物质贫困的扶持效果明显,且花费时间长,根除难,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得文化贫困代代相继,永续相传。就此而言,文化贫困虽由长期的物质贫困所导致,但它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后,所导致的将是更加严重的物质贫困。
文化民生建设,从宏观上讲,具有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经济基础。从微观上讲,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不仅有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而且具有先进文化属性的内容,包括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和谐,使人们精神振奋,价值观转变,素质提高,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消除文化贫困的重要途径,是根本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主要的、最高层次上的手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文化民生建设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回归民生本位,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快乐,从内心感受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甜蜜。文化民生建设,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和发展文化民生,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群众平等地参与文化建设,平等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文化民生本位的回归,从政府角度讲,一是明确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主导作用,真正当好文化民生回归的策划者、引领者和保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为首要任务,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好文化执行机构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中坚力量,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民生本位回归的实施主体。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文化发展的成果。三是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参与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关注文化建设,让群众成为文化的建设者、享受者、体验者,使文化概念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丰富起来。这种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不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文化贫困,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文化民生的建设者,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精神的构建。[1]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路径
1.大力发展经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民生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进步为依托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依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在精神层面生成人民群众的满足感,方能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精神和物质是积极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带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民生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
2.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民生建设。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全面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要加快文化民生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二是要调整文化民生建设的投入方式,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实施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发展经济建设外,更要着力发展文化民生工程,如育民工程:深入本土文化研究,让群众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建设惠民工程,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农民在集体文化生活中品味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价值。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民生建设。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因此,除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之外,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扶持文化市场的发育,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拓展新的文化服务领域和空间,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日益增长的人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城市文化优势,加强城市辐射功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各地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培育地方文化品牌。要改善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好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的下乡活动,丰富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使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3]
4.发展教育事业驱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只有一个: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摆脱贫困及其待机传递的必由之路。教育扶贫政策对于减少贫困程度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非常重要。政府是教育扶贫的基础,虽然市场力量越来越强大,但在影响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所有因素中,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一直最为重要,这在属于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政府须提高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必须调整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投入更多地用于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基础教育,对他们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改善教育条件,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彻底摆脱贫困。
5.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民生建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想法”“说法”“活法”难免千差万别,给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坚持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人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得到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满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当国民有高远的追求、良好的品性、文明的素质,国家的发展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共赢,才能对内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人民才能活的有内涵、有目标、有质量。
参考文献:
1.我们应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制订我国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尽管我国尚不具备美国等国那样的条件制定《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但我们可借鉴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国传统社会文化观,制定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体系,使管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及其塑造的会计人在文化价值观上具有集体主义突出、对不确定因素规避度较强、权距较大、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程度不高的特征,我国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应结合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突破口。
2.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不能全面接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
我国的责任会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存在一定的类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都是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指标分解,逐级落实计划。但我国的责任会计是在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评比和讨论制定考核指标;而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则是由会计专业人员划分责任中心,并根据相关会计资料指定考核指标,对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其次,尽管都使用一套标准进行日常控制,我国的责任会计是通过限额领料、劳动定员、工时定额等方式进行日常控制;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则是通过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进行日常控制。再次;尽管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核算和报告系统。我国的责任会计采用的是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结合的方式;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主要采用专业核算方式。所以,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我们应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
3.逐步营造一个不断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环境。
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必定会培养企业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尽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但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上,而管理会计必须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实现双重满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动趋势,以逐步营造一个不断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环境。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若一个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力,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当然,若一个企业领导想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4.继续强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运行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在市场条件下,在国有企业框架内所要求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但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尽快实现高效率的上下联动,分层把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的成熟的企业文化,而当前多数企业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运行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文化环境对管理会计的约束及影响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在各国的应用和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中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包括能力、保密、正直、客观、道德行为的冲突的解决等。我国目前尚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但随着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以及各中介服务机构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关利益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导致责任会计对于责任与激励处理方式的不同。一般而言,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较为注重强调个体的利益,管理会计责任中心将工资直接与效益挂钩,强调业绩与金钱的对等,但这种情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首先,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重于强调社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向钱看是与社会导向相矛盾的。其次,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在责任会计的推行过程中,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最后,责任的考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控制的目标也不能完全量比,一切按业绩控制也未必就能行得通。因此,责任的考核必须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的观念会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的观念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则会抑制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略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管理的观念助长了不思进取、不愿积极面向市场开拓的行为。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不同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不同。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就低,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必然要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入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将人看作是权利的工具的专制企业,责任会计就难以推行,也很难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相反,在较为民主及尊重人的个性的企业,则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被自觉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责任会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而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
三、结论
关键词 新经济 企业文化 困境 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生物技术的进步,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经济的含义是“指以知识主体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文化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但是,当前的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此进行探讨,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壮大。
一、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文化更重视团队协调与合作
在新经济环境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技术分工更加细化,生产环节更加繁琐,因此,员工要想体现自我价值,必须学会与团队的合作。企业也深刻认识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个重要措施,是重视培养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缺少了团队合作精神,员工自我价值难以实现,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形象的培育
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具备良好形象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反之,缺乏良好企业形象将不会有长远发展。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将企业形象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石,逐渐改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和外部投资,并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培养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认同能力与收益的相统一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能力是有区别的,工作能力与岗位的不同,其经济收益也不相同。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根据员工能力确定经济收入,并强调差别收益的合理性。在企业中有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所获得的收益属于资本收益,而有的员工则是按劳取得报酬,属于劳动收益。员工之间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所取得的收益具有较大差别,这也是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健康发展相适应的。
(四)企业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视,并大力倡导低碳生活,进入绿色时代。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减少废物的排放,注重保护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企业文化只有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制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一,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首先表现在认为企业文化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搞企业文化建设既浪费资金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增加员工向心力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和作用,很多企业对这一点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过分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效果,认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说明,往往只是搞一些口号、标语宣传,认为就是文化建设了。应当说不少企业在口号宣传、组织员工活动方面花费了不少力气,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做好最本质的东西,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都还欠缺。一些企业仅仅是将传统的做法改头换面,就充当企业文化了,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诚信。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不择手段,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欺骗顾客。企业文化建设中严重缺乏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信息化的削弱。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办公都实现了高度信息化,各个员工之间往往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无法形成对企业价值理念的深刻认识。很多企业文化只是体现在网络文字中,因此,员工很难形成对企业正确的认识,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文化环境。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较大的人治现象,而新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不完善必然给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很多问题,如投机行为、诚信缺失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
三、新经济环境下构建企业文化的策略
(一)企业经营者更新理念,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作用
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企业发展潮流,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文化底蕴,才能促使企业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使企业文化发展顺应时展潮流,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综合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在企业中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文化学习氛围
为了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要努力为企业员工创造学习的条件,提供员工学习知识的一个平台,如可以为员工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便利性,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随时对知识进行更新,鼓励员工积极的学习知识,促进专业知识、各种技能的不断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员工具有竞争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积极为企业文化的发展积极贡献的员工实施奖励,从而激发企业员工学习文化的热情。
(三)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行为约束机制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行为约束机制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企业的员工行为的规范有利于统一企业员工的行动,促进员工责任感和团结意识的形成。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纠正,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变为员工内在行动的需求,避免各种不良行为的再次产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四)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应明确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使企业管理更加的高效。企业应坚持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选择企业管理模式时要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企业员工不同的文化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参与到管理模式的设置中,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员工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文化学习氛围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营造文化学习的氛围,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一个外部强有力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创新,要鼓励人们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这种学习氛围,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同时也应当看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健全法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耀君.西方管理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沈翠珍.中小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是指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并提出了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那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自哪里?落实到现实中,我们应本着务实的态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的独特规律,有其自身的文化脉络,尤其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建设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牵引。那么从哲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又具有什么哲学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文化”是指哲学意义的“一般”,“特色社会主义”是指“特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个别”,这就是哲学上一般、特殊与个别的关系。这仅是从字面上的分析,文化建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哲理,下面我们从哲学(主要是以哲学指导)的角度具体探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缕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继而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可能路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依据
恩格斯曾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而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既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一定体现,关乎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中国大力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力争建设社会文化强国,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现实要求,也是文化建设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使然。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这个根基,因为文化不能脱离它的时代。如果文化建设脱离或是滞后于现实,一般就会出现文化危机。与此同时,文化繁荣的重要立足点就是切中现实,从而指导现实。没有实践,没有经济、社会等因素,文化创造、文化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不久就会干涸。简而言之,1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实践是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实践方式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作为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方式,既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的文化模式也是不同的,如“在原始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由神话、图腾、巫术等构成的,物我不分的表象化、直觉化的文化模式;在农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由经验、常识、习俗、天然情感等构成的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在工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以科学、知识、信息等为主要内涵的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2]然而,文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决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存在复杂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此完结了。因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哲学、文化上同样可以处于领先的地位,可以做“第一提琴手”;其次,“文化从根本上不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并列的领域或附属现象,而是人的一切活动领域和社会存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东西,是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体和各种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因此,文化作为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方式,作为社会和历史活动的内在机理,无论它的存在还是它的变迁,都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运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内涵。当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由二元分立的外在并列关系或附属关系,转变为一种机理和图式的水融、血脉相通的内在依存关系,当然不会再有‘谁决定谁’的‘问题’了”[2]41。也就是说文化是内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一般而言,优秀的文化作品往往具有超越性的特征,体现人文价值、终极关怀。真正的优秀文化如同普照的光,不仅仅普照现实,也超越现实。说普照现实,因为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说超越现实,是因为文化引领我们去反思、批判,体验情感的温暖、理性的张力、人文的关怀,在多重价值选择之中,甚至在诸多悖论之中体验世间之善恶、美丑、真假、人生之虚无与充盈等。文化正是具有这两种功能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它慰藉着人们的心灵,维系着人们的生存与安宁,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需要为文化而文化,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始终把文化作为一种附属的东西,认为文化作为精神性的东西可以等到某个时候再适当补充下就可以了,这既是片面的想法,也是天真的浪漫情怀。我们说为文化而文化,如同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为知识而知识。
(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其反作用,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要求我们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品位。形式对内容有其反作用,这里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因而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适合内容的各种形式,注重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通过创造各种文化作品,特别是文化精品,我们相互理解、交流。文化还需要各种形式,因为人们的文化层次、心理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创造出各种文化作品。就是优秀、独特的文化,也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以此适合人民群众以及这个时代。如中国的京剧、唐诗宋词以及各种繁体字等,诸多过去的优秀文化典籍、文化作品,必须要进行适当地改造,不然只能是一味地反复枯燥地学唱、书斋式地自我欣赏。文化的形式可以利用现代传媒、高科技的手段,给人们更多的直观感受、审美享受。文化形式的不同编排和组合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单一的“灌输”的形式往往引起人们的抵触和反感。形式的改造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多重性,具有节奏感、悦耳感,通过形式上的“和谐”以更好地传递其内容,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当然还有一个文化欣赏的问题,没有音乐欣赏的耳朵,没有与文化作品共鸣,或者说文化没能打动人们(与此相反,亦如此),那么,无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文化作品本身的不幸或是人们的不幸;二是文化作品不属于这个时代,正如同苏格拉底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需要时间的检验,岁月的洗涤,人们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他的作品。
(三)辨证否定观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可以说现在中国出现的文化危机一方面来自于马克思所说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争,背后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政治同盟化(如欧盟)等。那么文化会全球化吗?毫无疑问,可能性不大。然而现实的处境不容乐观,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冲击着整个世界。文化霸权、精英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扑面而来。面对各种不同的文化,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辨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吸收积极因素,剔除不合理的消极因素。落实到现实中就要求我们辨证地看待传统儒家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以及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的关系。我们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因为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从零开始。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基因,若要不失去自己的文化密码,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若要建设现代化,走向世界,就必须扬弃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改造,并进行创新,以此发扬传统文化。比如中国传统的“忠心报国”思想可以改造成为现代的爱国思想;传统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可以改造成现代的人人平等思想。简言之,对待中国传统的文化不可走入(不加分析地排斥传统文化)和复古主义(不加分析地一律回归传统文化)的死胡同。对待西方文化,我们一直秉持积极学习的态度,从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出,我们积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国的文化成果,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简言之,我们不要盲目崇外或排外,积极吸收世界上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因素。可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经常走入了一个误区,即我们并不是从超越功利的态度对待文化,而是经常从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目的出发。从中西方比较可知晓,西方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按照“文艺复兴———政治变革———工业革命”的模式进行的,也就是最初是从精神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变革到制度改革再到经济领域革命的,而我们则是从实用的物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文化层面。我们一层一层的改革显得“被迫”和“无奈”,发现物器层面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命运,再到尝试制度改革的失败,最后才想到文化精神领域的根本改变。选择了,中国的文化建设有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在当下的中国,如何对待以及中国化的?从历史上看,我们选择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历史转身到当代中国,我们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道德素质层次不齐等等。我们对待,既不可死抱着文本,一直进行文本解读,导致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脱离的指导。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坚持以为指导,但坚持的是的精神,是科学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在当下就需要坚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无法从事文化创造,也没有文化创造的源泉和灵感。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是主要的参与者、创造者。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得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从事文化创造的人们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了解基层,了解中国现实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服务,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旨趣。所以,提升文化作品的层次,就是改造人本身,而要改造人本身,就要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落实到现实中去,我们要注意不可脱离群众,自己任凭想象创造;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加工、提升和综合各种素材,以文化的各种形式呈现中国改革开放的面貌、人们的现实境遇以及人的内在情绪。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
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此,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还需要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那么在现实的境遇状况中,我们又该如何具体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加快文化发展的现代转型
文化需要传承,而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大力挖掘古老文化资源的时候,应该加大产业的转型。如黄梅戏、京剧和皮影戏等等,如果单纯地任其市场化发展,他们的市场会受到极大影响,有的濒临失传,如皮影戏的传人已经越来越少,年轻人多半也不愿意学习。很多传统的文化,可以用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来借以表达。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现代转型,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文化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谈得上继承;只有具有思想深度、人文关怀和真诚勇气的作品才可能成为文化精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建设得更好。
(二)促进文化理论的纵横发展文化理论的纵向发展,是指我们需要对各种素材
进行深度挖掘和思考,文化作品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思想的再认识,对人性的自我反省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加强理性认识,注重思维本身的内在逻辑规则与包含的自身情感。文化理论的横向发展,是指要有广博的视野,既要扬弃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外国积极有益的养分。简言之,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一纵一横体现了我们对待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态度。一纵一横才可能形成一张张网,形成一个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这一切取决于我们文化所反映的思想深度、视野的广度以及对人本身和现实的穿透力和把握力度。
(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培养文化创新精神
自觉意识的树立和文化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意识是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的结果。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依次经历的四个认知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人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人的意识提升关键在于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明晰。对于文化而言,也是如此,对于自己的文化没有危机感和现实感,就不会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更谈不上文化创新的可能性。文化创新的精神,更当如此,它需要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实用主义、现实主义转向思辨和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注重探讨问题的启发意义、逻辑思辨的互动、现实实践的挖掘程度以及对人的真切关怀,或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更好。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建设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各种思想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服从于服务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可靠保证。可见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意义
(一)有效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经营活动相脱离现象。在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经营工作经常出现“两张皮”现象,而企业文化建设则可以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二者最佳结合点。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三者有个共同的特点,都离不开人。只是各自作用于人的情形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教育对象,业务经营以人为管理重点,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可见,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经营工作中具有中介地位和连续作用。
(二)有利于形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的氛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文化依赖于企业业务经营存在和发展,并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载体和环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员工们在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又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自身的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6-02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1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放缓增长速度、优化调整结构的“新常态”,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问题,基于强化企业管理和员工教育的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变得十分重要。为发挥民营企业文化更好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的作用,现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作以下探索。
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全体职工共同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受种种原因影响,民营企业往往忽视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意义,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1.1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极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层面、制度层面和核心层面等三方面,其中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一方面,产品层面的竞争、制度层面的竞争最终都可能通过企业文化层面的竞争来展现;另一方面,核心层面的竞争主要是通过包括先进的企业理念、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观、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精神等核心内容在内的企业文化层面的竞争。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其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明确和及时调整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战略目标并确保其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竞争力。
1.2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持续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员工不断强化其本人和所在团队对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一方面,企业员工通过认同和遵守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其个人r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合,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其自愿将个人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利用员工的默契和凝聚力来提高工作的协调性,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工作效益。
1.3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能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全体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事实证明,企业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提供,正是来自深厚企业文化的现实反馈。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品牌价值是一组正相关的关系。
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常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是绝大多数起家于夫妻档、父子兵、兄弟班、亲友才等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的家庭作坊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重要事情,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源于企业成长环境的“认知误区”
一、目前,农村文化的现状
1 文化设施严重滞后。
按照小康文化规划目标,村一级要建立100平方米以上的俱乐部(或文化室),藏书2000册以上。目前,落后村的现状与规划目标差距很大。有的村没有一个像样的村部,直到小学撤并调整才解决村部问题,更谈不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了。极少数的文化站(室)还没脱胎于几年前的老样子:几间旧房子、一块陈牌子、一个老头子。有的虽建立了文广中心,但长期以来活跃在农村第一线的文艺宣传队却因无活动经费销声匿迹了。文化产品的批发零售主要集中在个体户手里,有些乡镇甚至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新华书店,和谐文化活动缺少必要的载体。
2 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买书难、看报难、看戏更难的现象,缺乏适合农民消费水平的、健康向上的和谐文化消费形式和娱乐场所。就文化书刊市场看,适合农民需要的、质量上乘的书刊并不多,而且相对集中于县城,未形成与农民直接接触的农村销售网络:在电影文艺演出方面,其现状更是不理想。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深入实际、深入农民生活不够,缺乏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艺术内容和艺术产品,难以赢得观众。晚上,大多数村民全家人围着一部电视机看,文化形式单一。由于文化生活贫乏,缺少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没有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少数人精神空虚,致使赌博、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在农村抬头并有蔓延势态。
3 文化人才严重缺乏。
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这里逐步形成了38619025的“特种部队”。近年来,随着农村成年人口的外出务工,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加之专职队伍不稳定,文化创作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影视、文学作品都以城市为题材,远离农村群众。因此,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大量减少,传统文化后继乏人,传统节日文化销声匿迹。
4 文化市场管理混乱。
一些地方经过多次深受群众拥护的“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文化垃圾还没有绝迹,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一是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有一定市场,主要出现在小集市和车站码头;二是公开销售、封建迷信、赌博技巧等文化垃圾;三是音像放映点、电子游戏机等娱乐场所管理失控;四是种种迹象表明,黄色、非法出版物还存在着贩运、批发、销售一条龙的地下网络,从源头上没有杜绝。
二、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分析。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状况差、设施差,许多文化工作不能开展,有好“点子”也不能实施,群众有积极性但没有舞台和展示的机会。
2 许多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投资意识。人们总是想着免费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有的人即使想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或者公益文化事业,但又担心政策变化快、法律保障无力、收益预期差而作罢。
3 一些文化工作者,因工作辛苦繁琐、待遇偏低,普遍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4 有些基层党政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观念、意识有些偏差。有的有抓文化工作的愿望,但是抓不到“点子”上:更多的人是一心想着经济建设,抓财政收入,出政绩,不重视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建设。少数文化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文化生产力”的意识,因而在管理上容易出现这些现象:一是文化管理力量薄弱。有些地方至今仍无专门的文化稽查队伍,人员编制、经费问题难以落实。二是文化管理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管理队伍业务素质较低,年龄结构老化。机构设置不合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文化部门成了安置性岗位,专业人才进不来,工作难开展。三是领导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市场建设到宣传、教育、广播、电视等诸多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机制,还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合力。
三、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1 努力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为和谐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一是必须认真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少、比重偏低的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保证文化建设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使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支持文化建设,为和谐文化建设给予政策的优惠和扶持。要建立新型的文化建设筹资机制,解放思想,广开财源,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多方面多渠道筹集文化资金。二是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和谐文化设施建设上。要重点健全、完善农村三级文化网络,抓好馆、站、家的建设,使之成为吸引广大农民开展健康文化业余活动、陶冶情操的最佳活动场所:三是积极争取和用好省文化扶贫资金。在加大对经济薄弱村文化扶贫力度的同时,建设一批“和谐文化明星村”、“明星乡镇”,扩大典型示范效应,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2 抓紧实施农村和谐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从乡情、村情出发,把和谐文化建设同实施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建设沿海文化长廊、落实“蒲公英”计划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力争基本形成新农村文化市场规范有序、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网络布局合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文化景观特色的和谐格局。
3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EraBackgroundoftheConstructionofSafetyCultureinChina
——ATalkontheNewViewpointoftheCultureof
ScienceandTechnologyinthe21thCentury
XuDeshu
(CSSTLP)
AbstractAlthoughsignificantadvancementhasbeenachievedintheaspectsofhardware,managementandruleofhumanbehaviorinthefieldof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worldwidelyspeaking,wearestillworryingabouttheserioussituationoftheaccidentaloccupationalinjuries.Asademandoftheprogressin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oftheindustryandsocialcivilization,thetheoryofsafetyculturewasputforwardin1980′s.WidepracticeinindustrialenterprisesinChinahasprovedthatconstructionofsafetycultureisthebasisof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tobewell-done,andalsothefoundationofthepublicandcommunitysafety.
AfteranalyzingthebackgroundoftheblossomofsafetycultureconstructioninChina,andstudyingtherouteofthedevelopmentanddisseminationofsafetyculture,newviewpoint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thatweshouldhavebeyond2000isputforward.
Keywords:SafetyCultureConstruc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iewpoint
1概述
不断提高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水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神圣责任和光荣的义务,也是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崇尚的伟业。随着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安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还是工业界的企业家、安全管理人员都不断寻求新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成就:
1)改善安全硬件的特性和功能:改善物(指广义的物: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生产资料等)的安全状态,即从设计、制造、应用方面提高设备、机具、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理特性、安全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科学适应能力;
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调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关系,达到安全、系统与匹配。
不难看出,在控制人、物、管理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工死亡人数高达110万。而全国每年也至少有10万人在意外事故中丧生(包括交通事故),世界范围内的意外死亡人数达350万。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工业生产与开发的风险、人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及生存面临的风险,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又构成了新的潜在威胁。因些,迫使当代人要用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的新观念来审视世界,科学而客观地把握人生,珍惜生命,创造人类安全、健康、舒适、长寿,社会稳定发展的美好未来。
2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发展的规律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的理念和行为,特别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开始有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广的视野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务实而珍惜生命的行动,善待人生而健康、长寿的追求,在国内工业界和居家社区正在形成一种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潮流,企业安全文化和大众安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如下:
1)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人民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对物质需求、精神文明以及安全与健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生活及人生的追求有了全新的内容。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安全生产、大众安全、生活安全、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文明和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2)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普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级学科(见GB/13745—92),表明对安全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安全科技的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全防护的设备和产品,通过科普及商品的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了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出现了大众对安全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科技文化新需求。
3)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劳动保护国策的基本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已深入人心,在国家宪法、劳动法、企业法、刑法、民法及地方政府行政法规或行业安全生产法规中,在近千种相关的标准中都涉及了有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并已成为强制性规定,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在逐步完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初中程度的义务教育,大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公众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4)优生优育的政策更重视人的安全与健康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为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的生育、培养、成长和就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求职就业中,那些不安全,欠卫生的职业或工厂,那些危害性大,事故风险大的地方,将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这就迫使企业和政府对劳动环境进行改造或更新,21世纪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视为生命一样重要。
5)建国以来的四次伤亡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虽已家喻户晓,而工业生产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却经常发生。近50年内,中国大陆先后出现过四次伤亡事故高峰,均发生在政治改革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即“”期间(1958年)、“”期间(197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时期(1994年)。忽视安全,不讲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既影响正常生产,又危及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证明:人为失误是元凶。据专家、学者的统计表明,(60~70)%是人的“三违”现象所引发的事故,其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差而致成灾祸就占80%。劳动者是一个生理人、社会人、经济人,其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社会特性、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思维和行为后果,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才是预防人为失误的金钥匙。
6)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术能力有下降趋势,统计表明:①1.4亿职工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约占70%;②新职工(多半数来自农村)主要靠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进行低效的生产;③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职工只占(15~20)%;④国营企业中,技工、中高级工仅占(2~3)%。很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友涌向工业,成了低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低技能、低效率的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替换工,多半在最脏、最累、最危险、最不卫生的环境中劳动,这样就降低了职工队伍的总体安全素质,也增加了控制人为事故的难度。新职工是发生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其原因为:①缺乏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②缺乏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对策;③不懂事故的应急办法,也不会保护自己;④对安全管理上的失误更无辨别能力。在经济建设时期,把安全生产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安全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亟待提高劳动者,甚至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这是社会文明的要求,也是政府和企业(雇主)不可推辞的义务。
7)全国人民更加重视休闲活动的安全和卫生
全国职工已享受每周40小时工作的权利,改变了过去每天8小时生产,有时还要加班加点,甚至女工、童工也不能保证享有法定的权利的时代。每周5天的8小时工作之余,除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至少还有96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无论是职工或是公民均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各自喜爱的活动,由于休闲的方式、范围和领域的不同,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安全与卫生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和救护的方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休闲活动环境已成为大众的需求,也成了安全休闲文化的新内容。随着人们对休闲活动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现安全、舒适、健康的活动计划、自然迫切地需要增长安全科技文化知识,需要创造休闲活动的安全文化氛围,大众安全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更自觉地去实现大众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8)高新技术风险进入家庭,消费者更需要安全文化
高新技术应用型产品进入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实惠、享受,同时也带来意外的事故和风险,由于缺乏安全科技文化知识,例如:不会正常使用家电用品;看不懂说明书;违反操作程序;不了解产品特性和易出事故的地方等,造成了许多意外伤亡事故。
1999年是中国的“安全健康消费年”,重点突出宣传了两大问题:
①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受侵害,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②消费者要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增长安全健康消费的知识。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透露:“在我国,损害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悉,我国每年因家电漏电便造成8000多人死亡;而仅在1994年,燃气热水器质量问题又使173人命丧黄泉。(1985~1989)年5年时间,共发生大的假酒事件11起,不法分子用工业酒精制作假酒致使129人死亡,4966人中毒,33人失明;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造成27人丧命的悲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交通、旅游、环境污染、娱乐、玩具、药品医疗、化妆品等等,都存在大量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所有这些无不直接对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拥有的“9项权利”,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一项。因此,商品和服务是否符合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要求,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首先提出“要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可见,抓住了商品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就抓住了落实消费者权益最重要的部分。要真正的保护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安全健康的消费观。
9)非生产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需要警钟长鸣
从全国看,每年企业及矿山发生的意外事故,有(2~2.5)万人丧生,而非生产领域的意外事故却有(6~8.5)万人死亡。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活动遭遇的事故和灾害(洪水、地震、泥石流、气象等)而危及人民的生命的数字还在增大。根据1998年官方公布的资料,足以说明非生产领域因意外事故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7.8万人;②铁路道口事故死亡人数8402人;③火灾事故死亡人数2380人;④自然灾害死亡人数5511人。还不算每年因烟花、爆竹、喜庆气球、家电产品、休闲、旅游等意外伤害事故,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1~1.5)万人。据最近报道:每年医生用药和自购用药而造成500至100万人的药物伤害,严重的致命死亡,为了安全用药,国家正对医药实行分类管理。因此,大众的生活、生存及社会活动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决不容忽视。大众安全文化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卫生问题也应警钟长呜。
10)安全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孩童抓起
安全的意识、思维、习俗,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等技能和知识应从幼童、从中小学抓起,通过安全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高下一代的安全文素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安全科技、安全文化能最深刻的影响孩童的思维和行为,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纲,成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
我国有中小学生1.8亿,据有关单位报导: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其中死于交通、火灾、溺水、坠落等灾祸的为1.5万人,而1994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625人。对孩童和下一代的安全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1995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发文,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例如:1996年以来,每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分别为“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自救互救”、“消防安全教育”。专家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安全知识(教材)、北京市民安全知识手册;同时,建议在大学开设安全科学技术选修课,举办安全科技文化讲座。提高孩童、学生及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11)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众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计划在21世纪初推行ISO18000(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客观上对我国经济、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形间形成一道壁垒。这些质量—环保—安全与卫生问题,其核心是人类的安全、健康、生存的问题,也是安全文化、文明生产的问题。从安全伦理高度看,企业要生产出绿色的产品,要成为绿色工厂,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应该从设计、生产、出售,到使用、回收的全过程,对人民都是安全、卫生、无害的,对生态环境也是无害的。中国政府已成立了国家ISO14000认证领导小组,正推进全国工业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标准化的进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响应ISO的号召,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SHMS)标准化,全国企业界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球经贸市场发展的观点,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OSHMS是工业文明发展必须要跨越的屏障,也是工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据资料报导: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都为OSHMS付出代价,都将税收的一部分用于企业的改造,以便在世贸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实力。一种新的工业发展趋势,一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大道已被工业界认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一体化,即Q*S*H*E的绿色通道,旨在努力满足人民的安全与健康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安全科技文化的繁荣。
12)大众需要安全科技文化
本世纪末,中国人民要实现“小康之家”,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基础改善,安全与健康意识增强,更需用安全科技文化充实自己,保护自己,以实现身心安全与健康,享渡寿福天伦之乐。一种自觉追求安全文化、善待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趋势正在形成,具体表现为:
①一切活动中都以追求安全、舒适、健康、长寿为主要目标;②喜爱安全、卫生的文体活动和休闲、健身、旅游等活动;③戒烟、禁酒、健美、礼仪、时装等吃、穿、住、行活动均以安全、健康为时尚;④愿意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家庭装灭火器,学会几种灭火方法和有关灭火常识;⑤积极学习急救、互救及逃生方法,参加野外、实地训练;⑥学会打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障碍台(112)、天气预报台(121)、报时台(117)、查号台(114)等的电话,以防遇事不慌,临危不乱;⑦自觉订阅、购买、学习有关安全、健康、灾害方面的书刊、报纸,增加灾害知识和信息;⑧用新的价值观指导消费,愿意花钱买安全、卫生、环保型的产品;⑨养花、种草、植树、爱鸟、注意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安全健康的重要活动内容。
3弘扬和传播安全科技文化的途径
历史经验证明:要启发人的思维,树立唯物的观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塑造符合时代的文明人,最深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的弘扬和倡导,通过文化的宣教,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最重要的一步是从人的启蒙开始、从孩童抓起,为人类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安全生产力。安全文化是随着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文明而不断继承、吸收、优化、繁荣的滚滚向前、奔腾不息的科技文化长流,笔者给出如下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她教育和指引着人类从事安全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保护子孙万代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图1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
4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12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安全、舒适、富裕、长寿、珍惜生命、享受人生是新世纪的热门话题,当代人应以崭新的概念、意识和实践活动,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思想,营造和把握住人类的安全、社会的稳定,真正实现国泰民安。通过安全文化的宣教和传播作用,使大众从安全的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中受到启迪,使大众对不安全的行为和习俗得以觉醒,达到人人都要力行安全、力创安全、力保安全的目的。笔者认为,全民应建立以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思路、新观点:
1)扩展和研究安全的领域:仅研究以生产领域的安全是不完整的,必须不断扩展和研究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才可能全面地认识安全、事故、灾害的本质及运动规律。1993年,在“国际共同安全”大会上,专家们强调:“世界上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仅7%是职业事故,56%属其他事故。”而同年美国的生产事故(职业事故)为10%,其他事故(非生产性事故)为47.2%。80年代,日本每年非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为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的8倍。英、法、德的伤亡事故统计表明,生产性事故也只占总死亡人数的10%左右。而这几年国内的矿山和工矿企业生产性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只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5~20)%。因此,从安全科技文化的角度,要求人民建立安全的新观念,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家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产品安全、药物安全、保健和娱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与其他安全。
2)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保护人所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观点,就要以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不断扩充到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例如,人从事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安全等,目的是保护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人是一切活动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安全和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
3)大安全观的宣传和教育要极大影响公众,重点在培养和造就下一代: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使其建立大安全观,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幼儿、中小学生或下一代,通过宣教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把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宣传与教育的长期战略和重要课题。
4)坚持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有责任维护安全,人人有义务创造和保障安全。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能激励和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动安全文明的宣教活动,达到启发、教育、造就符合时代安全要求的大众。形成全球、全社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建造人类生存和发展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文明环境。
5)培养和树立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意识:充分推广和应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对事故进行评价、预测、预报。提倡减灾、防灾、预防文化,培养和树立超前、探索、预防的安全风险意识,以主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保障人类的安全、祥和、幸福。
6)树立城市忧患和综合减灾观点:专家们推测,到2000年,全国人口的1/3,约4.6亿人集居于大城市,现代工业化、都市化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难以控制的灾难,例如,交通、用水、用电、防火、环保、楼群建筑、医疗保健系统等意外灾害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必须树立安全、减灾、环保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大安全观,主张共建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使人民在天灾人祸大难临头时,能应变自如,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障社会稳定,城市及社区少灾,人民平安。
5结束语
要实现安全、舒适、高效的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就要提高人民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就要树立跨世纪的安全文化新观点,这是安全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珍惜生命,善待人生,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宣传和教育,使公众觉醒、理解,这是人民的需要;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全民为之奋斗,世代继承和发展,中国安全文化的长流才会滚滚向前,安全文化事业才会繁荣昌盛。但是,人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在全民、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宜人的大气候,而国内安全文化的气息和全球的安全文化氛围,正在熏陶和诱发着中国安全科技文化的春天早日到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的、科技的实力强国,但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不能等待,安全科技文化需要不断地再宣传、再教育、再激励、再传播,要代代持续奋斗,也许要一、两个世纪,才能看到今天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功绩。万里征途始于足下,中国安全文化建设正在启动,只有全民的自觉投入和努力奋斗,才会给华夏儿女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少灾的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版权所有
参考文献
[1]徐德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2血站精神文明建设
血站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事情,这对每个在血站工作人员的思想有很大的作用,对每一位来血站的献血者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时的事情,需要一朝一夕慢慢去完成,需要医学工作者坚持完成,并在社会上广泛的宣传,是一种主动进行的宣传内部积极性和鼓励性等心理培养的一项内容,是我们所有血站共同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在精神上统一每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有了共同发展的目标,才能将血站建设发展得更好。要着重培养每一个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让他们渲染给每一位献血者,并传播进社会,让每个人都注重精神层面的丰满[5]。要提高每一位员工的的道德思想,以培训每一位员工的精神建设为己任,常规的思想意识培养应当注重的是员工的岗位责任认识和工作心态等基本内容,结合到血站工作的实际中,其思想文化的侧重又有所不同[6]。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员工制定相关准则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①首先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是服从,每一个团队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凝聚力,只有下级服从于上级的指示,对于上级的要求都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对下级的工作也给予肯定和尊重,在这样的和谐关系中,为机构的整体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②注重团队间的积极态度,每一个员工都要和气的相处,多多包容彼此,面对错误耐心交流,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和谦虚的心情,不仅增加了员工之间的友谊,还促进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双赢的局面;③每一个工作人员应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爱岗敬业,只有一个人热爱一件事的时候才可以将这件事完成得更好,不仅促进了现有的工作效率,一旦这种积极思想培养成功,日后他做别的工作也会努力向上,对社会的正能量发展提供了个人的一份力量;④面对困难要有健康的心态,血站工作要求比较严谨,在日常工作中也许会碰到问题,是其他工作领域所没遇见过的问题,不必惊慌不必害怕更不要放弃,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难,随时等待领导的指示;⑤给每一位员工制定目标,不是进行强行完成的工作计划,建议员工自行安排并实施个人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员工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员工的心理增加对工作的好感度,从而也是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8]。
3总结
一个血站的建设不仅离不开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这不仅促进了血站自身的发展,还提高了血站的竞争力,让社会献爱心的公益人员越来越多,让社会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人参与进来就是正能量,让血站内部的团结力更加坚固,形成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日后的需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情况下,血站建设必须与血站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还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给予每一位献血者高效率的服务,安全的保障,暖心的微笑。只有先在内部进行精神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培养,才能面对社会的广大人群进行宣传,宣传献血的好处,鼓励大家参与,让血站建设和发展符合新时代的文化特征和要求。只有这样坚持发展下去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正能量,血站这项公益活动也能长久地开展下去,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帮助[9-10]。
作者:刘秋芳 李艳慧 郭小雪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
[参考文献]
[1]王朝阳,杨友华,崔具云,等.血站文化构建面临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4):102-104.
[2]沈小婷.探究血站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2015,7(30):61.
[3]秦春昕.规范血站档案管理建设血站档案文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5):728-729.
[4]顾夏.浅论血站文化与员工忠诚度建设[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71-1272.
[5]刘志勇.浅谈如何增强血站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J].医药前沿,2016,6(20):356-357.
[6]贺红芳.规范献血服务提升血站形象[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6):84-85.
[7]何雪平.浅析血站文化对血站建设的必要性[J].海南医学,2011,22(17):102-103.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会计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1401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已经创造的,并且与会计相关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称作为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会计文化是政治、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渗透的结果。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环境、手段、工具等方面的内容;会计制度文化是指会计人员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和制度约束等;例如,会计法律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规定了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这些要求。
构建会计文化,突出其对会计人员价值观、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作用,对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制约的不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财务管理需要把培育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切入点,同时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可以将会计目标和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同时规划会计行为准则,把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由这些内在的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构成。
1.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间的协调
会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影响,也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要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会计人员造假账”、“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琼民源”、“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舞弊案件的曝光,凸显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5年财政部抽查的中央部门及6000多家国企,发现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及小金库等事实;在国企的审计中,违规资金达400多亿元,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损益不实。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趋于一致,并受其制约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2.2会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
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作用,或者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建立起来,在管理活动中,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权利轻责任,组织氛围不好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2.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讲究小团体,个人伦理重于整体伦理,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官本位,和为贵,重情轻法等现象已影响到会计行业,对优良会计风气的建设产生很大障碍。
3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塑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的塑造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发展的正负影响以及会计人员现实存在状况而提出的。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以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发展人。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人,要重塑民族精神、集体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把人的内在激情、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人塑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以完善人的社会心理。对破坏会计人员形象,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情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对维护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要能受到表彰,破坏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一定受到处罚,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会计文化环境。
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增加工作热情,提高主观能动性,而明哲保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3.2借鉴外来文化建设开放性的中国会计文化
与经济不同,各国文化是多样性的,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融合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合理部分,是人类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由于其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成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对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或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具有极大地包容性,儒家思想的中庸,也是追求一种平衡,重视自己原有文化的精华,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冲击,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博采众长,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承担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传统文化,学习和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文化须对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批判性继承。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
3.3宣扬社会大环境优良传统
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环境,应当是诚信、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如果在一个公德缺乏,信誉不高、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而大获成功的社会,就算拥有一个优良品质的会计行业,也是不能长久地,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同样他也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路口,各种思想、文化充斥其间,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主动承担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只有这样,其他的行业才会避免会产生一些同样重大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上层建筑建设好以后,我们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相关建设,如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内部风气和体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等等。
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当前会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理解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构建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文化的构建路径应立足制度基础、智力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依托融合机制、反馈机制全面推进。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是文化价值的取向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构建优良的会计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会计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惠.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与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彭才根.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途径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