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篇1

一、前言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的认可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针对主要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善成为许多当地政府发展的关键,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的范围便不断扩大,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

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优势又为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个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对投资环境的优化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可行基础上提高实施方法的质量。区域内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等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进行优化措施首要针对区域内的投资软环境进行改造。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投资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并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者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吸引许多外来投资,但并没有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效果,甚至会造成新的区域问题。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者侧重于对区域内有望增值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但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不会从根本上为区域整体效益着想。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却不注重平衡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

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受资地区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还要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不论是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还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等,都应该是发展的对象。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鉴于不同区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差异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即使在差异程度收敛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诱发新的差异程度发散出现。所以,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以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进行讨论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区域内的软硬环境都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投资时的考虑因素,相比较之下,经济环境是首要和核心问题。区域中的经济基础会因为发展历史和先天优势有较大的差距,利用发展的机遇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式。加强经济建设主要是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以及明确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来实行。第一,要定位区域特色性,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当下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有较为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建立第三产业体系,即能扩大区域工作岗位和机会的需要,也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有实际意义。第三,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优化外贸经济结构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第四,民营企业投资是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有较多阻碍,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应该依靠市场发展机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民营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中,交通是首要的因素。交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起重要影响。通过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可以优化投资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下许多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都会将生态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营造出适宜国内外投资者宜产宜家的现代化环境,使得投资硬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设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管理措施的变革可以清除部分投资阻碍。在改善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不仅要维持市场的基本秩序,也要积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安全放心、保障的政治环境。在各行政部门进行办公时,也要注重减少复杂交叠办事程序中的时间浪费,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人工,严肃整治精力涣散及办事不力的现象,提升投资软环境质量。

(四)完善法制方面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法制法规环境是进行市场规范以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的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提供合理秩序,法制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时展新特地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投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从信用秩序规范方面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应该严加制裁,同时,加强教育,督促企业在遵守承诺和信誉方面的守信。2017年第06期中旬刊(总第663期)时代TimesF

(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论什么发展时代,人才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要想发展,人才便是关键。从历史来看,没有人才作为支撑资源的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发展瓶颈,即使再有潜力的产业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按照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环境并不缺少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能够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更少。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将人才发展的环境依托于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的精髓,为了培养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应该尽可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费的支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成果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提高区域的素质水平,是长远来看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升级有基础支持。

篇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如何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若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调整现有的财税政策,给予发达地区、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那么将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财税因素分析

1、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导致区域经济分不平衡性

我国改革开放走的一条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路子,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倾斜,使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获得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表现为对保税区、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与一般地区,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待遇。除此之外,国家还减少东部地区财政上缴比例,扩大其项目审批、信贷等权限。与此相比,虽然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中西部所得到的政策优惠要小得多,也迟得多。这些优惠措施进一步弱化了欠发达地区对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及市场化发展的滞后性,并强化了其比较劣势,导致经济发展中“马太效应”的出现。

2、分税制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给东部地区的财力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对东部地区地方财政增长有利。中国目前的地方税种普遍偏小,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14项地方税收入占地方全部收入的比重一直较低,而且这些地方税种大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另外,由于东部地区的地方国有、集体、个体及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好,所以稳固的地方企业所得税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地区的财力。相反,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地方税种增长潜力不大,地方财力难以得到保证,其相应的经济发展的财政保障不足,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3、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实行分税制后,“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在GDP 中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都得到了提高,但中央在上收财权的同时并没有对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作相应的调整。于是就出现了中央财政有大量盈余,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形。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财力就被用来保障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转,财政职能无法得到发挥。这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高,机构人员冗余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财政长期陷入“吃饭财政”的困境。另外,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需求相对东西部地区较大。因为,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需要政府救济的人相对中西部地区较少,相反,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需要政府长期救济的人相对较多,这就要求中西部地区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保障,但其财力往往“力不从心”。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项目的支出同样偏低,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基础改善慢、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经济建设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更加滞后的恶性循环。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

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拉大而不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审慎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极化效应”,增强“涓滴效应”。所以政府应适时调整财税政策,平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科学转移支付力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薄弱,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还需要近一步优化,以增强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的能力。目前,公共设施、基础产业建设都是属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创造经济增长本身。因此,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等,进一步优化区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应适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往往难以达到“自收自支”,财政压力较大。政府应该对落后地区在税收收入方面提供优惠,调整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和范围。如将增值税的地方分享比例从25%提高至30%;将消费税变为共享税,中央得75%、地方得25%的分成比例;对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成为地方专享的地方税种。以共享税税种的调整和管理引导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共享税或地方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也使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得以稳定增长。

3、适时开征财产税

从国外征税的经验来看,财产税已经成为了地方的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而我国目前的财产税体系不完善、规模小,财产税征收成本较高,并没有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从我国目前的地方税制来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但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的扩大,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营业税的收入规模;随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划为共享税也直接影响到地方的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因其不稳定性,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也有缺陷;虽然个人所得税由地方政府管理,成本较低,但出于税制公平的考虑,其主要部分应放在中央政府。所以,我们应该适时开征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产税,保证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从而为地方的发展增加活力。

4、税收优惠区域性向行业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对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资源、人才、技术等向东部地区流动,使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阻碍了国家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今后,我国应将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优惠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实现产业和区域相结合的优惠。大多数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领域,应对这些行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以加快薄弱产业或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总之,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给予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将会加快推动落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冲,李冬梅. 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北方经贸.2009(5)

篇3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航空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1.航空物流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之一

航空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有效推动货物运输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进而带动进出口贸易,发展本地区经济;航空物流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与集中,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延伸,同时,航空物流的集聚效应,使得区域各产业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

2.航空物流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力量之一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的批复和迅速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飞速发展,其航空物流的发展表现尤其强劲。2014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7.04万吨,同比增长44.86%。郑州机场在货运上出现了三个“改变”。从货源上看,国际地区货邮量占到货邮总量的55.64%,超过国内货邮量。从承运方式上看,全货机承运货邮量达到25.7万吨,同比增长80.65%,占货邮总量的69.39%。从货物流向上看,出港货邮达19.86万吨,占货邮总量的53.62%,进港货邮17.18万吨,占货邮总量的46.38%,进出港货邮趋于平衡。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达到17家,去年新增了卢森堡、美国南航和马来西亚3家货航,货运航线达到32条,新增了9条。国内与国际地区通航点33个,新增了9个。全货机周航班量达到92班,航空货运网络覆盖范围快速扩大,货邮集疏能力大大增强。201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90%;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0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100亿元,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90亿美元,增长11%,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依托航空物流而集聚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群相继落地,吸纳周边省份劳动力就业40多万人。201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要初步确立中国内陆地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地位。

二、郑州航空物流对郑州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研究郑州航空物流对郑州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运用曲线估计法来分析,用(y)来表示郑州GDP,即把郑州GDP来代表郑州经济的发展水平;用 (x)来表示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即作为郑州地区航空物流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到2014年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及GDP作为研究数据。(见表1)

通过观察郑州GDP和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二者之间并非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航空货物吞吐量的逐年上升,郑州的GDP在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上升速率逐渐减缓。(此关系从下图的散点图中也可清晰体现。)并且根据二者之间的主要趋势我们预计对数函数能够较好的拟合和预测该变量。

因此在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选择非线性估计中的对数模型。

SPSS分析结果如下:

对该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因此模型显著性有效。

而R^2大于0.9说明拟合度很高。

而且从该模型中可看出,x每增加一个单位值,y的增加量为27308.74/[x(x+1)]。这同时说明了即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x值的增大增加速率逐渐减慢。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即随着航空货物吞吐量值越来越大,虽然对GDP仍然有着正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利用效率,基数过大等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导致该因素已经不能使得GDP维持之前的增长率。因此若想使GDP进一步上升必须通过改进运作货技术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5年――2014年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与GDP都在逐年上涨,特别是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近几年来增长迅猛,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大型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冠军。2014年增长47%,2013年增长69%,2012年增长47%。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郑州航空物流与郑州经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郑州航空物流还不能对地区经济产生规模影响,与其他航空物流与发展处于主动和超前状态的地区相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比较有限。这可能与郑州航空物流的发展不完善有关。因此,提高航空物流整体运作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三、发展郑州航空物流促进郑州区域经济增长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引导, 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航空物流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吸引航空物流相关业务。对新增航线、航权开放和航班时刻分配等方面给予优先权。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货物中转、集散业务。

2.加快郑州航空港物流园区建设, 仓储区的扩建,货物处理系统的自动化,商务办公设备设施的完善与配备。加快空港周边地面交通枢纽建设,提高进出机场的道路系统效率,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提高空港物流聚散的效率和能力,满足多样化的航空运输需求。

3.完善航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立和完善航空物流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一个真正能为航空物流企业、货主、海关、商检、陆空联运服务企业等诸多使用方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提供开放式基础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对接和整合。加强与不同国家的信息数据交换,通过对信息进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物流的协作水平。

4.进一步加强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河南省各高校,要将学校的专业与航空物流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对对口人才的培养。各企业要加强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及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吸引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物流人才来郑发展,加快郑州航空物流的国际化进程。

5.大力发展航空依附性产业,如: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智能产业研发与应用等。并引导形成完整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生聚集效益。

参考文献:

[1]全新顺.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系统的构建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8.

[2]周杨.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航空物流发展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5):23.

[3]高明远,王蒙燕.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89.

篇4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篇5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港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份额。比如,美国地东海岸经济圈依仗纽约为中心而繁荣发展,西海岸的洛杉矶,也受益于大西洋的港口贸易,日本一个区区岛国,却因为多面临海,形成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我国同样也是如此,临近太平洋的城市,比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城市,因为靠近海岸,城市发展欣欣向荣。具体分析来说,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港口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主要是指港口运输业的发展,其次是指因为与港口运输业相关的一些列经济发展。比如,港口仓库的存储、物流贸易的发展、服务加工业的发展、还有运输贸易的发展。这些产业因为港口经济的发展而一荣俱荣。港口经济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而且周边产业的效益比港口经济带来的效益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岗位。

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就是企业群落,这些企业部落并不是互无关联,而是因为中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支撑而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群体。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竞争力、可以实现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让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企业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抱成一团的企业群体。企业在竞争中又有合作,能让企业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应,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港口建设能够促进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形成沿港效应的发展。首先,港口经济运输方便直达,减少了不少的中间环节,节约了很多成本。其次,港口建设中有许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码头建设、方便直达的公路、铁路等,这些资源可以让临近港口的产业尽享其用。一系列的港口基础设施可以让与此有关的企业尽得其用,并在港口周围聚集发展,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部落,取得了集约型发展,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资源就非常少。对于这些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即让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有些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低能源、高效率”。港口经济占据最优势的地理位置,最丰富的资源,因此港口经济中应该发展循环经济,早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和发展贸易的主要集聚地,临港地区应该积极探索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各个地区之间形成示范效应。

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格局

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这个丰厚的基础,由于资源分配在各个地区分配不平衡,就决定了交通在调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港口作为海运的一个重要中转口,成为配置调解资源、调解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中转口。港口经济如果想要得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依靠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模式,还可以开发新产品,吸引新客户,还可以加强管理,抓好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产量。同时,港口经济还可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和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如此一来,尽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而且,现代化的港口建设可以提高本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并且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集约式的港口建设可以降低了资源运输的成本,为本地区的竞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港口的周围聚集着许多竞争力强大的公司和企业,它们围绕着港口经济,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条,给许多的供应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极大地优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分配。

五、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互通有无,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港口经济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密密的交通网络,实现经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让企业形成集约性发展,企业之间可以一个产业链条,让区域经济得到丰富、集中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让整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得以欣欣向荣。

六、港口经济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原因,可以极大地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改善周边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在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港口经济是经济中的一个重头戏,港口经济不但可以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民升入、增加人民的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税务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另外,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的形象创设一个优渥的形象,让国内外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此处,有梧桐树自然可以引来金凤凰,有了优秀的环境,优秀的技术和人才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从而带动了周围腹地经济的发展。有了资金、技术、人才和优秀的环境,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港口经济本身具有丰富的经济效益,带动周围形成产业集群,并且引领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了产业布局结构,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篇6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篇7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以前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轻工、纺织服装、制鞋等,逐步向电子、机械等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换。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更加注重产业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

二是产业转移的主角发生转变。在产业转移初期,政府主要通过出台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举办洽谈会和推介会等形式,推动产业转移机制的形成,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强,以前作为主角的政府将逐步淡出,并集中力量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是产业转移的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单个产业,向包括相关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务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整合,不断拓展转移领域。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方式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涉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包括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家电、家具等,其转移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扩张性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起步较早的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和规模。受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增加的影响,这类加工企业在当地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这类加工企业急于向外扩张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淘汰原有的比较陈旧的设备和相对落后的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生产线,大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实力。如佛山的陶瓷工业,随着窑炉技术的进步和陶瓷工艺的发展,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粤北建立新厂房和采用一些新工艺和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在新厂房建成投产后,一些企业将佛山的旧址改建成企业的研发中心,或把原厂房拆掉,获取土地升值价值。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可能转到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谋求发展机会。由于中西部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商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吸引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流入和产业的转移。

三是基于生产成本的产业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一个普通劳动力每月可能要1,000多元的工资,但在山区可能只需要800元左右。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很大。目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是市场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新一轮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形式,将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的。

三、国内产业转移的条件

一般来讲,国内产业转移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发展潜能较大。这是产业转移的社会条件。二是转移产品或产业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这是产业转移的市场条件。三是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环境容量差异。在承接产业地区的环境容量大,环境准入的壁垒小,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基础条件。

四、国内产业转移的路径

从产业梯度转移趋势看,国内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以下路径:

一是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转移。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土地、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的企业纷纷到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落户。中西部地区也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安徽省凭借自身在区位、土地、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主动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2007年,安徽省来自沪苏浙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868.7亿元。目前全省55%以上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一些传统的农业大县也在四五年内迅速完成工业布局,如望江县多年前几乎没有规模以上工业,2004年至今,该县经济开发区已入驻77家工业企业,带来79.3亿元投资,其中七成以上来自长三角。

二是在同一区域内,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随着珠三角企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广东省积极探索“飞地”式的产业转移模式,由珠三角城市与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同为转移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位于粤西的廉江市经济相对落后,年生产总值仅有100亿元,低于珠三角的一些乡镇。2007年2月,廉江市和佛山市顺德区联手创办了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第一期960亩土地基本开发完成,并成功引进了16家珠三角的企业,其中建成投产8家,在建8家,总投资3.5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电饭锅生产企业之一的广东威王集团已在廉江投资建厂,并计划继续投资8亿元扩大生产规模。与顺德工厂相比,该集团在廉江生产成本至少可以低7%至8%。今后,廉江工厂将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将达到公司总产量的60%。顺德工厂将主要负责该集团的产品研发。

江苏省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工业化较早的苏南地区向苏北区转移产业的现象。2004年,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893个,总投资641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高达82%;而2005年,向苏北地区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的总投资达到702.3亿元。在所有投向苏北地区的工业项目当中,机电、纺织、化工类产业占6成以上。

三是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前位于城郊和郊区的企业现在处于城市的市区或城市主要功能区。基于城市发展、安全生产和减少污染等考虑,这些企业将被搬离城区,并主要搬到远郊区县。如北京市为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重污染企业停产或搬迁工作的力度。截止到2007年10月,北京市先后停产了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焦化厂、首钢特钢公司、北京染料厂、北京橡胶一厂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同时加大“五小”企业的关停淘汰力度,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小玻璃等企业基本全部退出北京。在2002-2007年问,按照《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的要求,该市近200家城区内的工业污染扰民企业实施了搬迁调整,涉及钢铁、化工、电子、汽车、机械、轻工、食品等多个行业。到2007年底,四环路内已基本没有工业生产企业。这些工业企业腾退的约900万平方米的土地将主要用于发展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北京市还要求在2008年之前,污染企业全部迁出五环路,落户到五环以外的农村。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在对工业污染实施搬迁。每次城市产业的调整升级,都推动着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不能将企业搬迁与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搬迁企业只能在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造成农村新的环境污染。

五、国内产业转移存在的一些问题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与此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合计的比重均有所提高。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并不全力支持本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新产业时,投入大、成本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受到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将现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现产业空心化,并导致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除上海外,包括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在内的相对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欠发达地区。在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中,珠三角、山区和东西各点1/3。从人均GDP来看,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4%和60%,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19%和26%。200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文件,鼓励本省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冀转移,并建立若干产业转移园区。浙江省也积极鼓励省内产业转移,每年省内内部转移的资金占转移资金总量的2/3。

二是产业承接地投资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商务成本偏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西部的大多数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因远离口岸、运距长、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对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财务、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当地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可能面临政府扶持有限、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和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产业承接地缺乏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此外,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影响了当地的投资软环境。此外,中西部地区产业层次较低,尤其是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对于承接产业较发达,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转出产业也有一定难度。

商务成本也是决定是否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讲,商务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成本、生产服务成本、生产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关于生产要素成本,虽然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但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在中西部地区雇用高级员工的费用比东部沿海地区还高,很难招聘到素质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并不占绝对优势;中西部的工业用地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差不明显,甚至要高于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商业用地成本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原料上摊派各种费用和税负,使原料成本高于企业预期,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成本优势。此外,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成本较高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投资商到中西部投资后也会面临一些隐性成本。交易成本偏高将制约产业转移的步伐。

三是一些转移出去的产业对承接地产生了新的污染,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而且给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转移出去的产业中,大多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部分产业是因为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而转移出来的。虽然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也强调有选择地引进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也存在“饥不择食”的现象,承接了一些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统筹兼顾,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为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做好转移产业的承接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国内产业转移。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要通过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形式,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出产业。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起点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进入门槛,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和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要求,防止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严重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二是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要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对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税率的优惠,允许西部地区适当放宽鼓励类产业的范围;完善资源税的征收管理,防止西部资源的盲目开采和浪费;西部地区应在一些地方税的征收上给予适当的减免和优惠。要制定差异性的土地政策,适当放宽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为西部地区工业化项目提供用地;降低西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对西部地区规定较低的土地投资密度等。

三是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和承接载体。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和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和保障企业在本地创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不断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布局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积极走出本区域,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广泛联系,不断扩大产业转移领域。

四是强化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监管。要在园区发展规划制定、园区选址、园区环评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行业和项目,对化学制浆、电镀、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和定点。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地区规划和建设有排放污染物、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产业转移园区,严格禁止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是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应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实现。各级政府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手段,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联系,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要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兼并中西部企业或组建企业集团,为中西部企业引入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形成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上下游或技术互补的产业联合。

篇8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刘春波,宋瑛.产业优化升级战略视角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0(32).

5、刘福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J].贵州信息与未来,2010(4).

篇9

在现代经济中,上市公司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已与区域经济交融为一体,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广西上市公司的发展,对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广西上市公司发展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意义及与周边省份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壮大广西上市公司。

一、上市公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17年前北海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根本谈不上高科技,而如今,高科技产业开始成为北海市的支柱产业。北海银河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改制上市后,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电阻生产基地,同时涉足电力自动化产品、电子商务等高科技领域,2006年公司总资产达33亿元。北海国发原来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正是在高科技企业优先上市的政策引导下,公司立足北部湾丰富的海藻、虾蟹壳等海洋生物资源,依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中科院海洋所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生物农药和生物农肥为研发重点,现已开发出一系列绿色环保产品。其中氨基寡糖素(净土灵)、海藻叶面肥列入国家级火炬项目,产品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二)聚集高层次人才。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贵糖股份和北海银河是全国第一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上市公司。1998年广西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贵糖股份成立,引起国际制糖界关注,这也是我国制糖企业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第二年,美国国际糖业研究院便吸纳贵糖股份为合作研究会员单位,大大提高了贵糖股份在世界制糖界的地位,也使贵糖股份的研发方向与国际接轨。1998年银河科技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当年有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近几年,已开发出YH-P2000配网自动化软件和CR-21B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这些技术的成功开发。使银河科技拥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6年北海国发申报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该站以海洋生物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为主导研发方向,对加强和推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桂柳工也建立了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在内的一流研发队伍,每年用产品销售额的4%左右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保证了产品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截至2006年,广西共有11家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其中上市公司占6家(贵糖股份、银河科技、桂林集琦、南宁化工、桂柳工、北海国发)。

(三)促进企业制度变革和产品更新

因为上市公司所体现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好形式,它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转机”提供了良好的资本组织形式和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南化股份成为我国第一家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筹资1.5亿元。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排头兵”的桂柳工,上市14年来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台轮式装载机;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第一台高原型装载机;第一台井下装载机;第一台大马力装载机;2002年自主研发的ZLG50G轮式装载机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GL50G高原型装载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研发的装载机智能控制集成电路,使每辆装载机的销售价格提升10万元以上;每年推出近20个新产品;2006年销售收入66.83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四)造就区域经济的龙头企业

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展开,广西通过改制或新设的股份制企业已有一千多家,但至今能够上市的公司仅有23家。这些公司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多数已成为龙头企业。在2006年度广西企业50强名单中,上市公司共有11家进入50强行列,其中柳钢股份排名第一,它是广西唯一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的企业。在营收入超55亿元的前10强中,有2家为上市公司(柳钢股份、桂柳工)。

(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往往是区域内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规模大、业绩优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区域行业的龙头,可以带动区域经济腾飞。贵糖股份和南宁糖业于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上市,2001年和2004年南宁糖业又两次配股成功,这2家公司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8.76亿元,这笔资金对发展广西糖业和制糖综合利用起到了重大作用,并带动蔗区12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广西23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北海港、桂冠电力、桂东电力、五洲交通)的主营业务分别是港口、电力、交通等,这4家公司共募集资金15.12亿元,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之,上市公司具有股权直接融资功能,它与债权融资或银行贷款相比,具有融资面广、融资数量大、无需支付利息等优点,从而成为现代企业融资渠道的首选。通过融资可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广西上市公司的运行情况并不乐观,它与周边省区上市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与周边省区相比。广西上市公司的整体实力较弱

截至2007年8月17日统计,在深沪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1463家,其中在广西境内注册的上市公司23家,占1.57%。从1990年到2006年,17年来全国上市公司累计筹资额(含发行新股、配股、增发、可转债)为11365,36亿元,其中广西上市公司筹资109.61亿元,占0.96%;而同期广东省(包含深圳市)有上市公司172家,筹资2087.54亿元,分别占11.76%和18.37%。从上市公司数量、流通总股本、筹资总额、资产总额、总市值等指标的比较看,广西与周边省区对比后的排序为:广东、四川、湖南、重庆、云南、海南、广西、贵州。广西明显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从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六次公布“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年度排行榜情况看:2006年第六次广西周边省区广东有14家(中国平安、TCL集团、南方航空、中兴通讯、美的电器、格力电器、长城电脑、康佳集团、深万科等)、四川3家(四川长虹、五粮液、攀钢钢钒)、重庆1家(长安汽车)、湖南1家(华菱管线)、贵州1家(贵州茅台)、云南1家

(云南铜业),另外西部地区内蒙古2家(伊利股份、包钢股份)、甘肃1家(酒钢宏兴)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六次都与广西无缘。

再从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看:广西上市公司总体业绩较差:(1)每股收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06年全国1434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27元,有216家公司的每股收益达0.50元以上(绩优股标准),绩优股比重达15.06%。而同期广西22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10元,仅有3家(桂柳工、南宁糖业、柳化股份)的每股收益达到0.50元,绩优股比重仅13.64%。广西业绩最好的上市公司(桂柳工每股收益0.75元)也只在全国排第103位,与全国排名第一的驰宏锌锗的每股收益5.32元相差4.57元。而业绩亏损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戴上特别处理ST帽的广西上市公司有3家(ST集琦、ST南控、ST北生),绩差股比重高达13.64%,比全国平均12.00%高出1.04个百分点。与西部其他省区相比,广西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排在第7位。(2)业绩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多以糖、化肥、农药等传统产品的制造为主,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业绩提升不快,甚至下降:广西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由2004年0.19元降到2006年0.10元,而同期沪深两市平均由0.24元上升到0.27元。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由2005年的0.09元提升到0.10元,年增长率仅为11.11%;而沪深两市年增长率达22.73%。

以上数字显示,广西上市公司存在数量少、规模小、业绩差、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2006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也表明广西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排名是较落后的,位于倒数第4位,仅高于青海、甘肃、。同时,这也表明广西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后发展优势。

三、加快广西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各项举措得到了中央充分肯定并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和布局的背景下,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上市公司作用,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认清当前证券市场形势,抓机遇促发展

过去的一年里,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清理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壮大,“两法”的修订实施,证券发行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证券市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迎来了一个最佳发展机遇期,影响企业发行上市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已消除,发行上市的成本大大降低,发行上市的效率大大提高,企业通过上市快速做优做强正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机遇是流动的资源,如果不抓紧,机遇就会消失。广西应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舞起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

(二)齐抓共管。加大培育力度。加快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步伐

目前,广西上市公司无论是家数、股本、市值、融资额都只占全国的1%左右,广西经济证券化率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发展滞后,基础薄弱,企业对资本市场利用程度远远不够,处于落后状态,但这也说明了广西上市公司后发优势强,发展潜力和空间大。广西区政府提出资本市场2007年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5~6家企业发行上市,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融资规模要达到50亿元以上。南宁市政府提出力争3~5年内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总额实现翻番,为此出台激励政策:对实现境内外上市的企业以及上市后实现再融资的企业,政府对企业领导、有关上市经办人员一次性奖励50万元,奖励资金由市级财政负担。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企业要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进入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行动到位。政府要确定目标,积极行动,加大上市资源培育力度,引导和推动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产业优势的各类型企业上市融资。三是服务到位。广西证监局在做好监管的同时,应把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三)选准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拟上市公司

没有优势产业的带动,就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根据现在的发展阶段,广西应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工业存量、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广阔的拟上市公司,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具体做法是:利用铝土矿资源和水电资源发展氧化铝、电解铝以及铝材加工工业,拉长产业链,培育平果铝业公司从中国铝业中独立出来改制上市或培育(德保县)华银铝业公司上市;充分利用锡、锰矿储量大的资源优势发展锡锰工业,培育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改制上市;利用得天独厚的速生丰产原料林(竹)资源优势,逐步建成我国重要的林浆纸板一体化产业基地,培育广西华劲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改制上市;充分利用中草药资源物种丰富、资源优势突出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研发生产基础,建设广西中草药产业基地,培育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改制上市;依托现有基础,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发动机与工程机械产业,培育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特种汽车厂、柳州机车车辆厂改制上市。通过这些优势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发展和改制上市,迅速增大广西上市公司规模和广西工业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广西上市公司和广西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四)依托优势企业规模扩张,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参考文献: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篇11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05-02

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理论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它吸收了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进一步的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禀赋的整合能力的作用,特别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1)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而是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2)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和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3)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投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还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总之,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较强的持续的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活得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理解。王缉慈等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可以从经济学角度、从社会学角度和从创新学的角度提升区域竞争力。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集群的各企业通过部门之间专业化的分工以及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可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另外,集群的各企业地理上接近,共享公共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共同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可以使企业的整体规模增大,从而使单个企业实现合作的基础上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会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一方面,集群企业空间的结晶可以降低上下游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另外,由于集群内企业的共同的产业文化、价值观和信任基础,从而降低信息成本。第三,从创新的角度看,相关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的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地出现新产品和新产业。

魏守华、赵雅沁认为:企业群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提高竞争力,而前通过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1)企业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企业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即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

(2)企业群战略能放大“乘数效应”,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群战略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网络”的发展模式,而且也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的移植,更具有地方“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3)企业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在产业范畴上,企业群的范围比专业化更广,如与批发业和零售业有关的销售也、与金融业支持有关的金融业,与研发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产业、甚至客户也参与和引导道德发展,这样有利于收入再区域内的再分配,避免过去专业化区域中不同的职业的员工出现收入差异很大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公平。

3 案例: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腹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镇一级经济的发展壮大,镇一级经济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华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牵动和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广东出现了大批经济规模从10亿到100亿元,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以非有经济为主要成分的专业镇经济,即产业集群。“专业镇经济”是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显著的体征之一。

4 产业集群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集群内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多为引进或模仿,自主创新少,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珠三角集群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本规模偏小,靠中低档产品和传统工艺组织生产。因创新的投资风险大,外部性强,为减少研发投资成本和降低创新风险,集群内的技术模仿动机远远超过了其创新动机,群内中小型企业都期望“免费搭便车”而不愿意自主创新。

4.2 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简单,劳动密集型比重大

珠三角中小型企业集群化成长中,陶瓷纺织、制衣、鞋内、玩具、家具、五金等比重大,技术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70%以上,中小型企业集群大都集中风险相对较小、投资回收期较短性的行业,在产业技术选择上也基本上局限于低技术行业,已生产中低档的产品为主。

4.3 集群化成长的产业协作和关联程度低下

珠三角现阶段的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集群内部企业的产业和关联度低下。集群大多数是不同的乡镇,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和地缘优势形成的,集群内部,中小企业间还没有建立起经济学家所说的一种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很多情况下在每个企业内部就可与完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加工过程。集群化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松散的,甚至之间没有发生关联。广州增城的服装产业、南海西樵镇的纺织品、中山市张槎镇的纺织、小榄镇的五金生产、佛山石湾镇的陶瓷生产等,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4.4 集群化成长的企业大都数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机群内的分工难以行纵向发展

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集群大都是依托于当地的专业市场。多说是以“一镇一品(数品)”的形式存在,如南海西樵的纺织,金沙的五金制品,花都狮岭的皮具,南海的石湾的陶瓷,虎门的服装市场,古镇的灯饰市场等。这些专业市场帮助在市场周围的中小型企业脱克服了资金、星系手机、开办营业网点、拓展营销网路等方面的缺陷恶化劣势,成为连接大量中小企业的结点。集群的中小企业根据专业化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种类获得市场需求的信息,并根据这类信息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生产种类、款式和规模,但随着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扩大,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局限亟待突破和解决。

珠三角中小企业群成长仍以横向联系为主,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联系的多,而通过内部专业化配套建立的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少,珠三角产业集群内区也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资金不够雄厚,不足以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市场扩展受限,分工市场范围也受限,集群内的分工也难以进一步向纵向发展。

5 珠三角产业集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积极的扶持和诱导集群的技术创新

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集群保持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的不足是集群衰退的主要动因。目前在珠三角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介入扶持集群的技术创新。珠三角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引入本地集群发展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推动集群技术创新方面已有些经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垫付资金来购置关键性技术设备来提升整个集群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其经验值得借鉴。

5.2 促进集群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在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中,龙头企业是集群发展的蒸汽机,大企业是促进企业分工的制直接推动力。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能否正常的运营和良性的发展,关系到集群内各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集群化的基础。珠三角集群华企业需要强化集群生产体系的专业化水平和配套协作功能,增强专业化分工的意识,自觉搞好上下游配套生产经营。

5.3 建立以纵向为联系为主的基期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基期内的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益。珠三角企业群的横向分工主要是由于纵向交易费用较高等客观原因所造成,这一方面要求各集群区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少数领域以取得纵深推进,同时也要适度发展大企业以便把分工引向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是建立企业之间、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企业的业主和员工都能增强合作意识。

因此,珠三角目前必须加快发展内生型民营企业集群,促进珠三角民间投资发展,提高国内投资效率,增强广东队外资的消化吸收能力,扩大外资的乘数效应。要积极地发展民营经济企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外资嵌入企业集群的产业配套系统,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壮大外资型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是珠三角的外源型经济不断地专户为内源经济优势,成为保持和增强广东经济发展后劲的动力因素。

参考文献

[1]余少波.珠三角产业集群探析[J].广东科技,2005,(11).

[2]喻卫斌.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调整[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3]林镝,邹珊刚.“珠三角”佛山集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5).

[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

篇12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和水平决定了物流的发展结构和规模。反之,物流业的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如何增强物流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保障服务的能力,发挥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龙岩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逐渐增加,物流业不断发展。2014年,龙岩市GDP为1621.21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幅度为9.7%,其中第一产业187.80亿元,第二产业876.25亿元,第三产业557.16亿元,其增长幅度分别4.0%、11.7%和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为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公路货运周转量为99.89亿吨公里①。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能为经济的增长做贡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作用,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龙岩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如:《龙岩市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6)》提出重点扶持发展物流业,推进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物流业朝综合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及专项物流等方向发展;《龙岩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加快物流园区和覆盖农产品收集、存储、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5)》指出将商贸物流业列入龙岩市产业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到2020年,实现商贸物流总产值达2200亿元。经济的增长能有效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但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如何,尚需要进一步论证。根据实物形态产品产业对物流需求比例高于其他产业的角度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高于第三产业[1]80,相应地物流业对于第一、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比第三产业明显。但根据龙岩市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优于第一产业,因此物流业对三次产业的促进和优化作用有待实证分析。如何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应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适宜的建议。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张红波,彭焱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制定积极、适宜的物流产业政策,增强物流供给能力,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2]124。郭湖斌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长三角的物流能力对GDP的促进作用还没达到最佳水平,应在物流规模、管理和协同方面进一步改进[3]33。邹睿蓉通过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提出物流业应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133。陈志新等通过分析宁夏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出了现代物流供给不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物流通道建设、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发展陆路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等对策[5]39。吴爽对海南省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物流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招商引资,注重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发展地区经济等建议,加快物流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6]156。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徐茜、黄祖庆选取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浙江省1978~200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证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7]116。张朝国选取温州市1993~2008年的GDP、货物周转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物流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8]4。沈忠明,张潜选取福建省1978~2010年的物流产值、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和GDP四个变量,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9]60。颜双波选取泉州市1995~2011年的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和港口吞吐量作为分析指标,证明物流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10]123。孔庆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Y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选取GDP、物流投资和物流产值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11]268。宋宝瑞等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线性关系,提出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利用河北承德2003~2011年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物流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推动[12]220。贺玉德等构建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CRITIC—DEA”协同发展模型,对四川省2003~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13]116。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物流产值和GDP总额等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研究还存在个别指标选取不恰当、统计量较小、评价方法过于繁杂等问题。

(三)龙岩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关于龙岩市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现状、物流需求、物流人才培养和发展对策研究等方面,罗茂华提出龙岩市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应从物流基础设施、第三方物流、社会物流经营模式、物流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促进物流业发展[14]5-8。陈燕赟利用区位商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闽粤赣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物流的需求现状[15]90。饶淑雯从人才需求趋势出发,对龙岩市商贸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改革物流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建议[16]166。郑国诜利用SWOT-PEST分析法分析了龙岩市物流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争取政策支持,开展物流政策执行情况调查,促进物流管理创新等提升龙岩市物流业竞争力的对策[1]80。关于龙岩市物流产业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理论方面阐述,主观性较强,更缺乏对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根据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层次不同,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同,而相关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个别研究。因而本文针对龙岩市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龙岩市物流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三、龙岩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

本文通过选取龙岩市的GDP、物流产业增加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分析龙岩市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龙岩市物流发展评价方面,本文选取了物流产业增加值,即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面,选取龙岩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分别构建出龙岩市物流产业与总体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模型。数据样本区间为1993~2014年,所有数据来自2014年《龙岩统计年鉴》和龙岩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表1)。

(二)实证分析

1.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用X表示物流产业增加值(亿元),作为自变量;用Y表示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作为因变量,样本数据均以当年价格计算为准。为消除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模型中加入一阶自回归,通过D.W.值检验,得出一阶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无法判断,因而加入二阶自回归,导入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1):Y=18.33X-93.57+0.84AR(1)-0.58AR(2)(1)(44.74)(-5.21)(4.28)(-3.00)R2=0.996,F=1411,D.W.=1.66通过查询t分布临界值表可知,在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自由度为20的临界值为2.086,自变量、参数和自相关参数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分别为44.74、5.21、4.28和3.00,均大于2.086,所以拒绝原假设,通过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反映拟合优度的可决系数R2=0.996接近于1,F=1411统计量很大,各解释变量都显著,说明原模型是一个较好的模型。通过查询D.W.统计临界值表,在1%的情况下,样本数为22,自变量个数为1的D.W.检验值分别为Dl=1.239,Du=1.429,回归结果的D.W.值为1.66,处于Du和4-Du之间,说明模型无自相关,消除了残差序列相关。模型(1)的经济意义为龙岩市物流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将增加18.33亿元。物流产业作为地区经济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的产业,既能为生产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又能实现产成品和半成品的流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2.物流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发展分析龙岩市“四大天王、金刚”的产业发展格局,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分析物流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的促进作用的高低,本文分别建立物流产业增加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模型。其中以物流产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X,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对应的自变量Y1、Y2、Y3。与模型(1)类似,导入样本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分别建立物流产值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模型(2)、(3)和(4):Y1=1.75X+26.79+0.41AR(1)(2)(27.22)(8.54)(2.27)R2=0.992,F=1116.8,D.W.=1.87结果表明,模型(2)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2拟合优度很高,D.W.为1.87,处于Du(1.429)和4-Du(2.571)之间,消除了残差系列的序列相关。模型(2)的经济意义是物流产值每增加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1.75亿元。健全的农产品配送网络、农业物流体系为农资产品进入农村、农产品进城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Y2=10.43X-93.65+0.88AR(1)-0.53AR(2)(3)(27.68)(-5.54)(4.32)(-2.69)R2=0.992,F=681,D.W.=1.60结果表明,模型(3)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2,拟合度好,D.W.值处于Du和4-Du之间,消除残差序列相关。模型(3)经济意义表明,物流产值每增加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提高10.43亿元。工业物流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零部件加工配送、车间生产物料供应和产成品仓储与运输等服务,保障物资的供应、生产和消费。提高工业物流水平能有效促进物资、原材料在区域间的流动,推动经济增长。Y3=6.11X-25.18+1.05AR(1)-0.59AR(2)(4)(49.25)(-4.62)(5.04)(-2.76)R2=0.998F=3200D.W.=2.183结果表明,模型(4)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8,拟合度好,D.W.值处于Du和4-Du之间,消除残差序列相关。模型(4)经济意义表明,物流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6.11亿元。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同时为电子商务、商业贸易、金融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品供应和配送,共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模型(2)、(3)、(4)分析得知,物流产业发展对三次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三产业的作用要大于第一产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根据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结合龙岩市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如下:一是受龙岩市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第二产业如机械、有色金属、烟草和能源精化等产业作为龙岩市主导产业,极大地拉动了对工业物流的需求,相应地工业物流的发展壮大必能为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二是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他产业支撑体系的商贸物流业、快递业等也同步发展,提升了产业质量;三是龙岩市的产业比例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逐渐弱于第二、三产业,对物流业的需求相对较弱,农产品物流、农村物流观念不强,发展缓慢,因而产生物流业对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的结果。

龙岩市物流业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足、企业实力不强、服务业务单一、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制约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根据龙岩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要增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增强物流业的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的发展水平,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商品流通。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与布局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点等物流节点,推进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陆地港综合物流中心、龙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高新物流区、汀州物流园区等的建设,建立城乡配送点,完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物流网络。完善市区配送条件,建立满足需求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加快物资、产品在城市的快速流通与配送。加快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优化运输线路,推动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升级改造,完善县级中转站、农村配送站的建设,充分利用货运站、客运站的已有设施条件,增加仓储中心、分拨中心等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络,加大冷库、冷链配送中心、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投入,保证农产品质量。

(二)推进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加快实现“物流+制造”,支持制造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实现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充分发挥龙岩市物流产业与机械、有色金属、烟草、能源、纺织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保障,畅通产成品、半成品的流通、销售渠道。加强与闽西汽贸城、闽西建材城等的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与电商产业园、培斜淘宝村和永丰电子商务园等进一步合作,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物流快递服务,保证网络营销产品的配送。推进“物流+农业”,随着龙岩市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设立,农业物流发展势在必行。开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大宗生产资料,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畅通渠道的物流服务,加速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物流,一是提高人们对农业物流、农村物流和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其中以冷链物流观念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普及为重点;二是加大技术投入,农产品的易腐性和食用安全性要求农产品物流需采用冷链物流模式,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

(三)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培育龙岩市龙头物流企业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支持闽盛物流、信运冷藏、紫金物流和鑫叶物流等物流企业做强做大,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引进先进物流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促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创新物流服务形式,物流企业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物流服务,逐渐向3PL、4PL、供应链和物流金融等方面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开发物流市场。

(四)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为解决龙岩市物流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引进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引进物流管理高层次人才,帮助企业解决企业战略发展导向、决策经营的问题。加大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技师学院等在物流技能型、管理型和战略型人才的培养,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既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又能提高在校生的实践能力,使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衔接,满足龙岩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和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可采取政府科学规划、物流设备企业设计建设、专业物流企业综合经营的模式,实现用地保障,产权、经营权分离,提高各方效益。在与相关产业联动方面,政府引导,积极推动,为合作各方搭建平台。在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奖励办法,在土地、税收、融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进大中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保证物流人才的供给。

作者:陈晓凤 郑国诜 单位:龙岩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国诜.龙岩市物流业发展的 SWOT—PEST 分析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5( 1) .

[2]张红波,彭焱.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 1) .

[3]郭湖斌.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计量研究[J].商业时代,2010( 19) .

[4]邹睿蓉.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商贸,2011( 2) .

[5]陈志新,杨巧红,王林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2013( 2) .

[6]吴爽,赵达,刘殿国.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物流技术,2015( 4) .

[7]徐茜,黄祖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1( 9) .

[8]张朝国.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科技创业,2011( 5) .

[9]沈忠明,张潜.福建省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 2) .

[10]颜双波.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 6) .

[11]孔庆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 9) .

[12]宋宝瑞,刘勋,焦翠影,等.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河北承德为例[J].物流技术,2014( 8) .

[13]贺玉德,马祖军.基于 CRITIC—DEA 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软科学,2015( 3) .

篇13

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中,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欧洲的内河港。欧洲的港口物流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配送物流和综合物流三个阶段,而今,正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港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