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泌尿外科医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泌尿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居多。近20年来,我国的泌尿外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诊治技术在我国的许多医院都已经大规模的开展,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并且通过各种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泌尿外科技术水平来看已经与世界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有关泌尿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研究较少。现就我院泌尿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研究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 泌尿外科手术前患者的状态及注意事项
经过对多名需要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的观察来看,他们在手术前夕都会出现焦虑情绪。因为无论是谁在预感将要发生某些危险或不利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内心中产生紧张和不安,而这些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正好是处于面对即将自身受到创伤的情况,有压力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在这一时期自尊往往占据更大比例,因为每个人都想受到平等珍视和尊重,如果长期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患者往往就会开始抑郁、社交焦虑以及疏离[1]。所以,在泌尿外科手术前,必须要重视患者这些普遍出现的情绪,并且需要给予相应的回应和消除的方法,而作为医务人员在这方面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作为一种社会支持载体的我们不仅要为手术患者提供物质与信息,还要重点注意精神上的帮助,这不仅包括医务人员具有权威性的安抚的话以及行为上的帮助,还需要交代病人的家属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这样不仅可以使消极情感得到抑制,还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让患者一直保持愉悦的心情来迎接手术。
2 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状态及注意事项
手术后的患者往往对手术的结果的好坏总是持有执着的想象和期待,所以这更需要医务人员的安抚和解释,这就需要在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并且传达自己的关心以及美好祝愿;而其情绪上都会相对比较亢奋,不同于术前的焦虑,但是这种情绪更加难以控制,而且术后的患者身体都会相对虚弱很多,所以对于情绪和身体症状的变化,需要时刻的注意,对于患者不适的情况需给予及时的解救,除此之外,适当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措施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2]。
3 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教学研究
经过上述对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患者状态和各种注意事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手术前后需要医师和护士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而这些则是需要在医师或者护士还是医学生的时候就应该切实了解并能够真正实践的,所以,换言之这就是对于教学成果的一种考验,下面我们就泌尿外科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来探讨一下对教学的研究:①教育护理人员对“人本”观念的了解和认识。这一条主要针对泌尿外科手术前患者出现的不安情绪所提出来的对策,只有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然后直接或间接的安抚患者的情绪,同时这也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主动地讲解有关的内容和问题, 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和传授技能,使其服务最终达到人性化、个性化,为后来的手术做好准备、以及术后的护理奠定积极的基础。②专业知识理论的严格培训。这种方法相当于对于理论专业知识的考核,这种方法可以切实有效地测评出每位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根据不同层次的划分,可以制定不同的培训指标和方法,这样的培训更具备针对性,也能明确筛选出各种情况下最合适人选,能够适才而定,那么所获得的效果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而且这种方法可使阶段性护理的目标更加明确, 避免因护士年资浅、经验不足而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从而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③精益求精的临床实践。无论哪一种专业,理论和实际的操作实际上都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就医学上来讲,对于实践的要求也是更加严格的[3]。临床实践这一操作的进行主要是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对患者的关注,以及患者不适的情况需给予及时的解救而提出来的,这可以有效防止并及时解决患者的健康要求,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又一有力保障。④为护理人员的交流搭建平台。就医院来说护理人员的比重都是相对较多的,这也是与其起到的作用成正比关系的,然而不同部门的人员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也就大不相同,而遇到某些没有经历过的突发状况的时候往往无据可循,所以见了一个专门的护理人员的交流平台则是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各自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对于自己实践经验方面也是一种积累与充实。
总而言之,泌尿外科手术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而且多数都是对于护理人员的各种考验,而对于这些医学生的教学方面就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无论是理论知识、技术水平,还是临床的实践上,都需要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治疗或者护理中发挥最好的水平,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更有效的是提高患者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26-01 泌尿外科学习是医学类中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桥梁,通过深入学习能够让他们理解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他们临床思维的能力,推动中职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变为临床思维,为他们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 目前中职学生泌尿外科学习存在的问题
泌尿外科的学习是中职学生临床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就是培养临床思维以及应用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相联系。随着医疗技术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大环境转变,泌尿外科一方面从大外科当中独立出来,同时还有继续细化的趋向。因此中职学生在泌尿外科的学习过程中,也应当根据疾病临床的特征,顺应当前的医学改革潮流。但是目前中职学生在泌尿外科的学习过程当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还比较陈旧,同时缺乏临床见习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在学习方法方面,中职学生泌尿外科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长期以来中职学生的泌尿外科学习都采用填鸭式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老师不断进行讲解,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刚刚接触到临床见习,对泌尿外科比较陌生,因此很难理解并掌握教授的内容,更枉谈灵活运用。对我国中职学生而言,泌尿外科学习是外科见习的组成分,根据各个院校不同的安排,时间在3d~1周之间。在学习过程当中,中职学生被分成小组到泌尿外科,由指定的讲师专门带教,学习内容包括随科查房以及阅览病例等等,有时候还会观摩泌尿科的常规操作,例如膀胱镜检查等。由于带教老师的数量有限,因此难以为中职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并且学习的时间较短,难以掌握泌尿外科的临床知识。
2 改进中职学生泌尿外科学习质量的对策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学生的泌尿外科学习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时因为泌尿外科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比较抽象,仅仅口述中职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有着图文并茂的优点,更能够形象直观地将泌尿系统展现出来,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动态过程,这样就能够帮助中职学生理解泌尿系统中的抽象医学概念。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比较大,中职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泌尿外科的学习过程中,专科检查可以说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让中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学模具进行逐步的演示以及讲解,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使中职学生对泌尿系统解剖结构以及指诊等操作步骤了然于胸。
2.2 重视临床能力学习: 中职学生在泌尿外科的学习过程当中要重视培养他们的临床能力。在学习之前,教师就应当与病房联系从而找到典型的病例。可以先让中职学生来咨询病人的病史等方面的情况,教师则为他们提供检查的结果,中职学生在讨论之后提出自己的诊断依据,然后进行鉴别诊断并提出后续的诊治方法,最后教师来总结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思路,同时点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中职学生纠正诊断过程中的不足,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能改善中职学生临床能力。在临床能力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教授他们插导尿管、换药拆线以及拔引流管等具体操作,同时让中职学生亲自操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中职学生参观膀胱镜的体外震波碎石等方面的操作,这样一来就方便中职学生在临床实习的时候迅速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
2.3 应用PBL教学法: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而学习的模式,由精神病教授Barrows提出,可以说是同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大相迥异的新型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的核心高度重视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为引导来进行小组讨论。就中职学生的泌尿外科学习而言,PBL教学法应用前景非常乐观。在泌尿外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一周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给中职学生发送病例资料,并且提出泌尿外科相关的一些问题,让中职学生根据问题自己从期刊、书籍以及网络工具等渠道来查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临床见习开始前放映泌尿系统的影像并交代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时刻向中职学生灌输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鼓励他们多与病人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引导中职学生进行前列腺增生以及肿瘤病史方面资料的收集,然后以小组问单位来进行针对这些材料进行讨论,从中挑选出那些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中职学生的亦或要反复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中职学生也仍然可以继续提问,由同学或者老师进行。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讨论方向,确保中职学生的讨论围绕泌尿外科这一主题,逐步引导他们用学习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中职学生的临床思维。
临床实习可以说是医学中职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他们仅仅是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以及效果都不够理想,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不到锻炼,只有改革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质量,才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掌握泌尿外科的相关理论以及临床操作,从而充分利用其所学的知识来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刚,唐伟.提高泌尿外科进修生临床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探索,2011,12(3):56-58.
[2] 卓文利,靳风烁,李黔生.多媒体技术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16(10):87-88.
【中图分类号】 R6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77-01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外科手术的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侵入性操作也日益增多,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菌的广泛存在,使得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1-2]。在众多科室中,泌尿外科是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3],该领域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约为2.23%~8.33%[4-7]。而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如果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伤口的愈合,甚至生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其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8-10]。因此,关于泌尿外科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此类报道所见甚少,四川省尤甚。本研究对1998年1月~2011年2月对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1998年1月~2011年2月对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泌尿外科疾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鞘膜积液、前列腺癌、肾肿瘤等;男性115例,女性38例;年龄18~87岁,平均(56.56±13.45)岁。另外,根据科室统计记录计算出同期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2145人。
1.2方法
根据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后院内感染登记表阅相关病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病例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立诊断。观察组研究对象为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而对照组为泌尿外科手术后未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c2检验及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检验水准c=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泌尿外科院内感染发生率
在2145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153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13%,其中,2个部位感染患者为7例,3个及3个以上不为感染为1例。
2.2不同特征泌尿外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60岁年龄段患者与其他两个年龄段患者相比,医院感染发生例数有明显的增加(P>0.05);留置导管的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留置导管的时间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存在正相关)。
表1不同特征泌尿外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2145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153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13%;≥60岁年龄段患者与其他两个年龄段患者相比,医院感染发生有明显的增加(P>0.05)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4-7]。
本研究还发现:留置导管的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且经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发现,留置导管的时间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存在正相关。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留置导管的适应症,尽可能的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同时,应该注意切口及留置导管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莫春,梁海燕.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医学信息,2011,24(3):1848-1850.
[2] 周素兰,鲍亚萍,洪霞,等.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1590-1593.
[3] 何志娟.77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66-767.
[4] 张梦华.7882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684-1685.
[5] 朱欢.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当代医学,2010,16(3):194- 195.
[6] 李铁钢.引起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1,17(8):8-9.
[7] 张光明,王涛,孙磊,郭海峰.泌尿外科术后院内感染83例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466.
就是这样一位老百姓听起来特别“高级”的专家,在周围熟悉的人眼里,却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拥有“侠胆柔肠”的性情中人。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至今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2008年孙颖浩在参加抗震救灾的时候,在灾区四川茂县发现一个身患严重脊柱结核加脊柱后凸的羌族小女孩,她的背部呈100度弯曲畸形,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有瘫痪或生命危险。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一度束手无策,医院可以提供手术技术,但是需要的经费巨大。
后来孙颖浩派人把她从灾区接到上海,并且联系了李连杰“壹基金”的周惟彦女士,筹集了30万元,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为她成功实施了脊柱侧弯手术。现在这个小女孩复查结果一切正常,腰直了,人也更漂亮了。
回想起当时准备手术的情景,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如果手术做坏了怎么办?”孙颖浩笑称:“当时我都想好了,我跟一个朋友说,如果手术做坏了,就让小女孩的爸爸到他的公司工作,以后我们负责他们一辈子”。能勇于承担这样的后果,这是何等博爱的胸怀。
问起他做这些事情的缘由,他缓缓说道:“我想我们做医生的,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还要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一起努力可以使这个社会充满关心和关爱。”想必,这就是他这样的“性情中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本期《家庭用药》杂志对孙校长进行了专访,为读者展现这位国内泌尿外科领域领军级专家的风采。
记者:您作为国内泌尿外科领军级人物,老百姓在仰望您的同时,对您个人的经历也非常感兴趣。能谈谈您为什么学医吗?您又是因何与泌尿外科结缘?
孙颖浩:我1961年出生在福州的一个军人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山东人,都在部队从事医药领域的工作,我从小也是在医院长大,和医疗工作可以说是有先天的“缘”吧。
当时我选择泌尿外科,主要还是因为马永江教授。马永江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泌尿外科专家,是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国家一级教授。读本科的时候我就非常仰慕他,因此我来到上海长海医院以后,就选择了泌尿外科,投入了马教授的门下。在泌尿外科领域,郑家富、钱松溪等前辈也给了我非常多的教导,使我受益至今。
记者:作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您率领课题组,发现了两个新的中国人群特异易感基因位点,揭示了前列腺癌种族差异的遗传学基础。这是在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对中国人前列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样一项研究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什么?
孙颖浩:前列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种族差异最大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群和欧美人群之间,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差异与其遗传学基础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对于其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我们并不清楚,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兴趣和目标所在。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前列腺癌的2个新风险相关位点,这有助于帮助我们揭示前列腺癌种族差异的遗传学基础,也是我国前列腺癌研究的历史性突破。
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预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打下基础,将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准确预测,也将有助于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诊率。同时我们在研究当中获得的海量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探索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标志物,事实上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异性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标物,包括血浆和尿液里的长链非编码RNA,尿液当中的融合基因等,在中国人群中有非常好的诊断效果,有的已经应用到临床并写进了中国的诊断指南。
尤其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有的诊断都是为指导临床治疗服务的。前列腺癌,可以像乌龟,一辈子趴在体内,不威胁生命;也可能像猴子,到处惹是生非,危害生命;还可能像兔子,蛰居体内,伺机而动。我们要通过这些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把这三者区分开来,避免“龟、兔、猴一把抓”而给患者造成的误诊或过度治疗。
我们的研究也为未来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新药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前列腺癌的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用药,可以帮助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我想这也是基础科学研究使普通百姓最大的受益方面吧。
记者:您在百忙的工作中,始终热心公益科普事业,请您谈谈您编著的《前列腺疾病100问》一书从出书到编写到出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书籍出版以后获得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孙颖浩:《前列腺疾病100问》最开始编写的时候,原本就是想做一本问答形式的科普书籍,但发现内容偏枯燥,而且不同篇章重复内容较多。于是我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模拟临床看病的过程,把很多患者就诊共性的问题放在一起,读者看完一个部分就像真正到临床看过一次医生一样,这样就可以尽量在固定的篇幅里把一个主题基本讲清楚。我们还结合现在新的潮流,建立起《前列腺疾病100问》的官方网站,在新版纸质书的每一页上都加入了二维码,读者可以直接扫描后进入我们的网站,阅读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将纸质书和电子移动阅读结合在一起,也是我们现在适应新的出版要求做出的新突破。
《前列腺疾病100问》这本书是很多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泌尿外科医学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本书将很多普通读者并不了解的前列腺带入了大家的视野,集中了参编专家们几十年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的感受和实践经验,针对性和指导性强,专家们将生涩的医学知识以生动、通俗的科普语言和图文并茂的问答形式展示给读者,对疾病的成因、症状及注意事项都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
这本书非常适合广大前列腺疾病患者、家属及注重自我保健的人群阅读,也适合基层泌尿外科医务人员阅读。书籍出版以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举办了多次签售、义诊、读者见面会和前列腺疾病康复患者联谊活动,目前已经出到第四版,印数超过了32万册。
记者:作为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您在学会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孙颖浩: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包括张元芳教授等很多前辈、老师们为我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很多泌尿外科同道们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我们严格做好泌尿外科专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正式成立了前列腺疾病学组、微创学组、肿瘤学组和结石学组4个学组,突出“专业化、学术化、制度化”,有力地促进了上海泌尿外科各亚专业的发展,对推进上海泌尿外科界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培养专科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我担任主任委员期间,我们鼓励上海市泌尿外科医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上海医生参加全国泌尿外科年会投稿量均居前两名,大会发言和分会场发言数量也居全国前列,上海泌尿外科在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肿瘤、机器人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尿道修复、结石的微创治疗等专题均具有较充分的话语权,同时还有多位专家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和交流,有力地展示了上海市泌尿外科的实力和学术风貌。
学会成员科研成绩斐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教育部、上海市和军队的各项奖励,发表众多SCI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和科普书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和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均获全面丰收。
我们还组织学会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和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利用平面和网络媒体,以科普书籍、文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病友和群众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科普知识,解答患者和家属的个性化问题。
我们整合了上海市泌尿外科学界的优势资源,建立起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男科分会网站,成为上海泌尿外科医师获取信息、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研协作的重要平台。
同时我们扎实推进上海市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工作,组织参加医学会组织的临床路径制定及泌尿外科技术评审工作,狠抓泌尿外科的质量建设和内涵建设,对上海市各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质控检查,使泌尿外科的各项操作更为标准和规范。
记者:可以看出,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这些年取得了众多卓越的成就,那有没有尤其自豪的事情?
孙颖浩:在学会开展的众多工作中,尤其使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带领上海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参与2008年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和2009年第30届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大会的组织工作。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也被泌尿外科学术界称为“国际腔内泌尿外科的奥林匹克”,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一次泌尿外科界的大会,有来自国外的2 000余名泌尿外科专家与会,在2009年的SIU大会有来自100余个国家的3 000余名泌尿外科医生出席本次大会。这两次会议不论在参会人数、学术组织还是社交活动的安排上均创下新记录。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泌尿外科医师的知名度,为中国泌尿外科在国际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记者:您现在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在2015年,学会会有哪些动作?
孙颖浩:在2015年我们有两件大事要办好,一是要办好将于2015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15)暨第十三届亚洲泌尿外科学术会议(UAA2015);第二是要建好一批优秀的培训基地,我是SIU(国际泌尿外科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的主席,目前我们已经有13家“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认证培训中心”,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继续办好这些培训基地对于培养优秀的泌尿外科人才,提升学术与医疗水平,同国际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48-02
医学教学的核心是掌握实践技能,医学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示教和观摩虽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但真正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则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泌尿外科临床学习过程和其他外科专业一样,都是医学生在学校基础医学理论后,要将前期学到的书本知识用于理解并解决各种有关本专业临床问题。但是由于医学科学技术及相关手术器械的专科性的快速发展,导致泌尿外科的临床学习又不同于其他外科专业。由于泌尿外科所涉及的器官大多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所以腔、内镜技术尤其普遍。传统的4人同台手术的现象很少,所以学生普遍抱怨亲自动手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的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采取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临床学习思维习惯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日益恶化的医疗环境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越来越多的指导老师不能和/或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因此学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如今医疗教学中日益突出。模仿并重现临床操作环境的模拟系统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值得重视。
一、腔内泌尿外科的特点
由于泌尿外科涉及的器官大多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借助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使腔内泌尿外科快速发展起来。手术医生通过尿道或经皮穿刺将专用器械放入泌尿器官空腔内或器官外进行手术操作,目前已从最初的仅可用于观察的膀胱镜发展到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及腹腔镜(包括后腹腔镜、单孔腹腔镜)等,近年更是出现了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逐渐取代了大多数传统的泌尿外科开放性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还可以进入传统开放手术视野难以暴露的区域如前列腺和肾上腺区域。典型的例子有传统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目前已基本被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所取代,使得患者的创伤大大减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无伤口,已然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标准。腔内泌尿外科所需相应设备主要包括各类窥镜(如膀胱镜、输尿管镜、精囊镜、经皮肾镜)、光源、摄像机、监视器、视频记录装置及手术器械组成。手术或检查时是将窥镜置人目标体腔后,利用冷光源进行照明,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并实时展现在监视器。后者可同步利用视频记录装置进行资料贮存,必要时重新播放。
二、腔内泌尿外科教学的困境
首先,传统单纯的讲授方法在腔内泌尿外科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局限性,通常学生无法理解,需要结合实践来进行讲授。但实际临床中,腔内泌尿外科一般1~2人即可完成,且助手直接参与过程较少,因此对学生而言,动手机会极少,多次旁观必然导致兴趣降低。其次,腔内泌尿外科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使得老师也极少放手学生实践。最后,即使学生在仅有的实践过程中,也多由老师手把手指导,使得学生无法充分暴露自身不足。但是,由于腔内泌尿外科所有操作过程都在显示器中显示,使得计算机模拟成为了可能。因此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腔内泌尿外科运用相对广泛。
三、计算机模拟系统特点
计算机模拟系统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产生三维空间,构建内镜操作的虚拟环境,让各位学生在各种接近临床实际操作环境下训练,操作感觉更真实,学习效果更佳。其可模拟腔内泌尿外科中的输尿管镜检查术,前列腺电切术,腹腔镜技术,经皮肾镜术等。其主要特点是能够真实再现整个手术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规范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四、计算机模拟系统在腔内泌尿外科教学中的优势
1.教学的灵活。用模拟系统进行教学最明显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按照事前设定的教学进度表安排教学。亦可灵活安排教学实践时间和实践人员。计算机模拟系统可以通过反复刺激学生的视觉,有利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最终将课堂教学提高了一个层次。
2.教学真实、可重复性。计算机模拟系统通过模拟典型的临床病例和手术环境,学生经过不断重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认知好操作技能。
3.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计算机模拟系统不以真人作为实践对象,这就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担心。在模拟系统操作过程中,若出现重大失误时,计算机能够报警提示,使操作者及时做出纠正,反复训练后,失误将逐渐减少至无。且计算机有一定的考核评分标准,通过考核的学生进入临床正式实践时,将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失误,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4.过程的可控性。计算机模拟系统可以随时在操作过程中添加一些临床问题或紧急情况,如出血,穿孔等,来考验学生应变能力。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需要插入针对性讲解和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还可以中断教学过程进行重点讲解临床上容易发生错误及并发症的节点。
5.增进教学效果。手术操作往往是外科实习学员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模拟系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学的参与。同时模拟系统可以详细地记录学生每种操作中,操作时间、操作时对组织的损伤及出血量、器械在腹腔内的使用状况等,这样,学员可以发现自己在操作中的薄弱面,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制定个体化的教学方案。利用模拟设备,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进行“操作”,争取平滑过渡到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实际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计算机模拟系统在腔内泌尿外科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真实模拟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过程,显示器可显示患者前列腺,膀胱,尿道,由学员进行前列腺电切,计算机记录出血量,切除比例,完成时间,有无切穿包膜等,并打分,从而考核学员是否掌握该技术。该模拟系统使得学员操作更规范、更专业、更熟练。其他如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及腹腔镜模拟系统也逐渐得到了开展。
六、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局限性
尽管泌尿外科的腔内操作的临床特点使得计算机模拟系统在临床教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但计算机模拟系统毕竟是一种“模拟”,其诸多优点,就是通过模拟训练是找到一种“感觉”,并不可以完全替代真正的临床操作,并要告诫学生,临床上不允许也不能“试错”。总之,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的老师一定要适应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需要,要及时和充分准备应对科技发展带给泌尿外科的临床教学带来的新挑战。计算机模拟系统为一些临床技能的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途径,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最终提升教学了质量。我们要在正确认识泌尿外科临床实践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模拟系统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耀庭.腔内泌尿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3,7(5):325-328.
[2]梁培禾,姜庆,林艳君,等.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对泌尿外科教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93-94.
[3]骆益敏,杨海晶,王林.高端计算机模拟系统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08,12(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