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市场营销的理解

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市场营销的理解

篇1

1.1逐渐淡化的法制意识

虽然近年来已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了电力体制,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但是在实际电力企业运营中,由于企业内部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电力企业遇到了更多的难题,而且由于宣传法律法规的力度不够,导致电力市场频频出现拖欠电费、人为损坏电力设备等问题,对企业的安全供电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企业急需使用法律武器,来对自身的权益进行维护。促进电力市场电力营销的制度化发展[1]。

1.2实际电价与电价政策之间存在不符合的现象

电能的本质就是能源,但是国家政策往往限制了对电能的使用,国家制定的电价政策往往会缺少市场竞争力,同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也逐渐普及了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使得电力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另外随着不断上升的购电成本,企业的销售情况与所得利润之间的比例没有达到理想的正比例目标,销售收入的增幅远低于成才的增幅。

1.3缺乏健全的电力营销机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电力市场的电力营销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发展电力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建设信息化。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所以造成电力企业出现了过多的用电环节、复杂的用电业务流程的问题,导致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另外已有的电力管理营销信息系统中风险防范措施相对匮乏、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造成违规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等极易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4电力工作人员淡薄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电力企业长期以来的运营环境都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造成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产生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其竞争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垄断经营模式的影响下,电力企业的员工对服务与客户的经营理念也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造成员工树立的服务理念不正确,从而造成在目前电力营销的买方市场背景下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与现实严重脱节,阻碍了电力企业的进步[2]。

2开拓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实现电力市场的法制管理

电力市场应当加大对《供电营业规则》、《电力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为依法管电、依法缴费等电力营销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另外在用户和电力企业签订合同时要严格履行《电力法》相关规定,并在合同中对双方的职责进行明确,从而避免出现电费拖欠问题。

2.2对电价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

相关部门应当结合电力市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现有的电价政策,采用多元化的电价。如在电力市场丰水期可以采取适当折扣电价的措施,给予用电基数较大的电力用户优惠电价等,或者按照不同的时段采取不同的收费政策等,促进用户对电能的合理运用,降低电能浪费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电力市场的持久发展。

2.3完善电力营销机制

对电力营销管理进行强化,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让电力企业围绕利润的核心开展工作,将企业管理进程不断推进,或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量化经济指标的形式,促进电能供售的提高。另外为了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企业员工的电力营销工作表现与其工资相挂钩,并借助先进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的管理、科学考核员工的目的,让每一位付出努力的员工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对于有损企业利益的员工也要做出严厉的惩罚,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电力市场的电力营销发挥积极效用[3]。

2.4引导电力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电力营销观念

篇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market in our country, the traditional way of sold which is whole sale and retail has took place basic change ,agent and provide will become the main way in medicine circulates.The medicine supervises shoud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medicine market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supervision;management;agencylink;medical market

2003年1月1日,我国将按照入世承诺,开放药品分销市场。医药流通领域经过10多年的市场竞争发展,已初步产生了因地域、经济圈和各地政府不同的政策而形成的大型医药集团,医药工业已经由政府主导下的整合即将进入完全市场主导型的行业竞争阶段,从而对医药运营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批发零售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2002年在兰州举办的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加入WTO后,医药流通行业将出现十大趋势[2]:流通环节将越来越重要;流通企业的利润来源将由批零差价逐步转变为从医药生产企业得到的折扣和佣金;批发商将逐渐转变为商,配送制将成为医药流通的主要方式,医药流通毛利率将继续下降(目前约为8%),医药流通企业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小企业将通过破产、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消失,服务水平将成为企业竞争胜败的关键因素,配送手段将越来越现代化,流通企业数量将大为减少,单个企业因品种齐全、价格合理、质量保证而使配送能力变得十分强大。医药产、供、用三方将结成紧密的联盟,人才竞争将越来越激烈[1]。因此,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准确掌握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抓好药品市场营销中环节监督管理,对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目前药品市场营销现状

1.1 全国总经销模式 即某一机构或个人在中国境内全权经销某制药企业的单一品种或数个品种。此时的制药企业充当的角色只是一个生产、供应而已,只生产国家规定的药品即可,销售过程概不过问。

1.2 区域总模式 俗称“大包”模式,在东北,大多数制药企业均采用这种模式。这种营销模式是指制药企业通过招商或加盟的形式将产品以供应底价的现款现货方式出售给组织或个人[3],组织或个人在购买一定批量的产品后,与供货方即制药企业达成区域总经销协议,从而获得该产品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销售权,成为该区域的独家总商,代表制药企业在区域内从事产品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销售权,成为该区域的独家总商,代表制药企业在区域内从事产品销售和营销管理工作。区域总模式可分为大区总、省级总、地级总、县级总等形式。

1.3 销售下设办事处—自己做终端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西安杨森、中美史克、上海施贵宝等制药企业纷纷开始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一批专业的营销代表开始进入处方药市场的终端维护,随之国内其他制药企业也纷纷效仿。制药企业在注册自己的销售公司或营销中心后在全国几个主要城市设立驻外办事处,招聘相关人员来销售自己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有的企业甚至单独成立了OTC营销公司。

2 当前药品环节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环节的混乱极易导致无证经营,造成药品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由于商在分销渠道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十分重视对药品销售形式的发展和运用。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选择商时,更多的是考虑该商销售货物能力的大小、数量的多少,而往往忽略对该商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手续,是否具备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仓储、养护、运输等条件,缺乏对商的考察资料并将有关合法手续相应予以备案,更谈不上对所本企业产品的质量跟踪与管理[4]。目前,在环节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产品销售有授权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作的,也有授权只具有药品零售资格的药品经营企业作的,甚至有授权不具有任何合法资质的企业或个人作的。环节的混乱极易导致部分药品经营企业超核准方式、超核准范围违规经营,甚至无证经营,造成药品经营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2.2 环节的混乱对药品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符合药品性能要求的良好整洁的设施和设备,如仓库、营业场所、除湿控温设备等。没有符合标准的仓库,就不能保证药品储存的质量。如果商不具备合格的仓储、运输等条件,药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质量相应会发生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商甚至制假掺假,随意改变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宣传材料等。2002年3月,运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市场检查中,发现陕西某制药厂生产的甘草锌胶囊包装盒中增加了一贴“胃肠康宝贴剂”。经检查,“胃肠康宝贴剂”属于“三无”产品,无注册商标、无批准文号、无生产批号,是其产品商陕西咸阳某保健公司“为增加疗效,使甘草锌胶囊使用效果更佳”而自行加入的。震惊全国的“梅花K”黄柏胶囊假药案则更为典型。2000年9月,陕西杰事杰医药公司的程某以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咸阳办事处主任身份,总该厂生产的黄柏胶囊。为了使黄柏胶囊易记,他将黄柏胶囊改名为“梅花K”并擅自在药品说明书上扩大药品功能疗效和适应证,然后又在广告制作和外包装上极尽所能夸大其词。由于黄柏胶囊的疗效不明显,程某又要求厂家添加四环素成分,以便“增强”疗效和增加适应证。该药中含有的四环素降解产物远远超过了国家药品标准允许的安全范围,人服后会对人体的肝、肾造成损害,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征。仅湖南株洲市就有100余人服药后中毒,71人住院治疗,6人严重致残。

2.3 环节的混乱是药品价格、药品广告无序的根源 “我们走进医院的敲门砖是回扣”,一位行贿的药品供应商如是说。“我们的‘杀手锏’就是暗扣”,某药品供应商这样说。药品商回扣引发的药品监管问题要比想象的复杂的多[4]。药品营销能否获得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广告投放的方式和力度。为了促销,厂家或商常常会不遗余力的大做广告。为了避免虚假广告,播放广告应经过层层把关。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关口往往形同虚设。各区域商之间的串货现象也是药品监管的一大难题。企业对商的考察一般都过于简单,人员较为复杂,商之间恶性竞争比较严重,市场推广复杂混乱,串伙现象难于管理,导致产品被假冒、替换的可能性大量存在。

2.4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药品营销中环节的有力监管 目前,药品市场流通的监管依据主要是《药品管理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第二十四条虽然规定,进口药品的国内商必须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但缺乏对国产药品营销监督管理的具体规定,执法依据不足是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5]。对国产药品营销环节的管理则基本上由生产企业或营销公司(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其结果往往是企业或个人为获取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甚至于不惜以侵害公众利益为代价。利益因素是药品营销环节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3 当前药品环节监督管理的对策

3.1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严格按照GMP、GSP的要求 在确定企业经营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的基础上,认真对医药市场、医药产品、商品分销渠道、产品的推广销售进行认真研究[6],对商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手续,是否具备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仓储、养护、运输等条件,进行认真考察,并将有关合法手续相应予以备案。同时,在所签署的协议书中,要明确标明具体条款,并加强对其所本企业产品的质量跟踪与管理。

3.2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对销售的经营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行备案制 备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本企业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所公司的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所产品的批件、证书、质量标准、药品检验合格报告、数量、价格等;药品广告批文,并提供完整的药品广告方案,包括电视、报纸、广播宣传资料、路牌、灯箱宣传品等广告宣传样稿等;其他如授权委托书、增值税发票、质量保证书,联系人地址、电话等。

3.3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药品市场环节的监督管理 对商提供相关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进行认真审核审查,对获取批复的商或企业名单在互联网上予以公布。同时,加大对药品环节中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窦武宇.浅谈我国药品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中国药师,2004,7:4-6.

2 马爱霞,黄艳 .中国医药流通方式政策方略.中国药事,2004,18:8-10.

3 林如辉.加强药品零售企业监督的建议.中国药事,2004,18:20-24.

篇3

[分类号]F2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外部环境日趋动态和复杂,企业迫切需要重构与经营环境动态匹配的动态能力才能适应环境变化并获得可持续发展。于是,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就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其形成环节,主要关注的是影响动态能力形成的直接因素。尽管已有学者注意到环境变动对于动态能力的重要作用,但从环境变动到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中间过程依然是一个黑箱。

本研究尝试为该黑箱的打开做出努力,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导向来感知和把握环境变动――即顾客需求与竞争者行为变化,而市场导向是组织学习的基础,组织学习又是推动动态能力进化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没想:市场导向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准确地把握环境的变化,而且可通过组织学习来促进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然而,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表以我国企业为调查对象的对此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因此,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来探讨市场导向、组织学习以及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发掘环境变动作用下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演化过程中的黑箱,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研究假设

市场导向是一种能够促使组织更有效率与效能地创造并提供卓越的顾客价值,进而构建组织竞争优势的组织文化,其要求企业持续关注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以及有效运用,这实际上构成了组织学习的核心内容。由此,市场导向促进了组织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市场导向,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应对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企业动态能力得以形成与发展。另外,组织学习可以强化企业的创新与适应,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组织学习过程,企业可以持续地更新自身的资源能力基础,构成动态能力的各种组织惯例也随之演化。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进一步认为市场导向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感知环境变化,进而促进了组织学习过程的进行,而且可以通过组织学习促进动态能力发展。

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H1:市场导向对于组织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H2:组织学习对于动态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H3:市场导向促进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

H4:市场导向可以通过组织学习促进动态能力发展。

1.2 研究模型

综合之前的文献与理论研究结果以及随后的个案企业访谈,确定本文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 变量的测量

本文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法测量市场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以及组织绩效,其中5代表非常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各研究变量的测量项见表1。

其中,市场导向问卷参考了Narver和Slater提出的MKTOR量表,包括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和跨部门协调3个因素,修订后共11个项目。组织学习问卷借鉴了Baker与Sinkula的研究,包括学习承诺、分享愿景与开放心智3个因素,修订后共11个项目。动态能力问卷借鉴Jantunen等、Wu的研究,包括协调整合能力与重组转型能力2个因素,修订后共12个项目。

2.2 研究的样本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在高层管理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华南理工大学EMBA、MBA、ME以及研究生课程班学员中进行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15份,收回186份,其中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52.7%。

样本企业中,企业成立时间超过1年小于3年的有7家,占总数4.2%,超过3年小于10年的共59家,占总数35.5%,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100家,占总数60.2%;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有30家,占总数18.1%,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53家,占总数的3l 9%,500人以上的企业共83家,占总数的50.O%等。2.3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eh’s α系数来检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整体表明问卷信度较好。

效度则从两个方面检验:首先是内容效度,本研究问卷均来自于国外比较成熟的量表,并通过预试对其进行了修订,由此确保了问卷的内容效度;其次是结构效度,如表3所示的CFA结果表明,问卷具备良好的结构效度。

3、研究结果

3.1 理论模型的检验

本文研究的整体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我们采用AMOs 7.0进行检验。其中,基本拟合标准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均大于0.5,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整体理论模型符合基本拟合标准。各项拟合指标如表5所示,都达到了良好水平,说明整体理论模型的拟合度非常好。

3.2 假设的验证

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如图3所示:

其中,市场导向与组织学习的路径系数为γ12=0.84***,表明市场导向对组织学习存在直接影响,假设H1获得支持。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β23=0.77***,表明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假设H2获得支持。市场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市场导向对动态能力不存在直接影响,假设H3未获得支持。因此,市场导向对动态能力只存在间接作用,其间接影响效应为0.65(γ12×β23=0.65),组织学习在市场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假设H4获得支持。

4、结论与讨论

本文研究结论包括:①市场导向可以促进组织学习;②组织学习能够提升企业动态能力;③市场导向需要通过以组织学习作为完全中介变量,才能间接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市场导向、组织学习以及动态能力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本文研究明确了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导向来感知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而将获取的信息内化于学习之中,企业的组织学习得到强化,最终促进了动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综合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可以构建出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一条可能路径,即“环境变动市场导向组织学习知识创新动态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动态能力形成演化路径的黑箱,并可为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如何培育动态能力提供参考。

篇4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现有的利率结构得以优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结构的发展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利率干预的难度。为此,在干预过程中,必须认真探索在市场经济下,利率市场发展模式的硬性规则,了解结构发展的动态,以更好的实施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利率的应用准则。在我国当前的存款流程中,虽然央行已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在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依旧会出现存款利率为零或者小于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式,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1]。所以在进行利率干预时,针对利率市场发展路径的合理转变,必须倚着高效和高质量为准则,不断优化现有的利率结构,进而为我国日后的发展路径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金融体系得以完善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结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货币政策一直在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棒的角色。而基于利率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想从中发挥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那么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货币的种类、资本的使用状况以及拆借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以实现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指挥过程中倚着最佳的状态推动经济模式的优化。同时,在进行价格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拆借市场的主要力量不能确定,交易金额高与底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银行在处理低金额的交易款项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落差,给整个市场发展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完善金融体系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把控观念。

3.货币政策的效力周期得以推迟

基于利率市场化对货币传统的效力周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对控制模式进行相对应的转变,以满足当下发展模式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我们根据利率市场的变化,一旦影响货币政策得以推迟的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应用模式实施及时有效的变更工作,进而有助于在日后的货币推迟问题上显现出有效给予干扰的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2]。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特殊性,在经济体制的日后发展过程中,完善利率改革对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基于利率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必须以金融市场发展的形式为基准,实现经济体制中价格模式的科学化管控,确保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对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整体干预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还没有规范化的市场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及时的发现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有效的对发展政策进行调整,解决相应的问题,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取得应有的效果。

2.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控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利率的发展形式就会对利率的管制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未能及时的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就可能造成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在后续的管理阶段,必须知晓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准则下,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市场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环节实施合理化的调控,以确保市场利率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就可能因此引发一系列的不可管控事件,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在对市场进行实施宏观调控时,必须充分考虑设计的效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对应用指令实施变更,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3]。

3.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促进市场结构改革,提升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大力开展市场化改革,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贡献巨大的力量,以便促进进入机构的良好发展,提升金融盈利水平,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充分展现出利率市场化优势,解决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结构发展形式进行调整,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改善利率结构体系

利率结构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形式,对强化市场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利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现有市场的特殊性,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明确利率市场发展结构,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合理构建利率市场发展渠道,确保利率市场运行的合理性,强化利率市场发展,提升利率市场应用价值。在传统的理论市场存款中,通常会出现利率为零或者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造成利率发展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影响着货币市场政策应用结构,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利率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利率市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利率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加强对利率市场的控制能力,为利率市场的发展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金融市场机制

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对促进货币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发展机制进行了解,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货币形式进行积极调整,强化资本市场应用能力,对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充分展现出利率化市场的发展优势,强化对利率市场的控制化智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控制作用。由于拆借市场存在主体不明确和市场交易规模小等情况,需要对价格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市场发展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现有资金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发挥银行资金调节的重要作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

(三)调整货币政策形式

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不断调整,强化市场控制能力,完善市场发展形势,展现出货币市场的发展特征。利率市场化的出现,给货币市场的正常效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率化市场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出现延迟货币政策,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展现出后续干扰形式的作用,了解更多货币决策环节,延长货币政策的时间,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体制合理运行

要想促进经济市场发展,需要强化利率改革,将利率改革作为利率改革作为重要的应用基础,充分展现出经济机构体系和利率发展形式之间的重要作用,强化金融市场的应用能力,确保金融市场和资金市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金融市场发展为基准,加强对价格形势的控制和发展。利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整体干预,确保市场发展形式的规范性,强化货币政策应用能力,对利率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解决资本化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发展和设计效果。

(二)强化宏观控制能力

通货膨胀是经济市场发展中的一种状态,影响着利率的发展形式和管理制度,需要强化对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控制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利率管制结构,确保利率市场的持续发展。但是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管控不当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利率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和上升情况。因此,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强化市场主体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市场利率的平稳,需要强化宏观控制职能,对现有的市场利率进行调整和优化,展现出设计形式的优越性。

(三)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在现有的利率市场发展中,没有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及时合理的控制,导致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给资源的合理应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基础控制和应用功能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利率市场发展形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展现出利率市场对经济市场发展的引导性作用,对利率市场整个发展阶段进行控制,发挥货币政策的最大化作用,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满足经济结构发展要求,促进结构体系产业升级。

三、结论

利率化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形式。利率化市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现有的应用形式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为了确保利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发展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经济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强化应用职能,展现出经济结构形式对应用介质造成的影响,加强对经济体系的合理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兰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刘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篇6

引言

技工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倾向于毕业后在社会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工作中快速融入及适应岗位角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教学效果。市场营销课程是根据实践经验、市场营销在社会上的具体应用来设置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社会能力的提高及实践性的增强有较大的作用。技工学校应以学生能利用学校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进入社会后可以快速应用及实践为基本教学思路,而当前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联系实际的偏少,实践教学偏弱,因此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1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的连续播放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把市场营销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单纯的课堂听讲,将学习的知识点或营销方法在脑海里机械记忆下来,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学过的知识基本遗忘。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对市场营销有很深的印象,脱离市场的实际,成为纸上谈兵式的教育,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市场的检验,实际营销能力得不到提高。

1.2学生学习方式被动

对于学生知识掌握上的不同,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没有区别对待,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对市场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教师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则学生对营销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大部分没有市场经验的学生难以持续接受纯理论式的教育,只能通过抄笔记、硬记、背书等方式通过课堂测试,课堂学习效率低,难以真正理解市场营销方法及思路,社会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1.3市场营销教材更新较慢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市场营销方法及内容都要日新月异,市场营销教材出版更新较快,而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应用的教材更新却较慢,知识点及内容跟不上市场变化,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方法都与市场同步,在市场中的应用难以跟上步伐。同时技工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为理论的讲解,对于案例的应用较少不利于学生对市场营销的了解与掌握。

2.技工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技工学校市场营销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及现状,提出以下几种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式。

2.1结合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也称实例或个案教学,是在教师的案例介绍下,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把教材中相关知识点通过实际案例反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从中学到市场营销的知识,提高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情况。比如,教师在讲解市场定位知识点时,可以在课前准备符合内容的实际案例,采用移动通信公司在2003年推出的动感地带业务,该业务主要针对市场中15岁~30岁的年轻人,提供较为时尚、娱乐、探索的移动通信服务,从而为广大年轻消费者提供特殊的移动服务。利用这一案例进行市场定位教学,不仅能反映知识的含义,还能体现市场定位对市场营销取得成功及推广作用。通过例子,教师可以避免教学中的空洞或纯理论式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1]。

2.2配合实习教学

市场营销可以结合学生在校园或周边的实践行动展开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及理解水平。例如,在学校成立营销协会,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安排学生对一些普遍的书籍、日用品等实际用品进行实践操作,营销协会的人员分组实施,并对营销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映市场营销中相关的内容及知识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建立市场营销中相关知识的实际概念,把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实际检验所学理论。同时学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3讨论式教学

教师在市场营销课堂上提出相关知识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或统一讨论,采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索、寻求问题中的相关知识点、学习问题中反映的市场营销内容,让学生对内容更熟悉,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通过课堂讨论点评、指导学生在知识点了解上的偏差,总结讨论成果,不断巩固理解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环境分析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家乐福在香港营销失败的案例,提前查找相关资料,介绍案例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对失败案例进行讨论,对市场环境分析在营销中的地位进行实例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加深对市场营销内容的学习及理解。

2.4研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相关专题,让学生主动了解专题中的相关市场营销知识,通过资料的查找、市场的实践、内容的探索等方式研究市场营销相关内容。技工学校在学生的实践上需要更侧重,教师可以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推动学生实践的进行,选择专题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市场实践研究出相关专题中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市场调研的知识点时,可以安排对学校饭堂或学校超市等市场进行实践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掌握课程内容,提高自身实践能力[2]。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技工学校市场营销课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状,研究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方法,通过案例教学、配合实习教学、讨论教学及研究教学等探讨市场营销教学的实施方法。

篇7

一、引言

我国大学、中职院校里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表明该专业人才在市场的缺口很大。但部分毕业生并不能得到企业HR的青睐,他们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利措施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团队及学生自己都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果。

二、所谓的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学最初起源于美国,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延伸。其主要研究内容市场营销活动规律,达到促进贸易交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并在不断补充中。新阶段下的市场营销不仅仅为商业服务,而且已经迈向服务业等领域,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我国市场营销学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但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我国高校和教育部对市场营销学逐渐重视起来。我国高校开设市场营销课程,培养营销人才,以满足需要,弥补市场人才缺口。

目前我,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普遍设置的课程体系是以《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与案例》等专业类课程,还有《电子商务》、《服务营销》、《国际贸易》《服务心理削》等必修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通识课程为辅的教学课程设置体系。

三、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教学困境

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的存在时间不长,发展并不成熟,加上教育界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使得市场缺乏专业人才和学生找不到工对口作的矛盾日益严重。

(一)教学内容偏西化

我国教材上的内容多部分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实际上学生学的是西方国家的营销课程,在实际应用中就遇到了难题,以为所学知识并不能与中国现实情况相匹配。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企业急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但并不能得到满足。同时,教材内容未紧跟时代进行更新调整,内容严重缺乏时代性。如营销理论中,教材以专业术语将理论呈现出来,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早些年的老案例。若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很难理解其专业术语和西方营销模式,降低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教材中也缺乏绿色营销、网络影响等当下流行的营销理念。

(二)相关理论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都是借鉴西方国家,偏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不能紧扣我们经济政策,出现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中国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较少及理论体系未完善等,都是市场营销理论不成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三)改进教学方法

除了有极大兴趣和理解力超群的学生外,普通学子并不能对市场营销内容理做到透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注重理论知识的解剖。教学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教学手段未变。课堂中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只是单纯的释放了教师肢体,对学生没有实质性效果。教师团队缺乏对市场营销的实践探究,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还是高中的灌输模式。内容复杂其不易理解再加上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激情渐渐被磨灭殆尽,教学效果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四)缺乏实践

这是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并不能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市场营销学教学重点是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理论与实践放到同等位置,学生的实际营销能力很重要,关系到将来学生刚踏入社会的工作能力。我国的专业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否则造成专业有不明显,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更不能将知识与实践结合,难以达到企业的人才要求。

四、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的优化路径

面对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多个问题,市场营销教学任重而道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课堂、教学实践上入手。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新时期,一定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知识的吸收情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多融入社会,多一些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才能更贴近工作,间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学生则需要多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反映能力,有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单一灌输式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产生兴趣,肯定没有好的教学成效。新时期新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运用案例、情景等虚拟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三)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篇8

市场营销属于社科类课程,只要大学有经济管理学院,就有市场营销学课程,而且是一门必修课程。在以往的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仅仅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并没有真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仍然建立在应试教育基础上,旨在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主次之分,培养的学生只是善于考试,而不善于实践能力操作。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考虑在课程设置中就应该有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包含三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基础知识部分教师主要讲述市场营销学的经典理论知识,包括有关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4P’s等。在这个部分所有内容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营销知识。营销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每个营销者必须完全理解它所服务的消费者和市场,即相关的营销概念。在课程讲授中涉及到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时,通常会考虑营销管理者如何设计战略,如何建立一种与目标客户互赢的战略关系。那么在讲授管理过程时,我们需要学生要掌握营销者指导战略设计的哲学应该是怎样的,以及互赢战略关系形成中如何平衡消费者、组织和社会之间利益;在全面掌握了营销相关概念、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后,我们将要深入的讲述4P’s,即营销组合,我们要让营销者如何发展和管理他们的第一个P(product)―产品和品牌;第二个P(price)―定价,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定价非常重要,但他们不一定能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几种定价策略以及其它影响定价决策的因素。第三个P(place)―渠道,在很多情况下,每个公司仅仅是战略公司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上的一个连接点,一个战略公司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它能够出色的完成战略计划,还取决于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的分销渠道有多么优秀。在这里学生需要掌握分销渠道的特点、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决策。第四个P(promotion)―促销,战略企业不仅仅要创造客户价值,还必须运用促销来传播所创造的价值。我们需要学生掌握四种促销工具: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和人员销售。在学生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后,我们还需要学生能够提高、发现、分析能力,即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素质能力。

营销的关键的环节是创造客户价值和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要维系这样的关系,就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道德修养能力等。首先语言沟通能力即“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即营销人员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简洁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客户获得其想要知道的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位学生性格都是外向型,能言善辩,面对内向型、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应该时常组织演讲,辩论等比赛项目,利用课堂创造“说”的机会,特别在营销案例讲解中,我们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其次是文字表达能力,现在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文字交流,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从事一切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市场营销中,文字表达有多种形式,比如产品介绍资料、广告文案、企业新闻,企业营销策划方案、研究报告等。这种文字表达能力不是写文学作品,我们不需要优美华丽的语言,只要把问题写清楚就可以了。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小试牛刀,写一些关于营销方面的小样,最终会写企业营销策划方案和研究报告以此训练该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能力。我们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市场营销观念,让学生真正树立市场观念,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是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道德教育,而且是对企业进行监督,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培养出的市场营销学生必须具备自信、进取、善学、善交的

素质,这也是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所要求的。

我们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向客户传递有用的价值。实践能力方面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营销信息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真正价值在于营销者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获取客户洞察,做出更好的营销决策,以及管理客户关系,这就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我们在课堂中会讲述市场调研过程,制定调研计划、收集数据、研究方法,抽样,并且把这些过程转变为实际行动,针对某一个项目实施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在培养学生营销策划能力时,也是针对某一个项目,根据调研报告内容,总结目前营销状况,包括市场、产品、竞争者、分销、环境情况,确定实现未来目标,选择什么样战略和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营销策划书。培养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就要经常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采用适当的市场战略攻入目标市场。在培养学生的销售管理能力时,要让学生懂得,销售管理不仅仅是销售方面,而且包括分销渠道管理。对商业消费者来讲,渠道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晓得各级分销渠道的特点,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的营销决策;还要懂得如何传播所创造的价值即促销工具的选择、还有直销和网络营销。在课堂中我们会让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购物体验,总结各种分销渠道和销售过程中优势和劣势,真正体会其中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的竞争从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过渡到品牌之间的竞争,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好的品牌意味着市场,意味着顾客忠诚,也意味着更大的盈利和发展空间。我们会通过介绍成功的品牌,比如百丽、宝洁等等,学习成功品牌经验,培养品牌管理能力。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主要是指为了结合专业和职业特点、满足市场营销行业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与市场无缝对接,最终实现具备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设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市场营销学新理论―市场营销与创业知识―校企联合培养

1、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

不管是哪种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必须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包括市场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环境、战略、4p理论等。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分配适当的时间,讲述这些基础理论,因为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建立扎实标准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地理解市场营销活动。

2、市场营销学新理论

传统营销学演变成现代市场营销学,到如今又发展了市场营销学新理论。在讲述市场营销新理论时我们可以结合基础理论,比如4p’s,发展到7p’s。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对策。当前互联网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市场营销发展了许多新理论,比如数字化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网络营销、长尾营销、微博营销、道德营销、善因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政治营销等。在讲述这些理论时,我们可以结合案例、情景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拓展了视野,另一方面说明市场营销理论的实践要求,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市场营销与创业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我们可以找一个契合点―市场营销学理论+创业知识。在讲述理论时,我们配合经典的创业案例,比如美国军人多里奥特传奇创业、谢霆锋企业家身份:23岁创办公司,每年赚一亿等等。通过创业故事,将市场营销理论与创业知识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营销学理论的理解,对学生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实践也有一定的帮助。

4、校企联合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源联合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中主要传授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在课下我们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给地产企业做某个营销策划,或给某实体企业做营销调研等。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且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全面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即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四、选择多元教学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1、设疑式教学

设疑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加深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是吸引学生兴趣、学会理论、加深理解理论,指导实践。譬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第一堂课时,我们教师可以自问设疑,即自问自答,我们可以问:市场营销是什么?为何会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可以边思考边回答,这时教师可以自己回答,同时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介绍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时,我们可以情景设疑:每一个同学都是消费者,你们认为自己平时的购买流程是如何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出现。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2、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讲述某些市场营销学理论时,可以有特定目的地让学生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学习、深刻地理解市场营销学理论。比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分销渠道和促销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当地农业企业中,看下这些企业的分销模式是如何的;每逢双十一或者大型节假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现场关注和观摩商家的促销行为、活动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情景中学习理论,提高了参与度和学习课程的热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学生思维变通能力,深刻地理解在情景中涉及的市场营销学理论内容,同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3、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相关问题、相关理论时,会运用简短的口头案例佐证,譬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学竞争战略时,我们会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案例;在讲述市场营销调研科学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用可口可乐更改配方案例。第二类是阅读材料案例,这种案例在教材每章节结尾中都有涉及,或者教师在课下从网络中搜集。譬如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过程,这种案例需要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回答。第三类是综合性案例,这种案例一般是在理论讲述完毕后,综合理论知识需要理解的案例。这种案例文字篇幅量大,信

息丰富,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在课下准备材料,课堂上由发言人进行案例讲解、分析,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我们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性质就是理论+实践,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就有实践环节。鉴于此,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商业企业做兼职工作,并且会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我们还会布置给每组同学不同类型的市场营销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与企业对接,比如在社会上寻找商业企业――咖啡店、超市、百货等,对他们进行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市场开发等,帮助这些商业企业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类型的实践作业,我们在课程中期就会布置给学生,在课程完结后,我们需要学生对这个作业进行课堂汇报。由于每组同学涉及的是不同的营销内容,在汇报中,我们尽可能让每组汇报一个主题,这样全班同学对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就有一个全面的检验和梳理,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

5、创业大赛

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 逻辑前提 三重性

一、第一重:市场——基础与前提

关于对市场的理解,通常有狭义与广义范畴之分,狭义指的是买卖之间商品交易的场所,而广义则是指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之总和。市场就是市场营销行为所占用的场地、范围与领域。现代市场的概念又有新的变化,认为:市场等于人数、购买能力与购买欲望的总和;而被人们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则认为市场是由所有具有特定的需求或者欲望,同时愿意进行商品交换来满足需求或者欲望的那些潜在顾客构成。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市场含义的理解,可以很明确看出,市场始终不能离开人口、购买力以及购买欲望这三大要素,并且市场规模和容量的大小也都取决于上面的这三个要素。

 

市场的类型相当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很多不同的种类。按照经营的商品的特性来划分,可以分为生活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按照商品进行交换的地理区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按照商品的竞争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完全垄断性市场、寡头垄断性市场、垄断竞争性市场和竞争市场;按照商品的流通环节可以划分为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按照买卖商品的目的可以分为生产市场、转卖市场、消费市场和政府市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根据更加细化的标准来划分,市场会被划分成更多更小的类型,这样有利于开展市场营销的主体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成功率。

 

关于“显现市场”,主要是指当前已有相类似或同类的经营者或单位在该领域出售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事实上,显现市场很容易被大多数的营销者寻找、识别并抓住加以运用,从而为经营单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类市场存在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潜在市场不同于显现市场,它并不能被大多数人发现,也很难被利用,然而,这类市场如果被适时的激发出来,也会快速地形成现实的购买需求并产生足够的购买行为。由于潜在市场具有隐蔽性,很难被发现,识别难度较大,如果企业能够及时抓住并利用这类市场,在缺乏竞争者的市场中,能够获得的效益较高。例如,由于消费者对某种新产品的购买力不足,及时当前存在购买欲望和消费者,企业也不能完成营销;如果营销者采取分期付款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则能够开发潜在市场,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获得经济效益。对于消费者购买欲望不足的情况,营销者要充分了解和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真实的需求,并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从而产生购买行为。尽管挖掘潜在的消费者和客户甚至营造新市场对营销者来说困难较多、挑战性强,但是这些潜在的市场往往能够为营销者带来更多回报。

 

深入理解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是企业持续不断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市场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当前销售的对象,是企业当前取得生存的根基;未来市场则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未来要销售的对象,是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保障。准确判断当前市场的变化并能够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并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更新企业产品满足未来消费者的需要,是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对当前市场的准确判断,可以是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能够帮助企业未雨绸缪,做好化解市场风险的措施,面对未来市场在条件成熟以后转化为当前市场的情况,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取得主动权,化险为夷,获得领先的地位。

 

二、第二重:“营”——方法与过程

“营”在市场营销中具有经营管理的含义,营销注重“销”的结果,也不能忽视“营”的过程,片面地认为营销就是销售,这是严重错误的认识。“营”是市场营销的过程属性,它对于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也属于管理类学科的范畴。

 

“营”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的经营管理。需要指出的是,产品的营销者不必亲自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但是必须熟悉这个过程,要能够把市场对产品的反馈信息用于产品的改进方面,从而帮助企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企业开展的产品营销活动也需要营销者熟悉产品生产的过程,以便于在活动中准确、客观、全面地推广产品和介绍产品性能,帮助消费者解疑答惑。

 

“营”在市场营销中,对于营销者来讲,还需要对市场进行经营管理。因此,在市场营销中,需要营销者做好市场的分析、调查,通过对环境、市场类型、市场信息、目标市场选择等进行分析,做好营销战略的策划和布局。做好市场发展的规划,是营销者对市场进行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明确新市场的选择、如何开拓、怎么发展,要有科学合理的思路和规划。科学合理的理解市场的概念是营销者进行市场经营管理的基础,经营管理者必须把握这个基础,才能做好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的工作。当前的市场状况十分复杂,对市场的经营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困难、富有挑战的工作,经营管理者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等知识,要把这些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来开展工作。

 

“营”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过程特性,除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市场的经营管理,还应该包括对销售的全过程的经营管理,销售前期、中期、后期都离不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不是卖出产品,而是得到消费者和客户的认同,在市场上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成功的市场营销必须实现这样的目的。因此,做好销售前期、中期、后期的每个细节地方的工作,才能让顾客真正满意。销售前期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与销售前期的准备工作;销售中期的经营管理包括店面装修、物品摆放、场地安排、导购管理等与销售现场管理相关的工作;销售后期的经营管理包括售后服务、跟踪服务等,需要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平台,做到快速处理顾客遇到的问题。

“营”在市场营销范畴中经营的不仅是产品,也是理念和水平,还是人——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营销团队。因此,企业的营销者在做好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加强学习,做好培训,提高管理者和营销团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营”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营销者要明确营销的方法,学习营销的技巧,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与管理艺术,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缺陷,及时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和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强化人才管理走向科学化正规化,推广科学化的营销管理工作,提高营销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第三重:“销”——目标与落脚点

“销”从字面来看就是销售,就是把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卖给消费者和客户。“销”是市场营销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销”是市场营销的落脚点,是市场营销的目标所在。有很多营销者错误地认为“销”是市场营销的最后环节,事实上,市场营销是一个循环的系统,不存在绝对的起点与终点。销售之后还有售后服务工作,还有市场信息的反馈工作,后面还有产品改进工作等等。一个合格的营销者需要有不断销售、不断反馈、不断更新的销售思维和观念。充分理解“销”,必须知道销售什么、怎么销售、销售给谁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涉及到很多细节的问题,例如怎么销售就涉及到以什么样的价格销售、用什么方法销售等具体的问题。

 

市场营销销售的是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个产品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那个产品,它侧重于整体的概念,指的是那些在买卖交换中满足消费者和客户需求的实物和服务的总和。其中的实物产品包括产品的实体、特色、样式、包装和品质等;无形的非实物的服务是指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其他利益和心里满足的售后服务、企业形象等。整体产品的概念包含三个层次:核心产品(产品所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主要功能)、形式产品(产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附加产品(各种形式的附加服务如送货、安装、维修、使用指导等)。把产品推向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同,需要以营销者对产品内涵的全面理解作为支撑。

 

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所以做好销售的工作之前要组建好一支出色的有能力的销售队伍。对于市场营销的管理者来说,有人才规划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学会引进有能力的销售人才,并注重培养和管理。一般说来,企业之间市场营销的竞争比拼的就是销售人才的竞争,销售产品依靠的是销售人才的能力。营销者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在推销自己,只有消费者认同营销者,营销者才有可能将产品销售出去。所以,对于营销者来说,懂得推销自己的重要性不比懂得推销产品的重要性低。

 

营销者要十分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销”的对象,也就是消费者。开展营销活动,要根据客户对象、特点和类型,要具有针对性。由于销售活动是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展开的,所以,“销”不能脱离“市场”,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掌握市场,才能做好销售工作。

 

“销”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方式、以合适的价格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这样才能做好营销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营销者充分发挥营销的技巧,结合数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不同的手段如上门推销、广告营销等,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市场经济的变化催生出更多“销”的方法,营销者必须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营销竞争中处于上风。

 

四、结论

市场营销的三重属性:“市场”、“营”和“销”,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全面了解市场的前提下,做好产品、市场和人才的经营管理,企业才能占领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取得较好的效益。因此,市场营销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市场”、“营”、“销”这三重属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92-01

一、问题的提出

记忆是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市场营销学》的学习中,限于学生学习方法缺乏、认识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接受结果性知识。面对文字量大的学科,只能通过机械记忆再使之能够复现。然而这样的机械记忆事实上与学科性质、学科内容、学习过程中有诸多不和谐与矛盾的地方。因此,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被动,而且学习效果不理想,容易发生遗忘,特别是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最终也难以落实职业教育“以能力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1、机械记忆与《市场营销学》学科性质之间的矛盾

由于学生对学科认识上的偏见,认为文字量多的学科就是文科,它是靠记忆再复现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而《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应用性特点的经营管理科学。正如世界著名市场营销学权威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所说: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就学生已学习过的课程来说,它涉及以往的数学、政治经济、心理学等课程。这些不同的性质的学科综合而成市场营销知识显然不是一种机械的记忆就能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机械记忆不能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全部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有同学说,平时的学习我好像提不出什么问题?有同学说,我该背的都背了,为什么做不出来?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光靠“背”是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所有营销知识,更不可能实现应用的最终目的。事实上,市场营销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营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规律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实际问题又是多样化的,因此在学习中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十分重要的。而机械的记忆可以理解为是简单接受式的背诵,而缺少了思考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实现记忆策略的优化,理解、思考、记忆相关的营销知识以完成学习任务。

3、机械记忆难以开展多种《市场营销学》的学习过程

机械的记忆虽然能使学生记住一些的营销知识,也能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但《市场营销学》的学习不仅是背诵知识要点,然后应付考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这种通过记忆、复现的学习方法,如何能使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呢?更别说创新能力了。因此在营销学习中,不仅强调掌握基本知识,更就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使记忆过程也渗透多种学习活动过程,这就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使记忆策略得以优化,最终使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自主地开展多种学习活动。

二、学习的优化策略:

营销知识的学习中,记忆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采用恰当的记忆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为有效地思维和解决问题提供基础。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记忆策略的优化,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能力的提升?通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实践,可采用的记忆策略有:

1、基于“建构主义”的建构记忆策略: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从A传递到B,而教学也不是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教师帮助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学生学习一定不是简单的“背诵”,而的通过课堂学习之后的意义建构。按《市场营销知识》建构的内容,可将知识的建构分为两类:

(1)强调知识整体建构的记忆:

这类知识的记忆主要是在记忆知识之前先对知识整体进行建构,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把握知识有主要体系与结构,以此用为记忆的基本框架,主要用于整章或整个知识体系的概括与归纳。在《市场营销知识》内容中,下面内容与章节可采用这种基于知识整体认知的记忆策略:

(2)强调建构营销各策略过程的记忆:

这类知识的记忆是对营销事件、营销活动的过程展开的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营销策略的建构不仅使学生明白某一营销活动的过程,并清楚营销活动的步骤,在进行知识的记忆过程中进行有效地逻辑思考,还可以此作为营销决策的理论依据,。

在中职营销知识中,主要有以下的营销策略的建构:

[例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第二章):

分析营销环境因素(SWOT分析)确定各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环境威胁机会图、环境机会分析图、威胁―机会综合分析)环境变化时企业的对策(面对市场机会、环境威胁、威胁―机会综合环境的营销策略)

[例二]STP战略(第四章):

无论从全球范围内或一个地区范围,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都包含着不可胜数的购买者,他们不仅分布分散,而且需求差异很大,使得每个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都会意识到,他们通常不可能为市场上的所有购买者服务。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本身可获得的有限资金和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供适合购买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企业都实行目标市场营销,其步骤如下:

通过建构主义教法策略的运用,实现学法上的引导,使学生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建构,使学生具备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单纯记忆所造成的知识理解困难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使学生获得了一种建构性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基于“认知理论”的理解记忆策略:

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它认为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营销知识记忆过程中,如果教师能通过引导学习进行有效的认知,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从而对记忆进行优化。通过对《市场营销知识》的分析整理,及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支持,可有以下几种具体的记忆优化方式:

(1)强调基本概念的形成:

市场营销知识中的许多概念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步形成与发展的。通过了解概念形成过程的,使学生逐步地进行相关概念的认知,有利于掌握与记忆基本概念。在市场营销知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都可以通过概念的形成来掌握,并辅之以图、表、阅读材料等补充内容加以理解。下面看一下具体的实例:

[例一]市场营销的概念的形成:市场营销的含义是随着营销实践活动的演进和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而完善的。对这个概念的形成可以用图示意。

50年代以前认为“市场营销=推销”50年代以后,市场营销不仅仅是推销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提出市场营销的定义:认为市场营销是引导商品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企业活动。随着市场营销实践的深入,对市场营销有了更完善的认识。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定义:是指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市场调查和预测、产品构思和设计、产品生产、定价、分销、促销和售后服务等内容)旨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例二]市场的概念:狭义的市场(具体交换的场所)广义的市场(除了具体交换的场所,还包括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营销学中的市场(只强调需求,而不研究供给)。对于这个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补充阅读材料来进一步明确。

附补充材料:《市场的形成与含义》

市场是个有多种含义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最初,当交换尚不发达的时候,市场仅仅是指交换的具体场所,即买者和卖者于一定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一个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概念。我国古代早就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和广泛,市场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市场也就无处不在了,在现代社会里,交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金融信用和通讯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商品交换打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交换关系日益复杂,交换范围日益扩大,交换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市场就不仅是指具体的交易场所,而且得指所有卖者和买者实现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各种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的总体。市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是二者的统一体。这是市场的一般概念,经济学中的“市场”这一术语,一般都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和运用。但是,市场营销学通常不仅在这一般意义上来运用“市场”这一术语。

这是因为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卖方营销活动。对卖方的市场营销来说,“市场”只是需求一方,因为站在卖方角度、作为供给一方,市场营销就是研究如何适应买方的需求,如何组织整体营销活动,如何拓展销路,以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因此,市场在这里只是指某种商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在这里,市场专指买方,而不包括卖方;专指需求,而不包括供给。因为站在卖方营销的立场上,同行的供给者或者他的卖方都是“竞争者”,而不是“市场”。卖方组成产业,买方组成市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因此,在市场营销学范围里“市场”往往等同于“需求”,在西方市场营销学著作中经常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在我国常说的“市场疲软”一语中的“市场”,也是指需求而言的。市场营销学强调从这个意义上研究市场,即把市场作为服务对象和研究场所来研究。

(2)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营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关联等学习活动使学习内容有一个内化的过程,从而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这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有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种不同的知识类型进行教学上设计:

①突出强调知识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基础概念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它们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作为学习者不应当将它们孤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这种区别与联系、利用概念之间的存在关系对知识进行挖掘,以提高知识理解度,帮助学生走出概念的机械记忆。

[例一]需要、需求、欲望这一组概念,可先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口喝了,就有喝的需要(即没有得到某些满足物的愿望)。此时的满足物有多种,比如:水、可乐、牛奶等等。对具体满足物的想法就是欲望(即想得到某些基础需要的具体满足物时的愿望)。但这个消费者只有一元钱,只能购买一瓶水,因此该消费者就有了对水的需求(即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能力)。而对可乐、牛奶没有需求。因此不难看出这是一组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类有需要(有限)产生欲望(无限)具有购买力,便转化为需求(购买力)

②突出强调知识的对比关系

市场营销的很多知识都具有对比关系,在对知识的比较、归纳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知识有效的内化。这样不仅自然而然地避免“死记硬背”,而且通过知识的对比,更能准确的找到知识应用的适应范围与实际情况。

[例一]渠道策略是营销组合策略中的重点策略之一,而作为营销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商的概念是重点内容。一般对商的分类是按业务联系特点进行分类的,那么对于各类型商概念的掌握也就集中到了各商的业务联系特点的比较上来。在教学中可引导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定义进行阅读,并辅之以例子进行说明,最后进行关键点的概括:

企业商:无现货的委托代销售业务。

销售商:全权独家。

寄售商:有现货的委托代销售业务。也可理解为无

所有权的零售业务

经纪商:牵线搭桥,中介

[例二]三种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概念。对于这三个具有比较意义的概念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开展判析与认知。

目标市场策略 细分策略 选择目标市场 制定营销策略 图示

无差异性营销 不细分 整个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一套营销组合策略 图1

差异性营销 细分市场 选两个以上乃至全部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针对不同的子市场制定不同营销组合策略 图2

图3

集中性营销 细分市场 进入一个细分子市场(该子市场可再进一步细分) 一套营销组合策略 图4

*注意区别企业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关键点在:是否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几个子市场。

(3)强调新旧、前后知识的的相互作用

市场营销知识与策略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现实企业的营销过程也决非只利用一个知识,只采用一种策略的。各营销渠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制约。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利用这种知识的相互关联,以相互验证。

比如:在第二章第三节中已经学习了市场营销渠道企业,掌握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一般概念。这样就为后续学习第七章的分销渠道的内容打基础。再比如第三章中讲到的“消费品市场营销特征”的六点内容,也需要联系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之人口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促销的选择等诸多内容。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简单联系与相互映证,而是要通过这种关系使知识点得到一种类似缧旋式上升的知识点的深华,通过反复加深理解,实现理解的记忆,并达到市场营销策略的融会贯通,并综合运用。

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经验记忆策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就是强调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统一,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外在的科学知识与内在的经验和情感的统一。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生活中的知识与经验理解新学内容。

事实上,知识的来源并不仅仅只有教材,而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更能让学生掌握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营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的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仅仅是经验服务于教学内容,更是使书本知识有效地结合了实践研究。

[例一]分销渠道的类型的理解:

分销渠道的类型在理解与判断上是一个难点,特别是要同学根据影响的因素或是条件进行判断时,各因素多而复杂,记忆有难度,使用更有难,倘若结合同学们自己实际的经验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在实际的购物或逛街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商品随处可见,比如生活日用品在超市、社区小店,学校的小卖部等地都可采购,那么该商品的渠道必定的宽的;若是该类商品只在某些商店或是专业商店才有的,比如专业的体育用品商店、家电商店等,那么就是较宽的渠道;而某些商品很少见到或很难得见到,就一定是窄渠道。

[例二]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结合生活的实例,把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与分销渠道选择的诸因素联系起来,将影响因素按产品、市场、企业、政策等因素进行归类,或按渠道类型进行归类,不仅有利于各影响因素的记忆与理解,更能用原有的经验指导新的营销实践活动。具体在记忆前可将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与实际结合,并利用表格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对知识的整体进行建构,建立知识结构) 具体内容(体现知识的整理,这是学生对知识再加工、再建构的过程) 选择一般规律(学科知识的细化,指向具体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已有的经验) 结合实例(使外在学科知识与学生内在经验统一起来,最终促使记忆策略的优化)

产品因素 单位产品的价值

单位产品价值与分销渠道的宽窄、长短成反比例的关系 便宜的商品可多次转手销售,贵的商品直接销售。

产品的体积重量 体积大而笨重的产品尽可能选择短渠道宽渠道 家用电器类、机械设备类等。

产品的类型和品种规格 品种规格少而产量大的商品,选择长渠道一些品种规格复杂的专用商品,采用短渠道。 农产品、粮食、水泥、纸张等

汽车配件

…… …… …… ……

篇11

(1)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

篇12

[中图分类号]F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30-01

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稳定发展,不断地探讨市场营销这个课题,成了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大力推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企业若想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及时了解国情并不断创新。所以,企业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解市场的动态,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更好乃至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使得自己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

市场营销也是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的代名词。可以从两个方向理解,一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营销是在一种利益之上下,通过相互交换和承诺,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实现各方的目的。所谓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二、现代化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化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营销的发展注定要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向现代化营销方式转变,使得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方式和趋势就成了众多企业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一)目标市场细分营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顾客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购买商品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细腻,消费需求和层次越来越高,开始从越来越多的方面衡量自己真正需要选择的商品。另外,不同的顾客对商品的选择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企业的市场营销向目标市场细分的趋势转变。

目标市场细分是企业打开顾客大门的金钥匙。目标市场细分的营销从细分前的调查谁备、确认细分指标、细分描述、选定细分市场及细分后的产品定位等为市场营销制定了一个完整的、以客户为核心的产品定位规划过程。

(二)品牌战略营销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首先,品牌的价值在于可以创造企业利润不断增长,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顾客忠诚的品牌,在顾客心里就会降低购买失望的风险,品牌的力量可以树立企业的形象,让顾客形成一种购买认知。对任何企业来说,打造强势品牌,已成为其保持战略领先性的关键。品牌的形成,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加快盈利,提高产值,可以说品牌战略市场营销是企业的招牌。

(三)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活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非常活跃。在以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促进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并且加入到网络营销中来。电子商务不仅对于传统企业的管理,如计划、组织和控制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于企业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加工、制造、存储、销售以及客户服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是建立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模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开拓了企业的市场空间,提高了企业效益。因此,当代社会,网络营销也在逐渐占有更大的地位。

以上三点是当今市场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更加关注客户服务所带来的价值,市场营销中的服务营销也得到了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优质的客户服务管理可以稳住老客户,留住回头客,发展新客户。在今天的服务经济中,绿色营销、知识营销等也使目前的市场营销充满了活力,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珊,唐强.心理营销——现代营销的发展趋势.2009(11).

[2]候春江.周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述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3]韦宏.基于心理营销的顾客资源建设策略浅析.江苏商论,2009(04).

[4]王爱萍.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发展趋势.山西科技,2008(03).

篇13

1.学生专业基础素养有待提升

在现有高校教学中,市场营销学课程通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或者其他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在大学前三个学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管是何种专业何时开设该课程,大部分学生对于企业及企业管理缺乏基本认识,而且难以将管理学、经济学这些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与市场营销学在学习过程中融汇贯通,缺乏对营销知识深入理解的能力。同时,现在有些专业由于教学计划和学分的调整,把市场营销学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就更难以理解营销的基础理论,更谈不上案例分析与实际运用。一些非管理类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解片面,认为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作用不大。此外,很多学生在由高中转向大学学习时,仍然习惯死记硬背、教师推动为主的方式,自学和自主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很难适应市场营销学以开放性思维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

2.专业能力培养重点不突出、 教学目标不明确

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建立营销系统性思维和理论基础;作为工商管理学科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以及营销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职能间的联系;而作为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则主要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辅助其本专业。不同专业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有不同的诉求,不能以一概全。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套教材、教案、课件面对所有学生。导致管理类专业学生感觉理论浅显和重复,而其它专业学生却觉得很难理解有关知识要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满意度不高。这样既无法体现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性,也无法因材、因专业施教。同时,调查显示,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单位均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有很高的期望和迫切的需求,但在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内容的突出。

3.以传统教材与教学方式为主

虽然当前不少高校都已经设计有辅的校内实验课程,但是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为主。主要表现在:一是所用教材内容体系相对比较传统,虽然在理论构架上相对完善,但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传统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够重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同时,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特色的营销环境,以及企业的营销管理实践与行为特征。关于技能训练、分析管理能力提高的实践环节比较少,学生在理论理解与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二是讲授方式上,虽然大多采用以ppt课件为主的形式,但是一般仍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按章索骥,“填鸭式”教育痕迹严重。

4.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效果有待提高

市场营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性学科,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使用的市场营销教材比较陈旧,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虽然为了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很多高校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网上辅助教学课程,以期通过ppt、flash和视频等文字、声音和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授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与专业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ppt等形式的课件难以帮助学生在每堂课上形成直观的理论联系,更多表现为对单页课件内容的简单记忆,无法形成对理论的系统认识,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理论框架。同时,网络辅助课程设计上也与一般课堂授课基本无异,形式设计落后,内容更新缓慢,教师与学生的网络联系基本流于形式,难以起到预期的辅助学习、课后思考和训练以及师生互动的作用。

二、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合理化,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素养

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除了考虑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可能及能力要求外,也要注意作为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倾向,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营销学课程与自身专业及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通过课程设置和时间的合理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其理解营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此外,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应请专业教师介绍专业特点、各门课程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大学中学习等,让学生对专业以及专业学习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也通过学习方法和手段的介绍引导学生从高中依赖性学习向大学自主性学习转化。

2.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学习诉求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一般管理类专业采用专业课形式,非管理类专业采用选修的形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学时的不同,选择内容丰富程度、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设计针对性的教案和教学课件。专业课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起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理论框架,通过关键理论的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形成学生对组织营销管理的系统性认识。通过理论前沿的介绍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学习,并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侧重培养。结合不同专业探讨营销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对市场营销形成初步认识,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市场营销学对其专业的影响。

3.改良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使用现有传统经典教材的同时,采用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材的编写与更新,结合现在在高校普遍开展的erp实习,提供学生运用理论的机会。同时也要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进行改良,借鉴和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

(1)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模拟教学的一种,通过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模拟试验指导书,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