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产品品牌战略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产品品牌战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产品品牌战略

篇1

二、实施品牌战略是带动农产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对实施品牌战略有模糊概念。不少农产品企业一听说应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立即把目光投向其他农产品生产商发展的名牌产品,以为只要与这些生产商多取得联系,把农产品贴上他们的商标销售就是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实施品牌战略的直接含义是自己发展品牌商品,利用产品自身贴近市场、主导市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品牌商品。这是一个庞大而繁重的系统工程,是要狠下功夫的,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就能成功的。

2.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很多农产品企业认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件事要慢慢来。当前最要紧的是把农产品销售抓上去,其他的事都要放一放。其实,把销售抓上去诚然重要,但研究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意形象更为重要。与其在销售上下工夫,倒不如狠下心来研究品牌战略,从这里寻找突破口,从而找准方向,使农产品企业有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3.不知如何着手。或趋于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缺乏,或趋于农产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的物质条件不充裕,农产品企业在当前实施品牌战略时茫然无措。首先,一个迷茫的举动是想看别人怎么做,特别是自己的同行怎么做,然后去跟着学样。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一种崭新的知识,所谓新知识经济,并没有太多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其次,创新本身就是追求一个新字,要各显神通才是,怎好跟在别人后面学样。万事要抱定一个宗旨,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唯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品牌产品来,那才是有生命力的。

4.深层次原因。一是农业经营过于分散,龙头企业带动较弱,标准化生产难推行,分散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低下,权益保障能力较差。二是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不同农户之间在技术、资源和生产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别,难以维护品牌的内在一致性特点。上述情况直接影响着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对品牌创立形成直接制约,突出的问题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粮食中仍有70%以上以原粮方式出售。一些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因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给人以档次较低和质量不高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对品牌创立形成一定的制约。

二、对策和建议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品牌农业是一个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具有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并以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强化品牌培育和依托品牌来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中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

2.时刻保持紧迫感。不论是大型农产品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各地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导者,都要通过学习现代农产品知识和了解国内与国际农产品发展的形势,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实施和推进本地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农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更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大途径。有志于农产品开发的经营者、企业家,应从这样的高度和理念,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农产品的品牌战略。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对品牌农业的带动力。一是在市场导向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和现代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的衔接和对农户的带动,将品牌经营的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逐步打造并形成具有增值潜力的特色农业品牌。二是推行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既顺应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时代要求,又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完善精品农业发展规划,以放活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和资金全力推动土地向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集中,向特色农业产业集中,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篇2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难度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开放,国外许多品牌农产品纷纷进人我国参与市场竞争,这给国内农业。尤其是我省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可以说,农业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一、我省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现状

1.农产品的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从市场情况来看,我省农产品零售交易主要发生在交易市场,在长期的经营意识中形成“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存在,加之传统的单个家庭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农产品的生产者来说,缺少“工厂”观念熏陶,品牌意识很淡薄。这种落后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形成“卖难”的局面。而且影响到农产品的外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品牌意识淡薄。无论是在自由市场还是超级市场,顾客只注意蔬菜、水果等产品的新鲜度,很少去对品牌有什么特殊的注意,而对一些农产品的再加工、深加工品却表现出强烈的品牌意识。如饮料、烧烤食品、肉类制品、乳制品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只有进入工厂经过生产工艺加工后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商品”,而在田间地头“生产”的产品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这说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牌意识也淡薄。

二、农产品品牌战略选择

1.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比如绥化寒地黑土品牌系列的打造就是由政府牵头。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相互配合。因此要求政府做到:

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做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是针对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

三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品牌给予积极的支持,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2.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结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来获得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品质就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是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发达国家都实现了标准化,其农产品从内在的质量到外观形象,从分级到包装,从生产到管理,都是按严格的标准来进行的,从而使农产品提高了质量,上了档次,创出了品牌。我省要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要做到以下几项。

一是强化标准化意识,普及标准化知识,加大宣传和贯彻的力度和广度。

二是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按照WTO协议中关于食品安全和动物卫生健康标准。特别是FAO/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食品的标准、国际兽医组织关于动物健康的标准据、国际植物保护联盟关于植物健康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方面的标准。用国际先进标准来改造我们的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快我省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应该有严格的、较高的标准,特别是农产品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新鲜和安全卫生标准等等。通过组建了质量认证中心以赶上直至超过欧美和日本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

四是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并能落到实处。农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是贯彻农业技术标准不可缺少的手段,能合理地保护生产、供销、使用部门的公平权益、保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正常秩序。

3.依靠科技支持。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在国际市场上各国的农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谁的农业科技水平领先谁的农业就会获得领先权,就具有市场竞争力。我省的玉米和大豆之所以受到如此严重的冲击。很大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我省才能从总体上改变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WTO规则里属于“绿箱政策”,是不受限制的。我们要充分利用WTO规则所允许的政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以此提高竞争力,应对贸易壁垒等问题。

(2)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明确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建立布局科学、学科结构合理、队伍精干的农业科研与开发体系;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应用网络。

(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和扩散,加大农业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我省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多渠道的增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大转基因农作物的科学研究工作。

总之,在应对我省农业以及农产品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上,应走品牌营销之路、农业产业化、科技兴农之路。品牌创立的过程实质上包括了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等思想。从实际工作来看。目前已经有很多有远见的农产品经营公司已经在探索并实施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营销之路。我们可以相信,黑龙江具有无与伦比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必定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和条件的依赖性非常高、农产品质量特征的隐蔽性与区域性及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等状况,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理想选择。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是以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聚集为基础的。创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形成若干家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来说,农产品区域品牌还处于成长阶段,其品牌的带动和协同作用还不很突出,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内蒙古农产品及其区域品牌的发展现状,选择适宜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凸显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促进和推动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

鉴于内蒙古农产品品牌和农业组织的发展现状,现阶段应结合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培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主体,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成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

1.1 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来担当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

维护好农产品的共有品牌,一方面需由农产品协会严格监督,由农产品协会建立统一的生产和加工标准,指导农户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收获分类,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农产品,然后再统一包装,统一市场推广,以共同的品牌进行销售,避免农产品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品质多变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农产品品牌被侵害或假冒,可由农产品协会代表农民去争取法律援助,及时制止不正当竞争,以有效保护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信誉。

专业合作社使广大农民结成资金、技术、信息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可较好地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难以进入市场及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大大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共同打造优质品牌,有效地改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如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至2011年,全旗已有奶牛养殖合作社45个,因地制宜,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奶户的意愿,坚持奶户+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小区+奶牛养殖合作社多样的形式,并积极地发挥着协调、互助、双赢的作用,奶牛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奶农致富的新捷径。

1.2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但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农户以股份制或订单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联结体,各生产者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并对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市场推广等。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或生产者,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与带动能力。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福建省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黑龙江省的北大荒米业集团等,这些企业均有数万亩生产基地,能使几万、十几万农户参与订单生产,使农民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内蒙古区域性的名、特、优农产品不少,但对这些产品的品牌化建设还处在成长阶段。龙头企业可以结合自治区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好感、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龙头企业要让农户在品牌化经营中切实受益,让农户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农户树立品牌意识,在农产品生产中配合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

2 建立和完善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体系

实施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的质量构成了品牌的核心。

2.1 质量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商标是品牌的标志,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商标,只是品牌战略的第一步。要使品牌成为名牌,还需要下大力气对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进行提升。任何农产品,无论外表多美观、包装多精良,若没有产品品质的保证,最终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因而质量是农产品品牌的本质和基础,而提供质量保障的关键是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三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只有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才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安全性,进而获得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社会信任度。并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对农产品质量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予以监督及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使农产品具有高标准的质量、严格的市场监督、规范的生产流程。让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品牌质量系统,才能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创造出优质品牌产品来。

2.2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成长为名牌产品的前提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具有良好的农产品生长自然条件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系统。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全省耕地面积为792.6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平原,还是高低不平的丘陵山区,绝大多数土地上都有深厚的土层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土壤。同时境内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条。代表农产品方面特别是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5425.22万吨(列全国第1位)。但是具备了这么多的优势而境内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却不多,相比于东北省份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情况,河南省的品牌推广战略相对落后,造成了农产品供给量很大却不具有特色、营销渠道狭窄、市场种类单一等问题。历年来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曾组织过关于农产品推广战略的研讨,但执行效果不佳。特色的产品却打不出自己的品牌,这已经不符合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的总目标。所以把握住农产品品牌推广的有效方法,也就把握住了河南省农产品走出去目标的关键。

二、河南省农产品品牌推广发展情况

河南省农产品的种类繁多现如今也已经产生了有自主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例如新郑市的“好想你”枣、原阳大米、开封“汴梁西瓜”、信阳毛尖、灵宝“新红星”“红富士”苹果等等。但是,这些成功的品牌往往都是已经具备强大资金实力和规模的大公司,其中不乏一些集体企业。而许多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支持,公司规模较小,产品的加工品质不高,供销渠道较为狭窄,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就导致了产品附加值较低,销售的范围多是在本地区范围内,其品牌自身的潜力还远远未能发掘出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个,主要是在管理者对于品牌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品牌推广方面所应掌握的知识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宣传方式的单一,营销策略没有特点,对于客户的吸引程度不高。面对这些突出的问题,下面对比全国有代表性的几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从对比中发现缺陷寻找解决方法。

三、国内国外代表性农产品品牌推广成功案例

案例一:湖南临武舜华鸭业。舜华鸭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示范企业,主营业务为围绕临武山水鸭为中心的饲养、屠宰、加工业务,并在运行过程中成功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三者共同协作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2009年时,舜华鸭业已实现产值5. 13亿元,上缴税收近1500万余元。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4座,种鸭场4个,养殖农场186个,带动临武鸭养殖农户、辣椒种植和油茶种植农户2万多户,成为中国最大的麻鸭养殖加工企业。舜华鸭业的成功在于注重科学的品牌塑造,重点研发了 “舜华”牌临武鸭、东江鱼、湘西牛、端午粽四大系列200多款产品,其中“舜华”牌临武鸭有十二大系列160多个产品,真正实现了产品的多样性研发,并且根据湖南当地口味特色,将产品的味道做得更符合当地最正宗的口感,赢得了各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舜华鸭业坚持质量为先的原则,并积极参加各地农产品评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注重质量,注重研发,广开销路,广泛宣传,成就了临武舜华鸭业品牌推广的成功。

案例二: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该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 全球第一大种子公司。其品牌推广的成功之处在于加大对自身产品的科技研发力度,形成竞争优势。据统计,孟山都公司的研发投入费用占每年收入的 10% (约 8 亿美元),每天有 220 万美元左右的经费用于创新技术研究。“高投入研发、申请专利、销售并收取专利使用费”是其品牌推广的特有模式。该公司创造的品牌收入,有45%来自科技创新。

四、总结与思考

纵观国内外品牌推广的成功案例以及借鉴行业内主要学者的分析,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特色农产品有效的品牌推广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所在。第一、产品科研创新。如今的时代已经是科学技术为主线的时代,河南特色农产品想要开拓出市场就一定要把握住科研创新这个主线,着力打造企业自身的科研队伍,创造属于企业自身的专利技术。例如河南省新郑市的“好想你”枣业集团。该企业成立之初的主营业务就是大枣的种植以及销售。但企业管理层不拘泥于传统的销售方式,而是创造性的将大枣通过深加工加工成枣片、枣糕、枣汁饮品等种类各异的枣类产品。所加工出的产品以其易携带、耐保存、便于运输、味道美味等等优点迅速吸引了广大客户,并迅速占领市场。除此之外,“好想你”枣业集团还大范围的的开设加盟连锁店,使得所生产的的产品能够在各地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河南农产品品牌推广战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深化产品科技创新。第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支持是河南省农产品品牌推广成功与否的必要保证。当前情况下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管理者普遍看到的是工业、制造业对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却忽视了本地区的农业优势与特色。而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就更应被政府管理者予以重视。同样引用“好想你”枣的例子。因为“好想你”枣的成功,如今的新郑已经以新郑红枣而驰名中外,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慕名而来,同时“新郑大枣”、“新郑小枣”已经注册商标,成为了新郑的特色,许多人也因为“好想你”念起了枣经,做起了枣文章,单新郑就有10万大军从事枣行业,目前已经成就上百个百万富翁。这些足以体现农产品对于推动河南省的地方经济发展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不仅产值高,而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当地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之小,同时也能够依托农产品的种植行业发展生态旅游。所以,河南省农产品品牌推广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三、高素质的营销管理团队。高素质的管理者是品牌是否能够走出去的推动剂。有许多的成功品牌都是基于管理者科学的营销策略。例如“好想你”枣的生态旅游,舜华鸭业的品牌塑造,金华火腿的科学宣传等等,这些案例也都凸显着企业营销者的高超营销智慧。所以,河南省当地农产品企业可以加强对于管理者自身营销知识的丰富,多引进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并更加频繁的举办产品推介会或者利用互联网将本公司的特色产品推介出去。总而言之,河南省农产品品牌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待于河南省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推进,更需要管理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以及营销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农产品企业经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在全球范围的竞争环境中闯出一条自身的发展出路已成为农产品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欠发达地区拥有着特殊的气候类型和土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企业只有实行品牌化经营战略,才能把这种农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在全球的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一、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化现状

1.以新疆自治区为例,新疆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1)新疆除了“一黑一白”产业外,还素有“红色产业”之称,它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占全国番茄制品产量的90%以上,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15%。

(2)新疆是著名的的瓜果之乡,各种瓜果不但品质好,而且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新疆葡萄产量及种植面积均占全国份额的1/5左右,葡萄干产量占全国的75%,居全国首位。

(3)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它的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产量的13.85%,居全国第二位,牛奶产量占全国牛奶产量的8%,居全国第六位;绵羊毛特别是细羊毛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居全国第一;羊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居全国第四,新疆的牛肉产居全国第五。

(4)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1/9左右。

(5)新疆是中国三大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和啤酒花主要产地之一,生产的啤酒大麦不仅产量高,品质也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可与进口大麦相媲美。啤酒花产量1.16万吨,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首位。

(6)新疆油葵的籽实含油率高,比其他省区高5~10个百分点,产量居全国第三。

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截止目前,新疆新疆涉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件,“银力”“天彩”“库尔勒香梨”“庄子”“西尔丹”等已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新疆棉花、“皮亚曼” 石榴、“楼兰”红枣、库尔勒香梨等品牌享誉中外,全疆已有涉农产品注册商标97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13个,地理标志32个,中国名牌产品75个,新疆著名商标138个,新疆名牌49个,新疆农业名牌116个。这些品牌农产品都是新疆人的骄傲,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化水平低,竞争力还不强。新疆农业产品存在“小生产”和“小流通”状况,生产比较分散,区域化布局没有形成,也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第二,产品加工企业落后。如新疆大枣的加工还远逊于国内的“好想你”枣,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竞争优势不明显。延长新疆大枣的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是必要的选择。

第三,农产品企业融资困难。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存在惜贷心理,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贷款难,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第四,农产品注册商标仍然少,缺乏商标保护意识。虽然近年来随着品牌意思的增强,但商标注册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品牌保护意识仍不强。如甘肃的哈密瓜在内地市场上一直在假冒着新疆的哈密瓜这块金字招牌。

第五,品牌的命名不利于市场推广。众多品牌命名仍然以地名作为品牌名称的企业仍然占多数。如: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等等。这种命名方式有利于当地市场的开拓,却不利于外地市场的推广。

第六,品牌的营销力度不大,没有树立真正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二、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有助于培养顾客忠诚,降低顾客对价格差异的敏感度,简化顾客的购买过程,避免购买风险。从而使企业获得高于行业评价水平的利润。也有利于企业拓展新业务,进入新领域。

2.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的整体水平,改善区域形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品牌化程度上。品牌化程度越高,其经济的影响力越大,区域形象越好。如:山东青岛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青岛双星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而彰显出良好的区域形象。

3.实施农产品品牌战去略是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途径。如:新疆是全国少有的几个资源富集省区之一,依托这些资源完全有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和企业群落,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家实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欠发达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行农产品品牌化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必要的选择。

三、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建议

1.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形象塑造与推广工作。一要改变农产品包装,提升品牌形象,二要选择有效手段,传播品牌信息,塑造品牌形象。三要实施品牌文化营销战略。四要提升消费者认知质量。

2.发挥政府的职能和公关。一是政府要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创牌机制。二是开展农产品的品牌宣传、策划和推广活动。鼓励农产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政府可以发挥行政职能,在兄弟省会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本区农产品品牌的推销与宣传。

3.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我国的商标专用制度采用的是注册原则,商标被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农产品品牌创建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品牌商标注册。此外,要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开展打假活动,建立农产品品牌危机预警系统。

4.做好品牌设计工作。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大多数是地理名称+产品名称,且品牌重复率过高,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品牌的包装设计也不够美观大方,更没有把当地的文化融入其中。因此,做好品牌设计工作势在必行。

5.做好市场营销战略。营销是通过品牌推广所形成的开拓市场、征服消费者的能力。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积聚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在进行营销时,要充分尊重民族的风俗,保持营销战略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络营销。

6.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扶持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融资主体作用,优化投资环境,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外资,民资参与投资,并在政策方面予以优惠。

7.大力推动专业化生产,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8.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可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和农户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产销合同或服务契约关系,形成规模经营。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形式将生产者联结成一个整体,可以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生产。(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篇6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45-02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1 406 km2,现有耕地4.10万hm2,林地5.07万hm2,水面1.13万hm2。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36.25亿元,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居41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6%。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产品的商品率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已由单纯的产品价格竞争,转向内在的品质、信任度、知名度等综合实力的竞争[1-4],大力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上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农产品品牌有一般商品共有的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认证标志,还特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等公共品牌认证标志。二者共同组成了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

1.1 无公害农产品

上虞市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始于2002年,当年,上虞市委、市政府把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建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连片面积33.33 hm2以上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达到绍兴市级或省级标准的,每个基地分别奖励3万元和5万元,对获得绍兴市级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的,每个分别奖励1万元和2万元。”2002年申报绍兴市级的16个无公害产地和17种无公害农产品,当年全部通过了绍兴市绿委会认定,产地认定面积3 036 hm2,认定面积和数量分别占绍兴市的42%和26%。2002年申报认定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个,认定产地面积3 785 hm2,认证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12只,认证农产品产量规模66 717 t。到2011年,全市累计认定浙江省无公害产地192个,认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面积20 950 hm2,畜禽养殖业规模:家禽1 521万羽、生猪19.5万头;认证的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72个。现有效期内的浙江省无公害产地101个,种植业、水产养殖业面积9 424 hm2,畜禽养殖业规模:家禽196万羽、生猪13.2万头;有效期内的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20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规模170 607 t。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成绩位于绍兴市乃至浙江省前列。

1.2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始于2004年,上虞市白马湖食品有限公司的草鱼、上虞市舜农果业合作社的油桃和水蜜桃通过有机认证;2006年上虞市杜溪杨梅专业合作社的坤山牌杨梅成为上虞市首个绿色食品。到2011年,上虞市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农产品共33个,有效期内共21个,其中上虞市绿露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水蜜桃、葡萄,上虞市龙浦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上虞市杜溪杨梅专业合作社的青梅3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0年被国家环保部认定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1年又有4家单位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申报了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现已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的实地验收。至2011年,上虞市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共19个,认证产地规模654 hm2,产量1 711.5 t;有效期内共10个,认证产地规模261 hm2,产量411.5 t。

1.3 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上虞市农产品现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18个,浙江省名牌产品9个,绍兴市级著名商标32个,绍兴市级名牌产品50个。

2 上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10余年来,上虞市通过制定规划、优化环境、培育主体、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创牌意识明显加强,品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品牌与产业依存度更加紧密,农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但面对新形势,上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小,质与量的矛盾突出

篇7

我国自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农产品及其着名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农业步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及时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外,建立和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对增强农民收益将开辟新的路径。

一、“寒地黑土”是黄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态资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仅有的宝中之宝.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三块黑色宝石般的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夺性的开发,黑土土层产出能力已经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剂。据有关资料记载,寒地黑土每积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国东北松辽流域的黑土层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间,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时间;大约在1万2千年一4万年之间.这稀缺的国宝是天地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付出了无法估量的辛勤与汗水,才养育出来这一块黑油油的可以供养人类健康茁壮成长的黑土地。据有关资料记载,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长的营养成分高出黄土和红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说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长粮.这正是黑土价值的真实写照。

21世纪的品牌,唯有名牌赢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识经济兴起之初,诞生于21世纪的刚刚开妗天时,地利,人和为寒地黑土品牌创造了成长,成名的良机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互联系的形成,传统产业的急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汹涌澎湃.西方经济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已经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货币资本优势,而且还有诸多的全球驰名的超级品牌优势;他们占领着大量的市场而西方经济缺少的,也就是他们的弱势,缺少资源,特别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标所标识的生态资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优势,我们应该走的路,用名牌战略,打绿色品牌,走特色路.这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和策略,它更是当今世界消费的大趋势。

二、寒地黑土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化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绥化市应清楚地看到现代市场竞争已从农产品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已成为农业企业之间、农业生产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引导龙头,龙头带动农户,围绕某种农产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场获利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潜在要求

据预测,我国城镇化逐步增大,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这将有利于农产品总需求的扩大和名优品牌农产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知识较多,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卫生外观等特别注重,而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确认农产品的品牌,使消费者通过确认品牌而信任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为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绥化优质农产品交易避免市场交易失败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产品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是普通农产品,劣质农产品与优质农产品并存的形式,农产品的品质和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掌握,而销售者则不然,这种市场主体对优质农产品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场平均价格购买优质农产品,销售者为了增大销量往往降价销售普通或劣质农产品,相比艺下消费者则以更低的市场平均价格估价优质农产品。因此这种选择使得优质农产品受到错误的市场导向,导致优质农产品被普通和劣质农产品排挤出局。“寒地黑土”品牌经营则会一改常态,它会将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传递给消费者,使其积极购买,认识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经营将避免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而失败。

4.“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优化配置绥化地区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资金、劳动力、能源、机械设备等有形资源来说,“寒地黑土”品牌是无形资源。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大量资金、设备投人为主,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无形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农业两种资源皆浪费严重,生态遭受破坏,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运用农产品品牌这一无形资源使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有形资源成本,在名优品牌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有形资源。这样才能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营销战略的对策

1.政府应在“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绥化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时度势而创造出来的特色农业品牌。那么绥化市政府在农产品销售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1)府应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传。“王婆卖瓜,就是要夸’,这—观念应予以接受,优质的产品需要广告的有力宣传,那么绥化市政府应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把“寒地黑’这一品牌打出去。

(2)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及时把各项政策传递给农民和企业手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锁,促进全国统—市场的形成。

(3)联合农业推广部门,及时把新产品的种植技术和有关知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农户。

(4)帮助企业、农户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例如:由于农产品必须达到_定检测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特别是现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要求的标准更加严格。因此政府应在一定的区域里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让农户能够吸时了解到农产品的相应标准,及时组织生产。

2.给予“寒地黑土”品牌财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实施‘地黑土”名牌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投^,否则是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红羽麻鸡产业项目共需投资1.84亿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9155万人民币,流动资金为9245万人民币。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只有通过多元化筹资来解决,包括财政部门用于农业的专项资金、农业政策性贷款、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及资金入股,劳动力人股、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形式的社会筹资,并应积极吸引外资。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产品品牌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寒地黑土’,农产品应增大科技投入,不断改革老产品,开发新品种。品牌之争,归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竞争。因为品牌依靠优质,优质来源技术。因此应强化依靠科技创品牌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增加“寒地黑土”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尤其是龙头企业更要增加名牌开发投资力度;二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促使农产品升级升值。同时可以借省内各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的帮助,与其结成科技网络,为发展“寒地黑土,名牌农产品服务。三要注重从基础环节抓起,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搦歌民整体的科学和生产技术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农户"的联合性生产体系

“公司+农户”是以公司、工厂、协会等经济实体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由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经营者结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其经营体制是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农户与公司资源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有偿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产品销售服务;农户按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数量、规格或品质交给公司,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增值的良性循环。这种“公司+农户”的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队伍

篇8

我国自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农产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农业步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及时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外,建立和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对增强农民收益将开辟新的路径。

一、“寒地黑土”是黄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态资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仅有的宝中之宝.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三块黑色宝石般的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夺性的开发,黑土土层产出能力已经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剂。据有关资料记载,寒地黑土每积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国东北松辽流域的黑土层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间,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时间;大约在1万2千年一4万年之间.这稀缺的国宝是天地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付出了无法估量的辛勤与汗水,才养育出来这一块黑油油的可以供养人类健康茁壮成长的黑土地。据有关资料记载,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长的营养成分高出黄土和红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说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长粮.这正是黑土价值的真实写照。

21世纪的品牌,唯有名牌赢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识经济兴起之初,诞生于21世纪的刚刚开妗天时,地利,人和为寒地黑土品牌创造了成长,成名的良机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互联系的形成,传统产业的急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汹涌澎湃.西方经济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已经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货币资本优势,而且还有诸多的全球驰名的超级品牌优势;他们占领着大量的市场而西方经济缺少的,也就是他们的弱势,缺少资源,特别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标所标识的生态资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优势,我们应该走的路,用名牌战略,打绿色品牌,走特色路.这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和策略,它更是当今世界消费的大趋势。

二、寒地黑土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化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绥化市应清楚地看到现代市场竞争已从农产品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已成为农业企业之间、农业生产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引导龙头,龙头带动农户,围绕某种农产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场获利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潜在要求

据预测,我国城镇化逐步增大,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这将有利于农产品总需求的扩大和名优品牌农产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知识较多,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卫生外观等特别注重,而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确认农产品的品牌,使消费者通过确认品牌而信任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为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绥化优质农产品交易避免市场交易失败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产品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是普通农产品,劣质农产品与优质农产品并存的形式,农产品的品质和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掌握,而销售者则不然,这种市场主体对优质农产品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场平均价格购买优质农产品,销售者为了增大销量往往降价销售普通或劣质农产品,相比艺下消费者则以更低的市场平均价格估价优质农产品。因此这种选择使得优质农产品受到错误的市场导向,导致优质农产品被普通和劣质农产品排挤出局。“寒地黑土”品牌经营则会一改常态,它会将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传递给消费者,使其积极购买,认识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经营将避免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而失败。

4.“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优化配置绥化地区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资金、劳动力、能源、机械设备等有形资源来说,“寒地黑土”品牌是无形资源。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大量资金、设备投人为主,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无形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农业两种资源皆浪费严重,生态遭受破坏,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运用农产品品牌这一无形资源使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有形资源成本,在名优品牌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有形资源。这样才能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营销战略的对策

1.政府应在“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绥化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时度势而创造出来的特色农业品牌。那么绥化市政府在农产品销售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1)府应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传。“王婆卖瓜,就是要夸’,这—观念应予以接受,优质的产品需要广告的有力宣传,那么绥化市政府应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把“寒地黑’这一品牌打出去。

(2)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及时把各项政策传递给农民和企业手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锁,促进全国统—市场的形成。

(3)联合农业推广部门,及时把新产品的种植技术和有关知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农户。

(4)帮助企业、农户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例如:由于农产品必须达到_定检测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特别是现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要求的标准更加严格。因此政府应在一定的区域里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让农户能够吸时了解到农产品的相应标准,及时组织生产。

2.给予“寒地黑土”品牌财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实施‘地黑土”名牌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投^,否则是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红羽麻鸡产业项目共需投资1.84亿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9155万人民币,流动资金为9245万人民币。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只有通过多元化筹资来解决,包括财政部门用于农业的专项资金、农业政策性贷款、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及资金入股,劳动力人股、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形式的社会筹资,并应积极吸引外资。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产品品牌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寒地黑土’,农产品应增大科技投入,不断改革老产品,开发新品种。品牌之争,归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竞争。因为品牌依靠优质,优质来源技术。因此应强化依靠科技创品牌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增加“寒地黑土”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尤其是龙头企业更要增加名牌开发投资力度;二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促使农产品升级升值。同时可以借省内各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的帮助,与其结成科技网络,为发展“寒地黑土,名牌农产品服务。三要注重从基础环节抓起,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搦歌民整体的科学和生产技术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农户"的联合性生产体系

“公司+农户”是以公司、工厂、协会等经济实体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由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经营者结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其经营体制是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农户与公司资源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有偿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产品销售服务;农户按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数量、规格或品质交给公司,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增值的良性循环。这种“公司+农户”的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队伍

篇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12-03

近些年,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相伴而生,通过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时间不长,基础条件差,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各地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赢得竞争新优势,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实中淮安市对于农产品品牌的建设还是初步的、低层次的,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在生态农业领域能更好的运用品牌战略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其积极影响不可忽视,对于提高淮安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淮安市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我国生态农业与规模化、高效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差距还很大,目前还在技术低、效益低、规模小、循环不佳的传统生态农业的水平上徘徊,品牌战略是农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品牌战略的意义在品牌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整合,在战略上胜出的农产品产业最后在销售领域才有持续加倍增量的可能,在市场领域才有品牌资产累计的可能,在农产品领域才有资本形成的可能。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各地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赢得竞争新优势,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淮安市在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淮安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地理标志认定为抓手,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淮安农民致富的“幸福名片”。发挥自身优势,打好“高效”、“品牌”、“生态”三张“王牌”,加速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从个体品牌说,目前,包括“淮安大米”、“淮安红椒”、“淮安黑猪”、“盱眙龙虾”等在内,淮安已累计创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居全省第二,获得“三品”标志567个。其中“盱眙龙虾”的养殖面积已达30万亩,品牌价值高达65亿元,雄居国内淡水水产品品牌榜首位;“淮安红椒”2009年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全区农民种植红椒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2淮安市生态农业品牌战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建设理念不到位,品牌战略导向不明显

品牌的建设,脱离不了科学的理念,正确的引导。生态农业品牌建设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是由生态农业品牌建设具有的系统性特点决定的,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绝不可能是一家一户或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全面协调的建设发展。但在长期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思想的约束下,有些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品牌建设引导不力,认为创建品牌是企业个人的事,与政府的关联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即使创建好农业品牌,效益优势也不一定明显,且创建工作困难,没有开始也就没有成果,忽视了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优势的培育;而对于受教育水平相对低下的农民群众而言,普遍认为个人的实力有限,靠自己也是不可能的事,把自己定位在与农产品企业只是产品买卖关系,创建农产品品牌与己无关,产品质量也相对的被忽视了。

2.2 产业层次不高,投入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

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低,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环节科技攻关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农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

这说明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顺利推进生态农业品牌战略至关重要。目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健全。先进、适用的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如在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等技术引入农村的速度缓慢。市场营销技术、信息服务技术以及技术转化等方面还亟待完善、提高。同时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体系还有待改进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上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和人才物浪费严重,成果数量少且转化率低,这些因素大大地制约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2.3 品牌优胜劣汰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品牌建设

农产品市场流通业不够发达,农产品进入市场手段简单。由于农产品销售量大,价值比较低,因此其包装普遍比较简便,很多农产品如大米等用编织袋包装,包装不规范,外观特征不明显,难免鱼龙混杂,难以实现优质优价。一些企业和农民受自身眼前利益驱使,竞争行为不规范,有的以次充好,自砸牌子,有的假冒别人品牌,为他人作“嫁衣”,赚取短期超额利润,影响农产品品牌的美誉度。农产品品牌数量过多过滥,形不成品牌优势,浪费了资源。

2.4 品牌运作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

淮安市现虽有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100余家,但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以初加工为主,其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大部分农产品缺乏深加工和现代物流配送环节。另外,淮安市农业市场结构很不完善,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市场中也存在着规模小、设施不足、农村市场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不完善、市场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淮安市农业市场发育程度低,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高效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农业高效规模化是淮安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由于淮安市推进农业规模化的时间还不长,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无论是在项目建设,还是在功能发挥上,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规划层次不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大、支持机制不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有待突破等不足和问题。

3淮安市生态农业品牌战略发展的对策建议

品牌战略始发发展品牌农业等生态农业发展困局是推动淮安生态农业进入更大市场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品牌农产品,满足市场对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可以提升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需要树立品牌意识,转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观念,提升品牌农业的市场意识,把品牌作为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扩大品牌农业的生产规模,提升品牌农产品消费市场份额,使发展品牌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然后是塑造和传播农业品牌,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

3.1推进管理创新,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品牌,更谈不上创名牌。要把农业标准化的理念和企业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农业领域,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从种子到加工、包装的全过程,建立一套与名牌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生产出产品外观统一、内质符合要求的优质农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同行领先水平的标准,广泛引进、推广国际通用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和良好的管理规范(GMP),鼓励企业进行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以及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以及相关出口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体系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全过程的监管,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

3.2推进科技创新,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科技是农产品创立品牌的重要前提。要积极推进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改善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实施良种工程,引进、培育良种,优化品种结构。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业企业家、农业科技人员、农民的整体素质。优化和整合农业科技力量,鼓励和支持名牌企业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方式,鼓励科研组织和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品牌经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所以淮安市政府应当积极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相关的技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当地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政府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3.3推进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创建农业名牌,必须依靠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产业化龙头组织。要培育一批具有极强“龙头”能力的农业企业,增强其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鼓励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关系,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让农户共担品牌经营的风险、共享品牌提升带来的效益。注重品牌经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有序整合品牌,使之做大做强。

3.4推进市场创新,拓展品牌农产品发展空间

名牌产品不仅要优质,还要有知名度,得到市场认同。扩大品牌的宣传,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的消费群体,从农产品包装、市场定位、消费者信心鼓励、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角度,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创意和营销策划,积极引进企业形象识别体系,塑造和弘扬农业企业文化。充分利用国内外农业展示展销平台、大众媒体等,大张旗鼓地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努力扩大农产品名牌影响,打造品牌农业的宣传载体。抓好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农产品新型专业市场,扶持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业发展,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增强品牌的信息沟通,增强农产品市场在品牌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4.结论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从根本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农业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而品牌战略能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淮安市生态农产品品牌在不同的水平、层次迅速发展,现在已成为淮安市农业发展的一个不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生态农业品牌的建设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可以预见。它在淮安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促使淮安市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朱七光.中国农业经济组织企业化对策[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 齐荣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思路和提升方法[J].河南农业,2008,(21).

[3] 刘成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征及构建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2007,(4).

[4] 江西平.非上市股份企业股票不易流动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3).

篇10

农产品商标品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品牌集中的趋势下,实施农产品商标品牌战略,是支持生产经营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争创了一批品牌商标。截止20****年底,全区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共有15家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其中省级著名商标5件,国家级名牌1件,绿色食品2件。这些品牌商标的创立,进一步推进了我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农产品商标品牌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总体数量较少,品牌商标更少;企业注册商标、创商标品牌意识不强,保护不够;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商标品牌价值难以体现等。因此,全区各级要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商标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增强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的紧迫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进农产品商标品牌工作,扶持发展农业商标品牌,做大做强驰(著)名商标。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方针,充分发挥产业、区域、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积极倡导公司+商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注册商标,争创品牌商标,为我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组织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标注册、使用以及培育、发展、保护体系。培育、做大做强品牌商标,充分发挥品牌商标的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力争新注册的农产品商标翻番,新增5个以上绿色食品,培育出驰名商标3-5个,著名商标10个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夯实农产品商标品牌基础。按照“科学、规范、统一、适用”的原则,加快制订各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规程,逐步建立起覆盖我区主要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包装等环节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继续加大对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奖补政策。加快我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单位和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等认证和注册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争创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商标。

(二)加大扶持力度,大力营造商标注册创牌环境。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中的引导作用。调整都市农业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注册成功的农产品商标,承担部分注册费用;对获得著名、驰名商标称号的,给予奖励。对品牌商标企业在科研技改、税收、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有关镇街也应按一定的比例予以配套。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与我区主导农产品联系紧密的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作用,在商标注册等多个环节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协调,为商标注册和创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篇11

去年,广东省农业厅把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的评选推介活动作为农业厅党组的重点工作,他们选择“米、猪、茶、鸡、虾”等10大系列,以最严格的流程挑选出最优产品,在各地市开展巡回展示,对前三名产品授予 “广东名米”、“广东名猪”、“广东名果”、“广东名茶”称号,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宣传。

陕西省洛川县重点从品牌打造入手,提升洛川苹果产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当地政府除了突出黄土高原特色,还着重打造文化理念并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积极传播洛川“苹果文化”,举办苹果研讨会、产品推介会。目前洛川苹果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40亿元。

湖北省通过做大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建设,培育出以“周黑鸭”为首的畜牧业品牌。

篇12

1.2城市创意农业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创意农产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自身的农业价值上,更是体现在它们所衍生出的更多的附加价值领域。通过城市创业产业园的设计、新技术的农产品的推广、农产品品牌化的实施,这样才能够才可能更大的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产品的综合附加效益。

1.3城市创意农业与传统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这里的传统第一、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在整个创意农业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实现有效对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发挥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种功能,也因此开辟了新市场,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

2城市创意农业品牌的构建

在当今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农业的品牌竞争是被消费者所公认的竞争方式,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农产品的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等面对的重大课题。

2.1品牌内涵

品牌的原始解释是强调品牌的可识别性,即一种品牌是通过它与众不同的名字、标识或包装来识别的。品牌不仅是一个标记、一个名称,品牌本身有着深刻的内涵,代表了某一产品或服务、某一企业或组织的综合实力,是推动企业价值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品牌是指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其所有的农产品或农业服务项目上使用的用以区别其他同类的或类似农产品或农业服务的名称或标记。根据国际国内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农业自有品牌,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品牌管理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无疑将是中国未来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创意农业品牌发展现状

2.2.1创意农业品牌意识相对滞后在中国农村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尚未彻底消除,重生产,轻经营,从观念上对实施创意农业品牌化经营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将其作为城市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一些政府部门对品牌农业引导不力,有的认为创品牌是企业的事,与政府关系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不少企业认为农业品牌效益优势不明显,创建工作难,忽视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一些农民群众认为自己实力小,与农业企业只是产品买卖关系,创品牌与己无关,不注重产品质量。

2.2.2创意农业产业层次有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内涵是创意农业品牌的生命和灵魂。以河北廊坊为例,廊坊市大部分农业品牌的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后保鲜、储藏包装等环节的科技创新相对匿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多数农产品存在/分散经营、各自为政0现象,农业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

2.2.3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当前农业品牌战略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业投资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力量,但其投资规模有限、积累速度较慢,制约了对农业的社会投入,给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一个农业品牌的创建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投入一直比较少。除政府投入外,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还需要社会投入,包括社会融资、农业信贷、农户自己投入等。

3城市创意农业品牌建设对策分析

3.1提高对创意农业品牌意识,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为主的创意农业项目建设和创意农产品的开发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定可行的规划和政策,为创意农业品牌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提高对实施创意农业品牌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与发展创意农业相适应的市场竞争、营销、品牌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等新理念,真正把推进创意农业品牌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努力建设农业品牌大市。

3.2通过多种媒体方式提高创意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纵观国内外许多的知名,无不是进行多渠道的宣传的,特别是在电视媒体、报刊媒体、互联网等形式已成为开拓名牌产品市场重要投入。在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宣传方面要大胆地借鉴其他名优农产品的推广经验,在确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要采取多元化措施,花大力量宣传农业品牌的内涵、特征和技术优势,进而才可能解决好农产品难形成知名品牌的问题。可以定期举办名优农产品文化节活动等等,把名牌农产品的名声做大、做响、做强。在宣传工作中注重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从注册商标,到商品包装全过程都要注重品位和档次。廊坊市在实施农业品牌的塑造上走了一条创新之路,实行了/一村一品0的创意农业品牌建设方针。以粮油、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产业为主导,全市专业乡镇发展到10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11%;专业村发展到25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其中,农产品深加工、运输销售、创意农业产业园已发展27个,占10.8%;全市获得商标注册的专业村已有28个,通过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认证的达到99个,分别占11.2%、39.6%。/一村一品0建设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3.3提高创意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

篇13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05-02

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无形资产,是产品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在同类产品存在差异或者差异缩小化的情况下,品牌是消费者记忆商品和识别商品的工具,它常附有文化,情感内涵,能为产品增加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产品增值的过程。

宁乡土花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其肉质和性能要优于一般的猪种,由于传统的分散繁殖和经营,加上品牌意识淡薄,曾有面临绝迹的危机,制约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只有转变观念,在质量、科技、创新、品牌和管理上下工夫,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才会创建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宁乡土花猪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扩大市场,赢得长远利益。

一、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文献回顾

李苏、张传洲(2005)主张要转变观念,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要充分认识建立品牌,创立名牌,是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档次的需要。科技创新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顺应国际市场发展的要求,为名牌农产品注入新的活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谋划。张金良、范建新(2008)认为,创立品牌农产品一定要与发展各地的特色农业相结合,为地域性名优、传统农副产品创立品牌并注册证明商标形成地区品牌。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有出色的营销策略与之配合企业要面向市场、面向竞争制定有效地营销组合策略开展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脉搏,优化产品结构促进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郑璐、徐惠娟(2008)研究表明,农产品品牌较工业品品牌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农产品生产应当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的生产,创立当地优势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群体活动,它既是农民的行为,也是农业企业的行为,还需要有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参与。郑秋锦(2008)提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产品,经过渔区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主旨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

二、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现状

宁乡县是养猪大县,2006年,全国生猪年出栏超过6亿头,占国民肉类消费的60%以上,其中宁乡县共出栏生猪达202.42万头,居全国第四位。2006年出栏的纯种宁乡猪肉猪6万头,二元、三元杂交肉猪80万头,宁乡猪仔猪5万头;2007年宁乡县出栏肉猪209.8万头。与其他行业的品牌经营相比,生猪行业的品牌经营起步较晚,品牌意识淡薄,品牌质量意识较差。宁乡土花猪的品牌经营现状及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品牌经营起步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宁乡养猪业,竞争意识较差,品牌意识淡薄。直至宁乡土花猪濒临灭绝,才引起重视。2006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在国家商标总局登记注册了“宁乡猪”产地商标,并授权“长沙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保种、开发。宁乡猪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省市县电视台、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三次赴流沙河录制宁乡猪节目,就连台湾三立电视台也来流沙河制作了宁乡猪节目向宝岛推介。尽管如此,真正了解土花猪的人仍然只是占小部分。

2.猪肉品牌质量意识差。由于宁乡土花猪个头较小,相对成本高,大部分养殖户忽视了它质量方面的优势,不愿意多养,宁愿选择没有独特品质,但体型较大,瘦肉更多的杂交猪,更谈不上打造土花猪品牌。分散养殖和经营以及规模养殖户较少,大部分散户都是自给自足,销售区域范围有限。

3.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力量不足。仅有龙头企业――长沙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开始着手打造宁乡猪品牌,取得了“宁乡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注册并初步打造了“流沙河”牌宁乡猪肉品牌,先后加工开发了“宁乡猪冷鲜肉、腊肉”等无公害产品,进入宁乡、长沙各大超市销售的同时,还开设了“宁乡猪产品专卖店”销售,由于资金和实力有限,其他养殖户并未能参与。

三、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宁乡土花猪品牌是养猪企业甚至宁乡县的形象。一个深得消费者信赖,受到市场欢迎的猪肉品牌,也当之无愧成为公认的猪肉“名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宁乡土花猪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品牌战略实施不到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养殖户和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受传统经济形势的影响,养殖户们虽然对于品牌的理解有了改观,一直致力于拓展市场,提高销量,但总体来说品牌意识相当薄弱,小农意识和菜篮子买卖意识依然存在。尽管土花猪小有名气,但是养殖户并未完全意识到品牌所蕴涵的作用和力量,也不懂得如何建立品牌、如何实施品牌战略。

2.土花猪的养殖场和加工厂规模限制品牌的发展。土花猪品牌的创建,需要达到一定的养殖规模,由于缺乏资金,宁乡的养殖户大多以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户为主,大规模养殖场并不多,保种场、深加工厂还在计划投入阶段,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使得土花猪肉难以大规模上市,知名度难以提高,使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制约。

3.土花猪的质量发展不统一。产品质量是品牌得以建立的根本基础,换言之,产品没有成熟品质无法创出品牌。尽管大的养殖场和企业开始运用饲养和配种技术,对土花猪瘦肉率不高、背部向内凹、腹部肥大拖地等弱点进行改造,以提高土花猪的质量,但大部分农户还停留在传统养殖的方法和阶段,和外来猪种杂交影响了猪肉的品质。

4.对品牌建设的了解不到位。宁乡土花猪有了产地商标,但并不等于有了品牌。图案、色彩、文字到整个商标的组配都完美的商标为品牌提供有利条件。设计符合产品形象的标志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沙沙龙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品牌商标――“流沙河”,是一个以土花猪的原产地命名的区域品牌,商标由汉字流沙河及它的拼音组成,颜色为黑色和绿色。从中并不能体现土花猪的形象。可以采用生动的小花猪卡通形象放到商标中,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品牌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指产品,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只有具有较高的品牌核心价值才能使宁乡土花猪出于市场的前沿。品牌建设还涉及到品牌管理与品牌维护。

四、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宁乡猪产业是宁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宁乡经济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宁乡土花猪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品牌的注册、宣传、管理及宝华,要耗费相当大的人财物力,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综合谋划。

1.转变养猪户观念,树立宁乡土花猪品牌意识。宁乡土花猪实施品牌战略是顺应市场的潮流。随着中国加入WTO,《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各种无公害食品猪肉标准的出台,生猪产业朝着多元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猪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上升到质量竞争,并朝着品牌竞争的方向发展。市场上猪肉选择的余地很大,养殖户们应该转变传统观念,以政府主体,龙头企业为主体力量,树立品牌理念,以“绿色、健康、美味”作为品牌的核心定位,培育知名品牌,将宁乡土花猪打造成名优品牌产品,形成以品牌形象为核心的竞争力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推动猪业的发展。

2.加快养殖户的整合,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竞争力。养殖规模太小限制养猪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品牌的创建。以“公司+养殖户”的经营方式,即龙头企业负责饲料加工、土花猪的保种繁育、屠宰加工、宁乡土花猪猪肉食品的市场销售,而农户主要负责按宁乡猪的标准进行饲养,并协助保种。这种方式带动群众一起参与“宁乡猪”养殖,大大降低了养殖户投资与管理风险,实现了利益协调,同时也提高了土花猪的竞争力。

3.狠抓质量管理,打好品牌基础。宁乡土花猪的质量是品牌建设中的重点,保证猪肉的质量是创建名优品牌的首要条件。养殖户和企业要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对质量严格控制。绿色无公害是宁乡土花猪的品牌理念,这就要求选种和饲养都按照宁乡猪的标准,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含有添加剂的饲料,不使用瘦肉精,对疾病进行积极防御和控制,有病的猪肉绝对不允许进入市场,猪肉销售的过程对卫生情况严格控制,防止变质、被污染的土花猪肉出现在市场。

4.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有了质量好的产品,要成为知名品牌,离不开好的宣传。土花猪养猪企业应该通过电视广告,农业报纸杂志,政府公关,省内外的农产品交易会、技术研讨会等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传播土花猪“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宁乡土花猪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消费者树立对宁乡土花猪品牌的积极感知,让更多的消费者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5.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品牌维护。品牌在建立的同时还需要管理和维护,宁乡土花猪的相关养殖户和企业要有高度的防范意识,在品牌的创立、注册和品牌商标的设计、印制、使用、保管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制度,做到完整、规范、准确地使用品牌商标,使用防伪标记。

参考文献:

[1]余阳明,韩红星.品牌学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金良,范建新,周剑.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基础:农产品标准化分析[J].经济论坛,2008,(13):98-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