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

篇1

关键词: 城市化;县域经济;发展策略选择

Key words: urbanization;county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25-0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引起了理论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诸多机遇、诸多选择,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探讨和创新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1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与区域经济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但是县域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有其产业属性和地域属性以及阶段性规律的特殊属性。区域经济按其形成的直接缘由可粗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缘型”的区域经济,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另一类是“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如在省域、市域、县域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活动,即构成了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城市化(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过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应该是同步的。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在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水平应该在30%-70%。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工业化进程作了6个时期和3个阶段的划分,即: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560-112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2009年,我国县域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扣除统计方面存在的“水分”,这一数字可能要低于1500美元(2009年人均GDP为3736美)。即使如此,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时期和阶段的划分,我国县域发展总体上早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应该处在30-70%之间。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导致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特别对县域而言,工业化水平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也加剧了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滞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乐观的数字在38%左右(主要是大规模撤县设市产生了虚假城市化现象,使县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数字过高),这与工业化中期应该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均值(50%)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途径选择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延伸,县域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县域还是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和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标准落后,导致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面对残酷的竞争形势,迫使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变革生产方式,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生产行为。县域经济发展正在由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进入以现代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都将发将重大的改变。县域经济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县域城镇化的滞后,不仅制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营水平;同时也制约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使农村的有效需求不足。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强县城、小城镇的产业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使更多的农民离村离土,进入县城和小城镇生活,从而促进县域工业聚集和商贸业发展,为土地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也是要完成工业化的历程。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产业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业的弱质现状;地域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村人口、产业分散的现状;阶段性规律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明确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这种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与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县域经济总体上是处在以民营经济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3选择适宜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拐点”,同时也使县域经济面临挑战和新机遇。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统筹本地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色区域经济。由于我国县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发展策略、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发展策略和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发展策略。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是因根据所处地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比较优势,提升县域产业特色,从而获取差别利益;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的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主动承接高梯度区域的产业转移,按照城市圈域经济理论以城市为中心,以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极化-扩散”效应网络发展县域经济,随着大城市的扩张,对周边地区的极化效应逐渐减弱,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这借力出海、借树遮阴,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壮大;再就是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的发展策略,是按照增长极理论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把这些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选择一两个区位好或者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设立工业园区,集中财力开发,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把园区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增长轴线,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快速发展。因此,县域经济需要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当然,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还应该消除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缺陷,消除“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市吃县”或“市刮县”等严重束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迫切需要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的行政职能改革。如果各县(市)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发展速度也会更快一些;反之,就会丧失经济“转型”、发展“转段”的机遇期,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将被边缘化,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总之,县域经济不仅具有产业和地域的特殊属性,还具有阶段性发展规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主要增长动力是民营经济,必须采取坚持经济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途径,不同县(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各种要素,采用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2]郭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篇2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县域经济;安全系统;思路

Key words: post-crisis era;county economy;security system;idea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12-02

0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一级处在宏观和微观、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最主要的操作平台[1]。

国际金融危机客观上使政府进入一个危机管理过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发展模式转型双重挑战,自2008年下半年始,我国绝大部分的县域经济迅速下滑,国内不少学者在反思金融危机下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问题[2],对于县域经济安全却甚少着墨,从经济运行的实践来看,如何保证县域经济危机时期的抗跌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平稳亦值得关注和研究,这也是本文分析的目的所在。

1县域经济运行安全内涵、存在问题及特点

1.1 县域经济运行安全内涵目前学术界对县域经济运行安全的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从涉及到经济安全的提法来看,有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借鉴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定义的思路,结合风险控制,本文认为,县域经济运行安全应该从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从微观和宏观等层面进行阐述:县域经济运行安全是一种这样的状态和能力,即在对外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县域经济体作为一个对外竞争的整体,能够最大程度上摆脱、抵御、降低和适应外在环境(如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等)、资源和技术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面对各种重大的外部风险和系统内部风险时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调整和处理能力,整体经济(以骨干企业、主导行业和支柱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内容)保持一种高质量的发展状态和长期的比较竞争优势,能够消除经济系统运行中的潜在不稳定因素而达到的一种经济状态。

本文认为,县域经济运行安全的涵义不宜泛化,不能将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都包括在区域经济运行安全系统中来,更不能将社会问题纳入分析的范围。县域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县域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在范围上、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范围上,县域经济运行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构成主体,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内容上,国家经济安全更加宽泛,比如,国家经济安全更加注重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民族产业安全、外资并购和需求等问题,县域经济安全的内容显然不一样。并且,县域经济安全也不尽是产业安全问题。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1.2.1 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贯彻落实的直接着力点 作为中央和省市管理县域事务而设置的下属权力机关,县域政府承接着中央、省市级宏观调控职能,是中央政府、省级政府政策、计划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作为执行上级经济调节职能的区县级政府,要保证中央和省市级政府政策在地方上的落实,把执行上级政策视为自身的一项基本职能,积极促进宏观调控和中观调控的衔接,以维持本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除此,县域政府还承担着提供地方公共品、制定地方性产业政策和地方性经济法规、塑造市场经济机制、弥补“市场失灵”等经济职能。

1.2.2 县域经济拥有基本完整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我国的县域经济结构是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经济变迁所形成,是强制性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结合的结果。在县域的范围内,经济活动涉及面相当广,从某种意义上说,县域的经济结构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差异不大,是一个多层次,复合式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既涉及到生产领域,又涉及到非生产领域;既包括社会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过程,又包括农业(农、林、牧、副、渔)、工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既含有中央、省、地、县所属的多层隶属关系,从经济成分上看,又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外资经济等;县域经济管理工作,既要管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统一组织,又要负责下属乡(镇)、村、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指导,一个区县的经济是诸多方面有机联系的整体。

1.2.3 县域担负的经济发展职责与拥有的权力失衡县域承担了发展经济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功能,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却是县域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上的空间严重不足。面对金融危机与增长方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县域经济存在许多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如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价格改革问题、可持续发展与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问题)、政府作用的发挥与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滞后的矛盾(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矛盾(如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民间社会资本引入问题、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等)等。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县域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均受制于制度和决策空间的限制。实行上下级政府间的放权让利,赋予县域经济职能部门更大的决策空间,实践扩权强区县、强乡镇是改革的一个方向,比如这次的省直管县改革。

1.2.4 县域经济体抗风险能力普遍较低我国县域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其抗风险能力的不足,影响县域经济运行安全的因素比较复杂,风险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经济素养较低。职能部门对宏观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背景把握不准,对国家产业政策了解不多,对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没有深入研究、区域经济运行安全运行观念不够等,这些都造成了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被动和擎肘;其次是县域经济结构水平较低。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拉动依靠各地工业园区。而各地园区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低水平下的同构现象。三是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带来的风险。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经与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有了很大不同,与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则有着更大的区别。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急速膨胀扩大,信息的流动规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深化,区域内外的经济联动性增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背景更加复杂,影响县域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增多,危机传递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趋势愈加明显,国外企业通过合资、并购[3]等微观企业行为危害产业安全,金融领域、商品流通领域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影响到区域经济安全[4]。除此之外,影响区域经济运行安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制度非均衡方面[5]、金融开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6]等方面。

2县域经济安全系统构建思路

2.1 提高政府经济素质,强化政府规制,构建区域经济安全系统的第一环提高政府的经济素质是解决县域经济安全系统构建的首要一环。所谓较高的政府经济素质,即经济决策者及决策机构要具备充分认识和运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力,具备洞察经济运行机理及条件的能力,具备分析和处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等等。提高区县政府的经济素质,专业化管理是唯一途径。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治理先进经验来看,专业化的政府管理机构是保证政府职能的高效发挥、政府决策科学的重要前提。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途径来增强政府的经济素质,内部途径是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素质入手,可以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人才引进、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现有公职人员经济素质,使得本区域首先成为人才的高地;外部途径则是充分借助外力辅助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在宏观调控决策中,可以采取建立专家委员会与企业家(行业)协会、吸纳民间智库参与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在保持经济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使决策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提高区县级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正确性。

县域政府规制在保障经济运行安全,特别是产业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具有法律或准法律约束力的规范、引导、限制的行为和措施,包括法律规制和行政规制两大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规制主要是依靠政府资源的强制力和引导作用,通过运用法律、法规、规章等手段和措施来矫正市场机制内在缺陷,改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贯彻国家意志,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必须加强法律规制建设,通过对区域内的重点产业,如房地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规制,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健全产业预警机制[7]。

2.2 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增强执行力,提高调控质量,形成区域经济安全运行调控链加大对区域内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的长期跟踪监管。建立区域内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和一致性指标系统,如区域内的企业家信心指数、经理人采购指数、消费信心指数等,通过掌握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产品市场、企业的信用历史等,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建立区域内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从而在域内形成企业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地方财政对区域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从危机应对的实效来看,实施积极的地方财政政策,同样可以通过“加杠杆化”达到刺激经济尽快走出危机和调整结构的目的。可以通过由“直接投入”向“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投入”转变,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主要以贴息、担保、风险投资等间接投资为主,以此带动银行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2.3 构筑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具体情况的产业安全体系,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形成区域经济运行安全屏障构筑产业高地。一是区域的中、长期产业规划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有一批具有前沿性、先导性、高端和高质等特点的产业,能体现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战略产业的规划和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服从战略利益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商业利益,避免以牺牲战略利益、长远利益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利益;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备内在的升级动力。我国区县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一个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长期的结果,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没有经济驱动力这一过程几乎不可能实现。较长时期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掩盖了很多矛盾。产业结构的优劣重要表现应该是具备内在升级的动力,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能够在项目上、产品上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地。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坚持产业的集约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区域内形成若干个资本密集型和特色支柱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也是降低区域内经济运行风险的重要保障,这次金融危机应变中“浙江式拯救”和“诸暨模式”充分印证了这点。

大力推进企业转型,着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是县域经济微观运行主体,重点企业、骨干企业是维系区域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对企业转型形成了倒逼机制,新的发展环境下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开展低成本并购,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组织和管理竞争力;鼓励和加强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开展市场创新和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促进企业尽快实现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从“多元化”向“归核化”、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取胜”的战略转型,全面提升企业市场和品牌竞争力;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加强企业家素质和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大幅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竞争力。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危机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机制体制等深层次原因,县域金融生态建设滞后,县域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弱化也是重要因素。

2.4 坚持在外开放中构筑区域经济运行安全体系,实施区域品牌经济战略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力度。金融危机确实给外向型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外资依存度高的区县经济受到的影响更大。但是,不能因为出口受到影响,就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路径。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009年4月1日在《求是》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稳定外需就是稳定内需。我国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调内需与外需的可持续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县域经济完全没有必要放弃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应该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落脚在如何利用好区域内外、国内外两个资源市场,如何提高资源转换率上。积极实施区域品牌经济战略,增强区域经济运行安全系数。注重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民营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增强经济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品牌经济是区域经济实力的具体反映,品牌经济直接反映了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与科技含量的水平,品牌经济不仅仅体现在发展区域品牌产品,还包括形成独特的产业集聚地、企业家文化和组织管理模式等,如青岛拥有海尔、双星、澳柯玛、青岛啤酒、海信等国内知名品牌,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横林的强化木地板等,均给当地经济运行按上了一道“保险杠”。

3结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将愈加激烈,面对的问题将更加复杂,经济发展环境也越来越不确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改革和调整将成为今后县域经济调控的重点,如何保证县域经济运行安全是本文认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县域经济安全运行是一种状态和能力,体现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和经济的发展能力,是动态的区际比较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也是为了维持区域经济整体安全状态和能力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构建区域经济运行安全系统应该从宏观决策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入手,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力形成区域经济风险抗御网。

参考文献:

[1]胡俊斌,张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004):35-36.

[2]江涌.国家经济安全应成为当前改革紧迫性课题,2008.

[3]马建春,陈华.跨国并购管制与国家经济安全:西方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008):125-130.

[4]江涌.国家经济安全应成为当前改革紧迫性课题.法制日报,2008,6.

[5]王学人,张立.产业安全问题制度非均衡成因探讨[J].求索,2005,(004):18-20.

篇3

一、县域经济的特征和内涵

县域经济即把“行政县作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县级政府为调控的主要主题,把广大农村作为发展的腹地,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增长极。”这是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及独特特征的区域经济体系。由于县域经济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点、资源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其发展与否,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也起着基础支撑性的作用。所以,它关系到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而且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它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2)县域经济有它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它有自己的县级财政;(3)县域经济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都存在这独特的地域特色;(4)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5)县域经济具有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等特点,注重发挥当地的优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6)“农业”、“农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方向[1]。

二、山西省浑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浑源县是大同市的人口大县,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显示全县人口高达35万,居于全市各县之首。全县仍有5.5万名贫困人员需要扶持,其中绝对贫困人口高达2.25万人,近几年来,县里可用的扶贫资金每年只能帮扶3000人左右,若按照每年扶持人数递增5%进行计算,全县5.5万人,至少还需要15年。尤其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使浑源县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俗称“窝煤”),严重制约了全县煤矿安全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浑源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地貌特征,突出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业的建设。形成了西坊城、裴村、东坊城、永安镇、沙圪坨五乡镇集中连片的万亩蔬菜基地,建起蔬菜大棚1600栋,发展万寿菊1万亩,计划新建蔬菜大棚2000栋。在南部山区,依托“中国黄芪之乡”和“全国道地药材基地县”品牌优势,发展黄芪28万亩,建设30多个高标准的绵羊、绒山羊、肉牛、奶牛养殖园区和50个羊、猪、鸡专业村,由畜牧业带来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在北部山坡区,大力栽植仁用杏经济林,形成了以吴城、南榆林、下韩、蔡村等乡镇集中连片的10万亩仁用杏经济林。形成实现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浅析

浑源是资源大县,现存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省级的文保单位有6处,如北岳恒山以及悬空寺等均驰名中外;浑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目前有29种,像花岗岩、煤、膨润土等储量都相当丰富,尤其是黑色花岗岩质地堪称世界一流;除此之外中草药更是遍布恒山山脉,98种之多,《中华药典》记载的北芪含量颇高。

(二)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就目前来看,浑源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还不足等问题,也都在或多或少的抑制着浑源县的经济发展。

(1)管理体制方面:县域经济的管理还存在这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会对市场体系的统一形成造成影响。部分干部的传统工作作风、陈旧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也会极大影响办事效率。

(2)长期以来,国家对县域的经济投入力度都不足,一些应有的交通、能源设施落后,严重延缓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与山西省一些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县域相比,还存在部分落后现象,依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山西省县域经济排行榜前浑源一位的屯留县为例:可参照表-1。经初步核算,2009年浑源县全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屯留县为58.2亿元,高出浑源县36.2亿元。除此之外,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财政指标都超出了浑源县。要想切实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其他县市,必须强化本县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一)突出白酒、花岗岩、煤炭、二轻、建材等地方工业特色

改革传统体制,强化内部的管理,使浑源的花岗岩开采率得以提高,产业链接逐步延长。浑源作为一大产煤县,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因此严重制约了浑源的煤矿安全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目前浑源全县44座煤矿仅有9座煤矿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给县财政税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此,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可采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给予资金扶持和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浑源煤炭产业健康良性发展,使其为县城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两大体系,着力发展替代产业;

旅游业一直是浑源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旅游业的投资匮乏,精品太少仍然是制约浑源旅游业的一大因素,鉴于浑源财力十分有限,建议市政府在加快浑源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开发以及“精品”建设上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将云冈・恒山旅游节主办地设在浑源,进一步扩大恒山风景区的知名度(。)

(三)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色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向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标志,改革开发以来,国家一直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0世纪后,许多经济学家也提倡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先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的特色企业经济是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此之外,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证县域的经济发展与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协调性发展:

(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改善性别差异的比例,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2)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3)坚持县域经济工作的连续性,政府各级部门做好相应制度的规划,各方面工作保持连续性,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

十七大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劳动力有序转移等紧密结合,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建立一套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经济发展策略,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实施县域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

[2]浑源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3]浑源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4]找准着力点实现大发展――浑源县靠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篇4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标志,它体现县域经济的特色,代表了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选择、开发主导产业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导产业选对了、开发成功了,就能大大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并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在日本,主导产业又被称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前后左右关联作用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一般说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反映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第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到成长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第三,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着眼于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调整。主导产业看好不久的将来,着眼于它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它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强调前瞻性;第四,设定的目标不同:支柱产业侧重于近期或中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提高现实的经济效率和规模;主导产业侧重于长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长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要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也就没有县域经济优势。一个县(市)竞争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我国部分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对本县(市)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认识。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与“农”字密切关联。农民要脱贫致富,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小县向农业大县强县迈进,都必须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1.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这是经济学家们在总结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轨迹后得出的结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发展主导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抢占新一轮科学跨越发展制高点。

2.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即达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产品规模化、批量化。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同时,由于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形成,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导产业的经营者或龙头企业,很有必要,也有条件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引进和实施高新适用技术,这将较快的推广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由于主导产业的产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从原料基地建设、选育品种、栽培管理、收获、深加工、包装到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种市场的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结合,将促进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必然带来产品量、加工量、运输量等量的膨胀;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能源、机械等第二产业的崛起;必然带来与之配套的餐饮、修理、咨询、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活跃县域经济。

4.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是以粗放经营为主来实现的,因而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靠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粗放经营对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对环境的恶化十分突出。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就能优化组织生产各要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所以,只有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并且成长性好的产业才应该被确定为县域主导产业。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优势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区域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主导产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在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并且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市场主体原则。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根本性因素,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这就要求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但要有现实的需求,还要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必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对那些资源消耗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业,要坚决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稳妥发展;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集约高效原则。一个产业具有良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有的产业尽管当前效益比较好,但如果是夕阳产业,则不能选择作为主导产业。

4.产业关联原则。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除了看它的市场前景如何之外,还要看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如何。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5.技术进步原则。当今世界竞争本质上是技术优势的竞争,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持续发展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重要性,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产业开发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大问题。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状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重点,并非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都能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效益。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循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市场提供什么,应当怎样组织的思路去筛选和培植。

1.从发挥资源优势上选准。资源约束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市场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摸清资源特点、分布、产量、潜力、前景、市场占有度等情况,在详细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排序,选择出有地方特色、有开发前景的资源进行培育。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从预测市场需求上定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弹性,较长的生命周期,较广的适应能力,需求系数大,增长率高,生命力旺盛,适应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优先考虑、重点培育。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超前性,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定型,如果跟着市场转,到时,也许会因市场的饱和而使主导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全面调查、科学预测、超前发展、注重特色,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从总结群众实践上吃准。某种资源或产品,在当地适应度、效益度,是否有较大的覆盖面和比重,是否具备条件发展,是否有能力发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尊重群众的意愿,瞄准市场,导入新技术,并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就能培育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县域主导产业。

4.从获得经济效益上瞄准。经过论证选准的县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项目,生产的项目必须是技术吸收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快,投入人力、物力最省,产出的效益最显著。

5.从产品的扩张能力上卡准。主导产业必须是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驱动其他产业的扩张,有明显的前推动、后拉动和旁侧联动效应,即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单个的经济优势,而且要有系列牵引带动优势,通过一个主导产业来带动一片经济开发。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评价;秦皇岛;对策

Key words: county area economy;evaluation;Qinhuangdao;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32-03

0引言

我国是非城市人口占绝对比重的农业大国,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要素和人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加紧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但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乡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经济单元[1]。对县域经济的评价有助于人们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律,并依此制定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1.1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属于系统评价的范畴系统评价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基本处理方法,也是系统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指的是应该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系统来分析,对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后所产生的就是系统设计,然后再对这个系统进行评价[2]。根据系统评价的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模型和分析方法。一般采用的评价模型有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确定性模型与模糊数学模型等,评价方法有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评价指标是系统评价的基本要素,是反映评价对象性质的要素。指标体系是被评价对象系统的结构框架,是有特定秩序的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名和指标值是评价对象质和量的规定。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经济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包括影响其发展的县域内部诸因素和外部诸因素。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问题,一般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线性加权评价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Y=β1y1+β2y2+…+βnyn

上式中, Y表示一个评价指标,其下级指标集为(y1,y2,…,yn),βj为指标yj的权重。

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对复杂系统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2.1 显示评价对象特征的原则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识。评价指标要以反映评价对象特征为原则,才能设计出揭示评价对象内部特性的评价体系。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指标设计应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发展评价指标,要全面反映县域农业水平、城镇化率及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

1.2.2 可比性原则我国各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程度、发展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指标要尽量选择可比性较强、能体现县域经济共有特征的指标,使指标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横向可比性是指不同县域之间可比,纵向可比性是指同一县域历史数据之间可比。

1.2.3 全面性和完备性原则全面性是指指标体系要尽量涵盖评价对象系统的每个方面。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全面。

1.2.4 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原则系统的运行过程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就要以动态的指标反映;相对于较长时间,一个较短时间段内的累积性指标就属于相对的静态指标。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有静态指标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动态指标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活力。

1.2.5 可行性原则对于定量指标,尽可能选择现行统计报表中可以取得的资料,至少能容易计算或变换,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对于复杂问题的评价不可避免地采用定性指标,要以合理、详细的评价标准来保证定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3 建立准完备性评价指标集一个性能良好的评价指标集Y=(Y1,Y2,…Ym),根据数学中一些特殊集合定义的特点和测量论的原理,应具备下面一些基本性质[3]:(1)Y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独立且互不相容的;(2)wi到G是单射的,其中wi为指标值,G为总指标;(3)不存在yi0∈Y,使Y-{yi0}仍然满足(1)和(2),也就是说,Y中没有可有可无的指标。同时满足(1)~(3)的Y称为是准完备的。

尽管在指标体系建立时考虑到了指标完备性的原则,但由于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紧密关联性,使得指标体系的设计一般达不到完备性的要求。为了使指标集达到准完备性指标集,通常需要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本文拟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分在一类中,用一个因子代表。因此因子数量远远少于指标数量,因子之间互不相关,因子具有可解释性。因子的可解释性是指因子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隐含在指标中的潜在的意义。

2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对县域经济系统的分析,并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本文设计了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二级指标为经济发展现状(A1)和县域经济发展活力(A2),两个二级指标下设三级指标10个:人口因素(A11)、区位因素(A12)、经济实力(A13)、产业结构(A14)、政府能力(A15)、经济发展速度(A21)、产业结构调整(A22)、二元结构调整(A23)、政府财政能力(A24)、就业活力(A25),三级指标又下设四级指标27个,见表1。

3秦皇岛县域经济发展评价

为了进一步明晰秦皇岛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了唐山市所辖的八个县域与秦皇岛四县做比较分析。此次实证分析包括12个县:秦皇岛所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卢龙、抚宁、昌黎和唐山市所辖的滦县、滦南、乐亭、迁西、玉田、唐海、遵化、迁安。

指标数据的来源有:《河北经济年鉴 2006》、《河北经济年鉴 2004》、《秦皇岛统计年鉴 2006》。

应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融合,拟建立准完备评价指标集。依据因子特征值大于1和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因子。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准完备评价指标集包括五个因子,分别表示为fac1_1、fac2_1、fac3_1、fac4_1、fac5_1。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准完备评价指标集包括四个因子,分别表示为fac1_2、fac2_2、fac3_2、fac4_2。因子得分模型为:

faci_1=α1X1+α2X2+…+α16X16 i=1,2,…5

faci_2=α17X17+α18X18+…+α27X27 i=1,2,…4

其中,α1、α2、…、α27为因子得分距阵中因子所在列和指标所在行交叉位置的数值,可以认为该值是指标对于因子的权重。

此外,依据因子高载荷指标,对因子进行了命名。因子命名、得分和排名情况如表2和表3所示。

4秦皇岛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看,秦皇岛各县的发展既有优势方面,也有劣势方面。秦皇岛各县在医疗卫生、政府能力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等方面,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而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二元结构调整方面都相对落后。下面针对各县具体的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提出各县相应的发展对策。

4.1 青龙满族自治县发展分析及对策青龙地处山区,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农村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起点低,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落后行列。在上面12个县的比较分析中,经济实力因子(fac1_1)排名第12,收入和人口结构因子(fac1_2)排名第12,结构调整因子(fac3_2)排名第10,这些数据进一步揭示了青龙县经济底子薄、发展速度慢的发展劣势。针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4.1.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生产,以及农民利用土地、产品、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以龙头企业、企业集群、中介组织机构带动和组织农民以较低成本进入市场,县域政府要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帮助企业解决好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解决产品销路问题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青龙县要抓住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市场。青龙县紧邻东北地区,是秦皇岛市抢抓东北振兴机遇的前沿,有“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东北市场是青龙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之一。秦皇岛市的港口优势明显,青龙要利用好秦皇岛港口运输优势,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打开国际市场。另外,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将在2007年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三个规划方案都将途径青龙县所辖的村镇,承秦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成为青龙县产品进入承德地区的一条绿色通道。

4.1.2 以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品和特色品牌青龙的特色农业产品有灵芝、枸杞等中药材,有松蘑、肉蘑、滑蘑等食用菌,有板栗、核桃、杏仁、苹果等果品。其中,青龙板栗是“京东板栗”的代表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龙富”牌红富士苹果、“龙女”牌山杏仁被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此外,据2005年数据显示,青龙县全县饲草总储量27.5万吨,载畜量可达90万个羊单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青龙县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整体布局,长远规划,稳步发展好畜牧、林果、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变县域经济的面貌。

4.1.3 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科学开发矿产资源青龙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县有金、银、铜、铁、锰、重晶石、石英石、花岗石、大理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青龙县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立足传统工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深加工项目,搞好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县域政府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技术上和资金上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增效、防污减排的技术和方法,保证在矿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不受污染。

4.1.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青龙县要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中的贸易服务、物流和教育培训产业。贸易服务业和物流业主要服务于产品的销售和运输,教育培训业主要是培训企业家和农民,以提高企业家素质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

4.2 昌黎县发展分析及对策昌黎县地理位置优越,有不少旅游观光景点,产业基础也相对雄厚,有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在上面的实证分析中,昌黎县的政府活力因子(fac2_2)排名比较靠后,近三年单位GDP地方财政支出和收入增加值分别为0.0213元和0.002元,这个值就是在秦皇岛四县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昌黎县,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4.2.1 提高政府财政收支活力县政府资金收支不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无法启动,必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昌黎县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①争取上级资金,对于项目的建设要积极取得上级支持;②借款贷款搞建设,现在国家开发开行等一些银行都愿意投放一些长期基本建设贷款,县域政府在保证贷款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向银行借贷款;③县级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和县级税收收入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4.2.2 继续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继续坚持工业园区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自主创新科研机制昌黎县支柱产业干红酿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水养殖、蓄牧业、高效种植业、市场商贸业、旅游业、冶金建材业支柱产业都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集群化发展模式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005年昌黎县相应于干红酿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水养殖、缝纫机零件加工等产业,确立了“一区六园”的园区建设模式。“一区六园”即经济开发区,含黄金海岸生态工业园;东部工业园重点发展成为以干红酒为主的轻工业园区;西部工业园重点发展以冶金铸造业为主的工业园;缝纫机零件工业园重点发展成为以机械精密件产业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园区;还有中部重化工业园和南部工业园区。2006年,昌黎经济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正式命名为“河北・昌黎工业园”,成为省级工业园区,进一步增强了昌黎县建设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企业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科技研发就显得尤其重要。像粮油食品加工业、冶金建材等行业,都要以最新的生产理念、生产技术为导向,不断升级产品。重点大型企业更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对于冶金建材业,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积极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4.2.3 品牌战略目前,昌黎县几大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然而除了干红酿造业,其它产业中并没有十分耀眼的品牌形成。昌黎县要在发展重点产业的同时,抓住重中之重,培育产业中的强企业和强品牌,提高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品牌创县域知名度,又以县域知名度创更多的品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2.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昌黎县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顺应了秦皇岛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方向。秦皇岛市区位条件和现有基础都较好,有条件成为次区域中心。打造服务型城市,与唐山、沧州沿海重化工区域错位互动、协调发展,这不仅是秦皇岛市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城市特色的发展战略,也是把环渤海区域打造为新的增长极的战略需要。昌黎县产业基础较好,沿海环境好,要配合秦皇岛市建立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加强自身建设。昌黎县要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贸易服务业、物流业、教育培训业、网络传媒业、会展业以及新兴的咨询服务业等。

4.3 抚宁县发展分析及对策当前,阻碍该县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一是,与秦皇岛四县和唐山八县相比,人力资源因子(fac4_1)排名较差,每万名乡村从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人数少,人力资源缺乏;二是,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低,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大企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三是,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基于抚宁县经济发展现状,提出该县发展对策:

4.3.1 大力引进人才,定期请域外农业技术人员、企业家亲临指导,挖掘县域特色农业,加强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玉米的产加销产业化和生猪的产加销产业化。当前要进一步扩大产业化的规模,发展玉米产业和生猪产业辅助产业,双向延长产业链。抚宁县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示意图如图1。

抚宁产业化发展要多方吸纳外部资金,实行招商引资,不断建设新项目、规划新项目,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一方面引进他们的资金,另一方面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3.2 着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抚宁县要加快水泥、造纸、煤炭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要依据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规划,选择引导企业通过联合、购并和资本经营等手段,对资产存量进行再配置,充分挖掘现有资产的潜力,走集约化生产的路子,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

4.3.3 坚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据县城乡建设规划处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05年底,抚宁县城镇化率仅为18.5%,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全县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要高度重视城镇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有效载体,因为一个园区就是一座小城镇,随着园区的建成,就会形成数量庞大的工业人口,需要有与其配套的生活服务,必然推动城镇化进程。

4.4 卢龙县发展分析及对策从上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卢龙县的弱项在于政府能力因子(fac2_1)和结构调整因子(fac3_2),这两项的排名分别是11名和12名。这两项指标反映了当前卢龙县政府的财政收支不足,财政缺口较大;县域产业结构急待调整,二元经济结构急待改善。改变这两项指标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农业产业化。另外,卢龙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急待调整。促进卢龙县经济发展对策有两个: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招商引资;二是加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

4.4.1 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目前,卢龙的甘薯产业已初具规模,要继续做大做强甘薯产业,突出县域特色。要建立甘薯产业生态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甘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广开门路,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进驻。要双向延长甘薯产业产业链,积极研发利用甘薯生产罐头、醋、酒、果脯、果酱、糖化代乳粉、糖、香酥片、饮料、酒精等一系列产品的制做工艺。

4.4.2 卢龙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急待调整相当长时期内,该县水泥、陶瓷、机械、化工、采矿等传统工业粗放经营、低效运作,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农村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工业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产品基本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针对这种现象,县域政府要从长远来看,进行整体规划,对没落企业实行改造转产。也许企业改造的当时会对县域经济总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长久来看,必定会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整体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途径。发展县域经济要从县域实际出发,以理论为指导,制定适于县域特色的发展战略,尽快使县域经济的发展步入科学、快速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66-02

[作者简介] 陈立平,农行吉安市分行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蒋卫东,农行吉安市分行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县域经济与金融。(江西 吉安 343000)

一、农业银行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必然性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一般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属于国家最基础的财政单元。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资料,截至2003年末,全国县域人口9.16亿,占全国的70.9%;县域经济GDP为6.45万亿元,占全国的55.15%。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总体规模大。2003年,全国县域GDP平均32.04亿元,县域财政收入平均1.21亿元;二是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县域人均GDP的15.1倍;县域GDP占比最大的贵州省(74.4%),比占比最小的上海市(1.1%)高出73.3个百分点。三是资金需求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0年我国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约5万亿元左右。县域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凸现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各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发展呼唤金融的有效支持。

县域经营与农业银行改革发展息息相关,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县域市场是农业银行市场布局的基础。据统计,目前农业银行有县城网点8400多个,集镇网点8600多个,县域网点占全行网点总数的60%,51%的在岗员工、42%的存款、31%的贷款、29%的经营利润也分布在县域。农业银行是由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转轨而来,在县域建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打造了影响力深远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以县域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

(二)县域经济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和业务经营商机。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农业银行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开拓县域有效市场,就能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机构和队伍优势。农业银行是唯一目前仍保持在所有县域都有县支行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也是在县域点最多、面最广、网络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内部一直保持着农业信贷部门,并且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小企业信贷部门。农业银行队伍对县域经济服务特点、模式较为熟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能力及亲和力。

(四)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业务产品基础。农业银行在服务县域经济中独立开发形成的农业产业化信贷、农村城镇化信贷、小企业信贷、“绿色家园”贷款、最高额担保可循环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业务已成为各县域经济实体喜闻乐见的业务品种。据悉,未来5年内,农业银行将新增贷款4670亿元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七成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得到支持,年均投放934亿元,达到全行新增贷款的30%以上。

二、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担负重要的金融服务职能。当时的农业银行在保障支农资金需求、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因政策性因素形成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在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补偿机制和管理手段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发了县域资产业务的风险,特别是乡镇企业贷款、供销社贷款、国营农业贷款,形成了较大的资产损失。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由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打破原有的业务分工,农业银行重视区域布局调整,重点发展城市业务,不断上收贷款权限,县域资产业务有所削弱。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更多农村经济主体的出现和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主体的产权格局由原来的公有制主导转变为多元化产权并存,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农业主导转变为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在新的形势下,农业银行在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部分行对县域业务发展定位不清晰。一些行没有看到县域经济的深刻变化,没有认识到县域业务的发展潜力,权限上收后县支行被动调整多,主动出击少,对县域有效金融需求研究不够。二是对发展县域业务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经营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单一。三是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适合县域经济和县域客户特点的产品较少,营业网点的功能转型不到位,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四是对县支行分类指导不够。县支行的信贷授权和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差别化管理程度低,影响了经济强县支行的竞争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在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农业银行应从国家战略和自身改革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县域业务的重大意义,着眼于充分发挥县域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市场,着眼于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增强拓展县域市场的紧迫感,将县域市场作为加快有效发展的市场基础。

三、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定位模式选择

(一)经济较发达的县支行要以个人业务为基础,以公司业务为重点,全面拓展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对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要全方位介入。积极营销存款资源相对富集的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较强还款能力的重点医院、高级中学和优质房地产项目。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社会信用环境较好的县,可以适度介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业务,重点支持处于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增长期的配套型、特色型、科技型、出口型和资源型小企业。要逐步把已经成熟的城市金融产品推广到县域市场,设立县域金融超市,引入保险和证券业务,提升县域市场的金融服务水平。要增加外汇业务、网上银行、现金管理、贷记卡和理财卡等新业务品种。

(二)经济基础一般的县支行要重点抓好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围绕当地经济特点稳妥发展资产业务。可适度介入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资产业务。重点拓展以下县域业务有效市场:一是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县域劳动密集型企业、特色产品生产企业、高科技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小企业群;三是出口创汇型、高新技术型、旅游观光型和生态型现代农工商企业。

(三)经济欠发达县支行要以开展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同时理性发展资产业务。其资产业务要紧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措施,继续发挥农业银行的优势,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扶贫经济实体作为资产业务营销的效益增长点。负债及中间业务要在着力改善网点布局和设施基础上,瞄准外出务工客户群体,将务工储蓄作为工作重点,辅之以借记卡、理财卡的发行。

四、农业银行拓展县域业务的配套措施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行施策的原则。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拓展县域市场,打造差异化经营的特色。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市场潜力和各行不同的管理能力,实施区别对待策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个体经营户,确保理性发展、稳健经营。

(二)健全制度约束,促进县域业务发展。要在业务准入、授权管理、风险补偿、授信问(免)责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利用数据大集中的优势,探索开发专门的县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引导县支行严格执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从严追究道德风险责任,在提升县域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基础上,引导和发挥好县支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科学配置信贷和财务资源。要区别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配置经济资本和信贷计划,适当降低零售业务的经济资本系数,引导县域农业银行加快发展零售业务,尤其是零售资产业务。要适当增加县域农业银行在电子设备、网点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加大零售业务与业务经营考评的挂钩力度,使零售业务发展较快、贡献较大的县域支行获得更多的财务资源。

(四)加快产品创新和机制改革。要积极开办适合县域客户需求特点的业务产品。如增加个人信贷业务品种,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银政、银企合作方式,改善县域客户的融资条件。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探索小企业定额信贷客户评级、授信、贷款“三合一”机制。完善县支行分类授权管理,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篇7

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县域工业化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市、区)之间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4644亿元,比2002年增长72%,增长速度由2002年的7.95%提高到l3.85%;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比2002年增长171%和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02年的3992个增加到6295个,工业实现利税由91亿元增加到3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653亿元增加到1934亿元;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市由l个增加到11个,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夷陵、枝江等地克难奋进,抓发展的决心,抓项目、干大事的气魄,真抓实干的作风,值得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些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抓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可以说,经过上一轮的发展,我省县域经济已进入提质增速、加快转型、迈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风险,包括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不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开放度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还不平衡,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认真解决。

二、处理好四大关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给我们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高一些,所走的弯路就会少一些,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好一些。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速度还不够快、规模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一方面,如果县域经济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就业压力就难以有效缓解,农民收入就难以稳定提高,县乡财政实力就难以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就难以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各地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决心解决存在的问题,主动向省内外的先进县市学习,制定学赶的目标和计划,使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尽快有一个大的进步。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节地、环保的要求,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

另一方面,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把“好”与“快”统一起来,“好”是“快”的前提。同志最近强调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避免片面依赖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产业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等错误倾向,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做到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加快发展,在节约能源资源中加快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加快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紧紧抓住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重要位置,力争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的发展新路。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不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市县,一律实行“两停止两不准”。

2、要正确处理内生型发展与外源型发展的关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要向内使劲,又要善借外力。向内使劲,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形成内生型增长机制。内生型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指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和内在发展动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它与主要依靠外来资源和发展动力的外源发展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要靠自己解决,所以今后的发展要注重向内使劲。我们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形成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体制机制,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激活各类民间资本,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内生型发展绝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必须与外源型发展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善借外力,在发展内生型经济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提高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县级经济,必须打破行政和区域界限,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要牢牢抓住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与当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变潜在优势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优势。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积极主动地承接境外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引进中心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和企业,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大企业配套产品的生产。

3、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枝江市给我们提供了以工兴农、工农互动的经验。我们要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还得靠工业化、城镇化来解决。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为县域经济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县乡财政提供充足的财源。应进一步树立加快工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念,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业化发展路子,使县域工业按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布局和分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要注重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同时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积极发展与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配套的企业和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规模、质量和效益。要努力办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产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使之成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要注重引进品牌、培育品牌、形成品牌。

篇8

一、概念界定

本文引入了城市定位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此都有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成果,同时也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定位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关于城市定位的内涵,国内诸多学者通过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形成了各自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

青岛行政学院的刘文俭教授认为,城市定位是制定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别于其他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和竞争的位置等。

姚贵库、王广斌(2005)在刘文俭教授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定位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生活消费习惯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等。

运迎霞、常玮(2005)则认为城市定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统中综合地确定城市的坐标,并进行了坐标系确立。

张登国(2007)对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城市定位就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向及经济结构布局进行规划的一个过程,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差异性、权威性的原则对城市特色的升华,是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和核心价值的过程。通过城市定位,一个城市可以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充分表现城市的个性。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城市定位是指城市规划决策机关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竞争优势等,全面深刻地分析事关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及相互作用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定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在一定区域内发展的基调、特色和战略的过程。

通过此概念可以得出城市定位有以下要素:(1)城市定位的主体是城市规划决策机关,属于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2)城市定位的先决条件要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现实发展条件及优势劣势;(3)城市定位不是将城市孤立于发展大坏境中,城市定位都是针对该城市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定位,可以是世界的,也可以是国内的,甚至是相对较小的一块区域内。(4)城市定位的目标是确定适合该城市发展的基调和战略,并推动城市发展。因此对于城市定位的了解不应只局限于城市应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定位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系统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因素。

(二)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领导,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发展”则具有更为丰富的含义,在此取“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的含义。在县域经济的评价中经济增长往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甚至将其等同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诸多矛盾的暴露,我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区别,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概念既包括县域经济增长,还包括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进步。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查尔斯・P曾经比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如人的增长和发展,增长只包括身高和体重等外在量化指标的变换,而发展则还包括体质和协调能力的增加、个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个人向外界学习能力的提高等。

因此,综合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县域范围内经济的整体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经济量的增长,或者说是通常意义上的GDP的增加,是县域经济的物质基础;(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县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县域内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其中发展含义的更好层次是实现人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定位的选择所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地区发展实际

正确地县级市城市定位取决于县级市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软环境与硬环境、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条件的形成有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城市正确进行定位的前提。

(二)缺乏连贯性,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县域经济能力的提高,城市定位适时调整是合理地,但切忌随意变动,特别是根本性地变动。因为每一次城市定位的选择作为一次政策导向都会伴随着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倾斜,频繁地更换经济发展重心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更会动摇本地经济发展的根基。

(三)无自身特色,盲目模仿,反复无常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特色,都由该城市自身发展的软环境与硬环境和优势与劣势决定,因此城市定位必须凸显自身城市特色,不能因为周边城市发展较好就盲目学习从中和全盘借鉴经验,甚至模仿其发展模式,这样既会加剧在资源需求和供给上的区域竞争,也不利于本城市长远发展。

(四)经济开发区规划超前,重形象工程

成立经济开发区的本意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但其规划建设要符合实际需要和发展现实。形象工程以突出塑造、经营、系统性为重点,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分形象工程将严重影响地方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对本地区发展实际认知的肤浅、对城市发展精神理解的错位和对城市发展前途的迷茫。

(五)主导产业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县域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明确主导产业对于集中优势发展本地经济具有指向性作用。但如果没有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特色。产业特色不明晰,那就不利于资源重点倾斜和投入力度倾斜,造成“面面抓,面面弱”的困境。

三、城市定位选择的原则与解决思路

1.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应从自身实际出发

城市定位一定要客观分析和准确预测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据此提出同步的定位目标和发展目标,不根据城市发展的条件,定位目标过于超前将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在没有详细分析和科学预测自身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就会导致城市定位不切实际,过分强调县域经济发展的素质、环境和品质,丧失了发展机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最终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失败和边缘化。因此,城市定位应充分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发展重点,并一以贯之。

2.政府应转变观念,重视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科学的城市定位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定位的实质是确定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战略上来说,正确进行城市定位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又可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定位的联系来说,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是本地经济脱颖而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的关键。所以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定位的重要性,把城市定位与本市经济发展战略放在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城市定位与各发展内容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从资源、产业、环境和区位优势出发,实现合理城市定位。

3.应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整体素质,既可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带动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统筹城乡发展,平衡发展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这就要求要把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县级政府应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特别不能因为经济开发区的选址位于某镇(街道)而忽视了其他乡镇(街道)的协调发展,这对当地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5.重视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生态建设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样的高度,体现了加强生态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因此,一定要把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现实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而且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人与社会新的内涵。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必须进行投融资体制创新,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7):11―13.

[2]刘文俭.城市定位问题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城市发展战略,2010(4):34―37.

[3]梁兴辉.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城市经济,2005.

[4]姚贵库、王广斌.城市化进程中县城的发展定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5(1).

[5]邹家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2007.

[6]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财经研究,2003(12):3―11.

[7]运迎霞、常玮.城市定位:城市和谐发展的关键[J].2005年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总体规划,2005.

[8]黄美均.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定位问题[J].国土资源,2003(10):37―39.

[9]张登国.城市定位中的问题及规避机制[J].城市问题,2007(5):14―19.

[10]张复明.城市定位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2000(3):54―59.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只有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形成对区域发展升级的强大支撑。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江西省有80个县,要实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科学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突破口和重要增长点。

就江西当前发展实际而言,提升县域发展水平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县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引导和鼓励各县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打造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本土产业,形成支撑县域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围绕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增强内需拉动的能力,统筹推进城镇化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以产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形成“良性互动”耦合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产业和城镇的和谐统一,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

县域经济也是我国空间经济演化的基本单元。历史基础、经济区位、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政策等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江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全省多数县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大限度地巩固好、发挥好区域的生态优势,实现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基于此,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发展理念,充分结合江西县域发展实际,就如何发挥县域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促进县域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优势,促进县域产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理论探讨

1.产业发展的生态化

20世纪后期,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生态危机四起,传统产业结构的弊端暴露无疑,人类开始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呼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产业的生态发展模式,目的是改变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以最终达成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诸多要素在系统环境里通过一定的方式耦合而行成。生态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其要素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及环境因素、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等。

县域产业体系生态化中包括:(1)农业的生态化。农业的生态化包括两个层次,一层次是回归自然农业和传统的有机农业,更高的层次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农业打造成生态、经济、技术复合人工系统,克服传统农业的低效率,适应社会的新发展。(2)工业的生态化。其与工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区别就是力求把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系统,仿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方式组织工业生产。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节约各种要素投入,高效率地组织工业生产;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在全产业链过程中,并主动引导消费者保持消费的生态化。(3)服务业的生态化。一方面要求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发展的服务业,另一方面要使人们享受的各项服务,尽可能降低区域经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

2.城镇发展的生态化

城镇生态化要求在把城镇打造成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体现在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的建设与自然的选择相统一,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高效利用、信息传递流畅快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协调,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城镇规划上,要求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洽,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形成城乡复合体,使得城市与乡村融合,互为一体。城镇生态化发展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且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它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将人与自然置于和谐的双方,达到共存共荣的境界,是今天追求高质量生活方式的人们的理想选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3.关于县域产业化与城镇化关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城镇化和产业化之间通常是同步推进,并且存在着一种交替变化的内在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够完全绕过城镇化而走上产业现代化的道路或脱离产业化而实现高水平的城镇化。县域产业化发展是县域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是县域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支撑。县域产业化一方面表现为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过程和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城镇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高度发展要求离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县域城镇化是县域产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县域产业化发展要求生产相对集中,连片发展,需要城镇为其提供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系统,城镇化引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利于形成交易市场,促进产品流通,从而不断推动农产业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而生态产业化和生态城镇化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产业化是推进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生态城镇化应当以生态产业化为主导动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标志,更加重视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绿色发展,形成生态产业化的载体和土壤;没生态产业化就没有城生态镇化,没有生态城镇化就没有现代化,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82%。自2002年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来,该县牢固树立了“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时借助“中国最美的乡村”品牌力量,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化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格局。分析婺源县的生态建设和发展,突出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把环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为了让生态环境资源成为加快发展的资本,近年来该县将全县294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生态文化大公园来规划和建设,在巩固好原有生态基础的同时,重点实施了绿化美化、清洁能源、水体保护、垃圾处理和环境整治“五大工程”,进一步扩大生态优势,提升环境品位,抢占“绿色发展”的制高点。已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先进县”等系列荣誉称号,拥有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环境品牌已日渐叫响,并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获得了先决条件。

2.全域规划,统筹建设,构建特色生态城镇

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是婺源的宝贵财富,也是城镇化建设的特色资源。近年来,婺源县在全国率先以全县行政区域为城镇化规划范围,把县城、各个集镇和旅游景观村放在城镇化建设的同等位置进行规划布局。在规划中,首要进行了全县生态景观控制与规划,然后开展区域功能性控制规划,在此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规划。规划突出抓好江湾、清华、赋春3个示范镇和景观村的发展规划,构建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集镇、一百个文化生态景观村”的三级城镇框架体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梯度辐射的县乡城镇体系。

在城镇建设上,婺源县十分注重传统建筑风格的挖掘和传承,努力塑造饱含地域文化底蕴的建筑特色。依照“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原则,对县域内原有明清徽派古建筑进行修缮,确保维修报的古建筑保持原来特色;对改革开放后新建的2900多幢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非徽派住宅等建筑,进行了徽派改造;对城乡新建房屋,要求按照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的多样化徽派建筑形式进行建设。千百年来粉墙黛瓦、精致典雅、亲近自然的徽州建筑风格一脉相传,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核心元素。

3.发挥特色生态优势,培育生态产业体系

该县在保护环境、搞好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体系。

(1)生态农业。依托婺源生态优势,该县把开发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作为向更深层次推进生态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将全县划分为东北生态林茶、中部生态茶果、西南生态粮牧渔三大生态农业区,建立了25个有机农业示范村,已建成各类生态农业生产基地50余万亩,其中有机茶、有机稻、无公害蔬菜等基地达20万亩。婺源绿茶以优良的品质成为我国有机茶出口第一大县,全国著“油菜花”景观品牌和无公害蔬菜产地,全面带动有机茶叶、大米、山茶油、酒、水产、有机蔬菜等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促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4家。

(2)生态工业。围绕生态优势,确立以生态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向,鼓励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物、电子、新材料、绿色食品、旅游商品等高科技、无污染企业。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江西省生态工业园的要求,创建了全省首家生态工业园区,引进110余家生态环保型企业,吸纳就业12000余人,形成机械电子、鞋服纺织、绿色食品和旅游商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依托全省首家旅游商品产业基地,促进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发展徽州“三雕”、龙尾砚、甲路纸伞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加工产业,年产值逾5亿元。

(3)生态旅游。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已经成为婺源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品牌和无形资产。该县先后编制了《婺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以及10多个景区规划,科学地将婺源旅游业定位为建设“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同时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了旅游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使全县旅游业朝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县域产业化和城镇化良性耦合发展,是江西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在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一要统筹考虑县域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全域性科学布局和规划城镇化建设。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特色的生态城镇。同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眼于打造江西绿色品牌,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形成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绿色产业体系。

篇1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41-05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资源型县域经济既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类型,又兼具资源型城镇的特征,是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集合。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座,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因此,就矿业城镇而言,资源型县域经济(县级市和县)共有279座,占矿业城镇总量的65.5%。可见,资源型县域经济大量存在,并且是资源型城镇的主要形式。因此,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逐步凸显,面临的各种矛盾突出。因此,应全面分析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面临的国际国内条件,从而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

长期以来,资源型县域经济一直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矿产开采、加工业上,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中心,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一)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直接导致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之所以冠之以“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为工业化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金和人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产业和经济发展依靠某种天然资源和人类对资源的特殊需要,它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目的的资源型经济区。中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镇中,按工业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依次为煤城149座,有色金属城81座,建材城54座,钢城(铁城)38座,黄金城37座,化工城28座,油城25座,综合型(2种以上)矿业城镇14座。此外,全国还有21座森工城。这类县域经济职能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大,发展历史短、速度快,有较大的起伏性。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兴起,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成为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群体中的重要部分,构成一个新经济增长极,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依托,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资源型城镇多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对于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政府的优惠政策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优惠政策,使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发展之初就具备特有的优势条件,走上超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一般的县域经济无法比拟的。一般说来,资源型县域经济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并没有经过一个漫长的经济积累、准备阶段,而是有一个突发的启动模式,这是资源型城镇与一般自然形成的城镇的主要区别。在发现资源之后,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闪电般迅速注入,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在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同时,资源型县域经济往往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为了满足国家对资源的需求而设立。其发展过程要受制于国家的统一计划,如城镇开发所需要的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等大多并非来自于本区域,城镇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资源产品)主要不是顾及本地区需求,而是考虑全国生产发展的统一要求,因此,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开发具有非地性特征。如沛县的大屯镇,就是典型的因煤而兴起的现代化城镇。

资源型县域经济迅速建立了工业体系,与此配套的第三产业也相应产生,农业比重下降,产业演进的速度加快。解放以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基本处于前列。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建城条件看,由于我国是参照前苏联的“一矿一城”模式,因而在现有的资源型县城中均进行了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不够完善甚至有些破旧,但总体上讲已具备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其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及相应的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等,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有利因素逐渐减少或消失,甚至会转化为不利因素。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而受资源储量可耗竭性的制约,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储量和产量会日渐减少,开发成本将不断上升,同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也会逐渐发生转变,因此,资源型产业也必将经历一个由兴盛、稳定到衰退的发展历程。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诸多制约因素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痼疾,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产业结构畸形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因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县域的产业结构中占据支柱产业的地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三产业也多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而第二产业则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各个产业的关联度很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如沛县的资源型产业占其GDP的比重大于50%。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迟早会遇到资源枯竭的问题。此时,资源型县域经济便会面临两种选择――可持续发展或者消亡。要想摆脱“矿竭城衰”的命运就要寻求技术创新的道路。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型时期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科技含量决定产品的竞争力。资源型县域经济主要工业部门的产业技术基本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技术装备趋于老化,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技术进步速度较为缓慢,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尤其在一些煤炭城市的技术结构中,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由现代化开采设备所组成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则仍然由原始的开采方式来运作一些低效益、低产出的小企业。

2.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其产品结构表现为以初级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为主的粗放性特征,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其次,随着资源型县域经济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其产业结构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以原材料为主的产品也必然被新产品、新材料所替代。一些传统的消费产品中新功能的产品少,结构老化,这些产品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发展而逐步被淘汰。由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市场信息不够灵敏,调研时间长等原因,产品结构处于市场的被动状况,许多老产品在市场中也失去了竞争力。因此,面对市场的变化,如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3.产业结构布局的分散性。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客观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理因素的限制,企业大多数分散在远离城市的边远郊区,一方面城市大部分依山、依矿而建,空间布局比较分散;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开采和加工对资源依赖的特殊性,使城市内部布局也较为分散,这就为城市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资源型县域经济一般都是选取一些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地区集中建设生活区,然后以一定的交通线路相连接,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分散辐射状结构。

4.产业结构调整效益比较低。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多,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同时,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项目选择和产业转型的时候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产业的成长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很强,配套产业群难以形成规模。资源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附加值低,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又影响和制约着资源型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且对资源型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二)体制束缚

当前,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因素、劳动力再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的问题。体制束缚使技术开发受到严重制约,体制问题是当前资源型县域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城市职能上的二元结构。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城市职能上都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区域行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国家资源产品的生产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由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县域都是在先有企业后建城市的模式下建成的,又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原因,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要职能是资源的开采,从而导致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以地方社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2.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我国的资源型县域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往往存在着条块分割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长期以来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十分沉重,企业包揽了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入托、上学、就业问题,医院、学校、福利、治安等也由企业负担,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企业办社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管理职能的错位对企业与城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素。企业失去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功能,企业难以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了。其次,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承担社会职能,这既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也给产业调整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也经常因为资源的开采发生某些纠纷,从而激化了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着地方财政收入。在资源型县域经济处于资源匮乏时期,资源型企业由于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下,而导致地方财力不足,县域经济的投资环境难以改善,替代产业不易形成。

3.县域经济中的二元结构。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构成可以分为以资源开采为中心的较为现代化的部门和农村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部门,其中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中心的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而农村的传统产业部门只是被动地起作用,从而形成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如沛县的城市发展居于全江苏省县域的前列,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二元结构十分明显。

(三)资金短缺

随着资源的逐步开发,资源型县域经济均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为此,一些资源型县域都相继做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但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方面的困难,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经济形势没有明显的改善。其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1.产业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下游加工产业,这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财力乏力的根本原因。在目前的许多资源型县域经济中,除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外,初级产品相对较低,产品的加工程度也相对较低,缺少在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现有的产品结构本身不能满足城市长期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电子产品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加速了产品高附加值化的趋势,工业产品也逐渐向轻、小、精方向演化,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下降。在能源结构方面,随着核电与其他新能源的兴起,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2.价格体系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价格偏低,再加上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使得成本上升,企业出现政策性亏损,资源型县域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又因为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波及面大,国家为保护下游产业,稳定整个价格体系,往往对资源产品价格实行行政性干预和管制,这使得资源产品价格难以反映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变化,导致资源型县域经济利益大量外流。其次,由于煤炭等资源的价格过低,使生产企业的二次发展无法实现,资源型企业利润低,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总体财力下降,资金匮乏。再次,资源开采的成本升高,比较优势下降。不可再生资源多是埋藏在地下,一般的开采顺序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资源开采的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另外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还会出现相对的成本升高。勘探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的优质资源被发现,运输技术的进步使原来不具有费用优势的资源具有了优势等原因,造成了资源型城市的区位优势下降,综合效益相对减少。

3.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财政收入,1994年税收改革前,资源型城镇根据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出台了减免煤炭产品税的办法,但是它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难,而且还使煤炭城市减少了收入,财政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困境,进一步恶化了煤炭城市的外部环境。1984年煤炭产品的税率由8%下降到3%以后,对城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大,1987年煤炭工业部和税务总局又采取了免交为煤炭生产服务性产品税的办法,使当年地方税收又趋于减少。而与此同时,地方还要每年给矿区提供粮食、副食和蔬菜等政策性亏损补贴,形成不合理的逆差。资源型城镇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廉价的资源产品,地方政府要负担职工的各种生活补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遭破坏的自然环境,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应该对地方政府有所补偿,以利于地方政府的资金积累,为在资源枯竭时期进行经济转型创造必要的资金条件,从而不至于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之中。

4.国家体制的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些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基本上缴上级主管部门,自身生产性发展资金所剩不多,自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非常有限。使得资源型城市呈现出“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尴尬局面,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地方财力不足,收入来源较窄,往往对企业征收各种税费,又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负担。一方面资源丰富,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却很穷,财政负担很重,资金短缺。

5.社会资金的外流。由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大部分是以无依托的形式建设起来的,也就是说先有企业后形成城市。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产业结构畸形。再加上众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资源型县域经济不够景气,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投资环境恶化,使得大量的社会资金外流。由于生产要素的大量外流影响了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报酬率下降,使县域内的生产要素外流,造成恶性循环。

(四)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的缺乏所引起的技术开发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又一困难。资源型县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转型的科学实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人才的匮乏是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和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瓶颈。

综观资源型城市人才状况,其主要特点有:人才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人才文化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基础薄弱;人才流失严重。随着中国加人WTO,资源型县域经济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人才匮乏成为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型县域人才的专业构成,年龄构成都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

1.结构性人才匮乏,将影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县域经济普遍产业结构单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链被人为割断,没有真正向下游延伸,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业及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后,资源型县域也积极探索转型的路子。但股份制改造、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举措并没有使大多数企业活起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的专业构成单一,缺乏对外来资金的吸引;现有企业难以向其他产业扩张、延伸;难以吸引技术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来资源型县城发展。

2.高新技术人才匮乏,使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无后劲。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县城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行业,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等,高新技术人才很少。由于人才的匮乏,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匮乏将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难以吸引资金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当说,廉价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氛围、优惠的政策等都是构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但这些问题通过努力还可以解决,唯独缺乏高新技术领域人才这个问题不好办,它不仅影响现在,更影响将来。

3.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匮乏,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打胜仗。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企业抓住了良好的机遇而发展壮大起来。山东青岛造就了“海尔”、“海信”,四川造就了“长虹”,广东造就了“TCL”……资源型县域经济也不是没有好的机遇,但却总是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这与资源型县域经济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匮乏不无关系。资源型县域经济缺乏资金,缺乏人才,更缺的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长虹”有个倪润峰,“海尔”有个张瑞敏,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现代的企业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并以其创造力和人格魅力,在市场经济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活了,经济也就活了。企业能不能搞活、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导者。资源型县域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传统产业注入活力,以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资源型县域经济才能迈出新步伐。

4.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乏力。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汽车工业、机械、电子等产品的造型和性能之所以跟不上世界潮流,其主要原因不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不出来,而是我们的工人生产不出来,因为我们缺乏高级技术工人。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占35%以上,而我国仅为5%。当然,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培训体制和社会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在发达国家,教育和培训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的,而在我国,教育和培训与企业的需求基本脱钩。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人才大部分都需要企业重新进行培训才能走向工作岗位,又由于受社会地位、风气的影响,真正脚踏实地学技术的人少之又少。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得工程师们的设计意图难以实现,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上人才流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企业的产品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

总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如何培养、如何留住、如何利用高素质人才是资源型县域经济亟待解决的矛盾之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资源型县域经济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以更加雄厚的知识与人才积累来迎接新一轮市场经济的挑战。

(五)环境缺乏吸引力

当今时代,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也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

1.区位因素。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多建于资源赋存地附近,资源的赋存及分布情况决定了资源型县域的地理位置。从国内外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同区位的城镇,其发展命运是有很大差异的。国外最终消亡的资源型城镇,大多数都位于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得以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镇普遍都在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区位条件是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镇位于边远山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偏僻,交通运输不够发达,信息比较闭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远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自我封闭的状况。资源型城镇的区位偏离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资源型城镇大多是在边远山区或内陆荒漠地区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要高于一般城市。城市缘矿而建,依矿而兴,一切以生产为第一,一切为生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再加上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越来越多。这给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困难。

2.环境因素。改革开放后,尽管环境问题是所有城镇面临的共同话题,但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环境治理压力远比其他城镇要大得多。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又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尤其是一些煤炭资源型城镇。煤炭的开采不仅造成了大面积地表塌陷,矸石山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矿井水、洗煤水污染以及大气烟尘污染。

截至1995年底,我国国有煤矿因开采造成土地塌陷面积达3.5万公顷,平均开采万吨煤塌陷土地0.2公顷。2000年前,平均每年计划开采原煤12亿吨,塌陷土地面积2.4万公顷;2000年后,每年塌陷土地面积以4%~5%的速度递增。这些塌陷使地表和地下水泾流发生改变,平原矿区地表积水,受淹或盐渍化,耕地资源被破坏,矿区水土流失和沙化加剧。

3.城镇建设因素。在过去,资源型县域经济中企业在行使城市功能的同时也管理着城市。城镇的发展高度依赖企业,城镇的规划也以企业的需要为主,这使得城市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功能也无法体现,城市的布局也受到产业的影响而过于分散,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一,城镇建设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城市的建设上基本是先生产后建设,先建矿后配套,这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更严重的是,资源开采也是先污染后治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因经济增长缓慢导致资金不足,环境治理进行不了,又使环境加速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城镇布局的分散造成了聚集效益差。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客观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理因素的限制,所以大部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都比较分散,即使相对集中的地区也存在着企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也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

第三,城镇的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资源型县域经济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至今尚存;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依然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现代化建设还缺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县域经济战略转移的迫切需要。

可见,资源型县域经济在环境方面的种种劣势,极大地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绿色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多数新兴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都需要特殊的环境来生产,如微电子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周围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中等,这是保证高新技术产品质量的环境前提。资源型县域经济严重的环境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已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六)劳动力再就业压力大

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资源型县域经济这一特殊的城市类型也由于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而逐步走入困境。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富余对其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全面显现出来。据统计,全国有440多座矿山进入了资源枯竭期,300万矿工及其千万家属的工作与生活无着落。

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就业空间狭窄。尤其在一些老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中,资源濒临枯竭,大量工人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但由于这些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对这些工人进行产业转移、安置,引导再就业十分困难。况且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一个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

(七)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但由于资源型企业历史欠账多,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造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将直接影响转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随着转型的深入,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企业有计划地分流人员,在组织实施再就业计划期间要求有一定的生活保障;第二,对于失业人员,应在一定时期给予失业救济金;第三,提前退休人员,在到正式退休之前这段时间应给予略低于养老金的生活保障金;第四,对于自愿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偿。

完善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上可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为企业实现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缓解压力,为企业卸掉沉重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下岗职工个人来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便于全身心投入再就业。实施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资源型县域经济社会保障工作,意义重大,十分紧迫。

因此,可以看出,在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繁荣的同时,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尤为突出,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影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逐步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粤湘.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资源・产业,2001,(11).

[2] 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8-04

2000年以来中原城市群中县域人均二、三产业总值迅速增加,2007年与2000年相比增幅最大的栾川县达9.73倍,年增长率近38.4%,增长幅度最小的获嘉县也达2.12倍,年增长率为11.2%。但是,同期各县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并未表现出一致性的下降趋势(通许县、舞阳县所占比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吸纳的影响及不同县域经济增长对“转移”作用的强弱差异如何现有文献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本文设计采用了变率偏差度和贡献率两个指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文献回顾

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与都市社会的转变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不断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乡村不断迁居城镇的过程中实现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研究,国外比较经典的模型(吉佛的引力模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解释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与机制;国内则多是在国外经典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动因和障碍方面(经济增长对“转移”影响强弱的比较分析未见文献内容)。从经济的角度高国力(1995)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陈吉元、胡必亮(1993)提出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赵耀辉(1997)、朱农(2002)讨论了个体特征的差异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蔡(2001)、李培林(2001)研究了制度因素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白云涛和甘小文(2005)建立的动态博弈模型综合讨论了不同因素的差异影响[1,2,3,4,5,6,7]。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

在现代工业与都市社会逐步实现的过程中,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讨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都不可能抛开经济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从宏观层面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差距及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从微观层面看,劳动力个体希望在收入、生活、子女受教育等方向得到改善。

欲望是导致转移的直接动力。美国社会学家吉佛1946年提出的“引力模型”表明:劳动力转移的主流方向是从农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转向农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从工资较低的地区流向工资较高的地区。由赫伯尔1938年提出,20世纪60年代初广为流行的解释劳动力个体转移成因的“推―拉”理论,描述了移出地的消极因素形成的“推力”和移入地的积极因素形成的“拉力”,移出地与移入地在收入、生活、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差距形成的“推―拉力”是导致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力;现实差距愈大,形成的“推―拉力”越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欲望就越高。发展经济学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型描述(最早由著名的经济学家A.刘易斯1954年提出,后经拉尼斯―费景汉补充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驱动力是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城乡实际收入及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愈大驱动力愈强[2.3.4]。白云涛、甘小文利用建立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经济收入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动因;程明望、史清华利用建立的静态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表明:农村劳动力以受益最大化来决定其转移行为;孙书安、曹殿立等在研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时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是经济因素的影响排在第一位[7.8]。

以上理论与研究都说明了经济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影响。显然,只有经济的不断增长(主要是二、三产业发展及其所带动的城市化)提供更多或更好的就业岗位,劳动力转移的目的(谋取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条件)才能实现。

三、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对比分析

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不同区域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为了便于分析判断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吸引转移作用的强弱,先期分析采用归一假定:县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动完全是由其二、三产业的增长引起,其他区域的影响不计。

(一)变率偏差度

变率偏差度是衡量某一区域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动之间关系的指标,其表述为:变率偏差率(B)=Yi/Yj×Xi/Xj-1

其中,Yi、Yj分别表示i、j年人均二、三产业总值,Xi、Xj分别表示i、j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值。Yi/Yj是j―i时段人均二、三产业总值变动率,其值愈大,说明时段内增长愈快;Xi/Xj是j―i时段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变动率,其值愈大,表明时段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小愈少。

变率偏差度的值表达的内容是:(1)B值大于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幅度大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幅度,二、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的影响相对较小,数值愈大,影响愈小;(2)当B值等于零时,二者具有确定的增、降幅比例关系,二、三产业的增幅越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幅度越大;(3)当B值小于零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作用具有乘数效应,二、三产业的增长将迅速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越远离零值,乘数效应愈显著,转移数量越多。随着现代工业与都市社会的逐步确立 ,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不

数据来源:根据2001年、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断缩小,富余劳动力净流出量逐渐降低,最终劳动力城乡转移将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B值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减少的描述将失去意义。

表1数字显示,城市群中47个县域的变率偏差度都大于零,这表明分析时段内其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吸引转移影响均较小。虽然如此,从各县域B值的不同仍能看出其经济影响大小的差异。巩义市、偃师县、辉县市、新乡县、兰考县吸引转移影响相对较大,而栾川县、伊川县、修武县、武陟县、宜阳县则相对较小。

(二)贡献率

变率偏差度(B)反映了一定区域内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动的影响大小,而贡献率(G)则能进一步反映其作用的强弱程度。

贡献率是某一区域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作用强弱的度量指标。其表述是:

贡献率(G)=1-Xi/XjYi/Yj

数据来源:根据2001年、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贡献率的值表达的内容是:(1)当G值大于零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减少有促进作用,G值越大其作用愈强;(2)当G值等于零时,说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减少无明显作用,此时,劳动力转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3)当G值小于零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不仅没有起到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作用,反面增加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表2中的数值及位序排列显示,中原城市群中47个县域的G值都很小,最大仅为0.172(巩义市),说明总体吸引转移强度都较弱。相比较而言,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强的是:巩义市、偃师县、辉县市、新乡县、兰考县;而通许县、舞阳县不仅没有总量减小农村富余劳动力,反而增加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三)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强弱再分析

中原城市群中47个县域二、三产业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吸引转移的影响及强弱对比分析,建立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动,完全是由各县域二、三产业的增长引起的归一假设前提之上,之所以有如此假设是因为:经济因素是第一动因,而制度、劳动力个体特质差异、科技进步等可以作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收入的隐性因素间接影响劳动力的转移不做讨论。

劳动力转移距离衰竭规律揭示了某一区域二、三产业的增长所需劳动力首先来自域内,对本区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强吸引作用,同时该规律也表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样会受到其他区域的吸引。不过,若在劳动力吸引转移作用因素集中计入外区域的作用量,则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影响大小及强弱都将进一步降低,经济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转移弱作用特征更为明显。

(四)二、三产业增长的弱作用原因

造成县域二、三产业增长弱作用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许昌五县一区及巩义市等县域的调查显示,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企业改制加快,中原城市群中的9个省辖(管)市,累积了一定数量的下岗工人及新增劳动力,这种劳动力市场现状造成了原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回流量的增加;同时,县域内二、三产业规模企业较少,各类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弱、成长慢、劳动力就业缺口小限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在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同类产业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转变,企业吸纳文化技术素质相对偏低的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在不断缩小。第三,我国改革开放优先发展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经济结构的升级形成的用工筛选作用及“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不仅造成了先前移出劳动力的回流,同时减弱了农村劳动力外出 “打工”的欲望,减小了异地移入的量。

第四,统一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体系的缺失增加了“移出”的盲目性和反复性,形成了外出就业短期行为特点,减弱了经济发展的长效作用。

第五,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用工所吸纳的大部分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及外出打工的回流人员,这也是造成二、三产业的迅速增长不能进一步吸纳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中原城市群中各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转移就业现状之间的对比分析中,文章得出了二、三产业快速增长与农村富余劳动力低度转移就业并存的结论。虽然,数据显示各县域吸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强弱有别,但总体吸纳转移作用都较弱。基于以上结论,建议:

第一,从整体系统的发展观看,中原城市群中因各县域所占有的影响其二、三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存在差异,故今后在解决弱作用问题的过程中,对不同县域应区别对待。吸引生产要素净流入的高势能区,重点是增加二、三产业的总体规模,对新增项目在充分考虑经济、生态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针对就业影响的论证,努力提高项目投产后的社会效益,使高势能区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定居之地。在生产要素净流出的低势能区,其发展的重点是培养输送具有一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二,无论是高势能区,还是低势能区都需要建立适度压迫式的包括政策制度、技能培训、服务保障三位一体完善的劳动力就业体系;同时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综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

第三,产业的整合与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农村劳动力的选择吸引在不断增强,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养较高的劳动者越来越成为转移就业的首选目标;而劳动力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仅受到家庭对教育的认知水平及家庭经济实力的影响,更要受到社会所提供“教育机会”的影响;想尽办法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增加教育机会,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的层次增强文化素养,是未来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保障。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072400450660)。

参考文献:

[1]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76―408.

[2]胡伟略.人口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86―199.

[3]高立金.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农村技术经济,1997,(05):23―26.

[4]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04):14―22.

[5]蔡,都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18―26.

[6]胡爱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04):153―156.

[7]程明望,史清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9,(02):281―283.

篇12

分税制改革将要二十年之际,回顾中国财政分权的历程,以及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分税制改革对于中国经济,似乎是锦上添花,对当时紧张的中央财政来说,必然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学术界对分税制改革的讨论和研究从未中断过,学者们对于分税制改革的极大热情,不仅因为其是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还因为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财税体制不断的调整,理论界对财政分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分歧。

“县乃国之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单元。中国两千八百多个县以及县级市的发展决定了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县域的面积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额的百分之六十八,“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本文从县域经济分权的角度,研究财政分权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县和省级以下经济体之间的财政分权效应。由于分税制改革,中央规定了中央和省之间的税收分成比例,所以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中央和省之间的分权对各个省经济的促进作用或者省之间公共品的供给。而省级以下政府财政收入的划分没有政策做出强制规定,由各个省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一般来说,主要是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了和下级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下级政府保留部分的讨价还价权力。这样的分配模式不仅使得各个地区之间地方政府财权形成差异,而且这种不规范不固定的模式,使得财权由县向市,由市向省集中,而事权却又层层下放,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使得县级政府财政日益困难,不能有效的履行公共品支出的职能。所以本文采用县级数据,是希望从基层政府的视角,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县域经济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匮乏,数据缺失等原因造成数据质量不高,缺乏上级对各个县之间的转移支付以及县的预算外收入等数据使得不能多角度、更深入的研究县域的财政分权问题。

一、 文献综述

Hayek于1945指出,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政府,能更准确获得地方资讯,做出较优的决策。Stigler在1957提出了最优分权理论,在其发表的《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范围》主要思想是,民众有权选择公共品以及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规模,而地方政府由于更接近选民,相比于中央政府更提供满足所辖区域公众偏好的公共品。在文中虽然肯定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但是并没有中央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他认为中央政府在解决区域间协调发展和地方政府之间摩擦等宏观的问题时更有优势。Oates于1972年在《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分权定理”。书中论证了公共品以及公共服务分散决策的效率。即假设提供的公共品总量以及成本相同,相比之下,地区之间提供不同的公共品使得所辖区域居民分别达到帕累托最优,以及在每一个区域提供同质等量的公共品使得整体达到最优,前者比后者总体福利要高或者至少不低于后者。Oates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由于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拥有比中央政府更多关于公共品偏好的信息。他是从信息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和Stigler的观点保持一致。在其后1999年的研究中,他进一步说明,如果中央政府具有和地方政府一样多的信息,且中央政府能根据不同偏好在各地提供异质的公共品,同样可以获得公共品有效率提供的结果。但是这个前提假设不成立,所以分散化决策的财政分权还是得到了支持。

对于具有中国特点的财政分权,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以及公共品的供给是有积极的作用的。Lin和Liu(2000)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人均GDP的影响,认为分税制改革前财政分权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其用边际分成率来度量财政分权。沈坤荣和付文林(2005)区分预算内外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预算内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计量上正向显著,但是预算外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张晏(2005)采用多种分权指标来度量财政分权,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分区域考察,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Schleifer(2000)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财政分权效果的比较研究。探讨政治制度框架的区别对财政分权效应的影响。Bird(1995)研究认为,财政分权制约转轨经济发展问题在于,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十分不对等,使得地方政府伸出“搜取之手”。Bardhan(2002)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出发,探讨中国的国情与传统财政联邦主义的理论前提不符造成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二、 实证

(一)理论模型

本文中计量模型的来源为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对(1)式两边微分等于:

在上式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A为技术水平;K为资本,标志投资对经济的影响;N为劳动力,标志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以上为本问实证用到的基本方程,但是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以及在中国特定的大环境下,增长极大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在做计量方程时会加入控制变量。

(二)计量方程

根据zhang和zou(1998)以及张晏和龚六堂(2005)等前人的研究,本文把回归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方程(3)对全国范围内的样本进行回归面板回归。为了再细化研究分权对各个区域间影响,方程(4)设置了区域虚拟变量,把全国范围内样本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海南共计11个省及直辖市;中部地区省份包括山西、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共计8个省;西部地区省份包括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计11个。省下辖县数据由于数据质量以及政治地位等特殊原因,在样本中予以剔除。

方程中,下标i代表不同的县域个体,t代表不同的时期,本文中为两期;GDPG_Y代表经济发展指标;为截距项,由于采用固定效应,所以每个个体截距项不同,用右下角的i表示;Xit代表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差值(Ng)和人均基础建设投资增长率(Investg);FDit是分权指标,采用了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两个财政分权的指标;Mit是控制变量,包括税负(Tex)、所有制(Owe)、城镇化率(City)。为了控制内生性问题,控制变量都采用增长率基期的值。

(三)计量指标的说明以及变量间统计结果

本文中指标选取了2000、2003、2006年三年的县级、市级、省级样本数据,本文中数据除基础建设投资(invest)外,GDP、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及本文中另外一个计量方程中的因变量各项公共品的支出,均以2000年为基期,用GDP平减指标进行平减。本文中所用数据大多来自《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来自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CEIC等。

FD:分权指标,支出分权的计算方法为,县人均财政支出/(县人均财政支出+市人均财政支出+省人均财政支出)。由于研究省以下财政分权的效应,所以没有包括中央的分权。

Gdpg:人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在本模型中作为因变量。

Ng: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差值。

Investg:基础建设投资增长率。

Txt:税负水平,用各地区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和当地的GDP的比值度量,代表的是广义的税负水平。

Owe:公有制经济占比,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除以所有就业人员。

City: 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和总人口的比值。

East、Middle、West:为标志区域的虚拟变量,在相应区域的值为1,其余为0,比如东部城市,East值为1 ,Middle和West的值为0.

(四)计量结果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支出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0%内不显著,但收入分权对经济增长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分区域来看,支出分权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对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而收入分权对东、中、西部地区都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支出分权越大,本地政府的支出责任越重,地方政府谋求提高财政收入,一方面努力吸引新增投资扩大税基,另一方面大搞土地财政等方式提高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相互之间激烈和同质化的竞争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工业用地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开展。同时抬高地价获得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以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分权占比越大,说明省以下的分配体系中越倾向于把财政收入留在县一级的政府,县级政府获得的分成越大。则县级政府越有动力扩大税基,进行 “竞次”竞争。

从支出分区域的效应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转移支付比例较低,税收缺口更多需要依靠提高向企业的税征税以及进行土地拍卖等预算外收入弥补。中西部地区采取竞争获得的增额税基提高税收的效应不大,更多的会谋求转移支付。而东部地区由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多数企业投资也是在东部地区的县之间进行选择,使得东部各县域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这种过度的竞争使税率和工业地价都偏离最优水平。地方政府过低的均衡税率和低廉的工业地价使得地方财力不足,从业削减民生类公共品的支出,又通过拍卖商住用地的土地出让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高昂的土地出让金进一步抬高房价,使得这些东部地区流动人口不能扎根,出现回流现象,进而中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减速,不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从收入分权上看,无地区差别,财政激励在各区域都会引起地方政府采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决策。

三、 结论

中国式的财政分权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从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种阻碍关系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税负越高越利于经济的增长,说明现在我国的税负水平低于最优值,也从侧面印证了前面所提到的地方政府“竞次”竞争的行为。地方政府之间进行非合作的博弈,得到次优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沈坤荣,付文林.中国财政分权制度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3l一39

[2]Wallace.E.Oates.Fiscal Federalism[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篇13

然而,从近些年来关于省管县的争论来看,谈优点多于谈不足。因此,在2012年全面推进省管县改革以前,必须要对省管县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论证,从而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目标较难实现”

省管县论者认为,由城乡合治走向城市自治、农村自治,是许多国家城乡治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世界行政史揭示的一个客观规律。省管县论者据此批驳市管县违背了城乡分治的惯例,认为城市和农村是有着质的差异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城市居民因工作需要,经常迁徙流转,农民与土地结合,安土重迁。且不说在当前中国推行城乡分治是否会进一步固化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即便实行省管县后城乡分治的目标也仍然难以达到。

我国的县虽然属于广域型组织,但大部分县已经撤县设市,县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县,而是既包括城市又包括农村,而且同样是城市(市区)领导农村,城市与农村的功能同样是泾渭分明。如果不根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不摒弃重工抑农、重城轻乡的体制观念,省管县同样无法改变城乡合治的客观事实,这与市管县下的城乡体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同时,倡导省管县、反对市管县,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和假设就是“市”本恶,“省”本善,认为市的本性从恶,市对县有一种本能的盘剥,是市压县,市卡县,市吃县,市挤县,市刮县;而省的本性从善,省对县会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省管县后,市卡县不再存在,省卡县、省刮县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显现?还有,实行省管县后,省级管理范围和幅度将扩大,对省级财政的调控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省级财政为了增强综合调控能力,做好县域间的收入再分配,无疑会比市管县体制下进一步加大省级财力集中程度――对县市而言,省管县并不是免费的午餐。

诚然,省管县后,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被赋予更大的发展自,但自并不代表发展能力,自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发展能力的增强。对县实行“强县扩权”有可能在最初一段时期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空间。但随着全国“省管县”体制的普遍实行,各县的相对优势逐渐消失,省管县的积极作用也就大大减弱。也就是说,首先实行省管县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但这一优势会随着省管县体制的广泛实行而回报递减。

省管县后,对部分较发达地市所辖困难县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从地市范围内部看这些困难县属于相对贫困县,会得到地市的大力帮扶,而在全省范围看,又属于中游偏下水平,基本得不到省级的财力扶持。因此,对这类县市而言,省管县后从上级得到的扶持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可能会大大减少。

“竞争难以避免”

市管县体制的一项“罪名”就是市县争利。一方面在产业分工、区域分工、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保市压县:另一方面各县之间各自为政,自谋发展,重复建设、同构竞争现象严重。其实即便在省管县体制下,上述问题也将同样存在,有些问题可能还会更加严重。实行省管县后,省以下近百个地位平等的县市,出于加快发展的需要,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省级政府将疲于协调应付,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恶性竞争只会比市管县体制下更加严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进一步讲,省直管县后,区域经济的竞争主体和活动空间由地级市变为县,区域产业政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体也由地级市缩小为县,在地方政府职能尚未转变、政府运作方式还很不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行政干预还比较强的情况下,省管县体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市管县体制下的市与县、县与县的恶性竞争问题,反而可能会将原来主要存在于市与市之间的贸易和行政壁垒演变为更加分散狭小的县与县之间的壁垒,重复建设、同构竞争现象将更加严重。

另外,省管县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的发展,但也会造成大中城市发展滞后和区域内缺乏有经济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等弊病。这一问题在最早实行省管县的浙江省就尤为明显。

有学者精确地计算了地级市的行政运行成本,一个中等地级市,一般地厅级干部20人,县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1000人,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般在1万人以上,每年光工资就需要2亿左右,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亿左右,而全国共有260多个地级市,匡算下来,每年全国仅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300亿以上。

按照这位学者的想法,好像实行省管县后,国家财政支出就可以节省1300亿元。其实,省管县体制,不但不会减少财政支出,反而可能导致人员、机构以及财政支出规模的进一步膨胀。

这体现为三点:其一,实行省管县后,地级市只是不再管县,而不是被完全撤销。随着业务量的减少,地级市财政供养人员可能会略有减少,但考虑到经费支出的刚性,财政支出降幅不会很大。省级业务量剧增,人员及各项支出会随之增加。两者相抵,行政运行成本预计只会增加不能减少;其二,省管县后,虽然地级市与县、县级市均平等接受省的领导,但三者的政治地位和行政级别相差较大,县会谋求升格为县级市,县级市会进而要求享受地级市待遇,从而引发县级政府的扩张升格冲动,导致人员、机构和财政支出更加膨胀;其三,按照目前比较普遍的省管县设想,为了有效解决省管县幅度过大的问题,在“扩县”的同时必须要实行“缩省”,即增加省的数量,这不仅仅涉及地厅级干部,而是要增加省部级领导,行政成本还将进一步增加。

“模式值得商榷”

目前省管县的试点主要集中在财政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可能导致的反向激励作用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负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目前财政省管县的试点情况看,实行省管县后省对下财政体制调整的原则就是维持现行利益分配格局,保证各级财政现行体制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既得财力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实行省管县体制前,如果市对县实行了比较多的转移支付和财政补助,那么省管县后将维持这一补助不能减少,而且有可能还被要求逐年增加;如果市从县里集中了大量财力,那么省管县后县级财政仍要向市财政上缴相应财力。在这种“鞭打快牛”政策的引导下,对尚未实行财政省管县的地市而言,为了将来在财政省管县改革中少受损失甚至增加收益,理性的做法就是现在多上收县级财力、少给予县级补助,从而对县市财政产生更大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