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教育评价的特点

简述教育评价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简述教育评价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简述教育评价的特点

篇1

课程代码:0038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考察行为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影响,这是行动研究过程中的

A.预诊环节 B.收集资料环节

C.行动环节 D.评价环节

2.研究者对各个类别的研究资料进行统一的编排和修整,这是文字资料整理工作中的

A.分类归纳 B.审查补充

C.摘要 D.编整加注

3.儿童身高越高,其体重就越重。这说明儿童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任何可能性都有

4.以实证材料为依据并指出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论文是

A.理论探讨性论文 B.综合论述性论文

C.预测性论文 D.学术报告

5.“学前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研究”、“幼儿园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等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属于

A.一级应用性课题 B.二级应用性课题

C.一级理论性课题 D.二级理论性课题

6.在学前教育科研评价中,对研究经费使用情况、研究设备配备程度等的评价属于

A.研究方法评价 B.研究成果评价

C.研究条件评价 D.研究目标评价

7.发现问题并使问题明朗化、操作化,这属于学前教育研究准备阶段中的

A.研究设计 B.选择课题

C.制订工作计划 D.收集资料

8.调查问卷中反映幼儿园场地设施、玩具、图书等情况的资料是

A.人口学资料 B.事物的状态

C.人的实际行为 D.态度性问题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9.科学研究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四个本质特征是继承性、______和规范性、系统性。

10.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以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______课题三大类。

11.研究者在参与幼儿游戏活动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这种观察类型是______观察。

12.调查问卷中答案的基本格式主要有______式、选择式、排列式、量表式和表格式五种类型。

13.教育实验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研究假设、确立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进行______。

14.教育经验总结研究法中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应符合现实性、______和适用性、创造性的标准。

15.个案研究法常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有观察、访谈、测验和______等。

16.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数据资料的呈现通常采用______和统计图两种形式。

17.教育科研成果在写作上必须遵循准确性、______和可读性等要求。

18.教育科研论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三、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找出每小题的错误处,并在答题纸上写出并进行改正。

19.当研究者试图揭示一般规律时,个案研究对象不必具有代表性,而是要求具有良好的特殊性。

2O.教育实验评价就是对教育实验过程进行评价。

21.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小,其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好。

22.“天才幼教网”(网站名)上的有关资料不属于学前教育文献。

23.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样本时所用的随机数表法属于随机抽样中的系统随机抽样。

24.在观察研究中,标志研究对象某种行为“有”或“无”的观察指标属于定比指标。

25.某研究者用绘人测验表测量了3O名中班幼儿的智力发展状况,这种测验是纸笔测验。

26.研究者在标准化测验中对原始分数有统一、明确的解释处理规定,这是为了确保测试方法的标准化。

27.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教育实验是真实验。

28.为了贯彻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客观性原则,研究者不必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9.科研课题

3O.时间取样观察法

31.问卷调查法

32.总体效度

33.演绎

34.课题论证

35.纵向研究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抽样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意义。

37.简述问卷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38.简述研究者选择科研课题的一般程序。

39.简述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功能。

4O.简述文字资料分析过程中,使用分类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1.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性原则。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写出下列每小题的计算过程,否则只给结果分。

42.某中班7名幼儿的身高数据分别为0.85m,1.00m,1.02m,1.12m,1.07m,0.90m,0.95m。试求:

(1)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每个数据的离差。

篇2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5、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问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8、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9、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暗示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探究一研讨法

D.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观是( )。

A.主体性评价观

B.专业性评价观

C.发展性评价观

D.生成性评价观 11、 智力超常儿童指的是智商在( )以上的儿童。

A.110

B.120

C.150

D.140

1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3、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4、 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为什么与上一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 (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感情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6、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17、 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8、 课程标准是( )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9、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20、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1、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学习动

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2、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

A.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23、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4、 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章程

25、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6、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27、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 )。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8、 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 )管理模式。

A.常规

B.平行

C.民主

D.目标

29、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0、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

A.三

B.四

C.一

D.二 31、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33、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34、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5、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A.生活老师

B.任课老师

C.班主任

D.学校管理干部

36、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37、 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型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38、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C.使学生更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40、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

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 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

42、 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

43、 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

44、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5、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

46、 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

4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

48、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公办学校校内可以适当设置民办校或民办班。( )

49、 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

50、 在文艺创作和科学发明中出现的“灵感”属于思维类型中的直觉思维。( )

51、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

52、 个体道德认知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完全对应。( )

53、 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

54、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55、“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 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57、 简述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请记住我站域名/] 58、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5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60、 简述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意义。

6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63、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段并回答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话。(学生七嘴八舌地读)

师:谁愿意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生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很流利,但似乎少了一点儿什么味道。什么叫“行吗?”

生(依次回答):“行吗?”就是“好不好”“好吗”“可以吗”……

师:对了,这说明小壁虎讲话时怎么样?

生(依次回答):和气,小心翼翼,谨慎,礼貌……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小壁虎讲话时很有礼貌的?

生:小鱼比小壁虎大。小壁虎叫她小鱼姐姐;老黄牛年纪大,小壁虎就称他伯伯;燕子比妈妈小.小壁虎就称她燕子阿姨。

生:小壁虎走了之后都跟他们一一告别,说:“再见,再见。”

生:小壁虎每次说话都用“您”很有礼貌。

生:小壁虎每次借尾巴都要问别人“行吗?”

师:对,小壁虎每次说话都很和气,都是用商量的口气跟人借尾巴的,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谁能够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试着朗读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呢?(生读)

师:读得有点味道了,朗读的时候还要注意……(教师指导朗读)

师:请大家用有礼貌的语气再读一读。(学生品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更好了,请同学们回家后再读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读出礼貌的语气……

(1)教师在该教学片段中贯穿了哪些教学原则?(要求写出三条原则)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60-02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任务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指的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大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达成后两个目标的基础。在知识目标中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就是概念。于此同时,课堂教学是所有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那么,毫无疑问生物教学的核心就是生物概念的教学。那么生物概念教学就直接关系着知识目标的达成。又因为知识目标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基础,生物概念教学也即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关系着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和日后的持续学习。

二、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目的及意义

本模块选取的都是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和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这样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中对学生有巨大帮助。学习本模块后,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本模块的学习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所以,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极为必要的就是开展核心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

三、《分子与细胞》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共同的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主要是阐述生命的本质,即生命的化学基础和结构基础,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理基础,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传递基础;“遗传与进化”模块主要是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和生物界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和原因;“稳态与环境”模块则主要是阐述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保持稳态并适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使其结构与功能达到协调统一并持续发展。因此,共同必修部分的3个模块内容之间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而学习其他模块时“分子与细胞”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此外,学生通过“分子与细胞”内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的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四、《分子与细胞》模块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生命系统这个概念存在于《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一节,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生物课,起着承接初中学习开启高中学习的作用。因而本节内容并不需要学生掌握生命系统的所有外延,只需要学生能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层次,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即可。

2、“细胞的分子组成”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要求是:简述生命元素的类别,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细胞的结构”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研究方法。细胞的类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细胞的整体性等。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的大体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举例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4、“细胞的代谢”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TP与代谢、酶与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要求是:说明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转方式,以及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作用的特性;简述ATP分子结构,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说明ATP的生成途径,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细胞的呼吸的两种方式及过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5、“细胞的生命历程”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 细胞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其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要求为“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同期性”,属于了解水平。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核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联系,与我们现实的生活也较为接近,另外同细胞的癌变等内容均联系紧密。这部分内容还包括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新课程标准标准》的知识目标要求为“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理解水平。并要求将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坏死进行区分,属于理解水品。

五、实施过程中,我的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4、每节设置“练习”,每章设置“自我检测”和“本章小结”,及时复习和巩固,强化自我评价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物-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4

课程代码:033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97年11月,对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教育展开了全面的批评,指出教材、教法、教师都存在许多问题的报刊是

A. 《中国青年报》 B.《中国教育报》

C.《北京文学》 D.《人民日报》

2.我国分别在1950年、1956年、1963年以及1978年颁发过四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其中1963年颁发的是

A.《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B.《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C.《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3.创设了“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了拓展知识的平台的语文教材是由哪个出版社出版的?

A.江苏教育出版社 B.人民教育出版社

C.语文出版社 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下列属于识字教学的目标任务的一项是

A.识字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B.识字是学语文的基础

C.识字要求分“认识”和“会写”两类,可以加快学生识字进程

D.识字对儿童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

5.学生在课内读了《草船借箭》和《三顾茅庐》后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这说明

A.探究性阅读也是一种创造性阅读

B.探究性阅读既重视阅读的结果,也重视阅读的过程

C.探究性阅读是自主、开放的阅读

D.探究性阅读只能用于课文的局部

6.叶圣陶先生说:“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后却人人需要”,这句话说明了

A.写作是小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B.写作是把小学生培养为小作家的重要手段

C.写作是小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D.作文能力是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下列关于“口语交际能力”新结构的第三层面要素中,属于第二层面的“语言能力”类别的是

A.语法能力 B.口头语篇能力

C.体态语能力 D.策略能力

8.下列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观点?

A.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到自然、社会、科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B.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C.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的方式

D.语文综合性学习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9.属于常模参照评价的语文教学评价是

A.学科竞赛 B.单元评价

C.期末评价 D.摸底考试

10.把调查研究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其他调查的依据是

A.按调查的功能 B.按调查对象

C.按资料收集的方法 D.按研究的范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从过去的强调学科内容,转变为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过去的强调目标、计划,转变为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说明人们对课程的内涵认识发生了重要变化。

12.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一个非常显眼的特点是既提出了发展智力的要求,又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要求。

13.语文练习册、写字本属于语文教材的范畴。

14.有关研究表明,学习汉字有利于左脑开发,而左脑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15.方素珍的《明天去远足》写的是儿童远足前夜心情的激动,学生在阅读时所产生的主要是移情体验。

16.图画法、音乐法和表演法等都属于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功能性引入。

17.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第一次对口语教学的程序、方法和目标作出了详细规定。

18.多元智力理论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9.摸底测验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

20.“语文实验教材与原有教材的比较分析”属于发展研究。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1949年,“语文”课程正式定名,意为_______________和书面语言的全面训练。

22.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_______________和质量要求。

23.20世纪20-40年代,我国正式采用了美国式的“六、三、三”学制,教科书的编写特别注意与儿童生活相适应,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有叶圣陶编写的《_______________》。

24.语文课程标准规定,3-4年级需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_______________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5.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初读、_______________和精读。

26.我国传统作文教学采取的是“先放后收”的训练序列,老解放区则采取“_______________”的作文训练序列。

27.构建_______________能力结构的两种模式是分析模式和综合模式。

28.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_______________”列入语文课程,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这是建国来第一次。

29.从评价的时间和功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等。

30.研究报告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报告、关于理论的研究报告以及综合性报告。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语文教学评价

32.课程资源

33.语文综合性学习

34.语文教学实验研究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36.简述阅读教学的任务。

37.简述小学各学段作文训练的要求。

38.简述语文教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篇5

课程代码:092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针 B.社会需要

C.学校体育的功能 D.学生自身发展需要

2.在身高的发育上,女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一般较男孩( )

A.提前一年 B.提前两年

C.推迟一年 D.推迟两年

3.体育教学原则中,组织体育活动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教材内容和方法的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兴趣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4.学校体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是( )

A.锻炼学生的身体 B.思想品德教育

C.掌握健康知识 D.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

5.当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成绩报告单属于何种评价( )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定性评价

6.小学体育管理的本质特征是( )

A.计划性 B.政策性

C.教育性 D.阶段性

7.小学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是教学进度的核心和( )

A.季候性 B.宏观性

C.关联性 D.指导性

8.实现儿童少年合理营养的主要手段是( )

A.食物选择 B.合理烹调

C.饮食卫生 D.平衡膳食

9.根据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即每学期18周为例,小学三年级一学年的总授课时数是( )

A.144学时 B.108学时

C.72学时 D.54学时

10.为有效保证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小学课时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是( )

A.抽象的 B.具体的

C.宏观的 D.客观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学生形体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特点是( )

A.直线性 B.螺旋性

C.波浪性 D.阶段性

E.不平衡性

12.小学体育课的练习方法有( )

A.重复练习法 B.综合练习法

C.变换练习法 D.循环练习法

E.分组练习法

13.学校体育目标的指导思想是( )

A.快乐体育 B.终身体育

C.健康第一 D.以人为本

E.安全第一

14.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

A.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 B.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

C.体育课程设计能力 D.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感

E.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15.为防止学生因疲劳而影响教学效果,体育课后半部分内容应安排( )

A.速度练习 B.耐力练习

C.柔韧练习 D.力量练习

E.灵敏练习

16.小学生骨骼发育的特点是( )

A.软骨多 B.无机物多

C.有机物多 D.水分多

E.骨密质多

17.新课改后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A.俱乐部制 B.固定分组

C.合班分组 D.随机分组

E.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

18.运动负荷包括( )

A.运动时间 B.运动强度

C.运动频率 D.运动量

E.运动技能

19.小学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是( )

A.系统性 B.指导性

C.相对客观性 D.微观性

E.可操作性

20.小学生健康教育中生理健康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示范法

C.活动法 D.讨论法

E.认知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体育的价值既指向人的肉体,又指向人的心灵,还指向人的______。

22.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包括______教学内容和______教学内容两个方面。

23.小学体育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促进______发展,提高______水平。

24.布卢姆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5.从事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掌握扎实的______。

26.儿童时期,神经活动中______系统占主导地位,对形象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条件反射。

27.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称为______。

28.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安排体育课______课时。

29.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青春期年龄为______。

30.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是体育教师的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终身体育

32.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33.健康

34.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35.运动动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涉及哪六个板块,重点是什么?

37.小学体育教学教材选编的原则是什么?

38.简述制定小学课时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39.简述小学体育教师岗位的一般职责。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什么是体育教学原则?小学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

41.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哪些?

七、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结合体育教学评价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3.案例分析:

篇6

课程代码:0039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现代学前教育的最重要实施形式是

A.社区学前教育 B.托幼机构教育

C.家庭学前教育 D.大众传媒教育

2.学前教育具有“公有公育”特点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

A.现代社会 B.工业社会

C.原始社会 D.农业社会

3.罗伯特·欧文于1809年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为

A.人格形成学园 B.品格形成学园

C.体格形成学园 D.性格形成学园

4.儿童最早的社会交往对象,也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

A.幼儿园教师 B.产院的护士

C.幼儿的父母 D.幼儿的保姆

5.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概括为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能手、专家五个阶段的是

A.布鲁纳 B.伯林纳

C.贝尔纳 D.加德纳

6.已有研究发现,5—6岁是幼儿

A.口语学习的敏感期 B.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

C.语言学习的敏感期 D.掌握数概念的期

7.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青春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学前期

8.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是

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 B.托幼机构中受教幼儿的数量

C.托幼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 D.托幼机构办园成本的降低

9.现代(当前)我国的托幼机构一般包括

A.托儿所、幼儿园 B.托儿所、幼儿班

C.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 D.托儿所、幼儿班和学前班

10.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教育主要对象是初生到

A.10岁的孩子 B.14岁的孩子

C.16岁的孩子 D.18岁的孩子

11.儿童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

A.大自然 B.家庭

C.社区 D.托幼机构

12.我国托幼机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明显的是

A.小学化、成人化 B.小学化、专业化

C.贵族化、专业化 D.贵族化、成人化

13.决定幼儿园班级活动运行特征的主要是

A.幼儿的游戏活动 B.幼儿园领导的指示和计划

C.幼儿教师的活动 D.幼儿的兴趣活动

14.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始于

A.唐朝末年 B.明末清初

C.清朝末年 D.民国初年

15.期间,陕甘宁边区等解放区创办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机构,名为

A.育婴堂 B.保育院

C.幼稚园 D.保养所

16.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尚的动机是

A.对幼儿有爱心 B.喜欢在幼儿园工作

C.对教师职业向往 D.忠诚于人民的幼儿教育事业

17.“全纳式教育”的兴起始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8.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是

A.经验型教师 B.专家型教师

C.家长型教师 D.知识型教师

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40平方米 B.50平方米

C.60平方米 D.80平方米

20.教师对幼儿影响的是在

A.师幼互动的教学活动中 B.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C.幼儿的游戏活动中 D.幼儿的体育活动中

21.目前,从多数国家来看,幼儿班级的编班基本上是

A.按兴趣编班 B.按年龄编班

C.按能力编班 D.按性别编班

22.以分组活动为主,满足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和发展的需要,这种生活指导方法适合于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混合班

23.现代的行为辅导观点认为,幼儿行为辅导应当是一种

A.矫正性教育 B.治疗性教育

C.发展性教育 D.干预性教育

24.幼儿园课程这个词,被我国幼教界普遍使用的时间是

A.20世纪上半叶 B.本世纪初

C.20世纪下半叶 D.上世纪末

25.建国以来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种关于幼儿园课程的一般看法是

A.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 B.幼儿园课程即教育计划

C.幼儿园课程即教学进度 D.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

26.20世纪80年代,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提出的0—8岁儿童教育方案,即

A.“皮亚杰课程模式”方案 B.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C.确保“提前开端”计划方案 D.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性方案

27.创办燕子矶幼稚园、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28.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A.“个别差异” B.“智力差异”

C.“兴趣差异” D.“气质差异”

29.在获得师往、教育活动、物质环境的使用情况等资料的最基本方法是

A.与幼教人员交谈 B.向幼教人员发放问卷

C.在活动室进行观察 D.查阅托幼机构保存的材料

30.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的中心环节是

A.评价组织准备 B.评价方案准备

C.评价实施 D.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幼儿教育观

32.幼儿园物质环境

33.整个教学法

34.小组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

36.简述专业化幼儿教师的特征。

37.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践要点。

38.简述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集中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论述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40.评述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体系。

篇7

2. 教师招聘面试易出现的“致命错误”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三、缺乏主见;

四、缺少提问技巧;

五、自命不凡,目中无人;

六、见面就谈薪论价;

七、慷慨陈词,言之无物。

3.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

1.古代教育学教育的特点

2.一堂好课的标准

3.简答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什么?

4.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6.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8.制约课程因素是什么?

9.分析如何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10.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11.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1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3.班主任如何组建和培养班集体

14.德育方法

15.德育原则

16.德育的规律特点

17.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18.列举有哪些教学方法

19.教育原则有哪些?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20.教学过程的特点?

21.教学任务是什么

22.为什么教学是学教教育工作的主体(就是教学的意义)

23.课程实施的结构

24.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

2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6.素质教育思想

2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8.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

29.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特殊作用?

5、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攻略

1、教育理论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主要偏重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过80%的地区得到验证),因为这些知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最紧密。

篇8

课程代码:008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学前特殊儿童中,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属于以下哪一类?

A.认知发展障碍 B.生理发展障碍

C.语言发展障碍 D.情绪和行为问题

2.当代世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其中不包括

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 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C.补偿性教育的趋向 D.整合教育的趋向

3.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视觉障碍儿童主要依赖听觉学习或获取信息

B.视觉障碍儿童对听觉和触觉方面刺激有强烈兴趣

C.视觉障碍儿童通常也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

D.视觉障碍儿童容易形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

4.以下关于病弱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儿童

B.病弱儿童通常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病弱儿童有时也被称为健康障碍儿童

D.病弱儿童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

5.脑瘫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A.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 B.语言障碍

C.智力低下 D.听觉障碍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比正常儿童要迟缓一些,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身心发展开始晚 B.发展的速度慢

C.发展的过程不均衡 D.达到的水平低

7.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指标为

A.低于正常人的一个标准差 B.低于正常人的两个标准差

C.低于正常人的三个标准差 D.低于正常人的四个标准差

8.家庭中若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这说明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9.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口吃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语言障碍?

A.构音异常 B.发声异常

C.流畅度异常 D.语言发展异常

10.对发声异常儿童的矫治主要应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纠正发音 B.指导儿童正确地使用声带

C.改善儿童所处语言环境 D.模仿口型

11.孤独症儿童有三大核心特征,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注意力障碍 B.社会化障碍

C.交流障碍 D.想像障碍

12.以下哪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

A.行为管理治疗 B.认知-行为治疗

C.心理治疗 D.药物治疗

13.在幼儿园,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发现主要通过

A.医学检查 B.量表评定

C.教师的直接观察 D.教师的间接观察

14.心理学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

A.观察法 B.教育诊断法

C.测验法 D.作业分析法

15.吉尔福特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主要用于鉴别

A.智力 B.创造力

C.特殊才能 D.领导才能

16.以下哪种玩具属于非结构式玩具?

A.布娃娃 B.玩具汽车

C.画笔 D.动物模型

17.以下哪个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机能主要学派

18.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进行语言矫治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

19.着眼于丰富儿童生活经验,让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这种语言矫治方法是

A.儿歌故事法 B.全面交流法

C.多重刺激法 D.自然情境法

20.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的理论是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D.观察学习理论

21.以下几种强化方式中,强化效果最为持久有效的是

A.连续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22.以下关于正强化的实施,做法不正确的是

A.正强化实施前,应把计划告诉儿童,以期取得配合

B.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不要立即予以强化

C.给予强化物时,要向儿童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D.分配强化物时,能结合其他奖励

23.选择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其出发点是根据

A.儿童的残障程度 B.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

C.师资的特点 D.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

24.在制订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时,不需要参考的基本因素是

A.特殊儿童的特点 B.安置形态的特点

C.特殊儿童的家庭状况 D.当地的风俗习惯

25.儿童在出生后至4岁前发生的听觉障碍称为

A.一级聋 B.一级重听

C.学语前耳聋 D.学语后耳聋

26.学前特殊教育能减轻甚至消除学前特殊儿童的初级障碍,并且可以有效预防他们第二障碍的出现。这体现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

A.直接效益 B.间接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27.在回归主流的实践中,将幼儿安置于正常教育机构,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叫

A.教育配对模式 B.资源教室模式

C.咨询教师模式 D.混合服务模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和内容。

30.简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评价标准。

31.简述对学前语言障碍儿童进行矫治的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教育多动症儿童。

33.举例说明如何从技能上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篇9

课程代码:033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书院兴起于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宋代 D.明代

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前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与199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汉语拼音提高了要求,增加了内容

B.重提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C.强调阅读的兴趣、积累和感悟

D.“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3.语文教材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利于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训练的习题,这一做法开始于

A.80年代 B.5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4.北京特级教师马淑珍在拼读音节的教学中采用“找朋友”的方法,她所使用的教学策略是

A.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 B.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

C.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D.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

5.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以发展其“元认知”,这一做法说明

A.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作出调整

B.学生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

C.学生能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自主确定学习进度

D.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选择的权利

6.“作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踶跳跑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这是我国古代哪位语文教育家的观点?

A.欧阳修 B.谢枋

C.王筠 D.韩愈

7.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口语交际应用的范围和频率得到极大提高,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将

A.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B.有助于书面交际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

C.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只重目治、忽视口耳训练的现状

D.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8.下列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一项是

A.复现性 B.个体性

C.被动性 D.群体性

9.属于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求的一项是

A.有感情 B.临场性

C.正确 D.流利

10.旨在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教学研究类型是

A.评价研究 B.发展研究

C.基础研究 D.应用研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南北朝时期的《古文观止》是家喻户晓的语文选本。

12.从深层原因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和政治形势有关。

13.《幼学琼林》是明朝人萧良所编,把常用的词句、成语和典故用对仗的形式加以分类组合。

14.王日休《训蒙法》提出:“小儿读书,若初四句,不必多教遍数,且以教识字为主”体现了“儿童入学集中识字为先”这一传统识字教学经验。

15.萨特“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这一说法很好地印证了“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

16.实践证明,中年级观察作文的形式是素描训练。

17.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

18.中年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宜用活动计划、活动总结、专题演讲和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表达其学习成果。

19.简答题属于论文式试题。

20.弗兰德斯的“互动分类体系”是一种结构性课堂观察方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语文教育最初的基本内容,就是学习和________文字。

2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一条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________和审美情趣。

23.据研究,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24.建国后我国小学识字量的变化呈V字形,1992年8月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的识字要求是________个,成为历史低谷。

25.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是选书、阅读和________。

26.上海市的吴立岗等提倡的“作文素描训练”把小学作文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即一年级进行口语训练,二年级进行写话训练,三年级进行________,四年级进行半独立的篇章训练,五、六年级进行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

27.口语交际与书面交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言语形式上和________中的差异。

28.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即以学习教材为主要形式;二是________,即以体验学习和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

29.语文教学评价从评价形式可以分为口试、笔试和________等。

30.根据对变量的控制程度,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可以分为真实验、________和前实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语文教学研究

32.口语交际教学

33.听读识字法

3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36.简述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37.简要分析作文思想内容积蓄系统。

38.简述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篇10

要使体育素质教育有效地实施,必须十分重视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因此,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上好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一节课,把功夫花在优化课堂教学上。

一、优化备课

(一)“五有”脑中有“纲”,既要熟悉所教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又要了解相邻年级大纲的要求,做到深浅适当且有全盘意识:胸中有“本”,对教材不仅要懂得,而且要很熟悉,能够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目中有“人”,课堂教学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能驾驭课堂,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要有预见性:手中有“法”,因课制宜制定出最佳的教法和练习法。

(二)“五备”备目标,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备场地、器械,良好的场地器械布置直接影响学生锻炼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和运动能力:备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合理地实施组织教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备教学方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动作要领,掌握技术动作:备渗透,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练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从而使教师对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此外,集体备课对课的结构、时间分配、运动量、密度,重点、难点的确定,场地、器械的协调起到积极的作用等。

二、优化上课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双基”的主渠道,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四为’“四求”。“四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四求即求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求新,使学生有一种新异感,大脑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求实,讲解语言清晰、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富有幽默感,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求活,教师要运用新颖、有趣、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常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求乐,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三、优化说课

(一)“三重”即重说理,说课的性质、作用、特点,从教育、教学理论,学生心理,教学实践来阐述“理”,阐述依据:重实效,说课旨在探索“轻负增效”的措施方法,是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重创新,说课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二)“三突”即突出重点,说清课中哪是重点教材,教材中什么部分是重点:突出难点,每个项目都有难点,突破了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突出特色,教学改革要勇于标新立异,要从实际出发,闯出自己的路。

(三),“三简”即大家都熟知的已形成常规的简述:教学过程要简,说课不是说教案,过程不要讲得过细:语言要简,教师要用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且要合乎逻辑。

(四)“三讲”即讲普通话,用术语、不要生造字词:讲究说课艺术,说课在于说,切忌“读”与“念”或“背”,有表情,有风度,体现教师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讲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说课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

四、优化评课

(一)克服两个“少数”,侧重全体性评价对于少数尖子,不能过多地围绕他们转,也不能人为地压抑他们的体育特长与个性发展:对于少数差生,也要看到他们点滴进步,对他们学习成绩评定,要侧重u价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的程度。

篇11

课程代码:100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儒家私学弟子入门时要交纳束脩,这不仅表示尊师,更是办私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2.东汉时期的视学制度表明皇帝对太学的教育非常重视。

3.隋唐崇尚儒术但不独尊儒术,还兼融佛道。

4.盛唐时期亚洲各国派大量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朝廷给留学生的待遇非常优厚,让他们享受中国官学学生同等待遇,所有官学都向留学生开放。

5.书院最早出现时是作为国家修书藏书的机构,实际上就是皇家图书馆,宋代书院因此得名,宋代书院是官办的教学机构。

6.科举中的“乡试”是指在县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统称“秀才”。

7.洋务派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及相关思想。

8.我国高等教育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才有了完备的学位制。

9.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才正式接收女子教育。

10.苏维埃大学是苏区培养高级专业干部的学校,因此苏大学员直接参与学校行政事务的管理。

11.古埃及的职官学校是为政府培养官员的学校。

12.夸美纽斯在教育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具体措施。

13.“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对象不断扩大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普及教育的必要手段。

14.英国的国民教育制度起步较晚,1870年出台的《福斯特法案》可以看作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开端。

15.近代日本的国民教育制度始建于19世纪末期。

16.19世纪末在日本出现的“高等学校”是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开端。

17.杜威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的生长,因此提出“教育即生长”。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冲击了旧教育的方方面面,使教育呈现崭新的面貌,成为欧洲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19.法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即5——16岁。

20.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为了加强联邦对教育的领导,成立联邦教育部,即便如此,联邦也不直接干预学校教育。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学在官府”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22.在汉代一些的私学中由于弟子人数太多,教师难以一一授课,于是常常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他们分别去教其他弟子,这种教学方式叫做“________”。

23.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________”。

24.北宋的三次兴学和教育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培养有真才实学,可以经国济世的人才。

25.朱元璋创设了“八股取士”制度,并规定以朱熹的《________》作为标准答案。

26.清政府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________,它是一所外语学堂。

27.《癸卯学制》分为直系与旁系两大部分,直系为________。

28.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________》,从此开始了“六三三”制。

29.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________,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0.“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________的校训。

31.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________、法国和英国。

32.大学的学位制度起源于________。

33.夸美纽斯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他主张,0到6岁的儿童应该进入________学校。

34.1833年法国出台关于初等教育的法令《________》,从此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制度。

35.美国公立学校运动最积极的倡导者是________。

36.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________。

37.20世纪初由尼尔创办的________是一所国际私立寄宿制学校,它被赋予“世界自由学校的代表”。

38.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的内容主要包括智慧的生长、________的生长和道德的生长。

39.英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4年颁布的《________》。

40.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实行________的教育管理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察举制”有哪些主要的教育管理功能?

42.简述元代书院管理的官学化表现。

43.简述民国初年教育部的建制特点。

44.简述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内容。

45.《1944年教育法》作为英国现代国家教育行政制度确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何在?

篇12

中图分类号:TP3-4

Moodle就是一个互联网课程动态管理软件体系,以构建理论为设计基础,借助网络功能进行教师课程教学,从而方便学生学习。Moodle课程平台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公认的、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体系。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学校都在利用Moodle课程平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解决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费用不够、师资不足等问题。为探究如何利用Moodle课程平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质量,使得校本开发管理活动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展开了如下研究总结。

1 简述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按照本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需求,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合理的教学活动研究,最大程度发挥地区、学校的课程信息资料,进行多样性课程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颁布课程的构成部分之一,其是对国家所颁布的教育课程的完善[1]。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将学校视为课程构建的场所,教师则是课程构建的主导群体,在国家课程规范标准下,按照本校的教学情况和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条件进行课程构建的持续性优化行为[2]。

2 基于Moodle课程平台的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下面笔者对Moodle课程平台开发设计的系统结构、开发设计流程以及如何构建Moodle课程平台展开论述。

2.1 简述Moodle的系统结构

Moodle课程平台的系统结构是模块的形式,每个模块所代表的课程开发对象不同。Moodle课程平台的系统结构顺应当前的三层B/S结构,大体上能够完成信息分享、业务管理与用户页面三者的分层构建,该系统结构设计使用较为灵活,并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具体的Moodle课程平台的系统结构表示如表1。

表1 Moodle课程平台系统结构图

图2 Moodle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流程图

基于Moodle网络系统的校本课程是对传统教学的提炼,因此在Moodle课程的开发上就无需进行教学内容的重复。基于Moodle网络系统的课程开发应当以精炼、科学、高质量为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和应对能力,促进学习者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2.3 如何构建Moodle校本课程平台体系

Moodle能够在各类型支持PHP的课程平台上进行配置,Windows与Lixux系统中都能安装Moodle软件。首先要在Debian-Linux(Debian是能够使计算机运作的基本程序与工具的自由操作系统,Linux是操作系统中心)上安装Moodle系统,并按照命令进行Apache、PHP与PostgreSQL基本软件的安装;其次,对以上基本软件进行合理协调,也就是构建Moodle数据库以及使用者认证程序;接着将debian:~#apt-get install Moodle安装至系统之中,同时告知Moodle数据库的使用者身份以及密码;最后于使用者的浏览器中设置Moodle系统,进行最后一步安装操作[3]。

3 Moodle课程平台的主要管理功能

Moodle课程平台不仅支持课程开发的管理员工作,同时还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网络平台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这是Moodle的主要功能体现。

3.1 Moodle课程平台的管理员功能

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软件、硬件网络氛围,构建课程系统,对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的认证和管理。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调整修改系统相应配置,维护课程和使用者的资料安全,设置站点页面、安装并管理功能模块,还要构建新课程,安排课程进行和教课老师。

3.2 Moodle课程平台的教师教学功能

课程任课教师安排分为主导教师与辅导教师。辅导教师能够管理学生成绩并阅览学生活动报告,参与教师讨论模块,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促进学生学习。主导教师是开发编辑课程信息与教学活动的主要领导者,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构建教学计划和活动,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构建教学评价标准等。

3.3 学生课程开发功能模块

学生能够利用Moodle课程平台查阅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等学习活动,也能将教学感想记录成日记的形式,进行课程学习准备,选课,获知教学公告,和同学在线讨论学习,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等。

4 Moodle校本课程应用

下文从校本课程的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阐述Moodle校本课程应用。

4.1 教学目标制定

Moodle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并不是取代网络环境中的课程实施教学和网络教学,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进行Moodle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调节,目标的制定还要注意对学生思维和技能方面的培养[4]。

4.2 教学方案设计

Moodle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要从课程的教学、促进互动、课程辅导等教学作用出发。注意在Moodle课程的方案设计中坚持以人文本,将教育改革作为教学宗旨,设计多元化的网络教学环境,进行学习资源的分析和教学的评价,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4.3 评教评学设计

Moodle课程的校本课程应用中的各项专题谈论、作业以及测试等评教功能形成了Moodle的评教体系,对课程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给予很大支持。评教评学设计分为形成类评教和总结类的评教。形成类评教指的是任课老师以及管理员在进行网络教学中利用程序实现教学效果,能够动态掌握学生学习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网络教学调整。总结类评价是在教学整体完成后对网络教学操作进行最后评价,是整体网络课程教学价值评估准则。

5 总结

Moodle课程平台是一个成本较低和扩展性强的高技术教学工具,作为一个开放的教育主义课程管理系统,在服务与教育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新课改后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质量,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分享教育信息。

参考文献:

篇13

【摘要】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从新编译林版小学英语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进行编写入手,介绍了教材概况和特点,并结合教材板块,就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语言积累、能力提升和多元评价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教材概况 特点 板块教学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译林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编写了牛津小学英语。该套教材于2001年3月经教育部审查通过后,先后在多省市使用。2010年,该教材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1年,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教材编写组以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广大师生使用教材的意见为依据,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下面简要介绍修订版教材的概况、结构和特点,并就小学英语教学做一探讨。

一、教材概况

译林版小学英语共八册,设计安排了64个单元(Unit)、16个综合语言实践项目(Project)。每册教科书都有8个单元和2个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整套书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1)语音: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25个字母和18个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以及重音、语调等。

(2)词汇:800多个单词和80多个习惯用语。

(3)语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主要人称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主要基数词和序数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表示时间和地点等副词的基本用法,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等等。

(4)功能:问候、介绍、告别、致谢、道歉、邀请、请求、喜好、建议、祝愿、打电话、就餐、就医、购物、问路、劝告、建议、价格、特征、时间、季节、形状、颜色、位置、原因、意愿和打算、判断和评价等40多个。

(5)话题:个人情况、家庭与亲友、身体与健康、学习科目、家庭生活、周末活动、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季节与天气、职业、习惯、理想、交通工具、公共标志、环境保护、健康饮食、交通安全、使用互联网等40多个。

(6)歌曲:24首。

(7)歌谣:16首。

(8)学习提示:64条。

(9)文化知识:24条。

二、教材特点

译林版小学英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编写和修订,理念新、内容新、呈现方式新,主要特点如下:

1.着眼学生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修订版教材中增加了Learning tip、Ticking time、Culture time等板块,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国际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2.遵照新课标理念,突出语言运用

教材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丰富了Fun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Project等体现语言实践活动的板块,情境真实,语言自然,编排科学、新颖,操作性强,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彰显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教材板块内容既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也能激发学生有效使用语言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依据儿童认知,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关注教材内部的衔接,兼顾英语学习的基础性和阶段性。教材装帧设计疏密得当,凸显美感。精心设计了生动幽默的卡通人物,编写了“环保”“互联网”“健康饮食”“科学技术发展”等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

4.根据教学需要,丰富课程资源

教材由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词汇手册、录音磁带、教学光盘(教师用)、学习光盘(学生用)、教学挂图、教材培训包、教材网站等组成的立体教材。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密切配合,优势互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运用。

三、教材板块教学特点

译林版小学英语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体系编写,功能意念话题涵盖了个人情况、家庭人员、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假日活动、体育和文娱等20多个话题,以及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打电话、就餐、就医、购物和问路等约40个语言功能项目。教材的每个单元均由7~8个板块组成,各板块围绕单元话题展开,各有侧重。板块之间存在关联,有机结合,使同一单元中几个课时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整体感,并围绕单元话题有效建构相关语言知识体系。

1.渗透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础。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语音”教学的要求为:学生能够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教材通过Sound time、Rhyme time、Song time等板块,以韵律诗和整体认读的形式编排了语音和拼读规律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单词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基本读音;通过符号,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句子的重读、连读和语调等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习惯和语音意识;通过节奏朗读,读出韵律诗和小故事,营造出一个轻松又有意思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里愉快地学习和使用语言。

2.强化听说教学

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对话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Story time、Fun time板块的语言材料给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可以采用对话表演、短剧表演和电影配音等形式,让学生在能用恰当的语音语调朗读的基础上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学生表达的流畅性,鼓励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以培养他们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的会话能力。Sound time、Rhyme time、Song time等板块教学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音基础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熟悉朗读时的语调变化,学生通过反复听和反复模仿,不仅能解决听力口语考试中出现的语音和读音不清不准的问题,而且能帮助他们克服害羞心理。

3.增加语言积累

在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复述课文、简述课文大意、讨论等方式系统全面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通过Cartoon time板块教学,训练学生改编课文,使原来书本上的对话或课文内容内化。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Grammar time、Fun time板块,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新学的话题,归纳所学词汇和句型,感知语法规则。提高词汇短语的使用意识,使学生积累相关话题的词汇短语,是提高话题简述能力的重要途径。

4.整w提升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