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旅游经济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较快。随着蓝色经济区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多,由表1所示,东营、滨州两市的旅游收入与其他五市相比较少,青岛市的旅游收入最高为937.19亿元,而日照和威海的旅游收入对地方GDP的贡献都是很大的。发展旅游业给各地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增强旅游地的抗风险能力。集团化营销战略、半岛蓝色经济区互惠旅游计划、“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建设等等,都是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发展旅游业,加强推进区域旅游协作。
1.2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各市旅游总收入变化情况
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各市的旅游总收入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蓝色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的439.75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2634.3亿元,增长率达到了599.2%,年均增长率为4.99%。青岛市的旅游经济比较发达,旅游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他六市,2013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937.19亿元,同比增长16.04%。13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情况2013年,山东蓝色经济区7市的旅游总收入达2634.3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312亿美元,占全省的22%。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517万人次、国内游客4.43亿人次,分别占全省游客的0.8%、99.1%。在蓝色经济区中,旅游业实际上已成为主导产业。
2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区域协作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旅游市场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体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比较随意,秩序混乱。各个地区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各自为政,造成了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区域协作的实施可以促使各地加强区域的协调沟通,突破行政区划,强化大区域整体规划,为系统的旅游市场体系的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本着谋求“共赢”的目的,构建合理的以公平竞争、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益兼顾为原则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对区域旅游业的总体统筹规划,正确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避免旅游市场的盲目恶性竞争,促进整个旅游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蓝色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许多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或开发不合理,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协作的开展,合理布局区域内各地的旅游产业,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形成旅游产业大联盟,建设系统化、多元化的有序健康发展的旅游大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2有利于提升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推进区域旅游协作,参考国内外区域旅游协作的成功案例,依托蓝色经济区实际,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地区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在旅游产业的管理、经营等方面取长补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地区行政壁垒,发挥整体优势,建立区域大品牌,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3有利于促进山东省蓝色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在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既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区域旅游协作是在资源环境保护的条件下,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地的旅游开发合作。蓝色经济区通过对旅游要素的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等实现互补共享,节省建设费用,避免了重复开费,保证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要素分析
3.1旅游资源
蓝色经济区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决定了旅游收入的高低。人们外出度假的主要目的是亲身感受世界各地的不同,放松心情,亲近自然,近年来,休闲度假的游客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良好的旅游资源、优美的度假环境可以对游客形成良好的印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蓝色经济区7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自然、历史、人文三景相得益彰。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滩宽广,山海相依,气候宜人。蓝色经济区有众多的旅游度假区,其中国家级有1个,还拥有全省2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的18个。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是我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各市拥有丰富的节庆旅游资源,每年都要举办多种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五莲之春”杜鹃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青岛是奥帆赛举办地,拥有包括国家5A级的崂山风景名胜区在内的A级旅游景区59处,还拥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它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营的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烟台名胜古迹众多,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拥有A级旅游景区47家,其中5A级景区2家,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旅游强县。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有着特色鲜明的手工艺品和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如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泥塑等。威海有长达985km的海岸线,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著名的有纪念地刘公岛、锦湖韩亚高尔夫俱乐部、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文化城、汤伯温泉度假区等。日照是新兴的水上运动之都,主要旅游景点有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浮来山风景区等。滨州有黄河岛生态休闲度假区、滨化海源盐化有限公司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有农村生态园特色旅游村等。各地的旅游资源虽然各有特色,但还是存在重复开发、开发不当等不良现象。蓝色经济区的海洋、海滩资源是一大特色,但很容易出现重复开发的问题。另外,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计后果,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例如,青岛近海的浒苔绿潮一直是制约海洋旅游的一大问题。
3.2旅游市场
经济基础和客源市场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旅游服务质量等都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蓝色经济区积极发展特色海滨旅游、乡村旅游,自然、人文资源相结合,开发休闲娱乐旅游产品,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区域的大部分游客来自内陆省份,但是旅游收益较少,旅游业的季节性导致游客相对比较集中,节假日接待游客数量多,对景区的承载力造成严重影响。广大的海外市场和国内高收入地区在山东旅游中占的市场份额比较低。蓝色经济区大多数入境游客来自亚洲国家,尤以日韩游客居多,2013年韩国游客占到了54.5%。过高的客源市场集中度会导致旅游地的抗风险能力差、市场不稳定等问题,对旅游地区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地区间的旅游竞争比较激烈,有的地方甚至为争夺客源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
3.3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媒介,旅游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结构、人才技术等都是拓展客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旅游企业形象不仅有助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建设也至关重要。随着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省旅游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蓝色经济区是山东旅游产业要素的聚集区。以旅游饭店为例,2013年山东省旅游饭店为715个,从业人员达94846人,营业额16.68亿元;蓝色经济区的旅游饭店个数占全省的57.0%,中等规模的旅游饭店相比较多,大规模旅游饭店个数占全省的61.3%。区域内拥有全省29家五星级饭店中的22家。蓝色经济区内旅行社的特点是国内社数量多、规模小,国际社的数量则较少。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在内的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普遍有待提高。例如,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对外地游客任意抬高物价,酒店的客房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另外,旅行社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旅游行程安排紧密,使得游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度过,真正游玩、游览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少数不规范的旅行社还存在任意加点的现象。
3.4旅游交通
交通条件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交通网络,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在区域旅游协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山东省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蓝色经济区除了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以外,还拥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多个港口,有发展海洋运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航空事业也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为主的高度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以胶济和蓝烟线为主,胶济铁路连接省会济南和沿海地区,与蓝烟铁路构成了胶东半岛铁路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众多,各市之间联系紧密。航空事业发达,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地都有机场,青岛机场是山东省首家“千万机场”。沿海城市还有通往周边邻国的海上航线。由于旅游的季节性,造成了交通设施在旅游高峰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城市发展较早的地方,道路比较窄小,容易造成拥堵。旅游景点的停车场规划较少且收费高,使得很多车主随意在公路边停放,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
4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区域协作途径
4.1区域协作
加强区域协作,协调好周边地区的关系,必然能使蓝色经济区的旅游业趋于良性发展。蓝色经济区应该既要发展区域内各地区间的旅游协作,也要加强和其他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区域内各市应该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发挥合作的力量,树立一盘棋、共享品牌的战略。各市既要相互联合、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建立旅游品牌,发挥区域优势;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避免重复开发造成浪费,从而真正实现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蓝色经济区在开展区域内各地协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同其他周边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等的合作,共享客源,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进一步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另外,积极拓展广大的海外市场,不要局限于日韩等周边国家,让蓝色经济区成为世界化的品牌。
4.2管理协作
旅游业是协调性很强的行业,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仅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调控的能力,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建立蓝色经济区旅游管理机构。机构要有实权,有权威性,负责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正确引导和推动区内旅游企业的合作发展。同时,开展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对景区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实行规范化经营,使景区管理有秩序又有特色。通过共同建设蓝色经济区旅游信息平台,各市的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及时更新旅游动态、资料,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资讯,推动旅游业的科技化发展。在对外宣传时,要体现出区域整体的良好旅游品牌形象,表现出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又要突出各地特色,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4.3产业协作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为了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相关行业必须进行全面的协调合作。旅游产业结构是不断发展的结构,是动态的结构,旅游产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产业内各部门协调合作,及时沟通,互换信息,共享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动态协作。旅游产业也可以和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协作。例如,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商务旅游、教育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既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又能促进宣传。只有通过旅游产业内外部的相互协调,才能够实现其顺利发展。
2滨海新区滨海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来自天津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960.5亿元,2014年,滨海新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57.24%,占全国生产总值的8.65%,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滨海新区滨海旅游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滨海旅游的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全年接待量2200万人次,举办大型展会85场,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78%,滨海旅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已经开发形成滨海休闲、现代工业、历史文化、渔乡体验、新区观光五大产品体系,推出了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景区、北塘古镇、龙达温泉生态城、空客A320基地等一系列特色景区,借助梅江会展中心承办了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等众多会展活动。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滨海旅游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滨海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以强化其主导地位。
3滨海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对策
3.1以政府为主导,宏观布局滨海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新区滨海休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视角科学规划产业模式,合理限定产业类型,布局产业分布,强化产业联系,从而为产业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优势,挖掘、吸纳、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寻求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加快滨海休闲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以旅游带动产业集聚,盘活港口经济。
3.2以旅游业为中基,实现相关产业链延伸
3.2.1打造游艇旅游完整产业链游艇是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提供“游、购、娱、食、住、行”等要素服务的移动的水上旅游综合体,其目标顾客不但包括崇尚高端生活方式的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也是适合广大中产家庭的海上休闲娱乐方式,而且这种集运动、航海、娱乐、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随着价格越来越亲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时尚人士的追捧。新区应积极通过旅游规划,以游艇休闲为中心,积极引导游艇制造维修、游艇驾驶培训的延伸发展,逐步构建从旅游装备制造,到相关技术培训,再到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一、体育旅游的认知
国内外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许多种解释,现在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还没有对其给予统一的比较贴切的的定义。我国体育旅游的概念,更多的是旅游学者从旅游学理论对体育旅游进行的界定。1992年美国的体育产业学家们将“以参加或参观体育比赛(或活动)为目的,离开日常生活的非商业性旅行”定义为“体育旅游”,并体育旅游纳人了体育产业。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体育旅游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短程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休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休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在休育旅游和经济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如下几种市场类型:健身类体育旅游、休闲类体育旅游、观战类体育旅游、刺激类体育旅游、竟技类体育旅游等(见表)。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是进行这样划分的基本标准,它是由消费者的生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性格的不同所共同决定的。
二、休育旅游对区域市场经济的带动
体育旅游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具有其他一些旅游项目难以比拟的优势。许多国家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旅游项目大力扶持和发展。根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旅游业从1997年起,单单因为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人就达到了42.7亿美元。英国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得到的年产值近9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的产值;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发展体育旅游的年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180亿美元,跻身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目前已达500亿美元;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期间,吸引了几十万旅游者,直接带动收人约32亿美元;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4月~10月北京旅游外汇收人超过13亿美元;1998年曼谷亚运会使泰国创汇50亿泰株,约1.39亿美元。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对区域性经济发展带动影响非常巨大。
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日本旅行社从1993年开始设专门负责海外体育观战旅游的营业部,该旅行社组织的团队频繁出现在世界体育热点赛事当中,体育观战旅游收人的份额每年上升。体育旅游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地区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带动作用。可见,休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带动作用。
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市场广阔,是当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相关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带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创造了近7万个就业机会;1988年第25届汉城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业的带动,为当地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就业机会,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岗位;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的连锁带动,为该市增加的就业机会达8万个;2000年,奥运会人大推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增加了15万个就业机会,其中3万多人投人了设施建设,10万多人被雇佣组织各项赛事,单体育旅游业就为国家出日创汇1.5亿美元。
三、体育旅游影响带动区域经济的分析
体育旅游通过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兴旺,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美元收人,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就业机会的增加,又带动和促进了休育旅游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体育产业紧密联系的6大产业之中,旅游业的关联度指数最高。这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效果最为明显。两大产业相结合而成的体育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相比,更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增长。
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加快,因为体育旅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当地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初始状态下,某地区劳功的需求曲线AB与供给曲线L1L11相交于E1点,决定的均衡工资为OWL。由于体育旅游业的带动,该地区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增加,大大提高了当地劳动供给量,即在过去原就业职工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就业职工,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L1L11移到L2L21。从而均衡工资由OWl降到OW2,在该地区休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总额为OW1×OL1即区域面积,所代表的金额。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水平降至OW2,工资总额变为OW2×OL1即区域OW2CL1所代表的金额,因此该地区因劳动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原就业职工工资数额减少OW1×OL1―OW2×OL1=W1W2CE1 (见图)。
在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1,该地区总产值为这OL1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1L1,所代表的数额由于工资总额为OW1E1L1, 故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得到面积为W1AE1=OAE1L1―OW1E1L1量的收人。该地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2地区总产值为OL2这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2L2所代表的数额,此时工资总额为0W2E2L2,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将得到面积为W2AE2量的收人。与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的W1AE1量相比,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该地区原就业职工损失了WlW2CE1量的收人,而资本所有者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显然W2W1E1E2>W1W2CE1,即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总收人的增加量超过了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额的损失量,其差额为CE1E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旅游业的兴旺,使体育旅游区域劳动就业量提高,增加了体育旅游地区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该地区整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历史性的体育旅游时刻已经到来,这次盛会的召开对中国体育旅游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北京奥运会是世人关注、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契机,以后将会有大批国内外客人来中国观光旅游,必将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从而大大增加体育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据有关方面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中我国的就业压力会得到缓解,北京游客每年增长20%,旅游收人每年将增加20亿元。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游客增加100万人,增加旅游收入50亿美元。总之,体育旅游业对安置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把握好2008奥运会后带来的体育旅游契机,大力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结论
1.体育旅游的内容比较丰富,能适合不同类型人的需要。各国在体育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体育旅游能积极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会更有效刺激经济发展,奥运会后期会持续拉动经济发展。
3.体育旅游的发展能有效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国民总产值积极向上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深刻影响[J].前线,200l,(8):78~79
[2]吴正林:浅议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8,17:251~252
[3]孙大利 王祥全等:现代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23(1):115~116
关键词: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实证探索
1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比如消费者的收入、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区域旅游的宣传力度、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等,但是这些因素归结起来主要就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主要是受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的影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增长提供基本的基础和条件,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可以让旅游业的相关产业及配套措施实现同步发展.同时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消费者必须在经济上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这是基本的旅游条件,而经济增长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体现.人们的旅游可支付能力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出门旅游提供了保障,进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根据权威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支付能力的高低对旅游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就是当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人均达到不同程度是,所产生的旅游程度也不一样.也就是表明经济增长的水平越高,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就会越高.同时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时间,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自己的闲暇时间可以去旅游.
2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
2.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自1991年以来,一直处于安全、稳定、不断攀升的发展状态,旅游总额逐年增加,从最开始的352亿元增长到去年的3.25万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远远大于我国GDP的年增长率,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增长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正在往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自二十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几个地区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发展速度更为迅猛,尤其是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旅游,有力刺激了居民消费而拉动内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还对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了产业结构,并且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强了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2.2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第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两大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格局,呈现良好的态势,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但从中也可看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业当中的发展还处于较明显的正向滞后状态.由于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受到各地取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加上当地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为了能够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发展,让各地区的旅游产业能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做出了改进措施,根据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研究,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为实现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测:中国大陆将于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将各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将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第二,促进我国旅游经济快速的重要因素有两个,其中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和区域旅游经济非均平衡程度,这对靠大区域旅游市场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更大的需求空间,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中.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消费者有空闲时间追求其精神需求,让管理者认识到区域旅游的重要性,可以采取措施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采取有效措施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比如改善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安全等.根据近几年我国旅游经济上升较快的城市数据表明“上升型”的区域可能是区域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提供了基础.第三,我国区域的规划工作开展的好.在区域旅游产业规划过程中,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有重点的进行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构建区域化治理,分类管理的全新格局.我国政府做好了全面的布局,合理安排有关区域旅游的规划设施建设工作的进展,努力调动全部力量,合理做好安排,鼓励人们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合理做好规划,明确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中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有些重点区域旅游的建设工作开展正确合理的措施,努力搞清楚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点,结合我国目前拥有的最好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管理和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做好地方区域旅游的规划工作不但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立阶段要仔细严谨,而且,在工程完成以后也要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的、定期的做好仔细的检查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作用.
3促进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长也会带动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旅游是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不断壮大,对提高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我国经济增长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在大力推进区域旅游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区域旅游发展的旅游规划工作,合理科学的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区域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适应度.
3.1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结构,促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化的发展战是对旅游业的一次创新,由于旅游业跨行业多,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不可能会有哪个部门和企业又能力单独对旅游行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为不盲目发展旅游业,政府必须重视对区域旅游业的统一发展,可以通过设立并建立一个由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强有力的旅游行业管理机构或综合协调机构,统一的区域旅游业管理体系,为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结构.在遵循区域旅游行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促进对区域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管理与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还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3.2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突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它独有的发展特点,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代表性行业.由于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为能够实现对这一行业的规范化领导,政府应该根据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明确的产业政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便利.在投资融资、税收、收费、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市场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突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为我国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3.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旅游业发展基本载体,对其进行完善是促进我国区域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旅游基础设施分布极不均衡,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导致旅游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严重偏低,造成我国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处于世界不发达国家之列.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网络经济越来越重要时代,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旅游行业的内在发展需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对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旅游的交通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质量,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人们的安全旅游提供更保障.同时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时候,要考虑到旅游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施,为旅游增添乐趣,在平时也要做好旅游设施的维护工作.
3.4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我国旅游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市场对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服务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旅游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跨度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必须是具备高素质的,技术过硬具有较高水平人员,所以专业人才最主要的要求是既懂旅游学科技术又懂其它相关学科的多元人才.为了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平时期间就应该做好相关的工作,鼓励学校培养更多更高素质,专业水平一流的专业人员,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管理,努力促进学校实行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企业定期对从事旅游业的相关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在合适的时间、适当的阶段要做好人才的定期培训;国家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促进人们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重要性的理解,积极鼓励多人员进行培训,派遣相关专家进行对员工进行讲座知识培训,加强相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经济的理解和重视;根据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家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紧跟市场的步伐为旅游业提供政策优惠,并引导企业加大对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支持,招聘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参与与国际之间的联合培养计划,加强交流.
4结语
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与不断上升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我们可以得出要继续挖掘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并转换为发展实力,必须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提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的区域旅游规划设计,按部就班,改正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推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旅游发展能否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11(12).
〔2〕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03).
〔3〕薛群慧,邓永进,顾晓艳.健康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以浙江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
〔4〕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04).
〔5〕曹芳东,吴江,徐敏,姜海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根源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03).
〔6〕化文君.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2).
一、河北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总体特征
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测算必需基于对各研究单元的整体经济的特定指标的分析,指标的选用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就国内地市级旅游统计资料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统计资料早,时间较连续,但可比性差;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性差,但统计时间和标准一致,可比性强。因而本文选取了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来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1、河北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本文采用St(标准差、绝对差异)和Vt(标准差系数、相对差异)两个常用指标来测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水平。
St=[(Yti-Yt)2/N](1/2)
Vt=St/Yt
式中Yti为某年某个地市的旅游外汇收入,N为区域个数,Yt为某年全省平均旅游外汇收入。
河北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1990年的标准差为204.61,到2003年增加到2108.44,增长了9.30倍;相对差异分两个阶段逐渐下降,1990-1992相对差异从1.45下降到1.29,2000-2003从1.62下降到1.27,由于1993-1999年数据缺失,暂时无法反映期间具体的变化过程及分析2000、2001年相对差异显著上升的原因。上述河北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特点与我国三大地带及省域之间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特点相一致,都是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体现。
经济学家认为当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时,资金、技术、人才总是先集中于个别优势地区,从而会加大地区间的相对差异,随着整体水平的提高,相对差异不断减小,但由于各地区基数、基础不同,绝对差异必然加大。九十年代以来,河北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地市间相对差异水平降低,但旅游经济总量的绝对差异在扩大。
2、金字塔型的经济差异模型依然保持。旅游外汇收入指数是各地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外汇收入数量的比值,通过比较各地市旅游外汇收入指数,可将河北省11个地市分成4个等级。当Z=1时,说明此地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Z>1表明该市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Z
3、河北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现状格局。区域经济的现状格局是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果,通过比较2000-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外汇的比值,可以看到:秦皇岛市作为全省旅游业的龙头,旅游经济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2000年秦皇岛旅游外汇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66倍,而沧州、张家口、邢台、衡水四地市旅游外汇收入却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0.1倍,两极分化严重,区域差异显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二梯度的是石家庄和承德,旅游指数在1.0-2.5。其余四地市旅游指数为0.1-1.0。
依据旅游经济水平分级情况,河北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格局划分如下: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是秦皇岛,旅游经济次发达地区是石家庄、承德。旅游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保定、唐山、廊坊、邯郸。旅游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张家口、邢台、沧州、衡水。
二、河北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资源条件的差异。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国外游客,发展入境旅游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秦皇岛素以北方天然不冻良港、历史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而闻名中外,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它集长城文化、山地风光、滨海度假与一体,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河北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极大的吸引力,除秦皇岛、承德外其他多数地区旅游资源呈“小、散、弱、差的状态”。因此,秦皇岛是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先导。
2、区位条件的差异。旅游区的区位通过其与客源地和周围目的的空间关系以及交通可达性来体现,区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在宏观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水平、地位和作用,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的地区往往能够首先获得优先快速发展。
3、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旅游业的发展除主要依靠独特的资源禀赋、较好的区位条件外,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及规模的限制。良好的经济基础保障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交通运输、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我国大尺度上的东、中、西地带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就是其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结果。
三、对策
1、加强政府主导力度,创新开发理念。河北旅游业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经济差异显著,此阶段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公路交通和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尤其是在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得到政府在政策、导向性投资及规划、策划方面的大力扶持和领导是非常必要的。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理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合力开发,形成一个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大环境。
本文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对山东省行政区划所划分的17个地市进行研究,利用2005-2011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其区域差异性。通过计算各地市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来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从总体上看,2005年到2011年期间,比率大于1的地市与小于1的地市比例为1:1,这表明全区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与低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数量基本持平。在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中,青岛市的旅游经济远高于其他城市,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旅游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从2005年到2011年以来,青岛、济南和烟台一直占据省内旅游经济前三名的位置,济南与烟台旅游经济是全省平均水平1.7~1.8倍,旅游业发展迅速,是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比率值都在1.0~1.5之间的泰安、济宁、威海、淄博、临沂、潍坊等地,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这些地市的旅游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旅游经济或可谋求新的增长点。比率值在0.5~1.0之间的日照市仅有全省平均水平的0.68,属于欠发达型,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因毗邻青岛而受益,亟待进一步开发。聊城、德州、东营、枣庄、滨州、菏泽、莱芜7个地市的旅游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值在2005~2011年中发生了不断增减的变化,但均没有超过0.38,远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发展水平,未能对全省旅游经济做出较大贡献。地市间旅游收入与平均水平比率的差距表明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二、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特定地理区位上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垄断度和集聚度等禀赋是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及其景区开发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岛、烟台、威海这三个地区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有较高的丰度与良好的地域组合。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的城市也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泰安的泰山、曲阜的孔子故里都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吸引了大量游客;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潍坊作为“风筝城市”而闻名,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更是热闹非凡;临沂的沂蒙山区风光也是红色旅游的必选之地;威海作为典型北方海滨城市,以其特色海景风光成为游客的优选城市。
(二)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在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城市由于靠近韩国、日本,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入境旅游,形成了外向型的旅游经济,旅游业起步较早,后期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而西部的内陆城市,由于不具有海港、空港优势,未能成为国外旅客的旅游首选城市,加之起步较缓,后期投入不大,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交通可达性
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旅游交通便利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要具备航空交通方式和高速便捷的道路。东部沿海各地的水路、陆路交通都相对比较发达,济南、青岛、威海、潍坊与烟台等地有发达的航空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西部内陆地区有山区阻隔,交通不便,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基础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供给能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的能力就越强。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兼之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外向度较高、投资与融资能力强的旅游经济,同时沿海地区拥有无法替代的黄金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而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差,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五)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仅依赖于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至关重要,尤其是需要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支撑,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维持稳步增长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投资能力,进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善,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相比较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迟滞不前,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逐渐拉大。
三、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沿海地带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带。但是,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地区间旅游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并未使差距无限拉大,反而呈现缩小的趋势。作为旅游龙头的城市青岛由2005年的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缩小为2011年的3倍水平,其它城市的旅游经济正蓬勃发展,发达旅游城市与欠发达的旅游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此,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如何把握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适当引导非均衡发展,对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为了协调区域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提高山东省旅游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观光时代,旅游主要靠文化的差异性与唯一性吸引游客。各地市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竞争策略,避免地区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利用,从而防止恶性竞争等不良局面的出现。各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应加强联系建立区域旅游联盟,推进区域间旅游经济的横向联动发展。与此同时,各地区旅游企业之间也应在多个层面上建立合作机制,摆脱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束缚,对各地市的不同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最终达到山东省地市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共赢。尤其是要加强东西部的区域合作。西部固有的天然旅游资源可以借助东部先进的人才、设备及理念,吸引东部地区资金、技术,真正成为资源型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自然优闲的田园生活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于是乡村旅游就成为了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随着“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城区)联盟第一次峰会”举行。乡村旅游已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倍受世界关注,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及内涵
(一)乡村概述
西班牙学者Rosa Mary′a yagu e perales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乡村旅游是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实现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的目标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乡村旅游的内涵
(1)从地理角度看,乡村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城市相对,是指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
(2)从乡村资源看,不仅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聚落、民俗、文化、饮食、服饰、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
(3)乡村旅游的特色是乡土性和地域特征,要让参观旅游者体验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
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21世纪的来临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消费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旅游是一种提高精神层次和优化生活品质的新方式,它是一种对精神和生活品位的追求,而绝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作之后的休息与调整。同时,人们对于旅游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赶场式”的疲倦旅游方式,旅游的需求开始由“表层游”转向“体验游”,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健康、前卫和个性的消费模式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
(2)促进农村人文环境的改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许多现代化大都市都形成了明显的热岛效应和钢筋水泥现象,这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成为人们缓解生活压力、调节紧张状态、体验自然环境的最佳选择,乡村的居民正可以通过迎和城市居民这种需要以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并促使乡村民居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
(3)促进农民多业化,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联动效应。乡村旅游不仅为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甚至当地农民和剩余劳动力可以弃农做工或经商,向旅游区转移,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活动,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同时农户还可以通过独立经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去外出务工向自己创业转变,这样即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浪费需求也发展了农村经济,使得农民多业化。
(4)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环境、文化、使目的地的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迈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农村由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转变,,乡村旅游在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多种消费需求时,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随着城市远郊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得到改善,农户的城镇意识增强,非农收入比重增大,农村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核心区域正逐步形成,并使城镇轮廓日益得以突现。为了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需要配套建设道路、住宿、餐饮、水电、通讯、管理、防护等服务设施从而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其最大优势就是把旅游发展切合农村实际来获取经济效益,但是乡村旅游还存在着对旅游层面理解不深,各自为政,缺乏规划和策划、人才匮乏、开发产品特色少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加强领导统筹管理,采取有效举措使其发挥最在优势,以其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59-06
在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的当下,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都格外注重对新型、低碳、绿色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第三产业相较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言,其对于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极低,凭借科技、创新而逐渐形成的产业优势使其已经成为国际间产业竞争的焦点。可以说,未来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与维持将更多依赖于第三产业。基于有限的经济基础和人才优势,优先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了众多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相对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作为第三产业典型代表的旅游产业相较于传统一、二产业发展而言,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速明显,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在 GDP增长总额中所占份额已超过 4%,其对于经济增长、社会消费等的拉动效应十分显著[1]。缩小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贡献更为明显,不仅是“跨越”区域经济发育先天不足的有效“捷径”,还能凭借自身的“低碳”性,充分满足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的双重需求。基于此,本文拟在探讨旅游品牌作用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机理与路径的基础上,实现对区域利益整合、共享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实现对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优化,最终促进各利益主体公平发展。
一、旅游经济竞合的博弈行为发生基础
对于企业而言,占据有效的市场份额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则涉及市场认可度,即消费者对该企业及企业产品的认同。更具体地说就是,要逐步形成强有力的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推广而获取消费者信任和认同,直至最终的消费。在现实社会中产品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同具体的生产设备不同,其无法直观展示,品牌构建的过程和具体的效果也无法在利润表直接列示,这就往往导致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其的忽略。事实上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虽然无法具体量化其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度,但良好的品牌却对企业价值的增长具有其他资产无法替代的效用,其所直接影响的正是市场消费者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影响和心理感受,品牌的培育过程就是消费者认可度的构筑过程,其最终将凭借对消费者认可度的完全实现而进一步实现对市场份额的有效占据,即形成品牌竞争优势,且这种市场竞争优势还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变化[2]。具体到旅游品牌而言,限于旅游产品自身的空泛性和抽象性,其无法像一般产品那样可以提供直观、具体的事物,旅游产品所提供的主要是消遣式、放松式的服务,这也必然决定了旅游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即消费者感受的不是物品的使用效果,而是服务的舒适性。也正是由于旅游消费过程中所享受的主要是服务而非具体实物产品,属于产品使用权的分享,这就导致对旅游品牌的认定将分为两类: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结合本文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焦点主要是“公共品牌”这一类型,这也决定了必须对其的产权属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从旅游品牌在经济发展中效用的发挥来看,其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其所有权应为区域内各相关行政单位、经营企业和所在地居民共同享有,至于旅游目的地非临近区域则不享有所有权[3]。这也表明,对于区域旅游品牌价值的维护将不再是“生产产品”的一方而是来自于共享该品牌的各方,各方在获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行为所影响的将不再是自我一方,而是与品牌利益直接相关的各方以及集体共同利益。更具体地说,若任一方以损害旅游品牌价值为代价而换取其他单方利益增长,也许会短时间内带来自我利益的有限增长,但对于品牌认可度的消极影响将同时导致该旅游产品在市场中占有份额的降低,则最终不仅会使整个旅游品牌的市场价值下降,还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单方利益造成损失;相反,若品牌利益相关各方力求通过打造强有竞争力的品牌来实现对市场的最大化占有,在采取相关品牌建设、维护行为的前提下,则来自于任一方的旅游品牌维护行为,不仅可以实现旅游品牌市场价值的上升,还可以带来其他利益相关者单方利益的同步上升,但必须指出的是,鉴于利益各方在集团内部地位、效用等的差异,其自然决定了利益分割的差异性,即彼此收益却是非均衡性,这也意味着各品牌利益相关者间同样存在竞争性。结合理论界对物品属性的划分原则,通常包含私人物品、共同资源和公共产品[4]。而对于公共产品有学者又倡导将其较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纯公共产品,即完全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该类物品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且这种排斥性自产品生产出来就已经存在,直至产品耗损殆尽始终存在,其典型代表就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社会相关公共物品。也正是由于产品自身的完全排他性对它的定价、利益分配等将不再依靠市场决定,而是完全由政治权利予以妥善解决。二是俱乐部产品,即同时表现出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通常为所有权上具有排他性但使用嗌先床⒉痪哂芯赫性;该类产品由于消费过程利益分享发生于多于一个人或一家人中的有限团体中而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范围的有限性又决定了其私有性。因此,该类产品介乎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外排他性但也同时兼具非竞争性,即个体消费不会导致团体内利益的减损,其典型代表就包括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对特定人群开放的学校、游泳池等。三是共同资源产品,即同时表现出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5],该类产品与俱乐部产品相反,在所有权上具有非排他性但使用权上却表现出竞争性,例如公共牧场等。从旅游品牌的使用来看,其与共同资源产品的特性更为相似[6~8],即在品牌的所有权上表现出显著的共享性但在利益各方的使用间又存在显著的竞争性。基于此,本文将一定区域范围内共享的旅游品牌定义为“共同资源”类准公共产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旅游品牌的产权属性,具体而言将涉及对区域内旅游品牌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管理权等归属的划分[9~10]。从旅游产品本身的属性来看,其就是通过对生态资源的使用而创造价值,这就意味着产品品牌的塑造将主要依赖于所使用的生态资源,那么生态资源的产权属性就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品牌的产权属性。虽然前面分析已经明确其属于区域内各方共同享有,但利益各方的在产权问题上的地位却并非完全一样,具体来说:
第一,从所有权来看,以生态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旅游业其所经营的主体在最终归属上为国家全体公民,至于责任与权力的具体实施原则上为国务院,但具体到行为实施则主要为国务院所授权的地方政府,即最终的所有权行使为旅游景点所在的基层地方政府。因此可以说,旅游业区域地方政府在所有者集合中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从经营权来看,旅游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源的经营权划分,伴随对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推进其所有权经营权从属主体将由单一主体演变为两权分立[11],即所有权主体――地方政府将以转让方式将旅游产品的经营权让渡给相关的开发商,至于其出让经营权的依据则主要是资源开发成本的高低。
第三,从收益权来看,它决定于上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归属,若是旅游产品为准公共产品则由于非盈利性经营方式将无法产生收益;若为营利性开发,则利润的主要收益者将为地方政府与主要开发商。
第四,从处置权来看,其主要强调在Y源使用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维护、开发以及资源经营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权[12],对于旅游资源而言,主要归属于经营方,即主要的旅游资源开发企业。
第五,从管理权来看,它主要强调通过对资源使用期限的有效延续而发生的不改变资源自身性质的行为,往往为资源所有者所有,即旅游品牌的管理权主要为代国家实施实际管理的地方政府。
二、旅游品牌所在区域旅游经济竞合的博弈分析
作为共享旅游品牌的任一主体而言,其对于旅游品牌的使用以及所发生的相关经济活动均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主体发生关联,即产生合作行为或竞争行为[13]。为更加直观地分析主体间的博弈行为,现将主要资源所有者――地方政府视为最重要的主体,即相关经济行为的唯一参与主体,这样对于区域经济的博弈分析就转变为旅游品牌共享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竞争分析。一般来说,政府主体所做出的选择主要为“合作”“不合作”两类,各自所产生的收益也将完全不同,基于此,各博弈主体间所进行的多为协调性博弈。
(一)协调博弈
博弈主体间进行相关的行为协调其所要追求的目标就是彼此间的均衡选择,即协调博弈。协调博弈尤其强调在收益空间中,任何均衡点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是在充分给定其他参与人行为策略的前提下,是不存在欲实施激励措施而改变自我行为的策略需求;二是没有参与者希望其他参与者会愿意改变其行为。从其类型来看,它属于特殊的博弈类型,关注的焦点并非参与者间的不协调之处,而是参与者的预期可能对博弈结果的影响。Andrew Schotter 就直接将协调博弈定义为:“在任何均衡点上,行为的维持不仅来自于给定其他参与者行为条件下的单方行为主体意愿,还包括所以参与者的维持意愿[14],即彼此均不愿意其他参与者改变目前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博弈各方在选择相同策略时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Rusell W.Cooper 则认为,协调博弈产生于各个非合作均衡的调整,同时协调博弈的实现又将带来一系列帕累托排列的均衡,对于各参与者而言从协调博弈中获取的是更高的收益,且这种收益的提升不仅作用于对局人还包含与此相关的参与方[15]。可见,来自于策略的互补性的积极效用主要是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即收益的正溢出和乘数效应,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正外部性的存在,可能最终导致博弈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点的分离,即Cooper 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与协调博弈焦点的不一致性。这也就意味着,均衡选择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预期的一致性,还包括参与各方行为的协调一致,那么,协调博弈的关键点也就在于对参与者行为的预期[16]。若协调博弈能够成功实现,则意味着策略组合将表现出相同偏好,即存在多个纳什均衡时,其他参与者均能实现对策略组合的正确预测。那么,此时所预测的组合就是唯一的最优反应。
(二)竞合决策的博弈过程
假设区域内共享旅游品牌的地方政府主体个数为F,为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彼此均会积极进行与本地旅游项目相关的经济开发与建设;且区域内旅游市场总量和各子区域在旅游市场所占份额表现为固定量,均为G;而各子区域源于旅游的经济收入与其具体的旅游市场占有量间线性关性,对于在真正进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时各地方政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确定并维持自身的市场占有量,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甚至还要实现对其他子区域资源的占有;为便于研究本文假定对于各地方政府而言,理想状态下的旅游市场占有量为 2G。由于对其他政府资源的占领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f,则最终的子区域旅游经济收入应为2M-c。在此情况下,对于旅游品牌共享的各地方政府而言,在做出具体决定的过程中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增加旅游资源而实现的旅游收益,还有在资源争夺过程中所必须支付的额外成本,即其所要决定的不仅包括是否履行资源掠夺行为,还包括是否选择支出一定的维护成本t(t>f)来预防资源被其他主体掠夺。基于此,进一步假设当子区域政府决定掠夺其他政府的旅游品牌资源,且该区域没有支付任何防范成本则掠夺成功的概率为100%,否则在对方采取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掠夺成功的概率将下降至50%。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旅游品牌共享区域各子区域地方政府间针对旅游市场的博弈行为如下:
已知共享区域内各子区域地方政府平均分配整个市场占有量FG,但各子区域地方政府A可从F个选择中进行选择,其中F∈[0,1,……,A-1,A,1,……F],代表其准备争夺的潜在目标子区域市场,0 为不实施争夺行为。同时,为防止自我资源被占领,各子区域地方政府还将做出是否防范的选择,若子区域政府I实施争夺行为且取得成功但自身为支付防范成本则最终的收益为2G-F;若A参与争夺但自身也支付了防范成本,且争夺他人市场成功则收益为2G-F-t;若政府A的旅游品牌市场被其他子区域政府争夺,随支付的防范成本但抵制行为失败,则收益为G-f-t,具体博弈收益情况(见下页表1)。
可见,对于政府A来说,与自身相对的F-1各子区域地方政府均可能是对其资源实施掠夺的潜在竞争者,由于无法准确预测掠夺行为的真正发起者,则i 的防范只能是对F-1各子区域地方政府。对于相对于A而言的其他各子区域地方政府而言,假定只有一个会真正实施掠夺行为,它将支付成本f,而成功的概率则为A不抵抗情况下的100%和A抵抗且成功情况下的50%,则对于该政府而言在与A的争夺中,自身所实现的最小收益为:
若G/2>t>f,则(1)式恒为正,这就表明A政府将始终面临旅游品牌市场份额被侵占的风险,在维持自身必要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它会选择同时掠夺其他子区域政府的市场份额,若遭遇对方抵抗则成功概率为50%,否则为100%。此时,政府A的预期最小收益与(1)式相同,在G/2>t>f成立的情况下,F个子区域地方政府事实上都会选择争夺他人旅游品牌市场。而此时进行市场防御时,选择防范的成功率为 50%,此时预期收益为■-t,该值大于0;若选择不防御则旅游品牌市场将会被掠夺,预期收益为0,这就意味F个子区域地方政府事实上都会选择防御,则彼此间的博弈收益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知,对于任一子区域地方政府而言其在博弈中所获的收益为:
可知,G-f-t始终小于G,集团内部单一主体的旅游资源掠夺并不能真正实现自我绝对收益的同步上升,试图通过占据资源数量而追求单方利益增长不可实现,即旅游品牌共享区域内任一子区域地方政府在图获取更高利益而实施掠夺行为时其所能真正实现的最终利益,将始终小于原有维持各自市场份额时的利益。这也意味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制度模式来协调区域间的资源分配与子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三、基于博弈行为的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品牌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导致了其所有权的共享性与利益各方使用间竞争性的共存特性,对于利益最大化追求的目标驱动很容易诱使各子区域地方政府采取掠夺其他主体旅游品牌市场份额的策略,而分析却表明这种行为的实施并不能真正带来各自利益的增加,甚至还会导致整体经济发展的减缓。基于此,有必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必要的制度来协调彼此间的发展。目前,理论界普遍存在三类制度模式[17]:
第一,National Park模式,这一制度模式的构建自美国1872 年的一项专门法案,即专门针对黄石国家公园管理而实施的政策引导[18]。该管理模式认为,任何旅游资源的利用都应以服务民众为基本目标,而对于经营利益的获取也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者,以避免少数利益方对资源利益的过分获取。该管理模式的主要管理体系为内政部主导下的旅游区管理局统一管理,其下分别设地区管理分部,在各管理分部内部再设立具体的管理局,最终形成三级管理制;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上来看,该管理模式主张在各级管理机构设有公众积极参与的规划处,以确保具体规划的实践性;而在具体的人事管理问题上,该管理模式主张相关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均由一级管理方统一任命、合理调配;其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则是以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为最终目标,避免人为地过度开发和建设,且与生活区域要划分明显。同时,应避免游客承载量的过渡而对旅游资源产生不可逆的危害。目前,该协调管理模式已作为一种理念和制度被世界各国广为接受,认同其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所产生的双赢效应。
第二,管理委员会模式,这源自于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变迁,其提出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因旅游资源分属管理部门不同而产生的旅游业外部不经济问题[19~20]。该管理模式的主要管理体系为专门管理机构主导下的旅游区管委会统一管理,其具体职权的履行分别由相关的专业管理人员实施,即由来自于各级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构成管委会,但管委会不参与景区具体经营活动,其主要职责在于对景区经营实施监管,对经营单位相关的景区开发行为进行监督、积极制定旅游景区的具体发展规划,确保区域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积极探寻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路径,通过对区域民众生态环保观念的全面教育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助力。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层面所涉及的产业十分广泛,直接拉动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增长;此外,旅游这一行为需求加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间接促进了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使产业经济更具有规模化效应。
一、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基本理论
(一)旅游业特点与界定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为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而派生的一系列相关行业。旅游业具有开放性,近年愈来愈热的国际旅游活动带动了国际和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国家间的收入和创汇效应,此外旅游业还具有关联性和敏感性的特征。
(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与劳务的数量。区域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大指标,区域经济产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和发展可以拉动地区的收入效应、就业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系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具有关联带动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不断追求一种优化的享受,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就是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的更高一层的追求,旅游需求刺激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旅游市场则进一步带动了资本的市场运转效率。
二、成都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证研究
(一)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优势
1.成都市旅游业现状
从近十年成都市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成都市的支柱性产业,旅游的特性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餐饮和交通行业的发展。成都市的旅游城市形象十分优秀,其对旅游资源的掌控和开发尺度把握得非常到位,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很多(如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等),其对景点的开发都是基于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进行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旅游的本真性。
2.成都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旅游经营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人、景、媒介三个方面的把握,人的需求和实现这一需求的行为拉动一个产业的系统化发展(同时直接间接的促进派生产业的发展),旅游业需要基本的有特色的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传统媒体则提供品牌塑造这一渠道。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旅游经营最基础的三方面发展成熟,且其自身提供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股人潮,本身的文化底蕴也对外流露出神秘的吸引力。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1.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
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市被誉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和交通中心,同时是西南地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成都天府软件园是目前中国目前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而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则最有效的达到了就业的内销。成都市自身优势达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三效合一,其优越的内部条件带来了强大的招商力度,使产业优势趋向明显。
2.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近两年,国家各方面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顺时展潮流提出“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的发展方式。新理念的提出和政策的下发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更多元的呈现方式,出现了“B to C”、“C to C”等商务发展方式,在这一改变的冲击下,商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都作为西部的战略执行高地,顺应号召综合运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进行经济的多模式发展。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制约因素
旅游I作为一个涵盖多要素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度的综合性产业,在市场机遇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积极、快速的发展态势,但在不断创益和塑造的进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的斟酌检验。
(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济效益较差
目前,各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雷同,缺乏特色,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操作愈加透明化,旅游业在这一影响下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游客的眼光越加挑剔,更多的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世界各地的旅游产品。传统的产地产品外销形式受到严重冲击,这一竞争压力下,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势必会被淘汰,也将带来经济效益的下滑。
(二)旅游体制结构落后,活动营销失衡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 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 % ,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 %;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 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 %。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 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 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 ,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 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 ,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 年全村人均吃粮200 市斤,人均年收人130 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 年全村人均吃粮400 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 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 "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二、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简介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旅游发展重点省份,从2001年初期开始,山东省的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不断加快,国内旅游经济收入也开始同步增长,网络统计数据表明,山东省的旅游经济收入已经占据全国旅游经济收入的21%左右,山东省的整体旅游经济收入已经长期稳居全国第四,总体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平稳。但是,因为受到来自地区地理位置、旅游服务、区域交通和旅游景点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内各市的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存在,因此,应该准确把握山东省地区旅游经济差异发展规律,鼓励各市发挥各自的旅游特色优势,广泛开展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共同促进山东省地区旅游经济进步与发展,为山东省整体旅游行业竞争发展实力的提升发挥重要支持作用[1]。
三、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分析
山东省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一直存在,同时受到来自外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在发展演变,各地区政府的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都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2007年,山东省借助奥运会和全运会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了省内的旅游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了山东省整体旅游行业发展,不仅仅对拉动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推动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山东省各市之间旅游经济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山东省的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整体的旅游经济发展事态良好[2]。
(二)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差异分析
国内各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各市之间存在的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可以发现,青岛和济南、烟台都是山东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前三位城市,旅游行业发展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支柱。尤其是青岛市,已经成为了国家一级旅游城市,整体的青岛旅游经济发展实力以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山东省内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济南市与烟台市整体市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岛和烟台都是第一批开放城市,所以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上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南是山东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聚集地[3]。
(三)沿海地带与内陆地带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众所周知,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都要好于内陆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青岛作为山东省的旅游经济领先者,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青岛、威海、烟台三个地区已经逐步成为了山东地区的“黄金海岸旅游地带”,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首发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开放程度较大,旅游经济投资和融资优势明显。同时,旅游经济不断发展,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也在不断出现,很多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也为整体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4]。
四、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全面发展对策
(一)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山东省各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行业发展优势,广泛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开发新形式旅游产品,同时结合针对性明显的旅游行业发展策略,防止出现区域之间的旅游行业恶意竞争以及低水平开发循环、消耗旅游资源。各地区政府也应该突破各地区的行政局限,避免因为地方保护政策束缚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多元旅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山东省省内各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高效配置和省内旅游资源自由交流,制定旅游营销宣传联合实施计划[5]。
(二)加快旅游产品升级
关键词: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辽宁省
空间结构是自然社会过程的运作及输出所隐含和组织的空间模式。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国外学者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的空间结构应用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区位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Christaller,1964;Lundgren,1973; Miossec,1976; Gormsen,1981);Miossec(1976)和Gormsen (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 (1973)、Hills and Lundrgen (1977)和Britton (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Pearce (1995)在讨论旅游规划时,将空间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三个层次。我国学术界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经典的旅游地理区划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跨向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空间组织形态和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两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现象的定性描述,在量化研究方面尚不够深入,并且研究尺度多局限于城市、风景区等较小的空间范围;从区域层面来看,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运用量化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还有待于强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成为辽宁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163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3.1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22.6%和35.3%。但在辽宁省旅游经济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省内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辽宁省内各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和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随着辽宁省旅游业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旅游空间结构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旅游重点节点(旅游中心城市)与重点旅游发展轴线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由此划分的旅游区(产业集群)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未能很好的处理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益、从不平衡发展到较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化空间结构是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如何形成旅游经济分布与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地区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旅游空间结构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辽宁省旅游资源,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全省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使各地区能够合理定位,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各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以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的中心性测度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辽宁省14个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笔者选取反映这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16个指标变量,指标名称分别为:X1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个)、X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个)、X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X4国家级森林公园(个)、X5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X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个)、X7星级饭店(个)、X8五星级饭店(个)、X9四星级饭店(个)、X10旅行社总数(个)、X11国际旅行社(个)、X12国内旅行社(个)、X13旅游总收入(亿元)、X14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X15国际旅游人数(人次)、X16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本文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软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2007年数据为例,对辽宁省旅游城市的中心性进行测度。具体方法如下: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数据矩阵;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正交相关旋转,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值;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计算主成分载荷并建立载荷矩阵;计算出主成分得分,并进一步求出综合得分。对计算结果按主成分综合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和沈阳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两市中心地位凸显。沈阳和大连,一个是辽宁省的省会,一个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著名港口城市,它们相互关联、协调发展,构成了辽宁区域旅游系统中的骨干。沈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对其所在区域的其它城市和地区具有带动、辐射作用;大连则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从其空间耦合机理来看,沈阳寻求对应的港口城市大连与区外发生更为有效的联系;大连发展旅游则要依赖于沈阳的支撑。因此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具备“双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特征。
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分析
根据“引力模型”计算公式来测度辽宁省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用以反映中心旅游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和Pj分别表示旅游城市i和旅游城市j的国内旅游总人次;Vi和Vj分别为旅游城市i和旅游城市j的国内旅游总收入;Dij表示旅游城市i与旅游城市j的距离(统一采用城市间的公路里程),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根据经验通常取2。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沈阳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很高,抚顺(138.36)居于首位,位居其后得分较高的分别为本溪(61.73)、辽阳(39.70)、铁岭(29.65)和鞍山(26.41),说明沈阳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紧密,辐射效应强大。大连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则很低,位居第一的沈阳得分仅为6.72,与沈阳相比,相差甚远,说明大连尽管中心性很强,但更多地体现在为更大区域空间提供中心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偏重于国际旅游,再加上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地理位置过于偏南,因此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很弱,难以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分析
根据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来计算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对其他旅游城市的空间作用强度,据此确定中心旅游城市的影响范围和旅游经济区的构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j为城市i对中心旅游城市j的旅游经济隶属度;Rij为城市i与2个中心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量。计算结果见表3。
表3显示,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沈阳的隶属度排序中,抚顺(0.9923)位居第一,位居其后得分较高的本溪(0.9811)、铁岭、(0.9830)辽阳(0.9555)、鞍山(0.9091)和阜新(0.8742)均为内陆城市,沿海城市则得分相对较低,排名靠后;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大连的隶属度排序中,排名靠前是的朝阳(0.3529)、营口(0.3491)、丹东(0.2829)、葫芦岛(0.2135)、盘锦(0.1919)和锦州(0.1903),除朝阳外,均为沿海城市,而其他内陆城市则得分很低,排名靠后。这表明,内陆城市对沈阳的隶属度高于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对大连的隶属度则要高于内陆城市。
将辽宁省主要城市对中心旅游城市沈阳、大连的隶属度进行横向对比,可以看出各主要城市对沈阳的隶属度均远远高于对大连的隶属度,沈阳对各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大连对各主要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地位缘于大连与其他城市的低旅游经济联系度,这种状况与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极不相符,值得进一步思考。
结论
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对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目前有沈阳和大连两个中心旅游城市;大连尽管中心性很强,但却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薄弱,致使对各主要城市的影响力与沈阳相比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中心旅游城市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沈阳则与周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紧密,辐射效应强大,各主要城市对其隶属度高,中心旅游城市作用彰显;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显然具备“双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特征,但由于沈阳与大连中心旅游城市作用的此长彼消,辽宁省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实际上处于“核心极化”阶段。
综上,为了改变辽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核心极化”,真正实现“双核联动”,本文建议:
大连在未来战略取向上,应把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列为首要任务;同时,要改变当前旅游经济发展偏重国际旅游的局面,实行国内、国际均衡发展的策略,以提高大连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利用辽宁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新战略的契机,构建以大连为中心,包括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五市的沿海旅游经济带。依靠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及区位条件,利用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带动沿海各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辽宁省旅游黄金海岸带。利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打造包括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朝阳等七市的内陆旅游经济区,利用沈阳的极化效益带动内陆各城市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冯进松,苏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
2.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
3.靳诚,陆玉麟,徐菁.基于域内旅游流场的长三角旅游空间结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4.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05
(一)省内差异空间格局整体特征的分析
着眼于全国范围,区域性差异最为明显的在于东部地带而且东部沿海地带省内差异同样较为明显,其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旅游业差异明显而且各有侧重,在东部省份呈现出弱显著与一般显著性特征,在西部主要表现为强显著性特征而且较为明显。此外,省内差异明显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由于我国中西部经济整体偏弱的现状导致其旅游经济同样处于偏低的现象。及时中西部省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从全国范围内而言其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贡献率。总体而言,东部地带省内差异性显著的省份较少,具有代表性的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而且这些省份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二)二大地带省内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处于东部地带的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虽然经济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省内的差异性较大且差异性贡献率同样较大。然而,三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福建省与广东省属于强显著而江苏省则属于较强显著,前两者省内的差异贡献率较大,不同地市之间的差距明显。此外,广东省与江苏省差异贡献率之间的差距达到了10%,此现象说明了经济发达的省份之内有富有的地市亦有贫穷之地,旅游业在省内的经济的贡献率表现出来较大的区域差异,其发展状态呈现出来的是不均衡性。广东省的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而江苏省的旅游重镇在于苏南地区,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旅游收入占据了全省旅游收入的80%以上,即使在全国旅游经济中同样占据了较大比例,而苏南地区的镇江、广州、无锡、南京以及苏州等具有非常高的入境旅游收入总数,在全国当中也占有比较高的比重。相对来说,东部地带的辽宁和浙江这两个省份具有最小的省内差异,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该省份内各个地市之间的旅游业处于均衡发展之中。
二、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机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在一个特定地理区位上发展潜力主要是由旅游资源所决定的,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产生刺激的根木原因就是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集聚度、垄断度以及品位度。立足于全国的角度来说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省份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先天优势,根据旅游行业的排名处于前十的旅游景区大部分处于东部地区,同时旅游经济水平位列前十的地区同样由东部省份占据了大部分。中西部旅游相对丰富的省份主要有湖南、云南、四川、河南、山西等且旅游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达水平。
(二)交通的可通达性
现在交通业的发展对于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无论是对旅游业的发达程度进行衡量,还是对旅游地进行建设、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都必须考虑旅游交通的便利程度。交通的通达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备巨大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彼此之间相互促进。根据相关研究,在全国旅游业发达的前十名旅游景区,其交通的通达性同样位列于全国的前十名。从全国范围内而言,交通通达性较好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四川与河南的交通便利性相对较好。然而,对于西部省份而言,交通网络相对较弱,旅游业水平同样较低。
旅游业的发展在省内同样具有差异性,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省市表现的更为明显。例如,在江苏省的苏南地区其经济水平发达且交通网络发达,不仅与上海联系紧密而且建设了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对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基础设施。然而,在苏北地区无法抑制比拟,各方面均处于弱势。由此可见,交通的便利性与旅游业之间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三)经济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