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必背知识

高中语文必背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语文必背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语文必背知识

篇1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很多年来,教师被传统课堂异化为教书匠。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教师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把高考考试内容教给学生,并设法提高他们的成绩,这几乎成了高中教师们共同的追求。长期的灌输、限制,让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不再去读书,不再去关注高考之外的人文素养,当然自己的素养也难以提高。

一个自己都不践行传统文化的人怎么可能在讲台上影响他的学生呢?所以,要想通过高中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第一要事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师的意识,提高我们本身的人文素养。

二、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当属古诗文。但是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量却又是最少的。于是,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就成为我们教学的突破口。除了以高中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古诗文为重点外,我还从语文的基本能力人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主要是诵读《唐诗鉴赏辞典》和《史记》。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是传播传统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一旦,每堂语文课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微略景观,那么,学生将会在语文课堂流连忘返,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在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以背诵多、准者为优胜,并张贴获奖者的名单和照片。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5.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比如:上元节吃汤圆放花灯、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挂香符赛龙舟、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七月七乞巧节、江苏中秋节的摸秋、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九月九重阳节登高……

最后,还可在考试中渗透文化传统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导向,让学生去关注、关心传统文化,这一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优美的汉字》《巧妙的对联》等专题的设置,就可以促使学生关注我国的汉字文化。

篇2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1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颁:通“班”“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板:同“版” ,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

暴:同 “同曝”晒。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桮:同“杯” ,酒器。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

倍:通“背” ,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

被:通“披” ,顶。动词。 “被明月兮珮宝璐。 ”

俾倪:同“睥睨” ,斜着眼看。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

“敝”:通“弊”,弱点。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

宾: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不:同“否” ,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

材:同“才” ,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

裁:通“才” ,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遥远貌)而跃。 ”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仓:同“苍” ,黑色。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藏:同“脏”,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2堕:通“隳” ,毁弃。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而:通“尔””,你的。代词。 ;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

蕃:通“繁” ,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反:同“返,返回。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

拂:同“弼” ,辅弼。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 父。 ”

盖:通“盍” ,为什么。疑问代词。 “技盖至此乎? ”

干:通“岸”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

估:通“贾” ,商人。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

灌:通“盥” ,洗手。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曷:同“何” ,什么。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

华:同“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 “焜黄华叶衰。 ”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欢聚。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同“环” ,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3还:同“旋” ,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皇:通“惶” ,恐惧、惊慌。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

皇:通“惶” ,恐俱、惊慌。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

怳: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怳惊起而长嗟。 ”

麾:同“挥” ,指挥。动词。 “麾众拥豪民马前, ”

惠:同“慧” ,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

惛:通“昏” ,昏乱糊涂。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

混:同“浑”,浑浊、污浊,形容词。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溷: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

火:同“伙” ,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 “出门看火伴” 。

疾:同“嫉” ,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棘:同“戟” ,兵器。名词。 “鉏櫌yōu(通耰,碎土平田的农具)棘矜qín(矛柄),非铦xiān(锋利)于钩戟长铩shā(古兵器“铍”,大矛也)。 ”

籍:通“藉” ,垫。动词。“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

纪:通“记” ,记载。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

贾:通“价” ,钱。名词。 “如有营,予佐尔贾。 ”

简:同“拣”,选、择。动词。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

缰:同“强” ,强大。形容词。 “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疆:通“强” ,强壮。形容词。 “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介:同“芥” ,小草。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4缙:通“搢” ,插。动词。 “缙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菁:通“精” ,精华。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

景:同“影” ,影子。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迥:同“回” ,回转。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

鸠:同“纠” ,集合。动词。 “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

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句:同“勾” ,勾取。动词。 “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距:同“拒” ,抗拒。动问。 “或走,或闭门旅距。 。

决:通“诀”,诀别、离别。动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掘:同“倔” ,顽强、横行。形容词。 “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

抗:通“亢” ,高。形容词。 “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

亏:同“诡”,差异。动词“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

雷:通“擂” ,敲击。动词。 “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

儽:通“累” ,堆矗、积累。动词。 “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

纍:通“摞” ,捆绑犯人的大绳子,“捆绑”义。“君之惠,不以纍臣(拘系之臣)衅“釁”通“衅”xìn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鼓。”

颠:同“巅” ,山顶。动词。 “栗深林今惊层颠。 ”

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名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列:通“裂” ,分裂。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

脟:同“脔”,切成块状的肉。名词。切成块状的肉。名词。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5廛:通“缠”,量词。 “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 ,倡导。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五权宪法, ”

钞:同“抄” ,抄写。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

雠:同“仇” ,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

鉏:同“锄” ,锄头。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xiān(锋利)于钩戟长铩也。 ”

绌:通“黜” ,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

从:同“纵” ,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

厝:同“措” ,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错:同“措” ,放。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党:通“倘” ,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道:同“导’ ,引导。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

得:通“德” ,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 ,落。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

读:通“逗” ,即现在的逗号。名词。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篇3

一、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1.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能力不足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是以记忆为主,中考古典诗歌试题也是默写题。因此,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以课本诗歌为主,侧重于识记背诵,对学生鉴赏解题能力的培养不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求除了识记和背诵外,还要能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学生本身又缺乏对古典诗歌学习的主动性的话,就会出现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停留在文字的表层意蕴,没能对诗歌深入解读,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得分率偏低。

2.古典歌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常常本着“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解析题意―解释部分词义和结构―思想感情―总结”的流程进行教学,单纯地对诗歌进行讲解,课堂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也不能形成并表达出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观点。这种陈旧呆板的教学模式约束了学生的自由思维,抑制了学生对诗歌的个性解读。

高中学习要借助初中的知识,但是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诗歌文本增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文本赏析难度加深,涉及的知识点比初中多,文本探究向课外延伸,也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知识的积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衔接。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衔接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情况,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侧重能力的考察,而鉴赏能力难度更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考试大纲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考查要求有两方面: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品的观点态度。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两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提高鉴赏能力一定要从高一年级抓起。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熟悉试题的命题特点和思路,提前摸清高考的情况。

2.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让学生言之有物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鉴赏古典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才不至于因盲目而被动;不同类型的诗歌在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各有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理解诗歌;要有一定的专业术语才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遣词造句,生动地表现出诗歌的特点,深刻地表达出思想内容。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的补充能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有理可依、有话可说。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枯燥难记,教师不妨结合初中必背古诗词,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既温故知新,又使理论知识具体可感。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课内诗歌的教学给这些知识补充实例,及时归纳总结。

以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用实例充实诗歌鉴赏修辞方法的相关知识:

设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反问――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点化(化用)――所守或匪亲,化作狼与豺。

互文――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双关――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3.引导学生多阅读古典诗歌鉴赏类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都考查课外诗词,可是学生面对课外诗歌解题时却常常手忙脚乱。其原因是学生课外迁移能力还不够。这种迁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精读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对诗歌的作者与作品、内容和形式、构思与手法、语言与修辞等均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多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诗歌的丰富内涵。多读能帮助学生品味诗歌意象和语言的精美,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在积累古典诗歌阅读量的同时学到非常专业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鉴赏文章写一些赏析型的小文章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认真研究考题的参考答案,学习参考答案的写法,教给学生答题技巧,训练学生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总之,只有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并不断积累知识,掌握规律,多读多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新大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新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5.名言名句默写,必背篇目由原来的64篇拟调整为75篇。

二、高考语文试题变化预测

1.高考语文考试时间、试题总分不变。但原来的试题结构、题型和赋分会有较大变化,预测: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语言应用20分,作文60分,总分仍为150分。

2.总体上选择题型会增加,主观题减少。增加考试的区分度,考生的分差将会进一步拉大。

3.阅读量增加,阅读文体增多,备考范围也将随之扩大。2017年后变化最大的将是阅读。

4.试卷整体难度将保持稳定,难度不会因为增加阅读而降低,试卷文字量会增多,留给考生思考的时间将很紧,试题将会着力考查学生在快速阅读背景下的信心筛选、整合归纳,综合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

5.诗歌鉴赏极可能变为一道选择(五选二),一道主观题。理解性的、诗歌表面的内容分析放在选择题里考,提高主观题的含金量。诗歌鉴赏今后将会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

6.考题中增加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会继续像2015、2016年那样在文言文中集中考查。

7.命题选材立意突出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特别在现代文阅读材料,语言运用材料的选取上更加突出。

三、高中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考纲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能力为本和学科素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要教“真语文”而不是教“高考”,应多做思维型训练而不是海量做题。

2.务必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坚持语文教学中阅读与表达的双轨模式。阅读教学要全面化,重点训练学生阅读习惯,要训练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五种文本阅读完毕,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和整合各类文本信息,并学会鉴赏和评价。表达要改变以往只重阅读课而轻写作课的严重教学弊端,注重写作教学,从研究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出发,就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主旨、技法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式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对材料的思考、辨析能力,并从材料中去感悟自己擅长写的一个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写作,展现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3.重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梳理教材,巩固古代诗文知识。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点要全面归纳梳理;要特别重视在文言阅读语境中理解、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切忌太难太偏。

4.扩大必修和选修教学范围,优化教法。要将选修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小说学欣赏》等选修教材纳入教学范畴,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量,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能力。同r要注意对教材的取舍,切不可求全责备,力量平铺。优化教法,不必拘泥于范文的精讲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和较好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篇5

新课标的出台,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此配套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即狠抓高考不变,对内对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正一正字音,意思翻译一下,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亟需纠正。

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里共选有诗词23篇,总23课,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改为建议,很明显,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篇6

在职高学生看来,语文课可有可无,学与不学不重要,考试下来差不多。这种肤浅而又幼稚想法,导致语文课上得稀里糊涂,很没劲!

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欣然接受语文,愉快学习语文,夯实基础,切实提高素养,是我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前引导重趣味,挖掘语文之“趣”

职高学生上课睡觉是常有的现象,但在我的语文课堂,我不断地变换着花样,让学生兴味盎然,由“信其道”而“亲其师”。

在欣赏“回文”的修辞格时,我以秦观写给苏轼的回环诗导入,我只说了一句话:你只用七个字可以做一首诗吗?学生摇头,感觉不可思议,接着,我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暮 赏

已 花

时 归

醒 去

微 马

力 如

酒 飞

学生马上情味盎然,兴奋地大声试读,我默不作声。学生读来读去,有人发现了奥秘,恍然大悟,惊喜不已,有人搔首挠足,还在云里雾里。最后请学生探讨交流如下: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由此,再引到回文的修辞手法,学生在积极亢奋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效率自然不言而喻。

二、深入浅出重探究,明晰语文之“理”

读书明理、知书达理。语文教材中诸多课文中包含的“理”,对于学生求学、做人很有指导意义。而语文担负着学生德育神圣使命,尤其对职业高中的学生,德育为首,至关重要。比如,高一上册《文艺随笔两篇》中,两篇文章阐述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咬文嚼字》一文从“炼字”的角度强调做学问用语言须持严谨慎取的态度,而《不求甚解》一文指出“不求甚解”是一种高明的读书方法,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丰富,只有先“不求甚解”,然后再反复读,才会由浅入深,并且每次都会开卷有益。

在学习本文后,我设计了一个辩论题:读书到底该采取哪种方法:不求甚解,草草而过?咬文嚼字,锱铢必较?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通过争辩,自然越辩越明。

三、纵横开阖重品鉴,弘扬语文之“美”

语文,本最具魅力,学语文,本最有风情。但如果被“俗人”研习,被考试肢解,那必然会索然无味。

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打破教材常规,根据学科特点与教材编排,任意整合设计,开展系列专题研讨,感受人性之美,经历故事之曲,赏析景物之特,品味语言之妙。我会引领学生品鉴悲剧英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武,感慨他“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悲壮。我会引领学生品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感慨他“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迈中不乏帝王之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阴柔中萦绕愁绪万端。在我的课堂,师生吟读着诗经楚辞,朗诵着唐诗宋词,品评着元曲明剧清小说。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

提高。

四、背诵积累重运用,夯实语文之“基”

语文之“基”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两大块。语文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等能力的训练我会渗透于日常的课堂品鉴中,这里不做赘述。我仅从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做个探讨。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几大块。职业高中语文对口升学考试是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考核,忽视不得。

1.背诵默写名篇名句

对于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段落、文学常识等必须硬过关。在讲课时,面对这些名段,教师需引导学生梳理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主旨,然后再试背。且规定时限,限时完成,并不定期抽查检点。

在默写时,要求学生一定要细心,不写错别字。对于写错的字词,必须修改三遍,强化记忆。

2.语言语法积累及运用

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语病、修辞、标点等。

比如:多音多义字、同音异形字、常见的易错字、近义词的辨析、容易解错的成语等等,属于积累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分小组,每天专组专人负责,利用网络资源、电教设备等搜集整理一些内

篇7

自小我就喜欢语文,尤其酷爱写作。从十二岁开始发表第一首诗起,我就一直坚持着写作的习惯。后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真可谓正中下怀。因此,爱语文也爱工作,凭着这种热爱,我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再上台阶。我认为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朝着以下两下个理想进军:

(一)争做语文教师中的“专家”

庄子曾经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同样,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这充分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尤其是语文教师,由于受语文学科特点的影响,更应具备精湛的语文专业知识。因为,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交际工具,更是一门文化艺术性极强的人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学问。我们语文教师只有争做语文“专家”,名篇才能在教学天地里游刃有余。

要想做语文教师中的“专家”,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为中外文学,都带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如果身为教师都不能体会和欣赏到作品中蕴含的文学语言艺术魅力,试想又怎能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的美?加上新课改后的高考语文试题一般分为基础、阅读、应用、写作四个方面,对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其考核开始从水平考试向能力考试过渡,这说明平时的语文学习也应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过渡,这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文学修养,以便更好地去驾驭教材,引导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及语文素养。

同时,要想做语文教师中的“专家”,教师还需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比如在教学上,语文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善于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等。在每一堂课前应积极策划安排,寻求最佳的授课方式;在课后要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做到优质、高效。同样,良好的教研能力也是专家型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比如学会运用科学理论、教育理论发现和解决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究语文教学改革试验,以及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或经验撰写成教育论文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成长。

(二)争做名副其实的“杂家”

语文教学需要名副其实的“杂家”。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接受和喜爱,就必须在夯实专业基础做“专家”的同时与时俱进,争做“杂家”,以真正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身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求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因为语文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非常丰富,并且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还容纳了现代先进的科技信息,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渊博的知识来带领学生理解并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应博览群书,力求让自己达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样才不会在教学时捉襟见肘,面露窘态。

幸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争做“杂家”。比如在课堂上,我可以成为学生心中的作家,也可以是他们心目中的朗诵家,甚至还可以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或艺术家等。在作文课上,我可以和学生一起同台竞技,再让学生评读我的下水作文。在背诵高考必背篇目时,我可以配乐诵读,一展“朗诵家”风范。在课堂教学中,我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情感态度等去引导他们赏析不同的文学形象,再适时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对课文产生好感,对语文心生热爱,并引领他们从中去发现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类心灵之美,乃至艺术之美,这样我就又成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乃至艺术家了。相信怀着“杂家”理想的语文教师,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向师效应”,也一定会是幸福的,若又做好了语文教师中的“专家”,那我相信距离教育领域的“名家”也一定不远了。

二.因为被爱,所以幸福

身为教师,没有什么比被学生爱戴更幸福的了。如果一位学生多年以后仍然对自己的语文老师印象深刻,那这无疑是对老师最好的肯定和记念。而我的幸福正与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爱戴有关。那么,怎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而享受到身为语文教师的幸福呢?

(一)既求成才,更重成人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侧重于单纯地传授知识,只重视学生的成才一面,片面地强调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成人的一面,即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把学生看作是应试机器的教学思想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毕竟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其有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功能,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学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并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首先就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培养学生做德才兼备的新世纪栋梁之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注重学生“人”的培养,切记不能把有灵气又活泼的学生物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尤其应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人为本,应注意活用教材,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比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时,可以要求学生学习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而在学习外国小说《桥边的老人》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人的形象来感受人性的光辉,以及非正义的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相信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就一定可以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感悟真理、净化心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让他们学会崇尚真,热爱美,多行善。这样教师才不愧为人师,也才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创新教学,彰显个性

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思想落后的老师。正如某西方教育家所说:“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有积极的求异思维。”而语文教育作为一门融民族性、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人本性、文学性于一炉的学科,更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应敢于破旧,勇于创新,应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善于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在教学中学会尝试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高效学习。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072-02

作为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学习上的不同:(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语文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悟;(3)小学以课堂上听课为主,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一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诱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导入课文有许多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例如,教学《口技》时,为学生表演了一段鸟叫,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有的同学自告奋勇模仿火车声、马蹄声,又有人说这些都没有相声演员表演得好。这时笔者说,他们不过能同时模仿三五种声音而已,明朝林嗣环写的《口技》更妙,艺人能同时发出几十种、几百种声音,话还没讲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课文了。

2.设疑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他们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未被老师拨动心弦。只要将“疑”设到学生的“兴奋点”上,他们便不能不发,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3.活动

活动的形式很多,说、辩、诵、唱、演均可。

第一,说:指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些抽象概念编成快板或顺口溜,课堂上说几段,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能加强理解记忆。

第二,辩:找出课本上有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

第三,诵:教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时,不妨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小型的朗诵会,让学生的感情融进字里行间,又怎会不受感染而产生兴趣呢?

第四,唱:许多课文都可以与歌唱结,音乐与文学相通,书声与歌声都是语文课上的一道风景线,音乐不但能活跃气氛,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五,演:有一些课文篇幅较大,故事情节较强的,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请学生分组、分工演出。

4.竞赛

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使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因此,我们不妨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学习完诗歌单元后,笔者会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老师再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当出现好诗、好句时,老师会竖起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形成拉锯,离下课还剩5分钟时,都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的创作。

二 明确学习重点

就初一语文的学习重点而言,初一语文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如下三个板块:

1.文言文阅读

虽然因为中考文言文都放在课内,相对而言,文言文阅读不是中考中的难点,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小学接触相对较少,到了初一首先需要培养语言习惯。这就好像英语学习一样,必须将常见的实词、固定搭配等语言习惯掌握了,才谈得上理解和做题。因此,建议学生多读多背,不仅是背中考必背的篇目,最好能在时间较充裕的初一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都背诵下来,这对接下来的初中学习很有帮助,同时其益处还能延续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因为文言文高中会继续考查,并且考的还都是课外的,如果初中有了较多的语感培养,高中将会轻松很多。

2.记叙文阅读

综上所述,文学类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的重点,具体到初一,文学类阅读主要呈现方式是记叙文阅读。这部分,建议教师多引导学生做阅读题,若有条件,还可以给做的题进行分类,并对解题方法加以总结。

3.作文

相比小学作文而言,初中作文从评分标准及规定字数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仅从字数来说,初中语文的要求就比小学提高了200字,并且中考高分作文的字数一般都在800字或更多,对于写600字以下作文的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需要刚进入初中就加以重视。

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常常谈论“学习”,即“学的习惯”。人生的每一天,都要学习新的事物。实际上,语文是一门趣味无穷的学科,这种趣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籍文章、优美的散文、通俗的戏剧、朗朗上口的诗歌、情节生动的小说,这些都值得去学习。可利用初中语文学习的十大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初中,提前适应新初中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2)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3)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4)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5)记日记的习惯;(6)规范书写的习惯;(7)专注地听他人说话的习惯;(8)说普通话、注重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9)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10)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只要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插上翅膀,飞得更快、更高。

篇9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两个班的学生语文素质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较大,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不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班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有教无类但又要分层指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改作业时适当地面批面改。做到针对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复习态度也主动积极,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们更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加强训练,让其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整体常抓不懈。虽然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教师对此部分学生基础能力提高同样需在复习中重视。这一轮的复习,这部分学生较其他学生主动,一般规定时间让其自主复习,按时检查小测,再校对答案即可。作文训练重点仍然要紧抓结构与审题,加强中心语段和开篇的训练。

  其次,临界生重点辅导。对于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且还有提高空间的,应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针对其各自弱项的个别辅导,提醒他们这一轮的复习里,加强弱项的复习。

  再者,帮助差生进步。平时考试有部分学生总是垫后,除了基础差外,其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故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单独谈话,让其从心底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并针对其实际,帮助学生做科学的复习安排,及时了解其复习情况,做相关指导。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决定重抓其基础,提高其保分意识。

  首先,提高士气。学生难免具畏难心理,应极力避免他们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试之后和平时聊天时,我们就根据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让他们明白一张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让他们定下明确又实际的目标。

  其次,重抓基础分。就学生实际来看,语文卷中如做高层次要求的“诗歌鉴赏”、“文言翻译”及“现代文阅读”等题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类题他们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写)却是学生靠勤奋记忆就能拿下的,而这对学生的总分至关重要,故在平常复习中反复强调,并加强训练。

  具体做法:单独找学生两两谈话,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务,按时抽查。临近考前,全班整体检查默背。高考题训练加强。

  再者,作文是这部分学生的弱项,但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故在这一轮的复习里极力加强。具体做法:先抓稳学生的作文结构训练,这是基础。重抓作文审题,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会安排两节课,布置一到两次的作文审题、构思和中心语段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相关讲评。

  集体备课,科学备考。每一阶段,备课组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复习思路,合作找寻复习资料,每位教师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踏踏实实地按备课组计划进行,作好每个专题的训练。

  四、练习形式

  单项训练和套题训练相结合。练习以综合为主,结合学生情况,补充题组训练。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有:

  1、完成选修八、十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

  2、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言文和语用题的复习指导。

  3、作文进行分层指导系列训练。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审题、构思、速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等方面。全批全改。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本学期目标:

  1. 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备课组活动。

  在备课组商讨的基础上,制定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每周落实好任务及负责人员,确保备课组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活动中,不仅要研读教材,还要开展磨课、推敲试卷的命题等工作,提升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2.关注课堂教学,创建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组内人员要利用研讨课的机会,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系列活动,组长也要加强随堂听课、点评等工作,促使课堂教学常规的稳步推进。并利用语文教材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特点,结合学校重点课题,鼓励组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摸索。

  3.落实常规检查,督促组员共进。

  在上学期语文教学常规检查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备课、作业、教学随笔等资料的的规范化检查,特别是教学随笔、二次修改,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指出、更正,保证反思的有效性。同时,备课组根据教研组要求,统一作业内容、格式及作业量,在作业布置上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强调“少而精”。

  二、具体措施:

  (一)学习、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1.在备课组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组内老师要自发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充电工作,一方面利用进修、观摩的机会,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经常上网查阅、收集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最新动态,以便取长补短。

  2.在丰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将理论和自身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深入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二)开展好备课组活动,严把质量关。

  1.在备课组活动中,加强对本年级新课标标准的解读及教材的全册解读与单元解读工作,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学情的教学计划。

  2.做好试卷的命题工作,严把命题关。组内分工合作,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的周末卷、测试卷、复习卷、考查卷的命题工作,确保试卷的质量。同时,所有的试卷也要落实批改与讲解工作,特别是周末卷力求“精简、有效”,每周抓住重点、难点来突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习作水平。

  3.利用组内研讨课的机会,开展磨课活动,对“如何上一堂好课”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提升备课水平。

  4.做好单元测验及质量分析工作,对测验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提升教学质感。

  1.以“整体建构”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组织好教学工作,将课题研究紧紧和教学相整合。本学期,组内将有两位老师参与到这个课题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将课题思想、方法进行渗透与落实。同时,也要加强个案的整理、经验等积累工作。

  2.配合教研组小课题建设,开展好相应的研究工作。

  (四)落实好语文教学常规工作:

  1.规范备课组建设,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每周一下午为备课组活动。

  2.组内统一作业内容和格式,每月月底检查作业。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基本没有有意识的进行积累,且很薄弱。

  2、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积累陈旧过时。

  3、未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思维方向单一。

  4、基本上只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未想过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总之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水平都很差。

  二、高二上册语文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的学习,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准绳,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进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

  1-9周上完必修5,第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10-18周上选修1,19-20周复习期末考试。

  四、高二上册语文教材处理

  1、精讲实练,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两篇“讲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10

加强毕业班语文复习教学的研究,认真研读安徽省12年中考考纲,关注我省中考语文命题走向;加强语文课题研究,以促进我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改革以传授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同时,进一步开展有效性教学的探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具体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打造学习型团体。在一中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组教师要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勇于开拓学习空间,拓展学习的领域。

1、学习内容:

(1)借助新一轮校本培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备课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探讨新教法,进一步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2)借助学校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和学习,资源互补。

(3)培养自身广博的阅读兴趣,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个人的魅力与修养,树立大语文观。

2、学习方式:(1)网络学习。(2)学校图书室阅读。(3)组织观摩。(4)集体备课。

(二)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淡化教研形式,注重研究实效。本期的教研活动时间仍为周一下午进行。

1、改变教研课研讨方式,主张教研课一课多上,一课多评。创设自由、和谐、宽松的讨论氛围,提高研究实效。

2、大力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的活动。

3、组织案例学习。选取有特点的录象课或课堂实录供大家学习,然后组织自由讨论或写出观后感。

4、备课活动以备课、学习、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备课将采取集体备课,讨论并确定每单元的学习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作业与训练等相关内容。要求做到:①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②确定主讲人(每单元一人);③主讲人要准备充分,提前备课;④每次备课主讲人要有记录。

(三)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本学期语文组拟进行诸如作文比赛,阅读比赛,诵诗赛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着手实施初中语文组课题的经验探索、收集材料、撰写论论文、整理归档等工作。

(四)督促本组教师抓好临界生的辅导工作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优等生拔尖工作。

(五)创新常规教学工作,做好五项流程的督导。

1、以随堂听课为主,减少统一要求。倡导老师个体突破传统,改革教学常规管理方式,大胆尝试,创新。

2、落实教学常规工作。

(1)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对现行教材予以整合和取舍。加强集体备课,重视课前讨论、课后交流。主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课堂信息含量、文化含量。将收集下载或自创的课件素材、教学设计实施共享。重反思,倡导写案例,形成重案例,常反思的好风气。

(2)上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抓好课堂纪律,扎实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生命得以增值;加强随堂听课,以听课促教学;提倡师徒相互听课,帮助年轻教师成长;鼓励以阅读和写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中考复习教学尝试与探索,鼓励其他有创意的复习课型。

(3)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注重学生差异。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好书的引导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列出初中生必看书目和必背古诗的名称,早读课选读文章或同步阅读,开展'读书会、诵读唱吟比赛'等丰富阅读生活。

(4)批改和辅导。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作业统一要求,及时批改,提倡面批。每学期作文不能少于7篇,允许师生共批作文。

(5)检测与评价。重语文知识的检测,更重语文能力的检测。各教师应根据中考要求,注重试题研究,提倡自主命卷,严禁"拿来考试",杜绝无针对性和计划性的低效测试和作业。要实行与中考的弧线接轨。

(6)为有效地提高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工作效率,本学期教研组中将开展两次复习工作研讨:针对命题意图、中考考纲作分析;针对中考模拟试卷作分析。我组老师要注意资料信息的收集、筛选,共同研讨复习工作。争取中考语文取得好成绩。

有关描写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根据新颁布《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深入学习体会《大纲》精神,并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一、学生状况及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613)、高三(614)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上学期语文成绩情况来看,高三(614)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高三(613)班学生从上期成绩上来说是相对好的,但对那些基础知识还需要多细心些。

思想状况方面,高三(614)班有2/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较认真刻苦,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高三(613)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全面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有关知识,熟记文言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具

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的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除此而外,还要从10月份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材重难点

高三语文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和外国诗歌、散文,重点是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语言;欣赏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艺术手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思想。

五、教研课题

本学期在教学中仍沿用“目标教学法”开展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做好“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四个步骤,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六、教改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教改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公民,不会自学,就不可能具有自我发展和创造的潜力。基于这一认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学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上。现行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这些课文分析的“惟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不能定于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不免失之偏颇。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

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利于发挥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教学实际中的创造性。

七、业务自修内容

1、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2、多阅读、查找资料,订阅专业报刊;

3、多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八、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篇11

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是以“言”(古代语言)和“文”(古代文学)的教学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而“言”的教学是基础性的内容。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有效地完成对文言文本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读懂文言文。

虽然古今汉语差异较大,但作为汉民族统一使用的语言,是有传承性的,可以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和古汉语词汇、语法是一致的。此外,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及语法基础,句子结构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语的语法位置是我们推断词义及用法的重要依据,文言文也一样。于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作了尝试。

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方式往往是以单个字词为基础,进而对句子、段落、整个文章进行分析鉴赏。如果学生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我们可以试着根据句法结构来分析这些词语是否存在通假或古今异义或词类之间的活用现象。如: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鸿门宴》)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这两个句子词义及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语法一致,“走”为古今异义字,句中的“倍”若理解为“倍数”,“还”若理解为“还是”,我们便无法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根据句子结构分析他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很明显“倍”“还”前面有主语“臣”“秦王”,后面接的是名词“德”“柱”。考虑到“倍”与“背”,“还”与“环”读音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倍德”是“违背恩德”,“还柱”是“环绕柱子”的意思。

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是副词、形容词充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划分句子成分,用发散思维来推断词义及句义是比较适用的,尤其是在辨明词类活用时。如: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中“善”的意义是不同的。“见臣”作谓语部分,而“善”修饰“见臣”作状语,状语一般是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的,那么我们可推断出“善”应解释为“好好地”,而后句中“善”处于主语和宾语中间的位置作谓语,可以断定“善”作为动词,是“对……友善、友好”的意思。

由此看来,同一字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不同,其词义和用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根据句子结构分析,得出正确的推断,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识记方式,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仅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古今汉语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单个字词意义上,句式也是古今汉语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如省略句、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这些句式有个鲜明的特点:不可直译。要正确翻译这些句子,就必须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这些句式的命名就体现了与现代汉语密切的联系,从“前”和“后”看出与汉语的最大不同。因句子结构组合相对现代汉语发生了相关部分的前移或后移,导致在语法上的位置不同,基于此认识,我在教学中这样处理:对句子划分句子结构。首先对句子进行以独立字、词为单位的分割,辨明词性,然后相应一一直译,最后调整位置,找出最佳译文来理解这些句式的特征和意义。如:

以(介)其(代)无礼(动)于(连)晋。

因为 他 无礼 对 晋国

译文:因为他对晋国无礼。

说明:介词结构后置句,“无礼于晋”应译为“于晋无礼”,而文中“于晋”在“无礼”之后。

做这样的尝试,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这些特殊的文言句式,进而尝试以文言文转换现代汉语的方式,加深对特殊句式的理解。

总之,结合现代汉语语法,梳理文言文实虚词和句式,初步消除文言障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谢家贤在他的《语文教育学》中指出:语文学习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累。这就强调“语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吕叔湘先生也曾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的培养是一种能力培养,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文言语感的培养。

第一,组织诵读,引导学生培养文言语感。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心、眼、口、耳并用。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全心诵读,使文言材料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迅速地感知文章,捕捉信息,由感而悟地学习。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中“也”在句中表示停顿,断句为“其险也\如此”,而不是“其险\也如此”。

就“读”本身来讲,就是一种由口入心的体验过程,在消除文言障碍的基础上,实行多种朗读训练,让学生熟读成诵,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状态,培养学生语感,就能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二,引导学生吟咏,探究提高并强化语感。

吟咏,是以探究、意会的方式来把握阅读对象的,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吟咏。学生既与文言材料对话又与自己读出的声音对话,探究文言材料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调控自己的声调,语速做到需昂扬时昂扬,需低沉时低沉,不断调整两者的契合度,读出深度,读出韵味,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同时,在对文言文初步解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本运用对译、替换、保留、测试、调整等法进行口头翻译,思考该补什么、换什么、为何留、为何删,不断感知文言的特点。这样,对文言文本由形到音、由音到义、由表及里、化文为白,逐层把握,逐层感悟,便会强化学生对文言的语感。

第三,组织说写文言,丰厚语感。

篇12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词汇、文字、修辞等,但已有的教学内容相对简略,且随文学习方式易导致学生掌握知识不够系统化,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语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

1.语音

语音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拼音,但语音知识绝不仅仅是拼音,还有一部分容易被忽视的语文知识,即平仄、押韵、诗词格律等音韵知识。中国传统经学中的小学部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笠翁对韵》等皆为古代文人必背内容。当然,时代变了,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达到古代知识分子的水平,教师要教给孩子的只是最简单、最基础的音韵知识。音韵知识可以被理解为文学知识或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但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领域太广泛了。因此,将音韵作为一种语言知识更能凸显它的重要性。中国古代,赏析评鉴诗歌离不开音韵知识。但当前教科书中却普遍缺少这部分内容,导致许多学生在诗词赏析时往往抓不到“点子”。

2.语法

中国近些年的语文教材普遍缺乏语法内容,导致人们普遍不了解汉语语法的现状,大多数的中学教师也不例外。笔者的一个做中学语文教师的同学问:“学生写了一个‘天上在飞飞机’的句子到底对不对?”如果连语文教师都不知道学生给出的一个句子说得对不对,那我们不得不说是语文教育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将语法知识编入初中语文教材。但是,正如顾振彪老师在《关于中学语言知识教材的反思与设想》中说的“不能喧宾夺主”与“不能脱离运用”[2],现在,如果要学生深入地学习语法知识,工作量极大,因此,语法不能作为重点,只是作为一种补充。

3.词汇、文字与修辞

词汇学习要在文选中体现,可以延续过去随文学习的形式。文字方面,对应该在中小学教材里安排哪些字,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过去人们对修辞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修辞格的学习上,但修辞并不仅仅是修辞格,这是要纠正的内容。唐钺在《修辞格》中指出,修辞格只是修辞学的一部分,不是全部的修辞学,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广义上的修辞除包括修辞格这一重要因素外,还包括相当多的诸如语音、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因素,以及为增强说服力而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明显内涵要多得多。”[3]如何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这才是修辞学习的关键,并非仅仅记住修辞格的用法和用例。

二、文学知识

1.文体知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语文中提到的“文体”,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2)小说、散文、诗歌、戏剧;(3)赋、铭、论、书、记、说……

以上三种“文体”,都是文体,但它们是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文体,并且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这三个层面是混淆的。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这样说,这次的作文同学们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或散文。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一点问题,即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能并列吗?语文教师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在很多中学生的心目中,散文就是“抒情文”,这不是学生没学好,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没做到位。因此,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明确地区分这三类不同的“文体”。

而且,教材文体知识要更加系统化。例如,“诗歌”这一大文体实际上可以分成很多小文体。在学生学到《长歌行》、《短歌行》及《燕歌行》时,教师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歌行体”,但当前的课本知识并没有这一方面的介绍,学生很难了解三首没什么联系的诗歌为什么带“歌行”两字。许多类似的重要文体知识在课本中也没有提及。这些内容,教师一定会涉及,但教材中没有,他们只能在网络中查找那些未必准确的资料,说不清道不明,给学生留下遗憾。

2.文学史知识

目前语文教育中有关文学史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知识。学习方式主要是随文学习,学到哪一课,教师就会让学生了解哪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这种学习方式会让学生“知人论世”,有一定的好处,但碎片化的学习也会让学生很难对文学史有一个准确的总体认知,导致学生形成“文学作品就只是社会环境或作者人生经历的反映”这一不准确的文学观。其实,语文教师在课文讲授时有必要加入一些文学思潮与文学事件方面的知识。例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究竟是怎样的?既然“唐宋家”是古文运动的代表,那么今文和古文的矛盾究竟源于何处?等等。当然,语文课绝不能上成文学课,语文课堂需要涵盖多少文学史知识,哪些文学史知识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这需要慎重定夺。

三、文化知识

中国语文课并不仅仅教授语言文学,它也担任文化传承的重任。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和文化教育是混在一起的。学生入学,读书写字,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根据现代语用学的观点,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立足于一定的语境。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也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可见,文化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与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地位,其实并不矛盾。

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确立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分阶段有序推进、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多元支撑、加强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多种策略[5]。这些策略中的每一条几乎都与语文课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普遍重视,文化知识在语文课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无疑会大幅度地增加。

实际上,文化知识可以更加系统化与传统化。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编排文化知识:(1)语言文字运用知识,如书信知识、称谓知识、书写知识等。(2)典章制度,如礼仪、制度等,像《鸿门宴》中的座位坐法,贬谪诗中的古代官制。(3)风土人情,如待人接物文化,《离骚》中的服饰文化、《诗经》中的植物文化等。

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既体现出中国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又能体现出国人在经济发展与收入提高后心灵的迷茫,一些问题还是需要语文知识内容的传授来解决。这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使命。

四、语文知识内容设置的不足与建议

当前语文知识的内容设置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一些重要的知识内容没有被安排进去,二是有些语文知识的编排不够系统。张鸿岑先生在《语文教育学》中指出:“语文基础知识是教材的骨骼,课文是语文教材的血肉。”[6]现在,语文教材血肉丰满,而骨骼接近于无。在当前的教材中,语文知识一般会出现在课文注释、附录与语文活动中。注释和附录的篇幅比较短,语文活动的重点并不偏向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是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授课中对语文知识也多采用随文教学的方法,只讲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会导致学生学不到一些重要的语文知识,往往学到的语文知识会比较碎片化,缺失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语文知识的内容设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语文教材要重新发掘语文知识短文的形式。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经实行过将“汉语”和“文学”分科,停止分科教学后,停用汉语与文学教材,但以语文知识短文的形式尽可能地保留一定的知识体系。其实,语文知识短文这种形式还应继续运用。当前,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编写质量也不错,我们可以将一些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编到校本教材中,因地制宜地进行校本试验。在主流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语文专家或富有经验的一线教师还可以编写一些带有语文知识短文的教材,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并且,主流教材的编写专家也可以重新考虑编写带有语文知识短文的教材。

第二,开展专题教学。通过对某一专题的集中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点带面、多样化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与能力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某一领域的语文知识点进行整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浮在表面,而是深入详尽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阅读很多相关文章,查阅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自身的知识容量。此外,这个过程也有助于各个语文知识点之间线索的建立,由点到线再到面,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在近几年,专题学习经过许多教师的试验,证明它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的。

第三,进行中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的改革,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语文知识,“国家应该痛下决心作出学科的时代定位”和“制定有普遍适应性的课程标准”。尽管这些很难做到,但确是中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语文知识学习令人迷茫的地方很多,需要经历反复的争论,或许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都无法对中小学语文知识学习形成较为明确的答案。所有的教育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好好思考自身面对的问题,可以在自己的教学领域进行试验,每个人的努力合在一起或许就会推动中小学语文教育实现“大进步”。

参考文献:

[1][6]张鸿岑.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0、112.

[2]顾振彪.关于中学语言知识教材的反思与设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3(1).

[3]陈立娣,王鑫.修辞和修辞格之辨析[J].考试周刊,2012(41).

篇13

面对这样的结论,对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语文教师有诸多的困惑:①在阅读教学中,是否全部的课文都要“整体感知(把握)”?②“整体感知(把握)”是否感知整体整篇课文?③使学生“整体感知(把握)”的教学,是否一概通过诵读(朗读、背诵)?④“整体感知(把握)”是否等于学生自己的感知、把握?我们结合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标准》)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对“整体感知”提法的回避来分别讨论。而讨论的前提,是区分“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和阅读教学层面的不同含义,对自然情形下的阅读与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也必须分开来考虑。

阅读层面,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的,主要指阅读的方式,牵涉到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等。在这一层面,“整体感知(把握)”的完整表述应该是:用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阅读适宜于整体感知(把握)的文本以达到整体感知(把握)的目的。

在中国文论的研究中,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本文笔者注:内含阅读的思维与方法,概括为“整体直觉”。“整体、直觉、取象比类”等,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②以“比类”与“体味”为主要特征的“整体直觉”阅读方式,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在文学鉴赏领域的贯通与体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学批评便是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赏;泯去读者与作者的界限,充分地投入,体会其精蕴,同时发挥自己的想像,加以理解,作出判断。”③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优点、中国渊源流长的文学阅读方式,我们必需珍惜和光大,在去伪存真的前提下,语文课程有必要也有义务自觉地做保存和传承的努力。达成这样的认识,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大讨论所获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我们必须珍惜。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以“整体、直觉、取象比类”为代表的经验综合的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并不等于说,我国传统的思维没有分析。吾淳指出:“按照对立统一的法则,综合与分析应当是一对互相伴生的同构体,即它们总是相互依存的。”④依他的研究,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分析思维”,尽管与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孙子兵法》、《韩非子》、《商君书》、《荀子》中的许多篇目,就频繁地运用着上述的分析,因而也需要读者“分析”地阅读。元赵文云:“《诗》之为教必悠扬讽咏而得之,非如他经可徒以训诂为也”。也就是说,即使在古人,作为阅读方式的“整体直觉”也主要适用于《诗》(文学作品),《周易》、《大学》、《中庸》、《论语》等经书的阅读,至少是“可以”用“训诂”的方式。再进一步看,即使是文学作品,古人也并不一概用“整体直觉”的方式阅读。按照伊泽尔的说法,文本隐含着读者;“整体直觉”的阅读方式与适宜于整体直觉的文本是互为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刘明今的研究表明,汉朝之前、魏晋、唐宋已降,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从“言尽意”观念立论的《文心雕龙》便是主张“分析”(六观)的;至唐以后,魏晋玄学“言不尽意”的命题转化为审美旨趣,新型的审美旨趣产生新型的作品,因而阅读和评鉴才“当然也就不能用‘六观’进行分析”。⑤批评中的悟境与创作中对超越之美的追求有关,应该说先在创作思想上出现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对超越之美的追求,然后批评中才会出现回避具体文辞、意义的分析而专讲启悟的现象。”⑥也就是说,“整体直觉”的阅读方式,唐宋已降也是专对于特定样式的文本,笼统地讲,主要指韵文作品以及抒发灵性的小品文。再进一步看,即使是唐宋已降,即使是在“整体直觉”的笼罩中,古人也不一概排斥“分析”。以“体悟”为主要特征的“整体直觉”,尤其是“鉴无定识”姿态的“体悟”,“在文学批评中则要到宋代才有所表现”,而发端于欧阳修、司马光始作的诗话。诗话这一形式最先为江西诗派所重视、所利用,而此时大量涌现的诗话,“标榜句法、字眼,重视用事、出处,这就使诗话有兼论事、辞,转而以辞为重,考求诗歌写作的格式、法度,从而使诗歌的评品由印象概括转为细密的分析。“⑦比如《潜溪诗眼》的一则云:“好句要须好字,如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劝客尝’,见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字。老杜《画马》诗:‘戏拈秃笔扫骅骝’,初无意于画,偶然天成,功在‘拈’字。柳诗:‘汲井漱寒齿’,工在‘汲’字。”宋元形成的阅读方法,如“八面临敌”“五色标点”,显然是一种“分析”的读法;体现宋人论诗精神的”“以我意为本而参酌旧说的解读方法”⑧,显然也是“分析”。至于明清的戏曲、小说评点,由于较自觉地承担着指导读者的功能,“分析”可谓比比皆是。

当然,正如指认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经验综合”的,不过是与西方“理性分析”比照之下的勉强陈述,我们在上面所讲的“古人也不是一概排斥‘分析’”,也已经是现代语境中的扭曲观照。究其实,“整体直觉”,是“排斥感性认识和理性(本文笔者注:实指“知性”)认识”⑨的,因而不能简单地用“综合”与“分析”来比况。正如张载所界定的,整体直觉是“尽性”,它与感性认识的“闻见”与理性(知性)认识的“穷理”,不在一个档次上。⑩同时,“整体直觉”也意味着“整体与部分的严格区分被看作是不必要的”11。在古人看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犹如“月印万川”,部分不能作为一个分子游离出整体的大家庭,而任何一个局部都体现着全体。12就阅读方式而言,“整体直觉”有把握整篇诗文(“题旨发明”)的含义,但主要不是指这种情况;它所涉及的单位,可以是篇,可以是段,可以是句,可以是字词。诗话类、评点类大量的文献表明,“整体直觉”的“体味”“体悟”,所涉的对象,主要是我们现在指认的“局部”。这在我们已举和下文将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综合上面的转述和讨论,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与我们阅读教学相关的结论:

第一,不是全部的课文都适宜“整体感知(把握)”。至少要区分文章和文学,至少要区分古代的诗文和现代的诗文,对学生而言,还得区分文言的诗与文言的文、区分浅易与较难。是否适宜本来应该是个案问题,但不妨划出这样的准则:①古代的韵文以及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大致适用于“整体感知(把握)”。②现代的科技文、议论文,绝不适宜“整体感知(把握)”,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③现代的文学作品、国外的文学作品,是否适用,应该取决于文本自身的特性(即:文本对隐含读者的预设),不能一概而论。④由于字词的生疏(即:文本在易读性测试中得分较低),由于背景的隔膜,学生做不到通畅阅读的文本,或者在达不到通畅阅读的时段,无论是古与今、文学或文章,都不适宜(也不可能)“整体感知(把握)”。

第二,“整体感知(把握)”不等于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感知(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采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比如《荷塘月色》第四段,按原来通常的教学,教师会让学生这么读,在通读全文揭示“文眼”的基础上,朗读该段,之后是按描写层次来分析顺序,什么先写荷叶、再写荷花、先写静态、再写动态云云,在这之中,还要分析词语特色,什么“曲曲折折”是叠字,还要分析修辞手法,什么“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本体在哪、相似点为何等等,最后少不了让学生“背诵”,或有或无地做一些读背的指导,算是回到了“整体”,而实际上学生头脑中乃是一堆碎片,一般说,接下来的课是检查学生的背诵,常常还是默写,算是做了“积累”的工作。现在不能再这么干了,应该还文本于血肉。提出的导向,是让学生去“整体直觉”。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当然是“诵读”,而待其意自现。但在这一段,好的办法可能是让学生尝试“意象的叠加”,比如“体味”荷花的描写,有“舞女的裙”作陪衬,之后,在“零星的白花”上加进“一粒粒的明珠”意象、叠上“碧天里的星星”、再叠加上“新出浴的美人”,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世上从未有过、在别一心境下的朱自清也再不能见着的“荷花”。这样,最后的“整”才能回到对作品“思想、观点、情感”的理解和领悟。

上述从阅读层面的转述和讨论,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对“整体感知”提法的回避以及为什么回避:1.如果2000年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此后的权威阐释的确是在传统含义上使用“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这些词语,那么,“整体”与感知并用或与理性联想,在表述上都是欠严谨的。2.即便认可这样的表述,条目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漏和过分的含混。

2000年初中大纲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主要是两条:①“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②“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大纲也基本类似。原则上,两个大纲的前一条款均包含着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但由于权威的解读认定“其中‘整体把握’四字是关键”13,因而该条款的所指也主要适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非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中国现代以来的非文学作品、国外的非文学作品的阅读,实际上是被《大纲》放逐了。因为那些建筑在现性分析基础上的文本,内涵地要求用现代“理性分析”的阅读方式去解读,绝不可以、也不能够“整体感知(把握)”。不但是非文学作品,连现念的文学作品,那些不适宜、不适用“整体感知(把握)”的文学作品,比如心理分析小说等等,也实际地放逐了。因为用不适当的方式去对待文本,文本便会关闭“对话”的大门;或者说,是我们不让它进大门。至于含混,自不待言正是由于“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想、观点和感情)”没有合适的着落,接下来的“体会”“理解”“领会”“欣赏”“感受”“欣赏”等等,才无所适从。而本文的主旨就是澄清含混,以使其合适着落,以使“体会”等等各安其分,以帮处于困惑的语文教师减少一点困惑。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方面,承继了2000年过渡性的教学大纲所倡导的取向,并有新的拓展。就眼下的论题而言,至少在正式的文件,重大的缺漏已得到了填补。在第三学段,尤其是第四学段,《标准》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了适当的分别处理,其标志就是在第四学段增加了“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和“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条款。

对过分的含混,《标准》也作了慎重思考:①将“整体把握”放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语境中严谨表述,并提升到“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之一:“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②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则回避了“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提法。

功效是双向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实际地扩展了对不同类型文学文本阅读方式的容纳力。比如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标准)就对感受的客观理据提出了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实际地将“整体感知(把握)”本来含有的或本来意图含有的合理成分,融解在具体的条款中。比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三学段),“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第四学段)。

重要的是,我们既要看到拓展,也要看到继承。在阅读目标上倡导“整体感知(把握)”,本来含有的或本来意图含有的合理成分,必须适当的把握;否则就很可能将具体条款的措辞回避错误地认作是目标的摒弃。2000年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还要运行数年,如何面对“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对大多数语文教师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不解决,将来也很难胜任地实施《标准》。

在阅读教学层面,“整体感知(把握)”,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把握)”并达到“整体感知(把握)”的目的。也就是说,讨论的是“教”的行为。而讨论的前提是,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需要让学生进入“整体感知(把握)”,并非所有的课堂阅读都必须将“整体感知(把握)”设定为教学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