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餐饮经营风险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系统的普及使用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无纸化会计带来的数据审核、确认,电子档案的归档保存,会计电算化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都对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会计人员在操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企业的管理监督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浙江某大酒店是一家涉外旅游饭店,由国有集团公司投资近2亿元组建而成的。酒店于2000年4月29日正式对外营业。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这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少企业虽有意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却觉得无从下手。由于假期有幸在N酒店财务部进行了实践锻炼,能够详细了解该酒店的情况并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熟悉该酒店的内部管理。因此,借鉴内部控制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研究建立适合N酒店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希望通过酒店内部控制的分析,分析其内控的缺陷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一、酒店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设计问卷,并根据深度访谈的内容,对N酒店有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酒店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实施其内部控制的依据。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为整个内控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访谈了解到,酒店的机构设置做得相对完善。从酒店是否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分级授权控制中了解到,酒店的权责分配做的相对比较好,让权责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分配来完成。但是董事会对于酒店的决策控制力不足。因为经理层位于生产经营的一线,而董事会成员中有一部分是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而非执行董事,这类董事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且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董事会对于管理层的提案无论支持与否都缺乏充分的知识支持和信息支持。
(二)酒店风险评估
酒店的运行与长期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但是对于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却介绍的不够详细。从酒店的员工是否能很好的理解酒店发展的长期战略和明确的目标?这一问题了解到,当酒店管理层制定发展目标后,会传达到各个部门,上下级之间很少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但是员工对于本业务单元的目标认同感却并不是很强,大多数的员工只是比较机械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员工对风险的识别,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相对较好,康乐部对风险识别能力不是很强。而当员工发现风险,很多时候没有能够向管理人员及时的汇报。
从深度访谈问题:您是否清楚有哪些外部因素可能引发酒店管理的风险?可以了解到员工了解的比较多的是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但是酒店内部人员的流动和财务状况对内部风险的引发,员工的了解比较少。从这两个问题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员工对于引发酒店风险的因素了解的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管理人员在这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酒店的风险分析流程还不够全面恰当,而且当风险分析出来之后,没有马上传达给管理层。酒店的员工对风险分析能力很欠缺,无法明确的描述相应的风险。从深度访谈问题,员工对于风险分析基本都停留在表观层次上,而不了解具体风险分析的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识别出了风险,也没有办法对风险有一个准确的分析,更没有办法做到良好的风险应对。
(三)酒店控制活动
酒店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分离监督机构,并且对酒店内部控制控制活动取了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落实和完善。酒店根据经营活动中金批准额大小和事项重要程度不同控制分层级授权审批。酒店管理层的直系亲属系统没有担任酒店财务管理部门控制的管理人员。
没有轮岗不利于岗位人员对于酒店会计工作整体需求和工作要求的了解,而且对酒店整体的利益观和效益观的了解也会有所欠缺,最重要的是,互相牵制人员在长期的搭档中可能会互相包庇。了解到酒店营运分析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酒店目前只有预算执行结束后的考没有建立阶段性考评工作,而这方面的问题亟待改善。
二、酒店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建议
笔者根据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了解到酒店企业的真实情况,针对酒店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改进优化,使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由于酒店董事会的决策控制能力不够强、酒店并没有将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分开;员工职业素养需要提高、对特定岗位的描述不够清楚、对员工的考察次数不够、培训制度贯彻不够认真;管理者对酒店文化的宣传不够、员工违背道德准则时,没有给予足够的惩罚措施、招聘流程不规范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岗位设置与权责分配
酒店的管理结构完善与否对酒店内部控制体系效果的发挥起到基础性作用。酒店应对各个岗位职责进行准确的描述及规范,从而形成《职位说明书》,其中包括各个职位的称谓、描述、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等。
具体建议:
1、工作内容和流程进一步标准化
由于不同的酒店财务岗位设置不太一样,即使同样的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也大相径庭,能否研究一套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的。建议在明确岗位架构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既能够完成酒店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责,也能够实现工作的高效,最终形成一套标准的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这套标准可以在酒店其它部门和集团内其它酒店推广。
2、工作流程进一步细化
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尽可能使得一个新手按照工作流程的说明就能够完成该项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一个新手熟悉岗位的时间,无形之中也是对酒店人力成本的节约。
3、采购与存货管理方面问题与建议
(1)采购无任何计划性。计划采购与应急采购无任何区分,各部T对本部门使用物品没有任何月度以及年度的采购计划,所有采购都是即时的。建议酒店制度采购计划,由酒店各部门根据每年物资的消耗率、损耗率和对第二年的预测,在每年年底编制采购计划和预算报财务部审核;计划外采购或临时增加的项目,需要制定计划或报告财务部审核。
(2)采购付款报销方式不够明确。酒店没有明确额度内的报销方式,自由性较大。建议酒店采购员采购的大宗物资的付款要经财务总监审核,经确认批准后方可付款;支票结帐一般由出纳根据采购员提供的准确数字或单据填制支票,若由采购员领空白支票与对方结帐,金额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按酒店财务制度,规定额度内的付款可以采用现金,超过的使用支票或委托银行付款结款;超过额度要求付现金者,必须经财务部经理或财务总监审查批准后方可付款,但现金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3)资产报损控制不够严格,对员工无惩罚激励机制。酒店对低值易耗等物品的报损控制不够严格,没有明确正常的报损率以及相关的惩罚激励机制。建议明确建立相关的报损率以及相关的惩罚激励机制,以此来鼓励员工降低物品的损耗率,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酒店应当依据公司设定的具体控制目标,进行全面、系统、不间断的收集相关有效信息,结合酒店的具体经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实现有效控制。员工缺乏风险应对能力,对应对风险的策略了解的不够全面。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设定控制目标
酒店内控控制目标的设定是酒店进行基于风险评估的内部控制运作的前提。酒店内控目标既包含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同时也包含酒店近期计划的短期具体目标。目标设定应遵循实事求是和目标指导实践的原则,指定的控制目标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与酒店的发展规划保持高度一致。需要指定详细的具体目标,指导酒店内部业务活动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活动。
2、酒店的风险识别
造成酒店经营风险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即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酒店内员工现阶段对于外部风险中的政治与经济因素了解较少,对店内的内部风险的财务状况因素及内部员工流动性风险认识存在不足,酒店需要建立相关培训体系,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各个业务部门员工的培训。只有对风险因素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有效的进行内控体系风险的分析并制定相对应的方法。
3、酒店风险应对
酒店风险评估是为了最终的风险应对,酒店在对自身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继续搜集分析风险变化信息,从而适时调整应对风险的策略。对员工进行风险应对相关培训,让其了解主要的风险应对策略包含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承担风险、转移风险。
(三)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酒店的运转基于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取得、分析及使用。通畅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是酒店高效运营的重要基础。笔者对酒店信息沟通系统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如下问题:酒店各部门之间合作有待加强、各个系统协同化不够好、餐饮部对信息收集能力较弱、员工对高质量信息理解不全面。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实现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主要依托于建立协同化的酒店信息系统,主要由会计信息系统、客房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购和仓储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协同工作,无缝衔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及时提供符合会计电算化要求的会计信息,并且根据酒店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系统的各个分模块,与此同时,酒店应合理安排不相容工作岗位的设置。客房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智能化的客房服务管理系统,从而保障酒店提供服务的智能化及高效。
餐饮管理系统。用计算机系统为顾客点餐提供自动服务,从而完成点菜、送单及收款服务。此系统要与采购销售系统相结合,无缝衔接,发挥其内在分析功能,从而协调采购与销售活动,并结合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同时鉴于调查问卷中发现餐饮部对于信息收集能力很差,餐饮部门的员工在为客户服务时,尽可能多的了解顾客的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在酒店餐饮搞活动时如团购等通知顾客,尽量争取回头客数量的增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到酒店各个部门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于信息系统设计合理,其信息流畅性及保密性均表现良好,但员工对于信息系统架构的了解只在初步阶段,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强。同时各个系统的协同化不够好,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单一系统的强大无法弥补系统协作上的不畅和失误,这是提高酒店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信息系统的员工培训对于系统高效运行至关重要,酒店应该定期加强对此系统的应用培训,可不定期引进或咨询外部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相关培训。
(四)规范并完善酒店的控制活动
笔者对酒店控制活动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如下问题:酒店的职务分离控制做的不够完善、授权责任不清。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及会计系统控制。完善健全的会计系统控制是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及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增加夜审岗
由于夜审很难招到人,所以财务部一直没有设置该岗位。夜审和日审是酒店稽查体系的两个枢纽,只有建立完整的稽查系统才能有效的掌控整个酒店的经营,虽然目前采取由前台收银行使夜间稽核的职能,但实践中前台收银只是完成了过账职能,并没有履行起稽核职能,夜审工作流于形式,这就难免产生漏洞。建议加强夜审岗的招聘工作,在招到合适的人员之前可以采取由日审人员进行突击夜审的办法来加强夜间稽核工作。
2、增加资产管理岗
由于除存货外,大部分实物资产为业主所有,在核算时也未记入损益,所以在资产管理上除专人管理存货外,其它资产的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如果这些资产管理不善的话,会大大增加酒店的费用支出,影响当期损益。建议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岗来管理酒店的资产。
3、制定岗位说明书
目前财务岗位的工作职责主要还是依赖相关人员的经验,并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字说明。建议制定包含岗位基本情况、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岗位说明书。
三、主要结论
本项目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酒店为调研对象,采用了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酒店的经营状况和内控现状进行了解,经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酒店内控体系的缺陷及问题。根据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针对发现的实际问题,对酒店内控体系提出相应的优化完善建议。酒店主要问题表现在员工素质考察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较差、对于企业文化认同感有待加强、风险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风险应对策略单一、控制活动职务分离建设较差、内部监督体系尚须完善等等。笔者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思路: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人力资源系统并建立相应员工培训教育制度,尤其是对风险应对的培训;建立高效信息系统;完善监督体系,制度严格的监督制度及监管流程;明晰酒店各部分控制活动、职务分离并建立严格预算。通过对酒店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及方案,以期为我国本土星级酒店企业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险管理 术语》(GB/T 23694-2013),风险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管理是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生产经营规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监督管理记录情况,按照风险评价指标,划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的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
《办法》的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所有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及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生产经营实施风险分级管理适用本《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
《办法》第七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应当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特点,从生产经营食品类别、经营规模、消费对象等静态风险因素和生产经营条件保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及运行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根据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督检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案件查处、产品召回等监督管理记录实施动态调整。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如何确定?
《办法》规定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的方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只需要每年进行一次风险等级评定,下一年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根据上一年度风险等级以及《办法》规定的条件相应进行调整,从而明确下一年度的风险等级。新开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既可以按照《办法》规定的量化评价程序,通过量化分级评定,也可以按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静态风险分值确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风险等级的确定采用评分方法进行,以百分制计算,其中静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为40分,动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为60分。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风险分值之和为0-30(含)分的,为A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30-45(含)分的,为B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45-60(含)分的,为C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60分以上的,为D级风险。
风险等级评定的基本程序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风险等级评定,一是调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许可档案,根据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表所列的项目,逐项计分,累加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二是结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结果或者组织人员进入企业现场按照《动态风险评价表》进行打分评价确定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需要说明的是,新开办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省略此步骤,可以按照生产经营者静态风险分值折算确定其风险分值。对于食品生产者,也可以省略此步骤,而是按照《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评分记录表》折算的风险分值确定。三是根据量化评价结果,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确定表》,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四是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评定结果记入食品安全监管档案。五是应用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结果开展有关工作。六是根据当年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应对、不安全食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记录情况,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下一年度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的相关应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水平,合理确定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方式以及其他管理措施,作为制订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的依据。另外,风险分级的结果也可用于通过统计分析确定监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分类系统及数据平台,记录、汇总、分析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信息,实行信息化管理;确定基层检查力量及设施配备等,合理调整检查力量分配。
如何通过风险等级确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频次?
《办法》对不同风险等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频次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对风险等级为A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1次;
(二)对风险等级为B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1-2次;
(三)对风险等级为C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2-3次;
(四)对风险等级为D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3-4次。
旅游企业经营领域涉及较为广泛,以游览、娱乐、住宿、购物、餐饮为经营主线,其财务管理特点基于旅游产品特点。就旅游企业来说,产品生产大多在服务上,其产品特性完全是服务性产品特点,如生产销售同时发生、不可储存性等,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烈化,旅游企业面临的风险因子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企业处理好投资、融资、筹资及日常的财务工作,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保障内部组织的稳定运营,为企业竞争提供必要基础。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总的来说包括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两类,内部风险主要指内部管理失调引发的风险,包括投资、筹资、决策等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指经济、政策、文化环境的变动。这些风险因子都会对旅游企业的收益造成影响,对旅游业长期发展不利,因此,旅游企业必须熟练掌握财务风险分析及管理工具,强化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二、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分类
针对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两类。其中,不可控风险不受企业自主意志影响,被动性强,是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风险,来自宏观条件,如国家产业政策、企业主营业务区域状况等。可控风险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资金回笼及收益分配四方面,可通过自主决策避免或解决。
(一)不可控风险
不可控风险主要是旅游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5.12地震为例,由于民众对地区灾害性时间的担忧,游客多数会选择其他地区旅行,直接减少了四川地区的旅游业务流量,若企业以此地区为主营,由于企业资金长期占用于收益小地区,这些地方的旅游企业经营风险就会极高。此外,国家政策上,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企业可能会被迫出现转产或经营调整,不同性质的旅游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
(二)可控风险
可控风险是企业内部经营风险。一般的,旅游企业可控风险主要表现为偿债能力不足、现金流量呈现负数、依赖短期借款引起的资金周转不灵等。这类风险的成因往往来自企业内部,如决策失误、资产负债评估能力不足、竞争过强、财务控制能力不足等。以财务控制为例,旅游企业财务控制难度远远高于工商业企业,一方面,企业应收账款控制难度大,流动资产占用高,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存在虚增企业利润,企业难以把握自身实际财务状况,直接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三、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风险意识不足、人力成本及宣传成本支出占比过大、资金管理效能不佳、投融资风险度量不足、内部控制不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等。从普遍性入手,本文总结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如下:
(一)强化业务流程控制
要实现高效的财务风险防控,旅游企业必须强化业务流程控制,强化财务管理刚性。首先,在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企业将所有业务纳入合同化管理中,避免由于客户要求、费用、行程上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第二,在提供旅游产品时,旅游企业要严格按照旅游合同办事,按照合同内容,依据景区计费标准行事,制定严密的计调单,若要开辟新路线,则需进行专项调查之后确定。第三,要按计调单编制及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合理划分行程中团队成员职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避免超预算、资金结算错误等风险。第四,旅游行程责任分配前置。要在出行前将计调单、安排、服务标准等要求事项部署下来,以便实现行程中费用控制。因此,计调单刚性必须足够,要严格按照计价单控制成本,严格审查,该报销尽快报销,不该报销坚决不报。
(二)强化财务控制
首先,旅游企业应完善内部各项财务工作细则,按现有会计准则、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特点制定本企业财务会计明细操作规范,强化风险监控。第二,要注重会计工作的实际执行,强化经济活动的系统记录与分析,使企业内部资产及财务状况得以正确反映。第三,要强化资金和费用管理,提高预算科学性,要严格按照旅游主线及行程开展预算,避免预算超支及预算不足。
(三)强化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首先,风险评估指标设置应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基础,当资产负债介于40%~60%时,企业资金配置最为合理,低于40%资金充裕且可能发生限制,高于60%企业资金紧张,负债较高,应启用财务预警,控制负债增加及比例。此外,流动比率也应作为风险指标的组成,应将流动比率控制在1.5倍,避免企业资金链风险。其次,在风险防控设置上,旅游企业应当首先强化员工及部门财务风险意识,在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制度性建设,在大财务管理架构上,计调单、会计核算凭证等进行标准规范,对收支预算、资金回款等项设置专用管理办法。最后,旅游企业可引进外部监察机构,利用抽查、倒查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判,提高管理接入的及时性,避免事后控制。
(四)强化财务队伍建设
团队凝聚力上,应当营造以人为本的团队氛围,为财务人员树立信心,提高凝聚力;在岗位设置上,应实行轮岗,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长期任职出现的岗位漏洞;培训机制上,可采取持续教育与专项教育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企业内宣传财务风险知识,联合专业机构制定培训计划,营造风险防控氛围,另一方面可开展主题明确、重点明晰的财务风险防控教育活动,如竞赛、案例交换等,提升财务队伍素质,避免因人员疏忽导致的财务风险。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旅游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主要包括信息咨询、电子政务、旅游电商三大系统。策略上,旅游企业应当从强化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三方面入手。实际操作上,一方面,政府应为企业构建信息技术宏观条件,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强化门户网站建设,如提高网站信息详尽程度、组建论坛、构建客户交流机制、同行联合网上宣传等;优化电商模式,如构建个性化网络平台、开展虚拟旅游经营等;大力开展网络营销,如交换友链、Email推广、自媒体推广、竞价排名推广等。第三,要强化多方合作,如旅游相关部门协作、银行网上协作、网络公司协作等。第四,可开展CRM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客户回流。第五,强化系列服务。第六,加大员工专业培训,如导游技能、财务技能等。
近些年,国际上一批大型集团出现了财务危机,特别是美国安然公司(Enron)超过12亿美元的假账(2001.11)、美国世界通信(Worldcom)一年中虚增38亿美元收入和16亿美元利润(2002.06)、意大利帕玛拉特(Parmalat)近40亿欧元的财务黑洞(2003.12)、美国雷曼兄弟(lehman)的破产(2008.9)等令人触目惊心。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较高,据国资委公布,2007年平均为57.6%;民营企业短命现象仍然较多,据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10年,一些名声显赫的企业,如巨人集团、三株实业、德隆集团、格林科尔等都似昙花一现,还有较多的则负重运行,艰难坚持。究其原因较多,但无一例外的是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这同样也为我国星级宾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警示。毫无疑问,正确分析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是防范财务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星级宾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内涵与特性
1、内涵
对财务风险,学者们的认识可归纳成三类:一是“危害损失观”,认为财务风险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害和损失;二是“收益差异观”,认为财务风险是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差异;三是“不确定性观”,认为财务风险是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本文将星级宾馆财务风险定义为:星级宾馆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受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出现与初衷利益相悖的潜在损失。它反映了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三层管理属性:一是由资金运动而引起的风险;二是风险的货币化表现;三是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财务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潜在损失。
2、特性
星级宾馆财务风险源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即来自经营环境。星级宾馆经营环境既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内部管理因素。内、外因素的变化都会产生或改变星级宾馆的各类风险。各类风险最终表现为财务风险。星级宾馆财务风险既反映了各类风险的一般规律性,又蕴涵着自己的特性。
(1)客观性。凡是有经济运营和财务活动,必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偏离预期目标,因此,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星级宾馆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实体,其财务状况失衡、投资失控、债务包袱过重、资金运作困难是屡见不鲜的,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也是常有的。
(2)随机性。由于影响星级宾馆财务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既有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国家和地区性经济政策调整、金融市场波动、科学技术进步、竞争对手成长、客户的诚信缺失等的影响,又有星级宾馆内控制度、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的影响,因此,事先对星级宾馆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难以准确把握,也即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大小事先难以准确预测。
(3)相关性。财务风险的大小与风险收益的高低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因此一些人把“承担的财务风险越大,风险收益也必然越高”作为星级宾馆大量负债和债权拖欠的理论依据。然而,这一观点的前提是负债和债权拖欠必须在其承受能力的限度之内。
(4)异同性。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对财务活动目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影响较小的财务风险,可不予考虑;对影响较大的财务风险要重点控制。
二、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构成要素
从星级宾馆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来看,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筹资风险
由于星级宾馆的筹资渠道主要有两类:一是借入的资金,如银行借款、债券等;二是所有者的投资,如股票上市、投资公司投入、内部职工参股等,因此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使星级宾馆出现筹资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不良财务后果的可能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宏观环境因素变动有关,如资金供求、利率、汇率变化可能加大筹资成本,重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会影响筹资规模和筹资方式等;二是与星级宾馆自身管理经营不善、理财决策失误有关。目前,我国的星级宾馆既有收支性风险,也有现金性风险。收支性风险主要是源于经营不善,具体表现为:内部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经营亏损重等。现金性风险主要源于理财不当,资本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筹资成本费用过大;负债比例高,许多星级宾馆超过40%;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资金结构、期限结构和债务规模不合理等。筹资风险的影响期较长。
2、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星级宾馆在其经营过程中由于运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状况失衡。其负面影响比较明显。我国星级宾馆的营运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经营管理风险。星级宾馆具有经营范围广、营业项目多、提品的时间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而我国大多数星级宾馆的专业人才少、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再加上债务负担重,经营风险大。二是应收账款风险。从本质看,应收账款是星级宾馆流动资金的投放,其风险主要是收回时间及金额不确定所导致的现金流量风险。应收账款的拖欠会严重影响星级宾馆的获现能力和收益质量。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与信用政策和信用环境有关。目前,由于竞争的压力,我国星级宾馆的业务销售中赊销比重大,而不合理的信用政策常使星级宾馆对应收账款缺乏应有的控制和管理,造成追讨欠款工作困难重重。宏观上,我国信用环境差,缺乏社会化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风险大,再加上落后的结算方式,使得与客户、供应商之间拖欠账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星级宾馆的实际收益。
3、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星级宾馆投资一定业务后,由于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使实际投资利润率低于预计利润率的可能性。从星级宾馆外部环境来分析,投资风险主要源于国家信贷规模、利率、汇率和通胀水平变化的影响。另外,经济的波动、疫情的扩散、恐怖活动也会引起消费需求和购买力的变化,从而给星级宾馆收益带来不确定性。从星级宾馆内部环境来分析,投资风险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效率低下。星级宾馆固定资产投资标准高,资金占用量大,回收期长,设备更新快,经济效益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强,投资的风险性不言而喻。而我国的星级宾馆,一方面由于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缺乏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造成市场预期不正确,导致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回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也导致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差甚远。
4、分配风险
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不当而可能给星级宾馆今后的理财和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3]。这种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收益确认不当的风险。由于会计方法的不当,虚增当期利润,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星级宾馆而引起财务风险;或者虚减当期利润,影响星级宾馆的社会声誉和公共形象。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的风险。对星级宾馆而言,如果过多的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收益,会大大降低自身的偿债能力;但如果宾馆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降低自身信誉。因此,星级宾馆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不论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
三、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的管理机制
星级宾馆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利弊,作出在期望收益下风险最低或风险一定下收益最大的决策。因此,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1、科学决策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星级宾馆的管理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科学的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实行集中领导、分级归口管理的财务决策与实施制度。明确财务决策的责任者,建立健全必要的原始记录,推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工作,理顺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加强对财务活动各环节风险的防范,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时,建立财务风险监管机构,从组织上保证科学决策和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可设立风险经理一职,或由财务总监兼任。财务风险监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星级宾馆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技术,促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认真分析理财环境及其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方法。
2、风险预警机制
要建立星级宾馆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监测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营动态,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侧重于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观测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正是通过这种不间断的跟踪监测,保证星级宾馆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财务风险情况。为了最大程度的防范财务风险,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星级宾馆内部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与行业预警信息系统的协调和沟通。
3、风险控制机制
要建立星级宾馆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分设财务管理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各司其职,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星级宾馆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具体的控制和处理财务风险的路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回避。即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财务风险源,从而消除财务风险损失。星级宾馆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财务风险最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2)转移。即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财务风险转移给他方。比如以购买保险将财务风险转由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财务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财务风险横向转移。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星级宾馆的财务风险。
(3)分散。即通过宾馆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同时星级宾馆还可以通过改变资金结构、负债期限等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
4、风险化解机制
要建立星级宾馆的财务风险化解机制。目前,我国宾馆业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巨大。为了防范信用风险,星级宾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不同信誉情况制定正确的信用策略,加强信贷管理。具体做法有:
(1)切实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针对关系客户单位和个人,以及会议、旅游团队、旅游人的不同信用情况,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科学的赊销审批制度,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2)着力加强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星级宾馆对与自己有经常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策略。
(3)严格推行销售回款责任制。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收账制度,对应收账目实行严格的监控,及时催收货款,并把回款情况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挂钩,从而把应收账款风险降至最低限度。
5、风险抵抗机制
要建立星级宾馆的财务风险抵抗机制,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按照稳健性原则,在宾馆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制度,及时足额增补自有资金,如建立偿债基金、坏账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以预防财务风险损失。设立风险基金既可以减少危机发生时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以使星级宾馆增强对财务风险的抵抗力。一旦其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能够启用风险基金,帮助其渡过难关。
6、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星级宾馆的财务风险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进一步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严格控制成本,着力提高效益,以提升星级宾馆的竞争力。星级宾馆的收入具有时间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入是有极限的。因此,在实际运营中,应该推行“精干、高效、满负荷”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定编、定岗、定员,规范的岗位培训,有效的奖勤罚懒。应该建立“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奖励”的制度,给高管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带上“金手铐”,以实行有效地激励和约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防止他们的不当流失。应运用预算控制、制度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的方法,严格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加强对客房、娱乐等物料用品的管理,可分别按住客率、消费人数等参数,实行标准化定额配发;加强餐饮成本的核算,建立内部转账制度,编制餐饮成本日报表;建立物资采购和审批制度,以经营收支、物资储备情况确定采购量,严格控制库存量;完善财务制度,压缩管理费用,控制营业费用,减少财务费用。
(注:本文为徐州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XWB37。)
【参考文献】
[1] Anna Nagurney:Financial networks with intermedia -tion: Risk management with variable weigh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
[2] Finke M S,Huston S J:The brighter side of financial risk:financial risk tolerance and wealth[J].Journal of Fi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03(3).
企业在发展与经营过程中,需要向税务部门缴纳税务款项,结合国家在税务政策上的变化,经营项目类型不同,企业在税务缴纳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缴纳税务时,极易出现各类风险问题,一旦发生税务风险,就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构成威胁,影响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为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应重视对税务风险的分析,及时了解税务风险的成因,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一、企业税务风险主要类型
1.操作风险
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其中涉及到企业的生产、投资、经营与理财等多个环节,税务筹划对企业税务所产生的影响也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点。只有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才能及时落实好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若企业仅仅是为了降低税款而开展筹划工作,极易产生操作上的风险问题。例如,在《税法》中要求企业在对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负债的利息予以扣除,虽然负债融资行为存在节税效应,但是仅仅在负债成本比息税前投资效益低时才能发挥价值意义与实际效果。
2.政策风险
实施税务筹划时,还容易发生政策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选择性风险与政策变化性风险。所谓的政策选择性风险就是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时,为对税收政策进行全面而系统了解,最终导致思想与认知上的偏差,进而会对税收筹划工作构成威胁。政策变化性风险就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会使得在发展进程中产生政策的改动,这对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与风险。
3.经营风险
由于税务筹划工作都是提前开展的,等到真正进行税务处理时,时常会受到突况的影响,使得企业出现经营上的风险,制约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例如,前期所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不科学,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不相符,无法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会令企业陷入到经营风险内,成为当前企业税务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另外,实施税务筹划工作时,工作人员未对企业实际运行系统进行科学评估,筹划工作不到位,导致税务筹划工作无法做到按计划行事,进而产生额外的成本与支出。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经营者风险意识问题
企业发展进程中,法人变更、股权转让等都是不可避免的。为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与发展实力,需要转变经营策略,及时对内部经济结构体予以转变。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经营者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未了解到企业税务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风险,进而出现税务管理不到位、税务风险丛生的问题,会威胁企业的健康运营。
2.企业管理问题
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财务制度建设与成本核算工作上,此项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进而降低企业在生产与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若在企业管理上,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来予以实施,就会出现严重的偷税与漏税现象。例如,企业为了逃税,会将实际运营中所获得的部分成本额度换算成餐饮费与车费等,用作抵销处理,进而达到逃税的目的,这从根本上违反了国家税法,然而企业并未意识到此行为的不当,仍旧存在大量此类行为,最终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税务风险。
3.会计核算问题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工作很是关键,其对企业后期的财务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及时了解国家税法,结合税法标准来计算出企业应缴纳的税款额度,因此,核算时,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很是关键。然而,就目前企业在税务管理的实况来看,了解到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以关注利益分配与企业成本为主,同时,会计人员素质存在问题,素质层次不齐,进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严重问题,就是会计数据不真实、不精准,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现阶段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实况,进而统一滋生税务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1.增强经营者的税务风险意识
而今,为全面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应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的科学性开展,及时增强经营者的税务风险意识,及时将税务筹划工作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从根本上降低税务风险,经营者必须摆正态度,不可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逃税、漏税现象,进而做出一系列的正确决策,以保证整个税务工作开展的高效性,以降低税务风险,是保证企业财务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2.全面把握税收法律与政策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是结合现有的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而提出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筹划方案就需要在了解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政策与法律的变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的调整。为降低税务风险,企业要结合发展实况来把控目前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含义,明确好税法的界限,进而目标性的对税收筹划方案予以调整,以求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保证基本经济效益。对此,其一,企业应保证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保证全部工作人员都要掌握税务知识与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与把握最新税收政策与法律文件的变化,以便做出快速调整,将税收筹划工作的实际效果予以体现。其二,企业还要组织财务人员、工作人员进行税法与税务知识等的学习,结合最新的税收政策来进行调整,以降低税务风险系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工作人员应及时企业发展实况出发,借助税收政策与经济变化程度,找准税收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帮助企业最大程度上获取利润。然而,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科学、全面的把握好税收政策,不可以偏概全,把握好新出台的税法与政策文件,打造税收筹划信息化系统平台,进而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以及了解税收调整与筹划的具体方案,这样是保证税收合法性的关键条件。
3.优化税务风险评估体系
为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必须优化整个税务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处理好税务筹划问题,以防止为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设备,构建快捷、科学的税务筹划系统,对税务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予以评估、预测,且要做到事前评估、事中调节与事后控制,进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风险的遏制。此外,还要构建专项税务筹划风险预测与控制体系,以形成纳税风险控制效果,以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与此同时,应构建税务筹划部门,主要对纳税筹划方面的相关事宜进行科学处理与统一化协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难免会遇到税务风险,导致此类风险发生的原因角度,如经营者税务风险意识不强、企业管理不到位、会计核算不科学等,都可引发税务风险。为应对当前问题,应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增强经营者对税务的重视程度,增强对税法与政策的把握与认知,构建相配套的税务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对一系列的税务风险予以规避,进而打造更为完善的税务风险应对机制,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浅议石油工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与决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337+339.
[2]方伊.我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312.
[3]张佑玲.试述企业税务风险与之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16,10:151+153.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B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不但是适应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监管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突出,规范中小企业管理,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我们共对湘中地区37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店业等7大行业,全部为民营企业。3家为3名以上不同家族股东合股经营,9家为2个不同家族股东合股经营,其余全部为同一家族成员持股或独资。除2家餐饮旅店业企业外,35家企业建立有的内部控制书面制度,其中29家企业聘请过外部专家进行过内部控制制度设计,9家企业长期接受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咨询,4家企业聘请了长期的法律顾问。
二、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评估意识尚在萌芽
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或是一人决策领导型管理模式,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问题有较大忧虑,确无力构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在起步阶段的管理者甚至认为自己经营的就是一个小企业,人数较少,业务单一,企业主对于业内形势洞若观火,风险一目了然。更多初有规模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尽管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有一些粗略的认识,也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但缺乏系统化。
(二)参与评估主体相对单一
从37家中小企业的整体情况看,多数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主题是企业内部财务或审计人员,外部专家来企业调研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没有潜心研究企业的自身特点。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评估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很难有效的实施工作,保证内部控制风险发挥作用。
(三)评估前期信息基础欠缺
不少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内部管理尚待加强,对内部控制所需的基础数据统计不到位。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对于国家政策等外部风险因素信息较为重视,而对于组织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内部风险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方面存在短板。在3家股份制企业和6家有限责任公司中,大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小股东对于企业经营的状况了解甚少。
(四)评估指标体系尚待完善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因素中存在大量的往往无法量化或不便量化的定性指标,这就使风险因素得不到有效和确切的评估,进而影响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即使采用专家打分法来将无法量化的定性指标进行定量估计时,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导致专家对于大量的评价指标数量难以把握,评估结果有效性较差。而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定量衡量指标的选择方面,中小企业在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短期、显性财务指标考虑较多,对债务保障率、资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等长期、隐性发展指标等重要的财务指标考虑较少。这样,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的功能常打折扣。
三、构建和完善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议
(一)增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意识
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需要经历风险辨别、分析、管理、控制等过程,这些环节中无论哪一个环节的实施,都需要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强烈的风险评估意识为指导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中小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要充分认识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企业发展的作用,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当成一项常新的工作来抓。要经常开展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面的学习、教育、培训等,深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化为风险评估文化,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打下思想基础。
(二)丰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主体对象类型
针对评估主体不全的现象,中小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时候,有必要丰富评估主体类型,加强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监督。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聘用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确保内部控制质量。二是要在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下加强自我评估。参与风险评估自我评估的人员应包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采用的办法可以是结构化的方式,其评估对象为业务过程和控制效果。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评估活动,有助于经常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聘请相关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对自身现有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进行评价,全面改进和优化,集思广益,促进自身评估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夯实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前期信息来源基础
一方面,要加强风险评估信息的共享。要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沟通机制,避免因信息不畅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重点领域以下领域的信息搜集的质量,保障风险信息的全面性。
1.财务风险方面。重点调查负债、或有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2.市场风险方面。重点调查产品(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产品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情况。
3.运营风险方面。重点掌握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致使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能力。
(四)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定性定量指标体系
一方面,对于定性的指标,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专家团的组成人员需要涵盖企业内部一线管理人员,也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另一方面,对于定量指标的评估,在采用单变量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PH分析法和指标对比法进行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定量衡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定量衡量指标表
该指标直接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变现的收入。此时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五)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分析过程管理
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全面认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通过进行SWOT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要提高对风险反映的灵敏度。如可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方法、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定量技术手段和会谈、工作组会议等定性评价技术对风险发生的条件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全面了解风险发生的条件,同时也能提高评估分析效率。在此过程中,要将企业自查与外部检查、事前与事后检查相结合。
湘中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企业内部风险评估,不仅是中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中小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使各项制度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任齐伟.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系统构建问题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
诚信X”行动计划(X-X年)》和省、市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部署,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强化责任落实,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全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持续稳定。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工作部署到位。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听取相关职能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各职能部门调度会等,对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及时进行了部署落实。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
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及时调整县食安委组成人员及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与X个食安委成员单位、X个乡镇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是保障措施到位。
出台《自治县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自治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自治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自治县关于落实的实施意见》《自治县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自治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治县创建X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
加强乡镇食品安全监管站所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食品安全协管员补贴每人每年X元,合计X.X万元,积极解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执法装备,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保障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狠抓食品生产环节监管。
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先后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管理培训X次;强化源头管控,对全县所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监管。落实食品企业风险等级管理,通过严格的量化评价及动态风险分析,共完成全县X家企业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全年监管次数。分别与X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X家小作坊签订《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书》。
引导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现已完成X家生产企业,超额完成X家。认真开展肉制品、酒类产品质量安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生产环节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检查食品生产企业X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X份,均已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同时严格现场检查小作坊升级改造X家,新办小作坊X家,取缔黑作坊X家,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抽检X批次,合格率X%。全年,查办违法案件X件,罚没款X.X万元。
二是狠抓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全程监管。
抓源头,推进健康种植养殖、绿色防控技术,控肥、控药、控添加剂,规范农兽药使用行为,切断有害物质进入农田污染餐桌的链条。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共查出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禽
X
只;无害化处理死因不明动物
X
只(头),动物产品
X多公斤,罚没假劣种子X公斤。
抓过程,县委、县政府连续组织召开了全县非洲猪瘟防控专项调度会议X次,累计出动X余人次,对所有养猪场(户)、屠宰场、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设立了X个临时消毒检查站物资已全部到位,人员已全部上岗。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和餐厨剩余物监管,塞罕坝综合执法局严格对餐饮行业和食堂的泔水及餐余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管;农牧局负责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违法行为。对辖区X个乡镇,行政村(社区)所有生猪养殖场(户)逐村逐场逐户进行排查,此次共排查X个乡镇,养殖户共X户、共计X头,均已签订了严禁使用餐馆、食堂泔水或餐余垃圾承诺书,同时下达了禁止使用餐馆、食堂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的告知书并对其进行了登记普查表。
抓整治,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农资打假、督导巡查和畜禽定点屠宰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各X份.共查处违法案件
X起,罚款X元,全部结案。食用农产品抽检X批次,发现不合格X批次,合格率X.X%。
三是狠抓餐饮服务和学校食堂监管。
加强旅游沿线与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集体聚餐、校园食堂及网络订餐等领域和新兴业态食品安全监管,实行校园绿色餐饮,全县X所中小学、X所幼儿园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全覆盖,督导检查情况全公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良好)以上达到X%。开展“净网”行动,对美团、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全方位监管,以网管网,线上线下联动,净化网络订餐环境。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对农村流动厨师及承接农村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备案登记。
深入推进“量化分级、明厨亮灶、清洁厨房”工作,完成量化分级X户、“明厨亮灶”X户,清洁厨房X户。从春季开学至今各学校监督频次均在X次以上。创建县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街(路)”御道口牧场主街一条街。有力保障“省旅发大会”期间餐饮服务安全。全年共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X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X家,餐饮单位X家,农村集体聚餐申报X家,抽检X批次,查办违法案件X件,罚没款X.X万元。
四是狠抓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深入开展农村食品、食用农产品、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婴幼儿乳粉、禽肉及其制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市场主体X户,下达责令整改X份。进一步完善食品风险分级和食品流通电子备案追溯管理体系,加强婴幼儿乳粉等高风险食品电子备案管理。
积极开展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筹建快检室X个(分局X个、金字农贸市场X个),形成市场开办者、基层分局、流动检测车“三位一体”的食品快速检验网络。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积极培育“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大力打造优质精品肉菜专柜。创建食品超市(店)示范店X家。抽检食品X批次,不合格X批次,查办案件X件,罚没款X.X万元。
五是狠抓药品药械安全监管。
对药品生产企业开展生产专项监管X次,主要对企业是否存在未按处方规定投料、未按规定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记录、数据不完整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GMP跟踪检查一次。
共检查涉药械单位X家次,对涉药械单位药械购销渠道、是否诚信经营,数据是否真实、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和运输,是否违法违规销售、使用假劣药品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开展疫苗专项检查,现已检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家,疫苗接种单位X家。开展药品抽验工作,根据省市抽验计划开展药品抽验工作,抽验药品X批次,按时完成了抽验任务数,药械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共督促涉药单位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X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X例。
(三)加强检验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现全覆盖
一是拓展监督检测范围。把监督抽检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食品加工企业,切实打通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X年已完成监督性抽检X个批次,抽检合格率X%以上,组织快检X批次,实现了监督检测全覆盖、无盲区。
二是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市场监管X个分局分别建立食品安全快检室,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快速自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督性抽检,完善食品检测网络。
三是注重结果运用。通过电视台、电子显示屏、自媒体、纸质通告食品抽检公示信息X期,印制张贴抽检信息通告X份,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食品质量。抓好抽检不合格食品后续处置,依法办结不合格食品案件X起,公开销毁银耳、粉条等不合格食品X公斤。
(四)加大整治力度,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由县食安办牵头,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力量,以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农村大集等为重点业态,逐一对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食品销售者及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检查经营涉及猪肉及其制品市场主体
X户次,签订《非洲猪瘟防控责任书》X份,督导经营者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义务,不购进、不使用、不销售来源不明的猪肉及其制品,严防非洲猪瘟疫情蔓延至我县市场。针对网络传播沸沸扬扬、人心恐慌的“猪肉有虫事件”,我县主动作为,及时对事件展开调查,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消费警示,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及时辟谣,消除群众心理恐慌。X名网络传播视频拍摄者被福满家举报后,受到公安部门行政拘留处罚,有力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是加强旅发大会安全监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我县将其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研究制定了《旅发大会期间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务求整治成效。抽调执法车辆、精干执法人员X余名集中入驻坝上,采取“大兵团”作战,分组对坝上及其周边地区X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治,所有摊点均做到证照齐全、合法规范经营,切实维护了旅发大会市场秩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被授予“承办第三届X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先进集体”。
三是强化食品违法案件查办。强化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联合执法检查,先后开展食用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瘦肉精、餐饮具、白酒企业、乳制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及中秋、春节等节日期间的专项整治行动
X余次,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四是开展“三小”业态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X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发放“三小”宣传材料X份,组织开展培训X场X余人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对全县X余家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普查建档、分类整治,悬挂食品经营信息公示牌和备案证明,公开食品安全制度、经营者姓名、健康证明,公布监管责任人和举报投诉电话,提升“三小”经营水平。X年新增小作坊X家次,小餐饮X家次,小摊点X家次。组织开展“三小”专项治理行动X次,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案件X件。
(五)加强应急建设,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防控
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重大信息报告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止和减轻社会危害。组织开展**二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X次,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浓厚社会共治氛围
利用宣传载体,全方位、多视角、多角度开展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墙报、黑板报、宣传单、横幅等多种载体,拓展宣传面,大力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效。充分利用X.X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点重点时段,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利用电视、宣传展板、条幅、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推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
全年共播发公益广告X余条,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X万余份,张贴标语X余条,先后开展执法人员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X次,营造了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选聘乡村协管员X名,充分发挥“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延伸食品安全工作触角。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随着科技进步和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深层次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显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方面,食品安全宣传氛围仍有欠缺。食品安全宣传载体和方式还不够丰富,食品安全知晓度、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认识不足,对食品及原料索票索证、生产加工控制、食品出厂检验、产品标识、从业人员要求等落实不到位。一些消费者由于受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影响,食品安全法律维权意识薄弱,食品安全参与及监督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
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食品药品监管属高风险低燃点行业,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起社会反映并迅速扩散,食品安全问题时刻被广大人民群众关注。食品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但基层监管的硬件设施、人员培训、工作经费等方面保障不够,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一线依然面临监管点多、面广、线长、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差的窘迫状况。基层食品安全技术监管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部分监管人员对有关食品常识和检测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关键点。过去那种人盯人、人盯事监管模式已经落后,要充分发挥智慧监管、大数据监管作用,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食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势在必行。
三、下一步工作
下步工作中,我县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纠建结合,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
强化市场监管、农业、卫计等部门日常监督检查责任,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问题的日常监督检测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和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坚决防止危害较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二)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和程序,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围绕食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督导落实、重大治理行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责任落实等破解监管薄弱环节,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发挥更大作用。强化食安委成员部门配合协作,定期研究通报食品安全工作,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综合执法,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力强化基层监管体系建设,落实乡镇、街道食品安全职责,明确专职岗位、专职人员,建立联动联防机制,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
(三)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
广泛宣传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府抓好食品安全的决心、部署和成效,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食安创建,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法制宣传和培训,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制度,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强化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从2001年长春同达生态园开业以来,这种餐饮新模式迅速崛起,并向南方一些地方渗透。据沈阳饭店协会马子岭会长介绍,仅沈阳市就有八家风格各异的生态园,“辽宁每个市都有至少一家生态园。”
“事实上,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人想过做一个庄园式的酒店,既绿色又生态,在一个农家四合院,做一些老百姓吃的东西,他们虽然不像宾馆酒店那样精致,但可结合本地特色,让人有一种回家就餐的归属感。”作为专业研究生态餐饮的业内资深人士,中国烹饪大师,北京市天通绿园餐饮管理公司总经理苏喜斌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在生态餐饮圈摸爬滚打,至今仍然活跃在一线的苏喜斌看来,做“生态餐饮”就是要让食客吃出真正的本味。回首近十年的经历。他依然坚持本我,有着对原生态菜肴的深刻理解。
名词解释
美食生态园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一种餐饮新模式,它以生态环保为主体,建在市郊田庄等处,具有面积大,设施全,景色美、环保绿色等特点。生态餐饮来源于东北菜,后经过形式上的改良,根据原料性质及当地的特产,植被等,结合东北风味,衍生出了生态园林式的酒店。从长春的第一家开始,由沈阳到辽宁的各大城市,再到河北,河南,山东等,这一形式迅速覆盖黄河以北地区,一直到2008年之前,都非常火爆。
追溯本真:天通绿园的特色生态菜
面积:8000平方米
销售额:日均5万
盈利:1万多
成本:3万多
换菜频率:季度
特色菜,金牌猪手、特色卤猪头,一桶江山
人均消费,60元左右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西苑北门
深度观察
以生态为主题,并不代表应有尽有,有一些还像社会酒楼那样,开始了燕鲍翅等,其实这背离了本真,现在的生态餐饮,有些已经扭曲了他建立最初的真正含义。盲目的跟风及追求短期的回报,融入了更多社会餐饮要素,使得原本鲜活的餐饮模式变成了“四不像”,脱离了生态农庄的本质。天通绿园之所以有今日的生机,贵在他对“生态”的坚持。正如苏喜斌所说:生态餐饮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把“你看过,我看过,很久没看过,你吃过、我吃过、很久没吃过,爹做过,妈做过,很久没做过”的东西搬进酒店,让食客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二是始终坚持生态。绿色主题,从酒店的园林风格,到绿色食材,再到健康,养生菜品,并结合本地的特色,创造出自己独有的、更贴近百姓的极品菜肴。
特色菜:
炭烧乳鸽奇香鸭
吃着神腿走天涯
霸王猪脸鱼头王
有头有脸更辉煌
时蔬独圆特殊鸡
平衡膳食属第一
脆香猪手特色鱼
营养保健功效奇
感谢上帝的关爱
金牌猪手
缘由:此菜是苏喜斌大师的独门绝技,以自主研发技术对猪蹄进行脱脂。2007年,在“东北卤猪蹄”的基础潜心研发出来的。此前,苏大师遍访各地名店,曾吃过上百家餐馆的以猪蹄为主的菜肴。
特点:回香、不腻、脱脂、外脆、里软,具有脱脂的功效,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均可食用,并获得大众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至今还经常有同行前来试吃请教。每年为酒店创收100多万元,位居销量第一。
一体化探索:神农庄园的创新模式
神农庄园是石家庄最大的集生态餐饮,娱乐、住宿,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实体。区别于其他同类生态餐饮,其生产养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原料再加工及餐饮人才培育一体化的探索初见成效。
神农庄园一体化模式一是以人才为核心,建立餐饮人才培训基地,除提升自己的团队外,还为餐饮机构提供相关人才。二是以原材料为基础,确保绿色生态菜肴,神农庄园走出两条路一是有全国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以及笨鸡养殖基地,中华鲟养殖基地、甲鱼养殖基地,屠宰场,经过加工制作后,实现了从养殖,宰杀到餐桌的过程;另一条路是从农场到餐桌,神农庄园有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种植的蔬菜瓜果达20多个品种,客人可随时采摘和品尝绿色,无公害、放心的菜品。三是以产业结构为链条,建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将养殖的鸵鸟等禽类、鱼类的毛皮,肉进行深加工,制成其他产品,多角度出击,形成不同的利润点,正如神农庄园总经理耿云峰所说:“除了服务员不能卖,其他的都能卖。”这样就分担经营风险,带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据耿总介绍,中国烹饪大师神农庄园酒店总经理助理兼运营总监李玉伟,根据酒店的绿色园林文化生态饮食这一主题,在河北人文景观,燕赵名胜古迹,成语典故等文化城底蕴的基础上,以河北复古婚礼及别有情趣的民族婚宴为全新视角,研发的特色宴席中华鲟鱼宴和中华鸵鸟宴,使得业绩比去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开业后日均营业额是4万多,今年创出了两个特色宴席后,日营业额在9万元左右,每月的营业额在280万元左右,成本是1181695元,折后毛利率是56.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将近100万。其他费用支出947268元,月利润在57万左右。
李玉伟总监告诉本刊记者,在神农庄园的经营管理上采取了很多措施;1、把岗位工作目标化,即把岗位工作事项梳理为简单的工作目标,以目标为向导开展工作,2、把目标的实现流程化,以流程为核心开展工作,工作流程化是工作规范和效率的关键;3、把流程化的工作细化,细节决定工作的成败,细化是工作顺利进行和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4、把细化的执行模板化,执行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在企业中重要的体现就是落实到位;5、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如:中华鲟鱼宴,中华鸵鸟宴、神农生态宴、复古婚礼,民俗婚宴:6、重视重用人才,目前酒店有中国烹饪大师一名,高级烹调技师三名,省级烹饪大师三名,市级烹饪大师三名,省级服务大师三名,市级服务大师两名。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创办酒店的化验室,检查产品的微生物以及药物残昭等,让客人放心就餐;组织相互学习交流活动,如今年6月21日将承办的第四届国际烹饪大赛,10月29日准备举办的婚礼宴席烹饪大赛;下一步筹划在省内乃至全国实行连锁经营模式。
面积:2万平方米
销售额:月均280万元
盈利:57万左右
成本:1181695元
特色菜:鸵鸟宴、中华鲟宴鸵鸟扒
服务承诺:50分钟内全桌菜肴上齐
特色服务:神农影像吧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胜利北街479号
深度观察
生态园,顾名思义就是绿色,在绿色环保的环境中去品尝生态无公害的食品、菜品,是一种高境界的享受,它改变的是传统的封闭的就餐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植物,景物共生共荣。但就核心来讲,酒店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实体,抗风险能力不高,如果以生态酒店为核心,将相关的原材料基地、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无疑是生态餐饮经营模式的一种全新突破。如果将来神农庄园走连锁经营的路子,那么这些积累都将是它飞速发展的财富,因为这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这就是以餐饮业为核心,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互整合统一,建立起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链条和循环架构的生态餐饮模式。
特色菜:
日禾鸵鸟扒
主料:鸵鸟肉
辅料:鸡蛋清、盐、味精、糖、生抽汁、生粉,卡夫酱、芥末
制作方法:将鸵鸟肉改刀切成8×5公分块状,把改好的鸵鸟肉用蛋清、盐,味精,糖,生抽汁生粉浆好待用:将卡夫酱和芥末调匀待用:把调好的卡夫酱用奶油袋挤在鸵鸟扒上,放入烤箱烤制5~6分钟后即可装盘食用。
富贵鸵鸟筋
主料:鸵鸟筋,金钱肚
辅料:盐,味精,老抽,东古酱油、生姜八角。
制作方法:鸵鸟筋以高压锅内加老抽,水,盐、味精、东古老抽、生姜,压至熟软后备用。金钱肚八净桶,加水、盐、味精,少许八角、生姜清煮至熟软。之后,以金钱肚将鸵鸟筋卷制。入冷库冷却改刀装盘。
盛芳艺园生态美食城:特色小吃汇
走进盛芳艺园,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翠绿,长藤、翠竹、芭蕉、小桥、流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无异于踏入了另一个世界。正如北京盛芳艺园生态美食城有限公司出品总监王京所描述的,他心目中的生态园,应该是环境舒适、四季如春的生态大氧吧。
园林除了满眼的绿色以外,还设置了儿童乐园、游戏机区等,把餐饮和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这里最突出的是来自民间的特色小吃,如武大郎烧饼、乡长招待饭等。为了寻根求源,王总监常常带领大家去各地品尝不同的风味,感觉适合本店经营,就把当地手艺高超的师傅聘请回来,以原汁原味的地道乡村风味丰富园林的餐饮。
面积:2万多
销售额:日均10万
换菜频率:季度
特色种植:花卉
特色养殖:信鸽等
特色小吃:武大郎烧饼、乡长招待饭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汾庄488号
特色菜:
武大郎烧饼
三年前,王总监将制作此小吃的师傅从山东请来,武大郎烧饼便成为盛芳艺园的特色小吃之一,并得到了大众食客的广泛认可。每月可销售6000个,为酒店带来不少的盈利。
乡长招待饭
这也是一道符合绿色生态园酒店主题的炖菜。制作此菜的师傅来自内蒙古,他把鸡蛋,烧肉、豆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农家特色。
深度观察
以风味小吃为主打,作为一个特色和亮点是可以的,但从经营上来说,仅仅依靠小吃的薄利很难提高酒店的整体利润水平,特别是生态酒店这种经营成本比较高的运营模式。因此还要在菜品开发及其它增值产品,服务的提升上多想办法,否则,面对京城20多家同类生态园的竞争,优势不大。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
专家观点:
明确经营理念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美食生态园并没有提供真正的“新”模式,与先前的渡假村(区)差别甚微,它只不过是面积扩大了的“主题餐厅”。
事实上,美景+美食的模式里最根本的仍然是美食,毕竟美景仅仅提供背景。尽管充满自然气息和原始氛围的新型生态园式酒店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园绝不是罩在笼子里的生态园,也绝不是即种芭蕉又栽椰子,把桃李杨柳等天南地北植物都买来栽种的大杂烩。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园酒店,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这个主题要清晰地表达酒店的唯一性,独特性。在不同地区筹建生态园酒店,一定不能脱离地方区域这个根本。不能让一个投资巨大,占地广阔的东西毫无理由地浮现在当地。因此要有一个衔接的策划理念,一定要深挖当地的风土文化,找出可以借用、发扬的元素才行。其次,生态园需要真正的生态建设,需要运用高明的策划手段和艺术设计来正名,把真正的、大量的有生命的互生植物与艺术制作科学地,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生态,又艺术;既环保,又大气;既有好看的,又有好问的;既有好玩耍的,又有好研究的!
投资风险分析
现在生态餐厅发展较快,主要因为这是一种新型,有特色的餐饮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经营者基本是从商业利润角度考虑,但公众对什么是生态餐厅,生态餐厅应具备什么标准和规范缺乏认识,更多的是好奇和好玩带来的消费,不能成为真正的消费动力。因此在筹建生态餐厅之前要做好投资分析。
生态园大多面积大,经营成本相对也高。作为背景的美景在投资建成之后,由于其巨大的投资,短期内无法做大的改变。对超过1万平米的生态园来说,日营业额达到6万元是一个保本线,园内大量珍贵绿色植物、高科技的恒温恒湿系统都需要专人来维护,因生态园的最佳温度为20±1℃,为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冬夏两季每天24小时都要开空调,再加之其他用量,每天要消耗大量的水,电等,成本会超出普通餐饮企业一大截。
诚然,对生态园来说,最核心的仍然是菜品质量,其次是服务,“客人第一次来生态园是为了环境,看看新鲜,但第二次来就是为了菜品和服务,这才是竞争的核心。虽然多数都采取无线设备和“滑旱冰上菜”的方法,但绝大多数生态园因在装修设计上多费心思,这些石子路
小桥、假山等也人为地阻碍了此种方式的采用,可能会导致上菜缓慢。
另外,由于生态园普遍位于市郊,交通成为制约生态园发展的又一个大问题。来生态园消费的顾客不能保证都是自驾车,这极大限制了目标群。餐厅经营面积大餐位多,需要大量的顾客来烘托人气,而生态园的顾客目标群又受限制,这仿佛也成了无法破解的“困境”。
国外生态餐厅发展概况
目前,国外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生态餐厅,与我国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态餐厅是基于常规餐厅发展起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男士美容市场的前景不可小觑。据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调查揭示,现代都市男士注重修饰仪表在很多国家已经蔚然成风:在欧美国家,男士护理用品的市场份额已占到整个化妆品市场的30%以上;近年全球男性化妆品销售总额已达53.37亿美元,销售额增长50%,男性美容护肤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正按25%的年增长率递增,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
美容、塑身、SPA……仿佛是时尚白领丽人的“专利与特权”,美容院的门外似乎打上了“男士禁止入内”的门牌。而今,这一现象已被悄然颠覆,男士美容风尚和理念逐渐流行,男性美容SPA健康会所开始走进男人的世界,并逐渐得到一些白领和成功男士的青睐与追捧,同时也为个人投资者打开了另一扇创富之门。
俗话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也有这么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这项女人的爱美专利,现在男士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享用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男士美容作为一种新观念或是一种新的生活形态而诞生,其背后隐藏的能量是巨大而不可估量的,这点和女士美容的发展过程极其类似。
男士美容市场现状
男士美容市场正蕴育成形,消费市场反应渐趋强烈。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中国男士对化妆品的市场需求将每年以96%的速度递增。尽管目前这一市场的基数还比较小,但高于整个化妆品市场80多个百分点的增速。
从市场潜力来看,2005年国内化妆品销售总额为450亿元人民币,加上美容服务收入,已经达到168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字几乎完全由女士化妆品占据。根据我国成年男性人口所占比例,仅在男性化妆品销售一项应占女性的40%,即140亿元。在全球市场,男士化妆品销售总额已达51.64亿美元。从以往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行业都会受到国际行业主流发展的影响。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蓬勃发展,必将更快地推动美容业同国际发展趋势接轨。因此,一旦男性美容市场启动,其发展势头将极其迅猛。
从消费能力来看,很多人都认为女人是天生的“消费狂”,其实,男士的消费能力是少而高,较之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数据显示:国内各大城市的白领男性与白领女性的薪水比为1.2:1,男性平均薪水普遍高于女性。近年来许多时尚杂志、广播电视频道、互联网站等传媒业对男士美容的推波助澜般的热捧,间接地引发了男性美容意识的萌芽;加上商家有意识引导和拉动,越来越多的男性对美容逐渐认可。
另外,随着商业业务的交往发展,越来越多的男士认识到外表形象的重要性,而这在以前只注重衣服包装的男士们,开始求助化妆品或者美容护理提升自身的品位及改变自身的形象。此外,现代女性对男士的审美观念从粗犷型到优雅型的转变,都直接推动着男性美容观念的迅速形成。
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展开的调查显示:58%的被调查者支持男士美容,其中20岁到29岁的年轻人认为男士应该美容的占到61%。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一部分男性,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越来越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人形象。由于男士美容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到美容消费中,目前已凸显出供求矛盾。对于商家而言,男性美容市场就像一个有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限商机。
男士美容投资分析
在节奏繁忙的现代都市中,男人背负着各种压力,失眠、焦虑、紧张、憔悴等接踵而至,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男人更需要放松、需要减压以及自身的美容保养。男士美容会所是以集具高雅健身、美容和休闲为一体的高级健康会所,倡导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时尚休闲健身方式,为男士营造一个自在、舒心、惬意的轻松空间,在护理身体的同时放飞心情。目前广州市场上就有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在此,本文以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为例,分析男士美容会所的投资可行性。
来到男人专业美容院消费的人士不仅仅要求美容护肤,相当一部分是来休闲放松的,还有的是定期做身体保健的。一些老顾客甚至把原来在酒桌上谈的正经事搬到安静的美容院。因此,他们对美容院的色彩运用、装修风格、整体环境、美容师的素质等方方面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比较正规的男士美容会所大部分以大品牌的加盟形式出现,经营者必须有相当的资金实力用于前期店铺的租赁、装修、添置设备和加盟等费用。
加盟费用: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的旗舰店(面积约400平方米)加盟费用为8万元,标准店(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加盟费用为5万元。
租金:男士美容院的消费群体以素质较高的白领和中产阶级成功男士为对象,因此,选址对男士美容院投资至关重要,位于当地城市繁华商业街、高级住宅区或化妆品销售网点较为集中的地段比较适合男士美容店。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以淘金花园店为例),小区的业主以及附近商业区的白领就拉动了稳定的客流量,400平方米的店铺月租金约20000元。
装修费用:相对于女士专业美容院常见的粉色暧昧色调,男士美容院往往以黑色、灰色或蓝色等更为大气的色彩示人,在装修形式与色彩上要体现出男士儒雅、阳刚、稳重之美,并冠以“生活馆”或“会所”等气派称号,给人以高雅品味的格调。一般大型的男士美容会所分接待区、护理区、休闲区、产品陈列区等,整体装修高雅舒适。旗舰店的基本装修约15万元。
设备费用:会所的设备必须齐全高档,让顾客在会所能够尽情放松,体会美容与健身一体的享受。空调、健身器、护理床、美容设备等,这些费用合计为7万元。
员工费用: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提供给顾客不仅是美容护理,更多的是休闲放松健身的场所。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前台配置接待员,负责咨询和接待顾客。会所还有主管以及专业的美容师、美容顾问等,一个旗舰店的员工在十多个人,员工的工资费用在2万元左右/月。
其他费用: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强调的是增值服务,在顾客休闲时会所提供茶水等,让顾客在消费时感觉宾至如家。除此费用外,还有一些管理费、工商税金等开支,这类费用合计为5000元/月。
从以上分析看,男士美容旗舰店的前期投入大约在30万元左右。在男士美容的效益方面,相比较女士美容的平均价格水平,男士美容院的价位大多要偏高许多,但在目前男士美容意识不是十分普遍的情况下,高价位反而迎合了部分高消费、高收入的高端男性客户的需求,并将之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象征。悠兰男士美容SPA健康会所广州旗舰店的月收入在十几万元不等,一年左右即可回收成本。
男士美容风险分析
虽然男士美容的市场空间很大,但投资男士美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悠兰”男士美容公司负责人肖军介绍说,投资男士美容一定要注意几点事项,规避投资风险。
投资男士美容店第一大风险是消费意识。男性美容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一直曲高和寡,未能形成气候。在投资男士美容之前一定分析该城市的男性消费心理及消费特点。有的投资者在一些保守的城市开男士美容店,结果沦落到惨淡经营。目前沿海发达城市的男士美容消费观念逐渐形成,对美容逐渐接受,投资者可依据城市地方习俗,完善配套服务,满足男士美容时尚的需求。
第二是男士品牌风险。男士品牌宣传严重滞后,这种情形在专业领域尤其突出。宣传滞后势必造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不利后果。对于经销商或投资者而言,由于男士品牌的宣传乏力,导致品牌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传递,许多投资者即使看好男性美容市场,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男士品牌或项目加盟。投资者选择正确的男士美容品牌是美容店今后诚心服务的关键。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加速推进期。龙年伊始的上海市政府工作会议上确定2012年上海地区的重大工程正式项目90余项、投资约1100亿元。其中主要项目有推进世博园区、迪士尼、黄浦江两岸、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的配套设施建设。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刺激衍生产业链的发展与壮大,吸引更多的商务会议、展览、旅游活动在长三角地区举办。以造价为244亿元人民币的上海迪士尼项目为例,其意义不但在于提升长三角旅游娱乐休闲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并且能够带动会展、影视、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各种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就业与消费,推动经济转型。上海迪士尼全年门票销售预计将超20亿元。以迪士尼衍生产业链效应的经验,1元门票将拉动8元消费,上海迪士尼的服务业衍生产业链每年产值将达到160亿元。
2007年末长三角16个城市参加了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合作与发展论坛,江浙沪两省一市发改委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合作与发展协议》。作为“龙头老大”的上海,其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高增值性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随着与长三角省市的合作加深而逐年上升。部分长三角省市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获得了上海银团融资支持,而上海各大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江浙人力资源。
但是这些进展还不足以解决长三角重大项目衍生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生存问题。目前,以私有企业为主力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在融资方面碰到很多困难。一方面,虽然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贷款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而大量私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其贷款却占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0%。江浙一带调研发现,私有企业只有10%左右可以从银行等主流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80%以上依靠民间借贷生存。也就是说,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私有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些私有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为: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过高造成获得资金规模小;短期融资难度降低但中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等。
一、长三角重大项目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分析
依托重大项目的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停业或倒闭的比例过高。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每当重大项目上马以后,都会有大批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的入驻和开业。然而这些企业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约30%的此类企业会在两年之内消失,60%的企业在4―5年内倒闭。也就是说,向此类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将承担极大的风险。再加上对这些新兴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普遍较高,金融机构自然更愿意贷款给老字号大企业,而对于新兴企业的贷款慎之又慎。如果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融资难的企业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小企业的多元特性加深资产评估的难度,影响贷款的获得。资金提供者在评估融资或投资标的时,会同时分析企业的财务结构、赢利性、成长性等因素,但中小企业由于种类及变化性更为多样,导致衡量标准难以被掌握。其中以服务业的投融资困难最为明显,除了产业特性各不相同外,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其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制造业为高。服务业的资产很多是无形的,比如品牌、管理及知识等,目前具有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导致资金提供者难以获得确切信息或者难以评估企业资产价值,因而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决策。
根据央行的资料显示,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物流、住宿餐饮)产值虽然与制造业相近,但银行对其放款额度尚不及对制造业的50%。可见服务业具有较高的融资缺口。
以经济学理论而言,除非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否则供需双方必然存在认知落差,即前面提到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缺陷。在信息不完全透明的情况下,资金需求者有要求更多外部资金的动机;相对应的,资金供给者的资金提供将更趋于保守,使整体经济的财务缺陷因而扩大。而上述之几种财务问题,主要可归纳为“投融资渠道的缺乏”和“市场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之两大问题,将加深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扩大。
2、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为了达到“节税”目的,在会计制度上一直存在“两本账”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长期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情况。此外,中小企业的形成多数为企业主白手起家,普遍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商业知识和理念的培训,而服务行业的中小企业业主更是多以销售员出身,因此对财会制度比较陌生。再加上生产规模及成本因素的考虑,很多公司趋向于委托不具备会计师资质的记账人员处理账务,导致财务报表常常严重失真,甚至发生不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理原则的情况,造成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核上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以至于近年对于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不仅突显中小企业财务困境,也使投资者承担更高的风险。银行放出贷款的风险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我们可以引入博弈论来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和企业双方的预期收益。定义贷款额为k,利率为r,贷款期限为t,所支付利息为krt,担保成本为c,企业毛利润R。每个参与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按照预期的收益(而不是根据未知的信息)来决定他要参取的决策。表1列出双方不同决策带来的预期收益。
假如金融机构选择放贷,而企业选择还贷,则金融机构收益为krt,企业收益为R-k-krt;金融机构选择放贷,而企业选择不还贷,则金融机构收益为c-k-krt,企业收益为R-c;金融机构选择不放贷,则双方收益都为0。这种双方的博弈,每一方都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预先估计对方将来的行为,并以此为依据来做出自身的决策。因此,金融机构在预计借贷企业有还款能力,即R-k-krt>0的时候倾向于放贷,而在预计借贷企业不还款比还款更划算的情况下,即R-c
3、长三角地区新兴企业的落后管理造成融资困难。跟中国大多数私有企业一样,长三角地区的私有企业90%左右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普遍规模较小,还处于成长阶段,决定了其特有的管理体系。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很大一部分是自筹的,从而使企业在“自家人”的控制之下,几乎不存在资本市场约束。这样的企业不可避免地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水平低。企业的拥有者就是经营者,实行家长式管理模式,人才选拔亲缘化,领导集权化,决策专制化。在企业利润分配上,企业所有者行为往往短期化,忽略长期利益的科学规划,使企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断层和信用危机。二是企业征信制度缺失,常出现企业为了减税而增加虚假成本的情况,致使商业银行难以通过财务报表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另外,银行审核企业信誉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企业的交税证明。虽然虚增成本可以让企业少交税,但少交税本身却恰恰证明企业的发展潜力有限,直接导致银行忽视这些新兴企业的贷款需求。另外,评估机构等融资中介机构的收费高使融资成本上升也使新兴企业不愿意将内部信息透明化。三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新兴私有企业大多没有自身品牌,无法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家族式企业文化的战略选择和管理缺陷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导致企业资源无法优化整合,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这些缺陷很容易使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做出高风险的评估。金融机构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制定了一系列授信政策来降低坏账的发生。大企业的成熟管理使其各项信用指标远远高于管理落后的中小企业,这就在客观形成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标准歧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的预期风险相对较高而预期收益较小,加剧了金融机构更愿意向成熟大企业贷款,而远离新兴中小企业的倾向。
二、日本、德国私有企业融资模式及对长三角重大项目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融资的启示
日本金融市场在一系列相关金融政策下,由政府调集所需财力,通过金融体系直接向中小企业融资,体现了政府扶持金融市场的功能。日本设置了专门的小企业金融体系,目的在于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第一,日本有专供中小企业贷款的政府金融机构;第二,建立创业板市场,扶持有潜力的创业企业融资;第三,设置数量可观的民间金融机构,使民间融资成为银行融资的重要补充。日本共有2000多家民间金融机构,主要包括私人银行等。而最为重要的是,在日本的中小企业能够全方位地得到由政府牵头的多层次信用担保机构的服务,解决资金链问题。
私有企业一般有三种主要融资路径:一是企业把净利润中除去分红剩下的部分和部分固定资金转化为投资,这种融资方式可以称之为内部融资。二是直接融资,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融资。三是间接融资,即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取得贷款投资。这三条融资路径全面发展,互相补充,将形成一个健康成熟的融资市场。然而,如果某一种融资路径过于发达而居于垄断地位,一旦这条路径发生危机,过于依赖这条路径的企业就无法通过其它融资路径进行有效融资,企业会趋于倒闭。总的来说,日本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是银行主导式的,银行贷款负债率一般高达70%以上。如此高的银行负债率给日本的金融体系带来了高风险。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银行等间接融资机构充斥着大量不良贷款,使在日本占优势的间接融资市场出现混乱,而直接融资市场和内部融资市场发展滞后,不能完全取代间接融资完成企业融资任务,因而大量私有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或濒临倒闭,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陷入“失去的十年”。因此,无论是融资市场发展,还是企业对融资方式的依赖上,都不可偏废这三种融资路径中的任何一种。
同样以银行主导式为主要融资模式的德国,在间接融资市场占主导的基础上也兼顾了内部融资的发展。德国私有企业内部融资超过企业全部融资的一半。企业向外部融资的负债率不高,只有30%左右。另外,德国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也相当发达,约占德国企业外部融资总额的30%左右。每当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德国企业的生产运作受到的影响往往最小,2008年金融海啸中德国经济甚至能够独善其身,其中决定性因素就是一旦德国企业通过向银行借贷维持资金链的路径收到冲击,作为补充的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以及债券融资就会发挥作用,为企业资金链提供强大保障。
结合日本、德国融资的模式和前面对长三角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能够看到几种融资模式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市场配置金融资源,长三角的新兴企业应该在这三种融资路径之间寻找平衡,利用其相互间取长补短的关系保障企业资金链的供应。目前的情况是,长三角重大项目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和内部融资市场发展比较薄弱,企业应该着重在这两方面得到发展,在得到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开展企业上市、贷款证券化、银行控股企业等工作。另外,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找到有效融资路径的最快捷的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修正自身的问题,积极适应市场规律和现有政策环境,提高企业素质取得融资资格,通过市场获得金融资源配置。私有企业制度应该向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改进治理结构,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资产管理社会化,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规范财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同时要树立诚信为本的意识,为了长远利益,重塑信用形象,提升信用等级,改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融资效果。
三、整合产业链集群权益融资解决长三角项目衍生产业链私有企业融资问题的构想
若干企业以集群的方式进行信贷融资,有利于挖掘内生优势,因为集群信贷融资可以在优质企业的带动下,削弱个别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和信贷风险大而引发的信用等级问题,从而解决群内企业的贷款。围绕链核企业提供相应配套服务而形成的私有企业集群借助于链核企业的实力和信誉,通过扩大私有企业的所有权益来实现权益融资,以产业链整体交易的未来现金流为还款保障,获得金融机构全面而灵活的贷款服务,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权益融资虽然削弱了原有投资者对私有企业的控制权,但它可以利用多种方式盘活中小企业的现金流。
以上海迪士尼衍生产业链上的私有企业融资为例,迪士尼是产业链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链核企业,与相关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组成价值增值链,其形成的机理是迪士尼激发了周边地区大量的宾馆、零售、餐饮、会展、影视、广告、消费产品、交通运输等等需求。作为核心企业的迪士尼无法独自满足所有这些市场需求,因而产业链上必然出现众多的小型私有企业,形成众星捧月的链网状系统。而这些小型私有企业的发展,又帮助消费者更加便利地进入迪士尼消费,促进了迪士尼的发展。其本质是,核心企业迪士尼和相关中小企业为了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而彼此在特定的空间内结成了互利共栖的动态网络体系。
这样的动态网络体系中,我们可以设想的是,由迪士尼选择性地与某些企业耦合成集群权益融资关系。迪士尼向这些企业直接投资或者金融机构通过迪士尼的担保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而作为回报,迪士尼公司将以直接投资方式入股这些企业,或者私有企业把通过迪士尼担保所获金融机构贷款的价值按一定比例折算成迪士尼入股的股份。这些私有企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领域,经营风险较大,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更加具有灵活性。换句话说,企业用足财务杠杆以达到最优负债水平换取融资资质,但是一旦出现行业环境对经营不利的情况,就会使企业财务恶化;如果企业坚持坐等有利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再融资,企业融资选择将受到现有资本结构的制约。因此,产业链集群的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优资本结构,而应实行更灵活的融资手段,以集群权益融资为主提高资本实力,把债务水平保持在略低于理论最优负债水平的线上,把实际负债和理论最优负债的差额视为企业融资能力的储备,使企业具有能够应对经营风险的变化的能力。因此,私有企业应该更新治理观念,打破传统家族控股的固有模式,放弃完全控股和完全家族管理权限,引入外部股东(链核企业),结果不仅能拓展私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引入了国际大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对于促进长期增长具有战略性意义。
除了这种融资模式之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传统的内部融资和企业合作融资。这里说的企业合作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产业链上的某一种业务。它们之间必须有很强的互补性,比如:一方提供雄厚的资金,另一方提供项目开发、人员管理上的实力与先进理念,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通过合资设立股份公司,或者针对某个项目进行固定期限的项目合作,双方共同提供资金、管理、公关网络等资源,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这种同行企业间合作模式的难度在于企业在同行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或者即使能够找到合适的对象,但是寻找或者磨合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比如一些短视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合作伙伴利益,从而使合作变成零和游戏。
分析内部融资、企业合作融资和整合产业链集群权益融资方式的风险,可以引入现金流公式:
NPV=■(CL-CO)t(1+i)-t (1)
其中,NPV是净现值(即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成本之间的差值),CL是每年收益折现值,CO是初始投资,i是折现率,t是贷款期限,而(CL-CO)t(1+i)-t表示第t期净现金流量折到项目起始点上的现值。
如果现金流过低,投资风险就比较大。对于长三角项目衍生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除去投资起步期没有收益外,其后内部融资、企业合作和产业链集群权益融资三种模式的每年收益CL可认为是相对一致,而且假定折现率i相等。通过比较这三种模式的现金流,内部融资要求的现金流最高,企业合作要稍微少一些,而产业链集群权益融资的优势是能够比前两种方式在降低对企业自筹资金的要求之外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单个企业的融资风险。
如果公司破产,股东的利益补偿是在最后被考虑的,因此权益融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成本。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项目现金流的净现值的方式来确定项目的预期价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越低,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NPV越大,项目的收益率越高,对投资部门的吸引力越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是指企业以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长期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Kw=■Kj?鄢Wj (2)
而在几种融资模式的整合中:
Kw=Kb?鄢a+Ks?鄢(1-a) (3)
其中,a代表权益融资占全部资本的比重,Kb是权益融资资本成本,Ks代表外部间接融资资本成本。
产业链私有企业进行外部间接融资时,要链核企业提供一定的担保,但是这样一来,上升的权益融资风险将加大权益融资成本。因此,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就演化为:
Kb=K0+K1?鄢a+K2?鄢(1-a)?茁 (4)
其中,K0代表无风险报酬率,K1是政策风险系数,K2是融资企业需要支付的担保费率,?茁是有担保债务资金占总债务资金的比例。以此类推。
Ks=Ki+K3?鄢(1-a)+K4?鄢(1-?茁) (5)
其中,Ki代表纯粹利率,K3代表破产风险系数,K4代表债务风险系数。
综合(3)(4)(5)可以推导出:
Kw=a?鄢K0+K1?鄢a2+K2?鄢(1-a)βa+K0?鄢(1-a)+K3?鄢(1-a)2+K4?鄢(1-a)(1-β) (6)
理论上,a=0而破产风险较小(K3较小),项目投资完全由外部间接融资构成,WACC 最低,项目的收益率最大,企业的利润也最高。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权益资本只占企业总投资的一定比例的链核企业不可能对企业的全部外部间接融资提供全额担保。假如迪士尼公司对企业外部融资所要提供担保的担保费用相对昂贵而权益资本占企业投资比例是固定的话,则支付的担保费用越小,融资项目的WACC越小。而当破产风险很大(K3较大)的时候,迪士尼投资的权益资本所占比例越大,融资项目的WACC越小,这样一来,迪士尼公司支付的担保费用同权益成本收益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因此,在依托长三角重大项目的产业链私有企业停业或倒闭的比例过高的局势下,产业链集群权益融资整合能够更好地降低WACC,提高项目投资的收益率。但如果迪士尼仅仅为了防范融资风险而把权益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比例调得过高,项目收益率将会较小,企业获利降低。正所谓“过犹不及”。原则上,产业链集群权益融资整合将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而实际操作上仍然需要产业链集群的核心企业充分地评估权益资本所占最优比例,以便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收益率。
(注:本文得到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集群产业链升级的路径研究”(10BJY008)、2011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提升上海金融业投资信托服务国际化水平研究”(12YS189)和2012年上海市教委民办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现代服务业私有企业创业融资瓶颈破解之道研究”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李有星、张传业:民间融资的类型及其法律特性[J].法制与经济,2011(8).
摘 要:21世纪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但同时也是面临着愈演愈烈的残酷竞争的时期。我国企业面临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品牌管理的机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分别从品牌延伸含义、类型、海尔集团整个品牌延伸的过程,分析具品牌延伸战略,并从中发现问题,对此提出对策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品牌管理战略分析,也进一步表明企业管理对一个品牌的维护与创新尤为重要。
关键词 :品牌延伸;海尔;延伸问题;延伸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65-03
1 品牌延伸的概念
1.1 品牌延伸的含义
在营销学领域极具权威性的《词典营销术语:概念、解释及其他》中,将品牌延伸定义为:品牌延伸是指将已被市场接受的品牌延伸使用到公司的其他产品上,目的是改变原有品牌或产品的形象。但这种策略必须和其他营销策略配套使用才能具有较好的效果。菲利普。斯勒认为品牌延伸是指:把一个现有的品牌名称使用到一个新类别的产品上。而凯文。莱恩。凯勒将其定义为:一个公司利用一个已建立的品牌推出一个新产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品牌延伸定义为:一个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把自己原有被人熟知的品牌光环附加到新产品上。
品牌延伸最终都是附加到新产品身上,归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企业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原先经营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并不能完全有效的适应市场变化发展;第二:市场信息不对称,买方在市场上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以及信息传播方法及途径的权威性。使得消费者难以掌握全部的信息,再者作为卖方,由于竞争的激烈性使得卖方急求消费者变化信息,为此企业不得不借助原品牌的知名度以迅速推出新产品;第三:能有效的降低营销费用和提升品牌价值,利用已有品牌的知名度,推出新产品。一方面使得消费者第一时间认知新产品;另一方面扩大其市场的份额,提升其知名度。
1.2 品牌延伸的类型
1.2.1 按品牌延伸的延伸方向划分
按延伸方向划分可分为垂直延伸和水平延伸。垂直延伸是指根据产品的消费层次或者消费的不同个性而设计研发出来的产品类型,例如作为一个女性第一品牌的百丽集团。则将“他她”品牌定义为18—25青春个性的时尚女性。“恩加图”则定义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白领女性。“森达”定位于相对保守的35—45岁的消费者。垂直延伸针对于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的理念以及品牌文化而进行延伸的。这样的延伸方式无一不体现一个企业的品牌文化。水平延伸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定价水平以及同样用途为采用不同的品牌而区别开来。例如宝洁公司对于美发这一领域推出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等系列产品。针对这种用途宝洁公司以不同的功效进行细分。飘柔针对的是柔而顺;而潘婷则修复烫染受损发质等。水平延伸的品牌延伸战略充分体现了企业所要提倡的品牌文化,单一的品牌并不能满足需求多元化的社会。
1.2 按品牌延伸的领域区分
按品牌延伸领域区分分为相关延伸和非相关延伸。相关延伸是指企业将原有品牌延伸使用到企业所开发的属于同一产业领域内的其他产品身上。“海尔”集团从冰箱领域延伸到家电产业的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这些延伸的产品都属于家电领域。由于这样的延伸方式所延伸的新产品与原来属于同一领域有很高的相关性。因而这一延伸战略相对风险较小,可减少营销成本。
非相关领域延伸是指将原有品牌应用到毫无相似特征的产品类别上。她强调的是本品牌核心理念的一致性,如巨人电脑向脑黄金口服液的延伸,而这类产品不在一个服务系统,所以称之为非相关领域延伸。非相关领域延伸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制造技术、营销战略还与企业建立的品牌理念相关联,处理不好这些关系,不仅品牌得不到很好的延伸,而且无形增加了许多成本。若不能很好地将品牌理念应用到新产品,很可能导致延伸失败。
2 海尔集团的品牌延伸战略分析
2.1 海尔集团初期的品牌延伸战略管理
2.1.1 海尔品牌的创新之路
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时候。1984年,张瑞敏第一次出国,到了德国超市他看不到一件关于中国制造的东西,看到此情此景,张瑞敏认识到:出口和创国际品牌是两回事。在他看来出口再多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海尔刚起步就选择了引进了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供应缺陷的时代,张瑞敏则严控质量,保证其每一道程序严格把关控制,在砸冰箱事件也砸出海尔这一品牌效应。
2.1.2 专而精铸就品牌理念
海尔自1984年到1991年,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品牌。1988年万宝冰箱年产100万台而海尔年产仅10万台。海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位原则这一品牌理念。首先它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其次以质取胜的战略决策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后期的品牌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海尔冰箱被消费者评选为中国十一驰名商标是中国家电行业位居其中的唯一品牌,可见海尔这一品牌已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2.2 中期多元化品牌战略的应用
90年代,随着国外各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激烈,国内家电产业也竞相打价格战,加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面对这些经营风险,海尔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抓住了机遇,开始进入品牌延伸阶段,通过“吃休克鱼”的运作方式,扩展到了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白色家电领域。从1992年至1995年,海尔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把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大做强,在此前提下进入该相关产品的经营;第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跃居这个行业的前沿。1995年,海尔集团先后进入了医药、软件、旅游、电脑等相关领域。
海尔多元化的品牌延伸战略不仅在于它应用主副品牌的灵活之处,更重要的在于它把整个品牌理念灌输到新的产品之中,树立了情感品牌的理念,确立了“服务至上,真诚到永远”等服务理念,这一创新之举,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也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2.3 近期面对新形式情况下海尔集团品牌延伸战略的创新
1990年,海尔集团从德国出发,采用了“先易后难”的原则。将“Haier”这一品牌推向世界,这时期的品牌延伸战略结合了各国当地的文化特色。在美国他以“海尔”酒柜打开美国市场,受到美国人的青睐。在欧洲国家以“小小神童”洗衣机建立起其市场份额,归根到底,这与海尔集团整个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这种品牌延伸战略实质可称之为企业文化的延伸。海尔巧妙地将企业文化植入到品牌文化中融为一体,这也是能受到国际接受的原因之一,海尔集团不断地吸收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理念等,从而实现了本土管理的运营模式。例如,海尔在巴基斯坦工业园区里设立“祈祷室”;在古巴海尔帮助制定国家家电的能耗检测标准等,都体现海尔集团的本土化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尔集团提出了网络化品牌延伸战略,这一发展模式也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3 海尔集团在品牌延伸中存在的问题
3.1 品牌延伸过程中过于分散
海尔集团除了家电行业,还有涉及金融、医药、电脑、手机、厨具设备、数码影音等行业。均使用“海尔”这一品牌,使用同一品牌一方面降低了其营销成本;另一方面不免显示出大而非专的局面。“海尔”这一品牌的第一印象是家电行业,然而在医药,金融这一非相关领域的品牌延伸,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同样,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更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汰渍“适合顽固污渍”;飘柔主打柔顺等。海尔在品牌延伸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领域的特色,而设计不同的品牌理念,从而显得品牌延伸过程中过于分散。
3.2 品牌延伸中存在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位不一致的现象
跨行业延伸延伸的产品与母品牌之间如果没有相关联度,不仅影响到母品牌的正面联想,也会滋生所延伸产品的负面因素,海尔集团以“真诚到永远”的品牌理念延伸到医药行业,然而对于医药行业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更重要在于它的安全性问题。而其产品位定位于有对医药需要的人群,但对其消费者而言,海尔集团是怎么保证其技术的先进性及专业性以服务于该人群呢?“真诚到永远”又是如何体现呢?所以从本质上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具有其发展历史和权威性的医药研究机构的。
3.3 品牌延伸的领域存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
1998年,海尔集团进军PC产业,最终还是以冷处理结束其PC路程,电脑行业不论是科研能力设计能力,还是其创新能力都要有很强,很专业的队伍,更新如此之快的时代,创新是生存的法则之一,海尔以“真诚到永远”然而在PC行业里,这个要求其软件、硬件水平高的发展空间里,海尔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4 一些领域品牌延伸有悖消费者心理
一方面由于对于消费者来说海尔的品牌理念,分别以“起家行业“颜色”“标志”“目标顾客”“促销风格”已深入人心了,它的品牌形象都与家电行业相协调,一位著名的营销学家说过:品牌是根橡皮筋,你多伸展一个品种它就多一份瘦弱。“海尔”这以一品牌在家电行业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海尔集团将其延伸到了物流、餐饮、金融等这些与家电毫无相关的领域,然而海尔并没有对这些行业给予灌输其品牌理念,这使得消费者无法接受一个家电行业的领跑者涉足其它行业,它的制造技术、服务水平怎么与家电行业相协调,后期才会导致“海尔大嫂子面馆”关闭。另一方面,广告宣传使得品牌模糊化。例如,海尔推广销售洗衣机是以“小小神童”做宣传,长期发展使得海尔洗衣机品牌模糊化,所以延伸领域,宣传使得消费者对于海尔这品牌的信任逐渐泛化,背离消费者对海尔最初的预期希望。
4 对策
4.1 要形成品牌延伸战略的管理体系
产品具有导入、成长、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而一品牌也具有创建期、成长期和延伸期这三个阶段,品牌延伸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构建整个的品牌战略体系,这个体系应包含品牌的三个阶段,品牌创建和成长期,应构建其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以及市场定位,品牌延伸阶段要包括其延伸领域、方向、方法以及控制、应对危机等各个系统组成的体系。若企业在经营之初,已经为未来做出长远的规划,给品牌延伸预留了空间,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将减少延伸的风险,尤其在品牌延伸阶段,品牌有一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面对延伸领域,应拓展其品牌内涵,因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此时延伸中可能面临排他性、独占性的特点,利用品牌的联想性设计其内涵,以减少延伸的阻力
4.2 品牌延伸要与品牌文化相协调
品牌文化是企业的一部分,所谓的品牌文化是指该品牌所体现出的综合理念和宗旨。近年来,海尔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海尔内部员工跳槽等这些现象,这与整个海尔品牌理念“真诚”相冲突,海尔文化不仅表现在内部员工的价值认可,而且还表现为消费者的价值认可。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与品牌形象难以协调,针对这样的问题,品牌延伸时要充分利用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有创意的结合。应找到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贯彻到各个方面,打造有创意的品牌形象。
4.3 加强产品技术的研发
海尔集团进入医药、PC行业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其技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海尔在家电产业有很大的强大队伍,然而在这些领域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在市场上迅速建立起让消费者信任的品牌信息,面对非相关领域的延伸,以技术的创新迅速夺取市场,才能让消费者产生对于非相关领域延伸的信任。例如,在PC领域海尔集团若能研发出与众不同并且技术先进的产品,就会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消除消费者对原品牌的定义。
4.4 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
在非相关多元化中,海尔丢失了最为宝贵的财富——品牌信念,海尔投资的12个领域,有7个领域是毫无经验可言的领域,自上市后,资本市场基本是负面的,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够加深对品牌的记忆,培养品牌的联想,维护顾客对其忠诚度,正如可口可乐改变其口味却遭到美国民众的反对,这一品牌的核心价值已根深蒂固了,海尔集团在家电行业的核心价值刚刚稳定却非相关多元化破坏了这一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他是基于软硬件的组合,所以在延伸领域要充分考虑其延伸的关联度。
5 结论
国际一体化的局面正在形成,我国企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也愈演愈烈,同时现代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品牌延伸也将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延伸方式,不仅会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而且还会提升母品牌的形象,然而选择延伸领域,必须科学地、谨慎地选择延伸战略,才能取得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毅敏。对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7(12):40.
(2)王瑞辉。海尔家电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大众科技,2014(4):179.
(3)王颖。海尔品牌讨论及海尔品牌中长期展望[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59.
(4)唐玉生。海尔品牌演进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9):156.
(5)罗立群。基于不同品牌关系形态的品牌延伸类型选择[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26.
(6)张春鄂。品牌延伸的类型与利益风险分析[J]。经济师,201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