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技术培训总结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1对农业培训机制构成要素实施优化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农业技术具有多元化特征,其构成的要素也较为多元,只有优化其中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机制的良好运行。
1.1.1对农业培训层次进行优化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广大农民,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从事的农业生产项目不同,导致培训对象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对农民实施技术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分层次进行培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技术讲解方法。
1.1.2培训的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农业技术培训要根据当地的地方产业特色和农产品生产实际,对不同的农业生产者实施不同的技术培训内容,宣传创业技能、最新技术、经营理念等内容,从而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
1.1.3师资力量要具有多元化特征开展培训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农业基础功底,还应该具备完善的实践经验,能够跨专业实施技术培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1.2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机制
一个健全完善的组织机制是确保农民技术培训全面开展的基础,各地区应加快构建完善的组织机制,构建三级技术培训网络。具体而言,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明确条线分工,实施制定系统的组织计划,建立从上到下的三级联动技术培训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横向联合,在对广大农民实施技术培训的同时,调动全省各单位参与其中,发挥不同单位的巨大作用,组织各级部门全面协调、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技术宣传的有效性。
1.3打造多举并行的动力机制
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异常快速,技术更新频繁,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也要适应实际情况,采取动力机制实施管理、优化培训技术制度。因此,政府必须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表彰激励规范,鼓励农民实施农业技术,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帮助农民明确技术培训的积极意义,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农业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1.4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农民的培训具有引导作用和总结作用,它可以通过精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在培训机制优化的过程中要量化培训指标,明确培训的次数和内容,确定生产实践的学时,设置组织领导、培训条件、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多种内容。细化通用的培训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管、培分离体制,分清农民生产的主要方向,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进行分离培训,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技术的高效传播。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40-01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技推广的支持,建立完善、适用的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一、深化改革的紧迫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农业发展也已进入另一新的阶段,原有的农业科技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要想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入改革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
二、深化改革的应有措施
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庞大的时间及充足的人力、物力做后盾,只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它的深化改革,为其创造良好的推广环境,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建立适宜的政策,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技推广的作用。
1.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在基层中进行推广时,由于基层财力薄弱,推广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有关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项扶持基金,资金支出需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严格执行。
2.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农技推广人员引导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是我们推广农业科技的基本手段和目标。注重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
在固有的模式下,提高农民的素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我国农民整体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更为注重实际经验的总结,不愿相信科技理念知识。所以在农技推广时应注意理念的创新和方法的改进。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让农民能够看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实际生产效果,这样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农技推广工作。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缺陷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依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在要对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构建之前,一定要将这些问题切实解决。我国当前阶段在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具备完善的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出明显的推广效果。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领导下计划定项,因为激励机制不具备完善性,相关的推广人员之所以进行推广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他们对于推广效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别说是在生产上帮助农民做出相关的决策以及展开技术推广教育,此外,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在信息沟通方面是做得比较不足。第二,推广人员待遇条件不好,挫伤他们推广的积极性。现阶段,很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是比较低的,甚至难以有效落实,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相比较而言存在着较大差距,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缺少甚至是没有试验基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对农技推广产生不良影响;第三,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出现严重的知识老化和断层等不良现象。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人才是关键,我国现阶段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工作的人才相对来说较少,并且相对看来素质也偏低,严重缺乏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知识老化和断层的现象较为普遍[1],难以有效调整实现与产业同步,难以及时并且有效地将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出去。
2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措施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4]。阳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几年来,针对全县各乡镇不同地区的生产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渠道农技推广专业化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1农技推广中心—农户
近两年来,阳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科技入户”工程,即在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分别挑选出20户有种植经验的农户为科技示范户。认真抓好示范户的科技指导,并填好有关表册。然后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技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把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和新技术、新成果直接送到科技示范户手中,使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在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辐射到周边农户,达到传播与推广的目的。农技推广中心还定期组织“赶科技大集,送科技下乡”活动,发放《农业知识》等科技图书1万余册,科技明白纸10万余份,让农户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农业动态,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了生气和活力。
2农技推广中心—专业机防队—农户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兼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人和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防病治虫难的问题更加凸显,他们迫切希望农作物病虫害由专业化防治替代一家一户防治。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技推广中心在全县各乡镇办事处分别抽调数名精干力量组成弥雾机专业机防队,对每名机防队员都进行了弥雾机操作要领及相关农业知识的培训,并制定了机防发展指标和统防统治覆盖率,进行跟踪考核,表彰和奖励完成任务好的乡镇机防队单位和个人。
3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农户
乡镇农技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部门,承担着主要的农技推广任务。县农技推广中心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会、观摩、参观等,如每年都聘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对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指导水平,让他们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新技术,然后再向广大农户进行宣传推广。乡镇农技人员要对农户进行各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指导,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案,并为其配送药械,参与对广大农户的专业化服务。配合农技推广中心认真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及时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为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农技推广中心—信息服务—农户
信息服务是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农业化服务的一个平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及时报道阳谷县农业新情况是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之一,主要通过电视新闻、专题讲座、电话热线、病虫情报及农业科技推广简报等形式将农业技术和实时信息及时,让广大农户及时得到专业防治信息,指导全县农业病虫害防治。一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通过电视新闻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二是及时粮食和设施蔬菜病虫害情报,为指导大面积适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长期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科学研究第一线工作的专家为骨干开通了农业专家热线,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四是制作农业科技推广简报,及时管理技术意见。努力做到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指导效果,受到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好评。
5农技推广中心—示范基地、示范区
县农技推广中心在全县多个乡镇建设了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在高庙王、阿城等乡镇分别建设了十亩示范
方、百亩示范方和万亩示范方等,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粮食的稳产、增产;在闫楼建立了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区,主要展示小麦品种有良星99、济南17、泰农18、潍麦8号等,主要展示的玉米品种有浚单18、浚单20、济单7等。对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无偿提供相应的农用物资,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基地病虫害防治的全过程,并在示范基地实施相应的技术指导,进行配套齐全式的全程跟踪服务。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农技推广工作在全县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结语
实践证明,阳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开展多渠道农技推广专业化服务,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的农业新技术迅速普及应于农业生产实践,使其能动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达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阳谷县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7参考文献
[1] 任付书.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8(9):26.
(一)计划目标
该项目计划落实面积85公顷,其中菜园子镇65公顷,达家沟镇20公顷。平均公顷产量20.99万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公顷产量18.25万公斤增产12%。全市2009年计划推广面积85公顷,总产量为1784.15万公斤,新增总产量232.9万公斤,新增总产值753.1万元。
(二)工作情况
1.落实情况
项目实际落实90公顷,其中菜园子镇落实80公顷,包括新立、张家沟、菜园子、四家子、姚家5个村40个社473户615栋大棚;达家沟镇落实10公顷,包括杏山、达家沟、五家子3个村9个社64户77栋大棚。
2.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区平均公顷产量210589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公顷产量18.25万公斤平均增产15.7%。全市2009年实际推广面积90公顷,总产量为1895.30万公斤,总产值6140.77万元,新增总产量255.3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843.87万元。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
3.技术培训指导情况
该项目实施一年来,共完成技术培训指导800余场次,培训人数累计2300余人次,诊治病虫害8种250余次,防治效果极佳,且没有造成任何污染和药害。
二、主要技术措施完成情况
选用抗病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从而少施药或不施药,是防病增产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采取无滴膜扣棚,棚内地膜覆盖的方式。减少棚内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腐熟好的有机肥。
推广物理方法防虫杀虫。根据白粉虱、蚜虫的趋黄性,在棚内设置黄板等诱杀害虫。夏季休闲期间,将大棚覆盖后密闭选晴天闷晒增温,可达60℃~70℃,高温闷棚5天~7天杀灭土壤中的多种病虫害。
通过滴灌、膜下暗灌和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从而达到调节棚内温度、改善光照条件、调节空气,促进蔬菜健康成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推广嫁接栽培。黄瓜、西葫芦嫁接能有效地防治枯萎病,且抗病性和丰产性高,茄子嫁接可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等一些土传病害的发生。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控制用药次数、用药浓度和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特别注重在安全采收时期采收食用。
选择效果好、对人、畜、自然天敌都无害或毒性极微的生物农药、生化制剂、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BT乳剂500倍~1500倍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等害虫。浏阳霉素15%乳剂1000倍~2000倍防治红蜘蛛。多抗霉素100单位~200单位防治瓜类、番茄白粉病、灰霉病引起的蔬菜腐烂、猝倒病等。农抗120,100毫克~200毫克/公斤防治瓜类的白粉病、番茄白粉病。韶关霉素防治蚜虫,菜丰宁防治白菜软腐病。新植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抑太保乳油2000倍~2500倍防治夜蛾类低龄幼虫,2龄~3龄菜青虫和美洲斑潜蝇幼虫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保障措施情况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农业生产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要使其形成规模、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必须依托科技平台,加以拓展农业的水平,为县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掌握了实用技术,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农业问题, 实现科学生产,获得丰收。因此,加强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技术的运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产观念,对县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农业培训中, 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培训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一、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宣传不足,对培训关注少
对于县市农业使用技术的培训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以获得广泛的关注度,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做足准备。但是在县市具体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不注重宣传,实际受训的人数较少,培训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农民普遍不知道实用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培训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了技术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训人数过少、受训范围小也使得培训对县市整体农业的生产状况没有太大的改观。
2.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小
任何形式的培训都需要资源的投入,包括师资力量、资金的保障等。当前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其投入的严重不足,培训人员不到位,投入的经费也非常有限,技术推广需要的设备不够充足,使得实用技术培训难以持续开展。对培训投入的有限性也使技术推广力度过小,达不到培训的效果。
3.方法不足,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受训对象基本上为农民,其对理论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培训注重方法的运用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虽然参与培训的人员较多,但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且将其实际应用到农业活动中的寥寥无几。而且培训方法的不足也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直观化讲解没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难以使农民理解技术的要点。
二、加强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践的应对措施
针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应对,以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宣传,提高对培训的重视
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政府等有关方面应当足够重视,在培训前完善组织、做好准备工作,使用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培训宣传,例如海报形式、挨家挨户动员形式、电视广告形式等。则可以让农业人员对技术培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及时转变他们原有的农业观念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宣传到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实用技术培训经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根据培训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宣传工作越到位,人们对培训的重视越充足,参加培训的人数也就会越多,有了培训人数的保障,再结合县市的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手段的恰当应用是产生良好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训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使讲解深入浅出,让人一听就懂。在此期间,可以搭建咨询平台,对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文字等使培训更加直观化,增强实用技术的推广效果。此外,培训可以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培训员在讲解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相关资源设备进行示范,让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也能在培训中掌握实用技术的操作方法。在组织培训班等集体形式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帮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碰到的困难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使其弄清具体的作应用。
3.培训与实际应用并举,提高参与度
培训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应当根据受训人员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农民在培训中的参与度。要把培训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讲解等环节,然后根据农民的实际农业活动,到实际环境中进行技术的推广,配合具体农业的生产。如某县市的农业以生产水稻为主,则在水稻现场,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用技术应用的引导,可以在其中划出一小部分的试验区,采用培训中介绍的对应技术进行实施应用。这个过程既使受训者能够清楚技术的具体操作,也能通过对比将农业实用技术的优势突显出来,使人们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主动采用新技术,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推广技术的目的,推动县市农业的发展。
三、结语
前言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科研机构、政府与农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果显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多。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加强联系,实现农业生产新的进步。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推广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够完善,推广“机构本身就缺少必要的建、墁、推广、验收机构,自然不能够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获得实效。另外,推广机构的不完善自然会导致推广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人事分离,形成了“技术推广内容混乱,验收成果不能形成程序化”的混乱局面,对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来讲更是处于“主管局管不了,乡镇政府不愿管”的窘况,出现了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管理上的空档,出现“无人管”的局面。
2、认识不到位、缺乏统一性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只负责技术推广工作,其职务本身权利较小,加上部分领导干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重视不够,因此导致上级农业技术推广失去了有效的技术指导管理,市级乡镇之间没有形成技术推广的合力。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明确,出现“渎职”现象。比如乡镇政府安排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某项技术进行推广时,缺乏积极性、责任心。使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形同虚设,推广工作有名无实,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无法落实到实处。
3、推广经费不足,专项建设困难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经费来源一般都是需要政府投资,而县镇地区的财政收入紧张,往往会使得农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在推广体系不健令的情况下,农技推广经费的严重不足使社会公益性事业服务的推广工作很难开展,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由于配套资金缺乏常常被迫中断、更不能做大做强,经费不足严重地影响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而经费小足也使得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专项建设陷于不利状态,很多好的建设项目被迫停止。
4、信息技术落后
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推广机构的组织领导,受制于工作环境影响,办公条件有限,使得信息的接收、传送与城市相比偏慢。因此可能会导致农产品挤压、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市场导向不明确、流通不顺畅等问题的出现。
5、农民的学习能力不强
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我国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规避新技术的风险,往往采取比较保险的农业生产技术,高新技术在农村很难得到有效推广。此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具有严格的使用操纵技术,很少有农民可以快速的掌握。新的技术成果往往还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农民缺乏购买的能力和欲望。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队伍建设和推广条件建设。不仅要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加强社会、人文、经济、法律、信息等综合知识的培训和社会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更好地完成农技推广工作。为此应定期举办技术培训、进修、考察学习等,更新农技人员知识。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级晋升、待遇与实际工作业绩考核挂钩,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
2、加强实用农业技术成果的研发
基层的农业技术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农业技术科研人员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交流,对农业生产最迫切需要的技术进行调研分析,加强实用技术的研发,解决农业技术成果供需之间的矛盾。此外,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还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通过对高效生产模式和名优产品的展示来促进科技研发人员和农民对技术的推广,实现科研人员和农民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为科技成果的研发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必须要有总体的培训计划,保证在3—5年内对基础技术推广人员实行全面的培训。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专业技术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超级高产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有机农业及其发展现状、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技术、测上配方施肥技术、农业信息查询与发送和农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对于不能进行脱产培训的人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在集中培训时间外要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同区的作用,带领技术服务人员参观先进的技术成果,深入农村实验基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实际推广,保证技术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4、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05.009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绥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重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开展多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距中央提出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绥中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4年秋,笔者深入全县12个乡,20个村进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调研,调查对象以种植业相对突出村为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从农村科技培训现状、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期望等方面对158名农民进行了深入了解调研,接受调查的人员中男性有110人,女性有48人,其中有24人担任过村干部。根据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培训现状作以下总结。
被调查农民的基本素质不齐:被调查的158名农民,30岁以下的8人,30~50岁的79人,50岁以上的71人;小学文化57人,初中文化86人,高中以上7人,不识字或识字少8人。
农民科技培训普及面较小:被调查的158名农民当中,上一年参加过农业培训的有8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3%,其中参训7天以下的短期培训有73人,7天以上的11人。从调查情况看,还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参加培训,被问及未参加培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40%的农民认为培训时间和农业生产时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民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三是农民自己认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有限,帮助不大或培训效果不明显。
培训部门相对较少:从调查情况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以农技推广部门和农广校为主,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很少有农业科技培训,来源于传统生产技术和邻里朋友方面的技术所占比重较大。
培训形式单一:从调查情况看,农民接受到的农业科技培训形式以田间技术指导和集中理论授课为主,其他培训形式不足5%,农民喜欢的培训形式是面对面授课、现场实习、电视、广播等多方式结合。
农民科技培训效果良好: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认为当时培训效果良好,少部分人认为培训作用不大。还有很多人认为,相关部门要针对培训制定配套扶持政策,让培训发挥更好的效果。
2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
培训目的的需求:根据调查情况分析,90%的农民参加培训是为了增加收入,63%的农民的培训是为了提高技能,少部分人参加培训是为了得到政府政策扶持。
培训层次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2%的农民都喜欢短期培训,绝大多数的农民喜欢一事一训,针对专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培训,对当地主导产业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其他层次的培训则很少。
培训内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81%的农民希望参加种植业中的粮食、水果、蔬菜和棚室生产方面的培训,少部分农民想要参加一些非农的技术培训。
培训方式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有60%的农民喜欢面对面授课和现场实习,19%的农民喜欢广播电视、光盘的形式,少部分人希望能去外地参观学习。
培训地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1%的农民喜欢在本村接受培训,少部分人有去外地参加培训或参观学习的愿望。
培训时间的需求:80%的农民希望培训安排在农闲时间或者根据特定农时来安排培训,少部分人则认为随时都可以。
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民过低的基本素质亟待提升,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亟待改善;农民培训活动相对较少,特别是非主导产业方面的培训活动更少,农民渴望技术,渴望增产增收;农民培训机构单一,力量薄弱。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推广、广播传媒相互关联环节薄弱,与农民培训的需求不适应;农民培训体系的师资水平要求较高,不但要求理论素质高,更要求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要高;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与农民的生产需求有不对应的地方。
4当前农民培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
继续加强“三进村”活动(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直通车”、“流动的课题”、“冬村大培训”等手段,深入乡村推广农业技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载体实施科技培训,扩大科技培训的覆盖面。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民培训环境,稳步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4.2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训意识
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较低,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还很薄弱,政府和培训机构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和竞争意识,用知识和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在当前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组织化程度。
现阶段无论是农业生产领域还是新农村的建设都需要农民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基本文化能力和较高的技术素质。只有具备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各项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想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功底和技术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就必须发挥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作用。
作者简介:邓立文,本科学历,绥中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本文来自《作者:邓立文
摘要: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工作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要了解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情况,发现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问题。根据调查情况明确当地的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途径。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培训需求;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05.009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绥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重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开展多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距中央提出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绥中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4年秋,笔者深入全县12个乡,20个村进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调研,调查对象以种植业相对突出村为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从农村科技培训现状、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期望等方面对158名农民进行了深入了解调研,接受调查的人员中男性有110人,女性有48人,其中有24人担任过村干部。根据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培训现状作以下总结。
被调查农民的基本素质不齐:被调查的158名农民,30岁以下的8人,30~50岁的79人,50岁以上的71人;小学文化57人,初中文化86人,高中以上7人,不识字或识字少8人。
农民科技培训普及面较小:被调查的158名农民当中,上一年参加过农业培训的有8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3%,其中参训7天以下的短期培训有73人,7天以上的11人。从调查情况看,还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参加培训,被问及未参加培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40%的农民认为培训时间和农业生产时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民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三是农民自己认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有限,帮助不大或培训效果不明显。
培训部门相对较少:从调查情况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以农技推广部门和农广校为主,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很少有农业科技培训,来源于传统生产技术和邻里朋友方面的技术所占比重较大。
培训形式单一:从调查情况看,农民接受到的农业科技培训形式以田间技术指导和集中理论授课为主,其他培训形式不足5%,农民喜欢的培训形式是面对面授课、现场实习、电视、广播等多方式结合。
农民科技培训效果良好: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认为当时培训效果良好,少部分人认为培训作用不大。还有很多人认为,相关部门要针对培训制定配套扶持政策,让培训发挥更好的效果。
2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
培训目的的需求:根据调查情况分析,90%的农民参加培训是为了增加收入,63%的农民的培训是为了提高技能,少部分人参加培训是为了得到政府政策扶持。
培训层次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2%的农民都喜欢短期培训,绝大多数的农民喜欢一事一训,针对专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培训,对当地主导产业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其他层次的培训则很少。
培训内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81%的农民希望参加种植业中的粮食、水果、蔬菜和棚室生产方面的培训,少部分农民想要参加一些非农的技术培训。
培训方式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有60%的农民喜欢面对面授课和现场实习,19%的农民喜欢广播电视、光盘的形式,少部分人希望能去外地参观学习。
培训地点的需求:从调查情况看,91%的农民喜欢在本村接受培训,少部分人有去外地参加培训或参观学习的愿望。
培训时间的需求:80%的农民希望培训安排在农闲时间或者根据特定农时来安排培训,少部分人则认为随时都可以。
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民过低的基本素质亟待提升,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亟待改善;农民培训活动相对较少,特别是非主导产业方面的培训活动更少,农民渴望技术,渴望增产增收;农民培训机构单一,力量薄弱。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推广、广播传媒相互关联环节薄弱,与农民培训的需求不适应;农民培训体系的师资水平要求较高,不但要求理论素质高,更要求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要高;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与农民的生产需求有不对应的地方。
4当前农民培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
继续加强“三进村”活动(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直通车”、“流动的课题”、“冬村大培训”等手段,深入乡村推广农业技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载体实施科技培训,扩大科技培训的覆盖面。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民培训环境,稳步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4.2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训意识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稳定,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常见问题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比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其工作态度不好,而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因此,为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序进行,应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除此,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所以他们对新型农业技术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脱贫攻坚战阶段,有些偏僻农村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本身对农业技术没有专业的认识,导致农业设备配备严重不足。同时,农村青壮年由于经济等原因,逐渐向城市发展,去城市工作,剩下人员多为老年劳动力,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对策
3.1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广农业技术
脱贫攻坚战中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由之前的广泛推广已经转变成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农业技术。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推广。同时,还要根据农民的实际要求进行推广,即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例如,工作人员在进行农业推广时,可以对村庄中农户走访调查,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有效总结,从而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广适合的技术。同时,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让农民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农业技术提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和创新农业技术,并及时调整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有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我国农村,由于地域偏僻,信息接收比较困难,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比较低。因此,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例如,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拿出部分资金,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适当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调查农民在应用农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农业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在农村开设农业技术培训班,还可以引进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有效培训,不但能够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管理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3.3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需要适当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可以定期发放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在进行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只有保证农业技术研究人员的研究费用,才能够促进他们进行科研工作。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不但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还要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重视,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可提高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如在偏远山区修建公路,让农民与外界取得有效联系;还可以在缺少水资源的山区修建水利工程,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应该进行专业化建设,通过招聘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国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建立一个文明、专业、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发展阶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推广农业技术至关重要。
4结语
文章对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建春.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农业与技术,2016,(16):153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机制;推广
渠道业技术是农民科学种田的依靠,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及推广方式,将农业技术在农民群众中进行推广,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灵活长期
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采取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由于管理层次纵横交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加之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农业技术人员工作效率不高,这对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农技人员与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
1.2.1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
高农技人员不仅工作条件较差,而且工资待遇较低,这就使部分农技人员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导致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不多。另外,一些高学历及高职称的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就使农技推广整体队伍素质不高。
1.2.2农民群众的素质亟待提高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农民群众作为受体,农技推广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而这主要由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近年来,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弱妇幼,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下去。
1.3经费投入少,推广渠道不顺畅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但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支农资金数量有限,这就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更是少之又少。资金缺乏,不仅使配套设施不健全,而且办公条件也十分简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一些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使新技术研发和扩散推广遭受较大的阻碍。
1.4农业技术推广中客观原因限制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由于推广项目单一,使其无法与当前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相适应。加之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较大的制约。
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改进措施
2.1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改革
由于推广农业机制的创新改革涉及的是多部门整改,农业部门也不能够独立决定,所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工作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农村现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改革,就是对机制进行创新,建立科学的科技工作导向机制,引入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观念,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教学和推广活动,培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的推广。
2.2加强农民和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
针对当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需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采用多种形式来实施培训项目。可以利用农闲时节,采取培训班及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为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进行指导,提高其科技意识,并使其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农技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要采取定期培训和再教育的方式来提高整体素质,确保其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使其能够为农民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农业技术指导服务。
2.3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网络推广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合理规划,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运作进行严格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监管,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同时,要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引导社会各界增加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需要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来加快推动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的推广,通过构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充分利用通信公司、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来构建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使其与农业市场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开发出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产品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4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在产后,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忱。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靠强化行业管理,推广总站提高了基层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了推广体系的管理。坚决杜绝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发生。制定具体的岗位责任制,把责、权、利落实到人头,从而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靠实用技术培训,推广总站全面提高职工和农民科技水平。仅在2010年一年里,就举办县、乡级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216期次,直接培训农民6.4万人次,柜台咨询18.2万人次,举办电视讲座12期次、召开现场会38期次,全年共发放培训讲义228份、技术资料76000份、录制光盘90张。
靠建设示范园区,推广总站树立了基层推广队伍的新形象。近3年来,县、乡两级站共建成固定的示范园区24处,落实了三大作物新品种比较试验、示范项目198项1566项次。通过示范园区的建设,实现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集成,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从而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转化速度。为基层推广队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改变了农技推广单位在农业生产中可有可无的地位,真正成为了领导指导生产的参谋和顾问、农民发家致富的良师和向导,树立了基层推广队伍的新形象。
1.前段工作值得肯定
去冬今春的科技服务活动,较以往相比有几点明显不同,一是在服务内容上突出了五大行动,即: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行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行动、农业各专业系统培训督导行动、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行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农业科技行动。二是在任务安排上突出了4个目标,即:培训基层农技人员4000名以上,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万户以上,组织培训骨干专业农民40万名以上,培训农业生产明白人400万人次以上,确保每户有一名劳动者接受培训。三是在服务主体上突出了纵横结合,即:市(州)县(市、区)按块块组织安排;农委、畜牧业形成系统的单位,按条条组织指导;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分工,为联系县(市、区)具体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师资。
围绕上述要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省共开展现场培训或指导7852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11886期次、发放技术资料256.05万份、咨询服务50万余人次,培训农民293.58万人次,完成计划任务的73.4%,全省培训共投入958.68万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高度重视 2012年11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以吉政办明电[2012]108号文件转发了省农委制定的《2012~2013年度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各市(州)、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吉林农大、省农科院等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各农业专业系统高度重视,相继制定活动方案。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长白县、洮北区等一些市、县以政府名义制定并下发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长春市、吉林市等市、县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副县长任组长。省、市、县三级政府把农民冬春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到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当中,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的开展。
1.2形式多样 总结前一段工作,不难发现,去冬今春全省在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中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形式多样。 全省各农业专业系统、各市(州)、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按广大农民群众需求,精确锁定培训与服务指导内容,开展了“农民点菜、专家主灶”等“菜单式”服务。有的还采取了集中办班培训与现场手把手、面对面服务指导相结合,专家教授讲课与乡村“土专家”现身说法相结合,现场办班培训指导与远程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长春市及所辖县(市、区)各农业系统组织农技人员,组成100多个“科技小分队”分赴乡镇村屯巡回指导,与农民面对面解难答疑;延边州结合实际,组织一批精通朝鲜族语言的“土专家”在当地开展现身说法,取得实效;辉南县通过组织“专家小组”和“科技巡回报告团”,深入乡镇、村屯和科技示范户,举办农业技术专题讲座,向农民推介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了解市场信息,筹划2013年农业生产。大安市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方法深受农民欢迎。
1.3重点突出 全省各农业专业系统根据职能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在服务内容上各有侧重,各项农业技术得到集成推广与综合应用。在开展工作中重点依托项目。今年全省计划扩大五项重大技术覆盖面,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粮食作物全覆盖,生物防螟在常发区实现全覆盖,农田灭鼠、种子等离子处理、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分别达到1700万亩、800万亩和100万亩。开展玉米、水稻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示范面积200万亩。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土肥系统等相关部门,结合五项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培训,取得实效。省阳光办依托阳光工程项目,组织全省53个项目县、292个培训基地结合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深入村屯、农户开展后续指导服务工作。在服务内容上重点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今年我省农业生产的需要,去年12月省里组织专家编印了《吉林省201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万册,免费向全省发放。其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51个、主推技术25项。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密切联系实际,根据省里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从县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际出发,积极帮助遴选适宜当地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重点着力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为2013年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1.4社会认可 由于前期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得到了认可。省委宣传部对农业系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行了宣传,各媒体也对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省电视台新闻中心将科技备春耕作为冬春时期的宣传重点,在省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吉林日报在头版,以“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红红火火”为题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吉林农网开设了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专题,吉林农业报、吉林农业杂志等对活动集中进行了宣传。
2.存在问题要引起重视
回顾前段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从目前全省调度情况看,大多数市(州)、县(市、区)和农业专业系统工作有序进行,但少数单位和县市动作缓慢,活动不扎实。这可能受春节、冬季雪大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我想主观因素是主要的。重视程度不够,把活动当作一种形式,当作可有可无的一项工作,主要领导不过问,情况难调度,所以就造成工作不力的局面。二是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少数单位和县市对冬春科技服务活动理解上片面,存在重培训轻服务、重教学轻实践的问题。集中培训很重要,深入村屯、深入农户,手把手、面对面地传授技能,深入生产一线服务指导也同样重要,让农民学懂,更要让农民会用。三是服务内容针对性不强。个别地方开展调研不充分,不了解农民需求,培训和服务指导内容与农民需求脱节,农民参与热情不高,活动不扎实,成效不明显。四是共性问题。这也是老问题:主要是现有的师资资源与需求不适应、部分专业系统只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协调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问题希望大家要认真分析,找出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前段工作不足,并在下步工作中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3.下步活动要着力推进
春节之前,省里已召开了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会议重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本月15日,省政府召开了备春耕视频会,具体了安排当前的一些具体工作。为此,下一阶段科技服务活动要围绕上述会议精神,按省政府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着力加强四方面工作:
3.1加强协调 科技服务活动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参与,协调配合十分重要。下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共同推动服务活动取得新成效。要抓好调度上报工作,各地、各单位要及时调度并汇总上报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进展,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各农业专业系统间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共同研究并制定培训服务指导内容,优势互补,发挥综合优势;各农业专业系统内部要做好上下衔接,增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
3.2强化科技备耕 目前全省备耕工作已全面开始,科技备耕是备耕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农业部到省农委对科技备耕工作都十分重视。克军主任多次强调科技备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科技备耕作为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从现在起到开犁种地前,这段时间是科技备耕的关键时期,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有利时机,再次掀起农业科技服务新,圆满完成去冬今春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各项任务。
在抓好科技备耕工作上要重点做好四件事:第一,要结合农业重大项目抓好培训。全省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土肥系统、园艺特产系统、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系统、阳光工程系统、农广校系统等单位和部门,要重点围绕五项重大技术推广、粮油高产创建、棚膜蔬菜等重大农业项目,组织农民开展专项技术培训,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第二,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抓好指导服务。全省农业推广、培训部门,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屯,进村入户指导,做好与农户对接,实行包村联户制度。农业技术服务指导要接地气、求实效,责任要落实到人。每名基层农技人员要负责指导2~3个行政村和5~1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重点帮助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总结2012年农业生产经验、研究制定2013年生产计划、帮助分析并提出解决2013年农业生产技术难题的对策,确保每户带出1名农业生产技术明白人。第三,要结合农资营销抓好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的普及推广。省里组织专家遴选了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51个、主推农业实用技术25项。全省各级种子管理系统,要组织农资营销部门,积极协调农技推广、农业培训等相关单位,根据省里确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从县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际出发,帮助遴选适宜当地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农民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过程中,采取宣讲引导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这些品种和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同时要结合营销抓好培训,向农民讲授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栽培措施与栽培要领,帮助农民制定种植方案。第四,要做好农业信息。各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要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杂志等渠道,做好农业信息的搜集与筛选整理,及时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的农业信息,助推科技备耕工作。重点土壤墒情、气候条件、农资供求、惠农政策、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等信息。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的活动。
第三条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五)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六)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依靠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振兴农村经济。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保证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畜牧、水利、渔业、农业机械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
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六条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鼓励和支持农村中的群众性科技组织兴办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技术经济实体,发挥其在推广农业技术中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第七条乡(镇)以上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其职责是:
(一)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和技术标准,并组织推广计划的实施;
(二)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三)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四)对农业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五)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六)进行专业调查、规划、设计、监测、预报、评估、咨询;
(七)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组织农民学习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总结推广群众的先进经验。
第八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宣传农业科技知识,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措施,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
农村科技示范户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生产示范传播实用技术。
第九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向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者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第十条农场、原种场、林场(圃)、牧场、渔场、农业机械厂等(含部队、司法部门和大型厂矿企业所辖),除做好本场(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外,应当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三章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二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集中主要技术力量,对适合当地的先进技术进行充分论证,全面规划,制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当列入科技发展计划,由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渔业、农业机械等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也可以由该农业科研单位或学校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第十四条向农业劳动者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经试验、示范证明在推广地区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五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坚持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则,做好本辖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不影响分工范围内业务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打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界限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六条对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动植物品种、复混肥和配方肥(微量元素肥料)、复配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农业物化技术,实行推广审查许可制度,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审查许可后,方可进行推广。未经审查许可,不得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第十七条农业劳动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技术。
第十八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进行新技术试验、示范,开展专业调查、监测、预报,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指导农民技术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等,实行无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和兴办经营实体,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摊派或充抵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
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兴办经营实体,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
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克扣。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其资金的来源:
(一)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安排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
(二)农业发展基金和林业、水利专项建设等各项农业专项基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三)各种农业基地开发和工程建设资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四)引进的外资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五)其他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第二十一条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从其举办企业的以工补农、建农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数额用于本乡、本村、本组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第二十二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开展服务,兴办经营实体,增强自身的实力和活力。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服务、兴办经营实体,税务、金融等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
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二十三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构成,应当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科技人员为主,其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七十。
专业科技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十四条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教育部门应当在农村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农业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
第二十五条对在乡、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评定职称时,应当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
农业科技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不含城关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应当在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学习、进修、工资、福利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献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表彰和奖励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二十五年,并取得成绩的农业科技人员。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要的条件和足够的时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
第二十九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权检举违法推广行为,抵制违背技术规程的干预。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应当对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成绩显著的;
(二)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贡献突出的;
(三)对农业技术有重大改进,解决推广中重大问题的;
(四)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成绩突出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理:
(一)农业物化技术未经审查许可,擅自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责令限期纠正,没收非法所得,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未经试验、示范的农业新技术和未经品种审定的新品种,盲目推广和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的,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三)凭借职权干预推广工作和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四)摊派有偿服务和经营实体收入或将其收入充抵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的,责令限期纠正。拒不纠正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五)非法侵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的,责令限期退还,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六)截留、挪用、克扣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资金的,责令限期纠正,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