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经济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 9 9 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科技馆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全国范围的科技革命和创新浪潮汹涌澎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占领了科技创新的前沿,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取决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个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或民族,不仅要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拥有优势,更要下大力气提高全体国民的科技素质,增强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加强科技馆科普建设工作对培养创新人才,开发智力,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科技馆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普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对第一生产力的转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现代社会生产力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即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如工具、设备等;二是软件,即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构成生产力的硬件部分,更重要的是构成生产力的软件部分,也就是知识部分。科学技术这种知识形态的第一生产力,必须与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科技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即产生新的机器、设备和工艺;科技与劳动力相结合即必须通过推广、普及、教育等工作,使科技为广大劳动者所掌握,变成他们的智力、技能并创造新的生产资料,才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通过科普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既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又有利于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获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刺激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转化。
3.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科普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有形的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无形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推动型的内涵式发展,对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对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科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来考察可以发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一个由外生变量逐渐向内生变量转变的复杂动态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科技的经济功能又有不同的表现。作为外生变量,科学技术通过科普渗透到经济系统诸要素之中,从而推动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作为内生变量,科技进步成为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此,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自然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够使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实现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利用科普的广延性和外渗性特点转变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和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物化的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劳动者和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被改善了的劳动对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对象的改变进而优化了生产力结构。潜在的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合理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应向全人类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5.科普是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科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承载阶段,是通过对劳动者科学技术的普及过程,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来生产工具的革命,这时的生产工具只能为少数发明创造者所掌握,技术的扩散凭借科普的手段逐渐为劳动者所掌握。进入现代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加劳动力数量和提高劳动强度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已越来越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全民的推动才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创造生产力要素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的条件和环境。科普就是这一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计算的水量。4.建立经济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教育民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行政法规在市场经济法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性法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我国的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立法中也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法仍滞后于改革;有的地方立法质量还不很高;地方立法中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地方立法从大局出发不够等。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宪法的原则,以改革的精神,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战略高度,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解决:L要加快立法,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系中,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解决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起来。一些应兴应改的事情,尽可能先立法后行动,开始粗一些,逐步完善起来,用法律引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立法同改革开放进程相适应,避免因无法可依造成的严重损失。
2.要加快立法,必须认真体现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在制订法律法规中,只有认真体现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法律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经过立法变为国家意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法律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经过立法变为国家意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连接,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3.要加快立法,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订的法律量大面广,统筹规则,突出重点,急需先立,不断完善。根据中央精神,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制订规范市场主体法律。其次,为了保障市场主体进行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应按照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订调整市场交易关系,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第三,为了使宏观调控、管理和服务依法进行,保障市场正常、有效运转,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应当制订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第四,为了在开展公平竞争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安定,应当制订、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律。第五,为了扶持基础产业,保障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当制订发展基础产业、改善经济环境及其他方面的经济法律。
关于“道德”范畴的质的规定性蕴含了经济伦理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道德”范畴的质的规定性,是指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借助善恶标准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社会现象。即人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其道德观念和品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认同在合理追求个人利益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摒弃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将利己性与利他性、私利与公益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个根本原则作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远大理想。同时,始终坚持伦理道德观念中的生产力标准,摒弃任何阻碍生产力进步的伦理道德思想,鼓励产生和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念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最根本的是必须建立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客观基础之上。
二、市场经济伦理建设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定位
劳动和资本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根本的范畴,其正常运行促使市场产生一切机制;作为经济伦理范畴的自由、公平和竞争,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伦理道德保证;诚信则是市场经济运行和交往的基准,更是市场的灵魂之所在;利益作为整个经济伦理范畴体系的核心,是联系经济因素和道德活动的纽带。这些经济伦理范畴构成了市场经济伦理范畴原始体系,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最终形成了市场中维持安定有序经济秩序的信用体系,并且逐步发展成为道德市场,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取决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制度自身的运行机制及其结合方式,即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后的伦理定位是经济个人主义,它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在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和支配财产;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后的伦理定位,取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2]
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评价标准,从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必然产生与客观要求不同的伦理道德。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封建小农经济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资本主义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和侵蚀,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价存在不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充分发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建设的首要前提必须是社会经济运行体制的形成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道德赖以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旧体制正在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取代,社会原有道德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已不复存在或已发生了动摇。与此同时,由于新旧体制的转轨需要一个过程,使得新经济体制尚难完全定位与最终确立,因此,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为之服务的新道德,也必然因为其客观基础的不稳固、不完备而无法完全建立和最终形成。
所以,当前道德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是加大改革力度,尽快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主体;只有牢固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道德体系的形成与建立才可能获得稳固的现实基础,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并最终趋于完善。
(二)加强经济伦理道德教育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经济是基础,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领域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而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坚持经济伦理思想的宣传教育,并吸收儒家经济伦理以及西方市场经济伦理的合理内核,加强经济伦理的理论建设。
新世纪的伦理道德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批判地继承和超越性创新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对待人类伦理道德文化遗产这个问题时,以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需要和价值为出发点,以为指导,既要立足本国又面向国外,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精髓,广泛借鉴国外伦理道德文化的合理观点,正确处理伦理道德文化建设中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确实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出既符合民族特色又展现时代精神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文化。
二、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一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要保持在全市信贷增长的平均水平之上,力争超过增长20%目标;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经济的投入力度,各金融机构要针对我市柑桔、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链,寻求抵押担保瓶颈突破,利用兴建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平台,实现信贷增长,力争“三农”贷款增幅超过贷款平均增幅;三是扶持经济主体直接融资,支持汉江集团和水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争取发行地方政府融资债券试点,培植1—2家中小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准备工作;四是支持外埠金融机构对辖区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三、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引导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使用力度。针对辖区经济产业特点和融资需求情况,积极借鉴和探索使用适合我市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模式,推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及“网贷通”、“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等信贷创新模式,继续推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探索完善“水面养殖权质押贷款”、“柑桔特种林权抵押贷款”、“农村流转土地抵押贷款”等创新产品的使用范围;针对人口城镇化趋势加快,努力探索银行与社区的金融合作机制,创新设计符合社区特点的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理财种类;综合运用好贷款贴息、保险贴费、扶贫开发、产业扶持等优惠经济政策与金融信贷的对接,最大限度的使用好相关优惠政策。
关键词: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 应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1. 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4.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 怎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①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五个统筹)、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a.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d.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高一政治必修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归纳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2.高中必修1政治《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设计
相对于循环经济而言,节约型社会是更大更宏观的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节约型社会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开展得好,就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形成;节约型社会形成了,又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
(一)共同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所在。
(二)共同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在源头上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资源,在生产中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后全面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同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共同推动力。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同样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最主要推动力。节约型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资源消耗降低,并寻找替代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实现GDP增长。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
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及协同。只有全社会形成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文化、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社会价值观等社会氛围,并投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等,才能保障循环经济良性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需要以生态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框架基础,同时也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任何资源都要受生态规律的制约,只有遵守生态规律,同时按经济规律来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三)循环经济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各地方的认识也不同,其实践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充实。
三、节约型社会需要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其实质是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领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国以来,辽宁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主要表现是: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因此,建设和谐辽宁,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实现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转变;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消费领域――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为可持续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消费模式表现为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社会消费系统的整体状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体制创新,必须有消费模式转变的配合。没有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不可能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此以后,建设“两型”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并逐渐受到了各阶层日益广泛的关注。
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措施,规范和约束资源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率,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小消耗。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概括来讲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其目标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人类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过周围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科技,实现生态文明,坚持合理规划、有序开发,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在资源使用方面,从勘探、开发到利用,走的一直是高消耗、粗放式的路线,投入高、产出低、浪费严重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对资源造成巨大损耗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增长迅速,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都深刻地表明了,我国在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危机和挑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首先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各级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都要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要抓紧研究制定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规范,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的准入,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行严格控制。要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检查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二)制定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在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甚至浪费为代价,缺乏长期发展的动力。要真正实现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制定和坚持合理的发展战略。
以九华示范区为例,九华示范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央,既是长株潭的绿色生态屏障,又是长株潭未来发展的生态型功能用地,同时作为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被时代赋予了重要的使用。在九华示范区的规划中,我们通过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能充分利用地区现有基础和集群优势,具有生态性,且符合“两型”社会的特点,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适合九化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建议九华示范区应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大力营造产业氛围;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职业教育、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进一步营造产业成长空间;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九华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内在升级动力。
九华示范区规划时确定了以下经济发展战略:一是以开放带动发展,通过营建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以建立稳定、持续和高质量的生态网络体系为核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环境;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九华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功能互动,构筑分工明确、开放和谐、有序推进的空间结构,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战略的选择,为实现九华示范区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三)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的使用消耗。合理、健康的消费方式,必须基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度;过度的、不合理的消费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长期来看,也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消费品质。因此,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倡导合理、节约的消费方式。
在九华示范区的规划中,我们充分运用了现代的节能方式,大力推广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中水回用和清洁生产;同时利用地势构筑小型湖泊,调节径流,蓄洪补枯,减少核心都市区的热岛效应;我们将废弃的锰矿化废为宝,将其转变为科教、创意、探险、休闲的大本营,在更深层面上体现“两型”社会主题。
五、小结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高度重视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应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中央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相关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为加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不是普遍性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不同时代的中国人对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做过很美好的描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国人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根据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二、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
1 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及其危害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社会不和谐。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投资明显增加,投资主题越来越趋向社会化;另一方面,随着行政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过分的投资热情往往形成一种冲动,扩大了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社会性影响。
时至今日,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工业排放与生活污染叠加,复合性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水蔓延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发展到有害、有毒物污染,从一次污染蔓延到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污染,于是空中、水中、土地都在被污染中。污染环境所造成的结果是间接或直接伤害人类自己。现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据调查,近年来,在我国11个大城市中每年有5万人死于该病,有40万人感染上该病。2000年,我国北方某城市4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标,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导致癌症、畸型的发病率提高和生殖能力下降。
2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其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和国民财富普遍增加,使得我们有条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同样也要落到经济发展上。没有经济发展来支撑,和谐社会就等于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构建和谐社会决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会从较低层次发展到较高层次,从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既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也明确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现了追求“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的境界,即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国家、政府、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要坚持发展更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执行发展计划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建全并且落实、贯彻《环境保护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国家还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对污染处理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其次,就是要以身作责,从我做起。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1 建立衡量市场经济走向的理论与原则
市场经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但市场经济不会自动导致社会和谐,在坚持市场化改革走向中,必须逐步建立衡量真正市场经济走向的理论与原则,避免改革中的非市场走向的异化与成本代价,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基本制度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2 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态问题单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努力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的,市场经济推动下的全球经济必然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局面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下,资本的本质决定资本必然对自然进行剥夺和无限制索取,最终结果便是生态危机的爆发。利用市场经济能够对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优点,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从中探索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齐头并进的好方法。
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1.1资本的反生态性
资本、劳动力、原材料是实现资本增值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原材料的最终来源是各种自然资源。资本要实现增值,只有把各种自然资源吸收到经济体系中去,才能为自身提供永续增至的不竭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必然是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的反生态性由此显现。资本的这种反生态不仅表现为劳动异化和消费异化,还将科学技术逐步“异化”为资本无限扩张的助推器。
异化的本意是自身的丧失。劳动的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并在劳动中不断肯定自己的存在。但是,而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人劳动成为工人生存的唯一手段,过度细化的分工将工人的劳动场所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成为生产机器的附属物,工人从劳动中得到的是微薄的工资和对自己的否定[1]。异化劳动将自然界和自身的生命活动都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断被异化,在不同的时刻被标定为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资本家,仅此而已。这是人类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精神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2]。
除了在生产领域中使劳动者受奴役,资本的控制还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休闲、消费等日常生活中,将他们变成生产和消费的机器。夸张的广告宣传激发出人们的消费欲望,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竭尽所能地去赚钱,把个人成就感完全建立在金钱和物质的满足上,人的思维被迅速地同化和物化着。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本应是从事有意义、有创造性的活动。市场经济下人们片面的追求财富量和消费多样化,逐渐变成一台赚钱和花钱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主体性逐渐沦丧,人类活动与类本质、理想之间的异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加深[3]。
资本的增值能力还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越发达,科技在促进资本增值中的作用也就越明显。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促进资本增值的工具,进一步将人和自然卷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循环圈,二者间的冲突也逐步加剧,为生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4]。
1.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资本家对私人利润的无限追求和资本的无限积累的愿望决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的目的是实现物品的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市场信号的滞后性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生产者盲目的进行生产活动,消费者需求小于厂商供给时便出现了生产过剩,科技进步导致优胜劣汰的加速和过度的消费,这些都是社会财富损失的重要来源,最终都要由生态环境来承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以环境换取发展后,借助资本和市场的全球扩张以及生态殖民主义的方式掠夺世界资源和转移污染实现了自身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做的代价便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和更大的经济发展压力[4]。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在发展中国家并存,严重滞后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愈行愈远。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异化、消费异化、技术异化等资本的反生态性都深深地隐藏在资本的趋利本性中。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态危机爆发难以避免。
2、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2.1急功近利的经济建设思想
只有在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人民生态意识普遍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及足够的科学技术来满足生态生产的要求时,才能使社会在不超过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前提下,依据生态环境的规律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消费。然而,在普遍不具备这样条件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选择发展市场经济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无暇顾及生态文明建设。
2.2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状况普遍处于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多少有些被“异化”的味道,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身不由己”,任由资本主义资本的控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几乎破坏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企业为追求利润将生态问题置之度外,甚至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暇顾及生态保护。
2.3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导向性不强
在市场经济无力解决生态问题时,政府必然要进行干预。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下,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和短期政绩,为发展经济急功近利的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甚至不惜牺牲掉生态平衡。近年来,在生态保护的政策号召下,一些地区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法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法规落实不很到位而不能有效运转[5]。其次,采用科层制形式的政府,在搜集和信息过程中均会出现一些信息偏差,致使政府难以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在干预过程中出现信息扭曲。
3、结论与对策
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高度中央集权,这就为集体管控自然资源,实行计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3.1生态成本内部化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凭借中央集权的优点,将自然资源与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这样就能有效限制企业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因为任何外部化行为都将意味着由国家、进而由社会来承担环境成本,即自己造成的损失自己补偿,从而可以有力的保护环境与生态,即使有局部的环境退化也是暂时性的。社会主义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有理论优势,而且有现实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要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道路。
3.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要进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增加投入来改善生产设备和改进技术水平等,这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风险。因此,可以考虑在不同地区之间可建立横向转移加纵向化的补偿支付体系,即政府对生态效益进行横向规划,为每个地区规定资源使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明码标价”,这样,既可以迫使生态环境受益地区为生态效益提供地区提供一部分资金上的“赞助费”,先将这部分资金统一上缴中央政府,国家再纵向支付给生态效益提供地区和人群,进而宏观上调动整体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
[2] 管宇.探析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0):32-35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能源供应的90%以上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材料的80%以上来自矿产品,建筑业对矿产品的依赖程度己接近了制造业。我国既是材料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巨大的材料产品产量,需要开发大量的矿产资源作为支撑。我国矿产资源虽然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在经济发展中占支柱地位的大宗矿产储量不足,以中小矿产多,缺少特大型矿产和富矿石。对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利用储量对消费需求的最新研究表明:至201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为21种,其它24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而202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仅为9种,其他36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尤其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铁矿、锰矿、铜矿、铝矿和钾盐等大宗矿石将严重短缺。同时,我国还是化石能源紧缺的国家,媒、石油、天然气只占世界可开采资源量的12%、3%、和2%,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6%、15%和10%。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今后二十年仍将维持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能源和原材料的总使用量在绝对值上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量大面广材料的使用强度将不断增长,由此将导致能源和资源的加速枯竭和环境负荷不堪重负。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其一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其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其三是资源再生化串不高。无论是单位GNP资源、能源消耗率,还是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都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串,减少资源消耗的浪费,而工业物特的循环效率是整个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必须实施科学发展观,依靠技术创新,全面建立和健全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国民经济快速和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能源要求和能源生产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循环经济。现实表明,我国当今在资源和能源大量短缺的同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破坏和能源浪费又非常突出。滥采滥挖现象在各地屡禁不止,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均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流通、生活和消费各项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仍十分惊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由此不难看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如果不构建节约型和高效率的国家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就只能过分的依赖国际市场,这样不但要投入大量的外汇和增加大量的风险,而且国家安全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矛盾焦点和关注重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国内区域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同时,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从本质上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经。测算表明: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00万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以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奠定了战略性的理论模式,以求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建设,可以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区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建设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渣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未经历过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灾祸。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习;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逼使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让步。这就要求我们实实在在的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来实现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被称作“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成为一般世界各国公认的新经济的潮流和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此表示认同并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落到实处。
走循环经济之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业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和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