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生儿科护理心得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

篇1

1.2落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认真评估呼吸机使用的指征,尽早拔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呼吸机的消毒管理,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送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

1.3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每月对护理人员手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抽查,做到定时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的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意识不强,还有的强调工作忙,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医院感染科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洗手教育,检查对手部卫生观念的认识。同时完善环境设施,改善洗手环境;治疗车、护理车上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处理。

1.4加强新生儿科环境管理新生儿床位数满足医疗救治的需要,足月新生儿病室温度控制在22~26℃,早产儿室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每天进行通风换气2~3次,避免对流急风。NICU内配置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确保新生儿室内的空气细菌指标≤500CFU/m3,NICU内的空气细菌指标≤200CFU/m3.

2结果

2.1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率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共调查新生儿8854例,新生儿感染124例,感染率1.40%。见表1。

2.2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2007年1月-2010年12月环境卫生学监测共计1083份,合格1061份,合格率97.97%。见表2。

篇2

近年来,婴儿心理学与脑科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发展,使得婴儿早教活动有了心理与生理上的理论支持[1]。目前,我国的医务教育工作者对婴儿早教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早期教育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婴幼儿期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是可塑能力最强的时期,年龄越小,脑发育越快,若错过这一时期,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难以逆转其受到的损伤,早期干预可以使高危新生儿避免潜在问题的发生。儿童的成长发育与早期教育现已受到家长与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使新生儿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机会,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本文对283例新生儿进行了护理观察,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8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154例家属选择参与智护训练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6例,女68例,年龄3~5 d,平均年龄(3.9±0.3)d;其余129例未参与智护训练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男74例,女55例,年龄3~5 d,平均年龄(3.8±0.2)d。妊娠及分娩期间无疾病发生,新生儿父母神经系统均无异常,不存在精神病史。两组新生儿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新生儿接受传统的封闭式护理。

1.2.2观察组 新生儿接受智护训练,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具体内容如下。先由科室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系统的学习智护训练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内容,再由其对科室内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并在现场做模拟演示。此外,由护理人员向家长介绍婴幼儿时期的智护训练对新生儿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一同参与。智护训练开始前准备红色海绵球及新生儿沙锤作为辅助工具。智护训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智力训练与体格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1.2.2.1智力训练[2] ①视觉训练:当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时,护理人员将其抱起,并将红色的海棉球吸放置于距新生儿眼睛20 cm处,用来吸引其注意力,同时观察新生儿反应,若其有打喷嚏、打哈欠现象,或是出现其他疲劳症状时需及时停止训练。②听觉训练:为新生儿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使用新生儿沙锤分别在其两侧耳旁20 cm的位置轻轻晃动,两耳交替进行,通过发出的声音吸引新生儿转头,摇动声音不可过大,且将每侧耳旁摇动时间控制在30 s内,防止其形成习惯,对声音不再给出反应,训练时长1~2 min/次。③视听结合训练:护理人员站立于距离新生儿20 cm处,用温柔亲切的声音和丰富的表情呼唤新生儿,同时自中线起缓慢向左右两侧移动头部,以吸引其追视。训练时间为1~2 min/次,并密切关注新生儿状态,如其表现出疲劳现象要立即停止。

1.2.2.2体格训练 包括全身按摩;肢体被动运动;俯卧抬头训练等。

新生儿出院后的第7 d和第20 d,科室指派1名护士对产妇予以电话回访,了解其对新生儿智护训练的操作情况,并耐心解答其疑问。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相关数据以(x±s)表示。P

2 结果

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70%,明显较对照组(92.2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智护训练有助于新生儿在智力与体格方面的发展,可作为早期教育活动促进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具有极高的可塑性,新生儿在这一时期接受适当的注意力和肢体活动训练,可对其大脑中枢神经产生一定的刺激,激发其潜在能力,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对外界的认知能力[3]。

由于新生儿尚不能接受过于强烈的外界刺激,所以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新生儿在智护训练中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5]:①在对新生儿开展视觉训练时,若其出现哭闹、打喷嚏或打哈欠现象时需停止训练;②在对新生儿进行听觉训练时,注意不要在其单侧耳旁摇晃沙锤时间过长,声音不宜过大,避免新生儿形成习惯后对训练不再做出反应;③在对新生儿进行视听结合训练时,要注意面部表情丰富,以吸引其注意,但要控制好训练时间,以免使其失去新鲜感而不做出反应;④在对新生儿按摩时,要在其身下垫好毛毯,提高攵的舒适度,并将活动室的温、湿度调节到适宜范围,护理人员在按摩前要将双手涂上润肤油,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婴儿皮肤造成伤害,此外,若婴儿吃奶不可马上按摩,至少要间隔1 h。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70%,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2.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传统的健康教育通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而优质护理服务增加了智护训练,有助于新生儿家属增长育儿知识,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此外,也有助于儿科护士丰富其专业知识,实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党晓丽.智护训练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6(05):104.

[2]林爱兰,傅彩凤,骆冬梅.智护训练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5,28(01):148-149.

篇3

新生儿护理记录单是反映新生儿病情变化与医疗护理活动全过程的客观记录,主要包括观察记录指标、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健康教育等组成部分[1]。为深化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本院产科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妇产科护理指南》,设计出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思维,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产科自然分娩的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其中,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9.2±0.8)岁;文化程度:36例小学,65例初中,93例高中,106例大专及以上。两组产妇均无高危因素。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异常情况记录于产科护理记录单中,观察组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具体如下。

1.2.1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样式

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制成表格式,记录项目包括母亲姓名、新生儿出生日期、病区、床号、住院号、日期、时间、体温、心率、呼吸、体质量、皮测胆红素值、反应、面色、哭声、吸吮力、脐部、臀部情况、大小便次数、喂哺方式与次数、健康教育、特殊情况记录等。

1.2.2记录要求

记录书写频率为新生儿出生24h内,按照常规生命体征监测频次进行观察记录,24h后如无特殊情况,每班观察记录1次,有特殊随时记录。除表格中的观察项目外,严格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嘱对其他指标进行监测,如产瘤、血糖等,在表格空白栏填写项目并文字描述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以及并发症等指标。其中,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应用技能及笔试法评估,优:产妇出院前,能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笔试成绩≥90分;良:能掌握大部分知识及技能,偶尔需要护士协助,笔试成绩80~89分;中:能基本掌握知识及技能,有时需要护士协助,笔试成绩60~79分;差:能掌握少部分知识及技能,经常需要护士协助,笔试成绩≤60分[3,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比较

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熟练度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心率为(138.50±4.92)次/min,呼吸频率为(39.5±4.9)次/min,氧饱和度为(98.6±1.2)%;对照组:心率为(149.8±7.9)次/min,呼吸频率为(46.6±5.1)次/min,氧饱和度为(95.2±2.5)%;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以往产科实施母婴护理,护士对新生儿进行监测的内容及频次欠缺细化,工作思维得不到整体培养。本院自2014年4月以来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取得良好效果,其主要具备以下优势。

3.1深化专科发展,培养护士的整体护理思维

护士每天按照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对新生儿病情进行规范的监测和记录,能有效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能力,规范护士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时有效地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5],有利于产科专科的发展。

3.2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完整性及准确度

使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后,可对产科新生儿观察、护理模式进行严格规范,进而大大降低记录单书写错误发生率,提高准确度[6]。

3.3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使护士充分掌握新生儿观察及护理知识,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保障新生儿出生质量,改善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另外,通过对产妇加强宣教,也使其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熟练度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促进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有效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蒋红,沈君,孙超峰.母婴同室中新生儿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杂志,2010,27(20):1596

〔2〕杨兰兰,王玉霞.产妇及新生儿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91-1094

〔3〕宣春梅.优质护理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1(14):251

〔4〕张芳.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429-7430

篇4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篇5

新生儿科主要面对的是出生28天内的患儿,因患儿没有沟通能力,脏腑娇嫩,免疫能力低,所以患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甚至引起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影响患儿的一生。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复,不仅由护士担任,日常活动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杜绝用传统的不科学的方式进行护理,是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就在护理中开展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患儿病情的影响展开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206例新生儿患者,包括男婴128例,女婴78例;179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日龄3-28天,平均(17.5±2.6)天;均为单胎;身高(41-55)cm,平均(50.1±0.4cm);体重(2005-4105)g,平均(3455.5±15.2)g;出生时的Apgar评分(7.4-9.6)分,平均(8.7±0.6)分;为便于研究,入选患儿的入院原因均为吸入性肺炎。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41例,在高中以上65例;将患儿和家属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体重、身高、Apgar评分和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的56例家长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150例家长进行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知识,科学护理知识,喂养、洗浴的技巧方法,预防红臀等感染的方法[1]。

1.3 观察要点 比较两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新生儿病情好转时间,并发症,出生后8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情况。健康知识评分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新生儿护理方法的细节出题,共25题100分,分值越高知晓率越高[2];智力评分从适应性、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语言能力进行比较,每项5题,共100分,分值越高智力发育水平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分别用卡方11.0和SPSS12.0分析,用%表现计量资料,用±表现计数资料,用t表示组间差异,如果p

2 结 果

2.1 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新生儿病情好转时间,并发症比较 具体见表1。

3 讨 论

新生儿期发病对预后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损伤智力[4],加强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但医护人员不能代替家长的职责,为了提高家庭护理质量,对家长进行科学的育儿知识教育是有必要的。本次试验的干预组比较,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和执行率更高,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对智力影响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在新生儿科临床工作中,注意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云红,刘晓燕.注重细节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661-662.

篇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患者身份的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1],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准确执行,患儿在接受特殊检查、治疗时能正确识别身份,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识别隐患 预防缺陷的能力,降低了护理缺陷频率,但在实际工作中患儿标识腕带的依从性不足,因此,完善各项制度流程,及时督导在儿科工作中非常重要。

1.1 对象:收集了从2013年1月到2013年5月入住我科的患儿150例,对其这150例进行患儿家属对患儿佩戴腕带情况的调查以及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中对新生儿佩戴腕带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1.2 方法:

1.2.1标识腕带:腕带分2层上面为医用无毒PVC,下面一层用棉质的布进行包裹,防止患儿对腕带出现过敏情况.。标识腕带属于一次性使用物品,腕带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

1.2.2 腕带的填写:由2位责任护士核对信息后在腕带上用圆珠笔填写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给患儿戴上,至患儿出院时撤除。

1.3 调查方法: 针对150例患儿家属对患儿佩戴身份腕带的情况(见表1)

通过表2 可见 100 %的护士认为新生儿佩戴腕带可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对腕带进行核对可以有效保证对患儿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确保查对环节能正确执行,规范了护理查对制度,保证了护理行为的准确和安全:80 %的护士在工作中发现由于患儿佩戴的松紧不定而导致腕带容易滑脱,有15%的护士在滑脱之后没有及时的补写并佩戴,这些原因均直接影响了患儿家属对标识腕带的认知程度,导致患儿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不足。

2 对策:

2.1 加强患儿家属对腕带的认识,做好患儿家属的宣教工作,告知家属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在没有医务人员的允许不得随意将腕带取下。

2.2 在房间床头及抢救台上标明醒目标志,在每位患儿的床头前都贴有明显的标签(请用药前核对腕带信息),提醒每位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各项操作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

2.3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双重身份腕带识别的意义,树立以患者安全为优先考虑的理念,使护士从思想上接受双重身份外带确认的方法,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腕带核对制度。

2.4 根据每天病人数量及危重人数调配工作人员,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分管病人数量,新生儿用药前的双人确认信息正确,保证工作有效完成。

2.5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告知护理人员身份腕带对快速确认病人身份、保证医疗安全,护士长评估当日新入院病人对腕带的认知情况,护士宣教是否到位;每周二、四对腕带进行依从性专项检查,了解患儿腕带佩带的情况,确保患儿的手腕带。提高病人腕带佩带的依从性,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引起的医疗事故,能够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率,也是医院现代化、正规化医疗管理的发展方[2]。

3 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应加强新生儿腕带监管,规范护士操作,制定腕带执行的护理流程,加强健康教育,不断完善腕带识别制度,提高新生儿腕带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因错误识别患儿引发的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篇7

以往的产科学是以母亲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近年产科学理论体系有了根本性转变,以母亲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被母子统一管理的新理论体系所取代。[1]母婴同室这一人性化的管理应运而生。但新生儿是特殊的群体,娇嫩、抵抗力差,加之大部分孕产妇及家属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这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混合管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易引起医疗纠纷。为了加强我科新生儿的安全管理,2011年笔者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产科新生儿的安全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8月份娩的产妇220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6.5岁,剖宫产108例,阴道分娩112例,住院天数3-6d,平均4.3d,共分娩新生儿220例,男124例,女96例,体质量2.8-4.1kg,平均体质量3.2kg,胎龄37-41周,平均38.7周。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均无严重精神疾患或躯体疾病。随机将22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产妇和110例新生儿。2组产妇家庭社会背景、认知方面、文化程度、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质量和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安全管理

1.2.1 提出循证护理问题 根据产妇个体情况,通过与产妇及家属充分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产妇及家属情况。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产妇及家属实际情况,对其在新生儿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提出问题,根据问题从教科书、各种相关期刊或文献数据库,针对性收集经萃取的信息资源,对找出的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做出评价,确定结论。[2]较为常见的问题有:①新生儿呕吐、误吸、窒息。②新生儿被盗、抱错。③新生儿意外,如口鼻被被服遮盖、压伤、烫伤、坠床等。④新生儿寒冷综合征、中暑。⑤新生儿喂养问题。

1.2.2 循证支持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的、准确的、明智的将科研结论与护理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护理决策的依据过程。[3]

1.2.3 循证护理措施 ①新生儿呕吐、误吸、窒息的护理干预:新生儿由于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达,且自主神经调节差,加之分娩过程中咽下的羊水或胎粪,易呕吐及溢奶,发生误吸,甚至引起窒息。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侧卧位的原因及意义。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每次喂完后将婴儿抱起,给其拍拍后背,再轻轻放下侧卧。婴儿睡眠时头部应枕一20-30cm的枕头,以免因头部位置低于身体而出现食道反流引起呕吐窒息。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和呼吸,防止窒息。②新生儿被盗、抱错的护理干预: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办法,告知其新生儿双戴腕带的意义、医务人员对新生儿治疗护理的流程。避免犯罪分子假借医务人员之名将婴儿盗走。动员家属与医务人员一起对新生儿加强监管,对行迹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对产科各出入口安装监控器,24小时动态监控。在对新生儿行治疗、沐浴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新生儿被盗和抱错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③新生儿意外的护理干预:新生儿睡有围栏的婴儿床,不与母亲同床,口鼻不被衣物遮盖,婴儿床上不要放置柔软物品,以免发生捂被现象。严禁使用暖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沐浴时控制好水温。④新生儿寒冷综合征、中暑的护理干预: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4]新生儿表现为低体温,反应低。应定时测量体温,对体温异常者重点交班,医务人员指导产妇及家属加强保暖,对体温不升者入暖箱保暖。由于陈旧观念的影响,产妇及家属认为新生儿怕冷、怕风,故给新生儿穿着过多,盖被过厚,致其中暑。应对产妇及家属加强宣教,改变其陈旧观念,指导其据气温变化、新生儿体温适宜的为其增添衣物。⑤新生儿喂养问题的干预:产妇及家属缺乏母乳喂养经验,不知正确的喂奶姿势,无法判断乳汁是否足够,不知婴儿的奶量。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告知如何通过新生儿的睡眠、大小便次数判断婴儿是否吃饱。给人工喂养的产妇及家属指导新生儿的喂奶量。告知婴儿按需哺乳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意外情况的发生数。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知晓度。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组新生儿意外情况的发生率 见表1。

3 讨论

3.1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指护理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检查、沟通、询问等发现护理服务对象的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护理操作过程中所存的问题,并寻求与检索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对病人实施最佳的和有效的护理过程。循证护理模式是由4个连续的过程组成:循证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疾病的相关资料,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仔细对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循证支持(针对循证问题,查阅教科书,相关专业期刊杂志、电子资料等,对所提出的循证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慎重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法或措施)、循证应用(将最终循证方法或措施对症应用具体患者)。[2]

3.2 产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病区,实行母婴同室的混合性管理,科室工作繁琐细化,责任重大,必须同时保证母婴安全[5],加之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婴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220例产妇分别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安全管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在新生儿意外情况的发生、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安全告知知识的知晓度、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三方面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组新生儿意外情况中的发生数明显降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安全告知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亦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新生儿安全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

[2] 徐相婷,王良俊,李伟.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自然分娩产妇围生期生存质量和情绪状态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13-15.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62-01

1 科学护理新生儿的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体温会发生很大变化,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体表面积大,很容易散热,新生儿肾脏对水电调节浓缩功能差。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干燥温热的包被包裹起来,室内温度保持在24―28℃,相对湿度55%-65%。同时衣被要柔软、轻松、舒适,勿包裹过紧,以免发生包裹捂热综合征。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最好放人保暖箱内,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新生儿维持理想的体温。给孩子保温,维持正常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使用暖箱时应该注意调节速度,不要使箱内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降。

新生儿出生后能吸吮、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哺喂母乳,但应避免引起疲劳。容易疲劳者,可用软橡皮的奶瓶,开孔要适宜,过大容易引起呛咳,过小则费力,哺乳时注意奶量及奶的温度,姿势要正确,一开始要家人协助、指导,哺乳时以抱姿为主,喂后将小儿竖起,轻拍其背,排出咽下的空气以防止溢奶,然后取右侧卧位。新生儿睡眠最长不超过3小时就应唤醒吃奶。母亲哺乳时要耐心,细心和爱心。如哺喂时出现无力、青紫、溢奶或呕吐等,应改用滴管或胃管喂养。哺乳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面色、呼吸、哭声,注意观察吃奶是否吸吮有力、有节奏,有吞咽动作、时间长短、有无间歇、口唇周围有无气喘、鼻煽等。由于新生儿生长发育较快,因此要根据其吞咽及消化能力逐渐加量。根据出生儿体重的不同喂给量也不同,体重越小每次喂给量就应该越少,间隔时间就越短,但喂奶次数也不能过多,因为喂奶次数过多也会造成溢奶。开始哺乳以母乳为最佳,因为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含有很多免疫物质,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2 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对策

2.1 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隔离。家人可尽量少接触新生儿以防止交叉感染。凡进入新生儿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更衣,戴口罩、更换清洁鞋,然后用肥皂刷洗双手和前臂过肘关节,流水冲洗后用消毒纸或布擦干,穿上消毒衣入室。加强陪护人员管理,严格限制探视人数,要求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凡接触新生儿的医护人员应定期体检,患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或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及家属,不可接触新生儿。应禁止进入。护理人员应该观察新生儿精神、哭声、食欲、皮肤、面色、大小便及睡眠等情况。注重指导产妇家属注意不要把婴儿内衣置在尿布里面,这样内衣易被尿液浸湿使脐部处于潮湿环境中,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是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关键。进行晨间护理时仔细检查新生儿皮肤皱褶处、臀部有无感染征象;脐带脱落前不用盆浴,可在每次换尿布后用水揩洗臀部。洗澡时要注意保温动作要快,同时进行周身观察。水温以36―37℃为适宜。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轻擦皱褶处,以保护皮肤,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新生儿免疫力功能不健全,一旦感染极易扩散,危及生命,因此,小儿衣服,尿布,被褥勤洗勤换,热水烫、经太阳晒后再让小儿使用。新生儿应保持脐部干燥,全身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藏下、腹腔沟等处,每天勤洗、擦干、涂粉保持干燥,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洗净防止红臀。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率其关键在于规章制度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徐翠兰,产后访视常见新生儿护理问题及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9月.

[2]苗晓华,成朝阳.4000例新生儿护理指导浅谈.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10月.

[3]王穆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问题及对策.当代医学.2009年10月.

[4]高群.浅谈对新生儿护理的方法.吉林医学.2009年10月.

[5]曲萍.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导.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7月.

[6]高芳.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9.Vol.30.

[7]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8]扬锝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王慕逐.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篇9

静脉留置针又可称为套管针,具有对血管伤害性小,留置所用时间长,用药简单方便等优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儿科患者年龄均偏小,血管不够粗壮,多次用药和穿刺对血管损伤极大[1]。近几年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加广阔,对抢救重型患者及静脉疏通领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不良影响也有存在,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本院儿科患者中有2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整个住院患者比例中占58%,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0 min,最大年龄12岁,平均年龄22岁。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Y型静脉留置针,3L透明弹力手术巾。

12 方法 留置针的选择:留置针由外套管、针芯、肝素帽、接口等部分组成。型号1824G,儿科一般用24G,输血时用18G。穿刺方法: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选血管备皮后,用05%的碘伏消毒穿刺局部皮肤2次,75%的酒精消毒1次,待干,连接留置针与输液管排好气,确保留置针针炳与静脉呈15~30°角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2 mm,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抽出针芯,用无菌贴膜固定软管,再用透明贴膜固定。封管:抽取09%盐水5~10 ml后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5 mm,缓慢推注15 ml后边退边推入,此期间导管内始终保持正压状态。对于回血栓夹闭部位选用静脉留置针的近端。

2 结果

200例留置针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为184例,占92%,200例留置时间最长6 d,最短1 d。全部病例中无感染现象。

3 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进行穿刺之前,做好宣教工作,热情详细的向患儿及家属亲人描述、述说应用留置针的原因及作用,让他们认识到留置针对治疗的辅助作用和相关护理知识,对普遍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提高家属的信心、争得家属的信任,也能够使得家长对留置针了解之后,在照顾患儿期间做到合理周全,避免患儿不经意将留置针错拔,避免碰撞,确保周围皮肤的洁净干燥及治疗期间不能淋浴等,防止发生感染、堵管、液体药物的渗出等并发症的出现。

掌握穿刺技巧、观察局部反应:治疗步骤要顺畅牢固、留置针头跟皮肤的角度保持在15°30°范围之间行针,穿刺速度要匀速缓和,插入部位一次行入血管,不要缩小角度、尽量扩宽套管与血管壁的接触平面,相反极易引起渗漏现象,角度太大也容易刺到血管后壁而出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最好不要选取下肢静脉部位进行留置针穿刺,置管过程中,时常注意查看穿刺部位渗血与否、有无出现肿胀及部分地方是否有炎症的出现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如果发现局部有红肿、发热或疼痛感,应迅速拔管,仔细观察和分析症状原因,做出治疗对策,保证血液流动不受干扰,减轻患者的疼痛。

置管前后的护理与导管护理:确保血管外存在半厘米多的套管,避免由于患儿活动不确定性造成套管扭曲断裂,置管时间最多7 d为宜,避免血管刺穿时间久后导致静脉炎。输液结束后需按照要求严格行封管操作;发现套管扭曲后如血管流动顺畅及弹性良好、组织健康、留置时间在一天之内,依靠无菌棉签将套管整直后进行消毒待干并送回,及时换新敷贴,固定完好。安全稳固留置针后,避免弯曲,并观察留置针流动情况,时刻观察留置针肝素帽的松紧情况,避免出现由于多次封管或移动出现肝素帽脱落现象。牢记每次输液后、护士离开前要查看透明敷料的稳固性,静脉留置针期间注意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稳定好输液速度,避免输液流动过快,出现循环压力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总之,静脉留置针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痛苦感,适合紧急救治,缓解了护士多次穿刺压力、提高了工作质量。所以,穿刺手术期间不仅要提高护士操作熟练程度、还应树立无菌观念,降低穿刺失败率,减少并发症,实现患儿早日康复。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科经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胎龄28~35周,体重1050 g~2240 g。

诊断标准:①早产儿出生后6~12 h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②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闻及细湿音。③胸部X线片示双肺野普遍性透亮度减低。④血气分析为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减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碳酸氢根减低[2]。

对50例生后6 h内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除经鼻塞氧气吸入、心电监护、静脉滴注氨溴索(30 mg/kg)外,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PS治疗。PS选用北京双鹤药业公司产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70 mg/支)。

结果:50例早产儿,经治疗后,治愈46例,死亡4例,成功率92%。

2 护理体会

2.1 应用PS前的护理

患儿入院后,给予保暖、经鼻塞氧气吸入、心电监护、静脉滴注氨溴索。同时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1次,地塞米松0.3 mg/kg静脉推注。

2.2 应用PS时的护理

首先给患儿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经口腔插管成功。珂立苏为70 mg/支的牛肺表面活性剂,且为PS粉剂,用2 ml注射用水将珂立苏融化,再应用5 ml注射器抽取全部PS液,接上头皮穿刺针。气管插管的顶部接球囊与氧气,后将头皮穿刺针斜插入气管插管的侧管壁上,缓慢将PS溶液注入气管插管内(3~5 min内完成),同时用球囊加压通气(频率30次/min),不需将患儿多个转换。因用球囊加压通气即可将PS液弥散分布于气管各处。PS液注射完毕后可用注射器推入2 ml空气以助于PS液更好的弥散,继续球囊加压通气2~3 min。术毕拔管。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与心电监护。

2.3 应用PS后的护理

术后继续心电监护、吸氧,注意监测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摆放好舒适仰卧,6 h内禁止搬动患儿,禁止吸痰、拍背,禁饮食,避免由于重力引流造成PS在肺内分布不均或直接将注入的PS液从肺内吸出[3]。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因6 h内禁饮食,通过静脉营养补液,补充足够的能量,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液,并予24 h内均匀输入,定时监测微量血糖,防治低血糖发生,准确记录24 h内出入量[4]。

2.4 做好基础护理 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防止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净化空气2次。工作人员入室前洗手、消毒,戴口罩、帽子,换室内拖鞋,检查或护理患儿前用消毒液擦手,防止交叉感染。加强皮肤与脐部护理,预防皮肤溃烂、尿布皮炎与脐炎。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有关,多发生于早产儿。PS覆盖在肺泡表面,降低其表面张力,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以保持功能残气量,稳定肺泡内压和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1]。由于早产儿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育不完善,PS生成不足或由于缺氧、酸中毒、低温抑制早产儿生后PS的合成均可导致PS缺乏。PS缺乏导致充气后的肺泡重新萎陷,肺泡液吸收缓慢且不完全,肺泡两侧的巨大压力差使血浆进入肺泡内形成透明膜[5]。 肺泡萎陷形成肺不张,血流通过肺不张区形成肺内短路,引起低氧血症,发生酸中毒,出现肺水肿,相继出现肺小动脉痉挛,右心压力增高,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再度开放,形成右向左分流,肺灌注不足[2]。缺氧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及周围血管收缩反应低下,血压降低。无氧代谢、乳酸堆积的代谢性酸中毒又加重低血压和低氧血症。三者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形成发绀、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气性[6]。

而国外许多国家儿童医院都将PS治疗NRDS作为常规用药[7]。国内由于经济与技术原因,许多家庭无法接受高额的药费而放弃治疗,基层医院开展该项目不力,从而造成不良后果,相当可惜。我科自2009年1月以来采用珂立苏治疗NRDS,结合良好、细心的护理,取得不错的疗效。为了更好的治疗早产儿NRDS,降低NRDS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基层推广该技术项目。

参 考 文 献

[1] 薛辛东.儿科学.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9.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1427.

[3] 姜惠勤.鼻塞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748.

[4] 赵静,谭启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固尔速的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328.

篇11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n 30 Cases of Neonatal Care Incidents/ZHOU Yan,LIU Jing-f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9):86-8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30 neonatal care 30 cases at our hospital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preventive strategies.Method: Time of occurrence, th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nurse working time, bed utilization ratio and the cau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dverse events preventiv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30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at our hospital.Result: 63.33 % of neonatal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at 10∶00-16∶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ny other time periods(P

【Key words】 Neonatology; Adverse event; Reasons; Prevention strategie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 830001,China

护理中突然出现的所有计划之外、未曾预计到、不为人所希望的事件,均被称作护理不良事件,此类事件的出现既会加剧患者的痛苦,造成组织气管功能障碍,还会使护患关系受到损害[1]。在医院的新生儿科中,由于作为护理对象的患儿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弱,且其各组织气管相对较为脆弱,护理中尤其容易出现不良事件[2]。因此,医院护理人员做好对于不良事件发生诱因的调查,掌握不良事件发生的特征,采取有效防范策略,对新生儿科中的护理工作加以完善,以提高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极为必要。笔者所在医院以新生儿科中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对象,回顾分析各项临床资料,总结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及此类事件的防范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为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统计的事件,其中,早产患儿为23例,足月患儿为7例。此次事件共涉及30名护理人员,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实习生分别为9名、6名、11名、4名。

1.2 方法

以回顾分析方法对30例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将事件进行详细的归类,统计每一例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原因、负责护士的工作年限以及患儿床位使用率等资料。归纳各类所得数据,对各项数据实施统计学比较,掌握与护理不良事件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关键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发生时间

30例事件中19例(63.33%)发生于10∶00~16∶00,7例(23.33%)发生于16∶00~24∶00,4例(13.33%)发生于24∶00~第2天10∶00。10∶00~16∶00间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时间段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具体分类

30例不良事件经分类统计,皮肤损伤占30.00%,PICC管堵塞和意外拔管均占13.33%,信息记录失误占6.67%,输液外渗占16.67%,设备故障占3.33%,核心制度未落实占16.67%。其中,皮肤损伤事件的发生率(30.00%)显著高于其他各类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士工作年限

30例事件中,18例(60.00%)事件发生于工作年限10年的护士。工作年限

2.4 床位使用率

30例事件中4例(13.33%)床位使用率为82.00%~95.00%,7例(23.33%)为95.00%~100%,19例(63.33%)为100%。床位使用率为100%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5 发生原因

30例不良事件的具体发生原因,查对工作落实不足的百分比为43.33%,责任心缺乏的百分比为13.33%,专业能力不足为6.67%,评估缺失占23.33%,违反操作规章占10.00%,其中查对工作落实不足与其他原因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今时代,随着以患者为本的理念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落实深度不断增加,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新生儿科优质护理的要求及期望值日益提升,护理人员全方位着力,以提高护理工作的优化程度,成为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3]。而安全问题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关注的重点问题,尤为受到医院中管理人员的重视,因此,护理人员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原因与特点,努力做好对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防范,做好对新生儿科患儿的安全护理极其必要[4]。

篇12

【摘 要】目的:研究Orem 自理模式在产科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Orem 自理模式使其实现自我护理,在产妇住院期间通过临床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产妇的母乳喂养技巧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技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新生儿中开展Orem 自理模式,显著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挖掘了其自我护理的潜在能力,有利于其康复和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技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Orem 自理模式;产科;新生儿

Orem 自理模式于1971 年由美国学者提出,该理论阐释了人的自理方面缺陷与机体健康、人的护理需求三个方面的关系,并经过不断的演绎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护理理论,并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疗效。本研究将Orem 自理模式运用于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分娩的产妇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8 例,其中,年龄21-32 岁,平均年龄(31.4±6.7)岁,文化程度:初中文化产妇20 例,高中文化产妇37 例,大专以上文化产妇41 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且在产前均给予系统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知识培训,均给予剖宫产术,直刀口者71 例,横刀口者27 例,所产新生儿均为健康婴儿,无缺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刀口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技巧、孕妇产后护理卫生、新生儿护理常识等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同时若产妇或家属有困难时,护士应及时积极的提供帮助。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Orem 自理模式使其实现自我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

(1)系统评估 相关责任护士应对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和母乳喂养技能等知识做一系统评估,根据每一产妇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和护理,使其系统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

(2)支持教育系统 在产妇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都应随时掌握和了解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心理需求,积极获得家属的配合,及时纠正其护理能力和护理知识的偏差,详细并耐心示范和讲解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洗浴等知识。

(3)完全补偿系统 在产妇术后6h 内,身体较为虚弱,缺乏自理能力,应进行完全补偿护理,责任护士应定时为产妇进行基础、管道、专科、皮肤等护理工作,同时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产妇紧张心理,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1.3 指标观察

在产妇住院期间通过临床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产妇的母乳喂养技巧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巧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技巧差评为0 例,良9 例,优40 例,所占比例分别为0%,18.4%,81.6%;对照组母乳喂养技巧差评为14 例,良35 例,优0 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8.6%,71.4%,0%。观察组母乳喂养技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知识掌握程度为优者46 例,良3 例,及格0 例,不及格0 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3.9%,6.1%,0%,0%。对照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知识掌握程度为优者9 例,良15 例,及格16 例,不及格9 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8.4%,30.6%,32.6%,18.4%。观察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Orem 自理模式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产科新生儿中开展Orem 自理模式,对产妇进行产前及产后的系统宣导及培训,不同阶段的系统护理,使其充分了解了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显著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挖掘了其自我护理的潜在能力,有利于其康复和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技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 R7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37-01

新生儿产伤骨折在基层,家中自产中发生较多,生后患侧大腿出现肿胀,畸形,被动活动时哭闹加剧,入院后拍片加以证实,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我科自2004―2006年运用切开复位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新生儿股骨转子下产伤骨折10例,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0小时-12天,平均3天,均明确诊断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其中7例为在家自产、拍片均显示股骨转子下端骨折,折端向后外侧错位。患儿入院后双下肢悬吊皮牵引,但拍片复查均显示断端对位不良,准备后在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第一天拍片复查示断端对位线良好、术后一月复诊、断端有大量骨痂形成、拔除克氏针、行髋关节功能被动锻炼、恢复良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保温、因患儿都为新生儿,易发生硬肿征。所以积极有效保温预防硬肿征的发生。

2.1.2 会清洁护理,可以预防湿疹、红臀的发生。

2.1.3 向患儿家长宣讲患儿饮食的构成、卫生、预防腹泻、保证营养。

2.1.4 术前准备.术晨常规禁食、水、术前1天常规准备、术晨用57%酒精脱去治疗区皮脂。

2.2 术中护理:

2.2.1 配合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连接输液泵。

2.2.2 妥善固定、完全暴露病灶部位、制动。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皮肤的色泽、温度、防止血管、神经、皮肤长时间受压导致功能障碍。

2.2.4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度,防止体温降低导致休克。

3 术后护理:

3.1 持续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3.2 保持呼吸道通常,持续吸氧,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本组5例出现窦性心率过快,经补液对症缓解。

3.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3.1 尿量异常.本组8例术后均出现尿量过少,均由于液量不足所致均给予补液,改善肾功能后缓解。

3.3.2 肢端血运障碍,需要将石膏托加以松解。

3.3.3 黄疸.给予口服清肝利胆口服液,妈咪爱,静点白蛋白等缓解,定期复查肝功能。

3.3.4 呕吐.因新生儿胃呈横位,食乳后易出现呕吐,食后立位拍背可以有效预防。

4 护理体会

友情链接