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护理范畴

基础护理范畴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础护理范畴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基础护理范畴

篇1

1.涵盖的对象不同

《母婴护理》中的“母婴”,从名称本意上是“母”与“婴”,即围生期妇女和婴儿,服务对象仅限于孕妇、分娩期妇女、产褥期妇女及胎儿、新生儿。《妇婴护理》的对象则涵盖广,其对象为:未孕妇女、孕期妇女、分娩期妇女、产褥期妇女、中老年妇女及胎儿、新生儿,因此“妇婴”比“母婴”更能涵盖妇女一生的生殖周期。《妇婴护理》中的“婴”,根据儿童期从出生四周到12岁左右,[3]故《妇婴护理》中的“婴”部分包括胎儿及出生后28天内新生儿,以此与儿童护理划分开。《妇婴护理》中的未孕妇女的划分也需与儿童护理界定开,根据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转变期,是生殖器官、内分泌、体格逐渐发育至成熟的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3]故《妇婴护理》服务对象中的未孕妇女从10岁开始较妥。实质上,《妇婴护理》从女性的性健康开始,因为良好的性生理与心理状态是成为健康母亲和孕育健康孩子的必备条件,所以,女性从小女孩开始,就应进入《妇婴护理》的范畴,[4]也支持了《妇婴护理》服务对象中的未孕妇女从10岁开始较妥。即出生28天后到10岁前的女性是儿童护理的范畴,余下是妇婴护理范畴。

2.工作范畴不同

《母婴护理》限于服务的对象不同,工作范畴只限于产科而无妇科,因此,教材内容也只限于产科内容而无妇科内容,而很多妇科疾病如妇科炎症则是产科发生问题的延续,妇科疾病与产科疾病常常互为因果,如拆开就不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学生在知识框架的构建上也不系统。《妇婴护理》,其课程是根据护理岗位要求,范畴包括了产科、妇科、计划生育三大部分。三部分在学术上均以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在工作岗位均以女性生殖健康问题为主导,引出护理工作任务,[5]工作范畴符合临床实际。

3.《妇婴护理》比《母婴护理》更贴近卫生行业命名

在临床,全国有很多以“妇婴”命名的医院,如武汉康健妇婴医院、北京玛丽妇婴医院、沈阳市妇婴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等等,因此,《妇婴护理》比《母婴护理》命名更贴近卫生行业,其课程内容也更符合职业标准。

4.《妇婴护理》比《母婴护理》更系统、更利于教学

《妇婴护理》课程设置,涵盖了妇女一生的生殖周期,从服务对象到工作范畴,从正常到异常,从产科到妇科,更系统、更科学,也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在教学中,由于知识与技能系统符合认知规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妇婴护理》课程设置遵循了“以生命周期为主导,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原则,更符合高职教育理念和要求,[5]因此,《妇婴护理》更有利于教学。

二、《妇婴护理》的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

《妇婴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程,是研究各个年龄段女性保健、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妇女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其课程涵盖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妇婴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未孕妇女、孕期妇女、分娩期妇女、产褥期妇女、中老年妇女及胎儿、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并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针对妇婴常见健康问题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和保健宣教的能力;具有对妇婴常见急危重症者进行应急处理并能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妇婴护理主要技术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从事妇婴护理及社区妇婴保健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三、《妇婴护理》课程内容

1.基础部分

包括基本概念,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及其一生各阶段的生殖周期的变化,女性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及各发展阶段的成长与变化。

2.生理过程

正常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生理——心理社会变化及护理和正常新生儿的特征与护理。

3.病理改变

异常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生理——心理——社会变化与护理和围生儿常见异常的评估及护理。

4.妇科部分

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生理——心理——社会变化及护理。

5.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

计划生育的内容与方法,生殖健康与妇女保健。

四、教学改革的内容

在《妇婴护理》五大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内容,使教材保持与临床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乃至前瞻性。

1.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等内容

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育儿方法,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新兴的一种婴儿护理技术,在教材中应有推广与介绍,让学生能掌握适用的育儿技术,能到临床进行推广与运用,保持与临床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青少年健康促进、性教育

《妇婴护理》从10岁小女孩开始,因此,教学内容可中加入青少年健康促进、性教育,这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空白,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在教材内容上可大胆进行改革。

3.妇婴家庭护理

家庭是组成社区的基本单位,[6]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妇婴是社区护理开展的重点服务对象,家庭护理及新生儿家庭访视、产后访视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深入开展,在教材中呈现体现了与临床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妇女保健与生殖健康

妇婴是家庭和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自国际组织提出“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倡议后,妇幼保健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晚年生活质量是新世纪国际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的三大主题。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的题为“珍爱每一位母亲和儿童”的报告中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加强维护母婴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做好妇幼保健是保证人类繁衍、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需要。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提出了生殖健康的概念,生殖健康赋予妇女保健更深刻的含义,其宗旨是保护和尊重妇女权利、增进妇女健康、控制和调节生育、促进社会健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与医学进步的标志。[7]

5.其它

篇2

老年人是急性胆囊炎多发人群, 属于急腹症范畴。我国进入老龄化后, 人口比例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客观上增加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若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 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 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对接受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对本院6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6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上患者均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手术, 并符合急性胆囊炎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 其中男36例, 女30例, 年龄61~83岁。66例患者均合并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 其中护理组男20例, 女13例, 对照组男21例, 女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和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不安排制定护理人员, 不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 包括一般护理:①遵照医嘱对患者采取必要常规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并根据患者年龄和肾功能进行相应水化治疗;②术前护理: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包括各项常规检查, 如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 明确患者不存在影响手术的潜在风险;如合并糖尿病患者, 视其血糖指数, 考虑是否在术前摄入高蛋白, 避免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③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 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导。向患者充分介绍胆囊切除手术特点, 同时讲解手术麻醉方式、麻醉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术后不适症状, 引导患者正视手术风险, 消除恐惧心理;④术后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术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

1. 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 护理组仅有2 例(6.1%)出现伤口感染, 而对照组有6例(18.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 4例(12.1%)肺部出现感染,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根据术后调查问卷显示, 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63.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是急性胆囊炎多发人群, 属于急腹症范畴。我国进入老龄化后, 人口比例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客观上增加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若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 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 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发现, 在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期间, 老年患者常因为合并其他疾病导致情绪不安、紧张失眠, 加之饮食不合理等因素, 容易导致患者血糖、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加强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期间(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对保障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产生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 还应在此基础上做好术前护理, 包括常规检查、饮食护理、健康宣导、心理疏导等工作。术后护理同样不容忽视, 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和控制、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本文选取66例患者, 手术均获得成功, 但从表1可看出, 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护理满意率方面, 护理组为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63.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篇3

    2.护生的必要性是教育的道德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上,价值观,已经摆在我国教育第一。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宣布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护理本科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于若干意见”,这是因为思想道德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可以促进先进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并充分发挥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力量发展的精神。职业道德素质:护理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义务和责任的性质,护理专业任务和护理岗位致力于人类健康,护理工作者和支持10行为的职业道德标准(连同医学模型,护理工作范围由单一的疾病护理的变化扩展到生理和心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为了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职业道德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充满了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责任,同情,同时也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保护患者隐私,法律意识和护理本科生去护理工作后,他已经决定,可直接进行职业道德他的职业行为,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对人的健康,生命与道德责任人护士??团队意识强素质,促进护理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功能锻炼;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从来我院进行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 例进行研究和分析,选取区间是2014 年2 月至2015 年4 月,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 例,对照组50 例。其中:

观察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18 岁到60 岁不等,平均年龄35.4 ± 4.5 岁,病程1 年至20 年,平均病程为13.2±3.8 年。对照组男35 例,女15 例,年龄17 岁至58 岁不等,平均年龄34.9±5.1 岁,病程1年至20 年,平均并成为14.1±2.9 年。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长短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首先对100 例患者均采取常规的抗风湿治疗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治疗。随后开展护理。

观察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功能锻炼护理干预。

观察组常规护理方式有:

1.2.1 心理疏导和教育

根据不同的患者以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患者科学认识病情,并通过教育沟通增进患者对治疗方法的认识,引导其积极配合开展治疗。对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患者增强康复信心,一旦发现患者有负面情绪、消极心理,及时与医生、家属沟通,通过改善环境等方式帮助患者克服焦虑心理。

1.2.2 药物指导护理

根据医生的要求,按照医嘱要求及时配置药物,并根据用药量指导患者用药,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功效,使患者配合吃药。同时在用药期间及时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过敏、皮疹等不良反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告知,一旦出现给予用药指导和护理,将患者的疑虑和担心及时排解。

1.2.3 健康教育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和家属及时讲解健康相关知识,正确地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病症,采用多媒体等方式提高患者学习兴趣,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病情危害以及日常预防等进行及时指导教育,从而增进患者的理解。

1.2.4 日常生活护理

对于患者的饮食给予适当的建议,避免使用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患者尽量保持身体躯干挺直,避免脊柱发生弯曲,尽量鼓励患者使用硬板床、低枕头、仰卧睡姿等,从而保证脊柱弯曲。

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功能训练,具体内容包括:

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功能训练计划,活动前提前进行按摩和肌肉放松训练,确保心态良好。根据受累关节的部位的差异,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并循序渐进推进。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立即中断训练,减少活动强度。每日进行常规的脊柱弯曲训练、髋关节伸曲训练一至两次。经常开展的训练方法有:一是开展呼吸训练,通过开展扩胸训练,提高胸廓灵活性,增强肺功能。二是开展颈椎训练活动;三是开展腰椎训练;四是开展仰卧训练,对脊柱弯曲等进行自我纠正;五是开展屈髋屈膝下蹲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患者关节的柔韧性,避免出于长期的僵硬影响脊柱恢复。

1.3 评价指标

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疼痛程度分成0-10 个等级,10 级代表疼痛剧烈,0 代表没有疼痛;晨僵时间由患者根据自我感受进行评价;关节僵硬程度、全身疲乏情况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进行0-5 分评价,分值越高代表越僵硬、越疲乏。

1.4 统计分析

采用专门的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运用 X2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要t 进行检验,以P<0.05 作为统计学差异标准。

2 统计结果

如表1 所示。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82-01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护理专业。

1专科学校护理专业高职特色定位

大专层次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专科更注重理论培养;而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特色具体体现在: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高职专业的划分,实行“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1]高等专科教育这个层次区别于其它教育层次的、定型的、稳定发挥作用的特殊优势,就是专科特色,体现在专业服务范围上的针对性,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实用性和人才素质培养上的应用性。[2]专科教学要体现专科特,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大学专科层次的高职,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毕业生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教育, 许多专业与本科的同专业类似,属学科专业教育性质的,其中有些专业本来就是职业教育性质的,如:护士、财会、文秘、旅游等专业。护理专业的改革实质上应从学科专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中国的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不足,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科研都是按照医学模式进行的,而非护理科学教育模式造成了一种误区,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识――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护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应是本科教育的“浓缩”版,而是高职教育。

2与护理高职特色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2.1强化护理操作技能,突出高职特色:按照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整合,为护理操作训练提供时间保障。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重组医学基础课。《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功能学》,《人体寄生虫》《免疫学》《微生物》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实训课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学》。改变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技能操作、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操作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淡化专科教学,培养通科护士: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建立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打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按“生命周期”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把内、外、妇、儿、五官科护理等课程,以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为阶段,整合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淡化学科,形成整体护理观,突出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培养知识能力型的护理人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问题[3]。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仪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毕业生只是一个通用护士,淡化专科教学,有利于培养通科护士。

3厚重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护理教育应当摆脱医疗模式,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医学与护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人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使得人的身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护理知识范畴包括人、社会、环境、健康和疾病。现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我国护理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致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各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6]专业设置过于专业化、专门化和就业压力增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根本原因。现在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我校护理专业任选课设置的课程为康复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普通话、创业教育、护理毕业设计指导、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只是对学科专业教育时间不够的一种补充形式,没有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培养出多学科、跨领域、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护士生。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 人文护理 措施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老年患者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老年患者具有慢性疾病多,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等特点。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渐深入,老年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吃药,而是从疾病到身心健康的全方位的护理[1]。老年患者对“人文护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医院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人文护理”的概念

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康复的速度及安全程度其起决定作用。最高的护理目标就是“人文护理”。

所谓对老年患者的“人文护理”,就是包括生理、心理和其它需求等方面的护理[2]。从这一理念出发,护理的任务已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护理,而是从疾病到身心健康的护理。也就是说,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包括了有心理护理等在内的灵活性的活动。这就对护士的工作量和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2. “人文护理”的范畴

2.1 在基础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2010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我们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在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人性化服务意识。首先要提高业务素质,有过硬的业务操作技术和较强的责任心,保证基础护理质量;其次,要提倡敬业奉献精神,护士的职业责任是“保存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3],多数老年患者对基础护理的需要,有时候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这就需要护士发扬人文关怀精神,自觉地将自己的护理技术应用于为病人身心健康服务中去,主动观察、细心体味,及时发现并满足其合理的护理需要。

2.2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一般比较固执,不同程度的有悲观消极、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状态[4],针对不同类型的情绪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对促进康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悲观消极型:此类患者一般都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一方面对病情较为悲观,认为年龄偏大,恢复无望;另一方面,认为自己的疾病给家庭带来负担、自己成了家庭的拖累,思想负担较重,产生无价值感和负罪感。在潜意识里,他们要求受医护人员尊敬、被家人关爱和重视。针对这类患者,一方面,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促进肌体功能的协调。我们要尊重他们,对他们的称呼须要尊敬之意,跟他们说话要和蔼可亲,听他们说话专心、耐心。另一方面,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关心他,不能没有他,盼望他能早日康复,鼓励其首先在精神上要战胜疾病。

2.2.2 紧张恐惧型:病情较重的患者,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正在走向死亡,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这类病人,我们要给予同情与关爱,护理要更加细心、周到。护理过程中,表情要自信、阳光,要让患者从我们的脸上看出治疗的希望;言语要谨慎,不要让病人从我们的言谈中感觉到自己病情危重。同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耐心讲明病情波动的实情,以减轻恐惧心理。

2.2.3 焦虑不安型:有些刚入院的老年患者,对自己患了什么病、病情严重到什么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患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生和变化的过程,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因素,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3 重视其它方面的护理

老年病人通常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如提出某种个性化、习惯性要求,有使用某些辅助治疗设备的愿望等等,只要是符合医院规定且对康复有利的,护士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不能怕麻烦。同时,我们要帮助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改变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喜荤少素、口味偏咸等,加快康复速度。

3. 怎样做到“人文护理”

3.1 细心

细心的护理,是病人快速康复的首要条件。老年病有并发症多、病情多变和错综复杂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其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尽早处理。

3.2 耐心

在老年患者中,一部分人有耳聋、眼花、健忘、唠叨、暴躁、固执、猜疑等毛病。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爱挑剔,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稍不如意就借题发挥,要么发脾气、要么以投诉相威胁。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要从言语态度、操作手法上下功夫,得到老年人的信任、合作与支持。

3.3 用心

用心去看、去听、去学、去做,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和心理学知识,在协助医生治疗疾病的同时,帮助老年患者改变消极的心理行为,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适应的调节,能使其较好地配合治疗,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燕红、张洪英、陈碧云. 老年护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2011(07)

篇7

(一)老年护理概念释义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老年护理是指把老年学和临床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于老年人护理的专门领域,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群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具体而言,其H在关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促进、维持和恢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舒适地度过愉快的人生。这样的定义,符合学界对于传统老年护理概念的认知:侧重通过医学手段,强调护理人员在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占据的卞导作用,以期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日标。   

而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模式的转变,某种意义上使得老年护理的内涵拓宽到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视角界定。这一视角下的老年护理结合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的综合需求,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同时在自护护理的原则下,鼓励老年人参与到自身的照护中,在保持老年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网具体来说,它使被护理的老年人吃饱、穿暖、住好,同时还为老年人提供诊断、治疗、康复、医疗护理、预防、精神慰藉、康复娱乐等一系列服务,以促使其达到最佳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状态;它是一种对老人自立的援助体系,通过这一援助体系,让老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Cal这种老年护理概念,充分体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①:护理理念强调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护理人员扮演协助者角色,仅发挥援助作用;护理方式既重视医学手段又重视社会文化护理路径;护理内容重视老年人多元需求;护理日标是使得老年人能够参与自我护理,实现独立自尊的生活。除此未提及的是,老年护理的时空视域,对于老年护理的时间范畴,从预防医学护理到临终护理,展开延续性护理;而老年护理的空间范畴则突破了医院、养护机构的界限,链接了社}X_和家庭等护理场所。   

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   

在2016年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一文中,强调健全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而当前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仍处于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的发展水平,而临诸多问题。从对知网中关于我国老年护理服务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在护理的时空范畴上,针对老年护理的时民超越仅将住院老人作为护理对象,延仲到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在空间范畴上,则已经打破由医院、专业护养院和普通养老机构组成的地域限制,社Ix.与家庭护理场所也渐渐兴起。这是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表征。    但从其他维度看,尤其是在养护机构、社Ix_和家庭场所内,对于老年人的护理服务则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护理内容上,养老护理员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较为局限,以上海为例,调查显示护理人员缺乏对心理治疗、康复技能、疾病诊断、法律知识和临终关怀等知识技能的掌握[5j,而针对陕西省的12家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调查同样而临相似问题在社卜_和家庭老年护理服务上,老年人更倾向于较为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家庭护理、家庭康复、帮助配药等。而在护理人员素质上,普遍存在着护理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而从护理内容上就可看出,在护理手段上,在机构和社}x居家老年护理上,对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尚未发展完善,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及社会层而的护理服务开展基本缺乏。在护理日标上,由当前我国老年护理内容、手段、人员素质中即可看出,老年护理服务要达到老年人自护护理、独立自尊的生活状态尚不能实现。   

从上述可知,我国的老年护理服务仍而临诸多问题。我国对于专业老年护理人才需求大,对于老年人的疾病诊治、预防医学、心理一社会支持、第三方照护、老年人自护等多层次护理需求需并行展开。而现实中,我国的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缺口仍然较大,而从社会文化层而展开老年护理既是需要而又切实可行,那么医务社会上作的介入是符合老年护理的多层次发展的需要的。   

(三)医务社会上作与老年护理服务的联系   

既然社会上作能从社会文化层而辅以生理层而的老年护理服务,那么将医务社会上作嵌入老年护理服务有所可为。从概念层次上看,社会上作的基本含义是社会福利服务,日标是追求社会公平和平等,卞要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社会上作实务的本质是不图回报的社会利他性帮助服务。医务社会上作是社会上作的分支,泛指社会上作者在医疗和健康照顾机构中所从事的各类社会上作实务的总称。Col从定义中可以看到,其与老年护理服务有着共通之处。在追求日标上,医务社会上作含有社会上作所要达成的日标,老年护理的日标是实现老年人的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社会上作追求的社会公平平等本身即含有此意。在服务对象上,老年群体通常被看作弱势群体或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其在社会上作服务对象的范畴之内,而老年群体又是慢性病的高发群体,因此也属医务社会上作的服务对象之一。在服务内容上,医务社会上作与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相勺_交合,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健康预防、医学治疗康复与保健、心理慰藉、社交、临终关怀、安宁照顾等方而_者均参与。在护理方式上,一方而医务社会上作通过社会上作实务方法对老年人开展社会文化层而上的服务,这是一种援助;另一方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上作更应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服务[U of医务社上同样如此,而老年护理服务强调自我护理与服务,所以一者同样强调援助、自立。在开展服务的时空范畴上,医务社会上作已在医院、社}X.、家庭开展服务。而从现实中看,医务社会上作的诞生、发展以及日趋成熟是以单纯生理性疾病向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概念转变为基础的[“〕,而当前我国也致力于建设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性质的老年护理服务,在老年护理服务人员紧缺且素质不高以及对社会上作发展的政策性支持下,将医务社会上作引入老年护理服务中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中的医务社会土作   

篇8

这两种护理学模式的区别在于立足点不同,受不同的医学模式的影响,因而在观念上有点面及范畴的不同。前者立足于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护理是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充其量只不过是医生的助手而已,护理工作看上去似乎是在为病入而做,实际上是在围绕着疾病和医生两个“中心”而开展。后者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护理应从病人(而不是疾病)的基本需要出发,以病人为中心(且只有这一一个中心),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强调护理工作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实施护理计划的整体性,其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要求严谨,较前者专主功能制护理,由点至面提升到更高的层沈,扩展到更广的范畴,深人到更细的环节,谊种新护理学模式是医学模式演化的重要成果之、从这里可红看出.两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前灌神勺思维方成是把研究对象局限于比较狭少的范围来认孔.后者的思维方式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最科从更高的认识水平来考察。所以,我们说‘定的护理学模式,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适应护理学模式而产生的。

近代护理学基本上都是在对疾病本身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中发展黄沁几护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与护理廊自二辆车的左右两轮,很自然,是要相互影响的。一生物医学思维方法决定于人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疾病观。近代生物医学,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实验生物医学发展阶几有一套实验自然科学所共有的思维方法。即: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由其局部构成的,是可以分割的。可以通过割裂整体,从构成整体的局部小单元的性质来了解整体。生物医学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对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当时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类疾病—某些传染病,已经有了较好的控制。护理学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按生物医学模式的,谓之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声学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发生作用。因而护理是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内容,由护士按分工去执行的一种分段性的护理方法。总之,不管是医学或医学中的护理学,人们都只是从人的生物属性来思考健康和疾病问题。

应当看到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对整个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护理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作用和影响下,护理学由开始作为一种劳务,为病人提供生活服务,上升为一种技术或技艺,扮演作为医嘱执行人的角色。一百多年来,护理学在各种疾病的护理和常规护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力完整严密的内容。可以说,护理学获得了长足约进步。在当前,乃至将来也还将不断推动护理学的发展。然而,正如生物医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生物医学领域内对于生命运动和疾病现象很难作出完整的理解,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思维方法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样,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及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缺陷,因而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护理只是一种技术操作,没有什么理论或理论性不强。事实上,目前护理学的内容,大多是讲一些技术操作、规范。由此产生了一种意见,护理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科学,护理学是依附于医学的,本身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知道,只要是根据客观社会实践活动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都叫科学,而任何一门科乳如果不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规范和范畴,就难以成为完整意义中的科学,就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护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护理学不克月即匆己的理论短缺,就难以上升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由于传统的局部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受新的医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更积极的影响,所产生的新的护理学模式—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表明护理学向科学的阶段发展已经成熟。在新的护理学模式中,护理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再只是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而必然扩大到社会领域,不只是要从生物属性上来护理病人,而必然是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方面结合上来综合给病人以护理。护士不只是注意和理解疾病,而同时要注意和理解病人。而且在护理的法律准则上,非药物疗法护士可以单独进行,药物疗法则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近年米,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保健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等交又边缘学科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正体现了新的护理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将使人们形成和传统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帮助护士更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唯象护月学的发展综观护理学的近百年历史,护理学在各种基础护理、临床各种疾病的特殊护理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规范。但是,作为这些规范的执行者,他们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护理学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讲应该如何做,如何操作,很少讲这些技术操作背后的理论依据。因此,我认为护理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属唯象的理论,它本身属唯象科学,可以称为唯象护理学。什么叫唯象的理论?研究客观事物,第一步,要总结许多现象,完全从现象来总结、概括,得出系统的理论,就属于唯象理论。什么叫难象科学?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从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大道理上知其所以然,就上升到现代科学了,但唯象科学是第一步,是科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护理方面很据实践的经验,说明是这么回事,把它讲得有条有理,这就叫唯象的护理学。它也属前科学的性质,但是唯象的理论又比经验的学问向前走了一步,它比较系统。

在一定的医学模式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是医学实践的反映,它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水平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一定的思维方式一旦历史地形成,成为既定的思维模式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对传统的生物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唯象护理学所运用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也同样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为人类在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但范围扩大,其“还原论”与“机械论”的片面性就暴露出来。

要克服其局限性,就必须借助于适应唯象护理学发展的,以当代系统论(以及控制论、信息论、需要论等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要求人们从系统论出发来认识健康和疚病问题。满足这一要求的新护理工作是以科学的护理程序为手段的系统的护理行为。护理程序为责任制护理的主要过程,它包括4个阶段(调查、计划、实施、评价),并通过这种系统的程序循环,可以随时调节病人所需要的护理,保证病人得到适合其个人的整体护理。因而未来的(或者称现代化的)护理学是唯象护理学的发展,是以整体的、系统的贵任制护理模式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众所周知,由于近代医学基本上都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发展的,在此理论格局中形成的以传统的还原论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虽然生物医学的纵深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就,但由于这些研究只限于纯生物医学的属性,国此,也只能在生物圈内游来游去。而系统论方法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实际应用,为人们解决健康和疾病的全部问题提供了可能,但仍然需要用还原论方法获得的对疾病和健叫毛认识的细节。同样,现代化的护理学的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方法也需要借助于局部的功能制护理的种种手段。而不能将他们绝对对立起来,正如不能将现代化的护理学与唯象的护理学绝对对立起来一样。如果说现代化的护理学是对唯象护理学的发展和深化,那么,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方法在护理学研究中的出现和应用也正是对传统护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方法)的发展和深化。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扬其长处,克服其不足,以推动护理学的深入发展。

篇9

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于今年6月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我骨一科有幸成为我院第一批试点病区。通过这5个多月的不断摸索,我认为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即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

1. 转变护理管理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我科使用的是功能制加责任制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分为责护班,主班、换药班、治疗班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然是很多护士为一个病人服务,却造成了工作有人完成,病人却没人管的局面,这就不符合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护理的理念,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即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等各个方面,实施责任制护理,落实整体护理。

2. 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模式的转变,就要求护士“床边工作制”,每天需要在病房中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或需求,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难,为了能更好地为病人解疑,促进护士对专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为了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也增强了对应急预案的了解,提高了护士的专业业务水平。

3.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把护理实实在在做到患者身上,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到护士就在他的身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生活服务、完成常规治疗等,均属于基础护理的范畴,它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病人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骨科的患者多数都是卧床的患者,因此基础护理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天需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污渍,同时还要保证病人面部、头发、口腔、会阴、足部清洁干净,让病人舒适。同时还要加强病房的巡视,把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住院、出院。我们护士现在基本上在班时间除了完成每日必须的治疗以外,都在病房里巡视,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进行交流,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力所能及地为病人解决一些困难,及时发现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情绪,做出正确的指导与知识宣教,使病人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使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状态。

4. 创建温馨病房,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床头铃呼叫,保持病室的安静。护士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巡视,主动取液、加液,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向患者介绍输液的用药目的等,打破常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变患者要我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通过此举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与赞扬,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2]。

5.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采取表格式记录、实时记录,记录护士所做的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将以往写护理文书的时间节省下来,与病人面对面沟通,更加仔细地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满意度,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病房整洁多了,床头物品少了;护士巡视多了,床头铃声少了;护患沟通多了,焦虑不安少了;宣教实用多了,护患纠纷少了;病房和睦多了;患者污垢少了;患者感谢多了,家属顾虑少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正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让护士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串连我们的日常工作,体现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朝着“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

篇10

[中图分类号] R781.6+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94-0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足外伤、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丧失、足畸形、非自觉性创伤、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和肢端坏疽[1]。我院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针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42例,均符合糖尿病足的WHO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5~70岁;有糖尿病病史6~24年;下肢动静脉彩超示局部血管闭塞20例;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病变40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42例。

1.2方法

基础治疗包括使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丹参粉针静脉输注以改善循环,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综合护理主要包括进行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其中,足部护理包括局部清洗,中药浸泡(乳香10 g、没药10 g、生大黄6 g、黄柏10 g、水蛭3 g、全蝎6 g、蜈蚣3 g),局部湿敷和足部按摩。

1.3综合护理

1.3.1足部护理

1.3.1.1局部清洗若局部有化脓性渗出、坏死组织和过度角化的皮肤,应先进行清除。然后,皮肤溃疡处予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创面深而大可加用甲硝唑溶液冲洗。

1.3.1.2中药浸泡与湿敷以乳香10 g、没药10 g、生大黄6 g、黄柏10 g、水蛭3 g、全蝎6 g、蜈蚣3 g等煎汤外洗患足,每日2次,每次30 min,水温维持在30~35℃。足部浸泡完毕,用山莨菪碱 10 mg加胰岛素4~8 U局部湿敷,外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2次。

1.3.1.3足部按摩指导患者按摩昆仑、太溪、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动作轻柔,防止擦伤皮肤,早晚各1次,每次20 min。

1.3.1.4保持足部清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勿赤足行走,宜穿温暖柔软而宽松的袜子,不宜穿皮鞋,以防皮肤受挤压而磨损受伤。修剪趾甲不能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皮肤而导致感染。勿搔抓溃疡处皮肤,若不慎损伤应予75%酒精消毒[2-4]。

1.3.2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一般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治疗信心不大,因此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树立信心,以免过分忧虑;使患者能够自觉地进行饮食控制及病情监测,积极配合治疗,延缓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1.3.3 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需要持久综合预防治疗护理。应向患者宣教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和糖尿病足治疗的相关知识,教给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如血糖自我监测、胰岛素注射方法、中药的浸泡方法、足部按摩穴位等。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皮肤受伤和感染,注意四肢的感觉有无异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及皮肤的色泽湿度的变化,夜间和寒冷季节注意保暖,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戒烟戒酒等。

2 结果

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42例糖尿病足患者治愈35例,治愈率为83.3%;好转4例,好转率为9.5%;截趾1例,未愈2例。住院天数最短16 d,最长125 d,平均住院34 d。

3 讨论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之兼证“脱疽”范畴,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复加外伤、感染等因素,从而导致患足数月不愈。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差,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本组观察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西医的降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及支持疗法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特别是有效的足部护理措施,通过中药“乳香、没药、生大黄、黄柏、水蛭、全蝎、蜈蚣等”煎剂足部浸泡,活血化瘀,祛湿化痰通络,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避免截肢,缩短病程。用山莨菪碱局部湿敷,可改善糖尿病足的局部循环,促进创面愈合、肉芽形成。做好患者的足部及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掌握基本的防病治病知识亦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通过基础治疗和综合护理,42例糖尿病足患者治愈35例,好转4例,截趾1例,未愈2例。本观察结果的高治愈率表明,若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以良好的综合护理措施,会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即截趾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负担。

[参考文献]

[1]蒋围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l18.

[2]鲁萍.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5:769.

篇11

肾小球肾炎分急性和慢性肾炎。急性肾炎(阳水)多属表实证,包括风水型和湿热型两种;慢性肾炎(阴水)多属里虚证,包括阴虚型、阴阳俱虚型和肝肾阴虚型三种。

肾炎疾病病程较长,因而科学的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在辨证施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护理:保持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嘱患者卧床休息,少活动,可降低体内新陈代谢产物,减少肾脏负担,对严重水肿、高血压和尿毒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有胸腹水者可采取半卧位并抬高下肢,以减少浮肿。

(2)饮食护理:饮食上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30~35卡,鼓励患者多进易消化高维生素食物,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对肾功能减退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即每天每公斤体重0.5~0.8克,要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量3克/天,严重水肿者饮水量也应相应减少,阳水病人应忌煎炸燥热之品及烟酒辛辣食物,脾胃阴虚湿浊中阻者几忌生冷之品,对胃纳不佳者应调节饮食增进食欲。

(3)口腔护理:对于阳水病人因肾脏机能障碍,体内氮质及其代谢产物潴留,刺激腐蚀口腔黏膜,常有口腔黏膜溃疡及症状,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创面敷金黄消炎散,以控制口腔感染。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阳水患者因皮肤代谢异常,出现皮肤搔痒,要用温水擦洗,对严重水肿长期卧床的患者,每天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发生褥疮。

(5)情志护理:患者病情重,并时有反复,往往表现为忧虑、悲观失望,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是疾病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患者消除忧虑,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必须加强心理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6)病情观察:对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护士必须熟悉病情,仔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浮肿部位、程度,浮肿严重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有胸腹水者,可见胸闷、纳差、气促等症,还要观察病的改变,注意尿的颜色及量,此外,病人晚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除一般护理外,应密切观察血压及神态的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心悸不能平卧,给予半卧位,并立即吸氧,如病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要设专护并加床挡,以防坠床。

篇12

1 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护理学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包括健康的人,护士必须懂得人、理解人、有人文关怀能力,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护理工作是最具人情、最富人情的工作,它必须是科技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的统一。因此,必须在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培育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而目前的护理教育,却放弃了“育”人的责任,人的教育被忽略,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1]。在当今的护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单纯追求技术的进步而忽略人性关怀,已然不能适应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护理教育本身来看,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2]。

2 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2.1 人文教育理念落后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护理学形成于西方近代科学机械决定论盛行时期,因而在其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护理学还是侧重于机械的操作,将护理对象看成有生命的机器而忽视了情感、心理、宗教信仰、社会角色等人文属性,相应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从侧面表现在目前整体护理的形式化;人文护理的口头化;护理纠纷的普遍化;护理人才的流失化;生活护理的厌烦化。

2.2 护理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内各高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乏逻辑关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足10%。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单一。

2.3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大多医学院校都存在跨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没有既懂医学又精通人文的专业教师队伍。

3 对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思考

3.1 更新护理教育观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先导 早在20世纪,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以及英国医学委员会(GMC)就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切都表明护士特别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要提高我国护士的整体人文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转贴于

3.2 改革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护理教育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人文课程内涵的改革,适当增加一些人文课程,彻底打破原有“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护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使医学、护理、人文相互渗透。

3.3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护生的人文素质及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护理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使护理专业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必须相应具备教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4 开展人文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所谓人文活动是指以人文教育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在护生的学习阶段,有计划地举办一些人文活动,如人文讲座、美育讲座等,会比课堂教学更贴切的让学生体会到人文的氛围。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护生进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等地方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学会关爱病人、关爱健康和关爱生命,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对于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人文精神的真谛及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仍是护理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渗透,是提升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另外,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才能促进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教育特点,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篇13

中风(后尿失禁是临床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国际尿控协会定义,尿失禁是客观上可观察到有不自主的漏尿现象,此症若护理不当可诱发褥疮、皮肤局部炎症,不可避免的出现下尿路感染甚至逆行致上尿路感染使肾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导致全身器官的感染甚至败血症的出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文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神昏、昏愦为主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或脑出血,并有相应的体征,且合并尿失禁。“中风后尿失禁”属西医“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范畴“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断标准:有神经系统的相关病史(脑血管意外),膀胱感觉异常导致小便异常,且伴有腱反射亢进或消失、巴彬斯基征阳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纳入病例,共纳入6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其中A组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上神厥穴内隔盐盒灸治疗,B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给一般基础护理治疗。

1.2干预手段 B组患者给予我科常规的护理措施:首先入院后给患者行中风健康宣教,必要时给留置尿管处理,定时夹闭开管,训练患者逼尿肌及膀胱括约肌,询问患者是否有尿意及自我控制情况,同时每日行膀胱冲洗,情况允许时给拔出尿管,同时配合使用卫生垫及成人纸尿裤,男性患者可使用保鲜膜或者假性尿袋。注意做好患者局部皮肤护理,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开导患者接受病情,并积极配合医护做好相关训练,提高生活质量;A组患者在以上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在患者神厥穴(肚脐)内填满食用盐,同时在患者下腹部(灸盒需盖住神厥、气海、关元3穴)放置灸盒,灸盒内放置艾柱3壮,点燃艾柱,使艾柱燃尽为止治疗结束,约40 min/d,持续治疗2 w,中间间隔2 d。

1.3临床观察指标

1.3.1安全性观测 一般检查项目: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尿常规检查;以上指标于治疗前1 w内及治疗结束1 w内各检测1次。

1.3.2疗效性观测 记录排尿日记:记录排尿频率、尿量、尿失禁次数、程度等,要求患者像平时一样坚持正常排尿,同时估计每天的饮水量。表格记录下患者的尿失禁次数以及每次尿急的程度,并通过尿垫用量来了解尿失禁的情况。尿失禁程度评估方法:Ⅰ度:无尿失禁;Ⅱ度:用力,屏气时尿失禁;Ⅲ度:行走,活动时尿失禁;Ⅳ度:直立,翻身时尿失禁。

1.3.3疗效评价 痊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基本消失,日排尿频率测评达1度。显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日排尿频率测评提高2度。有效:尿频尿急症状有所改善,日排尿频率测评提高1度。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隔盐盒灸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在基础护理上有明显增效作用,操作简单,无外源性副作用,可长期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脑卒中后引起的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7%~58%[2]。目前对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西医以保守疗法为主,对逼尿肌、括约肌反射亢进者采用间断导尿、触发排尿、留置导管等方法治疗,对逼尿肌、括约肌反射减弱或无反射者采用外尿道集尿装置、膀胱按压法治疗,虽然方法较传统的留置导尿管有明显改进,但存在操作繁琐、需要较多的人力,膀胱按压还会引起膀胱压力增高,尿液向前列腺和精囊腺流入以及其他并发症[3]。目前西医治疗用药也尚无针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特效药物,现有药物因其副作用及并发症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而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较大且费用昂贵,大多数人难以在身体上及经济上承受。中风后尿失禁是由于大脑、脑干中的排尿中枢及其下行纤维不完全性双侧性损害,对膀胱的反射抑制作用减弱所致[4]。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小便失禁”、“遗溺”范畴,是由久病体虚、肾气衰退、肾虚不能固摄、膀胱失约而致。《证类治裁》指出:“夫膀胱仅主藏溺,主出溺者,三焦之气化耳。”说明三焦的气化功能异常会引起膀胱不能约藏而遗尿。三焦的气化功能在上者以肺为主,若肺失肃降,水道不能下输于膀胱;在中者以脾胃为主,若脾虚,则失其升清降浊之功能;在下者以肾与膀胱更为关键,若肾阳亏损,形不化气,肾阴不足,阴不濡阳,均可导致气化失常形成本病。而本护理研究选取“神阙、关元及气海”三穴,神阙,即肾气通行之门户,为人生命之根蒂,为温阳、回阳救逆的要穴。在神阙内置入食盐,意在“咸入肾”,加灸能更好的引阳入肾,诸力合凑更好的起到温肾助阳的作用,和关元穴相配,神阙偏于温脾胃之阳,温中焦,益下焦;关元偏于温补肾阳,温下焦,益中焦。再加上气海补中益气温中焦补助全身之气,诸穴合凑,使三焦气化失常功能恢复,膀胱约摄正常,从而遗尿得治。

通过临床观察隔盐盒灸有助于膀胱的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疗效满意,且此法于体外应用,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容易学习并操作。

参考文献:

[1]黄茂盛,洪震,曾军,等.上海城市居发5年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危险因素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198-2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