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技术可行性

农业技术可行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技术可行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技术可行性

篇1

1重要意义

1.1能为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和粮食安全性提供精确的数据

为了使获得的农业数据真实可靠并且具有全面性,需要对我国农业科技开展基础性长期性数据监测工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更快地发展,为国家的相关重要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所有要素和数据都进行采集,并进行科学保存和系统分析,以保证国家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能以这些数据为依托制定出更符合农业发展特点的宏观决策。此外,做好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数据监测工作也能够同时解决农业环境、消耗资源、粮食产量、农业发展等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能够准确跟踪并掌握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机制[1-2]。这不仅方便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及深入研究工作,还能对未来农业的发展起到预警和预测的作用。

1.2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科学理论创新

从目前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究其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农业发展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土地质量下降以及地下水存量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应用综合集成技术,该技术整体性较强的特点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整体提升。同时还应该了解到,农业科学的试验性很强,因而就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动态监测来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掌握。这样不仅对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对探索自然规律、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在多种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有着较大的帮助。

1.3全面促进农业科技的资源集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作用,其对于科学技术的革命和突破有着关键作用。在此前提下,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也在朝着社会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相关的服务和数据资源建设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用单项技术对生物、信息和工程技术进行了科技创新,并使其呈现集成化的发展态势。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大量基础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整理,这就需要依靠系统的长期性监测数据的支持,从而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2现状

科技基础性长期性数据监测工作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基础性长期性数据监测工作,这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来说也同样适用。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也基于此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以及创新而努力,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数据监测工作的要求下,我国先后在20世纪60要70年代建成了包括湖南祁阳、山西寿阳以及山东德州在内的多个环境科学实验站,并在“七五”期间投资近700万元建成数据标本库,从而组建了土壤肥力监测网络,对全国进行农业数据的监测和整理分析。编制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观测监测指标清单及标准规范,这些规范在作为后续观测工作的依据的同时也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不仅在多个方面(如生态环境数据研究、土地质量数据分析等)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使我国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的科技工作进入了系统化、全面化以及深入化的新阶段。

3存在的问题

3.1规划不充分

传统的农业数据监测通常是将其并到某一个科技项目中执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数据监测工作不是作为独立工作存在,因而对农学数据监测工作的规划就不够充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缺乏长远规划。再加上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众多,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协调机制,这就使当前的农业数据监测工作缺乏系统设计,继而在某些重要的学科领域有空白现象产生。

3.2各监测部门缺乏共用共享机制,监测网络尚未形成

由于各农业科研机构各自为战,严重缺乏合作和互动,这就使各机构不能进行数据互通并实现数据共享。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各监测机构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工作依据,共享方式落后,严重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从而影响研究成果的产出。

3.3对数据缺乏系统分析及正确的处理应用

虽然目前我国通过长期对各区域进行监测取得了大量的农业科研数据,但还缺少一个能将科学数据进行二次开发的平台,这也是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

3.4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对于数据监测工作的投资机制还不完善,这就使监测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经费不足,相关设备比较落后,限制了各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

4建议

4.1农业大数据前沿基础研究

各科研机构应对农业大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数据密集型的知识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并在结合当前对于农业科技技术的需求前提下,开展对于农业大数据的复杂性研究,从而更快地构建出复杂性模型,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3]。

4.2完善农业大数据的标准规范

应根据农业大数据的特点,基于协同方法对网络化农业大数据采集和监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针对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和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化体系,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有据可依。

4.3农业生物资源的数据构建

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工作时,要注意对农作物的品种、畜禽养殖资源以及产品效应进行数据监测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全面掌握其变化规律,以全面提升农业生物育种效率。

4.4农业生产要素的数据构建

进行生产要素的数据构建,主要是对农田土壤质量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长期的数据监测。这其中包括使用的肥料和农药种类、田间的水分含量、养殖过程中喂养禽畜的饲料类型以及用过的兽药,在对这些要素的长期观测中应掌握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要素的科学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5农业灾害数据构建

篇2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J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就是要在科技的支撑下,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持续发展,以不断满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裔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

世界农业经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等历史发展阶段,而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为农产品的增长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又给环境保护与农业的继续发展带来了弊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农业所产生的弊端,进行替代和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人类活动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主的历史时期已告结束,而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人与生物共处,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新时期行将开始。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持续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持续农业是在70年代桥代思潮的从础卜发展起来的一种战略构思。70年代在发达国家重新崇尚自然衣业,拟在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力水平L,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超石油农业、超工业农业等,实质上是要在低投人的基础上发展自然农业。这一次的林代思潮,由于对科学技术的忽视一与排斥,导致一r在实践中的失败。此后,经过几80年代初期的酝酿,so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持续农业。oo年代初期在国际上进一步受到重视。持续农业最初是由美国发起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o)提出“2仪刃年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同年10月在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体系学术讨论会。1991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了实现持续性农业发展的三个战略目标:即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人,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了有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有118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持续发展与持续农业的观点为全体代表所接受:与会者认为: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不仅来自城市的工业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而且也来自最古老的产业即农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认为,持续农业是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总理率团出会,并承诺要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会后我国政府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7月2日召开的第23次会议上,决定制定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经验。近4O年来,全国粮食总产由1.1亿吨提高到4.4亿吨,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结构改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中国农民已基本上实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同时,我国的农业和农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均耕地少,而且还在减少,近十年全国每年减少36万公顷,人均粮食不到400公斤。农村欠发达,农民平均收人甚低,而且增长慢,农村人口增长快,文化水平低,农业剩余劳力约占农业劳力的l/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率常有较大波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投入效率不高,化肥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农业生产成本卜升很快、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受污染的耕地近2《XX)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巧。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牛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要达到上述目标,除了靠政策、靠投入、继续改革开放以外,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发展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

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是支撑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高产、优质、高效、资源节约(节水、节肥、节能、节农药、节饲料等)型科学技术、品种发掘和改良技术、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等。从综合、持久和整体的角度来看,也可理解为集约化的生态农业型技术。我国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技术,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我国无论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水平都比较低,这种状况己经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农业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合理利用、保持资源的目标,农业在继续增加生产资料投人的同时,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提高投人效率,以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高产、优质、高效、节本和节约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增殖资源的一致性和持久性;不污染环境,甚至可保护或改善生态环境;可提高物质投人的有效利用率,并有持续性的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有利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和持续发展;考虑到全球的生态环境,以及全人类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微观和宏观、目前和长远的一致性;研究与开发中涉及面广,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持久性,难度较大。

今后,在科技工作中,要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用于指导自己和所有的科技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重视研究、升发和推广可节约资源、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开发农业和食品领域生物技术,提供安全丰富的动植物食品。对现有农业技术,要用持续发展的观念,从对资源利用率、产品产量和品质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可持续侄评估,推广其中有利于可持续性的技术,淘汰不利于可持续性的技术。要研究推广提高农业投人物质,如化肥、农药、灌水、农业机构和油、电等利用效率的技术。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提供优良的新种质资源,加强植物和动物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和开发。建立和完善良种选育和繁殖体系,确保优良品种(组合)的纯度和最高应用年限。要研究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和预警技术,加强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减少病虫灾害损失。积极推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从财政、设备、实验手段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强可持续性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增加科学技术储备和后劲。重点开展区域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广泛、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县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网络的建设,造就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服务。

三、大力研究与开发可持续农业科技,支撑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一定范围内,已形成了共识,也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是有利的。但是,要把这项全民战略在全民形成共识,并变成全民的共同行动,还要做许多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国21世纪议程》已把保持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一条战略方针,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已被提到首要位置。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会议和科普活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的力度,尽快地帮助政府官员、科技人员、企业职工、劳动农民和在校学生,普遍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致力于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持续地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

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揽全局C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全球和全人类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伦理的依据,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活动,不能因为一个地域的利益,而损害另一地域的利益;不能因为目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也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从事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和人员,应当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规划、计划、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及时淘汰那些不符合持续发展的部分,充实有利于持续发展的部分。同时,应当制定科技人员守则,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德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与活动。

3.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对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已制定了不少的法规和政策,我们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真贯彻执行、修正和充实。与农业和农业科技关系密切的内容较多,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以下方针、政策。自然资源保护方针一: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持利用。野生动物保护方针: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

4.开展对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评估。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农业科技活动和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在制订规划、计划、实施方案,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检查、验收、鉴定和成果转化等,都要贯穿着可持续的标准。为了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科技活动,对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属性,应当进行深人而实际的研究,尽快制定出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篇3

    1.2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缓慢,没有实践性的作用,技术生产也比较落后,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调整政策来改变现在的形式,加强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对于农业设备加强资金的投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付出和回报不相等,所以就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投入,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没有专业性的人才进行帮助,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的运用不太理想。

    2我国农业技术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分析

    2.1加强农业机械中的通信技术拖拉机是我国农业中最常见的使用工具,这也就要求其他的机器也要实现智能化的发展,当然还是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良好的设计。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机械的设备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安装智能终端,利用光纤来连接其他的设备,所有的机器零件和电子零件都要和总线有准确的接口,这样才能保持数据的畅通和交换,能够第一时间拿到指令进行工作,完成数据和零件间的交换和传播,使得农业机械和电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彼此间的通信和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2.2农业机械中电子设施的技术支持现在的农业设备渐渐的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拖拉机设备一般都装有电子产品,也就是有一个可以单独处理信息的电脑智能终端,通过不同的农业环境进行计算和设计,都有相应的标准接口。在国外的农业中在一些大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监控中都有电子装备技术的运用,每个零件都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控制单元,通过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和农业作业的运行,还可以与外部保持联系,对于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更新内容。

    2.3加强机械和人之间的技术交流现在的农业器械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是需要人从一旁进行监控操作,原来的驾驶室里是用的仪表盘,现在换成了电子监控技术,而且原来是数字来表示的,现在是智能化的显示终端,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使得人和农业机械间的交流更加的深入,智能终端的主要界面是采用液晶显示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调控,也就是虚拟操作的方法,实施者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选择,根据这些设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图案和声音进行工作的调整和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很高的效率。

篇4

天盈种子公司的企业宗旨是服务农民,公司制定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程序,根据所销售的区域公司建立了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以高级农艺师为首,带领部分技术人员为农民进行技术服务,走到了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和农民成为了朋友,真正的为农民服务到家,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客户群体也呈梯形增长。通过多年的经营管理,天盈种子公司已成为当地市场的标杆,创立了独有品牌。

2013年,天盈种子公司在监狱党委、农场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实现了全年工作目标按计划完成。

在监狱和农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推行“靠科技精育良种、守信誉造福农民”的经营理念,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上都有新突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先后在铁力、富锦、方正、同江、佳木斯、庆安、通河、抚远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在虎林、迎春、密山、鸡东、庆安、通河、萝北、名山等地设立了经销商,销售区域遍布第二、第三、第四积温带。在佳木斯地区,以莲江口农场种子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莲江口农场为基地的水稻良种市场已初具规模。在莲江口农场,以种子公司为核心的种子一条街,2013年有种子企业50余家,成为本地区重要的种子集散地,并吸引了全省各地种业的加入,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态势,带动了地方经济,也带动了地方服务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季节性的经济繁荣现象,同时种业公司的科技指导也使水稻种植水平大大提高,目前莲江口农场水稻种植面积7200公顷,繁种面积近3500公顷,按每公顷增加收入2000元计算,繁种户共增收700万元,农民增产增收激发了种植户繁种的积极性,也为推动种业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5

中国的经验表明,非农部门的高速增长可以为农业产出的增长提供诸多有利条件。过剩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被非农部门吸收,农业部门长期紧张的人地比例关系大为改善,从而为高生产率的新型要素进入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非农部门成长引致的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物质资本供给的丰裕,使农业部门的资本投入显著增长;土地的工程化改造、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手段的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工业化和市场进程中不仅成为可能,也显现出其有利性;农业生产组织的性质亦由过去的生存型农业转向市场化或牟利型农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非农部门的发展同时给农业总产出的持续增长带来极大的挑战。第一,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业农地64 646.56万公顷,其中耕地13 515.85万公顷(20.27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工农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从2001年到2009年,户均耕地面积从7.63亩减少为7.12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人均耕地的警戒线为0.05公顷,一旦突破这一警戒线,实现粮食自给的目标即使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也难以保证。目前中国有超过666个县或行政区划单位的人均耕地低于该指标,占全国县或行政区单位的23.7%。其中低于0.03公顷的县(区)达463个,有些县区人均耕地只有0.01~0.02公顷[1]。耕地面积的减少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增长的瓶颈。第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尤其是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大多为青壮年,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多为老龄者和妇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老龄化、女性化成为留乡务农劳动力的主要特征。第三,随着工业化加速和城市化扩张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农业生产中长期大规模和大剂量地使用化肥,由此造成土壤肥力减退、板结等问题。长远来看,化肥的过度使用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增长。第四,尽管近年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逐步加强,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科技部统计,2013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5.2%。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70%~80%之间,德国、英国、法国等则超过了90%。

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一方面,非农部门的进一步扩张和人口总量的增加将对粮食形成持续增长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趋势仍不可逆转。因此,从长远来看,依靠技术进步成为实现中国农业产出持续增长的唯一可选择路径。

本文讨论的问题首先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影响的文献相关。将技术进步视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源泉,是现有文献的基本共识。费景汉和拉尼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将农业技术进步视为劳动力大规模非农转移下农业成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2,3]。舒尔茨认为,把农业改造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源泉的关键,唯有用高生产率的新生产要素替代已耗尽有利性的传统要素,而新农业要素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4,5]。在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诱导技术变迁模型”中,强调技术变迁是发掘农业增长潜力和突破农业资源瓶颈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6]。国内大量文献同样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中国农业增长的重要意义。程序强调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以及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取决于农民学用科技的状况[7]。郭剑雄认为,在农业生产函数中,产出的增长既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变化,也决定于要素生产效率的改进。要素效率的改善有两个源泉:一是技术变迁,二是制度的演化和进步[8]。刘辉阐释了中国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的路径,强调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紧紧依靠农业技术进步[9]。储成祥、毛慧琴以江苏省为例,计算得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2.1%。随着社会进步,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助推农业增长[10]。

至于如何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则存在见仁见智的不同思路。(1)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认为,技术变迁是对具有不同供给弹性资源的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土地与劳动价格相比更高时,农业技术进步作为土地的替代可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因而被发明和采用;相反,当劳动成为稀缺性资源并价格高昂时,节约劳动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则更具经济合理性。价格机制的诱导,被认为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6]。(2)谢辛斯基把技术进步视作资本积累的函数,其技术进步方程为A=Kb,其中K代表资本总量[11]。罗默开辟了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内生化的一条简捷路径,新资本与新知识之间的固定生产比例表明,K在测度总资本存量的同时,也可以测度厂商所获知识总量。在罗默模型中,K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体,投资既导致资本深化,也会推动技术进步[12,13]。(3)舒尔茨强调,虽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新的技术、新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但要确保新的技术带来更多的产出,就需要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才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5]。”纳尔逊和菲尔普斯认为,人力资本水平是新技术的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假定其他条件一定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技术进步的速度越快,扩散范围越广[14]。卢卡斯也认为是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为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耗费资源的多少决定了技术进步率的高低[15]。(4)Mario Coccia认为,人口增长率和技术产出之间关系存在一个倒U形曲线,其中人口增长率存在一个中间区域与更高的技术产出相关(必要不充分条件)。适度的人口增长率作为主要的决定要素,与其他社会经济要素一起,决定着技术产出。而人口增长率的中间区域以外的部分,技术产出对人口增长具有负效应[16]。(5)国内文献更多地强调了政府政策等制度性因素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吴敬琏提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17]。黄振华发现,当政府财政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时,技术进步率随之提高[18]。张永丽,葛秀峰指出土地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农业政策,在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为农业技术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持[19]。朱广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是农户在利益支配下能动地技术选择和政府对技术选择推动的有机结合[20]。

人口转型是本文研究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增长关系的切入点。因此,有关人口转型的讨论形成本文研究的另一重要文献基础。与人口学将人口转型限定为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过程不同,现代经济学把对人口生产变动规律的讨论扩及到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关系方面。(1)一些学者注意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生育率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逆向变化。贝克尔发现,家庭生育子女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家庭收入和时间禀赋的约束下,如果子女数量增加,那么针对单个子女的质量投资将会减少,致使每个孩子的质量下降[21]。贝克尔、墨菲和田村以及卢卡斯等人把生育决策和人力资本积累决策同时整合在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将内生生育率和内生人力资本积累率同时作为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基本解释变量。在他们的模型中,生育率与人力资本积累率之间的关系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逆转[22, 15]。Ronald Lee和Andew Mason认为是低生育率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了人口的素质,进而提高了人均消费水平[23]。孙文忠引入“人口素质”变量,将人口发展过程看作为两大阶段:以人口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人口数量扩张阶段;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显著特征的人口质量内敛阶段[24]。郭剑雄和李志俊也注意到,在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来,农村生育率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不断深化,农村家庭已由子女数量的偏好向质量的偏好转变[25]。(2)对于工业化进程中人口量质关系逆转的机制,现有文献提供了多视角的解释。贝克尔强调,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由其决定的时间价值的增加,既使生育率因受到成本约束而下降“当资本装备率以及人均收入增加之时,子女赡养费用将会增加,因为工资水平和花在子女身上的父母时间的价值将随着资本装备率的提高而提高。如果收入增加对出生率的积极影响弱于子女赡养费用增加引起的消极影响,出生率就将下降。”参见[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和宏观行为》,《现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12期;《现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1期。。又导致对劳动质量的投资因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而加速[21]。卢卡斯直接将工业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视作人口转型的原因,“人口变迁必须包含人力资本积累的收益率提高以作为新要素”,“要解释人口变迁中的生育行为,我们需要强调由积累的私人收益率激发的内生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26]。在Galor and Weil看来,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均为技术进步的结果,由此他们将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变迁的基本解释变量。“在我们的模型中,父母关注点也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但这不是对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技术进步作出的反应。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不平衡’引发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从而诱使质量替代数量。”[27]

应当肯定,无论是对农业技术进步意义及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研究,还是对人口量质关系转变现象和机制的认识,现有文献是富有较高解释力和一定应用价值的。因而它们构成本文研究的基础。本文的研究试图推进的工作是,与第一类文献不同,我们拟将农村人口转型作为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形成的重要条件加以考虑;与第二类文献的差异在于,我们将关注点转向人口转型的发展含义之一――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面。笔者认为,农村人口量质偏好的转型,将成为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二、中国农村的人口转型

人口作为资源,涉及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本文所谓的人口转型,即为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的过程。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的一定阶段之前,人口生产长期存在着明显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数量偏好;进入工业化的较高发展阶段,人口生产则开始转向高人力资本积累率和低生育率的质量偏好。大致始自20世纪末期,由于对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参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也开始了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人口转型过程。

进入21世纪,由于农民大规模地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生育率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呈下降趋势。农村生育率始终低于1.8,2010年农村生育率仅为1.43[28]。生育率下降的结果是农户家庭规模趋于缩小。农村户均人口数从1990年的4.21人下降到2012年的3.06人(见图1)。

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农村人口所拥有的兄弟姐妹数的变化进一步来观察。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2008)数据库记录的农村样本,出生于1950-1970年、1971-1980年和1981-1990年三个不同年代的农村被访问者, 其平均兄弟姐妹数依次为3.95个、2.94个、1.71个(见表1)。平均兄弟姐妹数随着出生年代递减的趋势,再一次表明农村人口生产数量偏好的减弱《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2008)数据库统计的人口出生年限的下限为1990年。限于数据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村人口的兄弟姐妹数未能反映。

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中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呈递增趋势。1990年,劳均受教育年数仅仅6.20年(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到2012年上升至8.90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22年间受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了约一个教育层级(见表2)。

人口转型的程度可用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作为测度指数。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Q)可定义为人均受教育年限(E)与家庭人口规模(N)之比,即Q=E/N。根据表2所列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和图1表示的户均人口数,可计算出1990-2012年中国农村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指数如图2。图3是分东中西部地区计算的农村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指数。该指数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呈上升趋势,明显表现出在农业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其较西部地区偏大。

总而言之,随着农村人口转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逐渐取代劳动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传统农业生产函数由此逐渐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函数形态;相应地,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也由劳动数量偏向型逐渐演化为物质资本偏向型和包含人力资本在内的广义资本偏向型[31]。

四、人口转型与农业技术进步

关系的经验考察

(一)数据的选择与模型的设定

选择1985-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重庆市的数据并入四川省)。。的面板数据。被解释变量为农业增长指标(农业生产总值YY为以1952年为100计算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增长率)。解释变量包括:农业有效灌溉面积LAND,农业劳动力数量L,表征农业技术水平的农用拖拉机数量M和农用化肥使用量F,以及反映人口转型程度的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QQ代表人口偏好水平,人口偏好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规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历年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出。

照对农业增长的影响要素,考察土地、劳动力数量、农用机械化程度、化肥施用量分别对农业产值增长的影响。据此,设定模型一如下:

模型一:lnY1=A1+α1lnLAND+β1lnL+δ1lnM+γ1lnF+μ1

为了体现人口转型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模型二和模型三的设定。其中,模型二用来检验人口转型对农用机械使用的影响,模型三用来检验人口转型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两个模型分别设定如下:

模型二:lnM=ε1+α2lnQ+μ

模型三:lnF=ε2+α3lnQ+μ

(二)数据的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为了避免伪回归,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面板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同时为了确定回归方程的效应模型而进行豪斯曼检验。

将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各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说明各变量数据为一阶单整I(1)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对多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的较好的方法是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的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o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拒绝假设“r=0、r≤1、r≤2、r≤3”而接受“r≤4”,说明至多存在四个协整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方程回归残差呈现平稳,对原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较为精确(见表5、表6)。

(三)模型结果分析

1. 技术进步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全国数据模型一的结果中,土地使用面积减少0.43%,农业生产总值增加1%;劳动力数量减少0.34%,农业生产总值增加1%;农用机械化水平提高0.39%,农业生产总值提高1%;化肥施用量提高0.93%,农业生产总值提高1%。全国数据检验可知在现代农业中,土地和劳动力数量已不再是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作为体现技术进步要素的机械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增长起到正向的影响。其中,现阶段化肥的施用量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最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也较大。体现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远大于土地和劳动的产出贡献。

分东、中、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已经对农业增长不再起到积极作用,系数符号皆为负,而西部地区土地的产出弹性为0.12,仍为促进农业增长的影响要素之一,这一点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趋势,即东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快,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影响系数分别约为-0.30、-0.16和-0.17,劳动力数量不是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力数量对农业增长的负影响,说明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边际收益极低甚至为负,外流现象更为严重。中部地区也存在这一现象,而东部地区多数农业人口已经转移,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动幅度变小,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也就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代表农业技术水平的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系数分别是:0.51、0.27、0.46和0.41、1.22、0.59,东部地区机械化水平对农业增长影响高于中、西部,中部地区最小,而化肥施用量对中部地区农业增长影响高于东、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影响最小。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的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低于东、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也符合现实状况。

2. 人口转型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全国模型二和模型三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口转型不管是对农用机械的使用还是化肥施用量的影响皆为正向,且较显著。印证了农业人口转型对用来表征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机械水平与化肥使用量,产生的都是积极作用。

从分东、中、西部地区的模型二和模型三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地区人口转型对农业技术进步都起到正向的作用。其中人口转型对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比东、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东部地区人口转型对农业机械水平、化肥使用量影响系数最小,其可能的原因是,东部地区耕地的细碎化程度较高,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技术的作用受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的非农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长远来看,中国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新型要素为载体的,因此,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人口转型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源于其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农业投资有利性机会的积极影响。经验事实表明,人口转型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影响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26]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发展讲座[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6161.

[27]Oded Galor,David N.Weil,Population,Technology and Growth:From the Malthusian Regime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9):806828.

[28]郝娟, 邱长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生育水平的比较分析[J].南方人口,2011,26(5):2733.

[29]刘琦,郭剑雄.人口生产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50(5):109117.

[30]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

[31]郭剑雄.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内生增长: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关系再认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6):7787.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HANG Fan ,GUO Jianxiong*

篇6

实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我国是对我国传统耕作方式的一次改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强有力的改进和提高,各级各部门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到议事日程,并根据当地情况下大力气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各个技术环节落实到位,确保该项技术迅速推广普及。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加速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应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领导,积极宣传

首先有效地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大力宣传普及发展保护相耕作的技术及重要意义,力争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次,各级领导首先提高认识,层层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强化领导合组织,把加速普及保护性耕作列入各级政府重要的工作目标,作到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地块;三是实实在在抓好县乡村三级保护性耕作试验田、示范田、对比田,举办培训班,召开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让农民亲眼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让活生生的事实说话。

二、政策引导,多错并举

2004年以后,国家开始实行对农机具补贴的政策,虽然补贴资金量小,不能实现普惠制,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鼓励作用,所以必须利用好这些资金。一是对用于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补贴款保证专款专用,农机经费入农户。二是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金融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用于保护性耕作的机具的购置。三是以抵押贷款的形式,鼓励农机大户、专业户购机。四是提倡社会多方集资,以国家拿一点、大家凑一点的方法,积极兴办股份制农机服务公司或农机协会。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三、部门联动,服务到位

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在主动与计划、财政、金融、科技、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搞好协作,争取更多支持的同时,加强对农机生产商及农机产品的监督管理,对假冒伪劣的农机产品进行严格查处,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优化保护性耕作的农机市场环境;督促农机研究部门尽快研制出一机多能、质量过硬、价格合理、适宜农艺的机具,最大限度降低作业成本。

农机主管部门要加速普及力度,结合极具生产厂家及农机培训学校,抓好购机者、使用操作手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与指导,传授机具使用、维修、保养知识,以提高作业质量及机具使用寿命。

作物良种培育供应部门,要抓好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品种的繁育和供应。如培育抗倒伏,早熟高产适合机收作业的小麦、玉米等作物良种对推动保护性耕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篇7

近年来,安石村紧紧抓住临沧市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念好山字经、作好林文章。安石村的变化,仅仅是凤庆县科协积极参与新家园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

临沧市凤庆县科协是云南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县科协十几年如一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把本部门工作融入到全县中心工作中去。

凤庆县科协在参与新家园行动计划中,注意发挥县、乡、村各级科普网络作用,利用“科技周”、“科普月”、“全国科普日”等,举办了赶科普街、放映科普电影、发放科普资料、组织科普文艺演出、科普大篷车下乡、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专家讲科普等一系列活动,使科技意识深入人心,激发起广大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让凤庆县的广大农民走上了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路子。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难与大市场直接对接,难与技术推广部门打交道,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和增收致富。在县科协的指导帮助下,全县相继建起乡、村产业技术协会135个,涵盖茶叶、核桃、蚕桑、林果、蔬菜、甘蔗、烤烟、养殖等产业。许多产业技术协会,采取“支部+协会+公司+农户”或“支部+能人大户+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为会员提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组织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办培训班、以会带训、交流经验、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普及推广实用技术,提高会员的科技素质,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大寺乡德乐村蚕桑技术协会,针对原有杂交桑品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与龙头企业――桐凤丝绸有限公司协调,引进优质嫁接桑,对全村1100亩桑园进行改良,设立桑用物资服务部,统一购进桑苗、蚕种、农药、化肥、蚕具等。建立了小蚕共育点,统一育出小蚕,并提供给养蚕户。

营盘镇秀塘村养猪技术协会,一方面努力争取贷款,帮助会员解决资金困难;申请财政补助帮助会员新建和改建标准化圈舍,招商引资5万元配套建设沼气池;在镇上的农贸市场参股制办了一个猪肉市场和生猪综合市场。另一方面,协会每年邀请科技人员开办讲座并现场指导养猪技术,发放养猪技术资料,组织会员交流经验和外出参观学习,使养猪产业步入了“品种优良化、饲料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防疫制度化”的正轨,促进了生猪产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大户和200头的典型户。

诗礼乡烤烟产业协会,多形式培训现代烟草农业种植技术,建立起11个漂浮育苗示范基地,统一供苗、统一技术规范,推动了全乡烤烟实现100%的高优种植,100%地膜化,100%施用腐熟农家肥,100%漂浮育苗移栽。

篇8

脓毒症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MODS, 甚至死亡, 是常见危重症之一,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可全面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反映心脏舒缩功能改变, 可科学的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等的应用, 提高脓毒症治疗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ICU收治117例脓毒症患者, 符合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其中重症肺炎30例, 重症胰腺炎15例, 严重多发伤26例, 腹腔感染28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 脑出血8例。本组患者病例中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评分(APACHE Ⅱ)超过16分, 男62例, 女55例;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为52.1岁。

1. 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建立深静脉(颈内或锁骨下静脉)和股动脉穿刺导管, 连接PiCCO和CVP的导管后, 监测CO、SV、GEDOVI、ITBVI、MAP等数据, 根据相关指标行液体复苏,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 并监测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等。

1. 3 PiCCO监测指标 在患者确诊后的2 h内, 放置导管, 并进行PiCCO监测, 包括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 和指数(GEDVI)、心率(HR)。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以P

2 结果

PiCCO监测指标结果:复苏后72 h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每搏量分别与复苏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称之为脓毒症, 往往病情严重, 且容易继续进展为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1]。脓毒性休克早期患者除了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外, 许多患者行液体复苏后发展为高心排血量;同时, 由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常合并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 研究显示严重脓毒症患者合并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2, 3]。因此, 快速准确的液体复苏尤为重要,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更是不可缺少。传统脓毒症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为压力指标, 这些指标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心脏功能、瓣膜机构功能改变、血管顺应性改变、胸腔内压力改变等因素影响, 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采用热系数法, 监测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 和指数(GEDVI)、心率(HR), 克服传统容量评估方法的不足, 可监测肺组织内液体容量和胸腔血容量指标, 且能连续快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指导液体输注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减低死亡率。本研究发现: 经过体液复苏6 h后,APACHE Ⅱ评分与复苏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以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为指导的监测方案, 可以指导进行正确的用药和治疗过程中的合理补液, 能有效的避免液体过多、补液不足或补液速度过快等因素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能够有效且快速准确实现液体复苏, 纠正脓毒性休克, 降低死亡率等。因此,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可用来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情况, 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的检测提供积极的指导,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篇9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信息驶入高速公路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是全行电子化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为积极适应信息经济及“扁平化”改革管理要求,使“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能在陇南农行顺利推广,首先,该行成立了“陇南农行综合业务系统推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技信息工作的领导,将科技建设内容纳入每年全行各项业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了电子化业务在全行的全面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普机应用中,信息科技部门通过制定《“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陇南分行网点接入方案》,加强了对科技费用的详细测算,为全行节省通讯费用15万元。三是充分利用科技网络优势协助计会部门加强了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落实了辖内43个营业网点的帐务核对,为新一代帐务数据移植做好了准备。四是改善了机房环境,完成了我行“新一代”主干网的网络建设工作。几年来,经过全部员工努力奋战,实现了全区所有有效网点全面联网和业务功能的集中化管理,顺利完成了“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切换工作。

另外,自ABIS系统上线运行以来,他们始终把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配合业务部门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运用对全区网络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运行的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响应速度,缩短处理时间,确保全行网络系统畅通无阻,为业务经营提供可靠保障。同时组织人员对全区县支行和各电子化营业网点的计算机运行、网络安全、密码管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安全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对查找出的如操作环节不够规范;密码管理混乱;通讯有时不畅等方面的问题逐条逐项进行了整改,并针对安全漏洞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制度的学习、计算机的培训、事后监督、值班制度、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进行了纠改,从而提高了全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来该行科技部共排除网点各类故障600多起,保证了业务的按时办理。另外,为了不断完善“新一代”综合应用系统和集中式信贷管理系统,按分行的安排多次对ABIS系统和CMS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软件功能,规范运行维护流程,全面提高了应用水平。确保了各项应用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二、围绕业务精心组织,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

该行科技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和大集中的优势,加大了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一是在开办医疗保险业务的同时,相继推进了银行卡、银证通、保险、等业务。二是开通了网内联行业务。网内联行作为农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和实时汇兑系统的升级换代产品,处理同一数据中心各营业机构之间的资金汇划业务,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处理流程和业务制度进行的创新。为此该行科技部积极配合计划会计部举办了专项培训班,搭建了培训环境,并积极辅导学员掌握操作,熟悉业务。之后对43个营业网点进行了远程程序安装和调试,及时顺利的开通了此项业务。三是国税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在此之前各县此项业务都是通过报盘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只能双定户的缴税,量大但手续费极低,操作繁琐,且不安全。此次上线能满足多元化报税的要求,主要是通过万维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不但支持双定户,还能支持企业交税,同时也能电话报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四是完成了记账式国债交易系统和基金销售系统的推广工作。实现了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申购、赎回、查询、清算等功能。投资者可以以金穗借记卡为介质,在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的柜台办理基金直销业务。五是完成了中间业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为了保证我行中间业务平台顺利推广,成立了由主管行长为组长的推广领导小组,信息科技部负责信息采集和程序的安装。对以前开办的中间业务进行分类、整合,在不影响正常中间业务办理的前提下,进行升级,经过连续三天的彻夜努力,完成了全区43个网点的上线推广应用工作。中间业务平台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中间业务程序开发的周期,为我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六是积极准备推广现金管理平台。现金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系统性、集团性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开发的金融产品,功能包括异地通存、法人结算帐户透支、额度管理、资金调拨、电子支付、电子对账和收费管理等。为了保证支票子系统向现金管理子系统平稳过渡和年终决算顺利进行,根据省分行的安排对全区43个网点的支票子系统进行了升级,并下发了操作要领,确保系统平稳过渡。七是推广应用了经济纠纷案件管理系统(LMS)。LMS系统以经济案件台账为主线,利用电脑技术,通过网络支持,建立了农业银行系统统一的涉诉经济纠纷案件数据库、律师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实时管理,减轻了法律事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八是不断创新,加快了自助银行的建设步伐。该行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卡的技术支持力度,优化了用卡环境,实现了ATM、POS的联网通用,完成了1台ATM、2台POS的入网建设工作。并对“95599”电话银行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网上银行的功能测试,并如期投产运行。同时积极配合信贷部门完成了网络系统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安全可行的设备安装、调试和数据整合方案,指导协调各行进行了系统的安装、调试,从而为信贷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证了信贷管理系统录入移植工作按时完成。

三、统一网络发展平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性

篇10

 

2021年度忻州市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创新水平为目标,聚焦全市“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支持相关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一、支持领域

1、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中药材产业重点县开展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抚育、良种提纯复壮、选育繁育等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多样化研发;支持饮品(药茶)和酿品加工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支持亚麻系列、沙棘系列、富硒系列、中药材系列、杂粮系列、海红果与红枣系列保健食品(功能农产品)的研发。                                                                                                                                                                                                                                                                                                                                                                                                                                                                                                                                                                                                                                                                                                                                                                                                                      

2、聚焦小杂粮产业发展,支持小杂粮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聚焦精深加工环节,支持开展小杂粮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多样化研发。

3、聚焦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支持旱地特色高效作物以及配套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支持生态循环模式、艺机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生物肥药、节水设施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支持开展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示范应用;支持建设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生产试验区。

4、聚焦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对丘陵山区小型农机、新能源农机、农业智能机器人等特色农业专用机械的研发、引进、推广和智能应用。

5、聚焦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持重大疫病防控与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优势林果资源高效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持农业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获取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主要农作物抗逆优质种质资源创新与发掘。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1、申报条件、要求、基本材料以及申报程序、时间、受理方式在严格按照《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忻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执行的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1)申报单位为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项目负责人需为在职副高(含)以上科研人员,且有项目试验基地或合作企业,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对于纯理论性的探索和研究项目不予支持。

   (2)申报单位为企业或合作社的,项目内容属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类的,需市级以上(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技术合作单位的企业(申报时需提供技术合作协议);项目内容属推广应用类的,需达到一定规模,且推广的技术或产品先进成熟、市场潜力大,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对已经在全市推广应用较为广泛的项目不予支持。

2、项目可研报告要明确以下内容:

   (1)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

   (2)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规模、分阶段年度目标、项目完成预期目标等;

   (3)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路线、技术的合理性和成熟性,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4)项目投资预算:包括申请资金与自筹资金的具体来源和使用计划;

   (5)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忻州市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中心 

联系人:董淑英  13935014983

篇11

0引言

当前,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科技产品取代了旧一代落后的产品。虽然新的科技和产品出炉,但是没有被日常农业生产广泛的应用,农业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农作物的数量繁多、土壤构成比较复杂、农业生产收到季节以及地域的限制、耕作土地面积大,但是耕作效率不高等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科技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指导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员远远不够,造成供求远小于需求的局面的发生。

为缓解农业科技供求远小于其需求的局面,本文提出利用新兴手机软件――微信来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当前,农业科技信息建设主要依托电视、计算机以及开一些农业科技的讲座来满足农民需求。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比较方便,而且费用节省。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电视节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所讲的知识也不一定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农村地区的电脑覆盖率不广,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者网络;且农业科技性的讲座不会经常性地召开,农民获取农业科技就不及时。

在这一大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最新研究出来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并且广泛被农民所应用成为燃眉之急。本文提出将最新的手机软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中来,是因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正逐步成为这一信息终端的典型代表。而微信作为近两年的热门新兴软件,普及面广,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是指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微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农业传播,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科技传播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微信软件作为新兴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综合使用图片、文字、音频、小视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播农业信息。

1.1农业科技传播主体多元化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教科研单位、媒体、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互相分工协作,组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科技传播政策、为农业科技传播行为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建设各类无线通信设施等。农业教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核心主体,通过日常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创造了农业科技知识,可通过手机微信软件上的公众平台向农户传播信息。电视台、 广播电台等作为媒体组织,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渠道,也是主体之一,他们可通过制作农业节目,以微信视频、微信通知等形式来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非政府组织,比如社区、自发成立的农业协会等,他们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种植所得出的经验,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1.2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

众所周知,伴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升级,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实时语音、实时小视频、视频对话、语音通话等。传播主体可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例如政府公众平台可以最新的农业科技政策;高校科研机构可以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荐给农民最适合他们生产所用的技术或者产品等。通过综合的传播技术途径,全方位地展示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农民可以较好地使用并应用。

1.3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代表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偿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微信传播作为手机媒体,是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后产生的一种媒介;根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手机媒体功能相较之前几种媒介做出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微信作为本文所研究的手机软件对象,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强大。通过微信不仅只是简单的收发文字或者语音信息,还可以分享网页,查看新闻,现在还可以拍小视频发送,通过微信观看视频,更可以随时随地跟平台后台人员交互信息,后台人员还会解答农民的疑问。

1.4农业科技传播对象广泛

通过微信软件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所有接触微信这一手机软件的群体均成为潜在传播对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智能手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在农村用户中微信软件较其他手机软件具有较高的占有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程度、农业技术需求等因素,选择关注合适的微信公众号学习,互动交流。此外,微信软件作为手机媒体,它可以在群众需要的任何时候提供在线帮助,比如说,农民在种植之前,想咨询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合适,平台可以安排人员解答;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施什么肥料,什么时候施肥料,平台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告诉你最新的合适的肥料,怎么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微信不会占用其他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无时不刻地帮助用户解答。

1.5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精准

微信平台根据受众的需求,只发送用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至微信平台,同时,微信平台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实时发送集成了语音、视频、文字等手段的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地解答群众的问题。这些途径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科技传播的精准性。

2基于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实施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手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且微信作为近两年稳定迅速发展的上网应用软件,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成为农业传播框架下的可行性选择。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移动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交互性能的提升促进了移动通讯媒介技术条件的成熟,并逐步被运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内容制作、传输与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为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微信平台的可以集语音、视频、实时信息交流等传播途径,传播声像并茂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农民更容易接受。

2.2用户可行性分析

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农业科技,用户主要是现在在使用智能机,使用微信的这一群体,不单单是局限于在农村的农民,因为有些农民虽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家人或者子女,可以向他们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和产品。而且现在智能机越来越普及,几乎每人都有一款智能手机,加之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基于微信平台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变得十分可行。

2.3政策可行性分析

农业部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对各大电子制造厂商和移动通信厂商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推广和普及中低端智能机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都将极大地提升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可行性。

2.4传播实践可行性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手机应用逐渐丰富,为微信传播农业科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前,由于手机功能没有现在那么强大,而且网络信号没有现在覆盖率这么广泛,以前只能是收到文字短信啦传播农业科技。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信软件的日益更新,不再是以往的文字短信模式,可以通过微信收发实时语音信息、实时拍摄小视频传播等。微信软件可以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实时交互等多功能于一体,更好地向用户传播农业科学技术。

3微信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议

3.1 政府

政府要制定切实相关政策法规,使微信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同时,加大对手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在微信上提供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信息。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几乎已经人手必备,但是由于有部分使用群体的自身文化素质不够,所以没有广泛地应用其功能,尤其是手机微信这一类软件,更别提通过手机软件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应该拿出经费,派农技员下乡,深入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教农民学会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专家互动,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3.2农民

由于现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老一辈的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应用能力远不如年轻一代。但是,永远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碰到村里举行的学习讲座,或者农技传播人员下乡传播技术的时候,要积极参加,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农作中来,受益自己。

3.3微信平台

微信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热门软件,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微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不道德、安全性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等。所以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及一些个人行为,对信息进行监督,加强对用户身份的审核,最好实施账号实名制,对利用微信进行不良消息散播等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进行打击,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微信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淑芳.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探索与展望[J].东南传播,2013(2):88-90.

[2] 王光宇.发挥微信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4(7):112-116.

[3] 聂飞燕.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3.

[4] 马彩红.浅析报纸的生存状况――基于 “补偿性媒介理论” 的思考[J].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

[5] 童正茂.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68-169.

[6] 张晓霞.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J].新兴传媒,2014(4):118-119.

[7] 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篇12

1农业高效用水的内涵

综述学术界不同研究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被提出来,学术界对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观点。观点之一为狭义定义,这一观点是从节水技术性措施角度来定义的,农业高效用水指的就是节水农业、节水灌溉(贾大林,1997年;黄平圆,谭尔葵,1999年;许一飞,1998年),首次将节水与高效用水等同起来。高效用水农业是高标准的节水农业,高效用水灌溉就是高标准的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农业技术体系归纳为4个方面,即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工程措施、节水农艺措施和节水管理措施,而节水灌溉技术则是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关键环节,总的目标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观点之二为广义定义,这一观点是从广义水资源的相关概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定义的,农业高效用水是指在保持农业水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基础上,区域农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最高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水资源有限约束下,以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手段,促使农业高效用水向高效经济结构结构转变;以提升农业高效用水科技含量为手段,促进农业高效用水向定量化、规范化、模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在区域农业所耗用的水资源量最少的情况下,实现宏观、微观效率和效益最优。

关于农业高效用水的定义归纳为:农业高效用水是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用水结构,改进农艺、管理制度措施等手段,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以最少的水量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和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或者相对而言,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少投入水资源(节约)获得同样的产出,或同样水资源获得更多的产出(高效)。农业高效用水内涵,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归纳如下。

(1)农业高效用水的目的。农业高效节水的根本目的是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极大化。

(2)农业高效用水与节水的关系。节水是农业高效用水的重要手段,也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农业高效用水狭义指农业节水。

(3)农业高效用水的经济意义。在有限水资源约束下,实现节水增效,提高单方水的农业产出经济总量。

(4)农业高效用水的技术意义。农业高效用水是以高效节水技术为支撑,田间综合节水技术的采用,改变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降低无效损耗,达到节水的目的。

(5)农业高效用水的经济结构意义。构建节水高效农业生产经济结构,满足粮食用水安全之后,优先将水资源分配给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适当减少耗水大、经济效益低作物用水。

2农业高效用水的特征

农业高效用水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以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为核心。农业高效用水的途径有多种措施,主要手段是采用高效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方向。

(2)水资源利用效率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率是农业高效用水核心特征,是采用高效节水技术的出发点。

(3)技术投入费用高。高效农业节水的实践经验表明,高效节水技术依托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固定投入费用,由于农业效益低下,投资回收期较长。

(4)经济效益高。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一般明显高于常规灌溉方式,而不同的技术又表现出不同的经济效果特性,为节水技术方案优选提出了现实要求。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本着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宗旨,在指标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体现农业高效用水的内涵。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建立在对农业高效用水内涵的科学界定和理解基础之上。

(2)系统性原则。从农业高效用水的特征着眼,全面反映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使用效果的数量特征。指标必须考虑节水技术所涉及到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3)代表性原则。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前提下,设计指标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考虑有代表性的指标,即选择具有能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指标。

(4)可操作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到指标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易获取性、易计量性,便于指标正确计量与综合评价模型计算。

2确定评价准则

2.1确定准则的依据

评价准则是指标体系层级结构中的第一层,是科学设计指标的依据,是对指标分类的依据,体现了人们对技术选择和判断的价值取向,确定评价准则从3个方面考虑。第一,能衡量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第二,能反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投资费用;第三,能衡量节水技术产生的经济社会效果。

2.2评价定准则

准则1:节水(灌溉)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准则。这个准则主要是针对技术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检验节水技术对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实现程度和水分生产率。

准则2: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准则。节水技术应用具有高投入、高报酬、投资回收期长的特征,其投资费用效益需要评价和核算。推广节水技术,要兼顾经济性,有一个合理的投资费用效益比,是节水技术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准则3:田间高效节水经济效果准则。衡量高效节水技术使用后,生产系统产品生产的投入产出直接效果。农户对节水技术的需求行为,不仅决定于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很大程度上更看重经济效果,节水技术产生的经济效果越大,越易于推广。

准则4:田间高效节水社会效果准则。衡量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使用对农户家庭所得、产品品质、田间生态、农业生产组织化、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影响。

指标体系构成

1指标体系层级结构描述

按指标构建方向和评价准则,构建了如图1所示模块化的树状结构。

2指标体系描述及解释

指标是对待评价对象特征的度量。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每个单项评价指标衡量的是整个对象系统的不同方面体现的特征。将筛选出的单项评价指标,按评价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和集成,根据评价准则,在明确各指标之间的联系及层级指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指标体系见表1。

2.1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组

这一组指标是衡量技术效果的指标。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技术效果是讲求在技术上能否达到目的以及达到目的质和量。节水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为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反映高效节水技术功能的显性标准,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效果的核心体现,是衡量技术性能的首选标准。具体指标有两个:①水资源利用率,又称田间水利用系数。反映技术中间效果指标,是衡量农业水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表征进入田间的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以综合反映田间灌水技术、作物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过程中消耗的水量与田间灌溉引用水量关系。②水资源产出率,又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其逆指标是单方耗水产量(增加产量),反映技术终极经济效果指标,是衡量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的指标。它将灌溉用水与产量结合起来,直接地显示出在农田投入的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出效果。

2.2技术经济合理性衡量指标组

这一组指标主要是节水技术使用成本效益的比较。技术投入的经济合理性是影响农户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采用节水技术的投入越高,即技术本身的价格水平越高,农户对其的需求越小。从3个方面建立指标,包括:①投资费用效益。田间节水技术工程建设投资费用效益,反映田间节水技术使用必须发生的节水工程投资与运营期间收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由于使用节水技术而发生的一次性投资其效益费用情况。②单方节水投入产出效益。计算时考虑一次性投资成本分摊,即长期成本效益准则。是指节水工程设施和设备初始投资折旧费摊销,属于固定成本。将节水工程固定投资分摊到每方水量上,反映采用节水技术的生产净效益与节水量之间的关系。③节水可变投入产出效益。计算时不考虑一次性投资成本分摊,即短期成本效益准则。这部分费用是由农户家庭支付的,按单位面积计量比较直观,易于被农民理解。反映一个农业生产周期内(年度)田间投入的节水材料等可变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3.2.3经济效果指标组这一组指标主要反映采用节水技术的田块经济效益情况。效益指标按生产要素分类核算,分为土地效益、成本效益和水量效益。

2.4社会效果指标组

这一组指标主要反映给社会带来的贡献,主要分为水资源节约、劳动所得以及反映田间灌溉科学化水平

篇13

一个国家或地区,采取什么技术路线和战略措施实现节水农业,对节水农业发展关系极大,必须对与节水农业有关的各种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体规划,以指导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如在土地条件中,坡度大的山区丘陵区、土壤渗透性大的地区都适宜发展喷灌,而平原地区、特别是井灌区宜发展管道灌溉和渠道防渗。在气候条件中,多风地区不适宜发展喷灌,气候特别干燥蒸发很大的地区,必须认真考虑喷灌蒸发损失的问题。水资源条件主要考虑缺水程度,在严重缺水又需要发展灌溉的地区,应选择节水率高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技术因素包括采用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当前可供选择的有对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进行改造,如在井灌区实现管道输水,渠灌区衬砌渠道,大畦改小畦,采用节水灌溉制度等;运用新的灌水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上灌及波涌灌等;采用综合节水技术,即在灌溉中同时采用工程、生物、管理等措施使之更加节水,如在实行灌溉的同时,选用耐旱品种、培肥改土、田面覆盖、加强用水管理等可较大幅度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社会因素主要应考虑灌溉发展的历史背景、作物布局、国力与经济水平以及科学管理能力。在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发展节水农业的宏观决策很重视,结合本国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灌溉规模很大,以引地表水灌溉为主,但国力有限,走的是改造更新传统的灌溉系统,发展节水地面灌溉技术为主的道路。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灌溉规模较小,水源短缺,但经济实力很强,则以喷灌、滴灌等高新技术作为其实现节水灌溉的技术路线。美国、前苏联等国,地面灌溉规模宏大,且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雄厚,既注意改造原有的地面灌溉系统,又大规模发展喷、滴灌等先进技术,既注意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又注意结合灌溉采用农业措施和用水管理措施,走的是综合节水农业的新路。

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节水农业到底应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同样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极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制定节水农业规划,以便针对我国的特点,对不同类型区实行分类指导,提出发展节水农业的总体规划,避免在发展上产生盲目性。

规划要在区划的指导下进行,计划要根据规划来安排,可通过调查研究,先制定节水灌溉区划,然后在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对节水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后,再制定节水农业规划。节水农业规划的内容包括:

(1)通过水资源、土地资源、作物结构、产量水平、需水量、灌溉农业现状及发展预测等因素的分析,分区评价水土资源的平衡状况和节水农业的必要性,以及节水农业应达到的程度和规模。

(2)通过对灌区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现有灌区的特点、形式及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分析灌区面临的问题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对灌溉的要求。

(3)统一节水农业的衡量指标及其定义,确定指标的定量,研究制定我国现阶段应参照的节水农业标准体系。

(4)通过对水土资源平衡和农业发展要求、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节水的投入产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及各种节水农业模式的已有经验等诸因素的论证评价,提出选择确定节水农业途径的原则及分析程序。

(5)根据节水农业的特点,研究确定分区要素和指标,进行节水农业分区,以指导各个不同类型区节水农业的发展。

(6)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制约节水农业发展的因素,制定节水农业的规划,提出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节水农业需要发展的规模和相应的投入。

(7)提出今后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建议。

2.没有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节水农业标准和定量指标体系

尽管目前采取的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很多,但节水节到什么程度才算节水,效益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效,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国内外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前国内大多以工程形式来定,如实行喷、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或大畦改小畦即为农业高效用水。由于没有一个定量的概念,工程之间的标准相差很远。有的地方将喷灌机拥有量乘上理论控制面积即为喷灌工程面积;有的管灌工程亩均管长只有2~3m地埋管,有的甚至1m也没有,全部为地面软管;渠道防渗到达什么程度才算合格也无法衡量。有不少所谓节水工程,由于片面追求降低投资,工程非常简陋,节水效果甚微;有的只采取某种单项技术措施,虽然少用了灌溉水,但效益提高不大。这些都给发展节水农业宏观决策带来一种虚假的印象,即发展节水农业只需很少的投入。如果不能用科学实事求是的方法反映节水农业的标准,将会给全国统筹安排带来困难,直接影响到节水农业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当前我国大规模发展节水农业的计划正在起动,为指导全国节水农业的健康发展,保证节水农业工程的质量,制定我国节水农业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由于节水农业包含从水源到输配水、灌水、管理及作物耗水等环节,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又差异较大,节水农业的形式和规模亦不相同,因此节水农业绝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应该是一个体系,包含有一整套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指标内容。又由于节水农业高效用水的程度不仅与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有关,而且更与国力有关,即受国家和农民发展节水农业高效用水的投入能力制约。因此节水农业高效用水指标应有阶段性,随着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指标也跟着提高。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情,节水农业高效用水指标体系中不宜设指标过多、过繁以便于操作;指标不宜定得过高,以便大多数地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可按照用水指标、工程指标和效益指标三个层次建立节水农业高效用水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包括:

(1)用水指标。是直接衡量节水农业节约用水程度的指标。当前我国采用的节约灌溉用水的技术措施有工程技术措施和非工程技术措施两种。对于工程技术措施而言应包括输水技术和田间灌水技术两部分,即水从水源经渠道或管道进入田间入口的输配水技术;又从田间入口进入到作物根系层的灌水技术。灌溉时的水量损失主要有:①渗漏损失,包括各级渠道(管道)渗漏(输水损失)和田间深层渗漏等。影响渗漏损失因素主要是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的透水性能、渠道衬砌或管材的材质及接缝(接头)的密封性,以及渠道或管道的水力要素等;②蒸发损失,渠道中的蒸发损失较小,约占其渗漏损失的1/20~1/50;田间蒸发损失则较大,与土壤特性、气候特性、作物覆盖程度及土壤含水量有关;③田面流失,灌溉水引入田间后,由于水流过大,灌水沟、畦规格与灌溉水流不相适应,水稻田的田埂不坚固,或采用不合理的灌水方法等,都会造成田面流失;④泄水流失,主要由于配水工作与田间灌水工作不协调,控制建筑物不完整以及不良的灌水习惯(如夜间不灌溉、长流水的串流等)所造成;⑤渠堤的决口或管道破裂跑水损失,由于质量不好,或超过安全流量(压力),以及巡护检查不周所造成。最直接反映工程技术措施节约用水程度的指标是灌溉水利用水系数,系数愈大灌溉用水的效率就愈高。非工程技术措施即是针对作物的需水特性,在不降低单产或总产的前提下,在作物的某几个或某个生育期减少或不供给灌溉水或改变供水的方式,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直接反映非工程技术措施节约用水程度的指标是作物的节水灌溉定额。

(2)工程指标。是间接衡量工程技术措施节约用水程度的指标,即在无法或不易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时,如何用相应的工程指标来代替。当前我国常用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技术有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平整土地划小畦块、膜上灌、坐水点种以及水稻灌溉中取消串灌等措施。通过对这些高效用水工程技术措施的典型测定,可以找出达到一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时所需的工程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的指标,具有操作性强、农民易掌握的优点,是制定节水农业指标体系的重点。可考虑用渠道防渗衬砌率、亩均低压管道长度、田间灌溉工程技术要求等指标来表示。

(3)效益指标。是直接衡量节水农业效益的指标,节水农业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用较少的水投入取得较高的农作物产量和净产值。农作物的高产除和用水有密切关系外,还依赖于良种、施肥、耕作栽培和管理,因此反映产量的效益指标应能体现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措施的作用,可考虑用水分生产率来表示。农作物的净产值直接取决于投入和产出,与采取的节水农业技术措施、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以及管理水平有关,亦是反映某个地区、某种作物采用某种高效用水技术措施是否合算的主要指标,可用效益费用比来表示。

3.对采用综合技术发挥整体效益重视不够

我国在过去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而没有很好地将农业增产措施予以配套、形成综合技术。因此,常造成虽节水但产生效益并不高。

在工程节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综合农业节水技术,发挥综合优势,达到节水、高产、高效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的一个重点。水肥综合管理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肥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子,适宜的灌水可以促进肥料转化及吸收利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适宜的施肥也可以调节水分利用过程,提高水分利用率。通过肥水同步监测确定作物灌水与施肥的时期和数量组合已在许多先进国家的农田管理中普遍应用,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利用滴灌系统对作物同步供给水分及养分,这种水肥供给方式才真正做到了水肥同步。在利用耕作措施调控农田水分利用状况,充分发挥水、光、热等自然资源的作用,提高农田生产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于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国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除了进行大规模田间试验,研究覆盖的保墒、增产效果及效益外,还对覆盖后农田的水、汽、热交换规律及水盐运动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各种农业节水技术有时可以单独应用,但在更多情况下要考虑多种因子如何最佳组合,形成最为优越的整体,即多种措施如何综合集成,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以色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以色列建国40年来,在田间灌水全部采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调整种植结构,水肥同步供给,大量发展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形成了节水、高产、高效的技术体系,农田平均灌溉定额从1949年的每亩571m3下降到目前的371.4m3,但同期灌溉作物产量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单方水的产值也提高了3倍,达到2美元,效益十分显著。

我国目前已有采取各种节水措施的灌溉面积约2亿亩,但这些面积上所采用的节水措施主要是工程节水措施,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为主要目标,各项非工程节水措施,比如综合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灌溉制度以及全灌区的水源优化调度及灌溉预报技术应用的面积还很小。造成许多节水工程虽然投入很大,也配备了大量的节水灌溉设备,但田间用水效率并没能相应的提高。一些田块灌水时偏大,灌溉不均匀,水浪费现象严重,而另一些田块则在作物受旱较重时也不能得到及时灌溉,所以总的水分利用效率难于有较大的提高。在我国已有的灌溉面积中,非工程节水措施的应用程度还很低,在节水农业发展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发挥巨大作用的前景也是十分看好的。非工程节水技术与工程节水技术措施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容易实施的优点。有许多技术农民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并能够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实施,因而具有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

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两方面的技术措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覆盖从水源管理,经输水、配水,到作物吸收利用并转化为最终收获物的整个水分利用过程的节水技术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及利用效率。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果能在我国已有的灌溉面积上推广应用,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5%,粮食作物的水分生产率达到每立方米1.5kg,则每年可节水600亿m3,不仅可以极大的缓解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并可为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21世纪末增加粮食产量500亿kg提供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在提高工程节水技术的同时,也已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综合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上。根据不同节水农业区的自然、经济特点,采取合理施肥、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保墒、化学制剂、合理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选用耐旱作物及节水品种,以充分利用灌溉水、自然降水和地下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高产、优质和低耗的目标。但是,由于农、水专业各自的局限性,以及各专业多侧重于本专业的技术研究,在农、水两方面的适用技术如何紧密地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使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都能充分发挥研究得还不够深入,远远满足不了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如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条件下的水肥运动、吸收、转化利用规律;耕作保墒、覆盖保墒技术如何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配水相结合;各种单项农业节水技术如何在不同的作物上及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条件下综合应用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保证综合节水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

4.开发各种灌溉水资源力度不大

根据水利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我国目前在建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约450亿m3,南水北调供水工程约为330亿m3,再加新建引额济乌、引松济长、引江济淮等一批蓄水、引水工程,也只能新增加供水量1200亿m3左右,加上现有供水能力,使全国总供水量有可能在2010年达到6200亿~6500亿m3。根据需水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3左右,供需缺口近1000m3,将比目前全国缺水量增加一倍以上。估计到2030年缺水额度还将大幅度增加,水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潜在威胁非常令人担忧。

目前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50%以上,其中淮河流域片、海河流域片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部分地区开发利用率已达100%~120%以上;黄河流域片,不考虑河道冲沙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也达到了64%~66%。水资源已处于严重枯竭状态。供水水源非常脆弱,调节潜力逐步减小,很难确保连续干旱年足量供水要求。北方地区随着流域开发程度加深,农、林产品数量成倍增长,流域蒸腾蒸发量(即耗水量)加大,土壤水利用量提高及潜水位大幅度降低,同等气候条件下,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补给量都将显著减少。即我国水资源数量将趋于明显减少趋势,特别是北方地区。根据华北地区的资料分析表明,全区年径流系数50年代为0.18,60年代减至为0.15,70年代减为0.14,80年代已减至0.098。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80年代可能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只有50年代的54%。其中河北省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80年代所产的河川径流量只有50年代的45%。径流量减少,特别是中小水源径流量的大幅度减少,对北方地区现有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将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威胁供水量和用水安全性。根据水利部对1991年全国主要江河近1800多个水质监测断面资料、700条河流、近10万km河长进行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其中污染河长已达到4.6万km,占评价河长的47%,即全国约有近一半河流的水质已受到较严重程度污染(为Ⅵ类和Ⅴ类水),其中淮河流域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73%,海河流域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69%,松辽流域占60%,黄河流域占71%,太湖流域占73%。可见,黄、淮、海三大流域片,既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说明水污染既与工业、城市废污水排放量及其处理程度有关,也与本地的缺水情况有关。即越缺水污染越严重,水污染严重又加剧了缺水。目前,我国许多灌溉渠道特别是干支渠道已逐步变成了工业、城镇的废污水排泄通道,越来越严重威胁农业用水的安全性。根据预测,我国2010年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将比目前增加1倍左右,到2030年将增加到4倍左右,因此,21世纪水污染对供水的潜在威胁非常严重,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积极加以治理。

由于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相匹配,要解决一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格局。要根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迫切需要修建一批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财力等条件,2000年全国需新增供水能力400亿~500亿m3,总供水能力达到5800亿m3左右,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010年全国总供水能力达到6500亿~7000亿m3,华北地区、沿海地区和重要城市的缺水问题得到缓解,农业缺水的严峻局面可望得到缓和。为实现上述目标,扭转我国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严重的缺水局面和改善重要粮棉生产基地的水利条件,亟待兴建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重大水利工程,为我国21世纪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节水农业设备产业化建设步伐不快

目前,我国节水农业设备、材料生产企业小而分散,多以生产单项设备、产品为主,相当部分企业属作坊式,批量少、质量差,价格高。大多数企业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长期依赖国家的投入,技术改造困难,生产条件落后,难以接受新技术,不但产品陈旧,而且也致使当前我国有上百项节水农业新成果难以转化进入市场。我国已建的许多节水农业工程也因设备质量差、性能落后,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甚至报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发展节水农业的积极性。由于我国目前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多以单项技术为主,设备和产品及材料的生产单一、分散且零乱,即使通过培训,农民也难以正确掌握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加上服务体系不健全,抑制了农民购买新设备,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一方面我国节水农业技术还比较落后,亟待发展,而另一方面我国节水农业的产业支持体系和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又很不相适应,这已成为阻碍我国节水农业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必须改变现有这种小农经济发展节水农业的模式,而代之采用工业化的方式,即实行规模生产、企业化管理,将发展节水农业的全过程纳入产业化的轨道,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促进我国节水农业设备生产上档次、上规模、增效益,确保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快我国节水农业设备产业化建设步伐,可通过实施节水农业产业化工程来实现。产业化工程就是解决大规模发展节水农业条件下的工程设计、技术参数、工艺标准、质量控制、产品标准、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问题,完成由实验室向工厂、由小面积向大面积的跨越,实现科学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环境资源可行性的完整统一。促使生产企业自我投入发展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工艺操作的规范化和技术产品的标准化。为了适应市场,将把目前许多复杂的单项技术组装配套,物化为简单的一个产品成一套装备。使软技术硬化,使复杂的技术简单化。通过大规模的示范检验,将对我国目前上百个生产企业进行筛选、淘汰,形成一批名牌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的发展的需求,而且要进入国际市场。届时,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不再采用推广的方式来扩散,而是通过积极的广告宣传,一定规模的示范、上乘的质量保证、优良的售后服务,使农民主动认识、接受和自觉使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

6.科学研究滞后,缺乏发展后劲

由于各种行之有效的节水农业技术在农业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获得显著成效,有关部门对推广工作很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产生了一种偏向,认为节水农业的技术已经成熟,不需要再强调开展研究,因此投入节水农业研究的经费增加得很少。尽管国家科委将“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九五”攻关计划,并开始实施,但节水农业研究需要和节水灌溉工程相结合,在工程经费不能很好落实的情况下,科研工作也很难取得进展。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推广的节水农业技术大多数仍属低水平的,和国外比较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现实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不少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后劲不足的现象已在呈现。特别是节水农业设备和材料质量不稳定、性能较差、品种较少,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更大。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在渠道防渗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衬砌技术成本较高,影响大面积推广,急需研究成本低,防渗性能好而又经济耐用的新材料与新型防渗技术;高寒地区渠道衬砌防冻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要从材料、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特殊土类和湿陷性黄土、盐胀土或膨胀土适应大变形的防渗衬砌材料及技术可靠性差;我国中、小型渠道开挖与衬砌施工机械性能差,型号少,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大型渠道的衬砌施工机械设备更少。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件、安全保护装置、出水口及田间地面移动多孔闸管、量水设备不配套,大多没有定型,需要进一步定型配套,逐步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工厂化生产;适用于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优质低价大田径低压管材管件基本是空白,需要进行试制并进行生产考核;引黄灌区管道系统防泥沙淤积技术及高寒地区低压管道系统的抗冻技术还不成熟;低压管道施工埋设技术设备还没有过关,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在喷灌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喷头转动不均匀,轴套易磨损,弹簧易损坏,摇臂易断,耐久性差;镀锌薄壁钢管技术不过关,易锈蚀,移动管道快速接头密封性差,漏水严重,球形挂钩易损坏;流量、压力调节阀品种少且不过关;喷灌泵站的自动调压控制系统及节能喷头等规格型号少、系列化程度低;大型喷灌机转动驱动部分漏水较严重,小型喷灌机效率低,性能不稳定;地埋喷灌用塑料管的接头和管件不规范,配套性差。在微灌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设备种类少,性能差,工艺落后,材质不耐老化,特别是施肥装置没有形成生产力;过滤设备种类少,性能差,堵塞严重,对高含沙水、污水、咸水等水质的过滤处理设备基本是空白;急需研制开发适合大田作物微灌的设备和技术;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技术不过关,缺乏流量、压力调节设备。在田间节水地面灌溉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进行波涌灌的间歇阀没有定型投产;急需开发可以降解的用于膜上灌的塑膜;急需研制并大规模投产适合坐水种的简易机械;缺乏效率高造价低的平地机械、开沟打畦机械。在节水灌溉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非充分灌溉的基本理论缺乏系统研究;节水灌溉制度推广应用面积还较小;不同灌水技术,特别是喷、微灌条件下的节水灌溉制度研究不充分,仍沿用传统地面灌溉时的灌溉制度;在不同农业措施综合配套作用的节水灌溉制度研究得更少。

我国目前灌溉用水量35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7%,是最大的用水户。但我国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平均只有40%左右,即从水源到田间作物,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每立方米水生产的粮食不到1kg,仅为发达国家的2/5;因此,针对上述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推广高效用水的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任务。

7.管理薄弱、发展节水农业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灌溉管理问题尽管年年强调,但改善不大。基层灌溉管理机构实行自负盈亏以后,不少地方把多种经营赚钱作为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灌溉管理反而成了副业,加上社会治安不力,灌溉设备常被破坏,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损坏严重,由于经费短缺无力更新修复,灌溉效益日渐降低。为了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发展节水农业保障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和落实水利基础产业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束缚水利发展的旧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经营管理,搞活水利经济;依法治水,科教兴水;发展壮大水利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服务。

(2)改善投资结构,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调整水利投资结构,水利投资应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以工代账、农业开发资金、外资、自筹和专项基金、社会筹资等方面。另外,要建立各级水利建设专项基金制度,争取提高利用优惠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推广水利建设资金有偿使用的比例和范围,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和提高利用外资的比重,开辟水利工程更新改造资金的渠道,坚持和完善劳动积累工制度。

(3)统一规划、行业管理、充分发挥整体投资效益。建立适应投资渠道多元化的调控体系和国有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对于社会公益型、有偿服务型、生产经营型等三类不同性质的水利产业,应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和经营管理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