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的技术创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5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指的是:研究人员在成功研究一项农业新技术或新成果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边传播,并逐渐被大众接受、使用的全过程。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为基本出发点,学习借鉴国外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加速我国农业技术的扩散与使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发展历程
国外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扩散研究广泛涉及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十分复杂,因其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农业技术创新采用行为的研究,它以农民为研究对象,以诱导农民行为为最终目的,方法上侧重对经济行为的分析,重点影响研究农业技术创新采用的各个因素;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农业技术创兴扩散的整体特征为对象,重点研究扩散过程中,影响扩散的因素、扩散的速度、扩散渠道等。另外,在对农业技术创新分类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公益性技术扩散、经营性技术扩散及中间性技术扩散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扩散研究十分有限,研究分散,成果较少,还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化。尽管如此,也需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
1.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辨析
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农业技术创新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等。对于创新与扩散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两者有关系,认为扩散是创新的后续子过程,创新是技术研究的源头,要研究扩散,必须先创新;另一种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关系,扩散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规律性的独立系统。
1.2影响扩散的因素
影响扩散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效益性、技术适用的地域环境限制、经济社会环境等。在分析出影响因素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大政府诱导行为和政策支持、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户素质等。
1.3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模式有以下三种:传播型、交互型和指导型。传播型的扩散内容为单一的农业技术,以大众媒体为主要的扩散渠道,扩散方式以面对面传授、示范为主,其缺点在于传播速度满、传播周期长、受众面小。交互型是以互联网、农业专家系统为载体,扩散内容广、速度快、质量高。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是传播型,并逐渐向指导型甚至交互型过度。
2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比较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国外扩散研究始于农业,研究内容宽泛。国外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实力研究众多,这些研究结合了农业技术的特性,针对性强、可信度高,能真实反映具体内容。兼顾微观和宏观研究。对微观行为和宏观定量化数学建模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晚,虽有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对成功扩散的研究多,是百姓的研究却很少,着重关注已完成的扩散,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监督的研究广泛,但缺乏微观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将对新技术的研发进行探讨和简要分析。
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未来发展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实证研究,提高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关注扩散现象的空间过程研究,农业技术的扩散不仅是时间过程,也是一个空间过程,应加大地理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发挥学科专场。例如,一项农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状各异的区域的扩散路径、扩散速度都会不同,通过对他们的跟踪调查,可得出不同的空间扩散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农民素质低、农业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低等特点,重视中国特色研究,切实结合中国国情展开工作。
4结束语
我国从实际国情出发,在国外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和改革,从而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也就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动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这种做法,实现了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着增长作用,解决现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并朝着资源多功能分配和利用,循环式发展,多种产业共同受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是个衡量尺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新型生态农业还需不断深入发展,遍及各个县市。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从当前的农业生产来看,新型生态农业已有所体现与发展。林下养殖酒是一个典型例子,将养殖业与林业种植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仅仅以林业为主或仅仅以养殖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种物质循环的关系和物质多级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副产品在林业中得到普遍利用,这使得养殖产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开发了林业生产。
农业技术创新是通过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和开发所得出来的成果,其成果首次介入到商业阶段,并被不断地传播和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从开始创新的时候向外传播的一个过程,是被农民或者企业采用的一个过程。是农业创新技术的一个新起点,被理解成为了相对扩散的一个过程。能够更好地促进相关地区还有人群的收益的提升。所以说只有将重点致力于农业创新当中,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现实的指导意义。
1.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
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国外就开始对于农村创新技术开始进行了扩散研究。其著名的心理学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到了1920年的时候,扩散研究在美国开始进入了一个非常繁荣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很多学者对于扩散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到了1943年的时候对于杂交玉米开始了研究,直到90年代中期之后,传统的扩散方法已完全消失,扩散研究成果开始稳步的上升。扩散研究在社会中不同的领域进行着,其与农业技术有关的主要集中在社会早期、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地理以及经济学几个领域当中。在早期阶段,社会学者对于农业技术创新会在某一区域内进行扩散。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利用不同的采用者进行分析,这给后面接手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经验。然而农业技术创新在进行扩散的时候,可以就两点说起,一个是以农户为研究对象进行农业创新技术的研究,另一个就是以扩散总体特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规律以及变化进行研究,这对于扩散的研究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创新体本身的性质还有特点,时间和传播渠道还有社会系统。将农业技术创新分类的时候,会根据其不同的标准而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扩散的技术的含量,归类为简单的技术扩散和复杂的技术扩散,按照扩散的属性的不同,分为公益性技术扩散、经营性技术扩散以及中间性技术扩散等等。
相对于国外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来说,国内的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比较缓慢。直至1980年之后才开始有相关学者介绍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到了1990伴随着相关技术创新以及扩散的出现,我国政府和相关学术界开始重视创新扩散。直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相关方面的扩散研究成果仍然非常少,没有形成系统化,没有一定的规模。尽管是这样,我们仍然对于现在所有的成果进行规划。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来说,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扩散以及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等。对于创新和扩散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扩散是创新接下来的步骤,第二种就是创新和扩散没有什么关系,扩散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规律,其自身的范围相对来说也非常的广泛。为什么创新并没有进行扩散,其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技术本身的效益性、扩散区域的环境还有农民的素质等。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说,隶属于国内研究的一个项目,伴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又因为政府的主导推广作用,造成了我国对于农业的扩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中国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的时候,实行了农业创新技术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来临,这种推广工作逐渐出现了很多弊端和问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农业市场的发展需要。部门学者对于农业推广开始了重新的审视工作,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对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了改革手段。提出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和农户型两种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三种创新扩散模式,其中包括传播型、交互型以及指导型。对于传播型来说,它是一种以扩散内容为单一的农业技术,其扩散渠道为大众媒介,在方式上是以面对面的模式进行传授的、以示范为主要形式,其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周期非常长、而且其受众面还不是很大。目前我国的所有农业技术创新都属于传播型,它是需要逐渐向指导型和交换型过度的。
2.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比较以及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展望
对于国外来说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起,分别是国外关于扩散对象的研究始于农业,并从农业开始进行扩散,其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广泛,逐渐就形成了新的扩散学,其技术扩散成为了研究对象中的一个。多门学科都参与到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当中,比如说人类学、经济学以及地理学等。这就从多个方面扩散了扩散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从而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对于国内的研究来说其成果也是非常显著地,到了2004年之后我国的关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方面的成果已经有很多了。虽然如此,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说我国关于工业技术的扩散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却非常少。针对成功扩散的研究非常多,然而对于失败性的研究却非常少,对于已经完成的扩散比较关注,然而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却非常少,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研究的非常广泛,但是对于微观角度的研究不是很多等。
对于目前我国在农业技术创新上面存在的问题的弊端,本文给予了一些建议,着重注意实证研究,提高成果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其次就是应该对于扩散现象的空间过程进行研究,改变对于研究过程一边倒的现象,加强对于空间过程的研究。在这方面,地理学应该积极地介入,并且应该发挥其学科专长,做出先赢得贡献。不仅如此,还应该注意发挥多个学科的优势,将学科并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研究,改变只能局限于经济和农学等狭窄的研究。
3.结语
对于目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来说,我国应该进行不断地加强和改革,将扩散与各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将扩散技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致力于世界的前沿,从而真正地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与应用。 [科]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及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指引下以实现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平衡发展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技术和受益的稳定、持久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低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研发基础设备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时的发展现状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度大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多为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难度较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创新型农业技术方向迈进,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我国自身农业技术的创新型发展不足。此外,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思想制约了我国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农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性发展不足。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经济收益风险较大由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需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加以佐证,研发的成果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长信具有较大的经济收益风险,影响着农业经济的边际效益。此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资金和研发力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加大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良性指导作用。
(二)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我国要想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效果就必须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行政体制来规避单纯依靠人为自觉性的弊端,进而在制度上给予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持,为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组织
1 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我国农业是以小规模的、分散的家庭式小农生产为主,这种模式难以容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创新的重任只能由农业龙头企业来承担。只有通过龙头企业联合、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和个体农户,形成群体规模,最大程度地集成、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高新技术成果大量进入商品化农业生产,以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8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数万家。[1]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地联系起来,全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通过较高收入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形成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创新能力还不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
2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融合。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基本上分布于公共的科研体系中,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激励机制失效,研究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脱节,人们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中实际需要的技术问题也没有科技人员开展研究,尤其是农业的储藏、保鲜、筛选分级和加工等产后服务技术严重滞后,制约着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而中国农业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且盈利水平不高,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目前尚未建立起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导致企业在育种、加工、保鲜等方面缺乏高新技术而使产品质量不高,或缺乏先进的包装技术、推销手段落后等而使销售受阻,真正叫得响的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不多。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2.1 龙头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技术创新的理念上,许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真正面向市场,技术项目缺乏预见性,最终损失了资金失去了市场。在技术引进方面,单纯地为生产而引进,缺乏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提高。
第二,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我国很多龙头企业没有独立的科研部门,科研投入不足。
第三,企业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缓慢,除了上述主观因素之外,还因其客观上规模过小、实力不强,难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2.2 龙头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优良的外部环境是滋生新技术的土壤,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我国龙头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一组数据表明:1985~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年均增长率只有3.8%,低于同期农业4%的增长率。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5.6%,而同期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科研投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0.51%下降到2003年的0.39%。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GDP中的比重仅占0.44%,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3.29%、中等收入国家1.37%的水平,也低于0.58%的世界平均水平。[2]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的后果就是使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缺乏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创新乏力。这导致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很少,农业领域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经连续7年空缺。
第二,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我国很多农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而是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或为自己获取职称。
第三,人才是关键。毫无疑问,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最关键的是人才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人才供给不足。我国每万农村人口中仅有4名农业科技人员,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有40多名。在农业科研队伍中,具有学士学位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0%,具有硕士学位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而博士学位获得者仅占0.5%。并且我国的人才培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校很多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际,造成许多学生技艺不精,业无专长,更谈不上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作为。[3]
第四,就农技推广人员而言,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农技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且80%集中在种养等产中阶段,而产前咨询,产后加工、保鲜等领域专业人员极少,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步伐。
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遇到了以上的种种问题,阻碍了其发展,这就需找到一种适合龙头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3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选择
组织类型、组织结构约束着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农业龙头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组织,以提高生产能力获取高效益。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有以下几种组织选择:
3.1 层级组织安排
即内部性主体创新模式,指企业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开展技术创新。企业要及时追踪市场发展动态,根据市场需求态势、产品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确定本行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企业中建立科研中心、科研基地,聘请高新技术人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开拓市场。如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它位于四川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薯类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型、科技产业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以红薯、马铃薯为原料的方便粉丝生产、食品机械制造和食品工艺技术研究,下设光友薯类技术中心、光友薯类综合开发培训中心、光友方便粉丝厂、光友薯类食品机械厂等机构。
这种模式以企业自身为创新主体,其优点可根据自身及市场的需求,进行有目的地研究开发。组建自身的研究开发机构,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优化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开发新品种、新工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盈利能力。
3.2 市场型的组织安排
指企业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承担研究开发,由企业把研发成果引入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
很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开发,这种科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市场的脱节,造成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滞后,也造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创新能力的弱化。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就是让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发展。如山东龙丰集团,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及时掌握制粉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专门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先后与中国粮食科研所、上海医科大学营养食品研究中心、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人民总后勤部等科研院所建立厂协作关系,并聘请了美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此外,公司每年都派出3~5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跟踪掌握国际同类科技的最新动态。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技。
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使新技术应用于产品当中,占领了市场,使龙头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科研院所的研究职能。
3.3 企业技术联盟
企业技术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互相致力于技术开发的行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人才匮乏,企业内部主体创新较困难,而采取技术联盟方式,获取适用技术是一最佳选择。以联盟作为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可突破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限制,分散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这种组织形式在我国暂无资料证明其存在,但应是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今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面向市场的政府组织安排
这种组织模式是国家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机会,综合确定国家重点创新计划,或者由某些农业科技创新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机会确定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向政府计划部门申请列入国家重点农业技术创新计划,争取国家计划资助。这将大大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技术创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市场需求与政府计划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一旦成功后,又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这种模式的代表就是金健米业,1999年,公司科研人员独立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早籼米深加工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其中两个子项目“99NKY1002―3保鲜方便米粉”和“99NKY1002―4补血、降血脂米片”的研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获得了成功,2000年3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金健米业的科技创新步人了良性发展轨道,为解决中国常年积压的上百亿公斤早籼米找到了出路,为企业的增产增效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带动农民增收创效找到了落脚点。[4]
4 政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由于农业科研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世界各国政府的科研机构在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由国家给予巨额资助。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农业科研机构都由政府包办,其经费90%源于政府。日本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几乎100%来自国家政府,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经费90%以上来自当地政府。连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科研经费中公共拨款也接近50%,自1958年以来,大约都以8%的速度逐年增加。
其次,完善相关法规与政策。这方面可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美国为解决知识产权和产业创新停滞不前的问题,1980年国会通过了贝赫一多尔法案,规定大学利用联邦政府资金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属大学所有,商品化权利也屑大学,大学须负责将研究成果投入使用也成为接受联邦政府研究基金的条件之一。同时规定,大学可以保留出售发明和转让许可证的经济收入。贝赫一多尔法案成功地调整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关系,使学术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80年代以后,学术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了技术转移工作,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聘请产业界的科学家或交给律师新的任务,推销教授们在研究活动中开发出来的技术。企业也纷纷改变各自为政的做法,或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跟踪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情况;或与学术界组成联合体,协同开发和促销技术;或购买专利,开发新产品,这就打破了部门、机构、行业之间的界限,解决了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有效、低成本、迅速解决的问题,解决了科技创新、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紧密结合、相互合作是美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体系模式。
第三,鼓励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人,实施技术创新。
第四,农业时滞性强风险大,往往难以吸收私人投资,政府有必要选择性地介入技术研究与开发,进行宏观引导与调控,并适时地参股建立一些龙头企业急需而自身又难以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
第五,为龙头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开辟多种经费来源,形成以龙头企业自身积累为主,包括科技贷款、社会投人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特别是要利用股票市场分散技术创新投资风险的功能,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投入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事业。
参考文献
[1] 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2] 黄大防.农技站空空的,连桌子都没有[N/OL].人民网,
2005-03-11.
[3] 丁巨涛.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
[EB/OL].(2004-03-25).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
0.前言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下文就来分析下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对策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生话,加强农业知识传播与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1.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1当前我国农业科研综合实力弱,整合能力不足
首先,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不够合理,而且交叉颇为严重,尽管多次调整,体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在专业与机构设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除了种植业学科多、其他学科少的问题外;传还存在统学科多、新兴学科少;产中领域研究学科多、产前、产后领域学科少等问题。
其次,农业科研机构与队伍大但不强,科研方向、任务调整斗殴无法满足新阶段年农业发展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水平较差。例如农业科研成果产生量与成果转化率不成正比,除了开发与推广上的问题外,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差也增加了转化难度的提高。
再次,农业科技项目还存在着常规技术研究多,但很少涉猎高新与实用技术,引进技术多单消化难度大,影响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进程。
最后是农业技术整合能力不足,最典型的就是农业科技团队几个身不强,尤其是立体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缺乏一直结构合理且高效精干的科研队伍。另外就是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发展规模小、效益差,经营管理不够规范问题也颇为突出。
1.2农业技术创新资金不够,手段落后
这是制约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在农业技术上尤为明显。首先是我国农业科研资金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约为千分之二,仅是发达国家的百分之十。同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费用不足,经费来源过于单一,而且不够稳定,影响推广的效率。一些地方政府对年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水平低,而且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与推广费在下降。另外,农业科技单位负担过重,离退休人员过多,而且负担重,单位投入的成本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交叉,增加很多人力、财力的负担。最后是农业科技手段颇为落后,同时由于财政投入少,很多农业科研单位的设备都无法满足研究的需求,而且图书资料少、信息手段不足,大面积试验基地少。最后是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多数科研院所仅具有应用常规技术能力,缺乏使用高新技术的设备与能力,影响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1.3科技创新机制不够灵活,体制不完善
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制仍未完全建立起来,具体来说就是科研力量部门所有制十分突出,导致机构部研究的效率较差,而且颇为浪费。第二就是在农业系统内部与科研成果脱节,导致技术创新过程不够畅通。很多科研成果没有被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农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分配不合理,确定项目与技术推广间仍然由政府集中决策与行政推动的做法,大部分农业科研项目结题后期成果都被束之高阁。四是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农业技术的创新动力不足,很多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互相交叉,管理难度较大,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步伐。
1.4人力资源不足,人才不稳定
人是发展的根本,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也必须要依赖人来完成,当前我国在农业技术发展上存在人才不足,而且不稳定,导致各科研单位争抢人才现象,而且很多人才外流,影响到整个体系的发展。
1.5资源配置结构不够合理
所谓的资源就是指人、财、物,而我国农业发展仍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上,在水产、畜牧上发展力量不够;而大多数科研项目也集中在产中环节,产前与产后的投入则十分不足,限制我国农业科研水平的发展,这种问题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2.构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2.1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在发展中要坚持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按照市场发展规律与农业科技发展的特征,调整优化铲射科技体系结构,合理优化人才配置,服三年弄,转换机制,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与资源优
配置的技术创新体系,将自主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床柜技术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结合,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结合的体系,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保证。
2.2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必须要确定以下几项重点工作,首先是加大对自主研发创新平台的研究,利用市场与政府的调控政策,调整现有的科研机构,形成农业科研体系,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要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的创新,要以建设高新产业群作为突破口,带动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加大推广力度,促进生物技术与加工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产业化,创造经济效益,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进程,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再次是农业知识传播与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完整的人才使用机制,流动机制与竞争机制。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发展奠定人才保障。
2.3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首先,制定农业技术产业发展的策略。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产业政府是互相影响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必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强大政策导向,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政策要以产品创新与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且附加值高的产业要加大扶植力度,推动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其次,强化农业技术体制创新的建设力度。
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要从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与体制的改革为前提,突破传统农业体制管理的局限性,根据发展的情况深化农业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人员与机构的优化配置,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发挥每个农业岗位的作用,踧踖农业技术体制创新的发展速度。
再次,提高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的现状来看,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创新人才短缺,因此,国家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通过科研工作等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建立人力资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
最后,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主要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政府的投入,实行多渠道并存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发挥市场与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与导向的推动作用,鼓励企业与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成果产业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此,除了要不断的完善机构设置及人才配置外,还必须要加强人员素质的建设,从多个角度推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短缺,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创新问题。我国由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规划、同时由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的转移,所以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
1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在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用高效的技术开发、研究、转换等手段,进行资源的创新分配、创造更多的农业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1]。
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2.1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比如:农业种子的发育研究、农业收割机械的研究、喷洒农药化肥技术的研究、播种技术的研究、农业病虫害的研究等。所以在这个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可以说与农业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随着这些农业技术的创新活动运用到真正农业生产中的时候,将会极大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比如:新的高产玉米种子的应用可以使玉米的产量得到增长。新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业收割的效率、我们就以玉米的收割为例子,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手工玉米的收割数量仅有1000~1500kg,而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一天的效率是3个人手工玉米收割效率的10倍以上。而喷洒农药化肥技术的革新可以达到的效果是使用更少的农药化肥达到农作物不受病虫害的侵扰,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所以说,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
2.2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中国有许多的新型农业创新技术,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使得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收到了影响。比如:许多的农村地区因为过去信息的闭塞和缺乏农业生产的投资,对于许多的新技术不了解、即使对一些有所了解因为缺乏资金也无法马上使用。现在,许多的农村地区都用上了增产增收的玉米种子,农业的产量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些增产增收的玉米种子不是近几年才研究出来的,而是早就研究出来了,由于种种的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所以直到现在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也是如此,因为推广工作的不到位和过去农民对农业投入力度小、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即便是现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农业产品收割的也非常有限,许多的农民依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玉米、花生、黄豆、高粱、小麦等农作物的收割[2]。
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3.1国家要加大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进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必须要加强国家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农业种子的技术研究、新兴化肥农药的喷洒技术,还是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以及技术改进都必须要国家进行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否则是不可能完成的。
3.2两者之间要进行有力的成果转换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策略是注重成果之间的转换。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极大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增产增收,反过来、农业经济的增产增收效果也会促使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更有效率的进行。比如:农业经济增产增收后,许多的农民就有足够的资金和很高的认识,购买新的增产增收的农业种子和先进的联合收割机,这些行为都会促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3.3大量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离不开大量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归根到底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完成的。把各有所长的农业科技人员投入到具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工作中,研究出适应我国农业特点的科技成果并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4结论
在农业土地资源短缺、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进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农业整体的改革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淑娟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河滩社区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面向市场,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新力量。但是,据调查,我国大多数龙头企业从事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加工,没有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外部引进的高达67%[1]。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从外部因素来看,是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科技资源分布在公共科研体系中,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主体,以致科研与生产相脱离;从龙头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企业规模普遍小于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可以借鉴工业企业的经验,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那么,农业龙头企业有否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基础,以及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此为目标,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业技术研发机构“1+1>2”的合作共赢模式,分析影响产学研双方进行合作创新的制约要素,力图通过合作创新,破解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
二、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的建立
我们基于博弈论建立农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型。
(一)模型假设假设:1.覆盖全国省市县,并联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保证了产学研双方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合作。2.在技术创新的合作中,技术需求方为龙头企业,技术提供方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创新模型的主体由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双方构成。假设双方技术创新合作的次数为n,每一次合作创新总投入为T(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是劳动L和资本K,能够用货币进行折算),设技术提供方和技术需求企业的投入份额分别为a和b(一般情况下,提供方消耗的是技术设备、研发费用等,需求方主要是配合研发的费用、购买和利用技术的资金等),那么a+b=1。3.如果双方基于信任基础上采取合作创新行为,则它们所获得的收益与合作的效应系数k(k>1)正相关;否则,如果合作双方不相互信任,双方都采取背叛行为,则它们之间就不会有任何的合作行为,所获收益为0,双方的投资也为0;假如有一方实行合作创新,另外一方不实行,采取搭便车行为,可以认为采取创新行为一方的投入所得被不实行一方获得一半,并导致以后双方不再进行合作创新。4.设技术提供方(设为A)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x(0<x<1),相应的不实行合作创新行为的概率为(1-x);技术需求企业(设为B)采取创新合作行为的概率为y(0<y<1),相应不实行的概率为(1-y)。5.设双方的合作创新是受一种正反馈的激励(或称贴现因子,具可累积性),用δ(δ>0)来表示,它们合作的默契度是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可以推出,δ的值越大,合作收益越大,创新效果也就越好。6.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可以起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支持创新则起推动作用,反对或态度漠然则起阻碍作用。设该影响因子为r,因为影响因子体现程度的变化,所以r的取值范围为0%—100%,则0<r<1)。
(二)建立模型根据以上的假设,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当两个主体进行充分合作很成功时,双方可以节约相关研发成本,投入的成本将会转化为收益,双方按投入比例分成,有:A的支付收益为:(式略)第三种情况:当两个主体都没有实行合作创新时,两者的支付都为0。根据以上几种情况,可以构建出两个主体在第n次合作创新博弈时的支付矩阵图,(图略)
(三)模型分析与推论假设技术创新合作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这两个主体选择合作创新与否,关键就在于选择合作创新时(x、y=l)的期望支付和选择不合作时(x、y=0)的期望支付之差的大小。根据前面模型的假设与推导,可以得出:(式略)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1)若k、r一定时,当n、δ较大,a或b相对较小;反之,若当n、δ较小,则a或b就相对较大。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主体之间合作的默契度与合作次数成正比。如果双方成功合作的次数少,则双方信心不足,双方对于合作创新的投入就少,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2)当n、δ、r一定时,如果k较大,则a和b相对小,反之亦反。也就是说,创新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量越大,双方越倾向于减少该项目上的投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创新净收益表现为收益减成本后的净值,但是,对于合作创新中的双方来说,成本投入是比净值更重要的要素,成本高,投入的意愿就小,反之,投入意愿就比较大,由此,创新活动应该从成本小的项目开始,逐渐向成本高的项目依次进行,将有利于合作创新活动。(3)当n、δ、k一定时,如果r较大,则a或b相对较小;如果r较小,则要求a或b相对较大。这就说明,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企业创新合作的支持力度起着关键作用,也即如果企业内部员工不支持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则难以开展或收效较低。模型说明,影响产学研之间进行合作,并决定合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三个,即产学研双方的有效合作次数,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双方内部员工对于合作的支持程度。下面,首先从农业技术创新供求双方行为分析入手,探索解决这三个关键问题的路径。
三、产学研合作双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一)技术需求方的技术创新行为分析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它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对于个别企业而言,这种递增的收益构成超额利润[7]。技术创新能够产生超额利润,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但是,农业技术创新与工业技术创新不同,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受到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双重制约,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低[8]。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企业更倾向于重视技术创新的直接经济效益,关注短期市场表现。在技术创新战略上,绝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选择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有一定的市场滞后性,但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风险小的特点。只有极少数技术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才会选择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因此,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上,必然倾向于以继承为基础,进行引进和再创新,在技术项目选择上,更侧重于追求常规产品产出最大化的农业适用技术。对于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创新,龙头企业则持谨慎态度。
(二)技术供给方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我国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其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由于体制内部评价科技人员,往往以科研成果的多少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标准,驱使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方面,热衷于学术前沿问题,在选题上追求“高、精、尖”;在应用技术推广方面,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于“短、平、快”项目;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更倾向于以出售的方式一次完成,不愿意在科技成果孵化和熟化上进行投入。重科研、轻推广,“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9]。显然,农业技术创新需求方和供给方行为选择的矛盾,使农业技术创新供求脱节,因此,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行为,难以达到农业技术创新的供求均衡,更难以有效增加产学研双方有效合作次数,提高双方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以及调动双方员工提高对产学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就是说,仅仅靠市场机制,不能够化解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个关键要素。“在价格信息不足以充分地协调经济活动的市场中,一些额外的信息工具就必须产生以帮助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信息工具是制度和惯例”[10]。进行制度创新,是推动农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必然要求。
四、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逻辑的必然。从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现实利益来看,技术创新的结果必须通过企业生产活动过程来实现,因此,确立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必须在制度方面满足以下要素:
(一)以正式契约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关系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因此,以契约形式对双方合作活动进行约定,明确各方对于合作创新的责任、应尽义务和利益分配,尤其是应对意外情况的处理程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契约中必须清晰约定成果的计量方式追求和实现各自利益,任何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双方,也概莫能外。由于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使得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技术创新成果测度的准确性受到人为因素的较大影响,也为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留下了可能。堵住机会主义的机会,是维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契约中必须明确约定创新成果的计量形式,以保障双方合理的利益关系。
(三)对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进行时间进程管理产学研双方作为具有各自利益关系的主体,合作组织形式必定始于松散组织,但是如果初期技术创新活动得到双方认可,就可能逐渐提高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至于合作组织中的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适时改进组织形式,推动从项目推广、项目合作到共同开发,及至共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实验室、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型企业,这样的组织发展过程,顺应了合作创新不断深化对组织形式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组织发展逻辑,容易取得双方员工认可,有利于合作创新长期持续进行。
五、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
除合作组织制度建设之外,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技术创新方向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方向应该由易到难,创新风险应该由小到大。从我国龙头企业目前情况看,产学研合作创新首先应该从适用技术推广开始。适用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创新风险小,创新投入成本低且容易控制等特点,将为合作创新提供起步条件,也容易满足企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和提高特色产品生产能力的要求。技术创新活动路线图,从技术创新风险小的技术推广开始,逐渐向风险大、潜在收益高的高新科技领域延伸,并向产业链的两端扩展,符合双方合作创新发展的利益要求,将为双方持续合作提供条件。
(二)将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逐渐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最近,《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承担相应创新和推广项目”[11]。将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内,不仅会得到政策支持,破解企业创新制约瓶颈,更有助于企业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更高层次上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从单个项目创新向全面系统创新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统筹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必须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防止超越企业发展阶段和背离企业发展目标、为科研而科研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要以企业的资金能力、现实需求为坐标原点,以企业的资源禀赋和长远目标为参照系,对技术创新进行动态战略管理。适时将产学研合作由点对点发展为点对面,扩大技术创新源,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对于农业技术以及成果转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需要和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形成推动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换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贡献率低、成果转化的速度慢,有针对性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有效措施。
1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我国政府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个地方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特点是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没有形成良好的传达以及反馈机制,农业技术自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是国家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时是单向的,采取的服务方式都是被动的,对应的问题就是技术的转换效率较低,转化成果不够理想,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缺乏有效的驱动力。其次是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同,推广的力度不一,有的技术覆盖范围较广,有的则实际覆盖范围较窄,发展也较为缓慢,要想很好的实现农业技术转化落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再者是农业大专院校和相关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实力比较差,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导致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最后是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涉及到的各种服务以及目前相关的主体、资源和要素之间都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形成良好的资源整合,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积极发挥。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一般主要围绕3个主要方面进行开展,包括主体结构、运行的机制以及职能定位。
2.1职能定位的创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根据不同的职能和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委托到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动植物检疫、畜禽水产品检验、农机监理、农民负担管理等。另外一种是纯粹的公益性工作,包括动植物病害的防治、预报以及诊断,对于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对新技术进行引进,利用示范、试验以及推广等对相关的农药、农业产品进行检测,对目前的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2主体结构的创新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承担相关任务的机构主要还是政府相熟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院校以及专业的科研机构等,同时还有一些咨询服务机构以及中介等。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之下,各个相关主体都是单独进行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技术的创新以及技术应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3运行机制的创新
之前,我国的很多民众将农业技术推广看作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技术推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促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有一种服务的性质,和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来说,机制上的创新应该从公益性和市场性进行分析。
3结语
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市场型的农业推广技术属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不适应相关岗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职位的调整,节省一部分资金主要可以用来投入到推广工作中的其它事务中,同时政府还可以从增值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理念创新
在现有的机制框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有时还不能与改革后的推广技术所需要的理念相适应,造成服务与需求脱节。
他们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深入,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的不够彻底,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以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同时,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还应加大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不断的组织专家培训农技员和农民,并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2、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81
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对农业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为我国农业方面的成就而感到骄傲的同时,要认识到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创新。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大致建立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农业技术推广站,它向全体农民推广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日益完善,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套体系使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解决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对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并解决这些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我国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并且投入的大部分经费被用来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资,对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的投入就很少了。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被严重阻碍,很多农业技术推广站因为缺乏经费而没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农业推广机构没有必要的经费来购置基础设施、推广设备,推广人员没有良好的福利待遇,难以激发工作热情。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没有基础的设施设备,没有充满干劲的推广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就难以取得进步。经费的投入不足,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活力。
1.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
20世纪50年代处于计划经济的我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府是经济的主体,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并且收入很低,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当时农业的稳定发展,经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今天我们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作为经济的主体,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了很大的自。对农业技术的采用关乎自身利益,因此农民在农业技术的选择与学习上有了更大的动力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不允许农民对农业技术进行自由选择,而是被动的接受政府所推广的农业技术,这难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设想
2.1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遇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经费不足,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难以开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除了用来提高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之外,还要用于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对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要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此外,政府还可以引入民间、私人投资来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2.2对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
在当前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大环境下,政府要对自己的职能与角色有更新的认识,转换观念。改变以往农民被动接受农业技术推广的情况,让农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有自、参与权和决策权。由以往的直接向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转向农民与政府合作、共同商议,让农民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农业技术,完成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所需要推广的农业技术的选择上,也不要好高骛远,而是要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接受程度,向农民推广先进而又实用的农业技术。
2.3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理解与支持。我国的农民因为文化素质偏低,因此在农业技术的学习方面思想保守,并不相信现代的农业技术可以致富而是迷信老一辈的耕作经验。政府应该做好宣传工作,争取让农民在思想意识上认同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民致富。还要增强农民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本领,我们除了继续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之外,还要做好对农民在农业技术的学习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因材施教进行并耐心的教导,让农民完全掌握所推广的农业技术。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建立以来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体系的弊端日益突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平.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问题思考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
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是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跳跃或是质的转变,“能够实现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促使劳动力和资本效率提高”,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科技创新也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及内容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
所谓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第一,科技创新首先是一个过程,在一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现有的技术发展状况基础上,新技术被开发、创造,并最终被转化、利用的实践性过程;第二,科技创新必然会以领先发展的新科学知识为指导,综合了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人们的认知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管理模式等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发展;第三,科技创新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新科技成果的物质转化,也会引起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选择。
(二)科技创新的内容
一般说来,科技创新的内容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就是“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某一具体的技术载体,从其设计、开发到推广应用的过程,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把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以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所谓管理创新的,就是“针对影响企业发展成长的问题,改进原来的管理,或者探索新的出路,开创新型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的系统活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酝酿和准备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理论以及新方法等,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理论知识引导,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以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为前提;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价值集成和转化,同时又是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物质依据,是促进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管理创新不仅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起了协调与整合作用,保障技术创新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利用创新产品的积极性,最终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科技创新内容的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的变化会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对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力,科技创新正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对这种压力所做出的应对性的反应。因此,一种新的科技产品或工艺的出现,总是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期待相符合。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范围的拓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等体现出来。
(一)科技创新推动了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的农业科技的应用往往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各类农机用具不断推陈出新,先是机械化农机工具的使用代替了简单的手工农业工具,把农业生产推进到机械化时期;后来在此基础上,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下,新的农机工具被不断发明、创造出来,各类先进的农机用具、机械装备等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范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人们扩大了劳动范围,更多的农田被开垦出来;在新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农业生产降低了对降水等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现象,原先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找到了被重新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人们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段加以具体规划,在山区修建梯田,宜农的种植农作物,宜林的栽植林木、果树,植林护坡、养草放牧等等,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水产养殖业通过对新技术利用获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有利于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三)科技创新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促成了新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科技创新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巨大飞跃,目前,良种覆盖率从1949年的0.06%提高到现在96%,粮食平均单产水平从1949年的69公斤/亩增至现在的335公斤/亩,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00亿公斤跃上了5000亿公斤的台阶。此外,袁隆平院士研究成功的杂交二期超级稻,亩产量近800公斤,大大提高了农田产出率。而且,新的农作物品种,其抗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促成了塑料大棚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等新的耕作模式,这些新的耕作模式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塑料大棚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作物对季节的依赖,丰富了同一季节中的农产品种类,改变了农田季节性闲置问题,提高了农业收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产值效益。
(四)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新技术的掌握是农业劳动者使用新农机工具和其它新农业产品的前提,农业科技创新只有被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只有对新的农机产品的性能、使用条件、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有了解,才能够做到正确使用。农业劳动者在对各项农机工具、农业肥料、农用药品等新产品的了解过程中,不断与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相接触,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五)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会使他们的认识能力提高,必然引起对农业经营以及管理理念的变化。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从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转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劳动者走出了专门的农业生产领域,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负作用
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在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会显示出来,科技创新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工业废料的污染
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另外还有一些工业产品,最常见的是塑料包装盒、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如果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措施跟不上,或是排污处理技术不成熟,工业废水、废料等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污染当地的水土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化学肥料能补足土壤中的某些营养元素,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施加化学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使用或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富集,土壤酸化、土地板结,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力降低等。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喷洒到农田或作物上的农药,有70%—80%会渗透农田环境中,对水土资源及农产品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场的牲畜粪便对水产养殖的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场的牲畜粪便等不加处理地排放,会造成附近的河流、湖泊、池塘、浅海等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生物死亡。
(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身污染问题
现代化的农业种植过程中的辅助材料,比如地膜造成的污染等。塑料地膜不易降解,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到土壤中去,有害物质的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的肥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
加强对科学技术两面性的认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把农产品质量、粮食安全放到首位,建设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农业建设,继续发展新科技、加强技术监督、对人们进行科学教育,从技术因素、政策规范和人们的行为自觉等方面改善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1.2推广方法落后,内容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及时推广给广大农户知晓,让广大农户了解新的农业技术,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先进农业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推广方法落后,推广内容不健全等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阻碍了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使得农民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致使农民的收益得不到提升,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策略
2.1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融入先进理念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并充分发挥其真正作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必须改变现行的推广方式,针对以往推广内容不健全的情况,结合当下农民的需求,科学完善推广内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融入先进理念,由传统的单一向农民推广技术,转变为提供综合式的优质服务,通过开通电话热线、设立咨询部门、建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站等措施,有效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问。将农业推广部门的职能由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向专业的农业综合咨询服务部门转变。
2.2加强培养推广工作人员,组建高素质推广队伍为了改变农业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术缺乏,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这一现状,我国农业推广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加入到培训活动中,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并要求现有的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以此提高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聘请专业的知识人才,以此弥补推广人员数量不足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