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护理总结

基础护理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础护理总结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基础护理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继电保护系统概述

继电维护装置包括输入、测量、逻辑判别、输出执行等部分。输入是指将信号进行前置的处理,确保电器能够对现场的物理量进行有效的检查,比方阻隔、电平变换、低通滤波等。丈量信号需要依据输出量的输出次序、大小、逻辑状况、性质等,经过合理核算、并按着固定的逻辑关系最终执行动作,经过最终的输出转变为逻辑信号。继电装置具有疾速、能动、选择性、灵敏牢靠的特点,能够切除特定方针,维护其余有些电路,到达减小危害的方针,没有毛病发生的电路有些还能够持续运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毛病所涉及的范围,实现备用设备、主动重合闸主动投入的效果。同时对故障的反应动作在第一时间内完结,对不正常的状况灵敏、高效的表现,具有十分高的牢靠性、稳定性。

二、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必备的运行保护装置,有效的确保了电力系统稳定的运行秩序,其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内及时发现故障,并对故障进行检测,为检修人员准确的故障位置进行判断提供充足的依据,同时还可以发出预警,及时切除故障,减少故障所导致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2.1维护安全,性能优越

继电保护对于维护电力系统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或是避免外界因素对装置所带来的干扰,确保了装置的安全,而且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有效的防范监测,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投资较少,安装便捷

继电保护装置由于自身重量较小,装置小巧,易于安装,所以在电力行业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所占据的空间,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也有效的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只需按照电气图纸安装人员即可完成继电装置的安装工作。

2.3检测故障及防范

电力系统上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后,一旦系统中有设备或是元器件发生故障,则继电保护装置则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在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内,继电保护装置还会向断路器发出跳闸等指令,对故障线路进行及时切断,有效的保障了正常线路的运行,减少了故障所给设备及元器件所还来的损失,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故障防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原则

3.1处理继电保护故障时要保持正确、冷静的态度

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连接片要根据运行方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投、退处理。在进行这两项处理时要求工作人员同时进行,而且要经过细致的辨别清楚后,才能够操作。而且对于跳闸回路的连接片来说,只有相应的开关在运行的过程中才能够投入。

3.2能够根据信号状态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点

在继电保护现场中出现的光子牌信号、事件记录以及故障录波器所采集到的图形、继电保护装置的灯光信号或者其他信号等都是对继电保护的故障进行处理的基础依据。所以,在对继电保护的故障进行处理之前,要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信号处的故障和真伪。

3.3对人为故障要给以紧急处理

在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进行处理时,人为故障的处理具有较大的难度,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继电保护装置处理故障过程中,根据其所提供的故障信息无法找到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时,或者当断路器动作后没有发生预警信号时,这时无法判断出导致故障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还是设备、装置自身的故障,所以给处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再加之继电保护现场中,部分运行人员由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工作缺乏责任心,对故障不重视,不能及时对存在的故障进行处理,操作过程中也极易发生误碰等情况,从而导致人为故障增加。这就需要对现场人为故障进行如实反映,这样对于能够为工作人员进行故障处理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对于现场这类人为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式也要进行如实的记录,确保类似故障不再发生。

四、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检修方法

4.1负荷检修

一旦负荷过大时,则会导致电流互感器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这样会导致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所以需要利用差动保护来对负荷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适当的对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进行降低,通过对电缆的电阻及选择弱电控制用电流互感器等来降低二次负荷,同时还要对互感器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检查。

4.2质量检修

目前电流互感器的种类较多,市场上的产品较为多样化,这样就需要在实际购买过程中需要选择与系统保护方式相适应的电流互感器。在差动保护过程中,当继电保护装置的测电流过大时,则需要选择带小气隙的电流互感器,由于该种类的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剩磁小,有利于差动保护装置性能的提升,而且其励磁电流也较小,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失衡电流的有效控制。

4.3电流检修

在差动保护实施过程中,电流互感器作为差动保护效果的重要元件,所以需要对互感器的使用型号进行科学的选择,通常D级电流互感器最为适合进行差动保护。当电流经过差动保护装置的稳态短路电流时,一旦电流达到最大值,则需要有效的控制好差动保护回路的二次负荷,使其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4.4保护检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难度较大时,则需要对差动保护的形式进行适当的变化,通常运行较多的是比率差动保护,其通过对装置保护性能的增强,从而避免在故障时保护装置发生误操作或是误动作的可能性,从而有效的提升故障诊断能力。

五、搞好系统回路的检查工作

5.1回路结构检查

剖析数据信息是电力系统操作的必经环节,差动维护涉及到的电力信息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做好不一样信息的分类处置。系统分析能够完成电力自动化操作,对有关信息处置后联系文字、符号、图表来描绘信息成果。体系剖析包括系统界面、内部接口、功用等。

5.2回路功能检查

新时期中国工业运用的电力体系是高性能的装置,在规划体系时要把握详细的体系功用分配。引进操作系统前电力要弄清系统用于处置哪些传输信息,然后对硬件资本、体系模块构造图、模块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归纳考虑,最后由编程人员完结体系构造的编排设计。

5.3回路调试检查

当操作系统基本模型出来之后,技术人员要对设计好的电力系统进行模拟调试,通过计算机网络模拟来发现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技术人员在安装系统后也要适当调试操作,对用到的数据库、软件、图形等都合理调试一番,确认无误后才能投入到差动保护运作中。

5.4回路操作检查

电力系统在运行阶段会遇到各种异常故障,影响了系统内部结构性能的正常发挥。在构建操作系统时应注重系统检查环节的布置,通过安装相关的检测装置对系统实时检测,及时掌握数据信息的具体状况,根据差动保护二次回路的实际需要设计方案。

结束语

中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跟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电力系统对运转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提高,也就需求继电保护技能做出改造,以应对电力系统新的需求。跟随着科技时代的降临,中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开始走向了科技时代。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继电保护的技术主要是朝微机继电保护技能方向发展。

篇2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是68.75%和43.75%,两组比较P

结论:治疗同时即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联合责任护士利用省力的方法护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较单一康复护理效果好。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 早期 综合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60-02

脑出血由于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早期康复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避免由于“制动”或“废用”造成的废用综合征,因此及时治疗的同时即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4月,在治疗同时即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联合责任护士利用省力的方法护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4例,与以往档案资料进行单一康复护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经CT或MRI检查确定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200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有关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40例,平均年龄66.2岁,发病2~120小时入院。无其他部位出血,无心肺功能不全,出血量10-40ml,均为保守治疗。

1.2 分组。128例患者分为两组,2010年10月-2012年4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共64例,其中男46例,女18例,年龄53~79岁,平均66.4岁;对照组是2010年10月以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档案资料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5.6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史、发病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脱水、止血、保护脑细胞、等保守治疗。对照组在保守治疗待病情平稳4-15天后,给予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等单一功能锻炼,每日进行2-3次,每次15分钟。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开始治疗的同时,即给予患者肢体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对抗痉挛引起的异常姿势进行被动运动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良肢位是指瘫痪的肢体应放在适当的抗痉挛位置,不受压,防止关节过屈过伸。例如,上肢因痉挛引起的内收、内旋、屈肘、前臂旋前、屈腕和指的姿势,通过被动运动,使之变为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和指的姿势等。因被动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动度,预防肌肉,韧带痉挛及关节急性挛缩。逐步进行由远端小关节到近端关节的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吞咽困难的训练、语言的训练、面部肌肉的运动等早期康复锻炼。联合利用简单的生活用物,如责任护士自己制作的生活功能训练板、弹力带、泥胶、绳梯等进行功能锻炼,把患者的功能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锻炼相结合,将康复锻炼和康复器具配合使用。责任护士在护理中动作要协调到位,次序要由大到小,护理人员要能运用自己身体的灵活性来操作,避免给患者康复锻炼时对护士自身造成损伤,每日进行2-3次,每次15分钟。全部患者在患病后15天进行MBI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护士主诉评定有无职业损伤表现。

1.4 疗效标准。按照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评定量表中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来评定,包括十个项目:进食、修饰、转移、如厕、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穿衣、平面步行、上下楼梯和洗澡,共计100分。MBI对定期评价康复效果有较高的价值,为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客观依据。①基本痊愈:MBI评分60分以上,残疾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MBI评分40分-60分,残疾程度1~3级。③有效:MBI评分20分-40分。④无效:MBI评分0分-20分,卧床病例、残疾5级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观察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为68.75%,对照组显效率为43.75%,两组显效率差别有极显著意义(X2=7.14,P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6444(68.75)12(18.75)8(12.5)87.5

对照组6428(43.75)20(31.25)16(25.0)75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意义(X2=7.14,P

2.2 治疗后MBI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6.40,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组别n治疗前(X±S)治疗后(X±S)

观察组6425.15±8.6314.95±9.43

对照组6425.12±8.5319.45±7.83

注:两组治疗后均数差别检验有高度显著差异(t=3.60,P

3 讨论

脑出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基底节区为主,多损及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小便失禁等症状,还会出现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由于神经功能的损伤给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治疗与护理同样相当重要。应早期给予患者肢体良肢位的摆放、对抗痉挛引起的异常姿势进行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为下一步的主动运动,等张、等长和等速收缩等康复护理打好基础。病情平稳后可联合利用简单的生活用物进行功能锻炼,以及康复锻炼和康复器具配合使用,将患者的功能锻炼和生活自理相结合。护士在给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利用省力方法也防止了一些职业损伤。以往多以肌力量的增加作为偏瘫运动功能恢复评价依据,而我们此次的课题以ADL能力的评定量表中改良Barthel指数做为偏瘫时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争取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4 小结

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出血的治疗护理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脑神经功能的损伤,给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导致许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护理脑出血患者中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工作也是非常繁重的,护士常因此造成自身职业损伤。因此脑出血患者不仅仅需要挽救生命,而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回归社会,早期的康复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锻炼,配合护士利用省力的方法,能使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减少了护士自身的职业损伤。

我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差别有极显著意义。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我们认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常规治疗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将使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可极大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也减少了护士的职业损伤。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70-01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常常会忽略或简化基础护理,因此一些基础护理项目都是护工或家属处理。对于基础护理的概念护理人员比较混乱且认识上有所缺陷,因此导致对基础护理职责认识比较低,落实基础护理项目相对较差[1]。为了研究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医院开展了一次基础护理认识教育活动,分别在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和落实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共650名,男10名,女640名,年龄(26.7±5.6)岁,平均工作年限(5.3±7.6)年。职称:15名副主任护师,220名主管护师,265名护师,150名护士;学历:本科155名,占23.8%;大专354名,占54.5%;中专141名,占21.7%。

1.2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基础护理的调查内容包括输液观察、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等,按照实施程度进行评分,1分为实施19%以下,2分为实施20%~39%,3分为实施40%~69%,4分为实施70%~89%,5分为实施90%以上。

1.3实施方法

1.3.1 开展教育讲座

医院在开展本次研究中分别举办了4次教育讲座,讲座内容有:基础护理中对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技术操作等工作职责;根据医院制定关于护士职责的条例和守则讲解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责任,针对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当提供的护理项目;护士从患者角度看待基础护理工作,感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评价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以及讨论在家属不同意做基础护理的情况下是否继续执行护理项目等。

1.3.2 开展经验交流会

护理部召开4次护理经验交流会,由落实基础护理较好的科室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讲解护理经验,针对基础的洁面梳头等护理项目进行交流,使这些项目专业化、有效化,同时总结此次经验交流的感悟,为以后更有效的实施打好基础,提高医院的基础落实工作[2]。科室内也开展各种关于基础护理的讨论会,每名护士对自己工作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质量,同时由经验较深、资历较高的护士讲解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后提高康复质量的典型病例,增加护士工作的积极性[3]。

1.4疗效评价标准

对医院全体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价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情况。发放问卷由护士长负责,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内容。本次开展基础护理认知教育前后发放问卷数均为650份,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人员对认知程度的效果比较

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洁面梳头、清洁口腔等护理项目认知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一 护理人员对认知程度的效果(n/%)

2.2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情况效果比较

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基础护理的实施情况均显著高于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二 护理人员对实施情况的效果 ( ±s)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基础护理认知情况和实施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53-01

基础护理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护理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了护理人员的“硬实力”。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评判一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士用扎实的基础护理来达到患者的满意。基础护理作为护理院校的专业特色,应该着重保证基础护理的教学质量,确保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底。临床实习作为护理学生过渡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转换阶段,对于护理学生的护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基础护理对护理的作用,以实习护生这一角度来分析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并评价实习护生在基础护理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正确地方法来提高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本研究针对本校出去实习的2013年4-5月160名实习护生进行基础护理认知的调查问卷,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4-5月采取便利的方式,从本校出去实习的护生中随意抽取180名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60份,经过统一指导后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12 0.24)岁;其中独生子女56人,非独生子女104人,学历均为专科学历。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在结合相关文献、实践经验、专家意见上自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矫正修订。问卷内容包括3个部分:(1)实习护生的基本信息;(2)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10个方面的认识状况;(3)其他相关的基础护理的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来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后来分析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认知。

2 结果

3对策

根据上述的调查问卷,总结出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程度,找出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增强对实习护生的基础护理知识的培训

实习护士作为踏入工作岗位的首次工作,扎实的护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础护理质量的需求不断上升的今天,基础护理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工作能力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学校教师应该计划组织模拟的基础护理内容训练培训,做好相关记录,并通过重要项目统一考核与其它项目抽考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学生进行基础护理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作为本科目期末最终成绩的组成。

3.2加强实习护生的心理调节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众多的学生基本情况,带教老师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和帮助实习护生的某些行为,鼓励她们尽快找准实习自身价值的突破口,拓宽实习护生的思路,将讨厌、烦躁、不满等情绪转化为对基础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她们良好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

3.3护士长应对基础护理工作以身作则

护士长应该注重自身榜样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实习护生来说,应当充分调动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护士长严格把控基础护理质量,完善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指导实习护生怎样才能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护士严格执行。

篇5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除了要有非常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之外, 还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优秀的管理水平[1]。本研究在详细分析多家医院运行现状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和各种手术的难度进行探讨和确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市6家相对大型的医院, 从每家医院中随机选择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和3名主要负责人, 总共48名, 这些人员主要是将其负责或者执行的手术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体会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这些人员任职年限4~15年, 平均为9.5年。邀请行业内有名的专家30人, 包括护理管理领域专家和专业护理领域专家。这些专家最短任职年限8年, 最长30年, 平均19年。

1. 2 方法

1. 2. 1 文献研读 调研人员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技术使用概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知网或者其他报道、研究课题等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 判断文献资料的可信度, 并进行详细的标注, 然后对提取出的有较高可参考度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2 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的前提是已经完成文献研读工作。专家咨询具体指的是调研人员将收集并总结的文献相关内容通过电话访问、视频访问或者现场咨询的方式寻求专家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将专家的意见和建义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3 现场调研 现场调研指的是调研人员到6家医院进行实际观察, 进入到手术始终, 对护士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术运用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总结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基础的原则、过程以及效果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文献资料数据和专家咨询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详细记录所有数据的总数、平均数以及比例等内容。

2 结果

调研人员总结所有调研结果后得出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总共有29类指标)、手术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难度平均值5.41, 其中最高和最低分贝为洗手配合技术和环境评估技术, 难度系数分别为7.46和3.11), 具体的手术技术指标和难度系数确定如表1所示。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项目之一, 由于手术室接待的大多均是病情比较严重、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 因此, 手术室除了要求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医师主刀外, 还需要有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辅助支持。可以说,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否掌握有较高水平的技能、是否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具有临危不乱的心态、是否能够真正为患者生命着想、是否能够配合好医生工作、是否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 都直接关系到一个手术的成功和医院的信誉问题。在对手术室护理组成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 手术室护理技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 直接关系整个手术室护理的最终水平问题[2]。本研究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多种调查方法(现场调研、文献研读以及专家咨询)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操作难度系数进行分析和总结, 得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实施是最主要关键点, 且多数专家对该管理方法持赞同态度, 认为该方法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有重大推动作用, 为其建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篇6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05-01

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统一部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今年启动并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基础,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通过改善护理服务,变更护理管理,使护理工作达到更满意效果。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并确立我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观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专业定位,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作为支撑从事基础护理,把“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整个护理过程中。把优质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细节,在医院“顾客至上,团队至要”服务理念的引导下,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使患者明确预知每日治疗护理内容和进程,提高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促进康复,减轻病人住院焦虑程度,在提倡“优质、高效、低耗”,围绕顾客的满意进行服务。

1 宣传启动阶段

护理部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机构人员,强化职责,进行全院动员大会,以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和常见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护理管理规范为蓝本。对开展优质护理的种种疑惑进行宣传,不是说我们受了四、五年的教育只是给病人洗脚洗头,在护士大会上仔细解读优质护理服务文件,使护理人员对新修定的各项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职责做到心中有数,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注重环节质量,使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2 具体实施

2.1 各科室护士长依据院部的精神制定本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注重本科特点,操作性强,体现对本科病人的关怀。

2.2 全面落实对住院病人的基础护理,入院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舒适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护理、每一个环节做到临床护理的规范要求,对大手术、危重病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2.3 进一步护理技术规范,学习各项基础护理要求,精湛的护理技术和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是我们为病人解决痛苦的前提,每周科内组织学习基础护理规范和专科护理规范,对二十五项护理技术操作进行每月考核,简化护理记录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2.4 加大投入,完善保障系统

2.4.1 加大人才的储备,每个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科室增加2-4名护理人员。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人员保障。

2.4.2 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条件,根据患者要求和优质护理活动需要,增加护理新型设备和护理用具,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

2.4.3 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理顺各部门的职能职责,为一线护理人员提供服务,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5 坚持优质护理,使工作常态化: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护理工作的改革,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使患者受益,护理人员也从中得到好处,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规范护士的行为,工作流程简化,减少了护理的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加强了基础护理,增加了与病人的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此项活动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长期实在开展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齐心协力、努力把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贯彻到底,才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们只有努力、稳步、扎实的去做,提升护理质量,充实、拓展护理的工作内涵,才能为病人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满意的医疗环境,一个家一般的温暖。

3 总结阶段

进行阶段总结,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培养集体荣誉感,对做得好的护士表扬和鼓励,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听取意见和建议,边整改边提高。在工作中对护士给予人性化关怀,了解个人的感受,对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4 存在问题

护理量增多,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服务质量升级,报酬没有相应提高。后勤辅助力度不够,护士花在非护理工作的时间过多。个别护士没有转变服务观念,工作比较松懈。以上因素会制约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阻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70-02

《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护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和练习法,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多、耗时长,单纯的演示和练习,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作者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综述如下。

一、《护理学基础》实验设计方法

1.一般性实验。《护理学基础》不同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会有所不同,一般性实验适合单一项目的操作训练,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由老师先介绍教学目标,学生观看录像,再由老师示教,学生回示教后并分组练习,期间教师巡查,最后再总结评价。

2.自主设计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指定实验条件和目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拟订实验操作程序、实施操作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报告的实验。邓仁丽等通过对护理系本科生“静脉输液”自主设计性实验前后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护理实验教学方法、实施形式等内容,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1]。

3.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教学中由护生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对实验过程进行质疑,通过对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的加工,重新设计较为合理的实验过程、释疑及交流结果的一种实验教学。崔玉霞等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探究、实验意识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2]。

4.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设计方法[3]。护理综合性设计实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护理的综合实验设计方法[4]。

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method of instruction)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5]。

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作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5]。演示法普遍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步骤的重要手段。

2.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5]。任何的《护理学基础》实验都离不开练习法,动作技能要通过各种感官同时作用,要经过大量练习获得,所以练习法是《护理学基础》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3.角色扮演法:是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得的经验和技巧易迁移到类似临床情景中有利于学生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6]。角色扮演教学法让护生亲身扮演、亲身体验,还原临床场景,缩短课堂与临床的距离,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意识的培养[7]。

4.情境教学法:是以简单的形式仿造某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事件。雷蓉等采用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实验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相应的情景,课前一周将案例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讨论.设定角色分工、扮演等。研究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8]。

5.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以引导学生自己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多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罗先武[9]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结果显示PBL技能教学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6.目标教学法:是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以设置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要求,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7.体验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需要他们自己在行动中概括总结的教学方法。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10]。穆国霞等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模拟体验,再让学生真人体验,体验结束后老师和其他护生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扮演的护生,以加深其印象[11]。

8.多样教学法:将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称为多样教学法。龙霖等通过对“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的研究,显示75.18%护生选择多样教学法,11.46%选择单纯的情景教学法,仅有0.48%的护生选择传统教学法,可见多样教学法最受护生欢迎[12]。

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1.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护生观看录像一教师示教一学生回示教一护生练习一教师巡查一教师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是《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教学中只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造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窒息了护生独立思考的空间[13],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以下教学组织形式效果更好。

2.特色性教学组织形式:崔玉霞等选择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法组织教学,教学中先展示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2]。何利等选择设计性实验教学,采用操作前准备、课堂实施、实验小结分段组织教学,在课堂实施环节,先由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老师给予评价与分析后再组织教学[14]。穆国霞等采用的体验教学过程为:先设计情景,然后学生实践体验,体验过程中教师对不正确操作予以纠正,学生谈论感受、互相交流体验心得,最后教师对整个实践过程评价、总结、归纳[11]。杨艳红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培训小教师,教师先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小教师,让他们在练习中起到小教师的作用,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商亚娟等采用分组竞赛法,即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组织小组竞赛,由每组推选一位本组优秀者代表小组参与竞赛,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和评价。分组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只有针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邓仁丽,段佳忠,江智霞,等.自主设计性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7):611-612.

[2]崔玉霞,邹继华,孙建玲.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434-2436.

[3]姜丽萍,杨哗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9-740.

[4]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5]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6]贾海燕.角色扮演在实习学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03):14-15.

[7]李青文,谭冬梅.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3):92.

[8]雷蓉,赵莉,龙霖,等.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23-2925.

[9]罗先武,姜小鹰.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74-76.

[10]张青云,方相林.论体验教学的认识及其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54-56.

[11]穆国霞,白彩锋,李玉香,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3):265-266.

篇8

授课类型

学时

任课教师

内科护理

理论

2

专业班级

授课日期、节次

一、教学课题:

第1章 绪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目标:

1.解释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2.描述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3. 掌握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能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期望通过本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标地完成整理护理学习。同时认识到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是从爱与关怀开始的,进而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品德。教会病人自我日常护理。树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科学出版社《内科护理》教材紧扣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针对当前初中起点学生的生源状况和身心特点。①突出“三基”, 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②体现“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表现形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章节前有典型病例,文中有重点提示,章后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本校本护班三年级的学生,该批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此前她们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也已经接触了部分诊断学以及基础护理学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很难将各门课联系起来,存在脱节现象,知识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未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四、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概念、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

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五、设计思想(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法:理解记忆法

六、教学资源:

病例,图片,多媒体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旧课】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例举医院现状,学生自身就诊经历,来引出临床、临床护理、内科护理等概念,提出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内科护理学范围、内容

内科护理是认识和研究内科疾病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二、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安置新病人

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

实施整体护理

密切观察病期变化

注重生活护理

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

积极对症护理

配合各种检查及特殊治疗的护理

避免院内感染

正确进行健康指导

三、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疾病的分期护理

急性病期

慢性病期

康复期

疾病的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四、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n 多观察

n 勤思考

n 多请教

n 重理解

n 积极讨论

n 做好笔记

【小结】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回忆前期学科所讲的健康概念

启发学生回忆自身就医经历,引出临床及临床内科等概念

进行目标展示

讲解概念

归纳总结,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所学范围

精选病例,激发兴趣

精讲点拨,举例说明

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

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护理常见问题

归纳总结:

组织学生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归纳总结重点:

再次返回病例:

解决病人的问题

提出学习本学科的期许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应答。

预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回忆、回答健康的概念

回忆自身就医过程,理解内科护理的重要地位

理解

记忆

整体把握学习梗概

进入情境,体会内科护理的每一步骤的护理要点,掌握重要内容

讨论热点问题及个人困惑

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以病例说明的方式总结本节要点

回答问题

5

5

10

15

15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79-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在学校内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便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多、耗时长,操作步骤复杂多变,需注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初学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充分借鉴各种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总结规律,编写教学歌谣,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本科班266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131人,对照组135人,年龄19-23岁,学生在录取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假设情境―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竞赛―教师总结)。实验组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外,还采用歌谣教学法,将自行编制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课程结束后,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2]对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最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以及总评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1.歌谣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改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过程中,学生练习时机械动作较多,步骤的连贯性差,做了上一步忘了下一步,操作时违背操作原则、步骤颠倒等现象屡见不鲜。练习时学生还需借助辅助工具如课本、视频等,有的边看操作流程边练习,有的边观看视频边操作,动作慢,进度缓,结果在实验课时内很难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完成教学目标。而歌谣教学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同学记忆,练习时记住歌谣,有利于快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导尿术步骤较多,且要求无菌操作,初学者大多在“再次开包做导尿”时感到茫然,所以记住歌谣“一撕二查三连接四”便能很快掌握操作要领。铺床术中大单的折叠方法应用歌谣教学“先朝外,后朝里,折完后毛边在上并朝里,床尾送床头(最后床头送床尾),放在床中游”。研究表明两组学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歌谣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郑凤莉[3]认为一名好的护理教师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在操作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把操作要领、技巧、重点、难点、易犯的错误等用口诀加以高度概括,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再加上准确、利落、优美的操作手法,更能使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较快地领会和掌握操作要领。而歌谣教学正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凝练地概括操作中的重点问题,配合准确利落的示教,给学生深刻印象,所以实验组同学普遍认为教师讲解时条理清晰,示范正规,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过程把握得好,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结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

歌谣教学作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形式新颖、重点突出、生动形象、便于记忆,能够有效地提高初学者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歌谣教学只能在部分实验项目中使用,研究者将继续总结规律编写新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1护理管理者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1充分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促进护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把握契机,为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现实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的重要意义,把握契机,借助活动开展的平台,通过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更满意的护理服务,重新塑造新时期护理工作者形象,建立起新型的护患关系,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将实际护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2成立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作为护理管理者,要立足本院实际,围绕“示范工程”活动主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逐步加以实施,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推进提供保障。

1.3科学选定试点病房,注重氛围建设和环节管理效应,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氛围结合本院各科工作实际,通过自愿报名,领导小组综合分析论证把关的形式,确定适合于开展“示范病房”的试点科室,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共同进行“示范病房”氛围建设。如组织召开活动启动大会进行积极发动,示范病房护士长在大会上做倡议发言,在醒目的位置悬挂明显的示范牌,公示服务项目及服务监督方式等,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同时要坚定环节管理者的信心,注重环节管理效应,引导环节管理者结合本科实际以动态思维抓好活动开展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迈好活动的及时启动、稳步推进、有效开展关键的第一步。

1.4通过召开“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解读培训会,教育引导培养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意识让全院护理人员特别是试点病房的护理人员明确工作思路,懂得要以整体护理的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工作,才能达到优质护理标准,才能真正提升服务满意度,杜绝盲目工作、生搬硬套现象,为活动开展的有序、自然、流畅、有效提供一定的思路支持。

1.5以创新服务模式为主要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创新服务模式,倡导推行“亲情式”服务理念,护理管理者组织召开“亲情式”护理服务座谈会,让每位护理人员谈自己在设身处地工作的同时,将每位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呵护的思路认识与感受,为在实际工作中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并以此为切入点,树立起优质护理服务新形象,有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

1.6依据考评机制,认真考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改进提高工作,为下一步优质服务工作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依据考评细则,对示范病房工作进行阶段性考评,及时发现影响示范工程工作的不利因素及需改进的不足,同时综合患者、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及建议,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分析会,该改进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为“示范工程”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应注重的几点效应

2.1领导重视效应领导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精心筹划活动开展的思路,注重氛围建设,积极宣传发动,做到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全院上下形成合力,积极参与,主动服务,营造起浓厚的优质服务氛围。

2.2环节管理效应注重坚定环节管理者的信念,引导环节管理者要立足本科室实际,以动态管理的思维抓好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每项细节管理工作,务求实效,不走过场。

2.3积极引导效应做好环节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引导效应,让每位工作者深入了解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宗旨和目标,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主动服务,积极工作,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1

一、指导思想

1.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深化“从心护理”品牌塑造活动和“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2、目标:在塑造“从心护理”品牌的基础上,2021年初重启全面开展以患者满意、社

会满意及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15个护理单元逐步开展、完成“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工作。到2022年5月,创建6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改进临床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水平,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及社会满意,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3、活动主题:夯实基础,“从心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二、活动重点内容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广东省护理事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重点做好以下10项工作:

1.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及奖惩相结合。

2. 加强全员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开展《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学习培训,以及“基础护理该不该做?该谁做?如何做?”全员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护士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临床护士必须履行的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3. 制定院、科两级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医院公共区域悬挂“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宣传栏,营造浓厚的创优氛围。将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及家属公示,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4. 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推行实施小组责任制,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以实际工作量为基础,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5.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环境、治疗、用药、膳食营养、康复、心理干预、手术、检查等),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6. 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7. 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建立落实基础护理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8.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缩短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

9. 进一步完善护理支持系统,理顺各部门工作职责,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

四、实施方法步骤

(一)筹备启动阶段(2021年3月)

1. 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明确活动领导小组、监督评价小组及职能部门的职责,提高认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2. 召开全体护理人员会议,传达市护理学会“从心护理”精神,借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解读“方案”内容,动员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3. 根据2020年年终评估检查方向,调整临床质控管理“本”专科“六大本”临床风险管理“六大本”内容,制定“控基础”和“控高危”的质控检查实施细则下发临床各护理单元;

4. 制定《护理人员优质服务实施细则》内容,启动《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社交礼仪和和护士仪表仪容规范》培训;

5.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计划,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奖惩办法;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3月-11月)

1. 2021年3月~11月,全院范围内启动建立“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15个护理单元: 血透科、新宝兴血透、门诊导医、急诊科、体检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妇产科病区、产房、妇科治疗区(含医助)、手术室、康康复三区、康复一区、康复二区、供应室、口腔科

2. 每季度在全院范围内评“星级护士”和“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医院显眼的公共区域设“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栏”,图文并茂的形式公示本院“从心护理” 的点点滴滴; 让全院职工、患者及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及监督。其中,2021年3月~5月中旬的表彰

①全院范围内,每季度公开评定5名“星级护士”和1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星级护士”予以300元/人奖励,“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予以500元/人奖励 ;

②2021年上半年,启动阶段合并到“5.12护士节”活动项目中,共同表彰和奖励;

(三)总结交流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5月)

1. 对15个临床护理单元的工作,特别是基础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同时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检查指导。

2. 2022年“5.12护士节”进行阶段性总结, 评选2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1. 医院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 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顺利开展,成立以院长陈晓峰为组长、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以周明英为组长,各临床护长为副组长的监督评价小组。

(二)认真贯彻落实,扎实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及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

(三)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篇12

1组织实施步骤

1.1筹备启动阶段

1.1.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岗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做好全科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更好的实施具体措施打下良好。

1.1.2召开科内护士会议,传达卫生部“创优”活动的文件精神,传达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解读我院2013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目标及临床护理工作重点。

1.1.3营造科室服务氛围我们在病区走廊内展示优质服务标语与口号,服务明星护理风采,制定规范示范服务标准:文明用语标准,各项护理常规和生活护理操作标准。

1.2组织实施阶段

1.2.1根据优质护理病房评定标准,制定并修改各班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职责要求,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让全员参与基础护理工作,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①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使用、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落实各项医嘱,负责晨间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手脚指甲,头发,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处理,负责术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护理,翻身叩背,进行术后活动指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出院前的宣教。②简化护理文书,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简化护理记录。③生活护理到位。责任护士评估所包干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病情,根据护理级别及患者的个体性进行生活护理。这样可以提高护士自主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但也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

1.2.2护士长每日两次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等工作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追踪。

1.2.3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将采取种项目集中培训,分步实施,以点带面。①落实每周定期为病人更换床单位,每周二为病人修剪指甲,每天为病人送开水到床头,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由责任组长指导和协助陪护人员完成。②由科室护士长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操作的临床培训、现场考核,通过一边培训一边落实基础护理,达到全面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水平,夯实全科基础护理,从而让病人得到实实在在的护理服务[1]。③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由责任组长实施一对一指导年青护士的健康教育并进行考核,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中。全面提高健康教育水平,让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的保健知识,提高病人的保健意识。④每周由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小组到科室进行检查、督导,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考核科室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全面细致地逐条反馈。对于存在的分歧,督导组提出指导性意见;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1.3总结

阶段对基础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总结经验。2013年底评选1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使全体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从实质上夯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2护理管理者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2.1充分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促进护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把握契机,为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现实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新型的护患关系,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将实际护理工作推向一新的阶段[2]。

2.2依据考评机制,认真考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改进提高工作,为下一步优质服务工作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依据考评细则,对示范病房工作进行阶段性考评,及时发现影响示范工程工作的不利因素及需改进的不足,同时综合患者、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及建议,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分析会,该改进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为“示范工程”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3小结

本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将此次活动作为全院抓服务、树形象的契机,视为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通过科学管理、积极引导,真抓实干,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优质服务意识发生了明显改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达到了开展活动的预期目标,此次活动的开展,夯实了本院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优质服务工作进一步改善,对树立行业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13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本人在思想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积极学习《廉政准则》等政治理论,严格按照《廉政准则》中的52个“不准”要求自己,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使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工作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为完成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恪尽职守,认真作好本职工作。

1、科学合理的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

本科室护理人员基本长期从事固定岗位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如因工作人员病假、事假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时,很难有比较合适人员进行填充,在20xx年x月科室工作人员配备充足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在一部分工作人员中进行轮岗,熟悉其他岗位的工作,为个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落实卫生部下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有关文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由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基础护理,为病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4、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强化质量控制。

在科室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周有针对性对护理工作开展护理质量自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细化了护理人员的考核细则,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在科室排名,对于排名在前两名和后两名的人员根据管理细则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各项检查考核制度的建立,进一步的调动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相互追赶、比拼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护理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5、积极开展康复活动,落实全程康复理念。

根据科室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科室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康复工娱疗活动,主动深入患者听取患者意见,与患者一起制定康复活动计划,定期在患者中开展康复技能竞赛、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活动。20xx年x月外出学习回来后,与工作人员一起商讨学习心得,在科内顺利开展了对精神发育迟滞、老年痴呆等患者的模型、数字、字母等康复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变了参加工娱治疗需去康复科的现状,为病区承担工娱治疗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同时,也全面落实了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康复治疗理念。

三、工作中的不足

1、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够得当,在工作计划的编排和工作的轻重缓急的把握上不够到位,导致计划中的工作有未按时落实现象。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工作,缺少创新精神和意识。

3、基础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精神专科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专业技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