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础护理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4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单单局限于治疗疾病,还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因此,护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沟通、协调能力等。《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其今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探索,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
1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围绕书本内容,老师讲学生听。此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乏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高度依赖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为单向灌输,缺乏课堂互动。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单一主体和信息源,照本宣科缺乏引导,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1];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度低,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其评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2 内容单一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频繁更新的今天,仅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授,往往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掌握临床工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因此即便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也不能真正实现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1.3 手段单一 以教师讲授为主,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具有灵活性强,易于和学生交流的特点。但由于文字内容较为枯燥,缺乏图片、视频等,且内容量受限,无法全方位利用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对一些内容缺乏形象化的认识。
2 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探索
临床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无法满足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2]。
2.1 案例教学法 根据讲授的内容设置案例,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使他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个案往往会包含多个疑难问题,而教师通常要进行一步步引导,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要求教师必须精选案例,设计最佳的讨论方案,并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对讨论问题的进程加以控制,有效调动学习气氛,最终概括、评价学生讨论的内容[3]。
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案例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入课堂,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同时,案例教学法也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补充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2.2 角色扮演法 在课堂上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并且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及需要[4]。例如在讲静脉输液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以及家属等,自行编排情节模拟现实。一方面可以有效训练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患者的心理,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角色扮演法让每个学生分担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可增强其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并且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2.3 同伴教育法 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实践内容需要学生自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难以满足所有护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教师选定各组中一部分同学进行详细的讲解、指导和纠错,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再由他们负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课堂、课下练习,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5]。
同伴教育法可以细化护理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学的能力,有利于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考核,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如今的课堂已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与黑板的讲授模式,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样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增加教学的形象性,消除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收到更良好的效果[6]。如讲解鼻饲法时,利用动画和图片,可将插管的动作及深度有效生动的表现出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基础护理学仅凭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以教学的直观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小结
如何培养新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已成为各医学院校探索的重点内容。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局限,致使许多护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却难以应对复杂的问题[7]。因此,基础护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新思路,使护生具备精湛的技术之外,还具有人文关怀理念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久霞.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46-147.
[2] 孙茜.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导论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269-270.
[3] 赖亚曼,蒋学武.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24-425.
[4] 秦淑英.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81-82.
[5] 王凡,李青.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运用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61-62.
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时,先要了解课程的考试大纲,根据大纲中每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在教材的相应部位做不同标记。一般来说,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然后,通读教材,全面、系统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记忆,以达到真正地掌握和熟悉教材的基本知识的目的。纵观以往试卷可知,试题内容虽然突出重点,但仍涵盖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故全面系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有:1.从总体上认识和了解课程的内容有助于适应试题覆盖面广的要求。以往试卷的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其中,以选择题的覆盖面最广,也最灵活。2.可以将课程前后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患者的清洁卫生一章中提到特殊口腔护理的对象有高热病人,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章中提到高热病人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3.发现重点、难点,以便重点学习。学生只有深入地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才能以点带面,带动对一般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融会贯通《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知识。
二、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护理学基础》讲的许多内容都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来记忆。例如在铺床法中提到的卷筒式套被套和我们生活中缝被子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将被套正面向内,平铺于床上,棉胎铺在被陶上,再将棉胎与被套一并自床头卷至床尾,自开口处翻转、拉平。又如在病区的物理环境温湿度的调节中讲到室温过高时用空调、风扇等调节,而室温过低时可采用取暖炉、火炉等;当室内湿度高于室外时,可开窗通风,湿度过低时可在地上洒水,冬天可在暖气上或火炉上放水壶等蒸发水汽来提高湿度等。这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在记忆的时候不用死记硬背,只要和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三、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
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我们能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从而使课堂理论和临床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见习时我们通过接触病人,从教师示范到自己实际操作,能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看书学习加以提高。这种由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方法,比单纯课堂授课更生动、形象具体,学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动口、动手来观察病情、加强操作,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扩大视野,激发求知欲望。
四、记忆与思考相结合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全书中操作的内容很多,对于操作的内容我们不要死记硬背,结合要点说明去理解记忆。有些人认为学医只要能背书就能考出好成绩,这是错误的。记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帮助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积极的思考是最有效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铺床时叠大单是左压右,而叠被套却是右压左?铺床时为何要翻转床垫?铺麻醉床时枕头为何要横立于床头?平车运送法中在推行中为何要小轮在前,在上下坡时为何患者头部为何要位于高处,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
五、巧妙利用比较法进行学习
比较法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在学习上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正确地推断、鉴定、验证知识,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这就是比较法。比较学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许多专门的学科,大量地运用在各种研究领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和发展的前景。
在读书学习方面,比较法带给人们更多的学习、研究和深入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对于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的护理措施,我们就可以比较记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几乎每项护理措施都有心理护理、休息的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等,心理护理主要针对病人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在护理中应经常探视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病人都需要好好休息,都需要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等。病情观察包括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的观察,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相同的地方也有些许差异。体温异常的病人要定时测量体温,而血压异常的病人要密切观察血压等。脉搏异常则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等。呼吸异常者则需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声音、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及胸痛表现。饮食护理中高热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异常血压患者则选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呼吸异常者则宜食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食产气食物。关于对症护理,高热病人主要是降低体温,我们常用物理降温法或药物降温法;体温过低则给予保暖措施;呼吸异常者必要时则可给予氧气吸入。健康教育主要从教会患者自我监控,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六、不断复结,串联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知识点,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就像我们吃的葡萄,一拎一串。例如关于进针角度我们可以总结:皮内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5度角,皮内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30-40度角,静脉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15-30度角,肌内注射是90度角进针,等等。不同浓度的酒精其用途也是不一样的:在给病人床上梳头时如遇长发或头发打结不易梳理时,可用30%乙醇湿润打结处,再慢慢梳理开;在给患者做背部按摩时则将两手掌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作按摩;消毒时我们常用70%的酒精;而燃烧消毒时我们则用95%的酒精。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巧妙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帮助记忆。
1前言
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最基本、最贴近患者的护理方法,对于护士观察病情至关重要。随着近代护理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医院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观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好基础护理这一重要工作,因此,对有关基础护理中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方法方面的探究,也越来越引起许多护理工作者思考。
2基础护理现状
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21世纪,基础护理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同时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许多医院的护理部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文化程度,可以说,基础护理工作已越来越规范化和标准化,但应看到其中的不足。
首先,护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仍局限在被动的执行医嘱的范围内,许多护士尚未树立为病人主动服务的思想,这严重阻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其次,护理队伍人数不足、素质不高。一支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是护理事业良性发展的保障,现阶段,许多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难以与飞速发展的医疗科技水平相适应。再者,“重医轻护”现象仍大量存在,不少护士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工作繁重,导致他们在进行基础护理工作使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护理的发展。最后,缺乏严格的护理质量指标、功能制护理模式[1]等阻碍着基础护理事业前进的步伐。
3如何更好地进行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是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和质量,减少或避免“重治疗方案,轻视基础护理”的现象,总的说来,要强化基础护理中的护理管理、掌握科学的基础护理方法,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强化基础护理管理要想稳步提升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须要做好基础护理管理工作,这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医院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员是完成基础护理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才能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医院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能力高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长再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聘用科内各级护理人员。此外,医院还应聘用部分护理员来承担病区环境卫生清洁、物质供应保障等一些非护理、非技术工作,有效弥补护理编制的不足。其次,建立健全各项有关基础护理的规章制度。医院根据基础护理工作特点,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各级、各类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并且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例如,有的医院就通过在全院定期开展评选“星级护士”、“护理标兵”等活动,以此作为奖励机制对护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3.2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护理队伍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护理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提高护理工作者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对护士队伍加强培训,要求他们掌握科学的基础护理方法,使基础护理工作操作规范化、标准化。除了要掌握基础护理专业知识,护理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这也是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的保障,医院可组织护士学习礼仪规范,对护士进行沟通能力方面的训练。
为了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医院应更多着眼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可以通过适时开展全院性护理知识讲座,宣传富有代表性、先进性的护理知识,从而提升护理工作者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3.3建立健全基础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良好的护理工作还需要各医院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健全各种质量控制体系来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这也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可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医院要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基础护理工作要打造护理质量品牌,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渗透、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使护理团队努力做到“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等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医院可在护理工作中实行责任制,使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性的质量改进,确保护理质量稳步提高。例如,有的医院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长、区护长三级负责制[2],旨在落实护理工作监督职责,从而把好基础护理质量关。
4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医院基础护理现状,提出强化基础护理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护理队伍以及建立健全基础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等建议,从而强化基础护理中的护理管理,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基础护理方法,最终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护理学基础》是护士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护理专业课程,是护理专业人员获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必修课,是个专业护理的基础。在护理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护理学基础》是学校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实验教学不仅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重要途径,而且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综合运用型护理人才,我们对专科护理专业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通过此次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热爱护理专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全面提高了护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通过见习,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工作氛围,请临床带教老师讲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护士工作情况,增加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教师应尊重学生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底子薄、理解能力差,教师应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方法要有所不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教师要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一、对象
选择2010级专科护理5个班学生,共220人。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三段式教学,这种方法教师一味追求动作的规范和整齐,学生一味盲目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氛围沉闷,效果也不理想,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几种方法总结如下:
1.将病例引入实验教学,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这种方法是实验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课间见习在临床上看到的病例,这样学生更能理解,根据病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写出护理计划,并根据病例的需要要自己准备用物,再进行操作。例如:一中年女性病人子宫全切术后1周,腹胀,未排气排便,请对该病人的排便情况进行处理。要求按护理程序评估病人,策划一套护理方案,每8名学生为一组,先对病例进行讨论,根据病人的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设计灌肠的方法,包括哪种灌肠、溶液、压力的大小、插入的深度及注意事项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护理方案时积极主动学习、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操作时学生互相扮演“护士”“患者”还可以扮演家属,使学生融入护士角色和患者角色,再比如可以实际操作的项目如:搬运病人、卧位的安置与更换、卧床病人更换床单、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注射法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会,并且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练习皮内注射,可以设置这样的情节:患儿,女,8岁,在妈妈同下来到病房,护士遵医嘱给予青霉素实验,进行操作时让学生相互扮演“患儿”“妈妈”“护士”,操作前“护士”首先认真评估病人状况,如何与患儿及妈妈沟通,操作中如何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操作后注意事项的交代,最后要让患儿和妈妈对护士的操作进行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伤观念。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共同体,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角色,感受并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应变能力。
2.培训小教师。在平时实验课上,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领悟能力及动手能力,并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人,组内选出1个领悟能力及动手能力强,责任心强,并乐于帮助别人的学生担任组长,我们称之为小教师,实验课之前,比如铺床、无菌技术、静脉输液、导尿等重点操作项目,教师先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小教师,让他们基本掌握操作流程及重点难点,以便在学生的操作练习之中起到小教师的作用,这样先避免了教师一个人面对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3.设计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现代护理科研临床进展日新月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立足,针对专科生自学能力较强,基础知识较好的情况,在实验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创新发明,比如在铺床中用怎样的手法更好更省力,在静脉输液中用怎样的排气方法更好更快。在给男病人导尿中怎样减轻病人的不适等等,这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想出更好的办法,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还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明确了护理专业广泛的前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69-01
1.前言
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作为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护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21世纪,由于近代护理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以及家属期望值增高,使得基础护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以病人为中心,抓好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或避免“重治疗方案,轻视基础护理”的现象,是许多护理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2.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方法
基础护理是指为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由护士运用护理技术来完成的一项工作,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夯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满意服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提升护理执行力
“执行力”一词是企业管理学的概念,“执行”即“做”,“执行力”即“将计划落实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在职业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目标,因此,医院应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来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
将能胜任护理工作的人员恰当安排在护理工作岗位上,这是提升护理执行力的关键,人员是完成基础护理最重要的资源,医院应让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将基础护理工作做到位。在市场经济时代,医院想要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目标,需要护理队伍“执行型团队”作为支撑,并任用能力高的护士长作为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由她带领护理团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护士长在团队中要以身作则,参与制定并遵守统一、规范的护理标准和制度,是保证科室护理质量提高、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现阶段,许多医院由护士长带领团队,提出“打造护理品牌”奋斗目标,各级医疗机构为打造护理质量品牌,先后提出“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等具体工作目标。
2.2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者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时,沟通是很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是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的保障,它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及对医院的信任。一些研究表明,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或沟通技巧不当是基础护理被投诉的重要原因,并且会增加护理差错发生率,严重阻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相当重要。
一是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桥梁,也是满意沟通的前提。护士在进行护理时,语言表达应清晰、通俗易懂、准确、温和,注重语言表现力、感染力以及科学性,才能便于患者理解,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被关心。在护理过程中,患者若是感到焦虑和不理解,护士应耐心仔细倾听,才能保证基础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基础护理人员要培养沟通能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医疗体制改革带来了患者价值、护理科学技术价值、道德价值及经济价值间的诸多冲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增强为患者主动服务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护患纠纷。例如,有的医院让沟通能力较好的高年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学习交流技巧,帮助他们从“以疾病为中心”的被动护理服务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主动服务,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
2.3 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想要稳步提升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须要强化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既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1]。
一是要合理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护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医院应适时开展护理部大检查,对护理管理、急救器材、药品、护理文件书写、差错事故分析等相关环节进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将护理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二是健全、完善各项有关护理的规章制度。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医院应制定关于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各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等规章制度,使各级各类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三是对护士队伍加强培训,使基础护理工作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如对护士加强“三基”培训[1],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由于各科室患者在基础护理方面各有所异,护理人才应一专多能,提高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基础护理工作的特点。另外,有的医院还通过广泛开展评选“护理标兵”“岗位能手”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调动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