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05-1
玉米是吉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产量占粮食作物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吉林省的玉米每年给农民带来几十亿的收入。玉米不仅给吉林省农民带来滚滚财源,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玉米作为常规作物,其种植方法很多,包括小垄单行种植法、大垄双行种植法、地膜覆盖种植法、玉米大豆间种法等。吉林省东部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遇到春旱严重年份,由于土壤墒情不好,坡耕地玉米保苗率仅在85%左右,严重缺苗地块保苗率仅为60%左右,每年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最近几年,吉林省东部的蛟河市,推广了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方法,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效果较好。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坡耕地,种植方法简单,省工省时,增产潜力大,农民愿意接受。蛟河市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全市就推广了三万五千多公顷,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推广势头乐观。
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起源于山坡地流行于懒汉间,有人管它叫懒汉种地法,农民称之为“抠帮子”。玉米垄侧栽培之所以推广快、农民愿意接受。
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也是一组配套栽培技术,只是要突出垄侧免耕环节,把垄侧免耕环节做好了,配合其他栽培技术,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其技术要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玉米田不进行机械灭茬和深翻
玉米垄侧栽培不用进行翻地和机械灭茬,不管前茬是玉米还是大豆,在上年栽培垄的基础上,利用半条垄进行耕作,耕作环节简化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费用减少了。
2 施肥、起垄、播种方法
玉米垄侧栽培施肥、起垄、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人工等距点播,如果平地地块(垄距较窄的)在第一年用这种栽培方式了,第二年可在原先垄沟靠近另一条垄侧的地方先趟一犁,深施化肥,然后在垄侧深穿一犁起垄,再用播种器人工精量播种同时把口肥一同施入,覆土后脚踏再镇压以保墒情。如果地块是坡地或是垄距相对较宽的可先把底肥施入垄沟,然后再直接在垄侧深穿一犁起垄,用播种器播种、覆土。二是跟犁种,把底肥施入老垄沟,在垄侧穿一犁破茬后跟犁种,并施入口肥,最后在同一垄侧深穿一犁,掏墒覆土,单磙镇压。
玉米垄侧栽培施肥标准:根据蛟河市测土配方施肥化验数据,公顷产量9,000-10,000公斤,每公顷推荐施肥量是纯氮130-140公斤、五氧化二磷60-65公斤、氧化钾75-80公斤。氮肥用量的三分之二、钾肥和磷肥用量的全部做底肥施入老垄沟。
3 化学除草
玉米垄侧栽培播种后进行苗带化学药剂封闭除草,每公顷用乙草胺2,500克加阿特拉津悬浮液4,000克,对水600千克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喷药时喷雾器要带上防护罩,避免药液喷到玉米植株上,造成不必要的药害,影响玉米生长。
4 田间管理
追肥:六月中下旬,玉米拔节期追施拔节肥,施肥量为全年氮肥用量的三分之一,施肥方法是在玉米根际5厘米左右处刨坑、追肥、覆土,或用施肥器追肥。
5 病虫害防治
要搞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发生趋势。玉米的病虫害比较多,但不是每年所有的病虫害都发生,每年只是某种病虫害或轻或重发生,这就要求农业科技工作者搞好预测调查,及时发出防治警报。最近几年玉米茎腐病时有发生,对玉米的生长影响比较大,这种病是一种细菌侵染病害,防治上可选用硫酸链霉素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进行防治。总之,玉米病虫害要做好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早防治,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护粮食生产安全。
6 玉米化控处理
(河南省邓州市种子管理站, 河南邓州 474150)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01-01
1 引言
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历来受到我国以及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视。作为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我省的小麦种植情况每年都受到主管部门以及市场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作为全国以及我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种植栽培在我省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在这千年里,我省人民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对小麦的栽培技术做出了不断地改进。在新时期的大形势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原有的小麦栽培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尽管国家相关农业技术部门在我省多次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但是受限于一些现实原因以及客观因素,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在我省的普及率不如预想的高。因此,本文旨在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几个要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所在,以为我省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用做出一定的影响以及贡献,最终促进我省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要点综述
2.1 合理选种
我国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无数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具体到小麦的栽培技术中来说,这里的开始一半指的是合理的选种。可以说,小麦的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小麦今后生长的上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种子应该符合以下几点条件:首先,从外观上来看,高产的小麦种子,其色泽既不过于鲜亮,也不会明显比正常种子暗淡;其次,从生物性状上来讲,高产的小麦种子一般多经过多带杂交的,这样的种子会保持着优良的性状,而摒弃一些相对较劣势的性状。接着,要根据我省以及我市的水文、土壤等情况来综合选择对环境适应力、环境抗逆性等能力较强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一方面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同时,在播种前对种子作一定的处理也是高产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将种子暴露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将种子平铺在水泥地上,否则水泥地的高温会直接使得种子失去生命活力;其次,在晾晒之后可以根据晾晒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浸泡;接着,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或者根瘤菌来拌种,一方面,根瘤菌或是化学试剂拌种的好处是会杀死种子表面以及内部的一些害虫或是病菌,保障种子的顺利发芽和生长;另一方面,会使得种子的生命力得到明显的“激活”或是“加强”。
2.2 合理整地
整地工作对于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来说绝不是浪费,也不是“无用功。”从功效上来说,整地一方面能够杀死土壤中的害虫,为小麦的生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土壤深处的营养物质能够被“翻”到表面上来,并且最大程度上支持小麦的生长。从意义上来说,合理的整地工作能够为小麦的高产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合理的整地能够疏通田间的灌溉通道,对于小麦的水分、营养元素的吸收也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具体来说,一般整地的深度控制在25~40cm左右为宜,我市部分地区的土壤条件可能要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整地深度,达到“土壤上半部分松软,下半部分坚实”的种植标准即可;同时,田地的外观看起来要平整,非种植需要不应该有明显的起伏和沟壑,同时,在整地时,应该根据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来进行土壤透气透水性的改善,以充分支持小麦的高产栽培的开展。
2.3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和播种
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来说也是一个要点。过大或者过小的种植密度对于小麦来说都不是最好的。一方面,种植密度过大会使得所有小麦都得不到应有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使得大部分小麦都不能正常生长,到头来会得到“事倍功半”的结局;而另一方面,如果种植密度过小,一方面对于农业资源是一大浪费,另一方面,虽然保障了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弥补了种植密度过大的缺点,但是相应的,会使得农民朋友收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长期以往,会使得玉米种植产业得不到发展,甚至会有相应的退步。
同时,播种的控制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里也是不能忽视的。合理的播种时间对于玉米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播种时间应该集中在10~11月份,如当年的气候特殊或是其他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适当的提前或延迟播种。
2.4 合理施加肥料
在现代农业中,施加肥料对于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用是受到了广泛认可的。因此,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中,施加农药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学问。一方面,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根据情况适当的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添加,以控制其生长的速度以及质量;另一方面,要对小麦的生长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测各个环节,例如生育期、拔节阶段、孕穗开花阶段等,都要施加一定成分的化肥来帮助其生长。
2.5 加强田间管理
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田间管理。从技术上来说,田间管理应该侧重对小麦的生长过程监控以及一些其他事务。具体来说,一方面,对小麦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该做出监控,及时的进行补苗、除虫等措施,使得小麦的生长密度、健康状况都在控制内;另一方面,加强肥料的施加,同时进行灌溉步骤,可以有效保障、促进小麦的生长。
3 总结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我省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因此,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加强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以及应用,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建设。
参考文献
地膜马铃薯套种糯玉米是一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经2007~2010年连续3年在驻马店市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验实习基地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地膜马铃薯套种糯玉米,马铃薯亩产一般2500kg,亩产值3500元以上,亩产鲜糯玉米4000多棒,亩产值2500元左右,两项合计亩产值6000元以上。
一、品种选择
马铃薯选择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早大白等,糯玉米选择中糯1号。
二、种植带型
地膜马铃薯套种糯玉米采用畦沟栽培,总种植带宽140cm,畦面宽80cm,畦沟宽60cm,畦高20cm,其中80cm的畦面种植马铃薯2行,行距40cm,株距25cm,每亩播3800穴。预留60cm待种糯玉米,在畦沟的两侧种植2行糯玉米,行距40cm,株距23cm,每亩播种4100株。
三、栽培技术要点
(一)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1、提早播种
马铃薯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一般地膜覆盖在2月下旬播种。马铃薯催出芽后进行切块栽植,切刀要锋利并用酒精严格消毒。切块大小以25--40g为宜,每块带1--2个芽眼,每亩用种量130kg左右。
2、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地膜马铃薯套种糯玉米应选肥力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且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渗透性好的地块种植。地膜马铃薯套种糯玉米亩用有机肥较多,一般亩用有机肥4000―5000kg,同时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高效复合肥25kg。另外每亩用10%辛硫磷粉剂1.5kg拌湿土20kg施入土壤防治地下害虫。趁墒犁耙整地打畦,开深沟播种,播种深度15--20cm,覆土后轻轻镇压,盖上100cm宽的地膜。
3、田间管理
(1)破膜放苗:马铃薯定植后20天左右幼苗陆续出土,应每天检查,及时破膜放苗,同时注意培土,以防烤伤幼苗。
(2)追肥浇水:齐苗后灌头水,现蕾期灌二水,并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10kg,块茎进入膨大期时应根据墒情小水浇灌,保持土壤湿度以利于块茎膨大。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以利收挖。
(3)收获:5月底马铃薯即可上市。
(二)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1、搞好隔离,保持品质
糯玉米基因属于胚乳性状的隐性突变体,种植时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免由于串粉产生花粉直感现象而影响品质。隔离方法有:时间隔离、空间隔离、高秆作物隔离和自然屏障隔离等。时间隔离要求开花期相隔20天以上,空间隔离要求有250米的隔离带。
2、种子处理,多期播种
糯玉米早春播种,土温达12℃时种子才可发芽出苗,一般于4月中上旬播种。播前应采取晒种、药剂拌种等措施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减少病虫危害,为全苗、壮苗打下基础。晒种一般在晴天连续晾晒2~3天,用种子重量1‰的粉锈宁拌种,可以防治黑穗病和黑粉病。作为鲜果穗煮食销售的,若大面积种植,首期播种后,可按市场需求,每隔几天再播种一批,这样就可分批供应市场,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田间管理
(1)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糯玉米的需肥量比普通玉米高,除了多施有机肥作基肥外,还应追施氮肥、磷钾肥或复合肥。马铃薯收获后,把畦上的土壤翻到玉米根部,通过培土可增强糯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可分别亩施尿素10kg,氯化钾10kg。水分管理上要注意卡脖早,花期要保证水分供应。
(2)苗期管理。间苗一般在3叶期进行,同时注意移苗补栽,间苗时应注意除去小苗、弱苗、病苗、虫苗,5~6叶时定苗。糯玉米的分蘖较多,为使养分集中,长成大果穗,必须除去分蘖,应在拔节期及时打杈拔除,去蘖应及时,一般要进行多次。
(3)防治病虫害。糯玉米作为鲜食,防治病虫害应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以及生物农药,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采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虫害主要应抓好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重点以防为主,在大喇叭口期,亩用米乐尔1kg拌成毒土撒施于大喇叭口处,也可用18%杀虫双0.1kg或48%乐斯本0.05kg兑水50kg喷于大喇叭口处。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和纹枯病,大小斑病可用75%百菌清0.1kg或75%甲基托布津0.1kg兑水50kg进行喷雾,纹枯病可用井岗霉素0.2kg兑水100kg进行喷雾。
(4)人工授粉。糯玉米在吐丝、散粉期间如遇高温、阴雨等不利气候时,会使授粉不良,出现秃尖缺粒现象,因此,要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其结实饱满,一般在每天上午9~11时,敲打雄蕊促进采花粉落下进行授粉较好。
(5)适时采收。鲜食糯玉米,一般在乳熟末期授粉后23―26天采收,以手掐有浓浆为最佳采收期。采收过早则太嫩,糯性差,过晚则偏老风味不佳。采收时鲜玉米穗带苞叶采下,及时上市,不宜在常温下存放,否则将导致品质和风味很快下降。
参考文献:
[1]王维敬,赵连喜,康有福,杨建勋.马铃薯套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宁夏农林科技,2001,(1).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曹县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素质不高
不少农民对免耕技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怕担风险,怕示范失败,不敢带头示范种植。有的农民认为种田效益较差,打工挣钱更加容易,对农业生产和新技术不够重视[1],增加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目前,农村劳动力以老人、妇女为主,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农民当年从免耕栽培中看到好处,得到实惠,技术要领也已经掌握,但第2年仍要农技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否则宁愿采用传统精耕细作的办法。农民素质较低,市场意识差,制约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田块条件限制,推广经费有限
因免耕栽培技术受田块和播种时气候影响较大,应选择排灌便利、土壤条件较好的田块进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因田块不能集中连片,不能速灌速排,导致免耕技术措施跟不上,免耕前期易出现缺苗或草害现象,有些农民便产生疑惑,造成免耕效益不明显,影响示范推广。示范推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受自身经费限制,极大限制了基层干部从事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免耕技术推广力度明显削弱,造成上面热心、全力推广,下面无心、无力将工作落到实处的被动局面。
二、应采取的对策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成功的前提。为更好地实施该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曹县是产粮大县,小麦收获后接茬种植玉米大豆是一种主要种植模式。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焚烧严重,抓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县政府对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高度重视,成立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免耕栽培技术的组织、协调、管理。
2.示范指导
实践证明,示范是加快新技术推广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试验示范田、项目基地、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示范田办成技术指导推广的阵地、农民科学种田的课堂。在示范推广基地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农民的积极性、适宜田块和交通,以便技术指导和农民学习观摩。示范规模不求大,但点要多、面要广、质量要高,便于农民看有示范,学有榜样,达到办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目的。
3.政策支持
以项目实施为平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为免耕技术推广获得成功提供重要保证。在免耕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把科技入户、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进行整合,加大补贴力度,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项目质量标准。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技术推广和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模式,使农业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综合推广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将优良品种、适时播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关键技术综合推广,形成适用不同作物、不同模式的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因地制宜抓好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等对比试验示范,不断总结经验,摸索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最后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免耕技术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让免耕栽培技术惠及更多的农民。
5.明确技术要点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人工将田间小麦秸秆撒开,覆盖地表,选用大型拖拉机作业,配套带有灭茬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播幅2.2m,种3~4行玉米,行距55~60cm,去掉行间旋刀,以减少作业动力,降低油耗。每行留旋刀6片,玉米播种时行内浅旋耕,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由于不动土层,播种时失墒少,玉米出苗快,并将秸秆直接还田,有效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利于玉米田保湿保墒,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6.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在抓好免(少)耕栽培的同时,认真的组织了玉米免(少)耕栽培的小麦秸秆处理试验、夏玉米分期播种试验、不同量的小麦秸秆还田试验、大豆的免(少)耕栽培品种与播期试验等,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各乡镇和农场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方,大豆免(少)耕栽培重点抓了王集一个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机收。同时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实行物化补贴
为推广免(少)耕栽培技术,曹县整合玉米振兴计划资金32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万元,实行物化补贴。其中,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2700hm2;玉米大喇叭口期统一供应尿素,面积2.4万hm2,统一采购大颗粒尿素运到乡镇所在地1635元/t,供应尿素375kg/hm2,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落实了技术措施,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
8.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关键环节是播种,重点是农业机械。要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学农机的技术人员要了解农艺,学农艺的要懂得农机,在生产中要互相学习,勇于创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9.抓好宣传培训
首先要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做好免(少)耕栽培,利用了会议、电视、广播、现场会、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培训,让农技人员、县乡村干部、农户了解和熟悉免(少)耕栽培的意义和技术措施。全县共召开免(少)耕栽培专题会议12次,发资料10万份,开现场会32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并组织了观摩评比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0.强化技术服务
为把免(少)耕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县、乡农技人员在关键生育时期,深入到项目区,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
三、推广应用成效
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云阳县栖霞镇的气候较为湿润,且常年气温为18℃左右,气候条件温和,适宜种植双低油菜。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指的是在双低油菜的种植期过后,于春节前后摘一次油菜薹,再于成熟期收获油菜籽。双低油菜的菜苗和菜薹都能食用,且营养价值较高。通过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一种菜的两种吃法,从而解决了特殊时段蔬菜供应的问题。该技术的实施要点有多项内容,包括优选品种、适时早播、控制种苗的移栽密度、合理施肥、防病除虫以及科学采摘等,以此来保障双低油菜的种植获得较高的产值[1]。
1 技术内容概述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双收策略,即通过适时早播、早栽优质品种的双低油菜,在立春前后采摘一次油菜薹(一般667m2产菜薹250kg左右),另外,在成熟期再收获油菜籽(一般667m2产120kg左右),这样一来,相当于“一菜两用”,为农产品市场提供充足的蔬菜产量,缓解节前供应紧张等问题[2]。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在实施起来较为便利,该技术的应用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基于该技术的双低油菜产值却有了明显的提升,较技术应用以前的产值增长了两倍左右,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农耕效率。
2 技术要点分析
通过长期实践可知,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较为简单,但归根结底无外乎以下几点内容,只有将该品种的耕种及采摘要点明确,才能更好的应用该项技术来提高双低油菜的产量。关键的技术要点为:
2.1 选用杂交良种
选用“双底”(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杂交油菜种子――油研10号、渝黄四号、福油508等优良品种。
2.2 卡死播期
实行育苗移栽的要求播种必须抢在9月上旬~9月23日(秋分节)前播种,低坝地带最迟在9月30日结束播种;实行直播的在10月15日前结束播种,直播的每667m2植4000~5000窝,留双株,确保基本苗数。
2.3 培育壮苗
育苗移栽的,每667m2需种子100g(即2两),准备苗床一分田块,选择土壤肥沃、避荫、管理方便的田块,苗龄在5~6叶时,抢时、分级移栽,并浇施定根水,确保成活。
2.4 配方施肥、增施硼肥
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推广复合肥,增施硼肥;要求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早施苗肥,移栽后30d左右施1次肥,以清粪水淋施;早施腊肥,最迟在冬至前追施腊肥,每667m2用尿素5~10kg左右;增施硼肥每667m2用0.25~0.5kg硼肥,分多次施用(移栽时淋定根水加硼肥),于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硼肥,解决“花而不实”的现象。
2.5 合理密植,确保基本苗
一般667m2植8000~10000株。实行宽窄行栽培:宽行为40.0~50.0cm,窄行为33.3cm,退步20.0~23.3cm的栽单株;宽行为50.0cm,窄行为40.0cm,退步26.7~30.0cm的栽双株;直播的667m2植4000~5000窝,宽行为50.0cm,窄行33.3~40.0cm,每窝留双株。
2.6 加强田间管理
重点是打好“四沟”理沟排水防湿害,加强中耕除草和及时防治病虫害,以防治蟋蟀、蜗牛、青虫、蚜虫及菌核病、霜霉病和白粉病为主。
3 采摘过程的要点分析
对于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的应用过程而言,科学掌握采摘标准与时点极为重要,也是保证农业增产技术实践效果优良的关键步骤。菜薹的最佳的采摘时间在立春前后,当菜薹高度达到10~20cm左右时,便可以进行采摘,菜薹鲜嫩,软和口感好,商品价值高,同时,经采摘后的油菜分枝增多。一段时期过后,一般在当年的5月中旬,便可以收获油菜籽。至此,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一个周期的双低油菜种植采摘过程,并且,提升了农业生产的实际能效。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业增产项目的研究越发热衷,因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升我国农业总产值。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极为简单,仅仅是在立春前后摘1次油菜薹、成熟期再收获油菜籽。该技术产值一般比传统油菜种植高两倍左右。可见对于农业生产领域而言,要能够顺应作物的栽培及成长特性,采用与之配套的科学技术,便可以实现增产增收,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总体产值。
参考文献
[1]易湘涛,李俊凯,高登东,李新桃,肖致远.浅析油菜“一菜两用”有机农业模式试验效益[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2(24):175-176.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
浅析景宁县烟叶生产现状、不足及应对措施
舒洪镇杨梅低产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试论龙泉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10%世高防治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高山单季稻减农药栽培试验
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
浙西南茶树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电功能水在果树上的运用
庆元县高山苦瓜栽培技术
甜桔柚在丽水的种植表现
长豇豆水稻新模式新技术
红叶石楠的水生诱变技术
无籽瓯柑早春枝段双芽贴腹接技术探讨
大棚薄皮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高山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管理技术
长豇豆早春育苗高效栽培技术
秋茄专用品种“紫秋”无公害栽培技术
山区山羊圈养技术
水南村春茄高效栽培技术
中薯3号免耕稻草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高山四季豆再生栽培技术
大五星枇杷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茶树缺锌症及防治技术
凹叶厚朴栽培管理技术景宁县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探讨
庆元县发展高山蔬菜订单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景宁县乡镇兽医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浅议遂昌山区山桠皮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于加快庆元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朱村乡茶叶产业发展调查
浅析加快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之路
加快象溪镇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山区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秋季茄子品种比较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美洲斑潜蝇对比试验
疏6”在杨梅树上应用效果初报
单季晚稻免耕栽培使用免深耕、腐秆灵试验报告
庆元县低山单季杂交稻新组合大区对比试验初报
夏秋季高山西兰花栽培试验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影响的试验初报
新组合“中浙优1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简报
一个适宜南方秋季种植的大白菜新品种“中白66”
黄脊竹蝗的发生与防治
花生——水稻 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超甜玉米“穗甜一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席草-晚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购买种子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黄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天达2116”生物剂制在杨梅上的应用
番鸭曲霉病的诊治体会
南方红豆杉高效育苗技术
桑地放养肉鸡模式效益的探讨
无黄龙病柑桔苗木培育技术
白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稻—鱼共育农药施用技术
石榴的非试管快繁技术要点
云和县早熟梨优质生产管理技术
杂交粳稻“甬优6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早杂优新组合“威优402”、“汕优晚三”试种初报
“粤优938”新组合在丽新乡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云和县石塘镇板栗整形修剪技术
丽新乡鲜食春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蛋鸡顽固性腹泻的诊治体会
幼龄锥栗园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夏季小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象山红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浅析烟—稻高效栽培技术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nbs
p;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10
1主要粮食作物的优质品种
一个优良品种,只有在大面积推广种植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种性,真正实现“既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这对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益才是有意义的。
1.1水稻
龙粳20、21、24、25、26、27、29、31、34、36、37、39、40、41、42、43号,绥粳4、12、14、18号,垦稻12号,龙盾103、106、107,育龙1、2号,龙庆稻3号等。
1.2大豆
高油品种。合丰50、55、57号,黑农44,东农49号等高蛋白品种。黑农48号、垦农30号等;高产品种。合丰56号、合农64、59、69号,垦丰13、16、17、22、23号,绥农24、26号,黑河38、43、46、48、52等;抗线虫品种。丰豆1号,抗线虫4号等。
1.3玉米
绥玉20、22,绿单1、2号,合玉22,吉单519、27、522,龙育5、10,龙单64、69,克单14号、垦单13号、龙聚1号、誉成1号,广源7号,齐玉5号,久龙19,南北5,7号,哈丰2号,德美亚1、2、3号,金产5号,克玉16号,吉农大516,利合16等。
2生产技术
一个好的优良品种,必须有相应配套的技术措施,才能使品种体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2.1水稻生产技术
2.1.1水稻大棚旱育秧综合高效栽培技术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应用大棚覆盖、钵盘育苗等先进技术,实行超稀摆插,科学控温、调水、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达到增产效果。
2.1.2水稻大棚钵育机摆栽培技术 用带钵穴塑料秧盘育成根部带钵秧苗,该项技术可以节省种子,适时移栽,缓苗快,扎根快,分蘖多,是一项适合寒地水稻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2.1.3水稻叶龄指数管理技术 水稻叶龄指数控制法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采用这种新技术,主要是在水稻各个阶段生育进程中,需要进行的主要技术活动,指导水稻生产。
2.1.4超级稻技术集成 早熟优质品种,计划质量栽培,节水富氧灌溉,大棚旱育壮苗、原层节能松耕、机械标准化灌溉,肥料后移施肥,病虫草害综防,常年增温促熟。
2.1.5水稻节水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采取以节水、增温、通气、壮根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配套大中棚旱育、超稀植、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增产节水技术。
2.1.6水稻育秧大棚后期综合利用 科学引导农民合理利用闲置的育苗大棚,发展蔬菜、食用菌等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一条新途径。
2.2玉米栽培技术
2.2.1玉米大垄紧密栽培技术 选择耐密、优质、高产品种,如吉单17、龙单13等品种。110厘米、130厘米大垄,垄上双行密植,机械双行精量点播,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
2.2.2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标准化生产的品种,标准化耕作技术、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减少生产成本投入。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可充分发挥玉米增产的潜力,使玉米增产15%~20%。
2.2.3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要点 “二比空”种植,即在原垄的条件下种两垄空一垄,种植两垄的苗数是常规三垄苗数再加1~2成苗。种子籽粒一定要均匀一致。利于出苗整齐,精量播种,株距要均匀一致,保证养分均衡供应,养分利用率最大化。选择地势平坦,地力中上等的地块为最佳。施肥不低于常规栽培水平,并注意病虫防治。
2.3大豆密植栽培技术
选择成熟期适宜或略早、矮秆、抗倒、丰产性好的品种,变常规垄为大垄,合理密植。
2.4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充分利用温室、大棚、水稻育秧大棚等设施,推广食用菌包括木耳、平菇、香菇等新品种,栽培方式采用地摆、棚室上架多层等,严格原料消毒,合理温湿度管理,科学病虫害防治。
2.5无公害蔬菜优质化配套栽培技术
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控制农药的使用品种、数量、次数,禁止高残留农药在蔬菜上的使用。
2.6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原层深耕,原茬播种,后起大垄,密植栽培,三遍培土,亩产达到2000公斤。
3病、虫、草、鼠、鸟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运用农业技术、低毒低残留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农业生物灾害进行综合预防和控制。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有机肥为基础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5农业机械应用
5.1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
主要是推广水稻标准化机械搅浆整地、机械化集中育苗、机械插秧和快速插秧、机械喷药、机械分段收获和直接收获等技术。工作重点放在水稻重点县的标准化搅浆机械整地和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环节。
5.2玉米全程机械化
重点推广机械整地、种子机械包衣、催芽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深松、机械除草、机械收获、机械脱粒和机械运输等环节配套技术。特别是要扩大玉米通透密植机械化配套技术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面积。
近年来,阿拉善盟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充分利用阿拉善盟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进行种植,因地制宜地推广种植节水和特色农作物。露地西瓜是阿盟近几年大面积推广栽培的瓜果,通过科学种植方式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其栽培技术仍需要进一步规范。由于西瓜病虫害发生比较轻,当地瓜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连年大面积栽培西瓜且不注重预防就会导致病虫害的大发生,从而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笔者撰写此文,目的是推广适合当地的露地西瓜栽培技术,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最终使瓜农通过栽培西瓜长期受益。
1 阿拉善盟的气候特点
阿拉善盟位于北纬37°21′~42°47′,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内陆高原,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为6~8.5℃,年平均无霜期达130~165d,受东南季风影响而多西北风,雨季多集中在7、8、9月,降雨量和蒸发量从东南部到西北部差异较大,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至40mm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mm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mm,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h。
2 西瓜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2.1 温度
西瓜属耐热性作物,不耐低温,更怕霜冻,在整个生长程中都要求较高的温度。西瓜生长所需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为40℃、最适温度为25~30℃。但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阿拉善盟产瓜区6~7月份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少,因而西瓜产量高、品质好。
2.2 光照
西瓜属喜光作物,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强度,一般每天应有10~12h的日照。光照充足则植株生长健壮,茎蔓粗壮,叶片肥大。同时,也要防止6~7月份的日照过强而形成“日烧病”。此外,光质对西瓜幼苗的生长也有明显影响。
2.3 水分
西瓜叶蔓茂盛,果实硕大且含水量高,因此耗水量大。另一方面,其具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西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不同:发芽期要求土壤湿润;幼苗期适应干早能力较强,适当于旱可促进根系扩展,增强抗旱能力;抽蔓期适当增加土壤水分;开花前后适当控制水分;结果期需水最多,特别是结果前、中期果实迅速膨大,应及时供应充足的水分;果实定个后应及时停水,以利糖分积累。气候干燥对西瓜栽培极为有利。西瓜忌湿怕涝,因此西瓜的排水防涝工作尤为重要。
2.4 土壤
西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比较耐旱、耐瘠薄,但因西瓜根系好氧,因而需要土壤空气充足。西瓜最适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其通气性好,降雨或灌溉后水分渗透快,早春地温回升快,夜间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土壤可使幼苗生长健壮且果实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西瓜适宜中性土壤,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在pH值为 5~7的土壤内均可正常生育。西瓜对盐碱较为敏感,土壤含盐量高于0.2%时即不能正常生长。此外,土壤过分黏重、容易积水的地块与重茬地也不宜栽种西瓜。
2.5 肥料
西瓜生长期短、生长快、单位面积产量高、需肥量大,加之西瓜多种植于砂壤土或瘠薄砂土,估需要供应充足的肥料,其中,西瓜正常生长发育以氮、磷、钾最为重要。西瓜在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以钾为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在果实发育期应适当增施一些磷肥和钾肥,切忌大量施用氮肥,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3 露地西瓜的栽培技术
在阿拉善盟露地西瓜栽培区,主要采用西瓜油葵套种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应首先考虑当地环境(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阿拉善盟常选择糖分大且对水分要求不高的品种,套作种植必须保证两茬作物正常成熟,品种的选择非常关键,既不能影响前作的产量,又要保证后作在早霜到来之前正常成熟。西瓜选用早熟的早冠龙、洪胜龙等品种,油葵选用生育期较短的康地105、康地5号等品种。
3.2 露地西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3.2.1 土壤准备
要做好秋冬季土壤的深翻和浇水,由于种植2种作物,对肥的需求量与吸收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充足的底肥。在西瓜作垄时要施足底肥,以保证两茬作物对肥料的需求。
3.2.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必须对西瓜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消毒方法有药剂消毒和高温消毒2种,当地常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先将种子倒人盆中,随后倒入70~80℃的热水,边倒边搅动种子,5min后加入凉水使水温降到55℃进行温水漫种;催芽,即将浸泡好的种子搓洗干净,用湿布包好进行催芽,催芽的适宜温度是25~30℃,有条件的可采用变温处理的方法进行催芽。
3.2.3 合理密植
适当安排株行距,起高垄宽窄行。西瓜分枝性强、侧蔓多,采用双蔓整枝;而油葵属高秆作物,幼苗期生长缓慢,对处于中后期西瓜的遮阴作用小,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空间地面,而且也利用了垂直空间、提高了光合效率。
3.2.4 水肥管理
西瓜喜欢肥沃、疏松、深厚的土壤,上层厚最少不低于35~40cm。西瓜和油葵属于不同根系的作物,西瓜采收后,油葵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土壤层次的剩余养分,减少了养分和肥料的流失,提高了效益。西瓜施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施肥的方法是基肥一半撒施、一半沟施,追肥以穴施为主。
3.2.5 清洁田园
一是对瓜田附近的沟路边杂草要清除干净,以减少害虫前期可利用的寄主;二是西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较广,害虫为害杂草后可能带毒进入瓜田,清除瓜田附近的杂草对防治病虫有重要作用;三是注意清除西瓜的病株。应将病株拔除并集中深埋或烧毁,不要随手丢弃在沟内或路边。
3.3 病虫害防治技术
3.3.1 病虫害种类
阿拉善地区西瓜栽培过程中需防治的病害种类很多而虫害较少,苗期主要是猝倒病,开花坐果以后以枯萎病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病毒病、炭疽病、疫病、菌核病为主。上述病害共同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发生范围广;发展迅速,应急防治难;暴发成灾,为害损失大。
3.3.2 防治方法
在对病虫害的预防中,首先要进行轮作倒茬;其次要特别注意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植物抗病力;其三,在高温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在发病前喷施附着性好的农药保护剂,可对西瓜起到避病和预防的作用。如病虫害已发生,必须在发病初期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意在采瓜前7~10d停止施药。
4 分析与总结
4.1 效益分析
2种作物套种后,西瓜每公顷采收45000~52500kg,以0.4~0.5元/kg计算,产值是18000~26250元;油葵每公顷采收2700~3000kg,以2.0~2.4元/kg计算,产值是5400~7200元。两茬作物的总产值为22500~33450元,除去油葵增加的种子、化肥、水电费成本1110元外,每公顷收入21390~32490元,较单作增收4290~6090元/hm2,每667净增纯收入预计为300~450元。另外,瓜地套种油葵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瓜类病害的发生。
4.2 建议
(1)除与油葵套种之外,北方大面积种植的玉米也可以与西瓜套种,效益非常好。
(2)西瓜的病害大多是土传病害,或者病原菌的孢子落入土壤中存活时间比较长,故也可以将保护地西瓜种植中采用的嫁接技术用到露地西瓜的栽培中,以避免病害的大发生。
(3)在阿拉善盟连年大面积种植西瓜,若不重视轮作倒茬则会使当地的西瓜病虫害日趋严重,所以不要因为现在病虫害发生不严重而不加预防,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胡静.春季露地西瓜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2(07).
[2]杨秀玲.春季西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1).
[3]王刚,李萍.春季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1(03).
[4]韩璐,孙波,王子夏.早熟西瓜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园艺文摘,2010(10).
[5]赵凤兰.西瓜套种油葵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02).
[6]谢萍梅.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J].种业导刊,2011(09).
油茬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集免耕高产栽培、秸秆还田、无盘旱育秧、抛秧栽培于一体的轻简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新模式[1-2],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又一次革新。近年来据邱村镇前路等村的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充分显示了省工、省力、增产、增收和保护耕作等优势,深受广大农友的欢迎。
1油茬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发展的优势
1.1耕作方式的有利条件
邱村镇是广德县粮油主要产区之一,全镇拥有耕地5 633 hm2,其中水田面积4 900 hm2,占耕地面积的87.0%,种植方式主要有稻—油或稻—麦等,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 900 hm2左右,油菜种植面积1 800 hm2,小麦种植面积2 130 hm2,油菜、小麦共计面积约占水稻面积的80%。习惯的耕作方式资源、可利用面积之大是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翻耕抛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时间长达10年,常年抛栽面积占水田面积的1/5之多,应用技术较成熟,尤其是塑料软盘秧抛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促进油茬稻抛栽模式的推广应用又是一个有利基础条件。
1.2气候、水资源优势
广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49%。水系配套,水源充裕,可利用水资源2 000万m3,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 000 hm2,约占水田面积的61.2%,自流灌溉面积4 000 hm2,约占水田面积的81.6%。泵站机灌面积533 hm2,约占11.0%。另外,本地农田耕作历史悠久,水耕熟化成度高,同时该地还是国家农业综合项目治理区,有相当部分的田块已建成或正在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渠沟相通、函桥等配套的灌排自如系统。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既有利于麦(油)水稻耕作栽培,更有利于油茬免耕抛栽或直播发展。
1.3省科技园区落户邱村南阳村优势
正在建设中的省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其立项内容主要含有良种良法示范、免耕高产栽培、免耕保护性栽培、免耕抛秧栽培、农作物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植物保护等多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尤其是免耕栽培和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为这一新模式推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为邱村镇发展推广新技术开辟了展示新平台,尤其是大力推广油茬稻免耕抛栽新技术模式,提供了学习、观摩、效仿的好样板和好场所。
1.4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势
全镇已具规模发展的有“安徽家乐米业有限公司”等4家省级粮油龙头企业。一是有“公司+农户+基地”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运行模式,二是土地快速流转效益作用,以“天生米业”张寅虎流转约266.67 hm2耕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全镇已流转土地超过666.67 hm2,其中“天生米业”的粮油生产基地,2009年度已示范应用油茬稻、麦茬稻免耕抛技术13.33 hm2,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预计2010年将继续扩大示范面积。龙头企业超前的经营理念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培育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路径,已成为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趋势和骨干力量。
1.5粮油高产创建和劳力资源优势
全国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优良品种、良种良法、科学施肥、耕作制度优化、免耕抛秧高产栽培等新技术作支撑。邱村镇劳力资源充足,男劳力2.8万人,女劳力2.1万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虽然对技术要求较高,但对于强劳力要求不高,很适用于当前强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年老体弱和轻度残疾人等耕种操作。
2发展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油茬稻免耕抛栽模式是一项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是粮油生产中节本增收、增效的有效手段,是减轻劳动强度、保护土壤、保护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这一栽培新模式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化经营效益。对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多种媒体途径宣传。提高广大干群和农友的认识水平,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学会应用这一新技术,争取领导支持的决心,增强推广人员的信心,启发农民朋友的热心,使农民操作起来省心、放心、开心。
2.2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府部门支持
油茬稻免耕抛栽模式是水稻栽培中的重大改革措施。一是各级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县、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上下结合,分工明确,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二是政府财政上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宣传、培训和对现有的示范点、片进行扩大发展,予以物质补贴或以奖代补贴[3]。在投资渠道上,政策上予以倾斜扶持;立项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和龙头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三是建议涉农部门以农业项目实施为平台,在推广这一新技术中,把粮油高产创建、科技入户、农民培训、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多项目进行整合和结合起来,发挥核心区的示范样板效率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充分调动农民主体作用的积极性。
2.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农民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技人员是骨干,为了促进油茬稻耕抛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涉农部门采取印发技术资料、拍摄VCD播放,政府部门组织专题讲座[4]等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采取课堂讲座与田头样板现场结合、专题讲座与实际操作结合、专家授课与科技带头人传授经验结合,让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真正掌握这一推广新技术的优点和技术要点,以提高普及率和到位率。
2.4抓典型示范引路,促全面推广普及
油茬稻免耕抛栽技术要得到应用普及,一是必须建立好示范基地,抓点带面,进行示范引路和辐射带动,通过示范田、样板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克服观念观、技术观;二是利用好示范基地,使其成为科技讲堂,组织召开交流会、现场观摩会,让更多的农友来了解,认识、学会、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三是通过示范基地的建立,培育一批典型户、专业户、农业闪光点,尤其是要树立好种植业大户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路子;四是不断总结经验,摸索相应的配套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稳妥推进。
2.5强化科技服务,加强新模式推广进程
为促使油茬稻免耕抛栽技术快速推广普及,配套的科技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实工作中应以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关键,以培训示范户、科技带头人为抓手,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等实际问题,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良好氛围。
3参考文献
[1] 万锐.小麦免耕栽培技术[J].湖北植保,2009(6):45-46.
叙永镇是叙永县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和繁育基地,播种面积超过0.82万hm以上。叙永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土壤质地松散、昼夜温差较大十分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很大程度上为马铃薯的增产提供了条件。
一、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
马铃薯的主产区几乎在旱作区,虽然农田条件较好,但是灌溉条件较差。产量的变化幅度较大。近年来,四川地区加大了农田建设和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推广,马铃薯产量逐渐上升。目前重点推广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主要有大型喷灌、低压灌溉、滴灌、太阳能滴灌等技术。
随着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推广,全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高效栽培0.6万hm以上,目前已建成大型喷灌马铃薯面积达0.3万hm,半移动式灌溉面积达到0.1万hm。在喷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节水效益不尽人意,少数地区建成的灌溉圈较为集中,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影响到当地的基本建设。
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的节水效益,技术人员加大了对灌溉技术的研究,各级领导也加强了对灌溉节水的重视,政府加大了投资开始实施技多地区的种植试点,通过不同地区试点的研究,发现滴灌种植技术在节水、节肥和节地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应用滴灌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地形规模和形状的影响,与传统的喷灌种植技术相比,更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二、马铃薯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滴灌设备。为了促进节水灌溉种植技术的发展,必须做好滴灌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滴灌设备的选择十分重要。近年来对不同的滴灌设备进行了对比,在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过程中,设备一次性投入1200元/0.7hm,其中地下部分的费用为512元,使用年限为25年,每年成本大概20元,地上部分688元,每年成本大概16元,全套滴灌设备年新增成本约为180元。这一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过滤精度,加强了农田管线的控制,提高了灌溉的均匀度,为马铃薯的增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针对面积较小或者电力不够充沛的农田,可以优先选用便携式滴灌设备,采用集雨水窖进行移动式灌溉,在满足灌溉需求的同时,满足小规模农田的发展。
2.滴灌设备的应用问题。滴灌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过滤系统和施肥系统,此外还包括一些辅助的调压设备和空气阀,用于调节管道之间的压力和水泵压力。
滴灌设备的管道部分,管道有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针对地下部分的管道,必须注重埋设深度和埋设质量,做好防冻处理,针对地上部分的管道,必须安装相应的空气阀,避免爆管和管道吸扁导致泥沙阻塞。为了提高灌溉的均匀度,必须保证滴灌带上的滴头压力一致,将减水阀安装于不同灌溉单元的阀门处,保持滴灌系统内有平衡的压力。在滴灌带打孔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作物的行间距。
由于滴灌带的滴头距离和滴头的出水量会影响灌溉的质量,加上不同土壤类型对出水量的需求不同,必须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滴头,并严格控制出水量。
3.种植技术。叙永镇马铃薯的种植密度一般在3500株-4000株/0.07hm,但是农民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很难保证,很多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密度,密度一般为1500-2000株/0.07hm,此时的种植密度无法保证节水灌溉的密度。
在灌溉施肥过程中,灌溉定额一般为140-160m/0.07hm,由于降水量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以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需要。在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在苗期和淀粉期可以适当降低灌溉水量,在块茎形成阶段可以增加灌溉水量,每隔一周灌溉一次。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基肥将发挥较大的作用,在灌溉施肥过程中,以就基肥和种肥为主,隔相同时间追肥一次,一般将磷肥用于种肥,氮肥、钾肥的30%用作追肥,其它用作种肥。由于钾肥的溶解性不强,一般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先溶解再滴灌。
三、技术成效
1.编制了完善的技术规程。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得以转变,完善了技术规程,生产技术得到了提高,建立了新的技术应用模式,在增产增收的同时,提高了节水效益。
2.地灌设备取得进步。结合地区农业发展对滴灌设备进行研究,将不同价位和档次的设备进行对比,找出适宜地区农业发展的设备,从而引导农民选用优良的设备的类型。同时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农业的发展现状,开展多项滴灌设备的研究,例如便携式滴灌、太阳能移动式滴灌和全自动滴灌等。
四、马铃薯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
1.加强种植技术的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大型栽培经验交流会,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政府部门采用种植试点的方案发挥带头作用,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在田间地头开展多项技术指导服务,为灌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统一认识。采用先进的种植工艺和灌溉工艺,保证地区农业发展可以走出缺水的困境。在利用膜下滴灌技术的过程中,大力开发节水设施,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政府扩大滴灌的覆盖面积,建设农田膜下滴灌工程,农民积极参与的同时,推动地区的农业发展。
3.政府加大关注力度。在农业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政府必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和推动作用。
4.选择优良的灌溉设备。在灌溉技术应用的同时,必须意识到灌溉设备的重要性,系统压力、过滤设备和施肥设备的质量必须可靠,在灌溉设备应用过程中,避免滴头阻塞,同时保证灌溉的均匀度,安装好减压阀,结合当地土壤灌溉需求选择合适的滴灌带。
5.加强规模化经营。近年来通过创新机制,建立农村合作社,使传统经营方式向合作经营方式转变,实现了农业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节水技术的进步。
6.健全农业用水机制。政府加大宣传的同时,一方面要完善用水机制,另一方面必须结合实际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滴灌种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节水效益,实现农业增收,改善农田的用水状况。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农民必须有深刻的思想认识,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注重该技术应用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由于管道和滴头容易阻塞,必须控制水质,降低水中含沙量,安装过滤器;该技术不宜在冻期应用,避免管道因供水结冰而破裂。同时政府加强宣传和推广,促进马铃薯节水灌溉种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果业论坛
(3)关于苹果套袋的思考 刘淑侠
科学试验
(4)四个主栽夏橙品种熟期观察 卢胜进 唐志科
(5)含鼠李糖脂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 林卫卫 王静 赵建光
良种天地
(6)适合设施栽培的葡萄品种简介 张铁兵 焦香君
引种观察
(9)秋水、秋荣和圆黄梨在上海地区的引种观察 金凤雷 钱培华 金江华
果业信息
(10)平邑:有机草莓鼓起农民腰包 吴广英 张娟
栽培技术
(11)高品质早熟温州蜜柑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技术 李友卿 尹向东 杨文英 苏拥声 郑朝耀
(13)葡萄花前管理要点 李道德
(14)温室葡萄单直立母蔓与双水平母蔓菜式更新集约丰产栽培技术 刘冠义 曹丽华 蔡英明 刘冠武 尹希娟
果业信息
(15)葡萄架下种瓜菜 创新模式效益高 张华东
栽培技术
(16)桃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于升刚 梅景林 张永刚 林绍青
果业信息
(17)大棚平均亩产2500千克、亩效益达3万元怀柔农民抱团卖“莓”景 无
栽培技术
(18)金太阳杏设施栽培花果管理技术 张贵胜
(19)大樱桃优质丰产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李敏 马悦荣
(20)无公害清香核桃丰产栽培与管理 张向东
(21)日光温室冬枣高效栽培技术 安师录 张立功 丁艳青 安萍
绿色植保
(23)红富士苹果粗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振翠 徐焕禄
(24)红香酥梨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刘献明
(25)果树介壳虫分类及防治 冯国明
(26)栗实象甲的防治 王洪波 吴丽华 闫爱兵
特别推荐
(27)苹果枝条粉碎静态条垛厌氧堆肥技术 君广斌 陈军
果业信息
(28)“拓普”香梨:创新保鲜设施和技术 助力走出去发展战略 无
专题讲座
(29)苹果简化省工栽培的途径 王田利
典型介绍
(31)丁福祥的二代冬枣经 孟令旭 范风奎
(31)寿光菜农试种香蕉探富路 王浩宇 单昱俊
基础知识
&
nbsp; (32)旱地苹果园如何进行保墒 张粉妮
调查报告
(33)松塔树形盛果期红富十树形修剪参数调查 汪景彦 纵敏 韩平巷 李枝茂 张软仓 王卫星 王金毛 各分场场长
产业发展
(35)对宝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唐颖 李锋 徐世彦 易敏
果业信息
(36)葡萄“搭档”草莓 亩产效益超2万元 无
(36)九成凤庆人受益核桃产业 无
果业观察
(37)中国苹果面临“成长的烦恼” 王瑜
统计分析
(38)2012年中国梨出口统计报告 无
果业信息
(38)“吐鲁番葡萄”:龙头企业带动41万农牧民致富 无
环球果业
(39)荷兰矮化自根砧苹果栽培现状 何明莉 徐贵轩 唐福会 于德敏 潘欣 王力维
来稿选登
(42)春季苹果树修剪要注意“拉枝”和“调角度” 贾友江
(42)成龄山楂园的增产措施 柴全喜 宋素智
无
(43)桃树病虫害农业防治有三招 孙竹梅
(43)葡萄病害防治六大误区 赵玉山
果业文萃
(44)麦收前新栽 小苹果树管理 无
(44)棚室桃树灌水技术 无
(44)怎样提高棚室李的果实品质 无
(44)板栗春季管理措施 无
(45)补钙可提高果树产量 无
(45)蓝莓栽培技术 无
(45)核桃平衡施肥技术 无
(45)果树病虫害的人工防治 无
(46)早春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 无
(46)大棚草莓灰霉病需综合防治 无
果农健康
(47)吃水果也有最佳时间 无
(47)老年人如何选水果有益健康 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