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技术支持

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能源技术支持

篇1

一、引言

在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20年,我国每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与2015年相比要求降低18%,并着重将电力行业作为重点行业进行管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电力行业纷纷致力于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碳发展的目标。从欧美先进经验来看,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实现路径。而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立足于可持续低碳经济,促进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急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中国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高度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依靠煤炭的火力发电仍是主要的发电方式。2016年我国总发电量59897亿千瓦时,其中依靠煤炭燃烧的火力发电占比高达71.60%,虽然相比于2015年火力发电同比略有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的发电结构相比,仍远远高于其他清洁能源的占比(见表1)。中国电力行业作为煤炭消费大户,如果按照现在电力能源的消耗速度来算,煤炭的可开采期限将不足60年。同时,在产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NO2等温室气体,将不利于我国低碳可持续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逐步实施以下措施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煤炭总量控制。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国家力争到2020年,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②。第二,改革煤炭清洁发电技术。考虑到当前我国的特殊国情,燃煤发电的大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并不会改变,因此清洁煤炭技术的研发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必要路径。我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绿色煤电”计划,并设立了示范电站及示范项目,意图提高燃煤发电能源转换效率,降低燃煤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清洁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中国具备较为充足的风能、水能、核能基础,政府鼓励电力企业致力于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运用,并为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此来加快电力行业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第四,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政府借鉴国际先进的碳减排经验,分别成立了北京、上海、天津等碳排放交易试点,并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电力、纺织、石油等重点行业作为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被强制纳入其中,碳减排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与企业的直接经济利益挂钩,这一举措将倒逼电力企业内部对于能源利用开发的技术革新,从根本上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电力能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能源正实施包括煤炭总量控制、改革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研发利用清洁新能源、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措施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但笔者对上述电力能源措施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现阶段可能存在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电力能源发展规划不明确

如上文所述,我国当前的电力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其他清洁新能源的比重相对较低,且燃煤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高效低碳、清洁环保的要求,缺少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此外,我国煤炭资源大多数分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电机组大多设置在中东部发达地区,“西煤东运”成为了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是这项举措加大了发电过程的运输成本,只能解决燃煤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电力能源发展规划,对于燃煤发电减排技术的研发政策还不够明确,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电力能源结构,满足不了全国范围的电力需求。

(二)新能源技术支持不够

虽然国家鼓励电力行业研发和使用新能源,但是由于技术壁垒、开发成本等原因,各种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水平都不够高。比如说风能发电中最重要的是风电场所的选址,如何测量一定时期内的有效风速,如何保证风速的稳定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太阳能发电设备如何降低成本、水能发电设备如何避免季节性影响、其他生物质等新能源设备如何完善收购处理过程等,均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国新能源发电的进程。

(三)新能源电价难以确定

随着电力新能源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发电初始建设成本较高,相应的新能源电价在一定时期内比燃煤发电的价格高,将影响电力行业对于发电方式的选择。较低的销售电价与新能源开发成本等因素成为了短期难以避免的矛盾,在缓解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如何确定合适的新能源电价将成为我国新能源发电顺利转型的重要一环。

(四)新能源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方针促进电力能源的发展转型,但是仍缺少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以核能发电为例,我国欠缺关于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核电技术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专业资格高核燃料处理能力的核电企业、核电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将导致新能源发展的缓慢,影响绿色、安全、经济的新能源发电体系的构建。

四、中国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议

笔者从低碳经济电力能源发展的视角,针对我国当前电力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制定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我国政府需要全盘规划低碳发展目标,将经济规划、环保规划相挂钩,结合各部门、电力行业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为电力能源发展设置约束性指标,并实施全面的计量、监督与考核,不断改进与优化。政府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全方位建设特高压输配电网,从跨区域输煤发电向输电转变,解决当前发电与配电不均衡的矛盾。此外,电力行业需要在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下加大对燃煤发电清洁技术的研发力度,按照碳减排指标考核体系对自身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结果约束过程,促进电力能源结构转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进行考评。

(二)强化新能源技术开发

要实现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就必须要提高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从国际先进的经验来看,政府部门在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加大新能源技术开发的投入,还要根据国内资源特点,建立研究、开发和示范一体化管理体系,并组织科研机构、电力企业等单位共同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制。各电力企业要充分运用发达的信息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学习贯通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为新能源发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我国电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新能源电价定价方面。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电价体制改革,形成既满足市场供求关系,又能考量资源环境成本的合理电价机制;对于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产电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可再生能源补贴发展基金;加大对于电价、碳排放、低碳经济的宣传,引导电力企业、社会大众提高对新能源的关注,从意识层面推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四)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政府部门要响应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共同推进电力能源相关的制度体系建设。以上文提到的核能发电为例,一方面需要健全核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电力企业核能发电制度保障体系,统一核电技术标准,为发电企业核电设施投资提供制度支持。电力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我们需要“以人为本”,制定系统的新能源人才规划及培养方案,从而保障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篇2

随着互助县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互助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约有126个村安装了太阳灶,同时全县沼气池203户,满足了200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新能源项目在农村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互助县农村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能源站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县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项目建设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而目前很多沼气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而农村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乡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

2.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篇3

美国率先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显示了其对研发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改变美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决心。2009年2月15日,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其中新能源为主攻领域之一,重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风能、太阳能等;美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须占总发电量的20%,到2025年,美国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投资规模将高达1900亿美元。欧盟把新能源产业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2007年初,欧盟就提出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欧盟能源供应量20%的新能源政策。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盟为了加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2009年3月, 欧盟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发展“环保型经济”的战略规划,从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全力打造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

新能源产业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中国政府把新能源产业视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2009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要积极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而即将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升级变革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等方面都进行了部署,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期内对新能源产业累计增加5万亿元投资,将每年增加1.5万亿元产值,增加1500万社会就业岗位。

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在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在新能源关键技术上掌握得还不多,在太阳能、电力储存、风电等诸多领域缺乏核心技术,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困境,因此积极开展新能源外交已成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通过加强国际间合作与对话交流、开展务实合作,拓展同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新能源技术合作,积极吸收和引进国外新能源技术、设备和成果,以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稳步发展。

二、中国与美欧新能源合作的机制分析

中国开展新能源合作,主要是以美国、欧盟为主要对象的双边合作,目前已在产业政策、双边合作和科技交流方面形成了能源合作机制。近年来中国与美欧更将新能源作为突破口,新能源国际合作领域逐步扩宽,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一) 中美新能源合作机制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两国在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开展新能源合作不仅促进中美能源结构优化和环境改善,也推动国际气候合作机制的建设以及全球气候治理的成效。基于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空前重视,中美两国新能源合作便有了共同的追求和目标,中美新能源合作不断深化,逐渐走向机制化和成熟化。

中美能源政策对话,是双方探讨新能源合作的重要机制,在2005年首次能源政策对话中,双方谈到在清洁能源、核电节能方面的合作;2006年第二次对话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将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作为两国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2007年第三次对话双方签署了《关于工业能效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美两国强调加强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2009年第四次对话中美双方就两国新能源政策、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洁净煤技术、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事关中美能源发展的重大政策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签署了清洁燃料领域合作、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合作等三项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协议。

以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为契机,中美除正式签署《中美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外,为了对两国从事清洁能源联合研发提供便利,并为两国研究人员提供合作平台,双方还签署了《中国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关于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合作议定书》,并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至少1.5亿美元,重点开展包括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清洁煤等课题研究。此外,双方还明确表示将在多个新能源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发展清洁能源、加强清洁煤技术合作以及推动双方在利用太阳能、风能、先进生物燃料等方面技术和政策合作等。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则把中美新能源合作明确定位到战略层次,也进一步凸显新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这一重大全球性议题的关联性。2010年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就发展清洁能源、加强清洁煤技术合作以及推动两国在利用风能、太阳能、先进生物燃料和现代电网制定路线方面的技术和政策合作等达成共识;并签署《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国国务院关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实施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屋AP1000核反应堆核安全合作备忘录》等五项合作协议。2011年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就新能源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将深入开展智能电网、大规模风电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页岩气和航空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并在《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利坚合众国国务院关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实施的谅解备忘录》框架下签署了6对新的绿色合作伙伴关系。

(二) 中欧新能源合作机制

中欧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深入,主要是双方对节能减排和环境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共识。中欧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双方在产业政策、双边合作和科技交流方面形成了新能源合作机制。创立于1994年的中国―欧盟能源合作大会,是中欧能源合作最大规模和最高级别的会议,也是中欧新能源合作的重要平台。2006年第六次中欧能源大会上,中欧签署《有关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近零排放发电技术合作协议》,中欧双方就煤炭近零排放技术的研发、展示以及示范工作开展合作;2008年第七次中欧能源合作大会上,中欧双方就可再生能源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生物燃料技术、煤和气水化合物技术、以及先进核能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2010年第八次中欧能源合作大会则侧重于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和清洁汽车三个领域开展技术和产业合作。

中欧峰会是中欧双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对话与合作机制。2005年第八次中欧峰会签署了《能源交通战略对话谅解备忘录》,并发表《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宣言内容包括加强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对话,以促进中欧经济可持续发展;2006年第九次中欧峰会上,双方强调增强务实合作,特别是加强在在《清洁煤行动计划》和《能效与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框架》内下的新能源合作;2008年第十一次中欧峰会签署《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声明深化了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2009年第十二次中欧峰会签署《启动近零排放碳项目第二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就可再生能源、清洁煤炭、生物燃料等新能源领域进行具体合作达成一致。2010年4月30日中欧清洁能源中心项目在北京启动,资金规模为1240万欧元,项目执行期5年。该中心将着重于推动欧洲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本土化,并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的技术方案,方案涉及可再生能源、清洁煤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

三、中国与美欧新能源合作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由于中国和美国、欧盟新能源产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政策导向和出发点也有所差异, 这使新能源国际合作面临信任机制、技术合作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的挑战。

(一)新能源合作信任机制有待加强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战略产业,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成为大势所趋,维护自身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使得新能源合作信任机制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和美欧新能源国际合作过程中,为了维护产业的竞争力,中国和美欧之间的互信对话机制在某些时期会处于脆弱的状态,这就导致双方非常重视合作的收益。

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将可能成为中国和美国、欧盟之间竞争和冲突的新领域。发展低碳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对美国和欧盟未来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影响重大,二者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和绿色壁垒以其竞争力,同时削弱中国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在新能源国际合作中,美国、欧盟担忧中国强大的仿制和技术升级能力,害怕在技术转移后,还未从中国新能源市场获得足够利益就被排挤出去。

(二)新能源技术合作壁垒的挑战

新能源是新的技术革命,但由于中国新能源领域创新能力不足, 许多高技术设备和材料严重依赖于进口, 诸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因此,中国希望加大从美国和欧盟进口新能源技术力度,而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已经成为中国和美欧之间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障碍。

美国在高技术领域对华出口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和《美国出口管制商品清单》是其进行出口管制的两个重要政策文件。2007 年6月美国商务部相继出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新的经验证最终用户制度》、《进口证明与中国最终用户说明要求的修改》,这是在《清单》基础上专门针对我国的新规定。这些出口管制政策给中美两国的新能源技术合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美国认为很多新能源设备、技术及关键材料会被中国军方使用。自1996 年的“瓦森纳协议”,再到2000 年欧盟通过的“1334 号法令”,以及欧盟各国自行实施的技术出口管理法规等,欧盟对我国实施的出口管制政策从未间断过。在新能源合作领域,欧盟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转让的商业化, 意图以高价出售设备谋取高额利润;而中国则主张欧盟应考虑实际情况, 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向中国转让新能源新技术。

(三)新能源合作的贸易保护主义

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发展困难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美国、欧盟和中国的经济摩擦日益增多,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突出表现为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等规则实行贸易保护,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绿色贸易壁垒和碳关税等措施,范围已向新能源产业扩展。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规定自2020年起,将对包括来自中国在内,未达到美国所规定碳排放标准的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些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排放密集型的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光伏和风电产品连续遭遇美国的双反调查。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2012年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这是继太阳能电池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欧盟碳关税进展更值得关注,2009年7月,在法国国内推出碳税之际,萨科奇总统积极推动设立 “欧盟碳税边界机制”,对未加入减排体系的国家开征出口商品碳税。2011年5月,欧盟宣布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碳关税,即自2012年起,凡是进出欧盟以及在欧盟内部航线飞行的航空公司(包括外国航空公司),都将被纳入碳排放交易配额制中,即航空公司将被分配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美国、欧盟“碳关税”政策的推出以及实施,将削弱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传统优势和成本优势,对中国外贸出口将带来严重冲击,并将引发中方采取相应反制举措,相关领域的贸易摩擦将影响中国与美国、欧盟在双边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四、中国与美欧新能源合作的前景

中国能源外交正处在使用传统能源和开发新型能源“两种形态能源的交织期”。由于我国的传统能源比较欠缺,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很大,且面临节能减排问题的紧迫性,凸显出新型能源可持续发展性的优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但是目前我国与美欧新能源合作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因素,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筹划

第一,构建新能源国际合作战略规划。我国新能源国际合作战略着眼于推动国家能源的多元化,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新能源国际合作既服务于中国能源安全,又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既争取国际新能源互利合作,又确保中国利益最大化。中国与美欧新能源合作的重点在于支持和促进提高能效,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积极促进清洁、安全、经济、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推动新能源国际合作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为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把政策激励和产业自身发展动力结合起来,使中国新能源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二,加强新能源国际合作机制。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把新能源国际合作和节能减排相结合,积极地吸收和引进美欧新能源先进技术、设备和成果,以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能源对话,阐述我国在新能源的立场、态度和政策,争取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积极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第三,完善新能源国际合作手段。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职能部门、企业等多方面主体的合力作用。首先,充分利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欧峰会等战略对话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努力消除误解和分歧,建立新能源国际合作的战略互信,明确合作目标、强化机制建设。其次,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新能源合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发挥外交、经贸、发展援助等多方面优势,全方位拓展与美欧新能源合作领域和空间。最后,加强民间、学术界与美欧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展合作规模,增加合作渠道,通过项目合作、标准制定、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推动新能源科技合作的发展。

第四,强化新能源国际合作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新能源国际合作的重点在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新能源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新能源国际合作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机制,把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核能等列入与美欧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提升新能源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研究机构的优势,积极参与美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联合建设创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积极吸收国外新能源先进技术和应用经验,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后充分发挥新能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新能源国际合作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和合作交流等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造成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问题的原因

目前,电力新能源作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设尚不完善。面对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明确影响我国电力新能源建设的因素,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造成我国电力新能源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我国新能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开发甚至开发过度;行业标准不完善问题日渐凸显,并严重制约新能源发展;政府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或无力支持;管理体制不完善。

篇5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发展中的重点扶持产业,有利于推动国家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产业竞争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可以提升我国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要想在未来世界新型能源产业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就要鼓励和支持新型能源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才人,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1.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能源资源矛盾更加突出,能源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更好的保证自身国家的能源供应,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展开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传统能源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全球气温的上升、大气污染等。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需要安全的能源环境,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开发新型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的能源发展的共识。通过新型能源的开发,可以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的增长,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发展新能源资源有着比较强的优势,比如丰富的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地热资源等。通过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可以提升我们对新型能源产业的认识。

第一,太阳能资源。在新能源资源中,太阳能资源非常广泛,它具有安全清洁的特点,而且能够循环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对世界环境的污染,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广,太阳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太阳能资源利用技术也比较成熟,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等技术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第二,风能资源。在进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发风能。我国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建设风力发电站,这样可以减少对传统煤炭发电的依赖性,提升我国电力能源的清洁性。

第三,核能资源。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中,我国建设完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核电工业基础,在世界核电发展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发展核电站不仅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还能够减少煤炭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节约环境治理成本,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作为第一大清洁能源,可以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电力能源。我国河流众多,而且地势落差也比较大,水能资源蕴含量非常丰富。而且我国有着较长的水能资源利用历史,在水能资源的开发技术上相对较为先进。尤其是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大大缓解了我国南部地区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3 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科学技术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发展的质量水平。我国当前虽然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不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大高新技术研究。比如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产量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自助研发技术相对较少,而且许多技术瓶颈没有被突破,从而影响到太阳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除此之外,我国许多新能源产业的研发经费不足,国家政府没有给予充分的资金政策支持,这样会导致新能源产业的研发效率下降,技术创新能力低,不能够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核心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许多新能源产业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较少,这些都会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下降。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1 深化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应该要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发展的质量水平。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新能源优势,通过原始性的创新和集成性的创新来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研究,学习和吸收外国的技术,然后进行在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能源技术,在今后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自助创新能力就要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同时还要积极培养新能源研究的技术人员,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发展之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之一,它对科学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掌更多先进的能源发展技术才能在世界新能源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2 做好政策扶持,保证产业良性发展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单纯的依靠某个企业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出科学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保证产业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制定出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降低该产业发展的风险。比如积极引导民进资本进入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拓宽新能源的融资渠道。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机构,加强政府的引导。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还要规划好新能源产业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制定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法规,规范新能源发展环境,为其市场化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撑,促进我国新型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大国际合作,注入新鲜思维与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内资金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加大与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能源开发技术,改变原有的科技研发理念,提升自身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比如积极参加新能源的国际合作,开展对外新能源技术的交流,共同承担世界环境责任,积极节能减排。通过这样的国际合作,可以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更好的发展。

2.4 完善产业体制,整合产业研发人才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健全的产业体制,规范各个新能源产业开发行为,提升新能源的使用效率。比如在政策资金的分配上,要制定出明确的法律,严格各项申请、审批和考核工作,减少资金使用不到位现象,真正做到专项资金的专项使用,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质量。

修正了带有缺陷的那些饵站,并调和了安装所选取的方位。解析堤坝区域带有的气候类特性,在明晰了白蚁习性的态势下,选取查验的间隔时段。

查验及维护的流程内,若发觉了饵站内含的配料,带有白蚁群落的挪动印痕,那么再次投进预设数目的饵料。这种投放所采纳的数目,可依循群落内含的白蚁数目去设定。若饵站内含的查验体系,表征出不够凸显的活动印痕,且印痕会带有新鲜的特性,那么要明晰的是,白蚁刚刚发觉到这个饵站,可投入多量的饵剂。

若查验发觉到剩余偏少的饵料,那么可明晰的是,白蚁群落会放弃掉这一站点。这时,可重设新的诱骗原料,当做后续性查验的侧重点。等到诱骗到多量的白蚁后,再投入更多量的饵剂。如安设饵站的时段,在白蚁怠于活动的冬半年、温度偏高的夏半年,那么不必要投进太多的饵料。

3.2.3 获取的查验成果

在关联机构的协同下,采纳了全面属性的监测路径。获取到的查验成果,涵盖了12个预设的饵站。这些饵站以内,发觉了栖息着的单独白蚁,它们能占到总括群落的大约1.5%。在投入了多量的饵料后,白蚁能获取这些食物的真实概率,可占到20%的比值。

篇6

扬子江汽车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市优秀企业,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客车生产基地,是武汉客车产业新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龙头和整车平台。扬子江牌公交客车为公共交通服务64年,已经是武汉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深受本地市民的青睐。扬子江牌公交客车在行业中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公交客车金奖,同时全国已经有80多个城市使用扬子江牌公交车,甚至出口到国外。

在节能减排方面,扬子江汽车为武汉公交提供了600余台环保公交车和双源无轨电车,使武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原有的公交车的基数上降低了7%,为襄阳公交提供了20台12米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使襄阳公交装备提档升级,迈入一级公交城市行列。目前,国内首创武汉特色的滑触网智能充电纯电动公交车已投放武汉公交试运营。这为新能源客车的使用和产业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道路。

11年新能源研发历程铸就金牌新能源企业

扬子江汽车是我国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企业之一,2002年中国第一台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在扬子江汽车顺利起跑,自此,扬子江汽车在11年的新能源研发历程里,不断创造出一项项专利成果和新能源业绩。从2005年中国第一批混动客车在武汉公交510路上路示范运行开始,扬子江汽车先后为威海、兰州等城市公交打造了换电式纯电动车,研制出锌空电池纯电动车、气电混合动力客车、电电混合动力客车等产品,2012年获得“中国最佳新能源大巴企业”荣誉。

多年来,扬子江汽车从构建新能源基础研发能力、试验验证能力,培养和打造精英技术团队入手,在城市客车工程研究院成立新能源客车专项研发工作组,并建设新能源项目实验中心,不断创造更优化的研发环境和领先的硬件设施。2010年,扬子江汽车从德国引进一批专门从事新能源技术的青年人才,吸纳了一批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技术人员进入研发团队,成立了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关键零部件研制的英康汇通新能源电气公司,主要针对新能源车辆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及电池管理系统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全套解决方案。

2011年,扬子江汽车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准入资质,多个新能源产品进入国家新能源推荐车型目录和国家车辆公告。现在扬子江汽车凭借深厚的新能源客车技术基础及研发经验,先后推出10米到12米级的混合动力公交车、10米到12米级的纯电动公交车、7米级纯电动商务车、12米级的滑触网智能充电纯电动车,实现了新能源产品对城市公交、团体通勤、商务出行的全面覆盖。扬子江新能源汽车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级最佳新能源客车奖,证明了扬子江新能源客车的金牌品质。

篇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每年可节电1 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 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 [2010-04-14]. /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 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 [2007-07-13].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jing.gov.cn/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篇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wWW.133229.coM每年可节电1 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 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 [2010-04-14]. /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 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 [2007-07-13].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jing.gov.cn/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篇9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13-1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与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我省是否能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

1 中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我们国家的新能源高速发展,太阳能、生物能等等连带的产业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的利用产业及数量居世界前端,太阳能产业在快速发展中。我们国家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上缺乏科学规划。产能过剩危机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尤以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突出。

(2)发展不平衡问题。一是新能源利用的产业从技术设备、生产环节到应用、输出,需要形成合理的整条的产业链。二是社会投资不均衡。从整体情况来看,风能和太阳能的领域投入资金较多,生物能源以及核电的投入偏少,而地热、沼气等能源领域的投入就更少了。三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新能源在农村地区应用较少。

(3)技术创新问题。新能源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是个很大的难题。

(4)新技术如何投入使用的问题。新能源规模化生产之前的成本也较高,配套设施跟不上。

(5)利益结构问题。我国在新能源方面存在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

2 我市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做以下工作才能解决上述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1)科学论证新能源的潜力,我市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想得到充分利用,就需要科学评估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

我市能获得新能源的资源数量和开发利用条件、潜力的评估,是利用的基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种类较多,集中度较低,能被利用条件也不同。

(2)我市需要合理规划资金的投入,以及在合理投入时的利用规模。新能源的资金的多少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拿生物能来说,秸秆、畜禽粪便等容易收集利用的数量与能够作为沼气应用、秸秆发电等利用的规模有很大的关系,它不仅与我市的农业政策有关,而且与我市市政府给予资金的多少、技术支持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规划的任务就是在发展与减排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

(3)我市需要继续调整能源利用结构,优先开发沼气、天然气,适当控制煤炭的利用,是调整现阶段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我市是我省煤炭生产规模较大的县级市,在以往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0%。今后我市需要大力发展沼气、天然气的利用率,适当优化产业结构。

(4)做好地质勘探,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要充分摸清地下煤的储藏量,制定科学开发方案,是我市今后开发过程中能够实现低碳化的关键。

3 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市政府应出台战略计划加强产业引导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考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运行,建立和完善的新能源节能体系,建全能源管理和咨询机构,使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

3.2 加大技术创新,加大投资力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我市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因此要特别加大对主要技术的研发力度,从专业人才方面,我们需要注重新能源研发的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创新体系。

3.3 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

首先是加强我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其次是完善财政补贴机制。需要在补贴领域和补贴方法上进行扩展,如财税支持等。最后是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3.4 促进经济发展与新能源的供给需求的平衡

调整我市的能源利用政策,鼓励使用新型能源,大规模启动城乡市场,建立绿色能源的品牌。

3.5 实现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除风能、太阳能之外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我市应重点发展沼气与太阳能的利用。

3.6 开创新能源家居理念,强化新能源需求意识

加强鼓励企业、家庭更多的使用新能源产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价格补贴等措施降低价格门槛,推广我市城乡新能源设施的应用。

我市要想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就必须坚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战略。

参考文献

[1] 汤倩,金银亮.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7期:14-15.

[2] 李抒望.科学发展观的新诠释[J].实事求是,2004,(2):

19-21.

[3] 赵玉文,王斯成,王文静,等.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R].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2008.

篇10

一、碳金融发展现状

碳金融又称碳融资,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建立了三种实现减排目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其中CDM是议定书中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机制,其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通过与发展中国家项目合作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议定书所规定的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组织申请加入清洁发展机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并把这个减排量指标出售给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碳交易主要是基于CDM的交易,碳金融也主要是依托于CDM的金融活动。

近几年,碳交易规模显著增长,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同比增长了5%,达到1 200亿美元。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分析认为,2011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 1 360亿美元的交易额,比2010年增长了15%。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作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目前中国在CDM项目及核证减排量(CERs)供应量方面已占领先地位。根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审核理事会数据,截止到2011年8月15日,我国共有1 522个项目注册成功,占全部注册成功项目总数的45.37%,这些项目的预期年减排量将达到320 871 334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部注册CDM项目预期年减排总量的63.82%。

随着CDM项目的发展,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在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人力、物力、组织和制度基础,对碳排量的计算、检测及实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排放权交易所主要有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它们通过与国外合作,引进战略投资方,学习借鉴国外做法经验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并在能源监测统计、汇报审计等方面建立了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基础。相关部委和各地方也在能源统计、审核监控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建立了能源消耗统计审核等制度。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意义

从2003―2008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上报数(表1)可以看出,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的低碳项目的上报数在逐年上升,二者在上报项目总数中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了15.27%,这从侧面说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企业数量较多。从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的CDM项目来看,减排的项目类别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减排类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甲烷回收利用等方面。从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项目业主参与到CDM项目中,其中部分通过与国外合作(双边模式)共同开发,也有部分是以单边模式(主要指项目业主自己承担前期开发成本和风险,将项目注册成功后再寻找买家)独立开发。

由以上分析可知,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潜力较大,加之科技型中小企业能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鉴于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所提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指从事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低碳技术领域的企业。

三、碳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助推作用

(一)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具有高风险的经营特征,加之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企业缺少必要的信用担保体系,使得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碳金融的发展,可以使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CDM项目,获得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减少的碳排量还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向发达国家出售,获得收益。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市场也为CDM项目提供融资、担保以及设计各种碳金融理财产品等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以绿色技术创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在CDM机制下,中国企业或组织参与CDM国际经济合作能够得到的主要是减排设备以及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技术,而并不是减排设备的制造技术,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发展自身的低碳技术,这是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规定,以环境和能源技术为中心,加快节能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开发,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例如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如煤矿甲烷回收技术等。表2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数及估计年减排量情况,可以看出,有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减排项目类型在我国CDM项目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估计其年减排量也占到了总减排量的67%左右。

(三)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了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取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社会环境保护责任。对其而言,除了提供低碳技术和产品、进行碳交易外,还应该将碳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与运营中,以降低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2011年6月26日,国内首个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企业排行榜――中国企业自愿减排2010年度排行榜(表3)在北京,共有41家机构入选,其中有数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列榜中。这些机构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指标(VERs)的方式来抵消自身在运营企业或者组织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1万吨。

万信达(广州)科技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入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列11,率先完成广东省首个资源碳中和(碳补偿)项目。该碳中和项目是由万信达公司委托广州东润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完成的。东润在检测、计算万信达2009年生产和商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通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5 000吨资源减排量来抵消万信达2009年所产生的碳排放。万信达公司作为IT及媒介产品包装行业的领军者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履行了企业环境保护责任。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相关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参与CDM项目,离不开有效的碳金融市场,而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政府政策、金融机构资金以及企业技术等要素的支持。以下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碳融资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到CDM项目中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或新能源的开发都需要投入较多的前期费用,因此建议政府制定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的扶持政策。例如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比一般企业更多的优惠,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致力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引导其发展低碳经济。英国在2009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了4.05亿英镑的资金计划,用以支持其发展世界领先的低碳能源产业和绿色制造业。这笔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开发和部署低碳技术,如风能、海洋能,并帮助吸引和保护英国低碳产业供应链上的投资。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大型的CDM项目及CERs交易审批程序复杂,并且需要经历很长的周期。我国申请CDM项目首先需向国家发改委审批;然后通过国际认证机构(DOE)的认证;最后由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和签发。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CDM项目还缺乏认知,也没有意识到碳排放权给企业带来的商机。鉴于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专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CDM 项目咨询服务中介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提供咨询和指导,以辅助其完成审批和交易过程。

3.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信贷绿色通道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履行节能减排政策,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也参与到了碳交易市场中,为能源节约、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等CDM项目提供“绿色信贷”等服务。截至2010年年末,我国兴业银行累计发放的节能减排贷款超过了1 000笔,金额近500亿元,可以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 870多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 000多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70多万吨。但是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供绿色信贷的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规则。因此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申请CDM项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相应的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构建出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双边模式)各参与方的运作模式图(图1),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外投资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层面

1.小型CDM项目的捆绑交易

大型CDM项目的申请程序复杂,且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而小型CDM项目的申请程序和规则比较简单,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批准和建设,但由于小型项目所产生的认证减排量在规模上往往难以吸引购买者,因此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小型CDM项目的捆绑交易,捆绑项目所得的CERs可作为一个总体来销售,增加了其对潜在购买者的吸引力。同时,对小型项目进行捆绑,还可进一步降低小型CDM项目的交易成本。小型CDM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最大规模不大于15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二是每年节能量不大于150亿瓦时的提高能源效率项目;三是每年直接排放低于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其他项目,此类项目可以包括能源项目、燃料转换、工序以及废物管理等。

2.合理控制CDM项目风险

CDM项目的开发涉及风险因素较多,主要有政策风险、项目风险、CDM风险等。政策风险来自国际减排政策的变化,如2012年后中国是否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决定了2012年后合同的有效性;项目风险主要是工程建设风险,如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等。在项目运行阶段,还存在检测或核实风险问题,项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确定性,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等原因,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风险演变成最终的损失,将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及成本大小选择CDM项目,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合理预测风险并加以控制。

3.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联盟,共享碳交易信息

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快速发展,就必须与相关企业结成广泛的联盟,以分享碳交易信息和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建立企业联盟,可以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了解自身低碳技术水平和潜在优势的同时,分享全球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信息,了解国际碳金融市场的走向,还可以分享其他科技型中小企业CDM项目成功的经验;通过联合行动,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互动机制,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五、结语

当前,我国的发展方式面临着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转向主要由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迫切任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机制,碳金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中来,以获取低碳经济带来的商机。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应该利用这一机遇,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为企业融得资金,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 邢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彭欣,刘玉慧.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企业市场机遇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

[4] 宣晓伟.碳排放权交易应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N].中国经济时报,2011-08-08(8).

[5] 王刘芳.银监会:中国7家银行试水碳金融[N].北京日报,2011-07-04.

[6] 叶国兴,李丕东,陈帅.捆绑小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8(9).

[7] 广东省首个自愿碳抵消项目完成[EB/OL].省略/news_info.asp?ClassId=72&Id=81.

篇11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083-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41

1 清洁能源战略提出的背景

清洁能源是指在能源生产过程中对空气、土壤和海洋等不会造成任何污染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及通过新技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再利用等,具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和可持续利用的特点。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寻求和开发利用环保高效的清洁能源,促进能源与环境发展的良性循环,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相继从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寻求一条经济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国际能源形势看,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能源需求重心持续东移。能源供应趋于多元化,但化石燃料依然是满足能源需求的主要能源。能源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朝着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在国内,能源行业正经历着由市场、政策、技术等多重因素推动的能源革命,被一致看好的新能源在中国发展到一定规模尚需时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中国“能源革命”,包括“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中国能源革命指明了方向。在能源革命要求下,我国能源政策方向是减量化、多元化、清洁化、创新化。综合分析,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是煤炭市场低迷导致煤炭板块盈利能力严重下滑;二是依靠投资驱动超常规的发展模式遇到瓶颈;三是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应对能源技术革命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因此,传统能源清洁化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清洁能源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低碳高效、清洁化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随着雾霾问题的大面积爆发,能源的清洁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煤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指责,而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为国家工业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撑。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67.5%,石油占比17.8%,天然气占比5.1%。这样的能源结构,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而用煤不当一直是中国煤炭利用弊病之一,目前我国燃煤发电只占中国煤炭年消耗量的50%,与集中高效利用相差甚远。剩余50%消耗于钢铁、冶金、水泥等行业以及小锅炉和居民家中取暖等,由于环保技术缺失,后者对环境的影响更为致命。未来20年,或许不能改变煤炭是第一大一次能源的事实,但煤炭清洁利用却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神华集团是以煤为主,煤电化路港航一体化发展,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煤炭经销商。为顺应国际国内能源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落实关于能源革命的相关要求,提升神华可持续发展能力。神华集团认真分析企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基本判断,提出了“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集团上下对清洁能源发展战略达成了共识,并且在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清洁发电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 神华集团实施清洁能源战略保障

我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后期转型阶段,能源需求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国企改革、能源领域改革为神华集团发展清洁能源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行业调整、重组将使神华集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为了更好把握好这一机遇,神华集团为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理念制度保障、资金技术保障和战略保障,促使其从世界最大煤炭经销商转变成为国际知名清洁能源供应商。

3.1 理念和制度保障

为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发展清洁能源战略上,神华集团发展理念从追求企业规模做大转变为主业做强做优进一步强化价值创造,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清洁绿色的煤炭、高品质电力、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产品。积极主动实现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两个转变引领下实现由煤炭经销商理念向清洁能源供应商理念的转变。同时强化创新理念,把握能源发展新趋势,开发能源消费新技术,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企业从资源依赖性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加快建设具有神华特色的清洁能源产业化供应体系,培育神华清洁能源新优势。近两年国家出台了多项“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指导性文件,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神华集团也配套出台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制度,为清洁能源战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2 资金和技术保障

近些年神华集团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每年超过200亿,占总体投资1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3%,将战略性资产重组,调整集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在清洁能源领域研发了适合我国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和设备,如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分布式储能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优化了综合利用模式,提升了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为清洁能源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传统能源领域,围绕提质增效、绿色低碳、清洁转化和产业升级研发储备了一大批新技术。

3.3 战略保障

神华集团“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可表述为“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转变,推进四个发展,实现五个提高”。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主要标志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价值创造、创新驱动。基本内涵主要有两条:一是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二是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技术方案提供商。抓好“两个转变”,即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两个转变是在一个目标引领下的两翼,是实现神华“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4”是指推进四个发展,即: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5”是指“五个提高”,即: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化能力,提高企业软实力,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神华清洁能源战略核心是要创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把煤炭变成清洁能源、清洁行业。

4 清洁能源战略布局

神华集团通过三条路径全面实现清洁能源战略:路径一是传统能源清洁化;路径二是加快发展新能源;路径三是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神华清洁能源必须向高附加值、高控制力、高影响力、高带动力方向延伸。在煤基全产业链、氢能交通、可再生能源、非常规天然气以及碳金融、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一定规模,最终形成实力强大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

4.1 煤基能源的清洁化利用

4.1.1 煤炭清洁生产是以现有安全高效煤矿为基础,保持原煤生产能耗等效能指标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煤炭开发上,不扰动外部环境,实现绿色开采,对环境零扰动、零污染。

4.1.2 综合开发数字化矿山,采用技术手段全力打造环保煤。锦界数字矿山示范工程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数字化矿山建设样板,能够向市场供应低硫煤、低灰煤、洁净煤。比如目前向京津冀地区供应的商品煤硫份含量仅为0.3%,不到目前市场上商品煤硫份含量的三分之一。

4.1.3 在煤炭清洁发电方面对现役机组升级改造,实现超低排放、近零排放。新建机组打造高效清洁的燃煤标杆电厂,优化集成先进污染物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对现役机组升级改造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成为行业升级示范标杆。目前已完成7100兆瓦“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改造,累计实现“超低排放”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9450兆瓦,占公司总燃煤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1%,建成国内首个实时监测数据的环境信息公开系统。监测表明,这些近零排放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不仅大大低于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部排放标准限值,甚至比燃气机组排放限值还低。

4.1.4 煤炭清洁转化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建设低碳清洁、技术领先、本质安全、效益显著的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成为行业升级示范标杆。提高能源加工效率和清洁利用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神华CCS示范项目对排放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集中捕获和封存处理,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相当于4150亩森林碳汇。神华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和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掌握该领域大规模工业技术的国家。

4.2 以煤基为依托延伸产业链

以煤基为依托,打通全产业链,实现计划、订单、发运线上线下互联,缩短供应链,提升煤、电、油、运产业链市场竞争力。粉煤灰制铝镓工艺,探索出了国内外首创的一步酸溶法,建立了4000吨/年中试工厂,成功制得冶金级氧化铝、镓。为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自由接入网络,形成产销一体新型能源生产与消费形态。

4.3 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

神华积极布局和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已经开始进军页岩气产业,美国宾州项目已实施29口气井,已产气5口,湖南保靖项目保页1井直井压裂成功点火。神华的煤炭气化制氢技术先进、综合效率高看,煤制氢的成本已低于天然气的制氢成本。并建立起以氢能源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基本构架,以煤制氢、太阳能和风能制氢为核心,建立在制氢、储氢、运氢、销售等领域的运营能力和产业基础,推动煤制氢产业发展,将氢燃料电池用于汽车等。神华集团自2005年开始大规模介入以风电、太阳能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业务以来,坚持精耕细作,稳健经营。至2015年,拥有风电业务子公司50家,装机规模达615万千瓦、并网规模565万千瓦(含光伏并网17.2万千瓦),累计发电400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800万吨,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节约水13000万吨。同时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低风速风力发电、地面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等相结合的微网技术。

4.4 利用CDM机制,提高清洁能源、新能源附加值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联合国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制定的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灵活履约机制之一。CDM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列的承担减排义务国家在暂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项目所产生的CERs(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使其完成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以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为例,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减排的二氧化碳售价为5~10美元/吨,则年减排收入为50~100万美元,合人民币300~600万元,相当于该项目年利润的1/4~1/3。实践证明以市场机制来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取得了成功,2015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随着经济复苏以及各国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未来全球碳交易的市场规模可能再度超过万亿人民币。神华集团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碳交易市场,于2006年启动CDM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CDM机制提高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收益水平,注册CDM项目76个,签发CERs1436万吨,收入5亿元人民币。

2020年神华集团达到基本完成传统能源清洁化,实现率达到60%以上,形成覆盖节能环保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营商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完成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清洁能源提供率超80%。2030年软硬实力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机电节能、热效率提高、储能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转化为制造力,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神华的“清洁低碳型”发展道路,通过对传统能源清洁化、加快发展新能源、影响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三条路径,推进转型升级,将一个以生产、销售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供应商打造成一个清洁能源供应和服务商。

篇12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篇13

这里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 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 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 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