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篇1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定位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我国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不断攀升高峰,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据了解,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333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约有660万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其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可小觑。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指他们较难找到与其专业能力,工作期望,职业观念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甚至很多人存在毕业即失业或毕业即啃老的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按照传统观念,大学生是最不可能出现就业难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洗礼,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接触了方方面面的先进理念,理应是一个优势群体。然后现在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就业矛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计划有待改善。由于高校扩招发展过快,高校教育设施无法全面匹配,现实情况下高校只能优先保障大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设施,人均师资和人均资源不足,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此外,由于时展和知识更新较快,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及其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较大,就会出现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可能在毕业时已经市场饱和变成了冷门专业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已经老化等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现象。

(二)人力服务市场体制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公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法律体系还在发展之中,有待调整和完善,存在不正当竞争、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

(三)高校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不够显著。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一般高校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毕业实习和招聘信息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其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渠道。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情况和就业环境认识有限,对其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茫然。多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任务,对自己的个人优势和专业兴趣方向缺乏深入的了解。期望值过高、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差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就业为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忧心的话题,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供求的对接。其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商务礼仪培训和职业理念培训等,和高校的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缩短其职业磨合期以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完善人力市场体制,做到公开、明确、信息畅通。首先,各地方要建立高度统一的业务操作系统,以市场为基础,整合加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次,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常规化和规模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关注特殊就业群体,形成广泛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三)高校要做到有所变,有所为。首先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合理化设置,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要增强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了解社会现实和发展前景。再次,要使用多种手段帮助大学生就业,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可行性的职业生涯目标,发挥寒暑假实习、课余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其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

(四)鼓励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和多形式就业。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整合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对有意向有条件的大学生做好创业知识的普及,帮助他们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实现创业愿望。

(五)大学毕业生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因此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首先要学好专业课程,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有所侧重和专研。其次,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或职业意向相关的实习,加强对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再次,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和他人相处的技巧并适度推销自己。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同志在十报告中也着重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就业优先战略,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广大青少年有了更多求学深造的机会,但是每年大几百万的毕业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针对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由原来的“一考定终身”的分配制度转为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本来想给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却出现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的尴尬局面。

一、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 未就业学生人数比例较大

根据《大学周刊》报道,北京市委对北京地区的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为89.4%.经过记者的调查,发现这一数字被注入了水分。由于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追求较高的数字,高校为了达到要求,不得不在这一工作上下功夫,为了使学生拿回就业证明和就业协议,可以说十八般武艺,尽数使出,使得看红火的就业前景下暗流汹涌。如果剔除掉数据中水分,再去掉为了拿到毕业文凭而想方设法签了的协议,未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2、 大学生就业费用逐年提高

由于就业岗位相对固定,每年新增的几百万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上加难。为了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工作,专科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本科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四处奔波,频频出入各地的人才市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被浪费。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单位,更是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寻求门路,据教育部统计,最近几年靠亲朋好友找到工作的占到25%,甚至有40%的人认为没有关系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3、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错误

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摆脱“铁饭碗”的陈旧思想,总想找一个“钱多活少责任轻”的单位,最好还要有编制,殊不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年深入,要想找到一个“铁饭碗”的工作恐怕是越来越难了。还有的大学生不肯付出辛劳,找工作只看工作环境,哪怕少挣点工资,哪怕整天无所事事,也不去那些能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而环境相对差一些的单位,更别说大有可为的广大农村。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

高校的扩招,使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大几百万,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中国的人口多,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是13亿多人,加上科技的进步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到城市当中,由于他们不怕辛苦,和刚毕业的不接地气的大学生相比就有很多优势。

2、 大学生自身的不足

首先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广大的大学生的“精英情结”挥之不去,没有清醒的意识到现在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大学生目前选择的单位依次是党政团体、国有企业、大中专院校、集体企业,而且选择集体企业的少得可怜。其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眼高手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在的单位不想花太多的精力用来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没学好,实践知识没学到,等于是混了个毕业文凭,找不到工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 高校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校办学理念落后,专业设置陈旧,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样的课,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课,和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此外,有的高校就业部门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就业政策市“双向选择”,学生就业不就业是自己的事情。

三、 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1、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生的认清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确实存在,但是在大学期间勤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学生,用人单位是抢着要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必要的文化课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些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和欲就业的行业要求,利用大学里的时间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抛弃精英观念,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

2、 高校课程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不能根据老师开设课程,而应该根据课程选择老师,对于那些不能胜任的老师,给出半年时间去深造学习,还是不能胜任的只有做转岗处理。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把学生的就业实际问题和就业思想认识问题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就业形势,分析国家政策,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术,提高他们主动适应社会的的能力。

3、 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创造更多人才需求

从现代化的发展来看,社会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是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主要是我国的生产就够落后,导致大量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调整生产结构是增加学生就业的必经之路,优化第一产业,精简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篇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更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大学生供给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1. 供给结构失衡

大学生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其专业、能力和素质等质量指标与产业结构能否实现有效对接是能够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平衡的关键。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决定了目前我国技术型人才极度缺乏。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研究型向实践型的转变过程却依然步履维艰,这与政府的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息息相关。在高校发展方向和定位等方面,政府的调控政策显得不够到位,对于宏观层面的引导(如高校的分类发展等)力度不够,而对于微观层面的指导(如专业的设置等)力度过大,最终导致高校发展缺乏多样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市场供需的真实反映。

2. 供给数量失衡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从2001年114万到2009年649万,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从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直接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归咎于高校扩招。

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为21%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 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因此,单纯从数字上看我国大学生总量过多问题并不突出,而存在问题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大学生培养总量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这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衡有着直接关系。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不对接

1. 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

伴随着扩招,高校本身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反,扩招使得大学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一般升重点,地方升部级;专业设置也越来越趋同,热门专业(计算机、电信、建筑、经济、管理、法律等)几乎所有学校都有。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的比重下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却并未随之而进行调整。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结构,包括知识、技能等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尤其在普通高校扩招过程中,一些高校由于存在对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缺乏对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只看到眼前的就业行情,未能分析预测四年后,甚至更长远的人才需求状况,一味地设置热门专业,结果造成这些顺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进校时“紧缺”,出校时却出现“过剩”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仅是人力资源的莫大浪费,更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 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在短时期内的骤然增加使学校各方面都不适应,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需求等方面,由此必然导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滞后性的特殊性,盲目的扩招使得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很多专业都遭遇招生“热门”毕业“冷门”的境况,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贯注重理论专业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

(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1. 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

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同一个专业,拥有不同层次的具有该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此一来,作为大学生就业主要竞争力之一的专业知识就会出现基础不够扎实,势必影响就业。

2. 就业观念不够成熟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不少大学生不愿意去中西部、制造业和农业部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最终造成大学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矛盾现象并存。不去农村、不去不发达地区、不去冷门行业、不去内资企业、不去小企业、不创业等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于社会就业形势的转变是最终造成其就业难的一大重要原因。

3. 社会实践能力不够强

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很不注重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都显得较差。不很注重社会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依赖性过强。不善于加强团队协作等精神的培养,个性过强。因此,往往就会出现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要经过数年的实际工作锻炼才能适应需要的现实,这也就成了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重要理由。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指导对策

(一)增强政府宏观政策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1. 调控产业结构合理化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产业结构总是要按照一、二、三产业依次移动。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12∶47.19∶23.17调整为2006年的11.17∶48.19∶39.14。其中第一产业持续下且下降速度和幅度较大,下降幅度高达16.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 基本维持在45%左右,第三产业则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由1978年的12.12%调整为2006年的39.14%, 其增长幅度为27.12个百分点,但仍然落后第二产业9.1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增强政策执行的实效性,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 充分挖掘三大产业就业潜力

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村就业潜力。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挖掘本地就业潜力;第二,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重点,保持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妥善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推进加工工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保持加工工业的传统竞争力,不断扩大就业规模;第三,把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全面开发其就业空间。我国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也意味着我国服务业在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

(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1. 推进高校分类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高校的科研规模及科研水平,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种类型。这种高校分类思想的形成,与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紧密相关的。在我国进入21 世纪以前,我国高等学校是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调配下,是以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主体的身份出现的一种精英教育模式,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国内各高校如何调整自身的市场地位,在充分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核心竞争优势,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高校可以参照卡内基和世界高等教育组织等国际高校分类方法,以市场人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即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考虑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上对高校进行分类,找准定位,满足市场,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2.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早有认识,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就曾指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关键是人才模式改革。”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之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可以在高校实行政府指导下的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规模扩大,合作领域扩宽,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基础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训练三个阶段,培养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被融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有利于了解社会相关行业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协调,提高了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从源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三)注重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高

1. 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重点

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是破解就业难题的关键之一。因此大学生必须既需要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夯实专业基础,还需要通过积极进行实践锻炼、尽量掌握较宽泛的知识,培养交际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密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有利于培养其把理论知识迅速转变为实践,面向市场,切实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2. 积极进行创业尝试

大学生充满激情和闯劲,这是创业最重要的品质和精神。如果将这种优势与有意识的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将会走出一条“不向他人争饭碗,我为他人造饭碗”的“主动就业”之路。大学生要想有创业能力,必须在平时就有意识进行创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养成,尤其要注重领悟创业核心能力的“意”而不单纯是“形”。“意”具体说来就是要注重核心能力的价值优越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和难以替代性,只有把握住了这些,大学生的创业之花不会“昙花一现”,创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杨伟国.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02-0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1.一些长线专业就业比较难。我国的高校目前的一些长线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汽车工程、金融学、国际贸易、法律和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大,而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用人的怪圈,各个用人单位普遍把眼光盯在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身上,造成一些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3.高学历毕业生比专科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就业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迫切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所以就造成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专科生难的现象,而我国的高校却都热衷于升本、创硕、招博,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局面。

4.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弊病很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关系”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现象,谁的关系过硬谁就在就业中可以化解种种不利因素,而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业就比较困难了。

5.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比较难。长期以来,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难,有些用人单位排斥录用女大学生。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的严重失衡。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的急剧扩招,导致了这几年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

2.高等学校的发展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滞后。这几年高校追求规模,导致一些学校盲目进行学科的拓展,使得原来的一些单科学校的办学特色都不复存在了,再加上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目前有的高等学校一味追逐学科的大而全,追求上层次、上档次,追逐一些热门专业,但是由于忽视了师资的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条件的滞后,培养的学生能力比较差,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造成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薪酬、待遇和工作地区看得很重,不切合实际,把工作的重点过度集中于东部大城市,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一些二线中小城市却对毕业生有着大量的需求,而大学生们却不愿意去。其次是社会的一些偏见和毕业生父母对当今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很多父母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的就业岗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5.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的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等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对毕业学校要求比较高,普遍要求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些人为的壁垒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6.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没有把就业和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师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学校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在毕业前才匆匆忙忙进行,因此他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

7.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不完善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出台的大学生中西部支援计划,支援偏远落后农村的教育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自主创业方面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在自主创业审批、创业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等诸多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尽管如此,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还缺乏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大学生就业的岗前培训政策,对就业中的一些歧视现象还没有相关的制约措施,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1.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国家还应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安排,要提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认识,努力创造条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2.高等教育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的力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彻底改革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3.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还要把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列入学校的教师管理范围。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拨付专项资金选派他们到各级人事部门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吸收一些具有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和创业指导队伍中来,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合力,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篇5

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又遇高峰,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495万,比2006年增加84万,增幅20%,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积淀下来的毕业生,2007年各类大学生总人数可能要突破5000万,是不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太多了?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3%,到2002年达15%,1997年世界平均毛入学率17.8%,发达国家平均是61.1%,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大学生为什么还是面临着就业难题,笔者拟从毕业生自身、高校以及用人单位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1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1 毕业生自身原因

1.1.1 期望值过高

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但是,许多大学生仍青睐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追求热门职业,向往收入比较高,福利比较好,工作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外企,愿意在人才已经饱和的城市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对于一些收入一般的行业和单位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却因各种原因少有问津,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1.1.2 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大学生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甚至已经超过当前大学生的平均素质。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许多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尤其是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1.1.3 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把自己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提高就业率。

1.2 高校办学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的缺陷

1.2.1 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比较严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大本校在校生人数通常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在原来所开设的专业下大幅度扩大该专业的学生人数;二是通过开设新的专业招收学生;三是扩大原有专业学习的学生人数的同时增设新的专业。而市场的需求是高校专业调整与设置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及时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就易产生“结构性矛盾”,导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供需失衡,进而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1.2.2 培养模式单一

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从培养模式单一的高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1.3 用人单位的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

1.3.1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3.2 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2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高校等的共同努力。

2.1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2.1.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认清自己,了解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选择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2.1.2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2.1.3 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2 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2.2.1 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2.2 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专业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2.2.3 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立,罗小林,周丽丽. 浅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2009年,“蚁族”一跃成为网络媒体的高频词汇,其生动形象的描述了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低收入聚居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艰苦的抗战在城市边缘,希翼有朝一日成长为大象。然而,从一只蚂蚁成长到大象的道路崎岖不平,就业问题成为摆在“蚁族”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曾经一度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竟遭遇如此寒冬。每年大批毕业生涌入市场,怀抱着简历,怀揣着梦想,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无数文人学者把就业难的原因归于国家,高校,用人单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我们大学生就业难,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当

1.自身定位不当,精英意识较强。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就业难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找不到工作,属于“无业可就”;一种是“挑肥拣瘦”,实属“有业不就”。如今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期望值较前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偏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大学生还抱有“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观念。认为上了大学,理所当然就应该有一份好的工作,拥有好的未来,过上体面的生活。

2.只想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工作。大学生一毕业,首选是大城市。诚然,大城市发展迅速,设施完备,可以理解,但人人都涌入大城市,势必导致就业紧张。大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揣着“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思想,所谓的面子占了上风。

3.不愿做小事,急功近利。大学生还把自己停留在一个“精英的层面”,不愿意也不甘心从基层小事做起,眼高手低,缺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作风,心态浮躁,总觉得这不是归宿,已然忘记了老祖宗的教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终究不能成大事。

4.追求一步到位、终生稳定。大学生还不乏存在稳定“铁饭碗”的求职心理。一毕业就想找一步到位,找一个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将目标锁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上,不愿到基层工作,缺乏踏踏实实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勤勤恳恳的务实精神,这就人为地限制了就业门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难就业。

(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的这种希望尽快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的观念可喜可贺,但是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充满着迷茫与无奈,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甚至没有想到以后想做什么。一切都是盲目的跟从,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对未来的规划,空有大志一场。

(三)学习懈怠

刚走出中学校园的大学生,像笼子里的小鸟,一下子变得自由自在,大学宽松的校园环境与高中紧张的学习气氛截然不同。一时间不能尽快适应,感到迷茫、无助,无所适从。学习懈怠,生活懒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过后,脑袋空空,不知所然。“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许多大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的潜力和前景,对专业认识不到位,造成掌握的知识不够牢固,缺乏深度和广度。到找工作时,多次遇挫,如大梦惊醒,但为时已晚。

(四)其它原因

当代大学毕业生往往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主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逆境中的生存问题难以适应,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就业观,认清形势,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到大众化普及教育的新阶段,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择业观,不能错失良机。通过分析历年的就业形势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最新就业政策,灵活调整就业期望值,放弃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我们要清楚一次就业定终身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其特征是流动性。因此,大学生要放低姿态,先就业后择业,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力求“先生存、后发展”,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同时把握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开拓就业空间,减缓就业压力。

(二)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大学生活不再是进去了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象牙塔,而是要增强紧迫感,早准备。大学期间就要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及人生思考,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主动走进就业市场,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学习累积经验,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三)自我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明确指出:“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分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清晰的社会角色定位。搞清楚“我是谁”,上大学要干什么,将来要准备做什么,为了丰富和提升自己,为了最终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的大学四年应该怎么度过呢?

1.确定长远有效目标,分步骤实现。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外界环境与自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环境和我们自身条件发生变化时,制定的自我规划也要相应的随之变化。要及时修订自己的规划,内容包括:目标的重新选择、计划和实施。在此期间要做到谨慎判断、果断行动、灵活调整。

2.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摒弃读书无用论。我们只有拥有系统牢固的专业知识,才可以将专业特长与职业要求相匹配,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既然已经给自己一个职业定位,那么我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就要去了解这个职位需要哪些技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去胜任。比如可以通过浏览相关招聘信息,从中总结出我们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胜任这个岗位,然后据此去准备,使学习有一个方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和前景分析,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竞争力。

3.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大学生就业意味着步入社会,大学生要主动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最终融入社会。也许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前进的道路上,坦然面对失败。

(四)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软实力

就业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现如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是参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仅仅考虑毕业生的学校、专业,而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青睐。大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按照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全方位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三、结束语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要自强、自立,坚信“天道酬勤”,“是金子,一定会闪光的。”前进的道路也许崎岖不平,但我们要充满信心,全力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勤奋努力,并准备好,安排就绪,等待机会的来临,力争度过就业寒冬。

参考文献:

[1]周先蓉.如何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

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向社会。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仍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动手及创新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有针对性、分阶段的指导和培养,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仅凭几场就业指导讲座是很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3.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

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加之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容易沉迷于各种消遣娱乐方式而丧志。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动手及创新能力较差。此外,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一直备受父母的呵护,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容易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4.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对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认知与思考,在校期间对自身学习生活没有清晰目标,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缺乏对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等问题的全面的了解,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5.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有些毕业生对待遇期望值过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意去中小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仍然受“铁饭碗”思想影响较深,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高薪外资企业,由此导致很多急需人才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很多高层人才被激烈的就业竞争所淘汰。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及对策

1.改革实验教学,突出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态度,这不论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开设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通过查找文献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要求。通过设计性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优秀学生和在实验方面具有潜能和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入新的实验技术开设创新型实验,目的是为了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导师制的优势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进一步将其推广到本科生培养之中。上世纪80年代未,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教授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后,实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在学校推广了导师制,为各级本科生配备特色导师。大一的“学业导师”,由年轻有活力的青年老师担当,旨在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提供心理咨询;大二的“优秀生导师”,由资深教授担当,指导本科生选择专业方向,激发研究兴趣,提前进入实验室,为科研做准备;大三、大四的“专业导师”,在指导专业深入学习的同时,更多引导本科生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做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并通过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交流来增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针对大一新生,通过介绍院系概况、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指导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对四年级的毕业学生,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式,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提供求职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理想职业。

(2)指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才开始上《就业指导》课,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我们应该严格遵照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定,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危机意识,引导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3)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倍受就业问题的困扰。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或焦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或情绪亢奋,四面求职,一旦碰壁,又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依赖父母,不主动去争取,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或随波逐流,不结合实际地去跟着追逐热门职业。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确立科学的就业观,教育学生以有利于自身的成才和发展为主,讲求待遇为辅,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就业。

(4)引导学生明确学科优势,找准合适的就业位置。有些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性较强,这些毕业生除了做教师、去研究所外,似乎“无路可走”。其实不然,这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多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可以发现在众多相关行业里,可以发挥其先天优势,并有望转向热门行业。比如,数学系毕业生转向IT、金融;物理系毕业生转向电子行业及超导行业;化学转向生物、石油化工等。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上,一方面“就业难”使许多大学生及家长们忧心忡忡;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感慨人才的稀缺,空缺的职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为何会出现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潜在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作者将运用贝弗里奇曲线对此现象作出深入的分析与思索。

一、贝弗里奇曲线与结构性失业

1、贝弗里奇曲线。贝弗里奇曲线(Beveridge Curve)是反映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与空缺岗位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曲线。在分析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作用。

如上图,纵轴测量的是职位空缺数目,横轴测量的是失业人数。45度角那条直线表示的是职位空缺数目与寻找工作数目相等的线――一般意义上的充分就业。在45度角度线以上的表示劳动的需求过大,45度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劳动力的供给过大。

当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率为0的时候,U=V,即图中的45度角直线所描述的点,这时总体的失业率为U0。如果所观察到的失业率为图中的U1,则U1-U0就是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相应财政或货币政策减缓或消除这种失业,失业率将趋向于U0。但如果这种措施力度过大,则有可能导致失业率沿着贝弗里奇曲线移动到U=V线的左边,这时存在的失业都可看作结构性或摩擦性的失业,因为这时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充足的就业岗位。在存在大量空岗的情形下,失业者不能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因素和信息不完整,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的失业或摩擦性的失业。这也正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职位空缺现象并存,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理论原因。下面结合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失业是指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未找到工作的特定阶段。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市场的优化配置。失业与就业,本质上是劳动力市场各类人才供求关系的表现,当“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人才抢手的现象;当“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变革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对称,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就产生了较大的结构性失业。本文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供给方面。首先,毕业生绝对数量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再加上历年未就业沉积下来的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逐年吃紧。其次,毕业生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冷热不均现象较为突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许多高校瞄准热门专业,纷纷增设类似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大家一哄而上,又导致了这类专业人才的供过于求。第三,毕业生地区流向不平衡。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流出的人数增加,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明显。大多数毕业生将东南沿海以及大城市作为求职的方向,导致人才集中化,竞争激烈;而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却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他们求贤若渴。第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弱势: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阅历浅,所接受的大学教育缺乏知与行的结合。毕业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化为可雇佣技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很多企业评价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2)需求方面。第一,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结构看。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虽然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发展,但是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同的工作要求的是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中国的经济的确在增长,但是雇用这些大学毕业生的一些行业增长不够快,不能够给所有人提供就业机会。”中国产业机构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急剧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供给产生矛盾,相应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第二,从劳动力需求层次看。当前人才市场上工程技术类需求量较大,信息技术类需求次之,管理类以及医学、外语、中文等专业有少量需求,而农、林、水专业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电机、高级护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据有关信息统计,中国在下列人才领域存在相当数量的缺口:技工人才缺口1000万人,物流人才缺口600万,电子商务人才缺口200多万人,精算人才将有5000人缺口。第三,劳动力需求地区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需求旺盛,吸引了大批人才,基本满足需求,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人员富余现象。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镇工业迅速发展,农业逐步现代化、产业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支柱的乡镇企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第四,从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从昔日的单纯知识型转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型;正在由传统的学历等同于人才,单一化、狭隘化的人才观,转向新的能力本位的用人观念,人格品德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受用人单位关注。企业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及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而许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往往力不从心,暴露出了高等教育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距离。

3、结论。

(1)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供给结构与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结构的不对称,造成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矛盾局面。具体表现为技能结构性失业、地域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等现象。

(2)由于就业观念和社会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缩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产生拥挤效应,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严重供大于求。企业降低工资。以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这样就导致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企业与劳动力的双向选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性失业。应理性对待大学生暂时性失业现象,不可盲目归结为结构性失业。

二、对策

(1)在高校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人才信息桥梁,尽量减少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解决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3)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加快农村和西部等落后地区产业升级的步伐。

(4)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自我,把握就业时机,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就业。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4-01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弄清楚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学者们从社会、学校、个体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找工作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大多学生在高中升入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基本上认定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大流或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后,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然而,专家建议,不能因为自己三年或四年的专业而限制了自己一辈子的发展。应培养多方面的爱好,根据兴趣可选择第二专业、第三专业,通过跨专业、跨学校的课堂学习、图书馆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二)地域偏好普遍,就业扎堆问题严重

我幅员辽阔,从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也受到了地域的影响。尤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就业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多,所以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并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能往经济发达城市迁移,纷纷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寻找工作,而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东南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三) 缺少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忽视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习体系也不健全,这是现如今高校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提及实习教学环节,但时间非常短,仅仅有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高校为了弥补学生校外实践的缺乏,而制定了校内模拟实践,增加实验的课时等,但是这些在执行起来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化,考核随意化。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难以适应跨国企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减轻就业压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毕竟他们是就业大环境的主导者,影响力较大,三方联盟创造条件比较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就政府而言,可以适当地出台一些帮扶政策,帮助大学生找工作,比如开放大学生小额贷款的政策,给未就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就社会而言,主要能做的就是联合企业,从而切实缓解就业难的程度;就高校而言,主要是做好专业结构调整,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

(二)通过完善产学研系统,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创业思维的全新人才,摸索出一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完美结合之路。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应该在机制与体制上进行创新。通过机制以及体制的改革,使得“产学研”能深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不断改革和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产学研”链条能够不断转动,扩大合作范围,开拓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平台、就业平台。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长期处于学生时期,造成与社会的脱节,无忧无虑。但是他们一旦走进社会,要实践能力没有实践能力,要工作经验又没有工作经验,对他们来说工作可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小的,最终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针对这个问题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前者,学校可以加强专业的技能指导,加大对专业课的授课力度与管理力度,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后者而言,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联合,或者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它需结合学校、政府、企业各方的力量,并且这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各界都应该耐心地谋求最佳策略。同时大学生本人要端正心态真正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竞争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取向。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9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女大学生到女职工,女性的就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问题。在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中,都指明只招男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标注性别不限的岗位,实际招的大多还是男生。真正愿意招女生的,大约只有三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

2.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3.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自身因素

1.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无可否认,男女有别,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女性的生理负担比男性要重得多,使女性在择业中处于弱势,她们在一生中要经历月经、怀孕、生育、哺乳等过程,特别是在女大学生毕业以后,从结婚到生育、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中,必须将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家庭和工作之间分割,而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所以,生理上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2.女大学生本身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社会上往往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性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与此同时,“男强女弱”的传统文化也部分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在“我不能”的阴影下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使其生活领域更加私人化,附属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性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另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和男强女弱的社会论调,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抑制了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质量,注重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在校表现、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当一部分女生片面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她们虽然学习成绩占优,能力却较单一,在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方面与男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政府加大公共政策的调整力度

女大学生就业既涉及到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象征着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既是一个具有复合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对于女性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针对女性就业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性化态势,政府不应采取消极形式的公共政策,而应通过制定积极形式的公共政策,创造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就业中的机会均等与公正程度进行适度的调控。尤其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障碍与困境,制定出相应的补救政策或相应的补救条款,同时对政策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进行限制。

具体说来,首先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用人单位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范,应该使劳动力市场竞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竞争上,杜绝人为因素、观念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对于就业中存在的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制定出惩处和补偿的条款细则,对性别歧视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理。

此外,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单个企事业单位不会因为招收女大学生而增加雇佣成本。政府应当将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企事业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降低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改革原有的由企业负担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只有建立统一的、独立的生育保险险种,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才能真正实现生育的社会保障。通过实行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对男女劳动能力的评价和用人标准更为合理,消除他们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了先决条件。

政府还应该积极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家庭服务,女大学生工作后面临结婚、孕期、哺育幼儿成长等事务,这占去了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女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原因。各国实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家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政府提供积极的公共政策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对女大学生提供保护性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女大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女大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靠实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份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女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我完善。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等不良就业心态。要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胆小、怯懦等自身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生理特点的行业单位,开拓进取,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道德,适时抓住成才的机遇。

2.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1)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有关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知识的积累、女性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会更加出色。一般说来,女性从事文学整理、编辑、翻译以及教育工作和接待洽淡工作,更能发挥其特长。(2)形象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在三维空间的认识能力上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密上却普遍具有优势。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上,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中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交往能力的优势。女性普遍温柔、和蔼、易与人相处,感情也丰富且善于倾听或体谅别人的处境和困难,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调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女同志从事商品推销、对外联络等工作具有较大优势。(4)管理能力的优势。正如女性善于管理好小家庭一样,女性也同样善于管理好工作,她们也可将办公室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整理得有条不紊,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能够接受新事物,不固执己见,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工作认真负责,专一且有耐心,对于单调的工作往往也能孜孜不倦。

篇11

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现今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巨大的就业压力、心理压力给女大学生带来的诸多迷茫与困惑,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以辽宁省某所大学为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校男女生比例为1:3,意味着在就业过程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女生并没有体现出就业的优势,反而男生的就业优势更为凸显,据调查显示,在择业过程中男生的就业机会要大于女生的就业机会;在就业过程中,男生的就业质量要好于女生的就业质量。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

男女毕业生为什么在毕业时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在一些单位的招聘条件中有明确的规定,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有些单位虽没有明确规定出具体的限定条件,但在实际的面试录取过程中,有倾向的进行性别选择。认真剖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传统固化思想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歧视与偏见是女大学生在择业艰难的根本原因。尽管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更多的是相夫教子、贤惠温淑。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也会影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

2.女大学生自身

一生理原因。由于男女在生理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男女在职业分工与职业选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女性生理上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是用人单位最为头疼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女性在体力上弱于男性,冒险精神与宏观驾驭力不敌男性,这都是限制女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二心理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在事业上容易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为女性的同性嫉妒心强,家庭观念较重,创新性与创造力不强,在工作中谨小慎微缺乏开拓精神,种种的这些原因都是用人单位的在招聘中加设门槛,减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2]

3.用人单位重男轻女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追寻的是利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招聘就如同购买劳动力商品,在购买的过程中要全面衡量某种劳动力商品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等等,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4.高校扩招近年来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年是727万。比对2004年的280万,十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47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却与往年持平,这就造就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1.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应对就业

首先,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就业岗位,女性的耐心、细致等性格优势是她们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的重要砝码,在一些特殊岗位突显出极大地优势;再者,女大学生要树立维权意识,善于发现和抵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3]

2.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生育行为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是事关民族、国家的大事,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女性肩负这一神圣职责,不能因此在就业中遭到歧视,所以,政府应搭建平台帮助女大学生就业。(1)政府出台政策与法规支持女性就业。给予创业女大学生提供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出台一系列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本科毕业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放开县级单位的招聘条件,降低女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对到艰苦岗位、城乡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给予相应补贴;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特殊岗位,可以有针对性的专岗专设,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的绿色通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营造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2)严厉惩处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基础,拟定《反就业歧视条例》,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性别歧视问题,一旦发现对相应单位予以严肃惩处;在招聘过程中取消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与院校歧视,对于在招聘过程中因人定岗,明确限定院校性质、提高学历要求特别是歧视女性的单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女大学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就业,使得女大学生毕业后想就业、敢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3.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修课程,以及创业指导选修课程,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帮助女大学生科学制订职业规划,在校期间不断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职业规划调整。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与用工市场要求相接轨,构建方便发挥女大学生自身优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形势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服务,使她们在毕业时真正具有竞争力。(2)要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指导内容进行充实并加大指导力度。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的心理以及焦虑、无助、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正确的认识社会现状、就业形势,充分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拓宽就业面。让女大学生以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姿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依赖或自卑心理,调解不良情绪,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3)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新时代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鼓励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社区就业,到新兴的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到传统的手工制品行业就业,自主创业,集体创业,拓宽就业门路。

作者:孟晓媛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篇12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就业难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1余万人,加上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严峻。在当前经济危机显著的影响下,大学就业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直接引发了金行业的裁员风潮。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加入世贸组后,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力的促进了毕业在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就业。金融危对我国企业的大幅冲击可能是导致高校业生初次落实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近几的初次落实率(初次落实率是指全部毕生中“已经签约”、“读研”和“出国”毕业所占的比例)呈现倒“U”趋势[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一岗位减少,直接影响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二薪酬降低,毕业生的薪酬水”的趋势可能还将继续;三门槛提高,些企业进行了招聘,主要以中高端人才主,门槛较高。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研究员张丽宾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就业率不到70%”[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浩教授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机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凸,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例八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男生就业率起薪都高于女生。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3.1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用。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著,这就使目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3.2传统教育体制和就业生人数的突增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化升级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方面与现实的脱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众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超趋势。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由于逐年的就人数增多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突显,故笔者认为就业人数的突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3就业岗位的总体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突显。金融危机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3.4社会用人导向方面的因素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随着2009年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用人单位的短视行为,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因素。

3.5大学生个人因素

“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就业观念、本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误区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6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结构性矛盾突出体现为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集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差异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毕业生流向的基本势态。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4对策及建议

4.1政府方面

当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大力发展“需求导向型的”培训[3];其次,政府方面要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应的就业法规,将末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第三,指导并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积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第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长远、长效的稳定就业机制,鼓励企业不减员等。

4.2学校方面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学生就业,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大社会急需专开设的数量; 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师范学校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往非师范行业就业,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学校长期的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有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以2010年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为例,该学院学生分师范,软件、通信工程三个专业,截至2010年9月就业率达到94%,从就业的层次上来看进企业和公司的占到65%,教师占32%,公务员占7%,考研占6%,还有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取得如此成绩与学院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指导等积极有利措施分不开。

4.3用人单位或企业方面

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政策落到实处,稳定企业岗位,确保员工能有份安稳的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开拓用人岗位,借人力资源成本下降之机,增加人才储备。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和薪水差别,进一步加强公平、公正的、透明的用人制度。

4.4学生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和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想基础。毕业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考虑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地区就业;以积极心态面对待就业竞争;夯实知识基础,拓宽择业视野,提高综合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就业过程中注意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以便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5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转变和发展经济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在国家4万亿经济有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已成世界经济复苏的领跑者,我国就业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篇13

1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而有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70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市场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毕业生人数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供大于求的关系,而已经就业的人群也面临着专业和职位是否匹配及职业发展空间是否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的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越发丰富,早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选拔过渡到了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并存的大众时代。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只要服从分配,就不会出现没有工作的问题,那时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考虑发展空间与专业匹配等问题,而市场经济下的毕业生就业则要看市场的“脸色”,扩招后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与用人单位展开了双向选择的博弈。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配套改革方面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我国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是市场化,就需要行业监管和行业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组织缺失,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中的供需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需求保证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

2.3 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供需渠道不畅

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过于简单,而且目前的供需渠道还导致了供需信息的不畅通。所谓供需渠道简单主要是指形式的单一,表面上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招聘会铺天盖地,但形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有中介的形式参与其中,这些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部分供需渠道的建立者由于利益的驱动往往把供需信息故意隐藏,使供需双方不能够获取十分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招聘与就业成本。

2.4 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浮躁,把目标锁定在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出现了博士生的身影,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浮躁心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差,不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二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及工作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三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出校门便有了“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使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一心只想着“跳槽”。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及效率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0页)让部分想创业和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这样就能从供需两方面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除了资金及政策的保障外,还要重视相关部门注册及审批的效率,尽量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此外,还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指导力度。

其次,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规范市场秩序,作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应该做到人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匹配,政府要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人才的配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供需渠道的整合和开发,探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模式与有效交流平台。政府要对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预测,收集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分析就业市场变动趋。

3.2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虽然眼下政府制订了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但还需加大这部分毕业生的相关补偿力度,并且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针对国防科技建设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该鼓励优秀毕业生去部队寻找发展空间,这样即能解决部队科技人才及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有同时分流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实施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办学及学科建设不能只求大而全,要真正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通过扩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量的突破,未来各高校应该在办学的“质”上多下功夫,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系统性,要正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做法和经验。不但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了他们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腊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