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培训

临床医学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临床医学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临床医学培训

篇1

1.1忽视培训考核,训练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的临床科室都存在忽视临床技能考核的情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出现病史问询顺序不合理、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使得入院记录无法全面有效的反映患者疾病的诊断。在进行病历记录时,对于有助于诊断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不能有效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在临床诊断中过于依赖辅助器材,未能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发散,也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2]。另外,一些临床医学生在问诊、查体中,不太善于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病史问询中,言语生硬,拘谨,在问诊中不及时告知患者病情,也未能给予患者安抚,未能感受患者的心情,缺乏人文精神。可以看出,临床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1.2缺乏考核约束,激励不力

当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约束机制来管理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水平、实习质量等,进而造成临床技能考核不到位,考的好和坏结果都一样。同时,带教老师间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存在吃大锅饭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3]。另外,临床带教责任重大,耗时耗力,一旦不甚则易出现医疗纠纷,进而影响到带教老师的职称晋升,以致于临床医学技能教学中,带教老师会出现逃避、应付的情况。同时,带教老师的实习质量意识不高,未能看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往往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善于通过典型病例、教学查房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1.3培训方法陈旧,医学生主动性不足

目前,医院的临床带教模式较为单一,培训方法缺乏创新,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医学生的要求不甚严格。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大多数是让医学生在旁观察,带教老师讲授,仅仅让学生参与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现代医疗检测和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诊断和体格检查,让学生形成过分看重现代诊断技术,而忽视临床诊疗经验的积累,不利于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

2 提高临床医学技能培训水平的措施

2.1重视师资培训,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技能的教学,强化专业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师资培训。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比如:青年医生在竞聘带教老师时,可进行“试讲”,由医院资深临床专家或教授评判,以找出青年带教教师存在的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只有不断提升临床医生“带教”水平,才可真正提升临床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及临床意识等素质。其次,科学安排临床教学。应将临床实习作为从诊断学教学到毕业临床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在此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应积极配合和渗透。诊断学教学应摆脱以往一次性教学的影响,在后续各个临床学科培训中,均应给积极配合。

2.2创建培训基地,增强学生临床技能

临床医学技能是临床医学生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而临床实践是获得临床医学技能最为主要的途径,所以在临床医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应有效调整既有的课程体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使临床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提供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另外,要调创新和该机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中带教医生不但要指导学生动手,更要采取科学适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临床带教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比如:Iclass多媒体胸部检查教学系统的应用,可开展心、肺及腹听诊和触诊的临床技能训练。通过教学模型培训,强化模拟训练,有助于培养临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且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良好地掌握临床医学操作技能。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篇2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带教理念有待转变

上述内容中提及的“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双重身份的定位,与导师的带教理念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过去十几年传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医疗环境评价机制中,科研成果占了较大的权重,研究生水平的高低几乎以科研能力决定[6]。因此很多专业学位导师可能还沿用以往传统的带教方式,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对核医学的了解不够到位,认为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地位无足轻重,故在此期间占用部分时间来用于科研,忽视了从不同角度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导师在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临床轮转期间多思考、多发现,激励学生多与自己交流及反馈意见,可以轮转期间任一科室中发现的与自身所学内容相融合的临床问题为研究方向,尽量做到从临床实践转化到临床研究,再将临床研究应用到临床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转化。

3培训方案过于笼统,缺乏个体化体现

不论是属于何类二级学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核医学科的轮转时间均为1个月,特别是对于与核医学科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分泌科及普外科等科室而言,这样的安排略欠妥当。如对于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其需要了解涉及的内容包括门诊、住院病房、显像及功能检查等。主要包括:第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辅助用药种类,以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各自的优缺点及相应的治疗前准备与后期随访问题。第二,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平面显像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第三,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用药的异同。了解上述内容后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但若时间与仅要求对核医学内容略有知晓的神经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样的话,其能掌握的知识必定有限,了解的深度也仅限于表面,不够透彻。因此可制订个性化的轮转计划,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出现,适当延长与核医学科联系相对紧密的部分科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轮转时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核医学的理解度,于未来的医学实践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学生学习积极性欠佳

核医学专业作为影像医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辅助科室,建科时间短,目前未引起充分的认识,而且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接触较少,了解知识甚少。但要在短短1个月内,不仅要了解课本知识,还需要学习影像图片的阅读,如此重的学习任务及略有无聊的学习内容都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整体学习积极性欠佳。面对此类问题,带教老师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如采用基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的三基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联合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法为中心的科研能力培养[7]。带教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电子平台,推送各类讲座通知及提醒、理论授课和疑难病例讨论会讲课课件,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提供大范围的互动式教学平台,以便于学生有选择性地对各自感兴趣的内容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能[8]。另外科室可以制定一些日常管理考核制度及出科考核制度:如在岗情况督查、自我学习评价、相关专业常见疾病报告书写质量考核、所涉及相关专业核医学知识的理论考核等,来适当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6]。

5带教老师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做出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

篇3

1.1忽视培训考核,训练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的临床科室都存在忽视临床技能考核的情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出现病史问询顺序不合理、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使得入院记录无法全面有效的反映患者疾病的诊断。在进行病历记录时,对于有助于诊断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不能有效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在临床诊断中过于依赖辅助器材,未能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发散,也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2]。另外,一些临床医学生在问诊、查体中,不太善于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病史问询中,言语生硬,拘谨,在问诊中不及时告知患者病情,也未能给予患者安抚,未能感受患者的心情,缺乏人文精神。可以看出,临床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1.2缺乏考核约束,激励不力

当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约束机制来管理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水平、实习质量等,进而造成临床技能考核不到位,考的好和坏结果都一样。同时,带教老师间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存在吃大锅饭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3]。另外,临床带教责任重大,耗时耗力,一旦不甚则易出现医疗纠纷,进而影响到带教老师的职称晋升,以致于临床医学技能教学中,带教老师会出现逃避、应付的情况。同时,带教老师的实习质量意识不高,未能看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往往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善于通过典型病例、教学查房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1.3培训方法陈旧,医学生主动性不足

目前,医院的临床带教模式较为单一,培训方法缺乏创新,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医学生的要求不甚严格。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大多数是让医学生在旁观察,带教老师讲授,仅仅让学生参与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现代医疗检测和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诊断和体格检查,让学生形成过分看重现代诊断技术,而忽视临床诊疗经验的积累,不利于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

2 提高临床医学技能培训水平的措施

2.1重视师资培训,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技能的教学,强化专业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师资培训。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比如:青年医生在竞聘带教老师时,可进行“试讲”,由医院资深临床专家或教授评判,以找出青年带教教师存在的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只有不断提升临床医生“带教”水平,才可真正提升临床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及临床意识等素质。其次,科学安排临床教学。应将临床实习作为从诊断学教学到毕业临床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在此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应积极配合和渗透。诊断学教学应摆脱以往一次性教学的影响,在后续各个临床学科培训中,均应给积极配合。

2.2创建培训基地,增强学生临床技能

临床医学技能是临床医学生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而临床实践是获得临床医学技能最为主要的途径,所以在临床医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应有效调整既有的课程体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使临床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提供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另外,要调创新和该机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中带教医生不但要指导学生动手,更要采取科学适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临床带教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比如:Iclass多媒体胸部检查教学系统的应用,可开展心、肺及腹听诊和触诊的临床技能训练。通过教学模型培训,强化模拟训练,有助于培养临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且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良好地掌握临床医学操作技能。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篇4

既往医学研究生“重基础科研轻临床实践”、高学位与临床能力不相称的矛盾引起了广泛关注。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增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发展。相对学术型学位而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其本质是职业型学位。以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本要求,以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并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的常见病合并疑难病症,从而提高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它的建立,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实践 

我院从2014年开始在部分研究生中试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这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和成就未来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也促使医院不断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 

1.完善培训工作的规章制度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将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硕士研究生组成一个培训班,各科室成立专科医师培训指导小组,由临床科室副主任及个人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为了提高我区专科医师培训质量,医院作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完善了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完整的硕士研究生专科医师培训计划;成立专科医师培训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在临床科室建立轮转学习导师负责制;建立培训前一周的军事化训练制度;成立院内临床技能专项培训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每月病历修改,体格检查、心肺复苏、穿刺等多种技能培训;建立班主任负责制,由班主任负责分管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考勤、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补贴发放及培训手册填写等。 

2.提供有力的培训保障 

在培训期间,为研究生提供以下保障:给予工资和补贴以及本单位同年资职工的同等待遇;提供规定的社会保障;妥善解决人事档案和工龄累计;办理研究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开放实验室、技能操作场所、标准化模拟人及图书、文献检索平台等条件。 

3.培养综合能力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达到某一临床专科(包括普通专科和亚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成为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医师的医教研的综合能力。 

医疗:临床能力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和基础环节,其强弱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硬标准。每个临床科室由临床业务能力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任研究生带教老师,辅导研究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阅片、检查报告单分析、诊疗、病历书写,采用专业知识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操作演示等方法,对研究生进行充分、系统、规范的临床综合能力培训。临床能力考核分为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实践操作与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出科考核通常在本科室完成,而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分别在医院和大学的考核基地完成。为保证考核质量,医院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和标准,将考核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训的全过程。医院每年还组织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专题培训、参加临床技能大赛,以此促进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 

教学:医院要求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必须在听课、集体备课、撰写教案试讲后进行。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本科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讲授示教课程,进行教学查房,进而组织简单的病例讨论:也可以参与科室的小讲课、通过讲授临床理论课程等形式完成。基地还采取观摩教学、示范教学、教学比赛、教师听课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能力。 

科研:医院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结合科室特色和优势,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与临床实践脱节。课题来源广泛,类型多样,涉及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包括调查研究、经验总结、随访研究、实验研究等。基地研究生在科研训练的同时,还要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参与研究生学术论坛,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科研思路,激发创新潜能。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基地还经常邀请知名专家举办科研讲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题也进行开题、预答辩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过程监控。医院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一般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完成。 

综上所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使培养的研究生一毕业就具有医疗机构所要求的临床实践能力,增加竞争能力,利于实现就业;反过来,也可以提高招生吸引力,使招生一培养一毕业进入良性循环,做出研究生品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医师。 

参考文献: 

[1]张晓枫,粱万年.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与专科医师的培养.心肺血管病杂志,2006,25(2):125—126 

[2]梁军,曾甫清.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3-24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09)[2012-01—12] 

篇5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信息能力;效果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ult of training on a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in postgraduate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Methods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d group visit were carried out to survey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knowledg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rrelated work ability in 155 postgraduates who had been trained and 79 who did not join the training cours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untrained, the knowledg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work ability of the trained were much superior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χ2=14.67-17.03,P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postgraduate; information knowledge; appraisal of effectiveness

医院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医生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经验决策走向与病人已知存在的客观科学依据相结合的医疗决策,这就对临床医生及时获得准确的医学信息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对作为未来医生的临床医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当代医学生的必备能力。当前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的现状与临床工作对医学生计算机信息能力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医学研究生教育阶段,这种差距愈发明显。近年来,我们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了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本文对经过系统培训和未经过培训的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指导教师进行访谈,用人单位回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能力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我院进入临床实习的2005级、2006级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信息能力教育问卷调查,其中经过系统培训者155人,男78人,女77人;未经过系统培训者79人,男42人,女37人。两组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30岁,专业主要分布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主要采用入院强化信息能力重要性意识教育、系统整体理论知识讲座、医生工作站等临床实际应用操作训练、临床教师教学实践指导及工作运用等系统化以网络运用为主的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相关问题调查。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教育的认识以及临床工作能力。调查采用不记名自填调查表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率95.90%。并随机抽取不同专业的临床指导教师6名,采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客观评价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培训效果,同时对7家用人单位进行回访。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及PPMS 1.5[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培训后,分别有92.26%、85.81%、84.52%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熟练使用医生工作站、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及其他数字化医疗设备;有92.90%的同学认为通过系统培训能更快地掌握医学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知识整合能力;认为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后有利于明确临床诊断、缩短临床诊断治疗时间的同学分别占93.55%、94.19%;认为通过系统教育,掌握该项技术后能够给病人提供更方便、快捷和连续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学生分别占97.42%和96.13%。

2.2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充分、相关工作能力大幅提升

参加系统培训的医学研究生掌握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者达94.83%,未参加系统培训的同学对所在医院的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一般了解者占78.4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14.67,P

2.3 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途径

通过对未参加系统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途径的调查显示,未参加系统培训的学生中67.09%的人主要靠网络、图书馆资源和相关计算机类书籍等途径学习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知识,其中88.16%的同学认为这种途径不能全面有效地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另有15.19%的同学则是通过向科内带教教师学习该技术,但其中只有19.75%的同学认为能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17.73%的人没有任何学习途径。通过对临床指导教师访谈,教师普遍认为,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能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掌握并应用该技术,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4 用人单位回访结果

7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评价良好,尤其是在计算机信息能力方面,一致表示能很快熟练应用所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对临床和科研工作帮助极大。

3 讨 论

目前,国内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育仅涉及基础知识和操作,甚至有些院校还没有开展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2],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已远远跟不上医院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和实习期间忙于临床工作和论文写作,很少接触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造成了医院的硬件设施非常先进,但学生的应用能力却较低下,使医院的硬件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3]。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及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教育现状,建立了以信息获取与信息利用为主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调查结果表明,98%以上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90%以上参加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系统教育效果明显。经过培训的同学无论对医学计算机信息知识的整体认识,还是临床工作能力都较未培训者有明显的提高,95%以上参加调查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对医学知识获取速度有帮助,培训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这充分说明了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有利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认识,可提高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和临床知识的整合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和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软件应用模块的作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研究生临床诊治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08-01

临床基本技能是临床实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本技能培训,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各科诊疗技术,培养严谨、科学的医疗作风,从而实现由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过渡和转化。我院在实习医师培养方面,从制度建设,机构完善和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这些制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考核对象:

潍坊医学院2007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3 名, 2012年第二轮二级学科出科考试前已在我院实习满6 个月;潍坊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8名, 2011年第二轮二级学科出科考试前已在我院实习满6 个月。

1.2 考核方法:

1.2.1 考评人员组成: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2名、科教科专职人员参与考核。

1.2.2 考核方法:实习医师对“模拟病人”进行系统查体,边查体边表述检查结果,考评人员按 “二级学科出科考试评分标准”打分。(实习医师考核成绩表略)

1.3 分析方法:

将2011年第二轮二级学科出科考试与2012年第二轮二级学科出科考试的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试中系统体格检查考核项目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本次全身体格检查考试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1);今年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提高。

2.2 与去年同期相比,脉搏漏测,发育、营养表述不全,皮肤色泽、温度、弹性、皮下结节、肝掌、蜘蛛痣漏查,颌下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手法错误等一般性问题明显减少。

2.3 与去年同期相比,头部检查常出现的问题(眼部胬肉、调节反射、粗测视力漏查,乳突区压痛、粗测听力漏查;,牙齿检查不全,舌检查不全,副鼻窦压痛漏查)、颈部检查常出现的问题(颈部软硬度漏查,检查气管位置手法错误,甲状腺漏查或检查项目不全,甲状腺触诊手法错误)、胸部检查常出现的问题(肺脏背部的视、触、叩、听诊检查漏查,肺下缘移动度漏查,肺肝界检查结果错误,胸膜摩擦感手法错误,心尖搏动、心脏相对浊音界、心脏听诊、周围血管征漏查,心前区震颤触诊手法错误,心界定位错误,心包摩擦感手法错误,心肺叩诊手法错误)、腹部检查常出现的问题(腹部查体错误,腹部触诊手法错误,肾脏触诊位置错误,肝脾叩击痛漏查,肾区叩痛位置错误,腹部反跳痛手法错误,振水音漏查,移动性浊音手法错误)、 四肢、脊柱检查常出现的问题(杵状指未表述,脊柱间接扣击痛漏查)都明显减少。

2.4 分析实习医师体格检查扣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4.1 考核时精神紧张。 最基本的四项生命体征之一脉搏,有2人漏查。

2.4.2 医学院校教育的不足造成实习医师基础技能欠扎实。因医学院校中诊断学课程学习距临床实习间隔时间长,临床见习时动手机会少,实习中又因带教医师临床任务繁重,对实习生体检能力训练不够,造成实习医师基础不扎实,这是造成漏查项目较多、基本检查手法错误的主要原因。

2.4.3 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轻视物理诊断。 实习医师在临床实习中,过分依赖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检查技术,轻视物理诊断,不注意体格检查的训练,未养成良好的查体观念。

3 讨论与建议

实习医师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临床实习期间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我院在实习医师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方面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医院成立专门的教学领导小组,由业务院长任组长,科教科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有一名主任为成员,选拔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临床医生任带教老师。

对带教老师、实习生都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详细可行的技能培训计划。教学领导小组经常深入科室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听取带教老师和学生的评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创新方法,强化技能训练及考核

我院在系统体格检查、软组织切开,止血,缝合、无菌操作、胸、腹、腰、髂骨穿刺等基本技能项目上都采取了创新性的培训和考核方法。在教师示范督导, 实习医生互查的基础上,增加了真实病人的实地演练,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次临床技能操作完毕,要求实习医师就本次操作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写心得体会,;将医德医风作为培训内容贯穿实习全过程,将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任务量化到各科室,以出科考试为载体,对训练项目进行严格考核,通过保证培训时间和质量使实习医师临床基本技能真正得到提高。

第三,科学组织,严格管理。

篇7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意为“明确、明智、审慎地应用最佳证据做出临床决策的方法”,也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疾病分析和诊断模式以及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中。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传统的显微镜下诊断模式转向临床-病理-免疫-分子结合以及个体化的诊断模式。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认真、明智地使用现有的能够掌握到的最佳证据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目前,临床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数量较少,毕业去向相比于学术学位及临床的研究生,更易进入各地大医院病理科,而医院选择病理学研究生时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这显然对以往缺乏病理专业系统培训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贯穿到临床病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是培养能够紧跟时代要求、最大限度适应临床需求的病理学研究生的关键。

1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是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实践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含义为遵循证据的医学,也就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制订最佳的诊治措施。病理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各级医院存在病例数快速增长、病理医师培训制度缺乏、临床和病理沟通不畅、优秀技术员缺乏等因素,造成病理诊断的风险性越来越高,过去单纯光镜下依赖经验的诊断带有过多的主观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病理医生间诊断的重复性较差,例如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宫颈或乳腺原位癌是否有早期浸润等问题,不同的病理医生依据主观经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诊断。因此,教会学生树立循证医学的观念,寻找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我们现在处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专业学习中,努力跟上病理发展的前沿,具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思维,教会学生使用发达的网络系统协助诊断,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也非常重要。例如,带教教师诊断的少见疾病,学生会运用网络搜索最新的文献报道,并且能够提出更加支持诊断的新的辅助诊断方法,这样的研究生更适应时代的需求。从就业角度来说,病理医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专业环境和培养周期,至少需要4~5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独立承担部分诊断工作,因此,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尽量缩短培养周期,减少培训成本,要求应聘对象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经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循证医学,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较全面地熟悉病理临床技能是至关重要的[2]。

2循证医学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EBM实践包括5个方面:(1)提出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高效率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3)严格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评价结果用于临床实践;(5)对开展的临床实践做出效果评价。顺应这些实践准则,我们尝试对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

2.1教学内容改变

篇8

临床妇产科教学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妇产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基层妇产科医师的临床培训工作。对以往来我院进修的基层医师调查数据显示,其特点大都是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临床实际操作不够规范,专业文化程度、工作时间长短差异较大,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及能力也参差不齐。虽然进修医师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但一般来说,他们对进修学习都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希望多参与医疗临床实践,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如何针对学员的基础水平并结合我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在卫生部颁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在基层妇产科医师临床培训中的教学水平,是从事基层医师培训的专业医生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以往妇产科学教学方法,如传统的大课堂讲授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法、临床演示模拟器材教学法、病案启发式教学法等,哪些更适合基层医师的临床培训、如何根据基层医师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培训医师所必须用心思考并努力实践的课题。下面就谈谈我在基层医师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注重临床基础理论培训及个性化特色培养

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强的临床学科,妇产科学也是一门医疗风险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基层医院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基层进修医师对进修培训大都体现出浓厚的专业兴趣,他们对待临床工作也非常认真努力。针对基层进修医师大都理论水平较低、接待病员时思路不清、病情变化后不知所措等特点,我们的经验是首先选用具有高级职称、理论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医师作为带教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利用小课堂授课方式,定期轮流为她们集中进行专题基础理论的教授;其次,利用每日常规的上级医师查房、定期的主任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一系列的制度,精心挑选比较合适教学的病例,详细地讲解该病例的诊断要点、诊治原则、病因病理、疗效观察及病情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予基层进修医师以帮助;再次,利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提出疑难病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系统,通过查阅文献获得所需答案,并进行总结和撰写相关科研论文,全方位、立体式地尽最大努力提升他们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

除了下大力气提升他们的医疗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外,我科还针对进修医师不同的工作经历、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其大致分为如下3种类型:(1)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医师,在原单位临床经验少,不能独立开展临床工作;(2)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基本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在原单位能独立开展部分临床工作;(3)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原单位工作时间长,有一定的资历,能独立诊治各种妇产科常见疾病。对于第一类进修医师,主要通过低年资医师病房轮转制度来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治,掌握低中难度的手术操作。对于第二类医师,主要通过日常临床实践中规范他们在常见病种诊疗中的手术操作,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疗和手术,并对少见病种、疑难病种高难度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第三类医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考评后,可以在上级医师的监督下独立值班,管理一定数量的病床,在一些常见手术中参与或主刀。总之,大原则就是严格考评其临床能力,根据其临床工作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尽量做到对每一位进修医师的因材施教。

2 注重医疗临床认知的纠偏与重塑

基层医师由于一般工作、生活在县乡一级的卫生医疗机构,对医疗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手术是否过关的问题上,认为熟练的手术技巧就是一个优秀医师所具有的一切。这些基层医师不乏手术水平很高的进修者,但充其量也只是个手术匠而已。由于他们对妇产科疾病的并发症、合并症、综合征缺乏深入细致的认识和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些诸如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难产的处理、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严重感染休克等风险大的病种不加重视,导致这些疾病的处理不够到位,经常埋下医疗事故的隐患。因此,带教老师在不断强化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制定和完成临床工作程序的量化标准外,还需要不断强调手术从来就不是妇产科学的全部,而对疾病的科学诊治思路、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前指证的把握、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都是一名优秀医师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此外,由于患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纠纷也呈上升的势头,所以对医疗事故的分析和学习就变得非常的重要。通过学习,要让基层医师从医疗纠纷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加深他们对医患沟通解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学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3 注重培训医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3.1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

一个合格的妇产科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我本人在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很注重自己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巩固,不断学习新版印刷的妇产科教科书,时常注意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间的交流,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学习国外文献知识。理论知识需要临床工作来验证和加深印象,临床医疗实践也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作为指导。所谓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绝不仅仅是知道、了解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随时地提取和应用它们为病患服务。在对基层医师的培训过程中,他们所提出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那一点点,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述能力外,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无疑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还要能够使他们明白的掌握所学知识,所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生动的事实举例表达清楚,使得她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3.2 要形成自己生动形象的鲜明教学风格

基层医师大多都接受过临床医学的理论教育,更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只是可能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不够规范,对疑难病症的处理缺乏经验。在给她们进行培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还要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授予大家,与单纯的医学生授课有所不同,在于深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可能存在病人疾病发生率及疾病种类不同,针对不同地区

的疾病特点予以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基层医师应该掌握当地多发疾病的诊疗常规及特殊情况的应对。在教学课堂要有大量的互动,深入了解她们的需求和薄弱环节,通过讨论、提问、争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基层医师的需求,有时可能还要有具体实例、病历分析,还有以往经验的探讨等等,甚至有时还要强调语言表达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3 注重激发、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基层医师的临床工作可能很单纯。对单一疾病的处理非常熟悉,甚至很在行,但是对复杂疾病的处理,就缺乏经验,在讲解了疾病的病生理基础上,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最终讲到治疗方案。另外临床操作往往沿袭以往的当地的传统的方法,不够规范,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不建议再使用的方法,对于这些情况要有针对性一一解决,举例说明老方法的不可取之处、新方法的优势等。可能有时要把使用的器械、流程、用实物的形式很生动的呈现在学员面前,借鉴国外的方法,进行workshop的使用,来进一步激发学员的积极性,用手把手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实践技能。

3.4 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兼具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多元化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确保基层医师有效地获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示教是非常必要的。其中PBL教学、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参与式教学方法、电教多媒体技术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多元化教学具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基层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等诸多优点。

实践表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入将有助于妇产科示教课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能有效地调动基层医师的学习热情,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十分有益于基层医师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5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起点,妇产科医生要在认真阅读妇产科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的最新专业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通过利用网络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方法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和最新资料,打牢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总之,为提高基层医师的专业能力,要在提高自身妇产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强化基层医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发挥学习主动性,坚持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国内和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从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林,辛晓燕,陈必良,浅谈妇产科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65-967

2 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0,(8):25-28

3 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1999,(2):23-24

篇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生、治疗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进行医患沟通显得愈加重要。由于临床教学大多注重专业知识培训,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关注不够,以致医学生临床工作后难以适应医疗工作,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1]。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要有高超的诊疗技术,而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应特别注意加强和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笔者根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和多年的外科临床教学经验,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影响医患沟通的相关因素

1.1 患者方面 首先,医患沟通时,患者大多期望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又通过医生的检查和判断,以验证自己的病史,以此判断医生医术的高低。以致不能在诊治过程中和医生很好配合。其次,医患沟通时患者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大多数医生习惯于扮演主动角色,采取“问答式”交谈,使医患之间的交流受到一定限制。第三,由于医学是探索性科学,在现行环境下仍有相应的局限性,医疗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患者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影响医患沟通,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误解。第四,随着社会发展,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消费观念引发的医疗纠纷明显增多,以致医学生与患者很难有良好的沟通。

1.2 医生方面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近些年医疗纠纷的增多,导致一些临床医生害怕出现医疗纠纷,不愿放手让实习学生锻炼,使学生缺乏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的机会。少数临床医生责任心不强,对待患者不够耐心、细致,与患者的交流不足,也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

1.3 学生方面 由于目前就业困难,竞争激烈,有部分医学生忙于考研深造,对临床实习不重视,走过场,不认真询问病史,不仔细查体,从而阻挠了医患沟通。态度不够端正,不注意倾听患者的谈话,缺乏沟通技巧,对患者的提问缺乏耐心,查体不全面,不注意患者隐私方面的保护等是医学生与患者沟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平时的临床教学中,发现有一些医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经验,不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不善于学习;缺乏爱心,讲话没有艺术性,不会处理医患关系,无形中对患者造成伤害;不考虑患者的心态和生活的社会环境,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复杂,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密不可分。因此,在临床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同时要重视人文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不仅要学会行医,更要学会做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能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早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它要求将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交叉结合,改变既往医学教育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视心理和社会知识培养的缺点,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将患者看做是社会的人,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角度来看待人类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与作用,从“以疾病为中心”转换成“以患者为中心”[2]。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能让学生尽早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更好的适应临床医学的要求,尽早融入医疗工作中。

2.3 适应医学教育趋势的需要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医生,而高素质的医生不仅要掌握广博的医学知识、理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能力,处理好患者的情绪能力以及医患交流沟通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构成一名医生应当具备的完整规范的医疗行为。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除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外,同时应不断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综合素质[3,4]。因此,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应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3 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

3.1 大力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 临床教师不但要重视本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还要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足够重视;要实施问题教学,要培养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高素质的教师[5]。首先要大力增强临床医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积极性,使教学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其次,加强临床教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院内和院外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第三,建立临床教师淘汰机制,通过严格的教学评估,对不称职的教师取消教学资格。临床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其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仁爱之心,与患者交流的方式、方法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2 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临床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实际处境,体会患者的难处,无形中就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医患交流就容易进行沟通,不易产生误解。将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预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诊疗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反应和不利因素及时、详细做出解释,可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3 要求学生加强个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形象 衣冠整齐、言谈得体,举止大方,展示出一名医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和职业形象,既是对工作和同事的尊重,也是对患者的尊重。良好的自我形象既能增加个人的自信心,工作时心情愉快,也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有助于医患双方进行交流沟通。

3.4 指导教育学生掌握语言沟通技巧 关心体贴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询问和不厌其烦的解释病情,可以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工作中要注意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说话、动作的方式,对患者尽量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和安慰性语言,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理解能力、性格爱好、知识水平等选用不同的话语表达,从而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从而收集到真实可靠的病史资料,进行针对性地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3.5 要求学生努力倾听患者诉说 善于倾听对方的叙述,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信息,有利于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倾听患者谈话时要身体稍稍前倾,双目注视着对方,神情专注,这样可以向患者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很重视对方,正在认真听取对方的述说。这样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要做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要有体贴周到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及对治疗的情绪反应。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但会看病,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疗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要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许峰,卢仲毅,王兴勇,等.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J].西部医学,2004,16(1):91-92.

[2] 李光.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7.

[3] 孔宪炳.外科实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67-771.

篇1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19-02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1],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准确表现病人的临床问题并且能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正常或者病人。他们既可模拟病人,也可经过培训后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记录并加以评估,同时可以将评估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他们可以是有或无某些阳性体征的病人,也可以是健康人。Barrows于1968年率先报道了“医学教学中的模拟病人”[2],美国于2004年首次在美国医师执照考试中应用,目前这项技术已愈来愈广泛地被美国、加拿大及其他欧美国家的医学院校用于医学专业教育、评估和研究。

1 国内外SP的应用情况

1.1 SP在国外的应用。

1968年,美国人巴若斯首先提出SP的概念,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率先开始SP的培训与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已有70%的医学院校不同程度使用了SP,加拿大、美国及日本等国也已经或即将在医师执照考试中的临床技能测验部分使用SP,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简称OSCE)[3],要求考生参加多个站点的考试,在每一个程序站点中,要求学生采集病史或/和体格检查或完成其他任务,SP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真正病人的种种不便,增强了其实际操作性。

1.2 SP在国内的应用。

国内最早SP的培训和应用,是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的支持下,于1992年由华西医科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共同进行的。近年来,国内又有一批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SP的招聘、培训和应用工作,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等。但由于我国医学院校多为5年制,学制短,学生多、SP需要量大,招募职业SP需大量经费投入,使多数医学院校难以开展,其中经费问题是制约SP在我国推广普及的重要因素[2]。

2 SP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1 诊断学教学。

SP主要用于诊断学教学中的问诊、体格检查的教学与培训。SP模拟真实病人看病时的情境,依照剧本要求来扮演病人,模仿病人的表情、动作、情绪及主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对学生的问诊行为进行监督,不仅可评价其问诊内容,还可评价其问诊技巧;在体格检查时,学生会对SP进行全身或局部的查体,SP根据自己被检查的感觉来判断学生的手法、查体的内容及顺序是否正确,作出客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诊断学的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充足的机会锻炼视、触、扣、听的临床技能并及时得到评价和提高。学生面对SP进行相关检查时,不涉及伦理问题,可以更专注于能力的学习掌握而不必担心医患关系的问题。

2.2 临床案例教学。

内、外、妇、儿科实习及见习受医院病人收治量、病种以及发病季节等因素的限制,难以让学生全部遇到大纲所规定必须掌握的病例,此时采用临床模拟病例教学,由临床专家、教师设计典型临床案例,展现病例的临床特征和特点,使学生更接近临床实际过程,并对SP进行症状、体征训练和剧本模拟训练,让SP扮演某种疾病的病人,学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讨论,把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融会贯通。此方法不仅可以弥补临床实习及见习中病例不足的缺陷,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2.3 临床医学生实习前后的强化训练。

医学生要提高病史采集能力和检体手法水平必须要经过多次训练,运用SP可以保护病人资源,维护病人的权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使医学生能用换位思维方式同情和理解病人;SP可以让医学生有反复操作和反馈的机会,提高医学生的检体手技水平,缓和与病人的紧张关系,避免医患纠纷;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综合能力,强化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使有效的临床实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医学生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SP在临床技能考核评估中的应用

篇11

中医养生业,已经经历二十年风雨,各种保健品、理疗仪、健康疗法等,被一再炒作,无数消费者和创业者深受其害。经过几十年的教训,消费者和创业者也由最初的盲目期,慢慢转变为理性期。

毋庸置疑!中医养生行业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效果说话。那些被不良医院和养生机构弄得心灰意冷的患者,太需要掌握真正中医技术的人为他们解除病痛了。创业者更迫切地希望能学到正宗过硬的中医技术,来做大健康事业,实现创业梦想。

厚德医院康复科的钟医生,从小爱好传统文化及传统中医,曾四海寻师,拜师访友。他先后拜多名武术、易学、民间中医、佛道高人为师,为道家弟子,全真龙门派二十一代道医传人,深得传统中医与道医养生真谛。钟医生足迹遍布东西南北十几个省,并在四川等地道观及上海、深圳、赣州等地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多年,擅长治疗各类疼痛及疑难杂症,受益者遍布全国各地,深受患者赞誉。其针灸具有一针见效,针针有效的神奇特色。现为赣州厚德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为将真正的中医技术发扬光大,为中医正本清源,特面向全国培训技术。

钟医生想告诉创业者:选项创业,加盟什么品牌的养生馆、什么疗法技术、什么膏药产品等项目,均不如参加正统中医真传技术培训。因为那些项目均是中医里的一点皮毛而已,不如自己掌握中医真传技术,不受制于人,不再上当受骗,还可自由开发各种中医养生项目。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开了养生馆、美容院,但治疗效果不佳、经营不善,或想更上一层楼的经营者,也可参加培训。

正统中医真传技术包括:针灸、刺血、刮痧、拔罐、点穴推拿、中药外敷、雷火通络液等系列传统疗法技术,及中医知识、辨证精髓、部分中医秘方等。钟医生所传授的中医真传技术,对很多疾病尤其是各种疼痛,如风湿关节炎、头痛、牙痛、面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痛、足跟痛、胃痛、腹痛、胁痛、乳腺炎、痛经等各种痛证效果立竿见影,当场见效,而且疗效稳定。同时,真传技术还可治疗很多疑难杂症、亚健康调理、中医养生美容等。

中医技术培训:学期30天,不熟练可以免费再学,学费8800元。贫困者可申请先交4800元,余下费用1-2年内付清。每月1-3日开班,为保证学习效果,每期限额8名。

技术优势:钟医生保证所传技术效果,远远超出外面大部分医院和各类养生加盟、理疗机构。为让每位学员登堂入室、少走弯路、受益终身,故不分什么班,全部倾其所能,倾囊相授。如要像社会上那些加盟培训一样,那本培训内容可以分几十个班,每班几千的话,可以收几十万元。钟医生所授中医技术项目已经相当全面,学员参加培训后无需再参加其它任何项目学习了,也不用再去寻找什么秘方了。而且学员可以在钟医生所在医院康复科临床实践,这是一般培训机构无法做到的。

另外,钟医生还可协助学员办理按摩师,康复理疗师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

地址:1、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温州街D49号顺康养生堂

2、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厚德路厚德医院康复科

手机:13387973191

QQ:823638801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12年7月―2015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超声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6名影像专业的住培医师,按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和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两组人员年龄分别为(26.92±1.08)岁和(26.90±1.19)岁,男性16名,女性30名,均为研究生学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2 教学方法

将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该科轮转的20名住培医师归为传统教学组,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该科轮转的26名住培医师归为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住培医师入科后进行入科宣教和入科考试,由科秘书统一排班,在科室7个诊室轮转,然后随机由不同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边操作边讲解,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上机操作和夜间值班,按时参加每周一次的科室业务学习,出科前参加出科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接受入科宣教和入科考试后,有科秘书安排固定的带教老师,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结合该科疾病特征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典型案例的PPT交流汇报,练习妇产超声诊断思维方法,出科前参加出科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

1.3 培训后理论考试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和操作技能考核(满分100分)。理论考试两组均从计算机题库中随机选题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要求独立上机操作并书写规范报告单20份,现场再由考核老师复查患者,评估学生的操作及测量手法规范,报告单描述规范,诊断客观合理,漏误诊情况,整个诊疗过程要包括询问病史和必要的鉴别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P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规培医师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组的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临床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传统医学的教学模式是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而规培生的临床教学可以起到有效的衔接作用,使医学生正真转变成临床医师,以适应现代医疗的需要。在规培生的临床教学中教会学生在面对疾病时应该如何考虑,如何处理,强调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注重临床思维的训练,是实现基础-临床的衔接和转变,行之有效的途径。

临床思维一般是指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各种疾病的具体认识,并按照这一认识指导医疗活动的思考过程。深入研究临床思维,有益于医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减少误诊和误治,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那么我们在规培生的妇产超声临床教学中如何认识临床思维能力及如何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呢?

3.1 培养规培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其他影像手段无法替代的参考价值,如何出具一份无限接近患者盆腔真实情况的超声报告单,是作为一个妇产超声诊断医师职业生涯一直需要修炼的能力,培养超声诊断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是达到这一愿景的有效方法途径。为什么有些超声医师手中的探头可以扫查出病灶,而有些医师做不到,这虽然与各自掌握的基本操作技巧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临床思维能力运用的差别。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妇产超声诊断临床教学中不断地告诉学生,只有想到这个患者有可能是什么疾病或者什么病理过程,你接下来的超声扫查才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主动的、有目的去发现一些影像,帮助你证实或排除最初的假设,有利于做出更合理的超声诊断。

3.2 妇产超声诊断临床思维训练

(1)询问病史很重要。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月经史,生育史,前次超声检查结果以及其他影像手段检查结果,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前期接受治疗的疗效情况。例如妇科各种疾病常见症状主要有阴道出血、白带异常、急性或慢性下腹痛、下腹部肿块、闭经、外阴瘙痒和不育,那么一个育龄期妇女出现停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论伴或不伴腹痛,妇产超声医师均需考虑到异位妊娠的可能性,有意识地探查宫腔和双侧附件区是否存在妊娠囊情况,这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十分必要。当然,女性盆腔除了生殖系统外,还有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了解这些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症状也有利于妇产超声的鉴别诊断。

(2)充分认识影像的不同是基于病理改变的不同,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病理组成却有着相似的超声影像。这就是在妇产超声诊断中存在着丰富的同图不同病、同病不同图的影像特点。以畸胎瘤为例,由于瘤组织包含毛发、脂肪、骨骼等成分的多少不同而呈现多种影像特征:“瀑布征、面团征、脂液分层征、星花征”等;而对于有便秘病史的患者,粪块的回声与畸胎瘤的“星花征”影像十分相似。

(3) 充分认识妇产科疾病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这一特点在妇产超声的临床诊断中极为突出。这是因为卵巢、子宫腔内膜均受雌激素水平的调节,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例如子宫内膜在月经增生早期呈“三线型”,而在月经的分泌期呈“强回声型”。同样这种动态变化在产科则更为突出,这是由于胎儿及其附属物随孕程和产程的进展发生变化。

(4)重视超声诊断结果的跟踪随访。对医学影像生来说经常阅读临床病案资料包括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对提高疾病的超声影像认识和出具更加客观准确的超声报告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误诊漏诊及罕见病例,要通过阅读文献和专业书籍重新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包括该病的解剖胚胎学、发病机理、流行病学、病理分型、临床症状及治疗、超声典型影像特征及其他影像学手段特征、疾病预后转归、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最好能将上述内容做成PPT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一起分析漏误诊原因。

(5)超声诊断线索或超声分析思维方法的传授。关于这一点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而且需要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功底,才可以做到,不同的疾病略有不同。虽然对于规培生来说,由于时间短、上手操作的机会少、理论知识尚不完善、经验欠缺等因素,一开始全面掌握妇产超声所有疾病的诊断策略很难,但是先从临床常见病、尤其是夜间急腹症的超声分析思维方法学习开始,是很有必要的。简单举例:探查到患者左附件区低回声病灶,第一步要做的是进一步判断病灶的来源即解剖定位:左侧卵巢、左侧输卵管、子宫左侧壁、还有少见情况如来源于韧带、后腹膜、其他系统(消化道、泌尿道)等,问题解决以后;第二步鉴别诊断包括判断物理性质:假如上面的病灶是来源于子宫左侧壁肌层,那么你需要一一考虑都有哪些可能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型)、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子宫畸形、滋养细胞病变等子宫肌层病变。这一步需要调动所有的知识信息储备包括不同疾病或病理改变的超声影像特征、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前期的询问病史,通过仔细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回声,判断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混合性,并进一步判断可能的疾病是什么。这个例子是给大家展示了思维过程即超声分析思维方法,只有思维过程合理、正确,诊断才会准确无误。做到以上两步一份客观的诊断报告就基本呈现了,至于良恶性及病理性质的判断需要慎重和更多的经验积累。

篇13

现有员工1 206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96名,其中正、副主任医师、教授138名,享受政府津贴5名,四平市名医22名,硕士研究生及在读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75名。 拥有48个临床科室,21个临床中心,每年担负着四平医学院、延边大学医学部、北华大学医学部、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100余名医疗、护理学生的教学和培养任务,10余年来,我院共承担了1 000余名学生的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与临床工作。

1 教学指导思想与定位

我院是一所基层医院,坚持医疗服务基础的同时,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缺乏教学经验,及医学知识的更新的飞速,在带教工作中通过教学相长,培养临床人员系统的理论知识,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培养一批合格的医学人才。

2 举措

2.1 正确处理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在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 ,院领导、科室重视教学,每年6月在接收实习生进院前,科教科提出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举行例会或下科室研究教学工作,选拔一批热心教学工作、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生作为带教老师、制定临床实习考核细则,实习生职业道德要求、实习生职责等。将教学工作作为医院常态运行的工作之一。

2.2 建立教学组织管理体系 在主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科教科长全面负责医院的教学工作,科室主任、护士长

负责本科室的具体教学工作,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3 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3.1 临床能力培养的要求 根据临床实纲的要求,我们把培养临床能力贯穿于临床教学阶段的始终,在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注重将诊断学知识、专业课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提高问诊水平,掌握正确检查方法,学会阅读各种检查结果,学会诊断和观察处理患者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 通过亲自接管患者、书写病历、病例讨论,使本学科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临床能力。

3.2 临床护理的培养能力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功能性被动护理,而是用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及程序进行护理工作。护理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为目标,达到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士对护理对象的生理状况 、心理、社会因素做出全面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并深入分析相关因素、症状、体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健康教育,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其护理学的科学内涵已远远超过传统的护理模式,我们要求每一位实习护士掌握一位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护理程序。

3.3 教学内容 根据疾病谱发生的变化,对于常见病及多发病作为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如:心脑血管病。每位学生出科前均经过专科考试,成绩作为实成绩的一部分。课程考试采用多选题和病例分析2种题型,即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病例分析涉及到影像或心电检查,则给出影像或心电资料,同时考核了学生阅片或阅读心电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护理考试不仅进行操作考试部分,而且进行护理病历书写等考核。

4 监督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