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用医学影像技术

实用医学影像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实用医学影像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实用医学影像技术

篇1

Abstract:Objective Use the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a series of po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clinical practice in teaching,diagnosis、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 on .Methods Based on C-MOVE's tripartit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and all image data obey the form of DICOM3.0,use the PACS that i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y ourselves,take the image data in the facility,workstation and PACS sever group to transmission and back.According to our need,the data also can have a series of post processing then back to the facility、workstation and PACS sever group.Results The back image data that after post processing can meet the need of the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research and teaching to the image data and image pictures.Conclusion The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ve a great help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realizing the networking,digitizing of teaching and ensuring the scientificalness、conscientiousness of research .

Key words:PACS;Data transmission;Technology of post processing

医学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s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遵循DICOM唯一标准,实现医学图像的数字化显示,存储和传输的综合性系统[1]。图像回传后处理技术是PACS系统在编辑患者影像图像是常用的技术,由于图像后工作站的存储容量有限,随着时间推移,早期患者的影像资料就会从工作站上被自动删除,因此,想要重新后处理这个患者的图像就变得不可能了。数据回传技术是PACS系统的一项新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将保存在影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回传给设备后处理工作站,从而实现无时间限制的后处理能力。本研究基于数据传输与回传技术,通过PACS系统平台,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构建数据回传技术,以研究数据回传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材料为我院影像中心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美国GE、日本东芝等多家公司多种型号检查设备,以PHILIPS Brilliance 64排CT做典型代表分析。PC应用环境采用Microsoft Windows 7中文版或Windows XPx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图像采集与传输采用医学数字影像通讯标准DIC0M 3.0,影像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Rv5数据库。

医院局域以太网网络,操作系统是微软WINDOWS7专业版,服务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 Enterprise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系统是Sql Enterprise server2008,程序设计开发工具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专业版。

1.2方法 PACS系统的核心是PACS服务器组,它接收影像检查设备传来的DICOM3.0格式的影像数据并存储,将影像数据文件头中包含的患者信息与HIS系统中的患者信息进行匹配,完成图像信息与患者信息的关联,借助数据库对图像进行管理,同时为多个用户和图像使用设备提供影像数据的查询和发送[2]。

2 结果

PACS系统有七个连续不断的运行过程组成(图1所示)。图像回传技术的运作也是基于这七个过程完成的。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标准[3]:DICOM应用实体的运行与交互是基于客-服务器模型的。SCP(service class provider)服务提供者,相当于客户-服务器模型中的服务器,SCU(service class user)服务使用者,相当于客户-服务器模型中的客户[4]。在DICOM标准中,DIMSE-Service(DICOM message service elements),即DICOM消息服务单元与相关信息对象IOD结合成一个SOP类。

DIMSE服务组包括C-ECHO、C-FIND、C-MOVE、C-STORE。其中C-MOVE是基于两个TCP连接的三方服务,关于C-MOVE的三方通讯机制如图2所示。C-MOVE可以实现从一个AE将DICOM文件发送给另一个AE。关于C-MOVE SCP需要同时实现C-STORE SCP的问题,特此说明一下。并非一定要求C-MOVE SCP来实现C-STORE SCP服务,C-MOVE服务本身并未要求是双方交互,有可能是多方交互。比如A作为C-MOVE SCU向B发出C-MOVE-RQ请求,此时作为C-MOVE SCP的B在查询到结果后可以向C发出C-STORE-RQ请求,只要C提供了C-STORE SCP服务,就可以接收由B发送过来的图像。因此C-MOVE服务可以使三方之间的交互。

数据回传技术使用的是可以实现三方之间交互传输的DIMSE服务组中的C-MOVE服务。数据回传技术是设备(Facility),工作站(work station)和PACS服务器三者之间相互的影像数据之间的传输和回传,三者之间的影像数据均遵从DICOM3.0格式,设备、工作站及PACS服务器三者中任何一方可以为SCU,也可以是SCP。我院采用自主研发的PACS系统,进行数据回传时,首先启动云PACS服务,在远程服务器中首先新建一个新的服务器(例如服务器名称为MRI,既将指定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传),找到需要处理的患者的信息,提取影像资料到本地服务器,提取之后打开编辑,对影像进行一系列处理以达到想要实现的效果,例如进行匿名化处理发送至学校的教学PACS系统内进行教学,从而保护患者隐私;进行特殊标记处理把想要突出说明的地方标记出来用于科研、临床病例讨论等;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多平面分析、局部放大、调整窗宽窗位等后处理,以协助影像科医生更好的阅片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最后把编辑好的图像在发送至远程服务器里一开始新建的服务器中去,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数据的回传。见图3。

PACS数据回传系统的应用,为医学影像科医生的分析及诊断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提供了多平面图像重建的可能,而且同意患者图像可多次打印,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2.1提高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水平 准确性是所有诊断手段和工具的立身之本,影像科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诊断时常常需要结合患者的多种影像资料做出综合诊断,需要看到患者的多种影像资料和报告结果,甚至需要看到患者以往的影像资料。 数据回传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诊断方式,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以往诊断科室和临床科室医生所接触到的都是由技师调整好窗宽和窗位后的胶片,如果医生认为不能满足需要,还要请医技科医生重新出片,这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

而应用数据回传给技术之后,传送的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的一系列处理,如对比、标注、测量、缩放、调整窗宽窗位、三维重建、多平面成像等,得到的图像较原始图像更加具体,更能突出问题,为医生的诊断及教学提供更为准确的证据和详尽的资料,帮助医生更准确的定位病灶,减少误诊率。由于存储容量的限制,先前的影像后处理工作站对这种时间过去很久的患者是不能做任何后处理的,甚至是找不到相应的影像资料的,利用图像回传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处理任何时间的患者的图像。加之PACS系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设备所产生的影像,通过计算机以太网络,按国际标准的DICOM协议,联为一体,实现全医院的影像资料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5]。结合PACS系统的这种资源共享性的特点,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可以查看患者以往多种的影像检查结果,并可以在同一界面分析比较。与HIS系统集成后,医生还可以通过PACCS系统查看患者的医嘱、电子病历以及检查申请单等临床信息,这就大大丰富了诊断依据[6]。

2.2使影像教学更加生动具体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特点是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进行疾病的诊断,从而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那种被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高科技时代师生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归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s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普及与应用为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学远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据回传技术的应用使这一教学方法更加人性化和形象化。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采用书本联合影像胶片的方式进行,但由于通过书本和胶片所获得的影像图像数据较为陈旧并难以及时更新。因此,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现代化教学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多媒体幻灯片形式来获取所需的影像图像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日益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选择。虽然后者相较前者与较大的进步,但由于工作量大而繁琐及储存空间不足等问题,因此一种新的快捷而高效的教学模式成为各大医学院校教学追逐的焦点。

远程教学就是在医院PACS服务器、医院远程教学服务器与学校远程教学服务器之间铺设光缆,构建一条专用的h程教学数据通道,利用数据回传技术,将医院PACS服务器上经过一些列处理的影像图像,如比较人性化的保护患者隐私的匿名化处理,突出重点的标注等等,传输到学校远程教学服务器上, 学生通过客户端即可访问远程实训系统点播视频、浏览影像图片、在线与老师互动交流学习。这一动态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2.3使科研更加严谨规范 正如著名超声学家应崇福先生所说的:"做科研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智商,但一定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干劲,一步一个脚印的朴实,戒绝浮躁之风,科学容不得一点掺假"。严谨是科研的必要条件,做医学科研更是应该如此。随着网络技术、存储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PACS/RIS的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并最终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这就为影像科室及临床科室的读片工作以及针对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的影像资料的获取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式,数据回传技术则是保证了这些工作更加准确严谨,科学规范。不论是平时科室内部进行的病例讨论,对实习同学进行的读片教育工作还是科学严谨的科研工作,都需要保证影像资料有代表性,图像清晰,突出重点,这些在原始图像上面很难全部反应出来,而应用数据回传技术则可以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后处理,如调整图像的密度和对比度,对病灶进行标注(大小、CT值等),局部放大,三维重建等等,这些是的病例图像更加形象具体,突出重点,初学同学容易理解,标注清晰,有理有据,科研更加具有说服力。

3 讨论

PACS系统(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顺应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应运而生的,目的是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它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以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利用高容量存储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具有影像质量高,存储,传输和复制无失真、传送迅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突出的特点,是现代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在我国,经过近几年的应用及不断创新,目前PACS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它为实现医学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数据回传技术是近几年新型的一门图像后处理及分析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网络连接将保存在影像服务器中的数据回传给设备后处理工作站,从而实现无时间限制的后处理能力。借助图形、图像技术等有利手段,医学影像的质量和显示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借助于图像处理和分析手段使得诊疗水平大大提高[7]。这不仅可以基于现有的医学影像设备来极大地提高医学临床诊断水平,而且能为医学培训,医学研究与教学,计算机辅助临床外科手术提供数字实现手段,为医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8]。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数据回传技术为影像的质量及医生的诊断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让我们探索和学习。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其必定有其局限性,例如回传工作站的指定性,回传操作的相对复杂性等等,这些技术都有待于以后不断的解决和创新,以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实用的影像辅助技术。

4 结论

通过我们回传回去的数据和图像,能够完全满足影像科医生更好的做出临床诊断,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高图像质量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元甫,黄延磊.基于WEB服务的DICOM应用实现[J].医院数字化,2010,25(04).

[2]刘仲明,郑小林.医学影像归档与存储系统中影像数据长期存储问题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报,2005,11:1123-1126.

[3]Ramsdell B,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S].RFC 3240,1999.

[4]吕晓琪,王磊,赵建峰,基于DICOM俗嫉TLS网络安全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J].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29(1):23.

[5]原卫民,冯卫华,徐文坚.PACS/RIS系统在放射科工作流程优化中的作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

篇2

一、数控机床

1.数控加工的概念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或磁盘等)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对图纸进行分析,确定需要数控加工的部分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2)利用图形软件(如CAXA制造工程师)对需要数控加工的部分造型;

(3)根据加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工参数,生成加工轨迹(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轨迹);

(4)轨迹的仿真检验;

(5)生成G代码;

(6)传给机床加工。

2.数控机床的特点

(1)具有高度柔性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主要取决于加工程序,它与普通机床不同,不必制造、更换许多工具、夹具,不需要经常调整机床。因此,数控机床适用于零件频繁更换的场合。也就是适合单件、小批生产及新产品的开发,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节省了大量工艺设备的费用。

(2)加工精度高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到0.005~0.1mm,数控机床是按数字信号形式控制的,数控装置每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则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个脉冲当量(一般为0.001mm),而且机床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间隙与丝杠螺距平均误差可由数控装置进行补偿,因此,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比较高。

(3)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加工同一批零件,在同一机床,在相同加工条件下,使用相同刀具和加工程序,刀具的走刀轨迹完全相同,零件的一致性好,质量稳定。

(4)生产率高

数控机床可有效地减少零件的加工时间和辅助时间,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范围大,允许机床进行大切削量的强力切削,数控机床目前正进入高速加工时代,数控机床移动部件的快速移动和定位及高速切削加工,减少了半成品的工序间周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5)改善劳动条件

数控机床加工前经调整好后,输入程序并启动,机床就能自动连续的进行加工,直至加工结束。操作者主要是程序的输入、编辑、装卸零件、刀具准备、加工状态的观测,零件的检验等工作,劳动强度极大降低,机床操作者的劳动趋于智力型工作。另外,机床一般是封闭式加工,即清洁,又安全。

(6)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数控机床的加工,可预先精确估计加工时间,所使用的刀具、夹具可进行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数控机床使用数字信号与标准代码为控制信息,易于实现加工信息的标准化,目前已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的基础。

3.数控机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使用数控机床之前,应仔细阅读机床使用说明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以便正确操作使用机床,并注意以下几点:

(1)机床操作、维修人员必须是掌握相应机床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或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且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规定操作机床;

(2)非专业人员不得打开电柜门,打开电柜门前必须确认已经关掉了机床总电源开关。只有专业维修人员才允许打开电柜门,进行通电检修;

(3)除一些供用户使用并可以改动的参数外,其它系统参数、主轴参数、伺服参数等,用户不能私自修改,否则将给操作者带来设备、工件、人身等伤害;

(4)修改参数后,进行第一次加工时,机床在不装刀具和工件的情况下用机床锁住、单程序段等方式进行试运行,确认机床正常后再使用机床;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55-02

0 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作结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可以概括为,学生在某种情况下,借助别人(身边老师或者是同学)的帮助,运用常用的学习工具,通过意义建构这种方法来学习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也可以运用在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学设计原则,运用到《电视技术》教学课程中。实践证明,作为一项教学实践活动,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十分有效。

1 把学生当作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心

把建构主义运用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原则,它把学生当作整个学习过程的重心,认为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因为学生积极创造采用意义;老师在意义建构中主要帮助与鼓励学生。我认为《电视技术》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能引起学生对相关电视知识的兴趣性,然后把意义建构运用到所学的电视原理知识中。

1.1 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兴趣上 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兴趣,从而产生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学习好。怎样让学生对电视相关知识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呢,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全身投入到教学课程的学习中。这在实践中包涵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在教学的开始能够引用到好多例子或者是知识使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让同学们对所学的课程产生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通过某种途径或者是链接,使学生的兴趣与所学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让老师所讲的每一节课都对同学们产生主动性、积极性。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老师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生活中或者是教学中同学们都有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老师们可以想办法把这些相关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都要有一个总结,发现同学们的兴趣有什么新的变化,发现同学们更多的兴趣,从而让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兴趣通过某种方式与老师的下一教学任务相结合。只有这样去安排教材,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笔者从《电视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们课堂上的交流与沟通发现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电视机的内部组成部分,因此我会搜集与电视机内部组成结构有关的教学资料使之与课程的教学有关,让同学们对课程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

①先让学生以电子技术知识思考电视信号为什么会被接收或者是还原;进而让老师对同学们所思考后的答案进行质疑和推断并反问学生,然后让同学们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讨论并给出答案,让同学们变成学习的主动者、积极者,从而不断进步;最后老师对同学们所有的答案和假设进行归纳,从而对电视原理进行讨论研究,特别提醒同学们把电视机和收音机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区分开来。②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电视机经常出现的故障是什么,而且常常是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故障,出现故障后要怎么解决;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快速有效检查和修复故障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对所总结出来的知识进行牢记,并以此促进同学们对电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③以一个经常出现的故障为例,让同学们想想故障出现在哪里,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具体检测和维修。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学习下节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下一节课的积极性。

1.2 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相关的电视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实际环境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检验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所掌握的的程度,从而让同学们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从而通过实践不断促进他们的学习。

扫描原理是由行振荡、行推动、行输出三部分组成的。老师在讲述完行震荡原理后,最好不要马上进入到下一个行推动原理的讲述中,而是让同学们设想行震荡的表现形式通常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牢固。贯穿于整个教学的是,当同学们上完一节关于电路检修故障的课后,要让同学们马上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多找几个有故障的电视进行检测维修,然后进入到下一个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首先是老师引出专业知识,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思考,总结出专业性知识,最后再加以巩固,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

1.3 让同学们学会以自我反馈的形式学习专业性知识 自我反馈是一种过程。运用到学习中就是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别人(老师或者是同学)的某种错误的观点或者是自己的某种错误的理解进行反思纠正。自我反馈是同学们不断学习进步的表现。让学生经常把自我反馈应用到所学的知识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正确的知识,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尝试多个让学生学检波电路的自我反馈过程。

①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电子电路进行思考,得出电视机检波电路的作用。老师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所做的回答表现出来的反馈内容进行检波知识的学习;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刚才的回答进行自我反馈,从而自己从中找出自己的错误,总结出正确的知识。最后由老师得出总结,而且提醒同学们不要混淆各种检波电路之间的区别。②老师以相应检波电路出现的故障为例对同学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检波出现故障时通常考虑到是什么原因。③让学生体验各种情形和实际测试的状况,而且对测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这部分使学生对前两部分产生自我反馈。④当学习完检波电路的相关知识,老师要让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共同反思总结。进行实践操作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性知识。

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同学们都对检波的原理、表现形式和如何检修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问题表现和它们检查方式这些方面都会促进同学们巩固相应的专业性知识。在上述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充分地发挥出来。

2 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同学们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同学们深入到一定的实践中,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真理;如果同学们早已知道理解现在所学的知识,可以对原先的认识结构加以改造和重组。以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在引入新方法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状况,来刺激他们对新方法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创造一种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同学们把现在所学的知识与先前知道的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应给学生创造积极、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可以从各种方面去主动思考,让新知识及时运用与以运用的影响产生自我反馈。

只有在学完一节课后,马上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有效的。所以维修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通过维修实验,同学们可以对自己以前的认识加以纠正,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果没有把维修运用到实践中,学生们所学的知识是不全面的,不牢固的。老师要在一种非常舒适的环境中让同学们进行维修实验,在这种环境中,同学们才会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重新检验自己所学的和所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反馈,从而巩固自己的专业性知识。

3 鼓励同学们多进行实践操作,把专业性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建构主义者认为,同学们在建构中起关键性作用,对建构产生主动、积极的影响,让同学们把建构主义运用到学习中是最关键的。让同学们灵活运用意义建构就是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性质、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

3.1 让同学们多用逆向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 在维修实验的开始,同学们似乎发现很难,原因不是说它有多么复杂,多么困难,真正原因在于同学们往往把自己的好多主观思想运用到实验中,被自己的传统理念所约束。正向思维是同学们以所学的电视原理为依据,检查发现故障出现在什么地方,从而解决问题。但是逆向思维是以故障问题为中心,为出发点,从而找出电路问题原因,发现其中的原理。逆向思维可以运用到维修思路中。事实证明,好多事情如果是用正向思维去分析、解决,会发现很复杂很困难,然而尝试着用维修思维去分析解决,反而会更加容易。因此,老师在维修实验中除了让同学们掌握正向思维外,还要求同学们能更加熟练地把逆向思维运用到实践中去。

3.2 鼓励同学们多对维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 当同学们进行维修实验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老师要很快发现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总结,从而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让同学们有一个自我反馈的过程。因为学习目标明确,就可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这些问题解决后,学生的书本知识水平与实际维修技能会进一步巩固。

3.3 鼓励学生不断总结,进行“协作学习”,让知识合理建构 当鼓励学生进行维修实践时,让学生学会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将实践经验合理地分类;并且让学生常常做到当知识积累到一种程度时静下来思考,把自己的知识逻辑化,让以后更好地运用。鼓励学生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商量,以促进学习使大家共同受益。鼓励学生养成常常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与维修经验的习惯,这样不但能借助别人的经验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关键是通过交流与讨论,可以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合理建构。

4 作出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法所看重的是按教学进度传授道理,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知识建构产生困难。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和吸收,才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然而老师按计划把知识传授完,和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只善于应付考试,不是懂得知识的实际运用。

实践得出,老师只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并且注重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安排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让教学过程组织成为自我完善的循环过程;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合理建构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篇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支配脑部的动脉血管管腔变窄或闭塞,使脑组织血供减少而发生缺血,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部功能受到损害的症状,临床上常见TIA、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血栓)和脑栓塞,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已成为目前危害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刘氏等治疗组静脉用5%葡萄糖250ml或生理盐水250m1(根据病人的血糖情况)加舒血宁注射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351)30ml5%葡萄糖250m1或生理盐水250ml(根据病人的血糖情况)加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日,并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常规干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7%。

冠心病心绞痛

舒血宁是一种天然专一性的抗血小板激活因子,银杏内酯为目前天然抗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中最有临床应用的药物之一,能降低血液黏滞性,疏通血管内瘀滞血液,祛除有毒过氧游离基,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有利于心绞痛的恢复。

在应用舒血宁的治疗中,对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率93.3%,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率88%,对心电图sT段改善有效率58%,T波改善有效率43.1%,另外在对血脂及血黏度的下降也有一定效果。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应该伍用硝酸脂类扩冠药物口服治疗,这样效果更佳。也可以停用舒血宁静滴后改用口服银杏叶片治疗,以达到长期抗凝、扩冠、改善微循环和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其机制之一是山梨醇代谢旁路被激活,即醛酮还原酶(AR)活性增加,把葡萄糖还原为山梨醇和果糖,造成山梨醇在细胞内浓度增加,以致引起细胞高渗肿胀和破坏。同时激活蛋白酶c,使胶原合成增加,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使其通透性增加。舒血宁中银杏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黄酮抑制AR活性,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减少。另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凝血机制障碍,肾血流速度减慢,大量的血细胞凝集和襻周渗出。因此,改善肾小球内血管动力学异常及高凝状态,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银杏叶提取物的原子捕获性物质在血管扩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超氧阴离子能灭活内源性扩张因子(EDRF),而银杏叶提取物可捕获超氧阴离子,从而使EDRF发挥扩张血管作用。EDRF还可通过增加环磷鸟苷酸的合成来扩张血管,从而起到改善组织的血液灌注。通过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同时稳定细胞膜,抑制血管壁通透性,增进RBC、wBC的可塑性,从而改善肾小球血液循环。以上可能为舒血宁减少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另一机制。

篇5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a)-0111-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ss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mode in 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of medical image

ZHENG Rong1 ZHENG Ding-rong2

1.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uangbian Community in Bao′an Central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2,China;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Bao′an Central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mode in 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of medical image. Methods By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safe and stable application mode of 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of medical image was constructed.Three hundr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5 for medical image examination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ffilia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By tossing a coin in front or back side,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real-time remote consultation was realized by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agnosis was carried on in the loc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misdiagnosis rate,improvement rate of doctor′s diagnostic skills,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misdiagnosis rate,improvement rate of doctor′s diagnostic skills,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all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Remote consultation;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Medical image diagnosis

海量化医学影像数据的传输延迟已经成为影响数据处理效率的主要瓶颈[1],应用高效的数字化压缩传输模型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为海量化医学影像数据实行远距离传输,开展异地实时远程会诊提供可能[2],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影像科室的人才技术优势[3]。本研究尝试建立压缩传输技术模式,并通过实验验证压缩传输技术模式的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学影像检查的患者300例,其中男144例,女156例,年龄28~56岁,平均(36.5±14.5)岁。采取掷硬币正、反两面分别指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的病种、病程、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

采用德国ACUSON X150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荷兰Philips IU22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探头频率为2~12 MHz。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16排飞利浦螺旋诊断仪,荷兰Philips EasyDiagnost Eleva飞利浦X线诊断仪和深圳市迈瑞DR560U型臂X线机。医学影像检查的数据影像存储格式为JPEG2000。

1.3方法

对照组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地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压缩传输技术模式进行医学影像实时远程会诊,压缩传输技术模式技术体系按下面方法创建:

1.3.1 构建计算机数据高储存密度(ZIP)模式的压缩体系模型[4] 如■,在最远匹配位置和当前处理位置之间是可以用来查找匹配的“字典”区域,随着压缩的进行,“字典”区域从待压缩文件的头部不断地向后滑动,直到达到文件的尾部,短语式压缩也就结束了。解压缩也非常简单,如■,不断地从压缩文件中读出匹配位置值和匹配长度值,把已解压部分的匹配内容拷贝到解压文件尾部,直到整个压缩文件处理完毕。

1.3.2 建立压缩传输技术模式体系 其构成积累式压缩传输单调递增的调节函数[5]:Sum=log(r,C),其中Sum为对高层次信息压缩后的数据量大小;r为逻辑分辨率;C为调节区间内的变化灵敏度。

1.3.3 压缩传输技术模式技术体系 技术路线为各社区影像客户端各社区影像服器积累式压缩传输体系QuickBurro三层结构体系中央服务器QuickBurro三层结构体系积累式压缩传输体系远程诊断客户端。

1.3.4 压缩传输技术模式技术体系传送影像变化过程 先由传送端积累式压缩原始图(图1),接着在接收端开始积累式解压缩接收处理传送过来的图片(图2),最后接收端积累式解压缩叠加传送过来的图片,处理变化过程见图3、图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医生诊断技能提高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各项相关指标的比较[n(%)]

3讨论

通过普及远程会诊来提高既有综合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率[6],“开放式医院”是韩国卫生部策划的一种网络社区健康服务体系[7]。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远程会诊的探索,现在已有众多的远程会诊网络和机构在应用[8]。我院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使用ADSL上网,ADSL线路中国电信中间的通信损耗非常大,稳定性很差,宽带低[9],再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影像诊断医生限于经验,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某种疾病比较复杂而难以诊断时,这就需要和医院本部的医学影像诊断专家进行交流和远程诊断。巨量信息(如无损高清彩色图片)在因特网上实时传输十分困难,研究新的远程压缩传输技术成为我院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切的技术任务。如何实现数据高速传输显得尤为关键[10],这为实现社区卫生中心远程会诊的无胶片化,以至最终实现数字化社区卫生中心迈出重要的一步[11-12]。

实验组采用压缩传输技术模式进行医学影像实时远程会诊,其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医生诊断技能提高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本研究的数据影像存储格式为JPEG2000,是基于小波形演算法的图像压缩标准,这种渐进传输方式,压缩比更高,而且支持无损压缩,通常压缩性能可以提高20%以上,和传统的JPEG(压缩比

综上所述,压缩传输技术模式在医学影像实时远程会诊中的应用,既提升了医学影像医疗服务水平及患者的满意度,又提高了诊断水平,能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会提供更优质、更周到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非.基于远程接入CTBS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11(30):174-175.

[2] 李艳,尹继业,李丹.面向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67.

[3] 林建.农村社区心电图诊断系统一体化的建议[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23):59-60.

[4] 崔麦会,周建军,陈超.无人机视频情报的压缩传输技术[J].电讯技术,2007,60(1):131-133.

[5] 施江涛,黄澜涛,谢剑锋,等.脉冲强磁场测量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50(7):49-51,61.

[6] 赵建江,周红,裘霞敏,等.视频问诊平台在社区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22-123.

[7] 唐伟,黄晓庆,杨常清.多参数监护仪的发展与未来[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22(1):72-73.

[8] 宋蔚,漆家学,欧阳晓辉.流媒体传输技术在PACS及远程会诊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43-45.

[9] 赵波,赵琛.ADSL网络体系结构[J].江苏通信技术,2002, 18(1):9-13.

[10] 胡汇洋,许应康,李扬.试飞数据的压缩传输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0):78-79,86.

[11] 李建浩,徐宏图,顾明.图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及其应用价值[J].医院学报,2003,5(6):39-41.

[12] 林日增,张雪林.PACS:数字化/无胶片化影像新纪元[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478-480.

[13] 王亚芳,安阳.分析视频图像的压缩传输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4,31(2):81-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