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消防工程条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3、获得取得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7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5年。
4、取得消防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者学位。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3年。
5、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4年。
6、取得含消防工程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2年。
1、学历条件:一级资格考试报考人员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包括经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网络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取得的学历和学位,以及其他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
2、专业背景:考虑到消防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与消防工作的紧密联系性,并结合消防专业技术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将报考人员的专业背景分为“消防工程专业”、“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和“其他专业”三类。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在工作年限和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年限上做了一定的要求,对“消防工程专业”、“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和“其他专业”工作年限和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年限梯次递增。
3、实践经验:要求报考注册消防工程师的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技术工作实践经验。
(来源:文章屋网 )
3、取得含消防工程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2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3年。
4、取得消防工程专业硕士学历或者学位,工作满2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1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或者学位,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2年。
消防水系统(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安装阶段完毕后,经过试压,水冲洗后进入系统调试阶段,这是对于检验设计、施工和设备性能是否合乎生产工艺要求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参加测试调整工作,可以熟悉和掌握系统的性能特点,为经济合理地运行打下基础,通过测试运转,以一些设计数据为依据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预想的目的,同时也可发现设计施工和设备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补救办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是施工单位交付使用前的一道重要工序。
1调试小组的组织措施
对系统进行测试、调整和试运转需要由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联合组成三结合的试调班子,施工单位由单位领导负责,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设备生产厂家组合组成试调小组。
要求:
(1)调试小组人员首先应熟悉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的全貌以及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特别要注意控制装置(主控阀、信号阀、报警阀等)和检测仪表所在的位置。
(2)熟悉有关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对照设计,掌握设计原理。
(3)现场会检。试调小组成员会同设计建设单位,对已安装好的系统进行现场会检,主要是查清施工与设计要求不符以及设备、阀门、管件、支吊架制作安装的质量情况,特别是加工安装上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对于前者,需查明原因并了解修改设计的文件,并据此绘制实际的系统竣工草图,对于加工安装上的毛病,应逐一填入缺陷明细表,提请施工单位在试调前及时改正。
(4)调试小组人员(施工人员)应准备好试调所需的仪器和必要的工具,按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进行检修,一一消除,检查电源、水源等方面是否已准备就绪,经检查无问题后即可按预定计划进行测试运转。
(5)对调试小组人员合理安排,使试调过程中人员均匀分布于消防控中心(专业指导工程师),各区的各分层(施工人员),各区报警阀处以及水泵房(工程技术人员)、水力警铃、消火栓等处安排配备必要的通讯设施,以便联动试车对互相联络。
2调试方案
首先应简单介绍工程概况,系统类型分区,每区系统组成在建筑物内的分布状况,工程选用的设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设备系统试验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方法。
3自喷系统调试程序:
(1)系统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已储备设备要求的水量;②系统供电正常;③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水位、气压符合设计要求;④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已充满水,干式、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的气压符合设计要求,阀门有无泄露。预作用系统充气设备运行良好,且充气压力不大于2.9×104Pa(0.3 kg/cm2)。⑤与系统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2)调试程序:水源测试、消防水泵调试、稳压泵调试、报警阀调试、排水装置调试、联动试验。
1)水源调试
①按设计要求核实消防水箱的容积、设置高度及消防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系统如不是消防专用的水箱,而是生活或生产和消防合用的水箱,检查设计应有保证消防水位的虹吸破坏孔。
②按设计要求核实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作供水试验进行验证。自喷系统水泵结合器数量不少于两个。
2)消防水泵调试。
首先检查水泵控制装置的灵敏度,看是否已接好。
以自动或手动方式活动消防水泵时,查看消防水泵在5min内是否能投入正常运行。然后换用备用电源切换,查看消防水泵在1.5min内是否能正常投入运行。
3)稳压泵调试。模拟设计启动条件,稳压泵应立即启动,当达到系统设计压力时,稳压泵自动停止。
4)报警阀调试。对于湿式报警阀,打开报警阀的试警铃阀,放水后,下腔压力降低,引起报警阀上下腔压力不平衡,报警阀动作打开冲水,报警阀上的延迟器动作冲水,时间不超过90s后水至水力警铃,推动铃中心轮,打击发出报警信号。水进管网流过水流指示器时,浆片被水冲击反应向消防控制中心及平层控制模块,输出报警信号。压力开关接通电路向控制中心报警,控制中心通过电脑控制启动消防水泵。反复几次,确认动作灵活,调试方为合格。
3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调试程序
(1)首先按国家标准检查消火栓性能;水枪性能;水龙带性能。
(2)然后关闭系统所有消火栓,打开系统中所有管道控制阀,向系统充水,系统缓缓升压至工作压力,当设计无规定时,系统压力不得超过0.8MPa。
(3)因无法进行模拟试验,消火栓给水系统调试时,一般检验试检消火栓处的栓口静水压力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水枪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
(4)揿动消防按钮,消防控制中心是否接到信号而启动消防水泵。
(5)消火栓箱内消防物品摆放应合乎国标规范要求。
3.1系统的水压强度试验
消火栓系统在完成管道及组件安装后,应首先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水压强度试验的压力值应按照下列方式设定:当系统设计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1.4MV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加上0.4MPa。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观察管网应无泄漏和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3.2消火栓系统水压严密性试验
消火栓系统在进行完水压强度试验后应进行系统水压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为24h,应无泄漏。
3.3系统工作压力设定
消火栓系统在系统水压和严密性试验结束后,进行稳压设施的压力设定,稳压设施的稳压值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压力值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压力应不小于0.2MPa。
3.4静压测量
当系统工作压力设定后,下一步是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内的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和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进行测量。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出水压力不应大干0.50MPa。当测量结果大于以上数值时应采用分区供水或增设减压装置(如减压阀等),使静水压力和出水压力满足要求。
5调试中常遇的几个问题
(1)水流指示器
在调试中水流指示器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而影响其信号输出,在控制中心报故障:
①水流指示器中膜片应为其安装部位管道直径小一号,有些工程安装时,不注意检查其膜片尺寸,往往膜片出现小两号或更小的现象,对水流产生的影响输出不了信号或弱而不能报消防控制中心。②浆、膜片松动,不牢固、或与水流方向不垂直。
在管道中浆片、膜片用螺丝固定,有时安装前不注意固定,致使安装中不牢固,或与水流方向不垂直,水流冲击时,没有信号输出。
(2)每层的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间隔不按规范300mm,易引起误报。
(3)末端试水装置的排水往往无处排放。
(4)水力警铃没有按要求放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且排水管应加大至D32,以便排水通畅。
(5)调试前先充水放气,以防管压不稳引起水流指示器误动。
(6)稳压泵出现问题较多,如试调中经常发现达到其设计参数不能启动或不能停泵的现象,首先应核对设计,符合其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必要时需和厂家配合解决。
中图分类号:TV2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防渗墙的结构形式
堤防加固工程中的防渗墙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即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悬挂式,其中悬挂式的防渗墙底面通常位于相对强透水层中;全封闭式的防渗墙底面所在的相对弱透水层下面没有相对强透水层。常情况下,这种全封闭式的防渗墙主要是位于基岩透水性比较弱或者强透水层中,对堤后的表层渗流不会造成影响。半封闭式的防渗墙则是指穿过相对强透水层,并进入到相对弱透水层,成为一个统一的防渗结构体系,在该结构体系中,其相对弱透水层叫做防渗依托层,在其下面还存在着相应的相对强透水层。在堤防加固工程中,若堤身其自身的质量比较差,防渗墙可从堤顶来进行布置,若堤身质量比较好,或者对堤身采取了其他相关措施来加固的时候,其防渗墙可以从堤外脚来进行布置。
二、不同结构形式防渗墙的防渗效果
(一)悬挂式防渗墙防渗效果
本文是基于双层结构堤基的条件下来研究悬挂式防渗墙防渗效果,若透水覆盖层是2m厚的粉质壤土,其透水层厚为50cm,外滩的宽度分别为40m与300m的时候,其断面的计算主要如下:第一,当外滩宽度是40m的时候,把防渗墙进入到透水层的深度和透水层厚度之间的比作为防渗墙的贯入比,接着在不同贯入比的情况下计算渗流场,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防渗墙的下游附近渗流场的分布虽然有一定的改变,其自由面也相应有所降低,但是防渗墙影响范围比较有限,其堤后渗流状态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第二,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以此整理得出关于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随着防渗墙贯入比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被叫做贯入比-比降曲线,在这两种外滩宽度下,悬挂式的防渗墙均会降低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当其贯入比很小时,对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影响也比较小。随着贯入比的不断增加,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的降低程度就会逐渐的加大,只有当贯入比接近100%的时候,其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才可能有所降低,同时堤基渗流状态也会相应有所改善。
(二)半封闭式的防渗墙防渗效果
设计半封闭式防渗墙的关键就是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水依托层和防渗墙形成一个防渗结构,其中防水依托层的可靠性主要是取决于其自身的渗透性以及厚度。同时弱透水覆盖层的渗透性与厚度、防渗依托层下的强透水层自身的渗透性、河泓切割情况与外滩宽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半封闭式的防渗墙防渗效果。
1.防渗依托层的影响。在防渗依托层厚为10m,表层的相对弱透水层厚为4m,其渗透系数是1×10-5cm/s,,河泓切割到第二层的强透水层底面且外滩的宽为40m的条件下,对不同渗透系数防渗依托层所布置的半封闭式防渗墙的前后渗流场进行模拟,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该防渗依托层自身的渗透性对于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影响较为明显,当其渗透性比较低的时候,其出逸比降也相应有所降低。当防渗依托层的渗透系数是1×10-3cm/s且其条件不变的时候,模拟不同厚度下其半封闭式的防渗墙渗流场的布置,通过对模拟情况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大量的实践证明,随着防渗依托层厚度的不断增加,平台脚的垂直出逸比降反而降低,说明防渗墙防渗效果以及其堤防自身的安全状态和防渗墙依托层厚度有关。
2.弱透水层覆盖层的影响。相对于多元结构的堤基而言,表层弱透水层的厚度与渗透性决定了地基的安全状态,直接影响其防渗墙防渗效果,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当覆盖层比较厚时,防渗墙防渗效果容易满足堤防工程安全状态的相关要求,同时若其覆盖层的渗透性比较高的话,其防渗效果就更易满足设计需求。总而言之,当覆盖层的渗透系数比较大或者其厚度比较大的时候,这种半封闭式的防渗墙更容易满足其渗控目标。
(三)全封闭式的防渗墙防渗效果
只有防渗墙自身的防渗性能与厚度符合工程要求的时候,这种全封闭式的防渗墙防渗效果才能达到做好。因此,在设计阶段,应该明确其嵌岩的合理深度,基岩的完整性以及其渗透性,若基岩自身的渗透性比较低,渗流场分析结果就会显示这种结构防渗墙的防渗效果较好,但却不能得出嵌岩深度的一个合理指标。
三、不同结构形式的防渗墙应用条件
(一)悬挂式防渗墙
悬挂式防渗墙主要是用于堤身裂缝的解决,对于处理因土质、洞穴和填土密度非均匀性等所带来的隐患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只有当防渗墙的贯入比接近100%的时候,才能有效改善堤基的渗流状态。从其渗流控制角度来讲,这种悬挂式的防渗墙可用于加固堤身,在应用过程中,可结合其实际地质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防渗墙的贯入比-比降曲线,将此作为明确防渗墙深度的依据。
(二)半封闭式防渗墙
半封闭式防渗墙应该和多元结构堤基共同构成一个防渗结构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堤防工程的安全状态。由于防渗依托层自身的埋深决定了其防渗墙的深度、施工难度以及工程量,当其埋深越大,则工程量也就越大,可供选用的施工方法也容易受到限制,其工效就会越低,单价也就越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在合理的深度找到适合的防渗依托层。此外,评价半封闭式防渗墙技术的可靠性有两个关键的因素,即防渗依托层的渗透性与厚度,对此,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候,应该根据堤防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其相关条件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曲线,通过这些对应曲线来评价防渗效果。
(三)全封闭式防渗墙
在设计全封闭式防渗墙的时候,其关键就是找到隔水层或者弱透水层来作为防渗底板,同时在勘探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防渗底板自身的埋深、渗透性和防渗底板的完整性,从而明确防渗墙的深度、施工难度以及工程量。
四、堤防加固工程中防渗墙的实际应用
该工程为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石板沙围达标加固工程,通过本次对堤防、涵窦、水闸、电排站等建筑物达标加固建设,使石板沙围干堤防洪(潮)能力和排涝能力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本次计划加固干堤总长6.6km,重建涵窦5座,加固水闸1座,重建电排站2座及改建1座电排站电机房。在该工程中,采用了上述结构形式的防渗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对各种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进行严格审查;严格实行三检制,确保每一道工序施工达到质量标准;及时组织业主、质量监督、设计、监理及施工等有关单位对关键部位及隐蔽部位进行工程联合验收。其验收结果显示该堤防加固工程中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基本满足要求,其工程质量的等级为合格。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高喷防渗墙在九江长江公路大桥跨堤堤防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20):24-25.
[2] 苏进鹏,孙敏.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技术在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