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健身器材

新农村建设健身器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健身器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健身器材

篇1

“你看,我现在身体是变得越来越好了!”谈起这些体育设施给村民带来的好处,71岁的村民唐仁志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唐仁志老人告诉记者,自从村里今年9月份安装上这批健身器材后,他每天都要带上小孙子一起到这儿来舒活舒活身子骨。

“以前只看到城里人茶余饭后有这些东西消遣,现在我们农村人在家门口也能玩上这些健身器材,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哟!”

在爱国村村委会办公楼里,有一间开放的图书室。虽然不大,仅有10多平方米,但书架却排满了四壁,上面摆满了各类图书4000册以上。

图书室中间的一张大桌子旁,坐满了前来看书的村民,一些没有座位的村民,靠在书架旁翻阅。

“现在是农闲时节,村民们都趁空来‘充电’。”该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们不仅可以来图书室看书,还可以将书借回家。

村民陈中兵是图书室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他家养了100多只鸭子,每年养鸭的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这得归功于图书室相关书籍中的“妙招”,使他从中获益匪浅……

篇2

二、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三、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关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实行“封井压田”措施,农民疑虑较多的问题。农民听说今后将实行“封井压田”,限制耕种土地面积。对此,农民主要的顾虑是减少耕种土地,将减少预期收入,影响今后生活。希望政府能慎重考虑此项措施的实施。

五是关于村“以井定田”的新思路、新做法。2012年底,村在通盘考虑、周密讨论、经村民一致同意后,在全村实行了“以井定田”的新举措。此项举措集多项优点于一身,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同和认可,建议在其他村推广。

六是关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相关问题的建议。一是随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但相关农资(例如水电、肥料等)价格却上升,这与政府所提倡的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的目标相背离。二是今年年初农作物种子(例如葵花籽)紧缺,市场上有销售假冒种子的现象,给农民带来了较大损失,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打假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三是村上很多农户都在为明年该种什么而发愁、担忧,建议政府部门提供一些来年的种植信息,让农户进行参考。

七是关于为农民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的建议。村目前有两个广场,分布在村东、西两头,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广场上未能配备篮球架等相应的体育健身器材,希望政府能为农民配备基本的体育健身器材,以满足农民健身的需要。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孤山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孤山村一度贫穷、落后。自2009年王俊任村书记以来,孤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共计修水泥路面积10公里,修建两座长16米的村内桥梁。今年修建了新村部,村部为两层办公楼,10月份将竣工。村部共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标准公厕30平方米,还有院内附属物等。2012年要建种植业基地一处、养殖基地一处及水泥制品厂,生产水泥护栏。

篇4

我县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几块:

1、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143个:其中2006年实施了1个,2007年实施了4个,2008年实施了17个,2009-2010年实施了21个,2011年实施了10个;2012年实施了29个;今年正在实施的工程点达61个。

2、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3个:其中2012年实施了2个,今年正在实施1个。

3、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批:即镇健身路径工程;

4、在新农村建设点、“三送”点实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体育健身工程。

实施的143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5批的健身路径工程中已拨付场地建设补助资金达94.5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突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我县成立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委、县体育局、县财政局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并设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体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日常事务。

(二)找准切入点,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兼顾,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

我县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新农村建设点在挂点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真做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坚持节约优先、规划优先、环保优先,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废弃水塘、闲置房屋,或填平,或翻修,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地脏水臭问题,又建成了体育健身设施,美化了村容村貌,使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二是把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培育新农民、创建新村镇、塑造新风貌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不仅促进了城乡体育、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增强了农民身体素质和生产经营、就业创业能力,而且带动了村镇的整体规划,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发展的软实力

(三)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与广大农民朋友利益密切相关,涉及土地、劳力和资金。在实施过程中,着力加强了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板、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宣传片,印制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的意义、作用。通过宣传,农民群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全面铺开后,立即受到各乡村的热烈响应,出现了争着要求实施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用典型说话,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到已建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村学习考察、比赛交流,让大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有方向、干有目标。

(四)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我们在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上着力把握好以下关键点:

第一、在选址工作中,强调农民自主申报、乡镇政府推荐和严格考察。

第二、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求各村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各乡镇政府要监督到位。

第三、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农民群众用好体育健身器材,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作用。七年来,我县累计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357名,做到了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涉及面广,单个项目资金数额较小,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好。

一是经费不足。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定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个村0.7万元的场地建设费已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大多数行政村无资金积累和收入来源,造成建设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二是进度不均衡。个别乡镇对项目建设只做一般性安排,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致使项目建设滞后;

三是部分行政村难以落实建设场地,造成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甚至擅自更换工程点;

四是个别行政村器材管理不善,导致器材受损现象。

篇5

我们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一是镇村重点抓。年初,我们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我们根据xx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即“明确七个重点,促进五个提高,实现五大目标”。认真做好试点村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二是工作队指导抓。镇里成立了xx支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下乡工作队队员与原单位彻底脱钩,坚持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督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三是文明单位结对抓。按照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县里安排的文明单位与国省道沿线村进行结对,重点扶持沿线村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各文明单位认真开展调研,帮助结对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新农村总体规划,组织开展了“四进农村”活动,即科技培训进农村、政策法律进农村、文明新风进农村、致富项目进农村;切实做到“五联”,即思想教育联做,环境卫生联搞,文明新风联抓,公益事业联办,产业项目联谋,真正使结对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新的变化。xx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xx社区和xx村,与xx社区“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县直包扶单位是农机中心和农开办、镇直文明单位是地税所,与xx村“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包扶单位是xx卫生院。以上共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实际,结合包扶村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包扶工作。在xxx群众健身新活动广场的建设中,xx地税所出资XX元帮助社区购买健身器材,县文体局又协助解决了一套蓝球架子和两套乒乓球案子,xx卫生院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组织医院各科室骨干到包扶村xxx村利用集日开展义诊活动两次,义诊群众256人,诊断出患病群众17人,这些文明单位的共建活动,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帮助被包扶村解决了一定的实际困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体现了文明共建。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持把握“四项”原则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推进工作中我们把握“四项”原则:一是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真正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我们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商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如xx村形成了以烟叶种植,xx村以蛋鸡养殖,xx、xx、xx村以大田制种,xx、xx、xx、xx村以露地蔬菜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四是多元投资,齐抓共建的原则。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并给予重点倾斜的办法,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今年镇财政出资25万元,村出资5万元扶持烟叶、奶牛、冷棚建设,镇出资70万元,村出资60万元用于各村村级公路建设,开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村的镇区外围环路,达到了国家三级砂路标准。同时,我们积极协调县级帮扶单位出资3万元支持联系村的农村建设,我们还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以劳代资开展新农村建设,折合资金40万元。(1) 乡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查看更多>>

三、基础先行、务求实效,突出抓好“四基”建设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抓了“五基”建设。即: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改善,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把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下大力量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加快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xx镇城郊结合的优势和传统基础,大力发展以蔬菜、烟叶、瓜果、制种为主的设施农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步伐。XX年年发展露地蔬菜26000亩,新增日光温室202亩,冷棚200亩,发展食用菌107万单位,发展烤烟2300亩,晒烟1600亩。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在巴林村新建投资500万元,占地302亩的四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并建立xx蔬菜有限公司。目前该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准备育苗进行生产。该项目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材料,利用秸秆收回和粪便产生沼气,建成冷暖搭配的新模式。该项目以种植瓜菜为主,以育苗和实验新品种为辅,通过与辽宁省农科院、辽宁农业大学合作,做为研发新品种的实验基地。我镇将该项目和自治区千亩烟叶示范基地作为我镇两个重点建设的“科技致富基地”,引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带动xx县的设施农业向集约化、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二是全镇烟叶生产实现了稳产增收。今年烟叶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收购烟叶90万斤,烟农收入334万元,实现税收66万元;三是畜牧业发展强劲,全镇奶牛存栏2508头,蛋鸡存栏36万只,生猪养殖达到14500头。创建了xx奶牛,xx养猪,xxx蛋鸡,xxx烟叶、蔬菜,xxx烟叶等五个专业协会,形成了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大户,大户带群众的良好格局。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建设xx次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xx镇公路网络建设为重点,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引资渠道,努力构建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西移北扩,东提南展”的思路,加快xx城区开发建设和公路网络建设,XX年基础建设投资达到1亿元。一是以开通完善城区环路为重点,拉大城市框架,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改造拓宽长青路北段,开通双赢街,实现建设路与南环路对接,向南延伸大宁路,已经初步建成城市环路体系。二是加强铁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长青路、花园街、金融街西段、友谊路南段等装铺工程,完成了天旺街、金融街、友谊路人行道装铺等附属工程建设。推动金三角市场周边开发,引导城市重心向西转移;三是加快铁东区改造步伐。实施双拥街装铺工程,依法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抓好xx城区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四是开发建设规模化经济适用住宅小区1处,完成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五是抓好影响群众出行的小街小巷治理,建设中蒙医院金都广场,站前广场,实施金三角等城区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六是完成了长青路以西,哈河大街以南,化肥厂旱河以东、xxx1000亩的征地任务,完成了xxx社区就业局、运管所等单位建设用地的征地任务。七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章建筑,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以实施村级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目标任务

根据镇党委会讨论决定,2014年12月底前全镇16个村委会,1个社区,1个居委会都必须建成集群众文化活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宣教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和体育健身的需求。

三、建设规模

各村(居、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因村制宜,最少不低于500㎡。

篇7

1.1农村经济状况

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较,无论是人均纯收入还是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都有很大的差距。

1.2农村体育人口

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在1996年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者仅占28.97%。且随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活动者比例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约占全国

80%农业人口体育活动者比例变化所引起的。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少、比例低是农民体育的基本状况。

1.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目前农村体育的发展十分落后,场地设施缺乏是制约农民参

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镇)村,而中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江西省,据统计,75.90%的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的居住地附近(特别是山区)根本没有锻炼场

所;60.54%的农民家庭没有健身器材。

1.4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由此可见,农民对开展体育活动热情不高,并且体育活动项目单一,有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由于受季节因素的制约又不能经常开展,所以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极为缺乏。

2.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

2.1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体育的认识也在提高。但由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不足和利用率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

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总体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2.2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原则

2.2.1因地制宜原则

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要依据本地的地

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进行规划。

2.2.2切实可行原则

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要遵循切实可行原则,既要考虑到农村

人口规模,又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2.3长效原则

实施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长效原则,是解决农村体育资源短

缺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矛盾的关键所在。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长效原则,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

规划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不能只着眼于当前的需

要,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着眼于长远发展。

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农民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既是一个传统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新领域。笔者认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资金来源

3.2人力、物力的调动

3.3建设过程的监控

4.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利用

4.1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

努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法制上给予保障;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让体育管理人员有自主的管理权利;要尽快建立“群众体育健身的监督、评估体系”。

4.2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

发展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缓解场地短缺现象;挖掘学校所具有的健身设施,将其转变为群众公共所有,增加其使用率,这也是改变当前健身场所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

5.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5.1提高农民群众对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5.2农村体育活动要根据地域和时令特征开展

篇8

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五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子安路开工建设以来,乡政府先后三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科学发展示范户、人大代表等赴本省旬邑、黄陵等县区进行参观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宣传县上的优惠政策及建设标准办法,广大群众都能知晓、理解、支持新农村建设,统一了全乡上下的认识,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力;二是规划到位。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奠基、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对全乡11个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责任到位。乡党委确定了11名领导各包建一个村,各村都有驻村干部,乡上主要领导分抓两个重点村并划片包干,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有效地将责任落到实处;四是督查到位。坚持日报到,每天通报进度,及时督查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五是保障措施到位。中心社区成立了专门的材料供应检查组、后勤服务组、环境保障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有力保障,在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同时,还统筹抓了以草畜业为主的产业建设和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口粮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在全乡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保证新农村建设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各村结合村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路障、清废旧房屋,改水、改路、改电,改厨、改厕、改房)为主题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全力实施“双创”工作。

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近几年来,寺湾乡全力打造和谐农村文化,彰显农村新生活。寺湾中心社区从2008年开始多方协调资金先后投入60多万元,修建群众文体休闲广场9个,高标准乡文化站一所,占地面积达220平方米,现藏书1800多册。在寺湾村组织了一只40多人的老年健身队伍,丰富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

狠抓“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创建工程。一是绿化工程。投资2000万元,配合县林业局抓好沿线10个村的阳背面山体绿化工程,并全部栽植侧柏、油松等常青树,投资500万元配合县林业局完成了子安路沿线全长21公里道路绿化。对中心学校校园及23处庙宇场所进行了美化绿化。清明前夕开展了“我为寺湾种棵树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在河道沿线种植柳树5600多株。二是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彻底清理子安路沿线的石堆、土堆、粪堆、柴堆,清理公路沿线的墙体和电杆上乱写、乱画、乱张贴非法广告。三是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文明村民学校,开展了各类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组建宣讲队,就当前形势、法律法规、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深入村组进行宣讲,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并组织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普查,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培训和优化产业的相关培训。四是产业发展工程。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中心社区加大农业补助力度,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薄壳核桃园、果园、西瓜、甜小瓜种植户已有可观收入。西红柿等各种蔬菜大棚遍布田野。五是集镇街道建设工程。硬化主次巷道和人行道、铺设行道砖、修下水道、安装路灯,投资10万元配套7个村的广场健身器材、宣传橱窗等基础设施,按照“一街一品”的绿化方案,栽植合欢树80株、垂柳60株。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农村社区的文明程度。六是环卫建设工程。新建垃圾屋5个、摆放垃圾桶80个,新建公共厕所4个,垃圾填埋场10个,雇用保洁员11人,同时还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定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查。

篇9

我们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一是镇村重点抓。年初,我们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我们根据xx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即“明确七个重点,促进五个提高,实现五大目标”。认真做好试点村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二是工作队指导抓。镇里成立了xx支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下乡工作队队员与原单位彻底脱钩,坚持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督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三是文明单位结对抓。按照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县里安排的文明单位与国省道沿线村进行结对,重点扶持沿线村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各文明单位认真开展调研,帮助结对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新农村总体规划,组织开展了“四进农村”活动,即科技培训进农村、政策法律进农村、文明新风进农村、致富项目进农村;切实做到“五联”,即思想教育联做,环境卫生联搞,文明新风联抓,公益事业联办,产业项目联谋,真正使结对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新的变化。xx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xx社区和xx村,与xx社区“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县直包扶单位是农机中心和农开办、镇直文明单位是地税所,与xx村“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包扶单位是xx卫生院。以上共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实际,结合包扶村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包扶工作。在xxx群众健身新活动广场的建设中,xx地税所出资2000元帮助社区购买健身器材,县文体局又协助解决了一套蓝球架子和两套乒乓球案子,xx卫生院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组织医院各科室骨干到包扶村xxx村利用集日开展义诊活动两次,义诊群众256人,诊断出患病群众17人,这些文明单位的共建活动,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帮助被包扶村解决了一定的实际困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体现了文明共建。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持把握“四项”原则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推进工作中我们把握“四项”原则:一是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真正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我们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商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如xx村形成了以烟叶种植,xx村以蛋鸡养殖,xx、xx、xx村以大田制种,xx、xx、xx、xx村以露地蔬菜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四是多元投资,齐抓共建的原则。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并给予重点倾斜的办法,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今年镇财政出资25万元,村出资5万元扶持烟叶、奶牛、冷棚建设,镇出资70万元,村出资60万元用于各村村级公路建设,开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村的镇区环路,达到了国家三级砂路标准。同时,我们积极协调县级帮扶单位出资3万元支持联系村的农村建设,我们还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以劳代资开展新农村建设,折合资金40万元。

三、基础先行、务求实效,突出抓好“四基”建设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抓了“五基”建设。即: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改善,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把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下大力量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加快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xx镇城郊结合的优势和传统基础,大力发展以蔬菜、烟叶、瓜果、制种为主的设施农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步伐。2007年发展露地蔬菜26000亩,新增日光温室202亩,冷棚200亩,发展食用菌107万单位,发展烤烟2300亩,晒烟1600亩。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在巴林村新建投资500万元,占地302亩的四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并建立xx蔬菜有限公司。目前该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准备育苗进行生产。该项目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材料,利用秸秆收回和粪便产生沼气,建成冷暖搭配的新模式。该项目以种植瓜菜为主,以育苗和实验新品种为辅,通过与辽宁省农科院、辽宁农业大学合作,做为研发新品种的实验基地。我镇将该项目和自治区千亩烟叶示范基地作为我镇两个重点建设的“科技致富基地”,引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带动xx县的设施农业向集约化、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二是全镇烟叶生产实现了稳产增收。今年烟叶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收购烟叶90万斤,烟农收入334万元,实现税收66万元;三是畜牧业发展强劲,全镇奶牛存栏2508头,蛋鸡存栏36万只,生猪养殖达到14500头。创建了xx奶牛,xx养猪,xxx蛋鸡,xxx烟叶、蔬菜,xxx烟叶等五个专业协会,形成了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大户,大户带群众的良好格局。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建设xx次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xx镇公路网络建设为重点,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引资渠道,努力构建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西移北扩,东提南展”的思路,加快xx城区开发建设和公路网络建设,07年基础建设投资达到1亿元。一是以开通完善城区环路为重点,拉大城市框架,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改造拓宽长青路北段,开通双赢街,实现建设路与南环路对接,向南延伸大宁路,已经初步建成城市环路体系。二是加强铁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长青路、花园街、金融街西段、友谊路南段等装铺工程,完成了天旺街、金融街、友谊路人行道装铺等附属工程建设。推动金三角市场周边开发,引导城市重心向西转移;三是加快铁东区改造步伐。实施双拥街装铺工程,依法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抓好xx城区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四是开发建设规模化经济适用住宅小区1处,完成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五是抓好影响群众出行的小街小巷治理,建设中蒙医院金都广场,站前广场,实施金三角等城区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六是完成了长青路以西,哈河大街以南,化肥厂旱河以东、xxx1000亩的征地任务,完成了xxx社区就业局、运管所等单位建设用地的征地任务。七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章建筑,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了新型农民。各村创建了农民文化活动室,试点村xx社区在用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资5万余元建设了一处占地近400平方米的群众健身文化活动广场,购置了蓝球架、跑步机、摇臂机等10套健身器材,该广场的建成为社区居民乃至镇区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健身的场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另外xx社区还投资近6000余元,建设了居民图书阅览室和农民夜校,该阅览室有120平方米,图书资料近600册,配有电教设备,今年集中培训农民6次达到530多人。图书阅览室和农民夜校的建立在一定程序上满足了农民需要科学致富知识的需求,为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在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围绕“五清”(清垃圾,清粪堆,清路障,清柴垛,清院落)、“五改”(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圈)、“五建”(建集中供水网,建村路绿化带,建沼气池,建综合活动室,建村民娱乐场所)、“五上”(上无线电广播,上有线电视,上电话,上移动通讯设施,上网络宽带),搞好人畜饮水、公路建设、沼气能源综合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规划的落实。今年共集中开展卫生整治活动4次,重点清理了主街路的五堆,达到了主街路两侧无垃圾、无粪堆、无路障、无柴草垛,院内干净整洁。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电话普及率达到60%以上,手机普及率达到70%左右。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辍学率控制在5‰以内,100%的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了部分中小学的撤并。卫生医疗方面,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工作已全面展开,到12月10日各村完成率平均达到95%,全面完成县里下达的完成指标数。

篇1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调动民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试点确定下来后,一些村民有思想疙瘩。针对这一情况,村里首先召开了村班子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然后又召开了7次群众座谈会,并组织干部群众80多人到榆树市十三号村参观学习,用参观者的切实感受,带动群众思想的转变。通过沟通、协调,群众心顺了、心服了、情愿了,消除了思想疙瘩,消除了“等靠要”的想法,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壮大民业建新村

该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工作,把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这一关键,积极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重点发展了瓜菜、畜牧、劳务三大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在瓜菜产业上,以吉林省绿色食品经销公司为依托,在瓜菜生产合作社的带动下,大做特色文章,全力打造升阳无公害瓜菜品牌,每年向长春沃尔玛超市供应瓜菜1000吨。目前,瓜菜面积达到32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0%,并实现了由普通型蔬菜园区向基地型精品园区的转变。在畜牧产业上,以皓德公司为依托,通过宣传引导、干部带头、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了畜牧业发展。目前,已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3个,生猪年出栏8万头,黄牛存栏1000头,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户已达8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6%。在劳务产业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形成输出一批,成功一批,带动一批的发展路子。每年输出劳动力9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340多万元。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73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瓜菜、畜牧、劳务三大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70%以上。

3.顺从民意建新村

该村本着“立足长远、狠抓改造、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从村屯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不求大,不求洋,不搞大拆大建。村“两委”班子按照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尊重农民意愿的思路,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近期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为主;中期以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经济为主;远期以富村裕民、建文明新村为主。截至目前,修建水泥路30公里,改造农户围墙4936米,整修树台5668米,绿化植树3000棵、栽花3万株,创办了以“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风貌)为内容的文化长廊4000米,修建排水明沟4800米、镇区下水1200米,安装路灯88盏,建新村牌楼门3座,建沼气池200个,改厕1086户。

篇11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明确落实帮建工作的新思路

年初以来,局党委高度重视平阳河村新农村帮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将一批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帮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帮建工作,找准帮建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并积极的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理顺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关系,形成帮建合力,确保各项帮建工作落到实处,为推动平阳河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的新农村

一是着眼长远发展,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新农村帮建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为了使帮建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我们结合平阳河村的实际,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房屋整齐新颖、街道路面平坦硬化、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整体布局合理为目标,帮助平阳河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用于指导、服务今后一段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使村屯建设有目标、有方向。二是倡导文明新风,建设干净整洁家园。以注重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为根本,有针对性地组织村民进行素质教育培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彻底改变以往垃圾乱堆乱放、牲畜散养乱放等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树立良好、健康向上的新风尚,切实营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整洁舒适、生产生活健康文明的新型农村。三是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平阳河村地处偏远,交通、信息闭塞,村民平时除了看电视,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我们协助平阳河村建设一处综合性文化娱乐活动广场,设立活动健身器材和文化体育设施,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广大农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

三、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强力建设彰显特色的新环境

在新农村帮建工作中,我们切实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力度,先后投入帮建资金20余万元,用于平阳河村道路、住房、饮水等设施建设。在农村康居建设方面,为改变村民新建砖房积极性不高这一现状,在县政府每栋补助5000元建房资金的基础上,我们为平阳河新建砖房每户村民再补助3000元,鼓励村民建新房、住新居,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建房积极性,目前,全村已先后建砖房25栋,累计建筑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使平阳河村的砖瓦化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了50%,村屯旧貌换新颜。在村内道路硬化方面,为有效解决农民出门难、行路难的问题,我们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动员广大村民投工投劳,对村中6条巷道进行升级改造,完成道路硬化面积3680平方米,道路改造率达到100%。在村内环境整治方面,免费为平阳河村提供绿化、美化树苗,完成村周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村中美化绿篱800延长米;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20余盏;巷道内增设垃圾箱15个,并在大小街道设立街牌;无偿提供新建住房所需木材40立方米,更新街道两侧板杖子2000多延长米。在农村教育事业方面,积极帮助改善就学环境,主动为平阳河小学购买了电脑、桌椅、书包等学生用品,对校舍进行改造和维修,教育设施、设备明显改善,教学条件有了根本转变。此外,我们对病残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进行重点救助,妥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篇12

根据上级妇联“巾帼示范村”创建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洪江区成立了“巾帼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坚持区妇联指导,乡、村负责,妇代会具体实施。明确了目标任务,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把“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妇女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完善组织机构,下设创建小组,以争做“新女性、建设新农村”为创建活动主题,将“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采取优中选优的方式,把“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动员组织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来推进各项工作。

二、注重实效,整体推进促发展

第一因地制宜壮大新产业。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顺应时代要求,树立创业理想,拓宽致富渠道,走科技型、集约型、特色型发展之路。横岩乡鸬鹚村以种植楠竹为主,且居家留守妇女为主,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村妇代会在区妇联的指导和乡党委的带领下引导当地妇女开展楠竹种植、加工,并引进志锋竹业(恒盾竹业有限公司),进行专业楠竹加工工艺,广销省内外。今年3月,横岩乡党委又组织鸬鹚村部分种养殖能手,赴新晃县实地考察,参观了肉牛养殖基地。希望她们能将技术带回家,利用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发展养殖产业的这条致富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二实施“岗村共建”活动,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为创新工作,实现城乡联动,2007年以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岗村牵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妇幼保健院与获怀化市“巾帼文明岗”的区地税局与三个巾帼示范村进行结对,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在共建活动中,通过送法律送科技下乡、赠书活动、文艺联欢、医疗服务等方式,搭建农村与文明岗之间的桥梁。

第三注重班子建设,开展村民自治管理。如铁溪村村委班子成员中,女性占60%,是洪江区为数不多的拥有女性支部书记的村庄之一。在她的带领下班子团结和谐,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村务公开每季度一次,接受群众监督。通过鼓励和引导妇女参与村务公开、村务管理,从而发挥好村民自治管理的作用。同时积极发现和推荐优秀女性人才,做好妇女发展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坚持党建带妇建工作。

篇13

大兴龙村位于新市镇南部1公里,距耒阳市区22公里,耕地面积:2425亩,旱土:750亩,林地面积2200亩。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5户,人口2684人,党员91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700余人。主要产业为种植水稻、油菜、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养殖生猪、鸡、鸭等家禽。通过初步摸底调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积极性很大。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

(一)工作队进驻伊始首先在2016年的基础上完善修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排出了《2017年大兴龙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表》;工作队建立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安排表等,并一一按要求都已上墙,以利于更好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电力设施提质改造。耒阳国网电力公司在2016年现场勘查的基础上,今年2月份已经动工陆续更换老化的3台变压器和线路,计划12月底之前完成大兴龙村的农网改造升级。 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左右。

(三)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落实情况。工作队积极主动与后盾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后盾单位资金支持。目前市发改局落实10万元、安监站已经开票5万元准备入账、政府办已经同意扶持资金3万待开票入账。

(四)“穿衣戴帽”改造。工作队6月份配合新村办和财政局对2016年未验收的工程进行了扫尾验收,4月并就美化村庄达到整体效果工作队对还没有进行“穿衣戴帽”改造的房屋进行前期房屋整治规划摸底,提前做好了危房的前期改造工作,为下半年“穿衣戴帽”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今日,共拆除危房、残房二十多间,新建民房10余间,展现了村民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风貌的决心。

(五)村容村貌整治

1.休闲健身广场建设。今年2月份在市文广新局的资助下,在1、2组大岭湾正厅房旁成功安装好了一批体育健身器材,修建好了健身广场,为帮助农民朋友健身锻炼,增强体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美化村组的路灯安装。工作队与村委会商议在2016年的基础上以1、2组大岭湾为中心往两边辐射,拓宽村组亮化的面积,此工作已经申请报告市城镇办,计划新增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12月底之前全部安装调试完成。

3.大岭湾村中央广场硬化。截止6月中旬,完成了坪地硬化2100平方。

4.利用植树造林好时机,2月份完成了村庄120亩绿化工作。

5.融村级办公与电商中心的活动场所,投资75万元,目前已经建造2层,预计不久可竣工,今年底之前村部可以搬进办公。

6.完成村内通组公路硬化1公里。修建原高桥7组现大兴龙9组乡村公路近1公里,6月份已经与交通旅游局报告,计划年内修通,投资30万元左右。

7.欧阳海灌区大兴龙段主干渠道硬化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完成,渠道总长将近2公里。

(六)村规民约已经协助村委会制定好,目前已经上墙公示并发放到村民手中,让群众知晓新农村建设,从心底上支持,行动上拥护配合好新农村建设的实施。

(七)环境卫生整治。继续全面整治路面乱堆乱放、乱建、乱倒行为,落实门前“三包”,4月份添置了垃圾箱10个。

(八)农村产业发展

1.种植业。今年2月份新增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种植双季稻、油菜和西瓜。通过一流转五服务,将土地转包给水稻种植大户曹利古的“绿联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规模化经营,农民在赚取承包费同时优先本地用工,达到双赢目的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2.协助引进新市中科园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渠塘村种植数千亩玫瑰花,玫瑰园将依托新市镇域内旅游资源,深加工玫瑰花茶、精油产品和规划建设农家乐,计划打造成一个集经济作物、玫瑰观赏基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玫瑰主题公园。

3.畜牧养殖业。走访养牛专业户,帮助他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4.计划还耕退湿100多亩,预投入240万元,4月施工,12月底完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