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然灾害防治

自然灾害防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自然灾害防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自然灾害防治

篇1

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习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鉴其他版本,联系必修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现行四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优点。备课时我立足本校的鲁教版教材,分析、比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胆取舍,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

同时本模块许多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有体现,例如在《必修I》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标中就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的形成都与天气系统有关(干旱――反气旋、冷锋,洪涝――气旋、暖锋,寒潮――冷锋,台风――气旋),课前设计学案时就要考虑到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中。

2.抓住基本线索,优化教材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教学重点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对于灾害,我们所要探究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时空分布防治措施” 的线索。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串、联成线,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头绪,掌握内在联系,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确。

二、找准知识连接点和切入点,固本拓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同时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灾害的专业知识。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架桥铺路,以此为连接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帮助学生固本拓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关注新闻报道,使知识具体化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自然灾害的基本原理与案例相比较,学生对于案例更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与表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举例,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自主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概括、提升。

近几年,海啸,地震,暴风,火山爆发,沙尘暴……,一次次令人惨痛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这些及时引入课堂进行补充,运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特意设计一堂专题课,以深受地震重创的四川绵阳市北川灾区为背景,以震惊、感动、奉献为情感主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地震灾害基础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化解危难,提高地震防护、自救能力。结果,同学对地震内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补缺,纠正偏差,准确掌握学习内容

篇2

A.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B.干旱和台风

C.地震和岩溶塌陷 D.风暴潮和泥石流

2.下列图例所代表的主要灾害类型的主要成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2—气候、地形因素 B.4—人类活动

C.5—地表崎岖 D.1—自然原因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3~5题。

3.图中P、K处分别是( )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4.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 )

5.此时因锋面活动造成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是( )

A.伏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暴雨

6.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气压随时间变化四种中的( )

7.“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

A.d作用弱 B.a辐射弱

C.b辐射弱 D.c辐射弱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8~10题。

8.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

A.35° B.25°

C.20° D.15°

9.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示四个区域中( )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地处中国东海之滨,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福建是中国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全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80%以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一般是西北高而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材料二 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福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材料三 省内灾害差异表现为沿海与内地丘陵山地的不同,沿海以气象性灾害、海洋性灾害并发、群发为主; 内地丘陵山地以气象性灾害、地质性灾害连发、诱发为主。

材料四 省内农业受早、涝、寒、冻灾害较普遍。总的表现为:梅雨型、台风型洪灾危害性大、季节性强。旱灾分布范围广,沿海最甚,春夏秋均可发生,夏旱为重。

(1)列举福建内地丘陵山地的主要自然灾害。分析福建沿海夏季比内地山区更易发生旱灾的自然原因?

(2)试从人类活动方面分析福建省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防洪需作哪些准备?

12.下面的图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1年2月7日电 综合消息,2010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南方连遭雨水侵袭。据气象部门报道,2011年2、3月份冬麦区降水仍将比常年同期偏少,出现冬春连旱,土壤墒情(水分状况)较差。

材料二 农业专家建议,北方冬麦旱区应关注本地天气预报,抓住气温回升(日均气温升到3℃以上,中午最高温度5℃以上)时机做好科学灌溉。

材料三 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

篇3

中图分类号:U416.14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ng strategies for natural hazards in southern Shaanxi segment of G108

Abstract: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influence on highway traffic of natural hazard, the Zhouzhi, Foping and Ningqiang segments of G108 a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geological structure, rock properties, river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water, are identified. Also, 27 disaster points, including collapse, landslide, mudslide and heavy rain flood, are investigated, among which, the seven larger disaster points with complex caus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In the end, protect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line selection, process controlling and engineering controlling.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prevention of highway natural hazards in Qinling-daba Mountain of southern Shaanxi.

Keywords: G108; southern Shaanxi; natural hazards; investigation; protect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U415

概述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G108陕南段高填深挖较多、路线展布困难,加之降雨充沛和人类活动强烈,沿线自然灾害发育,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很大困难。2012年7月22日,暴雨导致G108线宁强段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2万m3的山石将路面掩埋,造成交通中断,经公路管理部门连续作业,道路在中断27h后才被抢通,受阻车辆得以单向通行。因此,加强G108陕南段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势在必行[1]。

G108陕南段总的特点是道路等级低、路面和线形比较差、转弯半径比较小、长大纵坡比较多、沿线灾害发育,造成山区公路行车隐患比较多,经常发生交通事故[2]。对上述路段灾害类型及特点进行实地调查,结合陕南秦巴山区主要环境特征,提出公路灾害防治措施,对减轻灾害破坏和损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陕南秦巴山区主要环境特征

1.1 地质构造

调查区域为秦岭~昆仑巨型纬向构造的一部分,主体是东西走向的强烈挤压带,由一系列压性断裂和紧密褶皱构成。山系和新生代构造凹陷相间出现,圈层构造地貌清晰,新构造活动明显。中新生代断凹有十余个,沿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分布,在一定地区有等距性,这种分布受南北向挤压产生的剪切活动控制。新构造运动强烈,侵蚀、剥蚀作用显著,河流深切,谷坡陡峻,斜坡稳定性较差[3]。

1.2 岩体性质

区内变质岩片理、裂隙发育,风化剧烈,岩性较弱,变质岩中片岩、千枚岩、板岩广泛分布,由它们组成的斜坡极不稳定,对滑坡发育敏感性高;侵入岩包括花岗岩类、闪长岩及辉长岩等,风化剧烈,节理裂隙发育,在陕南山地广为出露。

松散土主要有膨胀土,以棕红、棕黄色粘土、亚粘土为主,夹透镜体黄绿色、灰白色粘土以及钙质结核,厚度从数米到20m,胀缩强度不一,以弱膨胀土为主。风化裂隙带一般为2~6m,遇水后极易产生塑性变形。其他松散土包括亚砂土、亚粘土、砂砾石及陕南山地的坡、残积含碎石亚砂土、亚粘土等,厚度从数米至数十米[4]。

1.3 河流特征

秦岭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水系甚为发育,且以主脊为界分属长江流域的汉江、嘉陵江和黄河流域的渭河、南洛河等4个水系。其中,汉江水系集水面积占61.2%,渭河水系占23.9 %,嘉陵江占8.9%,南洛河占5.8%。秦岭南坡的丹江、旬河、乾佑河和金钱河为汉江支流。

旬河是汉江在秦岭南坡的一条主要支流,河长218.1km,包括东、西两条干流,东干流称为乾佑河,其支流较多,由于受地质构造条件影响,两岸多为花岗岩,河床为砾石,河道弯曲,水流湍急。丹江又名州河,是汉江在秦岭南坡最大的一条支流,其在陕西境内的河段长度为249.6km,河床比降为4.75%,流域面积为7510.8km2,约占全流域面积的4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6亿m3。子午河也是汉江在秦岭南坡一条主要的支流,全长160.8km,流域面积为3012.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15亿m3。

1.4 地下水

陕南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岩层分布地区,坡、残积层较厚,常在其接触面上有泉水溢出,地下水丰富[5]。

2 G108陕南段自然灾害概况,

2.1 自然灾害概况

调查区主要有崩塌、滑坡、暴雨洪水和泥石流灾害4类,其中,崩塌灾害17处,滑坡灾害4处,暴雨洪水灾害4处,泥石流灾害2处,其中目前稳定的有16处,不稳定的有11处,如表1。

表1 调查路段主要地质灾害点

2.2 公路崩塌地质灾害

公路崩塌灾害是指公路边坡上的岩体因重力作用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路面、路基、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灾害现象。调查路段共有崩塌灾害17处,其中,K1784+300~K1784+600处灾害点规模较大,危害较严重。

K1784+300~K1784+600处路基形式为路堑式,边坡为土石混合的凸形坡,近水平层状结构,坡高40m,坡度85°,片理产状260°∠12°,片理长度30m,间距0.3m,节理不发育,植被覆盖度<5%。该边坡目前正在发生碎落,在降雨、地震和风化等影响下,可能出现更大规模崩塌灾害,如图1。

图1 K1784+300~K1784+600崩塌灾害点

2.3 公路滑坡地质灾害

公路滑坡灾害是指公路边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并对公路设施带来危害的现象。调查路段共有滑坡灾害4处,其中,K1398+450~K1398+500灾害点危害较大。

K1398+450~K1398+500处路基为台口式,岩性以土质为主,类均质坡体结构,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不明显,植被覆盖稀少。目前该边坡基本稳定,但在外部诱发因素作用下,仍有可能发生大滑坡,影响范围长达50m,如图2。

图2 K1398+450~K1398+500滑坡灾害点

2.4 暴雨洪水灾害

暴雨洪水灾害是指在暴雨洪水作用下,河流凹岸因水流的顶冲和斜冲,导致沿河公路路基和路面发生水毁的现象。调查路段有4处暴雨洪水灾害点,其中,K1489+450~K1489+750处灾害较严重。

K1489+450~K1489+750处为半填半挖沿河路基,路线走向195°,河流为山区开阔段,河床质为巨石、漂石,河宽约20m,河床比降2%,压缩河道宽度8m,凹岸长度300m,弯道进口角度180°,出口角度210°,顶冲桩号K1489+650。路基采用路肩墙防护,坡高约3m,坡度85°,部分路肩墙基底被冲刷,如图3。

图3 K1489+450~K1489+750暴雨洪水灾害点

2.5 公路泥石流地质灾害

公路泥石流灾害是指在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山区,对公路带来严重影响的,由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调查路段有2处泥石流灾害点,其中,K1429+500~K1429+580处灾害较严重。

K1429+500~K1429+580处为半填半挖路基,泥石流沟与路线走向基本垂直,沟道出口宽度约30m,堆积物组成特征为土石混合,厚度约2m,泥石流沟主沟平均比降65°,堆积物平均粒径5cm,最大平均粒径15cm,植被覆盖稀少,边坡坡面长40m,宽20m,岩体破碎程度严重。该泥石流沟已发生过灾害,目前该边坡基本稳定,影响范围长15m,宽约4m,如图4。

图4 K1429+500~K1429+580泥石流灾害点

3 G108陕南段自然灾害防治对策

公路灾害的防治方法较多,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灾害所处的阶段和危害程度,由一种或几种措施组合,对公路灾害进行防治。在工程措施的选择方面,要考虑防治工程的特点、组合防治的效果和经济因素,在防治效果和经济上选择平衡点[6]。

3.1基于灾害防治的线位选择原则

在线位选择时,当通过灾害体或灾害易发路段时,避让是最有效的防灾方式。但由于经济的原因,工程中不得不辩证地处理防灾与工程投资间的关系[7]。本文针对水毁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提出以下10个基于灾害防治的线位选择原则:遵守标准;避凹就凸;临河设防;避窄就宽;综合规划,考虑变迁;绕避“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害体;隧道口、桥头应远离不良地质体,即结构物应在灾害影响范围之外;路基可从古滑坡体坡脚以填方通过,在其上部则以挖方卸载方式通过;路线应避免从顺倾岩层斜坡地段通过,不得已时应预加固边坡;缓坡轻扰,陡坡防护。

3.2公路自然灾害的过程防治对策

各灾种防治对策要针对危害的发生机理、规模、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8]。根据这些方面再结合要达到的效果,从防治对策系统的角度确定治理措施。同时要从灾前、灾中、灾后几个方面进行防治,使灾害的防治效果达到最好。

1)灾害的监测:通过灾害的监测能掌握灾害体的活动性及稳定性,当监测到灾害体以一定的速度在逐渐变形时,监测结果不仅表明了其活动性,同时也表明了灾害体的不稳定性。

2)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当灾害处在加速阶段时,需尽快采用一些手段,把灾害的活动速度控制下来,把其对公路的损害降到最低。

3)灾害稳定后的修复工作:灾害发生后应尽快对灾害体进行勘察,进行修复和防护。即对损坏的路基路面、公路附属设施进行修复,使公路恢复到原来的面貌,正常发挥其通行能力。

3.3公路自然灾害的工程防治对策

公路自然灾害工程防治对策的选取应遵循“安全、经济、耐久、和谐”的理念。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防治工程尽量做到与环境协调、经济。表2为常用的公路自然灾害工程防治对策,选取防治措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自然地质条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一种或几种工程结合治理。

表2 公路自然灾害的工程防治对策

4结论

1)通过实地调查查明了陕南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岩体性质、河流特征和地下水等主要环境条件,表明该区自然状况极易诱发公路自然灾害。

2)查明了G108线周至、佛坪和宁强段主要自然灾害点,主要包括崩塌17处、滑坡4处、暴雨洪水4处和泥石流2处。对于灾害规模较大、成因较复杂的灾害点,对其边坡形态和对公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3)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暴雨洪水灾害,从线位选择原则、过程防治对策和工程防治对策等3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webnew/news_view.asp?newsid=1155.

[2]张红梅.秦岭北坡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3]王福恒.基于GIS的区域公路边坡灾害评价与预测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4]于德海,彭建兵.陕南公路软弱变质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15(4):559-563.

[5]于德海,彭建兵.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J].公路,2007,25(8):136-140.

篇4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突发,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使水稻产量的提高存在一定的难度,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1]。纵观水稻整个生育期,其中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低温冻害、内涝灾害、高温热害、台风冰雹灾害和雪灾等。芜湖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属南北冷暖气候交汇区,因而四季有时不太分明,会出现倒春寒现象;雨量充沛时可能一夜成涝灾;夏秋季交替不明显,秋后高温天气持续;亚热带台风虽不直接危害水稻生长,但其过境后的威力也很强大,为迁飞性害虫提供有利条件;冬季提早来临或下雪天提早,这些反常的季节表现都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早稻、单季稻和双晚稻生育期中所受自然灾害也有所不同[2]。现就芜湖地区水稻生育期和自然灾害进行总结,并提出防治措施。

1自然灾害类型

1早稻

芜湖县早稻播种一般在清明以后或谷雨前,7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中所受自然灾害有低温冻害和内涝灾害。

(1)低温冻害。主要发生在播种后的四叶期。由于低温、阴雨、冷害、深水灌溉,使秧苗呼吸受阻,缺氧窒息,营养物质失调,造成烂秧,并可能诱发病菌的侵染,使病害更严重。

(2)内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6月的黄梅雨季,此时正值早稻孕穗至抽穗灌浆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现在一夜成灾的现象时有发生,低洼稻田绝收现象也常有。另外,暴风雨可提早带来稻飞虱的危害。

1.2单季稻

芜湖县单季稻一般是在5月上旬播种,在6月中旬移栽。单季稻生育期所受自然灾害有内涝灾害和高温热害。

(1)内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6月的黄梅雨季,此时单季稻正处在分蘖期,是大田有效穗形成的关键期。若这时稻田淹水3~5 d,单位面积有效穗不足,难以达到高产。

(2)高温热害。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正值单季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 d),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日平均温度30 ℃以上就会对水稻生产产生不利影响[3-4]。孕穗期如遇35 ℃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 ℃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造成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绝收。

(3)台风灾害。台风虽然不直接危害当地水稻生长,但一般从芜湖县过境时形成大风和强降雨,一般发生在8—9月,以9月上中旬台风危害重。此时单季稻处于灌浆成熟期。台风过后,造成水稻倒伏,损失一般3~5成,严重的达7成甚至绝收。另外,台风可带来迁飞性害虫的危害,也会引起病害的暴发,如细菌性条纹叶枯病和稻曲病。

1.3双季晚稻

芜湖县双季晚稻是6月上中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双季晚稻生育期所受自然灾害有台风灾害和低温雪灾。

(1)台风灾害。一般发生在8—9月,此时台风灾害会带来迁飞性害虫,也会引起病害的暴发,如细菌性条纹叶枯病、稻瘟病。

(2)低温雪灾。一般发生在10月底,双季晚稻进入收获期。低温雪灾造成双季晚稻倒伏,时间长引起烂谷,因而增产不增收。

以上所述是芜湖县水稻生育期中遇到的几类主要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可根据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补偿机理采取补救措施,有的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切不可大意。面对自然灾害,首要的任务是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减少自然灾害。

2防治方法

2.1预防措施

主要是通过加强水稻的栽培管理来达到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5]。首先,要适时选购优质种子,早稻要选用早熟抗寒耐涝的品种,单季稻选用抗倒耐高温抗病品种,双季晚稻选用早熟抗病品种。其次,培育壮苗,适时栽培,芜湖县早稻一般是在5月15—20日移栽,近年来早稻直播面积逐年增加,因此早稻直播应选择清明后气温相对平稳上升的时候抢播,避开低温冻害天气,另外,采取地膜旱育的技术培育早稻壮苗;单季稻应控制在立秋后抽穗,也应避免立秋后气温转变期的影响,通过水肥管理和适时收获也可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强水肥的管理可以提早成熟。如单季稻后期遇稻飞虱的暴发,可选择收割早熟的品种,在低温雪灾来临时,应选择收割早熟的双季晚稻。

2.2治理方法

首先,根据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补偿机理采取补救措施,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可减轻灾害的危害程度。如单季稻遇到高温热害天气时,可以对稻田灌溉深水,改变田间小气候,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对发生内涝的稻田,除及时排水外,要清洗叶片上的泥土,适当的增施氮肥,加强养分以促进生长;另外,要适时烤田,控制好无效分蘖,增强植株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对倒伏的水稻田块,可以用人工扶持的办法使水稻直立生长;对台风带来的迁飞性害虫和病害的暴发,可以提早用药防治。

总之,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搞好田间管理,以减小因天气变化对水稻生长进程的影响,发挥水稻的最大增产潜力。

3参考文献

[1] 邱新法,曾燕,黄翠银.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23(3):356-360.

[2] 龚绍先.粮食作物与气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51-02

一、课标理解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本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它们之所以分布在这些区域的原因,特别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方面的原因,能够运用所学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实例,如:汶川地震、台风海燕等,来加深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却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内容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在结构上呈现了中国自然灾害三方面的特点,每个特点中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及思考题,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图表及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各个特点。此外,在本节的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大、农业灾情严重,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常听说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应该还是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并没有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更加系统、清晰地认识这些灾害的特点。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展示、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更好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大国国情。

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分析阐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并能分析这些地域分异特点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的认识,使学生们能够树立因地、因时的防灾减灾区域观,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2)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4)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难点: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导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导案上主要呈现“课程标准”、“问题导学”和“优培导练”等。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习,并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意图: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问题启思,生成新问题。)

2.导入。视频播放“台风海燕”,学生感受台风海燕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引入该节课的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3.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多种自然灾害

PPT展示我国发生过的多种自然灾害,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简明扼要地叙述所展示的各种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等,以便说明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要性。看图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这些灾害类型外,还能想到哪些在我国发生过的灾害类型?(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台风、海啸、森林火灾等)。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在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现状,从而有助于达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PPT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全球板块分布图,我国的地形图。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温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地形、降水、气候、板块构造、海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形成的气候条件、板块位置、地质条件等这些致灾因子,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各种致灾因子所对应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并对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举例,并在PPT上动态展现各种具体的灾害类型的分布。问题探究: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东南沿海:台风。探究延伸:进一步探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几个灾害带?(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三――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

对比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和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成灾人口多。根据来源于民政部的资料显示,不难得出:我国农业灾情严重。再以“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为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我国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

问题探究: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对比分析”这种方法。)

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四道选择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馈、记忆的积极性。)

篇6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我们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复习的重要知识载体。教育教学过程是否能顺利实施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选用的教材有密切的关系。因而,选用科学合理的教材非常重要。

我们学校是选用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本人在使用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和触动,也有一些困惑和看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必修一和必修二分别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简述人地关系,必修三是在上述的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等七个选修模块则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因而,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十个模块形成一个整体,遵循规范性、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原则,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内容主要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产生机制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强调人类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以及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掌握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的重要性。教材内容的设计是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自然灾害”为重点,以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为案例。本套教材内容的选择突出时代的需求和国家的需求,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材内容的编写总体布局还有以下几个亮点:1、每一章节前设置“引言总述”,简述各章节学习的背景、意义。“引言总述”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使新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2、每一章前呈现各章节的“学习目标要求”,突出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重点。学生学习“学习目标要求”,有利于增强学习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3、各章节的教材内容除正文内容外,还设置了丰富的阅读资料、地图、图表、景观图、示意图、思考题、活动题等内容。“地图、图表、景观图、示意图”等图表内容形象逼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地图、图表、景观图、示意图”等图表内容有利于突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诱发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阅读”内容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和相关内容的诠释,学生学习“阅读”内容,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和认知水平。“思考题”、“活动题”等活动内容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参与“思考题”、“活动题”等活动内容的实践与探究,不但能强化、巩固相关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还能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与技巧等。因而,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总体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有: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列举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和评估中的作用;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标准要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构建的教材内容上都有呈现。第一章第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对应的内容标准“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对应的内容标准“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第一章第三节内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对应的内容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对应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中国的地质灾害”对应的内容标准“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中国的水文灾害”及第四节内容“中国的气象灾害”对应的内容标准“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第二章第五节内容“中国的生物灾害”对应的内容标准“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第三章第一节内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对应的内容标准“列举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和评估中的作用;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及第三节内容“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对应的内容标准“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因而,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编写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构建教材内容的,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

因而,选择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是我们能落实高中地理课程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标准要求,顺利完成高中地理相关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然而,本人在使用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5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在一些环节的实施还是感到比较棘手,有些困惑。

1、教科书中每一章前都有呈现各章节的“学习目标”,为何不同时呈现各章节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呢?我们师生都拥有教科书,但是学生手头并没有课程标准。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和高考命题的依据,体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如果在每章前能同时展示学习目标要求和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不但能明白每章节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而且能清楚要理解掌握的重点内容,那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2、教材中有些章节的教学内容欠严谨,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如教材第29页“青藏高原灾害带”。教材正文内容介绍:“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青藏高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风雪、地震、雪崩等”能理解,但对于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有“寒潮”就比较费解!教材第9页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寒潮”,正文内容介绍“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由此可见,寒潮是指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入侵,导致冷空气所经之处气温骤降。而青藏高原海拔高,北方冷空气不易入侵,受寒潮影响应该比较小,寒潮灾害应该比较少。再如教材第57页“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图2.44“我国松毛虫危害区”。图中内容呈现:“我国马尾松毛虫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落叶松毛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教学用书第79页右侧的教材内容诠释却注释为“马尾松毛虫主要分布于中温带,而落叶松毛虫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马尾松毛虫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中温带还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落叶松毛虫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还是中温带地区呢?又如教材第25页“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表现”,教材的正文内容介绍:“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是旱灾多发区”。而教材第45页“我国的气象灾害,教材的正文内容却介绍:“全国有四个旱灾多发区,即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我国旱灾较严重的地区除华北地区外,是东北平原严重还是华南、西南、江淮地区呢?

3、教科书中有些章节教学内容的选择欠合理。标题下的正文内容应该是为了诠释、说明标题的观点或结论,而本套教材有些章节的正文内容与标题的观点并非一致,有文不答题的感觉。如教材第24―29页“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材以“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三个小标题来呈现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但是 “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标题下正文内容后半部分内容却主要介绍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标题下正文内容的后半部分却主要介绍我国东西部农业灾害的地域差异;“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标题下的正文内容却只以“我国6个灾害带的主要灾种及原因”来呈现。教学内容中有些章节的一些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诠释,学生学习本套教材后,在做相关的习题时不知如何把握。如教材第13页“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教材把洪涝灾害归为水文灾害,而有些教材或习题把洪涝灾害归为气象灾害。又如教材第7页“热带气旋”,对于风力达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不同海区有不同的称呼“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称其为台风,而大西洋、加勒比海、北太平洋东部称飓风,印度洋称旋风”。本人认为,教材编写时若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在正文底部用小字体加以注释说明。

4、教科书中有些章节的活动题、思考题设置的梯度把握不好。活动题、思考题的设置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本套教材的有些章节活动题、思考题设置的梯度把握不好,有些题目的难度较低,根本达不到活动题、思考题设置的目标要求;而有些章节的有些内容是有必要设置活动内容以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本套教材却没有深挖。如教材第33页思考题“为什么我国地震灾害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教材第30页第一自然段正文内容有介绍“地震规模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教材第31页第一自然段正文内容又介绍“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对于设置的思考题“为什么我国地震灾害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教材的正文内容已经介绍得很详细、很明白,设置这样的思考题,对于高中学生,显然难度梯度不够。本人认为,如果在正文内容只介绍我国地震及地震灾情特点,然后呈现我国东西部经济、人口等方面东西部差异的图表内容,再设置相关的思考题,思考题的难度梯度就较为合理。又如教材第7页主要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教材内容呈现“热带气旋(台风)剖面图”,这一知识就有许多角度可以设置活动、思考内容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为什么台风中心为无风少云、干暖的天气?为什么是台风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而不是台风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如何辩证地评价台风灾害?”但本套教材却没有去挖掘。

篇7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夏季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知识二、山体滑坡灾害常识

当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夏季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知识三、泥石流灾害常识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当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夏季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知识四、雷电的危害常识

当遇雷电天气时,在室内者,不要靠近窗户、尽可能远离电灯、电话、室外天线的引线等;要迅速切断电视机电源。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

2、不能在大树下躲避雷雨。

3、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4、雷雨天气在户外行走时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看过“夏季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知识”的人还看了:

1.预防自然灾害安全知识

2.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教育

篇8

一、切实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准备。

各乡镇要按照应急救灾预案,立即组织人员对各避灾点物资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重新梳理避灾点救灾应急物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更要充分考虑应对大灾的需要,在现有的储备基础上,增加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同时建立健全避灾点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自然灾害避灾应急储备物资,指定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防止仓储过程中物资的流失和不当损耗。避灾任务结束后,要及时收回避灾物资,妥善保管自然灾害避灾应急储备物资。要完善报告制度,建立登记台帐,准确记录储备和使用情况,损耗物资应及时补充,确保账物相符。

二、切实做好灾情信息管理工作。

各乡镇民政助理员要加强与乡镇防汛办沟通协调,及时掌握灾情信息,及时做好灾情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对群众紧急转移安置以及灾民生活安排、医疗救助、因灾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农牧渔业损失等情况,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县民政局救灾救济科。要严格执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切实提高灾情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确保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上报灾情;特别是对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灾害过程,要及时电话告知县民政局后,报表上报灾情,对于未定性或难以定性的灾害过程,要及时通过电话和书面形式客观报送有关信息。

三、切实做好紧急转移安置工作。

篇9

二、高校普遍缺乏预防灾害培训

虽然我国高校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里,城市具有一定的规划基础,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并且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校时参加由校方组织的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应对知识。但这只是属于新生入校中的常规安全教育,且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实际上是高校的应急安全教育并非全部纳入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目前的预防教育全凭各高校的意愿来进行,而绝大部分高校很少会重视这样的教育和训练,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而且举行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的消防系统在推动次教育。而高校自觉、长期地举办预防灾害的培训很少,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以讲座、宣传展示栏、观看影像资料等枯燥理论形式进行,并且参加讲座的学生也只是少数部分,未能使全体新生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因此大部分不具备预防灾害的能力。很少有高校积极主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参加演习,这就使高校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的应对能力不强,不会常见的自救技能,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时,后果将不堪想象。

三、如何落实高校防灾培训

篇10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入东 2公里,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小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人。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xx(社区主任)

副组长:xx(社区党支部书记)

成 员:xx(副主任) xx(委员) xx(委员) xx(委员)xx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3)成员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社区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社区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社区居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社区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篇11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极具破坏性和随机性。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虽然发生的频率小,但是却会给桥梁、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带来灾难性的毁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我国的桥梁建设也将自然灾害的预防系数作为桥梁等级和结构设计的一个标准。当自然灾害超过了桥梁的承受范围,将导致桥梁的毁损甚至坍塌。为了进一步防范桥梁灾害的发生,降低自然灾害的冲击力度,桥梁建设单位和养护单位都需要做好准备防范灾害发生。

1 桥梁灾害的防治措施

1.1 做好桥梁灾害的日常防治和养护工作

1.1.1 建立灾害防治机构,构建专业养护队伍

在公路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灾害防治机构,严格执行桥梁、隧道、公路等交通设施的检查和养护工作。灾害防治机构要针对当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时安排定期检查,组织对辖区内桥梁的检查报告工作,对于危桥要及时进行加固维修,防止出现桥梁事故。针对防治机构内的日常养护工作,制定考核和监督机制,明确工程师的责任制度,提高防治机构的责任意识。要构建专门的养护队伍,按照区划对辖区内的桥梁进行专业养护,提高养护队伍的专业能力,保证掌握桥梁的基本状况,对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抢修,提高专业队伍的责任意识。

1.1.2 设立桥梁系统档案,强化危桥加固养护

在灾害防治机构内部要设立专门的桥梁数据整理部门,要建立桥梁信息系统,对桥梁的设计、竣工数据、意外损害、补救情况、车辆通过情况等数据都要进行详细的收集和记录,要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实现一桥一档的数字化信息库建设。根据相关的桥梁信息和实际桥梁状况,对桥梁的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要针对危桥制定具体的加固方案,防止桥梁出现危险。

1.2 提前做好特殊阶段的桥梁灾害防治工作

1.2.1 开展汛前灾害防治技术检查,预防可能发生的洪水危害

在每年汛期即将来临时,针对桥梁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必要准备,同时要加强对桥梁的技术检查,做好抢修准备工作。对于桥梁的墩台等构造物,要做好护坡工作,检查桥梁的挡墙结构等是否完好,查看桥梁主体的坚固性,防止出现桥梁被损害、冲空的现象。检查桥梁上方是否有杂草、石块等物体,防止出现杂物淤塞河道的现象。要对桥梁上游河道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河道变化,河道破坏现象。针对桥梁上方的水库必须要做好检查和防治工作,减轻汛期防水对桥梁的冲刷破坏。做好河流的清淤和加固工作,防止大型漂浮物进入桥孔。

1.2.2 针对不同河流状况,做好冰冻害防治工作

桥梁的冰冻害防治工作需要结合本地的气候与天气特点,做好调查和分析工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治理效果。对于河流量较小,水源较少的河流,其会在冬季出现河流结冰现象,水流受到河流冰面的压力所迫,导致水流突破冰面,水面上升甚至会没过桥洞,使桥孔发生阻塞。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溢出河岸,使路面出现冰冻现象。针对这样的河流,首先要检查河流周围的情况,如果出现洼地可以建筑土坝截流。针对河床纵坡较小的河流,可以在桥位下游建筑土坝,使桥梁的上下游形成水池。当出现河面结冰现象时,可在水池上方挖掘人字形冰沟,并在水池下游挖掘土坝,使水池内的水流出,从冰层下方自由流动。

1.2.3 分析山区桥梁自然环境,应对泥石流自然灾害

泥石流灾害是山区自然灾害中危害极强的灾害之一,对于泥石流灾害防治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找出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从而做好泥石流防治工作。在粘土土质状况下的山区,泥石流多为粘性泥石流。粘性泥石流发生时会裹挟着大量的粘土、粉土和石块,并以粘稠状态的整体运动作为运动形式,一般这种泥石流的破坏力极大,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冲击力。在粉状土质山区,经常发生的泥石流是稀性泥石流或泥流。这种泥石流的破坏力相对较小,其中的粘土和粉土含量小,水无法与固体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因此,冲击力相对较小。针对不同的泥石流种类,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要强化对日常生物防护措施的实施,要做好泥石流的改道引导工作。

2 桥梁灾害的抢修措施

2.1 针对洪水冲击做好抢修工作

当发生洪水灾害时,灾害防治部门一定要做好引流分洪工作,要针对不同的措施采取不同的抢修手段。当发现洪水水量冲击墩台和护坡时,要及时做好抛石、沉砂等紧急措施。当出现特大洪水时,要经过批准,利用炸药炸掉桥头以宣泄洪水、保护主体。当出现洪水冲毁桥梁的情况时,要及时做好通报工作,抢修便道,要快速利用可使用材料,在桥梁附近的狭窄河段上抢修便道。

2.2 针对冰冻时期做好抢修工作

当预测到气温变化情况,可能导致河流冰冻时,要及时做好防护工作。在解冻前,对桥梁上游的冰层进行调查,在流速减慢的河流浅滩处要及时做好抢护工作,设置悬梯、跳板以利于防护工作的开展。在河流将要解冻时对将下游的冰面进行爆破,减少河流的拥堵现象,防止冰块阻塞河道。

2.3 针对已发生泥石流做好抢修工作

对于泥石流灾害,要根据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规模科学的制定疏导和抢修工作。当泥石流的规模较小时,可以利用疏导措施,将河道的淤泥清除出去。当泥石流的规模较大时,要及时进行疏导,采用改道的方式,使桥梁能够在冲积扇的上游跨越,减少泥石流对桥梁的冲击。

3 结束语

针对桥梁灾害的防治和抢修工作,应首先以预防和养护为主,提高桥梁的坚固性,根据桥梁的使用情况对桥梁及时进行加固和修护,防止桥梁出现大的问题。当已经发生桥梁灾害时,要针对不同的灾害及时组织抢修工作,保证人们的安全通行,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汤柏江,贾群.浅析京津塘高速桥梁检查和预防性养护[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

篇12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 A

基本概况:合肥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全市常住人口460万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经过不懈奋斗,合肥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0年我国就先后发生旱涝灾害、特大地震、流域性洪水、局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灾害,不由让人再次深思。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七十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八十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存在问题

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过去我国体制中国家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对有关防灾减灾的部门不少,比如民政部有减灾委员会,水利部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地震局有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国土部又负责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农林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自然灾害防治,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发各的文件,各统计各的数据,各组织各的行业开展工作,于是乎基层政府应接不暇。比如这次地震,各个部门为了显示自己所做了很多工作,很重要,先后派出多路工作组下基层,基层的政府群众除了要组织抢险,还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上级领导,可谓苦不堪言。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体制不畅、政出多门的现状,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按照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情的原则,有利于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利于各专项经费的直接下达,避免多渠道、多环节、多层次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综合、专业性防灾减灾预备队伍,有利于突发特大灾害后第一时间依靠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投入抢治,有利于专业性人员的培养,总之,我们认为成立国家级专业防灾抗灾减灾委员会,是进一步进行机构改革和精兵简政、全面行使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大势所趋。

三、建议与措施

一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三要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灾害管理是市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五是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篇13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34-02

随着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各种资源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地球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面对频繁的地质工程建设,各种的自然资源也逐渐地呈现出匮乏的趋势,而且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1 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是一个土木工程中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有岩石和土地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对其进行科学性地整治或者合理地改造。在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开设地质工程学学科,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地质勘探已经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展开研究。这一学科主要是针对地质工程的建设而展开的。从矿山工程的规划、实施,以至工程的竣工,包括工程运行的后期影响等等,整个的过程都会对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现状产生各种影响。地质工程学所研究的,就是其中涉及与地质有关的问题,研究范畴涵盖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

地质灾害,简称为“地灾”,即为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地质活动的异常而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一旦地质灾害来临,其所发生的地质现象,爆发的威力,不仅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还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其中形成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当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使地质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为“第一环境问题”;如果由于是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的地质环境破坏,则属于是人为灾害,即为“第二环境问题”。

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环境是赖以维持生命的载体。对于自然因素所引发的灾害,人类是无法抗拒的,那么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将灾害再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而由于人类的活动而给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则需要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并付诸实际。中国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条例已经于2003年11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并且在2004年3月份开始正式实施。在“条例”中,对于地质灾害以明确的界定,即所谓的“地质灾害”,是一些在地质活动的影响下,而引发的诸如泥石流、滑坡以及地面出现裂缝或者是山体崩塌等的各种地质变化,这些地质作用主要是在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其直接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在各种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的威力之大,其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了20%~30%。着重研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我国地质灾害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在很多地区呈现出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状况。加之全球生态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作为一个农民大国,中国在近些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处于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经济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泥石流的破坏等等,使这样的地区成为了灾情严重的地区,并因此而导致越加贫困。

2.1 自然因素的存在

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了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①地形地貌特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绵竹市处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作为一个水系丰富的地方,也成为了山洪暴发的危险之地。从地形特点上来看,绵竹市的地貌形态高差悬殊,西北部为山地区,山区的河谷的落差很大,非常的陡峭。山地区的支流也发源于这里,呈现出树枝状的分布特点。从地貌特点来看,这里呈现出高山、中山和低山,而且东南侧位平原。在平原的斜坡处的平原,都呈现出一级阶地冲洪积扇状。

②水文气候特点。在四川盆地中,绵竹市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天赶海,消极多暴雨,洪涝贫乏,冬季连绵阴雨不断。

③地质环境特点。地质环境特点在西北部的山区体现得较为明显。断裂发育,褶皱多表现为方向多变的推覆体内部的次级褶皱,而且陡倾和平缓性并存,这里岩体破裂,而且各种裂隙已经呈现出来。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一旦有外界条件的刺激,就很容易形成自然灾害。

2.2 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所有的地质灾害中,超过一半以上都与人为因素有关。乱砍乱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等,都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在山区地带,如果大面积毁林,并且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就会在进行大量的开发利用之后,特别是矿山的开采,不但使植被遭到了破坏,而且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产生出来的大量矿渣和废土被倾倒与河流当中,一旦造成河道的淤积,那么,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河水流量猛增,泥石流灾害就很有可能会形成。

山区地带出现地震,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因素。随着地震的发生,各种地质灾害都会出现,而且多处频发。经历了地震之后,也会留下灾害的隐患。加之外界因素的刺激,一些较为地质较为脆弱的地带成为了灾害多发地。而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做好防止措施的重点地区。

3 地质灾害的防治

发生地质灾害,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具有受灾体,也要具有灾害体。那么,灾害多发地进行灾害防治,也要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为了将灾害的活动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将可能性的灾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灾害体活动的能量降低,以使灾害活动所发挥的能力减弱。我们都知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灾体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灾体提高防御能力,尽量避免遭到破坏。

①地质灾害勘察。鉴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状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就需要对灾害多发地的地质勘测工作加大力度。成立专门的勘察小组和调查小组,对于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进行调查,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从地质的特点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都要进行评估,并定期地深入现场进行观察。

②保护和治理区域自然环境。对于灾害频发地,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各种力量进行自然保护。将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就会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更为有利于灾害的防止。将跟踪技术应用到其中,建立灾情档案以及防止数据库,一旦有相关的异常状况发生,就会迅速地将信息出去,从而得到多方的支持。灾情预警系统作为动态的系统平台,可以为有关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了灾情防治水平。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工程类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入了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彭小建,程伟,陈小丽.谈谈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J].城市建设,201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