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与心理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与心理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与心理学

篇1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广义而言是指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能力。

探讨佛教禅学和心理健康之关系,首先要区分两个问题:第一,佛教禅学对心理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其发生机制又是如何;第二,能否把佛教禅学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作为预防、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禅定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佛教一向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被视为佛法心要的高度概括。在佛教看来,我们内在身心乃至外在山河大地,无非都是因为心所造的业力所成。大乘经总结为“万法唯心”,宣称世间三界五道、出世间的声闻、独觉皆是由心而生。然而,包括人类在内的三界,一切众生的心都被无明所覆,产生贪、痴诸种烦恼,而有生老病死等无尽的苦果。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佛教提出了“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的心理发展路线,而达到解脱的终极目标。禅定正是佛教知心、宰心、净心的具体实践。如大乘《解深密经》卷三说:“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观)所得之果。”通过禅定的修习,人可以如实了知心的体性、本质、各种功能,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灵,将之净化,最终达到常乐我净的解脱境界。

为什么禅定能有如此大的力量来改变心灵呢?按佛教的解释,这种力量是我们的心本来具有的,禅定只是用来激发这种力量的工具。这种力量,佛教解释为“般若”,即出世间的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其中最重要的修慧,就是通过禅定的修习而证到的如实智、自然智。只有激发出出世间的般若智慧,才能真正证得“心”的本性,进而自净其心。小乘三学、大乘六度,乃至禅宗定慧一体之禅,无不是围绕这点展开的。

禅法在心理健康中的运用

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对自己心理探索的渴求,此时人们突然发现,早在人类古老的过去,东方就流传着心灵锻炼和探究的特殊方法。东方的瑜伽、气功、禅等散发出神秘诱人的气息,吸引着空虚繁忙的现代人。于是,一些学者试图把佛教禅法应用于心理保健中,从东方古老的智慧中寻求现代人心灵保健的良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制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0份;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及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年龄11~13岁290人(64.2%),14~17岁162人(35.8%),平均年龄13.32岁,男生215人(47.6%),女生237人(52.4%),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2份。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他们多数不知道本地区有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愿意通过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解决,仅有少数人愿意到儿科门诊治疗;大多数的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而且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儿童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知道他们的所在地有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当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还是愿到当地医院的儿科寻求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不能鉴别出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时,总是被当着躯体疾病就诊于儿科门诊。

为什么心理问题常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引起了躯体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相应部位的症状,即内在心理问题以躯体功能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2] 。

现今,为什么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呢?资料表明,我国3~15岁的孩子中,5%~15%存在着心理疾病,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约25%~30%,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要在本科以上水平,他们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及心理发育年龄特征,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儿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若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久久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三种形式。

3.1 情绪表现 如恐惧、焦虑、沮丧、抑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例1,女,7岁,因纳差、呕吐2个月余来诊。患儿2个多月来不思饮食,反复腹痛,有时呕吐,就诊多次,予消炎开胃止吐解痉等药治疗无效,钡餐透视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详问病史,患儿发病均在晨起刷 牙或早饭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症状消失,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嘱家长停止喂药,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心理因素,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上学的兴趣。病情分析:该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均在早晨即将上学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上学的行为,是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转化为机体的不适即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出来,药物治疗无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和学校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念头,增加其在学校生活的乐趣,随着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症状也就自行消失了。 3.2 行为表现 如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等。

3.3 生理表现 以拒绝上学和拒绝考试为主要表现的学校恐怖症、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焦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尿急、尿频,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头痛,晕厥,叹气,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耳鸣,瘫痪,抽搐等;以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忧郁症和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分离性焦虑。例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患儿哮喘发作3天,多次就医,门诊予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平时学习成绩好,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3天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母亲责骂后当即呼吸加快,继而哮喘样发作,入睡后消失。入院诊断癔病。在母亲的参与下给予暗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症状很快消失。观察1天,未再发作,次日出院。病情分析:该儿平时比较依赖父亲,父亲的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当其还未从痛苦中走出时,又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母亲的批评,自觉委屈,感到无助,气郁胸中,遂利用自我精神防御机制中的转化机制将精神上的痛苦躯体化,以哮喘样发作形式来解除自己的内心苦恼,以此引起母亲的关注,求得母亲的原谅。例3,女,4岁,反复咳嗽半年余,曾多处就医,先后服过中西药,收效甚微。体格检查除咽部稍充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胸片提示肺纹理稍增多。仔细询问病史,咳嗽实为清嗓动作,入睡后消失,诊断发声抽动。予以镇静止咳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消失。病情分析:该儿病程半年,久治未愈,患儿伴着药物生活了半年。该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引起咽喉部不适和咳嗽,病愈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了惰性兴奋灶而反复出现抽动动作 [5] 。因咳嗽不愈,家长焦急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使症状得以强化并延续,经镇静药治疗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焦急的家人看到了希望,喜悦的心情影响了患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心理紧张因素解除,症状得以控制而消失。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在不经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治疗。以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为主的孩子常被当作任性、调皮、不听话和坏孩子;以生理表现为主的躯体症状出现后和家庭环境的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化 [3] 。这些由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症状的儿童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 [4] ,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医院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心理学知识,在询问病情时往往就会只考虑躯体疾病而忽视对心理因素的追究,只做躯体检查不做心理检查,在进行疾病诊断时考虑的是病理因素,很少能把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躯体症状常常会被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哮喘、咽炎、胃肠炎、尿路感染、脑炎等疾病,做各种检查,服许多药物。只有当孩子的症状久治不愈时,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心理咨询,造成了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化,对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响儿科医生最佳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小儿心理的忽视 [6]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儿科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卫生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要从患儿本身疾病、环境、心理状况几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发病原因,以防漏诊和误诊,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亚松.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0.

2 Egger HL,Coostello EJ,Erkanli A.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ˉ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descents:stomach aches,musculoskeleˉtal pains,and headaches.J Am Acad Child Aclolesc Psychiatry,1999,38(7):852-860.

3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3-265.

篇3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路易斯•特曼(Lewis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C.G.JUNG)部分关于生活意义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学者赛里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和思想,此后更多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斯奈德(SnyderCR)和洛佩兹(LopezSJ)2012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手册》,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笔者通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积极心理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异同进行对比和总结,有利于帮助学者们进一步理解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心理复原力”与分析心理学“自性”

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又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弹力,与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潜能或者特质有关,代表了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是积极心理的核心概念和心理资本之一。积极心理学是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直至2006年学术期刊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关注,究其原因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理工作者的困惑与成长有关,作为高校心理工作,心理工作者们反思不应该沦为“救急”工作和心理应激的处理,而需要把心理工作前移到预防和普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需求和反思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的在教育系统得到关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性(self)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词汇,荣格在荣格文集中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荣格心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种子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前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样子,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破土而出,象征性描写人类自性化过程,在其中我们隐约的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复原力的影子。由于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荣格分析心理更加注重作为人格整体的自性描述和整合实现;而作为积极心理更多的从人格的内因和家庭、学校、社区等外因描述,也就是在哲学和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也正经历着类似过程,东西方正如一个人在两条道路上的探索,东方注重对内在的精神性的探求,西方注重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探求,从不同渠道和方向达到同一个方向,人类的心灵的完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由于其先天的与东方哲学的亲近,使得其在东方的现代传播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与中国文化心理结合越来越呈现生机勃勃之景象。

二、积极心理学和荣格心理的“内驱力”

国内积极心理学者郑林科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内驱力”(innerdrive)由拉力和推力组成,推力是需要动机,是原始因,指向现实保障的需要;拉力是目标动机,是终极因,有满足产生激励效应;其中驱力的心理体验也即附属驱力、认知驱力和兴趣成为内驱力的重要组成,其中群体动力、激励理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内驱力呈现正相关。根据动力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人的外在表现,所呈现出来具有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质等内容,而在这些方式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innerdrive)心理学家荣格(C.G.JUNG)一直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且以“生命驱力”为前提。他认为内驱力就是一种生物信号,它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具有驱动效应,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作用。它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来源于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人类积累,是整个人类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能够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两者都强调了驱力对于人类心理的动力作用,但不同的是积极心理更多的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和干预,分析心理学更多的在无意识尤其人类集体无意识方面描述,正如荣格所说:我的兴趣不是治疗神经症,而是致力于使人走向内心的神圣事物。有趣的是一旦人和他内心的神圣事物发生了真实的连结,他就摆脱了疾病的诅咒。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幻想”与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

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提出积极幻想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以及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一种过滤,主要过滤的是消极认知;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进入个体自我意识之中。积极幻想代表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的把握以及寻求快乐的本能的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保护也即防御。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其认为意象本身是具有自主性的存在,并具有独立的生命意义。两者都描写这种状态与意识状态的不一致,但一个从歪曲和扭曲意识描写,而另一个则认同为这本身具有自主和真实,也就是说由于两者对于意识的描述的出发点不同虽都处于类似状态,但中间建构机制却又有不同,却又最终认为对于人类的疗愈和发展确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无论从理论缘起、心理动力还是技术方法等方面有一些渊源,但由于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又使得两个研究在不同渠道开展工作和论证,即建构起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同,最终却又殊途同归,都强调了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寻找以及整合。

篇4

讲讲中国家庭那些常见的严重浆糊逻辑吧。现在明白,它们多源自婴儿期的心理:你我不分(即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整个世界都浑然一体,且婴儿“我”是绝对的世界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符合我想法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敌意的。

第一条浆糊逻辑: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设想家中有ABCDE五个人,而你是A,依照这一逻辑,你就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并且,你深切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变BCDE。

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处理AB、AC、AD、AE的关系,至于BCDE间的关系,除非很特殊,否则你不干预;浆糊逻辑则是,BCDE如何相处是我的事,而我和谁相处,也是每个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们都要知道,都该为我说话。

第二条浆糊逻辑,是中国家庭总是一锅粥搅不清的关系,且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并且,那个最想管事的人,他常常正是家庭各种冲突的根源,因他搅到了每个关系中,因而制造了大量问题。守住界限这一点很重要,也特别想说,别拿你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过度干涉别人,特别是别人间的关系。

第三条浆糊逻辑:我和你之间是透明的。即,你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是怎么回事;我不用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这是婴儿对完美母爱的渴求,成年人若持有这一逻辑,会很可怕,会造成无数误会。并且,这一逻辑总伴随着偏执,即,你怎么会不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呢?!你就是这么回事,我当然知道!

在中国家庭,界限之所以难建立,是因为对于普遍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来说,界限和清晰,意味着亲密感的完全消失,有来访者说,界限就等于死,她的意思是,确立界限,就意味着被抛弃。对于更多人来说,不能建立界限,是因为我们整个文化没有界限意识。

第四条浆糊逻辑:你们:你;我们:我。即,你家(族)中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烦;你让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烦。反之亦然。譬如,你和婆婆起冲突,你找老公麻烦;你和老公起冲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烦;你和小姑不顺,你找老公麻烦。

就此澄清一下。当然,婆媳关系的关键是那个男人,他若能来调节,那是最容易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个人有了问题,你都要让这个男人去解决。并且,常常是,男人恰恰因各种心理原因,他总是最容易退缩的那个人。这个时候,作为妻子,你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很重要,而不是只要一起冲突就找老公,并且将他们家族给你的所有不快,都转给这个男人。

第五条浆糊逻辑:所有事都黏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当下。无数人发现,伴侣(特别是女性)记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坏他们永远记得。并且,他们将这些坏揉成一个整体,带着这个整体去看当下。结果是,现在这一刻你做得再好,也永远是沧海一粟。

通常这个痛苦整体都指向一种感觉:你对不起我!

篇5

(一)

首先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考察。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德育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整个教育思想理论是同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则晚于教育学产生在近代。现代的德育学理论是传统德育思想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成果。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思想理论,还是近现代的德育学,从来都是重视研究德育客体的心理现象,注意吸收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异常丰富,构成了一幅以儒家为主干的各种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长画面。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很早就已不自觉地涉足心理学问题。比如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又比如,贯穿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的人性论问题实际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德育要培养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决什么是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人性的构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产生较完备的心性学说,这是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还处于彼此交融的状态,二者的相关性还更多地为融合性所遮掩的话,那么到近现代,当德育学和心理学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二者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了。下面仍然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论述。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德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列举几部以说明这个问题。早在1986年全国六所院校教育系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对于德育学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为德育提供心理依据,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学要吸取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第3页)在1990年上海杨德广著《大学德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又明确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页)该书还专门列出一章,应用心理学理论来论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1993年南京大学张锡生著《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随着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第100页)该书还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国台湾七十年代由龚宝善编著的《德育原理》(国立编译馆出版)中也谈到了德育理论要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第40页)。

再就外国而言,德育学也一直注意心理问题。比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学》中专列了一章论述“心理的训育”,阐述如何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认识、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的培育。当代美国德育学是西方德育学的集大成者,它也继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传统,当前美国大学德育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又比如,和我国有类似文化传统的日本,其德育学同样注意心理问题,在日本所列的中学16条德目中,有两条是与心理有关的(见崔新录《德育新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品德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近代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出现之后,更有许多心理学家专门致力于品德发展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与德育学紧密关联。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英国有麦考莱和瓦金斯,在美国有哈兹霍恩和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30年皮亚杰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对以后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二次大战以后,又有一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专门心理学家,在美国有哈维豪斯特和泰伯,英国有斯温森,这期间比较突出而且对现今仍有影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尔柏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者。

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表明,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是关心德育学问题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辽宁师大韩进之、王宪清1986年编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从而以科学的力量证明了心理学和德育学两门独立科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规律。

(三)

上文从学理上论证了德育学和心理学之相关性,综合地看,二者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是二者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第二,德育学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学和心理学在理论上存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相关性,那么我们提出在高校德育中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种认为心理素质培育与德育关系不大的论调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事实上对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心理学要比德育学深入得多,为什么要将心理素质培育纳入到德育的体系中来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理由:

篇6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30-02

一 问题提出

自杀,位于青年人前三位的死因之中。我国最新的自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在人口重要的死亡原因中排列第5位;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位的原因。另有资料报道,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eligman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年度大会上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一词,并于2000年和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良好生活。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研究现状

1.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政策研究

高校领导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其摆于重要位置;加大了经费投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构建了决策有人定、工作有人做、落实有人抓的有效机制和工作网络。但各高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认识不够,抓的力度和落实上不够,表现为心理咨询机构尚不健全,或是挂了牌子没有队伍,或是因缺少经费和场地,没有坚持开展工作。

2.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策略研究

各高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坚持教育、宣传、培训和辅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更多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识别、预防、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对于自杀者、自杀行为认知差异大,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对自杀者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不能鉴别和辨识,更缺乏自杀自救和助人的技能;自杀死亡的大学生,大部分事前未曾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求助。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为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教师培训

高校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主要立足在职教师培训,安排教师进修提高,注意引进高学历教师从事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但是和国外相比,国内教师队伍有待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发达国家高校中从事此工作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我国部分高校规定为1∶5000或1∶30,其中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咨询和干预中制度建设缺乏、应急能力差、不规范操作多,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导致学生不必要的死亡,影响心理咨询和自杀干预的声誉,不利于长期发展。

4.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建立的基础研究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预防和干预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干预的时间、目标和相关因素定位。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原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自杀干预因素进行定位,从而将降低自杀的危险因素和增强大学生自杀的保护因素作为自杀预防和干预的目标。

三 积极心理学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

积极心理学从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生命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渗透到高校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的构建之中。

1.积极心理测评的介入

高校应用临床心理学问卷对于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常使用UPI、SCL-90、MMPI等临床心理中的量表或者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评。这种心理测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筛查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心理健康现状的不良个体可以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但是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而没有测评大学生心理的积极面。相较言之,积极心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有益于改善“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学生发现学校与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发现其身上的美德与积极情绪而非“问题与病症”,就更容易配合学校与教师进行心理普查与测评,更愿意接受关于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与心理活动。在评估内容方面更多涉及积极情绪、乐观程度、灵活思维、学习生活投入度、品格优势(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社会健康(信任、友谊)、家庭健康与精神世界健康等维度。

2.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

以往临床心理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主要集中在自杀心理防范手段、时间与方式上,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关注点与健康心理学相对一致,关注点集中在营造积极心理的氛围上。干预内容倾向于关注建立心理复原力、建立性格优势、建立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建立复原力应用了发现幸福的ABCDE模式,其中A代表不好的事情(adversity);B代表当事情发生时自动浮现在头脑中的观念与想法(belief);C代表这个想法引发的后果(consequence);D代表反驳(disputation);E代表成功反驳后的启发(energi zation)。应用这种“简―平―快”的五段式危机干预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干预效力。

3.生命教育课程的介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幸福的持续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在生理、心理、生活态度、压力事件、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六个主导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影响下,处在青年初期的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尚未完善,容易产生轻生自杀的冲动。

4.积极心理咨询的介入

第一,积极心理咨询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咨询,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给来访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与身心带来痛苦。强调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手段与方法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强调整合的咨询方法。积极心理咨询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咨询阶段理论。它把心理咨询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咨询两个部分。其中,主导咨询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咨询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咨询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和辅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

参考文献

[1]刘薇、黄婉、舒勃桥.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高教视窗,2008(5):205~206

[2]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3

[3]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

[4]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防御与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

篇7

2.教育心理学独立性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体系脱离而出,但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自觉扩展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脱离课堂式、说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学走进社会,从而实现了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这两大心理学的最广泛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该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断涉及新的领域,提高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它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结合后的一种服务于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研究课题的变化上看出其研究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方向性的改变。其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维特罗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解,他将教育心理学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实践教学,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推广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传播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试验对象,这种复杂的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开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理论丰富,但实践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心理医学领域独立工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因此,传统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方式向实践教学研究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转变必将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学启发与影响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理论教学到互动式实践教学,还是从单纯的心理学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一,都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受这种启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国教育界为例,加德纳就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过批评,他认为教育要结合文化,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直接影响到智力的发展,早期美国对外界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和政策,导致美国民众无法了解中国,更不用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在心理学界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之后美国逐渐放开了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也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启发。

篇8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支持这种观点。第一,每一种传统的道德理论都预先假设了一种品格与行为结构的理论,伦理学也离不开对人的品格和行为结构的了解;第二,每一种理论的成分都试图提供一些合理的依据,来说明它们对道德的构想能够推动人的行为,指导人在实践中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它们倡导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旨在促进某些思想和情感的敏感性并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此,我们就必须知道应该发展什么样的道德敏感性,应该加强哪些能力,节制和改变哪些能力,此外还要理解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模式。因此,个体必须学会按照道德要求的方式来推理。即使是那些要求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道德体系,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着情绪、人格等心理作用。

美德的研究使品格及其心理成分成为伦理学关注的核心,因此,伦理学研究也开始承认心理学与道德的相关。同时,美德理论家也提出一系列道德一心理学的问题:美德是怎样获得、发展和成为个人品格的?在多大程度上各种美德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美德在一个人完整的品格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怎样影响动机、知觉、情绪、理想和自我概念的?

我们把规范伦理学与心理学的思考联系起来,是因为传统的道德理论最近受到了批评,人们认为它们是站不住脚的乌托邦,是在对道德理论进行不可能的重建。判断某种道德理论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它所预设的心理学结构,因为任何道德体系和理想都需要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灵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使道德心理学研究更加复杂和日益精确化。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本身正在进行某种融合。笔者认为,这种融合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个人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关于个人同一性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相关的问题上。一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什么使一个人在道德上长期保持一致;另一个是认识论的问题,用什么标准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行确认。伦理学的思考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同一性概念。之所以人们能够确认一个人在道德上始终如一,是因为他的心理状态满足了道德心理联系的某些受欢迎的条件,或者是因为他长期坚持某种行为,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的心理和行为是一致的。当我们想对自我进行理解时,当我们力图参与到他人之中和理解他人时当我们对品格、价值和责任进行判断时,我们需要把握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个人同一性感。

第一,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同一性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客观上说,同一性是受一系列核心的心理功能持质(trait)限定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客观观点可能假设的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形而上学的现实主义。人们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人的主观性来确认一个人。因此,主要的问题在于阐明一个人的同一性的特点,他的核心品格特质,而不必假设一种依据社会标准评价的现实主义或依据个人标准评价的道德相对主义。

第二,确认的方法是,对构成同一性的各种特质沿着不同的核心维度进行概念化。例如,罗蒂(A.O.Rorty)和沃恩(D.Wong)提出了确定某种特质是一个人同一性的核心的几种方法:(1)其他特质(如信念、欲望、态度、习惯和行为等)是否依赖于这种特质;(2)某种特质是否在不同的领域(如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工作和休闲领域)和关系(如性别、地位、阶级和年龄)中都表现出来;(3)—个人很难以改变的特质;(4)某种特质系统地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5)某种特质在需要面对冲突的情境中占支配地位;(6)当这种特质与其他特质发生冲突时占有优势;(7)如果某种特质失去或发生改变,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发生了巨变[1]。通过对一个人心理特质的确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因为特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可以在客观行为上发挥作用,主观上有恰当的心理反应或者进行社会归因。当然,人并非机械地反应事物的,核心特质可能会随着不同的维度而改变。“构成同一性的特质是随着文化、阶级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确实是个体的。一种特质可以沿着许多维度成为核心的,在某一个维度它是核心,而在其它维度则不一定是核心。特质是一个人的同一性的一部分,这个问题一般地说没有简单的、单义的回答;它在背景关系上属于一种或多种核心维度。

显然,人的同一性反映了其品格的全部结构,因此,特质是人的行为能力的核心。例如,一个把身体和动觉倾向作为核心特质的人,其道德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质不仅影响别人看待他的方式,而且影响他的自我概念。因此,伦理学研究探讨那些构成个人同一性核心的气质和心理倾向,如友谊和羞怯、社会角色同一性(女儿、教授、公民)和社会确定的群体同一性(年龄、民族和性别)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人的道德本质。心理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伦理学思考还要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通过影响同一性的这些复杂方面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式。

第三,道德理想的终生追求。最近的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实践其道德理想,他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这些理想可能以一生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一生中不断改变的个人设计,通过个人一生的奉献而得以实现。按照道德理想而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或者在一个人的理想及其品格及生活方式之间有某种和谐一致。自尊和自重的道德生活就需要有这种和谐一致。

从哲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通过设计和奉献而表现出来的同一性符合道德心理学的要求。但是,也有些哲学家认为,以意义为基础的奉献并不一定是道德的。一个人可能以美学或体育作为一生的设计,甚至以完全轻浮的个人设计为基础,这种设计虽然对他个人是有意义的,但不一定是道德的。这意味着在道德要求和个人理想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张力。把这种道德要求放在首位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道德的要求和个人的实现是不可兼得的。

第四,同一性、思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可能会问:需要对道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吗?一个没有明确道德概念的人,一个不能明确地表述其理想的人能够是道德的人吗?现代人的同一性总是与道德善的某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吗?同一性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构成的?一个人理解其同一性的社会背景究竟有多么重要?以社会的观点来理解自我与共同尊重和义务有什么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思考才会导致一个人同一性的基础与其道德理想的不稳定?笔者认为,对理想同一性的思考可以阐明稳固的、有效和自尊的同一性得以建立和保持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同一性的社会基础有助于使社会实践得以重新建构,使个人能够拥有和保持坚定的、自尊的、道德敏感的同一性。道德不能建立在非人的基础上,虽然非人的道德基础“或许是一种深刻而不可治愈的形而上学的需要,但是,让它来决定一个人的实践,则是一种同样深刻而更加危险的道德和政治上不成熟的症状。

2 道德同一性的气质和情绪机制

研究道德同一性必须了解导致这种同一性的个人心理机制。最近的道德心理学研究确定了气质和情绪的心理机制:

第一,我们的某些气质特质,如羞怯,深深地置根于我们的生物本性之中。一个生性羞怯的人或许只有在某些社会情境中才不会感到羞怯。他的羞怯可以部分地构成他的同一性,他的羞怯也能影响他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近年来,科学家关于基因的研究表明,“基因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生理特点,如头发的颜色和对癌的敏感性,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气质、行为模式一甚至影响那些使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特异行为、怪癖和缺点。因此,道德心理学必须研究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

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会引起人的品格差异或自我建构的程度问题。气质特质虽然是天生的,能够部分地影响品格的特征,但是,至少我们有能力改变和调整我们的气质特质。即便气质特质比较不容易改变,但许多同一性确定的特质仍然是部分地自我选定和建构的。第二,道德同一性的情绪特征。很多密切联系的道德问题都围绕着情绪主题而产生。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表明,某些基本的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肌肉的特殊运动和典型的生理反应而区分出来。这些基本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愉快、悲哀和惊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不管任何种族或文化都可以识别出来的,也容易激发出来。

情绪是人类生命普遍存在的特征,而且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因此,情绪的表达和方向就与道德有关,因为“情绪是道德的原材料,正是推理使得情绪转化为值得为之付出行动的想法。”[5那么,核心的情绪是怎样获得其意向中的道德目标呢?一些心理学家相信,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是通过把核心情绪与社会上的某些规范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而获得的。这种观点有助于解释某些强有力的情绪具有道德说服力,但同时又说明,规范或价值观的情绪力量并不一定确定其价值或价值观。换句话说,情绪对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压抑作用,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情绪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例如,某些基本的情绪倾向会促进某种价值观或善的形成,这个事实是否决定着这些情绪倾向的道德价值?情绪在道德中的作用是工具性的,因而某些情绪使我们能做出正确的事情吗?某些情绪部分地构成了道德,因而某种行为只有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时才是道德的吗?像愤怒这样的情绪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是有破坏性的,在什么程度上这类情绪才对道德生活是重要的?在什么情况下情绪反应应该是中性的和可以改变的?社会环境、理性和品格的其它方面在情绪反应的调整中发挥什么作用?等等。

3道德心理学的社会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过,谁也不愿意过一种独居的生活。社会关系是生活的最伟大的善。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关系,例如爱和深厚的友谊,其本身就是善。有一些是比较工具性的,还有许多关系则是混合的,其本身是善的也是有用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受不同的美德、特质和义务支持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社会关系及其心理动力学进行适当的分类,以促进人们形成那些最有价值的社会关系。

3.1 人与非个人关系

个人关系一般不需要社会原则的支持,因为良好的行为是直接从情感或爱之中产生的,而非个人关系则需要不偏不倚的原则的支持,因为这里不存在把双方联系起来的同情或相互理解,因此,第一种分类就是首先确定个人关系与非个人关系。但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许多人似乎是怀着关爱和同情而采取行为的,而关爱和同情又处于亲密关系之外,例如,对不认识的受害者捐款捐物。有些行为表现的是确定个人同一性和赋予意义的社会角色和职业,例如,一个教师花费了额外的时间来帮助一个他没有给予特殊关注的学生。这些行为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价值,也反映了一种健康的、非个人的社会道德关系。虽然这两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研究表明,进行道德教育要从道德的个人关系抓起,因为这是道德启蒙的基础。

3.2关爱与性别

“关爱”和“同情”也是一些相当复杂的概念束,指得是一系列有复杂联系的道德倾向和情绪反应。这些倾向和反应显然并不是传统上确定的个人与非个人的关系,而是超越于这两种关系之上的。

对关爱和同情这种社会美德的复杂特征进行心理学思考,能有助于阐明当代关于美德与性别的争论。最近道德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在道德方面存在着性别上的劳动分工。女性倾向于主要出于关爱、关心和对保持良好关系的责任感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而男性则主要对诸如权利、公正和公平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我们在日常观察中也确实发现存在着这种差异,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表明,“一般地讲,男孩比女孩要更早地具有情绪。人们常常对男孩的情绪漠不关心。男人更'理性’,女人更1感性’这样的观念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大多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其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当然,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论,在道德心理学中对性别差异的明确性质和程度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澄清,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对性别道德关系的思考还引发人们思考一些更加困难的问题。传统的性别差异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差异应该保持吗?有人认为,男性与女性不同的道德倾向应当得到整合,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更加完整的道德的存在。也有人认为,不同的道德倾向是无法整合的,因为它们要求的是互不相容的知觉和思维倾向。还有些人建议,应该认识和保持女性被忽略了的道德力量,方法是按照传统的保持男性道德素质的做法。但问题在于,女性的某些美德是在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女性要求关爱、同情和对保持亲密关系的注意是在性别不平等的情境中产生的。把这些特质作为美德来提倡可能和现代的道德价值观相悖。传统的男性美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自律和对公正及责任的尊重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而忽略了个人因素。再者,传统上以性别为基础的美德都和人类许多错误的做法有联系。关爱与狡猾、欺骗和操纵的能力有关,对权利和自由的关系与亲密和同情的分离及缺乏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对构成美德特质的那些建设性的和有害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3.3信任与诚实。

信任是社会和道德生活的完整的一部分。除了在朋友之间可以得到情感方面的信任之外,在健康的道德群体成员中还可以获得另一种信任。我们依赖于我们同伴的体面或礼貌,相信他们不会做出任意的伤害,依赖于对他们提供支持的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和福利计划,因为他们和我们享有同样的价值观,而不只是出于狭隘的自我利益。当共享的价值观被不知不觉地接受时,我们就可以信任他人,以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的道德生活。但是,良好的个人和社会关系往往是脆弱的。当信任仅仅依赖于自我中心或没有深思熟虑的社会规范时,这些关系就只是继续存在而已。真正的持久的关系既需要信赖也需要社会规范。

信任与诚实有密切关系。但诚实是一个很硬性的美德,硬到难以描述其特点、难以实施、难以设计。我们接受的教导是,要有一定数量的保存和保留,“话不可言尽”。因为这样才能保护我们免受嘲弄和责难,否则这些嘲弄和责难就会揭示我们最隐秘的思想和欲望。我们还保留着从过去某些痛苦的经验中获得的真理。但是,如果与这些真理有关的保留和保存是理性的,那么,完全的诚实就不是理性的。只有当一个人处在压力下,以及当我们肯定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时人们才会把诚实描述为讲真话的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谁能肯定自己的言行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呢?因此某些善,例如敞开心扉和要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美好的生活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因为诚实这个美德是随着文化和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的。了解诚实和欺骗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学会复杂的社会规则。当然,遵从诚实的社会习俗并不是真正道德的诚实。大多数社会都喜欢保密和沉默,特别是涉及到自己的道德问题时,但诚实有时候也要求打破当地流行的沉默是金的礼仪习俗。

4   理性的道德心理学

道德的本质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认识是否必然是道德的,这是道德心理学中长期争论的哲学问题。康德的道德哲学观把道德视为经验范畴的东西,因而是理性的。科尔伯格继承了这种观点,并进而确信,道德是建立在人的分析能力基础之上的。道德要求人的行为要合乎理性、受目的驱动,并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行事。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一套人的道德理性发展的道德认知理论。

但是,近年来,道德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美德,特别是在人的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服务于自己社会群体的美德进行的研究表明,道德必须承认社会群体的价值和党派参与活动。这样做虽然有助于社会或党派道德理性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对某些社会参与活动的合理性和道德性的争论,可能会被用来说明邪恶的态度和做法是合乎理性的。例如,西方殖民主义者把黑人文化描述为原始的、攻击性的或同性恋的,认为这是变态的行为。为了论证他们的歧视态度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对这些歧视活动进行了所谓道德的合理化。但实际上这是把那些在道德上得到反对的东西进行虚假的合理化。因为它虽然符合某个群体的利益,却牺牲或伤害了另一个群体的利益。我们认为,道德不是某些人统治和压迫另一些人的工具,而应该是每个人和群体都享有的一种权利。它能保证不同的个体和群体都处在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都有权去追求和享受合情合理的幸福,而决不是把个人或自己群体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甚至给他人或群体造成痛苦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理性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可能有必要寻求和保持一种普世性的道德理论,尽管有时难以使它与某些特殊群体的道德协调一致。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把有偏见的道德要求与那些不偏不倚地精心阐述的合理性的道德要求调和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处理好不同利益间的道德冲突问题。一些哲学家坚持认为道德冲突是现实存在,无法得到理性的解决,另一些哲学家则相信,合理性与道德性之间的概念联系能消除道德冲突的存在。许多哲学家想要避免危及理性的深思熟虑在道德中的作用,同时又承认冲突的经验及其有关的忏悔、自责和内疚的态度。有一种说法认为,基本上只有一种道德要求,也就是采纳实践理性的观点。作为一个理性的行为者,一个人同一性的构成是通过他采纳这种观点,从而使所有明显的道德冲突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实践理性的观点对一个整体的阐释领域做了界定。按照这种方式看待事物有两个重要的后果。

第一,道德有利于发展理性的友谊,有利于确立以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具有道德的维度。在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它占据着重要的,但却不总是具有支配的地位。首先,道德是理性的深思熟虑的一种义务,它使友谊总是建立在没有偏见的义务基础之上。其次,在理性的深思熟虑领域,不同的道德方面存在着冲突和紧张。但是,由于道德仅仅要求我们进行理性的深思熟虑,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采取非个人的行动。

按照这种观点,理性的深思熟虑把个人的理性要求和非个人的理性要求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统一的游戏领域。但个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自我中心论者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深思熟虑者,理性的自我中心把理性的行为关系理论结合进来,认为个人的牺牲必须得到补偿。如果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没有得到补偿,自我中心论者便怀疑社会道德义务的理性权威。这就是社会上一些人以道德自我自居,却缺乏社会道德的理性基础。

人们对理性的自我主义者做出了各种可能的反应。一种反应是提出行为者中立的价值理论,根据这种理论,行动的理由是价值的作用,可以进行非个人的解释。但自我中心论者否认行为者中立性,否认价值的非个人解释是与他有关的价值。第二种反应认为,遵守传统道德对自我主义者通常是有利的。第三种反应是新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它试图说服自我主义者,个人的幸福不可能不依赖于至少某些他人的幸福而获得。在他自己的善与别人的善之间存在着一种并非不相容的关系。

第二,道德行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Akrasia现象指一个人自愿地不遵从他认为是最好的道路,这种现象向理性和道德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哲学家认为akrasia经常是非理性的,可以用它来解释行为者是怎样和为什么会选择采取行动来反对他做出的最好的判断。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泰尔指出:当然,内在善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或许它通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典型的非理性。再者,关于Akrasia的通常实例包括,例如,吸烟、贪吃、酗酒,在某种意义上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的观点正确的话,那种认为能满足相当正规的行为定义,以阻止一个人做出更好的判断的akrasia就必然是非理性的观点却并非正确。”[8一种假设认为,心灵是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一个人总是能够对相对影响其行为的(内部)理由进行反思,按照这种假设,所有的akrasia都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些假设,某些akrasia就可能是理性的。

理性的内外部标准之间的对比在道德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是很有用的。和akratic的人一样,反社会的人,精神疾病患者和一些反常的人常常被归类为非理性的。但是,按照理性的内在论观点,当明显受人怀疑的信仰及欲望和一个人其他的信仰及欲望处于思考的平衡之中时,就无须进行非理性的归因。同样的考虑也适用于对责任的归因。如果一个人做了他确实想做的事,即便他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或者即便在我们看来非常可恨,他也没有内在理由感觉后悔、自责和内疚。在这里没有后悔可能表示存在着道德的盲区,而不是表示非理性。

一个人毫无必要地伤害了某人,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个人似乎处于内在的理性和动机平衡之中。但是,如果他具有自主性和理性的一致性,而且也希望自己不受到伤害,那么,他的欲望和信仰就为他提供了内在的理由,使他为不必要地伤害他人而负责任和受到谴责。他可能不会认识到他的理由或它们的含义,但这些理由却为他在自己的心理学中为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一个立足点。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受伤害的欲望和保持一致性、自主性的内在特点,这就为他进行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内在论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和确立人的内在理性是成为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学基础5美德伦理学的心理学倾向。

最近,一种更具有心理学倾向的伦理学导致了美德伦理学的复活。许多人曾认为美德理论能解决契约论、结果论和道义论的某些缺陷。因为这些理论似乎太理性化或太认知主义了。它们依赖于把理想的道德行为者描述为一个怀着某种道德原则,以某种程序和理想进行活动的深思熟虑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很多道德行为并非完全如此。也有人批评说,这些理论对于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善与紧张的异质性没有足够的敏感。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观点假设,应按照一个统一的尺度对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和义务进行评价及排列,这正是当前西方流行的品格教育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

美德理论是要说明这两个问题。它通过强调非认知的习惯和倾向的作用,从而避免遭受过分认知主义的批评。它通过把不同的美德分析为适合于对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反应,每一种美德提升不同的价值观,从而避免了价值观的同质性假设。

篇9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一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学习的过程,首先要端正态度,在学习上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在此基础上,要寻找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巧学”,有些学生整天埋头苦读,虽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们看重的是成效,结果,没有人会同情这类人。从来没有救世主,这类学生要从书本,题海的泥潭中走出来,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到“会学”,而不是“死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学习的最根本要求是实践,要反复练习,从而熟练掌握。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开始时动作的正确性,如果开始就是错的,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学习错误的,还不如不学。

篇10

1从哲学主义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展评述

1.1哲学主义心理学时代。心理学研究在哲学主义历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漫长,而且也是人类对心理问题研究的最原始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哲学心理学主要是指在研究人类的性格、精神以及人格等内容时,哲学家和思想家做出的思辨性猜测或者反思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松散的知识模式。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哲学家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哲学方面的探索,而系统的心理学语言并没有形成,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心理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认识成果,很多都是通过哲学典故或者习俗来渗透心理学知识。当人类将心理学更多的发展成为对心灵本质的理性思考时,心理学才渐渐的开始独立,心理学也有最初情感化的时代过渡到了后来的理性时代。人的灵魂和内心都具有变动性和不可捉摸性,所以在哲学心理学中必须要使用的手段便是猜测、观察和推断等方法,但也正是这种缺乏科学力度支撑的形式,让当时的人们对哲学心理学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1.2科学主义心理学时代。哲学心理学后来随着不断发展,融合了生物学、生理学等多种科学知识,也逐步进入到了科学时代。显而易见,科学心理学主要强调在研究人类心理的过程中突出客观性和准确性等内容,这种研究形式对于改变哲学心理学阶段通过思辨进行思考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时代使得人们在研究心理学本真个性时借鉴了很多科学活动的若干技术特征,这就使得当时相关专业人员对于心理学活动的认识变得更加狭隘和肤浅,并且在人类的主体需求上,科学心理学也无法进行满足,破坏了心理学真正的精神。1.3人文主义心理学时代。为了对科学心理学时代进行思考和批判,便诞生了人文主义心理学。顾名思义,这个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将人作为研究的主体,企图能够通过对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能够对人进行整体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出了很多人类心理活动的新领域,比如人们的潜能、动机等,但是这种研究从本质上来讲关注的还是人自身的本能特征,即生物潜能的变异与进化,而对于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并没有做出很好的研究,所以对于人与社会之间的连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割裂。1.4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相对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时代而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融入了“文化”这一个新兴知识体系,并且能够通过文化研究人们最实际的心理状态,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取向。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将研究活动和文化进行真正的融合,文化只是一种标签,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并且受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心理、心理学和文化之间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的关系。虽然心理学时代经历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但是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每个阶段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互相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2心理学文化时代构想

篇11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篇12

[分类号]G252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如是说。可见人们对图书馆期望之高,因为天堂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代名词。图书馆是这样的地方吗?图书馆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幸福是什么?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幸福是一种主观精神层面的情绪体验――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这是积极心理学给幸福下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的科学。它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等人类一切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人类积极品质和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来探索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

在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忽视了对个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故而被称为消极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人的积极层面。继之大量的研究发现,对幸福、发展、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把这门学科命名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幸福、福乐(flow)和身体愉悦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则主要研究了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②主张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并对它们的形成过程作了具体的实证研究。③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都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历史极其短暂,但科学家却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开始被应用到管理、教育、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而且效果显著,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欣喜地发现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2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有自己的心理学,众所周知的是读者心理学。读者心理学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90年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已处在边缘化的状态。笔者认为读者心理学的发展之所以停顿,原因有三:①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图书馆硬件及图书馆技术的建设上,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因而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便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②读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较少,致使人们觉得用处不大,所以渐渐被淡忘,这是宣传问题;③从事读者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数量太少,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更是有限,使得读者心理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较难取得重大突破。另外,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对图书馆员心理的研究,即分析馆员心理现象、阐明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心理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依存关系,引导馆员在心理上与图书馆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协调。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零碎分散,尚未形成体系,但在图书馆领域,读者心理学却因此扩展成为了图书馆心理学。

2.1 图书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图书馆心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料交流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读者阅读需求心理的研究、馆员的心理对策研究、领导者心理研究和图书馆环境与心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馆员的心理与图书馆环境心理两个方向上,特别是图书馆员心理研究方面,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是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这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第一次从实证角度,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大样本量地探究图书馆员主观生活质量,测算我国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尝试,得出了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调查结论,科学而准确的描画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心理学里程碑性的研究成果,它使图书馆心理学摆脱了纯感性推导的初级阶段,对图书馆心理学今后的研究方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心理学的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急待发展与壮大。而积极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力量,既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又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与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图书馆心理学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观点,相信每一个人天生便具有许多优秀品质。着力研究每一个图书馆员和读者所具有的积极方面。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是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的观点,因为积极的理解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会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图书馆心理学应加强对传统经典心理学的研究和吸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并关注现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并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验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把积极心理学的具体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从而形成图书馆心理学自己的理论,使图书馆心理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徐建华教授的“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徐教授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图书馆领域验证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即通过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来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即快乐指数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与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使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图书馆心理学也将迎来黄金的

发展时期。只要我们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研究出发点,以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图书馆心理学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3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制度建设

在开篇提到的名言中,博尔赫斯为什么愿意把图书馆比做“天堂”呢?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可以自由获取;有秩序井然、幽雅舒适的环境可以安坐;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享受;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权利得到有力的保护,身临这样的“仙境”,怎么会没有“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呢?所以图书馆应该成为天堂,必须成为天堂,否则就会在网络时代遭受淘汰的命运。

3.1图书馆员的从业状态

读者的需求我们已经了解,图书馆员的感觉又如何呢?那就要看图书馆的工作是否发挥了馆员们的才干,图书馆的收入是否令馆员满意,图书馆的同事关系是否温暖团结,一句话――图书馆员们是否体验到了幸福感?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实现图书馆的即定目标,保持图书馆员队伍的稳定性方面意义重大。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工作满意度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合理,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意,超过50%的人对自身的前途缺乏信心,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40.4%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图书馆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徐建华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快乐总指数为7.34,这表明当今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整体快乐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然而被调查者自我评测的结果却只有7.07,自评结果低于客观测量结果,这表明整个图书馆行业人员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这与图书馆行业公众关注度不高,行业形象不明晰,社会评价偏低的行业特征密切相关

3.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启示

那么图书馆应该怎样做才能既达到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又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与自信呢?答案是建立积极的图书馆制度。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图书馆本来就是一种制度产品,即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而提供的制度产品。图书馆制度又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国家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宏观制度),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图书馆制度安排;行业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中观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则;机构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微观制度),就是各实体图书馆自己制定的管理与服务规则。我国图书馆界对微观制度的研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成果,但对宏观和中观制度的研究却很少,而目前图书馆在这两个方面的缺位却比较严重,表现在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制度的缺位已经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为制度缺位必然带来职责的缺位和功能的缺位。

积极心理学认为,国家层面的积极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国家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舆论的营造、在国家发展计划等方面体现出积极的意义,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GDP崇拜”现象,把国家发展理解为一种物质的堆砌,造成了国家公共事业投入不足,与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其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造成了目前制度缺位的严峻现实。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加强对图书馆行业的重视,继续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在行业层面,主管部门与行业学会应该加强责任感与凝聚力,完善行业的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关系意识,展现当代图书馆的明晰形象,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与认同。在机构层面,一个单位或团队的工作制度是否积极,则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的。首先,员工的被期望成功的需要和与工作有关的物质设备的需要是否满足;其次,员工在团体中的重要性是否满足,第三是员工的归属或参与的需要是否满足;最后是员工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当员工有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任务的目标也就自然地达到了,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图书馆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都建立了积极的制度,图书馆的事业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加强制度研究已是图书馆界时不我待的任务,而在这个领域蒋永福老师提出了制度图书馆学的概念,韩继章先生呼吁建设包括技术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内容在内的完整的新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这充分反映了图书馆人的使命感和时代感。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人在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4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只是指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物质,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以美国为例,20世纪末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数是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心理疾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国内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比率约为10-40%,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这些消极情绪在心中久居不散,势必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4.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是相互独立的,也即快乐情绪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减少,快乐情绪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增加;反之亦然。所以传统的诊疗性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问题的研究上,期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幸福,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不能借助去除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同样,人类也不能通过消除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获得幸福,幸福的获得必须踏上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只有通过培养积极力量才能真正阻碍和预防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

篇13

二、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本质看两者的融合

这两门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包括现今的教育心理学,都是融合了两门学科衍生出的新学科。在《教育科学纲要》书中谈到了科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不与其他科学相混淆。

2)自成系统,不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与逻辑上的谬误。

3)有客观事实作为研究依据。

4)具备普遍性与永久性。教育学与心理学都具备了上述特征,作为都是研究人的学科,我国近些年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也较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即:使学科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讲求以实证来验证现象,而不是单纯以现象为科学定性,体现了一种学科发展与科研的严肃性。我国师范院校自1904年起,在《邹定学堂章程》的指导下,按要求讲授“教育学”,从这时起,教育学的教学便延续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中,也有着新的发展和进步,教学课程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育学与心理学本身就是包含了人性特点与哲学思想的学科,尽管已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所遵从的流派与观点不同,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具备高度的复杂性,任何一位心理学专家教授或是心理学研究人员都会潜意识里受到某种流派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与引导模式,从两门学科的塑造上,有利有弊。优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接触不同的思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相对的缺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时,不能死板地理解书本,对某种观点或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存在即为合理”,如果一个现象用这种方法或思想无法理解和解释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试一试,这也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无论学的再多,最终也要归于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师范院校的幼师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然而学习的目的不是只是理解书本内容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学生了解人性的本质,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幼师生涯,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么样与幼儿进行沟通,及展现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内涵,这都不是教学大纲可以规划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探索,然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