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0引言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17个发展目标关注着全人类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问题,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实践探索中,设计充当着重要角色,带来了社会进步,设计创新引领时代的发展。但是这种刺激消费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消耗。因此,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深刻的思考,从而诞生了“可持续设计”理念。可持续设计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也包括更广泛的环境设计以及生态系统设计。校园公共艺术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生态的校园对于促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引发了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剧烈,1987年联合国起草了《布兰特伦报告》,报告的题目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此诞生,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尊崇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原则,同样,可持续设计也从经济、社会、环境这3个基本原则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澳大利亚建筑师对可持续设计概念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追随着太阳,观察风的方向以及水的流动,使用简单的材料,尽量减少对地球的影响”。在设计中应该从场地、区域的环境因素方面做出相应的回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在可持续能源的驱动下进行可持续设计,并找到一个契合点,同时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可持续设计与公共艺术
关于公共艺术,中国美术学院王洪义在《公共艺术概论》一书中定义为:“公共艺术是近些年来在国外学术界中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专业学科特征表现在:其艺术展示空间具有开放性、公开特质、强调公众参与性和空间的公共性,公共艺术则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和与环境空间协调的艺术设计。”可见,公共艺术是一种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态度和精神,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思考公共环境空间,对人类生存状态、自身境况进行优化。公共艺术基于公共环境空间存在,是艺术和环境的对话,设计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可持续性,使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1)促进人类行为价值观的改变艺术在情感上对消除与他人之间的分歧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可以改变我们在更大的社会领域中自我定位的方式,这些领域的特点是围绕环境恶化不断增加的讨论和随之发生的可持续生活的问题,如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2006年,艺术家开始用艺术手段推动巴西贫民窟的改造;阿尔巴尼亚通过建筑的色彩改造,降低犯罪率,带来了一个国家的改变。校园公共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教育促使人们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改变;公共艺术实践可以唤起同学们可持续设计的思考,并使他们关注可持续发展。2)营造和谐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如今,很多大学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关注的热点,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绿色校园建设是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设计的校园公共艺术,能够促使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建设。
4校园公共艺术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1)生命周期设计我们的设计如果不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则任何设计活动都难以实现。因而,设计应该从产品性能、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的角度,对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从原材料选取、产品生产过程以及包装、销售和售后服务到后期的回收与处置全过程的污染预防要求,多级使用资源与能源,以降低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其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以确保产品的绿色属性要求。这种处理工业产品环保需求的设计学科称为生命周期设计。设计要关注整个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校园公共艺术创作利用生命周期设计策略,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通过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回收,将材料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延长材料寿命以及便于拆卸等。2)循环经济设计威廉•麦克唐纳和迈克尔•布朗加特所著的书《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一书所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它周围的环境资源,而是相反,用它撒落在地上的花果滋养周围的事物。”这就是“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而不是单向的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核心过程。“3R”可通过公众意识、教育和实践实现。校园中有很多固体废弃物、建筑固体废弃物等,对其加以利用再设计,可以减少工业化原料的输入,减少能源消耗及材料用量。如在同济大学的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建筑废弃物(红砖、混凝土块等)制作的校园景观桥、休闲椅,利用废旧塑料管制作的放置雨伞的装置等。3)低影响开发设计低影响开发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对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降低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选择无毒害的资源及可再生和生态兼容的资源。公共艺术创作中或许会用到很多化学材料和物理能源等,比如塑料、油漆、石棉等。校园绿化常会用到人工草坪、外来的植物树种等,这些往往会带来环境的不适应性,需要施肥、灌溉等。如果采用低影响的开发设计、自然本土的生产材料,不但利于地表径流,而且能形成优美的校园公共艺术景观。4)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对于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倾向使设计师更加关注区域适应性,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艺术设计尽量利用本土资源,能够节省运输成本和材料成本,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如在从化的高校,周边农村种植水稻,会产生很多稻草,如果焚烧会带来大气污染,但如果用来进行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则能解决不少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用稻草为校园众多的流浪猫狗搭建造型美观的窝棚,不仅能解决流浪猫狗到处乱闯的问题,而且能增加校园景观的趣味性。5)数字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在强调可持续设计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数字艺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公共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数字编程、算法、人工智能等创作数字雕塑,实现公共艺术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用数字艺术赋能未来的设计师。
5结语
可持续设计是设计研究的前沿热点,关注社会和谐、公平,以及关注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使可持续设计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进行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一方面可以体现人类精神层面和情感世界的拓展,激发人类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生态的校园景观文化,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公共艺术和环境的交互,达到共生共存。校园公共艺术设计要面对现实,让优秀思想在艺术作品中孕育和传播,并利用设计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VEZZOLIC,MANINIE.环境可持续设计[M].刘新,杨洪君,覃京燕,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威廉•麦克唐纳,迈克尔•布朗加特.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刘曦,赵宇,段于兰,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阿德里安•帕尔,迈克尔•扎瑞茨基.可持续设计新方向[M].中国21实践议程管理中心,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4]大卫•伯格曼.可持续设计[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5]赵晓燕.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在校园改造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艺术设计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同时注重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与文理科课程相比,艺术设计课程具有表现性、技能性、技艺性、实践性等特点,多为项目化授课,时间较为集中,很多课程需要进入社会或企业了解学习。
1 项目化教学培养计划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项目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修满的总学分与学校规定一致。学生除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其它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发展课将对应具体项目进行学习。并针对培养计划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明确了每一各门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和需要学习的课程,提炼出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图1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的项目化教学的培养计划。
2 项目化教学的工作流程
以专业项目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工作流程如下:
(接受项目任务―>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学生选择加入项目―>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开展项目设计―>项目评价总结)
(1)接受项目任务。项目可以是虚拟的,但最好是来源于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的实际项目,而且是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项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因素,并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工艺规范与技术标准,选择具有明确主题和活动内容的典型项目任务。
(2)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每个项目由一名负责人及三名左右的教师组成。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任务的落实及教学组织(如项目课程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检查,以及与企业的联系等)。
(3)学生选择加入项目团队
学生在第一二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第三学年开始进入项目工作室,完成项目课程(专业课)的学习任务。
(4)制定项目教学计划
下面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可以将项目分为四个,分别是住宅景观设计项目、城市公共景观设计项目、旅游景区规划项目和乡村政治项目,表1是住宅景观设计项目的阶段性工作介绍。
(5)实施教学计划。进入到项目的具体阶段时,指导老师大致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是项目任务导入,学生进入项目后,由项目负责老师下达项目任务,使学生明白在该项目完成后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项目相关知识分析,由指导老师带领学习各种流派案例的设计过程与解决方法。
三是项目方案制订,要求学生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手册、市场调研等形式手段收集所引入项目信息,了解项目背景,制订工作计划, 明确小组分工与个人岗位责任,完成任务书与实施方案,导师全程给予相关指导与建议。
四是项目任务实施,设计团队配合企业或客户为设计方案选择施工单位参加工程招标会,作为设计顾问解答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在施工配合阶段对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与现场督导。
(6)项目评价和总结。
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每个阶段的指导老师评价、行业专家与社会评价的方式进行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主要看学生在项目的过程表现。总结: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杨艳石,赵仕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制和项目化制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6.
[2] 曾赛军.以专业项目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教育,2012.
[3] 钱原平.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09.
2.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
从设计史上看,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与环境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
3.如何治理和保护环境
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彰显其个人的意义生存,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所以,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我们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等。看看城市的公共艺术,即可知道艺术家的兴趣、追求和使命,即可看出公众的思想、生活和文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
3.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2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随着现代化都市营造进程的加剧,文化内涵的审美旨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如何营造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亟待研究的课题。现代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元性,其审美发展的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空间文化的主题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同时,空间文化的设计业已成为基于传承底蕴和创新式思维的多元化定位,它以特有的空间设计、文脉和隐喻,实现了人自体与社会阶层及生存空间三因素相互作用的都市环境生态系统。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
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生产物质的满足,还有空闲之余的精神享受。因此,就会产生在追求物质生存功能价值的同时追求精神价值的文化内涵。这两者的关系是在矛盾中统一的。对于精神空间文化的营造,不同风情地域的人文生活都具有各自特点,就某一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就可以看出其设计的功能美感与形式美感的统一。环境艺术是人创造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有意识设计的范畴。
环境艺术的主角——建筑与空间会在人们心理情绪中产生某种反应,其中存在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建筑形式美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一座建筑物的美学效果与这些形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相应的形势却是来自于空间文化的影响。在都市生活中,建筑本身就是地域空间文化的标志。
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两河交汇之处。1956年政府决定迁都,并选定这个地点。1957年进行国际竞赛,巴西建筑师科斯塔(Lucio Costa)的规划中奖。他的规划设计思想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的理论原则,但也追求一定的文化主题。他强调的巴西利亚是整个规划构思是“模拟人体躯干”,并以此作为主轴,在这一主轴上布置政府机构建筑群,其中心则是著名的“三权广场”;另一轴线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区,呈弧形两翼,两条轴线交叉点是作为心脏的4层大平台,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巴西利亚的平面象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充分体现人车分离和高速化。城市环境和大片绿化、水面都凸显巴西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融合。自然、社会和人的三大系统因素在这座新城展现出崭新的面貌,现代环境艺术在这个案例中体现出都市空间文化的有意识创造。赞扬者们认为“巴西利亚是意志坚强的行动,城市规划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的融合过程,更重视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心理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对现代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现状的负责,通过设计来改变现状,来融合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可见,随着人们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在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精神文化享受,空间文化的设计将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
二、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环境艺术设计更多的受现代生活模式的影响。然而,现代工业生产也在强烈地干预着自然地生态环境,逼迫生态系统难以共存和循环。设计师在保证高科技文明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结合本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生态文明特征和本土习俗的空间文化。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瑞士馆,被一层神奇的红色“幕帷”包裹,这层帷幕不仅可以自然降解,还会随风发光。穿过帷幕,瑞士馆的缆车还将带着参观者渐渐升到瑞士馆的馆顶,完成一次从瑞士城市到乡村的美好旅行。乘坐缆车参观游览这种动静结合的形式能让人感受到城乡之间的互动。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瑞士城市文明,还将在瑞士馆顶欣赏到瑞士典型乡村风光——海蒂故乡的绿色欧蓍草和蒲公英。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设计人员运用中国的阴阳原理,将缆车作为游戏的元素纳入到设计之中,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馆顶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记者了解到,缆车每小时能运载3500人,每辆缆车可乘坐4人。缆车设有遮雨蓬,在雨天也能正常运营。
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美不在功能本身,它体现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统一中,因此,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承以及空间文化的营造,“在功能上达到了完备、完善、完美的要求,能适应和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就是体现了功能美的产品” [1]。
三、空间文化的营造
现代文化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建筑形体、城市景观和环境设置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都市文明与文化传承问题。都市街道的名称、由来是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居住者的社会定位和伦理观也是空间文化的因素,物质生产和精神需求同样是空间文化的内容。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其形式与功能却彰显着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强烈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私有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技术的历史与思维的创造都将成为空间文化的属性。
都市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应生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需要人们不断创新和设计。如上海这个集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开放的有个性城市,能够融合多种地域文化,并能够吸取外国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奋发向上。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城市,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开放创新的意识,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东海之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和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最完美的环境空间应该既是功能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空间,而且能够改善人们的文化空间。正确处理建筑与其所处的城市空间的关系、环境观念——尊重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脉络、人本观念——人性化的空间尺度,是我们这个时代空间文化创造的主题。
四、结语
都市环境艺术是空间文化的形态。都市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中国的园林艺术,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
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为“苑”和“囿”,在商周时代是专供帝王和贵族狩猎和享乐之用的场所,这时的“苑”和囿只是把优美的自然风景围合起来,还没有加入专门的人为的造园活动。先秦、两汉时期的园林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千多年左右的积累,这时已经开始了造园活动,且规模十分庞大,大都为皇家园囿。造园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模仿自然山水,从而开创了“模山范水”造园手法的先河,并形成了最初的园林格局形式——“一池三山”,这种园林格局形式对中国和邻边国家如日本的园林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宋园林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崇尚自然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过渡后,随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达到全盛局面。这时的园林特点是大批文人墨客开始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让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阶段过渡到了写意山水阶段。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顶峰,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此段时期集中兴建的一大批优秀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成为我国园林发展史上并驾齐驱的高峰,可以认为是整个封建社会园林创作的总结。并且出现了有关造园艺术的理论书籍,如明代计成的《园冶》,为中国第一本关于造园方面的系统的理论著作。[1]
在封建帝王的高度集权统治下,使中国园林长期处于一种逐步积累,相对稳定相当保守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因此,使它可能创造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具有浓重的本民族特色的园林风格。在空间格局规划上,完全的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影和模拟。中国园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智慧结晶。其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师承自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宇宙观,这体现在造园活动中就是因地制宜,模仿自然,接近自然,在经营建造时,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园林艺术主要的反映对象是自然美,以自然美作为主要的表现主题。建筑等都非自然物,虽是人造的,但其风格、体量、形式、色彩、布局等只能为园林的自然美更加增色而不是去破坏自然美。在园林艺术中,自然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它是人们以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因素加入自己的审美感受,使原始自然美进行了艺术性的提高,抒发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感受。
2、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古代园林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园林建筑如亭、廊、榭、舫等即可供人遮风避雨,又可供人游玩,抒情,寓情于景,从而达到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单纯的景象构成,还只是限于形式,是一个美丽的躯壳,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3、注重意境美,讲究含蓄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汇,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2]借景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一项特有技法,《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巧于因借”。它的成功之点是把园外之景借入园内,扩展了某一园林的景区,利用园内外的景点环境,丰富景色内容,使园林艺术达到了高超的境界。
景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是很长,但它是在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因此,与园林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国的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较短,至今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针对景观设计所做的概念性解释,让我们看看美国设计师协会对景观设计的定义:景观设计是一种包括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职业。属于景观设计的职业范围的活动包括公共空间、商业及居住用地场地规划、景观改造、城镇设计和历史保护等。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景观艺术设计大致分为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广场景观艺术设计、街道景观艺术设计和居民小区景观艺术设计。近几年我国景观设计发展很快,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针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进行考察后,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归纳总结如下:
(1)设施不健全
缺乏为残疾人、老人、推车儿童的妈妈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辅助设施短缺,为行人服务的设施如公共厕所、道路标牌、交通图展示板、公共电话亭及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短缺,与城市面貌的改善不同步。
(2)规划布局不合理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是在人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和不断发展的。环境艺术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安全、高效、舒适等。因此,设计中考虑人的需求至关重要,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应是“以人为本”。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背景和现状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建筑、旅游建筑及办公、金融和居住建筑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达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目前很多艺术设计只追求艺术美,单纯依靠想象,而忽视了对人的需求的重视,缺乏对人性的思考与揣测,许多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多为抄袭或用装饰材料堆砌而成的,缺乏个性化,更谈不上“以人为本”。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初具规模,在这段时期,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同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不断地破坏、遭受到各种污染及装饰材料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开始加强,并开始对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新要求。于是在这种时代精神下,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回到本源,即: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要“以人为本”,要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理论提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将“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进行巧妙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社会环境中度过的,人们对自身周围空间环境的要求,是随着个人的物质文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提出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人是设计的主体和服务对象,环境设计就是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的。环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构思、景观布局、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室内陈设到内部设施等诸多问题来实现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空间环境,来满足人们对当时社会的流行时尚、社会经济、美学观点的追求和向往。比如,现在“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于是城市闹市区开始出现乡村风格的饭店、酒吧,居室装饰也开始兴起复古情调。人们都希望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能够充分体现安全、健康、适用、美观,并能够满足现代环境空间的复杂要求,而且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能是人,要为人和人际活动而服务。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人的行为需要往往影响着环境空间的使用,我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称之为原空间,而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原空间的基础上,把构成空间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的排列和组合,创造出符合特定群体参与的并能够合理使用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空间环境。环境空间设计时确定场所和动线的依据往往取决与人的行为,建成以后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始终考虑人的生理、心理、视觉和绿色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1、生理特征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生理特征主要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空间景观以及视觉效果。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都应将受众者的意愿做为重要的考虑内容,设计的作品要根据受众者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前提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保障人的安全。环境的空间面积、形状、色彩、环境布局、设备布置、安全等措施以及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这些物质功能对人的生理特征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因此,要特别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要科学地、合理的、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根据人体工程学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来确定环境空间尺寸,采光条件及温度湿度的高低,同时还应该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性。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考虑不同的需求。
例如,现在幼儿园室内的窗台的高度,为了适合儿童的身高,尺寸由通常的900—1000cm降至到了450—550cm,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般设置为12cm左右,楼梯扶手并设有适合儿童或成人尺度的二档扶手,从而更加方便儿童的使用、也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
2、心理特征
在空间环境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首先,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会在环境的空间的设计中设计一些有领域性特点的空间,这是因为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扰。其次,还可以把视线和声音等方面进行遮挡和隔绝的做法来建立私密空间。
再次,从人的心理感受上来说,并不是人所处的空间环境越大越好,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一些火车站、较大展览馆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布置一些散座、假山、绿化和水体等物体,这种设计往往能给人一种“依托”的感觉,给人们心理带来一种安全感。最后,对一些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空间、照明、音响等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在紧急的情况下,人们的意识会有盲目性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的、快速跑动的人的后面,这时人们通常都无心注意标志和文字说明,以至于形成整个空间的人群的流向,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首先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空间环境使用者的职业、爱好、年龄、民族、性格、文化素质及个人经历等,同时还要将人们的行为心理朝着有益的方向引导,从而把环境设计看作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整个过程是随着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3、视觉感受
人的视觉感受是环境的空间组织、功能性格、整体色彩和室内环境氛围烘托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人对于事物的感受首先来自与视觉,因此在设计作品中要始终考虑人的视觉感受,无论是从设计形态还是色彩及照明上都要使其符合整个空间的使用需求。例如,在空间环境中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餐厅的光照一般都比较温暖,装饰色彩也都是暖色调,这样会让就餐的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更好的烘托用餐的氛围。
4、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动态发展的一种结果,是室内外装修所引起的健康、环境和生态问题的结果,是人们对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以人为本”是环境设计的前提,也是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有一种更为负责的设计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环境设计要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要尽可能地使用地方性材料从而减少运费。其次,要建立与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相适应,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室内生态环境系统。再次,要求设计师不断地研究和构思,设计出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环保耐用、无毒无害的可再生的创新设计作品。
总之,在现代设计中“以人为本”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我们设计师要将设计与人们的情感认同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朴实、亲切的现代设计环境,确保“自然—人—环境”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每个人的不同要求来更好地调节心理情绪变化,并能合理的利用各种材料,积极开发新材料,设计出更加环保、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让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舒心惬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全面的渗透到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更加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充分挖掘人的个、环境心理,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创造出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心理、视觉等的环境,建设一个和谐、安全、舒适、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戴夕华.《浅谈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J].四川建材,2009(4).
关键词:
茶文化;元素;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环境空间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空间使用功能,提高使用舒适度的一门实用性的技术。近年来,彰显文化魅力成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且彰显传统文化又成为一种风尚。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民族和区域特色更具魅力。把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对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茶文化元素
我国是茶的故乡,同样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也包括茶联、茶书、茶具、茶画等物质形态,同样也括茶艺、茶技等等。茶文化元素是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洗礼而存下来的茶文化中的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茶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紫砂壶,从最初的泡茶的器具发展到今天集诗词、书画艺术等于一体,内容从开始的泡茶发展到今天融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综合体。还有竹子、古木、根雕等茶文化元素以物抒情,情景相融,文化内涵丰富,也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相适应。从材料、造型和审美上将茶文化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恰恰与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境界和环境艺术设计目标相吻合,为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发展提供了途径。
2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和特点
2.1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茶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实现融合,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产生出以下新的效果。一是增强环境艺术设计活力。茶文化元素内容丰富,又富有极强的民族和区域特色,可以说是充满活力的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结合环境区域特点巧妙的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性,使设计更体现地方特征,灵魂更加突出,作品的生命力更强,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文化色彩。二是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茶文化元素寓意深远,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思想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让人通过这些元素所赋予的丰富内涵细心进行体味,让人们在这种充满茶文化元素的空间引导下进行思索,这种思维上的拓展比实际空间上的拓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大美,真正实现了我国古典“大美无言”。三是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加贴生活。茶文化元素来源于生活,经过发展又高于生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使得设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又在某程度上高于现实生活。这种根植于现实而又超脱了现实生活的环境艺术是一种能让人接受而又可以得到高级享受的精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追求。
2.2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运用中的特点
将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实现了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文化性。茶文化元素是茶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极高的文化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茶文化元素,使文化、审美和艺术功能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是历史与潮流的结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必将使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进一步彰显。二是民族性。茶文化元素的民族性是其最大的特点。而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同样需要民族性来体现。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应用茶文化元素,通过茶文化元素鲜明的民族特征来彰显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三是艺术性。茶文化元素中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技艺,与茶有关的诗词曲赋和茶画等等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通过恰当的方式去展示这些工艺和技艺,把茶诗词曲赋和茶画与环境巧妙结合,就是一种艺术的再造过程,必将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作品。四是现代性。茶文化元素虽然代表的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当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这种充满现代气息的艺术创造中应用这些元素的时候,其所代表的含义明显已经超越了其在茶文化的涵义,是一种紧跟时尚潮流的发展,现代性已经在这些元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新应用
3.1环境艺术设计材质的选择
茶文化讲求清静典雅,所以在其空间元素上无不体现着这种特征。在茶文化元素中,树根、藤椅、紫砂壶就成为茶文化空间元素的代表,同时也通过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一幅恬静典雅的空间画面。这种材质的选择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天然和质朴之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在现代都市中如果能用这些元素构建一个空间,定会让人产生一股气定神闲之感,也会使人身心舒畅,同时也体现了对茶文化淋漓尽致的运用原则。借鉴茶文化元素的这些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大胆吸纳这种在材质选择上的特点,多使用一些木质的材料,充分利用木质自然纹理,给人以柔和温暖的感觉。同时通过在草木等材质的选择上,使空间更加统一、协调,富有生命力,充分实现“草木皆有情”的意境,更让人感到自然气息,体现人文上的关怀。特别是在一些私人空间和高雅空间中应用茶文化元素在材质运用上的理念,并富于现代生活气息,给人美和舒适的感觉,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更为成功。
3.2布局设计
环境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结构确定后装饰性就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而且这种装饰性更多体现在软装与相关配饰等方面,通过家具和装饰物品的合理设置,实现功能的创新。在我国茶文化中精美的茶具,与茶有关诗词曲赋、茶画等具有特别的艺术气息,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如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这些元素选择性地进行应用,并结合空间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一定会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笔者在某茶乡见到过一个茶楼,虽然原建筑不具备优势,但通过精心布局和摆设,营造出了浓厚的明清风格。各种年代家俱分布其中,紫砂壶,与茶有关诗词曲赋、茶画等被巧妙的摆放在茶楼中,再配有现代技术的灯光,仿佛让人走进了一个古老茶叶之乡,茶文化元素又好像随时向人们诉说着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让人流连忘返,真正实现了茶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
3.3空间层次
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二次空间,实现环境层次的丰富是一种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茶文化元素中的竹子、青砖、茶画等都可以用来实现空间的围合和整合,从而实现空间象征性分隔。通过这种分隔营造不同的意境,设置一些虚拟的场景。同时对茶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应用,不仅实现了空间功能的再造,当人们在这些空间中活动时,又可以充分感受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引起人思想的不断变化。笔者见过一个公共阅览室,通过竹子这种茶文化元素进行了空间的分割,然后营造出不同的文化空间,让人们的思绪随着空间的变化,接受不同知识的熏陶,那种虚实、意境之美让人感叹,环境艺术的设计的效果也通过这茶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3.4氛围意境营造
营造氛围是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种氛围的营造必须通过空间各元素的配合才能实现。可以想象,在一个空间内浓厚乡村气息的藤竹茶几,再加上竹子、紫砂壶这些茶文化元素的点缀,定会把茶天然的这种特征阐释得盎然有趣,让人在田园生活中遨游。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适当的方式对茶诗词曲赋、画等创新应用,与其它民族文化元素实现有机结合,实现搭配统一和谐,一定会在特定空间内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借助环境艺术来传递文化气息的做法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
3.5和谐思想的运用
茶文化的中心是和谐,茶文化元素是和谐的具体体现。这种和谐体现在“茶艺”的和谐、“茶礼”的和谐与“茶具”的和谐上。这种以艺、礼、具虚实结合表达和谐思想的做法,体现了神形统一。这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新发展,就应当充分理解茶文化元素中这种高超的思想表达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应用,这样定会设计出环境艺术的精品。
3.6视觉、听觉拓展
环境艺术设计一方面是静止空间上的设置,同时也包括一些互动环境上的设计。在这些互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可以参考茶文化中技艺表演的元素,通过真实的表演,拓展环境艺术设计上的信息量互动性,给人听觉、视觉上的拓展,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4结语
茶文化元素内涵丰富,是思想与文化的统一体。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上,应用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环境艺术设计材质的选择、布局设计、空间层次实现、氛围意境营造、视觉听觉拓展上创新应用茶文化元素,从茶文化元素中吸取养分,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应用,定会为环境艺术设计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沟睿.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94.
[2]车玥珣.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及运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4):35-36.
[3]华永.论我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室空间设计[J].福建茶叶,2015(04):45-47.
公共艺术是引发文化自觉的互动性纽带,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表面发展迅速,然而大多与人们的生活无法产生互动关联。一些村落没有经历过现代化发展,虽然基础设施落后,却保持着原始文化生态,自然平衡发展。本文试就安阳石板岩村落的农民艺术家秦有子,以及所居周边环境为例,就乡村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做出以下思考。
一、体会由来
公共艺术是为普众服务的艺术,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掌握的相关一切能力和习惯之经验总和。在我国公共艺术近年来亦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是以乡土文化为主要关联的社会,从本土乡村出发,体会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相关定义
公共艺术通常指的是在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手段。公共艺术需要体现公共性,主要强调总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文化自觉,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引发人们的文化自觉,同时其本身的发展也是在文化自觉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觉性的相互推动效应。只有这样的公共艺术,才能更好的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2. 自觉困惑
今天,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迅速,从地铁、街道、广场,生活中的公共艺术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也不乏有许多充满创意的优秀作品。然而在如今的城市里似乎没有立上几尊仿古的人物雕塑,这个城市就没有“文化”可言,名为“文化广场”的建筑群也越来越多。“文化”一词似乎有大规模的被滥用之嫌。
从历史而言,我国以往的艺术大多为皇权、宗教而生,或为同姓氏族而生,只为少数人群服务,没有今天真正为普通大众服务而生的公共艺术。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过去的象征性公共空间原有目的为少数人服务,当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之后,那么易于遭受到另一种转变,与当生了关联,在当下就被划归为公共艺术范围。介于此,研究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法,特别是创作心态,对于今天的公共艺术发展仍然具有参考意x。
据相关了解,我国更多的公共艺术只是独立于空间之中,更多的是政府或企业刻意而生的创作,公共艺术在我国大多民众心中的普遍印象就是那些存在于空间当中的城市雕塑,人们与此之间的互动更多为拍照留影之后立即走人,很难真正与民众发生关联性互动,引发公众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这些均是笔者的疑惑所在。
3. 乡村寻疑
中国社会是乡土构成的社会,几千年来构成了生于斯,老于斯的乡土社会类型。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所处时代、所居环境、所在之人息息相关,乡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源,庆幸我们还有部分乡村保留了原有文化生态。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大多的乡村在国人的感觉中就是脏乱差,落后的基础设施。当然,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乡村重建计划,以及乡村公共艺术实践计划,有些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好评。与城市相比,乡村更为亲近自然,在空间密度分布上,具有更大的艺术发挥余地。对于中国人本来的原本文化发展生态,探寻的途径似乎也只有在乡村中尚有迹可循。
2015年6月1日,笔者在安阳林州县石板岩漏子头竹林村考察,初看到许多独特的墙画,起初不以为然,然而走完发觉此类壁画随处可见,且是同一画师所为,虽然不是每个都好,有些却是画的十分生动。寻了画家居住处,院落里有石头签名为:农民艺术家秦有子。没过一会儿,看到一位背着农具,略显老态,面带倔强的老者步履蹒跚地回来了。此次经历,笔者对于中国乡土文化,特别是对于其中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有了较为深刻的切身体会。
二、自觉体现
从概念上说, 所谓“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太行深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并未受到外界城市化大规模的影响。在安阳石板岩区域碰到的这位农民艺术家秦有子先生身上,笔者能够感受到本土乡村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
1. 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发现并诚实面对自己的情感欲望。艺术本质应是对人的本能冲动与灵魂情感的探索与表达。朱熹先生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艺术源于自身的迫切渴望,不是人工刻意而生,秦有子先生的公共艺术作品,是自发酝酿而生的产物。
从他的速写本之中可以看到,他日常在漏子头村落墙壁上绘制的画作,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自发训练,题材包括了动物、人物、戏剧、山水、生活写生等。秦有子先生的艺术作品题材多与自然、生活相关,是自觉而生的艺术。他的画作为这个太行深处的山村增加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吴冠中先生曾经有趣的形容怀才就像是怀孕,艺术就是反复酝酿的过程。秦有子先生的公共艺术就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在认识自身形态之后,对于自我的认识与再发现的过程。这是有意识的创造,是秦有子先生在琢磨清楚自我的思想与感情之后,经过分析与思考,具备完整的构思过程。
2. 自行
自行,就是自我决定,将脑所想所感所悟表达出来。自行表达,往往是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艺术创造是一个孤独体验再造的过程,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应当对于客观现实中的美有着独特的切身感受力,也需要具有宽松的创作环境相匹配。
秦有子先生的公共艺术作品透于整个村落的角落当中。他的作品是用毛笔先勾形体,之后上色。动物,戏剧、山水、建筑、人物、庆典等题材均是栩栩如生,初看有小时候见到的年画味道,后来在其画册中发现他的确有做过年画的临摹,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式民族风格。中国人注重“意会”的生成,艺术表达通常带有言外之意。在我们国人的生活当中,“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意义构成,人们自觉约束,文化渗透其中。在秦有子的公共艺术作品中也有恐龙、电视、当代人物生活场景的题材,他在用艺术表达言语无法表达之外的“我”对“家”及周遭变化的直面感受,于公共空间中坦率的进行艺术呈现。
公共艺术,为公众服务,需要率真的自行表达态度。他的作品没有受到过多流派的影响,是顺着自我的心手合一随心而发的创作。在秦有子先生生活的周围村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优美,房屋之间没有围栏,老百姓待人亲切,善良而朴实。这里是属于他们自己建造的家园,人们没有城里人那么多的防备心与怀疑心,他可以没有任何约束,自行的创造。
3. 自信
自信,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公共艺术就是对于自身所处环境再造的过程。艺术来源于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创造。文化是前人一点一滴不断累积之结果。政体与经济的落后并非就意味着自身文化的落后,我国近代史中经过战争的变革,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怀疑,一度表现在自我文化的渐渐消亡,和对外来文化的全盘吸收,因此丢失了本该留存之面目。
在安阳石板岩村落的考查中,能够看到勤奋的民众,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乐趣,以及对外来事物的接受力与好奇心,并能感受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自信。农民艺术家秦有子先生,平日里下地干活,业余通过公共艺术作品表达所思所想。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意象性的艺术指示特征,比如他绘画中长见的龙虎题材能看到他对于此类动物的由衷偏爱,龙在传统意义中代表着老百姓对于风调雨顺的追求等,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意义。此外,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将错就错的造型特点,同比观看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精彩的石雕,往往也能看到不求形似,却以整体气势胜,自信溢于其表的文化特征呈现。
公共艺术作品乃物组成,中国文化有着自身发展的脉络、评价标准、创作特点。中国艺术是接近“诗”的艺术,注重诗性展现,追求空间中虚实相生的营造,强调观者的体悟过程。在乡土村落,在民间尚能感受到自身文化特点。农民艺术家秦有子先生的公共艺术作品,虽然可能也有不足,然而其在并没有在政府、财团等条件支持下,自信表达的公共艺术创造却拥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并使得这太行深处的乡村更加生动充满魅力。
三、体会之解
在我国,乡村发展历来不够重视,人们拼命的涌向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人性渐渐冷漠,缺少城市文化个性等诸多问题。乡村在大多人的常规印象中,往往意味着种种的落后,然而文化维度往往就存在于乡土的老旧建筑当中,日积月累的百姓生活习惯当中。笔者在安阳石板岩村落巧遇农民艺术家秦有子,对于本土乡村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特性,文化的继承与创造,以及当前公共艺术的发展等相关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1. 人本自然
大自然为一切艺术之源,人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可能孤立于自然而存在,人可以利用自然世界再造一个人文世界,用人文世界来利用自然以取得自身的发展。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再造的自然,不能孤立于自然而存在,不能人为的破坏自然生态。石板岩村落保留了自然的人,自然的艺术,因此其中的艺术就显得更加亲切自然。
公共艺术是自然的艺术再现。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善于应用自然元素进行创造,其设计的《光之教堂》,利用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空间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对黑暗空间,阳光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架”。其思想中的自然是与原生的自然不同的。对他而言,他的设计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安藤忠雄先生认为,当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这个教堂里只有一段向下的斜路,没有阶梯,信徒的座位高于祭坛,此举打破了以往的教堂建筑,反映了世界上人人平等的思想,这显示了设计师出于为普众服务的意愿。
公共艺术设计当从自然出发,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以达到中国古人所追求之“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并非对立存在,人也要减弱对于自然的过度人工干预。人就是自然的一份子,人与自然本就是合一的自然。文化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的第二个自然,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必须自觉尊重自然规律。
2. 时空记忆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贝奈代托・克罗齐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天在石板岩的村落中,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因为石头、木材这种天然的材料,以及小街小巷,在大拆大建的今天,已经沦为人们的旧记忆。老旧的房子恰因为时光的洗礼,而变得更有味道,渗透于骨的乡土情怀,是造就艺术感染力的源泉。
公共艺术承载着时空的记忆,带有文化属性。西方文化就一直存在某种连续性。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是这个童话王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无论从造型本身,还是立意来讲,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在英国,留下来的传统农舍很多,许多稍大一些的农舍通了电,装了现代化的管道,这里的天气和教育比城里好,人们收入比城里人高,是人们向往居住之地。英国作家杰里米・帕克斯曼讲过,“在英国人的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今天,我们模仿了不少西方的文化,而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我们中国的灵魂又该魂归何处。
公共艺术承载着时空之记忆。存在于空间中的建筑以及艺术,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周围的人或物发生的互动性关联也在不断递增,它们是时代的见证者,甚至于成为一座城或一个国家的标志。国人无以言传的生活习惯与日积月累造就的文化,在部分乡村当中仍然有迹可寻,时空之痕存在古村落的斑驳房屋当中,存在与居住之人的生活习惯当中。我们创作公共艺术,当从乡土文化中吸收养分,公共艺术当承载时空记忆,方能更加深入人心。
3. 自觉共生
“公共艺术”的词语来源于西方,是具有普众价值,是带有文化自觉的空g艺术创造,是长久发展形成的过程。文化是人造的东西,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出现的,这个过程是不断进化与发展的过程,是连起来的历史。乡土情怀是国人无法规避的文化本源,脱离于斯的城市文化创作也无法从根本上深入人心,公共艺术创作当从自身环境出发,以得到公众之共鸣。
第二,好的农村环境景观是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村镇景观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对城市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村镇景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体现一个地区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优美的环境也是良好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以往,农村是由普通民居和一些公共建筑生成的村镇,就是为人的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其建筑形式首先受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其次考虑使用功能的需要,最后才考虑审美的需要。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审美观念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审美能力和品位问题而花钱营造了“不如意”。特别应当说明的是,并不一定美的建筑就一定比不美的建筑费钱,粉墙黛瓦可能比瓷砖和琉璃瓦更便宜,但在一定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可能更舒服些。
二、新农村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环境艺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警惕一些问题的产生。第一,“形象工程”带来的“短视意识下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不加以正确认识,则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而给五千年的中国农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改造”的后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使农村集体以及个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弱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目标,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第二,“发展经济”前提下的“国土安全格局的破坏”。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健康安全的生态过程、秀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人对土地的精神寄托和归属感。一方充满诗意和精神灵秀的土地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国土下述两个特点使维护和谐社会基础的任务艰巨异常:第一,本来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巨量的人口,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情形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第二,五千年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含义,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古老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一条小溪、一座故园家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然而,在过去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认识问题的肤浅和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乡土生态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脆弱的中国大地生态景观和不可或缺的乡土遗产景观历经磨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文化”肆虐及对历史遗留文化精华的否定,令人心痛。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全球化已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已无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那样,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代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了世界范围的多元、多向文化交流之中,拒绝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等问题,应引起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交流大环境下的新农村的乡村景观建设,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加强调由文化的差异为地区所带来的价值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在继承自身乡村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整合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并勇于文化创新。否则,在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繁茂之地,或许就只能看到历史文化的只毛片羽。第三,政府主导下的“大包大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新农村环境建设同样也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各级政府只能引导和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能起包办和替代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造的过程进行,还应防止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要求农村环境的艺术改造,避免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结果,要从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角度去审视和制订,以农民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并且作为评判标准。第四,如何建设新农村,现在的理论探讨有待完善。首先,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上,现在的常见提法建议加上“生态良好”一项,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其次,是基础设施,这牵涉到投资结构的问题,即投资的时空分布。区域内的农村聚居形态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投资如果和符合规律的农村形态结合,则会比较合理。否则,如果是“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则投资的回报率低,且可能有负作用。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村子位于生态脆弱的山区,如果要修路,投资很高,还可能会破坏生态,如果是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可能把当地小村落的农民迁出比较合理。
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现在已拉开大幕,但新农村环境要建设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如何做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探索。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固然,“华西村”成绩斐然,但是否将“华西村”的环境建设大规模“克隆”就能建设成新农村?值得实事求是思考。要确定新农村的合理形态,首先要用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农村的环境建设。根据环境异质性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生态用地的范围及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确定基础设施的走向。工业应适当集中于城镇体系结点上,建设生态工业园。如果全国大部分村庄学“华西村”模式,必然是一种分散发展工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增加环境保护的难度,增加物流成本,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可以想象,污染向农村的扩散会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华西村”模式较适用于工厂分散治理具有良性经济价值的情况。理想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如:
(一)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农村环境这是最重要的环境形态,不仅关系到村镇自身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进而影响到农村总体形象。在这些地区内的村镇其环境应该是作为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本身处在风景之中,所以环境设计要遵从风景名胜景观的需要,要融入风景,互相衬托,成为景观构成要素之一,而不要成为景观的冗余。在一个风景名胜区内不同地点的农村,其环境感觉是“平和质朴”还是“精彩入胜”,要根据环境总体需要来规划。总的看,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基本作“平和质朴”设计方向来处理,以免喧宾夺主。但需要营造景观的地方,则应该“精彩入胜”、“画龙点睛”。
(二)广大平原地区的农村环境这部分地区地貌平坦,没有起伏变化,给村镇环境艺术设计留出了广阔天地,相对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可以相对独立地考虑村镇景观。因此,每一个村镇都可以在体现区域总体风格统一,体现地区民居建筑语汇特点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变化。但都应该有符合人们视觉美感要求的聚散、疏密、错落、对比、曲直、主次等构图意识,有形式、密度、肌理的审美韵味。一个村落、一个小镇要有富于变化的天际线,有主景建筑或标志物,使村镇成为地景的,主景建筑成为村镇环境的。
(三)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环境紧邻城市周边的村镇应该作为城市设计的内容来考虑,因其所处位置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因借的关系,所以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有相同的性质。但不同之处在于其景观形式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建设标准应该更高一些。形成园林化的村镇,把每个村镇都变成城市周边的大花园。同时,无论何种农村环境形态,都离不开园林绿化。实际上,植物提供的不规则的轮廓线、“软性”的质感恰恰是建筑表现出来的“规则”、“硬质”的对比、衬托和补充。在农村环境设计上,园林绿化提供了“任意”空间,宜疏则疏,宜密则密,宜掩则掩,宜露则露,只要需要,任意摆布,至美为上。所以,村镇环境建设要用足这个手段。
四、新农村建设中搞好环境艺术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益
搞好了新农村的环境艺术建设,会给农村及农民带来其本身以外更多的好处。环境建设搞好后,可以利用优质环境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得到很多方面的好处。
(一)农民得以休闲放松到外地甚至外国旅游,固然不错,但那往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和时间,而且人也常常跑得很累。选择到邻近的乡村休闲旅游,其实更能体现休闲的本质意义,更能让身心得以放松。
(二)农民增收明显城市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驱车到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去体验农村恬静的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这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的艺术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环境,农民可以依靠优美的,并具有特色的农村环境来发展如农家乐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些村原来农民人均收入一年只有二、三千元,开展了“农家乐”项目后,人均收入增至五、六千元甚至万余元。当地农民在为游人提供优美环境、舒适服务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生活、居住条件。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审美 生活品质
1.艺术设计源自生活
对设计最简单的定义即为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历经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再将不同的信息筑起一个作品。对艺术设计,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需透过可视形式以传达某种事物。
雨果曾经说过:“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便会黯然失色。”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艺术。设计作为艺术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当中,最初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其明显的特征便是艺术与使用相结合。如西汉的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人们对美与丑并无一致统一的规则,好的视觉传达设计取决于观者对讯息的吸收程度,而非主观上对美学或美术的偏好。但接收并进行评判的主体即生活之中人。美国知名平面设计师米尔顿.格雷森(Milton Glaser)认为设计师就是“能够启发他人灵感的人”,但设计师的灵感更多的是来自生活。“艺术,不只是生活的表现,还是生活发展的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设计更是融合了艺术、技术与科学的精华,与生活息息相关。引用梵高著名的一句话:“如果生活中没有有些有限的,某些深刻的,某些真实的东西,我们就不会留念生活。”正是多姿多彩的生命,让设计令人眷恋,也正是那些多姿多彩的设计,让生命更令人眷恋。
来源于生活的灵感付诸设计之中,能够使公众对于灵感的运用给予更多的认同,并在感受相似的行为模式或生活阅历后,受作者的影响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某种效应。因此有目的地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阅历的人群,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对于设计灵感的产生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将生活的灵感与设计相结合会碰撞出很多对人类大有裨益的物品。比如,由匈牙利布达佩斯IgenDesign公司的阿尔贝托.瓦斯克斯(Alberto Vasquez)设计的“Flow”(如图1)既是将在大自然中得来的灵感结合到了既有实用性质又有美观属性的工业设计中。“Flow”是一套自给运行的公共照明系统,主要为哥伦比亚海岸设计,因为电网无法铺设到岸边,夜晚没有照明系统是当地存在的很大的安全隐患。但依据当地的环境特征,海岸边常年有风,这是非常理想的照明能源。“Flow”运行的基础就是纵向风力漩涡。它采用的是当地盛产的一种竹子,竹子在当地来说是容易找到,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并且生产成本最低的原材料之一。整个灯具除了电子器件外,其他各个部分都是以自然地方式存在的。回收时没有丝毫浪费。其结构简单,光源安装在风力涡轮叶片的末端,它可以形成连续的发光面,或者形成缓慢的波浪式运动光线。由于外形是螺旋线式的,因此可以捕捉到各种风向。该系统可以由当地劳力来生产无需专业技能。可见“Flow”既是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材料并目在视觉效果上体现出了当地文化的自然形式。
2.在生活中探寻设计灵感
英国著名艺术指导安.菲尔德(Ann Field)认为,艺术创作思维过程如同制作精美的蛋糕,灵感的取舍亦如同拿捏恰到好处的材料与火候,应尽可能做到定位准确。在纷繁的世俗中发现、整合生活的细节,可以极大促进艺术设计灵感的产生及应用。将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分成两类,一类是相似的经历,这可以使观者产生共鸣;另外一类是从未预见的经历,这完全出乎观者意料的表现,更多提供了新鲜感和吸引力。换而言之,艺术设计的灵感不但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围绕生活中的共性和特性来挖掘和扩展理应成为灵感来源以及整合的重心。
所有设计师都想将作品做到极致,而极致的作品需要能够感受到极端感觉的灵感。这种极致感更多的是指能够让人不会忘记。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初次接触陌生事物时会产生极端的新鲜感,让人很难忘记。设计师就是需要这种能够让观者产生这种感觉的灵感,可以称之为创作的灵魂支柱。寻找能够让大众感受到的陌生新鲜感,可以从大众都不会关注到的细节入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同样人们不能同时看到生活中事物的两面。将事物不同寻常的一面展现给大众,也能使熟识的物品焕发耀眼的新鲜感。
在众多领域的设计中,我们日常用品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设计领域。这是一个当代设计师有浓厚兴趣但不用心观察和体会,短时间无法超越原有存在的设计对象。正是因为过于熟悉,反而容易忽视。原研哉《REDESIGN-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的展览(如图2),主题既是通过将我们周围所熟知的事物陌生化,再进一步捕捉其新鲜感从而进行再设计。这场展览带给我们太多震撼和感触。
比如,日本设计师版茂提出的关于卫生纸的设计理念。他将卫生纸里面的卷筒由原来的圆形改变为方形。他的设计理念是,方形的纸在抽取时会产生阻力,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就是节约能源。同时,方形的卫生纸在排列时彼此产生的间隙更小,可以有效节省储存空间。这样微妙的设计,看似不经意,实则是对生活细节的仔细观察从而得来的敏锐感受。展览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设计,如隈研吾的捕蟑盒,津村耕佑设计的成人纸尿裤,深泽植人设计的红茶茶包等。将这些看似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化”,从设计的角度发现存在的弊处,加以完善。
3.日常生活审美化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基本摆脱生产力不足的窘境。当人们对生活中物品数量的需求、功能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所需物品的“美”,换而言之,人类开始追求美好的生活。
艺术设计是美化生活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英国学者M.Featherstone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i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这一命题。这其中的“审美化”包含了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和艺术作品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
现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设计的世界,享受着身边都被“设计”过的万物。虽然人们享受着设计带来的种种愉悦,但他们的生活也被“粗暴”地干涉了。设计师不能仅仅创造一种感官上的愉悦,而是应该创造“有责任的消费、审美态度和产品设计”,应与伦理、精神和时间中的可持续化发展紧密相连,而不是现代社会浅层表面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虽然当今社会存在各个层次的分化,但美是人类共同的存在方式。审美的追求呈现出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审美对象更加多元化的态势。虽然城市生活与乡村存在差距,富裕与贫穷也存在差距,但是这些差距与审美追求没有本质上的必然矛盾,仅仅是构成了多元化的态势。不论处在社会的哪一个阶层,或是生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人人都向往审美的生活。但是不同的现实条件和身份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语境,不同的审美心态以及不同的审美品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独到的见解。与西方对“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不同,“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境为中心的”,中国人讲究的是“立像以尽意”,对于传统的中国人,不论贵贱尊卑都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中国人被教会欣赏美的东西,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例,通过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会里的生活。”中国人生来便被赋予了这种“和谐的”社会审美观,这种独有的“生活审美观”构建了独有的设计价值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运用到设计中的艺术家之一靳埭强,他的设计中无一不透露着中国特有的文化韵味。他常采用的设计元素包括毛笔,砚台,镇纸,麻将,瓷器等。如,他为国际舞蹈学院所做的舞蹈节海报,运用水墨画的技法,描绘出一只抽象的翩翩起舞的蝴蝶,看似不经意实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舞者灵魂的高度概括及升华。
中国设计师应该体会并且深刻认识中国文化在设计中的独到运用和丰富内涵,让中国的设计在全世界人类的生活中闪耀着光芒。
4.艺术设计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随着人类文明向着未来高速迈进,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激发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艺术设计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肩负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任。
艺术设计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艺术设计融入高新科技和设备,提供给人类更好的途径去了解和理解现代生活,更促进了人类对现在社会的全新认识。通过艺术设计,人们能够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一种和之前大相径庭但充满了进步感的美。如果不是艺术设计人们更多的是对全新世界和社会的表层解读,甚至是误解。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现新时期,就好比人类戴上了合适的眼睛,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艺术设计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就好比架设在人类以往生活和全新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人们在认识全新生活的过程中也不断改变着原有的生活方式。现代设计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有时我们不知所措中已经完全改变了一切。艺术设计所产生的产品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生活方法、形式和内容的具体化,它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是以衣、食、住、行以及和各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个人生活领域。这一领域中的建筑、家具、用具等物质设施组成了个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经过设计艺术化的物质基础。从餐具到家具乃至整个生活环境,设计使其处于美感的和艺术化的层面上,从而使生活具备了艺术文化的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苹果公司可以说影响且优化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的产品外观设计简洁,产品设计中大面积的留白和精致的细节处理,系统的操作便捷且人性化。极好地优化和调节了我们冗杂的生活。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对于文化与建筑的关系有着这样的描述:“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及意韵。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的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①如今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城市版图日益扩张,传统古建筑如何保存、新建筑是否代替古建筑大兴建起是整个建筑界的设计师、评论家以及社会民众争论的话题。传统建筑仅仅是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格吗?笔者认为这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出传统建筑的文化功能。传统建筑无论是从结构还是构件及装饰造型上都体现了它所处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艺术形式。笔者认为可以从民间艺术文化环境中寻找其建筑本体发生的内涵,从建筑设计视角透视其与地方民间艺术产生的联系,发现它们互相渗透,互为本源。而对于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民间艺术文化及符号学内容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发扬与创新,也是笔者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来孜孜钻研的课题。在高校艺术教育培养建筑空间设计人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其引入课堂,与学生共同思索与探讨,通过专题设计训练研究如何将中原民间艺术特征及地域文化符号与建筑空间及室内设计的主题融合,以彰显河南建筑空间文化的鲜明个性,提升河南建筑形象,并将极具地域特色与个性的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在建筑外观与空间的设计中实现应用,力求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学术理论研究、设计开发实践的教学体系。而吸收借鉴中原地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立足自身文化探索前行也是改进设计教育、发展本土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为河南省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优秀人才,探索出河南民间艺术的再生之路。
一、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教学调研
处于黄河襟抱中的河南,古称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原。这里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广纳百川,辐射四海,延绵至今,演绎着中华民族煌煌生机。中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艺术体现着河南各个地域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及艺术特征,是人们文化积淀与智慧汇聚的结晶。河南分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等地域,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俗培育并影响着不同地域的民众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河南各类民间艺术蔚为大宗,技艺精湛,个性突显。较为出名的有豫东周口淮阳的泥泥狗、豫西信阳的柳编、洛阳的唐三彩、豫南禹州的钧瓷、豫北滑县的木版年画等。这些民间艺术既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发扬的瑰宝。从2012至2013年期间,笔者在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设计教学中探求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中,经过理论梳理、考察、总结与查新,发现随着人们对民间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品的认同,中原地区许多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已被申遗保护并进行新开发,但创新力依然不足,难以引起现代人共鸣。而中原民间艺术作为河南传统文化的特定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其艺术性、实用性、地域性等特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可以为河南省高校本土艺术设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同时也为支持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作为河南区域性专业教研机构,在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笔者将“河南中原民间艺术的艺术特征与表现”结合建筑外观与室内设计原理及方法进行再设计,再创新的教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河南本土民间艺术的价值与延续,扩展当地建筑文化语言形式,达到保留地方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与建设本土文化建筑的教学目的。
二、植入中原民间艺术的建筑室内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笔者依据教学大纲,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教学课程内容作为设计思想来源,引入案例教学,向学生讲授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理论,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民间艺术品再创作,实现设计实践。并在课堂上实施情景故事板调研训练、与乡土艺人“对话”、创新研究设计方法、成果展示互评等模式化系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故事板——调研训练
在课程理论知识系统讲授后,教师编制并下达设计任务书,指出实地乡野考察的地点、内容、范围、形式,学生根据某地区一个民间艺术项目为目标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并结合图片进行项目分析研究。例如以信阳柳编为主题的故事板设计训练,在设计素材提取过程中,将信阳地区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柳编传承历史、柳编技艺及制作过程、柳编制品的造型与功能作为母版,对其细化深入分析,划分出“地域民俗民风”及“技高艺美”、柳编编织纹理、材质色彩、编织物造型等子版,将其形式化、符号化的提取形成设计前期的故事板,为更好地将其体现于建筑空间与装饰表现中提供设计分析材料。另外,笔者针对依据目前已有的以民艺元素为来源设计建造的建筑单体,在教学中将其进行图片调查和思路辨析、对比给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自我赏析能力。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展馆外观设计和中国禹州均官窑址博物馆,两个建筑无论从外观造型还是空间功能设计,都汲取了中原民间艺术的灵感。西班牙展馆设计的主题理念是 “世代相传的城市”,它的建筑造型亮点是利用藤条材质编织的覆面框架,该展馆建筑外立面由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流动而浪漫。并且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将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出自于信阳地区的藤条编艺既展示了当地自然材料与传统手工技艺,又为现代建筑造型和材料的选用开辟了新的设计思路,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而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作为钧瓷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展馆,在建筑空间功能分区上清楚地划分了主体展馆、宋钧官窑遗址展示馆和钧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部分组成。虽然在整个建筑空间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在造型墙面装饰及展示墙、灯具等细节上都体现出禹州龙山文化、历史沿革、具茨山神秘符号及钧瓷民间艺术文化,并在设计上都巧妙地体现出禹州地域文化及钧瓷艺术,但是与西班牙展馆外观设计比较创新略显不足。(如图1、图2)
2、与乡土艺人“对话”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教师邀请个别民间艺人进课堂,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艺人的技艺操作和流程,用手真实地向艺人学习民间工艺的技艺实践。在这个信息虚拟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只依赖眼睛的认知,而忽视通过手完成的认知。学生很容易只关注外在形式和图案二维的视觉艺术表达,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的作为活态文化传承的本质,更难于将设计元素融入表现在建筑三维空间设计中。通过对民间艺人生产、生活的体验和交流,使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自然链接,避免学生设计过程与真实市场产生隔阂。
3、创新研究设计方法
学生通过对建筑建造模式、空间布局、建造材料与构造等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系统学习,和对相关地域文化背景、民间艺术形态及特色的调研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中原民间艺术的导入方式,扩展设计思路。学生在进行室内功能分区划分时要针对实用性和民建家居地域性考虑;在空间的装饰材料与构造中,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本土传统材料,剖析本土古代建筑构造形式;在造型、色彩、陈设的装饰手段应用中学生要强化富有民俗性、地域性等人文素材,要将民间艺术的内涵美和艺术装饰美运用象征、隐喻、意象、符号学的手法表现于建筑设计中。例如,在“乡村絮语”——信阳柳编艺术展览馆建筑外观设计的专题设计课程中,乡村是指朴素的民间,而絮语则是指民间的艺术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继承和发展。学生针对信阳柳编艺术特征及工艺品造型为设计来源,展开了设计理念及方案草图。如方案一,将柳编背篓与编筐进行结合,从两者高低错落的感觉设计出展馆主楼和副楼。运用柳编肌理表现于展馆外观,显得层次分明。低矮的副楼衬托着巍然高耸的主体建筑,有主有从,富于变化。方案二,将柳条古法编织的鱼篓作为设计灵感,以曲线为元素,由层层叠加的线条组成环形作为建筑外观,圆浑而大气,含蓄而流畅。(如图3、4)
4、成果展示互评
在设计中期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方案PPT汇报,内容包括由前期调研引发的设计概念图片、文字和草图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草图,空间功能布局计划书。汇报后学生以团队小组讨论其方案,并在教师指导下互评。而后,小组推荐设计较完整成熟的优秀方案,共同电脑制作建筑平、立、剖施工图及构造大样图、效果图,最终小组各成员亲自动手协力完成模型展示。在“乡村絮语”——信阳柳编艺术展览馆建筑设计课题训练中,教师辅导学生进行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的课题来源分析和设计定位立意,拟定其为一个公共的艺术机构及文化活动的空间。它存在的意义除了收藏研究编织艺术品、保护编织艺术资料和继承、发展编织艺术文化的职能之外,搞好艺术教育知识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职能。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的收藏、研究与展览活动事实上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理念。因此,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应当具备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主要功能。依功用可将该建筑空间内部合理划分为展示区、储存区、销售区、工作管理区、青少年手工民艺学习区、艺术沙龙、餐饮服务区、卫生间等。整体建筑设计形态来源于柳编鱼篓,无论从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装饰都以展现柳编工艺的技艺美、肌理美、视觉美为目的,将民艺作品的表现力体现于建筑现代设计中。(如图5、6)
三、中原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与延续
立足于中原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对其积极的考察和研究,挖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元素并运用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是鉴古而知新的创新实践过程。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盲目跟风于西方,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设计出品程式化、套路化,设计专业的学子和设计师在开发创新中,缺乏对利于民生、促进产业链形成的专题性设计。设计类高校教育应着力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本省省情和需要,利用本省劳动力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及传统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来开展创意设计,通过对中原民间艺术的物质形态的研究,“取其形、延其意、用其神”的设计方法使之能够在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对于处在当下河南省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延绵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的独特视角研究本土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对开发中原民间工艺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全省人民的幸福感、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设计教学的策略贯穿整个过程,对于在现代设计教学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原民间艺术有着一定地指导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课题《艺术设计教学中探求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批号:2012-QN-526)成果之一。
注释
[1] 《黑川眼中的城市与建筑》,中国建设报,2001.02
参考文献
[1] 《黑川眼中的城市与建筑》,中国建设报,2001.02
[2] 黎庆,李苏云.从设计教学中探讨传统民间艺术[J].文艺争鸣,2011.03
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职业,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征,借以谋生同时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劳动形态。显然,从业者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观念[1]。因此,广义上说,一切教育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职业有关,或多或少地具有职业教育性。但在狭义上,职业教育是特指教育制度中这样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直接培养该类职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广义上的职业教育还包括普通教育中的入门性职业技术和职后进一步提高的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以及日常生产劳动中的学徒等教育形式。本章重点探讨民族地区狭义上的职业教育发展。
一、数字艺术设计与美学
一个数字艺术设计的作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素材的展现是否得当,即作品是否体现了各种媒体素材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美。设计人员的美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因此,数字艺术设计呼唤艺术和美学,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一个好的数字艺术设计作品绝非只是素材的罗列和事实的陈述,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技术和艺术手段来吸引用户和感动用户,通过饱含激情的文字、生动的图形和悦耳的声音来传达信息和知识。数字艺术设计作品通过有意识和潜意识这两个途径,将信息传达给用户。在有意识方面,用户注意到的是图形设计是否平衡和清楚。一般来说,利用插图来说明内容比利用文字更能引起用户的注意;音乐或配音可以比较自然地把用户导入主题;影像和动画能方便地描述事件情节,使用户易于理解和辨别。但在什么时候引用这些素材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只有当这些设计素材能够帮助把观点说明得更清楚或更有力时,才可以使用,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潜意识角度,设计者只是想通过某些素材来引发用户自己的观点,即让用户从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自己的联想和看法。例如,通过音乐来营造系统所需要的气氛,通过图形或影像产生出乎意外的震撼等。
二、数字艺术在民族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制约因素
2.1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生源更加匮乏。
这是因为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速度大大快于民族地区,发达地区吸收低价劳动力的容量越来越大,造成民族地区青壮年成批地涌向发达地区打工,甚至是到发达地区耕种别人丢荒的土地。民族地区青壮年的大批流失,使职业学校失去了潜在的生源。另一方面,普通学校的学生容易获得国家安排的就业机会,这一社会现象也必然导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争生源,职业教育如果不能获得国家赋予的同等权利,在争生源上则永远不是普通教育的对手,只能接收普通学校竞争败阵下来的学生。这样对职业学校发展现代化数字艺术专业就有一定的难度。
2.2职业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
在民族地区从事职业教育是一项低收入、高付出的工作,若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很难稳定师资队伍,这对于职校师资队伍本来就量少质差的现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我国民族地区现有的职业学校不是依附于行政部门,就是依附于企事业单位,或是依附于普通教育,未能独立发展。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有很多工作几乎是从头做起[2]。
三、加快数字艺术在民族职业教育中的发展
3.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加强政府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扶持。
各级政府要把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从民族职业教育的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上统筹管理。国家和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重点规划、统筹领导,加大投入和扶持的力度。建立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领导目标考核和督导制度。通过切实加强领导,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3.2紧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走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
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3]。为此,办民族特色明显的数字艺术职业教育,就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需要,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的路子;走满足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热切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的路子;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面向市场、多元办学机制的路子;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子。
参考文献:
1.乡村住区景观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1.1乡村住区景观概念
乡村住区景观是以人文景观为主,主要由乡村住区空间形态、乡村建筑形态以及乡村环境等构成(如图1)。乡村住区景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乡村住区景观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即人们对其特征和形象的认识与了解,也就是视觉所感受到的环境物质形态;其次是除了物质形态层面外,乡村住区景观还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也就是乡村居民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图1-华西村鸟瞰图
2.2乡村住区景观构成要素
乡村住区景观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长期以来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具有物质与非物质两种类型要素,物质要素根据其形成模式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非物质要素主要为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的结晶。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是乡村住区的景观基底,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及动植物等,各要素不仅是乡村住区生态景观的构成要素,而且对乡村住区景观的构成有不同的作用,乡村住区景观的总体特征是通过各个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2)。 图2-地形造就住区景观(自然要素)
人工要素
人工要素是人类为生活及生产而建设的事物,包括乡村住区空间形态、建筑物、道路、公共场所及住区周边的农业生产用地(如图3)。
非物质要素
非物质要素作为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体现乡村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表现为与他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民俗、宗教语言等。 图3-八卦村鸟瞰图(人工要素)
2.发展乡村住区景观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大多数的乡村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特色,使乡村住区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是很多人都在关注和呼吁的。
另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与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相协调的,客观地看有些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已被现代生活所取代,景观模式己经落伍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需求,同时受到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给乡村地区造成了极大地冲击,影响了乡村住区景观面貌,在这样的情况下,急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乡村住区景观的发展之路。
3.辽宁中部地区乡村住区景观现状分析
3.1现状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将农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的方针政策促进了辽宁各地乡村住区景观建设活动,如沈阳地区开展的百村屯环境整治及绿色村庄建设,直至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乡村住区的景观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住区的景观质量及居民的生活环境,但由于乡村住区整体建设的滞后,导致,问题突出。
3.2成因分析
辽宁中部地区乡村住区,由于整体建设滞后,导致整体住区景观环境仍表现为没落的面貌,景观效果欠佳。景观破坏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规划或规划滞后,快速城市化对乡村地区的冲击以及乡村地区各项设施的薄弱等,使得乡村住区景观效果欠佳。
4.研究成果示范案例――张家屯村景观规划设计
4.1张家屯村景观建设现状
张家屯村现状景观同辽宁中部其他地区相似,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也进行过相关建设,但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以及村民对住区内景观建设的关注不够,导致住区景观建设无人问津;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管理不善,导致住区内原有的景观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甚至于遭到破坏;科学系统规划的缺失,使景观建设缺乏依据,导致住区内出现局部景观亮点,但又存在与住区整体景观不协调的矛盾;原有乡土景观受城市化影响正在逐渐消失,新的景观元素逐渐出现。
4.2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4.2.1 整体空间景观格局营造
张家屯村景观系统,从空间构成及形态特征可总结为点(节点)、线(轴线)、面(组团)、环(周边)。
点:住区中心建筑及公共活动场地等景观节点,包括住区中商业设施、集会广场、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办公建筑等景观区。同时集中设置的办公设施、商业设施、集会广场及绿地也形成了住区的中心,是住区景观的最为核心区域。
线:住区内道路等线形元素形成的景观,包括道路景观、河流水域景观、防护绿地景
观等。同时中部东西向主要道路在住区内具有视觉走廊及串联景观节点的双重作用,构成
住区内一条主要景观轴线,中部南北向道路次之。
面:村庄内居住组团景观,包括住宅景观、庭院景观、住宅群体景观,是住区整体景观面貌的核心内容和外在表现。
环:周边对住区形成环绕的景观,主要为住区周边农业景观及水体。水体景观是张家屯村重要的景观元素构成,农业景观则突出了本地区的地域特点,同时也给村庄景观定下基调。
4.2.2 居住空间景观营造
(1)建筑形式结合地方情况,在原有民居形式基础上,进行材料及建筑形式的更新,利用新式墙体材料美化建筑外观,同时在原有民居的特点上进行改进,整体形式遵循东北民居建筑的结构粗壮,外表朴实的特征;其次,在建筑的个体层次上加强尺度和比例的掌握、材料的选择、色彩景观的提升和保温措施的应用,使之与传统乡土建筑在风格上达到统一,同时在功能上更加完善。
(2)住宅布局在对保持传统的独院式住宅布置形式,再以独院式住宅为单位整体形成联排式住宅。独居形式并不适合冬季寒冷的气候,因此联排式的住宅形式可以起到抵御风寒的效果。在采用联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日照间距的要求及建筑的朝向。
在住宅的布局上,应充分结合本村平原地形特点,采取集中式布局形式,同时在各居住片区内预留场地,形成公共空间,在建筑层数的布置上,采取单层与双层以组团为单位错落布置,丰富住区整体景观风貌,使住区的轮廓更加具有特色。
(3)建筑色彩采用加强色彩设计的手法,如屋顶可以红色、蓝色调为主,增加色彩的鲜明度,外立面墙采用浅淡颜色,提升亮度并与屋顶色彩相协调,窗框则可采用蓝色、黄色等鲜亮色调,在改善冬季景观的同时,从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角度,愉悦村民的心情,促进邻里和谐相处,增加对家乡的归属感。
(4)应用生态化节能措施,应对冬季寒冷的气候,同时立足于目前的经济水平,力求做到“高效、经济、可行”,力争以最少的开支达到最满意最舒适的效果。
(5)庭院空间景观在布局方面上结合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提供多种方案,供村民选择。绿化方面,根据本地村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庭院空间设计绿色蔬菜、花卉等绿色植物的种植区,既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又可改善宅前环境状况。
4.2.3 行为活动空间景观
(1)道路景观
保存住区传统肌理关系,线形构成上以平滑曲线为主、直线为辅,体现传统乡村村落蜿蜒曲折的道路景观空间,还可增加住区内景观的层次性;路面铺装根据道路等级推荐采用不同铺装形式;完善照明、排水、景观节点等附属设施; 加强村内道路绿化,主干道结合道路两侧的防护绿带、庭院围墙外绿化和道路绿化形成村内林荫道系统。
(2) 公共活动空间景观
广场的设计上基于其功能出发共包括三个方面,集会功能,场地以硬质铺装为主,休息功能,场地以绿化、休憩设施为主,运动功能,运动设施的设置,基于乡村广场的特点,三种场地布置形式可相互协调,没有确定的界限,同时在设计时考虑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对场地的需求。
公共建筑景观集中布置于住区中心。规划公共建筑根据其不同使用性质,首先确定其体量、色彩,建筑形式与规划住宅形式统一,采用硬山坡屋顶式,其它参照上述建筑设计要点。在公共建筑的布局上,结合周边住宅,对广场、绿地等形成围和,减轻冬季对公共空间使用的影响,同时在公共建筑中设置相应活动设施,满足村民室内活动的需求。
公共绿地景观,主要作为广场的对景,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公共绿地设计上以绿化为主,辅以休憩设施,如石凳、座椅等,植物配植以低矮树种、灌木为主,少量种植乔木。
(3)亲水空间景观
张家屯村东部存在因居民进行水产养殖而形成的大面积坑塘水面,在规划中通过对原有水面的略加处理,形成本村特色的景观节点,同时也可借助其开发诸如垂钓、农家乐等帮助增加居民收入的商业设施。
4.2.4 文化空间景观
张家屯村文化空间的构建源于祖先开荒拓土的功绩,通过对张家屯村不同时期资料的收集,在村委会处形成一处文化展示场所,内容主要包括前人创业的艰难,通过传统农具的展列,使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了解过去农耕的历史及前人建设家园的过程,增强其建设家园的信心和动力。
5.结语
乡村住区不同于城市,对自然环境依赖更强,基于乡村住区景观理念,从住区选址、布局形态入手,结合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对生态敏感区域进行控制,而后构建整体景观格局。通过民居建筑表达,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及传统乡土形式的设计手构建传统的建筑,完善建筑的功能;行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根据乡村地区居民活动方式的变化,对原有传统场所景观进行改进,同时营造新景观场所,满足居民行为活动的需求;文化空间景观,在乡村住区景观规划中渗透到其他场所景观之中,作为其他景观环境的组成部分,反映地区文化,增强地区的可识别性。
参考文献
1.郭瑞坤.城乡新风貌:美国篇[J].空间杂志,1999(117):37-39.
2.江益彰.农村空间研究[OL].[2003-10-18].home.省略.tw/archman106/index.htm.
3.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35.
4.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2-23.
5.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学,2008[9]: 70-73.
6.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7.辽宁省人民政府网.ln.省略/zjln/.
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高向鹏.人类聚居环境学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山西建筑,2007[18]:24.
10.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4.
11.李治亭. 东北通史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
12.俞孔坚 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 国外城市规划 20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