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摊经济文化

地摊经济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摊经济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摊经济文化

篇1

1.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更多的人意识到有地域特色的商品与服务更有价值,各种有地方特色的餐馆、商业街区、民俗村等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地域文化”一词开始在更多人的脑海中形成了景色各异的画面。关于地域文化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从国际式到地域主义,关于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早已受到很多专家的重视。地域文化景观展现出的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对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在《景观的含义》中指出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地域文化是活的,是不断生长与发展的。地域文化的融入赋予了景观新的生命,同时景观也促进者地域文化的发展。

2. 关中文化的兴起与地域特色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关于关中地名的来历与关中地区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关中地区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周、秦、汉、隋、唐为主要代表的十三个王朝都建都于此,留下了让我们取之不尽的历史财富。

2.1关中地区自然要素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西有陇山,东有华山、崤山山地,总体地形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敞开的平原河谷盆地。这里河网密布,有黄河、泾河、渭河和洛河,流经黄土地带含有大量的泥沙和丰富养分的河水,在关中地区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关中地区有着大大小小的“塬”,大的上面可种庄稼、可住人家。而小的则通常被小孩子们当作游玩戏耍的场所。关中地区的气候特征介意陕北干旱和陕南湿润性气候的中间地带,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较长。富饶的关中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2.2关中地区人文要素

关中地区风土人情浓厚,其中秦腔是关中地区地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粗犷质朴的表达方式是关中地区独具一格的标志。关中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传统工艺和艺术品的种类非常多,手工剪纸、砖雕、泥塑、刺绣、马勺、皮影、麦秆烫画、麦秸草编、木板年画、罩金漆器等等都极具特色。关中民居中的栓马桩、抱鼓石、上马石、墙雕等石雕砖雕更是精美绝伦别具一格。这些形形的地域文化都为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素材,等着我们在景观设计中中不断去挖掘、去运用、去发扬光大。除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之外,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豆腐坊、榨油坊、挂面坊、铁匠坊、木匠坊、棉匠坊等传统手工制作坊,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乡土生活和地域文化。将这些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够营造出淳厚的人文气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唤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逐渐消失,对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制作工艺进行保护与延续,也是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初衷。

3.关中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信仰、耕作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造就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这种不同,不仅是景观表象因素的差异,其根源更在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淀过程中,逐渐积累出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等乡土历史文化,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促进着地域文化景观内涵方面的延伸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脉络。目前于关中文化在景观中的应用从构成要素上看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从物质层面上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例如关中地区常见的拴马桩,在传统民居门前具有实用意义,在景观中直接作为小品形式出现便形成了一种文化韵味,不需要修饰与提炼,它本身的存在就在诉说着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对关中文化最直观质朴的体现。而另一种相对抽象的表现形式是对地域文化进行符号、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提炼,提取其最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点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来展现全面的地域特色景观,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就要求设计师对所要表现的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在西安景观中最具特色的材质是源于关中传统民居的青砖,他就像一本书一样记载着关中地区生活。无论是建筑还是广场铺装大多都以青灰色为主,青灰色也成为了代表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色调。

在精神层面上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这一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地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融入景观设计之中,能够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在于它能在深层次的表达文化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使人们获得文化的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马嵬驿民俗村中出现的石磨辣椒,吸引了众多人的围观,因为它不仅作为一个商业点和景观点存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陕西地区的生活特色,让人们真实的体验到了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

3. 地域文化景观展望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日常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作为主体,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能给人带来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未来景观的发展一方面趋于生态化。另一方面更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凸显地域文化,尊重地域特征。就关中地区而言,近年来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村层出不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在地域文化景观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让地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当今设计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地域文化景观的角度,透视中国的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和景观设计问题,使得地域文化景观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2009.(2)

[2] 马晓,城市印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1)

篇2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16-03

1 研究背景

高效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地铁轨道交通的顺畅运行。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人们观念意识的改变,人们对于地铁的修建不再仅局限于满通通行的单一功能,而是对地铁的服务便捷性、设施人性化、装修个性化等深层面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不同地铁之间的文化主题成为了当前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2 调研分析

从1965年北京开始第一条地铁线路建设截至2015年底,北京地铁已开通18条运营线路(包括17条地铁线路和1条机场轨道),组成拥有334座运营车站(换乘车站重复计算,不重复计算换乘车站则为278座车站),总长554 km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1]。这些地铁站的装修设计都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重点调查了北京四号线以及六号线,针对这些线路中的站点装修分析如下。

2.1 对应地面建筑文化――四号线

地铁四号线圆明园站,为体现出其地面建筑圆明园的文化历史,站厅层以残垣断壁的“大水法”石材浮雕为主题。画面以圆明园的西洋楼残柱为背景,以御题《圆明园四十景》的文字形式为内容,使圆明园的过往历史跃然于墙上,在为乘客提供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的作用,时刻提醒着来往乘客那段屈辱的历史。

在西苑地铁站,主题壁画《颐和园万寿山图》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颐和园的山水草木、亭台楼阁的轮廓;在国家图书馆站,为呼应地面建筑国家图书馆的文本内涵,采用“书”作为车站的主题,站台立柱侧面用银色的线条模仿书页,站厅层墙面则绘有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赵城金藏》和《敦煌遗书》;动物园站则以两种风格的通道壁画来体F出地面建筑特点――动物园出口一侧饰以色彩明亮、神态各异的动物壁画;天文馆出口一侧则以写实的天文星空图片作为背景,将古今中外天文学家、天文仪器等与天文相关的形象作球状黑白处理。

2.2 城市文化的传承――六号线

地铁六号线的位置较为特殊,其走向几乎平行于地铁一号线,区别在于地铁一号线是在长安街下连接了北京的东西方向,而六号线则是连接了北京北部的东西方向,将北京西部的成熟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北京老城区以及较现代化的北京东部紧密连接在了一起。所以在这条地铁线上所体现的是一种城市文化的传承――整条六号线以“砖”作为设计元素。

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承载着“50、60后”记忆的前苏联式样的红砖楼越来越少了,设计师在车公庄地铁站以西所采用的红砖这种表达,就是对那段生活的一种记载。在老城区,即平安里站、北海北站、南锣鼓巷站、东四站这4个站,采用的则是体现老北京特色的青砖。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步发展的东段部分,采用了现代的彩色砖来体现这一地域的现代气息与活力。

3 地铁文化表达问题

3.1 站内表达形式过于单一

北京地铁系统中,大部分的地铁站都是通过站内的大型壁画及梁柱结构、吊顶处理,以及站与站之间的不同色彩体系等来展示。这样的形式太过单一重复,即使可能站与站之间表达的文化不同,但是表达的方法却几乎一样,对于拥有278座地铁车站的北京来说,难免会使乘客产生乏味感。同时在这种地铁的装修样式中,表达的文化也相对统一。虽然设计师采用了不同的壁画处理来反映地面建筑文脉,但对于行色匆匆的乘客而言,每个站几乎都是一样,人们可能仅仅只是觉得地铁站修得漂亮了一些,但是不会太多与地面建筑文化主题相联系。

3.2 地铁出入口设计单一

设计师们往往过多注重地铁内部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却忽略了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例如四号线的各站出入口设计均采用了相同的色彩体系、图案和形式,这种整体性虽然有利于整条线路的识别,但是对于单个地铁车站的识别来说,识别性差。单一的出入口设计对于快节奏的北京来说缺乏足够的认知度。

4 解决措施

4.1 地铁标识的改进

为了避免乘客产生乏味的地铁体验,在地铁线路设计时可参照西安地铁标识模式,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每一座车站提供独立的车站标识,所有车站标识均采用颜体书法书写(图1)。通过标识显示出不同地铁站的差异,提高区分度,而且每个站的标识也直观反映了该站地面建筑的功能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地铁站内乘客候车区对该站进行文字、图案、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讲述,这样对于乘客来说可能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了解城市文化的途径。

4.2 以运营地铁车厢作为文化传播媒介

可借鉴每条地铁线上运行的地铁达到文化传播目的。如哈尔滨的地铁车辆(图2),体现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车辆外部装饰以冰的颜色为主色,以雪花点缀,与环境相融;而在室内则营造温暖的感觉。

4.3 采用更使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表达装置

在地铁的艺术装置上可以参考台湾地铁101站的艺术装置(图3),在隔几秒后会把每个用孩子天真可爱的照片来组成的小格子自动翻动,以孩子们的笑脸组成不同的图案。如在早晨,先组成一个“早”字,几秒后又会翻动组成一个“安”字,让来往的乘客倍受感动。

4.4 对候车区细节处的文化特征表达

候车区的座椅其实也可以体现该站地上文化的特征,台湾的南港站座椅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图4),为体现其是港湾的特色,将座椅做成小舟的样子。

4.5 灵活的地铁出入口设计

地铁出入口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应将地铁的出入口设计与周边的实际环境融合在一起――在拥有古典文化的地段可以将地铁口的设计为符合周边的古代风格,在现代化较强的地段则设计为具有现代感的风格,同时与周边的一些主题元素进行适当的呼应,深圳世界之窗地铁站的出入口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案例(图5),该站较好地融合了其地上建筑的功能特点文化。

5 结语

地铁的文化理念是地铁文化的核心,也是地铁显示自身区分度的根本体现,在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地铁站都应该将其自身的城市文化与地铁文化联系起来,让来往的乘客能通过地铁文化的展示感受到地铁文化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高波,王英学,周佳媚.地下铁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作者:姚晏 蔡绍洪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

加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并建立恰当的运行机制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人才以及强化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宣传也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得以实现的保障。1.市场是产业结构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市场化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规范调控企业的低碳生产方式以及个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并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间和区域间的“碳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培育碳资源交易市场,促进生态资源化和生态资源的证券化。推进生态资源产权界定工作,建立使用生态资源付费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生态资源的证券化,把社会的盈余资金引导到投资于生态资源开发的方向上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通过制度创新发展“碳交易”。碳交易机制是规范碳交易市场的一种制度,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和途径,需要探索不同的碳交易机制,使得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选择购买或卖出碳排放的交易来达成减排或低排放的目标。2.发挥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引导性作用,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和金融手段促进低能耗、低碳排放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按照低碳经济要求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低碳企业。同时,在制定和完善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基础上,通过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财政上要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建立以政策性贷款为导向的低碳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碳金融,积极开发服务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创新开发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以碳排放权的期货、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将碳税作为一种独立税种存在,引入碳税来鼓励更多的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对积极采用技术减排和回收二氧化碳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3.建立恰当的运行机制以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的乃至社会和文化的手段进行调整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低碳排放的标准制定,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的监测;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法律法规对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是关键,法制保障是根本,应当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制度予以原则性、权威性规范,才能为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也才能真正实现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4.积极开展低碳生态伦理教育、构建低碳生态文化,宣传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态伦理教育提倡全新的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培育人们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以“天地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思维来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对能源节约和低碳排放的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的范围和深度上都明显不够,大部分企业对实施低碳生产的价值、实施的途径及实施低碳生产所带来的效益缺乏足够的认识,应加强低碳生产的宣传和培训,结合企业类型和产业特点,普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方面知识,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和低碳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投资低碳产品和服务;同时,应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和低碳生活方式意识,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简朴以及注重内涵的生活方式,摒弃奢华、浪费的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三次产业中,工业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业,传统农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视。根据我国学者刘再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德国的第一产业单位产值每增加1%,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会增加15%[5]。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比例,通过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合理的比例关系可有效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根据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应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和提升第一、二产业发展;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比例关系,加大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比重,大力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构建低碳经济体系;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升产业高度,把单一、低级、粗放的产业结构转变为多样的、兼顾了区域专业化分工与综合性发展,并且主导产业突出、辅助产业配套、多项支柱产业并存互补的,同时满足了能源节约和低碳排放的产业结构系统;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低碳产业,如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大力推进这些新型低碳产业的发展,并培育专业化大型环保企业。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经济社会的进步过程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也是产业技术体系进步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反映,是在各产业、各行业内不断淘汰旧技术、采用新技术的过程,这个过程使产业结构逐步向更高阶段发展,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的关键手段,应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强调以高技术和低碳的适用先进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6]。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能耗低的信息产业;积极研发新技术,包括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对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技术改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应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依靠节能技术,改造重点用能产业,降低现有重点用能产业的消耗水平。低碳产业的本质特征就是利用低碳技术体系,低碳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以及清洁生产等各种节能减排的技术。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能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通过“资源利用—绿色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实现能源节约和降低碳排放。3.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低碳优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方式是低碳的生态化生产方式,而产业生态化的实现路径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是对产业传统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产业生态化的主要路径,也是实现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形成的关键和突破口,要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或循环利用,在资源(能源)向社会财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实现节约。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应在产业层面坚持用循环经济理念整合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使产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合理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上下游产业间相互依托,形成区域整体性集群优势达到经济获利、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目标[7]。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削减废物的产生,以达到少排放或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应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在生产制造的工艺各环节之间的物料循环;要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置的产品,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消费到产品使用后的处理与循环利用整个产品生命链条中都以生态化方式进行。低碳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形成的产业,包括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等行业及与之相关的环保设备加工制造和服务业、技术信息服务等行业。低碳环保产业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应大力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篇4

一、概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庐山作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向往的旅游避暑胜地,可想而知,在平日和节假日期间,去游玩的旅客数不胜数。众所周知,庐山老别墅是庐山上一大看点之一,由于庐山独有的特色,从而吸引来了很多国内外的游客,在这其中有大部分人都是青年人士,所以青年旅馆是庐山上不可或缺的建筑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庐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能体现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标识性商业空间,用来满足国内外旅游人士对更高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对外宣传庐山文化。所以,具有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青年旅馆设计就产生了。

2、青年旅馆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1)青年旅馆的发展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景秀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方面需求,使得旅游业蓬勃发展。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旅游规模,旅游行程中住房、休息问题也逐渐凸显,随之而来的便捷、独特的青年旅馆也在大潮流下应运而生。如今,在经济高速腾飞的大趋势下,青年旅馆更是如鱼得水,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从温文尔雅的江南水乡到粗犷豪迈的北方古城;从灯红酒绿的东南沿海到干栏木楼的西南村镇,到处都有青年旅馆的存在。2)现代青年旅馆的解析青年旅馆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它的使用者主要人群集中在青少年群体,因为消费者群体性质的原因,一般来说,青年旅馆都有低成本、非盈利以及满足会员要求这一性质,除此之外,要求各具特色的构造也是一大亮点。青年旅馆同一般旅馆不同的是,青年旅馆不把人们隔离开来,而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是一个具有各种肤色、观点、背景的年轻人相会的群体,他们通过彼此的沟通了解而相互认识、了解。

二、青年旅馆设计调查研究

1、青年旅馆调研

位于平遥古城衙门街路南68号的郑家客栈,与平遥古城县衙就是古城内的著名景区侧对相望,是一家三星级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与理疗多种设施于一体的高档青年旅舍。客栈内服务台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古色古香。住宿的客房都是以平遥古城内的传统民居样式陈设,例如房前挂着北方传统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红灯笼,木质的客房门窗,门窗上雕刻着镂空的花纹,花纹一般为双数,意为好事成双,在窗框上方与屋顶衔接的地方一般漆染着色彩丰富的图案,有些图案有一定的传统民俗故事。房间内部摆设简单,床的形式为土炕,但由于古城内日益严重的空气问题,土炕变成了一种形式,并不真正的生火取暖。郑家客栈完全的展现了平遥古城的传统地方特色,在本来的民居基础上将房间改造,使得房间完全重复利用。这些优点统统使得郑家客栈成为了平遥古城内的著名的青年旅舍,所以一家青年旅舍是否可以运营的效益与美观共存,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之成果。

2、庐山地域文化调研

因为庐山比较高,所以形成了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的特殊天气.雾景的飘渺朦胧以及云海的变幻莫测可以说得上是庐山一绝。庐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地方,中外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从而庐山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寺院与书院,寺院书院衰落后,又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别墅。

3、庐山老别墅概述

因为庐山的夏无酷暑,四季宜人,所以很多人都在此游玩避暑、并且建造避暑住宅。庐山非但是有名的游玩避暑胜地,并且是世界有名的地质公园与世界文化景观之一,来庐山游玩不但能领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奇特景象,也能看到很多的有着他国情怀格调的老别墅,在这里有许多有名人士居住过的老别墅。庐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数百栋多个国家的风格各异的老别墅,被称作"万国建筑博物馆",

三、设计构思

1、设计灵感的来源

庐山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如果把庐山老别墅改造为集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青年旅馆;提供旅游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必定给旅行者甙类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是庐山上的老别墅改造的,所以旅馆的特色就是具有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

2、设计分析

1)空间格局分析:此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家庭式、多样式、共同活动中心(酒吧)。这样划分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些是非常必要的。2)功能分析:青年旅馆空间包括门厅,公共活动区、居住区、露天阳台部分。旅馆的入口设计应体现出青年旅馆的特色,入口空间比较宽敞,方便人出入,公共活动空间应有桌椅、备餐工具、书柜、收发邮件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以便于旅客有个温馨舒适的氛围。居住区应有最基本的洗浴空间,衣柜、电视柜等,满足旅客最基本的需求,露天阳台,当然是用来放松休闲的场所,所以少不了休闲座椅、茶具、阳伞、绿植等。为了提供更好的活动氛围,就有了共同的公共活动空间(酒吧),酒吧里设有吧台、酒柜、仓库、舞池、演艺台、散座、卡座、卫生间等空间。在这里大家可以忘掉一切,无拘无束,畅快地玩耍。3)材质的运用:室内材质主要以木为主,防腐木地板让人能更加感受到自然,木栅格吊顶不仅看起来大方美观,还历久如新。木质材质的运用也比较符合我们的美式乡村风格旅馆的设计。地毯让我们在感受自然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点优雅与贵族气息,防滑地砖更是体现了一丝现代气息。4)灯光效果的运用:旅馆是给人提供休息住宿的空间,暖色系的灯光的运用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也能使空间整体更加温馨,营造出宁静的气氛,暖色调灯光与室内的装饰融为一体,更加体现了其优雅宁静的氛围。

作者:许娴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魅力三角:世界青年旅馆运动简史.(德)格拉索尔,(英)希斯著,刘万里译.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0-1.

[2][英]D•斯科特.极少主义与禅宗[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篇5

二、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经营观念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石油企业作为高耗能企业,对碳的依赖性很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理应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倒逼”机制会促使石油企业树立低碳发展理念,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物质文化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低碳环保标准,旨在加强环境监管。由于碳排放的严格限制,特别是碳税、碳关税越来越高,使得石油出口企业在出口高能耗产品时受阻,对其生产高能耗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低碳消费理念在社会公众心中越来越深入,低碳产品必将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对低碳产品也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影响

低碳管理要求石油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削减开支、厉行节约,如削减差旅开支、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等,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同时也要求员工个人行为低碳化,比如尽量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少开私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随手关灯、关水、关门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三、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一些石油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文化建设上;一些石油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进行标识建设、出版期刊、举办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比如单位墙上、车间内、办公室都是“诚信、创新、团结、奉献”等标语口号;还有部分石油企业搞形式主义,简单地把以前的做法通过修饰变成新的企业文化。这些认识实质是没有领悟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思潮的价值所在,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导致企业文化表象化、空泛化,不能落地生效。

(二)文化建设随意性强,缺乏传承性

一些石油企业视文化建设为“摆设”,可有可无,十分随意,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同时,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盲目跟风,导致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此外,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领导个人意愿一旦不坚定,就会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出现中断,失去连续性。特别是领导层的更换,导致企业经营理念发生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难以传承下去,再加上企业员工的流动,使得企业文化难以在员工中长久的扎根。

(三)不重视员工的参与

一些石油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脱离企业实际和员工心愿,文化建设不切实际,企业文化体系如同空中楼阁。在基层员工看来,这些企业文化体系,不仅离自己很远,而且参与与否区别不大。企业文化建设忽视员工的心态,闭门造车式的提炼编造,然后再强制性宣贯洗脑,这样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当前,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应勇于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必须加强低碳文化建设。

(一)树立低碳文化建设理念

“低碳”意识的培育和低碳理念的形成对于企业实现低碳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石油企业要树立低碳文化建设理念。在低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第一,企业领导层是企业文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低碳文化理念首先要渗透到领导层,才能最终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员工形成低碳意识,逐步转化为低碳行为,督促员工学习低碳技能,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另外,企业领导要实行激励措施,用激励的方法去引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使员工的行为逐步达到低碳文化的要求。第二,在员工中推广低碳价值观和低碳文化。对员工进行低碳文化培训,强化员工对低碳文化的认识,让低碳理念植根于员工的心理。第三,发挥石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让各个部门积极参与低碳文化建设。低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参与其中,因此,领导者需要组织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低碳文化建设中来,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建设低碳文化。

(二)制定石油企业低碳文化制度

石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三高”现象(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碳文化的推广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石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实现清洁生产,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低碳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低碳文化制度化,可以给予低碳文化合法的地位,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从而有利于保障低碳文化的有效实施。此外,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低碳文化制度化,更好的保证低碳文化有效实施。

(三)推进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低碳化”

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较少是我国石油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进而影响了低碳文化的建设和实施效果。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但同时也是能耗大,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企业,所以,石油企业要不断探索开发低碳能源,推广使用清洁型能源,如天然气等;实现循环利用,推广资源再利用技术,如余热回收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低碳化能源的研发,坚持走“低碳化”道路,实现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转变,缓解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推广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石油企业不仅要追求公司利润,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在盈利,对股东负责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的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更要注重对社会环境的负责,积极参与到保护社会环境的活动中来。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石油企业要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开创新技术,研发新材料,使用绿色环保产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

篇6

一、景观反映的地域文化层面

地域文化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环境层面包括影响制约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形、地貌、植物、水、气候条件等地景的组成元素,这些元素直接影响景观的面貌,给人们能最直观地感受到的地域特征。人文环境层面包括一定景观环境中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观念习俗、建造技术等,在景观设计中表现为建筑风格、空间环境的布局等;社会环境层面包括特定地域环境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组织制度等,这些因素制约景观设计的发展,体现景观的社会价值。

二、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内涵的特征

(一)生态性

景观的地域性主要指一些特定的景观和景观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特定联系,这种景观的地域性主要显示了景观的动态平衡过程。如果从现代的角度对景观的地域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特定的景观环境中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自然动态系统,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保持特定的平衡才可以。另外一方面则是指人文生态系统,即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自然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平衡。

(二)开放性

开放性指的是景观的地域文化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即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对于景观系统来说,它和其它的系统一样都是动态的,它和其它外部的环境都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所以,景观的演变过程是否存在关系到它的健康状况。

三、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位置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它的形式主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关联,景观自身存在一定的文化、历史以及地方特色。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也开始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它的最终文化还是传承传统的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文化的特点以及现代的精神风貌。比如位于泾县的太子泉度假村,在该度假村接到设计任务要求的时候,首先要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当地的历史文脉进行考察,然后再进行设计,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重点:第一,该地区有一座唐朝时期就存在的泉眼,据说唐朝的皇帝曾经在这里沐浴过,因此得名太子泉。第二,它的地理位置为皖南,很多的建筑和古代徽派建筑文化大同小异。第三,桃花潭酒厂就位于太子泉附近。所以通过以上种种分析,我们总结出,想要对该地进行景观设计,应该把景观的重心放到太子泉,然后在对太子泉周围的环境进行开发。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客户的商业要求,更让景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设计大师在创作中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运用

文化不但是土壤,更是一种底蕴,不管对景观怎样进行设计开发,必须要按照当地的文化进行设计。另外,还要适用于当地的民风民俗,这是设计景观的基础,想要对一处地区进行开发,设计人员必须亲自去当地深入生活,体验当地的风俗人情,然后才可以进行设计工作。比如,莱特大师在1953年设计的留学生宿舍,在设计成功后莱特大师给客户写了一封信,上面说道,由于我对威尼斯的喜爱,我想通过现有的技术,让威尼斯可以重新活过来,我的设计中没有很高的雄心装置,我不能放弃到底的文化底蕴,必须按照当地的民风民俗来进行设计。还有卢浮宫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在对卢浮宫进行设计之前,先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每天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直至设计出卢浮宫,从而让卢浮宫成为建筑界的一个重要成功典范。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只有通过自身体验,才能充分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底蕴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的建筑。

参考文献

篇7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步行街不只是为了满足商业需求的目的,它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一种特有的景观,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和展现文化与历史的舞台。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彰显景观作品独特的内在个性,这样的设计才会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也才能使商业步行街的景观有机地融入到整个区域文化之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地域文化与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商业步行街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创作源泉之一。地域文化在景观艺术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可以充分地表现历史文脉,再现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现代景观设计不再是单纯地以美化人类环境为目的,而是融合了艺术、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复杂统一体。景观的创作体现了一个地域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与生活习惯等。设计师只有在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理解、消化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中,并结合一定的科技手段,才能将景观创作表现得更有生机和活力。对于商业步行街景观艺术设计而言,地域文化并不单单指向场景和物体本身,其本质指向主要是物体背后的东西,即景物固有的内涵、传递的信息和所带来的意义。文化是人类远古经由历史岁月流淌过来的,对个人和社会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景物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形,便于我们去研究那段历史,这就是它所带来的文化意义。景观是文化的物体和载体,文化是景观进化和演变的内涵。

2融入地域文化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分析

西安大唐不夜城于2006年开建,总投资达50亿元人民币,历时3年,2009年9月28日对外开放。它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500m、东西宽480m,目前亚洲最大、街景最长的商业步行街。在总体空间形态上,利用城市道路、广场、内部车系统和步行系统等外部空间,有机地将不同商业形态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唐文化、休闲文化、园林文化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其精致的设计、浓郁的唐代建筑风貌、优美典雅的水系绿景、宏伟的雕塑景观,华丽的夜景,都足以堪称西安的一张世界名片。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道路设施、绿植设施、水景设施、景观小品设施、照明设施等,大唐不夜城景观设计将这几方面同历史文化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融入大唐不夜城的景观之中。

2.1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是商业步行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道路、街区等一起组成城市的空间体系,对塑造城市景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的北入口,运用明显的时代特征,来反映场所的特有性质,即浓郁的唐韵氛围。高低起伏的月牙形地形和水波纹的地面铺装,如同巨浪般向前涌动,象征大唐文化传承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让人进入起点就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局。

2.2绿植与水景

在植物的选材上,根据西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等造景的需要,合理选择各类植物,强调生态性与观赏性,并根据景区不同的功能,将植物分为自然式疏林草地、行道树和观赏花灌木等多种类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达到生态化、景观化和实用化的三位一体。行道树选择的是国槐;常绿乔木选择冬青、侧柏等;地被植物选择铺地柏、葱兰等;藤木和草本植物选择紫藤、迎春、麦冬等。沿步行街景观大道一路南下,沿途小喷泉哗哗淌着流水,一首首唐诗刻在石头上,石头溶于雕塑里,雕塑坐落于喷泉流水中,水流又依偎在灯火辉煌的夜色下,其景煞是和谐迷人。开元广场的喷泉设计别具一格,采用旱喷泉设计,有28个喷口,面积约1000m2,分4排排列。这组喷泉装有喷射冷雾系统,与喷泉一起形成水雾效果,使美丽的大唐不夜城在夜晚更加炫丽诱人。

2.3主题群雕塑

大唐不夜城的景观步行街上排列着9组主题群雕塑,展现了大唐帝国在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至尊地位并彰显大国气象。贞观纪念碑是大唐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由李世民骑马像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其创作既采用了大唐时期的雕塑元素,又融合了西方纪念碑的雕塑手法。碑体由暖黄色花岗岩雕琢而成,李世民及其坐骑由青铜铸成,色差对比明显,历史厚重感强烈,整组雕塑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恢弘的气势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盛况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开元盛世群雕再现了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之景。还有体现盛唐时代文化璀璨的、处于巅峰领域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医药家、天文学家等的雕塑,以及体现大唐盛世崇尚宗教的玄奘广场等等。每一组群雕都凸显一个主题或一个典故,雕塑群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雄伟壮观,栩栩如生,气势恢宏,令人惊叹,令人驻足。

2.4照明设计

大唐不夜城的灯光设计构思源于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彩陶工艺,以造型生动逼真、色彩艳丽而著称,且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夜晚的大唐不夜城是一片灯光与色彩交织的海洋。街道两旁霓虹流转,立体式的灯柱散发出迷人、柔和的光芒。灯光璀璨,音乐、光电、流水、喷泉交相呼应。步行街上两排高高的街灯华丽复古,灯杆顶部带有灯光和花纹的扇形标牌向三面分开,呈现出饱满又不张扬的弧度,造型匠心独具。开元广场上设立了8根LED灯蟠龙柱,东西两侧各有4柱,与8数相合,意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当LED灯柱在夜色中点亮,8根蟠龙柱上面的屏幕幻化出艳丽多彩的光芒,它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文化与现代先进科技手段相融合,传承中华民族的惊魂,它是西安特有的城市地标。

2.5地面铺装

大唐不夜城地面铺装以简洁洗练为原则。步行街林荫大道的铺装以深灰色的仿古透水砖为主,贞观广场以不同色彩的花岗石拼贴铺装来象征贞观盛世的繁荣,开元广场以中国白麻和芝麻灰构成广场铺装的基调材质,中间镶铺彩色光纤玻璃使原本庄重的广场气氛活跃起来。步行街外侧的观光浏览车道以硬质石材方砖铺地,来减缓机动车行驶速度,质感上、色彩上与步行街区域协调一致,增强了整个步行区域的空间效果。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在设计过程中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形成设计元素———融入景观创作”的景观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文化、景观与商业的完美结合,成为西安亮丽的风景线。

3结语

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我们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把与文化、历史、习俗等相关的元素融汇到景观形象之中,从而赋予景观深层次的文化含义,避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出现概念化、雷同化和表面化等问题,在提升商业步行街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为商贸空间带来巨大的品牌效益,力求实现文化、景观与商业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海继平,郑君芝.论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的理性表达[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10)

篇8

关键词:

景观设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地貌,都会限制园林建设,又会促使形成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景观形式。早期人们会模仿自然建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便模仿自然山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式园林,英国有大面积的牧场风光、地形多是起伏的丘陵,因此英国古典园林便有开阔的草地、自然弯曲的湖岸以及蜿蜒的小径,成为另一种风景园林。不仅自然界的整体面貌影响着人们的建园构想,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也会影响到。意大利古典园林被称之为台地园,正是因为意大利国土中80%为山地和丘陵,园林大多建造于斜坡之上,开辟几层平台来建造园林,可以说地理地貌促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再比如阿拉伯国家多是沙漠戈壁,气候炎热,植被稀薄。因此伊斯兰园林多用树、建筑来营造阴影使环境凉爽,避免日光直射,营造水体同时调节小气候。因此古典伊斯兰园林便有了庭院风格。由这些例子可以得出:景观其实是一种人们对抗地域自然环境而又屈服于自然环境,用来营造舒适环境的手段,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2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周维权先生说过“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1]。”园林是以人为中心而主导建造的,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深远。从文化背景、思想方式到、文学、美学、哲学等,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园林中的各个角落。从古至今,造园的演变都是随着不同时期人们思想方式、美学、哲学等的变化而变化的。18世纪之前,古典园林大体分为规则式与风景式两种。东方园林以我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善于模仿自然,倡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和谐的境地,这是由于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决定的。儒家倡导“仁”、“礼”,表现在园林中则是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并重;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并发展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释即佛家讲“悟性”,表现在园林中就是对于意境的塑造[1]。因此这几种哲学思想便引导中国古典园林走向风景式。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崇尚人工美,提倡规矩格律,表现为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序的美。因为西方哲学提倡人力能够影响并且可以改造自然,美是需要人力创造来实现的,人造的园林艺术是自然美的最高境界,自然只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本身[2],因此西方古典园林走向规则式。世界上宗教对于人们向往的世界都有描述,基督教在《圣经》中描述古犹太人对人间理想居所是“伊甸园”;佛教对于古印度人的理想居住环境———极乐世界,在净土宗的《阿弥陀佛》经中做了描述;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为的信徒描述了“天园”的生活情形[2]。在这些宗教中对于造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伊斯兰教。古典伊斯兰园林庭院设置十字交叉的四条水渠,象征“水河”、“乳河”、“酒河”、“蜜河”,相交之处通常放置喷泉、水池。种植了大量的果树不仅遮阳也可以采摘,象征永远取之不尽的水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古典伊斯兰园林的建造大多是以“天园”为模板,可见伊斯兰文化在园林中的影响。人文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园林风格,也会影响到一个园林中的细节,包括铺砖图案,雕塑种类,颜色,照明样式,置石位置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环境对于园林设计是重要性。

3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园林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古典园林的封闭式、内向式转向为现在的开放式、公众式的公共绿地。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文明,到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再到现在以信息、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园林的发展和新趋势。工业社会大背景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中产阶级崛起,人们追求自由与平等,在1857年美国中央公园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近代公园的开端,园林不再是为权贵所私有的财产,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场所。经过多种公园风格,如极简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等变化,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们更加关注生态修复,后来便产生了的生态主义。而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全球化的社会带来趋同性,全世界大城市的公园绿地都十分相似,因此地域主义的倡导便产生了,其实也是回到建园的初心,从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出发,建设适于本地区人们使用、社会认同具有归属感的公园绿地。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花园城市”,但它也是从工业化时期环境被破坏的状况下走向了花园般城市的,这都归功于新加坡自上而下的政策也就是社会环境。1965年建国后迅速的工业化使原有绿意盎然、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世界,但是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问题并且做出了决策[3]。20世纪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80年代引进植物、设休闲设施,90年展主题公园建立生态廊道系统,21世纪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这些使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行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力[4]。

4结语

一段时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并不是由一个因素一蹴而就的,不单单因为自然环境或是人文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因为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而这三个因素共同形成的便是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是受地域限制的,体现地域特色的,为当地区人们服务的,是充满认同感、归属感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9

文化对艺术设计的渗透是影响其形式表现的重要因素,就环境艺术设计而言,文化对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制约与影响。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域环境因其文化内涵的不同,所体现出的人文环境特征也有所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民族、地区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因习俗和地域的不同又伴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也形成了不一样的环境风格特征。因此地域文化在环境中的物化结果,最终形成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外在表现——即人文环境体貌的差异。

文化是具有不同层次的综合体,按照传统对文化的提法,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要了解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也应从文化的这两个层次入手来进行探究。

一、文化的物质层面对环境艺术形态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所谓:凡居民材,必因大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在人类聚居、建筑空间等方面自然地理要素始终起着制约作用。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建筑是体现文化的物质层面对环境艺术形态的影响的重要元素之一。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建筑形式多样,民居建筑形态的多样性是体现这一特点的最好写照。在我国的传统地方建筑的建筑形式处理、材料运用上都体现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东北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这就形成了因环境气候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建筑形态。再如我国西北地区四季干燥,多风沙,因此很适合用土坯建房,像山西的窑洞,新疆的土坯房从建筑材料到空间布局都适应了这一地域的气候特征。而我国云贵地区气候多潮湿炎热因此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干栏建筑整体通透轻盈,这样的建筑形态与自然地貌和气候有着深层次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建筑的空间构筑、细部处理上无不深深烙下了适应自然地理环境的印痕。例如建筑的架空、阁楼空间、敞廊与檐廊、挑檐与格栅窗、屋顶的坡度等。

另外建筑的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因此建筑所处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也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乃至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特征,将建筑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与自然的关系相融合。

二、文化的精神层面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表达方式,无论是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生活方式都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因此社会思想意识及民族文化特征对环境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

1、自然崇拜对环境及建筑艺术的影响

自然崇拜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引火器,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及生存的自然环境萌生了神秘莫测的崇拜意识。对自然崇拜意识的长期积淀进而内化为不同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生态文化观和特有的地理环境观。独具藏民族特色的林卡艺术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藏族林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园林形态,是依托大面积的绿色自然环境,形成以非规则式布局为主体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蕴涵了藏民族审视高原自然环境的空间意识,是藏民族心目中理想景观的现实神物。其特有的艺术特征与藏民族自然崇拜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崇拜对建筑的影响仅从我国古典建筑的大屋顶形式就可窥见一斑。我国先民崇尚凤鸟,大概因为凤鸟能在天空自由飞翔、更接近伟大的自然神——太阳,进而将凤鸟通过符号性的象征赋予其天空、太阳的隐喻。在建筑屋顶的形式与结构的表达上充满了这种隐喻的意味,那飞挑的屋檐更像是羽翼的象征。

2、生活习俗及图腾崇拜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在环境艺术当中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也可以说是地域民俗风情的体现。在我国不同的民族建筑中,其用以装饰的吉祥图案就把这种民俗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等等。还有道家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使追求长生成为了普遍的人生目标,于是就有“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等吉祥字样以及“五福捧寿”、“群仙祝寿”、“寿比南山”、“松鹤长春”等吉祥纹样。传说吃蝙蝠肉可以成仙,蝙蝠图案成了吉祥的象征。这些名目繁多的吉祥图案被大量应用于各类装饰构筑物之中,成为民俗文化的一大特征。

图腾信仰,即图腾崇拜,是古代大自然信仰中发展出的信仰形式。图腾(TOTEM),是印第安语的译音,意即原始时代的每个氏族部落,都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以至无生物作为保护他们的象征或标志,因而这个氏族或部落视之为忌物,信仰并崇拜它,以促使氏族或部落的发展或繁荣。如侗族人所崇拜的图腾图式主要有龙蛇,尤其对龙图腾意象的文化表达,风水、民居、寨门、风雨桥等无不与龙的喻象有关。鱼也是侗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在侗乡处处可见鱼的形象,以鼓楼的雕饰彩绘最为常见。

三、环境艺术设计地域性特征的遵循原则

1、 遵循地域文化的本意内涵

任何一个地域的文化都是经过千百年来不断沉淀传成发展下来的。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的号角吹响了很久,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确立,反而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弱势文化的味道,它自身的特色,在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往往容易被忽视,丧失文化上的识别性。因此在设计中遵循地域文化的本意内涵,而不是过于追求摹写符号的表象形势,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性发展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域环境,无论是在何种文化脉络下成长的,其形体环境均能自然而清晰的展示它的特色表达其文化上的魅力。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只有准确把握并挖掘地域环境的的文化特征,才能使其的设计富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文化的内涵,做到科学利用,合理传承,使不同地域的环境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在设计中肤浅而表面化地运用传统符号和艺术形式只能是表象的对文化的理解。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融合要理解传统形式中的内涵,深入分析和提炼其精华,运用不同的设计语言,表现其文化内涵、人文意境和美学特征。

2、尊重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审美习惯

不同的地域环境因自然环境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从而伴生了不同的民俗风情,也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标准首先要满足当地居民的习俗及审美习惯。在设计中应考虑到人们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的思维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精神的、意境深邃的设计作品,才能形成独特审美情趣的艺术风格。

3、尊重地域的自然差异符合自然规律

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包括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城市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的自然特征是城市形体环境特色的结构层面,一定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往往是独特的、无法模仿的,人类在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审慎地“装点自然”。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巧借自然、融于自然、丰富场所、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环境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能显示出新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总结

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关系相对文化而言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而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则是一个特色与内涵的问题。设计是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延续,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更多的是文化的意象,使环境具有易识别性及亲和性。在环境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抄袭与模仿是阶段性的,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阶段,一味的抄袭与模仿会使地域文化丧失鲜活的生命力,破坏文化环境的生态性。只有立足于本土、坚守本源才能做到兼容并蓄合理的学习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

参考文献

篇10

一、地域与文化的概念

文化不仅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总体来讲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精神财富包括人类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等意识形态的部分,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自然科学与地理环境等。地域主要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地域主要包含几大特点:地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区别;地域之间存在地理位置的差异,有一定的范围界限;地域带有本土特点,因此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地域带有不同的特色。在不同的范围之内,地域有不同的概念,如果在世界范围内,地域文化指位置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从我国的地理位置来说,不同地域的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不同地区主要包括南方、北方等不同的地区。因为社会结构的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即使是同在东方的中国与日本,在园林景观方面也因为地域的不同,建造风格迥然不同。我国的园林因为受到儒家、道家等的影响,因此强调“天人合一”,在园林景观建造方面更多的强调神似,而不追求形似,往往利用周边的景色,借景让建筑跟园林的景观融为一体;在日本建造园林方面追求精致,因为日本为岛国,其海洋面积较大,在其建造的园林景观中多体现海洋文化,因此其发明了“枯山水”园林设计的手法。

二、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一句著名的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指的是不同的地域文化造成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相同。众所周知,北方人豪放,南方人婉约。不同的地域文化的构成却是相似的,都是由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组成。自然特征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人文特征主要包括当地的风俗习惯与行为方式,如北方人喜吃面食,而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这都是人们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做出的改变,深刻体现了地域对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的影响。俗语“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造就了现在社会的缤纷多彩,造就了多彩的世界。地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其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地域文化固然有自身的特点,但是随着民族的不断融合,地域文化也在逐渐的接受外来文化,丰富自身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因为地域文化的形成要素以及机制的特殊,因此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形态稳定性、历史传承性等特点。地域文化也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地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借鉴。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不与其他的文化相互渗透、交流的,这样一味的自闭,只能追溯不上时代的潮流,丧失文化的生命力。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地域文化曾经很辉煌,后来因为没有追随时代的脚步,而被社会所淘汰,直到灭亡。因此地域文化只有拥有广阔的胸怀来接受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评判,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社会的发展,才能成就地域文化的缤纷多彩,造就其独特的魅力,这同时也是所有文化发展的规律,今后地域文化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认清这一点。因此关于不同地域文化的研究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研究力度,其中内容包括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成果以及交流的经验等,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

适度保留地域传统可反映园林景观的精髓,这就需要我们巧妙的处理所保留的建筑物的构造与空间。主要以删减为主,从而保留并提取出具有特征性的精华。由于保留相对简单,且能凸显出所保留部分的效果与协调性,同时对周围景观所造成的破坏力较小。通常情况下,价值较高的历史文物、古典园林需尽量保留,确保其整体性,通过减少损害来还原传统文化真实面貌。设计园林景观时切不可望文生义、纸上谈兵,设计人员应先潜心手机整理该地域的特色资源,然后提取出能展示风俗、传统的典型艺术元素,并以相应的形式加以体现。该设计方法重在元素符号的挖掘,且不必完全遵循传统空间设计思路。但需注意的是,该符号必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鲜明的形象感。上述元素符号不能局限于建筑物形式,还可充分放大文化与民俗特征,表现形式多为下品与园林雕塑等。此外,我们在保留既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需充分挖掘。如仅将保护和维持作为设计方向,其文化内涵则会随时间变化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设计时不仅要有保护精神还需具备挖掘、传承的理念。这类设计需要设计师充分了解该区域的历史沿袭、风土人情,设计过程中不可一味模仿原建筑,还要再现历史风貌和整体思路。园林景观内的小品、雕塑等应作为历史文化的延伸与放大,充分体现出历史人物,当地民俗等更具历史特色的艺术品。这种设计思路是以传统建筑为依托,通过深度挖掘各种文化找出其潜在规律。如有可能,可将通过历史再现、文化沉淀、近展、当前状况等作为脉络加以演示。

四、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

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园林景观的设计也不相同,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不同的自然人特征与人文特征,这些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带给园林景观设计师不同的灵感,通过不同地域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的利用可以充分表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脉,也能够再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园林景观设计师只有深刻的研究地域文化,并且对不同的地域文化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挖掘以及吸收,应用到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才能真正的体现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内涵,让自己的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加具有地域特色,也更有鉴赏价值。园林景观设计为地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载体,并在这整个创造过程中地域文化得到了创新,并且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的成果展现按了出来,其自身的表现力给地域文虎的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地域文化中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民情等也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并且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的时代特征与现代文化的时尚性有机结合,这样也能够让人们更加地了解历史,体会当地的地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种为形似;一种为神似;另一种为神形兼备。形似是指地域文化的物态化的存在,是指在园林设计当中所建造的器物具有地域文化的形态特征,形似主要通过再现与点睛等手法实现,是文化意义上的表层的体现;神似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所看不到的东西,神似是游离在园林景观设计载体之外的,这种神似隐藏在形式之外,却也在形式之中,主要是通过园林景观的硬件反应出地域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意识等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是文化的深层体现。可以通过地域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或者是夸张,重在神而不再形,人们所处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虽然外在的东西没有体现,但是却能体现到那种意境,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形神兼备,是指对神似与形似的结合,不仅体现在外观上,也同样体现在内涵上,形似中有神似,神似中有形似,两者共同融与景观设计之中。

五、地域文化的回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我国越来越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文化在面临着发展与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外来文化给我国本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有很多人被外来文化吸引,主张抛弃本土文化而发展外来文化。本文认为这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因为外来文化有其根植的土壤,并不适合我国的发展。我国发展文化也只有基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才能提升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屹立于民族之林。

六、结语

因为地域文化正是因为地域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特色,只要地域位置的不同没有消除,地域文化就不会消除,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针对园林的景观设计本文认为只有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才能获得发展,得到更多认可。

参考文献

[1]宋婷婷,信桂玲.浅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所起的作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3).

[2]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3]邵龙,赵晓龙.走进人性化空间[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

[4]屠苏莉.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

篇11

二、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经营观念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石油企业作为高耗能企业,对碳的依赖性很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理应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倒逼”机制会促使石油企业树立低碳发展理念,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物质文化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低碳环保标准,旨在加强环境监管。由于碳排放的严格限制,特别是碳税、碳关税越来越高,使得石油出口企业在出口高能耗产品时受阻,对其生产高能耗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低碳消费理念在社会公众心中越来越深入,低碳产品必将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对低碳产品也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影响

低碳管理要求石油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削减开支、厉行节约,如削减差旅开支、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等,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同时也要求员工个人行为低碳化,比如尽量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少开私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随手关灯、关水、关门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3]。

三、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一些石油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文化建设上;一些石油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进行标识建设、出版期刊、举办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比如单位墙上、车间内、办公室都是“诚信、创新、团结、奉献”等标语口号;还有部分石油企业搞形式主义,简单地把以前的做法通过修饰变成新的企业文化。这些认识实质是没有领悟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思潮的价值所在,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导致企业文化表象化、空泛化,不能落地生效。

(二)文化建设随意性强,缺乏传承性

一些石油企业视文化建设为“摆设”,可有可无,十分随意,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同时,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盲目跟风,导致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4]。此外,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领导个人意愿一旦不坚定,就会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出现中断,失去连续性。特别是领导层的更换,导致企业经营理念发生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难以传承下去,再加上企业员工的流动,使得企业文化难以在员工中长久的扎根。

(三)不重视员工的参与

一些石油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脱离企业实际和员工心愿,文化建设不切实际,企业文化体系如同空中楼阁。在基层员工看来,这些企业文化体系,不仅离自己很远,而且参与与否区别不大。企业文化建设忽视员工的心态,闭门造车式的提炼编造,然后再强制性宣贯洗脑,这样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当前,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应勇于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必须加强低碳文化建设。

(一)树立低碳文化建设理念

“低碳”意识的培育和低碳理念的形成对于企业实现低碳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石油企业要树立低碳文化建设理念。在低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第一,企业领导层是企业文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低碳文化理念首先要渗透到领导层,才能最终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员工形成低碳意识,逐步转化为低碳行为,督促员工学习低碳技能,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另外,企业领导要实行激励措施,用激励的方法去引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使员工的行为逐步达到低碳文化的要求。第二,在员工中推广低碳价值观和低碳文化。对员工进行低碳文化培训,强化员工对低碳文化的认识,让低碳理念植根于员工的心理。第三,发挥石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让各个部门积极参与低碳文化建设。低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参与其中,因此,领导者需要组织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低碳文化建设中来,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建设低碳文化。

(二)制定石油企业低碳文化制度

石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三高”现象(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碳文化的推广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石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实现清洁生产,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低碳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低碳文化制度化,可以给予低碳文化合法的地位,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从而有利于保障低碳文化的有效实施[5]。此外,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低碳文化制度化,更好的保证低碳文化有效实施。

(三)推进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低碳化”

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较少是我国石油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进而影响了低碳文化的建设和实施效果。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但同时也是能耗大,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企业,所以,石油企业要不断探索开发低碳能源,推广使用清洁型能源,如天然气等;实现循环利用,推广资源再利用技术,如余热回收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低碳化能源的研发,坚持走“低碳化”道路,实现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转变,缓解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推广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石油企业不仅要追求公司利润,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在盈利,对股东负责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的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更要注重对社会环境的负责,积极参与到保护社会环境的活动中来。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石油企业要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开创新技术,研发新材料,使用绿色环保产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6]。

篇12

地理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学不仅关系到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也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教育发展目标息息相关。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课堂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还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要让学生学会处理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掌握地理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地理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2中学地理教学问题分析

目前,各校地理教师虽然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兴趣。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学生普遍面临中考升学压力,但是地理科目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备受重视,地理学科在中学课程中很多时候被视为一门副科备受冷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会对地理学科学习缺乏兴趣,出现厌学偏科现象。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状态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若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授课激情活力,学生会受到不良情绪的感染,课堂参与积极性下降。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繁多,时间有限,教师有时为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进行地理新课导入时往往采用较单一图片、问答法导入新课,缺乏教学新意,在讲授新课时较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较好地将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结合起来,致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未得到有效激发。

第二,课堂教学手段传统、陈旧有待创新。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学设备较落后,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尚未实现全国范围的普及,很多地区地理课堂上教师仍然在使用较简略的道具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章节时,涉及的概念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若使用简单的道具进行演示,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一般都是在中学时期开始系统地接触地理学科,并且中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好奇心较强,在向学生讲授地理知识时若能采用形象的、动态的教学媒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第三,中学地理教师师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据调查表明中学里非地理专业毕业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比重大,其中主要是语文、英语和数学等学科教师兼代地理课;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兼代或改教其他课的也大有人在,学非所用或用非所学的现象严重。[1]很多中学地理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层次偏低问题。学历结构以专科为主,本科次之,研究生学历的地理教师人数较少。职称方面,初级职称及以下人数居多,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较少。这种师资水平现状会对地理教学产生不利影响。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很多中学地理教师教育理念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甚深导致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导致的结果是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现象。这将不利于中学地理学科的长远发展。

3中学地理教学问题优化路径

31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的推行提倡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精神,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应由课堂主导者变成课堂的引导者。以往的中学地理课堂较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欠佳。若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及认知规律着手,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只能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自主探索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掌握与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导入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并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理知识的贴切性。[2]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诗句、趣味性小故事等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2运用多媒体教学,创新教学手段

篇13

前言

低温甲醇洗技术就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在同一装置中运用甲醇洗涤法脱除多种杂质,利用低温下的甲醇能很大程度的溶解和吸收H2S和CO2等酸性气体、但是不会或很少溶解和吸收H2和CO2这一特性,以便真正溶解粗煤气中的H2S和CO2等酸性气体,最终实现净化煤气的目的。此技术能有效地溶解碳、硫物质,切实提高煤气的净化程度。

一、甲醇洗技术概述

低温甲醇洗方法(RectiSolProcess)是指充分利用甲醇来吸收酸性气体。它主要是以甲醇为主要材料,对煤气中的酸性气体进行净化除酸,此方法在石油化工和城市煤气排污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方法的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首先,低温甲醇洗法对酸性物质的吸收力较强。因为低温状态下的酸性物质气体分压较大,使得其溶解度得到提高,对酸性溶解相当有利。其次,低温甲醇洗技术的溶剂稳定性好,不容易起泡和降解,产生的净化效果良好。再次,低温甲醇洗技术吸收性较好。在对碳物质或硫物质分开处理后,可以实现碳物质转化为肥料、将硫物质转化为硫磺,这样实现低温甲醇技术的经济实用性。最后,低温甲醇洗技术的原材料来源较为广泛,可以有效的降低技术成本,更好地促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二、气净化技术的运用现状

1. 一些煤气化工厂酸性气体含量过高

因为煤气中含有较高的酸性气体,会严重损害相关的设备,最终会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酸性气体过高会影响企业的控制力,不能有效降低原材料中硫元素的含量,浪费成本。例如,某煤化工企业原材料中硫化氢气体的含量远远大于国家标准,造成低温甲醇洗技术的效果发挥不是很明显,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2. 低温甲醇量损耗过多

要想提升煤气的净化效果,就必须严格控制低温甲醇的消耗量,确保低温甲醇洗技术的应用效率,更好地实现煤气净化效果。在我国现阶段,各企业一般都采用鲁奇技术,这种技术由于结构工艺设计的不合理性,非常容易出现甲醇浪费现象,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煤气中的酸性物质,反而会增加其中甲醇元素的含量,更加不利于煤气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鲁奇装备还可能造成甲醇循环量过大或过小,如果过大就会导致甲醇消耗量的上升,如果过小则净化效果不明显。

3. 低温甲醇洗设备没有清理干净

因为酸性物质具有腐蚀性,所以在处理时,设备上经常会出现各种物质的聚合物,如果没有及时清理这些污垢,就会降低净化装备的净化效率,影响正常工作。同样,如果不做好低温甲醇洗装备的管理工作,则非常容易降低净化装置的制冷效率。如果制冷设备出现故障,会导致净化过程中吸收压力过高,造成甲醇低温状态不明显,制冷效率明显不足。此外,冷量不足还容易造成稀氨水的数量不足,对酸性物质的吸收效果不明显,导致煤气净化效率低下,不利于煤化工企业正常运转。

三、低温甲醇洗煤气净化技术操作要点

1. 控制甲醇循环量

一般地,在甲醇再生度、操作压力、温度等条件其本相同的情况下,甲醇循环量越大,煤气净化度越高,但是也要控制循环量,因为过大的循环量会增大系统动力消耗,增加冷量损耗,同时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所以,设计与操作要满足相关工艺标准,尽量减少系统甲醇循环量,找一个最佳点。煤气的杂质中的CO2不易脱除,系统循环量是依赖于CO2的吸收率。这里指的系统甲醇循环量,就是终洗段顶部和中部的甲醇进料量,其余各段洗涤用甲醇,均系终洗段底富液甲醇,所以,终洗段甲醇进料量,代表了系统甲醇循环量。生产经验证明,当净煤气中CO2净化度为1%以下,粗煤气中CO2含量为35%时,甲醇循环量控制在260标米。CO2组分量/吨甲醇,生产既稳定又经济,是最佳点,据此可得出甲醇循环量与粗煤气量的对应关系;(操作温度一5O℃,粗煤气中CO2含量35%,净煤气中CO2小于1%)。

2. 控制循环甲醇纯度

在低温甲醇洗煤气的生产过程中,因为煤气带水,或再生度低,或低压再生部分再沸器,水冷器泄漏等原因,会降低甲醇浓度,最终影响到煤气的净化效果,在其它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净化度会随着甲醇纯度或再生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是不会成等比例下降。相关生产情况说明,甲醇纯度在95%以上时,对净化度影响较小;在95%以下时,对净化度的影响随纯度降低而急剧增大,当纯度小于80%时,工况恶化,基本无法持续运行。一般地,循环甲醇纯度应保持在98%以上,这不只是净化度的要求,也是整个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需要。因为除设备泄漏、闪蒸膨胀不彻底这两种可能性外,循环甲醇纯度下降,大多是由于吸收塔预洗段操作不理想所致。煤气水通过预洗段进入主洗段的同时,轻组分油类也随之进入系统循环,它会在闲蒸再生系统发生聚合反应,导致系统堵塞,所以,应该确保循环甲醇的纯度。

3. 控制操作压力

压力是低温甲醇洗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在决定全系统的压力水平时,有助于高压吸收,低压有利于CO2及H2S从甲醇中解吸。低温甲醇洗工艺充分应用了压力变化来促进吸收和解吸过程,采用了分段吸收和分段解吸。避免表面传递过程中的推动力损失。为控制好吸收压力,保证吸收效果,达到工艺要求,可采取以下方法。

在装置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气量,提高系统的工作压力;

在供气不足的情况下,可关小吸收塔气体出口调节阀,减少压力的损失;

在系统前负荷波动较大或系统后倒换压缩机时,应及时关小吸收塔气体出口调节阀进行调整,以防压力降得过低。

4. 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甲醇洗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温甲醇洗的净化效果取决于酸性气体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和达到气液平衡时酸性气体在气相中的分压,而这两项因素都是温度的函数。酸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低温对有利于气体的净化。温度升高,甲醇蒸汽压增大,甲醇的损失就增加。所以,应该在低温下操作,这样既能确保甲醇良好的吸收效果,又能减少甲醇损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平衡冷量。

5. 降低甲醇损耗

甲醇消耗指标是衡量低温甲醇洗装置设计水平与操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又是本装置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目前,各装置实际消耗指标总体上在1.0~1.4公斤/千标米净煤气之间,均高于理论设计指标。针对该问题,各厂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从设备、工艺、操作等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a.提高制冷深度,降低操作温度;b.各低温释放气冷段增加分离器,常温蒸馏释放气增加氨冷器冷凝甲醇;c.加强分折检测;d.甲醇再生采用逐级闪蒸膨胀, 降低压差。减少塔体阻力,塔顶加装高效除涞网,避免带液;e.加强精馏塔操作,控制废水中甲醇古量小于O.5%;f.改善氨冷器材质,提高换热效率;g.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稳定操作;消除跑、冒、滴、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