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作者简介:关付新(1965―),男,河南长葛人,管理学博士,河南财经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综合发展、农业组织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4.5;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6―0043―04
收稿日期:2006-07-21
一、农业问题是制约中原崛起的瓶颈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中部传统农业大省,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突出,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原崛起发展目标,在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存在着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市场约束和技术约束等。只有突破这些因素的约束,资源要素才能在产业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优化结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当前制约中原崛起的瓶颈存在于河南农业。
1.庞大的农业人口所需要的经济活动空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形成制约中原崛起的资源约束
2004年,河南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人地矛盾突出。河南占全国1.7%的土地承载着全国7.5%的人口,人均土地资源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河南省乡村人口比重大,乡村从业人员多,农业从业人员占有耕地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2004年河南乡村人口比重为71.1%,比全国平均水平58.2%高13个百分点,而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为84.4%,比全国平均水平64.8%高出19个百分点。考虑到河南乡村人口和乡村从业人员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大这一因素,剔除全国平均水平中河南自身的作用,河南省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比重比其他省区的平均水平更高。河南省农业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4.3%,而全国农业用地只占国土面积的69.1%,但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1.52亩,仍低于全国平均2.00亩,表明河南省农地资源和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即使在人多地少的中部地区,也处于最低水平。农业的特点是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必须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承载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河南省耕地面积减少和乡村从业人员增加的逆向变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再加上农村居住建设用地扩张及发展工业和城镇建设对土地“农转非”的需求,工农用地的冲突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土地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瓶颈。
2.过去的农业政策及相关政策所导致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成为制约中原崛起的制度约束
在交易的社会中,制度安排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制度,二是市场制度,三是政府制度。政府制度和市场制度共同造成了河南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制约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第一,政府和市场造成河南省二元特征显著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二元结构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造成的二元结构,在河南省的叠加和强化,突出了河南省二元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长期对农业实行“多取、少予、管死”政策,以剪刀差形式获取农业利益,支持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与此相关的影响城乡不平衡发展的土地征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剧了河南的城乡分化。在计划经济奠定的城乡割离和工农利益失衡条件下,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土地和资金等要素趋利而动,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河南省突出的二元结构特征。
第二,全国农业市场化削弱了河南传统优势,而国家的农业政策制约了河南的市场进程。在传统农业阶段的产品经济条件下,河南土沃粮丰,优势明显,而当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后,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优势衰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河南省棉花、烟叶等传统经济作物的优势被严重削弱,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见图1)。在我国粮食生产向北方转移的同时,棉花主产区向以新疆为中心的西北棉区转移,最大的烟叶产区转向西南地区。河南农业传统优势在全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丧失,而国家农业政策却制约了河南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制度长期主导河南农业发展,而市场制度落后,作用较弱。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国家对粮棉生产和购销的计划控制时间最长,市场化改革最晚。河南作为粮、棉、油、烟、肉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对这些计划政策产生了突出的响应效果,市场化进程迟缓。2002年河南省的市场化程度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列第18位,农业生产商品化、农村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村市场化程度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河南省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化农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第三,由于资源条件和制度约束,河南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面临着较大困难。在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农业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创新,塑造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市场制度和滞后的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的约束,河南农户在企业化进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其一,小农数量有增无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般呈现出农户数量减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的规律,而河南省的农户数量从1990年的1734.8万户增加到2004年的2015.6万户,户均耕地面积由5.99亩减少到5.43亩,表现出逆现代化趋势,相悖于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经济组织发育。其二,小农性质难以改变。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
二、农业发展是中原崛起的基础
农业的特征决定了农业活动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关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发展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
1.农业发展能够巩固中原崛起的经济基础
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07亿以内,城镇人口达到50%,非农业劳动力达到60%,人均GDP在2010年的1.2万元的基础上翻番,二、三产业GDP占90%。农业发展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条件,也只有农业现代化,才有条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一,农业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粮食安全保障。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必须具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本省的粮食安全,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通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更少的农业从业人员,满足日益增多的非农业人口的食
河南小规模粮食生产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凸现。以粮食生产为保障手段的小农大量兼业,“拐杖农户”成为河南农业生产的主体。传统农民缺乏机会和能力从市场获利,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降低,收益增长缓慢。农民既不愿种地又严重依赖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当前资源条件和制度的约束下,兼业户不断增加,并且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一兼户比例高于以非农收入为主的二兼户。这样的格局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组织,制约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3.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任务艰巨,全面制约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约束
发展现代化农业,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竞争力表现为有着递进关系的四个层次,即农产品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农业经营组织竞争力和农业产业竞争环境持续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立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比较优势的发挥是以农业经营组织能够根据资源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行决策为条件的。最终能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的条件是,通过农业组织的竞争与合作,营造和健全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农业产业环境。河南传统农业在人地关系紧张条件下,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小规模经营还弱化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努力,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影响,强化了河南改造传统农业的困局。所以,河南农业的“小规模”和“剩余劳动”排斥现代技术的“过密化”小农特征比全国突出。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中,正处于沉降态势的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农业,相对于东部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农业、东北部土地密集的资源型农业和西部资源依托型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盆地态势。物需求。这样为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是,由2003年的每个农业劳动力为2.9人供给食物,到2020年提高到4.4人。考虑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减小,再加食物结构中肉、蛋、奶比例的增加,对农业劳动力供给食物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高。第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服务业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在河南省的兴起得益于既有的传统农业基础,其持续发展需要发达农业来支撑。农业从过去温饱水平下满足人们粮、油、肉食物需要和棉、烟、麻工业原料需要,扩展到满足小康阶段的饮、药、赏等新的需求。因此,我们一是要推动健康饮用品、现代中药等新兴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拉动一、三产业一体化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第三,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劳动资源。推算静态绝对量,到2020年,不仅新增1033万总人口中的乡村人口全部转移到城镇,而且还需要从现有的乡村人口中转移出1687万,这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第四,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包括新增农资需求、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服务需求等。2004年河南省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为3.3:1,占总人口71.1%的乡村人口,消费只占总额的43.7%。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全省市场购买力。第五,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土地。到2020年实现河南省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城镇人口相当于在2003年城镇人口基础上翻番,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大量增长,尤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必然有更高的建设用地需求。这要求从现有的农地中腾出空间用于城镇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农业发展能够强化中原崛起的社会基础
第一,农业发展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河南省社会稳定的根本,是中原崛起的基础。在中原崛起进程中,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同经济组织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发生流转和重新配置,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其中对传统农民影响和冲击最为严重。一是要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二是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要完成向市民的转变;三是要面临观念、知识更新和传统习俗改变的冲击。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打好农民完成这些转变的基础,相对降低农民进人新环境和新职业的门槛,减轻农民的压力;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在政府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进行利益调节的基础上,再增进农民利益,减少利益冲突;只有农业的发展,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第二,农业发展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条件。2004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0:1,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3.3:1。形成这些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控制农业、优先城市工业政策的影响。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0000元和8000元,其比为2.5:1。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途径就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3.农业发展能够改善中原崛起的生态环境
中原崛起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但河南省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的人口压力、粮食压力、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等,威胁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的扩展,一方面对生态基础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威胁更大。河南省人均资源数量的不足,需要以更高的质量来补偿,但目前面临的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双重压力,削弱了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黄河缺水和淮河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用水,农村“逢河必干,遇水必污”对农业和农民生活危害极大,全省森林覆盖率偏低导致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恶化了农村环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重要途径就是在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步增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在平原农区,通过采取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控制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同时利用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工程,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作物品种改良,解决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丘陵和山区,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用材林、名特优经济林、生态林,形成生态保护与山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打破山区生态贫困、经济贫困和知识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发展能够强化生态功能的现代农业,才会全面实现中原崛起目标。
三、发展现代农业,支撑中原崛起
中原崛起是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先后实施的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精华所在的粮食主产区,区别于其他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具有基础作用和特殊意义。农业和人口使河南省成为中国的“老大”,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会使河南成为中国发展的
“老大难”。所以,中部崛起看河南,中原崛起看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农业,则是加快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1.发展农业,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大省工业化的根基在农业,这不仅表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对河南省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首先,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占全省轻工业的74.2%、78.5%和78.6%,占全省工业的33.3%、22.9%和26.2%。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资产和利润总额,分别占河南省工业的15.3%、9.1%、6.2%和lO%,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8.1%、5.1%、3.8%和3.4%。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所占工业企业比重,也高于河南省1999年的14.8%。农业发展还与河南省具有优势的烟草加工业、纺织业和木材加工业等高度相关。其次,在河南工业化的战略中,农业的作用依然突出。发挥河南省劳动力和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加快农区工业化步伐,这是河南省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医药和轻纺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是要培育的新支柱产业。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是河南省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2.发展农业,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发展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发达的农业是中原城市群健康崛起的基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以上。2003年中原城市群所包括的9市,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为43.7%,比全省平均水平仅高4.3个百分点,以农村统计资料计算出的乡村人口比重只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5.3%。而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要比全省平均水平60%高出20个百分点,城镇化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要占全省的60%。对照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目标,压力最大的是当前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过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不仅需要提高非农产业的容纳能力,还需要通过农业的发展,更快释放农业劳动力。还有中原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压力。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已经分别占到全省的58.4%和60.5%,差距最大的是第一产业,只占全省的37.2%,其中农业占全省的36.6%,农业成为中原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短腿”。所以,农业是中原城市群发育成长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打破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瓶颈。其次,农业是产业兴市、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实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区)和乡镇财政收入,不断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要依托农业区域专业化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以水果、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畜禽等农产品的生产、批发、加工、贮运、专用农资供应为基础,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业兴城荣。这是一条农民循序入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3.发展农业,加快河南现代化进程
在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既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又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难点。河南与全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面对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等特征的传统农业,我们需要从四个层次加快河南现代化农业发展。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版权所有
2奖惩的原则
2.1奖惩的原则。
2.1.1奖惩有据的原则:奖惩的依据是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描述及工作目标等。
2.1.2奖惩及时的原则:为及时的鼓励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和正确行为以及纠正员工的错误行为,使奖惩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奖惩必须及时。
2.1.3奖惩公开的原则:为了使奖惩公正、公平,并达到应有的效果,奖惩结果必须公开。
2.1.4有功必奖,有过必惩的原则:严防公司员工特权的产生,在制度面前公司所有员工应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2.2员工的表现只有较大地超过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才能够给予奖励,达到或稍稍超出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应视为员工应尽的责任,不应得到正常待遇之外的奖励。
2.3员工的表现应达到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当员工的表现达不到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应给予相应惩戒。处罚的原则是从轻不从重,目的是:防微杜渐、惩前毖后。
2.4为处理员工因违纪过失或责任过失行为而填写的表单为过失单。处罚和惩戒通知单必须知达本人,对于不合理、不公平的惩罚,员工有申诉的权利。
2.5对员工奖惩采取拖延、推诿或不办等方式的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应及时提出处罚建议,下达《责任过失单》。
3奖励
3.1奖励的目的在于既要使员工得到心理及物质上的满足,又要达到激励员工勤恳工作,奋发向上,争取更好业绩的目的。
3.2奖励的方式分经济奖励、行政奖励和工作本身的奖励三种。
3.2.1经济奖励包括加薪、奖金、奖品。
3.2.2行政奖励包括通令嘉奖、记功、记大功。
3.2.3工作本身的奖励:授予先进员工、先进职员等称号、职务晋升、调整合适的工作岗位、加重工作任务和扩大工作职权(特别述职)、参与某层级别的决策等。
3.2.4按程度不同依次为通令嘉奖、奖金(奖品)、加薪、记功、记大功、职务晋升。
3.3以上三种奖励可分别施行,也可合并执行。
3.4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给予嘉奖,并颁发奖金200元,直接予以发放奖金。嘉奖通报全公司。
3.4.1工作努力、业务纯熟,能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交办任务者。
3.4.2领导有方,使业务工作拓展有相当成效者。
3.4.3预防事故或抢修工程使正常经营不致受到较大影响者。
3.4.4增收节支1万元(含)以上,5万元(不含)以下者。
3.4.5品行端正,恪尽职守,堪为全体员工楷模者。
3.4.6其他对公司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具有事实证明者。
3.4.7全年满勤,无迟到、早退、病、事假者。
3.4.8经“员工合理化建议审议委员会”评审等级为c级的合理化建议,在应用中取得效果者。
3.5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予以记功,并颁发奖金500元,直接予以发放奖金。记功通报全公司。
3.5.1全年能超额(10%—30%)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者。
3.5.2策划、承办、执行重要事务成绩显著者。
3.5.3对工作流程或管理制度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者。
3.5.4积极研究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或减低成本确有成效者。
3.5.5遇有灾变或意外事故,能够奋不顾身,不避危难,极力抢救并减少公司损失者。
3.5.6增收节支5万元(含)以上,10万元(不含)以下者。
3.5.7检举揭发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为公司挽回形象或财产损失者。
3.5.8维护公司安全,积极采取措施排除险情,确有实效者。
3.5.9通过自身努力,避免了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设施事故者。
3.5.10全年累计获嘉奖三次者。
3.5.11连续三年,完成本职工作,无任何劣迹者。
3.5.12对维护公司荣誉、塑造企业形象方面有较大贡献的,因个人行为受到社会赞同和舆论表扬者。
3.5.13经“员工合理化建议审议委员会”评审等级为b级的合理化建议,在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者。
3.6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予以记大功,并颁发奖金1000元,直接予以发放奖金。记大功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
3.6.1全年累计获记功三次以上且未受到惩戒处理者。
3.6.2在工作或技术上大胆创新,并取得显著经济效应。
3.6.3全年能超额(≥30%)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者。
3.6.4增收节支10万元(含)以上者。
3.6.5承担巨大风险,挽救公司财产,较3.5.5款表现更为突出者。
3.6.6连续三年,年终考核列为优等者。
3.6.7对维护公司荣誉、塑造企业形象方面有重大贡献者。
3.6.8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设施事故者。
3.6.9经“员工建议审议委员会”评审等级为a级的合理化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重大效果和创造重大经济效益者。
3.7对为公司建设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者,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另行给予“公司特别贡献奖“。
奖励内容和奖金额度由董事会一事一人一议,公开通报奖励。
3.8任用与提升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受过奖励的员工,对德、才兼备者还可破格提升。
3.9奖励事项如为多人共同合作而完成的,其奖金按参加人数以一定的比例分配。
3.10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奖励,由其直接上级提出,凡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由见证人提出,均需填写嘉奖单。奖励的核实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批准人为总经理。奖励实施的办理见员工奖励程序。
4惩戒
4.1惩戒的目的在于促使员工必须和应该达到并保持应有的工作水准,惩前毖后,从而保障公司和员工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4.2按照规定的标准(规章制度、岗位描述、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等)检查员工的表现,对达不到标准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4.2.1检查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工作纪律、规章制度的情况,一切违反有关纪律、规章制度的行为构成违纪过失,填《违纪过失单》。
4.2.2考查员工岗位描述以及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凡对本人负有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的工作造成损失的情节视为责任过失,填《责任过失单》。
4.3惩戒的方式有经济处罚与行政处分两种。
4.3.1经济处罚分为罚款、扣发工资(奖金)、减薪。
4.3.2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辞退、开除。
4.4以上两种惩戒可分别施行,也可合并施行。
4.5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违纪,罚款10元。
4.5.1迟到、早退在半小时之内者。
4.5.2不按规定穿着服装或佩挂厂牌者。
4.5.3在办公场所、修理场所吸烟者。
4.5.4在车间吃东西者。
4.5.5上班时间闲聊说笑者。
4.5.6在上班时间离开办公场所20分钟以上,未在记事板上标明去向者。
4.5.7不遵守考勤规定,一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两次者。
4.5.8同事间互相说脏话、粗话者。
4.5.9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衣冠不整、奇装异服影响公司形象者。
4.5.10各人工作机台及工作环境欠整洁,经指正后而不知整理者。
4.5.11在工作场所赤足,赤膊,穿拖鞋者。
4.5.12参会人员迟到者。
4.5.13未按公司指定位置,随意堆放杂物者。
4.5.14破环车间,厂区,住宿区域的环境卫生者。
4.6各部室第一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违纪,并罚款20元。
4.6.1未能及时传达、执行公司下发的文件者。
4.6.2在所管辖区域内,有长明灯、长流水者。
4.6.3下班后所辖区域或窗户未关,所用电器(空调等)电源未切断者。
4.6.4本部室及所辖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者。
4.6.5部室内发生重大事情,如物品丢失等,未能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领导者。
4.6.6对本部室员工进行行政检查不力者。
4.6.7本部室员工,一周内有五人次(含)违反4.5条规定者。
4.7对具有4.5条、4.6条所列行为(4.6.7除外)的当事人,由检查人员当场填写员工过失单(对具有4.6.7款规定的当事人,由人事部开具惩戒通知单),当事人签字后,检查人员将过失单送交人事部,由人事部填写《惩戒通知单》。《惩戒通知单》一式三联,人事部留一联,转会计室一联,转当事人直接上级一联,由当事人直接上级负责落实,知达当事人。
4.8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给以警告处分,并给予100元经济处罚,如造成损失并负赔偿责任。警告通报全公司。版权所有
4.8.1因疏忽造成工作错误或仪器、设备损坏,情节轻微者。
4.8.2一个月内两次未完成工作任务,但未造成重大影响者。
4.8.3检查或督导人员不认真执行任务者。
4.8.4故意拖延或借口搪塞上级指派的工作者。
4.8.5妨害现场工作秩序、妨碍他人工作者。
4.8.6工作时间,非招待客户或业务关系酗酒者。
4.8.7同事之间相互谩骂吵架者。
4.8.8下班后在厂内大声喧哗者。
4.8.9培训旷课,或培训补考不合格者。
4.8.10上班时间私自接听私人电话者。
4.8.11私自留客在员工宿舍留宿者。
4.8.12替代他人刷考勤卡或唆使他人代刷考勤卡者。
4.8.13浪费材料或不爱护公物,属情节尚轻者。
4.8.14不按规定填写报表或工作记录者。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规模明显扩大,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14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3.42亿元、24.86亿元和54.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1821元,年均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年均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7亿元,年均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3.2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6.1元,年均增长15.5%。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部分目标超额完成,经济发展步入总量扩张、增速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
二、经济质量逐步改进
“十二五”期间,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到“十二五”末,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1.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蔬菜产业初具规模,马铃薯产业提质扩量,草畜产业壮大提升,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设施农业园区31个,冷凉蔬菜面积达到23万亩,种薯面积13万亩,带动全区种植马铃薯42万亩,牧草面积达到34万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和83万只,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和“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的美誉。
2.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明显
建成宁夏圆德慈善园,清水河工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入园企业达到116家,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马铃薯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中药切片、保健小杂粮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邦德电动车、中能振发光伏发电、盾安和天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兴工业快速发展,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达到24家。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
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宁夏)・须弥山石窟文化旅游节,须弥山石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名胜风景区,成功被列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县(区),编制完成电商业发展规划,建成2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乡镇物流配送站、9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扶攻坚步伐加快
坚持以自治区“5.30”产业扶贫计划为重点,建立“四级联动、双到责任、两不脱钩”帮扶机制,确定了“53211”产业扶贫计划。围绕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措施,重点实施产业培育、危房改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扶贫措施,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持续“造血”,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初步形成“财政+金融+农户+产业”的金融扶贫模式。积极拓展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和机关单位包扶等社会扶贫领域。全面完成生态移民任务。驼巷、上马泉等70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销号目标,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8万人,贫困面由37%下降到24%。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紧抓自治区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的有利机遇,配合市政府开展了旧城改造、西南新区建设及“五城联创”活动。成立原州区市容管理局,划片区、强责任、建网络,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和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对城乡结合部、城区背街小巷、“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力度,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农村人饮工程78处,4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修村级道路1050km。完成三营、张易等7个小城镇和毛家台子、头营、驼巷等74个美丽村庄建设。三营镇入围“全国重点镇”,新三营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3
“诗缘情”是西晋著名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观点。他在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体分八体四类的基础上,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其风格:“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1](99页)陆机在对当时最重要的纯文学诗与赋的特征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重要文学主张,具有开一代风气的意义。这一主张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特征,成为与传统“诗言志”的观念并行的两大诗歌理论的范畴,对后世影响极大。许多学者认为从儒家传统角度看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是一种对儒家诗教的背叛。他们认为“诗缘情”与“诗言志”是完全对立的文学观念。但本文以为:“诗缘情”与“诗言志”并非完全对立的,“诗缘情”是由“诗言志” 发展衍变而来。在对从“诗言志” 到“诗缘情”的发展历程的分析中可看到它们的渊源与差异。
一 “诗言志”的发展历程
在上古时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基本认识就是“诗言志”。“诗言志”作为一个理论观念最早是在《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说:“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2](595页)而其后的《尚书・尧典》也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1页)在战国时期,“诗言志”的说法已经比较普遍了。《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志”究竟是指什么?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诗言志”指的是诗歌是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体现,也是人的思想,心灵的外在呈现。诗其实和人的情感思维密切联系的,《诗三百》的作者对这一点也是有所体现的,在他们许多诗例中,如“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4](405页)(《大雅・崧高》)“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4](373页)(《小雅・四月》)“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4](326页)(《魏风・园有桃》)“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4](338页)(《陈风・墓门》)等等。这些诗歌均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情绪。从这一层面而言,诗歌的“志”也蕴涵了“情”的成分。但是,“志”毕竟不同于“情”, “志”更侧重于一种意向性的心理,带有鲜明的理性思维的痕迹,特别与政治道德人伦相联系。“志”中蕴涵的“情”,是受到政治伦理道德规范束缚的,“情”在其中仅处次要位置。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赋诗言志,通过“断章取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志意,常常忽略情感的因素。到战国后期以及秦汉时期,“诗言志”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向汉代儒家诗说正统发展,延续了“志”的路线;另一条路线则是由屈原楚骚开辟而在两汉古诗与乐府中得到发展衍生,体现了“情”逐渐地从“志”的统治下分离出来走向独立。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条路线的发展,上古时期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这一传统延续到周代。是故,诗教与乐教是密不可分的,但它们又有差别。诗依靠语言表达思想志意,乐则靠曲调表达思想情感;诗歌更多地突出理性思维,乐则更倾向于情感因素。因此,乐教比诗教更注重情感的作用。《荀子・乐论》中曾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3](52页)《礼记・乐记》也指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3](61页)由此可见,音乐源于人的情感需要,而情感则是音乐产生的源泉。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情感因素逐渐淡化的同时,乐教却一直保持着情感的中心地位,并且对诗歌中情感因素地位的保持也有一定的作用。《毛诗序》就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63页)显然受《礼记・乐记》的影响。但是儒家的乐论一方面肯定情感因素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情感要受到政治伦理道德的规范,必须服从于礼教的统治。这一传统在汉代诗学中得到继承,《毛诗序》一面肯定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一面强调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仪”。“情”并没有独立的地位。
另一条由屈原楚骚开辟的路线则是保留了诗歌的情感因素,并走上一条由“情”激化而逐渐远离“志”的道路。《离骚》中说“屈心而抑志”,此志是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也包含了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奸佞小人痛恨之情。“发愤以抒情”可概括为屈原的诗歌创作宗旨。一方面,“发愤”的内在旨归是揭忠尽智以事其君,并未走出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发愤”又是诗人个体精神的体现,带有强烈的个体色彩。“抒情”表现了诗人充满牢骚不平之气的情怀。此时诗歌抒情已经从抒发群体之情向抒发个人之情转移。此后的宋玉之流的诗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其诗歌虽然没有超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但已经逐渐向抒发一己之情过渡。到了两汉时期,除了正统的《诗》之外,又兴起了乐府和文人五言诗。《汉书・艺文志》提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3](141页)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言志”的逐渐淡化,“缘情”的逐渐彰显。尤其是文人五言诗,缘情的色彩更加鲜明,多是下层文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他们任性自然,不受约束的人生情怀。由屈原楚骚开辟的“缘情”观念逐渐发展成熟,但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观点。
由此可见,“诗缘情”这一文学观念是经过漫长的酝酿阶段的,它的正式确立是以西晋陆机的《文赋》为标志,从酝酿到确立这段时间,魏晋社会、时代的变迁,各种思潮及建安时代的个性自觉等各方面因素都对促成“诗缘情”文学观念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诗缘情”的产生渊源
在第一部分里,我们着重分析了作为诗论“开山纲领”的“诗言志”的发展渊源及其与“诗缘情”文学观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将从魏晋文化思潮和文风变化等方面来考察“诗缘情”文学观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东汉到魏晋时期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思想产生重大转变。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黄老刑名思想再兴,建安时期个性意识的觉醒,进而促成魏晋玄学思潮的产生,在这些社会时代的重大变革下,在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推动下,“诗缘情”的文学观随之而产生。
首先我们看看社会思想,哲学思潮的转变。众所周知,汉代儒家经学思想在所有思想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其实质而言,儒学是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哲学。儒学所提倡的“仁”,是要求将人置身于君臣与父子这个社会与家庭的严格秩序之中,个体必须服从于社会。这样的要求自然就会限制个体个性的发展,用儒家伦理道德约束个体性情,强调服从社会秩序的理性精神。不仅如此,汉代儒学还是一个杂糅谶纬神学思想的儒学体系,这就造成了士人的思想和人性发展双重的压迫,士人苦不堪言。再加上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人们对君权神授产生怀疑。到了东汉后期,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士人向不可动摇的儒家经学发起改造,直到建安时期,儒学走向衰微,而黄老刑名思想兴起,由此形成建安士人思想开放,个性解放的局面。而其后的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汉末儒家经学思想的改造,清议之风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老庄思想的流行都为玄学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尽管玄学思想较为复杂,但老庄思想却是玄学的核心。玄学虽欲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越名教任自然,但其最终旨归在自然。这就为个人寻找安身立命提供了保证,也促成了个性自觉,个性解放的思潮的产生。而玄学中的任情思想,情性观念源自老庄。老子主张“无知”,“无欲”,旨在“无情”。庄子则在《庄子・德充符》中说:“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5](84页)要求人们超越好恶之情,从而返回自然本性。玄学在最初继承了老庄这一观点,并有所发展。王弼承认圣人有情,但圣人能做到不为情动,这些是来自老庄思想。不过,后来他的思想又有所发展。他在《戏答荀融书》说:“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父之所豫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这说明人的喜怒哀乐发自自然本性,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由此,玄学思想就把庄子超越好恶之情而返回自然的思想改造成了“情性本于自然”,为“任情”说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诗缘情”的文学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
其次,在这些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影响下,魏晋士人出现纵情任性的作风。这其实是魏晋士人重视个性发展,人性自然的表现。这些在史书和小说中有很多的记载,举一个例子,在《世说新语・任诞》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6](410页)表面看来,阮籍居丧而饮酒,显然是越礼教的行为,但他内心十分痛苦,故一号吐血。由此可见,情在士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纵浪情性之风在士人之中颇为盛行。这种作风自然影响到当时的诗歌风格,也出现抒情的潮流。
最后,我们看看文学的抒情化发展。早在东汉末期,就有一些批判现实的抒情短赋的出现。这些短赋突破汉大赋体物的传统。如蔡邕的《述行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而后的建安之风继承《古诗》的传统,并在散文、辞赋中也形成了一种任情任性的风格。如曹植《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诗》等都是优秀的抒情作品。到了正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是嵇康和阮籍,他们面对严酷的现实,心里充满了深沉的苦闷。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发这一情怀,表现了他们渴望追求自然的生活,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以及面对现实的一些焦灼和不满情绪。阮籍的诗就如同钟嵘所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7](41页)并且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成为一种固定的抒情诗体。到了西晋太康时期,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虽然诗的价值及对现实的关注不如之前的诗,但诗歌的抒情性依然很强烈。
“诗缘情”的文学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在陆机及其后的南朝时期,文学观念基本上完成了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转变。
三 “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内在渊源与差别
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其实可以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内在的发展渊源。那么“诗缘情”的提出是否是针对“诗言志”的传统并予以颠覆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诗缘情”中的“情”的内涵为何。后世有的论者认为“诗缘情”主要是儿女私情的抒发,还指责其导致了后来宫体诗的泛滥。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情”在陆机的时代其实是包罗万象的,泛指人生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而不是局限于男女私情,并且,要“诗缘情”为两百年后出现的宫体诗完全负责也是不客观的。在陆机那里,“缘情”是对诗的表达情感的特征的概括,对古已有之的诗歌主情传统的发展延伸。
其次,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其实是在将作为文学体裁的诗歌与其他文体做对比时提出的。诗歌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认为诗歌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其实所有文体都有一个共同性,《文赋》中是这样描述的:“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1](60页)“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1](99页)由此可见,“理”仍然是一切文体要表现的基本内容,而“文”与“辞”则是文体的外在形式。诗歌也不例外。陆机认为诗歌在抒发感情之外仍然应该将说理作为其基本内容。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陆机《文赋》中有对“诗缘情”的肯定:“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1](183页)彰显了诗歌中情感因素的动人之处,同时也对“或奔放以谐合,务嘈zan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固声高而曲下” [1](183页)的倾向加以批评指责,指出“悲而不雅”也是不可取的。在陆机看来,诗歌的较高境界是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可见,陆机虽然尽量淡化诗歌的政治教化功用,但对诗歌的说理教化的作用并非完全否定的。他提出“诗缘情”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主张,其实是希望将诗歌作为纯文学作品的特征显现出来,而不把诗歌作为纯粹政治教化的工具,但这并非是对诗的“言志”维度的否定。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为两种文学主张其实有密切的联系和内在的渊源的,“诗缘情”的提出并非是针对“诗言志”的传统对其进行完全颠覆。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区别。
陆机的“诗缘情”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提出诗歌是来自于人的情感宣泄与体验。“情”是诗歌的生命源泉,“诗缘情”已经超越了文体论的范畴,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这是对传统的“诗言志”理论的发展和超越。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情”与“志”在“诗缘情”和“诗言志”中具有不同地位。传统“诗言志”中并不乏情感因素,在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经》本身是具有言志和抒情两大内容。但诗歌的抒情功能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屈原和荀子等人涉及此方面的内容。社会广泛认同的是诗歌的言志功能,诗作为表达人的思想意志的工具,甚至是为政治伦理教化服务的工具长期占主导地位。汉代经学也是固守诗歌的言志传统,到了《毛诗序》才增加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容。“诗言志”的“志”是包含“情”的,但“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情”仅是次要的补充。“诗缘情”则是“情”中含“志”。“情”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志”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往往在诗人抒情之中含有说理言志的成分。陆机在《文赋》中谈到文思的由来:“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1](20页)可见作文之由既来自于外在的物感,也源自对古代书籍知识的领悟,以获得创作的启发。这两个来源各有侧重,物感的文思更多侧重情感,而典籍的文思则侧重于理性。“诗缘情”中也不乏“言志”成分。但在陆机的文论观中,“志”并不具有独立地位,它必须伴随一定的情感抒发而产生。
第二,“诗缘情”和“诗言志”中“情”的内涵有所差异,各有侧重。《毛诗序》有这样的表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志也包含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歌,言志也含有抒情。但是,《毛诗序》中的情多是世情,指公众的感情,并带有强烈的政治伦理道德的色彩。“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63页)这些“情”与群体大众联系,与政治兴衰相关。再来看看陆机的“诗缘情”的“情”内涵。与“诗言志”的“情”不同,“诗缘情”多是指诗人的个人之情,物感之情,是个人细腻的情感的抒写,更加具有纯文学性。陆机有名的《赴洛道中作》:“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8](417页)这首诗描述了陆机在沦落为亡国羁臣时,由江南迁至中原他乡,离别家园,远行洛阳的缠绵忧苦的情怀。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个人哀愁与亡国之痛。另外他的《悲哉行》,《董逃行》等作品又抒发了一种伤春悲秋的情怀,这种个体情怀是诗人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个人独特的感性直观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的体现。可见,“诗缘情”更加强调个人个性张扬与感性的生命体验。多是抒发个人的生活感悟,个体之情。
第三,“诗言志”中的“情”多是受到伦理道德规范和限制的“情” 。《毛诗序》提出:“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仪,先王之泽也”。 [3](63页)感情的抒发不能超过一般的礼仪的限度。而陆机《文赋》中的“情”并没有如此严格的限定,除了“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讲文之为用之外,全文都没有对“情”进行具体的限制和诗歌教化作用的论述。在陆机看来,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作为抒情与体物的纯文学的诗与赋不应该成为伦理道德说教的附庸,而伦理说教的任务应该由其他实用性文体承担。
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发现“诗言志”与“诗缘情”具有内在渊源,也有各自的侧重和差异,需要具体的区分,而不能笼统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颠覆和反叛。
综上所述,“诗言志”和“诗缘情”作为中国文学理论中先后出现的理论观念,是前后承接又具有差异性的。“诗言志”是先人最早对诗的本质的界定,它侧重于诗歌在表达群体意识中的作用,虽然蕴涵了情感因素,但更多的是受到理性道德规范的制约,在我国这个宗法伦理社会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诗缘情”则是在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文人创作发展到成熟阶段对诗的本质的重新界定,强调诗歌的感性体验,弱化了理性说教色彩,更加具有文学性与审美性,也更加贴近文学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与本质。但是,个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的,理性道德因素对情感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完全抹杀。由此可见,“诗缘情”并非对“诗言志”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它的修正和完善。“志”与“情”构成诗歌内在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具有内在的张力性,又在碰撞与融合中向前发展。
注释:
[1] 陆机.文赋集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春秋左传诂[M].洪亮吉撰.中华书局,2004.
[3] 载《历代文论》[C]第一卷.郭绍虞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四书五经[C].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95.
[5] 曹础基.庄子浅注[M].中华书局,2002.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091-02
园林的规划及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于是园林建设工作者们肩负起了加大对周围环境的园林建设的重担,努力改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1 园林管理的发展创新——重在防治病虫灾害
1.1现状问题:部分植被自带病虫害,造成大面积感染,加剧园林管理
园林艺术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陶冶人们的生活情操。因此加强园林管理的发展及创新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病虫害已经成为不断困扰着我国园林管理的重要问题,然而从我国现在园林管理的具体工作来看,人们往往会忽视病虫灾害对园林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城市现代化园林建设中,规划种植了很多本身带有病虫害系谱的植被类作物,因此处在同一座城市的各类植被之间交错感染,产生了变异体制的病虫害后就会对城市中的园林植被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感染,并且会进一步加剧了病虫害对园林管理的影响,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现象。
1.2采取措施:掌握专业知识,因地制宜管理,预防为主,有效防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的管理就需要防治病虫灾害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在出现病虫害之后,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出现的病虫害做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理,并尽可能防止各类病虫害之间的交错感染。在防治病虫害这类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防范为辅,尽可能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加大对园林防治病虫害的管理,避免造成更重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我国南北方的在园林建设中所采用的植被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是有所差异的。按照我国南北方差异性较大的气候来讲,北方比较干燥,而南方雨水较多,比较潮湿,这就更易引发病虫害的产生,因此南方的园林管理更应该提高做好防范措施,加大病虫防治专业人才的引入,加强病虫防治的管理力度。病虫防治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理位置要深入分析,对病下药,做到病虫害的有效治理。例如我国很多地区实行对园林中的树木进行打点滴手段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在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中,应当以预防为主。园林管理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型人才应根据所栽种植被的病虫害系谱及植被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天气环境的变化做到及时的考察,得到植被发生病虫害的大体概率,做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控制到最低。虽然预防工作复杂繁琐,但是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不仅在病虫害的治理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保障了城市的园林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步和发展。在园林病虫害管理中,即使出现了大面积的病虫害灾难,园林管理人员也要冷静分析病虫害成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尽量将园林植被的损失率降低到最低。
2 园林管理的发展创新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2.1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我国园林工艺的建设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不仅美化了城市的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内容,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指向标,也逐渐成为展现城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园林工艺成为城市的绿化工程中重要的建设方案,给城市的绿化建设添加了新的活力,使得城市的环境建设丰富多彩,多姿多样。并且随着园林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很多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不仅淋漓尽致地表现着城市化发展的脚步,而且成为表现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使得城市环境更加和谐自然,更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2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发挥更大作用
但是我国园林的现阶段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我国园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的管理水平必须尽可能的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与时俱进,让园林工艺真正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园林管理必须对原有体制下的管理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不适宜园林管理的制度丢掉,积极寻去新的有效的管理方案,并且学习并汲取世界上各地的园林管理经验,将我国园林景观的有点发扬光大,掩盖园林观赏中的缺点,学习园林管理的创新理念让园林艺术尽可能的将其应用价值体现出来。园林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管理制度,并与时俱进,随时汲取新的管理理念,管理好园林,充分发挥园林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2.3防治工业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工业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是与此同时很多污染性较大的工业厂子也建立起来了,不断污染着城市的环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将污染降到最低,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受工业污染的迫害,建立和谐安稳的生活环境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园林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少了工业环境上的污染,保护改善着环境卫生,还给人们跟多的好空气,并在很大的程度上美化着城市景象。因此加大植被在城市中的覆盖率,加强城市的园林建设,成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重要举措。
3结论
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标志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物,而园林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指向标。
我国现阶段的园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还尚未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全部需求,因此园林工作者应当加大对园林的管理力度,并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管理好园林,发展创新园林管理。
园林管理的发展创新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保护环境卫生、美化城市容貌,而且在信息化城市建设的今天也成了城市发展化脚步的标志性的因素,体现着城市独有特色的人文精神文明风貌。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92-02
随着我国医改事业的稳步推进,医院成本核算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中尤为突出,成本核算的标准和体系欠缺,给医院成本控制带来了压力。因此,深入推进新时期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改进势在必行。
1 新时期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备受关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尤其要注重成本核算。但是长期以来的运营方式造成医院成本意识淡薄,所以新时期成本核算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改革是满足社会对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我国非营利性质的医院主要依托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日常工作缺乏成本核算,实际成本投入与财政投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机构之一,医院有责任承担起分担社会服务成本的义务,将成本核算不仅视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更将其视为一项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改革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医改工作强调医院内部管理的严谨和创新,非营利性质的医院也应注重投入和产出之比,对医院各项资产实施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源效能,节约成本,最终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 医院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联
新时期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会计核算工作关联起来。从成本会计的角度来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应并入会计核算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医院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实际上是相互脱节的,成本核算独立于会计核算以外进行,工作欠缺规范性和科学性。按照我国《会计法》的要求,医院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则,即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收入和支出为依据完成会计核算,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为成本核算所应用。而且将医院成本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还有助于减少数据传递,节约核算时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因此,医院应认真学习企业成本管理的经验,制定系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细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各项费用支出管理。
医疗成本费用作为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应具体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从而明确费用产生来源,制定成本核算标准。其中,直接费用是医院实施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部分,包括医疗科室的各项物资损耗费用、药品费用、职工工资与福利费用、业务费用、维修费用、采购费用、租赁费用以及相关的其他费用。另外,一些辅助科室产生的费用如果属于为医疗服务提供支持的部分,也应计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则是不能够直接计入医疗服务支出的管理费用。医院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要实行各个部门和科室的管理,这些费用属于机构内部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用、后勤管理费用、财务管理费用,如职工培训费用、科研费用、书报费用、银行业务办理费用等。间接费用应按照部门和科室的成员比例分摊,使管理费用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科室,树立全员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3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举措
在理清医院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联、明确费用支出的基础上,医院成本核算的改革与发展应在《医院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增设相应的成本会计科目,包括直接医疗成本、间接服务费用、管理费用。医院将本期发生的费用分配到直接医疗成本科目后,计算出实际总成本,在会计核算期末再计算出劳务量,即可核算出单位成本。
第一,直接医疗账户的成本核算。对医院各个临床科室以及医技科室设立一级科目,上述直接费用项目都计入这一账户,间接费用按分摊原则处理后也转入直接医疗账户。该账户内应包含内外科等各个临床科室,同时也应包含用于检查、检验、手术、换药、放射等提供诊断或治疗的科室。核算期末将各科室成本汇总,转入医疗支出科目,使成本核算科目与现行的会计科目保持对接。
第二,间接服务费用的成本核算。医院的药剂室,后勤的洗衣房、维修室、锅炉房,虽然不为患者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但却是各医技科室日常运转的必要支持,即间接服务,因而所发生的各项物资损耗费用、职工工资和福利费用、业务费用、维修费用、采购费用、租赁费用、其他费用等应计入这一账户。核算期末用费用报表分配至各个直接医疗成本发生的科室。
第三,管理费用账户的成本核算。医院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的各项物资损耗费用、职工工资与福利费用、业务费用、维修费用、采购费用、租赁费用以及相关的其他费用等计入这一账户。核算期末用费用报表分配到以上的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服务成本的相关科室。
应用以上成本核算方法,医院可以清晰核定各部门和科室的工作量、消耗的成本、实现的收入、创造的效益,并与年度预算对比,推动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所以为落实成本核算改革的举措,医院应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并在信息化管理的支持下提高成本核算效率。而且各部门和科室成本核算的结果应与职工绩效相挂钩,用于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切实发挥成本核算改革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支撑作用。
4 总 结
新时期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整合内部管理的需要,更是服务社会的需要。医院各科室应积极配合财务管理部门,以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塑造严谨的财务环境,并树立起医院的崭新风貌。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草坪是指天然或人工建植、管理的具有使用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草本植被。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沙化严重、气候变劣、温度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是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核心,地球的可居住性日益下降。而草坪正在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对生存环境起着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它可以净化空气、吸滞尘土、杀菌防病,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绿色的草坪能减缓太阳的辐射,保护人们的视力,并能防止噪音、净化水源、保持水土、调节环境小气候。此外,各类运动场草坪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场地草坪。
1. 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1调节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对气候的影响天然草坪的坪床是泥沙混合体,结构中有充分的孔隙可以在灌溉和降水过程中积累水分,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气候炎热时,草坪草用根系吸收深处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带走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有效降低地面温度,调节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
1.2草坪在城市绿化中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覆盖功能。草坪草根系发达,分布在0―30era的土壤中,对固着土壤,防止风蚀、水蚀效果十分明显。
1.3草坪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这一生理代谢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氨气、氯气等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天然草坪对尘埃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测定数据表明,在刮三四级风时,裸地上空中的粉尘浓度为草坪上空的13倍。研究表明,25平方米的草坪可将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转化为氧气,满足人体呼吸过程中所需的氧气。进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具有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1.4草坪在城市绿化中起着一种背景的作用,而总体应当是乔木,这种认识来源于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的观念;:草坪可以在城市绿化起主导作用,而乔木是处于配角的地位,而这观念则来源于西方的园林设计观念。
3.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3.1草坪的水分消耗问题
草坪草器官组织有80%-95%的水分组成,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就会引起草坪草萎蔫,当含水量下降到60%时,草坪草就会死亡,因此,草坪的灌溉所需水量是个较大的问题。
3.2草坪的常绿问题
草坪草的常绿问题是一个对公众认识的导向问题。绿色是生命之颜色,在一年四季中都能看到绿色是人类自身想往。在自然界中,颜色是随季节而变化,我们看到的是春季的嫩绿,夏季的浓绿,秋季的金黄和冬季的银白。植被的季相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一味地追求常绿就有悖于自然规律。草坪是一岁一枯荣的草本植被,在其季相的变化中就有枯黄的阶段。然而,当草坪枯黄的时候,其覆盖地表减少扬沙,吸滞尘埃的生态功能仍在发挥作用,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当接受黄色的草坪也是一种自然景观,有着其内在的韵味。当我们对落叶树种在秋季树叶变黄调落习以为常时,更应当接受枯黄的草坪。
4. 草坪业的发展
4.1草坪面积增加快、城市绿化率提高
我国草坪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草坪不仅建植面积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至1999年全国已有草坪足球场1 000余个,高尔夫球场100余个。其他类型的草坪绿地,如高速公路、铁路沿线、飞机场,草坪绿地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大。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全国近500个城市中,草坪面积已达6万hm2以上,草坪生产企业已有上千家,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草坪专用肥、农药、机械。据统计,我国的绿化率由1986年的16.89%上升到1990年的19.2%,5年间就增长了2.31%。如大连市草坪面积超过300万m2,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57%,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4.2出现了一批草业一体化经营典型
草业多元化、一体化、规模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草坪业与畜牧业等行业相结合可有效地扩大资金来源,加速发展。将修剪的鲜草喂牛、羊、猪等家畜或晒干后加工成饲料出售。湖北省利川市1984年建立了牧业经济开发区,按照“贷畜还畜、增值分成,产品回收,滚动发展”的原则,由市畜牧局为农户提供建设草地、种畜及饲料和防疫技术[5]。并创办了畜产品加工厂和饲料公司,形成了集饲料、饲料加工、草畜产品加工一体化的综合实体,为草坪业资金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9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小城镇大战略是国家城市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方针。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促进乡镇乡镇企业局聚集,提高经济效益,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搞好小城镇建设,首先要制定好规划,城镇规划不仅是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而且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经济、社会工程。因此,在推进小城镇建设时,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框架下研究,突出规划的统筹引导作用。
1、小城镇建设及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滞后
城镇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而轻发展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2)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首先,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其次,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等现象,与镇域规模过小、行政人员相对过多直接的关系。再次,这种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各乡镇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以封开县为例,1999年前,封开县一共17 个乡镇,其中万人以上的乡镇只有2个,七星、渡头等乡镇只有几千人。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增强集约效力,规划需对七星、渡头
2、要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着手
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在市域和县城范围内,统盘把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方向,突出重点,带动一般。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出发,全面规划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布局、规模、结构,使小城镇的发展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现在,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规划的还不是很多,通常情况下多是规划小城镇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小城镇在区域空间分布上缺乏合理的定位,梯次分布上缺乏发展的层次,城镇功能、经济功能、带动功能、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3.科学发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
( 1 )合理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规模。小城镇建设,不仅是一项部门性的业务工作,而且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经济、社会工程。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着眼长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等条件,认真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确定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和重点,围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长期坚持。特别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科学布局的原则,对用地范围进行全面规划,努力把握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脉搏,给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 2 )优化土地布局,节约用地。小城镇的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集中,合理紧奏。切不可盲目搬用大城市的一套结构模式。要珍惜土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各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要有衔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4.小城镇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一是要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二是让农民有归属感,不要有距离感。小城镇是农民的小城镇,要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三是要制止或控制那种沿交通要道两侧发展的“龙形”规划。以封开县渔涝镇为例,新区街道绿树成荫,区设计农民集贸市场和商铺,引导了集贸人流在区内活动,避免了以往农民赶集挤拥在县道两侧的不安全场面。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方面举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化。城市园林绿化在保持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局部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市容市貌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还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环境,能够较好的愉悦人们的身心、减轻城市居民的心理压力。但城市园林绿化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下面简要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其发展对策。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不科学,设计理念落后。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不能适应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满足不了城市对绿地生态方面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脱节,导致城市绿地数量和面积匮乏,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公共绿地间的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年代的老区,绿地面积更少。此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还受到城市建设理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城市都是边改造边建设,缺乏一个长远的、整体性的规划,这也给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增加了难度,使得城市的园林绿化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2)缺乏城市园林绿化意识。在城市规划建设时,高质量、大面积、高标准的绿化景观为数不多。此外,在规划城市园林时,多数是草坪,没有高大乔木。在建造城市广场时,并非以市民要求和广场功能为基本点,而是盲目的追求提高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追求覆盖率。在组建人造景观时,破坏原来的绿色景观,严重忽视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体制。园林绿化的管理体制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故不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导致城市园林绿地被无故侵占、伐木随意及毁绿等不良现象,严重破坏城市整体绿化环境。在我国,大多数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监督机制极其薄弱,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相关领导的政绩考核,甚至没有进入其政府的工作议程。(4)园林绿化中,植物检疫环节薄弱,苗木规格混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植物出现频繁交流。但是由于园林中的植物检疫环节薄弱,越来越多的侵入型病虫害传入我国,严重危害着我国城市绿化中的苗木植物。此外,在工程绿化时,苗木规格不同,苗木规格混杂。在现代城市绿化建设中,常有两个极端出现:一是资金雄厚的单位,其苗木规格极高,绿化效果甚好,但死亡率也相当高,引起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二是资金短缺的单位,因其苗木规格混杂,绿化效果不好。
二、改善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市绿化要实现新的突破,核心是要前瞻、科学、系统的城市绿地规划,这是建设的关键所在。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与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地貌、地形、生态群落和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引进的植物要与当地的景观环境和生态条件相适应。园林规划设计部门要积极做到“节约型园林绿化”,严格审核各个规划设计方案,转变“以建筑为主”的观念,提倡“防护与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导”的新观念。为了将各项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规划部门要积极组织专家论证设计方案,以城市的长期发展为出发点,树立长远目标,避免局限于眼前效果或偏向单一的观赏功能。进行园林规划时,应对城市发展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城市现有景观风貌进行考察和研究分析,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在工业区与生活区间建设区域型绿化隔离带。城市园林绿化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将发展科学型、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列入议程,并做到统一思想,明确分工目标和责任,保证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提高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扩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并且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2)不断完善法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现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为了增强领导对要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可广泛实行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施单位考核及评比一票否决制。为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巩固和维护城市绿化成果,需不断健全和完善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惩乱砍滥伐、侵占绿地等行为。此外,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共创园林城市;增强全民自觉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帮助市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营造社会各界人士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相关部门要严格遵照《城市绿化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为将绿线管制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城市绿线要定期向社会大众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各部门要按照“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各项要求,理清现有法律法规,加快速度修订、整理、完善园林绿化的相关标准,把节约型园林绿化纳入技术规范和标准,使其内容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3)完善园林绿化的管理体制。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依法治绿”原则,严格强法,严格执法,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法规,并严格执行。管理监察人员要树立“知法、执法、守法”的决心,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避免“以权代法”及“以人代法”的做法和倾向,变“人治”为“法治”。为完善园林绿化的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我们要加快速度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城市空间闲置地暂时绿化管理办法》、《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保证园林绿化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监督有力、管理有方”,走依法治绿之路。(4)控制苗木来源,加强苗木检疫力度,统一苗木规格。园林绿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苗木来源,若确实需要调运域外苗木,应尽量从生态条件相似的产地引进。对于调运的苗木,务必要加强苗木的检疫力度,尤其是毁灭性病虫害等检疫对象,更要引起重视。若发现有病虫害时,绝对不能调运该种苗木。同时,针对因苗木调运而导致检疫病虫害流行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责任,不断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此外,由于苗木规格的高低直接决定园林绿化效果。目前,苗木的规格尚无统一标准,我们需要统一苗木的规格。有关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行业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加快速度编制园林绿化苗木规格和标准。
为加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园林科研工作者、园林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创建更多的园林化城市,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参 考 文 献
为了加快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沼气工程曾是我市市政府“农字一号”工程、也是我区为民所办的实事之一。2007年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为我区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建设历史,在我区以往历史上也有农户自建沼气池,但规模化系统化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却是近十年内的事。尤其是07年以后我区沼气秸秆气工程建设快速稳步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截止目前,我区沼气及秸秆气建成2047户,(不包括在建的丰安悟能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其中北石店镇722户、钟家庄办事处614户、西上庄办事处711户。
发展户用沼气242户,其中北石店镇17户、钟家庄办74户、西上庄办151户。主要分布在散户养殖基础比较好、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地方。
发展秸秆气化工程一处,可供气510户。西上庄办事处山西底村利用其耕地面积较多,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800m3秸秆气化站,可解决山西底、南掩、东掩三村燃气问题。
在有规模养殖场的北石店镇小车渠村、西王台村,重点发展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工程二处,可供385户用气。其中小车渠的200m3沼气工程可供120户,西王台的沼气工程设计供气能力为265户。
发展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19个,可为910农户供气,其中钟家庄办12个(金匠5个、东田石2个、寺底4个、耿窑1个);北石店镇6个(七岭店2个、孙村2个,太平1个、窑头1个);西上庄办1个(坡底村)。该类工程主要以养殖小区为依托,可为多户连片集中供气,既很好地解决了我区大多村因规划整齐,无散养条件及无空地建池之难,又摆脱了户户管理之苦,且造价较低,非常适合我区城郊型的农业生态建设。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问题
由于宣传推广不到位,一些干部及农户对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认为沼气仅仅解决点灯做饭问题,有煤有电沼气就不需要了。据我站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户在建设前没听说过沼气,而70%的基层干部只知道沼气能做饭。
2、资金问题
一口10m3的沼气池建设需要一次投资2000元左右(近两年达到3000多元),如果配套进行“一池三改”需要投资4500元以上。养殖小区联户沼气一处需要投资20~30万元,大型沼气秸秆气工程则需要200~300万元。
按最新补助标准,户用沼气项目享受中部政策的县中央投资1200元,省级配套600元,市级配套300元,补助标准为2100元,农户自筹最少2400元。
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享受中部政策的项目每处中央补助项目总投资的35%,总额不超过150万元,地方配套总投资的30%(其中:省级配套20%,市级配套10%),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也就是说企业自筹35%,自筹资金在70万~105万左右。因此由于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困难是限制大规模发展及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单纯依靠国债资金投资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并且在项目投资中地方财力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企业效益不好,农户自筹资金也比较困难,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乏是根本问题。
3、管护问题
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相当突出,工程一经建成,其效益发挥的好坏,使用年限寿命与后期管护密切相关,是谓三分建七分管。后继管理跟不上,造成部分工程停用。
大部分地区已建成的项目建后维修管理虽然每村确定了管护人员,但是由于没有实行物业化管理并形成产业规模,管护人员报酬无法得到保障,技工流失严重。
虽然村级服务网点也有,但由于服务体系没有形成,服务质量、接受程度及乡里乡亲的关系,维护服务网点正常运转和养家糊口就有点捉襟见肘,用户必需的零配件没有地方购买,致使形成坏了就坏了,就放弃不管,造成工程停用、报废。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陪读、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也是造成停用和报废的原因之一。因此,建后管理问题仍是影响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25—03
资源供给紧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已经非常明显,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力求克服资源约束之短板效应,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油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在开采中必将逐渐减少并最终走向枯竭。因此,石油城市的转型发展事关重大。积极总结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对于推动其他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资源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源消耗的过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理论上,同样的经济增长量所需的自然资源越少,经济增长所持续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各国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在努力减缓资源消耗的速度。
对于我国资源约束问题,许多观点认为这是我国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因为资源的消耗主要来自于生活和生产,首先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生活上资源消耗压力巨大;其次,我们在加速进行着工业化进程,经济的发展本就离不开资源的消耗;最后,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资源约束是各国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影响巨大,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战略。与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巨大影响性相比,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应用却比较艰难。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理论,即: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型增长路径。
二、玉门经济转型的案例分析
1939年8月11日,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祁连山下玉门老君庙旁的一号井获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的序幕,揭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第一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玉门油田原油储量急剧减少,1998年,玉门油田年产量降至建国以来最低的38万吨,这预示着玉门油田资源枯竭的日子来了。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从118个资源型城市中确定了6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其中玉门被列为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石油城市。
(一)转型前期的困境
由于玉门市在石油开采的后期才被动提出转型,而且在转型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分城搬迁,造成了大量资源的外流和浪费,选择的接续产业相对脆弱,且对地方贡献不大。此外,在政策、资金支持上,没有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致使地方财政负担过重,人员安置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油地分离搬迁,经济急剧下滑
作为玉门的绝对支柱产业,以前玉门市经济总量的65%来自于石油产业,财政收入的60%也源于石油;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创造了3.6万个就业岗位,占玉门市城镇在职职工总数的61.7%,对石油的过分依赖使玉门经济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遭受重创。玉门石油管理局迁出后,市属30多家依赖油田生存的企业纷纷破产,近7000名职工失业,工业经济总量迅速下降。转型的艰难超过预期,政府、企业,乃至每个市民都切身感受到了转型的阵痛。玉门市66个居委会2001年缩减成33个,2005年又缩减成12个,大片的工厂倒闭、厂房被夷为平地。因为搬迁,玉门市政府2005年负债1.18亿元,相当于全年的财政收入,而进一步的搬迁至少还有2.5亿元的资金缺口,这已使政府的运转举步维艰。此外,道路、供水、供电、学校等众多基本公共设施项目等待建设,而它们所需的资金接近8个亿。
2.接续产业支撑能力有限
为了尽快地显现政绩,快速提升GDP,地方政府一般会优先选择上马重工业项目。重化工业产业关联度高,延伸的产业链条长,一个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往往可以衍生数十、数百个中小型项目,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对GDP和税收的贡献最大。
玉门市虽然将石化工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撑点,但其经济规模较小,难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005年,玉门石化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7.5亿元,增加值只有31.4亿元。而电力低价上网,高价购回,地方没有收益。已建成的20家电厂(场、站)和待开发的电站,业主都是实力强大的电力和能源企业,玉门本地业主无力介入,地方得不到收益。农产品、矿产品大都是粗加工。科技含量低、地方收益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变成经济优势。
(二)政策支持与转机
经过再三争取,2009年3月,玉门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名单。国家和甘肃省上在项目安排、财力扶持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为玉门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
同时,玉门抢抓国家加大风电开发的机遇,加快发展风电及其配套产业。目前,已建起了玉门清洁能源工业园区,风、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达到21万千瓦,建成了4条风机塔筒制造和1条机械加工生产线,正在形成以风力发电、风力机械制造为主的新的工业产业体系。
三、大庆经济转型的案例分析
大庆市的产业结构中,石油和石油化工的支柱作用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大,服务业比重小。从1992年起,大庆就提出了“二次创业”,开始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懈探索。着力构建以石油为基础,以石化为主导,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为支柱的“1+5”产业格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大庆市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大庆在转型发展中积极争取国家、省和中石油集团的支持。2005年5月18日,大庆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石油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初步把转型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以做大做强石化产业为主,以乳制品加工、农牧产品加工、纺织和皮革、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橡胶、新能源等为辅,大力发展“非油”、“非国有”经济。同时,大庆还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中直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地方工业高科技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将一些重点项目列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获得国家支持;在城市功能完善和专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协调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通过对各个方面资金、政策的争取,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步伐。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庆资源型转型的开始,也是充分立足自身的油气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继续做大做强石化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投资引进大型石化项目,做强石油化工,做大天然气化工,做深石化产品后续加工,进一步加强全市石化产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大庆现有的资源、市场、土地、能源和资金等优势,积极壮大发展第二产业中的其他接续产业,以专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形成以乳制品加工为代表的农牧产品加工业,以石油石化装备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化纺、麻纺、毛纺为代表的纺织业,以新型建材为主的新材料工业和以芯片制造、软件开发为主的电子信息业等接续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特别是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活跃了城乡消费市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8:89.7:8.5调整为2010年的3.3:82.2:14.5;油与非油经济比例由2005年的65:35调整为2010年的52:48,两者比重基本相当。
(三)努力改善城市软、硬件环境
大庆城市转型发展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大庆市城乡面貌发生显著改变。城市规划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初步构建了集航空、铁路和公路相互补充的立体交通体系,一系列重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全市的道路交通、文化旅游等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加大环境资源整治力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庆市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百湖治理”,和“百园建设”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星罗棋布的生态园建设格局。坚持“政府调控、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对污水、废气、噪音垃圾等城市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大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指数达到100%。大庆还积极尝试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步伐。
在注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庆高度重视城市发展软环境的建设工作,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市软环境改善的相关政策规定。同时还不断改进完善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全国少有的集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和全国文明城“三城”品牌于一身的地级城市之一。
(四)切实改善民生
大庆在转型发展中高度重视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持续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增加民生方面的专项支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事业得到大幅提升
教育事业更加均衡优质发展,教育结构层次趋于合理;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社区和村级卫生服务实现基本覆盖。文体事业更加繁荣,特色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2.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
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自主创业、加强劳务输出、发展民营经济等方式,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左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低保标准和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医保范围,使全市养老、失业保险金发放率和低保覆盖率均达到了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十位一体”和农村“六位一体”低保综合救助体系,社会保障的受益人群和补助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4.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大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 791元增长到22 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610元增长到9 3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4.1:1缩小到2.4:1,提前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四、经验启示
从玉门和大庆两座石油城市转型发展的历程和效果来看,实现成功转型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1.把握转型时机
转型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转型的成败,宜早不宜晚。衰退期的被动转型可能导致主导产业在丧失竞争力合支撑力的同时,接续产业还尚未发展成熟,城市发展难以为继;而在稳产期未雨绸缪,则能为产业发展赢得了时间,使其形成了有效接续,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2.构建转型支撑体系
用政策、制度来规范行为、理顺关系。具体包括: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理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制定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人才政策;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等。
3.选择和培育转型产业
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培育转型产业以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为出发点,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总基调。一方面可以在石油开采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纵向和横向扩散,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的广度,从而扩展原有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当地资源条件,搞好产业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0.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仅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园林绿化行业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十一五”末,全国公园绿地面积40.16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2%。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探讨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体系化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如何解决发展的现实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分析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思考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科学发展和转变方式。
1.现状及问题
1.1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园林绿化突飞猛进。文献[1]调查表明,截止2009年1月,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达到216家,具有资质等级的园林企业16000余家,约66.36%的园林绿化企业设置了分支机构;全国约78.18%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约55.45%的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ISO14001、GB/T24001)两项认证,约50%的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OHSAS18000、OHSAS18000)三项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仅占11.8%。同时,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驻,林业和工艺美术等打破行业界限进入园林绿化设计领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1.2企业产值持续增长
城市化建设扩大了园林绿化市场,促进园林绿化企业产值持续增长。文献[1]表明,从每家企业的平均值来看,参与调查的企业营业收入高达1.39亿元,工程产值近1273.3万元,苗木营业收入达1175.83万元,园林养护产值近1749万元,设计收入650.3万元。各项指数相比前几年的调查结果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原来发展较慢的园林绿化养护市场产值也快速发展。但设计收入仅占总营业收入的2.97%,所占份额较小,有必要在设计标准、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重视。
1.3园林绿化起步晚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法制标准化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园林绿化技术标准。1991年建设部修订颁布《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属于早期颁布的标准,列出了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1992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一系列法规和标准的颁布,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在推动我国园林绿化企业高度协调统一,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方面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但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有待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和发展。
1.4 发展不均衡
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全国发展不均衡,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结构不合理、城市中心区绿化相对减缩。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浙江、江苏、北京、广东和山东等城市,近十个省份目前还没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企业分布呈现出大企业相对集中、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城市园林绿不均衡性发展容易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增加能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要引起足够重视。
2.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园林绿化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地陆续出台园林绿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城市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作为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实质改善作用。我们要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我国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有良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政策环境,城市园林绿化产业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二是城镇化进程推动园林绿化企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2010 年11月,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 49.68%。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为扩大园林绿化投资需求提供了强大持久的动力。三是我国生态湿地修复和保护的促进。国家林业局提出,“十二五”规划建设完成时,全国自然湿地有效保护面积比重要提高到55%,各省市对湿地修复和湿地公园建设也提出了相应规划。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2 面临的挑战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发展机遇难得,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一是行业管理体制、制度规范不完善。多数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自成系统,没有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管理工作后劲不足。很多省份没有相应的地方规范,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理以及养护均缺少具体可参照的标准。二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景观设计又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差异明显,无法满足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快速发展要求。
3.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3.1 转变目标
要结合我国实际,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专业人才结构、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资质结构等方面的调整。逐步实现由注重产值扩张的数量型向注重质量的内涵型转变,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增强城市园林绿化的内生性;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注重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实质改善作用,既立足企业当前发展,也要注重企业长远利益,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在规划设计、选种育苗、工程施工、栽培养护等环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3.2 转变建设模式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模式要转向节约型绿化,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节地、节水、节能、节土、节材、节力措施,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实现生态效益、绿地景观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合理规划城市绿化建设层次和投资规模,建设优质工程。
3.3 科技创新
大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积极引进专门人才,组建人才结构合理的梯形队伍,为城市园林绿化企业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奠定人才基础。条件允许的省市要积极创建研发中心,结合园林绿化工程需要和地方特色总结省市级工法,积极主动参与各类规范和标准的编写,推广应用工业化、信息化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基础上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3.4 完善体制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具有现代特征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同时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的自律建设与信用建设,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提供体制性保障。
4.总结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识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要认清全国和自身的发展规模、产值等现状,把握难得的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企业科学发展。 [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1―0089―07
20世纪50年代,战略学家安索夫首次提出多元化发展战略概念,随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大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之路,以期能够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在经历了7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之后,到了80年代,企业参与竞争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企业的过度不相关多元化非但没有分散风险,反而由于进入了完全不熟悉的经营领域而增大了经营风险。多元化发展战略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多元化浪潮有所回落。特别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更是加剧了这种势头,很多企业开始降低多元化程度,追求“本业回归”。
我国企业虽然对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认识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已经开始自主参与市场竞争,受国际风潮的影响,它们中很多也在进行着多元化扩张的努力。时至今日,那些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虽然不乏成功者,但大多数却在多元化道路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巨人集团”的倒闭、“秦池特曲”的萧条就是鲜明的例子。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的,从事多元化经营以后,“管理者发现他们完全不能管理野兽”。于是出现了多元化是“陷阱”还是“馅饼”的争论。
本文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方向。
一、企业成长发展的多元化回归
(一)企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走向多元化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于专业化战略而言的,专业化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方式,即使在多元化经营迅速发展的时代,具体企业的建立和经营一般仍以专业化经营为始点,少有企业在一开始就投资很大的规模,产品业务覆盖多个领域、多国市场。
相比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经营产生的时间要早得多,其主要产生于劳动分工。就企业而言,资本主义经济孕育和成长过程中的手工工场可以看作是企业专业化经营的最初形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工场手工业企业当时即已经显现出专业化经营的主要特征和专业化生产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扩大企业规模等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专业化经营能够带来生产经营的经济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人力资源结构,降低人力资源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产生技能创新;利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等等。
尽管专业化经营具有上述很多优势,但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是:速度成为竞争的基础,知识更新加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从事专业化经营不免会面临很大的风险。首先,企业发展规模受单一产品市场规模的制约,长期发展将难以实现。其次,对单一产品种类的依赖使企业市场刚性较强,柔性不足,对市场适应能力较差,一旦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当出现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或消费需求偏好发生了变化,企业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产品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那种“one size fits all”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备受欢迎的产品,明天可能会遭到冷落。所以,企业如果专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其风险无疑是非常大的。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不能驾驭上述风险的时候,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元化是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内部分工是对专业化经营内部分工的一种放大,一种组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在容纳了不同的技术或技术体系基础上的不同种类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经营,是对不同的企业专业化经营的组合。②
(二)经济全球化与网络经济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如今,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企业。
一方面,企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原产品市场规模受到限制,市场开拓困难性增大;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引起企业内部部门间信息不对称,协调费用增加;企业规模扩大和层次增多使问题突出,监督和激励成本上升等问题,使企业进一步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收益下降。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降低了上述不利影响,同时,使管理手段不断现代化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企业发展受到的管理限制降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下降,边际收益上升,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边际收益曲线向上移动,从而使企业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间推迟。如图1所示。实线MR1scl、MC1scl分别代表经济全球化前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虚线MR2scl、MC2scl为经济全球化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Q1、Q2为经济全球化前后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规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Q1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首先,互联网减少了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同时使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大减少,使市场竞争更趋于公平。其次,互联网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了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使企业能够在更大规模上进行经营管理,使得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减小。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集中所有的资源与能力,进行集中式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对同一业务的深层次开发将使得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减少,多元化将成为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经营方式。
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元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
企业发展最终会回归到多元化,但是,现实中,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业绩相差却非常大,有的企业通过多元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而有的企业却被深深套牢其中不能自拔。那些多元化扩张的失败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仅仅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或市场上出现了诱人的发展机会,不一定适合进行多元化扩张。多元化是有前提的,首先,企业的主业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培育出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其次,企业多元化的程度要适中,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核心能力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密切,只有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一)核心能力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
企业多元化与核心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核心能力是企业进行多元化扩张的基础和平台,企业多元化运作又能够使核心能力得到发挥和加强。
1.核心能力的储备状况决定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范围、广度和深度
核心能力的发散作用能够将能量不断地扩展到最终产品上,而且,核心能力作为一个“技能源”,其储备的能源越多,辐射的范围就越广,支撑的领域就越多。此外,核心能力通过其生产力和弹性对多元化经营发生作用,核心能力的生产力是指企业能够有效处理多个同一性质的行为活动的能力,以及企业可以增加处理类似活动数量的能力。核心能力的弹性是指企业能够有效处理不同性质的活动的能力。核心能力的生产力决定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深度,而核心能力的弹性则决定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广度。①
2.核心能力的识别及运用要靠多元化经营来实现
核心能力不同于企业的一般的能力,它是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的识别,要通过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内经营来完成。同时,企业在不同领域内的经营运作又是对核心能力这种宝贵资源的最有效运用。
(1)企业核心能力的存在要靠多元化经营来验证。对于那些已经在某一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应当适时对自身的核心能力进行识别和利用。核心能力的识别要通过三个方面:首先,企业由该种能力形成的竞争性是竞争对手所难以模仿的。其次,该种能力具有顾客可感知的价值。再次,该种能力的影响覆盖企业多个部门或产品,能为进入多个潜在市场提供支持。而企业要想识别一种能力是否符合上述三个方面,只能通过多元化经营。
(2)核心能力要通过多元化经营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核心能力是一种无形资产,拥有强大核心能力的企业会表现出很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若是企业经营仅仅局限在单一的领域,是对核心能力这种无形资源的极大浪费。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必须适时、适度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提高核心能力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取得巨大收益。①
3.核心能力能使多元化经营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和获得范围经济
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根基,在根基扎实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益的多元化经营。核心能力的延展性在多元化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溢出效应,能使企业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并获得范围经济的好处。
(二)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适度多元化
核心能力是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只要培育出了核心能力,企业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多元化扩张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过犹不及”,多元化经营也不例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要把握“度”,在核心能力基础上进行适度扩张,这样才不至于过度分散企业的资源。
1. 多元化扩张前的核心能力基础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必须在原有领域内已经站稳脚跟,如果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都不能守住,再开辟一个市场,就会“腹背受敌”,疲于拼命。②企业在进行多元化扩张前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要识别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自己在现有市场中哪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自己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存在于管理、技术、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还是其他方面,然后才能将核心能力用于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其中,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的核心能力,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是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基础,核心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是企业顺利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前提。③
其次,分析要进入的新业务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需求情况。企业多元化进入一个新领域,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不同的业务对企业核心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一些业务需要相近的核心能力,而另一些业务则需要完全不同的核心能力。而且,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会同时争夺企业的资源。因此,企业应当分析要进入业务对企业资源及核心能力的需求,以及企业是否拥有该种资源及核心能力。在企业拥有剩余资源时开展多元化经营成功率较高。
第三,企业要分析自己所缺少的资源和能力,对于这些能力企业是要自行开发、从其他企业中获得,还是通过制定新的行业竞争规则而跳过该种资源或能力。同时,企业要考虑新业务的发展是否会使企业的战略资源和能力受到削弱。
第四,企业在新业务中能否获得竞争优势,该种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如何。企业应当考虑,在新市场中,在与竞争对手的游戏中,企业能否赶超它们。
第五,企业是否具有进入新业务所必需的管理能力。由于不同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手段和营销手段不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在管理模式上企业不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企业要分析是否具有在新领域进行经营的管理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企业达不到相应的管理水平,企业多元化经营将会导致管理混乱,甚至会出现管理失控。
第六,企业应当考虑多元化是否会破坏原本一体化的战略资源。许多企业在将其战略资源引入到新市场中后却遭到失败,主要是因为多元化将企业原本一体化的战略资源拆散了,破坏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中很多资源只有相互依赖才能发挥出其效力,如果多元化需要拆散本该集中在一起的战略资源,那多元化往往会使企业原本具有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这样的多元化是不可取的。
2.多元化经营要“适度”
由微观经济学边际分析理论可知,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点位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即:MR=MC
由此受到启发,多元化经营最优程度位于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与所产生的边际成本相等的点。
(1)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收益。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收益(MR)是指企业由于进行多元化经营而带来的整体收益的变化。多元化能使企业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充分利用剩余资源、抓住诱人的发展机会、获得范围经济性等等,这些都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是,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增大,边际收益呈下降趋势。正如蒙特格利所说的,打算多元化的企业开始时将其剩余资源用于它可进入的最近市场,如果资源仍有剩余,企业会进入更远的市场领域,但是,当这些资源用于更远的领域时,他们将失去竞争优势而获得较低的租金,这意味着随着企业多元化发展,其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将趋于减少,即多元化的边际收益与多元化程度之间是反向关系①。而且,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非系统风险会随之提高,导致企业整体经营风险提高。
(2)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成本。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成本(MC)来自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能力的需要与企业能力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首先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滞后所产生的成本。企业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家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还应当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家或决策者能尽快弥补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能力的需要与能力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使企业顺利进入多元化领域。②其次,由组织结构的变化所产生的成本。企业多元化经营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要进行适当的分权,以增加组织的灵活性。但是,分权管理模式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而且,分权式管理中存在更多的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企业的监管成本会相应提高。再次,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高层管理者做决策所需信息的获取将更加困难。多元化水平增加将使来自于基层的信息不足或扭曲,从而产生经营成本。以上所说成本会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多元化边际成本与多元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3)多元化经营的“度”。1995年,马其茨(C.C.Markides)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证实,任何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多元化水平,他通过边际分析指出,企业最优的多元化水平是企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之处,企业只有达到最优的多元化水平,才能取得最好的经营绩效。为使企业多元化经营产生的利润最大,企业应当在MR=MC处进行经营。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最优多元化水平位于B点,在0―B之间,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通过提高多元化水平能使企业利润增加,当多元化水平大于B点时,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通过降低多元化水平能使企业利润增加。不同企业由于具有不同内部条件,最优多元化水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企业,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多元化水平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当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增强,利用范围不断扩大时,MR曲线将向右移动,企业的最优多元化水平会相应提高。此外,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企业通过多元化对剩余能力的内部转移获得的收益将减少,企业多元化的边际收益曲线将向左移动,最优多元化水平降低。
企业基于自身核心能力进行适度多元化发展,才能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获得多元化扩张的成功,赢得竞争优势。
三、克服核心能力刚性以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
只有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才是企业扩张的成功之路,但由于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这使其容易产生“刚性”。“刚性”本是物理学的概念,指外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核心能力刚性是指由于受企业以往惯例所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日趋强化,企业行为模式难以改变的一种性质,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这种性质将长期存在下去。核心能力刚性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何一些历史上曾经非常具有核心能力的公司却中途夭折,如1972年名列世界前20位的企业,20年后只剩下3个(EXXON、AT&T、GE)①。核心能力刚性存在于企业的一切资产之中,往往以隐性知识作为表现形式,一般很难发现,等到发现时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刚度。而且,它具有内生性和自我强化性,核心能力产生后,其力量越强,刚度就越强,克服难度就越大。企业家以往决策历史习惯、组织结构、战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均加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刚性。②
核心能力刚性使企业过于重视组织的惯例,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应当努力防范及克服核心能力刚性,以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
1.从制度上防范核心能力刚性
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容易产生问题与道德风险,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容易产生核心能力刚性问题。通过企业制度的改进(如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着手,实行股票期权等“金手铐”制度),使企业经营者的做法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均衡,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企业核心能力刚性。
2.营造企业内部创新的氛围
企业要在内部营造一种危机感,激发企业内部创新的活力。同时,不要形成短视行为,不要仅“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要鼓励员工进行大胆创新,要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特别是要允许下属员工犯错误。
3.创建有利于不同价值观共存的企业文化
同质价值观容易导致核心能力刚性,因为同质价值观把异质价值观拒之于门外,从而使企业在一个方向上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刚性。所以,企业要鼓励异质价值观的存在,要克服人力资本固定的心智模式,同时,要正视组织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加以适当引导,使得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在企业内部能够和谐共处。
4.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征: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双向的沟通、联合的团队精神、信息的共享。因此,学习型组织能够使企业始终保持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使全员参与,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共享,并及时更新核心能力,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5.与外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往往是自身“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企业本身固有的特征,有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将难以克服,所以,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联盟企业形成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克服核心能力刚性。①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尹义省.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李敬.多元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4]周三多.战略管理新思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孟宪昌.企业扩张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金守清.解析多元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J].商业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