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90-03
1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
1.1市场背景介绍
2011年6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榜单在扬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在过去的10年里,软件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率高达36.5%,将其他行业远远抛在了身后。
在全国软件信息业发展风生水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扬州软件信息业保持了快速发展,从标志性的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开始,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80.8亿元。在未来五年里,扬州将重点打造“一核五园”。“一核”即以广陵江苏信息服务业(基地)为核心综合体。“五园”即规划建设五个产业园。到2015年,全市软件服务业收入将达500亿元,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
1.2专业状况及培养目标
我校的计算机教育历史悠久,从1992年就开始创办了计算机专业中专,2001年发展五年制高职专业,2003年有了软件专业方向。通过对软件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我们发现,成熟的软件产业从人力资源结构上应该要求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处于顶层的系统架构分析师、部门经理,是企业的灵魂;处于中间的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是企业的骨干,处于底层的从事软件编码等初级工作的大量初级程序员和程序员,是企业的基石。故我们将五年制高职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程序员级别,即“蓝领”阶段。
2课程体系制定
2.1构建思路
从江苏的现状看,信息化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特别是既懂业务流程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的骨干人才比较缺乏。故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从实际出发,首先对计算机专业群主要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具体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需求,从而进一步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尽可能地将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与企业的要求相一致,缩短差距、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2.2课程体系比较
为了更好的制定课程体系,我们调研并比较研究了部分三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表1为某高职部分课程体系。
表1
从表1可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虽很清楚,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很模糊,并没有形成以技术应用为主导、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盲目向本科看齐,套用传统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理论、无实践,不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如上表中“软件编码能力”的课程设置,他们的课程学科体系烙印仍然明显,过分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仅强调遵循知识系统上的衔接性。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也采取模块式教学,但其模块也只是将不同的课拼凑在一起,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
2.3体系框架设计
在五年制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具体的说,就是要结合软件专业方向能力需求和知识需求,最后制定出阶段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学习结束后把所学知识整合做出项目;初步形成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学时结构。即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的总学时为3:3:4;并形成了以学分制进行管理的必修和选修制。
2.4岗位能力分析与课程体系设计
2.4.1地方市场环境调研
根据目前江苏省和扬州市的信息服务发展状况,软件产业重点包括信息服务外包、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网络服务等。信息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ITO指组织为了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来完成,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应用托管、IT咨询、设备维护等;BPO具有不同业务类型,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等四方面,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研发设计、数据处理、呼叫中心等。
2.4.2地方人才需求岗位调研
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了解外包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根据培养目标应具备的能力,确定主干课程。例如在对软件开发外包的企业调查表明,他们希望程序员和测试员具备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当前,大约有70%的程序员使用Java语言,这主要是因为Java语言适合构建跨软硬件平台的大型企业应用,同时,在对外的软件外包中,要求程序员能看懂外文文档,读懂外文书写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说明,即需要程序员具备外文阅读能力。
2.4.3课程体系制定
根据五年制大专生源素质的现状,专业课程的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我们构想是:“实施课程综合,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宽专业浅内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具体的说,“实施课程综合”即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开课门数,符合模块化的要求。比如在学生具备编程基本功的基础上,增加软件开发工具课程,开设Jbuilder或Eclipse、rose等开发工具课,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和协作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即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便就业为前提组织和实施教学,强化实践性动手能力的教学,实践性课与理论课之比达到4:3,以突出技能特色。“宽专业浅内涵”即使学生的专业面要宽,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但学科的教学的内容应尽量浅显易懂,不贪深求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即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其它的教育方式(如实际操作、现场调查、竞技比赛等)相结合。根据具体岗位能力,制定了以下的具体课程体系(表2为部分内容)。
2.5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基本制定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对象、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八个部分。我们坚持以岗位能力为课程制定标准,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淡化抽象的理论讲授,凸显实践性教学,强化课内实训,使课内实训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校内建立了各种实训场所,引进了大量的设备与软件,通过集中实训,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岗位工作情境中熟悉相关岗位的操作流程与技能,进一步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多形式的系统训练,最终形成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综合能力。
2.6改革教学方式,开展案例教学、双语教学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模拟外包企业真实的软硬环境,按照CMM等软件开发规范要求,为学生讲解并再现外包企业的真实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将完成六个方面的转化:即教师转化为项目经理、学生转化为企业员工、教材转化为实训项目、讲课转化为开发项目、考试转化为项目测试、教学监督转化为质量控制。
我校从2005年开始与印度NIIT合作办学,部分专业教学采用双语模式方式,并在课程体系按企业主流开发技术路线设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嵌入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ISAS)的技能训练,非常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
3实施效果反馈
3.1蓝领人才定位准确
软件人才的能力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编程能力的培养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后才能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软件设计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再加上他们有较高的求知欲,只要引导正确,很容易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五年制高制的毕业生属于初级人才,即“数字蓝领”,他们是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既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自身的职业规划又恰到好处,没有那种“大材小用”的感受。近几年的毕业生反馈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总体上能安心工作,既有一定的技能,又没有本科生那种好高骛远的情绪,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3.2岗位能力设置恰当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软件从业人员的能力和学历。目前大学和三年制高职学历占软件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74%,研究生学历的占10%左右,高学历的从业人员经过高校良好、系统的理论基础教育,但缺乏工程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我们就把学生的岗位能力定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网站开发能力培养,虽然在授课过程中也让学生从具体代码编写学习,但在他们毕业后可能更多的是从事网站的维护,所以在课程标准里我们更强调的是了解网站的开发过程和数据库的维护过程。
3.3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由于岗位能力设置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我们的毕业生深受当地用人单位欢迎。例如在通信增值服务行业,呼叫中心企业是人员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相叠加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在其专业素质上,对其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音质音调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4总结
五年制大专教育是前所未有的事业。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也在不断探索中。区域职业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并设置与地方产业集群基本匹配的专业,使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构建专业链、专业群,以利于主干专业做大做强,其他专业灵活应变,增强专业集群的辐射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更有利于扩大就业面。
五年制高职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在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中,我们要身体力行,务求突破,体现科学发展的思路,在更高的水平上,去实现新的创造。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status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level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civilization,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urban infra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
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不仅是城市容量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和城市文明的保证。城市供水设施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具有卫生标准。2005年中国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达到501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量达到172.5亿立方米,用水人口32682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1升。城市燃气工程建设使居民用上了洁净方便的煤气、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2005年全国人工煤气供应总量255.8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210.5亿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1222.0万吨,城市用气人口达到29488万人,燃气普及率82.2%。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30.96万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63标台,城市公共交通全年运送乘客483.7亿人次,城市出租车辆93.7万辆,为方便市民工作、购物、娱乐、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我们先从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方面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的供给外,已经扩展到环境保护、生命支持、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
一是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新宠,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二是防灾减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受到重视。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
三是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四是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自来水厂进行净水工艺技术改造,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实施预处理工艺,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再从城市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方面来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最后从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方面来看:
随着城市容量的扩张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成为新形势下城市水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城镇万元工业增加值水效率较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提升节水能力,增加水资源再利用设施是节水重要环节,“十五”期间,中国城市每年平均节水约35亿立方米以上,2005年达38亿立方米。2005年全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3.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2000年的220.21升减少到204.1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用水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中国全面推进节水型技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推进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水资源再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由以上原因,我们要一面抓推进节能设施建设,一面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一、大力开展推进节能设施建设
十一五”规划确定全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市耗能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实现“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首先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20%左右,而采暖和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供热采暖年耗能约为1.3亿吨标煤。按“十一”规划要求,全国节能2.4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节能1.01亿吨,供热采暖须承担至少1/3。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据美国1995年对商用楼宇终端能耗消费的统计,CHP的供热只能解决29%的用能及提供电力,而CCHP可以提供47%的用能及电力。
屈方方强调,各级审计机关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我省2012至2014年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部署,着眼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促进科学决策管理,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完善金审一、二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中心”(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五大体系”(电子审计体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审计信息资源体系、信息安全保密体系)、“五大系统”(OA系统、AO系统、审计分析系统、移动办公系统、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到2014年底,使陕西的审计走在西部省份的前列,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全省审计人员尤其是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努力完成好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一是要正确认识形势任务。清醒认识我省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短缺、部署进展慢、应用水平低、经验成果少、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审计机关审计执法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有力切入点。坚定信心和决心,认真总结审计信息化建设边部署、边应用,已完成“金审二期”工程部署并通过审计署验收,计算机审计方法、经验和应用实例逐年提高,在审计实践尤其是去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和今年的社保资金审计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等成绩和经验,克服畏难情绪,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使审计信息化工作尽快取得更大的起色。二是要切实抓好人才建设。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才问题。立足现有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尽早培养出骨干人才队伍。着眼应用,采取下达任务指标、进行考核评比、健全评价奖惩机制等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计算机中级和中级后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效果。充分发挥核心骨干的先锋和引领示范作用。设法选调或聘用人才,建立外部专家库,充实现有专业人员力量。三是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争取党委政府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把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充分认识到,思想真正重视之后,审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要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倾向,在立足本级财政解决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出成绩,搞出特色,争取中省财政的支持和奖励。坚持统筹规划,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规划与分类实施、安全性与方便性、适用性与创新性、规范性与灵活性、集中统一与纵横交互、行业性与全面性、团队与个人、行政管理与项目管理、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和走回头路,少花或不花“冤枉钱”,切实提高投入成效。省厅要集中搞一些全省层面的项目,供市县审计机关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各市县也应加强借鉴,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和总结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我国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纵观“十二五”规划纲要,破题的思路十分清晰:发挥较大城市的能量积聚效应和辐射放大作用,形成产品、服务、科技、资金、品牌等要素集聚的产业功能区、人才高地、金融中心、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网络要塞,提高中心城市在经济、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
广州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知识流与信息流交汇枢纽。作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借助对珠三角和华南地区的服务基础和腹地优势,与香港联手发展现代服务业,广州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相当明显,同时也促进城市的“华丽变身”。“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城市深入转型、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广州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阶段。广州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55%。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档次以及服务号召力,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广州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大幅提升,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广州“国际商贸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的进一步打造,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把广州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二)广州城市的全面深入转型,迫切要求服务业有更大突破
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对广州城市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三)市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文化需求,迫切要求广州文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精神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二、广州“产城融合”策略及成效
近年来,广州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比重,不断提升城市能级,逐步向国际性大都市过渡。
(一)用产业规划和政策引领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能引领城市能级,提升水平。广州先后出台实施了《广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州市海港经济发展规划》、《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服务业集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广州按照打造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部署,逐步形成以空港、海港、保税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园区,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等集聚发展的中央商务区,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科学城、大学城为依托的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区。大力推进“退二进三”和 “双转移”,腾出空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4.3%,形成较高的集聚效应。
(三)以大项目带动城市大发展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64个服务业省市重点项目,46个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广州纺织博览中心项目等高端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1年先后在北京、上海、俄罗斯、日本、香港、澳门等地成功举办“新广州・新商机”系列推介活动,共签约服务业项目62个,总投资2933.57亿元,极大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后劲。
(四)总部经济带动战略
广州不断完善总部企业认定、奖励、用地、人才等配套扶持政策,首批认定总部企业200多家,累计创造税收35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总营业收入7066亿元,占全市主要行业企业营收的1/5。预计首批总部企业奖励资金1.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广州总部经济加快发展。
(五)改革创新试点先行示范效应
广州出台了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先进技术、管理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服务业向“智慧经济”转变。如广东塑料交易所创立的“广塑指数”,成为塑料行业的价格风向标、“中国塑料第一指数”。目前,其国内外客户超过6万家,年成交量超过1800万吨。
三、广州“产城融合”存在的不足
(一)服务业占比依然偏低
总体而言,广州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还不高,规模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占GDP的比重不仅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如北京(75.8%),与世界发达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少差距。
(二)高端化不足
广州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比重偏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强。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带动能力以及在产品、业务、工具、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支撑不足,与上海等长三角领先城市相比,广州服务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国际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创意研发等领域稿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服务业人才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三)国际化不足
广州除金融、零售业、信息服务外,服务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还比较低,国际化水平不高,服务业跨国公司在穗投资规模和水平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明显,综合国际竞争力不强。
(四)产业能级不高
与长三角服务业中心城市的定位相比,广州服务业集聚和辐射能力还相对较弱,对周边腹地影响带动还不高,具有全国影响的服务业和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市场支配力和话语权的龙头服务业企业不多。
(五)发展不够均衡
广州形成规模的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市区天河、越秀主城区,其他城区服务业占GDP比重以及占全市比重较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促进“产城融合”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心地位
国家中心城市并不只是经济实力的中心。以国家中心城市之“高标准、严要求”来审视广州,不仅要求广州市自身应保持强势发展,更要培育广州引领区域协作发展的能力,以促进珠江三角洲及广东省、泛珠江三角洲等层面的协同发展,这点要求也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得到明确。好比体育比赛,广州不仅要参加单项竞技项目,还必须牵头竞争团体项目。从这个角度看,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才有“国家”意义。广州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可以探索以粤港澳合作为基础,以中国-东盟经济区为辐射地的各种政策创新。
(二)强化功能创新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应发挥更大的功能性作用,巩固加强商贸中心地位,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培育新型城市功能,并在城市空间中落实和表现。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强化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功能区:如广州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文化和商住新区白云新城;广州东进轴上的广州开发区、科学城、中新知识城;西联轴上的白鹅潭国际商业中心;南拓轴上的新会展中心、大学城、南沙开发区、新海港等;北优轴上的白云空港产业区等,其中许多已经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在这些基础上,广州还应该时刻把握全球化、网络化等前沿动态,有远见地培育新型的、高端的功能,如占据流通高端的虚拟物流中心、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国际总部经济中心、区域金融中心、跨界同步的信息枢纽或平台,针对低碳节能、救灾救援等巨大新需求的产业基地等。围绕这些建设,不断强化和发展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打造更多广州“中心”的新名片,打响“广州”品牌。
(三)实施政策创新
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制度竞争力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应该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既要扁平化、最小化政府干预,又要加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继续以先行先试的精神,针对中国快速发展至今的滞存问题寻找对策,如跨境合作、区域协作、住房保障、集体土地、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环境保护、医疗改革、公众参与等方面争取国家政策倾斜。抓住改革试点机遇,继续进行政策尝试,尤其是在政府保障民生性公共利益方面,为国家发展起到中心城市的政策示范作用。
(四)促进社会创新
面对挑战和机遇,广州应以更高的标准建设城市文化,大力弘扬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体现为市民生活方式中的价值观。广州过急过快城市化过程中呈现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生活价值观滞后和缺失。从公共卫生共同维护、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等小节入手,充分发挥既有传播媒介的力量,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规范公民的文明行为。
二、长三角同城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交通网络还不够紧密通畅
目前,众多城市之间路网连接不够紧密、区域内轨道交通密度稀疏是长三角同城化的巨大阻力。据统计,目前每一个长三角人所拥有的铁路里程不足2厘米。而早在2005年,东京都市圈内每人拥有铁路里程已到达9.4厘米,伦敦都市圈内该数值则高达20.9厘米。
(二)产业结构趋同,分工合作还不明显
近几年来,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地方利益冲突突出,严重影响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自由流动和市场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整理得到,江、浙、沪十大主要工业行业的重复率达到80%,江浙则更是达到了90%。产业结构趋同使长三角各地区不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同城化效应的发挥受到了极大抑制。
(三)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够突出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首位度还偏低。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整理得到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首位度只有2.04,而苏州、杭州则分别达到1.78和1.21。与国际发达国家的首位城市相比,上海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9年上海的GDP不到全国的5%,纽约、东京、伦敦则均达到了其国家GDP的四分之一左右。
(四)城市群规模还需扩大,产业能级还需提高
与国外城市群相比,我国城市群的规模还需扩大。美国三大城市群和日本三大城市群均占其国家经济总量的约70%。而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只占整个中国经济总量的40%。其中,长三角占22%。另外,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结构、产业特色和产业能级上优势不够突出,城市群没有明显的城市功能特征,这都不利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发展。
三、长三角同城化后世博效应分析
(一)“二小时”交通圈的实现长三角地区时空距离的同城化
为迎接世博会,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跨江跨海大桥、高铁、地下轨道以及高速公路网络方面加快了规划建设的进程。在轨道交通方面,将上海铁路枢纽的布局由通道式向网络式发展,至2020年,长三角区域内每万人拥有铁路长度将达到0.63公里。公路方面,江浙沪三地正联手打造“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正式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后世博时代,城市群沿沪杭高铁,沪宁高铁、跨海大桥均匀密集分布形成网状结构,增强了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利于连绵都市区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区域调整、转移及能级互补加速了同城化的演进
合理配套的产业网络是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内在有机性的基本构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密切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间的产业差异性。产业互补使得各区域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避免恶性竞争。
1.长三角地区产业间的分工与互补
①产业链低端行业向周边地区的转移
世博效应带来上海地租的上升和商务成本的提高,许多传统企业的转移可能性大大加强。在后世博时期,传统工业的投资会向江苏、浙江两省甚至更远泛长三角等地转移。投资增加将使这些地区优先体会到同城化效益。而上海工业尤其是生产及仓储类型的投资将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预计将会形成传统产业的都市空心化。
②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活动,世博会的召开使会展文化和服务行业在上海日渐成熟。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活动将会带动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地区酒店、旅游、商贸、广告、通信等产业的进步,直接促进上海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举办地原是海滩边荒芜的区域,如今却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务中心。另外根据三菱研究所得出的统计数据,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创造就业最多的部门主要为服务业(占30%),商业和贸易(占16.5%),以及金融与房地产业,而这些产业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
世博后对场馆的后续改造利用也将加快承办城市的产业升级。1992年西班牙赛维利亚世博会之后,城市对世博园区进行了二次开发,兴建了“赛维利亚科技园区”,到2004年园区产值占整个城市生产总值的12%。1970年大阪世博会闭幕以后,原来的场址被改建成一个世博公园,成为大阪的近郊住宅区,带动了周边的房地产业。
2.长三角地区产业内的分工与互补
为了分享上海在世博会后带来的资金、知识、技术、市场的溢出效应,周边地区企业预计将在上海设置出于产业链高端的研发机构以及商务部门。后世博时代,更多的企业总部落户上海,形成总部效应。目前江苏和浙江也呈现出明显的工业化结构,其中江苏的制造业份额则达到90%,上海和周边地区“前店后厂”的格局在世博后会进一步加强。
3.上海市作为中心城市,地位日益突出,区域同城化聚集效应加强
根据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是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通过向周围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以及扩散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中心城市较强的辐射带动力有利于区域同城化。此次世博会从诸多方面强化了上海市中心城市的地位。
①世博效应会带来人口的集聚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如韩国大田从1991年筹备世博会以来以及世博后的几年,人口增长率与其他城市相比一直保持最高水平。而1970年大阪世博会闭幕以后的10年间,大阪府的就业率较1965年上升了10%之多。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世博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这决定了其不能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是吸收劳动力人数最多的产业。
② 世博会有利于举办城市各类经济要素的集聚。上海为了成功举办世博会,直接投资将达280亿元,而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数百亿美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类商务以及总部要素进一步集聚,各类交流渠道愈加畅通,世博园浦东片区则有望成为上海第五个城市副中心,加强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
③ 世博会的举办,有利与塑造城市品牌,加强上海国际声誉。据调查,在1992年西班牙举办的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之中,对于西班牙国际形象的贡献排名中塞维利亚世博会位列榜首,贡献指数达到75%,巴塞罗纳奥运会和欧洲文化之都的贡献指数则分别为74%和46%。
4.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大以及能级的提升促进了同城化进程
世博会往往会促进整个城市圈的扩大及能级的提升。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世博会前期以及举办当年,大部分直接支出发生在以展览会举办地为中心大约200 公里半径以内,也就是长三角的“上海-无锡-杭州”的城市圈范围内。但在世博会后10年时间里,据世界经济信息服务公司的调查报告,世博效应的影响范围将远远超出200公里。1985年筑波世博会后10年时间里,世博会支出对全国经济产生的乘数效应比对筑波所在的茨城县大得多。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举办时正是日本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之大阪又是日本的特大城市,因而较之筑波世博会对周边城市群的影响力更强,此次世博会后,大阪所在的关西地带经历了持续10年的迅猛发展时期。
上海世博会与大阪世博会举办背景较为相似,辐射的范围将达到300公里以内的南京、扬州、镇江以至中国最富庶的华东六省一市。不仅城市之间联系增强,世博会所吸引的后续资本的到来会促进正在形成中的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的成熟。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品牌的塑造作用也带来更多的国际商机和投资。另外,本次世博会所展示的低碳、生态、节能、绿色等先进理念和高新科技是推动长三角产业升级的两大动力。国外大量先进产品在世博会展出,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可以在国际背景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长三角地区新一轮技术革命,提升整个城市圈的产业能级。
5.时空距离的缩短使工作、生活与休闲娱乐同城化趋势凸显
① 居住、就业的同城化
一方面世博效应对上海城市品牌的塑造作用吸引长三角地区的富裕人口向中心城市转移;另一方面,世博效应带来的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将致使大都市人口向郊区新城集聚和沿着轨道交通线向更远的周边城市扩散:呈现出人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并进的发展态势。另外,两小时经济圈的确立以及产业布局的同城化也推进了长三角地区通勤就业的同城化进程。
② 娱乐休闲购物的同城化
此次世博会游客中有超过半数来自长三角地区,在游世博的过程中民众体验到了更高层次的休闲和娱乐方式。后世博时期,上海娱乐、休闲、购物功能的强化还将持续吸引长三角地区人口来上海进行消费。而于此同时,世博效应带来的长三角旅游板块一体化也使得上海人口向周边地区的休闲旅游的频率增强。上海市与周边地区的双向娱乐休闲购物的行为,形成了娱乐休闲的同城化现象。
6.文化融合和观念趋同使民众对区域同城化的认同感大大增强
文化和经历的趋同是推动同城化的深层因素,增强相互之间的包容性,有利于彼此间人口的流动,经济和制度的联系。此次世博会,为体现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的联动,世博会主题论坛举办地将分别安排在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和浙江的杭州、宁波、绍兴。另外世博会期间每隔10天左右将安排一次“友谊日”活动,邀请外宾到长三角15座城市参观考察、举办论坛讲座、观摩文化艺术。此次世博会上所展示的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生态家园和节能减排等核心理念使长三角民众的观念以及城市建设与生活发生质的转变。这种先进观念的趋同以及共同举办一次世界级盛会的经历,将会在未来长三角的发展中起到一股凝聚力量,增强区域的认同感,促进同城化的进程。
2016年8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编制完成并向公众征求意见。草案中,提出了上海2040年的城市发展愿景为“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出“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境外侨民”占城市常住人口数的比重,是反映城市人口国际化程度与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国际社区”仍是上海承载境外人口的主要居住、生活空间。在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背景下,上海国际社区的规划建设理念、组织方式、空间布局等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基于上海国际社区的发展现状,结合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境外人口、国际社区的新需求,对上海国际社区的未来发展作研判,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海派文化魅力和城市品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有重要意义。
二、全球城市、境外人口与国际社区
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由沙森(Saskia Sassen)在1991年率先提出,一般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中,包括在某一领域极为突出的城市,也有全面的世界级城市。上海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中提出的“建设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应被理解为后一种。一个全面的世界级城市,一般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流量与交易和全球影响力”三个基本特征。为了体现这三个基本特征,通常需要具备一些共性的特点要素,比如:国际性、为人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大规模的人口,作为国际航线的中心,先进的交通系统,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尤其是企业集团)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等。其中,城市中设有相关的“国际文化社区”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要素。
全球城市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一般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核心。由于他们通常居于国际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与国际金融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密切联系,这些城市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成为主要的移民目的地。根据《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2014年全世界的外国出生人口中约有19%居住在全球城市中,一些城市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图1)。
相比北美及欧洲,目前亚洲国际移民数量在人口增长中所占比重不大,这很大程度上与亚洲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宜居程度及对境外移民永久定居的政策限制有关。与之相比,我国的境外人口占比更低但近年来增幅明显。随着跨国公司落户城市,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员工被派遣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专业人士(表1)。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经济在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下一路领先。FDI在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境外人口的迁移。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5》,2014年在沪外国常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为17.1874万(区别于境外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约占当年全市常住人口(2 425.68万)的0.71%。而在一些区域,如长宁区2016年初全区居住着约6.9万境外人士,占全区常住人口(77万)近9%。可以预见的是,在建设全球城市背景下,随着城市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投资、创业和就职于跨国公司的机会,境外人口的比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提高。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众多的移民,会在文化和社会方面为城市增添国际化色彩,同时也会产生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需求,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居住需求。也就是说,在城市中至少需要一定量的承载空间,来满足境外人口的居住和日常生活需求,而这些空间与城市当地的居住空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社区空间内(也包括社区近周边空间)能够集聚一定数量的境外人口;二是社区空间内的人群呈现出多样的背景、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等,这些背景、文化、生活习性在社区内和谐共存;三是社区内相应的组织制度、服务体系以及社区的环境设施等均达到国际水准,能满足境外人口的需求。这也是最初设立国际社区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三、上海的国际社区
本文将从发展阶段、空间布局、人群集聚、形成机制等角度,解析上海国际社区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一)发展阶段
上海的国际社区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图2)。
第一阶段,1980~1995年,代表性国际社区是古北国际社区。1980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需求,上海成立了第一个涉外商务区――虹桥经济开发区。古北新区作为虹桥经济开发区的配套生活居住功能区,于1986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规划建设,是一个以居住功能为主,同时提供外事外贸活动的综合涉外区。由于当时上海实行外销房政策,古北社区的住宅都属于侨汇商品房(外销房),由获得专门批准的房地产公司投资建造。这批住宅建筑标准较高,以市场价销售给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对象,或出租给在本市从事经纪活动、短期居住的外国人、港澳同胞、华侨、境外华人,并以外汇结算。与之后的国际社区相比,古北国际社区的建筑密度相对较高。
四、上海国际社区发展研判
(一)需求研判
1.空间承载需求
通过“主要城市的外国出生人口占比比较”,“亚太地区主要城市和国家外国出生人口比例比较”,可以看出上海目前境外人口的比例还比较低。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到204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 500万左右。如果上海的境外人口占比,从当前的不足1%提升到2%~3%。那么到2040年,预计上海的境外人口将达到50万~75万。而当前上海的境外人口数量为20万左右。也就是说,未来上海为境外人口提供的居住空间至少要2倍于当前水平。即使未来上海的国际人口不再以国际社区为主要形式满足空间承载需求,城市对国际社区的需求仍不会减弱。
2.人才引进需求
全球城市的发展,最核心的元素是“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境外高端人才来助推我们城市的发展。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国家,将吸引移民,尤其是高技能移民,作为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一项发展战略。一些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拥有强大的体制以服务各种移民群体;新加坡实施的“外国人才居住计划(Scheme for housing foreign talent)”,提出向外国人提供租期为3年的组屋,组屋遍布全新加坡,租金不等,组屋区设施齐全、公共交通便利,超市、美食中心、诊所、学校、图书馆等周边生活设施完善,而且离地铁站很近。为境外人才提供足够的居住、生活空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基本的要素。
3.人口管理需求
某一类型的人口规模扩大,随之而来也会带来相应的人口管理问题。由于境外人口的特殊性,这种问题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以及未来移民政策、管理法规的决策。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可靠数据成为移民接受城市制定恰当政策的主要障碍。我们一般通过出入境管理部门获得境外人口的数量数据及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数据,但这还不足以为政策法规、管理制度的决策提供足够的支撑。另一方面,未来的境外人口,除了专业人士与高端管理人员,还可能出现国际学生,中、低技能劳动者等,当境外人口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并形成多样化的结构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与管理困境。外国人出生人口占比达到37%的纽约通过社区调查获得了有关纽约310万移民的丰富数据,资料包括了移民群体的年龄、性别、居住类型、教育、劳动力、职业和收入特征等,并提供了每个移民群体在城市的社会、人口和经济分类中所处的位置。未来,基于社区的人口调查将会提供满足人口管理需求的数据。
4.地区优化需求
从社区发展角度来看,上海30多年国际社区的发展,对于提升社区标准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在80~90年代,国际社区的住宅、设施、道路、生态等标准远远高于城市一般社区,而当前的国际社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城市社区的整体标准在提高。未来国际社区的进一步优化,也许将继续促动整个城市社区的能级提升。
另一方面,国际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地区能级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中,古北、碧云、联洋、张江等国际社区所在的地区――虹桥、金桥、花木-龙阳路、张江,都升格为城市副中心,森兰、大宁、南翔等,成为地区中心。国际社区的布局与发展,与地区能级的提升同样具有紧密关系。
(二)发展研判
未来,上海国际社区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现有成熟国际社区的境外人口集聚不会减弱,或以城市更新的模式提升能级扩大规模。比如最早的国际社区古北国际社区,一期沿着水城南路的住宅小区由于年代关系已经显得较为老旧,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也较往年冷清,境外人口比例下降(30%不到),但迁出人口大多搬迁到更新、生活条件更好、配套服务设施能级更高的的古北二期、三期。整个古北社区的境外人口比例并没有减少(长期超过50%,境外人口中日韩人口占70%左右),整体规模和能级都有提升。而在浦西,碧云、联洋-花木、张江几个较为成熟的国际社区,本身在空间上就相对比较集中,大量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集聚,已经形成了规模比较大的境外人口生活圈,对未来将迁入上海的境外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可能通过几大国际社区、社区间住宅区的能级提升集聚境外人口,形成更大规模的境外人口集聚组团。
新国际社区(境外人口达到一定比例,且呈现国际化的文化特征)的形成将与境外人口的增长点相契合。在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境外人口的发展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其中的关键元素包括:总部经济、跨国企业、涉外培训、对外贸易等。在社区规划建设达到国际社区硬件标准的同时,其在空间布局上只有贴合境外人口的增长点,才能有效吸引境外人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社区。
国际社区的发展与城市人才引进、人口管理的需求结合度更高。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一方面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吸引并包容外来文化的进入,另一方面又要恪守城市安全的底线。不管是从那一个角度,“国际社区”都是一个基础的运行单元。国际社区满足境外人口的需求,最根本上,还是满足上海这个城市的发展需求。2015年,上海印发了《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永久居留证程序、对长期在沪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等人员优先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外国专家证》、开展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试点等内容进行了说明,其中有许多与“居住”相关的政策信息。未来,这些人才政策,将更大程度上与社区居住相关联。
参考文献:
文,宁奉菊,曾刚.上海国际社区需求特点和规划原则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5(5):17-21.
王晓虎.浦东新区外籍人口集聚与国际社区建设[D].复旦大学,2011.
戴春.社会融入――上海国际化社区建构[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5.
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里主要商务活动进行地区。最早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CBD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枢。CBD位于城市中心,高度集中城市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根据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商务区联盟联合的蓝皮书显示,香港中环CBD为世界级CBD,我国三大国家级CBD为北京商务中心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广州CBD(即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目前,这三大国家级CBD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能级和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逐渐向洲际级CBD演进。
(来源:文章屋网 )
琶洲作为代表广州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商贸与交往平台,其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类别单一且分布不均的问题,不足以支撑未来产业集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产业区的公服配置需求有别于传统产业,就业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定向的偏好需求,配套服务设施类型多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共享化的特点,应设置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公服配置策略,健全琶洲地区的产业服务配套,高标准配置教育科研、金融商业、人才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提升琶洲地区配套设施的服务能级。
1公服设施现状分析
琶洲地区居民约10万人,多集中分布于中区、东区和南区(旧村),目前中、东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本能够覆盖居民的生活需要。根据《琶洲地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预测琶洲未来将达到80万就业人口及34万居住人口,增量较大且多集中于西区、南区和东区,亟须增加各区公服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琶洲地区的现状公共服务配套与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需求。在教育设施方面,托幼、小学的服务半径基本满足琶洲中区及部分东区的住区需求,但西区及南区分布较少;初中、高中整体数量较少,服务规模有限;具有5所高等院校,但仅有1所重点大学,缺乏高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科研设施,需要依托南部大学城提升琶洲地区的教育影响力。医疗设施整体较少,零散分布2所综合医院、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间卫生服务站,缺少较高等级的三甲医院。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稀疏,服务能级低,且商业业态不成熟。文化设施方面,现代展览与历史古村之间各成体系,缺乏有效的组织联系。体育设施方面,缺乏群体性活动的公共场地(馆)以及供居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健身馆。行政管理设施多为老旧社区基础配套,数量与服务能级有待提升,目前西区在建1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基础设施的数量、等级、服务规模和预留规格较低。琶洲地区缺乏集中或分布设立的变电站、消防站、燃气供应站等设施,预留的设施数量和管廊规格不足。5G(电信)网络、区域无线网基站、大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和信息终端缺乏,不足以支撑琶洲打造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2前瞻性案例研究
2.1旧金山湾区“硅谷”
旧金山湾区“硅谷”是电子工业、计算机、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高科技事业云集的科技产业基地。(1)在教育设施方面构建高端的科研基地及生活配套以留住人才,积蓄智力资源。(2)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引入高端的医疗公共资源和服务,使硅谷居民的医疗保险率达到近90%。(3)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地方政府向硅谷居民提供福利性质的体育活动设施,吸引和扶持创业初期的年轻人。
2.2纽约科技三角区“硅巷”
纽约科技三角区“硅巷”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集群。(1)在教育设施方面,硅巷附近的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能够不断地输送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2)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硅巷在个性化的建筑里集聚知识要素,进行创意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3)政府投入资源扶持纽约新创公司社群,提供分享型办公场地和孵化器,降低创业商务成本。
2.3上海虹桥商务区
上海虹桥商务区是企业总部、贸易机构、经济组织的汇集高地。(1)在商务区内适当配置一些市级公立重点中小学和高端私立国际学校。(2)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引进多家一流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进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医疗中心。(3)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引进影院、艺术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提升文化环境品质。(4)在商业服务设施方面,打造具有高端品质、提供高端服务的五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与公务、商务、高端消费人群需求相适应,为区域内商务活动提供餐饮住宿服务。(5)商务区配置前沿高端的产业与生活服务配套,专项用于高端人才的生产与生活,吸引周边人才及企业入驻。公共服务设施多面向产业、企业和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共享化的服务特点。
3企业访谈及问卷调查
开展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代表性企业的访谈,向暴风新影、树根互联、科大讯飞、唯品会、今日头条等25家入驻企业发放调研问卷,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重点及诉求,为公服配置提供有效支撑。经企业访谈发现,企业员工人均年龄30岁,对托儿所、人才公寓、娱乐场所、社交场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需求量较大。代表性企业希望为科创企业提供类似“行业沙龙”的交流平台,促进科创企业人才的交流。经问卷调查发现,超过七成企业对公共展示体验中心、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技术培训中心、行业协会联盟、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具有较大需求。企业迫切需要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和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对高层次技术交流及创投服务有较大诉求。
4琶洲地区公服配置策略建议
琶洲地区高端商务人群较多,公共服务设施诉求更趋于专业化、品质化与共享化,建议结合琶洲地区的发展目标及企业诉求,在保障基础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时,新增并加强对高端产业和人才服务的支撑。为了实现琶洲地区高品质发展,应提升各项标准要求,达到高水平的支撑与引领。建议研究并编制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城市重要地区的公服配套与基础设施指标规范,作为指导和评价琶洲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4.1配置创新型生产设施
生产设施主要以产业服务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为主,其标准建议根据琶洲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先进城市经验和企业调研问卷结果,进行前瞻性、高标准配置,为了支撑产业发展,提出创新性产业服务平台类设施。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为了保障对琶洲地区数字经济产业、会展产业、总部经济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供给,应重视并加大对生产设施的配置投入,结合琶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功能特点,预留充足的产业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空间。建议重点完善相关网络、通信光纤、数据备份、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的输配供应体系,加快变电站、区域无线网基站、泊位充电桩、集中充电站的部署,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琶洲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全过程,满足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为了提高产业服务能级,结合企业问卷调研,建议增设大数据中心、人才服务市场、法务咨询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员工技术培训中心、重点高校产学研基地等服务平台类设施。大数据中心建筑规模以及选址要求具有特殊性,需要布局在地势平坦、用地开阔、电力成本低且具备丰富可再生能源处,建议在琶洲区外近郊区进行选址布局,同步预留输配管廊。为了顺应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趋势,根据数字经济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为高端人才提供充足的沟通交流空间,可参考美国硅谷、硅巷等先进经验,建议增设1处企业家俱乐部、4处创客空间、1处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等共享交往类设施。通过提供共享设施及社会交往场所,促进服务和资源共享。
4.2配置高品质生活设施
从满足创新型人才和居民生活需求出发,规划教育类、医疗卫生类、文化体育类、行政管理类和商业服务类等生活设施。参考同类国内外产业区的配套设施,结合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建议依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要求,增设早教中心、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医疗)、社区图书馆/书店、艺术画廊及展示厅、康体健身馆、智慧电商体验店等设施。教育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托儿所23所、幼儿园15所、小学13所、初中6所、独立高中5所、早教中心5所、国际学校1所;医疗服务类设施方面,建议增加养老院4所、综合医院3所、健康管理中心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文化体育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社区文化站4处、少年宫4处、社区图书馆/书店2处、艺术画廊1处、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4处;商业服务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若干银行营业网点、康体健身馆、智慧数字电商体验店等。
4.3构建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智慧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监测区域运行体征、辅助管理者科学决策、提升区域宜业、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琶洲作为高起点的现代化、国际化定位发展区,应充分发挥广州城市新一代CBD定位和互联网集聚区的产业资源优势,以5G支撑应用场景由移动互联网向移动物联网拓展,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结合互联,建设与运营城市相关的智能基础设施,提高琶洲CBD地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运行效率。
5结语
琶洲地区应前瞻性、创新性配置与主导产业集群相关的生产设施以及与社区服务相关的生活设施,构建“琶洲城市大脑”,结合“5G商用技术”打造琶洲智慧城市示范区平台,提高琶洲地区配套设施的服务能级,着力构建集生产、生活于一体,资源供应充足、公服配套健全的一体化品质社区,打造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创新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冯善书.为何是琶洲?[N].南方日报,2020-1-15(AA1).
这是幻想吗?不是!根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以上这一切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建设”,将成为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飞翔动力”,从产业经济到城市管理,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近在眼前,改变就在身边!
打造“智慧双翼”,让管理和产业“飞起来”
9月6日,记者从市政府举办“和谐发展看申城”会上获悉,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年成效显著。本市光纤到户覆盖能力和用户规模、WLAN覆盖密度、城域网出口带宽和高清片源高清电视高清IPTV用户数等创下“四个国内第一”。总体来看,一年来沪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效。
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显著提升,创下四个第一。据悉,上海光纤到户已经基本覆盖城镇化地区,基本达到“百兆进户,千兆进楼”的网络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WLAN接入点达到13500个,在全市30个主要公共场所开通i—shanghai免费上网服务,年底将增加到300处。到2013年年底,i—shanghai将覆盖全市450处主要公共场所。另外,上海的城域网出口带宽率先实现T级出口,并继续保持城域网出口带宽国内最大。作为高清第一城,上海的高清片源、高清电视以及高清IPTV用户数均是全国第一,本市高清电视和高清IPTV用户已达约45万户,高清电视开通了18个频道。全市IDC机架数达到17000个,比2010年年底增加44%。
信息技术应用覆盖面、渗透率明显提高,主推“五大行动”。一是“智能城管”行动。如进一步扩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覆盖面,完成所有收费匝口ETC车道部署,实现主线收费匝口ETC车道三进三出的规模。8月2日起,泛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赣、闽”五省一市实现了高速公路ETC互联互通。二是“数字惠民”行动。如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市级平台与医联平台,以及长宁、闵行、闸北等6个试点区县平台的互联互通,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三是“电子政务”行动。如法人网上身份统一认证系统。四是“电子商务”行动。如电子商务双推工作。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让利、企业自负各一点的方式,推动10200多家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去年本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了5507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全国比重近10%。五是“融合强业”行动。从信息化技术驱动、工业化需求牵引两个角度,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高端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不断提升。2012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增加值578亿元,同比增长17%,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从信息产业整体上看,规模稳中求进,能级逐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聚焦重点专项,重点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网络、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卫星导航等7个重点专项,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如身份识别、容灾备份、网络监控、安全软件等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信息安全测评数字认证、应急防范等功能平台进一步拓展。
智慧应用“覆盖”民生,让工作生活更好起来
“智慧”所改变的领域,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教育、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等公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领域,将逐步被方便易用的信息化服务手段覆盖。
在医疗卫生领域,网上预约系统目前已正式投入应用。在挂号环节,市民在家中就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预约全市34家三级医院的专家门诊,减少了市民提早到医院挂号、排队等候的烦恼。在就诊环节,目前上海市部分医院陆续推出“一站式付费”服务,市民可以先看病后付费,简化就诊流程。另外,依托逐步覆盖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的健康信息网络,在就诊过程中,医生还可以调阅患者在其他医院的就诊记录,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用药禁忌也会自动提醒,不仅减少了医疗费用,也提高了医疗安全。
在数字教育领域,各级各类学校的上网速度将进一步提升。目标是到2015年末,上海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都将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在市民终身学习方面,上海终身学习网已建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8大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市民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渠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个市民都能各取所需。
在交通出行方面。市民可浏览上海交通出行网,或拨打12319服务热线,了解路况信息;可通过路边交通可变信息标志、收听交通广播及时获取实时路况信息。此外,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服务目前已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一市。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公交电子站牌已在部分区县开展试点。乘客通过电子站牌,可以知道下一辆公交车的位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在公共服务领域。居民要支付水、电、燃气费,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都能轻松缴费;社区里的老人、残障人士需要服务,信息化的社区生活服务配送系统将在第一时间送服务上门……
不为技术而技术,让人与经济社会发展更“旺”起来
智慧城市的兴起具有其必然性。这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已列为上海“十二五”的重要发展目标。
根据全球航运中心梯队评价结果,入围的全球46个港口城市大致分为三个梯队,即第一梯队的“国际型”航运中心,在港口吞吐量特别是航运服务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得分基本在60以上;第二梯队为“准全球型”航运中心,在某些要素方面优势较为突出,平均分值在50左右;第三梯队总体表现为“特色型”航运中心,分数低于50分。
随着航运中心发展方式不断转型升级,航运服务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成为评测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水平重要维度。据介绍,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于2014年首次推出后,今年对航运服务子指数作了两项调整和拓展,一是将海事仲裁服务拓展为海事法律服务,分别从海事仲裁服务和律所合伙人数量两个维度评测海事法律服务整体水平;二是将航运保险服务延伸为航运金融服务,涵盖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保险和航运金融衍生品四个层面。依据航运服务子指数,主要通过航运经纪服务、航运工程服务、船舶管理服务、海事法律服务、航运金融服务和船舶维修服务等六项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抓住国际航运重心东移的机遇,上海在巩固已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2014年在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正在构建和形成“上海元素”、“上海服务”、“上海声音”、“上海价格”、“上海标准”。评价结果显示,航运服务排在全球前十位的港口城市依次为伦敦、新加坡、香港、上海、雅典、迪拜、汉堡、纽约、东京和孟买。其中,伦敦、新加坡和香港在航运服务能力上具有优势地位,稳居前三名,上海、雅典航运服务发展迅猛,而迪拜、纽约等城市排名有所下滑。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认为,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国际贸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2014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软硬件环境方面稳步推进,能级稳步提升。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方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走在了全国前列。首先是上海港在坐稳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同时,深化长江战略,完善以“航运为主线、物流为支撑、码头为依托”的一体化网络运行模式,并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率先延伸至长江经济带,推动长江支线班轮化运作、沿江物流项目的开发、加强与长江沿岸港口的全方位合作,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推动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扩围落地,带动长江经济带更开放。对长江流域经济腹地扩张影响力,不断吸引更广泛地域内的货源,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其次,通过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员服务、航运信息、航运金融等航运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初步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框架,服务范围正向长江流域和全国进一步延伸。同时,上海港航EDI中心平台实现与海关、海事等单位的互联互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上海所有海空口岸、特殊监管区以及长三角、长江流域的主要港口城市。第三,努力推动跨境电商物流、邮轮旅游、国际中转集拼和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等业务扩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海空运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与“一带一路”国际超级“连接器”。今年3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成功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25年的码头经营权,未来将持续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节点港口的合作力度,推动沿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Abstract:One year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Hefei has got its great space productivity, though it hasn’t made it strong advantages. Hefei may pursue its new role, plan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s of a central metropolis on base of the enlarged space, and by setting up the model area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round Chaohu lake, it will finally gets it highland effect among Hefei economic circle.
Key words:cluster and distribution;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urbanization;model area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3-25(5)
2011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巢湖、马鞍山、芜湖的区划调整。地级市巢湖正式不复存在,原来巢湖市区域被合肥、马鞍山、芜湖三个地市归并。自此,合肥接管了巢湖大部分地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为合肥所辖,合肥跨越巢湖毗邻长江,成为一个泛长江岸线城市。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合肥长期以来受限于人口和空间,缺乏辐射皖西北区域的大都市能级。此次区划调整,合肥人口增加了近一倍,面积增加3000多平方公里。新的全市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10%,初步具备发展成为特大型城市的人口与空间条件。
1 合肥区划调整之后:如何发挥空间生产力
区划调整给合肥带来了三大利好。
1.1 合肥兼并了巢湖的核心区域,“三分巢湖”最大的受益者是合肥
在此次空前力度的区划调整后,合肥不仅拥有了矿产资源在安徽省位居前列的庐江县,管辖由原巢湖市居巢区调整而来的县级巢湖市,并将巢湖全部置于其管治之下。实现了所辖四区、四县一市的城市格局,并最终使得合肥从一个内陆型城市一跃成为环大湖、沿长江的特大城市。合肥市的地域扩大了近一倍,达到11433平方公里,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1.2 合肥通过合并巢湖核心部分,人口增加近200多万,全市总人口达到了780万人口
增加了两个区县,使得合肥无论从区县数量和人口总量,都上升了一个大台阶。这让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获得提升。合并前合肥只有四个区,3个县;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人,只占安徽全省人口比例7%。全国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13,79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33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12%。在华东地区其他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9,640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6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市离这个平均数也有不小的差距。中部地区晋、豫、鄂、湘、赣、皖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0个,平均面积8,1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5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也没有达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平均数。因此,合肥此次经过区划调整合并,实现了人口占比超过全省10%,省会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一个城市在区域内的首位度越高,其中心就会越强,从而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能级。”[1]因此,人口的集聚与空间的扩张,有助于将合肥定位为长江流域重要中心城市。
1.3 合肥通过区划调整,带来了产业布局的优势
环巢湖生态经济区,给合肥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这种区划调整带来大空间国土资源的整合优势,能够优化产业布局能力,有利于实现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是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依托,也是城乡其他方面融合的最重要基础。”[2]环巢湖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规划,还可借助合肥濒临长江沿线港口优势,为合肥依托大长江区域发展物流与服务贸易业提供了新机遇。加上庐江的矿产资源优势,确保了合肥经济圈的经济结构完整性。
区划调整并非物理增量,更需要实现区域发展的“化学反应”,发挥重构空间的生产力效应”[3]。从区划调整之后,制定的《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手段是进行巢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为主。但合肥区划调整的核心方向应该通过做大空间,人口及区域腹地,提升合肥城市发展能级和规模。从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无论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及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关键是产业互动、产业集聚和产业纵深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重点是聚焦带动能力大的产业带来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合肥是比较典型的工业化落后城市化发展的城市,要向实现合肥特大型城市发展目标,做好环巢湖开发是合肥空间与产业并举,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的重要选择。“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城市化发展为城市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并且为城市制造业创造了异常广阔的市场,有力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发展,促进其社会经济转型。”[4]加快合肥环巢湖四县市的城镇化规划和产业规划,必将全面改变区域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从合肥新的规划目标来看,还未能够将环巢湖开发定位于合肥大城市空间增长所需进行的重构战略。而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没有将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水产经济、节能环保等可能的轻型化产业纳入整体产业规划,没有能够从规划目标上,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产业集聚与人口聚居,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新战略转型。
2 合肥新空间结构下的产业集中困境
合肥是一个中国典型的“脑体倒挂”的城市。合肥作为国家确定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除北京以外唯一一个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的重要科技中心城市。虽然合肥有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合肥双凤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整个合肥所有经济开发区中,缺乏培植本土型大型企业集团,更缺乏能够带动产业集聚的重点行业。高科技企业数量和规模,都乏善可陈。上市公司体量也偏小。一个四大科教名城之一的城市,国家重大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经济增长。这是合肥最大的发展软肋。直观的结果是2012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才达4164.3亿元。相比而言,合肥还不如江苏南通、扬州、镇江等江苏省的二流城市,更比苏、锡、常、南京差很多。因此,可以发现,合肥的科技产业及其贡献率,却远低于诸如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温州、台州等长三角发达经济城市。这种科研机构的庞大和强势,并没有带来科技企业和产业结构上的优势,呈现出典型的“脑体倒挂”,科技的“脑太长”,科技产业的“身体太短”。
与此同时,合肥城市化率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到2011年,合肥户籍登记人口706.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6.27万人,非农业人口259.86万人;市区户籍人口218.3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752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55万人。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不到40%,全域城市化率不到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6%的格局。作为安徽首位度较高的省会城市,合肥的城市化率与东部发达省份,差距不小。因此,城市人口的集聚同样出现了非均衡现象,其结果便是合肥依然只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大城市,属于中国大城市发展格局中的第三梯队成员。而合肥希望区划调整,谋求加快进入第二梯队,形成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特大型城市。
因此,合肥在区划调整后在大空间结构前提下,最需要突破的就是利用竞争优势,将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成为科技驱动型城市。合肥必须及时将科技贡献率作为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一80%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科技与经济、军事、文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它们的贡献率也就越来越高。”[5]合肥只有将加快推动科技研发、成果产业转化、就近落地、新产业集群化,才能最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如此才能使得合肥借助区划调整的大发展战略机遇期,将城市最显著特色竞争优势,通过更广阔发展腹地的载体作用,开展新产业的规划和新布局,将环巢湖生态经济区打造为环巢湖新经济增长区,并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最终才可能发生区划调整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合肥城市“脑体倒挂”的失衡现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科技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越来越有现实基础。合肥市应该学习外地的经验,大力开展科技创业政府计划,通过大力培植新兴科技型创业企业,就地转化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开展科技企业产品在地化使用奖励机制,通过科技创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出一大批立足本地科研机构的创新科技企业。同时,利用合肥强大的科技资源,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工艺和产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唯有如此,合肥才能在安徽实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新型产业高地的目标,从而打造“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集中优势。否则合肥将错失区划调整带来的黄金机遇,错失一个城市真正的发展立足点。
3 合肥新空间生态下扩散型发展潜力
区划调整为合肥提供全周边腹地型发展空间。合肥市辖四区瑶海、庐阳、蜀山、包河,东西南北辖四个县,肥东、肥西、庐江、长丰,东南区域代管县级巢湖市。对于庐江和巢湖的兼并,使得合肥市东南、西南两翼获得了近4000平方公里的空间,并完全将巢湖纳入了城市内湖区。这种空间结构的大调整,为合肥获取城市建成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合肥应该借助全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现状,再进一步深化行政区划调整,高起点打造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做大合肥主城区,提升合肥新空间生态集聚功能的同时,在区域内同时增强对的扩散发展能力。
3.1 抓紧制定肥东、肥西撤县设区的调整计划
现有的肥东、肥西县城区现已和主城连成一体,城市化水平较高,基本融入了合肥市的建城区域,合肥市几大经济开发区已经与肥东肥西完全接壤,一些大的商业综合体也已入驻肥东、肥西,两县在产业、城市功能、居住人口、服务配套层面基本形成了城市化形态。因此有必要将肥东、肥西两紧邻县及时进行撤县设区,赋予合肥更大的城市发展功能。如此一来,合肥新市区面积将大大拓展,主城人口也将扩展近100万以上,大合肥将初步奠定框架。并且,区划调整后的肥东和肥西可以是合肥城市环巢湖的重要空间节点,必然成为合肥市未来建设环巢湖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前沿阵地。只有将肥东、肥西作为城区定位,才能确保合肥城市真正拥抱巢湖,将巢湖作为合肥城市内湖来重新定位,否则合肥的滨湖临江的城市格局,将难以实现。巢湖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也难以发挥推动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2 积极调整合肥主城区的发展定位
合肥应该在现有科教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科教、医疗、文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级。合肥应该在科教优势基础上,继续提升办学层次,扩展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和规模,充分利用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及中国科技大学这样的基础研究实力,向下培育面向生产领域的职业技术学院,打通上游科研机构、中游工程师培育、下游科技产业化的通路,最后才能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工人的人才链的全配套。这是合肥充分利用其科教优势的最迫切的方向。同时合肥主城区还需强化培育医疗、文化和现代服务业,要进一步提升合肥城市的首位度功能。这其中最关键的培育合肥服务全安徽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集聚与扩散的同步效应,这也是大都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3.3 加强合肥与县级巢湖市、庐江县的发展性联系
区划调整所新增的这两个新市县,必须加快融入大合肥的发展体系。这就要求合肥必须建立与巢湖市和庐江县的快捷联系交通体系和产业体系。合肥需要优先建设直达巢湖、庐江的快速城际交通,加强三地的联动。如建设城际轻轨或地铁等,同时可考虑建设湖底隧道,加强沿湖地区的联系。尽快开通合肥至巢湖、庐江的城际公交,带动三地的发展和消费。只有这样,巢湖开发才能进入快车道,才能真正发挥区划调整后,巢湖开发引领大合肥开发的重要功能。
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最直接的表象,也是城市内在自然发展的必然。[6]合肥必须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形成大合肥的产业集中与资源扩散的能力。科教、医疗、文化、服务业的进一步集中,新兴产业的扩散,形成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加快大合肥的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4 合肥区划优势下打造国家级城镇化示范区的战略重构
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最大动力。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2%,正式进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提升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化带来产业转移、人口转移、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通过“农村城镇化转型,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7]2012年,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接近65%,而中部地区大都不超过50%。因此,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城镇化提速成为重要的结构化动力。合肥地处中部地区,既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引领城市。合肥市四区、四县一市,共辖有45个街道、65个镇、19个乡。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城镇化潜力巨大。因此,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时期,结合巢湖生态经济区开发,在区划调整的优势背景下,积极谋求打造国家级城镇化示范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做好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制度设计,稳步实施,加快推动城镇化带动产业转型、人口结构转型、生态转型以及社会生活转型。
合肥县域城镇化有相对优势。首先,合肥南部四县市经济基础较强,具有率先进行城镇化提速发展的经济与空间优势。这四个县市基础在安徽省域都属上游。其中肥东县人口108万,现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区。2012年全县GDP达到350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九年跻身安徽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肥西县是全国百强县,人口90万,现辖14个乡镇,1个开发区,2个合作区, 2012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庐江县人口97万,城区人口30万,现辖辖17个镇,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县、全国水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安徽省十强县、皖江示范区建设先进县。2012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巢湖市人口89万,现辖辖6个街道,12个乡镇,2012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合肥南部四县市总人口接近400万,城镇化人口接近150万,城市化水平接近40%,人均GDP全部超过3000美元,已经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通道。其次,区划调整给环巢湖四个县市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带来直接的发展机会。环巢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从空间规划中推动合肥加快进入“环巢湖时代”的步伐。环巢湖的发展将必然牵涉人口、空间、资源、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这种调整必然围绕城镇化战略展开,从而给环巢湖四县市带来结构性变迁的机会。最后,合肥谋求特大型城市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将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5%到70%以上,这将引发近250万以上人口的城镇化转化,从合肥南部四县市来看,城镇化人口比例偏低,下一步城镇化的发力点,这四个县市拥有较好的机会。安徽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作为安徽首个都市经济圈,合肥必须在城镇化建设提速、提量,才能有效带动和提升安徽省的整体城镇化水平。
合肥县域城镇化战略重构与路径优化。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厉以宁的说法是“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8]的模式。其中新城区、新社区都是城镇化的新增量。县域城镇化的着力点就在于将通过产业更新与升级,提升县城人口集聚能力,打造更多县级新城区。在条件具备的广阔农村地区,通过农业集约化开发与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人口的就近城镇化社区居住。合肥南部四县市61个乡镇,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类似于“六边形中心地”[9]形态的新城镇空间调整结构,集中归并建设36个左右中心镇。通过中心镇的新社区开发,集聚60%的附近农村人口,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推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通过加强城镇服务业与工业化的拉力作用,“拉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从而通过“托达罗推-拉定律”[10],实现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变与城镇化集中。
合肥可以借助区划调整与环巢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向国家争取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试点工程。通过落实试点工程,合肥可以获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力与政策创新能力,从而谋划出一条“做大县域新城区,做实城镇新社区”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规划肥东、肥西城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的城区人口达到平均为5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规模,并将归并后36个中心镇,建成平均人口在5万人以上。争取到2020年,实现合肥环巢湖地区城市化率超过70%以上。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层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真正打造为成为中部地区后发城镇化的示范区域。这一区域的城镇化可以在合肥市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实施,统筹调节,实现从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
通过县域城镇化的战略重构,合肥将获得加快特大城市发展的土地、产业、人口、生态优势资源,并能够充分享有将区划调整带来的红利,这是一种以“大空间战略”来弥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小空间发展战略短板的合理选择。[11]有利于提升城市集中与扩散的能级,并最终实现合肥主城区的大都市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唯有此,合肥环巢湖大都市形态方能形成,最终合肥才能拥有在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的更高首位度,更强集聚与扩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谢静.城市定位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90.
[2] 周明生,李宗尧.由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基于江苏实践的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1,(9):16.
[3] 卢家瑞.生产力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
[4] 徐和平,李莉.城市化比较与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2.
[5] 邬焜,霍有光,陈九龙.自然辩证法新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张伊娜.大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2.
[7] 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6.
[8] 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
一、解放思想,再造新优势
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城市发展的历史是当代城市发展的基础,认清在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历史和现实方位、综合条件和相对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新的起点,以全球眼光、国际视野来谋划好城市发展战略,是再造发展新优势的基本前提。
(一)认清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鲜明时代特征。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这座城市现有的发展基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所形成的,回顾的发展历程,感受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与进步都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地位,奠定了的城市地位。从政治上看,“汉晋以来,代为重镇”。历代为州、郡、府、道、路治所。从军事上看,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天下之要膂。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加上汉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为的经济和文化带来繁荣,使成为区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中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城市。汉至唐时期,从京城经到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以为重要节点,向南走为水路,向北走为旱路,故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唐代有史记载,“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唐元和年间,当时全国人口达到10万户的府州治所只有4个,京兆、太原两府,州、苏州两州,列其中。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游历时曾这样描述:“江汉间,州以十数,而为大,旧多三辅家,今则一都之会”。明清时期,“商贾联墙,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建有20多个全国各个地区的商业会馆。建国之初,在国家生活品严重稀缺的情况下,以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产优势,奠定了全国农业大市的地位。六十年代末,在国家战略布局的主导下,建设了一批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聚集了航空航天、兵器兵装等领域40多家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直接转移的人口就在10万人以上,高技术人才达1万多人。同时,国家还在建设了焦枝、汉丹、渝等一批重要铁路交通设施,使成为全国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之一,开始由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向新兴的工业城市转变,到八十年代初,一跃成为“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回顾的发展历程,在历史上之所以能成为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城市,关键是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鲜明时代特征的“亮点”作支撑,来引领和推动城市的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今和未来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这条路。总的来看,城市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军事、农业、工业这几个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性的特征,使一直成为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城市。当然,进入近现代以来,与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相比,城市的地位有所下降,这种下降是因为城市发展是以军事意义和农耕经济为基础所形成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发展的基础逐步失去了传统的优势。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虽然有了较快发展,进而也提升了城市发展水平,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特征难以使在当今区域竞争中处在领先和优势地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城市发展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思维惯性。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再造新优势,是因为我们现在干部队伍中大多数同志对农业农村工作比较熟悉,而对工业化问题有系统认识和深入研究的不太多,能够用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来研究城市化问题的就更不多了。大家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正处在一个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是改变发展格局、引领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推进力量。面对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期,要延续大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各级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时刻感受和适应这种正在发生的变化,加强学习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知识,善于借鉴国内外最先进、最前沿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善于以国际视野、战略思维来经营城市,以思想理念和能力素养的转变,来推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转型,进而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坚定不移地向现代化区域中心的目标迈进。
(三)必须强化在区域城市群中的规模优势、功能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要成为中心城市不能靠“封赠”。如果在规模、功能、差异化三个方面没有优势,任何形式的“封赠”和称谓都是没有权威性的,必须靠提升规模、功能、差异化的优势来形成中心城市的优势。一是要在全国重点城市布局中、在中西结合部范围内,找到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推进城市群发展的位置,确定一个规模更加强大和空间更广聚集的城市发展方向,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竞争力,使成为中西结合部地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支撑作用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二是要强化县域城市的承载、承接作用,充分发挥县域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聚集转移人口和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提升在承接产业转移和集聚生产要素中的平台作用,强化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战略节点作用,为转变社会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三是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没有空间布局的优化,就没有城市的生命与活力;没有城镇体系的建设,就没有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比较竞争优势的发挥;没有城市新区的发展,就没有发展空间的扩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必须提高运用科学规划指导和引领发展的本领。确定了未来129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目标,这是在未来十年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加快发展、能不能迅速崛起、能不能形成优势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必须强化在新区建设上有新作为的历史担当,加大“两改”力度,以此来积极回应民心期盼,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二、遵循规律,再创新生活
抓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加快城市发展、建设都市,实现经济振兴,最终就是为了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品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秩序和新的生活感受。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既要有干事创业、跨越超越、实干苦干的激情,还必须有遵循规律、尊重科学、讲求方法的思想理念和思路办法。
第一,要有一个管长远并始终坚守的战略定位。从各县(市)区汇报的规划情况看,比去年第一次在老河口召开的规划汇报会有了很大进步。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参与制定规划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认识理念有了提升,从中也看到,各地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上各具特色,体现了加快发展的雄心壮志。但是也要看到,从第一次规划汇报会到这次会议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对城市规划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对城市建设规划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深化认识,一个是制定什么标准的规划,还一个是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规划。制定什么标准的规划,就是要抓住规划的本质属性,制定一个管长远的城市发展目标,也就是讲,定位标准和确定的规模必须具有前瞻性、超前性,至少要管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上百年。今天的会议对规划的研究只是初步的,城市新区战略规划在四月底、五月初完成后,我们还要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总体来讲,都市建设必须有一个高标准、高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创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西结合部龙头城市和魅力都市这两大重点来谋划建设城市。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实践和时间是检验规划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城市规划如果达不到前瞻性、超前性的要求,就会被建设实践和时间所“超越”,就表明制定的规划是落后的,是满足不了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规划。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规划,就是城市发展确定了一个长远目标后,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十分艰难甚至是非常痛苦的过程,要彻底改变城市的面貌和形象,等不得、也急不得。我们讲要制定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只是城市建设长远发展中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三年之功只可能改变局部,而不可能解决全部。对一个长远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在规划问题上不仅要敢想,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走在前沿,而且还要围绕确定的目标用科学的理念和严密的论证,来制定落实规划的战略措施,让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认知这个规划目标是可行的,是可以实现的,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只有这样,我们在加快都市建设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才能无坚不摧。
第二,要有一个支撑战略定位的高能级城市功能体系。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确定之后,首先要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作为这个战略定位的重要支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城市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就是从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发展能级提出的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是与各个高层规划团队进行反复讨论,经过深入研究和慎重考虑提出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决策上以更长远、更高标准进行战略规划的气魄和决心。今天,大家听了专家教授的专题演讲,应该对这“四句话、十六字”方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关于“城市东进”、新区建设问题,大家非常关注,还需要重点进行认识和把握。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看,当前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以城市新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的发展成为主导方向,都是新城区奠定了这个城市在区域城市中的地位。顺应这种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在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中间30万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相对欠发达区域率先崛起,成为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能级和功能绝不仅仅是满足市域内600万人口的需要,必须靠新区的开发来拉动和支撑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旧城的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当然,这两个方面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要有一个足以引起社会关注的城市印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城市规划家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这本书中写道,“用感知环境的办法研讨城市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是城市印象的五大元素。”一个城市,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能够形成竞争力,第一个是城市本身的发展密度,第二个是城市的规模,第三个是城市的功能,第四个是城市的差异化,这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四个关键要素。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关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印象”,它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感觉上的,就是不管人们到过或者没有到过这个城市,从某个方面了解这个城市,获得了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对这个城市的感觉非常好,感到这个城市很美,人们就愿意去,愿意居住在这个城市,愿意参与这个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印象观念,就是要使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变得更有特色和魅力,更能体现人本化的要求。中国的古代城市规划讲究“中规中矩,纵横捭阖”,这种规划理念有它的特点和传统优势,但对人性化、个性化体现的不够。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建设与生态的协调、建筑与城市格局协调、个性与整体的协调。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印象的窗口,像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艺术,成为上海的标志。广州的广州塔,当地市民叫“小蛮腰”,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运动文化元素,成为广州的建筑图像印象。从处理好城市生态与城市布局来看,过去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要把所有的坡地全部铲平,以体现这个城市的均衡,而现在不这样了,讲求因势利导、顺势而建,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将城市建设得错落有致,达到优化城市布局的效果。今后,城市的规划包括空间布局规划、道路规划、建筑的设计特别是标志性建筑的设计,都要注重充分反映一个地域的特色,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人文化、越来越追求时尚和生态的现代人,有很好的视觉美感。这种美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个地方旅游观光、投资经营、定居生活。各级政府在规划设计上一定要舍得投入,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设计,不仅要请顶尖的规划设计院来做,还要鼓励和动员建筑企业界请大师名家来做建筑设计规划和城市的设计规划。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建筑规划,不可能靠书记、市长的决策搞得好的,也不可能拿出一个方案就能解决的,在规划的决策方面要从制度上改革,凡是大规模的城市建筑体必须找3—5家设计院来设计,每一家设计院的风格和理念不一样,设计的作品不一样,要在比较中优选方案。
第四,要有一个贴近时代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管理理念。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创造、反思,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如何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把城市规划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有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是在旧城改造中,如何保护和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比如,三个城区大规模旧城改造,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要抓紧研究。二是新城开发中,如何避免由于新城的加快建设和旧城的退二进三,造成中心城区的同质化。三是如何从过去严格的功能分区中摆脱出来,以产权融合的方式解决大批的用地和地价问题。四是如何合理布局社会服务功能,以提高市民生活的便利。这实际上指未来城镇体系调整后,将带来城市功能区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为了应对城市病,推动产权融合,把现代主城区逐步定位成若干独立的功能区。新加坡的方式是,有一个中心区,他叫中央商务区,下面有9个节点镇,9个节点镇后面有若干个小区中心,四五个平方公里形成一个城市功能区,这个城市功能区包括小学、医院、文化宫等,就是说人们日常生活80%以上的需要,可以在这个区域里得到满足。功能区和社区的好处就是提高生活便利。当前,城市发展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的城区过多,三个城区,加两个开发区,还有一个鱼梁洲开发区。将来这六个区,每个区以下是按5平方公里、5万人口左右建三个功能区,还是以2万人口左右建立社区,要认真研究。各个县(市)怎么做,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五是如何让开发商参与旧城改造,解决好市场开发与公共利益的冲突问题。开发商不参与旧城改造,政府是没有能力完成所有旧城改造的,但开发商的取向与政府在整个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取向是矛盾的,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要深入研究。六是如何处理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的人口承载力和社会管理的不均衡。过去,社区和街(办)相对来说都是均衡的,但是由于开发密度过高,大规模增加人口,交通、就学、就医、公共娱乐、商场购物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七是如何做好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衔接。我们确定内环之内所有的工业企业必须退出内环,这是很大的调整,而且还会对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对生产经营和人的生活产生影响,这个调整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处理好。八是中心城市如何通过立体交通体系向外扩散、而不引起资源的外流。一个现代化中心城市一定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通过立体交通网使城市的功能辐射传递出去,保证物流的畅通。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把城市的辐射功能传递出去,也会使一个区域内的资源通过这个渠道流出去。
一、项目缘起
资阳处于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的大发展、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区域内行政壁垒的破除,都将诱发新的区域产业重新布局,为资阳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建川东丘陵地区山水交融、宜居宜业的典范城市;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高地等,资阳市提出了南拓东跨的战略性举措并以此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土地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行适当的重新部署,沱东新区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区域,沱东片区作为资阳区域功能的主要承载地,也是远景城市进一步北拓的跳板。
二、项目概况
1、研究背景
1)区位优势
地处资阳城市发展轴和成渝经济发展轴的交汇处,且为资阳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有助于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提升城市能级。
2)交通优势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和国道318、319、321线等骨干道路贯穿全境,随着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高速等一系列对外交通干道的投入建设,资阳市对外通达性将大大提升,也促进了沱东新区对外的联系程度。另有沱一桥和沱三桥与老城紧密相连。
成渝高铁将加速资阳融入成渝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拉近资阳与成渝的空间距离,“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将使“同城效应”尽显,进入“铁路公交化时代”。
3)土地成本和发展空间优势
4)山水相连,地形多样
5)人文元素的植入
资阳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传承资阳市的人文历史,赋予沱东新区以独特性的地域文化。
2、基地条件
东起环城东路,西部、北部以沱江为界,南至南外环路。沱东新区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长方形,地势从西面的沱江往东面的山体逐次升高。基地主要为原始丘陵地和山林地,可建设用地大。
三、研究重点
(1)依托发展机遇,引领区域升级
沱东新区的发展,将会构筑一个未来资阳市产业发展的高地,彰显资阳城市魅力的现代服务中心,最终引领整个资阳城市能级的提升。
(2)塑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形象
通过城市营销,围绕三条主线展开:高端线:“国际花园城市”新示范;招商线:“成渝精致休闲第一城”;公众线:“精致休闲,诗居沱东”;挖掘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品牌。
(3)创新休闲理念,引领模式创新
结合旅游、文化、体育、餐饮等为主体,打造休闲产品系列,形成以休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引导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4)彰显新区魅力,塑造城市名片
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来展现沱东新区的魅力,通过极富个性与创意的各类活动、旅游品牌、知名节庆等方式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进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四、营销策略
1、形象营销
围绕“成渝人居乐城”的定位,争创人居奖。立足新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之城、和谐之城。
2、活动营销
推出各种“节、事、会、展、演”,不断引领消费。主要通过各种节庆、会展、论坛、赛事活动等来吸引眼球、引起兴奋、引领消费。
五、设计构思
1、山水相通,生态优先
在城市建筑布局之前,为地块东部山脉与沱江建立互通的多条绿色廊道和蓝色水系,保证地表径流的顺畅,另外也为城市引入带状绿地,使得住区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充足的绿化保障。
2、节奏空间,层次分明
设计拟采用节奏空间安排。从高铁片区向南,其空间按照功能与景观的需要形成节奏性的高度起伏,以塑造富有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系统与空间系统,满足城市特色空间创造的要求。
六、总体设计
1、总体定位
以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集行政文化、商务商业、休闲旅游、生态宜居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3H”+“3E” (3H:高端商务、高端商业、高端商住,3E:活力、生态、舒适宜居)特色的“成渝?人居乐城”,构筑城市经济、旅游发展新动力;展示资阳现代都市新形象;打造资阳行政、经济、文化新中心。(乐城:①山水:地脉,“寄情乐山乐水,纵情亲近自然”②生活:人脉,“营造雅居氛围,打造品质生活”③休闲:文脉,“追踪历史文脉,塑造休闲典范”)
2、功能结构
设计 “一心两核三带四片”的结构,形成“人文形态的纵向变迁、自然形态的横向演替”,“纵有人文的印迹和传承、横有景观的灵韵和诗意”。
一心:新城中心
打造成资阳新的城市中心,承担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体育及居住功能,构筑资阳新的城市魅力。
两核:
高铁商务核:承担交通集散、高端现代服务、旅游集散、商贸等功能,成为资阳城市会客厅。
产业创新核:作为沱东新区产业发展的平台,以生态低碳、绿色循环为特色。打造成沱东新区新的产业发展高地。
三带:
滨江休闲带:以沱江为纽带,打造集景观、休闲运动、游憩娱乐、滨水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游憩休闲带。
城市发展带:作为整个沱东新区发展的轴线,南北连接四个功能区,东西与生态景观带、滨江休闲带以此突出“山 - 城 - 水”的格局。
生态景观带:以低山丘陵景观为基础,构筑自然山体风光带,与滨江休闲带遥相呼应。
四片:
围绕高铁站点形成的集商务、商业、娱乐、办公、高档居住为一体的高铁商务区;以字库山风景区为主,连接沱江和地块东部山脉的字库山生态区;承担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体育及居住功能的新城核心区;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企业创新研发、物流服务、商务服务为主的2.5产业基地的产业创新区。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