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课程改革定位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桥梁课程,涵盖医院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操作技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护士职业岗位任务分六大块:健康评估、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执行医嘱、护理操作。高职层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传统的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主,重点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有悖于高职培养目标。护士职业技能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更要求高职护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充足的知识积累也以熟练的技能作为外显形式,改革应以“熟练技能+必须知识”为目标,技能训练、能力本位教学应是《内科护理》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二、 课程改革设计理念和思路
1、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在《内科护理》课程设计上,应围绕当前的行业标准和护理执业需求进行。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并据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满足学生岗位能力的需要,获得护士职业资格,及学生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作为教学理念。
2、设计思路
通过行业调研、护理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和护理专家的座谈及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提到的责任护士的职责,确定内科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流程,并据此总结和提炼出内科护士的职业能力。再把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改革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具备对危重患者做出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实施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常用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等。
2.知识目标 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护理配合的治疗要点、应知与内科护理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等。
3.素质目标 树立“生命至上”职业意识,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具有关心、爱护、尊重护理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具有热爱护理专业、乐于奉献、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呼吸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泌尿内科护理、血液内科护理、内分泌内科护理、风湿内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任务,将学习活动融入在工作过程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内科护理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教学方法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实施。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进行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按照问题思路构建基本知识。
2.PBL教学法 将学生置于临床个案中,学生对个案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寻找资料,分析假说,最后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了解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3.案例教学法 ①病例准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2份或3份临床病历资料,并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有利于病例讨论、深化所学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病例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综合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全心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体现疾病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②课堂实施: 在每一个模块讲授结束以后,引入病例讨论,总结该模块所学的内容,把所学的东西前后串联起来。首先,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该病例的初步医疗诊断,并根据病例资料分析其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诊断,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然后,每组推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成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补充遗漏之处,分析错误原因,使所学的知识完整确切。
4.“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法 将教学场所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基本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大教学情景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学生能够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内从多种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求解。
六、考核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98-01
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的治疗逐步得到重视。高血压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较复杂,严重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为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我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其中男患者72例,女患者50例,年龄60-78例,平均年龄60.5±10.5岁,所有患者的经过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为实验安全本文选取病例均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0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程度、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10天的内科治疗及临床护理;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老年患者多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但对于出血量较少的的患者,临床上较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出血量多少为少量出血尚未明确一般按多田氏公式进行计算, 单个血肿体积或出血量在 30ml以内为少量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急性发病、病情发展较快,如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救治,会导致死亡的发生。所以,我院为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活力措施,具体如下:
3.1 环境护理: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常用药应在抢救室内按照次序,摆放好,对抢救药物进行每天检查,替换掉已经过期的药物,及时补充使用缺少的药物。抢救床要设有安全装置,并设有专人看护,防止患者躁动跌落床下。
3.2 急救护理: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首先建立全面急救体系,所进行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有专业的医疗技术,及对工作高度的积极负责的态度。应先辅助主治医生进行早期的诊断,采用监护仪,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监护及观察,对重要的体征及发生异常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的告知主治医生。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的同时,应快速给予患者吸氧及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以便抢救药物的使用。
3.3 药物使用:在执行医生医嘱时应,反复的查对药物,要对药物的药理药性熟知,对抢救药物应快速注射应动作迅速准确的推注,对要求缓慢注射的药物应按照标准进行注射。
3.4 护理措施: 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及静脉通道的通畅,在进行治疗机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头偏向右侧,以便预防患者发生呕吐时导致误吸,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功能。如发生误吸情况应及时的进行处理,较常采用气管切开的方法,同时采用吸痰器将误吸呕吐物或是痰液吸除干净。在发生患者出现高热时,应及时的给予降温处理。脑出血患者的头部应敷冰袋或是冰水袋,以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降低和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3.5 书写医疗文献:对抢救记录单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应详细、准确的记录集书写。以便于对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样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文献对我们解决纠纷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纠纷的解决也是有利的证据。
本文中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华.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68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38-02
内科急性腹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性急病症,由于其致病因素繁杂,若不采取及时诊断及护理,将会给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在诊断及治疗期给予患者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是提高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腹痛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对73例应用临床护理的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内科行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73例,本组患者男女比例47:36,年龄20-65岁,(32.58±1.94)岁,疼痛持续时间3-10min,平均(5.21±2.10)min;病症分型:急性胃炎35例占47.95%,急性肠炎24例占32.88%,急性心肌梗死14例占19.17%;腹痛情况:上腹痛37例占50.68%,中腹痛25例占34.24%,下腹痛11例占15.07%;其中伴有转移性右下腹痛12例占16.44%,伴放射性痛15例占20.55%,伴休克5例占6.85%。
1.2 方法:
本组73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均行临床护理:①首先观察患者体征、病情的临床表现,在了解每位患者腹痛基本情况下,责任护士应迅速给予患者恰当的针对性护理措施。②护士在患者治疗期实时监测患者体征、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微弱等),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予以恰当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患者治疗期生命的安全性,预防病情恶化。③待患者急性腹痛稳定后,耐心对其讲解专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及预防疼痛发生的知识,并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④护士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下,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排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疗有效率。
1.3 观察指标:
护理有效性指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并观察本组患者临症改善用时及复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有效性指标改善情况: 本组患者护理后HAMA、FPS-R评均分值均比护理前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2.2 本组患者临症改善用时及复况: 本组患者经合理对症护理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用时为(2.15±0.24)d,疼痛持续复发在再就诊3(4.11%)例,再次就诊后3例患者腹痛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均未发生二次复诊事件。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73例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后的HAMA、FPS-R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差异显著,说明临床护理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减轻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排解患者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应激反应。由于内科急性腹痛具有位置不固定,疼痛程度不稳定,轻重急缓不一等特点,因此临床诊断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同时诊断的不明确性容易加重患者心理负担。而合理的临床护理在患者就诊时在简明扼要的询问患者腹痛基本情况(疼痛位置、性质、伴随症状、持续时间、既往相关史等)的基础上,给予恰当快速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稳定患者病情,例如对部分严重腹痛呼吸困难患者,应立即送入抢救室,采用人工机械通气,从而恢复患者生命体征,为主治医师提供充分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时间,从而提高诊断正确率。另外本研究结果与蒋春舫等人实验结果类似,进而验证临床有效性[3]。
同时本研究结果现实,本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后,于(2.15±0.24)d内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提示快速有效的临床护理是大幅度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及因长久持续性疼痛造成的脏器功能损坏的严重事件。本研究中疼痛持续复发在再就诊率4.11%(3/73),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口述疾病的正确性及诊治是否恰当有关,虽后经复诊后均有效改善,但在具体护理措施实施过程,应快速、简要的询问患者情况,严格根据患者腹痛实际情况予合理的诊治,最大限度的为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提供良好的诊治及护理方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规范有效的临床护理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影响,可快速稳定患者病情,有效提高临床明确诊断率及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恶心与呕吐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病症,它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医学上来说是一种保护反应,但是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休克等,就变成了一种伤害身体的病症。恶心与呕吐的症状和原因非常复杂,要想做好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工作就要搞清楚恶心与呕吐的症状和原因,对症下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工作。
1 恶心与呕吐的症状及原因
1.1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恶心与呕吐的症状主要有3种:①急性的恶心与呕吐,这是一种病情比较紧急的症状,患者恶心呕吐的时候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病情的原因比较清楚,容易医生诊断;②慢性的恶心与呕吐,这是一种病情来势比较慢的症状,患者会时不时的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这种慢性的恶心呕吐病情比较复杂,不宜诊断;③并发行的恶心与呕吐,这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恶心与呕吐症状,是一种并发性的疾病,常见的引起并发性恶心与呕吐症状的的原因主要有:阑尾炎,肠胃炎和肝功能受损引起患者急性或者慢性的恶心与呕吐;胃食管反流病等引起患者胃部反酸水,厌食,进而引发恶心与呕吐的症状;食物中毒,空气污染,刺激性气味等引发患者出现的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1.2恶心与呕吐的原因 恶心与呕吐是一种很复杂的发射活动,人体通过恶心呕吐排除胃部不适食物而起到对自己身体的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剧烈的恶心与呕吐是对身体有害的,应及时治疗,恶心与呕吐的的原因要根据恶心呕吐的实际状况而定,原因很复杂,除了直接的恶心与呕吐之外,还有很多人的恶心呕吐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能够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疾病性原因,咽炎、扁桃体炎、胃炎、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道炎性疾病常常会引起恶心与呕吐,另外脑部受伤、颅内压增高、头痛、偏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都容易使人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另一种原因是非疾病性的,例如吃了变质的食物或含有一定农药的食物后,都会首先反应为恶心呕吐,还有妊娠反应、晕车、空气流通不好造成的闷热、刷牙、吸入冷空气、食入不良气味的食物以及过饱、过饿等,这些都会令人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
2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
2.1观察患者病情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之后,护理人员应该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状况,主要记录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应该记录下来患者有没有接着恶心呕吐,记录恶心呕吐的次数;②护理人员应该记录下来患者呕吐物的颜色,气味,量的多少等等。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记录判断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持续的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患者胃液的大量流失,造成患者新陈代谢中毒,患者呼吸出现急促或缓慢的不稳定状态,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报告患者的病情,预防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如果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心跳过快等症状,说明患者的血容量不足,护理人员应该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体重,尿比密等,上报给主治医生,及时为患者治疗。
2.2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
患者出现呕吐之后,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采取药物护理,一般呕吐可给予镇静药,止吐药治疗,如安定,胃复安,阿托品,吗丁啉等,谨遵医嘱严格按照药物使用程序对患者用药,根据患者恶心与呕吐的严重程度执行护理任务,药物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比较厉害,就不能用口服的药物来护理,因为患者呕吐严重,接着用口服药的话,患者会把药物也呕吐出来,更加剧患者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此时应该采取给患者静脉输液的方式,给患者补充含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患者的体能;②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比较轻微的话,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护理,因为口服药物比较方便,又可以减少患者的痛楚,另外在进行口服药物护理时,要注意将药物分成小部分给患者服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加剧恶心呕吐的痛苦;③如果口服药物达不到止吐效果或者效果不理想,护理人员应该把口服和静脉输液结合起来,保持患者身体机能的平衡。
2.3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患者在大量的恶心呕吐之后,胃里已经没有食物的存积,患者体能被消耗殆尽,出了药物作用的护理之外,还应该注意患者的饮食护理,此时的饮食护理跟其他的非呕吐患者的护理情况不一样,因为要考虑到患者对食物的接受力,此时的护理应该注意给患者清淡的没有明显气味的食物,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另外这些食物还应该含有丰富的补充人的体能的成分,为患者补充体能,还要注意饮食的平衡,为患者制定合理均衡的饮食。
2.4对患者进行恶心呕吐处理 患者恶心呕吐的时候,会有产生大量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呕吐物倾倒而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清洁呕吐物,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细菌的传播;护理人员还应该时刻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姿势,嘱咐患者及时调整侧卧,坐姿等,并且把头扭向一侧,防止呕吐出现;此外,对于昏迷的患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患者误吸入呕吐物造成身体不适甚至窒息。
2.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恶心呕吐是一种令患者非常难以承受的症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之后,心里会产生极大的波动,容易焦躁,容易生气,异常痛苦,如果不调整好心里状态,患者的病情会更加严重,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疏通患者心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生活有规律,定食定量用餐,远离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有过多的精神压力,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折磨,同疾病抗争;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讲述其他的事情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尽量不去想恶心呕吐带来的不适,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平复患者的心理波动,使患者恢复心里平静。
2.6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患者在大量的恶心呕吐之后,体能被大量的消耗,四肢瘫软无力,如果患者长时间不活动,会引起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身体麻木等症状,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多鼓励患者起床活动或者在床上翻身活动等,防止血液循环出现问题,防止身体发麻症状的出现,还应注意提醒患者动作幅度不要太大或太猛,这样会可能会引起再一次的恶心呕吐,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及时打扫通风,促进新鲜空气的流通,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修养环境。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出现恶心与呕吐的原因,在弄清楚症状及原因之后护理人员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生活及心理上的的全面护理,帮助患者减轻恶心与呕吐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痛苦,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5]。
参考文献:
[1]孙艳玲.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104.
[2]邓建红.消化内科恶心伴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174.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22-02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一般为慢性病,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且由于患者通常免疫功能不佳,行动不便,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本文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就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其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60~75岁,平均(67.65±3.29)岁,所有患者均为呼吸道慢性疾病,诊断明确,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02例,阻塞性肺气肿32例,其他呼吸道慢性疾病16例。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要求入院研究的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半年内无抢救史,神志清醒,有独立完成本研究所涉及调查问卷的能力。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所有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使用根据改良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R)自制的《老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包括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和统计,并与国内常模系相比较,研究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2)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情况
患者在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得分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常见护理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132例(88.00%)患者出现了心理问题,94例(62.67%)患者出现了皮肤护理问题,91例(60.67%)患者出现了饮食护理问题,另有52例(34.67%)患者出现了用药护理问题,29例(19.33%)患者出现了日常护理问题。
3 讨论
3.1 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在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中,研究对象在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护理对策
对于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应有重点的向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和饮食护理方面倾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和低落,常常会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或因一些原因既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感到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回避、敏感的情绪[2]。对此首先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究竟是因为何种问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心理症状的根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另外在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效果极为有限,但开展团体健康教育项目则可以提高患者获得和认可健康知识的能力[3]。在临床实践中,开展包括病房健康教育、兴趣小组讨论、养生知识分享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护理干预项目,可以起到较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此外在心理护理阶段,实行一对一护理责任制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一名护士主管一名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有助于护患沟通的有效建立,对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皮肤护理也是老年住院患者反映的主要护理问题之一,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易感因素的原因,加之一些患者卧床时间长,不愿活动或无法自主活动,压疮的发生率较高[4]。对此在科室内使用了翻身登记卡,要求护士或家属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帮助患者翻身,并对每位患者的翻身次数进行记录。同时在科室内部设置皮肤护理小组,定期检查患者易发压疮处的皮肤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饮食护理方面,邀请对此有经验的营养科医生给患者讲解健康饮食概念,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对每位患者给出建议饮食方案,帮助患者合理饮食。同时在用餐时间集中巡视病房,对食用辛辣食物或油腻食物的患者,及时给予劝阻。除上述护理问题,在对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中,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要[5],要防止跌伤和走失,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后果十分严重。对此除在病区按照辅助行走设施外,还应加强患者出入管理制度,对每一位自己走出病区的患者,都要问清去处,判断患者是否具有独立外出的能力,并及时通知家属,以免走失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那丽秋,王菊贤,吴立静,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7-228.
[2]郑淑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56-57.
[3]廖慧中,贺兼斌,张洁,等.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09-1312.
身体排出废物、保持电解质平衡、过滤葡萄糖、分泌特定激素等功能,都需要依靠肾才能够完成,当肾脏出现炎症或某种因素导致功能不全时,其生活质量无疑会下降。医院肾内科常见类型就有先天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血管炎,这些病症患者在入院期间将可能运用药物、微创、手术等调节肾功能状态,直至达到正常水平范围[1]。然出院阶段的良好状态,并不代表永恒,肾内科患者在出院之后应对自身严格要求,从饮食、作息、用药规范及运动各方面实践保障。传统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全面化”特征不显著,大部分作用力均表现于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可能由于个人护理要点掌握不全、自控能力不佳、家人监督不严等原因,出现病情反复,多次往返肾内科。医院于2018年9月对出院回访单进行应用,针对肾内科患者应掌握知识点及出院后肾内科患者外部监督力量提升,以期健全肾内科管理制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2019年医院肾内科的1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800例。参与患者对本次实验内容均知情,且主观同意参与此次实验。对照组常规方法,仅简单电话回访,仅了解评估内容。观察组除沿用常规肾内科管理内容,新增应用出院回访单设定,作用时效六个月,实践应用两次。纳入标准,年龄为18~70岁患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认知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方法,仅简单电话回访,仅了解评估内容。观察组除沿用常规肾内科管理内容,新增应用出院回访单设定,作用时效六个月,实践应用两次。(1)常规肾内科管理主要组成内容为四部分:复核出院报告单内容、分发出院后使用药物、填写出院记录单、简单出院后电话回访,基本流程合理,但忽略细节。常规模式运用下,护理人员及患者均有可能会出现自我责任心不足、控制能力不佳的状况。护理人员医嘱宣讲不到位或不耐心,患者逃避或不重视出院后护理,传统管理对此类漏洞鞭长莫及,管理作用力不明显[2]。部分患者病情反复甚至日趋严重,病症针对性记录资料亦保存记录不足,如此一来成为肾内科大隐患。(2)医院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设定应用出院回访单的肾内科管理制度。①设定管理小组、设计出院回访单。管理小组人员设定肾内科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责任护士6名,小组内肾内科医师为轮值式,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选择范围为肾内科6名主治医师。管理小组人员选定,即时成立,展开出院回访单设计讨论,针对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血管炎等肾内科常见疾病,回顾性分析院内数据记录及医学界学术文献资料,总结肾内科普通护理知识点、注意点,以及特殊肾内科病症护理知识点注意点。出院回访单包含两类,出院时回访单及出院六个月时回访单。出院时回访单为四大板块:护理要点掌握考核、日常个性生活事项要点、患者个人信息及出院六月回访时间、患者建议,护理要点掌握考核以选择题形式由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出院六个月时回访单为五大板块:护理要点掌握考核、日常个性生活事项要点、患者个人信息及出院六月回访时间、患者建议、不良症状反馈[3],护理要点掌握考核以选择题形式由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②规定实践条件。时间段每日上午8:30~10:30,下午14:30~16:30,回访前轮值责任护士与家属约定再行拜访职能。回访量:每日回访责任人1名,回访患者4~8例,使用医院局域网存储数据,人工智能分析肾内科患者分布区域,以地域区块为依据确定探访患者名单。③回访反馈。每两周管理小组成员据回访资料,讨论患者自觉度,针对回访患者个人特点给予生活建议,督促病理特征再现者复诊,并就出院回访单患者建议,择适用而升级肾内科管理审定,最后总结每一位患者的病例特征及要点,纸质归档,信息化院内局域网上传,作为该患者将来肾内科或其他疾病诊断依据[4]。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统计两组肾内科患者出院六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评价内容包括饮食、作息、用药、运动,分为不及格、一般、优秀等。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肾内科患者出院六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内科患者出院六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出院回访单在肾内科的运用必将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双重监督+未来诊断依据”特性,对于肾内科现阶段管理不足问题无疑是一个极其优秀的解决方案。缓治疗慢恢复,争取打好身体底子,肾脏运行机制特殊,具有筛选功能,饮食生活作息不重视,肾脏区域易出现过劳筛选,效率下降有害物质留存体内,不断循环不断作用,最终形成多重肾脏伤害因素作用力。住院期间护理及出院后护理,应享有同等待遇,一视同仁方可快乐生活,出院回访单将会成为催化剂[5]。设定出院回访单,于肾内科护理人员责任心、专业技能是反馈提升机制,即时可得反响,工作积极性提高,生活充满动力,不再得过且过,于肾内科患者就像是六个月的“高考”准备期,实践、熟悉、惯性化护理要点,形成下意识为自己负责的良好习惯。不管是肾内科还是其他科室,出院回访单均有用武之地,患者个人身体信息、重要个人日常活动习惯、肾内科复诊发生率,可作为基础帮助诊断。综上,出院回访单运用在肾内科管理中,提高医疗人员工作技能责任心,强化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对非肾脏代替治疗术等普通肾病患者,具有显著减少出入医院次数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君玫,王彩虹.ICU医护共同查房的临床效应[J].全科护理,2011,9(2):534.
[2]刘正菊,田雪南.优质护理服务在肾内科开展的实践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6):3083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8-0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消化胰腺自身组织,造成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往往具有发病快、病情轻重不一、病情反复、死亡率高和难以治疗等特点,其中以高死亡率和反复病情最为明显。急性胰腺炎往往是因为患者的酗酒、暴饮暴食、或者严重的胆道疾病而导致的,一般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超过3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月收治的共1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7.4±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在年龄、职业和学历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和内科治疗措施
急救主要急查血、尿淀粉酶,结合临床腹痛症状,快速明确诊断,处理措施包括: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建立有效的循环,及时补液,维持体内水电酸碱质平衡、吸氧、记录24小时出入量、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抑制胰液继续分泌,奥曲肽持续泵入、抑制胃酸分泌、止痛处理、营养支持等,重症胰腺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
1.2.2护理方法
①注意病情观察 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变化可用“快、多、怪”来形容[2],病情变化快,累及脏器多,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困难,因此重症病人立即心电监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程度和性质,准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对判断病情及多脏器衰竭有重要临床意义,注意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对病人进行各种指标的检测,对患者的血压、肝功能和白细胞等保持数据的更新,因为这些病发症通常来势汹汹,发病极快,如果不预先从指标中找出苗头很难进行预防[3]。
②心理护理:胰腺炎病人由于疾病的疼痛,加之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措施造成病人极度痛苦,治疗费用高、病情易反复等,病人心理压力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痛苦等心理,护理人员尊重患者的个性和人格,经常与患者交流,纾解患者的内心紧张感,善于发掘病人的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4],给予心理分析和心理支持。让患者了解自身的治疗状况,能够有效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还需要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要让患者在舒适的心情中接受治疗。同时要与患者家属保持好交流与沟通,让家属密切配合医院的相关治疗,让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③禁食肠胃减压护理:1插管前向病人解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告知病人这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配合插管会减少痛苦,增加插管成功率,使其消除恐惧心理。2插管时动作轻柔,和病人保持沟通状态,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时正确吞咽动作,保证插管顺利。3胃管减压期间保持胃管处于畅通的状态,出现异常随时冲洗胃管,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色及胃管的刻度,做好口腔护理,注意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持固定胃管的胶布美观、有效。指导患者应用放松技术,缓解对保留胃管造成的不适,注意保持舒适,保证休息,口唇干裂可涂唇膏,防止患者因难忍饥饿和口渴偷偷饮水而加重病情。
④用药护理:胰腺炎病人的内科治疗用药非常复杂,药物种类繁多,现在临床新药频出,在使用新药前要了解药物的说明书,注意给药的注意事项,做到不被动执行医嘱,胰腺炎的治疗中奥曲肽、施他宁持续泵入是最常见的,在工作中每次更换药物时要标明时间和工号,重点床边交接,注意观察穿刺部位血管情况,防止药物外渗,防止因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治疗中断。
⑤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将舒适护理应用与护理工作中,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各种操作动作轻柔,保证病人的睡眠,指导患者可取舒适的半卧位,输入的药物,尤其是氯化钾对血管有刺激作用,热敷输液部位,减慢速度,对腹胀、腹痛者注意观察,按摩热敷腹部,嘱其放松,可放一些缓解压力的音乐,分散注意力,严重者予肛管排气,应用止痛药物,还可应用穴位按摩减轻症状。注意做好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胰腺炎的预防保健基本知识。
2 结果
1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急救与护理后,有显著效果的为100例(87%),轻微有效的为12例(10.4%),无效的为3例(2.6%),总体的治疗与护理的有效位112例(97.4%)。
3 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病情危险性大,反复性高。现代医学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大大缓解了病人的手术痛苦,减轻了病人的负担,但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优质细致的护理也是对抗的疾病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保持着自己高度责任心,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应用舒适护理,让患者在愉悦的感觉中接受治疗直至痊愈。同时注意健康教育,使病人知晓胰腺炎的诱因及危害性,注意不暴饮暴食,不酗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防止再次复发。本院所进行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就近取样方便研究的开展与分析。研究总共选取了8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例,占总数的57%,女性患者37例,占总数的43%,患者年龄范围在21―78岁之间,平均54.3±2.4岁。86例患者均出现了呕血、便血和休克等不良反应,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疼痛的症状,送诊时患者的总出血量达到200―1000ml,经诊断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由消化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炎出血和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分别为41例(47.6%)、33例(38.4%)、8例(9.3%)和4例(4.7%)。
2.方法
2.1 内科护理方法
第一,急救护理。将患者调整为平卧位,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并止血输氧,建立的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扩容治疗。通过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依据医生的诊断进行针对性护理,平衡患者的电解质和胃粘膜,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
第二,一般护理。使患者保持在呼吸畅通的体味,定期记录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呕血时将患者头部往一侧偏,防止出现窒息的情况。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稳定患者体温,为防止发生合并症需每日替换引流袋;
第三,药物护理。护理时对患者的用药要特别注意,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药物特性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
第四,饮食护理。为患者的饮食选择提供适当的建议,提醒患者切勿过度用力咀嚼,减少二次出血情况的发生。若患者有出血现象,在患者止血后提醒其多引用温开水,每日饮食应以流质食物为主;
第五,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及时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有紧张或焦虑情绪的患者要耐心鼓励患者,给患者足够的关心,若患者出现过度紧张的情绪可适当采用镇静剂使患者镇定下来,劝导家人多陪伴患者,树立患者对治疗成功的信心。
2.2 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所得的86例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X2检验方法,统计数据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
3.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细心的内科护理,86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其中58例患者被治愈,25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并有好转迹象,3例患者被转为外科手术,总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6.5%,护理期间患者二次出血的概率为0%。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4―8周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在8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护理的患者有57例(66.3%),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9例(22.1%),一般满意的患者有9例(10.4%),不满意的患者1例(1.2%),患者对内科护理的满意度达98.8%。
4.讨论
在工作上面,要说工作有什么标准那么在我这里就是四个字,一丝不苟,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当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一些基本的东西就用说了,我非常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进一步做好护理工作,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已经脱离的学校,我来到xx这里之后我就没有想过放松自己,学校的那一套我一直也都在改变,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这些都是我应该做好的工作,我能够保证在这一块做到足够的优秀,现在的我已经能够做好相关的工作了,我把对自己的要求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从来不敢怠慢了工作。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实习是有两个很大的意义,第一就是接触大量的实操,这是最之际的学习我认为这对我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我知道在工作当中,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是那么容易,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讲就是在学习中进步,日常的工作是一种学习,我自己平时也会钻研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这是叠加的,往后我依然会更加努力用心。
外科实习护士自我鉴定2
转眼间,一个多月的外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思想、***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外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对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应对。通过学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技术,基本了解了内科常见病的护理及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病情观察等。希望在以后学习中能够更完善自己。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较好完成实习计划。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外科
实习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和手术适应症。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外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熟悉掌握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备皮,术前术后护理,熟悉换药,拆线,包扎,各种引流管与胃肠减压的使用与装置,掌握了外科常见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污染敷料的处理。希望在下一个科室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外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术前护理以及护理宣教,了解了心电监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以及静脉输液,给氧,肌肉注射。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妇科
实习内容: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妇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处理。熟练掌握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阴-道冲洗,灌肠。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的基础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产前产后护理等知识,望能继续努力,能争取更大进步。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儿科
实习内容:熟悉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了解其诊疗常规,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儿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护士外科实习自我鉴定 相关内容:
专业实习鉴定
在今年x月末开始,我进入到xx公司实习。实习期间,我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关怀和精心指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上,能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口腔外科实习鉴定
擅长于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能熟练地运用口腔检查工具,对病人进行检查,对龋并牙髓并根尖周并牙龈炎、牙周炎有一定的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并掌握了拔牙、口腔内局部浸润麻醉、根管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
icu实习护士个人鉴定
读了三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寥寥无几,在测控技术与仪器周围缠绕不定,在大二期末学院曾为我们组织了一个星期的见习,但由于当时所学知识涉及本专业知识不多,所看到的东西与本专业根本就很难联系起来,在很多同学心...
外科实习护士自我鉴定3
昏迷是急诊内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危害性疾病,对患者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内科昏迷和传统的昏迷有所不同,它不仅是神经系统所支配的运动和感觉缺失导致的,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昏迷病因[1]。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急性中毒等症状。内科昏迷患者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尽最大努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必须要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措施。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对72例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对72例患者进行护理。其中男39例,女33例,患者的年龄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41.6±5.4)岁,其中中毒昏迷患者25例,心脏病昏迷33例,电击昏迷14例。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通过对其家人或其他陪同者的询问,及时了解患者产生昏迷的原因和实际状况,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控,对患者的肾功能、心肌酶、血糖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检查。此外,还应该及时按照严格的体系对患者进行检查,明确患者的诊断结果。分析患者出现昏迷的主要原因,并给予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当患者进入抢救室之后,立即要为患者进行静脉通道建立,帮助患者正确纠正酸碱紊乱情况,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方面的检测,检查患者的血糖和血常规、心电功能、X线、CT等,观察患者口内是否出现异物,如果出现异物的话,要及时进行清除。此外,若患者的呼吸有困难,则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辅助患者进行呼吸,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另外,对患者脑部进行CT检查,降低患者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如发现患者颅内出血,则必须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心血管导致昏迷的患者,除了要进行药物治疗之外,对严重的患者则必须采取直流电电击恢复患者心率。
当患者苏醒之后,一定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心理上、饮食上等方面的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2结果
经过一系列抢救处理之后,72例患者的抢救成功人数达到67例,占93.05%,死亡人数5例,占6.4%。患者的住院时间在11~26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5.4±2.4)d,显示出良好的急救效果。
3讨论
患者的昏迷主要是指经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不能将机体唤醒,当事人对自身环境也没有准确认知,因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意识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部衰竭等情况,这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也具有多变等情况[2]。因此是急诊内科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救治,则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短时间内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经过调查发现[3],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包括:继发性感染、下丘脑病变、继而出现功能障碍。其中继发性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而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而下丘脑病变则主要体现为患者的功能出现障碍,并引起消化道出血,导致患者出现中枢呼吸衰竭。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诊断,在入院时除了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控之外,还应该注意保护患者呼吸道畅通,保证患者正常的血压和血糖平衡,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病情。当患者苏醒之后,应该询问患者的病史,关心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抽搐、身体浮肿、呼吸异常等情况,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中毒或中毒者气管插管,洗胃和导泻,应用解磷定和阿托品解决有机磷中毒和农药、一氧化碳的中毒,用纳络酮解决酒精中毒。
本次研究中72例患者的抢救成功人数达到67例,占93.05%,死亡人数5例,占6.4%,可见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心脏介入;睡眠障碍
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诊疗方法由以前的影像学等检查及单一药物治疗发展到内科介入诊疗。心血管介入诊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成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最常见诊疗措施之一。但另一方面,介入诊疗手术花费高、有的术后需长期服药治疗,增加了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表现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可导致心血管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1, 2],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失眠是指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3],以难以入睡和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4]。睡眠质量的好坏对确保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对于住院患者,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睡眠。失眠是住院患者的常见问题[5]。本文对2010年0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心血管内科行介入诊疗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为介入诊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0年01月至2010年12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行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38~82岁。冠脉造影加支架植入术80例,冠脉造影术20例,射消融术5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50例。排除标准:入院前睡眠异常者;表达能力异常及有精神疾病史者。
12 诊断标准 ①入睡困难者:从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所需时间超过1 h;②不能入睡者:有轻微声响刺激便会醒来,一夜睡眠中醒来达2次以上:③早醒:早晨觉醒比以往正常时提前2 h以上,醒后即不能入睡;④睡眠时间缩短:虽然有充足的时间,但一夜累计睡眠时间少于5 h[6]。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睡眠自行诊断;影响因素。调查表设计7项影响因素,分别在入院后、术前一日、术后一日发放给患者,由患者选择或填写。
2 结果
21 睡眠障碍的发生 调查患者200例,其中131出现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6550%。
22 失眠类型 见表1。
23 睡眠障碍的原因 见表2。
3 讨论
31 本组患者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约6550%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32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26例,术前一日有49例,术后一日56例出现睡眠障碍,分别占1985%、3740%、4275%。
33 分析原因 有36例(2748%)是心电监护、加压包扎、肢体制动等措施所致;24例(1832%)为担心疗效;有21例(1603%)是害怕手术;14例(1069%)为环境因素;13(992%)例为睡眠过程中护理中断及其他原因所致;12例(916%)为主诉不适症状影响;11例(840%)为担心费用所致。
4 结论
从本组患者分析可以看出,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联合干预。首先,因心电监护、加压包扎、肢体制动等措施所致者,要求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处的敷料及绷带包扎情况,是否包扎过紧。手术后可根据包扎的松紧度适当为人放松绷带,缓解压迫过紧的情况。必要时睡前给予镇静治疗。其次,大多数患者对冠脉造影术、支架植术及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等不了解,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担心操作带来的不适和危险,担心疗效。我们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原理及操作过程,讲述心脏的解剖知识及病情的危害性,让患者对心脏介入诊疗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患者的顾虑[7];解除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证手术前夜充足的睡眠最佳状态接受手术。第三,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新入院患者,由于对病房环境、病友、主管大夫、分管护士的陌生,又加上躯疾病所引起的胸闷、憋气等主诉不适症状均会出现睡眠障碍。这就要求医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及时、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主管大夫、分管护士、同室病友等,同时及时对症合理用药,尽快减轻症状。第四,介入诊治花费较高,患者往往会关注自己的住院费用,担心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这就提示我们应站在患者角度,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使睡眠得到改善。第五,针对由于噪音、医疗护理操作中断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我们应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提下,尽量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中应做到“走路、说话、操作、开关门轻手轻脚”以避免影响患者休息。
总之,如何提高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已成为我们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报道,影响睡眠的绝大部分因素是可以控制的[8]。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睡眠卫生指导多种干预措施与药物辅助治疗相结和可收到独特的效果[9]。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对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联合干预,改善患者睡眠,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菊贤,陈启稚焦虑与惊恐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5):379381.
[2] 李建明,李建英情绪生理和心血管病及其心理治疗临床荟萃, 1996,11(10):433435.
[3] 胡敏,刁惠民,赵威丽,等心内科住院患者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9(1):50.
[4] 程利萍,孟虹,张代玲,等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3):178.
[5] 库宝善,庄鸿娟失眠与睡眠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160.
[6] 薛艳,马敬霞,许乃芹,等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原因与分析.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 31(2):145147.
结果:106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患内科疾病者有63例,占59.4%,患外科疾病者有31例,占29.2%,患妇科疾病者有12例,占11.3%。对患者实施的诊疗措施包括实施对症治疗、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在门诊留观处理、患者来急诊科就诊后迅速联系外科急诊手术进行手术治疗、查明病因后进行会诊等。门诊患者在对症治疗后腹痛症状均缓解,行住院治疗的患者经手术、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全部病愈出院。
结论:腹痛部位、腹痛性质及腹痛程度与患者具体疾病类型有关。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是急诊内科医务人员处理急性腹痛的主要责任。合理的、正确的诊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98-02
急性腹痛主要是指患者腹部突发性疼痛,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腹腔内器官疾病引起的腹痛称为内脏性腹痛,腹痛由内脏神经传导,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并伴有恶心、呕吐及出汗等一系列相关症状;而腹腔外器官疾病引起腹痛称为躯体性腹痛,腹痛由躯体神经传导,常为持续性腹痛,多不伴发恶心、呕吐症状[1]。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往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深入实践,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的诊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2]。本文旨在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院诊治的106例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院诊治的106例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文所涉及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06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56例;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7.9±6.7)岁。患者均存在腹部不同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急性疼痛。
1.2诊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史等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急诊增强CT检查。对疾病类型作初步判断并行对症治疗,按实际需要转科或转院。
2结果
106例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统计详见表1。106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患内科疾病者有63例,占59.4%,患外科疾病者有31例,占29.2%,患妇科疾病者有12例,占11.3%。内科疾病患者中,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23例胆囊炎患者、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10例急性胃炎患者、7例中毒患者住院实施对症治疗后全部好转,均病愈出院。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迅速联系心内科病房住院,1例症状较轻,行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2例转至上级医院就诊。7例中毒患者采用6542治疗后腹痛很快缓解。外科疾病患者中,1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住院实施对症治疗后均病愈出院。9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门诊留观处理,解痉止痛后腹痛症状迅速缓解,安排结石患者在泌尿科门诊随访。6例肠梗阻患者住院通便处理后4例腹痛症状缓解,2例实施外科处理后痊愈。5例肠穿孔患者来急诊科就诊后迅速联系外科急诊手术协助进行手术治疗,后全部病愈出院。妇科疾病患者中,3例宫外孕患者疼痛急剧并伴有内出血病征,迅速联系外科急诊实施手术治疗,后全部病愈出院。2例盆腔炎患者、3例附件炎患者在查明病因后进行妇科会诊,3例转科,2例继续在急诊科行常规抗感染治疗。4例痛经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后腹痛症状减轻。
3讨论
急性腹痛由于具有起病急骤、发病率高、病因多样、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临床上应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诊疗及护理[3]。因为内外各种因素引发的腹痛发病较急,患者通常对突如其来的疼痛缺乏心理准备,因而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此时,急诊内科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为其制定系统的心理护理方案,妥善处理患者急性腹痛,热情对待患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诊断及治疗。若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则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对患者详细的术前指导。术后则应尽早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康复护理。
急诊内科对急性腹痛及时实施诊疗及护理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减少急性腹痛导致的并发症[4]。对患者实施正确的诊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加之全面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有利于及时辨明急性腹痛发病原因,缓解急性腹痛症状,缩短治愈期。本文研究也注意到,腹痛部位往往是患者病变所在。中上腹部疼痛多为胃痛。右上腹疼痛多为肝胆疾患。急性阑尾炎疼痛常位于McBurney点[5]。脐周疼痛多为小肠绞痛。下腹部疼痛多为结肠绞痛。耻骨上部疼痛多为膀胱痛。急性下腹部痛也见于急性盆腔炎症。腹痛的性质与程度也与疾病类型有关[6]。消化性溃疡穿孔导致的腹痛往往突然发生,呈剧烈的刀割样、烧灼样持续性中上腹痛。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也非常剧烈。持续地广泛地剧烈腹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同样与疾病类型有关。急性腹膜炎患者腹痛在静卧时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时加重。胆绞痛则可因脂肪餐而诱发。暴食是急性胃扩张型腹痛的诱因。暴力作用往往是肝、脾破裂造成腹痛的原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与患者饮食不洁有关[7]。
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是急诊科医务人员处理急性腹痛的主要责任。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临床诊治的认识,应对急性腹痛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与患病严重程度进行谨慎的、合理的、系统的评价,确保病情诊断确切,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临床诊治方案。诊疗过程中应辨明高危因素,并予以及时干预。甚至应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诊治,以确保有效预防及改善急性腹痛症状。急诊中处理急性腹痛的特殊性也要求医院加强急诊科医务人员的素质管理,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急诊科医务人员管理制度,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急诊科医务人员开展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急诊科医务人员在掌握基础诊疗方法的同时,应定期开展目的性强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治疗过程中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了解病发原因及危险因素,并耐心解答患者疑虑,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巩固患者痊愈的信心,提高患者治愈率。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腹痛发病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临床诊治方法。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护理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疾病种类而做相应的调整。对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的差异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有针对性的、正确的诊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磊.10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体会[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2,(7):35-36
[2]杨昀.急诊内科急性腹痛300例诊治体会[J].医药前沿,2012,02(18):280-281
[3]唐爱军.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07-108
[4]高颖.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122-123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22-02
腹泻时内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极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会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因而,临床护理中要准确的分析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中作者回顾性的分析了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的内科危重病合并腹泻患者40例,并探讨导致腹泻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先做出以下总结。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临床实习期间护理的40例内科危重病合并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为48岁,内科危重病疾病的构成:呼吸系统疾病10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循环系统疾病16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的2例。
1.2腹泻临床诊断标准 :(1)腹泻: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硬度减少、含水量增加,此时一天内排便量超过正常平均量。场内营养性腹泻:肠内营养两天后出现腹泻、腹胀,经过调解营养液温度和输液速度,降低营养液浓度,减少输液量,并应用止泻药之后得以缓解。 (2)肠道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发热、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稀便或粘液样便,大便常规检查:镜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大便培养查到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真菌等,经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泻停止。(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符合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4)胃肠动力药物引起腹泻的诊断标准为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后,患者出现腹泻,大便常规:镜检(-),大便培养(-),停用药物后腹泻自行消失。(5)机械通气引起的腹泻诊断标准为患者上机前无腹泻,既往无胃肠疾病史,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出现腹泻。
1.3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内科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排便形态、相关实验室检查、肠内营养供给技术、住院期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机械通气情况等判断腹泻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2结果
40例内科危重病患者导致发生腹泻的病因主要有:肠道感染性腹泻1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2例,肠内营养性腹泻10例,机械性通气相关性腹泻4例,。通过认真分析病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40例患者均得以恢复。
3讨论
3.1腹泻原因分析
3.1.1:肠内营养有关性腹泻(1)营养液高渗透压或输注速度过快,肠腔内渗透负荷过重;(2)饮食通过肠腔时间缩短,胆盐不能再吸收或小肠吸收不良;(3)危重患者低蛋白血症,胃肠道水肿,可使绒毛吸收能力下降,引起吸收障碍和腹泻;(4)营养液被真菌或细菌污染;(5)营养液温度过低,过量等而引起腹泻。
3.1.2 感染性腹泻 感染史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危重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介入性操作多,如鼻饲饮食、灌肠术等都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菌体繁殖,引起肠道感染,导致感染性腹泻发生。
3.1.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即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首先,内科危重病患者应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调所致的致病菌异常生长,其分泌的毒素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出现腹泻。其次,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使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口服的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腔而引起渗透性腹泻;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使小肠内未被完全吸收的初级胆酸不能在结肠内进一步去羟基变成次级胆酸,导致分泌性腹泻。
3.1.4 与应用胃动力药有关的腹泻 危重患者均卧床不能活动,多伴有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经常使用胃肠动力药物,如西利、吗叮啉、大黄等这些药物治疗剂量均可导致腹泻。
3.1.5机械通气相关性腹泻。机械通气前由于感染因素,已有不同程度的纳差,上机后胃肠功能又不能立即恢复,且机械通气本身的正压阻碍胃肠道血液回流和胆酸排泄,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引起腹泻。
3.2 护理措施
3.2.1 基础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肛周皮肤出现湿疹、红肿、溃烂等。这是因为粪便刺激了皮肤,使会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侵蚀的状态,加上皮肤摩擦形成的。
每次腹泻后及时更换床单,用小毛巾沾温水轻轻地擦拭后涂护臀霜或红霉素软膏,定时翻身,暴露肛周皮肤,并进行红外线照射,保持干燥,促进血液循环。对浠水样便患者,临床中采用8号带气囊气管导管倒接体外引流袋后接负压器持续低负压吸引法,取得满意效果。
3.2.2 对症护理
(1)使用营养液时,应注意营养液的输注量和速度,不能过快过量,24h匀速滴入,使用加温器,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喂养时帮助患者取头高30度。
(2)肠道感染护理预防措施 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一定注意无菌操作,鼻饲前后要注入温开水冲洗管壁,防止管内的食物变质。要重视口腔卫生,以防真菌感染、腮腺炎等。每日行口腔护理3次,并观察口腔粘膜状态。为长期鼻饲者每周更换1次胃管,经鼻腔重新置胃管1次。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合理应用抗生素,其次是补充微生态制剂。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有效抗生素,首先要选用窄谱抗生素,同时治疗时应尽可能缩短疗程,这对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非常重要。一旦出现腹泻应当警惕,疑似或确诊抗生素相关腹泻时及早停用抗菌药是关键。
(4)心理护理 腹泻加重了患者机体的痛苦,同时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因而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理解。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多与陪伴家属加强沟通,减少患者及家属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