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经济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近年来,我国农村对农业科技的投资有了明显改善,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很落后。由于先进的农业技术耗资大,农民负担不起,政府财政补贴杯水车薪。我国每年培养上百万农业技术人才,但是支援农村建设的所占比例甚小。先进的技术储备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2.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投资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较小。农业投入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既有各级财政信贷的投入,也有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和农民义务工的投入,既有国家、集体的投入,也有农民个人的投入。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农业投入利用率低。
3.我国农民科技素质低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城市贫富差距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史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广种薄收。由于劳动者素质差,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二、日本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政府的政策性保护与支持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三个实行”,即:实行价格支持政策、实行国境保护、实行平均主义的办法。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是以价格支持保护为主,也包括政府对农户生产的直接补助。日本政府每年投向农业的补贴数额巨大,是目前世界上农产品补贴率超过65%的“高农业补贴”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日本政府每年支付给农户生产补助金在500~600亿日元,对于小麦、大豆、甜菜、马铃薯等旱田作物的种植补贴都超过了50% 。
2.强化科技教育对农业的支撑力度
日本非常重视农业研究与开发,科技进步在日本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国家给中央农业综合研究所投人的研究经费就达46亿日元。另外,日本也专门培养和吸引人才,一方面高薪聘用具有研发能力的高级人才开展农业科技研究;一方面采取少收费或不收费的办法鼓励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大学,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重发挥农业大学的作用。
3.发挥农协组织的作用
日本农协成立于1900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日本最庞大的组织之一。全国现有综合农协组织900个,农协拥有的储蓄和存款金额大约为70亿元,在日本金融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推进日本农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协在保护自耕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供应、提供农业金融支持、提高农民团体地位、减少政府社会化管理成本以及强化执政党政权基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农协,日本就不可能迅速改变战后的食品短缺问题,也不可能使日本农业走向全面发展。
三、借鉴日本经验对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建议
虽然日本存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的限制,但是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参考日本模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和引导
1960年日本制定《农业基本法》是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开始,之后的20多年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从政策上支持农业发展。日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根据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应当一方面积极调整、完善促进农业发展政策,从政策导向上更加重视开拓消费市场,进而引导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对农业科技、教育、水利、环保、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财政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增加后劲。同时,提高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水平,加强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农业劳动者退休补贴等,进一步减轻农民生产生活负担。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这方面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新时期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因此,应该借鉴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途径,落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走向规模化、市场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3.重视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注重对农民以农业科普为主的继续教育,农业科研机构、农村经济组织可根据需要开办各类讲习班、培训班,并以科研机构和农产品改良中心为主,着重普及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促使农民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作者:李峰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尚未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基本上沿袭了末端治理的传统观念。此外,现行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优惠手段比较单一,优惠政策相互不配套,各项政策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政府财政投入有限。与循环工业不同,循环农业的操作人和受益人大多是资金匮乏的农户,依靠个人力量和小群体的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循环农业经济中长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依靠财政的大量投入,而当前投入的财政资金还十分有限;四是大部分投资农业的投资人和企业急功近利,不愿意投资具有长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循环农业项目,只把眼光盯在那些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第四,资源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生产潜力挖掘不足。随着人口增长、土地沙化、流失等要素存在,我国耕地日趋减少。若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耕地数量、质量的控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但是由于风沙危害的程度仍呈上升趋势,滥伐、盗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等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除,耕地资源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和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如果不加以强力保护,很可能会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由于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大量化学肥料、农药基础上的化学集约型农业,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量上去了,但代价是巨大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当代甚至后代子孙带来了极大危害。此外,由于长期不重视清洁生产,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进而导致市场需求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当地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若要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笔者认为,近期应着力加强的工作包括:制定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制定循环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循环农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宣传教育与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等。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出台规划、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政府应尽快出台循环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强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计划的实施。1.推进循环农业立法进程,出台有关限制性法规和补偿性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农民、企业和政府在推进循环农业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和技术补贴机制为切入点,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和公众行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2.建立乡村物业管理法规体系,构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物业化管理是我省农村废弃物处理利用的一种全新的模式管理和运作机制。实施物业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发挥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而且有利于转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式,对推进农村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培育和壮大农村环保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加快循环农业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目前农业科研人才不足,特别是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的水平不高,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形成严重制约。在技术层面上,紧密围绕农地养护、水体净化、生物质能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区域生态保护、农村社区建设等循环农业重点领域,加强纤维素转化利用技术、快速堆产经分析肥技术、沼气发酵技术、生物质能源技术、生态修复技术、能源及环境新材料技术等的研发,建立全方位、系统集成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因此,必须加大循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科技人才培养规划,力争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循环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科技人才。根据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循环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关键上还要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农业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清洁生产、节水农业等技术与模式的研发力度。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研究,总结成功模式以达示范。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农场,在农户、乡村、园区、区域四个层面上开展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以及产业化的研究与示范,为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积累经验,也为国家制定正确的循环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第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循环农业经济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没有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就难以显现。
因此,各级政府的支农资金预算,要适度向循环农业倾斜。其一,各级政府应设立循环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循环农业技术的培训、应用和推广;其二,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贷款额度,支持循环农业建设,特别要适度增加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额度,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其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的循环农业建设投资体系;其四,要探索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投资、金融、价格、财税和收费政策,改进发展模式。第四,积极培育循环农业经济载体。园区经济是多种现代生产要素整合于特定空间而形成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经济形态,因此,要像建设工业园区一样搞好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一是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项目集中到园区中来,形成特色和绿色产业带,实现有害污染物质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加强园区设施与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生产;三是注重农产品良种、良法配套,完善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综合生产技术体系。第五,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农民虽然是主体,但也要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因此,必需建立起门类齐全、功能多样的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主要包括农业人才培养交流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围绕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服务。第六,加强循环农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有计划地与相关国家开展人员互访、交流研讨、项目合作等活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对国外发展循环农业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更快更好地研发出符合我国发展循环农业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第七,加大宣传教育,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其有全新的认识,树立循环农业发展新理念。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不断通过实践把循环农业思想和模式有效的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能够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营造良好氛围;三要普及推广各类循环农业新技术,重点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网络、光盘等现代媒体与技术,结合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对广大技术人员、农民示范户,开展更实际、更便捷、更有效培训。确实作到“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技术要领普及到户”,把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
1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缺乏品牌竞争力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使得我国农业经济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难以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难以提升购买力。农业经济在品牌形象、沟通协作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业出口过程中农产品通常容易被视为廉价商品进行出口,进而导致我国农业出口受到制约,降低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经济由于缺乏品牌竞争力,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农业出口品牌形象的建立等都受到制约,未来我国农业需通过增强品牌竞争力来培养竞争优势。
1.2农业经营机制不健全
“扶农重粮”政策力度不断强化,农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土地流转成本亦有所增长,土地流转成本的上涨加大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难度。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呈现“小而分散、产加销环节多”的特征,加大了对农业经营机制的监管难度,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形成。另外,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经营机构等之间的协作性、对农民生产农业的推动作用不强,未能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和谐模式,难以形成农业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在于我国农业经营监管力度不够、农业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性不强、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并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难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的体系,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1.3资源环境影响因素加大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资源环境影响因素的加大,资源环境因素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土地要素资源的制约,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庞大,但总人口数较多,人均土地面积有限,并且我国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能源因素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使用量与日俱增,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力资源、水资源、农业生产油资源等的需求较大,且国际油价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开始由传统行业流向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亦受到一定影响。
2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对策
2.1提高农业非价格竞争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缺乏品牌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非价格要素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经济发展品牌化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品牌优势,方能在农产品出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农业经济品牌化的建立应通过“品牌带动”战略予以实现,形成“绿色、高品质、安全、友好、原产地”等农业特色,提供高质量、优品牌的农产品,提升对粮食安全建设的重视,建立高效绿色的农业经济品牌体系,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品牌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购买力,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取得可持续发展。
2.2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
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形成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规范化、科学化的经营制度对指导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形成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业经济发展主体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配需具备高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服务化转型,进而构建基于优势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增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发展。(2)完善现代农业经济价格体系。实现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根据市场中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情况调节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价格竞争力,避免“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实现土地承包权、农业生产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置,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3)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机制。粮食质量安全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机制是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监管机制、保护制度等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
2.3坚持资源友好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资源友好型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路径,一个国家的资源与环境优势是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绿色发展、通过节约资源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胜.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多目标转型[J].农村经济,2014(12).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同时农业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是促进社会建设以及保障国民需求的关键推动力。乡镇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增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以及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1.1环境优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农业经济也取得显著提高:第一,硬件方面,农业水利设备的发展和建设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汛以及抗旱能力,同时,乡镇在进行农业水利建设的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用水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间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第二,软件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乡镇得到快速传播,同时,农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利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在国家和党的强调下,乡镇农业部门针对市场混乱的情况进行及时治理和整顿,为外资进入奠定环境基础。
1.2增长方式优化
第一,当前,农产品逐渐由以往的单一品种向特色精品方向优化,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很多农业精品都取代了以往的普通产品,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第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果业生产方面,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经营方向也由以往的单一式向多元化方面发展,促进乡镇经济更上台阶。
1.3经济结构优化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正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生产模式也由以往的单一模式逐渐向运输、服务以及餐软为一体的综合性结构,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乡镇人均收入的增加。
2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发展观念陈旧
当前,我国一些偏远乡镇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同时,农业人员的思想依然十分保守,缺乏上进心和进取心,受到传统发展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农业经济停滞不前。同时,一些乡镇虽然拥有比较好的资源,但是农业人员只重视农作物的种植和开发,忽视了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资源浪费。
2.2农业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我国乡镇农业从业人员都严重缺乏专业生产技能,同时,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占农业人员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同时,随着乡镇青年人员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人员除了孩子就是老人,乡镇劳动力呈现下滑趋势。
2.3市场环境落后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乡镇农业发展的效率以及水平一直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整个市场缺少合理性和规范性,经济发展的形象和理念与实际不符,例如,我国重庆乡镇地区,虽然耕地比较多,但是其发展更加重视工业,很多乡镇居民也弃农从工,导致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
2.4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乡镇地区由于体制的约束,缺少资金用于改善技术,融资量、外部资金以及乡镇农业经济投资很少,同时,政府扶持资金的预计和安排十分有限,对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发展十分不利。
2.5基础建设滞后
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农业基础建设滞后,用于农业的水利建设十分缓慢,甚至一些乡镇依然秉着靠天吃饭的思想,根本没有修建水利设施,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解决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相关对策
3.1转变发展观念
当前,针对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地区,一定要转变农业人员的发展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通过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吸引投资,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2提高农业人员的素质
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培养农业人员的素质,从农户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对农业生产抱有热情的年轻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成为专业技术领头人,并且实现以点带面,由这些专业技术领头人带领所有农户开展农业现代化经营和生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3.3创新农业技术
首先,要创新乡镇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乡镇农业科技研发基地以及乡镇农业研发中心的建设速度,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以及人员招聘机制;其次,乡镇政府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促进农村研发中心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创设优质的技术环境,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新方式,改善投资环境。
3.4实现产业化运行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往的单独生产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乡镇农业一定要实现产业化运行,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投资,丰富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同时,政府还要进行宏观的调配和整改,在调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与其他产业充分结合,通过互进互补的形式,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5加强基础建设
当前,我国一些乡镇由于农业基础建设比较缓慢,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快速发展当地的农业水利建设,购置以及兴建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实现现代化生产;其次,在扩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同时,还注重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从以往的原材料供应转变为具备特色的产品销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乡镇农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农户思想意识需要改进,进而适应当前多变的市场。乡镇农业研究者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而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鲲.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3):1-2.
[2]王继翠.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4):49.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的建设,以满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关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虽然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为了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消除错误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确保农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总体提升。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治理农业污染技术、清洁技术以及废物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与资金投入力度过低,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循环经济关键的技术领域,主要还是依靠个别企业一力承担,企业与企业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战略同盟关系,而且大多数企业的经济需求不同,从而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缺乏资金支持,虽然相应的惠农政策在陆续出台,但仍不能符合农民的切身需求,以至于惠农政策出现不配套等情况,并且出台的各个惠农政策间也有一定的冲突,导致很多不良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应制定出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农业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大力开展农业培训活动,从根本上使我国农民将农业循环发展的本质认识上去,加快订立农业循环发展的有关法规和惠农政策,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向的宣传和教育等。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推动循环农业的立法速度,出台相关的补偿性惠农政策和限制性规范。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确定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义务核责任,完善农业发展支持机制,构建公众行动、政府推动以及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有效体系。
(2)建立农村管理法律法规,构建长效的农业发展机制,实现我国农村的废物再利用战略目标,培育壮大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产业,使新时代下的农村环境从根本上告别传统农村的生态环境。
(3)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农业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一线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农业科技研发的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循环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施计划制定出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人才培养出来,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159-0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七连冠”县。但是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滑县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仍大有文章可做。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1.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过去滑县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农业产业化发展较缓慢,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现代农业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同时又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目标要求的有效突破点。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滑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民靠种植业增收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因此,滑县要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围绕我县的农产品、畜产品搞精深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环节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自然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这必然会为农民致富创造机会。
二、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1.优势。农业产业化有了新突破,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8家。
高效农业有了新发展。2009年高效农业总面积达到35万亩,建成了高平镇无公害蔬菜示范推广基地(包括智能连栋温室)和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成立了慈周寨绿缘温棚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被河南省农业厅、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留固镇大葱成为特色产业,产品远销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及省内各地、市。
畜牧养殖业发展有了新势头。2008年全县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6.82万吨、9.6万吨和0.68万吨。畜禽养殖密集和规模养殖场总数分别达到133个和1.32万个,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生猪生产示范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改善。2009年全县沼气用户累计达5.5万户。新建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厂5处,解决了34个村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劣势。目前滑县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少,龙头企业少,档次低,“原”字号农产品多,附加值非常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未真正建立,农民对传统农业的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进取的开拓精神;滑县号称农业大县,但还不是大而优、大而强、大而富。
三、关于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用循环经济理念(下转228页)(上接159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
1.循环型农产品加工园区与工业对接。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要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使农副产品加工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2.饲料工业与农业的对接。饲料工业可以将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把动物的畜肥还田,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产、生活能源,向农田提供高效的有机肥料培育有机作物。这一技术广泛应用既可解决 “人畜争粮”矛盾,又可净化环境,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产业升级与农业的对接。华康实业、滑丰种业、神华面业、嘉禾牧业、威盛牧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优质面业、种子、禽、肉养殖等农产品工业化深加工,生产美味可口的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并延长产业链,将其生产副产物加以综合利用作为饲料或肥料返回农田,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4.农作物废物与工业的对接。多层次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饲草的过腹还田、鸡粪处理后用为部分猪饲料、利用作物秸秆和粪便制取沼气、渣液当做肥料等等,是解决农村水、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滑县已经以沼气建设整体推进村为核心,以推广“一池三改(改圈、改厕、改厨)”为主,探索和创新“猪―沼―菜(果、菌)”等高效生态模式。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继续发展秸秆生物气化技术,生产清洁能源。
5.农业、工业与三产的对接。用足用活用好党的惠农政策,有计划有规划地开发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开发旅游农产品纪念品。将颇具实力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工业加工通过旅游的方式进行推广,密切旅游业与一、二产业的链接。
参考文献:
[1]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在我国,农业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保证人均生活所需及经济建设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全国农业生产力中,又以乡镇农业生产力为主导。因此,如何加强农业生产力,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能力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家农业部门及乡镇农业部门所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近年来,在国家的良好政策下,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其逐渐呈现出以下三点优势:
1.1 乡镇农业经济环境发展优化
乡镇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其农业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其一,就硬件方面来说,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备支持及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如各乡镇大力兴修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利设备,在某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抗干旱及抗汛能力。另外,乡镇在加强建设农业水利设施的同时,还大力改善乡镇人均的用水安全度,同时为提高乡镇人均的业余生活,大力兴办各类娱乐活动,从而使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其二,就软件方面而言,随着国内高科技产品及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均接受并懂得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为推广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新产品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党和国家和号召下,乡镇对农业市场混乱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整顿及治理,从而为吸引外资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1.2 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随着乡镇人均对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化,使其整个经济建设思路不断朝着更好的方面优化发展着,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农业产品正由传统的普通单一品种向多元化特色精品的方面优化,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精品农作物生产种类代替了部分普遍的农业种类,使之农业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虾提高。其二,随着农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深化,尤其是果业生产率及农业再造工程等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可利用率。其三,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也随着农业的发展由传统的单一形式逐渐向多元化形势发展,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3 乡镇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农业经济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科学化及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尤其是近年来,非农产业的发展有逐步取代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并快速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许多乡镇劳动力进入乡镇农业企业务工,使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以优化。最后,乡镇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目前乡镇农业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化为集餐软、服务、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结构,大大增加了乡镇人均的经济收入。
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镇农业经济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十分快,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但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绝大多数乡镇农业都以快速的建设模式发展着,但少部分偏远地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仍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发展模式,甚至有些乡镇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经济的主要来源依然靠政府扶持。另外,大部分乡镇地区的人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小富则安的阶段,对农业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进取心。同时,部分乡镇人均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从而使农业经济生产经营模式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除此之外,一些乡镇地区虽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农业生产人员仍将注意力集中于作物的生产及现有土地的开发中,对以自然条件创造旅游业、餐饮业等完全忽视,大大浪费了诸多资源。另外,由于部分地区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经营理念接受能力较差,因此严重地制约着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乡镇农业人员素质低下问题
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及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员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调查结果发现,在乡镇农业发展中,绝大多数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并且多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下问题。据该项调查表明,被调查乡镇区域内,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农业生产人员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而文盲、小学文化的人员却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另外,随着乡镇形势的发展,大多数拥有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员纷纷外出务工,而留守乡镇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使乡镇农业生产劳动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在诸多结构体系因素下,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3 乡镇农业经济基建设施不足问题
乡镇农业生产设施不健全是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就目前来看,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及机械化产业十分落后,且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相对缓慢,使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处初期阶段。另外,一些乡镇地区在农业产品经营时仍采用传统的直接销售原产品的经营模式,而没有经过深加工的产品相对来说在经营中处于劣势地位,使之乡镇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除此之外,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中仍延用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没有兴修水利设施,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3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促进全国性经济发展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速度。
3.1 转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
针对于某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的地区,首先要转变该地区农业生产人员的观念。打破农业生产人员经济靠政府的观念,积极引导其利用农产品的再次加工吸引外资,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提高其经济发展能力。其次,农业生产人员要充分利用地区性资源进行开发,并将农业发展的注意力由农作物的种植及现有土地的开发利用转移到开发自然资源上去,扩大农业生产力,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能力。
3.2 提高乡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同时在乡镇地区实行扫盲行动。另外,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人员中培养出多名优秀且具较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人员,并由这些技术人员带动全体乡镇人员进行农业生产及经营,从而实现乡镇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培养,使自己成为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3 加强乡镇农业基建建设
对于某些乡镇地区因基建不足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说,首先要加强该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兴建及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其次,在农产品销售前,要进行再次的深加工,将普通的产品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色的精品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增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国性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时,首先要加强乡镇水利资源的建设,同时要加大先进机械生产设备的购置力度。另外,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农业生产人员接受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及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志坚.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13万人,总耕地面积1.94万hm2,其中农耕地1.31万hm2。2015年农业(种植业)产值5540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214万元的48%。全县共建有10个农产品市场,其中县城2个、镇级农贸市场8个,基本满足石泉县农产品供销,还有3家小型茶叶加工企业和200余家粮油小型加工企业。
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种植业整体发展滞后
种植业产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自然状况,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标准化桑园、烟草、茶叶、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建设,目前仅在少数乡镇、少数重点村有一定基础,规模、产业及区域布局雏形初现;大部分乡镇、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和区域布局及产业化。
2.2农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扶贫迁移、新农村建设占地扩大[1-2],石泉县农耕地由1996年的1.84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万hm2,减少0.58万hm2,年均减少527.27hm2。随着农耕地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3.15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万hm2,减少0.8万hm2,年均减少734.55hm2。农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种植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也受到制约。
2.3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石泉县是山区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农民经济基础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少,全县仅3533.33hm2旱涝保收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减产、涝也减产,种植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的影响太大,缺乏保障。
2.4农业规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农户种植规模小(约0.2hm2),种植种类杂乱、产量低,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收入和劳务收入,家庭种植主要自食,少量的农产品出售也对家庭收入影响较小,处于可种、可不种的状态,不追求产品质量、产量、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低,种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3-4]。
2.5农业产业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县级,地方财政更没有能力进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投入扶持引导,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扶持乏力,特别是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困难,企业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2.6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种植业农产品除茶叶基本形成产、加、销产业化雏形外,优质粮油和瓜果菜均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户除自产自食外,销售原粮、油菜籽、瓜果菜鲜产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农产品不能升值产生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产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推动力。
3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3.1巩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野三农冶工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主攻单产,保证石泉县粮油自给。要巩固和适度扩大经济作物产业区域布局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单产及单位产值。
3.2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利用国家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政策,组织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对已有发展基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乡镇、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扶持,促进区域布局的适度扩大和种养水平的提高,尽快形成野一村一品冶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抓农业产业区域建设重点,实现率先突破
根据各乡镇、村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制定种植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建设开发。原则上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选择一项有基础、有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区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野一村一品冶建成之时。
3.4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种植业生产力水平
引进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名优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无公害养植关键技术,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要以强村大户为重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区域布局内重点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农业科学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涉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植物病虫、种植技术指导、物资配套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5利用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场、技术、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视和利用市场引导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培育和经营农业产业化就要高度重视产品销售这个关键环节。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做好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及营销工作,农业产业的产品野既要生产得出来,又要卖得出去冶,更要有经济效益,野三个轮子冶一起转,产业化建设目标才能实现。特别要重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依托经销大户把生产的农产品销向外地、销向大城市甚至出口。农产品产地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取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拿到准入证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销售,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时必须通过野两个认证冶,做好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营销工作。
3.6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牵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区域布局。当农业产业建设种植规模和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级产品时,产业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设开发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业,将原料产品转化为初加工产品,实现第一次升值。通过小型加工企业的滚动发展和优胜劣汰,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扶持其发展。达到野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冶的目的。
3.7加强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
目前,县城2个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石泉县农产品贸易需求,场地狭小、交通拥挤,购销双方均为不便。建议新建农贸市场,以适应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努力为内销和外销农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的贸易平台。
参考文献
[1]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院8-15.
[2]郑会军.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院92-96.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6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7
一、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为提高补偿效率、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问卷共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此次调查范围在河北省11个地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样本分布。调查对象广泛,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现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制约河北省农民生产的自然风险种类较多。具体而言,由气候异常产生的干早、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早灾、水害尤甚;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灾害正逐渐成为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种;地质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制约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与之交织。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经济社会落后――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随着河北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等也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暴发频度、范围和强度。
正因为河北省存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灾害,对农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农户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应该补偿的主要领域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看出,农户认为政府补偿的领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农户主要以耕作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给予补贴,在受灾之后通过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途径得到一些补偿。目前生态环境补偿相关政策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种持续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
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
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见表2)。
(三)基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
(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五)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
(六)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过低
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整体框架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通过上级对下级、国家对地方的纵向公益补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横向利益补偿和对资源要素管理进行部门补偿等三种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为地方生态补偿运行导向,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生态补偿[1]。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对政策的需求非常强烈,可以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整体考虑。
(二)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没有能充分考虑农民、牧民、企业团体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意愿,造成补偿的标准过低。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2]。另外,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因此,要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机制应有的效应。
(三)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
(四)积极鼓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将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需要。并以此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4]。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65-01
1 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13万人,总耕地面积1.94万hm2,其中农耕地1.31万hm2。2015年农业(种植业)产值55 40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 214万元的48%。全县共建有10个农产品市场,其中县城2个、镇级农贸市场8个,基本满足石泉县农产品供销,还有3家小型茶叶加工企业和200余家粮油小型加工企业。
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种植业整体发展滞后
种植业产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自然状况,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标准化桑园、烟草、茶叶、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建设,目前仅在少数乡镇、少数重点村有一定基础,规模、产业及区域布局雏形初现;大部分乡镇、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和区域布局及产业化。
2.2 农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扶贫迁移、新农村建设占地扩大[1-2],石泉县农耕地由1996年的1.84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万hm2,减少0.58万hm2,年均减少527.27 hm2。随着农耕地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3.15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万hm2,减少0.8万hm2,年均减少734.55 hm2。农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种植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也受到制约。
2.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石泉县是山区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农民经济基础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少,全县仅3 533.33 hm2旱涝保收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减产、涝也减产,种植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的影响太大,缺乏保障。
2.4 农业规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农户种植规模小(
2.5 农业产业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县级,地方财政更没有能力进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投入扶持引导,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扶持乏力,特别是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困难,企业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2.6 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种植业农产品除茶叶基本形成产、加、销产业化雏形外,优质粮油和瓜果菜均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户除自产自食外,销售原粮、油菜籽、瓜果菜鲜产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农产品不能升值产生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产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推动力。
3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巩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主攻单产,保证石泉县粮油自给。要巩固和适度扩大经济作物产业区域布局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单产及单位产值。
3.2 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利用国家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政策,组织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对已有发展基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乡镇、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扶持,促进区域布局的适度扩大和种养水平的提高,尽快形成“一村一品”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 抓农业产业区域建设重点,实现率先突破
根据各乡镇、村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制定种植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建设开发。原则上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选择一项有基础、有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区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一村一品”建成之时。
3.4 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种植业生产力水平
引进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名优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无公害养植关键技术,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要以强村大户为重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区域布局内重点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农业科学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涉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植物病虫、种植技术指导、物资配套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65页)
3.5 利用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场、技术、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视和利用市场引导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培育和经营农业产业化就要高度重视产品销售这个关键环节。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做好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及营销工作,农业产业的产品“既要生产得出来,又要卖得出去”,更要有经济效益,“三个轮子”一起转,产业化建设目标才能实现。特别要重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依托经销大户把生产的农产品销向外地、销向大城市甚至出口。农产品产地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取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拿到准入证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销售,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时必须通过“两个认证”,做好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I销工作。
3.6 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牵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区域布局。当农业产业建设种植规模和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级产品时,产业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设开发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业,将原料产品转化为初加工产品,实现第一次升值。通过小型加工企业的滚动发展和优胜劣汰,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扶持其发展。达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的目的。
3.7 加强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
目前,县城2个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石泉县农产品贸易需求,场地狭小、交通拥挤,购销双方均为不便。建议新建农贸市场,以适应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努力为内销和外销农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的贸易平台。
4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43-02
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指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保留承包期,转让使用权。2004年国家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并试点,随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 2010 年中央 1 号文件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荆州市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农业为主的地市,目前,荆州市土地总面积折合140.93万hm2,全市总人口达645.73万人,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10。全市农业人口超过440万人,占总人口的2/3,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当前全市已利用的农业用地有72.7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6%,在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中,耕地占82.3%,人均仅有940 m2。养殖水面占8.0%,林地占8.1%,园地占1.6%。近年来,荆州市为了大力发展“壮腰工程”,催生大型种植企业,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尝试,但在流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浅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1-2]。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同地域流转意愿分化大
荆州市目前有6个县,2个区,2个市区(荆州区、沙市区),经济发展程度高,6个县相对落后,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低,6个县中临近长江的松滋县划分了一大片临港工业园区,同时6个县中都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基本都只剩下留守人员,在这样的总体分布下,出现了明显不同的土地流转意向。首先,从土地征让方来看,在乡村因劳动力不足,土地被荒废的情况较常见,而且一般常规粮棉种植土地所得收入不多,所以在面临征地、使用权流转时,一般都愿意主动转让土地所有权,甚至有的地方出现自发的土地流转。但在城郊,每户土地非常少,即使流转,年收益不大,而且城郊主要是菜农,种菜和常规粮棉种植相比,收入要高几倍,如果是大棚种植,收入会更高。因此,城郊农户普遍不愿意参加土地流转。反过来,从土地征得方来看,也面临两难的抉择,很多土地征得方愿意靠近城郊,但城郊土地流转费用却又难以接收,而在相对偏远的地方,因基建不足,又不利于生产,尤其是本身还要求农产品加工的产业,不得不将原材料仓库、生产车间、产品仓库隔开,拉大了生产线,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投入,而人力投入占到了这些企业成本的1/2以上。因此,无形中这种土地流转在供求之间形成了矛盾。
1.2 土地流转后逐渐失去其农业用途
农业土地流转一般是指不改变其原有农业用途条件下的流转,其直接的用途应该是有利于集中大面积土地进行生产,利于催生大型种植企业,同时土地政策更加灵活,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获得实际利益,业主也可通过承包土地,进行高新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和调整产业,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但从荆州市当前土地流转现状来看,却存在偏差。
首先,即使是用于农业用途的,如果树种植业,其要在接包的土地上进行水渠、蓄水池、车行道路以及企业生产和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很多还需建立水果打蜡厂或其他车间,同时对外承接业务,这些要占用很大一部分接包土地,同时其附加产业如打蜡厂生意较好时甚至直接导致业主重心偏移。目前,土地流转后还用作农业用途的,因为传统粮棉效益有限,无法突出优势,主要是用于大棚蔬菜、特种水果等的种植,相关的还可以用于畜牧业,但还有很多土地流转后完全失去其农业用途,甚至多重转包后用于各种制造业,尤其是县城和市区周边的土地流转后,很难再用于农业用途,而且农业也难以支撑城郊土地流转的高昂费用[3-4]。
1.3 土地流转后续问题不断,失地农民亟须妥善安置
首先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荆州市某农业示范园进行土地流转,当时为了尽量压低土地价格,许诺土地流转后除了可以拿到租金,每户还可以到该农业示范园务工,虽然吸收了大量土地,但示范园显然承载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同时很多本地农民无法胜任示范园的工作,于是至此纠纷不断,然后重新商议补偿却没有定案,最后业主不得不放弃已经经营若干年的场地,但转让他人后,依然纠纷不断,政府也难以调解,最后导致只能废弃建设的车间、场地和设备。这个案例直接折射出当前荆州市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不规范或手续不完备,土地流转缺乏相应服务体系和规章,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同时有的业主缺乏远见或持有过于美好的愿景,而大量失地农民没有依靠只好“赖上”业主[5-7]。
目前,土地流转不规范,同时多数流转是农户间自发的转包、出租、互换,手续不完备,而且一般期限较短,多数以口头协议居多;对承包方来说,土地流转的政府职能仍然很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甚至很多流转直接通过村委会主持,或者透明程度不够,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失地农民也带来一些列社会问题,部分失地农民成了“三无”农民,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由于在就业、收入等方面的不稳定性,依托家庭保障模式越来越受到冲击。尤其是是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的家庭,其最终结果往往是生活完全失去保障,成为“赖民”。
1.4 其他问题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有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土地转让权限不清晰,招商过程不透明,村委会替群众“当家作主”等问题。同时,土地流转形式单一,缺乏有魄力、有远见、有资本的本土业主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2 对策
土地流转必须要思考其本源,而不是“一刀切”式的进行流转。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根深蒂固,有很多农户虽外出务工但仍不愿放弃土地,担心失业又失地,生活没保障,因此绝大多数农户不敢冒险进行土地流转,而缺乏有实力、有远见的承包商也成为问题之一,很多土地流转之后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日渐式微,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些相应的体制和对策来应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2.1 解决好人本问题
总体来说,土地流转的各种意愿问题、后续纠纷、失地农民的妥善安置,都是需要解决的人本问题,做到这一点,需要示例、规范、保障和互助四大体系的配合。具体细化起来,应该是培育示范户,让业主和农户都看到土地流转的实利;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补偿长效机制,确保失地农民的利益;建立和完善保障、监督体系,完善土地转让规范和手续;提高就业率,采取多途径丰富就业方式等。建立完善的补偿和保障、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避免土地流转后的用途分化。
2.2 良性定位土地流转,创新流转形式,创造双赢局面
进行土地流转前要先定位,因地制宜,然后再确立流转的程度和规模,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创新流转的方式,让业主和农户都能获利,达到双赢与和谐的局面。比如,想引进大型农业加工或者鲜蔬产业,那么定位之后,政府根据定位的不同做好相应的配套,确保企业能留住、能创利,农户能有实利,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循环。
而土地流转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利于更好的进行土地流转,利于大型集约化生产。目前所说的土地流转形式,一般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而当前荆州市则主要集中在出租和以政府和村委会牵头转包2种形式,但遇到转让意愿不强时,则难以实现土地顺利流转,此时应当创新思维,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的新方法。赵东龙[3]的“城市特区”等办法,应该可以引入荆州市实际应用,鼓励县区参与市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市级城市开发建设中设立“特区”,由县区投资开发,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2.3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扶持,培植壮大本地企业
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与本地没有文化融合的差异,同时,与本地各阶层都有更快捷的沟通和行动方式,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对荆州市的归属感更强,但本地企业一般来说也有比较明显的劣势,如管理模式低下、管理经验不足、资本实力不雄厚。从荆州市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正好体现了这一点,有的县市为了“省事”,直接引进外来企业,不愿意“费力”扶持本地企业,但从长远来看,扶持本地企业更符合当地发展需求,当然,也需要一些外来企业的良好示范。
要扶持好本地企业应先做好金融扶持,一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支持土地流转。可以让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主要对象,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补充资本金,使之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同时鼓励多途径融资,也可设立一些为农地服务的互金融机构。二是出台土地流转方面银行贷款配套政策。向本地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土地的有序流转。三是做好后续服务和监管,确保资金到位,同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配置。
总体来说,荆州市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业就业扶持力度,规范土地流转规章和补偿条例,做好先进示范和带动,提高对本土农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应该能进一步激活荆州市土地流转,让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3 参考文献
[1] 崔智敏.土地流转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2007(5):173-173.
[2] 修海玉,李晓秋,邢继军,等.农村土地流转运作方式与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1994(11):17-20.
[3] 赵东龙.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再思考―对山东省临沂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5):84-87.
[4] 兰晓红.农村土地流转动因、问题及对策[J].研究特区经济,2010(10):159-160.
农产品生长周期较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瞬息万变,因此农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同时,利用互联网还可以有效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生产受政府的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各项决策都要保持正确,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各种农业信息,以网络为支撑对农业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具便利性,发展速度为快速。
一、网络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网络技术是知识型农业的必然要求
相比于传统资源型农业,知识型农业主要依托于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多数已步入知识型农业发展时期,在知识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农业还以资源型农业为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推动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使其向知识型农业转化。
(二)运用网络技术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变化较快,但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这就导致农民的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给农产品交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匮乏的消极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通过网络掌握更真实、准确的市场交易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运用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网络环境下,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网络已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信息,才能在农业生产和交易中掌握主动权。目前,农产品在网上的交易量不断增加,这就说明:谁掌握了先进的网络技术,谁就能在农产品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
(四)运用网络技术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术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使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农村有效推广。因此,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快对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的传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广普及农业知识,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要点
1.转变分析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都是由果及因,即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倒推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再得出具体解决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开展理论研究,但农业经济分析更重视数据分析,而且分析结果也需要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样,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现实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需要转变传统分析思维模式,确保农业经济分析的科学合理,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2.转变分析立场。
在传统农业经济分析工作中,往往是凭借分析人员的主观学识分析、总结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得出结论性建议。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受分析人员自身分析能力和水平影响较大。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更注重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真实客观的信息是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
1.均衡分析法。
大量的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发展被某一变量控制,当这一变量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平,且改变其他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产生任何1影响时,便可以将这种变量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均衡分析法找到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动态分析法。
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和梳理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总结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变化特点。研究对象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段时间,找到农业经济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判断出农业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步入了网络时代,其对经济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加快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革,使市场信息更为畅通,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卢志国.对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