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动力

城市发展动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发展动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发展动力

篇1

基础设施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外延上看,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通常包括能源系统建设、水源系统建设、交通系统建设、通信系统建设、环保系统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六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显然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观念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城市建设项目,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缺乏整体性和长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在为各地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之后,往往被抛弃,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和不同阶段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支柱

基础设施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从物质生产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专业化产业部门,它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国家和各地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地开发城市土地资源,辅之以配套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地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城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加快了城市的资本积累,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标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般的产业,它不仅仅为社会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的一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城市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有合理的空间布局与之相配套。合理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两个方面,它们都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有规划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为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能够引导产业迁移,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城市人口分布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将会不断减缓,郊区和卫星城建设将会更加顺畅,这将有助于形成城市各区联动、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布局。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护卫军

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保证基础设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反复扩建,这有利于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城市在规划产业布局的同时,应注重加快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带来巨大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应,但它却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守卫军,城市的环境得到保护,城市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城市的各方面才能快速、和谐地发展。

(四)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城市品牌就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核心概念。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品牌的建立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是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首先,合理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一个城市要想改变其城市面貌,往往要从加快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这样做既迅速又有效,于是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树立城市品牌的制高点,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地不断完善,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的形象将焕然一新,城市的品牌也将随之树立起来。

二、新时期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规划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云南各地积极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城市基本框架,改善了交通,美化了城市环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云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云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新时期云南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城市核心作用的发挥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正是导致云南省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核心带动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城市,理应承担起拉动全省发展的职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却一直限制了昆明市的发展。当前昆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左右,这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属于规模比较小的。同时,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规划,许多基础设施年代久远,现代化水平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中村”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不利于昆明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维护。昆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云南省就失去了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制约了云南城市的整体发展

当前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城区和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导致各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最终又限制了城市整体的发展。许多城市主要基础设施都布局在城区,大量的产业和人口也聚集在此,但是城区的发展面积有限,这必然会形成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加大城区的环境压力,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城市要不断向外扩展,但是目前郊区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低,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扩大。同时,各区之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城市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缺乏整体性和继承性,不利于旧城在发展旅游业、树立城市品牌方面发挥作用;新区建设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资金投入有限,出现了新建区分布散乱、数量多、规模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工业用地空置、闲置较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无法显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时期、高投入的项目,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发展平衡的基础上,否则将付出巨大的物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交通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

云南省由于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交通建设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的交通建设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云南省的交通建设仍比较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云南省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云南省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能够增加云南的财政收入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云南各旅游城市、各景区之间的交通不便利。各地之间的交通以公路为主,道路质量的低下导致旅游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云南省仍有不少地方没有公路,人们出行仍靠步行和马驮。缺乏交通建设这一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必将缺乏充足的动力。

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南城市新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反映着一个城市及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和观念也必须不断创新。我们必须站在推动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的高度布局和发展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统筹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大局观念,必须从整个城市和地区的利益出发进行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限制了云南城市的协调发展。政府要着重加强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升级和人口迁移做好准备,促进城市协调发展。为此,云南省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厦门市是我国沿海著名港口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厦门市通过改善岛内、岛外交通,完善岛外和新建区的公共服务,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目标。为此,云南省必须合理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以便完成新时期云南省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特色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因素,建设既有本地特色又与周围城市交相辉映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风格,这样既能加快城市发展,又能与周围城市相配合,加强区域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大连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特点和城市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则,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和宣传,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大连的城市形象璀璨夺目,城市品牌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云南省的有关城市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也必须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定位加以规划。昆明及其周边地区是省内的优先开发区,为此应加快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和人口聚集做好准备,承担起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职能。云南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是全省的限制发展地区,今后要加强绿化、退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产业和人口向省内其他地区迁移。省内的其他城市,要利用濒临东南亚的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兴建工业园区,加快支柱产业建设,承接产业和人口的转移。

(三)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现代交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今后可以继续大力发展的绿色产业。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相关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加快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壮大,并拉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云南省要想有新发展,必须解决其交通问题,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保持公路现有的快速发展势头,进一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发挥水运补充作用,启动并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使游客往还于各景区之间时有多种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同时,加快跨境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对外沟通,吸引外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云南省各城市以新的观念看待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简本[Z].建设部专家审查组,2003.

2、关春玉.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制度规划[J].管理,2008(1).

3、胡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市政府合作机制创新[J].公共经济,2008(1).

篇2

城市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动力机制很多,为了清晰地把握思路和原则,需要对这些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按照“推―拉”模式(Push―Pull Model),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物流空间发展的驱动机制(经济利益);其二是物流空间发展的拉动机制(社会需求)。同时,要实现物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以上两个内因以外,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它们包括物流空间发展的创新机制(技术进步)和物流空间发展的保障机制(政府支持)。如下图所示:

图例 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

Pety-Clrk理论认为:劳动力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伴随国民收入的提高,逐渐转移至第三产业中去,其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向现代产业的转移及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方面;空间方面转移则由分散到集中转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弱性产业不仅加剧了其在市场与制度方面的风险存在,更还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弱质效应。

物流的前提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也是物流实现的手段及物质保障,综观世界,只有在经济利益集中的区域才可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因而经济贸易的繁荣状况是物流中心形成且积聚规模的重要成因。物流中心以城市作为依托,以一定范围的经济区域为背景,形成了沟通城市及城乡之间的完备商品流通网络,从而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实现和保障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的社会产业结构已经从农、工、服务业到信息业及知识产业方面变动,伴随着新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一些产业迅速地形成和发展,而另一些产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收缩、甚至滞后,消费需求变化拉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1]。

另外,物流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成长同社会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联系密切。空间可达性方面因素制约并引导着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区域通枢纽则是各要素流空间聚集中心,而布局在交通枢纽的城市则成为物流中心理想的区位选择。因此,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特别是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物流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影响深远。物流中心必须依托高度发达的交通、通信和广阔的市场与腹地才能具备开展物流业务的条件与资质,而交通线路的拓展则意味着更多潜在市场与腹地的拓展。

三、政府支持的保障机制

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仅影响着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基础设施配置、结构调整与升级,更影响着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为着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国家常常对欠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投入巨大的财政力量以扶植地方产业的发展。部分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由此获得率先发展的机会,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都优先考虑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一批物流园区和港口保税区也纷纷建立[3]。此外国家为着提升我国当前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产业结构方面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使物流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大批颇具规模的物流企业迅速崛起。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政府支持的保障机制几大方面。城市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清晰地把握以上几大发展思路和原则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才能取得城市物流发展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启兰等.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篇3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全省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人口2577.55万,现辖14市州。近几年来甘肃省城市化发展迅速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甘肃省位于西北五省的区域中心。新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是西北交通、通信枢纽;其次,农牧业资源独特。甘肃人均耕地为2.66亩,居全国第6位。草原面积2.49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7%,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第三,矿产和能源资源富集。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为98种,其中,镍、钴、硒、铂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第1位;第四,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局面正在形成,甘肃省城市化率迅速增大,城市化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甘肃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城市化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研究,基于J高校的个案分析

驱动力之一:城市化进程要求高等教育普及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和生产要素,以科技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原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而创新人才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形成于学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1999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扩大招生的形势下,甘肃省高校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使得在校大学生数迅速膨胀,大学生入学率稳步提高,大大缓解了甘肃省人才匮乏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以J高校为例,这所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由兰州市原有的一所知名的专科类院校改建而成的,虽然升为本科院校时间不长,但是其前身具有悠久的历史。该校始建于1958年,建立之时就是一所普通的专科类院校,1962年曾被并入同省一所本科院校,1978年又独立恢复招生,一直到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更名,升格为本科院校。建校初期,学校专业不足10余个,学生也不足千人,教师只有不足百人,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9.6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9100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6.2万册,电子图书13.5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2365种,电子期刊8500余种。学校现有教职工1097人,学校现设17个二级学院,有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16个研究院(所)。有各类本专科专业7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4332人。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通过增进人类知识、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演进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又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物质支撑和新的需求,新的技术和文化需求又对高等教育产生拉力,拉动高等教育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技术更新知识以适应城市化需求,更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又以更高的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升级演进,升级后的城市化又以更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更强劲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发展。

驱动力之二:城市化发展趋势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愈来愈接近市场变化的改革。一方面国家根据科教兴国和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的决策精神,加大教育投资,扩大高校办学规模,挖掘办学潜力,改革和完善招生制度,不断扩大招生,使大学成为更开放的大学;另一方面,国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高等学校推向市场,实行高等教育有偿服务。为了适应这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J高校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

(一)继续深化学校院系设置与管理机制的改革

学校在升本后不久先后合并了同省两所颇具名气的大中专院校,学校在升本后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对学校一些部门进行了整合,行政部门由原来的科一级单位升为处一级单位,根据分管的内容不同,分别设有各科室主管不同的主要业务;教学院系分别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社会管理学院、传媒学院、数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培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每个学院又分别下设各自的教研中心、管理中心;科研单位目前有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甘肃方言研究所、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研究所、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绿色化学实验室与教育研究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机械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教学教辅单位有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档案馆、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甘肃高师学报》编辑部、附中(实验中专)、校医院、实训中心、21职业技能鉴定所、心理咨询中心等11个部门。

(二)不断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学科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有各类本、专科专业73个,其中本科专业29个,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工学和社会科学等8个学科门类。2006年起,学校面向全国14个省(市、区)招生。2006年,学校首次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等六个本科专业;2007年新开设新闻学、社会工作、历史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化学、艺术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教育等9个本科专业;2008年又新开设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5个本科专业;2009年再次开设对外汉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等5个本科专业;2010年,学前教育、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开始招生,实现了29个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的全面招生。

(三)以人为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1.完善职称和学历结构。根据学校2009-2010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显示:学校目前有教职工人数1097人,其中专任教师69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专任教师中教授51人(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等)238人,讲师(实验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等)29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6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含在读)361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人教师的41.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12%。

篇4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1-0113-02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产物,其形成与发展会对其所在区域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群兴起,而在每个城市群发展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动力机制。

1、城市群概念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的概念以来,’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城市群体组织。我国学者姚士谋认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纯属于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崔功豪等认为:城市密集区是城市低级阶段,当城市密集区的城镇密度以及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阶段,出现一体化发展的状态时,城市,密集区便实现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成为城市群。城市地区的空间序列的演化发展过程为:一般城市一都市区一城市密集区一都市圈与城市群一大都市圈一都市连绵区一都市带。由此可见都市群是城市地区发展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是由一个连续的空间范围内的若干不同等级的城镇,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下形成,并具有便捷的内部及对外交通运输系统,社会经济联系密切,产业分工协调的一种复杂城镇体系。

2、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促进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城市群作为一种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城市群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动力机制,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1)集聚效应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一些铁矿、煤炭、石油等资源蕴藏量丰富的区域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重化TT业和能源工业,伴随着区域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发展了其上、下游产业及相应的服务性产业;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在某一区域大量集聚,区内城镇之间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关联或其他方式逐渐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城市群。如德国的鲁尔区域城市群,我国的辽中南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2)扩散效应

随着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的作用,城市规模不断膨胀,产业迅速集中,并进一步促发了人口的大量集中,从而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城市产业扩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产业扩散的结果是在一个城市周围,形成联系若干个中小城镇,这些城镇之间由于存在着密切的产业联系(或劳动地域分工联系)而联系紧密,最终以这一特大(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群(或都市圈)。

(3)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

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包括由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物质性线路组成的物质性网络和由市场中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形成的非物质性网络两种。

物质性网络组织对城市群形成的促进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在一些交通运输业发达的港口城市,凭借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如石油、化工、钢铁工业等相应的传统产业,大量的不同规模的产业包括其配套产业、前后相关联产业和服务产业受集聚效应的作用而在某一区域集聚,导致了区域大批城镇的迅速发展,这些城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最终形成城市群。

另外一种情形是相互邻近的城镇之间,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由铁路、公路、管道、通讯线路、电力等各种线路形成的物质性网络组织,借助现代化的网络组织各城市之间既可以沿相应的轴线进行产业布局又可以开展分工合作,增加区域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城市群。

3、呼包鄂城市群概况分析

3.1 区域背景分析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中西部的核心区,是内蒙古的政治文化经济及工业中心。其形成与发展是内蒙古近几年取得飞速发展的最强动力,而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与内蒙古整体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0年至2008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66倍,年均增长17.6%,增速快于同期全国水平7.4个百分点,并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761.8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六位,西部第二位。截至2008年底,全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214元,按2008年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638美元,居全国第八位,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一位。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31元,位于全国第九位,西部第一位。2008年末全区城镇人口1248.26万人,城市化率达到5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并且城市化水平仍在稳步增长。

3.2 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现状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中部,由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个地级市组成,下辖9个市区、2个矿区、15个旗县、81个建制镇、223个乡镇苏木。三市总面积13.2万km2,总人口670万(20D8年),域市化率达到67.2%(2008年)。2009年,呼包鄂三市GDP总量达到5720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10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58.8%,呼包鄂经济发展水平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3项指标来看,呼包鄂大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平;从衡量现代化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三组指标来看,无论是三市GDP、恩格尔系数还是人均居住面积都已经达到或接近基本现代化的水平。

4、呼包鄂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城市群在起步阶段对自然因素的依赖较强,因此城市群往往形成于自然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富集的地区。而在城市群的发展壮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地位,产业分工协作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将不断加强。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国家方针政策,城市化水平等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城市群的形成离不开大量人口的集聚,而国家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引导等对城市群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多种动力机制的共同影响,而同一机制在不同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有不同的外在表现。

4.1 自然因素

4.1.1 区位条件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内蒙古中部,是连接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部开发出海通道。与京津塘和关中城市群相邻,靠近西北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有方便的对外贸易口岸。位于众多城市群和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是呼包鄂城市群最大的区位优势,与周边经济实体的相互作用也必将加快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并提升呼包鄂城市群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

4.1.2 资源条件

呼包鄂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煤炭储量为1592亿吨。占自治区已探明储量的70%,拥有东胜、准格尔等我国著名的大型煤田。天然气总资源量4.57万亿m3,探明储量为7000亿m3,其中苏里格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达6026亿m3,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整装气田。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白云鄂博稀土总储量就达1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占全国储量的800以上。已探明铁矿保有储量17亿吨,占自治区保有储量的70%,其中以自云鄂博大型铁矿最为著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蕴藏极为丰富。主要非金属矿产储量为,天然碱6000万吨、芒硝70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膏35亿吨、方沸石5000万吨,并且匹配条件好,靠近煤源、靠近黄河水源、靠近电网。黄河贯穿“金三角”腹地近千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50-350亿m3,土默川平原是优质富水区,相对充足的水源为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4.2 经济因素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呼包鄂城市群依托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9年,三市GDP总量达到5720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10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58.8%。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无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但在人均水平上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呼包鄂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群起步阶段的原始积累,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4.2.1 产业结构

目前呼包鄂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演进到4.0:52.1:43.9,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形式,按照C,克拉克和A.G.B,费希尔的区域产业机构理论的描述,呼包鄂城市群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的成熟阶段。三市主导产业各有偏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首府城市,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文化中心,第三产业较其他两市更为发达。包头则是偏重工业的传统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偏重于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呼包鄂三市之间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而是形成了优势互补、分工写作的良好局面。

4.2.2 特色产业

呼包鄂能源化工产业,在产业链方面不断延伸和拓展,在科技含量上不断提高创新。正逐步成为我国现在化能源基地。此外,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呼和浩特作为我国乳都,拥有伊利、蒙牛等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乳制品加工制作方面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都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加工行业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包头拥有世界第一的稀土储量,稀土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另外,呼包鄂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正不断发展壮大,以蒙古族风情及草原文化作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3 社会政治因素

4.3.1 人口条件

呼包鄂城市群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广人稀,截止2008年,三市总人口达到690万人,其中呼和浩特260万人、包头251万人、鄂尔多斯159万人。三市总面积13.2万km2,城市化率达到67.2%。虽然人口规模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处于劣势,但在人均经济指标上已经达到国内发达城市水平。呼包鄂城市群人口素质相对较高,三市集中了全区60%以上的科研开发机构,75%的科技人员和大部分自治区重点高校。人口分布方面60的人口集中于市区。其中,呼和浩特市区人口为160万人,包头市区人口为180万人,鄂尔多斯市区人口为60万人。旗县人口分布较少,人口密度偏低。

4.3.2 政策条件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系列优惠政策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加快呼包鄂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同时也加快了呼包鄂城市化的进程。呼包鄂城市群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结合自身优势,在短短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4 交通条件

呼包鄂城市通联系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公路方面,有G110、G109、G210、G209等交通干线与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地区及蒙古、俄罗斯等国相通。三市之间基本形成了便捷的高速公路环网,城市群内部实现了三小时内互通。铁路方面,京包、包兰线横穿呼和浩特和包头,包神线(包两线)、纵贯包头和鄂尔多斯。另外还有丰准线,集二线,集通线等铁路与自治区内其他盟市连通。航空客运方面,三市各有机场一座,分别有呼和浩特的白塔国际机场、包头的二里半机场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机场,其中呼和浩特的自塔国际机场是首都机场的最大备用机场,开通国内国际70多条航线,可通达国内各主要城市和欧洲、亚洲主要城市。

5、总结

目前呼包鄂城市群已成为内蒙古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经济板块和全国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呼包鄂地区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呼包鄂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与长三角、京津唐等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市群内的中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还未形成完善的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另外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低水平的同构发展、恶性竞争现象却相对严重。

与国内其他大型城市群相比,呼包鄂城市群人口总数较少,且分布不均。约60%的人口集中于市区,旗县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低、发展动力不足。城市群首位度较高,城市群内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应着力发展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就业岗位,加快中心镇人口的机械增长速度。将条件好的中心镇发展为县级市,并逐渐发展为城市群次中心,再利用次中心带动周边旗县发展,最终完善呼包鄂城市群的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可以将中心市区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以带动中心市区周边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加大对于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的投入,一方面积极引进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提高流动人口数量,加快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另外还应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提升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在呼包鄂城市通网络建设中,应加强城市群内支网建设,提高城市群网络密度,为城市群内各旗县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速条路的时机,建设连通包头至西安、呼和浩特至北京的高速铁路,形成京津唐城市群一呼包鄂城市群一关中城市群发展轴线,缩短三个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自治区内周边各盟市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结构,为呼包鄂城市群发挥区域带动作用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姚士谋,中国的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崔功豪等,当代区域规划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25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1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1.1 城乡居民是促使文化互动发展根本动力

城乡居民不仅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代表,作家、艺术家是文化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城乡居民还是各种新文化形态的发明者、创制者。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同时城乡居民还是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享受者。文化消费不仅消费着文化产品,而且推动文化需求,这新的需求又期待巨大的生产来满足,如此循环反复,螺旋上升,推动文化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提高城乡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就要增强其意识,进而促进其生存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对于自我发展能力而言,主要指的是利用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资源,通过获取自然资源,对社会资源予以合理利用,最终提升民族自身利益的能力,其更是对资源及社会结构、规则的认识能力,是从边缘到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和途径的能力。

1.2 文化创意人才与文化互动发展息息相关

在明确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是其发展相关的主要因素,企业与中介在经营发展期间,为了优化产业链,将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区域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在发展期间,文化产品能否成功与文化创意有着必然联系,所以文化产业在发展时,过多的依赖于文化创意人才,由此表明,创意人才对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原因是人才是创造文化产品的主体,而文化产业又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文化创意者的技能、创造性与才智等关系到文化产品质量。

同时,在创造文化产品时,其是比较柔性的生产活动,无论是制作广告、开发游戏,这些文化产品的质量由创意人才所决定。

1.3 文化需求是消费者选择文化服务、产品的主要依据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变化为:①文化需求总量呈现逐步增长趋势;②社会对文化服务与产品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③文化消费向市场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④人们要求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制作应当向现代化与科技化方向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总量增加、质量要求提高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类差日益明显直接导致文化生产方式、供给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的进步。个体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复杂直接对现有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风格以及文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出挑战。

近年来,城市与农村文化消费呈现增长趋势,但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限制,并且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文化素养、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及文化消费偏好及休闲时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高,相应地文化消费能力会较强。文化消费的主体是人类,并且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和艺术消费水平与结构等有着必然联系,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与消费习惯等作为主观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消费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文化产品的选择。

2 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分析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阶段不同,因而发展动力有所不同,在现代化先行国家和后发国家,文化发展动力也有差别。这里讨论文化发展的一般外在环境。

当前,有关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在对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导致社会变迁的因素有七种,包含了非物质文化、人口和经济发展等。①据研究文化现代化的专家的观点,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八个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完善、科技进步、教育发达、文化互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②据此,影响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来自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完善、科技进步、教育发展、文化互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等八个方面,如图1所示。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文化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促进因素。社会变革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各种社会派别力量及各阶级、阶层的斗争,形成了文化不断演进的思想、经济及政治基础,构成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从闭关锁国到国门洞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促进文化现代化转型。

政治制度完善是文化发展的政治保证。相对于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作为精神的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一个终极关怀;而制度则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制度与文化既相对对立,又在互动中发展。在制度变迁的研究中要注意文化的因素。在对古今中外制度的演变史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无形的支配将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在文化发展研究中要注意制度的动因。所有文化进化或传播过程都首先以制度变迁的形式发生。

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教育发达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育人,通过实施教育使得人们能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对知识予以吸收和消化,再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在社会上。总而言之,教育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传授、传播。一个社会,其民众所受教育程度高,那么他们欣赏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也很高,进而推动文化向更高层次和更多形式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教育发达,不仅会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添加后劲,还会为文化自身的发展培育人才和后劲。

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引导因子,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新创意、文化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全球分配、流通和消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鲍曼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在贸易、商务和金融等领域出现,甚至是固定与本土化的空间也将文化加以融合。一般来讲,有的人认为是全球化的东西,在另外一部分人心目中并一定是全球化,也许是本土化。因此,通过对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进行分析,本土化与全球化可以是同时进行。为分得国际文化市场一杯羹,各国加大了竞争的马力,赚取外汇,贩卖本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国内文化产业繁荣和文化企业强大。文化互动是文化发展的激励因素,与文化发展互为因果。文化是在传播中实现其价值,在交流中不停发展。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向流动,并产生文化增殖,激励文化的发展变化。

环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向。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文化理理学研究范畴,各式各样的文化都依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发展、成熟、衰亡。半封闭的大河大陆生存环境,大致确立了中华文化发展方向;农耕文化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居民生活的稳定性有关,海洋文化的外向开拓,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了劈波斩浪、扬岘异域的环境相关。影响文化发展的这些外在因素虽然不是文化变化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孕育并滋养着文化的特色性、民族性,使文化发展呈现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历史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蓉.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3(28).

[2]范大平.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5(4).

[3]李长健,伍文辉,涂晓菊.和谐与发展:新农村文化动力机制建构研究[J].长白学刊,2007(1).

[4]甄峰,宁登,张敏.城乡现代化与城乡文化──对城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9(1).

[5]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J].商业经济,2009(22).

[6]程渝.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文化冲突及整合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2012.

篇6

回顾

2008年IBM率先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2012年11月22日,住建部办公厅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附文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正式开启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审批工作。同年12月,《经济》特刊《绿色中国》以“智慧城市如何‘致惠’”为题进行了封面报道,为读者提前揭开智慧城市的神秘面纱。

2013年1月29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随后,《经济》记者就相关问题对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进行了专访,并独家报道了其4月10日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制培训会。

2013年5月,《经济》杂志特别策划了“智慧城市深度观察”系列报道,并以“什么是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怎样建设智慧城市”为题,进行了《智慧城市如何打造》的封面报道。

2013年6月4日―5日,由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住建厅及湖南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省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力专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经济》杂志作为特邀媒体进行独家报道。

2013年7月,《经济》杂志对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进行一线调研,就其智慧城市建设和“两型”社会发展情况,对株洲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典维进行了专访。

2013年10月,《经济》杂志受邀参加在海南万宁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筹备会”,并就万宁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对万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东屿进行了采访。

2014年初,在前期报道的基础上,《经济》杂志社开始筹备《智慧城市》专刊的制作,经过3个月的努力,2014年4月,《智慧城市》专刊第1期顺利出版,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

2014年6月16日,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创新日在四川崇州启动,作为联合实验室媒体成员,《经济》杂志全程参与报道,与崇州市时任书记赵浩宇、时任副市长刘荣华进行座谈,并对崇州市市长助理叶志俊进行了采访。

同月,2014第二届智慧城市高端沙龙在北京举办,《经济》杂志作为唯一报道媒体在会议上发言,介绍了媒体对智慧城市的关注重点和建设建议。

2014年9月3日,作为第三届信息化创新克拉玛依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智慧社区高峰论坛会刊合作媒体,《经济》杂志受邀参会并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报道。

2014年9月底,《经济》杂志联合《经济日报》内参编辑部对吉林辽源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采访,深入了解其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并对辽源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金育辉进行了专访。

2014年10月,中国(上海)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博览会举行,作为博览会官方媒体,《经济》杂志全程参与报道,并对与会城市代表进行了采访,聆听他们对智慧城市的独特见解。

2015年1月,《经济》杂志协助经济日报社内参编辑部共同完成《智慧城市建设要更多体现安全应急管理》一稿,并刊登于2015年《经济内参》,后以《用“智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为题公开发表于《经济日报》。

2015年1月31日,由《经济》杂志主办、中经互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智慧城市智库沙龙2015宏观走势分析交流会在经济日报社召开,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杨京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鄂尔多斯数智办副主任武玉平、IBM(中国)智慧城市首席顾问文金言、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唐斯斯等参加会议并发表观点。

2015年2月初,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现场答辩会于北京召开,作为唯一受邀媒体,《经济》杂志对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并通过采访数位申报试点城市的代表以及评审专家,为读者全景展现了答辩会现场。

篇7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前言

基于之前的研究,推进黔中城市群的动力因素可分为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力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推动力。[[]]各动力主体间需要形成系统性的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因此,本文就推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动力主体间的机制构建进行研究。

一、动力机制构建

1.完善政府的政策机制

首先是制度的完善。城镇化建设增加城镇土地用地就免不了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而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因此最大的潜力来自于征用农民的宅基地,而征用农民的宅基地对农民的补偿安抚工作必须做到位。其次是社保制度的完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保服务、医疗服务,甚至是一视同仁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是财政扶持政策的完善和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的投入力度需要加强。在城镇道路的修建、城镇化形象的提升改造、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方面都需要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扶持才能有效实施。第四是奖惩制度的完善。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应设立严格的惩罚制度;而对于有益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应采取优惠扶持的政策。

2.加强政企间的合作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需要依靠企I的有效实施。要让一个地区的市场充满活力,必须依靠企业对当地进行投资经营。在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需要本土有实力的企业,比如老干妈、苗姑娘、黔五福、茅台、天刺力等这些企业与政府共同合作,激发黔中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地方市场经济活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因此,政企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3.向农民市民化后投入更多的关注

往往农民在向市民化身份转变过程中,因受失去土地、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在心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担心能否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能否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能否融入到社会中去等。其次是习惯上的改变。尽管政府提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改造是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的,但是,由于过去一些农民过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突然没有了土地耕作,要换一种谋生的方式可能一时还不能够适应。因此,政府和社会应给予这类人群更多的帮助与关注。

二、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策略

1.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策略

首先,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身份的城镇化”。其次,力争城市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等化。社保方面,对于被排除在社保供给体系范围之外、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方面,实行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义务教育制度。第三,要革新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的承包耕地实行确权制度,真正落实农民事实上的土地产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第四,通过增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等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将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行有效的改革办法。第五,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与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2.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策略

在今天,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意识到了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提倡:一是企业要向低碳绿色转型,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生产,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二是向规模集中型转型,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三是向高品质、高效率的方向提升,即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的协同升级。黔中城市群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大健康产业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大数据产业。

3.实现人口与城镇化相协调的改革策略

人口问题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如今的城镇化率已不能简单的包含城市常住人口了,还应把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水平、人民素质水平等考虑在内。要真正实现农民工或失地农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具体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组织、企业通过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比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提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涵养,技能水平。二是给予失地农民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一方面,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突然转变让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太适应;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因土地征拨获得的高额补偿款促使他们变得成天游手好闲,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变成了比城市中普通工薪阶层还有钱的“富人”,便在社会上横行霸道,实施一些恶劣行为,甚至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失地农民城镇化的问题,应通过社区加强对他们失去土地转向城市后的生活进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多学技能,提升个人修养,寻找就业机会,改善他们如今的生活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转变。

参考文献:

篇8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主要是依托城市而展开。城市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物质能源消耗少取得效益大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城市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为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和强大的动力,而且在创造自身价值同时也必然会带动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如何促进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快速、有序发展成为当前城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理论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们尝试对特定区域的文化生产特殊形式的空间组织进行理论化研究,空间集中和结块是两种引起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模式。斯科特(1997)认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具有五个鲜明的特点。此外,他测算了影视业、多媒体等在洛杉矶的集聚度,分析了多个大城市的文化经济;Nachum和Keeblee(1999,2000)深入研究了伦敦中心区的媒体集群,他们发现了地方化集群学习过程作为媒体集群创新和活力主要源泉的有力证据;HaraldBathelt(2002)分析了德国莱比锡文化产业集群的再次兴起,认为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分析不能仅仅集中在对内部关系的考察,还要分析文化产业集群与外界的关系;德雷克(Drake,2003)指出,文化产业的结块是提高创新速率的催化剂,在分工与专业化越细致的地方,文化产业的集聚现象越容易出现,因此文化集群在大城市出现的几率要高于乡村和小城市;努森和佛罗里达(Knudsen and Florida,2007)从人口密度入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创新和经济增长集聚以及空间集聚的关系。

(二)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厉无畏等(2005)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进行了思考;刘丽等(2006)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张斯龙等(2006)描述了长三角报刊产业集群的现状;关松立(2007)将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詹大成(2009)对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周国梁(2010)对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

另一方面,中国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影响文化产业集聚或集群形成的因素。康小明、向勇(2005)讨论了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关系;王伟年(2006)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蔚(2007)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文化产业的集聚格局、文化产业集群的生产组织网络、社会网络,以及跨国公司与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我国大部分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处于文化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要体现文化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成本降低等集群效应需要推动城市文化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延长城市文化产业集群整个生命周期,本文基于区位论、文化产业链原理、相关分析确定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指出创新与耦合是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

城市文化产业集群识别

区位商又称专业化率,所谓商就是比率。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计算公式为:

LQ=(eij/ei)/(Ej/E)

式中LQ:i地区文化产业的区位商;eij;i地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ei;i地区的总产值;Ej:全国文化产业的产值;E:全国总产值。

当LQ>1时,说明文化产业在i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具有集群效应;当LQ=1时,说明文化产业在i地区的专业化程度与全国相当;当LQ

本文中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自于2004~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告。我国14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商,如图1所示。

G·Tichy借鉴弗农(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且,国际经验表明,当恩格尔系数低于40%时,文化产业将进入加速增长阶段。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从2000年至今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小于40%,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是,从图1中14城市文化产业LQ系数,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处于成长阶段,集群优势还不十分明显,需要分析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因素,以促进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向成熟期发展,充分展现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意义。

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分析

(一)基于区位论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或称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对区位主体的区位影响大的因子是主要因子,影响比较小的为次要因子。区位因素包含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包含自然条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产业区位因素和城市区位因素均包含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产业区位因素的已有研究,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地理环境是指环绕社会、比较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和地形。气候包含雨热、光热水组合,日照、昼夜温差等因素,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便于原材料、产品运输及销售等;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经济因素是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居民收入、消费者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基础、文化资源、市场需求、交通、劳动力、技术、产业政策以及社会创意环境等。

(二)基于文化产业链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分析

文化产业链是一个关于文化产业中围绕文化产品而展开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概念。文化产业链包括策划创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与延伸开发等环节。基于文化产业链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作用机理如图3所示。

1.文化创意及文化产品是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源动力。文化创意指文化创新的成果,核心在于人的创造力。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经营的主要商品形式,文化产业的价值链以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为开端。文化产品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各国的产品设计呈现一致的国际化风格,缺乏地区性的文化特色。让中国元素体现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才能创造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又能让国际认同的优良的文化产品,才能促进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2.集群内企业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技术资本是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与人才密不可分,极其依赖人的心智能力的文化创造活动,人才资本是创意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在具体形式当中进行的,这一过程包含了劳动力的变化和同化。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财政投资和社会投资两大渠道。当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进一步创造宽容环境,拉动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技术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可以成为资本,与人力资源、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聚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值,可以称之为技术资本。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产业与技术的高效聚集体。根据文化消费市场需求而研发的技术可以促进技术资本价值增值效应释放,促进地方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相关产业发展是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动力。产业联系是产业联动的基础和前提。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是紧密,产业联动的效果和效益可能越高。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表示每生产单位j产品需要消耗i产品的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完全消耗系数可以反映了产业间的直接联系,又可以反映产业间的间接联系。

表1以陕西省为例,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列出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均居前六位的相关部门。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展示了和文化产业联系比较密切的六大部门。基于产业间联系,坚持技术创新,重点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塑造文化品牌,规划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才可以有效保护与开发区域文化资源,发挥聚集效应。

(三)基于相关系数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筛选

根据相关系数的界定,相关系数高于0.5时,说明两因素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并且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选取指标依照2004~2012年西安市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告中所给指标,遵照可观测性原则,计算各指标和西安市历年文化产业LQ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中。选取相关系数高于0.5的因素,分类后构成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外部动力因素和内部动力因素,如表2所示。

(四)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作用关系——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其理论基础是文化经济学,核心在于文化和经济的耦合发展。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目前的动力实质上表现为内、外动力的双螺旋动力结构。外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合理规划与引导,内动力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人力资本、文化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两者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推动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首先,在文化产业链中,政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相应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拉动文化消费需求,而企业主要负责引进高级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生产、销售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产业链主体。其次。在经营过程中,政府负责措建文化产业招商平台,企业则着重进行文化产业经营项目的硬件设施改造,提升服务水平和文化产品质量,提升招商引资的实力。

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创新与耦合

(一)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挖掘内部动力

1.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基础,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级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缺乏已成为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发挥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对创意人才的培养需要清晰定位,培养系统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强调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强调培养创新能力,如洞察能力、应变能力、想象能力等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同时需要构建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人才社会化、市场化。加强对创新型策划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和文化新技术开发应用人才的培养,关注非公有制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2.加强文化产业高科技技术研究,提高文化产业链的科技含量。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数字电视,数码电影,宽带接入和视频点播,电子出版和数字娱乐等新的文化产业群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将会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得到改善,需要以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行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产业与技术的高效聚集体。技术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可以成为资本,与人力资源、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聚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值。根据文化消费市场需求而研发的技术可以促进技术资本价值增值效应释放,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促进地方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07-02

皖江城市带,包含安徽“八百里皖江”地带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经济进入新常态。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也矛盾重重,经济快速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依然存在。进入新常态之后,皖江城市带该如何寻找新动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持续发展,是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

1 皖江城市带县域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1.1 内在驱动力

1.1.1 资源驱动 (1)矿产资源。感谢皖江城市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铜陵是中国铜都,丰富的矿产资源,能蛭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支撑;(2)生态资源。皖江城市带生态资源良好,安庆、池州等地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境内拥有九华山、天柱山、花亭湖等一大批名山秀水,良好的生态资源,可以为皖江城市带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奠定支撑;(3)旅游资源。皖江城市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一大批风景秀丽的自然资源,包括天柱山、九华山等风光旖旎的5A名胜风景区。与此同时,皖江城市带还有一大批文化遗产,如黄梅戏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遗产资源,能够使皖江城市带发展旅游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发展。

1.1.2 要素驱动 皖江城市带内在发展具有一定的要素驱动潜力,合芜蚌自主改革试验区的芜湖、合肥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合肥成为国家综合科技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境内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一大批国内知名高等学府,人才聚集。另外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奠定了要素基础。

1.1.3 改革驱动 经济进入新常态皖江城市带各地级市政府不断下放行政审批权力,为各地区政府拥有更多的审批权力,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此同时,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简化登记程序,并且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在金融创新体制改革方面,创新林业金融产品的风险防控,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1.2 投资动力 皖江城市带不断加大投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机器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聚基地的发展投资,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晶合30.5cm(12英寸)晶圆等投资聚集等,使得皖江城市带经济迅速发展。2015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达14 639.3亿元,增长9.6%;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5 891.5亿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亿美元,增长12.3%,大大超过2010年皖江城市带获批时确立的目标。

1.3 市场动力 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实体经济发展不振的情况之下,消费萎靡实体经济发展困难,所以必须要充分的挖掘市场潜力,通过市场动力和市场开拓,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皖江城市带人口2 000余万,经济总量接近1.5万亿,市场潜力巨大。从目前来说,皖江城市带市场动力的挖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改造传统的流通业态,对目前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中心进行整体改造,建设区域性中心的物流城市,将皖江城市带的主要产品通过物流中心,储存发放。与此同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推荐,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旅游产品和技术产品的推荐,可以通过主持召开相关的会议推介皖江城市带的主要产品,与此同时,打造皖江城市带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强化对旅游产品的营销,打通旅游产品的市场。另外,皖江城市带还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加强对皖江城市带产品的营销,可以通过培育各类电商主体、网络渠道,打通皖江城市带企业主要产品的营销渠道。

1.4 人才动力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才有良好的智力支撑,才能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制度创新,为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到2015年,皖江示范区的人力资源总量由2010年的2 127万人增长到2 50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增长到335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超过11a,人才素质大幅提升。

1.5 创新动力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冶金及有色金属业、汽车及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一批有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合肥综合国家科技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等一大批创新实验在皖江城市带具备良好创新潜力。

2 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模式

在立足内在驱动力的基础之上,通过投资刺激,市场牵引,创新驱动,人才牵动,资源拉动五个动力系统,全面推进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图1)。

在投资刺激上,立足于目前皖江城市带重点工程项目,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同时在市政工程,交通投资等方面下功夫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通过发展投资刺激相关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牵引上,充分地发挥市场对于经济刺激的作用,通过加大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产品和市场产品的宣传和推荐,促进产品的营销。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渠道,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渠道,拓宽企业产品的营销。另外,皖江城市带还需要建立物流中心,通过区域性物流中心,将皖江城市带企业的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产品营销,开拓产品市场。

在创新驱动上,鼓励企业全方位的进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的创新力量。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创新添砖加瓦。另外对于新兴的创新创业项目,皖江城市带政府应该要给予全力支持,通过企业创新孵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在人才牵动上,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财政资金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强化人才服务和人才的吸引,并在职称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资源拉动上,就是充分的发挥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在立足于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合理征地拆迁,为工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的工业用地。并且立足于现在的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为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支撑。

3 结语

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之下,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动力,以促进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苗苗,韩玉刚,毕学成.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5(02):27-31.

[2]胡庆十,毕学成,毕学进.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定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83-85.

[3]毕学成,毕学进,唐泽天.皖江城市带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35-41.

[4]毕学成,胡庆十,毕学进.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06):74-79.

篇10

0.引 言

“新城”伴随社会发展其建设已呈多样模式,在不同社会背景环境下,有不同的动力发展轨迹。城市动力对推动一个新城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长德新城在兼具“长东北新区”、“长吉工业走廊”、“哈大经济带”等多方优势的前提下,探索其城市发展动因其意义重大。

1.长德新城发展概况

长德新城地处长春、德惠和九台三市交汇处,距长春22公里、德惠40公里、龙家机场45公里,是长东北发展核心区域,哈大经济走廊与长吉城市叉地带(图1-1)。总面积337平方千米,起步区4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预计超过百万,区域内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城区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是新城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形成的工业发展体系有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随着城市周边农业的迅速发展,逐步迈向农业现代化道路。

2.长德新城发展动因

2.1初始动力

(1)发展时机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在近年城镇化建设中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不断扩增,长德新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发展定位

长德新城发展定位不仅从区位入手,更应从区域整体环境出发,考虑其对城市和整个区域以至对全国的影响作用。未来发展中,将长德新城建设成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生态绿色智能为理念的生态科技新城。

(3)产业定位

按照城市性质我们将新城定性为:“一城三高地”,“三高地”即指新型产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长德新城作为长东北发展的先行区,将延伸长春市产业发展,并与德惠市产业衔接,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利用优势互补建设三大新型产业,使新城未来在整个区域内更具竞争力。

2.2根本动力

(1)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打造“长东北先导区”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制定为长德新城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其作为长春东部门户,在区域协调、空间结构、产业组织发展等方面更具便利条件。

(2)政府支持

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推动长德新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德新区主要是“属地承担社会事务,双方合作分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长春高新区与德惠市双方合作区域由10个村、100平方公里调整为14个村、150平方公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务以德惠市为主管理;双方合作为25年。

(3)市场效益

城市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为此,需要了解城市特定的供求关系,无利润企业是不会到新城参加建设,没有就业岗位、配套设施,就缺乏来此居住的动力,无需求,市场就不会运转。反之,长德新城要具备更大吸引力,就需同长春、德惠城市竞争中具有差异的地方进行扩充发展,在自身经济承载范围内进行整合,得出发展的最佳路径。

(4)交通发展

在交通发展迅速的今天,尤其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时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哈大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京哈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城市哈尔滨、沈阳纷纷建设了自己的“高铁新城”,唯独长春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座“高铁新城”,如哈大高铁在长春站和德惠站中间位置设站点,长德新城将是首选,这无疑为长德新城的发展增添了另一重身份。

(5)空间发展

长德新城位于长春东北发展主轴线上,是长春“一廊、一脉、一带、四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图2-1),中心城区为中央服务功能带,东北地区为新兴产业区――长德新城,西南方向为国际汽车城,南部为具有现代魅力的南部新城。整个西北部成弧形包围中心城区,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发展为重点,促进新型产业向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集聚,引导传统产业向三座新城转移,优化了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从而提升了整个城镇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3后续动力――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劳动力的就业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具重要作用。长德新城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村镇基础上建设,原有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新城的发展,新型产业将逐渐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新城新型产业2015年和2020年生产总值进行分析汇总(图2-2),可以看出2020年各产业生产总值照比2015年增加数倍,未来的长德新区将在科技创新、新材料、物流产业等各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重要影响。由此,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长德新城今后发展的后续动力。

2.4各种动力互动与重合

长德新城发展并非单一因素推动,是内、外动力因素长期叠加作用的结果。这些动力不是均衡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城市发展初始阶段,很多城市盲目的“贪大仿洋”,因此在长德新城的建设发展中,应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国家政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政策扶持下,新城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赢得了发展先机;在新城深入发展过程中,产业跨区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的推动,使得新区发展更加高效化。总之,在全方位政策的支持下,会进一步激发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长德新城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3.结语

通过对长德新城的研究,我们认为:新城的发展主要动因是其初始动力、根本动力和后续动力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同时,作为一个在三角形城市群中后发展崛起的新城,一定要注重其新型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其发展的特色、优势所在。希望本研究探索能对其他新城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健.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 李翅.走向理性之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新区发展与增长调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11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场联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来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然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

城乡经济互动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其实质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实质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城乡经济之间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了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是其核心观点。麦吉等人提出了Desakota模式,Desakota是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空间地域单元。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区域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建立的区域网络系统。国内学者认为,应根据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在不同区域的城乡之间构造协作体系,并强调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曾菊新首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在实践领域,不同类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更多是将重点集中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布局或者是宏观的政策规划上,而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城乡不同产业或者行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与互动则鲜有研究。

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一致认为,要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区域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因此,根据成都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并结合成都农村自身优势和劣势,可将各行业合理的引入到农村,从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产业引入途径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引入可带动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依据城乡区域的行业差异,可以将城市的行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混合型四大类,按照每类行业的特点,并与农村的优劣势结合考虑,设想按照中心发散型(见图1)、点轴联系型(见图2)、网络型(见图3)三种模式来规划各行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结构,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政府政策加以引导与推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行业互动,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目的。

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农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中心发散型。中心发散型是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领头羊,通过将复杂技术分解为多个部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和制造工作分包给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同时,在城区建立工业园,组装来自不同地方的部件,对分散开的技术加以集成和优化组合。通过这条路径将技术行业引入农村,使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产生辐射作用,盘活农村经济。这样,农村和城市各种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原始森林生产资料、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二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点轴联系型。点轴联系型有“一对一”的特点,是以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合适的乡镇地区建立加工制造分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农村所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其价值得以成倍提升,将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产出效益。这种将城市产业引进、产品输出的过程,将带动城乡经济的互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混合型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投入要素,因此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可采用网络型。网络型发展模式具有“点与点之间交错互动”的特点,各行业可根据城乡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其自身对资源的需求偏好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各点生产的优势产品,再推销到需要此产品的其他点上,从而形成点与点之间的互动。进而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使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网络轴线所贯穿的所有区域,在城乡区域内形成整个系统的经济互动。此过程既包括城乡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乡镇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互动。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意义

城乡经济积极高效地互动联系与发展,将会促进城市土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市场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资料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大,甚至逐渐拉大,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最终实现城乡资源顺畅流动,共享一体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市场有机融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以城乡经济的互式发展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发展, 2007(1)

篇12

整场论坛在政协副主席董恒宇先生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拉开帷幕。他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他介绍了鄂尔多斯在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方面的诸多问题。他指出,为了更快更好可持续地建设城市,就需要确立生态文明时代新的思维方式,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他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将会帮助鄂尔多斯更稳定健康地发展,也会对经济模式转型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陆雄文院长在随后的致辞中深刻地指出在探讨鄂尔多斯发展奇迹和神话的时候,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更为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总结发展经验、分享管理知识、传播前沿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表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商学院,一直致力于将管理教育研究同国家商业结合起来,在他看来,无论是商学院的学生还是普通的企业家,都须具备借鉴西方国家以及重视西部发展的战略眼光。陆院长表示,未来十年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十年,因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组织本次论坛旨在汇集更多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搭建起东西方交流的合作平台,希望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中国经营报社副总编辑吴刚先生、星河湾副总裁梁上燕女士、鄂尔多斯商会会长郗树森先生也分别从举办此次论坛的意义、鄂尔多斯从过去到未来的演变以及企业家应有的精神角度作了精彩的开幕致辞。整场论坛在充满思辨和启迪的演讲中隆重开启。

精彩演讲 深入剖析城市发展各方各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在探寻自己的道路,在中国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能否脱离全球化的一般逻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呢?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星河湾中国经营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周汉民先生首先以“国际化视角看中国城市发展未来趋势”为题,对此展开了精彩阐述。他提出理想的城市模式应当具备六大特质:必须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文化多元,做到生态友好:强调合作共赢:同时面向未来。他在发言别强调,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类更幸福地生活。同时,我们需要明白城市的发展也是依托世界的发展趋势的,因此我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全球格局的发展。

陆雄文院长则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民营经济发展与西部崛起”方面。他认为:“整个西部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常薄弱的地区,但是鄂尔多斯是个奇迹,它证明了民营经济的推动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西部崛起必须鼓励私人资本到西部来,这将会构成西部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的重要动力。”

陆院长还提出了四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规划是什么?原本推动鄂尔多斯经济取得成就的模式在新的发展契机面前,应该坚持还是有所创新?如何保持推进鄂尔多斯经济成长的企业家队伍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挑战是:如何确保充足的人才储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陆院长特别强调了优秀的管理人才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民营经济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论坛中,中国人民银行总部党委委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冯菊平则从金融角度出发,以“在西部建立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劣势”为题,阐述了自己对于金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的看法。清华大学教授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魏杰、星河湾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分别就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星河湾与鄂尔多斯的关系发表了各自的主题演讲。

智慧碰撞 把脉鄂尔多斯未来发展模式

鄂尔多斯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部城市未来发展之路的走向。如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盘活各项资源、鼓励民间资本的发展和繁荣、转型现有经济模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中国城市的未来更为光明,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各方专家的关注和重视。

篇13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业发展潜力

在我国,房地产业作为对国民经济有支柱意义的第三产业,有其自身特性。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国家政策规划息息相关,具有可交易性,不可移动性,耐久性,为其他产业提供先导性,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相关性等特性,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房地产发展的潜力点分布于多个方面:

土地区位的选择对房地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区位是指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以及该空间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经济联系。区位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土地自身的空间结构加之不断开发土地产生的附加值,逐渐形成了土地区位的经济差异。房地产的增值性在很大程度由土地的增值决定,而土地利用程度、增值能力都与区位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增值潜力大的区位是非常重要的。

区位对房地产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距离市中心的等距同心圆上的不同房产有着大致相当的价格,距离市中心越近,房地产价格越高。②对房地产类型、规模的影响。市中心范围内的地产类型多以商业地产为主,住宅以高层建筑为主;而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土地类型多为工业用地、低层建筑或别墅等。

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对房地产的发展有导向性作用

在城市中,功能区由城市中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而形成的。每种功能区都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由于房地产的产业先导性,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潜在需求,以及明确的客户群体和项目定位。

人口因素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人口变动对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乡村人口的城镇化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两台“马力发动机”。人口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指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产生的购买房屋的需求,包括人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身份转换而产生的需求,通常不受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时间上的身份转换指人由未成年人变为成年人,父母眼中的“孩子”变为妻子(丈夫)眼中的丈夫(妻子)。中国传统的“分家”观念和过去一个时代家庭人口的“金字塔”结构,使得这种需求格外强烈。但伴随着家庭人口结构朝“4-2-1”的“倒金字塔”结构发展,该类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弱。

空间上的身份转换指人由一地迁出而迁往另一地。目前主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城市中购房生存。

土地资源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命脉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不仅是房地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也要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土地资源在人口、环境等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在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土地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息息相关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在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国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规定土地用途,分配建设用地总量。

二者最终都落实在资源的分配上。通过合理配置房地产资源,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土地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并通过多种手段对房地产发展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城东板块房地产发展潜力

南昌城东板块,一江相临,三湖相间,青山湖、艾溪湖、瑶湖好似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城东板块交通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随着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的建成,被誉为“江西第一路”的紫阳大道改造的完工以及瑶湖生态科技城概念的提出,一个集产业、生态、人居为一体“城市副中心”形象呼之欲出。

区位优势

城东板块的范围包括:青山湖大道以东、解放路以北、艾溪湖以西、赣江以南的区域。交通是城东板块与生俱来的优势,作为南昌东部的门户型板块,城东有着相当便捷的市内交通,在《南昌市城东片区CD5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里列出了本区将拥有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类型的12条道路纵横交错。

随着艾溪湖大桥将城东和城市中心连成一片。北京路和南京路拉近了城东板块与市中心的距离,紫阳大道的改建和在建的地铁一号线进一步凸显了其交通优势。

2、产业优势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东板块既是产业区,也是城区。伴随以艾溪湖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区和以瑶湖为中心的南昌(瑶湖)科技创新城的建成,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交通优势、高水准的服务设施、生态化的优美环境,城东板块汇聚了美国微软、瑞士ABB、中兴通讯等大量企业,带来了大量经营性房地产的需求。

目前,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目前是南昌市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城东板块高新区的软件及服务外包、通信、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均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3、人口优势

工业企业的聚集,为城东板块带来了大批长驻人口:据统计,目前已有1800多家企业入驻高新区,而跟随企业进驻城东板块的高管人才、科技人才、白领阶层,积聚了较为丰富的财富实力;同时随着城东板块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也会往高端延伸,形成新的置业群体。

基于政府部门有意识的引导、扶持和工业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未来城东板块人口还将有更大的涨幅空间,刺激商、住市场发展。

4、土地资源优势

土地储备是房地产最宝贵的资源,《南昌市城区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明确规定,2012年度南昌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1476.30公顷以内,供应新增建设用地475.77公顷以内。从供应结构看,全市商服用地175.57公顷,住宅用地298.74公顷。从供应总量看,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553.52公顷,占供应总量的37.49%。

目前城东板块土地储备及供应量都相对充足,为城东板块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政府规划及政策扶持优势

在南昌市“十二五”规划图中,高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区域。规划中提出完成洪都机场建设及航空城的对外联系交通;完成紫阳大道瑶湖东节点的城市建设(游艇俱乐部)和景观建设;完成艾溪湖东西两岸城区的建设和改造。

总结

目前在城东板块已有绿地地产、保利地产、恒大地产以及城泰地产等品牌房地产企业入驻,绿地新都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保利东湾国际的高尚国际社区、恒大地产着力打造的恒大名都、城泰为改善型置业倾力打造的湖韵天城以及南昌唯一的游艇社区的凡尔赛宫。这些项目的入市都掀起了整个城市的置业,整个城市的财富有东涌转移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东板块发展的桎梏也逐渐凸显,相比发展较为成熟的红谷滩板块,城东板块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商业中心及金融机构发展的落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