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族的传统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民族的传统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1

一、以国学为基调,

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中浸濡

我校校舍原为台湾叶氏集团援建的进才中学国际部。建筑外墙呈古代学宫特有的褚红色,校园整体布局“外方内圆”,展现中华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校内还我们精心设置了“优秀传统文化走廊”。在2010年7月,进才实验小学单列办学之初,我们就思考如何装扮校园,经过多次论证,大家达成共识:越国际化的地方越需要民族的文化。学校地处联洋国际社区,约50%的家长有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家庭经济丰实,以后出国旅游、学习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基调定在国学,学生们在校园内行走,随处可见墙上、柱子上张贴的图文并茂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让学生耳濡目染,浸濡在中国经典的国学文化氛围中。

二、以课程为载体,

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感悟

课程,是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悟其魅力。4年来,我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在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还开发了茶艺、葫芦丝、国学启蒙、经典诵读、中华成语小故事、上海童谣、弄堂游戏等二十多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道德、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内容,激活了学生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探究的兴趣。

我们还根据本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专长,并聘请校外专家,在学校城市少年宫开设“茶艺”“剪纸”“国画”“书法”“葫芦丝”“民鼓”“抖空竹”等十多门民族传统技艺培训课程。城市少年宫开展的民族传统技艺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大家都爱参加培训学习。同学们通过培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些学生在全国和上海市书法比赛中获奖;有的学生画作获得国家、上海市各类奖项。通过培训,目前全校学生都会吹奏葫芦丝,彩云之南特有的音乐情愫伴随着整个校园,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年我校一位4年级学生,转学到英国一所很难进的名牌学校。校方对她进行考察时,她穿上民族服装,兴致勃勃地表演茶艺,征服了所有考官,顺利入学。

三、以实践为平台,

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体验

我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贴近生活,深受学生以及家长的欢迎。

1.在传统节日中,体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每年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我校都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体验中华美食、中华服饰乃至中华精神的无穷魅力。

深入挖掘民族纪念日的内涵,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2014年9月30日,是中华民族首个烈士纪念日,学校组织学生来到高桥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2.在走进场馆中,体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每学期每个年级除了春秋游以外,还会组织一次以上的“走进厂矿企业、走进场馆”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场馆,如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等。

通过走进场馆,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古代文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感悟其特征与独特魅力,在欣赏、感悟、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中华民族的经典艺术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态度。

同时,场馆教育开放性与多样性的学习环境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展品可引发学生对其造型、内容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馆内信息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包括对其功能、历史意义等的认知、解读、体验和感悟,进而依托科学知识与理论依据进行辨析,内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在真实情景中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创造潜能的开发,同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利用课余时间去参观的习惯,拓宽审美视野,形成综合学力。

篇2

[作者简介]黎珏辰,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22;陈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家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92-03

一、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概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京族、彝族、回族等12个民族。全区少数民族人口1778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0%。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服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语言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而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使用的壮语是广西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广西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壮族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民歌的代表人物),有海量的少数民族传说神话故事,有杰出的建筑物(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有无数的工艺品(如壮族的铜鼓、壮锦、绣球)。在服饰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壮族的一个分支“黑衣壮”即以全身黑色着装而得名)。在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在伦理道德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比较接近,内容包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单纯朴实、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等。在民俗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在饮食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醋泡饭”)。在医疗方面,广西有壮医、瑶医、苗医等自成体系的医疗方法手段。在生产和生活经验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农耕和畜牧的方法技巧)。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的影响和挑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基本封闭的、落后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向一个开放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挺进。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得到较大程度的维护、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给广西的少数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广西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75,8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75.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其中有广西少数民族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现代化进程如暴风骤雨,冲刷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呼唤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变革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与此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国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在接受《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强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黄格胜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我区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维艰。如民居和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日趋消竭;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民族传统习俗如歌圩、庙会、节日和婚丧礼俗,均因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保护和抢救;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转化,获得新生和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在笔者看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需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更新传统意识,培养现代意识。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就是传统意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意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宗法族规意识、臣民意识、等级意识、重男轻女意识、顺从意识、迷信意识、信命意识、勤劳意识、节俭意识、自给自足意识、甘于清贫意识、安于现状意识、自我封闭意识、风俗习惯意识、人情意识、面子意识等。这些传统意识有相当部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觉醒觉悟,自觉更新观念意识,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自觉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创富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等。

其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摒弃一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吸纳现代意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饱含着浓重的传统意识,其中一些意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应该被淘汰。譬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延续了500多年历史的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期间举行的斗鸟、斗鸡、斗狗、斗牛比赛,这些血腥活动把人类的肤浅快乐建立在动物的巨大痛苦之上,反映了人类自高自大,无视动物的福祉和权利的意识。这与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已经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追求现代文明的人士的抗议和抵制,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也应该反思和警醒。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吸纳现代意识,反映现代意识。比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创作应该注意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创富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实现山歌内容的“革命”。可以想象,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的山歌会更加受到欢迎,更加流行。2007年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地税山歌台传出了这样的歌词:“作为纳税人,要辛勤劳动;为国创财富,幸福又光荣。”这反映了创富意识和纳税意识的歌词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喝彩。

其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据需要可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实现自身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原

生态传统文化朴实无华、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华风骨。不过,在当代社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发展,可考虑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包括现代审美理念、现代文化艺术成分、现代科技手段等。例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虽然质朴,但显得有点粗糙,审美点不够集中,那么在把它们搬上舞台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现代元素,包括根据现代审美要求,给民歌加入现代音乐成分,提高民歌的感染力;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增加动作的表现力;以唯美标准安排舞蹈演员的着装和化妆;采用现代舞台灯光手段,增强表演的效果;采用精心编写的现代音乐作为声音背景,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水融、浑然一体。广西壮族的天琴女子演唱组合特色山歌《唱天谣》、大型舞蹈史诗《妈勒访天边》和大型山水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三个典型的成功例子。2003年9月龙州县委、县政府出资成立了一个壮族天琴女子弹唱组合,邀请广西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范西姆、梁绍武、韩醒等到龙州调研采风,专家们为天琴组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民歌,其中有《唱天谣》。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天琴组合献唱《唱天谣》,独具壮族多声部特色的演唱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随后天琴组合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以及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文艺演出。《妈勒访天边》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根据壮族民间素材创作的壮族舞剧,曾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六项单项奖、广西第五届“桂花金奖”及十一项单项奖,并入选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融合了壮族歌舞、桂林山水实景、现代灯光效果等多种元素,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公开演出。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完演出后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2004年11月,以《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7月,《印象刘三姐》获得“中国十大演出盛世奖”。

其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现代技术手段。广西文化厅应考虑用书籍、CD、VCD、DVD、光盘、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系统地、完整地、全方位地记录下来,既便于保存,也便于传播。

其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研究方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呼唤文化学者们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对其分门别类,总结各门类的性质特点,建立起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脉络。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广西已整理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桂剧、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壮族嘹歌、瑶族长鼓舞、邕剧、广西文场、陶器烧制技艺、宾阳炮龙节、壮族三声部民歌、田林瑶族铜鼓舞等27种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有助于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其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打造广西的文化品牌。广西的决策者应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成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发展,用心打造一批广西精品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了12届的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个支柱、广西的一个精品文化品牌、广西的一张名片。该艺术节已将广西少数民族的许多经典民歌介绍给世人。一些民歌精品(如前述的《唱天谣》)凭借该艺术节的舞台声誉鹊起,名满天下,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一种成功的现代营销。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支柱,出现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本地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文化节,建立民俗旅游景点,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广西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有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三江“多耶程阳桥”旅游节、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宾阳炮龙节等。

其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要避免过分功利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当然可以有功利的目的,可以追求经济效益,但应有一个度。超过了度,再好的经也会被念歪。比如广西某个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一些漂亮的扮作新娘的少数民族姑娘,“让男性游客扮作新郎,然后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所谓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婚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十分商业化。婚姻礼是假,伸手要聘金却是真……游客因感觉受骗大发雷霆而终止游戏的尴尬场面,致使民族婚俗中原本应体现的一些美好的内容荡然无存”。

其八,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长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特别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一些,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不必有自卑的心态。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怀有信心。须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广西壮族山歌的代表平果嘹歌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悉尼歌剧院,走向了世界。

篇3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40-0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性质、作用、意义之于民族、国家的未来命运,已经形成共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组织,对于具有民族民间特性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文化的称呼和理解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11月15日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中称之为“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被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形式中。”[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类别看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类。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就没有了根基,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任重而道远的国家大事。

一、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以同质性为路径,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却是以多元化为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甚至短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创造经济价值,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破坏。中国对民族民间文化价值和传承规律缺乏了解,保护方式欠科学。立法观念和法律保护意识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陷入严峻的局面。民族民间文化遗失严重,民间艺人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能面临年久失传的危险;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不合理、不科学利用开发。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缺少相关的法律,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的法规,但却缺少像韩国和日本等国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大法,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少数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2]。

二、立法保护是根本性基础

就民族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持久战”。需要一代一代人来做,仅靠调动积极性和应急措施是不行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与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和行动较快的国家相比,中国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明显滞后。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以保护、保存、利用和传承为目标,对文化保护各个层面的工作和环节都要有法可依。

通过立法规范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确保全面有序地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通过立法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规定普查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等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依法亦以抢救和保护。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优先抢救保护、依法对保护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给予适当资助。法律还需要明确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持方法、保持者的权利、荣誉和应尽的义务。对特定的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法律还应该明确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使用、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生态造成破坏应承担的责任。通过立法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将中国民族间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政府主导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全民保护

在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较为严峻的今天,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务院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对提高公众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民族文化保护牵涉文化、民族、旅游、宗教、教育等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各类机构,使传承主体及社会公众共同积极参与保护,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合力,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才会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高效和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制定保护标准和目标,系统解决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保障重点的和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各级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各方面作用,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的监督制度,使保护工作能够科学地、民族地、有序地进行。

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全民保护理念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些人的工作,而是全民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全民保护理念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土壤和大环境。而教育是人类进行文化认知、文化记忆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还是传承、最终都要由人来实现,都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来完成。因此培养一批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承团体的建立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依靠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形式来实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社会教育和民间培训机构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优势,创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教育体系,普查、挖掘、整理、研究、传播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兴功能。高等院校可以以一个学院为平台,结合课程体系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等课程。还可以将文化资本做成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中应增加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文化传播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持有人的作用,调动民间文化艺人,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鼓励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日常生活和专门学习的方式,发扬光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民间民族文化。

五、旅游利用是保护的必要动力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可以扩大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民间文化是活态的文化,不能仅局限于摄影录像,资料整理,建立名录体系等静态的方式。旅游利用是让民族民间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节庆文化的开发,建筑文化的展示、饮食文化的弘扬、服饰文化的挖掘等等,可以让世人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让文化持有同胞更充分地看到自己拥有的文化既是资源也是资本,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其变迁和保护传承等相关重要内容。同时旅游利用所带给当地的经济价值也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必要资金来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旅游利用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民族地区也拥有必要的物质财富,因而合理的旅游利用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对民族民间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保护,是大家普遍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但首先还是属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所体现出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保护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是以保持其原生性为前提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过立法,确保保护的有法可依,依靠政府部门调动各方参与、借助教育途径的积极配合以及旅游开发的合理利用等齐头并进,形成多层面的、立体的保护系统。只有这样,民族民间文化才不会成为孤立的文化,自生自灭的文化,通过文化持有者和文化共享者的共同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篇4

(二)被其他国家“仿制”或窃取、盗用的文化安全危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但现实状况是我国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缺乏应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被外国公司无偿地商业利用、窃取、盗用已非常触目惊心。比如中国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巾帼英雄,而美国好莱坞把她的故事拍摄成娱乐大片,赚取了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日本和韩国,数10家公司已分别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注册为计算机游戏商标。中国的宣纸被日本商人得到工艺秘方之后,国际上高端宣纸的市场已基本为日本企业所垄断。我国有900多种传统中药的药方,现已被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后申请了专利,2001年以色列人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配方专利并授权给了阿联酋的国家……这些对我国各民族的损害,既有精神层面的伤害,也有经济层面的掠夺。种种情况表明,广西乃至全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

三、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策

结合国内外其他文化区域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科学构建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通过行政与法律两种保护途径来加强。

行政保护行政保护可以集中更多资源投入到民族民间的保存活动中,促进传统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和传播。从目前国内外各文化区域对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来看,行之有效的行政保护措施如下:

(一)扩大宣传,培养民众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提高文化自觉性提高文化自觉性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大部分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有者来自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保护工作离不开民众的配合和支持,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强弱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效果。

(二)设立专门机构统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专业性强,需要长期进行,并且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应设立专门机构,吸纳民俗学者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如巴西成立了由环境部、卫生部等8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CGEN)”,泰国设立了专门负责医药传统知识的权利注册“泰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和促进委员会”等。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广纳社会资金,设立保护基金现阶段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为缓解政府单方渠道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境,可通过税收优惠和其他利好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如对具有市场潜能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序的产业开发。再次,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成立保护基金可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如印度建立了专门的投资基金会以促使传统医药知识产业,再如秘鲁的土著人发展基金,该基金对基于传统知识形成的商品收取其市场销售额的0.5%为佣金。

(四)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各级政府应深入挖掘民族特色资源,如作为与藏药、苗药齐名的壮医药,有着独特的药用理论和显著的实践疗效,是壮族值得珍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各级名录中都不见其踪影,对其保护显然不足。大部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集聚地在县级行政单位,县政府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符合评审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进行国家、省、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以实现对其全面、有效的保护。

(五)完善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加强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传承人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但现实中对他们的保护不足,其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常常受到损害,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其保护,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并给予资金扶助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加强对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力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地方传统文化项目的特性,可借鉴日本在传承人认定方面的经验,研究建立“个人认定”、“综合认定”和“团体认定”的多元认定体系,从而使得对传承人的认定符合事物规律,能真正起到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

(六)建立生态文化保护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保护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对其得以存在的空间即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进行保护,以维护其原生态环境。将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积淀深厚、特色鲜明、有广泛群众基础且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生产生活等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村落或者特定区域划定为生态文化保护区,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活水源泉,促进其发展和传播。

(七)鼓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专项研究,推进相关项目的学科建设以贵州为例,该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与凯里学院合作,编纂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广西政府可以借重高校的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好广阔的平台,展开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学科试点,招收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解决传承人断层的困境。

(八)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培养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娃娃抓起,他们既是生物基因的传递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血脉的传承者。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法律保护

目前各国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进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结合广西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具体法律适用如下:

(一)著作权及邻接权保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取著作权模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根据广西民间文学艺术不同的存在状况,可采取下列相应的保护措施:第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表达,如故事、传说、神话、音乐、雕塑等符合独创性要求的,可按照著作权规定给予保护,至于权利主体的确定,可以是拥有该项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组织,如在著名的《乌苏里船歌》案中,赫哲族作为权利主体主张相关权益;第二,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再创作符合独创性等保护条件的,作为权利主体的传承人便能按照著作权法自动获得著作权;第三、对著作权难以调整的部分,比如涉及集体权益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使用,可以建立公有领域使用付费制度,《发展中国家著作权保护突尼斯示范法》已经对此作了探索性的规定。同时,邻接权制度也可用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如壮族蚂拐舞、瑶族长鼓舞等的传承人对其表演可依法享有表演者权;对于整理、记录民间传统文化的单纯采风记录者,可依法享有录制者权;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其发现的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整理、记录的采风记录者进行邻接权保护;对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作出贡献、符合保护标准的传承人,也可享受相应的权利,如广播者可对其制作播出的涉及民间文学艺术的广播电视节目享受广播组织权,图书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享有出版者权。

(二)商标权保护商标权制度的权利主体的可集体性、保护时间上的无限性等特性,特别适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广西各民族地区可以对其适当的文化项目申请商标注册,通过注册商标,取得在核定项目上独占性使用的权利,也可以通过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经司法保护,有效地打击仿冒行为,维护其传承和发展。一些国家已经规定,未经有关社区的许可或者可能冒犯有关社区,禁止将土著文字、肖像或其他与众不同的符号作为商标注册。

(三)地理标记保护广西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如“荔浦芋头”、“巴马长寿食品”和“桂林米粉”等,虽然已申请了地理标记保护,但经实践证明,由于经营分散,缺乏规范,未能形成产业规模,在现代经济的洪流下,极易遭受冲击而被边缘化,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建立严密的品质标准控制机制,有可能对整个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通过地理标记制度进行保护,主要是为了在法律机制的保障下,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因素所形成的文化意蕴,提高产品附加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建立一套严密的品质标准控制机制至关重要。

篇5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06-01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和外延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中华民族的鲜明特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和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特点

在进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之前,我们应该明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我们才能将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下去,保持我们的民族性;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适合新时期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与我们的民族心理、社会制度、经济、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沉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从这个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渊源和宽厚的社会存在基础,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一代代传承下去。另外,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个过程受到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机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也有这种传承机制。

其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发展性的特点。这种发展性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说,热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们以及国家有关部门为了能让这种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学术研究或者政策实施上积极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文化的现展与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身处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必然要有所发展,这既是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世界,从全球战略看民族体育的发展,更要放眼现在和未来,从时间和历史的变化中寻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及发展中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植于特有的社会和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变迁,程式化进程的加快,诸如民俗节日、宗教祭祀等一些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正在逐渐被破坏,乃至消失。另外,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处于频临灭绝或者退化变异的状况。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甚至破坏,而且,一旦这种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2.2 理论研究不够成熟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产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理论建构和框架,要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顺利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一定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现阶段的研究现状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并不成熟,也没有明确的发展道路,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健全,这也使得学术界在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很多基本概念无法做出准确的界定,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会遇上许多阻碍。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体育文化进入我国,尤其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甚至成为了主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思想的稳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盲目模仿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竞争性和功利性,而忽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倡导的中庸、健身、养性等价值观,成为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附庸。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策略

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3.1 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确切的传承和发展制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规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扩大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建立全民健身计划,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跃于城市社区、农村街道、学校工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研究的力度

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影响力,得到迅速的传承及发展,科学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体育进行理论建构与研究,不断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世界正在不断走向融合,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不能独立存在或者发展,任何文化也都在交流中成长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因而,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及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我们应该在理性看待的基础上,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与现代世界体育文化优秀成果进行借鉴和融合,建立起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更好地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这才是我们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主要目的。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在顺应世界体育文化潮流的大趋势下,保证我国所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同时汲取世界体育文化的长处,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西体育文化冲突是目前我国体育面临的较大考验,而两者之间形成的所谓中西体育文化冲突论在我国体育理论界也是较为普遍的观点。中西体育文化根本就是在不同社会意识下形成的,两者在价值上的冲突才是最根本的。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来往日益加剧,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开展的形式也呈现好的趋势。再加之当下的孩子出生在一个所谓的International的社会,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一,更加夸大了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冲突。

近代西洋文化有三大渊源:希腊、希伯来以及罗马。这三大文化都违犯了钱穆先生所提出的文化大义。希腊与希伯来是相对早熟的早熟文化,罗马是繁杂的臃肿文化。现代西方在此三大文化的拼凑下呈现出诸流竞汇,而中国则是一派分张,遵循着文化演进的正常轨道,稳定的前进发展,这也符合中国一贯的中庸思想。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合理演进中,稳健发展至今。中国土地广大、民族众多,历经了几千年的验证,其伟大持久的功绩早已客观显著。而稳固安定久了的社会是很容易出现弱症的,历史上也有几度遭到外族入侵,但是撼动不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反而在此过程中为中国文化累积了更多的潜力,同时也把外族同化,使中国文化体系更加庞大。

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也有着较为完整而健全的体系,五十六个民族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巨大变迁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在自身特有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信仰体系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体育文化,所有民族体育文化共同组合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这一民族也就踏上了灭亡的道路。

文化不是文明、不是政治、不是科学,它不是物质的,而是具有生命的,就像人的身体,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刺激,只会对其产生有益的作用。一般看来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间的冲突,是对稳健安定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刺激,而这种刺激是积极向上的,反而有益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不像一些言论过分夸大了这种冲突的负面作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的内部生命中,自本自根,不是轻易可以被同化或者替代的。相反,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刺激,促使我们反思中国传统体育,我们说过文化是有生命的,具有生命那就会有衰老与新生。而人类的寿命归属于自然界,民族体育文化则属于人文界,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界的限制延续生命,而民族文化生命早已超越了自然界的规律,把生命的限度无限展长。

“全球化”是一种流行的趋势,但也不能盲目的全球化,民族的东西必须要保持民族特色,只有民族化才具有世界意义。民族体育不定要全盘和竞技体育、西方现代体育接轨,但是总要发展其中的某些部分,可以与西方体育接轨融合,让世界人民普遍接受,这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也是很有利的。当然靠近不了的,可以继续保持它的民族特色,作为一种传统、风俗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至高无上的道德伦理品质,现代社会是极为需要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就十分注重道德因素,强调天人合一、养生行气、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协调;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塑造人格精神;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体育具有着浓厚的礼仪色彩,比如说中国武术在进行时行礼为先,比武在后,形成了“武德”。现代西方体育灵魂是其竞技性,竞技性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潜力,使更高、更快、更强的速度不断提升。但这与顾拜旦最初提倡的“奥林匹克主义”在某些方面已背离。一味的追求成绩使很多不正当的手段出现,兴奋药物的使用以及运动暴力显然是违反体育道德精神的,都是不容忽视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恰恰在这方面有着优势,足以弥补这些缺陷。

不论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还是国内56个民族间的体育文化的关系,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既不能因是民族的一味的模仿、继承,也不能因其是异族而全盘否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就是在文化的冲突中分化,分化后又整合,然后无限的反复循环,这才是文化的发展规律。

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不轻易能被读懂的。这需要我们拥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跟使命感,才能慢慢解开其中的奥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环境下,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贡献之大更是不言而喻,其他国家传统体育文化也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维护着世界文化。人类智慧是不能导向世界文化的具体发展势态的,我们只能保持自身的传统特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自身传统文化继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钱穆.文化学大义[M].九州出版社,2011.7.

[2]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14).

[3]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篇7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27-02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同汉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这片沃土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但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的经济文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1],随着对外联系的媒介如交通、通讯等的改善,尤其是电视、网络、电话、手机的流行,各少数民族地区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盛宴”,一些思想前卫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少数民族的许多本土文化就丧失了大量原有的受众群[2]。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保持在每一个民族中的由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是每个民族的“固有文化”,它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3],尤其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徐万邦先生在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为以下几个门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二是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三是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4]。不论以上哪一类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都与各民族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存在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其民族成员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对于维护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言文字,它不仅是本民族内部交流的重要工具,还是维系本民族的重要纽带。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这个民族历史、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的载体,是进行民族研究的重要资料:藏族同胞“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就是其居住地青藏高原早晚温差大的多变的气候环境;看到碉楼,我们想到了羌族;的布达拉宫,是研究唐蕃关系史的重要文物。

二、传统文化的流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甚至取代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特别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换所存在的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威胁”[5],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明显增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甚至被破坏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缓解。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流失速度较快的是语言、服饰、建筑等几个方面。在云南元谋县,民国初年县城附近的傣族居民仍通行傣语,后来历史变迁,官军驻进了村寨,并要求当地人讲官话(汉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地区能讲傣语的仅限于几位70岁左右的老人,中年人大多也就略知几句日常用语,而青年人则已将讲傣语视为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一种民族语就面临消失的可能[6]。对于像白族这样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为没有文字,所以也就不能进行双语教学,除了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在幼儿园用白语授课外,小学和初中都是要求普通话授课,这样一来,白语的功能也就仅限于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与学生课下的交流与沟通[7],白语的传承遭遇困境。

少数民族的服饰基本上是纯手工制作,同时还要配以大量的刺绣、银饰、珠宝等装饰物,因而制作的周期相对来说较长,花费精力较大,相比较于市场上的服装而言,这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甚至有的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还穿不起自己的民族服装,所以选择了汉服。同时,许多少数民族服装由于装饰物较多,穿起来不如汉服那样简洁,所以大多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平时都选择穿汉服,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时才穿上民族服装。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步富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被一幢幢钢筋混泥土楼房所取代[8],蒙古包等富含民族特色的建筑只有在偏远牧区或者旅游景点才能得见。而纳西族、独龙族等民族传统的木楞房也因为需要耗费太多的木材,对森林危害太大而逐步被舍弃,成为一道历史的风景。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并没有文字记载,只是依靠一代代人用民歌,史诗等形式口传下来,而现在许多少数民族青年愈来愈多的选择外出打工,这样一来就远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致使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同时,这种口传文化也很容易因为传人的突然去世而失传。尤其是长诗,它不仅要求演唱者知识渊博 、反应敏捷 、记忆力超强 ,而且还要有驾驭语言的天资,以及能言善辩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9],所以其传承相对较难,流失也就最快。享有盛誉的《玛纳斯》演唱歌手艾什玛特•买买提能演唱7部《玛纳斯》,但是他只给后世留下了其中两部的演唱纪录就辞世了。

三、解决传统文化流失问题的对策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过:“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10]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迹不能流失,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进行挽救。

(一)在少数民族中间大力普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重视民族意识的启蒙,以此来增强少数民族大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重视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

“只有当一种文化为它的拥有者赢得心灵上的鼓舞和安慰时,这种文化才能得以自觉传承。”[11]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其主角还是少数民族自身,只有少数民族从内心渴望传承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文化,各传统文化才可谓是后继有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原因,相对于汉族来说,少数民族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不少少数民族都对汉文化持着一种盲目的向往心理,认为只要是汉族的就是好的,而自己本民族的东西则是落后的,所以他们往往在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下选择摒弃自己民族的文化,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比较重要。在民族地区,国家应该重视民族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的普及和教育,让少数民族从小就感受到国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本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少数民族传承自己文化的自觉性[12]。

(二)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进行优待,大力培养优秀民族文化人

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可通过资金扶持(每月给予这些传承人一定的财力支持)等手段鼓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对所有掌握民族稀有传统文化的人给予技术、物质、资金支持,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把民族优秀文化传扬下去。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免费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从而壮大传统文化继承者的队伍。

(三)民族地区教育机构应根据本民族特色编制乡土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并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

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少数民族在自己的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自己本民族的东西,相反,他们每天所见所闻的更多的是外来的文化,日积月累,对外来文化越来越熟悉的同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却越来越生疏。编制乡土教材,就是为了各少数民族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乡土教材应该编入本民族的历史、、节日文化、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内容,而在教授相关课程时应要求老师用民族语言上课,让学生从小熟悉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语言,进而喜欢上她,这样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持。

(四)在静态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动态的传承,同时积极发展多渠道的传播途径

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动静结合,多管齐下”:重视民族服装、民族史诗等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成立专门的博物馆收藏;建立民族文化村,对少数民族的建筑、服装等传统文化进行重建,并通过发展旅游经济的方式来把这些文化元素保持下来;组建专业团队,对少数民族的诗歌、民间文学等进行研究整理;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设立专门的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让少数民族在接触现代文化的同时,温习自己传统的文化;可以根据少数民族的史诗、传说等制作电视剧或电视节目,让这些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在其民族成员面前完整地呈现,比如广西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融合了桂林山水、壮族风情、民间歌舞等元素,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13]。

四、结语

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相比于那些偏僻闭塞的民族地区而言,经济较发达的民族地区往往传统文化流失也更快。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只有通过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摆脱贫穷落后,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但同时,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然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凝聚着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对本民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本来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资料:

[1][2]郝建团.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2):21;21.

[3][4]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9;24.

[5]乌丙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7)

[6]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57.

[7]印振浩.少数民族文化流失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09,(4):175-176.

[8][12]王荔.关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117-120;117-120.

篇8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40-04

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In the modern social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the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model, such as ritual activities, self entertainment, youth villages of marriage, family influence inevitably happen different degree of variation. In the government's care and the help,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inheritance of the main body into middle age by the young, the elderly and the special art display team, and to the need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instrument selection, music layout and action in the commercial and become more market-oriented.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keep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tide,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in traditional worship still guarantee the continuity and seriousness, in performances emphasiz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living style, make in the modern and traditional tries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and, thereby,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n important way.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transition;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1 前 言

当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创建体育强国步伐的跟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次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综观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体现在:一方面许多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以及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得到深度挖掘而获得重生;另一方面又有诸多具有鲜明民族、农牧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显得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可以看出,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获得一定的发展生机后,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发展迷茫。因此,“传承”已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所谓“传承”,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经验甚至包括历史记忆的跨世代的延展,它既指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亦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也可用来指体育文化的传递方式。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彝族古老的“阿细跳月”,因其独特的民族体育传承方式,重新焕发出的生命力和活力,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走访了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凤凰村等地方,以“阿细跳月”为案例,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现场考察,并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重要的民族风俗与体育文化活动,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阿细跳月”生成于早期人类生产、劳动和生活,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由于阿细人世世代代的传承。

3.1 传统的传承方式

3.1.1 宗教祭神的神圣传承

“阿细跳月”早期是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应该说,它最初是寄寓着阿细人的宗教情感的,这一点从可邑村的钻木取火仪式和凤凰村参与祭火到随祭火仪式的消失而分离出来的过程可以印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娱神到娱人的过程,最后从宗教祭祀中分离出来,发展成娱乐性较强的活动。“归根到底,舞蹈总要追溯到宗教仪式的实际原因上,只是到了后来舞蹈才流入一个完全审美享乐主义的范围内,在那里,它失去了严肃的意义”(鲁道夫•桑纳)。

3.1.2 自我娱乐的自发传承

祭神是人类早期对自然极度依赖的表现,随着人类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娱神功能也在不断地退化,相对而言,娱人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阿细跳月”脱离了祭祀场合,原本在祭祀过程中既娱神又娱人的娱乐功能转化为专娱人的单一娱乐功能。在传统彝族阿细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阿细跳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群众性的体育文化项目,男女老少都参与,参与面广,互动性强。阿细人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学成,“我们阿细人天生就会跳月”的说话并不夸张。

3.1.3 男女婚恋的本能传承

在传统社会里,“阿细跳月”主要是男女青年交际的工具。“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每当节日或农闲,邻近村寨未婚的成年男女青年先约定聚会的时间地点,届时,如一方失约,另一方则于路中用石头压上树枝,表示“压魂”(魂是彝族对生命的诠释),被压一方须说明原委,道歉并得到谅解,可再订日期。这种约会,甲村来男,乙村只能来女。相会前,女方在林中梳妆打扮,故意磨时间,男方明知女方在梳妆,也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弹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缓,别有一番情趣。就在笛悠弦扬时,女方拍着清脆的掌声跳出树林,在草坪上列队与男方欢歌起舞,曲调合着舞步,弦声扣着心声,间或爆发“哦!哦!”的吼声。在载歌载舞中,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然后变换队形,一男一女对舞。由于“阿细跳月”舞蹈强度大,尤其是男青年肩挎四五公斤重的大三弦,弹、唱、跳、旋,常常跳得满头大汗,但颇具感召力的“阿细跳月”,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吸引着青年男女尽兴尽情通宵达旦地进行。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阿细跳月”被潜移默化地传递、传承着。而现在,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阿细青年婚恋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靠跳月为中介的婚恋方式逐渐被遗弃,致使“阿细跳月”的主要传承功能也在逐渐消失。

3.1.4 村落家庭的熏陶传承

传承涉及到“传”和“承”两个连续的动作,其主导都是人。无论是传还是承,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传承人是传承的主体,承载和传递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人又分为群体传承(村落、家庭等)和个体传承(长辈等)。群体传承人就是整个民族内部所有民众。家庭是“阿细跳月”传承的首要途径,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们从祖辈、父母那里得知“阿细跳月”的传说、历史、发展变化,学习相关乐器的弹奏、制作,从而使阿细跳月这一古老文化在家庭中得到直接的传承。凤凰村里 50 多岁的老人都表示,在他们年轻时,也就是上世纪 60、70 年代,父母一定会在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长到 10 岁以后,就开始着为孩子制作三弦、笛子等乐器,他们自己也会学习做三弦。

3.2 传承方式的变迁

可以说,任何形式的体育文化成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根植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有的底色和痕迹,随着时代的变迁,背景和重点的转换,都会使其适用性、针对性和意义价值大打折扣。而通过传承创新,将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要义加以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它们发生质的飞跃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种新境界,以便更能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更能强烈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通过修正、完善和改造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论和价值体系,实现内容和形式的自我超越,使之能与时偕行,与世界潮流同步,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3.2.1 传承主体的变迁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只有符合时展,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为国家与社会所认可。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受民族文化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和制约,还受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在现代社会,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扶持与推动作用,往往在短时间内能够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阿细跳月自然也不例外。

3.2.1.1 政府对“阿细跳月”传承的推进

在文化政策和文化旅游热的带动下,弥勒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大力宣传“阿细跳月”,特别重视“阿细跳月”的继承和发展。在“阿细跳月”的传播、民族艺人培养和组织、音乐舞蹈的改进和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弥勒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西一、西二、西三镇相关文化部门收列了有关“阿细跳月”的音乐材料、舞蹈材料,对舞蹈及艺人状况进行了一些整理和研究,编写了相关书籍,还制作刻录了 CD、DVD、VCD 等影视材料。弥勒电视台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每天定时插播介绍“阿细跳月”的影视片段,让人们从电视中就能领略“阿细跳月”的风采。

3.2.1.2 传承人的变迁

“阿细跳月”是产生并流传于阿细民众中的群体艺术,创作者是群体民众,传承者也是全体民众。它历经数百年不变,完全得力于阿细民众对它的热爱和珍视。一直以来,阿细青年是传承的中坚力量,是手持“接力棒”的大多数。然而,今天的阿细青年却不再是传承的主要群体,扮演传承角色的多是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

“在稍稍发达的社会,文化分层突出,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时间里在个体文化的特色之上,并由无数个不完整的个体组成。个体的变迁将会导致亚文化的产生或变迁。”

“现在的青年人多向往外边的世界,不屑于整天在家打打跳跳。”可邑村一位老人和年轻人谈起时说。个人本是构成村落的基本元素,也是构建文化的基本要素,个人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向将会牵动着村落文化的发展。青年们行为的变化,导致“阿细跳月”传承的变更。由于传承个体的发展变迁,导致“阿细跳月”传承群体的不断流失。在政府及基层村组织的干预下,采取各种方案促进“阿细跳月”的传承,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加强对中年传承人的塑造。传承人的培养是当今保留正在消失和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喜的是,阿西人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也积极响应,避免后继无人的困境。

由于少有自发进行的“阿细跳月”娱乐活动,年轻人失去了耳濡目染的条件,传承变为以文艺队、文化室的特别教授方式进行。即由特定的某一个或是几个传承人对部分年轻人进行传授,以前的集体传承已然不复存在。对于青年来说,学习舞蹈的方式不再是在社交活动中的自学实践,而是通过文化室的专门教授和训练。现在的学习,接受的是文艺队对传统“阿细跳月”编排后的动作,目的是适应舞台表演。

3.2.2 传承心态的变迁

阿细跳月是阿西人的文化瑰宝,在阿细的传统社会里,阿细人出于本能的热爱,将“阿细跳月”看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上个世纪80、90 年代,社会发生了转型,阿细地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增加,当地一部分汉族以有色眼光来看待“阿细跳月”,致使一部分阿细青年对自己的民族舞蹈失去信心,认为是落后的、粗野的,并有意识地放弃了“阿细跳月”,从而致使阿细跳月的“文化认同”受到挑战。“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亨廷顿)。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本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有了偏向,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加之民俗旅游热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民族原生态文化艺术,“阿细跳月”在此之中受到广泛关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自此,“阿细跳月”这一传统的歌舞又重新引起了阿细青年人学习的兴趣。只不过,这种兴趣不再完全是为了生活本质的需要,更多趋向于生活需求的功利。

现在的“阿细跳月”,除了每年祭祀时的仪式外,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而出现的,参与“阿细跳月”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如可邑村与文化旅游联系的非常紧密,每周都会为大量的游客进行文化表演,包括进寨时的敬酒和歌舞表演,祭祀地方的钻木取火和阿西表演,会餐时的敬酒等歌舞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彝族风格和文化特色,游客不知不觉陶醉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再如凤凰村文艺队经常出外表演,每年都会到民族村表演,县上、镇上的任何活动的开幕以及接待外宾事项,凤凰村的“阿细跳月”队都会参加。平时各村有什么喜事,比如建新房、孩子满月、结婚等,也会有人请文艺队去表演。

正是由于存在一定诱惑,外出打工以及赋闲在家的阿细青年又愿意加入到跳月队。最为主要的是,当演出所得到的费用远远超出在家务农及外出打工的收入时,阿细年轻人的热情自然就高涨起来。在这样心态的驱动下,青年人愿意学、而且希望学好“阿细跳月”。凤凰村文艺队长毕仕福也说:“现在村里人不会经常跳了,我们那个时候,从小跟在父母身边,经常在村里跳月,看着看着就会了,不用别人教。现在不行了,由于跳月不经常搞,所以那些小孩都没多少机会学,平时在家父母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教小孩,所以现在的很多阿细年轻人会是会跳,但跳得不是很好,如今村里有专门的文艺队,小伙子们可以跟着学,但有的小伙子还不愿意学呢。”

3.2.3 阿细跳月自身音乐、舞蹈的变迁

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和舞台表演需要的刺激下,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审美需求,“阿细跳月”自身也发生了改变。从舞蹈动作的整体来看,“阿细跳月”分为音乐和舞蹈两个部分。在乐器方面,从最初的小三弦到现在的大三弦,增加了声音的震撼度和影响力,各村寨可自由发挥,只要旋律相似,节奏是 5 拍子,歌词可自由撰写。这样使得“阿细跳月”更具艺术特色和审美倾向,各村寨可根据村民的审美情趣编写歌词。有的地方为了配合现代舞台演出,尤其是大型舞台演出,还以现代电声乐进行配乐,从而取代了表演者的乐器吹奏,另外就是在歌词调子的组合加工上,更加适应舞台表演。在舞蹈表现方面,各村寨文艺队也可以融合、分解百年流传下来的各“阿细跳月”舞蹈动作,使一支舞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从而在不同的村落社会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样式。为适应舞台表演,在继承传统集体圆圈舞的基础上,改编成为艺术加工的舞台表演形式;将传统舞蹈的动作加快,手部拍掌、弹跳、转身的方式转变,舞蹈动作更加轻快温柔;再者就是以人数取胜,制造欢乐、气势磅礴的气氛,尤其是在现场的表演过程中,邀请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加入,进行现场同乐以及即兴演出,使现场的欢乐氛围达到。

如在凤凰村“阿细跳月”的舞台展演中,女演员们已经将拍手、踢脚、转身等这样的动作表现得轻柔、明快,显示出与传统集体性共舞的差别。这样的改编主要为了迎合现代舞台审美的标准和审美视角,与传统靠力量营造欢乐气氛的表现方式迥然不同。

3.3 传承方式变迁的现代审视

在当代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民众的消费水平和文化需求在日益提高。当现代社会需要将“阿细跳月”传出村外,而大众传媒又把各种时尚元素带到村里时,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大批游客的到来,村民的娱乐方式和内容发生改变,并且形成了新的娱乐习惯,顺应了依靠视听娱乐的当今文化消费的趋势。而为了市场化的需求,取悦于观众和游客,阿细跳月在音乐的配器与选择上、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尽可能向舞台化转移,舞美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满足观众。可以说,走向消费市场,成为文化消费品,充当建构地方文化和经济的文化产品,已经使阿细跳月这一文化品牌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扶持和追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阿细跳月是否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3.3.1 在功利与本能之间如何保持阿细跳月的民族性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阿细跳月的传承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于是,就产生一个问题,当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进行文化传承时,这种文化的延续会不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产生中断?慢慢舞台化的“阿细跳月”在展演过程中,其文化传承的功能会不会弱化?一旦功利丧失,阿西人是否还有继续传承阿细跳月的热情与动力?也许是认识到这一问题,基层的村组织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如在彝族春节的民俗活动中,村民小组及文化队共同组织的文艺汇演,把外出打工、工作而过年回家的人聚拢在一起,为促进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当村民都聚在广场上时,集体意识和共同的民族价值观念必然适情而生。虽然村民站在一起不是“跳月”,但是大家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仍然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舞台化的表演和文化互动体验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彝族民众和村落进行有效整合,凝聚民族情感,激发对阿细跳月的热爱。

3.3.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保持阿细跳月的民族性

不可否认的是,阿细跳月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于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性,彝族文化始终是阿细跳月的“根”与“源”。为了做到与社会、时展的同步性,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大胆的革新,从音乐配器到动作编排,大量引进外来的文化因素,在使其符合表演性的同时,更要注意“矫枉过正”,不能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需要,一味的进行“创新”,传统的内容却是越来越少。如果离开原生态的民间体育文化越远,阿细跳月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土壤供其养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可喜的是,在彝族庄严的祭祀活动中,阿细跳月传统的舞蹈形式又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小三弦清亮、优美的配乐下,动作虽然简单朴实无华,但整个祭祀活动显得庄严而肃穆,似乎在那一刻,所有阿西人的心又被重新贴在一起,所有的华丽浮躁的外表都逐渐的退去,原生态的阿细跳月将今天的阿西人与祖先又紧紧的连在一起,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民族情感和纽带。

4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它自身的传承和延续并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制”,而是处于持续的发展变迁之中。古老的阿细跳月,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冲击,传统的祭祀传承模式、娱乐传承模式、婚恋传承模式、家庭村落传承模式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热潮中,阿细跳月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改变。而为了达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政府加大了对阿细跳月传承工作的推进,使得传承的主体由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而为了舞台表演的需要以及迎合观众和游客的口味,阿细跳月在乐器选择、音乐编排和动作改编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阿细跳月成为目前民族文化旅游热潮中的一颗奇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过多的现代因素、尤其是市场商业因素被植入进来,在商业利益和功利面前,在传统礼仪与现代创新之间,如何保持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如何在传承过程中保证本民族文化的延续性,也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变迁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而保证民族传统礼仪的延续性和严肃性、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化与生活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之间,阿细跳月的文化传承无疑在寻找一条平衡点,以此架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所桥梁,使古老的彝族文化能够得以跨过商业大潮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生,从而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常汗林.“阿细跳月”的传说[J].今日民族,2002,(2).

[2] 姚艳.文化传承的困境――阿细跳月的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1).

篇9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篇1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其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形态中也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及民族情感,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能起到振奋国人的民族精神,同时又能够增强各个民族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1]。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综述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不断积累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在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孕育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民族人民生活的需求,已经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靠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多样化以及体育文化的内涵从而受到社会群众的喜爱。在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迅速提升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竞技比赛、休闲娱乐、观赏等社会文化价值,它还涉及到了市场各经济领域的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形态中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二)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藏的内涵

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产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立性特征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名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本身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在其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会深受到当地的传统习俗、道德以及教育等相关传统文化形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武术、太极、舞狮、舞龙、骑射、赛龙舟、马术、击剑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综合形态,始终与技艺、健身、智力等文化体系有着紧密联系,在经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和传承下,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演绎成属于中华民族的国粹。比如民族传统体育中最为经典的是中华武术。武术让人们在练武的时候,除了健强体魄和掌握好武术动作的特征之外,还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传承下来的道德理性以及和谐统一的精神,成为一种可以与外界自由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体育文化体系。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源于社会生活,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陶冶性情、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都是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中不断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改进和完善,不但将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到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还致使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体育比赛场上正规的比赛项目。

(三)传统体育文化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了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从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其体育项目的种类已经有977种,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文化的体育体系。这种民族体育文化过了五千年还经久不衰,其原因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与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意识等紧密联系,它与各个民族共同生存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传承了民族的,也促进了社会信息交流等文化内涵。即使是在体育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彰显出了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的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能够强身健体,最重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的特殊形态中发扬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以及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不限制人数,也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民族传统体育,在运动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还能够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使人的心情变舒畅。其次,民族传统体育不像现代体育运动那样,运动强度大,而且且趣味性比较强,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不但改善了人们身体器官的功能,在帮着人们增强适应外界的能力以及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体育文化的价值推向了高境界,从而激发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豪感。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立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在人类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弘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保障[3]。此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在经历了沧桑后仍被传承与弘扬,虽然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被发展,但是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其体育文化以及形式仍然被各族人民受用,并在其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以研究创新。相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实践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为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在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被社会认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在现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无论哪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和开发都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前提,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支持下,将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个宝贵的遗产,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俱乐部或者协会,建立以社会大众为主的体育组织和民族传统体育商品市场,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方位体系,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共同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普及大众化的格局。第二,加强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多培养懂民族传统传统体育又会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传统体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可以利用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有效的传播途径宣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种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走进人们的身边,通过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识来激发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扬的热情。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成为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且加强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和思想观念,对发扬体育精神及增强民族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3):133-139.

篇11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 (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篇12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2.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由56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凝聚而成,这些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流行于各民族中,深受当地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活动方式与规则在运动形式上都形成不同风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摔跤、赛马等就表现出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粗犷、善斗;南方苗族的爬坡杆、瑶族和土家族的射弩、京族的龙舟竞渡等传统体育项目就表现出水乡民族的灵性、娴雅、豪迈,这些特征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中。所以说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反映了最深刻、内在以及最本质的民族性。

2.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

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它是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产物,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从产生之日起就在神州大地植根,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以人文本、自然和谐、修身养性的独特文化价值。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闯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仍然能与西方体育在抗争与交融共存,是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其不可比拟之处,与西方体育的激烈对抗性和强烈竞技性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尊礼仪、重人文的表演性有着独特的优势,使得其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的站稳脚跟。

2.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成长记忆中不可缺少和磨灭的文化标签。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凝聚的大家庭,各民族不同的生活背景、社会形态、社会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错落交织,互相影响,使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有977个,其中汉族301个,其它55个少数民族676个。[4]这些体育项目民族特色各不相同,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同。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了现代群众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逐步发展。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不足

3.1根深蒂固的本土情怀,缺乏创新意识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也较低,各民族间相对比较封闭,彼此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使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也在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区别其他民族的历史传统与个性特征,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间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成必然趋势,任何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将染上世界性的色彩。[5]但我国由于受到闭关锁国封闭性和局限性的长时间影响,过分强调民族性,照抄、照搬甚至把一些落后的、愚昧的内容保存下来,缺乏创新意识,容易造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产生脱节,失去文化的发展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如果失去这一灵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会在西方体育文化强烈的冲击下止步不前,最终将会被世界体育文化同化,淹没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浪潮之中。

3.2普及程度低,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主体逐渐流失

目前我国体育体制的现状,仍以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为主要价值判断标准。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由于不能进入奥运会不被受到关注。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主战场——农村、乡镇,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也逐渐成为只剩下老人与儿童的“空壳”,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流失了其实践主体,无人开展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活动。[6]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断层,民族传统体育世代相传的传承模式中断,我国很多民族特色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和自行消失。如果朝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可能会在其他体育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被取代和淹灭。

3.3“金牌意识”主导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边缘化

体育全球化时代到来,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深受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冲击,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成为人们眼中对体育的主要价值判断标准,“金牌意识”由此深入人心,因此非常重视奥运体育项目的发展,而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7]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性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缺乏整体性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态式的挖掘缺乏文化内涵,内容琐碎,过于注重民族细节,现代人对其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感到陌生并逐渐疏远,造成生存基础薄弱。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不到重视与开发,并加速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在不被重视的社会环境中被消耗,其文化特殊性在文化趋同的大潮中被淹没,逐渐边缘化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4.1正视体育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协调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发展逐渐多元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要顺从时展的潮流,又要在文化传承中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以及民族性,这个挑战非常严峻。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任何盲目、激进式的融入世界主流体育的努力都无益于我国民族体育真正的自强自立。我们需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全方位、多角度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世界体育文化的精华,挖掘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体育文化,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失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能保持与时俱进。

4.2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无论21世纪的中国体育如何发展,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将成为主流方向,但走向世界不能以自身内在结构体系的肢解、丧失内在精神、丢弃内在文化内涵为代价。[8]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要立足长远发展,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保护好这份文化魅力。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维护与强化其内在生命,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再利用现代体育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充分挖掘、整理群众喜爱且易接受的民族传统体育,使其在运动方式、技术结构等方面既不丧失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体育精神,实现传统与时代融合的创新。

4.3加强与国际体育文化的交流,在创新中求发展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文明的进步取决于提供给某个社会群体的向其邻近群体学习经验的机会,该群体的发现会传播给其他群体,且这种交往越多,学习的机会越大。换言之,人类发展水平不同的关键是易接近的程度,那些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是最有可能处于领先地位的。”[9]在体育全球化的现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以自身优良的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通过与不同体育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造,在吸收——扬弃——再吸收——再扬弃之中进行新的综合与创造,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的优秀特质挖掘出来,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现代体育,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上一层楼,再创辉煌。

篇13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66-01

中国民族音乐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正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在这期间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并没有迷失自我,如何更进一步认识民族音乐,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戏曲、戏曲艺术精华,同时认真学习,吸收西方音乐艺术经验,是一切有至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共同愿望,悠久的文化渊源,浓重的历史积淀,醇厚的艺术底蕴,独具的色的审美观念,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永远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着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直接作用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审美。

早在《左传》中的“晏子论乐”中就提出“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由此可见,哪怕是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音乐的功能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各种情绪表现等其实也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的,这是极为可贵的。到后来的《春秋繁露》、《白虎通德论》、《毛诗序》、《乐论》、《白氏长庆集》,包括《周子通书》、《梦溪笔谈》、《碧鸡漫志》等著述之中,也都有着许多有关音乐理论、声乐理念和演唱实践的记载。

中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的许多演唱技法之上,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传统戏曲及各种声乐演唱形式在各地区、各时期的流变,古代的声乐演唱技法和理念逐渐以“活态文化”的形式流传了下来。而中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诸多的方面,其实都承袭了传统声乐艺术的演唱技法和特点,更继承着传统声乐艺术中的审美理念。

在专业性和群众性的音乐演唱活动之中,中国的民族声乐经过对传统民族声乐的继承发展以及对于西洋声乐艺术的借鉴和吸收,逐渐开始发生了质的嬗变,从而才能一步步地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到如今,也算是成就了一门既不同于传统而又有别于西洋的声乐演唱方面的艺术。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但同时又借鉴了西洋“美声”的现代声乐艺术,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声乐艺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在当今中国歌坛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建国后的第一个30年(1949-1979)形成,在1979年后的新时期得以充分发展,并逐渐成为“显学”。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声乐,体现出其“民族性”;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又吸取和借鉴了西洋“美声”,显露出其“现代性”。这种“民族性”和“现代性”即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这既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又可视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审美追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