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篇1

一、引言

泰安是中国山东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市内的泰山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1年被列入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6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泰山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上千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是泰安支柱产业,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为一体,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就业等功能,推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现在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效应愈加明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旅游统计体系、统计方法和统计资料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科学、客观的统计分析。

本文基于旅游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城市旅游经济和谐发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泰安为例,主要就优化产业结构和缓解就业压力两个主要方面对泰安市旅游业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旅游业对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科学界定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二、旅游业对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按照旅游经济理论,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并能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等。

1、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极强,其经营影响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给相关产业提供广阔的需求市场,直接或间接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构成比例的调整和优化。据统计:旅游业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间接影响的行业有47个,引致影响的行业有20个。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依赖于这些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为保障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向一些行业部门增加投入,必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因此,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据2009年山东旅游统计便览:在旅游消费构成中入境旅游者长途交通的花费占总花费的17.35%,购物消费占总花费的19.45%,住宿费用占总花费的21.25%,餐饮费用占总花费的18.33%,即旅游活动中的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76.38%,而用于游览、娱乐、邮电通讯及其他消费项目的费用分别占总消费量的10.73%、5.27%、0.82%和11.35%。从以上统计分析可见旅游业在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支撑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增加经济总量,提高财政收入

近十二年以来泰安旅游总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据统计:旅游收入增加的同时,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尤其是旅游税收收入。

一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所花费的总和,是旅游者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收入。而旅游消费所带来的总的财政收入应是旅游直接影响行业、旅游间接影响行业和旅游引致影响行业因旅游而带来的财政收入之和。由此可见,旅游总收入对泰安GDP的影响反映的是旅游业对泰安GDP的直接贡献(见表1),也是旅游业对财政收入方面的显性贡献,除此之外,旅游业还可以通过由旅游业直接收入而产生的间接收入和诱导收入影响泰安GDP,影响财政收入。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得知: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对泰安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就达到了9.07%。这充分说明了旅游业对增加泰安经济总量的重要,旅游业已成为泰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城市化进程

旅游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劳动者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根据旅游业的内容以及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为社会就业方面所做的贡献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旅游业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包括 “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服务的直接从业人员;二是旅游间接或引致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者每增加1人,社会岗位就会增加3个-5个。2007年泰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000万人次,旅游接待人数与直接就业比(国内为25∶1-40∶1),假定全部按40∶1计算,则2007泰安旅游业可提供的直接就业机会为25万个,间接就业按1∶3计算为75万个,可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就业促进效应。随着泰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如旅游运输业、旅行社、旅游餐饮、娱乐等旅游配套行业迅速增加,大量吸纳社会劳动力,为社会劳动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化解了就业矛盾,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三、结论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业对泰安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显著:2007年泰安旅游总收入达到109.4亿元,对泰安市GDP的直接贡献率达9.07%;旅游业极大地带动了泰安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泰安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并将为泰安城市经济和谐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瑜.旅游业对福建经济发展贡献度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2、李江帆等.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1(3).

3、刘海鸿.旅游业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经济,2003(10).

篇2

浙北

接轨

上海

近代上海开埠后,凭借其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和中国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城市。邻近的浙北地区作为其主要腹地之一,积极利用上海城市经济和外贸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形势,加快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水平的提高,从而继续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保持领先的地位。围绕上海外贸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浙北地区大力发展农副业,积极扩大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形成几个生产相对集中的农产品专业生产区,并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和市镇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上海开埠后,本地区调整了传统的以国内市场为主,以丝、棉织造为核心的农村传统手工业生产模式,积极依托上海,开托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促进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密切了上海都市和浙北农村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剖析历史时期浙北地区社会经济接轨上海城市经济和贸易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阶段,可从一个侧面,展示“长三角经济圈”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同时,也为浙北地区及其它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搞好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经济大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一、 依托上海,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浙北地区主要是指湖州、嘉兴两市。本地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历史上便是著名的蚕桑产区。因对外通商的限制,近代以前本地产品以内销为主。由于广州一口通商,造成浙北地区的生丝出口须长途运输运至广州,运费成本极大,利润微薄,制约了本地产品的出口贸易,本地区产品主要依赖国内单一市场,制约了本地相关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商品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所谓“在海通以前,销路限于国内,仅供织绸之用,即今日所谓之用户丝,其行销范围既小,营业不盛。”。①开埠前后,上海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优势被外部世界充分地认识和重视,它处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方便效能条件——沿海航运、长江航运和内河航运的四通八达;拥有广阔的腹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长江为纽带的整个长江流域的大腹地,在对外贸易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开埠后,上海被推上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中心。上海开埠后,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发展需要大量的出口物资为后盾,而当时国外对我国的丝绸产品特别青睐,因此浙北在丝绸资源方面的优势在上海具有特别的竞争优势和前景。

上海开埠后,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地位和作用迅速凸现,使得自明清以来积累起来的浙北地区以丝绸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潜力、张力的实现有可能。自明清以来,立足于本地蚕桑业发展兴起的乌青、练市、菱湖、双林、南浔 、新市等等专业市镇对浙北丝绸资源起着有效的整合作用,并为与上海经济关系的发生、发展奠定了有效的资源基础。据国外权威材料记载,中国出口生丝几乎人都产于浙江北面的三个府:即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而湖州府的产量较其它两府为多。上海开埠后,对外贸易直线。浙北地区丝绸开始直接销售与洋行,运输成本的降低,浙北丝绸经济在上海对外贸易中优势地位的确立。在浙北湖州,“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销售。”②对外贸易新局面的形成,国际市场巨大的产品需求,促使本地区自觉地进行产品输出调整,依托上海,大力发展外贸经济。“辑里丝乃运沪直接销与洋行,实开正式与外商交易之端。”③从此产销趋于鼎盛,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所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④据史料记载,上海开埠头四年,光湖州丝业中心南浔运往上海出口的辑里丝,就占上海生丝出口贸易55%。为了积极组织产品和原料,满足由上海出口国外的需要,上海开埠后,浙北积极发展以生丝交易为主的初级市场。如南浔镇“其丝行有招接广东商人及载往上海与夷商交易者,曰广行,亦曰客行。专买乡丝者曰乡丝行,买丝选经者曰丝行,另有小行买之以饷大行曰划庄,更有如乡丝代为之售,稍抽微利,曰小领头,俗呼曰白拉主人,镇人大半衣食于此。”⑤再如菱湖镇“小满后新丝市最盛,列肆喧阗,衢路拥塞。”⑥而地属湖嘉两府的乌青镇,“各乡所产细丝一名运丝均由震泽经行向本镇丝行抄取,发车户成经 ,转售上海洋庄,名曰辑里经。”⑦此种情况在浙北地区的农村集镇尤其是中心市镇普遍存在,波及整个太湖流域。可见,近代浙北与上海的关系,首先是一种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

二、大力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

由于经由上海港生丝出口通达顺畅,使蚕农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本地区蚕桑业的发展和生丝产量的提高。在浙江长兴县,乾嘉时期蚕业并不旺,由于上海开埠后出口销路畅通,蚕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主要的来源,“岁入百万计”。⑧即使受农民战争的,在上海港生丝出口需求持续扩大的吸引,湖州府连一些山区也受利益的驱动,开始兴桑育蚕,“向时山乡多野桑,近亦多栽家桑矣。”⑨再如安吉县“迩来山乡亦皆栽桑。”⑩湖县“向时邑人治丝者尚少,今则栽桑遍野,比户育蚕,其利甚大。”11

为了保证生丝需要量供给,本地区进一步扩大植桑业发展的力度,并将桑秧业从植桑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桑秧业生产的专业化,以便更好地提高桑叶质量,进而带动生丝质量的提升。桑苗的生产在浙北地区以海宁、崇德、桐乡为主,其次是吴兴德清、长兴等地。海宁以周王庙为中心,有苗圃五千亩,产苗量最高时达2000万株。崇德、桐乡以同福、亭桥、灵安三乡的天荒荡为中心,约有苗圃3200亩,产量最高时达1000万株。12

此外,植桑业需要肥源,于是又促进了畜牧业、渔业、榨油业的发展。蚕业的发展甚至还带动了本地区竹器制造业和烧炭业的发展。

本地区棉花生产在近代以前并不多见,但上海开埠后,在市场利欲的驱动下,本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嘉兴地区一带,主要集中在平湖、海盐、海宁等县,在三县又以平湖县的棉花种植面积最多,达到181250亩,占全县耕种面积的36%。除棉花外,本地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湖茶所产多为炒青,湖属长兴、安吉是主要的产茶区。长兴县顾渚的紫笋茶早在唐朝即立为贡茶,该茶为国际所知名,在国内外市场均很受欢迎。市场需求的扩大,带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本地安吉县的孝丰地区(时为孝丰县)也是主要的产茶地区,产茶面积达到23866亩。另外,德清、及湖州市郊也有相当地区生产茶叶。

通过围绕上海城市经济与外贸经济,浙北地区在价值的作用下,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相对集中的专业化商品性农业生产区,自觉地调整了单一农业经济的格局,逐渐形成以蚕丝业为主导的农桑渔牧副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经济发展新格局。这种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策应上海外贸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上海内外贸易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和动力。而且也带动了浙北地区自身内部经济交流开展,进一步密切了浙北地区自身的经济联系,提升了浙北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水平。

三、积极改进传统手,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代上海开埠,不仅影响了本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促使其进一步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的传统手工业生产。在上海外易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下,浙北面向国内市场,以丝、棉织造为主的农村传统手工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面临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向,即以出口为导向,逐渐转向国际市场。为此浙北地区自觉改进传统手工业,更新技术,努力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大量生丝经由上海港源源外销,浙北地区的蚕丝加工业,无论规模还是技术,都有了显著发展。蚕户将蚕茧抽丝后,为改善生丝的质地,进行再加工,即把已缫过之丝再摇制。南浔等地的丝商为迎合国外丝织业的技术要求,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缫制成经丝,因专供出口,人称洋经丝。在欧洲市场如法国里昂,未经再加工的丝每公斤售价47法郎,而再缫丝则值6 3法郎。浙北蚕丝产区手工缫丝业因此业务繁忙,南浔一带尤负盛名,法国、美国各洋行都来购求,需求的扩大促使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又增加生产了方经、大经、花车经等新品种,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显著提高。“迩来洋商购经居其半,浔地丝兼经行者为多。经之名有大经、有绞经、有花车经等名,凡做经之丝,必条纹光洁,价亦胜常,故乡人缫丝之法日渐讲究。”据实地考察的外商记载,南浔主要生产的是上等生丝,是附近所产再缫丝的交易市场。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从从事生产的工人工资提高得到证实,从事专业化生产的技术工人一般工资较高,“每两工资十文 ,熟手每日可缫三两至五两 ,每日可获工资五十文。”13手工缫丝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有力的体现是在该地形成了知名生丝品牌“辑里丝”。该品牌的影响力与价值可从一则材料加以说明,“嗣后因南浔、震泽辑里大经盛行,洋庄丝(指未再缫制丝—引者)无形淘汰。向之代洋庄收丝之客行,亦纷纷改为乡丝行,收买白丝售与浔、震之经丝行,摇为辑里大经。嗣后又有做成格子称为花经,专销美国者。斯时南浔附近各乡居民及震泽、黎里一带,约有车户二三千户,每家平均约有车四部,每部小车每日出经十两。每百两为一经,每十五经成为一包。”。所谓“当辑里大经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14巨大的技术附加值,推动了当地手工缫丝业的激烈竞争,从而促进了生丝生产技术的全面进步。即使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机器缫丝业发展起来后,南浔等地的传统手工缫丝业仍然有着较好的发展业绩。

手工缫丝业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新开发,还带动其它相关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如生丝再加工时,约有10%—15%的乱丝产生,进而带动了手工捻制丝线业的发展。湖州等地还有人利用这种乱丝织成外表似棉花的绸料,取名棉绸,1880年前后年产约3000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明清以来,棉纺织业一直是浙北农民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棉织业主要以嘉兴地区较为发达,如嘉兴的风泾、魏塘、新塍、王店等地,不仅上就较有名声,且在近代以后还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王店的纱布远销各地“行于苏松衢诸郡,远及关东,商贾辐辏,收买无虚日。”15嘉兴各地所产的棉布主要有棉布、黄草布、苎布、麻布、兼丝布、纱布、白布、水纱、灰料、线布、紫花布、余冬布、白草布等等,但总体情况不如丝绸行业。湖州地区种植棉花不多,如南浔主要是从外地购入棉花原料,获取加工利润。所谓“四乡之人,自农桑外妇女毁尚焉,推车蹋弓纺线织机,率家有之。村民入市买棉归诸妇,妇女日业于此。”16其制成品主要有大布、小布、棋花布、锦布等。

四、形成服务上海外贸和城市经济、联接两地经济的商人群体

上海开埠后,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地各色资源和产品的出口,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口岸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浙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本地形成了服务于上海发展需要、联接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商人群体。由于受上海开埠的,浙北地区商人队伍的传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明、前清时期,浙北地区的商人以坐商为主,行商较少(活跃在本地区的行商主要是外地商人,如徽商、广商、闽商等),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大,更谈不上全国的影响力。但上海开埠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观。

由于在上海的出口商业中,“丝业最为大宗”,而“出口生丝几乎全部产于浙江省北面的三个府,即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因此大批浙北地区商人尤其是湖州丝商,积极利用毗邻上海、水陆便捷、熟悉生丝贸易及依托原料产地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积极拓展生丝出口业。如顾福昌在上海开埠不久就“薄游沪上” ,开设寿泰丝栈和丰盛丝行,“首先经理夷务”,是最早在上海经营生丝外销的华商之一。陈熙元于50年代初至上海,不久成为著名的“丝通事”,并自设裕昌丝栈,事业不断发展,被誉为“中西丝商依之如长城”。刘镛也是刚“甫冠”即与同邑邢赓星合资设正茂及恒顺丝经行,“不数年而业大起”,后独自设立刘贯记丝栈,至同治初年“已埴财数十万,号巨富”。上海开埠后经营生丝外销的丝栈、丝号基本上由湖州帮所创设。在1876年上海的75家丝栈、丝号中,湖州帮开设的就达62家之多。1882年湖州丝商黄佐卿创办了上海第一家缫丝厂公永和丝厂。不久,湖州商人杨信之创办了延昌恒丝厂。湖州商人沈联芳除拥有浙江上海恒丰丝号外,又先后创办并经理上了海振纶洽记缫丝厂、恒丰缫丝厂等,成为丝业界的头面人物之一。湖州丝商莫觞清20世纪初经理着上海久成、又成、恒丰3家丝厂。在上海形成的强大的湖州丝商集团,陶水木教授称之为“湖州商帮”,也叫“浔商”。这一时期,浙北地区的商人在上海除了主要经营丝业外,也积极向面粉、针织、烛皂、榨油、食品、制药等新兴发展,拓展了上海近代工业领域。1911年嘉兴人陆费伯鸿等创设了上海第一家独立的制药厂即中华制药厂。在新兴的面粉工业中,1902年湖州丝商顾敬斋与人创设华兴面粉厂,1906年朱葆三创办中兴面粉厂,湖州籍著名买办王一亭在1907、1909、1912年与人创办了立大、申大、大有3家面粉厂。发展到后期,浙北商人还向房地产和业拓展。

大量的事实充分说明,上海开埠后,大量浙北地区的商人,主要是湖州籍商人,积极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上海作为联接对外经济、拓展对外贸易的窗口和桥头堡的功能和特点,积极参与上海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大大加强了上海与浙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联系,架起了两地社会经济联动发展的桥梁,在活跃两地经济、发展两地经济乃至社会文化关系方面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在联接经济发展与都市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湖州市镇毗邻上海,而一些迁居于上海的湖州‘买办’、‘通事’大丝商对于发家的祖籍之地,仍保持着密切关系,还在家乡市镇修建了别墅。……于是湖州这些市镇地列入了上海市的卫星市镇范围内。湖州交通畅达,水陆交通直达苏沪杭。在经济文化上与上海等地联系繁密……。”17

上海口岸经济的发达,还直接带动了本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由于本地区的区位、资源及产品优势,也由于以湖州商人为主体的浙北商人积极参与上海经济发展,带动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促成了本地区市镇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使本地区市镇摆脱了传统市镇近代衰落的命运。“江南的一些市镇近代一度有衰落之势,而湖州市镇一直保持着不衰而继续发展,多得力于蚕丝的生产与销售,因为近代丝、丝织品的出口贸易仍在发展着,这样推动着湖州丝绸的生产与贸易。历史上湖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8又如浙北地区的新市镇因经济发达,成为湖州府东南部的重要商业市镇,有“小上海”之美誉。19

近代浙北地区农村经济立足特色、综合发展格局的形成,农业和农村手工业的的近代转型,本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均与近代上海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依托上海的内外贸易枢纽港地位,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优化流通渠道,提高技术水准,以市场为导向,较快地、较好地参与了世界市场,畅通了进出口贸易,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在国内其他地区常见的一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整个农村经济迅速凋零的困境,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好的延续性。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业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浙北地区只有继续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含量,积极推进以出口为导向的高效农业的发展,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努力建立与“长三角”都市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化经济新格局,才能实现浙北地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

注释:

①②民国《南浔镇志》卷33《风俗》。

③刘大钧:《吴兴》,经济史所,1939年,第121页。

④温丰:《南浔丝市行》,《南浔志》卷31,第2页。

⑤同治《南浔镇志》卷24《物产》。

⑥光绪《菱湖镇志》卷11,《物产》。

⑦民国《乌青镇志》卷21,《工商》。

⑧同治《长兴县志》卷8,《蚕桑》。

⑨同治《湖州府志》卷33,《物产》。

⑩同治《安吉县志》卷8,《物产》。

11 光绪《平湖县志》卷8,《物产》。

12 《中国实业志》第二编;全国经济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1936年调报告》。

13、14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史资料》三联书店(北京)1957年,第2卷,第80—82;第82页第;

15 光绪《梅里志》卷七,《物产》。

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17-04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命题,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想要通过制定适合的政策来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关键症结,对症下药[1]。本文将结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选取反映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分析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彼此间的差异,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以建立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能够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也要考虑反映经济质量的指标。基于此,本文共选取了11项指标,构成了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这11项指标分别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 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地区生产总值(X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3)、工业总产值(X4)。

(2) 人民生活水平指标:人均GDP(X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6)、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7)、人均储蓄存款(X8)。

(3) 对内对外经济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净出口总额(X1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X11)。

根据上述指标,将2015年江苏省各市的指标值列入表中,得到表1的统计数据。

二、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

(一)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统计分析分析方法,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3]。

聚类就是将数据对象分组成为多个类或者簇,使得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4]。

(二)提取主成分和公因子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使成分负载向0和1两极分化。计算主因子分值采用回归法。

表2是因子分析后提取主成分的结果,在本例中,有两个成分的特征值是大于1的,他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547%,即两者合计能解释94.547%的方差,完全符合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将成分1和2提取出来作为主成分,抓住最关键的因素,而其余成分包含的信息较少,所以舍去。

(三)因子旋转

由于提取公因子无法得到最好的分析结果,所以通过因子的旋转来获得更好的解释,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的载荷较大,这些都是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所以在本例中我们将第一主成分定义为“经济总量因子”;第二主成分在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储蓄存款等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因此可以将第二主成分定义为“生活水平因子”。

(四)得分及排名

通过spss得出了各个城市的因子得分,用各城市因子1和因子2的得分乘以相应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得出13座城市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得分,再结合各主成分得分,通过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求出综合得分[5]:

(五)聚类分析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的正确性,我们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再对已选定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本次聚类采用系统聚类法,距离测度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得到系统聚类分析的谱系图(图1)

三、结果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结果分析

根据表4,通过各城市的两个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其排名,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江苏省的13个城市可以较为详细地划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仅有苏州一个城市。可以看出,苏州市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在构成指标体系的11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综合得分也是遥遥领先。

第二类城市有两个,为南京和无锡。从11项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指标,南京市和无锡市都分别占据了第二或第三,可见这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仅次于苏州市;从综合得分看,这两座城市的得分也分列二、三名。

第三类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这五座城市均为江苏省内的沿江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实力,各项经济指标均位于省内中游水平。

第四类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这五座城市全部是苏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从综合各项得分看与其他城市差距明显。

(二)结果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就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各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放眼全国来看,江苏省的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属于比较小的,但是,光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即使是省内差距相对较小,江苏省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2.经济发展水平的南北差异明显。从分类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第二类城市,即苏州、南京、无锡,均为苏南发达城市,苏北五市则全都在第四类城市中。可见,目前江苏省的总体情况依然是南部经济强于北部,且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3.通过对城市间分类的进一步细化仍可发现城市间的同异。如第一、第二类的三座城市可以归为一类,即苏南核心城市,这三座城市普遍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第四类的五座苏北城市则可再细分为两类,其中,徐州、盐城两座城市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它们较其他三个苏北城市在发展上更具优势,具体体现在这两个城市在经济总量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都排在全省6、7位;而第四类城市中的其他三个:连云港、淮安、宿迁三市则在各项指标上排名垫底,与其他城市相比落后较多。

四、对策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江苏省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苏南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从分析结果来看,苏南的苏州、南京、无锡三市的经济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而在2016年4月22日《第一财经周刊》的最新版“新一线”城市名单中,江苏省的以上三个城市均成功入围。作为省内的领头羊,这三个城市应当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江苏省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发展梯次,目前第一、第二类的三个城市都在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一些转移的产业进入到第三、第四类城市中则会给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所以,应进一步做好省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最终实现全省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加快沿江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苏中融入苏南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苏南与苏北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南通、泰州、扬州这三个沿江城市获益最多,相比其他苏北城市发展更快,加上在地理上位置的相似,这三座城市从广义的“苏北”脱离,被称为“苏中”。尽管如此,苏中与苏南发达城市的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应当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着手,完善城际间的交通运输环境,尤其是完善沿江以及跨江的交通线路,科学规划区域内部的产业布局,强化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促进省内沿江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坚实推进苏中城市融入苏南。

(三)进一步加强对苏北城市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苏北中心城市

从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来看,苏北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苏南,甚至苏中相比都仍有明显差距。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苏北的政策支持,推动苏北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此外,由于苏北五市与苏南五市在地理上相隔较远,所以,亟须在苏北五市范围内打造一个中心城市,带动苏北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超锋,张斌儒.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生态济:学术版,2014,(1):167-170.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篇4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57-03

引言

当前许多学者对经济稳定协调增长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投资效益分析,而缺乏对增长有效性的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从线性规划方法衍生出来,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效率,是评价决策单元、评价事物发展有效性的有力工具。故本文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做出综合评价,并根据模型求解结果,依照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原理

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是最初由Farrel(1957)提出,随后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1978)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研究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单位的效率分析与评价方法。1978年,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提出CCR模型(或C2R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投入的,并假设规模报酬不变(CRS: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其线性规划模型如(1)所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由于受资金等要素的限制,决策单元的生产往往不能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因为在这种技术效率中还存在着规模效率。1984年,Banker、Charnes和Cooper提出了可变规模报酬的DEA模型(VRS: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即BC2模型。这种模型计算技术效率时可以排除规模效率的影响,其线性规划模型在(1)的基础上增加λ=1约束条件。

在规模报酬不变DEA模型(CRS)所测得的效率值,包含了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两部分的内容,我们称其为综合效率,而可变规模报酬的DEA模型(VRS)所测算的效率是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为了解释这一关系,非递增规模报酬的DEA模型的线性模型在(1)的基础上增加λ≤1约束条件。

min[θc-ε(e1TIS+e2TOS)]

s.t.

λx+IS =θXλy-OS=Yλ≥0 j=1,2,……,KIS≥ 0,OS≥ 0(1)

X0,Y0分别为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向量,θc是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若θc为1,则说明该决策单元在前沿面上,经过K次线性规划求解就可以得到每个决策单元的θc值。IS是决策单元的投入松弛量,OS是决策单元的产出松弛量。

在DEA方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满足“自由度”的要求,即必须有足够多的决策单元DMU,一般要求决策单元的个数K与投入指标数M及产出指标数N之间,应满足关系:2(M+N)≤K,否则评价结果可信度就会降低。因此,在使用DEA方法时,投入或产出变量不易选择过多,对相关性较强的变量应进行合并,从而减少研究问题的维数,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个数为K=18,投入指标数M=3,产出指标数N=2,2(M+N)=10≤K=18。

二、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在指标的选取方面,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等来衡量投入,以经济总量、效益来衡量产出。最终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出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系。资金的投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来衡量地区资金的投入力度,劳动投入用从业人员总人数来表示。GDP作为一项基本的输出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经济规模和总量,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采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的指标反映投入的收益情况(杨开忠,谢燮,2002)。本文采用河南省各城市2009年的各项输入输出数据,综合运用DEA方法中的C2R和BC2模型,运用Deap2.1软件进行求解,对河南省各城市2009年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所有数据均来自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运行结果如下:

(一)效率分析

从表1结果可知,郑州、平顶山、安阳、许昌、漯河、济源六个城市

的综合效率值为1,达到了DEA相对有效水平,发展规模和技术运用都达到了有效状态,城市发展效率较高;鹤壁、新乡、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地区综合效率得分值较低,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投入产出结构还有待调整。不同规模报酬假设下的效率,综合效率等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通过分解可以看出,13个城市达到规模效率相对有效水平,平均得分高达0.989,而纯技术效率平均得分却仅为0.885。非DEA有效的12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开封、鹤壁、新乡、周口、驻马店)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经济发展规模偏小。通过对比各个城市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得分,可以找出制约城市发展的原因所在,如:开封的纯技术效率得分较高,而规模效率得分低,即该城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可以考虑扩大各种要素的投入规模来转变和提升;焦作和开封存在类似阻碍发展的因素,投资相对不足,还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靠开放聚集发展资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鹤壁、新乡、濮阳、商丘、周口等地规模效率得分较高,而纯技术效率得分较低,应着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如鹤壁应依托煤、水泥灰岩、金属镁等资源优势,建设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资源型产业基地。

(二)生产前沿面投影分析

判断决策单元的有效性,不仅需要估计决策单元的生产效率,还需进一步研究非DEA有效单元未达到最优状态的原因。这里采用生产前沿面投影分析(见表2、表3),通过计算给出了各个非DEA有效的城市的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针对不同城市,可以从表中分析造成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得出下一步的调整目标(即松弛变量)和改进方向,确定他们的最优投入要素组合,以达到最佳规模经济状态。从投入指标看,除DEA有效城市以及开封、焦作外,其他各城市均存在投入冗余。要素的投入冗余率反映出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即特定发展规模造成的资源浪费程度。要素的投入冗余率越大,使用效率越低。新乡、信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效率较低;信阳、新乡、商丘对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较低;周口、信阳、南阳、商丘、驻马店对人力资本投入的使用效率较低。从产出指标看,洛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的财政收入不足,应逐步形成产业协调、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突出效益优先,注重扶持增大经济总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有后劲的财政经济增长点。处于生产函数前沿上的决策单元,也成为其他非有效决策单元提高效率的参照点(见表4)。

(三)综合效率水平分析

当前,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对城市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划分与归类,确定不同城市的投资有效性,发现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的“领头羊”。在应用DEA进行有效性测度时,存在无效DMU之间的优劣性无法简单地从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对比分析的缺陷。这里对用DEA进行相对有效性测度时提出如下改进:首先,对所有DMU进行第一次评价;然后,剔除有效的DNU对其余无效即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的DMU进行第二次评价。如此重复进行,当所剩余的DMU均无效或有效时停止。其中,第一次评价值为1的DMU称为第1级有效,第二次评价值为1的DMU称为第2级有效,其余依次类推,就可以得到DEA分级有效评价结果(冯振环,赵国杰,2004)。可以据此划分河南省的经济区域。

根据上述改进方法可将18个城市划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有效的城市是:郑州、平顶山、许昌、漯河、济源;第二级有效的城市是:开封、洛阳、安阳、焦作、三门峡;第三级有效的城市是:鹤壁、新乡、濮阳、南阳、驻马店;第四级有效的城市是:商丘、周口;第五级有效的城市是:信阳。区域投资的有效性、经济的发展协调性及资源的利用率从一级有效城市向五级有效城市逐渐降低。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领头”城市的示范与拉动作用,发展效率较低的城市应与先进城市比照,找出差距,取长补短,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论

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新形势、大背景下,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新的战略起点上,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运用DEA评价方法,利用deap软件求解出河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值,并将河南省的区域经济按照经济发展效率分为五个区域。通过实证分析,探索了各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提出了改进目标与方向,希望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河南省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 张冬平.农业技术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杨开忠,谢燮.中国城市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3):46-47.

[3] 冯振环,赵国杰.运用DEA对中国区域投资的分级有效性评价[J].现代财经,2004,(1):18-21

[4] 张雪莲,张冬平.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7-60.

[5] 樊宏,林健.中国14个省区经济运行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18).

篇6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篇7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23-07

近20余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2015年城镇化率高达56,1%,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产城融合度低,突出表现在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分离,睡城和鬼城现象频现。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不协调、不同步,既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隐患,也阻碍我国工业化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提升城镇化质量视角来研究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一、现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的实践误区

纵观已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如一对孪生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共融共生;反之,虽形似但神不合,甚至互相掣肘。目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正在大力推进中,就两者共生模式来说,全国各地实践模式不尽相同,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三种类型,即唇齿相依、若即若离和天涯海角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其中真正能够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较少。

1.唇齿相依模式

厂房挨着住房,住房连着工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城镇化和工业化共生模式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较为普遍。其形成既有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等历史原因,也有缺乏发展工业化经验和未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主观因素。厂房连着居民生活区发展模式,最大的优势首先是体现在产业工人上班路程近,节省工作时间成本。其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厂房连着职工宿舍便于工人之间、工人与工厂领导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员工对公司认同感的快速形成,在工作和生活两个领域形成熟人社会,沟通成本能够降低。当然,该类模式也有鲜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容易造成对居民区的噪音、热、废水、粉尘、有毒气体等工业污染,特别是一些重化工、重金属等工业企业的污染更严重。二是居民区容易被工厂无序地分割。造成地方政府无法集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即便供给,也会造成供给成本高。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过度融合带来其他负面效应。如城镇化扩展会受到工业化地理边界的限制,同时,工业转型升级也会受到城镇化质量良莠不齐的制约。总之,城镇化和工业化唇齿相依共生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要想扬长避短发挥两者优势,必须走科学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

2.若即若离模式

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总是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仿佛有一条楚河汉界将彼此分割,但这条分割线一般没有清晰边界,也没有设置准则,如同若即若离的恋人,在给定的城市空间彼此相望而不相及,相顾而不相交。一般说来,具备若即若离特征的城市,在其城镇化和工业化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会发生。一种是无长远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系统考虑产业和城镇的合理布局;一种是有系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但这种规划有典型功能分区的特征,对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给予相对固定的地理布局,但未对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给予科学的安排。产业和城镇发展呈现若离若离模式,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产业和城镇关联度低,互动发展不强,更谈不上融合发展;最大的优点是降低居民区受工厂各类污染的概率。为未来城镇化质量提升及其与产业融合发展留下了空间,降低了相关治理成本。总之,边界不清晰和摇摆不定的产业和城镇发展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两者在空间和功能等要素上的融合发展,才能构建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体系。

3.天涯海角模式

目前最被人们诟病的就是工厂与居民区空间上严重分离,功能上不能互为补充,即产业和城镇自成体系、分x发展。这种天涯海角模式直接导致上班族在城市辛苦地来回奔波,工作成本高,幸福感差。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多:第一,人为制造睡城和鬼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开发区大量涌现,这些开发区后来演变成城市的新城区,主要承担工业化的任务,而老城则成为居民生活主要集聚区,因此形成了开发区或者新城区白天生产繁忙。商务活动频繁,但夜晚人去楼空,空旷的新城就成了鬼城;而老城正好与新城相反。住在老城区的工薪阶层清晨从老城出发,傍晚如候鸟般返回老城休息,老城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睡城。第二,造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现象。由于产业和城镇分离发展,工业化得不到城镇化的工作便捷和时间成本低的人力资源支持,城镇化也没有得到工业化就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设施的支持,彼此独立发展,造成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呈现“两张皮”现象。第三,造城社会资源浪费。由于产业工人在新城和老城穿梭,一些城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耗费巨资修建轨道交通,不仅造成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损耗,也造成因提供公共交通而浪费巨额的财政资金。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不论是唇齿相依或若即若离模式。还是天涯海角模式,产业和城镇在融合发展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未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和功能互补发展。产城融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均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尚未弄清楚其模式的形成机理。只有弄清楚其融合路径,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其沿正确的路径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在空间上至少有三种类型,即开放或者新城区、老城区和农村城镇化类型。本文认为,不同区域的融合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每种类型应遵循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地按照各自路径发展。具体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1.新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大力建设开发区来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诸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省级类型开发区。由于开发区早期主要承担发展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功能,随着入住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工人上班的时间成本成为开发区发展制约因素时,开发区建设者们开始意识到规划职工生活区的重要性,但由于规划滞后,后建的居民生活区往往选址不科学,未能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地区经验基础上,遵循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新空间经济学等原理,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1)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一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功能配套至上的原则。产城要融合发展,首先是城市化要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这一点对于新建的开发区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开发区因工业而兴建,也会因为城镇化而兴盛。因此,开发区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产城融合的效果。从我国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城市实践来看,在开发区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一条普遍遵循的原则,不仅为工业生产配套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还要在交通、购物、居住、学校、休闲等生活设施上进行配套,来满足区域内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双重需要。二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本文引用人本主义意在批评在开放区产城融合实践中重“物”轻“人”的错误做法,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人本主义与其他学派最大的区别。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要改变重视开发区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轻视产业工人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人文环境建设的传统做法;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产城融合实践中要更加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围绕以“人”为核心开展城镇化建设,形成稳定人才、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新城文化。三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直接导致各地各种类型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受当时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老开发区大多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引,一般采取边建设边调整边规划思路,导致新城区只见工厂不见城市,产城分离现象严重。这些老开发区未来只有通过旧城改造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但各地在_发区新建或扩容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地或就近原则,坚持依靠规划引导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

(2)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优的方式,但其天生具有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具体到产城融合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鬼城和睡城等产城分离现象。因此,对新城区的产城融合需要系统和宏观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在遵循上述原则下新城区产城融合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性,即应该沿着园区产业化-园区城镇化-产城共生化-产城融合等路径。首先,新城区因产业进驻而设立园区,也因产业发展而集聚人气。不容置疑的是,新城区建设初期很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因此,园区城镇化也不会一蹴而就。其次,随着进入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多,不论是生产性还是生活业都会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后,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与壮大,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和税收岗位,从而呈现产业和城镇共生共荣发展之态势,实现产城融合目标。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比较而言,我国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要比新城区普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城市化形成的历史原因,也有工厂围城而建的现实根源。虽然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较高,但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情况复杂,也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重化工业与居民区安全距离不达标,人口密集与交通拥挤造成企业物流成本高,规划缺乏导致老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此,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上,老城区与新城区应体现差异性与特殊性。

(1)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而不是肆意破坏老城区,因此,开发老城区不能破坏老城区的历史与文化。由于老城区基础设施既缺乏又存在老化问题,开发与建设的重点是弥补与新城区在公共设施与服务上的不足。当然保护老城区不是保护落后与陈旧,应予以科学甄别,与适度合理开发并行不悖。第二,要坚持商业地产做减法与环境保护做加法的原则。一些不适宜继续在老城区发展的重化工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经多年整改环保仍不达标的企业,应彻底搬出老城区,留下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到位的企业继续在老城区发展壮大。同时,对因搬迁老城区留下的闲置企业用地,不适宜大规模将其作为商业房地产项目来开发,从而进一步加剧老城区的拥堵和环境压力;确有需要的也应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以提升老城区人民的居住环境与环保水平为开发目的。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承担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大量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分布在老城区,造成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居民区和厂区安全距离缺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要实现老城区产城融合,首先要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特别对一些老工业基地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把碧水蓝天还给老城区。其次,要对老城区落后的服务业进行大力提升,实现老城服务业现代化。现代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多数老旧小区普遍缺乏现代物业管理。因此,不仅要分片分批进行棚户区改造,而且要引进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人驻老城区,提升老城区城市管理水平。再次,在老城区改造和服务业实现现代化基础上。逐步实现老城新城化。一手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老城区;一手抓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最后,在新型工业化和老城现代化的双轮驱动下,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升级,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3.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小城镇发展滞后,而且造成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客观上制约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小城镇主要分布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属于农村城镇化范畴,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伴随农村城镇化的规模扩大和加快发展,产城融合发展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因此,在规划和发展农村小城镇时应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关系。

(1)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坚持服务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原则。农村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有别于大中城市,其产城融合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符合小城镇发展的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人口集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大中城市产业基础良好,但与之相应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大中城市产城融合的第一要务是改善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而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要坚持优先发展产业原则,同步配套和推进城镇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良性互动发展。第二,坚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农村城镇产城融合有其特殊背景,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因此有其特殊的使命。即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因此,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既满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带领农民致富,又要建设美好城镇,让农民变成市民,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共产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第三,坚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小城镇在空间上居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承担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和第二、三产业的重要职能。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要实现就地或就近转移,从而实现“三农”现代化。至少在农民市民化转化的初级阶段,小城镇是进城生活和就业的转移农民的最佳选择。因此,在小城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还要坚持服务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2)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基于“三农”现状的国情,我国农村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相比其他地区,要更加彰显物的产业化与人的城镇化发展,同时,在推进中采取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路径双管齐下的策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乡村美好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逐渐实现,中小产业集群在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从农村转移的人口被小城镇产业吸纳,城镇人口会持续增长,二、三产业也因得到更多廉价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而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会集中在小城镇。农村地域空间大,具有较强的发展弹性,产城融合在小城镇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近似一张白纸的农村小城镇有利于规划出符合产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乡村美好化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三次产业在小城镇融合发展的优势上得天独厚,有利于三次产业耦合发展,从而加快产业和城镇在小城镇融合发展。因此,在农村要遵循一种从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现代化分离出来的大量人口集聚于小城镇,并因中小a业集群的发展而吸附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最终形成“人”的迁移和“物”的发展的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三、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实现路径

1.总路径:四化同步下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上,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异常重要的任务。走什么样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两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关乎能否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协调发展这一重大使命。如同前文分析,我国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导致产城分离,并愈发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已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和扬弃阶段。在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下,本文认为,只有走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在新城、老城和农村等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才有可能找到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发展路径。这是一条中国实践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总路径,具体到不同区域的实践路径,应根据其融合机理的不同,选取差异化的分路径。本文用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框图来说明产城融合模式的总路径和分路径,如图2所示。

2.分路径

(1)新城区: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匹配的实践路径。

首先,走空间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解决新城区产城分离问题,要解决厂区和城区空间“天各一方执手相看泪眼”的窘境。笔者对新城区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一些城市在规划城市与产业发展时人为地造成产城分离,而非市场无序发展所致。因此,解决产城分离发展要排除非科学规划因素干扰,依靠走产业和城镇空间相匹配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要准确理解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含义,绝不能把产城融合理解成工厂和居民区零距离相互依存发展,科学的产城融合是厂区和居民区应依据工厂生产性质不同而保持相应的安全的环保的科学空间距离。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目前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有市场自发形成,也有政府规划形成的。实践证明两种形式形成的空间距离成败参半,均有偏颇之处。究其原因,前者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偏差,后者是规划本身不科学造成人为的失误。随着区位向城市边缘接近,不同规模城市的消费者效用都随之降低。另外,城市规模与地租反向变化,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降低地租,通常会根据企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相应获得的收益,将企业设立在规模不同城市的合适区位,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分布在越接近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区位;技术密集度越低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分布在大城市的边缘区域或中小城市相对离城市中心地区较近的区位。对于消费者,离城市中心地区越远,其通勤成本越高,甚至工资也随之下降,使得消费者效用降低。因此,正确可行的路径是在遵循市场规律和依赖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规划不同产业的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距离。

其次,走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所谓功能相匹配是对象之间互相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本文所指的产业和城镇功能相匹配即产业的经济功能和城镇化的服务功能在融合发展中能够互相支撑和互相促进。要达到以上匹配效果,就要弄清楚产业功能和城镇化功能两者在特定语境下的科学内涵。在产城融合语境中,产业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而不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使用功能;城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功能,而不是拉动内需的经济功能。要搞清楚两者功能相匹配的具体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提供经济基础,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和用来投入到公共服务和设施的财政资金等问题;第二条路径是新城区产业发展离不开城镇化为其提供水、电、气、路、污染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除了提供“物”的城镇化,还需要为工作在新城区的产业工人提供生活便捷、舒适和工作环保、高效的“人”的城镇化服务。因此,准确的功能匹配应围绕以上两个具体路径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搞清楚两者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功能、过剩功能和不必要功能。不足功能是指城镇化尚未满足使用对象即产业发展所需求的必要功能,不足功能可能会导致产城分离发展,因此,需要尽快补缺补差。对于因好大喜功或设计失误而超过产业发展需求的过剩和不必要功能,应予以剔除,以节约产城融合发展的成本。

第三,走效率相匹配的a业和城镇高速发展道路。当前,产城融合度低主要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产城分离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成本增加问题,造成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效率低下。二是新城区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度,形成公共服务与设施资源闲置与浪费,并因两者效率不匹配造成产城融合度低。三是城镇化速度滞后于新城区产业发展,因基础配套跟不上而拖累产业发展速度,客观上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因此,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要同步发展,不能一前一后或一快一慢式发展,否则都将因两者效率不匹配而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具体来说,一方面,新城区城镇化规划应当超前,建设可以适度超前。当有新产业园落户新城区时,城镇化跟进速度要快;另一方面,新城区产业发展应根据自身规模、技术和市场需要,加快或减缓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应不考虑城镇化对其制约作用,即假设城镇化发展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所有条件。

(2)老城区: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升级并举的实践路径。

第一,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如前文所述,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是传统工业集聚区,不仅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且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经营效益差,并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给老城区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老城区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应该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来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型工业化的效率优势促进信息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两化融合发展态势,从而带动老城区产业全面升级,以满足产城融合对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第二,走以人为本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产城融合成功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和中国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等范例表明,成熟的产业发展园区也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我国老城区不仅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差,而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因此,要大力改造老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因产城融合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为这与产城融合来改善和提升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这一根本目标相契合。随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日益提高的城市品位,将会为老城区产业改造与升级提供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并最终实现人与城市、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和谐发展,实现由产城融合走向产城共兴的目标。

第三,走智慧高端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力度,这为老城区破解产城融合难题提供了事半功倍的解决路径。所谓智慧城市是有别于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生态城市和智能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互佐证。学界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学者强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的学者强调城市网络建设的先进性,有的学者强调人的参与的重要性,但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组织(人或企业)、业务或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系统形成既高效又高端的协作运行的城市系统,更加强调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和宏观性。因此,老城区功能的改造与升级要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目标,最终实现能够智能分析、感测、优化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为产业和城市开辟一条智慧、高端、高效的融合发展道路。

(3)农村小城镇:实施一镇一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篇8

1.长三角形成和发展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 年由上海、杭州、南京等14 个市经协委发起、组织,成立长三角十四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至1996 年共召开五次会议。1997 年,14 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 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每两年举行一次。机构就区域内涉及的经济、旅游、基础设施等重大战略问题展开了讨论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各城市的合作。2003 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充为16 个城市包括新加入的台州。

2.长三角基本格局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长三角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15 + 1 综合经济区,长三角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有明确的城市群功能定位。长三角包括了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确定上海城市群为核心,南京、杭州城市群为副中心。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目前,长三角已基本形成沿高速公路展开的三条城市发展轴:第一条是沿沪宁高速和沪宁铁路展开的沪宁城市发展轴,聚集了上海、苏州、无锡等;第二条是沿沪杭高速和沪杭铁路展开的沪杭城市发展轴,聚集了上海、嘉兴、杭州等;第三条是沿杭甬高速和杭甬铁路展开的杭甬城市发展轴,聚集了杭州、绍兴、宁波等。三条轴线共同构成了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Z 字形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群圈层结构进一步完善,形成四大圈。第一圈指上海这一长三角的中心城市;第二圈指包括苏州、嘉兴、南通在内、距离上海100 公里以内的“一小时紧密都市圈”;第三圈指南京、镇江、泰州、扬州、湖州、绍兴、宁波、台州在内的、距离上海300 公里以内的“三小时都市圈”;第四圈指包括江苏、浙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逆江而上的安徽芜湖、马鞍山,乃至合肥、九江等。

随着杭州至南京轴线基础设施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杭甬发展轴的作用不断凸现,宁波可能与上海、南京、杭州共同构成长三角未来的菱形城市空间格局。在长三角开发过程中,像上海、南京和杭州这样的中心城市充当了增长极,起着扩散作用,而沿沪宁、沪杭、杭甬等Z 字形或菱形产业带则充当了增长轴的作用。

3.长三角经济和格局的发展趋势

长三角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长三角

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实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长三角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 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形成“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

一核即强化上海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这一发展带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将按照集约、创新、优化的原则,加快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的区域。

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根据规划,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区集聚;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和城镇聚集带,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

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

五是积极培育宁湖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带动功能。宁湖杭沿线县市须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及资源加工,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有序发展的发展带。

六是引导发展沿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

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

近几年,长三角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正在发生着质变。几年前,城市间的竞争大于合作,现在合作动力远大于竞争。初期,长三角的发展以投资推动、资源消耗为主,由于资本、资源等的稀缺,以争夺要素为目标的竞争在长三角城市间展开。各地争相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当时长三角发展主要特征。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其资本集聚效应已显现,资本要素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限制远不如从前。且随着土地、

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沉重,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合于长三角发展。创新,这一发展要素正成为长三角新的限制。长三角各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同,创新要素——人才、技术、信息的分布和集聚能力有着较大差异。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无疑是集聚创新要素能力最强的地方。不过,相对于资本、资源等发展要素,创新要素有着共享的特性,由此长三角城市间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长三角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等不断深化基础上,长三角正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深化彼此间合作。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M] .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 曾赛星,宛天巍,王方华.长三角都市圈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上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刘志彪,郑江淮等.冲突与和谐:长三角经济发展经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按照市里的总体安排部署,针对明水实际,我县提出了建设一流中等规模城市的奋斗目标,力争利用5—10年时间,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到20万。为此,我县确立了以“三区”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融合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

一要扮靓老城区。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城内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破损道路进行维修,实现城内道路全畅通;重点对南北正大街路灯进行更新,消灭亮化空白,实现县城的全部亮化;重点在完成原棚户区改造小区收尾的基础上,启动4处、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配套推进小区道路硬化、内部绿化等工程,力争将老城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街区。

二要建美新城区。在县城东南以明水神泉为文化底蕴,以米黄为主色调,以简欧为主体风格,以打造农民新城、特色新城、样板新城、旅游新城、商贸新城为目标,进行城市东拓南扩,全面启动建设总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的滨泉新城。建设主体框架为“一带五区”,一带,即滨水景观带;五区,即规划建设行政办公区、文化教育区、生态宜居区、医疗卫生服务区和商贸中心区。今年启动2.3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行政办公、教育卫生、生态宜居、专业市场和温泉度假等五大功能区,以及10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城建设,配套完成“两横两纵”主干路网和亮化、绿化、给排水等附属设施建设任务。

三要打造经济开发区。在县城西南,202国道西侧规划建设了明水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4座大中城市形成的都市圈中心,最近处距离哈大齐工业走廊仅100公里,处在哈大齐绥90分钟经济辐射圈内。经济开发区远期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面积1.12平方公里,内设食品、医药、高新技术三大园区,并在周边乡镇分设物流、化工、林木三个子园区。今年我们引入深圳华澜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未来三年,我县将投资6.05亿元,重点完善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经济开发区将完全达到“七通一平”标准,为吸引大项目、落户好项目搭建平台。

二、完善功能,高标准打造城市整体形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吸附能力的增强,功能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注入城市,形成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如何把城市建得更美,更加宜居,更有品位,是摆在每个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完善城市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城市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改善更是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些短板,今年我县结合滨泉新城建设,启动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滨泉完全实验中学建设;新建续建县人民医院、文化中心、集中供养中心等多个民生工程项目。同时,我们还启动总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农机大市场、农资集散大市场、装潢家居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切实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二要建设宜居城市。针对小锅炉分散供热,空气污染严重,供热质量不稳,百姓反响极大的现状。经过多方运作,我县引入明水宏远热力有限公司,投资2.66亿元,建设城市集中供热项目,届时可拔掉小烟囱106根,1.4万户、100万平方米、占县城46%的楼房将实现集中供热。加大重点道路、广场、小区的绿化美化力度,本着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的原则,绘制绿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画卷。

三要提升城市品位。为了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重点在“一带、二路”上做文章。一带,即依托明水独有的神泉文化,规划建设贯穿滨泉新城、长3公里的集地下森林、水上乐园、文化长廊、神泉广场、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滨水景观带;二路,即规划建设宽24米的南六路滨泉新城区景观大道,以及宽18米的北六路老城区环城迎宾大道,以独特的人文底蕴、城市景观,不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优化结构,高质量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城市型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区经济。要大力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强势发展。

篇10

“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这一世界范围内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以及演变的普遍规律,不仅揭示了港城关系的变迁历程,也反映了港城相互作用的机理。港口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兴盛,城市的兴旺也将促进港口的繁荣,双方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以往阶段的港城互动只是局限于一个城市,空间范围比较有限,随着港口内涵的不断提升和交通通讯手段的改善,港口与城市在互动范围、互动形式和互动途径上都应寻求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模式,以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要求。

宁波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T”字型交汇处,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建立了紧密而广泛的通商合作关系,在当前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契机下,宁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借力港口优势和其辐射作用形成的圈层经济链,在国家战略中凸显宁波的地位,并以此为契机,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升级版,成为宁波这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宁波新港城联动的发展模式以及具体的路径和对策。

一、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和良好机遇

宁波位于长江经济带与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T”型结构的交汇点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结纽带。宁波港口地理位置适中,是我国著名的远洋干线港和深水枢纽港之一。宁波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0多座,其中建有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90多个,目前已经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业务关系,2014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5.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7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港口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力。

自宁波市委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以来,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5年上半年,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45.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全国、浙江省分别高出1.5和0.2个百分点。临港工业优势不断显现,已形成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带,临港工业占全市工业总比重的三分之二左右,宁波一跃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港口物流中心,产业带动能力和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据估算,201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5.26亿吨,占宁波市全年GDP的37%;集装箱业务拉动宁波市经济1090亿元,约占经济总量的14.3%;完成海铁联运集装箱约1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

但是,在傲人成绩的背后,目前的港城关系和发展模式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浙江省和宁波市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推进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作为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希望能够借此契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任何的发展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那么面对新形式下宁波港城关系展现出的新特点,更加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港城联动发展模式。

二、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基本思路

明确发展思路是推进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前提。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的联动发展要立足宁波发展的现实条件,结合当前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主动辐射和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和周边城市的发展,更要与宁波的“十三五”规划有机结合。

1、明确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使港口经济圈成为宁波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以改革创新为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态度;以提升港口辐射力、建设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推进产业合作共荣、拓展开放合作层次领域、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力争把宁波基本建成长三角港口经济中心、国际贸易物流中心、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开放门户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城市。

2、突出发展重心

一是围绕宁波―舟山港这个中心,以宁波市和腹地城市群为载体,以港口产业链为主要支撑,促进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的深度融合,塑造经济、社会、人文、信息等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二是打造互联互通的江海陆联运服务中心,强化港口基础设施支撑力,推进海港、空港、内陆无水港“三位一体”建设。三是提升产业结构和层次,积极寻求中高端合作,释放港口产业带动力。产业合作是港口经济圈的重要内涵,要立足宁波产业优势,瞄准圈域城市的市场需求,把宁波产业转型升级、临港工业转出去、优势产业走出去有机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3、建立联动发展新渠道

一是构建港区联动新平台,提升港城联动发展成效。港区联动的内涵是指促进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相融合,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这也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二是从多个层面适当调整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构筑以中心城六区为核心、以余慈地区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组团为北翼、以奉化宁海象山组团为南翼、以卫星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开放型网络型都市新框架。三是注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各类开发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使之变成宁波吸收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借产业升级之东风,大力发展都市商贸、金融、文化、休闲、临空产业、海洋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推进公路、铁路和空港建设。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将轨道交通线延伸至港口区,缩短港口与城市的距离,促进港城新一轮联动发展。

三、宁波新港城联动发展的具体对策

港口对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体现在推动贸易、物流、临港工业等港口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的重要产业集聚区;城市则为港口的繁荣提供良好的要素支撑和市场需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港口,而港口所在城市又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式下,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得到充实与拓展,新港城联动对策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港口城市的服务功能,拉近中心城市与港口的距离。

1、利用好港口优势,加大港口与中心城市的互动

港口与中心城市的互动是港城联动的核心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宁波的中心城区要更加注重固本强基,培育更大更强的市场主体;二是提升北仑、梅山、镇海等临港城区的功能,形成现代舒适的商务环境和生活氛围。三是统筹建设三江口休闲码头、游艇码头,及梅山国际邮轮港,北仑、镇海、象山、奉化、宁海等游艇(渔人)码头,使港口为城市添香增色。此外,港湾旅游经济圈是潜力成长圈。滨海旅游潜力巨大,宁波不仅需要加强港口工业景区,如三江口风情建筑群、招宝山海防遗迹、梅山大型泊位群等开发,还需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港湾景区,如象山港浙版“维多利亚港”,石浦港海上花园群、梅山港“欢乐梅山湾”,以提升宁波国际美誉度,成为港口经济新增长点。

2、强调与上海、杭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的合作,重点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

港口与周边城市互动是港城联动的紧密层,城市群或者城市经济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宁波市应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作用,充分对接上海自贸区、舟山群岛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特区,提升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此外,可与舟山、台州、绍兴组建浙东经济区,与上海、杭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措施,都有利于拓展港口的腹地,增强争夺港口货源的实力。

3、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港口与国际国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

港口与其他城市互动可以作为港城联动的松散层,通过建立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合作形式,以港口为纽带,加强与国际国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具体来说,可以把长三角区域作为核心区域,把国内内陆腹地城市及国际上与宁波有经贸合作的相关区域作为拓展区。通过“圈层带动、线性辐射、链式集合”的模式,结合宁波发展实际及比较优势,着力谋划构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等五条“链”,使国际国内大企业“走进来”,宁波本土企业“走出去”,做强国际一流大港口,发展临港经济大产业,构建区域互联大通道,建设开放合作大平台,推进社会人文大交流,优化政策制度大环境,进而形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城市。

参考文献

[1] Merelene A. Port Economic Impact Studies[J].Ports&Harbors,1999(9).

[2] 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

[3]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5(3).

[4] 王志明:2003年中国港口经济论坛工作论文[Z].2003(12).

[5] 隋丽丽、王泽宇:大连经济发展对大连港口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

篇11

一、引言

梯度推移模式是20世纪下半叶,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提出的。他们认为,无论在世界范围、一国范围还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总是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客观上会形成经济梯度;存在经济势差情况下,就存在经济推移的动力,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依据梯度推移规律,有条件的高梯度区域先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二级、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发展。

所谓梯度就是指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必须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制定政策,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按照数学上梯度的概念,梯度系数可以用对比指标之差与空间距离的比值衡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式(1)中,Tij表示i地区j指标相对中心地区的梯度系数,yij与yj分别代表对比地区和中心地区的j指标值,xi是对比地区与中心地区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沿中心地区向外,指标值逐渐下降。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的实证分析

传统的梯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工业化”理论,常以工业化指标衡量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这种梯度标准单一化的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首先,只考虑了经济层面因素,对自然要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层面没有考虑;其次,即使在考虑经济层面因素时,也只是以经济规模或技术指标衡量,其实根据城市不同特点,以不同指标衡量,梯度分布可能不同。鉴于本文研究目的,与以往学者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方面测度了该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另外,为避免把梯度静态化,本文采用2007年数据与1995年数据计算进行对比,以对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给以把握。

(一)经济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主要经济指标来测度该区域梯度分布情况,包括经济规模(用地区GDP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所有城市所有指标数据均能找到情况下,选2007年数据 以衡量该区域梯度分布现状,并与1995年数据对比,以把握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根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大小,选取上海为中心城市,计算其它十五个城市各经济指标梯度系数。其中各城市与上海的通勤距离,以及各城市经济指标值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结果分析

把相关数据带入公式1,计算出各城市各指标相对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如表2所示:

在相比较的各个变量中,yi1地区生产总值、yi3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了城市经济规模,其中yi1是经济总量规模,yi3反映了利用外资规模;经济增长率yi2代表了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1.经济规模梯度格局。由表1可知,各城市yi1和yi3两个指标1995与2007年的梯度系数均为负,并且各城市间的梯度系数存在较大差距,表明上海在经济规模上能够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并与其他城市间形成了梯度转移格局;纵向比较各城市1995与2007年yi1和yi3的梯度系数,发现2007年各系数绝对值均比1995年大,表明上海与其他各城市经济规模的差距有拉大趋势;横向比较各城市yi1的梯度系数,发现该区域经济总量上1995年由上海向外大概形成了五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苏州(梯度系数绝对值达到45.64),第二梯度区嘉兴、南通和无锡的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较高,分别达到20以上,第三梯度区常州、镇江、杭州、南京和绍兴五个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在10到20之间,第四梯度区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达到了5以上,包括湖州、宁波、泰州和扬州,最后一个梯度区包括舟山和台州,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值只有4.01和3.53,这可能是由于两地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原因,2007年该区域各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排序变化不大,苏州仍然属于高梯度区,梯度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但如果把系数超过100的城市归为一类时,苏州、嘉兴和南通可以归为一类成为第一梯度区;横向比较各城市yi6的梯度系数,与yi1相同,2007年与1995年开放经济梯度系数排序基本未发生变化,系数值由大到小分别是苏州、嘉兴、南通、无锡、镇江、常州、杭州、南京、绍兴、湖州、宁波(2007年为泰州)、扬州、泰州(2007年为宁波)、舟山和台州,根据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分布格局,但由表看出,嘉兴和南通开放经济梯度系数增长较快,可以同苏州归为同一类梯度区。

2.经济增长速度梯度格局。yi2反映了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变量值是百分数,总体上各城市梯度系数值都比较小,但1995年某些城市(如南通、镇江、扬州、常州、无锡和台州)梯度系数值都已经不为负值,表明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经不需要接受上海转移,可以自己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转移;而2007年,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均为正数,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上海,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开始被打破。

综上所述,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总量与实际利用外资上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表明总体上,上海仍处于梯度转移的中心地位;但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上海,上海梯度转移的优势受到了限制;三大产业的梯度格局显示,其他城市第一、二产业均超过了上海,上海向其他城市梯度转移潜力有限,但未来第三产业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

注:Tij(i=1-3)表示i城市相应指标梯度分布系数。其中每个变量梯度系数的大小意义不大,本文只注重同变量不同城市或不同年份间的比较。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群梯度转移模式的缺陷

与封闭条件不同,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的作用范围超出国界,而不只限于国内范围。产业的跨国转移、资本的跨国流动、企业的跨国投资考虑的不只是城市的规模,更多的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跨国资本和企业对输入城市产生各方面影响,使其经济增长超越原来的路径,获得比中心城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产业的国际转移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而非仅仅选择城市规模大、发展程度高的城市,从而使某些产业在中小城市得到优先发展。这些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会逐步被打破,中小城市某些产业的发展未遵循梯度转移的原理,而是直接由国际因素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该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与上海的第二产业梯度系数为正,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上海生产成本的增加,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得到发展,而上海则展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都市化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并未遵循梯度转移模式,各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也表明了此问题。因此,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该地区的整合发展。

注:本文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代号:B.37-0115-08-002),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1.戴宏伟,2004: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结构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

2.丁任重,2006: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兼评梯度推移理论,《经济学动态》,第12期

3.贾利军,2007:长三角群体城市经济整合机制与模式探讨,《现代经济探讨》,第7期

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分析

贾利军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本文衡量了长三角城市群各主要城市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实证分析了经济梯度整合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适应性。得出结论认为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 城市群 经济整合 梯度推移模式

一、引言

梯度推移模式是20世纪下半叶,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提出的。他们认为,无论在世界范围、一国范围还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总是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客观上会形成经济梯度;存在经济势差情况下,就存在经济推移的动力,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依据梯度推移规律,有条件的高梯度区域先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二级、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发展。

所谓梯度就是指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必须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制定政策,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按照数学上梯度的概念,梯度系数可以用对比指标之差与空间距离的比值衡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式(1)中,Tij表示i地区j指标相对中心地区的梯度系数,yij与yj分别代表对比地区和中心地区的j指标值,xi是对比地区与中心地区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沿中心地区向外,指标值逐渐下降。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的实证分析

传统的梯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工业化”理论,常以工业化指标衡量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这种梯度标准单一化的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首先,只考虑了经济层面因素,对自然要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层面没有考虑;其次,即使在考虑经济层面因素时,也只是以经济规模或技术指标衡量,其实根据城市不同特点,以不同指标衡量,梯度分布可能不同。鉴于本文研究目的,与以往学者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方面测度了该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另外,为避免把梯度静态化,本文采用2007年数据与1995年数据计算进行对比,以对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给以把握。

(一)经济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主要经济指标来测度该区域梯度分布情况,包括经济规模(用地区GDP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所有城市所有指标数据均能找到情况下,选2007年数据 以衡量该区域梯度分布现状,并与1995年数据对比,以把握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根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大小,选取上海为中心城市,计算其它十五个城市各经济指标梯度系数。其中各城市与上海的通勤距离,以及各城市经济指标值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结果分析

把相关数据带入公式1,计算出各城市各指标相对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如表2所示:

在相比较的各个变量中,yi1地区生产总值、yi3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了城市经济规模,其中yi1是经济总量规模,yi3反映了利用外资规模;经济增长率yi2代表了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1.经济规模梯度格局。由表1可知,各城市yi1和yi3两个指标1995与2007年的梯度系数均为负,并且各城市间的梯度系数存在较大差距,表明上海在经济规模上能够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并与其他城市间形成了梯度转移格局;纵向比较各城市1995与2007年yi1和yi3的梯度系数,发现2007年各系数绝对值均比1995年大,表明上海与其他各城市经济规模的差距有拉大趋势;横向比较各城市yi1的梯度系数,发现该区域经济总量上1995年由上海向外大概形成了五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苏州(梯度系数绝对值达到45.64),第二梯度区嘉兴、南通和无锡的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较高,分别达到20以上,第三梯度区常州、镇江、杭州、南京和绍兴五个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在10到20之间,第四梯度区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达到了5以上,包括湖州、宁波、泰州和扬州,最后一个梯度区包括舟山和台州,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值只有4.01和3.53,这可能是由于两地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原因,2007年该区域各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排序变化不大,苏州仍然属于高梯度区,梯度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但如果把系数超过100的城市归为一类时,苏州、嘉兴和南通可以归为一类成为第一梯度区;横向比较各城市yi6的梯度系数,与yi1相同,2007年与1995年开放经济梯度系数排序基本未发生变化,系数值由大到小分别是苏州、嘉兴、南通、无锡、镇江、常州、杭州、南京、绍兴、湖州、宁波(2007年为泰州)、扬州、泰州(2007年为宁波)、舟山和台州,根据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分布格局,但由表看出,嘉兴和南通开放经济梯度系数增长较快,可以同苏州归为同一类梯度区。

2.经济增长速度梯度格局。yi2反映了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变量值是百分数,总体上各城市梯度系数值都比较小,但1995年某些城市(如南通、镇江、扬州、常州、无锡和台州)梯度系数值都已经不为负值,表明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经不需要接受上海转移,可以自己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转移;而2007年,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均为正数,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上海,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开始被打破。

综上所述,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总量与实际利用外资上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表明总体上,上海仍处于梯度转移的中心地位;但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上海,上海梯度转移的优势受到了限制;三大产业的梯度格局显示,其他城市第一、二产业均超过了上海,上海向其他城市梯度转移潜力有限,但未来第三产业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

表1 各城市指标相对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表

城市 yi1 yi2 yi3 城市 yi1 yi2 yi3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南京 -10.47 -46.74 -0.14 0.03 -1999.20 -3742.89 杭州 -12.10 -50.50 -0.13 0.01 -2226.56 -4046.83

无锡 -21.23 -90.08 0.00 0.06 -3537.12 -6568.28 宁波 -8.77 -38.46 -0.05 0.00 -1493.60 -2648.42

常州 -16.87 -73.49 0.01 0.03 -2801.18 -5587.88 嘉兴 -27.12 -125.21 -0.38 0.03 -4579.31 -9240.16

苏州 -45.64 -186.16 -0.30 0.12 -6745.64 -10900.4 湖州 -9.61 -45.14 -0.06 0.02 -1661.39 -3357.57

南通 -26.99 -124.53 0.18 0.07 -4395.09 -9062.47 绍兴 -10.42 -47.79 -0.09 0.01 -1740.92 -3606.50

扬州 -7.76 -35.54 0.02 0.02 -1314.41 -2696.89 舟山 -4.01 -18.50 -0.06 0.01 -674.73 -1426.29

镇江 -16.82 -77.40 0.04 0.03 -2865.39 -5814.52 台州 -3.53 -16.49 0.00 0.00 -623.56 -1276.93

泰州 -7.81 -35.75 -0.03 0.02 -1307.45 -2706.30

注:Tij(i=1-3)表示i城市相应指标梯度分布系数。其中每个变量梯度系数的大小意义不大,本文只注重同变量不同城市或不同年份间的比较。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群梯度转移模式的缺陷

与封闭条件不同,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的作用范围超出国界,而不只限于国内范围。产业的跨国转移、资本的跨国流动、企业的跨国投资考虑的不只是城市的规模,更多的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跨国资本和企业对输入城市产生各方面影响,使其经济增长超越原来的路径,获得比中心城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产业的国际转移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而非仅仅选择城市规模大、发展程度高的城市,从而使某些产业在中小城市得到优先发展。这些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会逐步被打破,中小城市某些产业的发展未遵循梯度转移的原理,而是直接由国际因素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该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与上海的第二产业梯度系数为正,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上海生产成本的增加,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得到发展,而上海则展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都市化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并未遵循梯度转移模式,各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也表明了此问题。因此,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该地区的整合发展。

注:本文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代号:B.37-0115-08-002),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篇12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Synthesis Strength in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LIU Ge

(College of Machine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8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11 indexes which reflec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10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rst principle component is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second principle component is the activ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ird principle component is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xport. This result is exact basically, and it can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ynthesis strength in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can be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evaluation can be improved, the cost of evaluation can be saved.

【Key words】Coastal citie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ynthesis strengths

我国的沿海省市,主要包括辽宁、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0个主要省市,在地里位置上涵盖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第一批实行对外开放的试点对象,经过30多年的大力发展,这些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集中地。但是在这个群体之中,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作者选择主成分分析,因为其具有多变量处理、减少变量数目、提高评价效率等优点, 可以综合分析我国沿海省市的经济综合实力。

1 指标的选择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针对2011年我国10个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等方面开展了数据搜集。

在选择影响经济发展的指标上,根据功能性、可获取性、完备性、非重叠性、可比性、层次性等6个原则[1],选择11个能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并将11个指标主要划分成4个层次。

第1层次: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亿元);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5: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

第2层次:评价经济发展活力的指标。X6:客运量(万人);X7: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第3层次:评价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X8: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人);X9: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第4层次:评价改革开放程度的指标。X10: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占GDP总重(千美元);X11: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

2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可以在力保原始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情况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整个问题。主成分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利用n个原始变量(X1,X2,…,Xn)构造少数几个新的综合变量,并且这些新的综合变量可以由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新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无相关性,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新变量可以包含n 个原始变量的80%以上的信息。如果定义X1,X2,…,Xn为原变量指标,F1,F2,…,Fm(m≤n)为新的综合变量指标,那么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Fi与Fj(i≠j;i,j=1,2,…,m)相互无关。(2)F1是X1,X2,…,Xn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F2是与F1不相关的X1,X2,…,Xn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Fm是与F1,F2,…,Fm-1都不相关的X1,X2,…,Xn 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则新变量F1,F2,…,Fm分别称为原变量X1,X2,…,Xn的第一,第二,……第m主成分[2]。

3 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为所选取的11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利用降维的思想来减少变量的个数,从而能更好的对各个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3.1 数据处理

在软件处理过程中,设定选择的标准是各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数据处理结束后,即经过主成分分析后,所得到的新变量,是由原来的11个指标经过整合后得到的更具综合性的评价指标。这些互不相关的新变量,成为我们进行综合分析的重点。在将2011年10个主要沿海省市在11个指标上的相关数据输入并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各成分碎石图

表1 各成分解释的总方差

从表1中,根据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遴选后,得到了3个新型变量,这3个主成分的累计解释方差达到总方差的91.772%。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中,说明了在一般情况下,要求累计解释的方差应该在80%以上。通过比较,可知这次数据处理选择的标准是合理的,因此,可继续进行下一步分析。表2所示的是原有的11个指标在三个主成分上各自所占的比重。

表2 成分矩阵

3.2 数据分析

从表1中得出的3个主成分,总的累计贡献率为91.772%,这表示三个主成分在91.772%的程度上反映了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另外,3个主成分各自的贡献率为48.226%,32.571%和10.975%。

第一主成分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上负载较大,可以说主成分1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另外,第一主成分的权重最大,接近50%,对总体评价占据一半的分量,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更具体的分析,包括在第一主成分内的所有指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系数最大,揭示出推动城乡建设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对于农村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点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政策,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贫困差距。

对于第二主成分,比重较大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客运量、邮电业务总量等指标,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综合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某地区的消费水平、各种资源流动的活力,所以主成分2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活力因子。其中,4个指标中,客运量所占比重最大,达到94.6%,这表明当一个地区的客运量较大时,也意味着该地区与外界在政治、文化、经济、旅游、教育等各方面的互动会更为频繁,带动了自身与外界的交流,增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对于第三主成分,以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占GDP总重指标比重最大。因此,为了便于叙述,称主成分3是外商投资进出口比重因子。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国在改革初期最先对外开放的地区,最先对外招商引资的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一指标因素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沿海省市的经济腾飞,也使这些沿海省市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最为繁荣集中的地区。

4 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评价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指标可概括为以下3个: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外商投资进出口比重,并且每种成分所包含的的变量都是正相关的,因此在评价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时,可以仅抽取每一个主成分中的某一个指标,所得到的结论近似程度将达到90%以上,可以大大减少统计时间与精力,降低成本。另外,如果每个沿海省市想通过相互比较来找出自身与其他地区在3个主成分方面的差距,可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从而找出自身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依广,何伟.江苏省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及差异因素主成分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95-99.

[2]杜宜文,刘.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2(29).

篇1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革命,又是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我国目前现状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由于近几年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突出,碳排放强度偏高,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且还在逐年增大,但是碳排放空间却不大。能源短缺是先天的不足,环境恶化是后天的粗放利用造成的,这种发展模式,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从客观上来说,实行节能节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1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必然选择。

2 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将以往低技术、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逐步转变成为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

3 发展低碳经济可促进我国区域结构调整,改变目前我国煤炭、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掠夺式开采的状态,减缓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

4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气候异常带来的各种灾害,从而缓解温室效应的恶化。

5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开发低碳产品,有效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6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很多机遇。通过节能减排和生态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和协调各地的优先发展领域,强化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几项措施

1 由政府主导,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开展行业、企业、城市、社区的低碳发展试点工作,以确定低碳发展模式,不能搞大帮哄,走形式,这样才能使“低碳化”能够有序发展,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

2 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注重应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因为完善的机制,是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如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可以使节能减排更紧密地与企业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3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要通过环保评估审查、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节能减排目标是否实现是衡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的成效的关键。也是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必须淘汰生产能力落后企业,加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4 强化各级领导和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引导,使他们了解低碳经济及发展低碳经济对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改变的意义。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做任何事都应适度、适宜、合理节约。

5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加强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的发展,而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表层概念等。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一样,是相辅相成的。

6 整合市场,鼓励企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努力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大力开发低碳产品和发展低碳技术,并加速推广和应用。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7 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经济理念,有效利用土地和能源,制定实施我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公共治理力度,促进建设发展低碳城市。

7.1要想使城市具有发展的活力、清洁的环境质量和便捷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高效的低碳能源,首先要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