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教育网上培训

医学教育网上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教育网上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教育网上培训

篇1

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多种方式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体系,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仍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不少人仍对网络继续教育表现得不屑一顾。主要表现有:如国家Ⅰ类或省级Ⅰ类学分的取得主要仍是通过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尽管费用高、时间长、路途远,且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人员主要是单位骨干和行政领导,而大多数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机会[2]。再有,地方和军队学分授予试行办法中对自学的学分授予还未形成较为科学的考评方法,如按《试行办法》的计分方法,在每年必须修满的学分中,靠自学所得学分不得超过5学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卫生主管部门对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不重视,也造成了部分卫生技术人员认识的不足[3]。

1.2网络教育的硬件配套不均

卫生部2006年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28个省(区、市)利用卫星和计算机网络开展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1/3的省(区、市)实施了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网络管理。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基层单位仍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原因之一是缺少安全的网络平台和必要的硬件设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普及[2]。在边远地区、县乡医院更是如此。

1.3网络教学质和量不高

我国网络继续教育的历史不长,网络继续教育研究队伍参差不齐,很多方面还在探索之中,没有成形网络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虽然可以实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远程教学,但仍不是继续教育项目的主要举办形式[2]。一方面,由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和技术有限,我国目前的医学远程教育系统还不够完善,资源分布还不尽人意,不能完全满足培训的实际要求,使得更多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仍采取面授的形式进行,也造成中心城市与边远城市的知识积累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学员通过网络学习的时间不统一,地域分散,决定了网络教学管理不能像传统授课那样对学员集中管理。因此如何进行规范的网络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是目前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1.4教学设计不够完善

对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来说,项目内容直接决定着项目的好坏。目前的网络教学内容品种较为单一,不够精简,内容的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覆盖面也需拓展。主要表现在临床操作、病例分析等相对全面、贴近临床的内容,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动态以及国际上各专业较前沿的知识和进展还不太多;部分专业知识版面不足;演示性内容不多等。

1.5继续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好医生网站是卫生部首家批准的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的网站,学员参加网上继续医学教育后可获得国家Ⅰ类或省级Ⅰ类学分,具有便捷、低廉、就近、新颖的特点。出于取得学分的需要,很多卫生技术人员过多关注了这类网站,而忽视对其他的非学分网站必要的了解和关注。

2对策

2.1更新学习观念

网络教育是构建现代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它对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课程和教材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教育需要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管理观等的转变。政策宣传到位是前提,使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认可网络教育这一新型学习方式,这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前提。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我国开展多年,其管理内容和模式仍有待完善与提高,应随着时展制定合理的学分考评方法,与现代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相适应。卫生主管部门也要进行观念的更新。不仅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也要重视网络教育的建设。计算机的普及和办公软件的应用是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教育的前提。加大对基层单位网络实施的投资与配套,注重硬件投入,确保技术支持。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地区。这也是解决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一步。

2.2加强软件建设

篇2

2系统设计目标与采用的技术

2.1总体设计目标

根据各级各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各级各类岗位培训和学历升级教育等管理方法,结合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从市级所有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到各医疗机构中卫技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继续教育学分的认证管理、各级各类岗位培训管理、学历升级管理,研究建立基于多级的医学教育管理方法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把继续医学教育、各级各类培训、考试考核等信息全部纳入一个整体,开发出基于工作流的多级在职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2采用的主要技术

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在VisualStudio2005平台上进行设计,用C#语言进行开发,Web页面开发采用技术,同时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了SQLServer2000。结合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多级分层的特点,我们在用户数量多、分布地区广,且数据流量少的医学教育网络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在业务逻辑复杂、用户数量少,且数据流量大的医学教育管理系统采用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如图1)。通过构成这种混合模式的体系结构,我们实现了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的各种功能。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相结合的处理,使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既可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越性,又可避免B/S结构在安全性、保密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缺点,以及C/S结构在异地查询浏览不够灵活等方面的缺点。

3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3.1多级分层结构设计

3.1.1按照管理结构角度设计

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为卫技人员。帮助卫技人员更方便、更轻松地参加各类医学教育、培训活动,有效解决工学矛盾问题,并能随时了解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有目的地制订学习计划;第二层为医疗机构科室,对大的医疗卫生单位,可下设科室,作为单位的科教管理子系统;第三层为参加在职医学教育的基本单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教育机构及其他相关卫生学术团体;第四层为各县(市、区)卫生局,汇总全市各县(市、区)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等开展情况,获取决策信息;第五层是市卫生局,对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等开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管理控制,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3.1.2按照技术组成结构设计

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各终端单位的软硬件子系统。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本单位参加在职医学教育人员的学分登记、汇总、统计、分析等工作及各级各类考试、考核、培训人员网上申报、查询,数据汇总到统计分析等,同时向数据中心上传这些数据,并下载属于自己的相关信息,如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成果获奖、、学分数、成绩、合格证发放数据等,是此系统的基础层和离散层。第二层是数据汇总中心子系统。该中心汇总全市所有各级各类考试、考核、培训、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成果获奖、及各级继续活动等数据,中心汇总了大量的数据,并承担繁重的交换、查询工作,是此系统的核心。同时各单位可根据不同的管辖范围在数据汇总中心进行相应的数据管理。

3.2功能模块的设计

结合医疗卫生系统的现状与实现信息系统的要求,本系统由在职医学教育基础信息管理、继教项目管理、中高级卫技人员继教学分管理、初级卫技人员在职教育管理、岗位培训管理、学历升级教育管理、公需科目管理、统计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

3.3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3.3.1建立了全市医学教育管理共享数据资源库与全市卫技人员在职医学教育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市级继教项目的申报、学分管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岗位培训及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管理功能以及对地市中心、县(市、区)卫生局、医疗卫生机构、科室、卫技人员个人之间一体化的网络协同管理、业务流程集合管理和网络跟踪管理等。规范了在职医学教育的管理行为,为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在职医学教育管理工具。

3.3.2实现了从网上申报、查询,各类数据采集、数据汇总到统计分析、报表上传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及各级各类在职医学教育量化考核管理评价系统,彻底摆脱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减轻了管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在职医学教育数据处理能力与管理工作效率。

3.3.3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扩充性,并为医疗机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了医疗机构内部各管理系统的横向与纵向集成,同时又能实现远程信息维护和管理。

3.3.4系统界面操作简单方便,用户易学易用,且易维护。

3.3.5系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安全保密性。特定的人员只能在权限内对系统进行特定的操作,实现操作的一一对应性。

4系统应用效果

基于Web多级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在职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各级管理员若想了解所辖区卫技人员的医学教育参加情况,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上就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对存储于系统中的管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听取汇报或阅读书面材料,实现了管理过程的规范、公开和公正,使传统的结果管理(静态)变为目前的过程管理(动态),有利于上级单位监控下一级单位的管理行为。该系统规范了管理程序,简化了管理环节,整合了在职医学教育的信息资源,方便了信息的采集与,提供了实时的信息传送,实现了实时动态管理,增强了在职医学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了在职医学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

4.1规范了管理行为,提高了管理质量通过建立五个权限不同的系统平台,使个人与各级管理部门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管理环节上脉络清析,环环相扣,避免了传统管理上出了状况互相推诿及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等人为现象,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篇3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完善教育制度,健全教育体系作为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根本保证。要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和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把促进全员学习、建设学习型单位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落实管理职能部门和负责人,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自觉性;要制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切实落实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扩大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学分达标率。

二、严格管理,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认真落实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继教委)《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制度与配套政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分授予环节的管理,适时制订适合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标准,保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果;要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国继教委和省级继教委每年抽样检查的项目数量不低于其审批数量的10%,抽样检查情况将作为评估各地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落实卫生部和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把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各级继教委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较好、质量较高、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采取警告、内部批评、通报批评、取消项目举办资格等措施给予处罚。

(五)加强对社团组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全国性社团组织只可举办国家级和省级Ⅰ类学分项目,国家级项目要报全国继教委审批;全国性社团组织举办的省级I类学分项目归口到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管理。上述6个社团组织应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报全国继教委备案。全国继教委于每年1月和7月公布评审结果,供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六)规范专业性杂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管理。经省级及以上继教委批准的专业性杂志可授予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不得授予Ⅰ类学分(每年所授学分数不得超过5学分)。

(七)加强对异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管理。充分发挥省级继教委和学科专家组的作用,加强对异地举办项目的监督检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异地举办项目的单位,包括国家级项目、全国继教委公布的社团组织举办的项目,以及其他跨省(区、市)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在项目举办2周前向举办地省级继教委办公室报送备案材料,接受当地继教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全国继教委和省级继教委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法规、政策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各级继教委要注重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九)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的培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承办单位应对各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国家有关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和学分授予的管理规定,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职责,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举办水平,保证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十)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和项目的申报、审批办法。经批准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机构应每年将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单位名单及受训人数报全国继教委和省级继教委备案,接受继教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Ⅰ类学分的,应由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经学员所在地的省级继教委核准后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

(十一)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网上申报、评审和执行情况信息反馈系统。加快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化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反馈体系,实时了解和掌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学分完成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全国继教委在国家级系统中尽快开发适合省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供各地选用。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多功能、高效率、方便适用的信息管理与传输体系。

三、围绕卫生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十二)探索东部支援西部、城市支援农村的继续医学教育途径和方式,积极推广适合农村基层应用的适宜技术。东部发达省份要充分发挥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帮助教育资源欠缺的地区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采取举办培训班、支援师资和教材、送项目到西部等方式,丰富西部的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为西部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十三)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技术骨干培训机制和制度。通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业务进修班,定期选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骨干脱产进修,组织适宜技术推广等形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业务骨干。

(十四)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按照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并参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要求进行管理,健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培训项目,“*”期间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轮训一遍,对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专业技能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活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人事部等5部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经过岗位培训的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提供具有全科医学特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全科医学继续教育,适时推出一批高水平的全科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监督等卫生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增加护理、药学、检验等医学相关技术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充分利用各种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与医疗卫生各项重点工作紧密配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将各种符合卫生技术人员实际需要的高质量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活动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进行管理。

(*)认真开展面向全体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推广临床诊疗规范、适宜医疗技术、合理用药指导原则,广泛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以及医德医风、医学伦理、卫生法律法规、医药购销领域防控商业贿赂相关政策等方面知识的全员培训,促进卫生技术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增强能力,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十八)积极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可及性,扩大继续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方便地学习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规范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适用范围和学分授予标准,推动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十九)加强现代远程医学教育的视听教材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高等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网站的积极性,组织制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视听教材。要注意发挥各类机构和人员的优势与特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全国继教委要研究论证远程教育的课件目录,指导视听教材的建设;建立优秀课件评审制度,选择内容适宜、教学效果好的课件进行推广。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管理

篇4

继续护理教育管理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软件系统由系统登陆、人员信息管理与维护、活动信息维护与举办、学分管理系统及人员与学分查询系统组成。登陆采用网络的方式在任意一台网络连通的计算机上登陆系统并进行操作。人员信息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科室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及人员变动信息三方面的维护,完成科室和人员的添加、修改、删除、位置调整、科室合并、注销等功能。活动信息维护与举办由项目活动维护与举办、集体活动维护与举办、个人活动维护与举办组成,实现活动项目的设置管理、起始时间确定、考勤考核授分、IC卡划卡确认等功能。人员与学分查询主要完成个人学分与得分查询、个人达标与人员达标查询、达标情况统计。硬件系统分为IC卡和POS机,IC卡为非接触式,卡内记录学员的基本身份信息,用于身份验证和考勤刷卡;POS机用于举办课程时采集考勤的硬件设备,采用GPRS网络传输方式传输课程和考勤记录。

1.3系统特点

①设计理念先进。系统设计融入了先进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理念,界面简洁、清新,增强了用户的感观和体验效果。②系统功能强大。实现了对教育项目的全程管理。③安全设计周密。包括系统应用的宽带安全、GPRS网络传输、数据安全、系统安全。④权限管理严谨。其中项目设置功能、数据分类管理和刷卡操作管理三级访问实现权限控制。

1.4运行环境

继续护理教育管理系统是基于客户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模式来运行于联机网络内,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均为在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操作系统运行。

1.5应用方法

①护理部组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实施网络后台录入,建立护理人员基本信息库。②制定医院IC卡技术的继续护理教育网络授分管理相关制度规定与操作流程。③结合管理系统功能、制度流程和使用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④在部分科室试运行,改进与完善流程与方法,向全院推行。⑤完成全年继续教育活动管理并授予个人学分,对管理继续教育管理情况进行汇总排序,前10名科室纳入综合质量评价,年终给予奖励。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IC卡继续教育网络管理系统前后影响因素比较。

3讨论

3.1实现了继续护理教育网络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一些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效改进了学分档案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但这些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般为局域网,仅能达到满足自身管理的基本需求,而系统如何与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联网,以方便完成学分的验证工作,如何与远程教育联网,使护理技术人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完成网上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学分等问题均未很好解决。我院通过继续护理教育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及时地与省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网,使继续护理教育学分得到准确验证,个人持IC卡在终端POS机上刷卡,即可获得省卫生行政部门准确验证的有效学分,避免了各类教育信息错误和不准确问题的发生,为科学管理继续护理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3.2提高了继续护理教育管理效率

继续教育创新发展问题是探索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的有效途径,其管理工作离不开对大量信息、数据的存储与查询,靠人工录入、检索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表1中显示,应用继续护理教育网络管理系统后,学分录入准确率、学分审核正确率明显提高,学分考核统计时间及查询时间明显缩短(P<0.05)。这与系统应用后个人持IC卡在POS机上刷卡便能及时准确录入继续教育学分及相关信息有关。学分达标情况查询简便易行,登陆省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站,输入IC卡号和查询时间,便可查询到个人学分情况,克服了以往大量的手工登记、计算和制表工作的弊端,减轻了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继续教育管理效率。

篇5

中国西部地区一般是指西南五省区市和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新疆人口为196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共有47个民族成份[1]。

又如,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现有人口221.8万,人口密度为1.7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十分之一。全区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阿里、藏北那曲,人口特别稀少,往往百里不见人烟[2]。

尽管中国政府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中,不断加强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又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这些决定和构想对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一定的普及、推动和提高作用,但医疗卫生工作条件较差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现状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改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不仅对于中国医疗卫生总体水平的提高,会有直接作用,而且也会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尚处于发展中和暂时落后的国家,也有一定可借鉴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跨越式”改变西部地区医疗卫生现状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开展医学远程教育。

2远程教育

2.1远程教育的特点

2.1.1可以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是同步或异步方式教学。学习者可以不受自身工作条件的限制,在只需有终端接收设备(计算机或电视机)的条件下,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内容和信息。这种教育不同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方式。

2.1.2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针对每一个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体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它能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

2.1.3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可使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与传统班级课堂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相比,它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开发大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2.1.4有利于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益

它可以把最优秀的教师集中在一起授课,让更多的人同时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益。远程教育的这些特点,能够针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有效普及和提高当地医疗卫生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这也正是他们了解国内和世界前沿学科动态的理想方式。

2.2远程教育的开展方式

2.2.1网络教育(学历教育)在试点的基础上,教育部近几年分批在全国比较知名的高校中已批准67所高校和中央电视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进行网络教育。这68所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中,有13家院校提供医学远程教育,涉及基础医学、中医、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共工程、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十余个医学相关专业[3]。他们的教学方式或采用“地网”,或采用“天网+地网”形式,主要的学习功能模块有实时授课、网络点播、在线答疑、电子留言,网络作业、资源连接等。学历层次包括专科,专升本。

2.2.2医学网站(非学历教育)除教育部批准的试点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提供的学历教育外,另有好医生网、37℃网等网站在非学历医学远程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好医生网站是卫生部批准的医学专业信息网站,是药监局批准的经营性医药网站,也是目前卫生部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可以进行网上远程医学教育,并有权授予国家一类继续教育学分的医学教育网站。该网站拥有国内最强大的学术阵容做后盾,开设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如:继续教育,卫星远程教育,考试辅导,岗位教育等;医院科教领域的信息管理技术,如: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专家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等;医药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如:DIS,Online-Training,SMS等。其中卫星第一频道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为主要内容;第二频道侧重国内著名医院的手术直播和手术点评;第三频道主要内容为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辅导。通过网站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学习和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还可以获得继续教育学分,满足医务人员业务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需要。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对550万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以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4]。

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和学术性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司的网站也开展着有关医疗卫生教育或继续教育工作。

2.2.3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实现对医学资料(包括数据、文本、图片和声像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它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远程会诊是一种两地或多地医生交互式共享病人诊断信息,特别是放射学图像、超声图像、病理检查、心电图、血压等多种报告的分析诊断过程。最终诊断报告由本地医生提出,异地专家只是提供参考意见,以协助本地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远程会诊包括:治疗方案会诊、手术方案会诊、明确临床诊断会诊等。远程诊断是在分享医学影像及其他各种诊断信息的基础上,最终诊断报告由远在异地的专家签署。它涉及到图像的数据采集、压缩、传送、解压缩、处理和显示等各个技术环节。远程诊断:包括病理诊断、放射学诊断、皮肤病诊断、超声诊断、内镜诊断等。在开展医学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一些较传统的方式也起着很大作用。比如,通过播放光盘和收看有线电视来获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对医学远程教育思考

3.1转变观念,提高对远程教育的再认识

20世纪后期以来,知识的增长呈现爆炸趋势,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是多种渠道的,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不仅是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学习理念的一次革命。虽然,远程教育的开展在我国时间并不很长,但以其灵活性、普及性、终身性和共享性的明显特点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中国西部,由于其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实施远程教育,对这里的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进而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时展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早行动早受益;行动范围越大,受益面积越广。而且要将这种对远程教育的认识,通过方案规划,经费投入,人员培养等环节加以落实。

3.2共享资源与标准化

3.2.1资源共享在开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资源建设与开发无疑是项基础性工作。在资源建设中往往存在资源较少,即“有路无车和有车无货”的问题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现在西部地区已建起许多网站,但实用内容较少,有的甚至仅是一个简单的网页,没有可连接的实际内容;有的则是内容和水平较差,是一种低层次重复。这种形式的网站是对资金,时间和人才的浪费。因此,必须要花大的精力和投入加强资源建设。在共享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时,还应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印刷资料和电子光盘资料一并加强建设和共享。

3.2.2标准化我国目前远程医疗尚无统一制式,信息传输存在着通讯信道不同、应用软硬件不一致、设备不兼容等问题。为共享资源,我们需要有一个国家统一的并力求于国际接轨的标准以推动远程医学教育健康发展。

3.3建立并完善远程医学教育中的法规远程医学中的法律、法规涉及到远程医学能否长期有效开展的问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医疗信息可能涉及司法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现行的法律规定要求使用“书面的”、“签字的”或“原始的”资料才具有法律效力,而对电子病历、电子医疗文书、电子文档、电子签名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已有的法律法规中,既有从国家宪法和部门法的高度对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活动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约束,也有直接约束计算机安全、国际互联网安全的法规,还有对信息内容、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产品授权审批的规定。但是,目前尚未见到有针对企业级或部门级的局域网管理法规,更没有信息化医院从业自律和他律的法规性规定。

3.4加强对远程教育的规范管理

3.4.1卫生部对规范管理的要求在《卫生部关于印发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写到:“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卫生服务的需求,须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建立终生教育体制,以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指出,“远程医学教育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使广大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得知识的一种全新教育手段,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对于采用远程教育开展医学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卫生部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为了规范管理,在一些具体条款上也做了相应规定。如要求“远程医学教育的服务对象以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审核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等教学项目或课程。”在管理上要求“远程医学教育实行行业管理。由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实施。卫生部负责远程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管理,远程医学教育规化的制定,远程医学教育制度的督导和检查;负责对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卫星网络、计算机网站的资格进行审批和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统筹规划下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远程医学教育规化、实施细则,协调、督导和检查远程医学教育工作。负责审批和管理当地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教学站。”

另外还规定了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和学分的批准程序及授予标准。这些规定和要求对开展远程医学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3.4.2教育部对规范管理的要求为规范管理,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主要有:《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的通知》。

这些文件不仅有对开展远程教育的构想、条件,还有对教学环节中的质量监控,学籍及证书管理以及评估等问题的规定,它对于加强和规范远程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篇6

1.1成人教育网络化教学的必要性

成人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成人教育的管理必须是开放式的。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是对在职人员现有知识的补充、扩展。社会的发展对脑力劳动者提出了终生学习要求,政府和企业也把继续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人们不再满足单一的教育方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爱好和自己知识的不足点,有目的地选择培训内容。利用校园网发展成人教育具有较好的交互性能,学生可以自由地开展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研究。利用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把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再通过评估系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据此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观点提交给老师,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切磋探讨,这种教学模式还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小时进行,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同学请教。显然,网络教育非常适合成人学生这一群体。

1.2医学遗传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医学遗传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医学遗传学的研究不断深人,学科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使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医学遗传学的学科特点决定。有着知识背景独立性和边缘性双重特点,即它以遗传物质的研究为基础,整个教学内容都要以遗传的基本规律去指导研究且涉及学科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其遗传知识的获得,除在本学科学习期间外,其它学科无重复教学的机会,只能是学以致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即能获得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能获得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2 高校成人教育现状分析

2.1成人教育的现状

目前成人教育的教学手段一般都是采取函授及业余两种手段,即以自学为主。面授教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大多是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翻版,开设的课程、选用的教材、教师的施教方法及教学管理的方式等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内容的特点及培养目标而生成的,把这种教学模式移植到成人教育教学中来,容易忽视成人学员的学习心理特征,不能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成人高教的办学宗旨。现行的成人教学缺乏职业性、实践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未能根据专业特点、教学目标、内容性质和学员的心理特征、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并不断的推陈出新,致使成人高教教学气氛沉闷,活力不足。质量滑坡,这与成人高教教学模式的普教化有直接关系。

2.2成人教育学生的现状

这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殊性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学矛盾,他们往往社会工作多,学习时间少,家庭负担重,知识基础薄,除了上课听老师讲课以外,受客观条件制约,其它的时间很少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消化所学知识。而且有不少学生受社会上只重学历的错误观念影响,参加成人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认为听课,考试只需蒙混过关就行,由于受教育者学习目的不够纯正,或外在学习目的功利性过强,因此也很难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凭时代即将结束,等待他们的将是实力的考验。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如果不及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调整知识结构,是无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的。要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自己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2.3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及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成人教育远程网络教学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网络可为成人教育师生的相互交流提供优质服务,成人学生因为是在职人员。没有时间与老师相互交流,上完课就要返回单位工作。老师多为兼职,讲完课得去上其他课,没时间交流。但建立了成人教育的远程网络教育系统后,则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网络可以提供一个远程交流系统,只要是登录到系统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适时的语音交流。尽管目前的网络语音效果还不理想,但它的确解决了异地难于交流的问题。

网络教育具有信息资源快、新、多的优点,便于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能起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作用。而这正是成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以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终端为基础的数字化自习模式。方便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再现教师的教授过程,也可对学生在网上学习情况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并对相关学习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为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智能题库,动态生成网页,让学生在线答题,做完后在线评判和讲解,系统会自动告诉学习者做题过程中错在哪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学生要着重复习哪些知识点,并自动生成相关习题供学生进一步巩固练习。如果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访问校园网所设的网上论坛,或与其他在线同学共同探讨;直到问题解决,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能力。成人教育建立网络化模式后,其考试可在网上进行,学生在单位和家里都可上网参考,这不仅节省了学生的经费、精力和时间,而且使学生考的安心、舒心,同时还可以避免某些抄袭舞弊现象。

3 面向成人教育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对策

成人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不是简单的资源建设,应该从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师生间的交互、课程情境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个角度来完善。

3.1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资源是物化了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和对象。一般来说,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学习内容和教材、教学参考书等。事实上,教师补充在网上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算是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相关学习资源(图片、视频、文献等)、同步的CAI课件及教学录像、试题库、师生的互动,辅导答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医学遗传学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成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交互设计、情境设计等。网络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应确保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环节细化,与教学内容对应,以满足成人学生需求,引导学生学习。

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必须注意协作交互环境的设计,以帮助他们启发思维,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要求成人网络课程建设能够提供较强的交互功能。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学习软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资料、学习成果等反馈或上传。

成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已经或是将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实的情境,典型的案例能更有效的促进他们探讨、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多基因病》这一章时,适当引入一些临床上常见的多基因病(如高血压、唇裂、腭裂等),设计情境、提出问题,用典型的案例引入要学习的知识点,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3教学与反馈

篇7

关键词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途径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以来,执业药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与国外相比基础较差,施行时间较短,执业药师队伍的人数、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距离现实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务院2012年1月12日颁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国将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订实施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推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执业药师整体素质,推动执业药师队伍发展。同时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须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并完成规定的学分。”办法还规定“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每年参加执业药师续教育获取的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注册期3年内不得少于45学分。”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中国执业药师现状

1.1执业药师社会需求量大

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所提出“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需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明确目标,否则取消售药资格。根据中国药店管理学院2012年的调查,按照一店一“药师”的要求,即使所有执业药师都配备到药店中去,仍然有18万左右的缺口。

1.2执业药师社会认知度差

虽然中国执业药师需求量很大,但是执业药师社会认知度差,地位尴尬。《医药经济报》在上海做了一个关于用药安全关注度的调查,调查显示,群众虽然对用药安全很关注,但是对药店中的执业药师了解甚少,大部分的病人去药店只知道有药店服务人员为其服务,但并不关心为其服务的是否为执业药师;另外大部分人都认为执业药师确实比普通店员更懂得用药知识,仍把所有的药师当成卖药的。因为医院和药店的药剂师工作仍然是以药品供应为中心,也导致公众对执业药师的认识有偏差,认为执业药师只是“药店营业员”和“处方调剂人员”,甚至仅仅是推销药物的营业员。

1.3执业药师职业素质不高

执业药师的主要工作为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等,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了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执业药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技能。如前文所述,目前执业药师存在地位尴尬等方面问题,除了与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外界因素有关以外,与其自身素质也密切相关。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基本上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药学人员。而我国,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的人员具备5个条件之一者,就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其中最低要求是取得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一定年限。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执业药师的学历门槛要求极低,只要有药学背景的人员,从事药学相关工作,都能参加执业药师考试,通过考试即可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这就造成了我国执业药师的知识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我国取得执业药师资格人员的学历结构、技术职称、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自身素质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以及药师平时相对狭隘的工作内容,执业药师迫切需要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工作需求。

2提升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的途径

2.1充分发挥高校现有课程资源优势

开设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着众多药学知识丰富的专任教师,也有网络和地域资源能够开展形式丰富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可以成为我国开展执业药师教育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可以提供现有的课程资源,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供这部分药师学习,提高执业药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高校应注重发挥现有课程体系的作用,特别是精品课程的作用,向执业药师开放网络课堂,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及学分计算方式,为低学历、非药学专业毕业或毕业时间长的执业药师提供学习便利,提高执业药师队伍的素质。对于那部分学历较低、药学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的时候,充分利用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师、教学资源,查漏补缺,侧重加强知识结构的完善。

2.2加强继续教育中临床类知识的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本科院校不断扩招,预计到“十二五”末,新增执业药师将以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执业药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将逐年提高。这部分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化学为主,即使学了药理、药剂、药分等专业课程也满足不了现在临床药学的需求。执业药师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但是其大学课程体系中,临床专业知识匮乏,导致部分药师甚至连基本的病历、化验单都看不懂,无法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所以,高校必须要对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对于已经获得执业资格的药师,在每年的继续教育中,除了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培训以外,还要强化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弥补执业药师的知识缺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执业药师进行临床实习。

2.3加强执业药师网络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系统的继续教育课程、便捷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途径是获取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发丰富和系统的继续教育资源,加强网络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设和资源整合,必将有力推动继续教育工作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如美国早已通过其先进的网络技术,组织各种培训和学术课程进行药学继续教育。中国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经建成了许多相关网站,如国家级远程医学教育网双卫网,总医院药学信息网站《临床药师》,另外,还有很多的交流、讨论版,如国内最大的医药学交流平台丁香园,再有创建于2001年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术站点之一,小木虫论坛。这些网站会员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这里拥有旺盛的人气、良好的交流氛围及广阔的交流空间,已成为聚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资源、经验交流平台。内容涵盖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学科,除此之外还有基金申请、专利标准、留学出国、考研考博、论文投稿、学术求助等实用内容。在这里执业药师在工作中有任何疑问,可以获得大家的帮助,为解决临床药师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2.4建立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评估制度

培训效果是检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优劣的关键。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和研讨课四种,每种类型课程的性质不同,评价体系并不相同。所以应当对每种课程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以促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的提升。培训效果分析是培训体系中最终的成果检验过程,能够起到检验培训实际效果、验证培训内容和培训科学性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培训效果大多数情况下难以量化衡量,所以培训效果分析一直是培训工作中的难点。但从总体来看,可以尝试建立以定量衡量为主,采用四级评估法,进行培训效果的检验:培训效果第一级———满意度(Satisfaction),即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开始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就可以解决。培训效果第二级———学习度(Learning),即学员是否真的掌握了传授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一般考试、面试和课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测评出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培训效果第三级———应用度(Adoption),即学员多大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了。培训效果第四级———绩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学员多大程度地通过自己的知识运用提高了自身和组织的绩效,一般可以应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回顾在培训前后员工的绩效变化程度。执业药师在培养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网络等各类媒介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发挥网络继续教育优势,建立继续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做好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使执业药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患者和消费者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执业药师后备军。

作者:俞迪佳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边明,张然.关于对执业药师注册与继续教育系统对接的分析[J].首都医药,2013,6:15.

[2]吴晓春.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4):96.

[3]郭敏杰,闫爱春,刘俊义.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执业药师继续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2):15.

[4]田友清,丁平.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药师,2008,11(1):87.

[5]刘文生.我国药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天津医学,2011,23(6)70.

篇8

    各病区在总带教老师负责指导下,学生根据要求以小组形式自行准备典型病例。进行资料收集和归纳,并制成幻灯片讲稿。护理部根据案例典型性及幻灯片质量选出汇报小组名单并在院内局域网上公布查房信息,小组代表在由全院总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参与的教学大查房中做查房演示。

    查房过程中设立自由提问的互动环节,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随机提问,对疑难问题由指导老师释疑。各个小组以病区为单位,每组4人~5人。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查房准备阶段,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护理病人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查资料得到答案。查房演示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各个小组间的自由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二)选择典型案例且理论联系实际:临床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医院的重要过渡期,临床带教老师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重点。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具有妇产科特色的病例,参与该病例的整个诊疗护理过程,按护理程序整理收集资料、分析病情变化及诊治护理过程。

    (三)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建立护理部教学主任一教学秘书一总带教老师的全程管理体系,把教学查房作为整个妇产科护理实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学习氛围。护理部教学主任始终将这一理念传输给每一位带教老师,并亲自参与教学大查房;教学秘书负责教学大查房的时间、地点、人员等具体组织工作;总带教老师保证病例收集、整理等工作的按时完成。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查房结束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对查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成绩记入教师考核内容,以提高指导老师的参与积极性。

    二、效果与评价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综合能力:优秀学生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1].护理查房能激发护士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护士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可以发现学生有积极的参与与表现欲望,善于发现问题。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团结协作性,并教会学生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查房过程中学会了尊重老师和尊重同学。我们在出科时以开放式问题、无记名形式对学生进行反馈性调查,有93.67%的学生反映这种形式的护理查房深受欢迎。他们认为自己制作课件、上台演讲并接受评价能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现问题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护理师资的培训目标,应具有护理教育、护理实践、护理科研等多种能力,包括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高尚的思想政治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广博的业务知识、娴熟全面的教学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教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着护理院校的不断扩招和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培养双向型的护理师资队伍已成为各大护理院校的重点。临床带教老师工作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查房模式能使带教老师在指导学生准备案例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学习,同时为应对学生的问题,迫使教师做好相应的理论准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有96.70A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学查房对自身理论水平及应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结合PBL教学以加强师生互动: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是2007年高校提倡的改革重点,运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性和教学查房的效果,有助于调动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技能,有利于培养护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马欣等应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护理师资缺乏,在各大院校并不能真正开展PBL教学模式,郭永松等在PBL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一讨论一指导”教学法可能更适合于临床。

    我们实施的教学查房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模式,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性,特别是查房过程中设置的自由问答环节,改变了查房过程中的一言堂现象。

    (四)适合妇产科护理后期临床教学:妇产科护理在临床后期实习期间仅占一小部分,大多数院校安排妇产科护理实习仅为4周,而护理院校的学生其妇产科专科理论相对欠缺,更加重了临床带教难度,往往是学生刚有头绪就要转科实习。面对这种情况,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模式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学生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全程护理,再进行资料收集、鉴别诊断、评估分析等系统准备,从而达到了解妇产科其他疾病特点的目的。我们将2007年504位学生平均出科成绩,与2006年491位学生的出科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模式适合妇产科护理后期临床教学。

    (五)不足之处与改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课件做的太理论,实际临床护理知识点偏少,护理措施太笼统,不能结合病例分析。这个问题同样反应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查房中,往往存在着一边倒的现象。

    不是纯理论就是纯操作,说明教师自身存在着这方面的能力缺陷。只有通过发现问题,才会不断改正,教师在反复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会逐渐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们在教学查房中已经体会到教师的应对能力和知识水平已在不断提高,学生的课件也得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曲波。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0):715-717.

    [2]朱大乔,刘燕燕,封维阳,等。构建教学、临床、科研三位一体的护理师资培训模式[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7—68.

篇9

一、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综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是指“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或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为满足特定的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教育目标,设计、组织实施的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度量”。而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指的是“为使远程高等教育的相关利益主体(政府、社会、家庭和受教育者)对远程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感到确有保证,而运用系统原理建立起来的包括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体系”。当前,教育质量已成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备受学界关注,质量保障已成为对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的制度体系。

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远程教育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50年代起,远程教育在大陆的教育形态为“函授教育”,以函授教育为特征,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称为“远距离教育”,以广播电视教育为特征,进入世纪之交,以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特征,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主要有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三种形式,其实施机构有两大系统:“一个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它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44所省级广播大学、814所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1820所的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和17076个广播电视教学点(班)组成;一个是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我国教育部批准的试点高校已发展至67所。”为全面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于2000年开展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试点工作,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首批试点建设高校,于同年5月成立网络教育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与探索,其办学规模已达3万余人,累计毕业学生近3.5万人,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也日趋完善。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由校成人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点)组成。成人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含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最高组织机构,主要负责制订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网络教育学院作为校直属单位,运用行政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与监督;各校外学习中心(点)负责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系统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系统由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硬件设施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构建等四个部分组成。

1.课程设置

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少而精原则,突出主干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全过程的学时分布、课内与课外的学时比例以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各专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少于60%,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少于15%。适当增加涉及新知识新动态的选修课程和讲座系列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宽加深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经管、人文、艺术类专业各层次毕业最低学分为80学分,理工类毕业最低学分为85学分。高中起点升专科各专业的课程数约为21—24门,专科起点升本科各专业的课程数为20—23门。

2.硬件设施建设

截至2013年,我校网络教育学院已建成网络教育数据中心,实现与主要的ISP服务商互联互通:电信(独享100M)、联通(独享100M)、教育网(独享1000M)。继续完善投资建设网络教育数据中心,对核心网络与安全设备进行容灾备份建设,采用虚拟机房式部署各种应用服务并做好迁移备份工作。将电信带宽升级至500M;在电信IDC机房对所有业务进行异地容灾备份,确保应用与服务做到永不宕机。继续开展V3.0网络教育平台三期建设工作:如研发优化“期末考试电子化”系统,完善课程考试题库;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建设,实现毕业资格审查全自动化,推动毕业工作的高效准确开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友好性,增加各业务的“温馨提示”、个性化的提醒服务与各种消息主动推送,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完善学习中心管理与服务质量评估功能。

3.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

资源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具有一流网络资源。早在2001年,我校制定了《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研制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对教学资源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项目经费支持、项目申请与审批、项目过程管理、网络课程维护与更新、出版发行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相应地规定。教学资源建设项目面向校内外公布,采取自由申报、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建设方式。此外,为鼓励和吸引校内优秀教师积极投身现代远程教育,学校把网络课程建设项目作为横向课题与教改项目,纳入学校“兴华人才”工程考核体系,承认教师工作量并给予经费资助,极大提升了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截至2013年,学校已构建起法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机械自动化等15个专业的网络课程体系,共300余门课程(含7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并建设了一批网络课程面授录像视频及电子辅导材料,搭建起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

4.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构建

截止到2013年,我校有现代远程教育专职管理人员33人,其中,本科学历1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2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较2001年而言,净增21人,增幅为175%,可见,我校现代远程教育专职管理人员队伍规模稳步增长,已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团队。华南理工大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规模逐年稳步提升,2001年,学校聘请教师106人,2011年为210人,净增104人,增率为98%。2012年,学校继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聘请247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辅导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其中90%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内专业任课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师资总人数的比例达56.5%。师生比为1∶87,教师队伍的日益扩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质量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现代远程教育教与学过程管理系统

1.学习支持服务

我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包括: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站,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交流的平台;网络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学生登录后可以自由、自主的学习;定期安排教师利用直播辅导或到校外教学中心面授,并把教师面授过程拍成录像上传到网站上或寄送到校外教学中心;新生一入学,第一门课程为“网上学习指南”,该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网上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培训;我院在每个专业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和通识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选修。

2.课程形成性考核

为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制定了《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将学生参与同步练习册作业、网络辅导等情况作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的成绩则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而成。此外,现代远程教育部分专业课程为阶段性考试,每学期安排一次期末考试,部分课程采取口试、大作业的考核方式,如“英语口语”课程采取面试,实践报告等采取“小论文”的考核方式。

(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监管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由校教学督导组、校外学习中心(点)教学督导组两级督导组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调控手段,负责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使教学质量达到既定的目标。华南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在监管方式上,积极探索“第三方”督查,具体由继续教育学院评估督导办公室执行,其下设管理人员4人,并拥有一支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督导员队伍。

1.实行教学督导制度,注重教学管理过程监控

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尤其是网络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组成远程教育教学督导组,通过现场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辅导、毕业论文答辩检查、网络教学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定期召开督导工作例会,汇报月度督导情况、研讨督导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会后整理督导工作会议纪要,并下发给各教学站点。会议提出的问题主要由教学管理中心跟进,并在下一次例会上进行反馈。

2.逐步形成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质量评估的长效机制

在办学理念上,从学校到校外中心,已对质量评估形成认同感;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规范的评估指导性文件,将日常的质量监控与阶段性的评估有效结合,使评估工作常规化、长期化、长效化;已成立专门质量监管机构来开展评估督导工作,把质量评估作为其重要职责之一;做好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对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有关文件精神传递工作,做好校外学习中心(点)质量评估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好质量评估的总结、宣传、落实工作。此外,将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长期坚持期初、期中、期末检查制度,全面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主要是对教学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并将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决策部门,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主要是通过学生网上评教、督导组评教和教师评教三种方式进行;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以及校统考课程研讨会,将收集到的一手材料整理后进行反馈,对全面了解教学信息动态、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等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EB/OL].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581/200507/10560.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EB/OL].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96.html.

[3]高利容.ISO9000标准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篇10

虽然概念是模糊的,但这不影响人们对数字出版的热情。随着Kindle、iPad、汉王等电子阅读终端的热销,带动了电子书的热销,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新颖的阅读模式,并对之狂热地追捧。当然,电子书只能说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绝非全部。此外,网络游戏、数字期刊、手机报等早已为人们熟悉,并引领着数字出版的潮流。数字出版正在不断被人们丰富其内容,不断延伸着其定义。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还是传统出版的替代,抑或其他。总之,数字出版时代即将全面到来。

国外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现状

爱思唯尔(Elsevier)

爱思唯尔是一家经营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团。通过与全球的科技与医学机构的合作,每年出版1800多种期刊和2200种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如Science Direct、MD Consult、Scopus,文摘型数据库、在线参考书目和特定学科入口网站。在数字出版方面,目前爱思唯尔已与中国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Science Direct中国镜像站点,提供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分类浏览、检索和全文阅读功能,其中对于电子图书提供按章节检索和阅读功能,检索和利用极为方便。

麦格劳-希尔(Me Graw Hill)

麦格劳-希尔专业出版包括五大块的内容:商业、医学、技术、教育和大众出版。该社每年出版大约900种图书,他们通过四种方法提高产品的数字化程度。麦格劳-希尔开发得很好的一个产品叫Access Surgery(走进外科手术,用于帮助医学院学生在线观摩最新的手术方式),它应用了搜索、互动、实时更新、内在存储这四种方法,是一种只能通过注册后才能在线使用的产品。在Access Surgery平台中,麦格劳-希尔放上了所有的图书内容和视频等,作者还会经常更新其内容。目前该社已经建成外科、内科、工程、科学等各种数据库类别,投资相当大。麦格劳-希尔对现在经营的六块业务中的三块,即搜索、电子图书和数字授权,有一个界定:搜索是让读者在网上可以找到10%的图书内容,电子图书和数字音像图书内容则是由他们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提供给发行商拿去销售,数字授权是向需要在线使用该社图书的人收费。对于搜索部分,他们有三家合作伙伴,即谷歌、微软和亚马逊,这一块收入比较少,此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网站的参与来提高麦格劳一希尔网站的浏览量,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纸质图书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访问麦格劳-希尔网站。

威科(Wolters Kluwer)

在纸质图书出版和销售时期,威科集团就积累了荷兰几乎所有医科类大中专院校和医院各系及科室用户的名录,这为他们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提供数字化产品做好了充分准备。威科集团的数字出版理念是这样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容编辑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对原有内容进行医学知识的数字化整合,并不断加入新的医学内容,开发出读者真正准备“买单”的数字产品。

威科集团的数字化内容采取由自己完成和交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电子书里的视频内容由他们自己完成,而数字化平台的制作则授权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威科集团强调要向技术公司学习,在数字化技术上,技术公司往往有比传统出版社更丰富的经验。为此,他们雇佣了全职的技术人员,以解决技术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医疗和健康板块数字出版业务后,威科集团对数字出版产品分类进行调整,以前,威科集团通常是按照学生,医生等读者群来进行产品划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分类,这能够使出版内容更全面、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国内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现状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早些年推出科学e书房和科学文库,前者是离线产品,后者是在线产品。

科学e书房是一款采用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U-Key为载体,小巧便捷的移动阅读产品。其内置绿色版阅读器,使读者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享受近似纸质书的原版原式阅读体验。科学e书房目前已推出17个产品系列,内容包括该社出版的~大批高水平学术著作及文物考古、医学等特色内容。该产品采用传统图书外包装,便于图书馆管理;兼具翻阅、听书、目录导航、检索、笔记勾画和书签功能,是纸质书无法比拟的。

在线产品科学文库是以科学出版社优质的内容资源为基础,为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等机构用户精心打造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检索、在线阅读及下载借阅服务产品。其下设5个子库:“基础科学”“实用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资源环境”。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合,定制服务方式,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借阅。此外,还能让用户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享受更多增值服务。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年,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组建数字出版中心一一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至2009年国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书,历时8年、投资近500万元。打造出了以“名医指路”品牌为特征的五大类几十个品种,其中数字跨媒体出版物5个系列155种,数据库已建5个、在建6个,网站已建8个、在建7个。

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在起步阶段,只是简单地将纸质图书同步做成电子书,以光盘的形式面世。随后,该社将纸质书和电子书又做成了具有能听、能视、能上网在线阅读、能下载到手机即同时具备纸质书、音频书、视频书、网络书和手机书功能。紧接着,该社集中攻关,将传统的纸媒图书,与经多年努力建成的总容量达4.5亿字的“中华医学资源核心数据库”群实行深度结合,使专业图书实现了随读随查、即点即答的深度阅读,拓展了阅读功能,此外,还具备了同一本书的读者群在线讨论功能。

目前,其跨媒体智能产品主要有6个大类:1.跨媒体智能图书;2.跨媒体智能网络阅读卡,3.跨媒体电子书光盘;4.复合型跨媒体智能出版物;5.大型医学数据库群;6.部队数字医学系列图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产品。其数字出版的理念主要是提供基于内容的服务。技术攻关是目前出版社独立发展数字出版的一个主要瓶颈。基于这种情况,该社首先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及时引进一位医学信息学博士,其一方面具有学医的背景,另一方面精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能够对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的核心性技术进行开发和把关。

在具体实施方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开发数字出版平台一一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医学教育网,其核心内容已经成型,目前在迅速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多种功能的融合与拓展。其设计思路是,以考试书和教材为基础,开发内容拓展型的数据库,提供在线服务,并且所提供的服务型资源将采取免费和收费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教材的内容拓展可以是教材作者的相关教学资料或者教学培训内容,确切地说是一种针对教材本身的增值服务。

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现有产品,优化产品设计

各医学相关出版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分析现有产品结构,设计纵深化产品,以满足数字时代的需要。医学图书的数字出版,或者以独创内容为资本,或者需要大量信息的优化组合,形成有特色的纵向产品,这两种发展模式应该并重。产品设计也就应该基于这两种模式。

作为编辑自身,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数字出版意识。逐渐培养复合型能力,同时去影响作者,进一步带动作者的数字出版意识,这有利于将来实现数字产品的直接开发。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做好产品储备,特别是原创性、独创性产品,努力提升横向产品线,发展优势学科纵向产品线,增强产品竞争力。作为大型出版集团,可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或者采取合作方式扩充产品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资源的积累过程,加快推进数字出版进程。

(二)处理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麦格劳-希尔的Jill Reese这么说过:“从编辑的角度来讲,当一本书出版时间很长了,不再出版纸质书了,作者总希望拿走他们的版权,但我们不希望如此,因为我们还希望以电子图书的形式延续销售。”虽然我们不好评判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还是传统出版的替代。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存,两者以其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应该说,纸质出版历史悠久,但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因为纸质出版有其不可替代性。人们的阅读很难离开纸质媒介,虽然其受众少了,但毕竟还是存在。数字时代的到来,按需印刷也应运而生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一本书绝版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但有了电子图书,这一定义就发生了改变。将来我们或许是先有电子书,再有纸质书;或者两者同时出现,但短期内,我们还是很难改变以纸质书出版为基础的现状。关于这一点在此不做进一步分析。

(三)加快数据库建设

数字出版的商业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Kindle模式:“阅读器+内容平台”;iPad模式:“终端设备+内容平台”;Google模式:“海量资源+开放网络平台”;盛大文学模式:中国版的“内容+终端”;方正模式:数字图书B2C;汉王模式:直销、团购模式;中移动模式:“无线图书的整合发行平台”。

但无论哪种模式,内容资源是核心。就像同方知网期刊论文的发展模式一样,数据库建设对图书的数字出版同样非常重要。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建成了疾病、药品、循证医学、辅助检查、疾病研究进展、医保用药等6个子数据库。其中华医学核心资源数据库涵盖了有关疾病、药品、检查、循证、期刊杂志等五个系统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基于内容资源,在相应的平台支撑下最终实现信息服务,也是对资源的整合。

(四)离线与在线结合方式

对于这一点,可以借鉴麦格劳-希尔的做法,即经营搜索、电子图书和数字授权三块业务。搜索只是让读者在网上可以找到10%的图书内容,即在线产品,目的是用来提高其点击率,扩大传播范围,即“广告”阶段,用来吸引读者购买完整的产品。电子图书内容则是在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提供给发行商拿去销售,也即离线产品的销售。数字授权是向需要在线使用该社图书的人收费。这三者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销售和赢利。

关于在线产品,网站是平台,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一般的点击、浏览、下载,以及相应的搜索、查询等都比较为人们所熟悉。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其他业务,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如聘请相应学科的专家,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比如做标引,还可以定时、不定时做客访谈,融合科普、专业答疑等环节,以扩大网站影响力,提升服务品牌,聚拢潜在读者。此外,也可以与期刊杂志合作,延伸图书产品链,扩大知识涵盖面。经常更新产品内容,为“顾客”提供超值的增值服务。

(五)专业参考书与教材、教辅捆绑模式

医学专业参考书与教材、教辅的结合即提供一站式服务,就如威科集团的做法,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前,通常是按照学生、医生等读者群来进行产品划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分类。从学生入学使用数字教材(阅读器+内容平台+在线学习项目),到学生考试,通过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提供教辅产品,最后到学生毕业进入医院完成角色转变,提供专著、参考书、工具书,打包销售。在此过程中,均可实现在线和离线产品的结合。

(六)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篇1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43-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方针政策;学生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转型、思想变革以及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又加上在校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1-3]。

199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在北京市高校学生中,23.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4];上海市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20%的学生感到苦恼,17.5%的学生在情绪积极-消极尺度上偏向消极[5];在广州市某高校中,有13.6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26.18%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6];来自重庆市的调查显示,有48%的大学生经常压抑自己[4]。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更是让人记忆犹新[7]。这些事实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甚至有心理学家把大学生群体称为“心理弱势群体”[8]。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心理在承受机体和外界环境时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但并不是完美状态[9]。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活问题

1.1.1 新生入学后的生活适应问题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进入大学后,在自我认识、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10],表现为失落和茫然[10-11]。其中,有2种新生最容易出现这种心理问题:一是并非出于自愿而入学的学生;二是考分低的学生,因为在高中时没有打好基础,进校后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环境,容易产生厌学和焦虑心理[12]。

1.1.2 经济负担过重 高校招生改革后,上大学必须交费,但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则无力承担学费带来的压力,甚至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消极对待人生[13];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自卑与自尊的矛盾促使他们对涉及自己的情感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造成自卑、无奈、封闭、粉饰以及依赖心理。而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容易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影响学业的完成;二是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三是影响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四是影响身体的发育与健康;五是不利于诚信品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六是不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14]。

1.1.3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人际关系的好坏可以对个体产生极大的心理作用。由于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等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些学生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有可能自我否定,并且陷入苦闷、焦虑之中[15],有的甚至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16]。另外,网络对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与网友畅所欲言,却不太爱和教师、同学沟通[17]。再加上有的高校教师“重科研轻辅导”,学生不能与教师进行及时的心理沟通,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18]。

1.1.4 情感强烈但不稳定 大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丰富,情绪体验深刻、细腻,但由于阅历较浅,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激动、急躁,在生活中感情用事现象很多[19];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大学生远离父母,且处于青春期,彼此年龄接近,容易发生思想与感情的交流,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自控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脆弱,结果把爱情简单化,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莽撞行事[20]。

1.2 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的就业市场还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隐形性别歧视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普遍;有些高校教育模式陈旧,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家庭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21]。这些因素会使部分大学生陷入择业心理误区而无法解脱,在面对择业问题时,有不少人陷入迷茫和困惑[19],主要表现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的矛盾心理,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形成的焦虑和挫折心理,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产生的自傲或自卑心理,作为“独生子女”养成的依赖心理,以及盲目的攀比与从众心理[22]。若不及时调整,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发展。

1.3 学习问题 大学的学习目的、方式、内容等都有别于中学,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和探索性的特点[19]。有些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好学习方法,导致考试失败,甚至补考,从而带来厌学、自卑、焦虑、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虽刻苦读书,但功利性极强,目光短浅,不考虑长远发展[23];还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在面对学习压力时,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24]。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刚刚起步,在经验上不够丰富,在认识上不够深入,同样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 政策和管理方面

2.1.1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 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统一规划和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负责全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科研工作,从制度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25]。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专项经费及必备设施的购置与建设、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培训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成立心理咨询专门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26],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工作,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1];成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导向,调整专业方向,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另外还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27];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一方面通过奖、贷、助、减、免的直接形式以及提供足够多勤工助学岗位的间接行为进行经济资助,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有所保证,另一方面要在心理上给予指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三结合,即扶贫与“扶心”相结合,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教育相结合,优化育人环境与咨询指导相结合[28]。

2.1.2 加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专业性很强,要解决大学生人格发展问题,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行的,所以应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一是建设一支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二是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25],三是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29]。

2.1.3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组织制度文化的有机组合。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0],尤其对贫困大学生更为重要[31-32]。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积极改造和绿化校园环境,在整个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二是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三是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四是落实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五是内化校园文化理念,加强心理修养;六是提高校园文化层次,引导心理发展;七是深化校园文化实践,提高心理素质[32]。

2.1.4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并能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构筑形式多样、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33-34]。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各个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

2.2 心理咨询方面

2.2.1 尝试推行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的理论基础是学生们在讨论个人问题时更多去寻求同辈或者朋友的帮助,双方在相互作用中获益[35],它具有亲情性友谊性,自发性义务性,简便有效和直接干预的优点。大学生朋辈辅导的推行可以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实现维护学生心理康复,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目标[36];有利于友谊的升华和心理调节能力的改善,以及“助人-自助-互助”良性循环的形成[37]。

2.2.2 不断创新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当前,各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合解决发生的实际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着力构建包括健康人格、自信心、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学习策略,应对方式等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体系[38]。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新理念, 主动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积极构建主动教育和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树立主动教育和咨询的新理念;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全体学生的心理维护上,及时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群体进行诊断和治疗[25],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9];树立重视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理念,立足高起点、严要求,把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主要目的[40]。

2.2.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不断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建设一体化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线辅导和咨询的整体配合,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41-42]。

总之,我国在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3 参考文献

[1] 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

[2] 章成斌.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管理,2005,18(2):49-51.

[3] 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42-145.

[4] 方继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13):231-232.

[5] 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5,3(2):50-55.

[6] 刘兵,吴宇萍,陈建红,等.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华南预防医学,2004,30(1):37-39.

[7] 梁芹生.从“马加爵事件”透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13-314.

[8] 郑玉莲,陈立廷.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7(8):74-75.

[9] ZHU J. Health Psychology. Beijing: 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2002.

[10]段能全,田维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4):210-216.

[11]张进,周朋进.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双语学习,2007(5):124-125.

[12]孟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51.

[13]夏卫东.当前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54.

[14]杜雪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1):34-37.

[15]SHEN YC. Chinese modem sciences-medicine-psychiatry. Changchun:Changchun Publishing House,2000:378.

[16]YUEHONG Y. The diagno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uicide. U.S. Chinese Health and Hyciene Journal,2005,12(8):83-86.

[17]冯晓黎,梅松丽,李兆良.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1-952.

[18]罗桂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职业与教育,2007(26):105-106.

[19]夏江敬.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引导措施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5):148-151.

[20]饶红涛,盛幼珍.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92.

[21]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22]荣建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72-73.

[23]黄加海.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三峡大学学报,2006,28(6):55-60.

[24]宗立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68-70.

[25]ZHANG W. Mental health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ntal disorder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116(10):1 574-1 577.

[26]李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分析和途径探索.中医教育,2005,24(4):66-67.

[27]李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昌吉学院学报,2004(2):83-85.

[28]沈国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调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45-46.

[29]李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6):69-70.

[30]殷佳琳,陈芝海.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7-9.

[31]刘朝阳,王沅芬.校园文化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教育科研,2007(4):29-30.

[32]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665-667.

[33]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2007(6):44-45.

[34]夏纪林.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136-137.

[35]谢彦红,徐季红.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1):73-74.

[36]祝秀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6(10):67-68.

[37]张淑敏.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00-104.

[38]WANG AP,CHEN L,ZHAO B,et al. First-yea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adaptation to college:The role of coping strategies and social support.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6,18(5):51-57.

[39]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21-25.

[40]龙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创新浅探.心理健康教育,2006,9:51-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